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学基础范文

会计学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学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学基础

第1篇:会计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

一、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基础会计学是财经类非会计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这门课程阐明了关于会计知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一方面,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是提高财经类非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选择。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企业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财经类非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经管类学生毕业后即将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掌握基础会计学的内容是对学生基本的要求,它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具备运用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和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是优化财经类非会计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也是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会计学和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学科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基础会计学具有普遍适用性,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进行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能够使学生本身的专业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如此更符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策略

(一)领悟和贯彻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明确指出,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培养目标与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非会计专业学习基础会计学要求学生“懂会计”,会计专业学生突出“如何做会计”。由此可以看出两者的教学目标侧重点是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具体来说,非会计专业课程目标是让学生熟悉会计信息是如何产生的,掌握会计学基本理论及财务分析,学生在将来能熟练利用财务信息为经济管理活动服务。因此,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既要重视会计学知识教学,又要注重对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能够提高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1]。在明确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目标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充分领悟这门课程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意义,不是只有做会计才需要学会计,从前途和发展的角度激励学生,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融洽。

(二)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高校教师有一个共识,同一课程同一个教案,不同的教师去讲,教学效果不一样,因为教案是“死”的,要靠人将其讲“活”。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方式。所以,在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比如,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时教师可以设定与基础会计教学的情境现场,请学生上讲台演示模拟,最后提出问题引出课程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专业,设定与专业相关的情境模式,如对市场营销学生讲会计凭证时可模拟销售人员报销业务招待费等情境,通过情境演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关注课堂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也能使课堂教学气氛编的活跃。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如何将该方法应用到基础会计教学中,需要经过教师收集准备案例、学生自行准备、小组讨论和得出结论几个阶段。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学的做法,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在接收到案例后先消化,然后查阅需要的资料,通过自己动手的过程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小组讨论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另外对于知识点不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通过案例将相关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三)强化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实操能力

基础会计学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必须重视实践教育,重点是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会计计算方法实训、会计核算方法实训。将企业会计环境搬到实训课堂,让学生在手工模拟实训过程中增强会计核算实操能力,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自己动手完成填制、审核各类原始凭证,学会编制记账凭证,生成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系统地完成整个会计循环。在实训中,教师还可以模拟会计职场,设立不同会计岗位,如出纳、会计、审核、主管、财务总监等,明确学生各自的职责分工,并定期轮岗,全面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协调能力,最终使学生具备会计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

(四)全面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考核模式

笔者所在学校教务处文件规定,每门课程的考核方案由各系部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制定,并上报学院教务处审核备案。过去传统的考核指标包括两项: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由此造成了大多数学生为考试而学习,死记硬背、只重视考试要点内容而轻实际应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顾全大局,教务处及时对旧考核办法进行了调整,突出学生平时表现、课堂发言、模拟实训,为此制定了多元化考核模式,把实操纳入考核范畴,比重高达40%,以此全面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笔者所在学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考核模式具体如下: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40%,实训占40%。其中实训权重如下:凭证处理40%,包括记账凭证填制、原始凭证的粘贴、凭证装订等。账簿登记30%,主要有科目汇总表编制、总账登记、明细账登记、日记账登记等;报表处理30%,重点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以此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

三、结语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的摇篮。因此,高校里的教师应在教学上多钻研、因材施教、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设计高质量课件,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业余时间应重视学习社会上最新的财务处理做法,时刻关注会计发展,不断接受继续再教育,拓宽知识面和阅历以完善自我,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第2篇:会计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情景教学 基础会计学 多媒体演示 语言描述 图形再现

一、情景教学的理论基础

什么是情景呢?一般来说,情景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景物、场景和环境;另一层含义是指人物、情节,以及由场景、景物所唤起的人的情绪和内心境界。什么是隋景教学呢?情景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中有这样几个基本要素:要明确教学主题;要围绕教学主题设置情景;师生共同融入这种情景;实现教学目的。情境教学主要是某种富有感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情境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置适当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情景教学模式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成的新型教学模式,现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教学领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其一,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其二,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其三,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四,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谓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所谓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二、情景教学在《基础会计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基础会计学》教学需要在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越丰富,越容易上升到理性认识。正是基于此,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情景教学在《基础会计学》课堂中是十分必要的和重要的。情景教学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把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

1、情景教学更便于学生理解体会复杂多变的《基础会计学》内容

《基础会计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相关概念,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基础会计学》本身的这种生动形象性决定着会计课堂中要使用情景教学,否则就失去了会计最原本的东西。当然,设置情景具有选择性,要依据一定的主题选择典型的情景。设置了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情景,就便于学生以此情景为基点进行思考,得出相关结论。可见,《基础会计学》本身的形象性、生动性、丰富性要求《基础会计学》课堂设置情景,这也有利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思考。

2、情景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方法

今天的教育正在进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伟大改革。素质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心的全面教育,使各方面教育协调统一,从而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更注重从学生这个角度来思考教学,不同于应试教育仅仅偏重于教、偏重于对学生的灌输。具体到《基础会计学》课堂,情景教学就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感受,它不是强迫学生被动地接受什么。而是设置情景,让学生主动地走入这个环境去虚拟地感受,唤起学生的心理反应。素质教育还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而情景教学恰恰可以把师生共同融入《基础会计学》情景中。在这种情景中,师生可以通过谈话法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3、情景教学正以独特的魅力带来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如果一堂课能够精心设置情景,采用情景教学,学生的反应是最为显著的:“知识间的联系容易理解了!对会计知识的印象加深了!”这就是情景教学取得的效果,也是学生最希望看到的。情景教学为什么会便于学生理解呢?这是因为情景教学能够使学生进入会计环境,这个会计环境对其就不再陌生,其好像是这个会计环境中一分子。这样,学生就能更自觉更好地思考会计概念之间的联系,也就便于理解了。为什么会加深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印象呢?因为《基础会计学》情景的形象性、生动性自然会刺激学生的感官,加上学生置于会计情景中而进行的思考,印象加深也是显而易见的。更重要的是,这种情景教学在不自觉中培养了学生思考会计问题或其他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方法,即在特定的会计环境中去思考问题,不能脱离这个环境。

4、情景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有其认识论依据,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

认识必须经过感性认识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在《基础会计学》教学中,学生必须有大量的感性认识,最终才能形成理性认识。否则,学生就只能死记硬背,而不能很好地理解会计结论,更不能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而采用情景教学,就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识。设置情景需要把大量的资料和图片,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用多媒体把它展现给学生,这不仅大大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大大刺激学生的感官,促进其思维的活跃,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理性认识。

三、情景教学在《基础会计学》课堂中的实施

既然情境教学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使他们乐于学,那么该运用什么样的手法创设情境呢?一般而言,情景教学在《基础会计学》课堂的实施有三种基本方式,即多媒体演示、语言描述和图形再现。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为情景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工具,也就为其增添了广阔的前景。多媒体从视觉、听觉等刺激了学生的大脑,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就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思考。比如讲《会计学导论》一章,在同学们思考如何认识会计存在的理由及其与人的关系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水浒》片段,进而提出水泊梁山的财务总监是谁?梁山上与会计有关的职位又是如何设置的?那种场景必然会深深地感染着学生,使他们内心激动不已,产生出对会计知识的强烈渴望。

2、借助语言进入情境

语言描述是一种传统的方式,但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针对不同情况适时调节。语言描述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会计事件、会计人物等。这要求教师善于描述、善于表达,就像一个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的演讲家一样,能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把他和他的学生们一起投入到会计情景中。备课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的设计,使环节之间连接得更紧密、更恰当,教师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语言必能激起学习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比如讲《会计事项与会计恒等式》一章,通过引入如今被人们普遍认同的能量守衡定律,然后转入到国家、社会和家庭中,最后落角到企业中是如何运用的?借助生动的语言描述,从而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企业中的会计事项与会计恒等式是如何形成的。总之,在语言描述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形象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眼神、手势、动作、声音等结合起来,创设乐教乐学的情景,制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师生共同融入,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运用图形再现情景

图形是教学中运用比较广泛的直观教具,有些学习的内容是无法运用实物、模型的,图形在教学中发挥了实物、模型无法比拟的作用。在教学中,有些内容教师可以用简单的图形进行总结,这样既一目了然,又便于记忆和掌握,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授《会计核算形式》一章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我国目前会计核算形式主要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等,各种核算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因此,在讲授会计核算形式时,教师主要讲清楚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程序,用图表形式表示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程序见图1。

所以,在讲述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时,只要在第④步处加上一步编制科目汇总表,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而在讲述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时,只要把科目汇总表改成编制汇总记账凭证即可。采用这种方式教学,学生既获得了有关知识,又学会了学习的方法,一举两得。

四、《基础会计学》情景教学的本质目的及注意事项

《基础会计学》情景教学的本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这也是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人是生活、工作在社会上的,他要认清其周围环境、认清社会,才能更好地处理他与别人、他与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培养其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和逻辑思维方法认识社会的能力,这就是《基础会计学》情景教学的本质目的。但是认识的一般规律是首先对事物有一个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多了,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基础会计学》课堂中的情景教学恰恰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基础会计学》教师要在这个良好的会计隋景中适时地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情景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方式,其背后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不能脱离这个本质目的,而仅仅停留在有趣的、生动的感性认识上。

另外,从《基础会计学》情景教学中可以看到,只有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陛认识,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才能体现情景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情景式教学就是利用情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最终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了让隋景式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注意事项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一,可接受性。问题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设置,要考虑到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合适的“路径”和“梯度”,便于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其二,直观性。问题的设计的内容要直观,是平时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三,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入口宽,开放性强、解决方案多,学生的思维与创造的空间大。其四,挑战性。问题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促进积极参与,接受问题的挑战。其五,真实性。真实的情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学习情景越真实,学习到的知识越容易在真实的情景中起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3篇:会计学基础范文

【正保网校课程】为了使各位考生能顺利通过2016年自学考试,

2016年10月自学考试结束后。

点击查看考前信息:2016年10月全国各地自考考场座位号查询专题

点击查看考前信息:全国2016年10月自考准考证打印时间及入口专题

另外:2016年10月自学考试成绩查询将于考后1个月左右(2016年11月中旬)开始查询,

第4篇:会计学基础范文

《会计学基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会计学基础》是会计理论的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简称“三基”) 。对初学者来说,很多概念十分抽象、陌生、难于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教师在其教学中要大量运用实例,并进行实物演示,同时安排相关的模拟操作辅助教学。所以,在《会计学基础》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上,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构上也不能过于简单,或者仅仅是顺序结构

一、《会计学基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首先,教师应根据《会计学基础》课程的特点、教学的策略、教学的内容,以及所需创设的情境,建立课程的结构框架。不同的会计课程有不同的结构,但无论结构如何,其结构最少应具备五个基本模块。即课程预览模块、课程目录模块、情境素材模块、参考资料模块、问题测试模块。具体来说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第一步,课件首页的设计。首页要标明《会计学基础》多媒体课件名称,课件制作者人名及所在部门单位。同时使用一些背景图片丰富视觉感受,或是插入该课程教材封面图样、或是学院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等等。第二步,课件预览模块设计。课件预览就是通过屏幕显示课件的基本结构,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列示课件所要涉及的模块,还要阐述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并且要介绍课件的使用方法。注意这部分内容要言简意赅、简洁明了。第三步,依据课件的框架及功能,确定课件的主菜单、子菜单和相应的按钮,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切换要方便,要设置简单的退出课件系统的按钮。第四步,将各部分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细化、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知识单元,并明确每个单元的知识点。《会计学基础》是一门会计知识的入门课程,操作性很强,所以教学中要用大量实例说明其操作程序,同时要注意突出重点,这样安排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第五步,根据不同知识单元,设计出相应的界面。第二,由专业设计人士根据课程结构框架所包含的内容,从教学需要出发,编排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制作软件(通常采用Powerpoint 制作软件) ,将模块进行互动链接,并将图文声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生动、灵活、便捷的专业课件模版,这样可以提高教师制作水平及制作效率。第三,建立课件情境素材资料库,便于教师使用。目的是为了化解难点、突出教学主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些素材要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能够较为深刻、细腻地反映问题,取得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这些素材最好由专业设计人员制作,使其与教学内容很好地吻合,为教学内容服务。第四,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方法与风格,制作个性化的课件。这一环节要求会计教师明确《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处理好其与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学习对象的特点,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选择素材并科学调整教学内容,使其符合个性化的要求;对涉及的图文声像等内容,进行精心地安排;对各项内容呈现的形式、呈现的时间、呈现的秩序,以及各屏幕之间的链接关系,要进行反复推敲,使课件保持清晰的结构和严密的逻辑性。

二、《会计学基础》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方面(一) 要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明确,所采用的手法能使学生从中获得什么或理解什么? 能否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开展讨论。该课程的基本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扎实地掌握会计“三基”,为其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该课程内容选择上,要处理好与《财务会计学》的关系,避免舍本求末,或是不必要的重复;把握好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明确课堂教学中应解决的问题,同时应选择适合多媒体表现的内容。(二) 要体现“双主”教学目的。要创设一个趣味、直观、动态的学习环境,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应围绕学生安排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多媒体设计与所学知识密切关联、或是普遍关注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巧妙安排生动贴切的动画、图像、录像资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所展示的内容能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营造出师生共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教学信息输出的节奏,内容的播放有快有慢,疑难问题有提示;给学生预留时间做笔记,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求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三) 要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理解。教师在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制作该课件时,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达清楚,学生就对课本又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上,注重教材内容的组织与提炼,侧重于重点、难点的剖析,关注学科

第5篇:会计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会计学发展;会计基础;理论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与科技水平的提升,已近开始让会计学知识表现出了难以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的特点。在经济全球化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全球化也成为了我国会计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一、会计基础理论的概述

会计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对象和会计职能等要素是会计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会计环境主要指的是经济环境、法律体系和政治环境等外部原因对会计系统的影响。会计信息系统涉及到了企事业单位中的一些重要经济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会计职能的主要表现形式。从企事业单位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来看,会计职能也可以被细化为反映与控制职能、反映与监督职能和考核与评价职能等多种职能。会计对象则主要指的是会计工作每天所要进行统计和监督管理的内容。

二、会计基础理论的主要特点

客观性是会计基础理论的一个主要特点。它的这一特性要求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对会计事物进行评价,进而避免因个人主观思想所带来的对会计事物本|内容评判的不利影响。其次,从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企业财务部门需要依托本单位会计事物的主要特点,对相应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这就说明会计基础理论还存在这规范性的特点。在这一因素的作用下,会计实务的运行会表现出协调性和统一性的特点。除此以外,系统性、前提性和支持性也是会计基础理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

三、会计基础理论的功能表现

(一)认知功能

会计基础理论是建立在具体化的会计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的一大理论体系。它可以在对会计实践工作进行探究的基础上,对会计实务进行系统化的总结。从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来看,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是让会计人员对会计实务和会计活动进行全面认知的有效方式。在对会计基础理论进行充分了解以后,会计人员可以借助这一理论对一些会计问题进行准确化的分析与判断,因而,认知功能是会计基础理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功能。这一功能的发挥,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规范功能

对正确的认知与规律进行总结,是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因此,客观性与科学性是基础理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性。对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已经成为了企业在会计行为的开展过程中对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进行规范的有效方式。对于企业而言,在会计行为的进行过程中,企业内部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会计基础理论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充分了解。因此,会计基础理论是会计活动的规范性和会计核算工作的实效性的保障因素。规范功能也是会计基础理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功能。

(三)指导功能

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会计工作已经开始在我国的广大企事业单位中得到了有效普及。会计工作也成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会计基础理论已经成为了企业经营决策的主要参考要素。它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中也可以发挥出一定的指导作用。在会计人员对事关会计工作的基础理论有了充分认识以后,他们会通过自我约束的方式来避免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因此,会计基础理论在企业的经营决策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可以发挥出一定的指导功能。

(四)教育功能

会计基础理论的教育功能主要指的是这一理论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出来的主要不更能。从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现状来看,会计学专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类院校中的重点学科,会计基础理论已经成为了会计教学工作的主要教学依据。我国现行的会计既能培训模式也职业道德培养方式就是在会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会计学原理》和《会计基础》等基础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对会计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充分了解。《会计规范》课程的开始,克一那好

四、会计基础理论的发展趋势

(一)会计基础理论的发展战略方向

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对社会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进行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发展战略目标进行确认,是对会计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进行提升的重要方式,根据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我国会计学的发展也还需要在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促进会计基础理论的可持续发展,有关人员需要在对新时期的会计学发展战略进行明确的基础上,对科学化的战略目标进行构建。

(二)会计基础理论的发展趋势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是会计基础理论在新时期的主要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的产生,与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开始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在对会计基础理论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可以将环境损害因素设置为制造业企业等领域中存在污染问题的企业的经济核算工作中的指标因素,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对企业会计行为的规范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市场经济新时期对会计学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在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从中国国情出发对会计理论发展观念进行不断更新,可以让会计基础理论的自身功能得到成为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高玮.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6,06:93-94

[2]孟凡龙.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问题浅析[J].当代经济,2016,06:107-108

[3]彭慧芳.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研究[J].财会学习,2016,09:138

第6篇:会计学基础范文

一、从会计学的来看

会计学是随着经济管理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人类的长河中,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总是很关心其拥有的财富及变化情况。从原始会计到官厅会计,再到会计,经济管理的需要始终是会计发展的动力。

复式簿记之所以产生于十四五世纪的意大利,是因为当时的商人、冒险家和银行家们需要借助账目来管理借贷关系、损益并在合伙人之间进行分配。革命发生后,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尽早收回在固定资产上的投资,折旧会计才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地逐步发展起来。同样,为适应管理上对成本计算精确性和成本控制的需要,原在账外进行的成本计算被纳入了复式簿记体系,形成了成本会计,也完善了财务会计。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各界对“自由放任”的会计实务提出了不少批评,甚至将经济大萧条归因于会计信息的虚假,因此,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会计职业团体或政府制定会计准则,规范会计实务。这充分表明会计不但对于微观管理有用,对于宏观管理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然会计发展的动力根植于经济管理,作为反映会计实践客观的会计学就必然深受管理实践的。管理学是关于管理的本质和管理的发展规律的,因此,管理学也应当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从管理学的发展来看

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一般认为产生于20世纪初。此后,管理学的若干重大突破和重要学派都对会计学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1911年,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论述了“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后来发展成为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控制。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流派形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它从“复杂人”的假设出发,了需要理论、期望理论、领导理论等。相应地,在会计领域产生了责任会计、行为会计等,并大量地运用行为科学学派的研究成果。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创立了决策学派,提出了“管理就是决策”这一著名论断。不同的决策需要不同的成本数据,内部管理需要不同于对外报告所用的来计算成本,于是变动成本法应运而生,并成为决策会计中和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现代管理学中的数量学派主张用数学模型解决企业管理问题,它对会计学发展的贡献表现在建立存货控制模型、销售预测的线性回归模型等方面。质量会计学直接体现了质量管理与会计学的有机结合。正是由于当代管理理论“丛林”式的发展,才使会计学形成了今天如此丰富的和庞大的体系。

三、从会计的职能来看

按照马克思“过程控制与观念”的论述,我国学者把会计的职能概括为“核算与控制”两个方面。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核算主要是指事后核算,也就是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但即便是这种狭义的“核算”,也绝不可能脱离管理而存在。核算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同时它又为其他管理提供有力的帮助。比如,成本核算提供了成本的结构及其变动的信息,对外可作为制订售价的依据,对内则是成本分析、考核、控制等的前提。管与算从来就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管算结合,算为管用。现代会计的核算职能还包括事前和事后核算,这样,会计就参与到顶测、决策、计划、控制等各项重大的管理活动之中了。

控制是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会计控制是对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方向、流量、时间以及结果等所进行的规划与调节。它包括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与事后考核和评价。显然,会计控制是一种综合性的企业管理活动。要搞好会计控制,必须遵循管理学揭示的客观规律。

有人认为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与监督”。对于“监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成为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理论界尚有争议。笔者认为,会计监督是通过会计工作的记录、计算、分析和检查来实现的,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督促的一项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的监督,促进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会计监督也是一项管理的职能。

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还有其他的职能,如参与决策。会计决策可以理解为对会计原则、、和模式的选择,其实质是为了以最适宜的反映来实现最有效的控制,在管理总体中发挥会计的最大作用。广义的会计决策是指会计人员为了解决资金运动过程中出现的或把握机会而制定和选择活动方案的过程。一般认为,会计人员仅处于参与的地位,着重从效益的角度决策的经济可行性。会计职能的也说明,会计是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会计的核算、控制、监督、决策都是一种管理的职能,那么,管成为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而然、不言而喻的了。

四、从会计学的理论体系来看

会计包括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提供信息的目的和方式不同。

财务会计中包括许多管理学的。例如,现金内部控制上应当坚持职责分工、定期换岗、收支两条线、发票收据连续编号等原则,目的是使会计人员互相牵制、以利稽核;会计上采用永续盘存制,在财产清查的基础上进行账实核对,可以及时发现资产的被盗、变质、毁损等情况,加强管理;会计的凭证审核、试算平衡、账账核对、账证核对等,既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也是对有关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的真实性进行检查,对有关账户所记录的资产、负债等的真实性进行验证。上述这些都是管理活动。

管理会计主要包括决策会计和责任会计两大部分,其核心是决策会计。管理会计的创建和发展,本身就是为了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充分体现了会计与管理的高度统一。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因为经济发展要求企业管理必须合理化、化,对外部环境要具有灵活反应和高度适应的能力。如果决策失误,那么执行中的内部管理工作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决策会计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大量吸收管理学的科学成果而形成的,并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随着高新迅猛发展,信息、知识经济的出现,管理会计中又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作业成本制和成本企画。作业成本制既包括成本也包括作业管理,成本企画既继承了传统目标成本制的优点,又与零库存、零瑕疵的适时弹性制造系统融为一体,它们都充分地表现出会计的管理属性。

五、若干问题辨析

管理学是20世纪初才形成的,在此之前能说管理学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吗?作为会计学基础的是什么管理学派?会计学的管理学基础与经济学基础有无冲突,它们的关系如何?对此笔者认为:

1.管理思想的萌芽不迟于会计思想。而且,现代会计主要包括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而“管理会计”这一术语在1952年世界会计师联合会上才获得一致认可,由此管理会计学才真正成为一门学科。

2.作为会计学基础的管理学是一个体系,既不是其中某一派,也不是所有的管理理论都可以直接引用到会计学中来。

所谓“理论基础”,强调的是管理学为会计学提供思路、理论前提和方向等;同时,也不否认会计学的发展又反过来充实了管理学的内容,验证了管理学的某些原理。

第7篇:会计学基础范文

一、当前基础会计学问题分析

(一)教学观念滞后

可以说当前很多本科院校普遍都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并且在会计理论教学中尤其明显,归根结底与当前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有关。教师教育观念的陈旧与教育手段的单一是直接原因,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习吃力,也让很多人感到学习枯燥,提不起精神,上课开小差,玩手机几乎成了家常,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对当前的教育模式做优化,尤其是教师的教育观念,需要革新,既要突出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也需要做科学性的引导。

(二)教育方式单一,缺乏有效实践

当前基础会计教学有一大特征,就是老师更加关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并不重视实践应用。并且教学模式也比较单一传统,无非就是通过课程ppt加老师口头讲授,甚至缺乏有效的基础测试内容,很多学生学完会计理论知识就遗忘,一些抽象的知识老师并未做进一步指导,导致很多学生学习质量不佳,甚至学习吃力。

二、有关于基础会计改革创新方向研究

(一)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思维

兴趣既是良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源泉,因此要想提高会计基础教学,首先就应该在兴趣板块下功夫,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氛围当中。对于课程研究,也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并积极在教学中建立良好的教学互信机制,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拓展,此外学有所用,教学应该深化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让其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

(二)学会因材施教

当前本科院校会计教学缺乏人文情怀,尤其是授课过于机械化,对于学生所存在的难点也难以有效的指出,因此当前教学应该从以人为本出发,根据其自身素质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不同难度层次的内容要做细致性的划分,关乎于理论教学中的难点应该力求剥离内容对学生进行专门讲解。此外对于一些重点内容也应该有侧重点的拓展,帮助学生消化吸收。

(三)教学应该做到真账实册,强化学生认知

为了更加吸引学生的关注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仔细认真,利用实物演示或者多媒体教学,配合多种教学手段共同教育,从而让学生能够全方位的了解会计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其理解知识与吸收知识。

(四)敢于大胆创新,运用更加高效的教育手段

要想在教学中有实质性的突破就需要在教育手段上下功夫,老师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并且敢于大胆创新实践。教学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帮助其突破自我,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五)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的基础,它既是理论型课程也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因此它不可以单纯的理论讲授,还应该与相关实践结合,从而理论加实践共同教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时在上课时,老师在方法上应该多多举例相关会计案例进行教学引导,而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可以提供相关设备,如计算机、相关计算机软件以及现场模拟教学来做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促进其发展。

(六)多形式的会计教育方法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采用多形式的教育法,如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等。对于任务驱动法而言,它在课堂中将主张以讨论组的形式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构建时,通过老师设置相关问题,让小组内同学相互配合讨论以此来解决问题,当遇到比较深奥的问题时,老师会及时做引导,并帮助学生理解。而对于角色扮演法而言,它就比较好理解,一般是让学生通过行动来学会处理问题,而其形成的情况则是参与者、相关观察者一起进入问题环境,共同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具体的方案需要老师在其中做一些引导,并提供相关帮助,在结束环节还需要对内容问题进行总结,完成会计教学的相关内容。

第8篇:会计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非财会专业;基础会计学;教学;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56-02

一、非会计专业设置《基础会计学》课程对作用及定位

基础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它是微观经济管理方面的重要学科,这门课程阐明了关于会计知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无论在企业还是在非营利组织工作,都有必要懂得、熟练应用一些基本的财务与会计知识,并具备能够运用所掌握的会计知识进行科学决策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比较难以接受,“入门难”的问题表现得相对突出。这种现象不外乎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①课程自身的一些特点,如理论性较强、术语过于专业化,比较抽象和深奥,再加上学生对企业的运作、经营活动等情况缺乏了解和认识;②就教师而言,通常认为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只要略知一些会计基本概念就可以了。针对他们上的“会计学”课程,不过是将会计专业的相应课程简化而已,没有深入思考不同专业对这门课程的要求和定位如何,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没有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不能体现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支撑;③对本科生来说,总以为这门课程是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反正自己将来不会去记账”这种思想在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心中普遍存在。由于对这门课程缺乏正确认识,学习的劲头不足,再加上这门课程对于初学者确实有难度,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综上,面向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基础会计教学处于窘境。从事会计教学,尤其是从事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基础会计教学工作的专家学者,大有必要认真思考非会计专业的经管类学生学习会计学基础知识的目的何在、作用何在,如何对其进行定位。经管类学生毕业后即将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具备运用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和管理的能力。作为教师,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基础会计学”课程在经管类本科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以一个普通的非会计专业人士的直觉来对复杂的原理进行阐释,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专业的会计知识,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改革建议

基础会计学这门课程的改革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在教师的主导下,形成教学过程的有机整体。

1.修订原有教学目标,对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当前复合型人才最受青睐,各学校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都确定要将自己的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但复合型人才并非样样精通,而应该是“一专多能”,即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个具体方面出类拔萃的人才。因此,每位教师在组织和实施教学过程之前都要对该门课程在专业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详细分析,制订体现专业特点和满足专业知识体系要求的教学目标。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毕竟不会从事具体的会计核算工作,他们学习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目的不是学习如何做会计,而是在懂会计的基础上能够使用会计信息,能够有效地将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工具,为自己的工作服务,这也应该是学校在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时为经管类各专业(非会计学)都设置了基础会计学这门课程的本意和初衷。很多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并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没有严格区分会计和非会计专业,局限于基本会计概念、基本账户核算及账证表的核算流程,似乎和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没什么区别,过多地考虑了会计课程的完整性,而忽视了非会计专业本身对会计知识的不同需要,导致原有教学目标并不完全符合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造成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实践工作能力的缺失。因此,在制定非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的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重点,将视线从记账、算账、报账的会计技术教学转向对会计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利用。要充分考虑工作岗位对学生能力的不同要求和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来修订原有教学目标,对课程进行重新定位,才能达到预期的办学目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使培养出的人才满足市场需求。

第9篇:会计学基础范文

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会计科目: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及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和监督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分门别类地为经济管理提供会计核算资料,就需要设置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应当遵循的原则:

1. 全面反映会计对象的内容。

2. 设置会计项目既要满足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要符合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 设置会计科目,既要适应经济业务发展的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

4. 设置会计科目,还要做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5. 会计科目要简明、适用,并要分类、编号。

二、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次

(一)会计科目的内容。

会计科目的内容:是指在制定会计制度时,要规定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和登记方法。

这些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可以会为五类:

一、资产类。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它应收款、材料采购、材料、产成品、待摊费用、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益。

二、负债类。包括以下科目: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它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利润、预提费用、长期借款。

三、所有者权益类。包括以下科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四、成本类。包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两个科目。

五、损益类。损益类包括的科目有: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这里既包括收入类科目也包括费用类科目,之所以把这两类科目合并为损益类科目,是因为这两类科目核算的内容都与损益的计算相关。

(二)会计科目的级次。

会计科目的级次要体现会计信息的不同详细程度。

一般情况下:会计科目的级次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总分类科目:这是对会计对象不同经济内容所作的总括分类。

(2)明细分类科目:这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所作的进一步分类,它是反映核算指标详细、具体情况的科目。

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或企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明细分类科目,除了会计制度规定设置的以外,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

【正保自考专科、本科网络课程辅导】

>>>>2016年自学考试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会员政策:

累计实际交费金额500元,即可享受九折优惠(须在同一学员代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