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代诗歌范文

古代诗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代诗歌

第1篇:古代诗歌范文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赏析: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田园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到一位山村友人家做客后所写。本诗描写山村风光、田园生活情趣以及友情的深厚都很真切生动。一、二句从自己应邀写起,以“鸡黍”“田家”点明地点。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合”“斜”等词都极传神生动。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彼此的眷恋,情意之厚溢于言表。全诗语言朴实清新,层次分明,结构谨严,意境鲜明。

探究练习

1.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这首诗歌所展示的画面是___________。

2.请写出一句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意境相近的古诗文句子。

诗作二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佛寺禅院的景色,表现了禅院特有的幽深境界,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希企隐逸的思想。本诗从诗人清晨游寺写起。他清晨登虞山,入兴福寺,当时正旭日升起,普照山上树林。从形式上看,首联即对偶,用所说的“十字对”,一韵到底,自然流畅,写出了诗人清晨入寺所见的最初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佛寺赞赏之情。接着,诗人写自己经过花丛小路,走到幽深后院,发现禅房在花丛树林深处。这些描写突出地表现了禅寺的幽静和美好。接着作者写了禅房周围的景色。山林焕发着日照的光彩,鸟儿在自由地飞翔欢唱;清清的潭水澄澈,使人顿感心地空明,杂念全消。结尾以万籁俱寂、只有钟磬声收束,进一步衬托了禅寺的幽深宁静。对禅房美好、幽静环境的欣赏,表现了诗人悠闲适意的隐逸情趣,而这种隐逸情趣又是诗人仕途失意、心情不佳的曲折反映。全诗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极有特色,意境幽深,耐人寻味。“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二句,词语平淡,却活画出后禅院的清幽静寂。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这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可见,诗歌的“炼意”比“炼词”更为重要。前人的叹服亦证明此诗确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探究练习

1.细读诗歌标题,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2.诗中“曲径通幽处”,有的版本作“竹径通幽处”。你觉得“曲径”和“竹径”哪个更好?为什么?

3.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柴晓山/供稿】

参考答案

诗作一:

1.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2.示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第2篇:古代诗歌范文

一.诗歌教学应该强调慢读慢吟

古代诗歌是语言、情感高度凝结的文体,快速的朗读只能读懂字面的意思,但无法了解体会诗中情感的细腻、意象的优美、练字的巧妙。只有在“慢”读“慢”吟中才能去咀嚼品味,从而发现诗人的情感、诗歌的美感,才能将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慢慢体会出来。“慢”读“慢”吟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深入体会诗歌内涵的过程,是一个逐渐领会诗歌风格的过程。

比如杜甫的《旅夜书怀》,学生只有慢慢地读“细草微风岸,危情独夜舟”,才能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看到他夜愁不寐,从危樯独夜的意境中察知他漂泊中的危难感和孤寂心。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个名句也只有在慢慢细读中才能体会其意境的美妙、用词的准确。如“垂”,星点如垂,光脚接地,垂挂天际,表示“星”与“平野”的相对位置,描写出天空、原野的悠远空阔;“涌”形容大江涌动东流的状况。“星垂”、“月涌”中两个动词,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而“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只有在慢读中,才能体会到作者不想仅靠文章著名,很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才能体会到他面对同僚们的排斥不得不辞官的愤懑之情。在慢读中才能体会到“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句所蕴含的悲愤之情:老病一身,飘泊一生,无处寄身。如果不慢读慢吟,就无法体会出词中丰富的情感。

二.诗歌教学应该还原古典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相互交融。因此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身份,化作诗人,置身于诗歌所设置的意境中,进而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比如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这首诗描写初春之景,写离人归思之情,情景交融,臻于化境。在体验这样的意境时,我们必须把原诗的意境还原出来,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将初春的景象描绘出来: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云气在朝阳的照耀下,霞光灿烂,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绽放。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杨柳已经吐出了新芽;清新和暖的空气逗得黄莺儿婉转鸣叫,晴日的阳光把萍草映照得变成了绿色。还原了诗歌的具体的意境,接着就让学生化身为作者,置身于初春的早晨,体验这样的景,然后再感受作者所欲表达的情,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在诗的意境中体会到诗人面对初春的美景,乐中生哀,诗人长期在外不能归家,有着思念家长的深深的苦痛。

三.诗歌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普通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诗画面优美,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逐步展开,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丽的完整图画,呈现出月下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这首诗特别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老师可以用乐曲《春江花月夜》配乐朗诵,也可以让学生听音乐朗诵。还要以用多媒体呈现春江花月夜的的优美画面,并与诗歌的意境配合起来,让学生感知诗歌的意境美。

还可以让学生用诗化的语言来再现这种优美的意境,如诗的前八句学生是这样再现诗的美的:江面广阔无垠,春潮涨起,似与大海连在一起。夜幕慢慢地把整个大地笼罩,这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在月光的映照下,江面上腾起的水气似雾似烟,如蝉翼轻纱,久聚不散。月光随波流动,轻洒银辉,将春江景物浸染成梦幻般的银色。江流弯弯曲曲绕过开满花草的春之原野,月色洒泻在花树上,就像撒上了一层洁白晶莹的雪珠。空中月光似天将流霜,不见飞动,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和成白茫茫的一片,使人无从分辨。此时此刻,月如花,芬芳四溢;月如醇,令人陶醉。经过改写后,学生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就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3篇:古代诗歌范文

(一)语言含蓄

通过诗歌本身,作者往往并不完全赋予感情的表达,而是通过大量事实或景色的引用起一个侧面烘托的作用,关于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重心则是采用少量简略的语言描述,为读者留下一定的悬念,但读者又可通过钻研和思考揣摩出作者向表达的思维和情感技巧。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诗歌给人的印象主要是含蓄、委婉却又不失节奏的强烈。

(二)塑造典型形象

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其他的文学作品,大多都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当时的生活状态,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次,通过意境的构建来渲染气氛,将所要表达的典型形象赋予艺术性和代表性的涵义,深刻具体,比如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通过自我的形象塑造将自身的那颗忧国忧民的爱国热心尽情显露,也让后人对他的报国壮志所折服。

(三)增强语言效果

在古代诗歌中,大量的诗人都善于运用优美的语言表达,通过唯美的画面展示出丰富的内容主题,通过语言效果的增强,让意境变得形神兼备、五彩缤纷,在一些诗歌中,恰当的语言表现会让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二、现代文学的创新

与古代诗歌相对应的是现代文学,大致是从“”开始产生,并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得到广泛的推崇。虽然在形式上,现代文学在很多角度都延续了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和类型结构,然而纠其本体来看,现代文学与古代诗歌是大不相同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中,现代文学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更多的时代特征,如小说、新诗杂文、散文诗歌,新的文学题材不断产生,并加强了抒情、议论、描写、叙事等多种方式的完善,在叙述手段方面也是更加多种多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大量普及,并进入人们的生活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讯工具迅速产生,使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的现代文学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我国的现代文学正在以一定的发展速度向世界范围内融合,通过体现现代思想的白话文和科学民主思想的带动和支持,现代文学正在积极地“走出去”,向更广阔的舞台发展。纵观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其风格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国外的先进文化传播,如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也都为我国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经验奠定了基础。现代文学作品已经从不同的题材和不同的分析角度体现出了独特的文化传承内涵,在作品的情感坐标和价值取向上都让广大读者产生了共鸣,一些现代文学作品甚至可以直接通过发表途径来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谓我国的现代文学的地位和影响是多么的不可估量。

三、古代诗歌在现代文学中的应用

(一)古诗的思想发祥性代表

古诗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能代表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无论人们追求的或憎恶的是什么,总是可以通过某篇章或某一类型的诗歌得到恰当的体现,如《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结,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在诗歌中的绝大多数篇章都是记录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人的审美欣赏,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等经典语句,无一不显示出作者所处社会的和平与美好。而《离骚》诗中却形象阐释了作者对小人的厌恶,对社会恶劣环境的不满,比如在看到秋天花落之时会让人情不自禁联想到生命的脆弱。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八月里秋深,屋外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当时杜甫已经处于晚年,报国无门的那种悲凉的心境通过诗中进行流露彰显,表现除了深深的忧国忧民的情感。通过他的诗,很容易引发人们的深思,吸引人们探究杜甫的生活现状,也进一步现实出了古诗的思想发祥性,这一点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和创作有很大的作用,当前有大量的人都将屈原、杜甫或其他的古代著名诗人作为论点进行分析,融入现代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让人们领悟到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及其发祥地。现代文学作品的很多境界都是从古代诗歌中的诗境和思想中吸收进来的,由于古代诗歌层次鲜明、内容大方,且作者在写作时大多善于结合自身的处境和经历,能将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让现代学者不断领悟不断当时的思想和文化发源,也为历史文化的传播和现代化推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写作方法的运用

在古代诗歌的写作中,十分注重虚实结合,无论是对人或事物形象的刻画还是对情感的表达,都是本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原则,给人以无限遐想,且这种写作方式融入了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如拟人、排比、形象比较等,有时还会采用留白的方式让读者自行理解,这些写作方式都沿用到了现代的文学作品当中。古代诗人注重寓情于景,经常是在欣赏到优美的景象或饮酒之后有感而发,如“诗仙”李白,他一生创作990多首诗,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酒后所作,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辞采高华,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自由奔放,不受诗歌格律形式的束缚,尽情抒发自己的内心,灵活采用乐府诗和古风体的形式创作了大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如我们熟知的《将进酒》,李白借酒消愁,并通过诗歌发泄出了自己的愤懑不平,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和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显示出了他奇特的想象力,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人间的事物、天上的星辰自由发挥并淋漓尽致地运用到了诗歌中,形象鲜明,引人深思。不仅如此,我国古代大量的诗歌创作者都注重写作方法的运用,不同的诗人有着自身独特的写作特点,但是大体都是采用特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通感等,为诗句本身赋予了形象化的表达,让诗歌渗透到生活中,让大自然为之敞开怀抱。古代诗歌大多强调对仗工整,而现代诗歌也是在这一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了线索并立,让议论文的写作更加注重起承转合,通过古代诗歌想象力的指导为现代文学作品增添了新的韵味,也为现代文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打开了大门。

(三)主题思想上的应用

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来源于个人的思想主体,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文学,在创作上都是为了体现一定的主题、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在古代诗歌当中,诗人大多善于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达问题所在,通过诗歌主题展现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现实社会中不良现象的抨击、对英雄事迹的歌颂之情等,通过这些主题思想,读者很容易了解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诗歌或作品?他想表达一种怎样的主题?通过作品可以显示出作者对生活怎样的期待等等,这也是古代诗歌对现代文学的应用方式之一,现如今,众多散文家家、小说家、畅销书作家络绎不绝,在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卓越的成就,如鲁迅、老舍、沈从文、余光中、莫言等,都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增添了璀璨的光芒。拿鲁迅、闻一多这类爱国主义作家来说,他们的主题思想很多时候就来源于杜甫、陆游、屈原等爱国诗人的灵感和创作方式,汪曾祺、林清玄等近代文学家笔下的传统民俗特征也都是借鉴了陶渊明、欧阳修等人的主题形式。以现代诗歌为例,虽然在创作手法和艺术形式上相比古代诗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都是对作者真情实感的形象刻画,显示出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通过现实主义的内容主体显示出了劳苦百姓生活的贫困,以及对统治者滥征苛捐杂税的不满,这一思想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力是十分显著的,鲁迅的大量作品都采用了这种语言风格,成为一种主流的现代文学代表。

四、总结

第4篇:古代诗歌范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阶段要把握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在阅读理解方面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表明古代诗歌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个中学生如果能认真学习古代诗歌,背诵课内外近百首古诗,积累语言运用材料,提高语感和领悟能力,那么他的语文修养一定能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如何全方位地开展初中古代诗歌教学活动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平时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积累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持之以恒地对古诗进行积累,首先就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这就提醒我们:有必要告诉学生中国古代诗歌的演变历史,让他们了解这种优秀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平时可以讲一些关于著名诗人的传奇经历,引发他们的好奇心;特别是上课时,适当引用诗句,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在折服之余自觉地把诗词积累进行到底。

有了兴趣,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教会学生积累的方法:诵读积累、理解积累、归类积累、联想积累、回环积累等。在积累的过程中,尤其要强调诵读的节奏、韵律,以及诗歌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在诵读时加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的积累才不会是机械的重复。

当学生能够自主地对古代诗歌进行积累的时候,我们就不能把古代诗歌的教学局限于课内,应当适当地开发教学资源。例如,我们可以在教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可以把他的《望岳》、《登楼》、《石壕吏》都结合起来,进行简要的讲解,让学生对杜甫坎坷的一生,昂扬的斗志,忧国忧民的思想,沉郁顿挫的风格都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我们在教李白的《行路难》时,也可以组织学生朗读一下他的《将进酒》,体会其神奇夸张的想象,豪放不羁的风格,领悟些许“诗仙”的神韵。

二、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进行感悟、欣赏 。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诗歌的顶峰,唐诗宋词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在形式上达到了难以超越的高度。在内容上,作者们更是以广阔的胸襟,伟大的抱负,忧国忧民的热情,抒写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与个人的悲欢离合。他们或歌、或颂、或叹、或惋、或喜、或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瑰宝。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进行感悟、欣赏,这对于培养学生淡雅、闲适的文学气质,提高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进行感悟和欣赏呢?

(一)、制订教学目标

古诗教学应确定的具体目标是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2、初步进行诗歌欣赏能力的训练 。 3、培养反复吟诵诗歌的习惯,背诵诗歌 。其中,理解是基础,培养初步欣赏能力是目的,而反复吟诵是达成目的的有效手段。

(二)、设计感悟和欣赏过程

1、欣赏首先要立足于反复吟诵,激发兴趣,体会诗歌的艺术美 。

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琅琅上口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需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表现去体会。甚至诗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都可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吟诵应是贯穿诗歌教学过程始终的。

2、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具体是:

(1)、对诗歌的作者和与诗歌有关的背景作必要讲解。了解诗人其人以及写作诗歌时的社会时代生活背景,能够缩减学生和诗人间的情感距离,填补诗中由于语言表达形式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空白,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歌内容。在这个步骤中,可布置学生在课前自行搜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或让他们调动平时的积累,互相展示切磋。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其自学的能力。

(2)、理解诗歌中较生僻的文字。诗歌教学中,词汇的积累虽不是主要任务,但一些有碍于疏通理解的文字还是要作精要讲解,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这些碍于疏通的文字的确定,应先让学生在自学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疑问,交由小组或集体讨论,教师相机点拨,以加深学生记忆,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为理解诗歌内容扫清文字障碍。

(3)、抓住“诗眼”,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诗眼”,也就是诗歌当中集中流露和具体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是理解诗文的关键所在。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诗的“诗眼”就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抓住这句作具体分析、理解,深入体会,就不难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了;《望岳》一诗,篇幅较短,诗眼就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上,抓住这两句就可以提挈全篇,理解作者感情了。

总之,对诗歌的理解要立足“文本”,也就是诗歌的本身。但诗歌的特点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有尽的“言”就是诗人写出来的诗歌,无穷的“意”则是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和诗的意蕴了。因其“意无穷”,所以在分析、理解诗歌时,教师也要注意不要字字句句统一答案,译成现代汉语要留有余地,也就是为学生独立欣赏诗歌提供空间。

3、有针对性地进行鉴赏能力初步训练

(1)、指导欣赏优美的诗句。所谓优美的诗句,主要指诗歌中的名句或是富有表现力的妙句。在学习时,我们首先要重点分析优美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也就是诗人在行文中的“炼”字,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僧敲月下门”之“敲”,这些字,要分析其表达上的准确性和含义上的巨大包容性。其次,就是分析诗句中的“妙语”,也就是诗歌中一些词语间的奇妙组合,如“花溅泪”、“鸟惊心”(杜甫《春望》),“孤烟直”、“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这些词语组合到一起,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要启发学生深入体会。

(2)、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鉴赏艺术特色是从整体表达上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写作风格。具体到每首诗,主要从艺术手法和艺术构思入手,如《诗经》所选诗歌《关雎》、《蒹葭》中的比兴手法和一唱三叹、重章迭句的表现形式;李白的《将进酒》中层层推进、蓄势转笔的艺术构思;这都是整体把握诗歌的一把把钥匙,理解了这些艺术特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表达效果。

4、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欣赏能力训练向创新能力的一种延伸。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理解,把这些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一些有条理的生活图景和画面来,并将自我融入诗歌中,从而把握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好的体会诗人在诗歌中创造的意境,这是培养欣赏能力的一种好方法。例如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就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摹一幅诗的画面,充分感受其中苍凉的意境;教李商隐的《无题》时,也可以让学生用语言来刻画诗人月夜无眠,在月光的清晖中低吟、徘徊的情景和远方的爱人揽镜自怜,相思成灾的状况,从而深刻感受作者在诗歌中营造的刻骨铭心的哀婉气氛;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教学的最后,教师还可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自已最不舍的人。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灵感就会得到激发。这样的课堂,就会成为学生一个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平台。只要有这样的土壤,学生的创新之花必定灿烂绽放。

总之,在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悟其神,欣欣然趋向美,拥抱美”,这样一来,学生心中的美的蓓蕾就会催开,对诗词的赏析就会水到渠成。

三、培养学生运用古代诗歌的能力

语言表达是语文的基本素质之一,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别人的思想,性格,同时也向别人推出自己。引导学生在口语训练中,恰当的使用古代诗歌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口语训练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的程度,还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实现自我表达的需要。

无论是描写“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春景,还是描写“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秋色;无论是抒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豪情壮志,还是抒写“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愁情别绪,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诗歌积累对于写作巨大的帮助。诗歌在学生文章中所起到的渲染、铺垫、甚至画龙点睛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如果学生都能够在文章中把诗歌运用自如,那么他的文学功底就可称得上深厚,他的作文成绩就斐然了。

第5篇:古代诗歌范文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一本选修课教科书。它是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相配套的。是人教版的选修科目,立足于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

2、为了突出文言文学习中鉴赏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这本教材打破了一般以文学史顺序或作家文选式的单元编排方式。诗文分列,按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设置单元。诗文各分三个单元,繁简适度,切合高中生的欣赏需要,尽可能地从几个基本方面充分体现两种文体的各自特点。

3、尤其是散文的单元设计,由于可借鉴的资料不多,自出主张,从散文的形象性、抒情性与逻辑性、灵活性与趣味性三个方面勾勒散文的整体风格,很有创意。从选目看,各单元所选作品,均不在一个平面上简单罗列,而是根据教学需要和鉴赏需要作多层次安排。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古代诗歌范文

一、“独立东风看牡丹”

南宋诗人陈与义的《牡丹》诗云:“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这首诗写于诗人退隐于浙江桐乡的青墩镇时,北宋亡国已经十年。河南伊河、洛河之间,是当时的沦陷区。洛阳是北宋的西京,自汉至唐至宋,不仅是故乡的代称,也是故都的代称。洛阳牡丹甲天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而此时洛阳也已经沦陷十年了。诗人在江南看到牡丹,不由得思念起洛阳,思念起沦陷的国土。“独立东风看牡丹”一句写得极好,把诗人的无限思念、亡国之痛都蕴涵其中。面对牡丹,思念北国故土,是惆怅?是悲愤?从“十年伊洛路漫漫”一句细细品味,大概两种情感兼而有之。在这里,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全都通过叙事得以释放出来。

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是妇孺皆知老少能诵的名篇。诗歌写了在月光如水的夜里,游子转辗反侧夜不能寐的情景。 诗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许故乡的亲人也在思念游子吧,那算得上“千里共婵娟”了,或者说是“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在这一俯一仰的动作中,饱含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只是叙事,没有抒情,却非常真切地表达了天下游子共有的情感,因而成为千古绝唱。

三、“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最后两句。武判官临行之时,苍天也许是替诗人留客,于是“胡天八月即飞雪”,这真是一场奇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咏雪名句”(语),也造成了诗人对远行友人的更多担忧:“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我们细细品味诗的意境:武判官骑着马早已转过山脚,不见了踪影,诗人仍站在那里凝望,茫茫雪原上,只有一行马蹄印留在雪地上,清晰可见。诗人对友人的眷恋担忧、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那一行行清晰的马蹄印,映衬着诗人满腹的惆怅。

四、“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出自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描写一个秋天的夜晚,“客”游的诗人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繁霜满天(应是繁霜满地,范仲淹曾有“羌管悠悠霜满地”的句子),诗人心中充满了愁苦,觉得寒意袭人。正因为愁苦之深,而更觉寒霜满地。听江枫飒飒,看渔火点点,诗人愁肠百结,无法入眠。这时,悠扬的钟声响起,一声声敲在游子悲苦的心上,此时此刻,那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尽在不言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叙事中抒发了浓浓的游子之情。

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烟花三月中,孟浩然乘船东下扬州,诗人李白到江边送别。这应该是抒发“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的离情别绪的时候,但诗歌并没有用一个挽留、惜别的字眼,只是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作者站在岸边一直眺望,直到船帆在碧空消失不见,只见天边的江水在奔流,作者站在岸上的时间有多长?同孟浩然的感情有多深?自是不言而明。这样的写法,含意深隐,真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和李白的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后两句写朋友已经过江北去,惜别的诗人还在江边眺望。不知诗人已经站了多久,只见红日已经西坠,秋日的黄昏,江面上寒鸦点点,江水悠悠,表达着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这两句写景叙事,不是抒情,却比直接抒情更有韵味,更感人。

李白还有一首送别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别人给李白送行。这首诗以比喻的手法抒发了朋友的情谊:汪伦和我的情谊深厚无比,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别我时的情深。这跟前面所举李、严的诗一比,就显出来高低。它虽然说明了情谊之深长,我们却感到有点泛泛,因为那情是可以丈量的,不过千尺。而前面所举两首诗虽然没有抒情,反而让人觉得一往情深,诗味极深。

六、“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上阳宫在东都洛阳,倾国倾城的杨贵妃虽然具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魅力,能让帝王“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长恨歌》),但她还是把后宫的美女全都赶出长安,打发到洛阳等地的行宫,即白居易说的“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这些宫女们于是在寂寞中度过一生。

第7篇:古代诗歌范文

语言学中国古代诗歌语音学文字学一、中国古代诗歌评论概述

中国历史有着深刻的诗歌传统,从最初的《诗经》《楚辞》开始到魏晋南北朝的乐府民歌,再到有唐一代的诗歌盛世,一直绵延到宋元明清的封建同时代时期。清朝王国维曾提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但是诗歌毫无疑问是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文学体裁。而对于诗歌的评论、分析、研究也有着深刻的历史,从东汉毛亨的《诗经训诂传》开始,中国古代文人就着眼于诗歌的研究,同时产生了一大批价值极高的诗歌评论作品,诸如南朝梁・钟嵘《诗品》、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宋・严羽《沧浪诗话》、明・洪迈《容斋续笔》、清・翁方纲《诗法论》。

然而几千年的中国古代诗歌研究史,学者们把大量精力放在了对于诗歌“意”的研究上,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诗歌语言的分析。清朝王国维关于读书的三重境界的论述正可以作为一个古代中国学者在诗歌评论上的三种选择,“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国古代的诗歌评论正是在这种注重个人理解的维度上不断前进着,审美主体通过个人感悟的形式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解读诗歌。

但是,诗歌和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也已经有了一些评论家关注到了从语言的角度去分析诗歌,而不仅仅是从个人感悟和诗歌意境的层面去评论。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诗歌主要是从语音学和文字学两个方面进行的,语音学主要指的是诗歌的用韵、平仄,文字学则主要关注的是诗歌的用字、对仗等问题。

二、语言学角度出发的诗歌研究

1.语音学角度的诗歌研究

语音学角度的诗歌分析,是由中国古代诗歌重视格律、声韵的特点决定的。中国古代诗歌从《诗经》开始就有着较为明确的押韵要求,到了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沈约提出了汉语四个声调的问题,并且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诗歌中的平仄、押韵、对仗等问题,从而形成了当时极盛一时的“永明体”。这种讲究格律、对仗的诗体到了唐代全面繁荣,形成了有唐一代的格律诗,并且影响了其后的中国文学史。格律诗讲究用韵、平仄、对仗、句式,因此从语音学的角度去分析诗歌是有必要的。

所谓“平仄”指的是诗歌中的汉字声调长短、平调与升降调或者促声调的交替使用。这对于保持诗歌的节奏有重要作用。平声与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相对应,是一种既平且长的声调;仄声则是指的上声、去声和入声,上声、去声与现代汉语相同,入声是一种短促的声调。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能够在诗句中形成高低起伏缓急相对的变化的美感。平仄的要求具体到格律诗中,就是讲究“黏”“对”“拗”“救”。“黏”是指一首格律诗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五言句第二字、七言句第四字平仄相同;“对”是指一首格律诗同一联的出句与对句五言句的第二字、七言句第四字平仄相反;“拗”是指的不符合“黏”“对”规则的平仄使用;“救”,则是根据“拗”的具体情况,在其他部位改变平仄规则,从而使诗句重新达到音律和谐的方法。

中国古代诗歌讲究用韵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诗歌需要把用韵纳入到考虑范围内。古典诗歌的押韵一般都较为规范,一般来说是隔句押韵,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韵脚一般都落在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上。格律诗有着严格的用韵规则,一般来说按照“平水韵三十韵”的平声韵进行押韵,不押邻韵。但是对于古体诗,押韵的要求并不那么严格,有时可以使用邻韵,甚至还有抱韵、交韵甚至是不押韵的情况。押韵造成的语义作用是将汉语诗歌的句意后移,诗句的语义重心一般都落在“三字尾”上。对于篇幅较长的诗歌,还可以使用转韵的方法让全诗始终保持在一种较为和谐紧张的韵律状态。

此外,探究中国古代诗歌的语音学层面,还要注意到汉语大量的连绵字。汉语中,特别是古代汉语,有着大量音韵和谐的连绵字,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双声联绵字和叠韵连绵字,这些对诗歌的影响都是广泛且深远的。

2.文字学角度的诗歌研究

文字学分析是由汉字强大表意功能决定的。在每一种语言中都有着较为鲜明的层级性,在汉语中,语素、字、词、短语、句子、段、篇、章等构成了一个等级鲜明的系统,而从文字学角度分析中国古代诗歌更能明确看出汉字的特点。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会提出哪个字是全诗的“诗眼”问题,所谓“诗眼”,指的就是能够将生动形象表现出诗的意境、增加诗的韵味的特定字,一般来说都是动词或者形容词,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一下就将春风带来的影响,为江南带来无边春色的诗意生动地表现出来。再如贾岛“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以及“推敲”的典故,都将个体汉字在诗歌中的作用完美诠释出来。

因此,从文字学角度分析中国古代诗歌,首先是要分析诗歌的“字”,将“练字”之法在评论诗歌时充分重视,这一点在刘勰《文心雕龙・练字第三十九》章中有生动表述。“练字”是将诗句中的重点字词不断修改、调试,以期达到语境中最佳诗学的修辞效果,所谓“点铁成金”、“一字千金”正是对这种情况的描述。

比字词更高一个等级的汉语单位是句子。古典诗歌的句法值得做深入研究。中国古代诗歌有着严格的句子字数规定,从《诗经》的四言,到汉乐府的五言,再到唐代的七言,甚至还有从三字到十字不等的古代歌行。单就格律诗而言,不仅字数固定为五言或七言,而且句子结构也有着严格规定,绝大多数格律诗的句式都是“三字尾”,亦即句末三字有独立意义。

汉语有大量虚词,虚词的使用在古代诗歌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杜甫《戏为六绝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句,虚词“与”在此作为并列连词使用,既连接“身”“名”两个单独的字,又连接“尔曹身”“名俱灭”两个短语,正是杜诗中虚词使用的典范,同时也是虚词在古代诗歌运用中的生动体现。

三、小结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成语音学、文字学两个层面分析中国古代诗歌评论的特点,提出了汉语中虚词、诗词在古典诗歌中使用的特殊性,并且对“诗眼”问题、平仄问题、用韵问题做了简要分析介绍。

参考文献:

[1]甘玲.中国古代诗学和语言学[D].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7.

第8篇:古代诗歌范文

古代诗歌在培养科学知识素养方面亦有其独特的价值。古典诗歌除了有抒情和叙事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博物学、地理学、生物学、医药学等其他学科的认识价值。即以《诗经》为例,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曾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确实,对《诗经》进行解读,不仅可以了解先民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文化观念,亦可以获得博物学的相关知识。《诗经》共涉及了鸟类41种,兽类5种,虫类9种,鱼类15种。就像刘宝楠在《论语正义》里所说:“鸟兽草木,所以贵多识者,人饮食之宜,医药之备,必当识别,匪可妄施。故知其名,然后能知其形、知其性。”[]这些动物在《诗经》中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祭祀的用物、战争的工具、物候的标志,被先民以艺术的形式记载了下来,在先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唐诗人白居易的三千余首诗作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医药学内容,广泛涉及养生、医理、治病等方面,为我们了解中唐时代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份直观而又生动的材料。

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运用自主性的学习方法。古代诗歌数量庞大,诗人众多,风格纷繁多样,形式非常复杂。仅以唐诗为例,从数量上看,《全唐诗》收录诗歌48900余首,《全唐诗补编》收诗5000多首。从创作主体来看,《全唐诗》收录唐代诗人两千二百余人,《全唐诗补编》收作者一千多人,据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统计,唐代诗人有别集者共691人。从风格角度而言,即以盛唐诗坛而言,明代高棅在《唐诗品汇》总序言曰:“开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也。”从诗歌形式上来看,唐诗主要有古体诗、近体诗两种形式,古体诗中又分五古、七古。另有四言、三言、六言、九言和杂言。近体诗中又分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另有六律、六绝、五排、七排。以上所分析的古代诗歌发展样貌,仅仅是唐一代的创作情况,遑论从先秦两汉魏晋以至宋元明清的诗歌。这些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诗歌群想要在大学课堂上讲授一遍,并且使学生对这些诗歌的思想内容、审美风格,艺术内蕴、情感指向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精力有限的前提下,作为教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动力去探寻古典诗歌这座神秘而又美丽的花园。笔者曾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自主性学习及培养策略》一文中提出,培养古代文学学习者自主性的学习技能,应该让学习者利用有效资源来开阔视野,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态度,掌握一定的行之有效的自主性学习方法。[3]运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教学方法。古代诗歌鉴赏作为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自主性学习技能的实践中既应该遵循这些通行的原则,也因其内容的特殊性而具有独特的实施策略。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所谓“入乎其内”指的就是了解古典诗歌在文体学上的独特性,分析其作为诗歌的本体性特点,具体而言即要充分把握古典诗歌的情感、韵律、词采、语序、修辞和意境。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投射,没有情感的诗歌只不过是干巴巴词汇的拼凑,称不上是什么好诗,而大学生正是在对诗歌情感的感悟和激荡中才能生发出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丑恶的厌弃,诗歌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了涤荡心灵的效果。

诗歌和散文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诗歌有其独特的声律特点,学生通过对诗歌的反复吟咏来体悟作者之意,畅达自我之情思,抒发自我之志气。诗歌所描述的事理可以从文词的意义上去领会,而诗歌其中所蕴含的情趣则需要读者从文词的声音上来体验。所以,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对诗歌的吟咏感悟是不能或缺的,而这也正是古典诗歌教学中常常被忽略的一点。所谓“出乎其外”主要是指了解和诗歌密切相关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情况。孟子在《万章下》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文论观念——知人论世。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即读古人的诗和书,就要了解古人,要了解他的时代,这是读古人书的一个重要方法。如对妻子的怀念眷恋,古代诗歌中除了以悼亡为题材的作品外并不多见,但杜甫不仅有多首诗作表现这一主题,而且其中不乏名作。如杜甫曾经写过一首月下怀内的作品《月夜》。要想深切体认《月夜》内容上的特殊性和情韵,我们就需要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认识一下《月夜》一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杜甫。从论世的角度而言,《月夜》一诗创作的时间是公元756年。在755年1月,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就在755年11月,杜甫经历了十年长安的困顿生活之后,登上了回其家眷所在地奉先县的路,这就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所记述的内容。因为安史之乱的爆发,杜甫担心家眷的安全,所以又把家眷从奉先县迁居到鄜州,756年4月,杜甫听说唐肃宗即为于灵武县,于是,杜甫又从鄜州赶往皇帝行在所在之处,结果,在赶往灵武县的路上被安史叛军俘获,并拘系于长安,幸因官小位卑,相对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这首《月夜》就是杜甫被拘系于长安期间写下的望月怀内之作。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杜甫本人也被称为“诗圣”,其实,除了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称号之外,杜甫又被称为“情圣”。杜甫有一首《缚鸡行》:“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人厌鸡食虫蚁,未知鸡卖还遭烹。

对物犹且如此,对人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杜甫对国家、对百姓、对亲朋、对人对物都怀有真挚的情感。了解了战乱的背景和杜甫情圣的称号,我们对《月夜》独树一帜的举起“月下怀内”的主题也就不那么惊诧了。而这样的讲授思路对学生体悟诗歌的情感,诗人的情思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进一步生发,则会对自我所生活的和平时代、对自己身边的亲人生发出感恩的情绪,而这正是古典诗歌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这一预期目标中的落脚点。

作者:刘丽华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第9篇:古代诗歌范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 古代诗歌 颜色词

一.颜色词的概述

1.颜色词的认定

颜色词,顾名思义就是表现颜色的词语。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人们的实际生活与颜色密切相关,人们生活在色彩之中。现代抽象派艺术的奠基人瓦西里・康定斯基在所著的《论艺术的精神》中指出:"色彩直接影响着精神"。在人类语言里,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这些词语具有丰富的感彩和文化内涵。

2.颜色词的表象

从物理学的光学角度来看,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是人的视觉器官在可见光的刺激下所产生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白、灰、黑等的一种感觉。不同的颜色词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暖色主要给人温暖、热情、热烈、稠密、扩大及稳定的感觉,而冷色只要给人镇静、理智、孤寂、距离及圆滑的感觉。所以在诗歌创作中不管是表现自然事物的色彩、人物形象的特点还是人物情感的变化都离不开颜色词。

二.颜色词的句法性质

中学古代诗歌中的颜色词基本上都可以做形容词,有的还充当名词,结构是以单纯颜色词为主。大部分颜色词充当定语的成分,描写景物时和重叠颜色词还可以充当谓语。下面就我所整理的中学古代诗歌中出现的颜色词一一归纳分析:

(一)用作定语对名物进行修饰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绿水:湛蓝的水,“绿”作定语修饰“水”)

2.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郑谷《鹧鸪》,翠眉:青黑色的眉毛,“青”作定语修饰“眉”)

3.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木兰诗》,红妆:艳丽的妆容,“红”作定语修饰“妆”)

4.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白发:白头发,“白”作定语修饰“发”)

5.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白日:落日,“白”作定语修饰“日”)

6.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绿杨:绿色杨柳,“绿”作定语修饰“杨”)

7.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半卷红旗临易水(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铺天盖地的烟尘,“黑”作定语修饰“云”;金鳞:金色的鱼鳞,“金”作定语修饰“鳞”;红旗:红色的旗,“红”作定语修饰“旗”)

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青天:碧蓝的天空,“青”作定语修饰“天”)

9.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白色的草,“白”作定语修饰“草”;红旗:红色的旗,“红”作定语修饰“旗”)

10.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金樽:金杯,“金”作定语修饰“樽”;玉盘:玉做的盘子,“玉”作定语修饰“盘”;碧溪:碧绿的溪水,“碧”作定语修饰“溪”)

(二)作主语,常以名词短语呈现

1.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三)作宾语,常以名词短语呈现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2.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郑谷《鹧鸪》)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三.颜色词的修辞功能

在中学古代诗歌中,颜色词不仅仅是单纯地运用,有的还跟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除了使诗歌更生动形象以外,这样还有助于初中生对诗歌更好的理解。

(一)比喻手法

比喻是诗歌创作中常运用的手段,我国古代诗人在比喻手法上的运用可以说是各有千秋,有的气势磅礴,有的清新雅丽: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景象,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因此成为咏雪的千古名句。

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将“月光”比作“白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颜色,渲染出孤寂的氛围,这也是诗歌中常有的比喻现象。

(二)衬托手法

诗人善于用衬托的手法来让精炼的诗歌更加有层次,使作品异彩纷呈:

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以“墨”和“黑”两个颜色词,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其中“青未了”描绘出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衬托出泰山巍峨秀丽的景色。

(三)夸张手法

夸张的修辞手法在诗歌中也是经常运用,颜色词在诗歌的夸张手法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一封家书胜过“万金”,以夸张的手法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四)通感手法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运用颜色词,通感可以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诗人用一连串的通感形象,加上比喻,使边塞激战的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讴歌了守边英雄,十分感人。

(五)借代手法

借代手法可以说是除比喻以外较为常见的在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这里的颜色词常常是以名词短语的形式来借代其他事物:

“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这里的“落红”借指“凋落的花”,以花朵的颜色来代指花朵本身,突出了花的特点。“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这里的“白发”借指“老年”,以年老的特征“白发”来代指“年老”,更加生动形象和具象化。

四.结语

诗人十分重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色彩,无论是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还是绿叶红花,诗人都能准确地运用颜色词将它们呈现出来,使读者通过审美联想和生活体验,感受到诗人笔下的色彩美。中学古代诗歌中正是这些颜色词的出现,使得诗歌色彩缤纷,因此更加有助于已有几年语文学习经验的初中生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顾嘉祖,陆升:《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出版社.1994年,131页;

[2]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8年,87-90页;

[3]李金苓:《汉语修辞学史纲》.《中国语文》.吉林教育出版社.1959年第8期,45-46页;

[4]周绪全:《“者”字词性新解》[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15-16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

[6]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语文出版社.2008年;

[7]许渊冲:《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