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听课记录总结范文

听课记录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听课记录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听课记录总结

第1篇:听课记录总结范文

【关键词】听课 评课

听课记录是听课的第一手资料,是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交流的材料和依据,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极其宝贵财富。

那么听课时记什么?如果是传统的听课,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第一,划步骤,即记录全课教学环节。如导入新课,进入新课后,按照几个小环节逐层学习新课,总结全课,巩固提高升华,布置作业等。

第二,抓转换。就是记录教学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转折和衔接。这种转换,既有对前面讲课内容的小结,又有对下面要讲内容的启发和开端。因此,教学环节转换时,教师关键性的话,要记上一两句,千万不能放过。

第三,加备注。就是对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以外而又有记录必要的东西,用加备注的方式记载下来。如教师使用教具,进行演示、实验、板书,学生活动次数、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听课反应等。

第四,记时间。听课过程中,对教师主要教学步骤,各用了多少时间,要计算记录,以考察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突出重点。

第五,勤评点。听课过程中,对讲课教师的教学步骤环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反应等,听课者要及时进行思考、整理,迅速作出反应,用随堂短评形式记录下来。从教育教学理论角度,对讲课教师的做法或加以肯定或提出建议,或进行理论上的总结。

第六,录板书。一堂课结束时,一个完整的板书也就出来了。如认为板书设计有可取之处,可在最后将板书主要内容、形式记载下来。

要使听课真正达到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必须在听后进行思考评价,并同授课老师切磋交流,进行评课。当然如果是听公开课,评课是绝对少不了的。那么,评课评什么?无论用何种方法进行评课,都要反映以下几方面内容:

(1)本节课的主要优点或经验或特色是什么?

(2)本节课的主要特点或不足或需要探讨的问题是什么?

(3)你的建议是什么?如改进教学的建议,推广经验的建议等等。

评课具体内容分成以下几项:

1.评教学思想

2.评教材处理

2.1 教学目的的确定是否明确、全面,有针对性、导向性。

2.2 教学重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是否做到突出重点。

2.3 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中难点是否得到突破。

2.4 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

3.评教法选择

3.1 教法选择是否符合教改方向。

3.2 教法选择的依据是否科学合理。

4.评学法指导

4.1 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确。

4.2 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否付诸实施。

4.3 学法指导的方式是否可行。

5.评能力培养

6.评师生关系

第2篇:听课记录总结范文

一、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

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而在听课记录本上的体现,左边是实录,右边是评点。

(一) 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包括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课时等;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学生活动情况;教学效果等。

教学实录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三种形式:

(1)简录:简要记录教学过程、方法策略、板书设计等。

(2)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过程、方法策略、板书设计等都记下来,甚至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

(3)实录:把教师从开始讲课到下课结束的整个教学环节、内容、时间、师生双边活动等一点不落的如实记录下来。

(二)教学评点

教学评点是指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教材的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等等。

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

(1)简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

(2)总评:就是对简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待课后与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教学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好的听课记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堂课教学设计的内容很丰富,要非常详细地记录每一细节,是很难办到的,因此,应该有选择地做好记录。

(一)要关注教学环节设计

关注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教学环节设计。看是否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教学,达到激活教学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教学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教学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得是否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的,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二)要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这要求我们青年教师必须认真细心揣摩。

(三)要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怎样从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移,怎样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怎样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质疑与比较,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学会概括、归纳与小结,学会操作与演示,学会讨论、辩论与争论等。

(四)要关注辅助手段的应用与板书设计

听课时,还要认真琢磨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教学实效。还要关注教师如何设计板书,是否做到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提纲挈领。

(五)要关注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

既要关注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又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关注教师的身体语言

老师在讲课中,往往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往往会使用各种身体语言进行强化,如一个眼神,一个会意或鼓励的微笑,一个恰到好

处的手势,乃至教师在讲台上的步伐等等。教师的举手投足都是教学进程的一部分。当然,并不需要记下所有的动作,而是记下教师使用得较好的身体语言或不当部分。

(七)关注听课者即时的思考和评价

听课时产生的随感及评价。授课教师的讲课往往对听课者产生影响,听课者在听课过程中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选用、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语言的特点、教学思想的体现等的思考和评价都应及时记录下来,以利于课后评价。

三、做好听课记录要注意以下几点

应该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侧重地将听、看、记、思的内容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如教师讲和学生发言时,以听为主,兼顾观察;教师板书和学生演练时,以看为主,兼顾其他;学生练习时,以思考为主等。

(一)听记要分清主次。听课应该以听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和思考上。思考什么、怎样思考?①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②对教师的成功、不足或错误,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③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④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⑤课程建设的新理念、方法、要求如何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⑥这节课是否是反映教师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

(二)记录要有突出重点。一般来说,记录要详略得当,简明扼要,对内容要选择,文字要精炼。对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有创新、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可以详细地记录,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见解也可详细记录,以免遗忘。

(三)听课后要及时反馈,研讨和交换意见。反馈时要坚持实事求是,抱着虚心、诚恳的态度,热情主动地与教师交谈,以平等商量的语气,指出成功和不足或改进的地方。对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不要把问题讲得太多,应有重点地指出突出的问题,并以建议的形式提出,多谈优点和经验,尽可能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在快乐成功中成熟;对有经验的教师,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他们认识到还有改进的地方和提高的空间。通常情况下,一般不是去做定性的分析和评价。

第3篇:听课记录总结范文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管理:

1、备课、上课

教师备课要一课一案,不准无教案上课,不准使用旧教案上课。教案应项目齐全,体现知识性、思想性和能力性的统一,精心进行“六设计”(1)教学目标设计;(2)教学重、难点设计;(3)教学方法设计;(4)教学板书设计;(5)教学手段设计;(6)师生活动、时间设计。

教师要按时上下课,组织教学严谨并贯穿课堂的始终,对学生严格要求,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或课后与班主任沟通。认真按授课的基本环节去做:(1)导入与告知目标;(2)回忆旧知识;(3)呈现有组织的新知识或信息;(4)联系新旧知识;(5)迁移与运用。教师要积极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如题签、多媒体等,积极创设环境,激活学生思维。

2、作业的布置和修改

教师布置作业要适度、精选,不能随心所欲,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作业提倡有层次性。教师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时间,要按时收作业,不得让学生代批作业、试卷等。发现错误要及时在错题集上记录,并及时讲解。

3、听课、评课的开展

听课坚持学校统一安排与领导随堂听课相结合的原则,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公开课。教师听课要求以本学科为主,校长、业务主任不得少于20节,中级以上职称不得少于15节。组内研讨课要求本组教师必须听,各类校级公开课要求同组教师、一年教龄教师必须听,其他没有课的教师必须听。每学年要求各教研组本组教师集体到其它学校听课一次,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研讨课、公开课、调研课等课上完后,各教研组要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评课,评课要真正的指出缺点、发扬优点,切忌流于形式,并写出相应的总结。

4、常规检查的落实

第4篇:听课记录总结范文

关键词: 听课评课 准备记录 分析评价

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听课、评课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因此,听课、评课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一、听课前应准备什么

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敌,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盲目进行听课与有所准备去听课,效果大不一样。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

3.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

4.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节课内容,有什么困惑与问题。再回忆是否听过这节课。

二、听课时应记录什么

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该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使听课者依据听课记录,通过合理想象与弥补,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实况。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1.要关注教学环节设计。即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课堂,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课堂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安排得是否有条不紊?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的效能。

2.要关注重点难点突破。在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这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细心揣摩。

3.要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在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怎样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移,怎样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怎样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质疑与比较,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学会概括、归纳与小结,学会操作与演示,学会讨论、辩论与争论等,学会调查、探究。

4.要关注辅助手段的应用与板书设计。在听课时,还要认真琢磨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还要关注教师如何设计板书,以及是否做到: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提纲挈领。

5.要关注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课堂教学过程随着时间的流动而进展。在一节课中,过去的不可能再“回放”;有些细节转瞬即逝,忽略某些细节,感知就会出现断裂,影响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整体认知。因此,听课时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维,认真分析。应从三个角色介入:一要进入“教师”的角色。要设身处地地思考,如果自己来上这节课,该怎样上。将执教者的教法与自己的构思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避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看不到长处,不理解执教者的良苦用心,又可以避免无原则的同情理解,看不到不足与缺点。二要进入“学生”的角色。要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中,从学生的角度反思教师怎样教或怎样处理教学内容、怎样引导、如何组织,学生才能听得懂、能探究、能应用、会掌握。三要进入“学习”的角色。在听课中更多地发现教者的长处,发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以及对自己有启迪的东西,做到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听课后应做些什么

1.整理好听课记录。记录听课内容,按先后程序提纲挈领地记录下来。记录时间分配,即各环节所用时间,教师教用的时间,学生学用的时间。记录教法学法的选择与应用,记录情境创设、过渡的语言、引导的技巧、激励的方法、组织活动的方式。记录教师挖掘与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的情况,记录灵活处理偶发事件。记录练习状况、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等。

第5篇:听课记录总结范文

听课、评课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因此,听课、评课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最有效途径。

一、听课前应准备什么

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敌,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盲目进行听课与有所准备去听课,效果大不一样,那么,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

(3)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

(4)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节课内容,有什么困惑与问题。再回忆是否听过这节课。

二、听课时应记录什么

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该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使听课者依据听课记录,通过合理想像与弥补,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实况。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一)要关注教学环节设计。即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课堂,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课堂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得是否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的,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二)要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这要求我们青年教师必须认真细心揣摩。

(三)要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从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移,怎样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怎样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质疑与比较,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学会概括、归纳与小结,学会操作与演示,学会讨论、辩论与争论等,学会调查、探究。

(四)要关注辅助手段的应用与板书设计。听课时,还要认真琢磨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还要关注教师如何设计板书。是否做到: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提纲挈领。

(五)要关注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课堂教学过程随着时间的流动而进展。在一节课中,过去的不可能再“回放”;有些细节转瞬即逝,忽略某些细节,感知就会出现断裂,影响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整体认知。因些,听课时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维,认真分析。应从三个角色介入:即一要进入“教师”的角色。要设身处地地思考,如果自己来上这节课,该怎样上。将执教者的教法与自已的构思进行比较,这样即可以避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看不到长处,不理解执教者的良苦用心;又可以避免无原则的同情理解,看不到不足与缺点。二要进入“学生”的角色。要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中,从学生的角度去反思教师怎样教或怎样处理教学内容、怎样引导、如何组织,学生才能听得懂、能探究、能应用、会掌握。三要进入“学习”的角色。在听课中更多地去发现教者的长处,发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以及对自己有启迪的东西,做到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听课后应做些什么

(1)整理好听课记录。记录听课内容,按先后程序提纲挈领地记录下来。记录时间分配,即各环节所用时间,教师教用的时间,学生学用的时间。记录教法学法的选择与应用,记录情境创设、过渡的语言、引导的技巧、激励的方法、组织活动的方式。记录教师挖掘与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的情况,记录灵活处理偶发事件。记录练习状况、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等。

第6篇:听课记录总结范文

关键词:课堂笔记;数学、高中、现状

一、引言

数学课堂笔记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的书面记录,是一种学生边听取老师讲授边记载讲课信息的重要学习方式,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听课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及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它直接影响到数学学习和学习成绩。本文通过数据统计,调查高中学生数学课堂笔记存在的问题,找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和建议。

1、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名高中一线的数学教师,通过对一些数学课堂授课的了解,有不少学生不会做数学课堂笔记;也有的学生没有做数学课堂笔记的习惯,想起一些就记一些;也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听讲也不做笔记,而是做一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也有的学生想记下老师讲的所有内容,忽视了听课和思考。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认真做好数学课堂笔记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利于手脑并用和日后的学习查阅、整理和复习;做好数学课堂笔记,可以有效地监控数学学习过程,集中听课注意力,帮助理解听课内容,促进积极和创新思维,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增强听课效果;做好数学课堂笔记还可以发挥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激活记忆,为复习考试提供重要依据,从而对数学成绩的提高起到很大作用

二、数学课堂笔记对数学学习、数学成绩的影响

我们研究记录数学笔记是否对学习数学有帮助以及是否可以提高数学成绩都分为两种选项。首先,我们假设数学课堂记录对学习数学和提高助学成绩是独立的,不具有相关关系,我们利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可以测出这两个之间是否具有相关关系,即是相互独立的,还是相互关联的?抽取临汾市的某所学校的高一两个班级的学生,理科397班和文科399班,作为调查对象.共发出调查问卷共100份(有效试卷79份,有效回收率为79%),最终调查结果见如下表1:

配对样本T检验简单相关关系检验结果:

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简单相关关系检验结果来看,由于0.073>0.05,所以记录数学课堂笔记对学习数学不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但是,0.040

三、思考和建议

3.1主要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教师普遍缺乏对记数学笔记、复习数学笔记的方法指导。

(2)学生没有养成有效的记录数学课堂笔记的习惯。

(3)学生没有自己的记录数学课堂笔记的格式与方法。

(4)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数学课堂笔记存在差异性,整体上看,理科生的数学课堂笔记比文科生的要好一些。

3.2有关数学课堂笔记建议

本文对高中数学课堂笔记的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为了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提供了实践基础.同时,结合本文提出有关数学课堂笔记的一些建议。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记录数学课堂笔记。

(1)明确数学课堂中记录笔记所侧重的数学内容

许多学生不会作课堂笔记,往往将老师讲的、黑板上写的、画的,一古脑儿地记下来,把课堂笔记变成了课堂记录,结果是上课时手忙脚乱,下课后仍然是一知半解。因此,要作好课堂笔记,提高听课水平和效率,应该明确记录笔记所侧重的数学内容,即记新知和要点、记疑点和问题、记心得和顿悟。

(2)确定记数学笔记的地方

如果记数学笔记的地方是记在课本上的笔记,也应该有一定的习惯,即把什么知识记在课本的什么地方,要心中有数。如数学公理、定理的推导过程可以记录课题空白地方记,如果课本的空白处不够空间,:还可以再添加插页,粘贴在课本的相应位置,并作好标记。这样井然有序的笔记对数学学习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如果有专用的数学笔记记录本更好。

(3)听记结合

有的学生上课只顾记不顾听,往往记了一节课,对新学内容仍一无所知,记的笔记既无条理,又不完整,难以明白,结果事倍功半;有的学生只顾听不顾记,结果过后如坠人云山雾海,对知识一知半解。因此,解决听和记的矛盾就十分必要。听和记看来似乎相互矛盾,实际上却是统一的。笔记能抓住关键、重点,记得简明扼要、详略得当,听课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关键。但一定必须以听讲为主,以笔记为辅,千万不可舍本逐末。

(4)自己的数学课堂笔记格式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希望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课堂笔记格式,在这儿推荐一种,将笔记分为主栏、回忆栏、思考栏三大块。在听课过程中,将教师的讲授与板书内容记在主栏里;及时简化主栏内容,以摘要形式将听课笔记整理概括出来,写在回忆栏里;将主栏遮住,用回忆栏的摘要作暗示,用自己理解的语言复述上课内容,然后进行对照检查;在思考栏中记下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每周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看回忆栏。①

3.3研究的不足之处

根据调查结果,对数学课堂笔记的关系从多角度进行了论述,但从中不仅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匮乏外,而且发现了调查和研究中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在高中各年级中做大量的调查与实验,实验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第7篇:听课记录总结范文

一、听课需要携带的非物质材料

听课作为一种教科研活动形式,成为了中小学日常教科研主要形式之一,同时也成为了其他教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听现场课还是录像课,常态课、优秀课或研究课,为了有效地参与,从听课过程中需要携带的非物质材料来讲,应该有虚心认真的态度、对听课内容的知识技能和教与学背景的自我了解、对需要解决的困惑问题和专题思考问题的探究欲望等。

1.虚心认真的态度

听课和上课一样,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效果。作为听课者只有虚心,才能在听课的过程中分析捕捉到有利于自我专业发展的相关信息。只有认真,才能充分地准备听课需要携带的材料,才能全神贯注地倾听、观察、分析教师与学生的每一次活动或效果。相反,如果听课者缺乏虚心与认真,那么听课过程就是敷衍的过程,是丢三落四的过程,是一无所获的过程,是浪费时间的过程,所以说,虚心与认真的态度是听课过程中需要携带的非物质的基本材料。

2.对听课内容的知识技能和教与学背景的了解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而对于听课教师来讲,尽量要做内行不要做外行。尽管对于听课者来说,每个人学科教学理论与理念、知识与技能、经验与水平的基础背景不同,但是作为听课教师,我们要对所听的授课内容有一个从知识技能到教与学大致轮廓的基本了解,不然就成为外行,只能是看看热闹。这一点在学科知识强的课中尤为突出,例如:外语、美术、体育等。而有时一些学校领导、行政干部及其他学科教师(有一定外语基础的除外)在听外语课时总是说“我们不懂外语,是外行”就是这个意思。而听课教师如果对教学内容的教与学背景不是很清楚,换句话说没教过这个教材,听的时候就会一知半解,不知道上课教师教得如何,于是也就降低了听课的学习效果。因此说,对听课相关内容的知识技能和教与学背景的自我了解,是成为内行听课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非物质材料。

3.对需要解决的困惑问题和专题思考问题的探究欲望

听课要做有心人,要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才会增加听课的针对性,通过听课从而达到提高自我教学水平的目的。我们每位教师在听课前,要梳理自己在教学同一内容,或者同一类内容时曾经遇到的困惑问题。例如:耐久跑是如何激发与保持练习积极性的,高中女生体育课是怎样提高参与积极性的等等。或者听教师在小场地上实心球课,要联想自己上实心球课时曾经遇到的教学组织问题等等。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听课,就突出了听课重点,抓住了问题解决的过程,达到了听课的学习价值。如果平铺直叙,从始至终不突出重点地去听,那么在听课总结收获时,往往提炼不出有价值的东西。而对于专题思考的问题,则是我们在教学研究过程中自我提出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验证的,需要在一个教学时段坚持多次考量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只有常怀探究欲望,并且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突破。例如:健康体育课堂的标准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只有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与听课过程中才能得到建立。所以说,对需要解决的困惑问题和专题思考问题的探究欲望,也同样是听课过程中需要携带的非物质的动力性材料。

二、听课需要携带的物质材料

听课是在一定任务驱动下,自发的或者是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评价、教学交流、教学研究与科研的过程。而要实现听课拥有的价值,既需要非物质材料的支持,更需要物质材料的支撑。结合体育学科特点,按照听课过程的必要所需,我认为听课过程中需要携带的物质材料有:笔、听课记录本、计时表、教材或教师用书、课标、摄像机或照相机、夹板、防寒防晒衣物等。

1.笔

笔是听课老师必须携带的物质材料之一。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大都是通过笔这一原始的文具,将教学过程、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发生的一切情况及教学建议记录在听课记录本中。在听课过程中,不仅要有笔,对笔的功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听体育课也是如此,如:为突出记录的重点,应该是不同颜色的两种(最好是碳素笔)。

2.记录本(录音笔)

听课记录本是承载体育课堂尤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生的片段,师生教与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各种教学信息的物质所在地等。一本具有学科特色的听课记录本是应该准备且需要缜密设计的一项工作,反之,如果没有听课记录本,仅凭大脑去记忆,那么课堂中发生的一切教与学的事件,特别是有价值的地方,有可能就会有遗漏。因此,当我们分析与评价这堂课时,就会感到组织不起有据的论说,影响听课交流学习效果。因此说,尽管听课记录本简单,但是从其承载的听课信息来讲,它是听课必不可少的物质材料。而对于具有一定条件的听课者来说,录音笔也是应该考虑的物质材料。

3.计时表

计时表,体育教师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为什么在体育课听课时能够派上用场呢?这是由体育课教学的特点所决定的。大家都知道,体育课有符合自己学科特点的结构,每一个环节用时多少,大有讲究,课前都要进行大体上的预设。而在课堂运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用时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体育课教学的质量,这也是听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同时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活动时间,哪部分是合理的,哪部分是不合理的,听课者也要关注。练习密度作为评价体育课的重要指标,需要用练习时间去换算。因此,在体育课教学进行的过程中,用计时表或者手表大体记录相关的时间是听课教师应有的行为,所以计时表是听课过程中需要携带的物质材料。

4.摄像机或照相机(有条件情况下)

听课过程中用笔记录是对全部教学过程中一些片段或者活动的选择。而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摄像机或照相机已经成为了听课需要携带的一种物质材料。摄像机或照相机在听课过程中的应用,极大地集中了我们听课的注意力,有利于我们在听课过程中注意力的分配,使我们能够有选择地去捕捉与分析有价值、有借鉴的教学片断和教师教学行为。同时由于摄像机或照相机在听课过程中的运用,为我们课后进行分析,提高听课的教科研含量提供了全面详实的过程材料,因此说,摄像机或照相机是听课过程中需要携带的现代化物质材料。

5.夹板

夹板是一种传统的书写助写文具。由于听体育课是在室外,给书写听课记录带来了不便利因素。因此,为了规范、清晰地写好听课记录,夹板也是听课过程中需要携带的一种物质材料。由于携带不方便,我们往往不重视夹板,一般就是将就着在记录本上书写,影响了书写效果和质量。为了便于携带,笔者建议使用可以拆卸活动的夹板,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6.防寒防晒衣物

第8篇:听课记录总结范文

作者: 詹啸萍

据很多同学反映,在初中数学成绩还不错,但一进入高中就一落千丈,即是很努力了却还是成绩平平、不得要领。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因此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特别是高一年级,进校后,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再加上立体几何,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来,这就使一些初中数学学得还不错的同学不能很快地适应而感到困难,为了让同学们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下就怎样学好高中数学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改变观念

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中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既使是这样,对有些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例如在初中问|x|=2时,x等于什么,在中考中错的人极少,然而进入高中后,老师问,如果|x|=2,且x

二、提高听课的效率

学生学习期间,在课堂的时间占了一大部分。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的科学。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使得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打牌、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喘嘘嘘,或不能平静下来。其次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数学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

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老师讲课中常常对一些重点难点会作出某些语言、语气、甚至是某种动作的提示。最后一点就是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三、做好复习和及时总结

1.做好及时的复习。课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单元复习。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3.做好单元小结。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四、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第9篇:听课记录总结范文

从听课所关注的对象来观察――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而构成的动态教学系统,但听课教师通常习惯性地关注教,忽略学;关注教者,忽略听者。首先,课堂上,听课教师对执教者的教学导语、问题设计、环节过渡一般都会一一记录,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行为及听课状态,常常会被忽略。其次,作为听课主体的听课教师常常会忽略自身的感受。在听课过程中,听课教师心中其实有很多即时、瞬间的心理反应,无论是精彩的好课还是存在问题的课,都会引发诸多感慨,但听课教师一般都不能记录下这些稍纵即逝的心理感受和课堂评价,从而导致听课主体在教学现场的“缺位”。

从听课的方式上来观察――听课教师只注重定性内容的记录,却忽视了定量的观察和统计。如:很少或基本不记录学生发言的频次、教师提问的频次,或统计教师教和学生学在课堂上各自所占的时间等等,而这些定量的数据统计,对于教学研究恰恰是十分重要且是必要的。

从听课后续研究上来观察――鲜有听课教师能够自觉地于课后对听课记录进行分析、思考和评价,下课铃声响起时基本上就是听课活动的终止。而听课所得往往停留在纸质的文本记录上,被束之高阁,除了应付领导检查、职称评审,基本没有再多的作用和功能。听课的效能就这样被削弱甚至丧失了。其实,每一节听课记录都是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应该说绝大多数一线教师对听课并不反感,且能够自觉、主动地听课。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主要的还是因为我们目前的教学管理上忽视、放松了对一线教师听课的要求,让一种原始的惯性去推动一线教师的听课,使得一线教师长期缺乏有效听课的方法指导与培训,从而制约了听课应有效能的发挥。

一线教师该如何听课?

以往大多数学校对一线教师听课的要求或建议主要集中在听课步骤和所听的内容上。如:“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再如:“听课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教学目标定位是否体现三维目标,能否体现教材特点,切合学生实际。(2)教材处理是否得当,知识讲解是否正确,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3)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步骤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有利于调动学习兴趣,能否遵循智能迁移规律而循序渐进,课堂密度是否适当。(4)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课堂活动形式是否合理,是否注重学法指导和学习兴趣、习惯的培养。(5)教师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亲切自然,引导点拨是否得法,电教媒体运用是否恰当,教学语言是否准确精要,板书、演示是否规范。(6)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智能活动是否有效,教学设计是否合理。”

这些步骤和内容上的要求或建议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一线教师缺少了方法论层面上的指导,这些要求和建议往往只能流于形式。因此,笔者认为,在这些要求或建议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指导一线教师如何听课,教会他们听课的方法、技巧。让一线教师知道。听课应该立体地听、全方位地听,“听”只是听课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得“看”“记”“想”“写”并重。

听课,“听”什么?听教师教学设计,听学生发言表述,听师生课堂对话。俗话说:锣鼓听声,听话听音。我们在听课时,要全程集中精力聆听,善于把课的前前后后联系起来听,善于把师生对话联系起来听,善于把教材和设计联系起来听,因而“联系”是听课的关键词,这样不仅“听”其然,更要“听”出所以然,具有一定功力的教师往往一下就能听出教师设计的意图、目的和意义、价值。

听课,“看”什么?看教师课堂机智,看学生学习状态,看双边教学互动。“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听课教师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听课时要把课堂“尽收眼底”。看教师的肢体语言、教学情态,看学生听课的状态,投入的程度,等等,而这些又往往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听课,“记”什么?记主要教学过程,记课堂精彩生成,记教学问题细节,记学生重点发言(包括精彩发言和“卡壳”发言)。一般而言,教师预设性的教学过程即教案是不需要逐字逐句记录的,因为可以课后索取得到,这样就可以把精力和时间集中到主要问题、重点环节,以及教学生成、学生活动等教案上没有的、转瞬即逝的动态内容上来。

听课,“想”什么?想为什么耍这样设计,想教学问题如何改进,想如果是我教会怎样设计和处理。听课若不加思考,那么可以说基本没有任何价值和收益。思考可以让原先的课堂教学第三方――听课教师身临其境,置身于教学的情境中来;思考可以让听课者由单纯的课堂教学中的“他”如何教,进而联想到实际教学中的“我”会如何教,这种角色和视角的转换,能够打通专业素养提升的通道,成为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高速路与立交桥。

听课,“写”什么?写综合评价,写意见建议,写听课随感,写案例分析。这里的“写”还指听课之后的后续研究。一节课听罢,而研究其实才刚刚开始,就像我们常说的,光听课,不听评课,几乎没有效果。离开课堂,热听课转为冷思考,课堂冷却定格,而思考则更为活跃、清晰明了。因而,这种后续研究,是一线教师听课不可或缺的“盘点”程序。马克思・范梅南说:“写即研究,即思考和行动的调和……写把我们与知识分离,又使我们与知识更加紧密地在一起:写把我们与我们的生活世界分离开,又吸引我们更加接近生活世界:写使思想脱离实践,又让思想回归实践当中;写使我们对世界的体验抽象化,又使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更具体。”

听课指导对一线教师有效吗?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在学校开展了指导一线教师“听课”的课题研究,尽管目前这项研究尚未结束,但是中期成果已令人十分欣喜。笔者以所在学校的114位教师为样本,围绕一线教师听课的“听”“看”“记”“想”“写”,前后进行了同项两期有关听课的问卷调查。两次问卷调查时隔两年半。统计结果如下:

通过对前后两期调查数据的比对,笔者发现,经过两年多的指导与培训,一线教师的听课状况有了较大的转变,具体表现为:1、能够选择主要问题进行记录,“教师”不再成为听课者关注的主要对象。2、所课者开始关注教学主体――学生。90.35%的一线教师有选择地、有重点地记录学生的发言,与前期的26.32%相比递增64.03%。3,听课者由原先只听课转为一边听课,一边思考,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参与,“及时写下听课分析和点评”的教师由前期的8.77%递增为57.02%,增幅为48.25%。4、“及时或课后撰写总体印象、评价”是后续研究的起始,也是听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总结与评价。该环节更是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一种方式,此项指标由原先的20.18%提高到48.25%,增幅为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