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范文

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范文

首先,从书的背景看,《西游记》是一部借助“神魔”二字来表达现实意义的“现实小说”,影射了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你读完《西游记》之后有什么感受呢?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初中读《西游记》有感600字作文2021最新版,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初中读《西游记》有感600字作文1暑假里我读了一本《西游记》,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人物性格也各不相同,故事很新颖,看得我流连忘返。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这本书主要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观音菩萨的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都被孙悟空机智解决,最后取得真经的故事。进入书中,你会沉浸在里面的世界无法自拔,因为故事情节很精彩,很逼真,我经常在我的脑子里面刻画出这一幕一幕的情景。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情节就是真假美猴王,故事的原由是因为孙悟空打杀强盗,唐僧看不下去就把他赶回了花果山,之后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了唐僧,还抢走了行李,沙僧从观音处找来悟空,却发现有两个大师兄,于是,真假猴王大战便开始了。连观音、玉帝、唐僧、地藏等都无法分辨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最后,如来佛识破六耳猕猴,悟空一棍将他打死,师徒也终于团聚。

每次孙悟空因为杀了人,唐僧都会把他赶走或念紧箍咒,但是每次他们经过了磨难之后又会团聚在一起。在书中,唐僧是一个念善,心软的人,沙和尚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而猪八戒是一个好色贪吃人,我最喜欢的形象就是孙悟空了。在书中,虽然每次师父都会误会他杀的是好人而赶他走,但是每当师父被妖怪抓走了他又会义无反顾地去救他,孙悟空是一个火眼金睛、天不怕地不怕、神通广大又保护师父的人,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很多的道理:要团结,邪不压正,磨难是成功的基石,困难总比方法多,保持乐观,不同的困难有不同的方法。我们要学习孙悟空的勇往直前,唐僧的善良,沙和尚的憨厚老实,愿吃苦的精神力,不过不要学猪八戒的好吃懒做哦!

最后,这本《西游记》就推荐给你们,希望你们有空可以去看一下,体会一下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

初中读《西游记》有感600字作文2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便常常给我讲《西游记》里的故事,也会给我买《西游记》的碟片。那一卷卷神奇的画面给我的童年添上了不少艳丽的色彩。

重温这部经典之作,我渐渐地发现,自己能够从这部书中领悟许多,而不是像儿时一样,只懂得观看打妖怪,享受惩恶扬善的愉快。也许,这便是年龄的成长和经验的丰富所带来的对人、对事、对物的不同理解吧。

我从这部书中理解得最深刻的非“成功之路上必定有艰难险阻”莫属。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这其中有妖怪的阻拦,也有神仙的诱导。从前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天上的神仙暗中在帮助唐僧,但又时不时会有他们的坐骑、童子到地下称妖,阻止唐僧前进呢?神仙为什么不能再唐僧到来前就把妖怪收了,让唐僧一行人一路上畅通无阻呢?现在想来,恐怕是只有经历了挫折才能成长,才能拥有获得成功资格。

把取经之路看做生命的道路也并非不可以。在这条看似平淡无奇的道路上隐伏着种种阻碍。它们各不相同,但又有着惊人的相同点——若克服它们,你将能前进;若被它们吓到,你将寸步难行。而唐僧师徒四人又可看作一个人的不同表现。

如果像唐僧一样,首先就被对挫折的恐惧压倒了,这是不可行的;如果像猪八戒一样,好吃懒做,满足现状,那也不行;如果像沙僧一样,遇事太随和,也难以跨过艰难险阻。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学习孙悟空。

在这部书中,我们见证了孙悟空从刚出世到学本领,再到大闹天空,保唐僧取经。这一路上能打败妖怪也多亏了幼时本领的学习。如果他从小像一只平凡的猴子一样,没有学习,不去打拼。他又怎能在自己打不过妖怪时去请求各路神仙的帮助?怕是还没见到唐僧,就已经老死了。而我们也和孙悟空一样,现在正是学习的时刻,只需克服功课上的困难,学好知识,为与今后生活上的挫折拼斗打好基础。当然,广泛交友也是必需的。朋友可以在我们遇到一己之力难以承受的困难时给予我们帮助,让我们渡过难关。当然,光是学习孙悟空也不行,我们应该融合四种性格,让自己变得沉着、冷静、勇敢、有耐心,这才是克服挫折的上上之选。

其实,遇到挫折并不一定是痛苦的。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爱迪生为了找到适合做灯丝的材料,经历了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进行了7000多次实验才成功。相比之下,我们经历的挫折又算什么,连这些小困难都不愿承受,成功之门又怎能打开?

所以,我们不必害怕挫折,要坚信自己有能力去克服。当我们踏过一个又一个挫折时,便会不经意地发现,“成功”就在眼前!

初中读《西游记》有感600字作文3寒假网课其间,学了五下第二单元的四大名著节选课文和《快乐读书吧》之后,老师便推荐我们网购四大名著青少年版。其中《西游记》这本就算大家没看过,肯定也看了由它改编的电视剧、电影或动画片,精彩的情节让人看得如知如醉,废寝忘食。

课文中《猴王出世》这部分节选故事让我对整本书的阅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就迫不及待地先借了同学的来读。《西游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孙悟空由于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的五指山压了漫长的五百年,后被唐僧所救救,护佑他去西天取经,克服途中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

在取经之前,孙悟空猴性十足,上天入地,随心所欲,既聪明勇敢,又非常的狂妄自大,居然敢大闹天宫,就连玉皇大帝也拿他没办法,只好请如来收服他。但在取经途中,他依然机智勇敢、无所畏惧,但不再那么傲慢了,对唐僧忠心耿耿,尽心尽职。比如:师傅让他背着那个妖怪变成的小孩,虽然他一眼就识破了那个小孩是妖怪变的,但还是背着。可见,一个人一旦有了自己关心的要保护的人,就会收敛任性,照顾

虽然孙悟空是神话中的人物,但在现实中,我们人人都可以做自己世界里的孙悟空。面对困难,勇敢不退缩,遇到麻烦,追根究底不马虎,为了自己关心爱护的人,收敛任性,为了自己该做的事尽心竭力。

《西游记》里的唐僧执着,意志坚定,也是让我很佩服的。取经的路上,他不受任何诱惑,不管是金钱还是美色,一心只为取得真经。然而,当他遇到别人有困难时,又会暂时停下取经的脚步,让徒弟们尽力去帮助别人。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的酸甜苦辣,丰富了我的感情,教会我如何面对自己的困难,如何面对他人的困难,让我也取到几条“成长之经”。

一本好书,就是人最大的财富之一,它会带领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一地走向成熟。阅读,让我开心!进步,让我自豪!

初中读《西游记》有感600字作文4这个寒假,我读了西游记。合上书,书中的情节依然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师徒四人的形象已经映入我的心中。

《西游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唐僧受大唐皇帝的委派去西天求取真经在路上先后收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为徒。一路上降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行走十万八千里,最终到达大雷音寺取得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它有强大的本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无论什么困难,他都不怕。再对比我自己,我感到很惭愧。有一次去爬山,我和爸爸妈妈费力地爬到零山顶只有几公里时,几位游客从山顶走下来,正讨论着山顶上的风景,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并不喜欢山顶上的风景。我爬了这么久,不就是为了看山上的风景吗?竟然山上的风景不好,我为什么还要这么费力呢?再加上我已经满头大汗,我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干脆赖在山边的一个亭子里不走了。爸爸妈妈拿我没办法就让我待好,然后继续向山顶走去。不一会儿他们就回来了,他们像我说的山上的风景有多么的好。我顿时后悔了,如果不爬上山顶,我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我重新叫上爸妈继续向山顶爬去。

我喜欢孙悟空,不只是他不怕困难的精神,还因为他懂得感恩。他真正做到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唐僧只把五行山上的符文摘下来,孙悟空就不辞辛苦地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在对比一下,我父母每天照顾我给我做饭,我却不知回报饭有什么不合胃口,我还会抱怨。今后我一定要懂得感恩。

人生中的困难不只有九九八十一难,人生中需要感激的人也绝对不止父母。我们要像孙悟空一样,努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并感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初中读《西游记》有感600字作文5这个假期比较特殊,因为受疫情的影响,人们不能出门。于是,我就宅在家里阅读名著《西游记》,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我就被故事中精彩的片段迷住了,书中主要讲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走过十万八千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的故事。

作品想象力丰富,语言生动诙谐,并塑造了极有个性家喻户晓的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形象。

在书中我最喜欢的片段是“整天东游西逛,每日云来雾去,行踪不定,广交各路神仙,自由自在极了”。这句话生动形象的概括了孙悟空在做齐天大圣时整天逍遥快活自由自在的样子,和后来当了大徒弟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这也像极了我们的人生,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就像孙悟空当齐天大圣的日子,优哉游哉。长大后就会受到各种约束,戴上“紧箍咒”,不过也正是由于紧箍咒的约束,孙悟空才能保护唐僧去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我们生活在社会里,也要受到制度、法律的约束,在制度的框架下才能健康成长,向最好的方向发展。

《西游记》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不管是拥有七十二变的孙悟空,还是好吃懒做的猪八戒,或是各显神通的神仙妖魔,在我眼里都是如此的亲切,如此个性十足,活灵活现。虽然是师徒四人,也是一台戏。我觉得唐僧每次出场说得话很有意思,唐僧每次给人介绍自己都说“贫僧玄奘,从东土大唐而来,到西天取经。”就这短短的几句话就道出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去干什么?我们每个人也都要牢记我们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干什么?从哪里来代表了我们的过去,干什么代表了我们的理想。我们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第2篇: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范文

关键词:影视艺术;经典翻拍;程力栋;《西游记》;原著内涵;回归经典

中图分类号:J902文献标识码:A

自从杨洁导演、六小龄童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播出之后,《西游记》的影视翻拍持续不断,正说戏说、风格纷呈,观众也各有所爱。2010年春节期间,由浙江永乐影视集团投资、程力栋导演、费振翔等主演的52集连续剧《西游记》(以下简称“程版《西游记》”)在浙江、山东、安徽、福建四大卫视黄金档播出,再次引发关注与热议。

上网稍作浏览,便会发现观众谈论最多的是该剧背离原著情节给唐僧师徒都编排了情感戏的问题,对此,有人认可,有人批评,有人反感。更有甚者,辽宁电视台则以片段呈现的方式加以嘲讽,但逐集看过之后,才发现那些片段剪辑颇有断章取义之嫌。对于情感戏的问题,导演程力栋回应说,新时代要有新风格,唐僧与女儿国国王分别时的满眼泪水是“慈悲大爱的泪,不是儿女情长的泪”。对于这样的剧情与解释,我个人基本赞同也能够接受,观看时,也未觉得唐突与荒诞,对此不拟发表过多的看法。我更想提出来与大家讨论的是,这个新版《西游记》的主题问题。因为,在我看来,这是有关《西游记》以及其他经典名著的改编或翻拍能否成功之荦荦大端者。

自对《西游记》予以考证之后,学术界大致承认百回本《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而有关这部小说的主题却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有游戏说、反抗说、讽刺说、寓言说(如所批判的金丹妙诀说、禅门心法说、正心诚意说等)、励志说、还乡说等等。如此多样的主题概括,意味着这部作品思想内容的复杂性。回顾近20年来各种版本的《西游记》影视作品(包括动画片),上述好几类主题都得到了表现,只是各有侧重而已。杨洁版《西游记》,可谓是励志说与反抗说的结合,当然也具有相当程度的游戏性质。这使得该剧既能给人以激励与鼓舞,也能让人在滑稽与幽默中获得快乐,达到了寓教于乐的艺术境界。但该剧也存在诸多遗憾,其中最大的一点,我以为并不是所谓特技的拙劣,而是没有充分顾及小说《西游记》复杂的宗教内涵,或者说没能容纳原著的寓言主题①。从这一角度而言,杨洁版《西游记》还只能算是一个少年版。正因为其整体上的少年特征,六小龄童塑造的栩栩如生、猴性十足的孙悟空,才显得恰到好处,并反过来掩盖了少年版欠缺思想深度的不足。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明白,决不能认定六小龄童的表演是最经典的表演、杨洁版《西游记》是对原著最理想的改编,更不能以此去衡量后出的各种版本。

众所周知,小说《西游记》的历史依据是唐代玄奘和尚西去印度学习、取经的佛学历程。尽管唐僧师徒所遭遇的八十一难与历史上玄奘的佛学经历相去十万八千里,但这并不意味着小说缺乏宗教精神。实际上,据多年研究,学者们发现,吴承恩本人对儒释道都有精深的理解,而且他的宗教思想很具个性,那就是明确主张“仙佛同源”甚至“三教归一”②,而且小说中玉帝的灵霄宝殿、如来佛祖的兜率宫、唐王的皇都以及阎罗王的地府、大小妖怪所处的魔界,都因唐僧师徒的取经行程勾连在一起。人间、阴间、仙界、魔界、佛界构成了一个多维立体的神奇世界,生活其中的人佛仙妖以独特的方式演绎着儒教、道教、佛教的教义与精神。也正是因为如此的离奇与丰富,小说《西游记》才散发着巨大的吸引力,四百多年来,一直被广泛的阅读与赞赏。

但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西游记》被搬上了银幕、屏幕之后,读者变成了观众,“阅读”自然被“观看”所取代。而小说复杂的思想内涵、人物形象,在影视作品中只能获得相对单纯的表现,这自然会削减甚至原著的思想内涵。比如,杨洁版《西游记》的反复播放,几乎将迂腐呆板的唐僧、机灵勇敢的悟空、贪吃懒惰的八戒、老实木讷的沙僧深深地烙印在几代中国人的心中。正是由于这样的印象太过深刻,刚刚播完的程版《西游记》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但如果从经典改编的角度看,不能被大众认可并不等于说没有价值、完全失败。因为,大众很可能长时间地疏于“阅读”原著,遗忘了经典本身的内涵,他们所据以评判的标准,不是原著本身而是对原著的翻拍或者说就是杨洁版《西游记》。因此,笔者个人以为,当观众在逐步走出杨洁版的影响之后,会冷静地发现程版《西游记》仍有不少值得咀嚼、回味与肯定的地方。

除了特技制作具有长足进步之外,程版《西游记》在人物形象的造型、语言等方面也不乏大胆的创新。比如,孙悟空的烟熏妆、戴美瞳就很惹眼,猪八戒新潮时髦的语言也很搞笑。不过,这些细节与喜剧元素,用在对本来就具有游戏、滑稽性质的《西游记》的改编上,有其合理性,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是可以被接受的。

笔者想指出的是,程版《西游记》被大家忽视但却最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该剧注意到原著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力图呈现小说所包涵的儒释道各家的精神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与以前的版本,即使是杨洁版相比,此次改编与翻拍或许更加接近原著。

毫无疑问,除了慈悲、果报、修炼、解脱、自度、度人等佛教思想之外,小说《西游记》还表现了仁慈、孝、忠诚乃至于明德、正心等儒家的精神内涵,还隐喻了道教有关精、气、神(“三藏”的道教说法)的内丹修炼之法。③影视版《西游记》要将如此纠缠交结的思想内涵都充分表现出来,是相当困难的,弄得不好,会因为晦涩难懂、画蛇添足甚至缠夹不清,将观众拒之门外。程版《西游记》的编导演职人员,能够知难而进,结果也还差强人意,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首先,陈司翰扮演的唐僧形象比以前显得丰满,其原因就在于加强了人物内心情感与精神的表现力度。以前的唐僧人妖不分,动辄念紧箍咒,但为何要念咒,却交代得不够清楚。程版同样是念咒,但理由较充足,唐僧明白地告诫悟空:“即使是毫无人性的妖精、盗贼,也是有生命的,不能任凭你随便打杀!”此外,面对蜘蛛精掌杀女儿的血腥场面,不是面无表情地口念阿弥陀佛,而是声嘶力竭地喝斥、痛不欲生地哀嚎;同样,面对女儿国国王的真挚情感,也不再是冷面闪躲、无情拒绝,而是眼含热泪、依依惜别。通过这些“情劫”的演绎,让我们感觉到尚未修成正果的唐僧毕竟是一个血肉之躯,对待具体感情,他必须“入乎其内”,但作为一个执着的僧人,他又不能沉迷其中,还须“出乎其外”;在人与僧的纠结中,他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成为既“凡”且“圣”的“人间大爱”!只有这种“人间大爱”,才能够超越三界、贯通三教。否则,正如唐僧所说,取经还有什么用?

其次,费振翔扮演的孙悟空,也如在小说中一样,是一个逐步丰满、成熟的形象,他的顽劣使他难免心猿意马、好勇斗狠,甚至杀气腾腾,但他也通过逐步修炼最终悟道成佛。在展示这一过程时,编导显然注意到了其中应该具有的宗教寓言性质。大闹天宫、被压五指山的经历,正如剧中佛祖所说,是悟空“迷失本性”的结果;跟随唐僧之后,无情地棒杀“眼耳鼻舌身意”六个强盗,也具有除掉“六根”(佛教亦称“六贼”),方能修成大道的涵义;真假美猴王的凶狠打斗,也通过如来点明乃是“二心竞斗”,所谓假悟空(六耳猕猴)只是真悟空(灵明石猴)顽劣、凶残、愤怒等恶念的化身,除掉了它,悟空变得更加“一心向佛”,离最终修成正果也就更近了一步。还有,也如小说中表现的那样,悟空并不只是唐僧的徒弟,更多的时候,他反而充当了“肉眼凡胎”(悟空常用语)的师父的精神导师。悟空每一次降妖除怪,对执迷不悟的唐僧而言,无疑都是一次精神洗礼,因为妖怪往往是某种欲望的化身,除掉它们,也就意味着自身心灵的净化,这是修炼成佛的必经之路。这一过程,不仅使得人物形象层次丰满,还充分揭示了九九八十一难所蕴含的人生与宗教意义。

编导通过改编,有意识地表现佛教哲理的地方还有多处。比如,唐僧经常明白念出《心经》的经文以求解除灾厄,有时还用它来教导八戒、沙僧,这与小说有相通之处④,而小说中的情节安排也并非完全想象的结果,其根据是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的自述:西行途中于一老僧处得到梵文本《心经》,并于遭灾时默诵且最终化险为夷,回国后玄奘将其翻译成中文本的历史事实。⑤又比如,三打白骨精后,孙悟空被唐僧赶走,途经蒙师菩提老祖住地,按下云头,找到师父,求他指点迷津,师父问了他三个问题:“灵台方寸山在哪里?”、“斜月三星洞在哪里?”、“菩提老祖是谁?”悟空答不上来,师父让他用石头磨镜子,在镜子中去寻找,悟空反复打磨,终于磨成,并在镜中照见了自己,最终明白了师父的用意。⑥显然,这样的编排,不仅关涉了佛教、禅宗之渐修、顿悟、明心见性等根本教义问题,而且对表现悟空由魔成佛的思想转变也有巨大帮助。编导的用意是好的,只是没能处理得更加清楚与透彻,普通观众可能会有莫名其妙的感觉。但从另一角度而言,那些颇为玄妙、只可意会的教义,若被直接道破,也可能会大煞风景。

再次,正如一些观众发现的那样,程版《西游记》也有明显的人性化倾向,这种倾向虽与成仙成佛会发生冲突,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但另一方面却有利于表现儒家的伦理精神,其中最明显的一处,是降伏玉兔精。编导将天竺公主(月宫中素娥仙子投胎所生)塑造成任性、刁蛮、不孝的形象,而掳走她的玉兔精(月宫中捣药的玉兔仙子,与素娥有冤仇)所变的假公主却善良、孝顺、善解人意,其结果是真公主被救回来之后,连父皇、母后都不愿相认,这使得真公主彻底悔悟,而玉兔精也因放弃前仇、舍命救助跳楼自杀的公主而获得救赎。这样的改编,无疑有助于诠释儒家仁孝、佛教因果等教义。而玉兔精、真公主的仙子身份、道教背景,又使得这一故事将三教之精神较好地融合在一起。

当然,我们也毋须讳言,程版《西游记》有些剧情改动较大,离原著颇远,如白骨精(前身是修炼成人形的白鸟翩翩)对悟空因爱成恨以及最后被观音菩萨带走并修成正果,猪八戒与高小姐情谊绵绵、难分难舍,沙和尚与盘丝洞中的一个蜘蛛精产生情缘等,都是原著没有的情节。尽管编导希望每个故事都能表现某种人生法则并给人以某种启迪,但能否改编得更加智慧一些,则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杨洁版《西游记》自开播以来已经过去二十多年,其续集也播出有十年了。该版的产生与走红,首先是由于编导演职人员对经典著作抱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但无疑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1980年代,在经过的文化虚无主义之后,人们对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热情异常高涨,中外经典著作尤其具有吸引力;而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介,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力十分巨大,一部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剧往往会形成强烈的轰动效应。正是这些方面所产生的合力作用,使得杨洁版《西游记》能够被观众认可,并被视为对经典名著的成功翻拍。

时间过去二十多年,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改变。比如,今日的观众,文化素质普遍提高了,其艺术鉴赏能力也远非当年可比。这无疑与电视媒体的普及有很大的关系,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今天的观众往往会因为电视媒体不能达到他们的艺术期望与文化品位而批判它,甚至摒弃它,转而青睐内容更加丰富的网络媒体。这种状况,自然给影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仅就经典翻拍而言,虽然可以相当程度地依赖经典自身的感召力,但要想真正抓住观众,编导还需做多方面的努力。稍作分析,我们发现大体有向外与向内两大努力方向,前者追求“耐看”,后者实现“可思”。向外主要指注重场面的宏大、特技的高超、演员的漂亮、服装的华丽等看得见的诸多方面。这些视觉上的效果自然可以吸引眼球,设计合理、处理得当既能反映经典著作所具有的文化意蕴,也能增强翻拍的艺术性与审美性;但如果只追求视觉冲击力,甚至以奢侈、离奇为目的,与经典本身的思想内涵关系不大,即使创造了不俗的收视率或经济效益,仍然只能算作失败的改编与翻拍。所谓向内努力,是指仔细领会经典著作的思想、精神等文化内涵,尽可能地将它们表现出来。就拿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四大名著来说,它们各自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复杂的思想与内容。对此,学术界已经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有相当丰富的成果可供借鉴。在把握了原著的思想内涵之后,我以为可以根据时代的需要,在情节与台词方面做一定程度的改编,以促成经典的现代化转换,但要充分考虑当前观众的承受限度。那些认为翻拍必须完全忠实原著、不允许丝毫改动的观点,显然是强人所难,因为影视翻拍的作品毕竟不能等同文学原著,它有自己的媒介特征与艺术规律,这些特征与规律必须得到尊重。

2008年以来,四大经典名著的翻拍驶上了快速通道,各大剧组正紧锣密鼓、南征北战。就《西游记》而言,张纪中执导的突出魔幻特征的翻拍也即将封镜,进入后期制作。从媒体透露出来的诸如演员选择、情节设计、角色造型等些许信息来看,其播出后肯定也会是褒贬不一,这应属正常情况。只要经典翻拍能够在带给我们视听愉悦的同时,还能注重对文学经典的回归,哪怕只是部分的回归,都应予以宽容与鼓励。只有这样,才可能冀望经典的影视翻拍在当前文化复兴与重建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给观众以情感的洗涤与艺术的享受,新的影视经典也才可能在竞争中产生。其结果,或许可以借用《西游记》第八十五回中唐僧的一句话来表达,那就是“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

①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曾指出:“几乎凡有批评本传世的传统评注家全都赞同《西游记》应作为一部寓言来读。在这些评注家们的序跋眉批和行间批注中,我们发现有不少片段明言该书的寓言基础。”([美]浦安迪(著)、沈亨寿(译)《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99-200页。)

② 《西游记》开头几回即具有“仙佛同源”以及“三教归一”的思想特征;第四十七回,孙悟空告诫车迟国国王时,更是明确指出:“向后来,再不可胡为乱信。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591页。)

③ 夏志清、余国藩、浦安迪等人的相关论述。

④ 《西游记》第19-20回、第32回、第58回、第80回、第85回、第93回。

⑤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7个(亦说8个或9个)汉文译本,玄奘之前有姚秦鸠摩罗什的译本,题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心经”之译名始于玄奘。

⑥ 悟空磨石成镜的情节,横跨程版《西游记》第15-17集,足以说明编导对此一剧情重视有加。

Thousands of Classics, only Self-cultivation

-From "Journey to the West" directed by Cheng Li-dong to comment on remake of classics

XIANG Tian-yuan

(Chinese Poetics Research Center,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第3篇: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范文

一、指导学生阅读《四大名著》

1.四大名著的完成顺序

(1)明确四大名著的具体完成时间。

(2)介绍文学史上关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激发学生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和民族自豪感。

2.四大名著的地位和影响。

《三国演义》——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水浒传》——成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

《西游记》——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神魔小说的最高峰。

《红楼梦》——中国小说最高峰的杰出作品。

3.四大名著内容简介,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4.四大名著精彩情节

在老师指导下,了解四大名著主要故事内容,熟悉其中的精彩片断。

5.四大名著人物形象

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环境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6.四大名著的开篇分析

(1)《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红楼梦》开篇词: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3)《水浒传》开篇词: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七雄绕绕乱春秋。见成名无数,图形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刹时新月下长川,江湖桑田变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4)《西游记》开篇词: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四大名著几乎都以石头开篇,而其中最成熟、最优秀的《红楼梦》又以通灵宝玉之“归彼大荒”而掩卷。这是充满睿智的古人在用中华民族特有的方式告诉后人:中国传统文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一个共同的、永恒的、不朽的、神圣的主题。这也是包括四大名著在内的优秀经典作品具有如此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整个一部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最深邃的主题就是——找回自己的心灵,唤醒自己的心灵,开悟自己的心灵!

二、读写结合

《〈四大名著〉阅读与写作》分专题,读写结合

第一讲 阅读:《红楼梦》的贾府是怎样过端午中秋和春节的

写作——“我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

第二讲 阅读:孙悟空从齐天大圣到斗战胜佛

写作——“从幼稚走向成熟”

第三讲 阅读:《水浒传》逝于六和塔的三个英雄

写作——“行善惩恶 功德圆满”

第四讲 阅读:《智取生辰纲》

写作——“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五讲 阅读:《杨修之死》

写作——“杨修之死谁之过”

第六讲 阅读:《香菱学诗》

写作——“转益多师,勤学多问”

三、班级实验思考

(一)作文素材积累过程

名著因其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有时年代也较久远,和通俗读物相比,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在阅读的同时,教师要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如读书笔记的记法,像书头式笔记、摘录式笔记、提要式笔记等。对于一些长篇的古代小说,读时常半懂不懂,教师可让学生忽略它,不要因此停滞,这样才不会影响到阅读的心路流程,从而获得对名著的整体感知。

(二)选材能力逐步提高

自主阅读之后,最好能将学生的阅读体验展示一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比赛就是最好的展示活动。我们可以进行我最喜欢的名著人物的评选,可以进行名著故事大比拼,可以进行有关名著的知识竞赛,利用这样的机会,让他们的兴趣得以巩固,让他们的阅读得以深化,让他们在交流自己“精神产品”的同时,获得快乐与满足,学生会乐此不疲。

例如:制作卡片,帮助学生学会提炼名著精髓。

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

(三)依据名著下笔成文

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便可以以名著这内容下笔成文了。写什么?既可以叙述故事,写我喜欢的人物,亦可从思想内容,写作技法的角度进行评说,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认识、思考,将自己最深有感触的东西记下来,也可以改写、缩写、扩写、仿写等多种形式诠释自己对名著的独特体验。

四、班级实验成果(合肥市包河区期中考试作文)

那一天真高兴

48中 刘芳

嗨!大家好!我是孙悟空!想真正了解我吗?想知道我这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是哪一天吗?读读这篇小文吧,了解我齐天大圣不同寻常的心声!

那一天我真是高兴啊!我们师徒四人还有白龙马终于千里迢迢、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我们的旅途终点站:大雷音寺。当我进寺谒见佛祖的那一刻,我明白我的一切努力、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那一天我真是高兴啊!我们终于满载经书而归!虽被那两个看经人愚弄了一回,但能捧着这字字如金的经书,切!那被要去的紫金钵又算的了什么!重要的,是东土大唐将有一门完整而神圣的宗教!

那一天我真是高兴啊!自封的“齐天大圣”总归能“转正”了,“斗战胜佛”的头衔总是比“齐天大圣”更响亮些!那些神啊、圣啊终于承认了我这个石猴的能耐,他们在天上逍遥快活的十几天,可是我们在凡界受风吹雨打、日晒雨淋的十几年啊!

那一天我真是高兴啊!头上的金箍终于给摘去了,紧箍咒总算失效了,我也真正得到了师父的信任。其实我真不明白,我本一心一意保师父去西天取经,却非得来个紧箍咒弄得我头痛难忍,以此试我诚心,实在是冤屈!

那一天我真是高兴啊!我终于能回花果山水帘洞看小猴子们了!这十几年不见,不知他们过得怎样?那场“真假美猴王”大战后,他们是否拥别猴为王了?若真如此,我定要再战一番!唉,十几年离乡的痛苦,谁能知晓?

呵,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你是否已倦了?那就再为我这高兴的一天喝一次彩吧!多年来的辛苦遭逢换来这一天的高兴快乐,也值了!

如今,我独坐树梢,难得静静回忆这往事。那一天真高兴!那是我这“猴生”中最光彩的一笔!

小作者的写作思路:

期中考试卷上看到这个题目,我想到在小学时曾经写过类似的作文,那一次我是用自己的经历写,但写得很不成功,没有把“为何高兴”写出来。进入中学以后,老师常说阅读可以为写作服务,所以想起写名著中的人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应该是我最熟悉的了,因而决定把他作为主人公,以第一人称来叙述。

为了突出“高兴”,我便将中间的几段均以“那一天我真是高兴啊”开头,再分写几件令“我”高兴的事,使内容更丰富些。至于开头则让语言比较活泼;结尾则重提“那一天真高兴”,以强调“高兴”,并点明我想要表达的主旨,即只有历经苦难,才能获得成功,得到高兴快乐。这篇作文只扣一分。

五、我的思考

第4篇: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范文

一、研究内容

(一)PBL教学法

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 简称PBL)),也就是项目制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论。PBL把教学内容与实践经验所碰到的问题或挑战整合起来,这些实践主要聚焦于学校环境或者日常生活。这一方法论的发展主要根据一系列以项目形式呈现的教学法,这些系列提前由教师团队编排完成,然后由学生担任主角分组积极协作;以最终成果的展示作为结束节点,其全程一直都需要进行持续评估。

项目化学习是当前全球教育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在一次演讲中认为:项目化学习,是一个改变学习的生动实践。他认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课堂想要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把以讲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必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PBL让学生成为个人学习的主角,允许他们直面挑战、解决问题,在一种自治而有组织的氛围中与同伴合作,教师团队则给他们充当顾问,并全程进行评估。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教师协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和促进了学生进步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

(二)快乐读书吧名著阅读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阅读策略单元是其编排创新之处,但阅读策略的学习与运用绝非仅限于阅读策略单元。以五年级语文教材选编的快乐读书吧中的古典小说阅读为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针对单元选编的不同文本,将联结、提问、推测、速读等策略有意而自然地贯穿名著阅读教学过程,并根据名著阅读设置的问题情境选择策略交替使用,使学生通过名著阅读,领略民族文化与传统语言的魅力,打开阅读古典名著的窗户。

部编版五年级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整本的中国古典名著,其中包括《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本中国古典名著。教学意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习,从中认识经典人物,品味精彩故事,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三)PBL教学法在名著阅读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指导名著阅读,其教学形式主要聚焦于以问题为导向的指导策略。这种方法摈弃了以往以教师为核心和主导的阅读教学方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自主学习、探索教学方式。除此之外,PBL教学法在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同时还强调以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主动性为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过程以及成果展示为评价标准,要求教师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去激发和调动学生自主阅读、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以及合作完成名著阅读学习任务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PBL教学法在名著阅读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更注重针对名著阅读中问题情境的设置,也就是要让阅读学习任务和具体的问题挂钩,教师引导学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带着疑问来学习和探究;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情境最好是符合学情、契合名著内容的真实情境,能够真实反应学生的名著阅读学习现状和生活实际,将复杂的名著阅读的内容和名著阅读中的难点、疑点、重点等,置于具体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去,让学生可以在自主努力和合作学习的情况下有效破解名著阅读中遇到的疑惑和难题。

本课题主要研究PBL教学模式,在小学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阅读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实施的可能性。针对当今小学五年级名著阅读的现状,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出发,探索如何有效进行名著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

本课题的提出,是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理念,以有效促进每个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名著阅读方法为出发点,以提高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效率为核心,在项目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以求小学语文名著阅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每个环节的可行性、有效性,达到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提高。

二、选题目的、意义

PBL名著阅读教学是以实际的问题为基础,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为核心,以教师的引导为关键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其关键在于有效发挥问题对学生的引导,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PBL名著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尽量从学习的主体部分变为次要、协助部分,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能力,让学生从阅读兴趣激发开始,经历自发阅读经典、合作探究经典、多彩演绎经典、总结归纳展示等多重步骤,将复杂的名著阅读方式方法趣味化、可视化、精细化,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教师在此过程中也不再是唯一的知识库,同时还是信息的咨询者和学习内容的引导者。

PBL名著阅读教学的方法,首先,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和民主的阅读学习环境,使其能够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全面表达自己通过名著阅读得到的观点和意见,在名著阅读的课内外读书交流活动中,相互借鉴、交流、分享和倾听,从而自主自发地提炼有效信息,获得有效性、趣味性的名著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PBL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尽量将与课程相关的问题暴露在课堂当中,在相互讨论和合作学习中加深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包括信息检索能力,资料查找能力,阅读倾听能力,逻辑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研究方法

1、调查法

针对五年级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形式,调查本校五年级学生对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阅读兴趣,阅读数量,人物、情节熟悉程度等,初步了解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为接下来的名著阅读教学做一个学情的分析与前期的准备。通过对名著阅读教学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案例等资料的搜集,对得到的大量名著阅读教学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而得出一般性的名著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的搜集名著阅读教学策略以及历史现状。

2、实验法

以本校全体五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名著阅读的前期问卷调查;名著阅读的课堂实践的观察、研究;名著阅读的成果展示环节,发现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学生在进行名著阅读的过程中,个人存在的阅读疑惑、阅读困难,并针对出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寻求解决的方向和路径。

3、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名著阅读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具体情况,进行探索与提炼,归纳与分析,总结和深化,使小学中高段的名著阅读教学策略系统化、理论化,并以上升为经验和规律为目标,总结并推广行之有效的实施经验和教学方法。

四、研究进程安排

(一)前期研究阶段( 2019.09-2019.11 )

1.大面积调查语文名著阅读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名著阅读课堂教学的高效或低效的特征;学生的名著阅读现状调查、访谈,完成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调查报告。

2.PBL教学和名著阅读教学文献资料的查找、收集和整理、归纳。文献研究,确立本课题并加以论证,运用PBL进行名著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完成课题研究方案

(二)组建课题小组阶段( 2019.11-2020.01 )

成立五年级语文课题小组,确立课题实施方案,提出组织、管理、科研的具体任务。

主要任务:

1. 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编写典型案例。

2.完成经典名著阅读激趣以及阅读方法指导有关的阶段实验报告。

3.进一步开展研究以及课堂实验,邀请相关教师商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三)具体研究阶段( 2020.01-2020.04 )

1.名著阅读任务的驱动。

(1)自由阅读名著,设置阅读打卡活动。

利用寒假时间,教师提前设置名著阅读活动,对学生提出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要求,鼓励学生每天进行阅读打卡活动,并设置学分鼓励机制,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以读书笔记的方式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读书笔记的内容设置包括:好词好句,佳作片段,感想体悟等三个部分,通过对读书笔记内容的比对和分析,从好词佳句、佳作片段可以初步获知学生对于名著阅读的兴趣点:或是精彩的情节,或是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或是优美生动的描写,或是寓意内涵的深刻……同时,从学生读书笔记的感想体悟部分,能获知学生对于名著阅读内容理解的深浅度和疑难点。

通过寒假一个假期的时间,学生充分地进行了自由阅读名著,获得了名著阅读的体验和感悟,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对名著阅读的内容和知识储备。

(2)名著阅读调查、访谈。

由于疫情的特殊时期影响,对学生名著阅读的调查和访谈,课题小组调整了方式,全部从线上进行。

首先,通过线上与学生连线,一对一交流沟通的方式,初步了解学生对于假期中名著阅读的兴趣所在,以及在阅读当中存在的困难和对名著内容上存在的疑惑、困难,从而为教师的问卷调查设置,做好铺垫。

其次,以线上访谈为参照,设置名著阅读调查问卷,调查本校五年级学生对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阅读兴趣,阅读时间,阅读数量,阅读困惑,阅读疑点、难点等,以及对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关键情节的把握度、熟悉程度等,初步了解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2.名著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方法的指导。

(1)兴趣的激发: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分别从四大名著中选取了或情节精彩或人物风趣的部分,作为名著阅读的“敲门砖”。充分利用《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味》四篇主体课文的学习,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四大名著的阅读兴趣,并在主体课文的学习中,获得名著阅读的一些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更好、更有效地进行名著的阅读。

结合本单元快乐读书吧,利用课前三分钟,拓展每日名著阅读分享交流活动,学生以纸质文稿、课件、音频、视频等多元方式呈现自己的读书分享和读书心得,教师根据单元拓展阅读提示,给读书分享的同学指导,并适当给学生补充,如:《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女儿国遇险、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三国演义》中的煮酒论英雄、火烧赤壁、千里走单骑;《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吴用智取生辰纲、三大祝家庄、扈三娘比武招亲;《红楼梦》中的结社赋诗、黛玉葬花、湘云醉卧芍药……

结合本单元语文的口语交际活动,开展名著的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分成各个小组,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经历课本剧表演的四个环节:选文——改编——排练——展示。让学生选取自己在课文中最感兴趣的部分;根据需要对选取的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设计表演时人物的台词、动作、表情,师相机引导学生小组注意在设计时,要尽量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分好人物角色,各个角色说记台词,小组商量设计该怎么演,安排好时间进行排练;利用课堂时间,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展示。通过这个课本剧活动,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名著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名著中的人物、情节等认识。

设置名著阅读学分储存卡,学生可凭自己的读书笔记、阅读记录、阅读分享、阅读小报等形式换取相应的学分,这使学生假期的阅读任务得以延续和提升,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于名著的继续阅读和兴趣。

(2)方法的指导:

在阅读教学课堂实践中,结合文本内容,适时给学生补充名著阅读的方法,并整合单元教学,总结归纳名著阅读的方法:

第一,   遇到难以理解,读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如《猴王出世》中有“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联系上文的“仙石”,学生可大致猜测出这句话在讲仙石很有灵性。

第二,   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如《红楼春趣》中“剪子股儿、籰子”等词语,只要知道是与风筝有关的物品就行了。

第三,   借助资料,查找与名著阅读背景、人物等相关的资料,可以帮助理解人物,也有了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四,   结合电影、电视剧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得到更多阅读乐趣。

第五,   结合名著内容,创作单个人物、人物群像、情节等的思维导图,帮助更好理解整本书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总结研究成果阶段( 2020.04-2020.06 )

1.名著阅读的推荐小报

2.名著经典人物、精彩情节的思维导图分享

3.名著的知识问答设计以及知识竞猜活动

4.名著阅读的读后感佳作分享

5.名著内容的精彩课本剧汇演

五、  研究成果总结

(一)PBL教学应用于古典名著阅读的优势

1.可行性:名著阅读的教学以及问题的难度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前期学生调查,设计问题引导,符合学生学情和学习需求,不会超越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生能够自己设计方案、执行调查和解决问题。

2.价值性:教学内容蕴含丰富的科学内容,符合部编版课程教学目标及标准要求,符合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研究方式。

3.真实性:教学设计内容以及问题设计来自于符合学生的真实又有重要价值的情境,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

4.意义性:对于学生来说,教学的设计,活动内容,师生互动过程是是直观的,有趣的,而且对他们的学习有用,对于他们以后的阅读能力展也是有帮助的。

5.道德性:教学设计以及整个名著阅读的研究阶段、实施阶段,成果阶段,保证了与人、与社会、与坏境的和谐统一,促进了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的提高与发展。

(二)PBL教学应用于古典名著阅读的要素

1.持续性的研究

PBL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个名著阅读提问、查找资料、整合和应用信息、再进一步提问的学习环境。

2.真实的情境

PBL的本质就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开展探究活动。在PBL的名著阅读课堂上,要尽力为学生提供与真正的研究环境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但也会导致了与传统课堂相比,PBL的时间比较长,学习者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研究问题。

3.多学科知识

在PBL中,学生想要解决问题,创造出最终答案,就必须要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复杂但真实的驱动性问题来源于现实,就意味着名著阅读指导课设计的相关问题应是多学科交叉的。问题的设计涵盖历史、政治、地理等多个跨学科领域。

4.学生的自主权

学生在PBL中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利,包括名著阅读问题的设置,课本剧等活动的展开,读书推荐内容的安排以及名著阅读思维导图、名著阅读的读后感分享交流形式等。

5.团队协作

PBL希望在最大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与研究相关的真实的情境、经历,真正解决问题时,会寻求多方面的合作。在PBL中,教师、学生及所有参与名著阅读活动的所有人员相互合作,同属一个学习共同体,学生在名著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寻求和学习成员小组中其他人的合作,建构对名著知识共享的理解,一起解决问题。

6.学习技术支持

来自学习技术对PBL的支持,贯穿在整个名著阅读学习过程中。对于教师来说,要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例如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远程通讯技术等,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对于学生来说,巧妙使用各种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例如信息检索、思维导图、Model-It软件等,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述观点,帮助学习。

7.反思与修正

学生和老师在名著阅读学习过程中需要针对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包括:名著阅读学习的内容、探究和名著阅读课堂生成的有效性、名著阅读成果展示的质量,名著阅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从反思中得到反馈,从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名著阅读学习,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水平。

8.成果展示

学生们需要向同学、老师以外的公众阐释、展示或者呈现他们的名著阅读学习成果。学生之间就最终阅读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名著阅读学习的其他参与者也将积极参与。在交流和讨论中,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或灵感,不断学习进步。

(三)研究反思与总结

从学习成果来看,学生能够从碎片化的阅读时间和课堂单篇教学的知识点以及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中,进行自主归纳与总结,并且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取长补短,围绕几个名著阅读导读的核心问题进行思考,基本达到了PBL学习法在古典名著阅读中的基本要求:

第一,小组合作探究,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发挥的空间,即便遇到困难,也可以小组内互相帮助点拨,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