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趣事新闻范文

趣事新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趣事新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趣事新闻

第1篇:趣事新闻范文

关键词:公共新闻 地市报 社区新闻

公共新闻的核心内涵及中国化实践

公共新闻理论的提出者纽约大学Jay Rosen教授认为:“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新闻记者的工作还应该包含这样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①伴随着公共新闻理论提出的是美国新闻界的积极行动。我国学者蔡雯认为公共新闻具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一是报道对象是公共事件或问题,二是报道方法以发动公众参与、共同讨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为主。②

从公共新闻的实践上看,中国的公共新闻更多的是与民生新闻挂钩。最早打出公共新闻旗号的是江苏卫视的新闻栏目“1860新闻眼”。它曾宣称:“我们用公众的眼睛关注国计,我们以人文的精神关注民生,我们创造公共新闻话语,我们搭建社会和谐的公共平台。”③该栏目曾以直播的方式报道厅级干部的“公推公选”,推出诸如节水、节电的公共话题并广泛发动市民参与,掀起了一股“中国公共新闻”的热潮。此后,报纸媒体也在有意无意地践行公共新闻的内涵。一方面,民生新闻在国内的发展为公共新闻的出现提供了环境和基础,公共新闻本身也包含了民生话题。另一方面,在民生新闻的基础上发展公共新闻也是新闻媒体发挥公共领域功能、引导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由于资源受限,导致像《洛阳晚报》这样的地市报很难在公共新闻报道方面有其他大报那样的大幅度动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市报就不能朝着公共新闻报道方面努力。相反,地市晚报却通过社区新闻报道践行了公共新闻理念。

地市晚报的社区新闻实践

地市晚报是相对于中央级、省级报刊而言的地市级报刊。在报业纵向结构中,地市晚报处于金字塔的最底端,它面向的受众主要是本市读者。相对于面向全国经营和全省经营的大报而言,地市晚报无论是新闻资源还是受众资源都比较少。劣势有时候就是优势。地市晚报虽然资源少,但是和其他大城市动辄N报同时、同城、同质竞争的局面相比,很多地市只有一家晚报,这反而造成了该报在本市一家独大的局面。和其他大报动不动就搞向外扩张政策不同,地市晚报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来耕耘,反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显著的成绩就是社区新闻的发展。

社区新闻的出现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密切相关。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市化发展取得的最显著的成就就是社区取代单位、组织和企业,开始成为城市居民最重要的居住形式。各级党委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社区建设工作。社区新闻也就成了各级报刊关注的重点,甚至还成为了一些地市晚报的富矿。从概念上来看,社区新闻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从地域范围来看,它所报道的主要是城市居民小区;从报道对象上来看,它报道的对象是社区居民;从报道内容上来看,它主要反映的是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因此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把社区新闻理解为是民生新闻的一种。

社区新闻是地市晚报得天独厚的新闻资源优势。一方面,社区新闻关注的内容和报道的对象符合地市晚报的主要读者和服务对象的要求。另一方面,地市晚报对社区新闻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更能够满足本市读者对新闻的需求。因此,社区新闻成为地市晚报和其他级别报纸竞争的重要法宝,也是在本市市民中铸就新闻品牌和新闻影响力的重要武器。

《洛阳晚报》于2009年6月1日起推出《洛阳・社区》版,开始社区新闻报道。社区新闻的主要栏目有“社区・话题”、“社区・面孔”、“社区・故事”、“区区小事”等。

新闻来源。该报社区新闻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主要是驻社区记者,该报在洛阳市主要的五个区派了五名驻社区记者并在报纸上公布每位记者的联系电话,定期到社区与社区居民见面访谈,了解民情。另外就是社区“新闻官”。这些社区“新闻官”有些是热心的读者,有些是社区干部。像《洛阳晚报》曾经报道过的刘本善(《热心的小区“新闻官”》2009年6月23日)就是一个经常向报社提供新闻线索的读者。还有就是社区网络。洛阳信息港、洛阳新闻网论坛也是了解社区居民生活的好地方,尤其是年轻的社区居民更容易接受网上采访。

报道内容。该报社区新闻报道的内容有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纠纷和社区建设等,也就是说只要是“社区里有意思的人和事”,“人不必高大完美,事不求惊天动地,只要能感动你我,启迪你我,有助你我”都可进行报道。正是这些你我身边的“新鲜事、感人事、突发事、有趣事、烦心事”构成了《洛阳・社区》流动的风景。读者们在这里既参与了《广告进小区 收益应归谁》(2009年6月2日)的话题讨论,还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不寻常的社区人物。在一些关于邻里关系、楼上楼下纠纷、小区环境建设等方面,又让读者看到了大家建言献策、开诚布公讨论社区事务的参与精神,以及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行动力量。

报道方式。该报社区新闻的报道方式也有别于以往的硬新闻报道。在报道角度上,更加平民化,小人物、平凡故事都是社区记者关注的对象,但该报又没有流于肤浅化。许多新闻处理得很有深度,经常以小人物、小事情为切口来反映大社会、大时代。像《一场百家宴 浓浓邻里情》(2009年9月28日)《和睦相处十一载 老人难舍邻里情》(2009年9月30日)等之类的文章都从小处折射了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社区新闻就是要写夫妻爱情、家庭亲情、邻里感情、社会爱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关系之美好和谐的生活图景”。④因此,社区新闻报道的语言都是带有情感的语言,更加亲切、更加温暖。另外一点就是,该报社区新闻报道的语言还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例如“老娘舅”等词语的使用,会使洛阳读者读起来更加亲切。在大的广泛性问题的报道上,报社经常扮演引导者或者主持人的角色,引导大家参与到事务的讨论中。比如,在关于个别人在小区空地里种菜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不同的社区,连续发表了四篇报道(2009年10月12日至25日),从社区居民到社区管理者到法律专家再到园林局等各方人士,纷纷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发帖子等方式参与该问题的讨论,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另外就是后续报道,像邻里纠纷、居民困难等方面的报道都不是只报道了就完事,而是一直进行追踪报道,直到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报道目标。社区新闻实践一方面为地市晚报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就是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文明洛阳的重要工作之一。该报通过社区新闻报道,弘扬社区精神,讴歌社区先进人物,反映社区文明事迹,解决社区矛盾纠纷,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同时报纸反映社区问题,提供交流平台还提高了社区居民对自身周围问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媒介素养和公民素养。

用社区新闻报道来照亮公共新闻理论

虽然地市晚报在社区新闻报道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报道题材过于琐碎,报道内容过分雷同,选题不够公共等,但是社区新闻报道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担负了公共新闻报道的责任。公共新闻是美国学界和业界根据美国国情提出的新闻报道理念和运动,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和发展适合本国国情的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公共新闻。社区新闻是我国媒体结合本国国情探索出的一条新闻报道之路,地市晚报的社区新闻报道既符合报纸发展的实情又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同时还弥补了报纸由于自身资源有限而不能进行大规模公共新闻报道的缺陷。地市晚报用社区新闻报道照亮了地市晚报践行公共新闻理论的道路。

注 释:

①蔡雯:《“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探析美国“公共新闻”及其研究》,《国际新闻界》,2004(1)。

②蔡骐、蔡雯:《媒介竞争与媒介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页。

③张恩超:《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南方周末》,2004年11月4日,D25版。

④柯尊红:《社区新闻的特征与写作》,《新闻前哨》,2005(8)。

第2篇:趣事新闻范文

首先,我们有必要认识一下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特性。

新闻摄影,是一种图片新闻,与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相比,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狭义的新闻摄影是专指以照相机作为工具、摄影图片作为手段、印刷品作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工作。从新闻学的角度,新闻摄影的重要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现场纪实性上。能否及时、准确、真实、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是评判图片质量的根本价值所在。

艺术摄影是一种摄影的艺术表现方式,这种方式是建立在照片的拍摄和制作过程中人为、主观基础之上的。摄影者通过在拍摄时对对象的构思、表现和制作中对影像的加工创造,来达到体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宣泄个人主观情感的目的,主观性是艺术摄影鲜明的特点。虽然艺术摄影有时候也有对社会客观生活事件的直接客观再现,但这种客观再现只是以表达摄影者的某种态度为目的,不是为了宣传的目的,即便存在宣传,也仅仅是为了宣传摄影者个人的主观情感、个人见解,本质上仍是“表现”。

其次,二者的摄影表现手法及审美角度的区别。

从摄影表现手法上看,新闻摄影是基于“呈现”,而艺术摄影则基于“表现”。前者受时间、空间和表现手法的限制往往强调摄影记者要亲身经历,亲眼所见地参与到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报道中。采访报道由于要对公众负责,所以需要摄影记者要尽可能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个人感情往往被新闻事件的新闻性所掩盖。而后者,摄影艺术家未必身临其境,未必眼见为实,可以拍摄身边任何能表意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后期还可以用多种图像软件进行二次创作。由于艺术摄影的个性彰显,摄影家靠主观取材、激情创作,最后,作品达到愉悦自己的目的,当然如果作品也能打动更多的观众产生共鸣,更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创作。

从审美角度看,新闻摄影用毫不掩饰的镜头,诉说着惊心动魄的真实,在充斥着暴力、仇杀、苦难的人性中,充满震撼力的新闻照片蕴含着摄影记者对人类、社会、时代所特有的人文关怀和对新闻事件的深度思考。“新闻照片的传播活动是一种动态的,由创造者、传播者和读图者交相催生的互动效应。新闻摄影的审美三态:即现场的瞬间势态,主体的审美情态,认识的象征意态。”通俗地讲,一张优秀的新闻照片要形神兼备,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包含重要的新闻信息),具有极高的形象价值(摄影记者要选择最能反映新闻事件的代表对象进行拍摄),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对新闻事件本身的延伸和超越,使照片带给观者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辨价值)。而艺术摄影,显著的特点就是摄影作品往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绝大多数作品往往能激起观者的美感情绪,满足观者的美感需要。艺术摄影的审美价值也决定了艺术创作者在创作时的审美物化中,审美意识高度集中,才能创作出高水准的艺术摄影作品。当然,随着时代和审美意识的发展,艺术摄影不光集中在对“美”的创造,越来越多的摄影师用艺术的手段来实现个人的思想和设想,比如,可以是梦境的再现,可以是对无法期冀的未来的想象,同样也可以是时光倒流的假设。

虽然从特性上,摄影表现手法和审美角度上,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存在很大差异,但并不意味着两者水火不相容。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摄影工作者尝试着摄影的多种可能,利用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时代感和与生俱来的和人们生活的接近性为创作来源,用艺术化手段来造型、创作,使作品看上去具有浓重新闻题材的影子,同时又有别于新闻摄影,创造性的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毫不掩饰自己的好恶,使观者大呼有趣和痛快。以下两个例子便是有益的尝试:

2009年度获得“荷赛”肖像类组照铜奖的李洁军作品《复制战争》,作者大胆用兵人(玩偶)摆布了一场场经典战役的场景。虽然照片的创意来源于历史事件,甚至是当年产生的经典战争照片,但照片的主人公由玩偶造型取而代之,照片的背景也是模拟新闻照片现场。当这组照片剥离了新闻性,作者个人的喜好和时至今日照片带来的趣味性就彰显出来。作者李洁军谈道:“我的这组作品名称是《复制战争》,用玩偶再现战争经典画面,用摄影镜头复制经典战地。我的摄影作品是新闻摄影和当代艺术的结合,全部是利用真实的场景与模型完成的。”

2010年度获得“荷赛”当代热点/组照荣誉奖的区志航作品《那一刻》,在已发生的国内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用摆布自己身体做俯卧撑的方式,诠释自己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思考。区志航认为,“自己的作品获奖确实与新闻事件有关,但不是新闻摄影,而是以摄影、身体和行为为媒介和手段表达观念的艺术作品。”

两名“荷赛”获奖者都表示自己的作品和当代艺术有关,这不由得让我思考新闻摄影与其他摄影门类的关系。新闻纪实摄影中某些场景、事实被其他摄影门类复制使用,使新闻纪实摄影与艺术创作紧密地交汇融合在一起,不得不说是摄影工作者有益的尝试和摄影创作的突破。当新闻摄影的报道功能随着时间而退却,曾饱受关注的具体事件和人已成明日黄花,我们是否可以考虑通过艺术表现手段来延续新闻的意义和对人们的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很欣赏《摄影艺术论》中的一句话,“摄影或纪实摄影或许可以自外于艺术,但是摄影既见证事实,是存在的一部分或一种痕迹,又结合了拍摄者的观点和灵感,具有超现实主义的特征,这也正是其作为‘艺术’最主要的特征。”

从“荷赛”中国摄影师获奖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荷赛”的法则正变得多元化,在它的艺术类、生活类、肖像类、自然类摄影中,以非新闻的表现手法呈现的作品早已有之,与讲究“客观”的传统创作理念不同,作品带有浓厚的摄影师个性色彩。但重大突发类新闻还是坚守着追求“真实”、采用抓拍方式的新闻摄影原则。由于新闻摄影的魅力在于真实地记录历史,如果在重大新闻和突发新闻题材上放宽尺度也走艺术化路线,难免会丧失新闻摄影的话语权和独特的个性魅力。所以在新闻摄影的艺术化方面,虽然“荷赛”放宽了摄影师的艺术创作空间,但是重大突发新闻题材还是未越雷池一步。

作为中国的新闻摄影工作者,我们应该审慎地对待新闻摄影艺术化趋势的问题。一方面,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在重大突发新闻的报道上要遵循新闻规律实事求是地进行报道,因为新闻担负着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摄影记者过于主观化艺术化的报道,会产生歧义并导致报道失实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码技术的运用对摄影的门槛限制已经越来越低,公民摄影师的出现和微博的运用,似乎都威胁着新闻摄影记者的生计。在这种情况下,摄影记者如何找出路便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问题。多做尝试,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才能使专业摄影记者立于不败之地。从傅拥军的《西湖边的一棵树》、李洁军的《复制战争》我们都看到了作为新闻摄影记者另辟蹊径的成功。其实,中国新闻摄影记者已经开始思考,时代在发展,新闻摄影是否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摄影?它的外延是否在发展?我们不必把自己束缚在新闻摄影记者的条条框框里而故步自封,我们首先应该是摄影者。摄影除了记录,也是摄影者表达观点想法的一种媒介。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表达,可以在一些重大突发类新闻题材以外,做一些有益尝试,可以让新闻摄影语言更加丰富多样。

参考书目:

1.从记忆到想象―艺术作为摄影时代的影像转向,《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徐希景,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P.130

2.《摄影艺术论》/林茨、王瑞,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11,P.108

3.《影像的力量》/胡武功,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10,P.70?71

4.《开创新闻摄影科学发展新境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编,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10,P.41

5.《观念摄影》/王传东、夏洪波 编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5,P.7

6.《美国摄影百科全书》,中国摄影出版社1995.12第一版

7.“荷赛”的“盘子”能否装下《复制战争》这道菜?《中国摄影报》2009.18、19期连载

第3篇:趣事新闻范文

【关键词】“图解新闻”;信息可视化;解图素养

20世纪初,电影理论家巴拉兹预言“新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到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提出:“世界被构想和把握为图像”,预言“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至此之后,“视觉文化”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

广义上的视觉文化是指经由视听媒介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它与单纯由文字媒介传播而形成的语言为中心的印刷文化相区别。①其表现手法形象直接,刺激眼球,激发受众的求知欲和触动受众麻木的神经,它的传播效果更明显。以图像为主要载体的视觉文化已经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受众对世界的解读方式。

1 “图解新闻”的兴起

“视觉文化”时代让传统叙述模式受到挑战,报道个性化的要求催生多元化视觉符号。面对及时更新的海量信息,受众不能全部接收,而是有选择的阅读。受众需要化繁为简、直接掌握最核心的事实。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媒介必须做出适应调整。用图来解读新闻的“图解新闻”是对“读图时代”一个很好的回应,成为当代新闻报道的一个新趋势。

“图解新闻”简单理解就是用图示来解释新闻内容,以文本为依托,运用图片、图示等元素对信息的解读。与传统的“文字+插图”的表现形式相比,“图解新闻”以更直观的方式传递、解读信息,实现了信息的可视化,更满足受众“直达信息核心”的需求。在新闻报道中,有的在新闻报道中插入相关图示来总结阐述部分文字,有的整篇报道用图示结合简练的文字来表述。

新浪网在2012年的6月4日就推出了“图解天下”栏目,这个栏目突破了单纯的为文字配图片的模式,而是图示与文字融合在一起,图示已经不再是“配角”。在这里,“图解新闻”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裁。人民网也在2013年5月10日推出“图解新闻”栏目。

“图解天下”第一期是对2012年两会期间微博关注度较高的事件的统计分析。这篇报道(图1)从七个方面对两会进行了统计。

图1 《两会微数据――微博上最被关注的内容》②

相对于网络媒体把“图解新闻”当作一个独立的体裁,配上简短的“编者按”的运用来说,传统媒体的运用相对保守。在报纸上,仍以文字报道为主,“图解新闻”作为“配角”出现,是对报道内容小部分的一个分析概括,但相比于以前的“配图”要形象清晰的多。《北京晚报》2014年4月14日第一版的导读用“图解新闻”办法对几条新闻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图2。

图2③

2 “图解新闻”带来的新变化

“图解新闻”的兴起,对新闻报道的原有的叙述模式、传播机制等是一个挑战,了解“图解新闻”带来的新变化,应对挑战做出调整成为新闻业界的当务之急。

2.1 叙述更形象简洁,传播效果更显著

“图解新闻”用形象的图,来展示复杂的描述性语言,略去了不必要的叙述,留下的是最重要的事实,最能消除受众不确定性因素的部分,让受众在短时间内接收更多的信息。图片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文字比不上的。

2.2 带来的新要求

新变化带来新要求。对“图解新闻”的理解提出了一个新词汇――“图解素养”。“解图素养”是“媒介素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一个延伸和扩展。狭义的来理解“解图素养”就是受众对“图解新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图解新闻”的兴起还意味着新闻操作理念的转型。因此这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要求。对图片的编辑制作应该更具有概括性。同时应该有专业人才的技术支持以及相关机制的保障,才能做出准确生动的“图解新闻”。最后媒介还承担着培养受众“图解素养”的重要职责,以此帮助受众更好的理解“图解新闻”。

从传统的文字表述到个性化的“图解新闻”,受众应该有更好的分析和理解图示的能力。这就要求受众的“图解素养”提高,要求读者“解码”能力的提升。受众在日常的信息接收中,应该更加注意“图解新闻”,发现其中的规律,才能更好的理解“图解新闻”。

3 结语

视觉文化时代,媒体形态多样,读者阅读偏好变化,所有这些新时期的发展和变化,对媒体来说都是一个机会和挑战。当然,在给读者简明、直观、悦读体验的同时,也给人以碎片化、表层化的认知。如何让“图解新闻”与深度报道进一步的融合依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尽管如此,“图解新闻”以其新颖独特形象的特点,迅速兴起,在新闻报道中占领了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罗越.视觉传达[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彭兰.信息是美的:大数据时代信息图表的价值及运用[J].(下转第71页)(上接第100页)新闻记者,2013(6).

[3]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

[4]刘杰.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初探[J].科技传播,2013(8)(下).

注释:

①苏丹.视觉文化的时代特征[J].美术大观,2010,11(11):38

第4篇:趣事新闻范文

新闻策划的三个基准点

笔者认为新闻策划有三个基准点:事件、观点、参与。

基准点既是新闻策划思路开启的起点,也是在实施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及媒体运作方式,它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了策划所要达到的效应预期。

第一个基准点应当说是新闻策划的本源所在。新闻最核心的内容即其“事件性”。没有事件不成新闻,新闻的深刻并不是来源于作者思想水平的深刻,而是源于事件本身的深刻。一个新闻策划必须具有相当深刻的内容深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事件”即第一基准点具有原则意义。

第二个基准点可以说是新闻策划主体即媒体的价值观所在。在新闻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新闻素材的同质化几难避免,那么,只有从关注角度、关注重心上去体现“独家视角”、“独家观点”。新闻策划应体现媒体的价值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观点”具有导向意义。

第三个基准点应当说是新闻策划的先进模式。在“酒好也怕巷子深”的注意力经济时代,因为媒体过多且媒体形式多样、信息海量存在,造成受众被迫采取具有较大盲点及视觉死角的选择性信息接受方式。从这种形式看,媒体进行新闻策划已不仅仅是将一题材做好的需求,而应成为一种信息或媒体形象输出的营销方式。近年来,媒体主动或被动地经历了从“站着俯视读者讲话”到“坐着讲给读者听”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发展到目前,就应该是“走到读者中间与读者进行交流”。这种变化体现了新闻策划模式从单向性到互动性的转化,较多地体现了“宣传性新闻”向“公共新闻(公众新闻)”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参与”具有前瞻意义。

三个基准点在发展中的重心转换

当然,这三个基准点在目前的新闻策划中都存在,都应是新闻策划的要素。只不过随着时代对于新闻及媒体要求的转变,其在策划中所处的地位有着重心转移的现象。

1.第一个基准点及其发展困境

应该讲,都市类媒体进入市场之初,作为争取读者的重要手段就是透露尽可能多的信息,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知望,把事件“做大做透”甚至做“凶猛新闻”。

将“事件”作为新闻策划的基准点,要求报道尽可能多地将事情发生的背景、细节、各方观点及后期效应详细地告诉读者,其立场多采取客观陈述、静观其变,而后通过舆论的力量,促成问题解决,这种“发现问题――关注问题――解决问题”的报道策划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其优势在于忠实地遵循媒体的旁观者角色,在客观上形成了一定的优势话语权。

但不可否认,在社会大发展时期,问题的大量涌现与逐一解决之间存在着矛盾,新闻媒体所坚持的“政治家办报”的党性原则与一些事件性新闻策划的客观效应之间产生冲突,这些冲突客观上造成了报道壁垒及,于是敏感题材越来越多,“凶猛新闻”也只能做到浅尝辄止。“顺时而生、逆时而竭”,对于处于各种压力之下的媒体而言,这更是一条高压线。于是仅依靠第一基准点而生的新闻策划也就不得不面临题材越来越少、空间越来越小的发展困境。

当然,这并不是说因为客观环境的改变,事件性新闻策划就可以扬弃,无论任何新闻策划,事件始终应当是新闻策划的起点,是木之本、水之源。脱离了事件的新闻策划只是空洞的且没有生命力的。

2.“观点”顺势上扬及“参与”的必要

在上述情况之下,体现独家视角或独家特色的“观点”的地位上升,即成为顺势之作。

笔者认为一个媒体观点的形成与明确,是媒体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明确的读者认同特色。然而,将这种价值取向转化成实实在在且鲜明有力的“观点”,其中关键的工作就是树立品牌。这个品牌不是一个名牌的概念,其要素除了对受众的认知有广度上的要求外,还要有深度。此外,这个品牌应当伴随着一个平台,使内容、角度不同的策划都能运行其中。

当然,随着目标读者群的逐步明确、稳定,我们进行新闻策划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策划产生的社会效益来吸引读者,从而产生更为广泛的社会、经济效益。“我演你看”是一种方式,“想唱就唱、你我同台唱”可以说是更为先进的一种方式。所谓“公共新闻”的理论核心就是媒体参与到读者中去,请读者参与到策划中来,这样不仅可以更为灵活地展现报道、把握报道方向,也能更好地培育、影响读者,使其更加忠诚。

且随着新闻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仅一味强调事件性,新闻策划就始终处于一个被动局面,而参与因素的加入,则会加大媒体在策划中的主导力量,使其更易于掌控。

参与性新闻策划的几个要素

与侧重事件性的新闻策划相比,强调参与性的新闻策划对策划起点的要求会更高。因为是主动表演,吸引读者捧场,能否从策划思路上找准事件和情感以及社会需求的切入点就显得极为重要。否则,媒体只能落个“剃头挑子一头热”“自拉自唱”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以下四点在进行新闻策划时不容忽视:

1.政治正确,增强把握力。政治正确不是一句空话、套话,也不是仅在中国讲的。200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校长就因为说了一句“女生学文要比学理好”就被迫下台了,成为哈佛校史上任期最短的校长。在我们的环境里,政治正确指的就是要有大局观念,与主流意识形态相符合,要有益于社会发展,媒体的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也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这样的党性原则。

再者,在目前的环境中做事,取得上下两方面的认可和支持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有时,这种效益还能转化为强大的基础资源。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笔者认为在运作新闻策划时也要有这种意识。政治正确了,就会给整个策划甚至整个局面创造一个友好的外部环境。

2.策划要有创造性、有效益。创造性既指思路要创新,具前瞻性,也要求立意要高,要有境界,不能让受众产生“审美”或“审丑”疲劳。

策划是与对手在智商和情商两方面都要进行的较量。越是焦点题材,竞争双方正面交锋的火药味就越浓。在这里,能否大胆地进行尝试,为前人所不敢为,能否抓住读者的眼球甚至心灵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闻策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笔者认为,一种真正有价值的效益应当是复合的,不能过于单纯,搞学术研究式的活动,应当慎重。

3.策划要注意资源的整合。这里的资源指媒体的内部报道资源和外部的社会资源。

目前,一些媒体在活动策划方面存在“多龙治水”、部门条块分割的情况,实际上形成了资源上的浪费,把一些常规活动串起来,将题材或观点相近的活动合并同类项是必要的。

再者,要学会借势,利用好外部的社会资源。从社会事务执行能力上来讲,新闻媒体的权能是非常单薄的,而很多社会单位本身也有开展工作、与媒体进行合作的需求,媒体要善于借势,把这些资源整合利用起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思路一旦确定下来就要坚持做下去。

新闻策划所需的制度创新

综上所述,目前新闻策划在新闻出发点、媒体效益需求、运作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归根结底,创意并执行策划的始终是人,处理好人的因素是策划活动成功的治本之道。

笔者认为,新闻策划越来越鲜明地带有其所属媒体的个性特征,那么,对策划实行更为扁平和个性化的项目制管理则更利于发挥策划执行者的创造力与主观能动性,也更能使策划保持长期的活力。

第5篇:趣事新闻范文

寒假中有许多趣事, 其中有两件最让我回味无穷的要属放鞭炮和玩脑筋急转弯。

我们在除夕那一晚,我和妹妹,吃完晚饭在客厅坐了一下,妹妹便吵着要放鞭炮。刚好也买了些炮过来。婶婶对我说“你上去跟他们一起放,看好他们。”我兴奋地说:“好啊!”其实我比他们还要高兴。

我们飞快地下了楼,来到操场,迫不及待的撕开了装鞭炮的胶袋,不过我看到鞭炮的种类也真不少:轰炸机、地老鼠、生日蜡烛。最常见的火柴炮和沙炮也有,烟花也有不少。

我先让他们点几蜡烛过来,免得到时用打火机时烧到手。一切准备就绪以后,我们便可以开始放了。“先放什么好呢?”我正在沉思。突然,我妹妹对我说:“先放生日蜡烛’吧。我还没看过呢!。”“好!”我装着一副“孩子王”的样子说。接着我把“生日蜡烛”插在有泥的地上,点燃了导火索,便走到一边去。只见“生日蜡烛”“吁”的一声就放出了,就是“啪”的爆了,不一会,颜雨虹从家里跑下来,跟着一起放“地老鼠”。我把蜡烛递给妹妹,让她来放。只见她把炮放在空地上,小心翼翼地点燃了以后,便走得远远的。“地老鼠”马上开始分散,到处乱窜,还闪着不同颜色的火光,可一会儿便熄灭了。我不禁感慨:它的“生命”虽然很短,但它也对人们做出了贡献,给人们带来了快乐! 烟花放完后,我们回家去了,大家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同时也接“压岁钱”。

很快已近到了大年初二,我们要到外公家去吃饭。去时,我还带了一本《脑筋急转弯》。

第6篇:趣事新闻范文

最早的智能手机产生于1989年,但直到2008年苹果公司推出第一款支持3G网络的iphone,才真正预示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1月至10月,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48亿部,销量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增加了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1]。随着4G时代的到来,更多功能更为强大的智能终端正在不断问世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与智能终端的进步相适应,各种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客户端也在飞速发展。以IOS与Android为代表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不断优化着用户体验,尝试将一切都简单便利地结合起来。实现这一目的的就是各种各样的APP(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它们的激增和持续更新为网络文化带来了活力。初期的APP以阅读、游戏、音乐等为主,随着APP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内容和功能加入其中,极大凸显了移动互联网生活的便利性。首先,是各大网站的APP化,即将网站的内容和功能直接移植到APP当中,使APP用户能够直接通过移动终端,更为便捷地连接和使用网站功能。其次,是APP利用移动终端随身携带的便利性与即时性特点,开发出独有的内容和功能,如当面支付功能以及近年来兴起的打车软件均是在移动终端上使用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APP。没有移动终端与客户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就不能实现其价值,网络社会就无法形成,网络文化亦不能发展。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持续普及,智能终端与APP的使用者将会越来越多,需求的扩大也就预示着将会有更多功能多样、效用各异、体验更优的APP不断产生和进入市场,成为互联网的重要环节,并促进网络文化的持续生成和发展。

二、网络文化的新趋势

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的关系就如同是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网络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会怎样变化、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技术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升级换代,网络的功能运用越来越多,且覆盖面越来越广……网络正在从媒体化加速向社会化和体系化转变”[2]。如果还用以往的眼光和方式来看待网络及网络文化,那么必然会使我们不能正确把握其未来的发展。

(一)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交融增强

“你永远也不知道网络的对面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这句话曾被许多人认为是网络文化虚拟性的风趣表述,事实上,在网络发展的初期,这样的评论也无可厚非,不过这却把网络的虚拟等同于了“虚假”,将网络与现实割裂开来,看作是少有关联而独立发展的两个部分。而现在,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已经知道,网络是人类生活的新场域,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展,但绝不是一个与现实割裂的时空。吴满意教授指出,生活在网络社会中的网民“不是数字人或者人工智能,而是以具有现实社会肉身和其自然属性进入网络的……网民在网络社会空间中的思维、意识等精神活动受其现实的人脑反应特性等自然属性的制约。从而,无论网民扮演何种网络角色,怎样规定自身的网络身份,发生何种行为,我们都能找到网民变化无穷的网络角色与多种行为背后的这种本真性的痕迹”[3]。人们创造着文化,网民创造着网络文化,而网民的这种本真性注定了网络文化必将走上与现实文化融合的道路。具有超强运算能力的计算机、充足的带宽以及丰富的软件设计使网络功能多样化程度得到不断提升,而网络的多样化程度越高,人们的网络生活也就越丰富,其对现实的模拟性就越强,网络社会与现实的融合也就更强。以近年迅速崛起的各类社交网站为例,在社交网站中,人们会将自己真实的资料上传,从最基础的姓名、性别、所在城市、从事行业、兴趣爱好到自己的照片、视频、饮食、阅读、情绪心情、工作状态等,现实生活的记录巨细靡遗地展现在网络中。甚至可以说,通过社交网络进行的交流就和面对面的互动一样。今天在社交网络上的话题,明天可以在饭桌上继续,明天一起看的电影,后天在网络上就可以交流观感。在这样的网络交往中,你绝不会再怀疑网络的另一端究竟是人还是狗。如果说过去互联网信息的传递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时间与地点,那么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移动终端和客户端的发展,将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即时性与互动性推向了一个新高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自由切换,人们不再只是坐在电脑前的时候是一个网民,任何时候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穿越”;丰富多样的APP程序,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信息的同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立刻以不同效果和表现力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与他人分享,而接收这些信息的对象又能以同样的方式与者进行互动。高度的模拟性增加了网络与现实的融合深度,而移动互联网则加强了网络与现实融合的广度。当网络空间中的生活与交往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技术的发展又让网络对现实的模拟越发真实,人机互动的基础被隐去,人际互动进一步凸显,网民展现出更多的本真性,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与淡化,最后二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得到更大的拓展,相互成为对方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同时生活在网络和现实当中,同时创造着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的融合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展现出更多现实文化的内容和特征,或者说现实文化正在逐步地深入到网络中去。例如中国人喜欢讨价还价的本性使得团购等优惠折价网站长盛不衰;热衷于争论政治的性格在微博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爱好休闲娱乐的城市中,人们随时在搜索和评价餐馆与娱乐场所;一个经济中心城市,人们随时关注着网络金融理财产品的变化等等。可以说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正在向着融为一体的方向前进,我国的网络文化则更多地展现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貌。

(二)网络文化的碎片化程度加剧

“碎片化”是在后现代主义研究中出现的高频词,进入我国后多被用于传播学的研究,主要指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群体的细分、小众化、个性化等状态。近年来,“碎片化”被用于许多领域的研究,互联网的碎片化亦为其中之一。基于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网络文化拥有强烈的后现代特征,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有一定程度的碎片化特征,而随着网络技术的继续发展,其碎片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碎片化的状态日益加剧,网络文化正向着“微”文化变迁。首先,现实社会中,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物质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呈现出更多的差异化,产生了不同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的物质生活水平、精神状态、知识结构都有所不同,其中的每一个个体的自我意识与个性也各有差异,这就造成了主体的碎片化。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人们快速的生活节奏以及迅速且不断进行空间转移的生活方式让人们的时间如同《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所说的一样,“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断”[4]。人们越来越难以拥有完整的一段时间来完整地做一件事情,有限的时间被各式各样的事件切分得七零八落。随着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融合的加深,现实生活的特征更多地显示在网络当中,而新兴的网络技术更进一步促进了网络文化碎片化的发展趋势。其次,网络产品的发展带来了网络文化碎片程度的提升。有人把2010年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这一集信息获取、,社交、通讯等功能为一体的互联网软件平台正式上线。作为中国首个依赖于移动终端APP的即时社交软件,微博一诞生就成为了时代的新宠,用户规模迅速扩大,除了数量上的激增以外,参与者还遍布社会各个阶层与年龄段。微博之后,各类社交网站和软件也向着“微”的方向发展。网络“微”文化中,海量的资讯蜂拥而至,让人目不暇接乃至晕眩,“浏览”代替了“阅读”,“快餐体验”消解了“细嚼慢咽”。“微”文化的内容缺乏整体性而变成散沙一片,缺乏中心而各说各话,缺乏深度而停留在表面,缺乏论证而注重结论,扑面而来的碎片感无所不在。与微博兴起相应的是博客的衰落,新增用户的逐年递减和活跃用户的大幅萎缩让不少博客网站面临关闭的境况,相比于中长篇的文章,人们更加愿意阅读140字的段子或仅稍长一点的“豆腐块”。最后是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与客户端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网络文化的碎片化。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这部分同时生活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人来说,“它是世界的开端,也是世界的尽头,它成为我们感知世界最重要的方式”[5]。无论是在公交、地铁之上阅读的报纸或杂志,还是在工作的间隙喝茶时的闲谈,临睡阅读的枕边书,都被日益丰富的APP应用变成了一块泛着荧光的手机屏幕。一切细碎的时间都成为了网络“微”文化的领地。在接受碎片化的“微”文化浸染的同时,每个人又利用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评论着时事热点、表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上传着随手拍下的照片,持续增添着网络“微”文化中的点点碎屑。

(三)网络文化易引导性凸显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具有正负两方面的价值意义。然而,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及去中心化等特征,人们认为对网络文化的引导和管理难度极大。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让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其中,泥沙俱下;网络社会当中又失去了社会结构意义上的“中心”,谁也没有权力迫使他人行动或屈服于自己,谁都不处于从属地位,网民摆脱了传统的社会地位,平等享有网络社会中的各种权利。“在网络上我们无法找到某个享有特权的能严格控制信息的中心,它逃离了传统意识形态的控制。”[6]长久以来,对网络文化的引领始终是一个难题。但近年来网络文化特别是网络舆论却逐渐表现出易被引导的趋势,这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无关联。例如在“微”时代出现的网络“大V”现象。网络“大V”是指在网络中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其言论能够引起众多网民响应、左右舆论意见的网民个体。网络“大V”通常由某些领域的专业人士、学者扮演,多以实名的方式出现在网民眼中,就时事发表相关评论,如同一个站在人声鼎沸的广场中间的讲台上演讲的人。不难发现,“大V”们在网络掌握了相当的话语权,能够改变网络舆论的方向,甚至引领一些文化现象,掀起某种文化热潮,成为网络文化的重要引领者。除“大V”以外,一些善于抓住网民兴趣点,把握网民思维方式的“网络推手”们也时常成为网络文化的弄潮儿。除了其自身的专业背景或推广技巧以外,网络“大V”与“推手”们之所以能成为网络文化的弄潮儿,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移动终端与客户端的发展。一方面人们能够通过移动客户端APP随时随地接收到各种推送信息,另一方面也在于碎片化的生活及碎片化的“微”文化让人们更愿意浏览和接受他们易懂的、结论式的观点。

三、网络文化新趋势的对策

文化发展需要引领,作为新兴文化代表的网络文化更是如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7]。只有把握了网络文化发展的趋势,才能顺利完成这一目标。

(一)注重网络与现实的统一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融合日益加深,二者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这要求引领者和规制部门在看待网络文化时绝不能把它与现实社会割裂开来,将二者视为独立的两个部分,而必须同时立足于网络与现实。网络文化的引领者和规制部门既要时刻关注网络文化的变化与走向,也要注重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文化事件可能在网络当中引发的强烈反应,从而及时、准确地把握网络文化的变化与走向,制定出精准的反应措施,维护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8]。法制建设和政府规制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基石,立法者与执法者都应当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需要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管理的种种现象已经与网络高度同步。因此,立法者应当在立法过程中充分运用立法技术,将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同时纳入到调整范围以内,使二者具有统一性、互补性。执法者在行使政府规制权时需注意网络与现实的统一,全方位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网络和现实中的共同发展。

(二)对网络文化碎片进行整合

网络文化的碎片化是由网络社会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其程度随着技术发展与人们现实生活的碎片化程度加深而加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文化的细小碎片不能被整合,只有让文化碎片回归整合,也只有整合了网络文化的碎片,才能更好地把握网络文化、引领网络文化。幸运的是,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数据存储技术、宽带及分析软件的发展已经带我们走进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让网络文化碎片的整合成为可能。网络文化碎片随时都在爆炸式地增长,常规的数据搜集、储存、查询、分析等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甚至无法进行如此海量数据的分析,但对于这些碎片所蕴含信息的把握又直接关系到对网络文化动态的把握,因此将“大数据”运用在网络文化碎片的整合上势在必行。“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表明其意义不在于掌握多么庞大的数据量,而是要有“从各种类型的海量信息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9]。通过“大数据”的应用,网络文化引领者和规制部门就有可能在掌握网络碎片的信息基础上,通过高速、有效的分析,把握网络文化的整体状况和变化走向。碎片化让我们失去了把握网络文化微观层面上的精确度,但是“大数据”却让我们通过整合碎片获得了宏观层面上的洞察力,这也正是网络文化被引领和规制所需要的视角。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

第7篇:趣事新闻范文

冬去夏至春季成真空

树梢绿芽隐现你肖像

当一粒金砂吹进爱的眼睛

你的心会痛得流泪

当玫瑰的芬芳浸入你的心

你的心也许被刺痛

心与心相碰撞产生滑移

跟着感觉随寒冬的脚步

饮吮雪雨中残留的泪珠

只有感谢上苍给予怜悯

心与心的距离

也许是道不可逾越的深涧

火花只会是流星之间相撞

心与心的距离

也许是张纸的正反两个面

能感觉对方血流动的声响

爱的单行道感觉总是无奈

被人爱你的心会理得很乱

爱别人你的心会觉得很累

爱的选择题做起来真很难

陈年老酒怎能醉曾伤痛的心

飘逸的情锁不住骚动的脚步

溅泪飞舞洗不清受伤的灵魂

热血沸腾溶不化冰封的心灵

钟楼声欲惊醒沉醉的心灵

沱江水花清洗曾经的泪痕

第8篇:趣事新闻范文

1.1旅游文化由来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

而“以人为本”作为旅游文化的核心理念,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2旅游文化节的实践基础

旅游文化的多元性,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突显,旅游管理者应对危机的处理机制以及旅游设计就应该更完善和人性化。为使旅游产业保持持久的内涵,旅游文化赋予了旅游更加重要的意义。

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更越明显。在经济萧条的环境下,由政府牵头,各区域全面启动文化节按扭,为消沉的旅游经济搭桥铺路,营造良好经济环境。

2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旅游文化节的实践潜能

2.1旅游文化节的实践潜能

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是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树立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节成为了旅游界开拓市场,提高业绩,提升旅游文化内涵的重要举措。2009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珠三角旅游推介大会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活力广东”的魅力,广东旅游招商会共签订投资项目154宗,外资金额23.9亿美元,为历届之最,充分体现了举办旅游文化节是宣传广东旅游业,吸引外资,发展广东旅游业的重要成果。

2.2政策保障,以诚信吸引投资

全面启动政府统筹功能,推介拳头产品,扶持重点企业,权衡开发项目,推出精品。各区域、部门、企业联合启动,实现市场运作。如以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为契机。广州市作为旅游文化品牌的重大窗口,协助作好旅游文化节开幕式、闭幕式,国际美食节等。政府职能部门和境内外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组织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各旅游企业举办了旅游展销会,共同演绎了企业联盟合作、全民踊跃参与的盛世图章。

2.3坚持旅游文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创新的文化提升了城市国际化的影响力,企业成为展示旅游文化的平台。以创新的文化打造旅游品牌,以特色和优势,显示旅游文化的生命力。

2.4保护环境,科学开发,让当代人和后代人都享有高质量旅游文化

保证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经营者的实体利益,实现旅游文化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

3充分发挥区域旅游文化节经济效应的有效举措

3.1完善区域旅游文化节的保障机制

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达成共识,打破经济制约,文化为旅游开路。

3.2深度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为教育开路

旅游文化的包容性,为先进文化提供了载体和支持,丰富了先进文化的形式与内容,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大众化,旅游文化的创新推动先进文化发展。广东旅游教育伴随文化节的持续经济效应,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实践系统和广阔的国际视野。

3.3旅游整合旅游文化资源,使得企业优势互补与共享

企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模式,科学控制了成本;规范化的服务,塑造旅游文化品牌;资本运作发展,推动广东旅游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3.4文化吸引,解决融资瓶颈

旅游文化节间接效应为区域旅游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根据“十一五”旅游规划,到2010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将达688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将达470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将达17.8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000万人次。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我国旅游直拉和间接就业总量将达1亿人左右。

4旅游文化节产生的积极意义

4.1国际旅游文化节促进了经济大系统的发展

促进了旅游产业链的联合和综合服务体系的提高;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刺激了劳务和商品的需求,为当地带来无限商机;带动新旧景点的开发和提升,旅游文化节是持续集聚人气、激活市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的"加速器"。

4.2旅游文化节是高科技文化服务的参照版本

高科技项目的渗透,让旅游文化节的辐射更广,衍生了创新服务产品。新技术加速了旅游全球预定系统、分销系统、电子商务等技术的应用,给国际旅游带来了合作的机遇。如2009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加强了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推出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掌上宝典、银旅通电子门票、12580导航专线和生活播报等一系列信息化产品,以广泛的宣传渠道打造含金量高的旅游文化节。新晨

4.3提供智力保障、管理依托及就业机会

大中专旅游院校输送大批优秀人才,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行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社会就能增加5—7个就业机会。旅游文化节催生了复合产业的产生,衍生了新岗位,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4.4国际旅游文化节搭建了推进了和国际旅游合作的平台

近年来,广东省旅游协会与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匈牙利、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旅游行业协会紧密联系,业内交流有效地推动了广东国际旅游的民间合作,逐步出现了跨地域经营、连锁经营和品牌输出的现象。

4.5提升城市形象,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一方面打造了城市的山水名片,另一方面塑造了城市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城市建设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时尚理念;以文化促和谐,拉动GDP新的增长点。

新世纪旅游业面对无比的机遇和挑战。旅游文化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导向。因此,在旅游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发展先进文化还要注意抵御各种类型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和影响。

广东作为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相应的政治和文化建设具有强烈的时代紧迫性。因此,我们要积极地发挥文化正面效应和价值,进一步推进广东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推动广东发展先进文化和旅游文化创新,促进广东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宏观经济学会.北京世经未来投资咨询公司,《北京后奥运经济》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年9月第1次印刷.

[2]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分异与趋同.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次印刷.

第9篇:趣事新闻范文

巴拉圭:南美州的巴拉圭把每年的最后5天定为“冷食日”。只能吃冷食,一直到除夕零点钟声响起,才能点火烹煮佳肴,欢度新年。

法国:法国有一种迷信,认为除夕家中如有剩酒,来年定交厄运。因此,他们宁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将家中的酒喝个光。

波兰:少女在过新年时,要穿上特别的兔形衣服吃青菜,据说吃了青菜会事事顺心如意。

秘鲁:秘鲁人在除夕之夜,全家人团聚一起等教堂零点钟声敲响时,便争吃葡萄,并力求按钟声的节奏,一颗颗地吃,但只吃12颗。第一颗求安宁,第二颗求和谐,往下依次为快乐、发财、和睦、避难、祛病、生意兴隆、工作顺利、事事如意和相爱幸福。

伊朗:伊朗人在除夕之夜特别爱吃“七道菜”,每道菜名称要以字母S开头,象征一家人全年吉祥。

匈牙利:匈牙利人过新年不吃禽肉,他们认为鸡鸭鹅等禽类有翅膀,吃了它,幸福便会随之“飞走”。

奥地利:奥地利人新年在一起吃团圆饭时,绝对不准吃螃蟹,他们认为,螃蟹是横行的,谁吃了它,就会给工作和家庭带来不幸。

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人,在新年来到的一周内忌吃猪、羊、牛、马这些肉类食品。

越南:北方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除夕夜要到平日取水的地方烧香、磕头,并打一桶水煮年饭。煮好后,先祭奠祖宗,然后全家吃年夜饭。吃这顿饭时,绝对禁止喝汤。他们认为,喝了汤,种下的庄稼就会受涝。

保加利亚:吃年饭一定要打喷嚏,这样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当地习俗认为,第一个打喷嚏的人会给全家带来一年的幸福。于是主人走向自己的农场,将自己首先看到的第一只羊,第一头小牛,或第一匹马驹牵过来,送给第一个打喷嚏的客人,这个喷嚏打得有多值!

旱冰神童:45秒穿越小轿车底57辆

一名6岁的印度小男孩辛达克有着一项“神奇”的本领――能穿着旱冰鞋俯身距离地面仅20多厘米加速滑行,并且能够弯腰在轿车底下滑行,而且他还是非官方的“滚轴旱冰”世界纪录保持者。近日他在45秒的时间里从57辆轿车下面成功穿过,向人们展示了体操运动员才能具有的柔韧性、力量以及保持平衡的能力。

欧美流行“太空葬”

在欧美,越来越多的人却选择“天人合一”的葬礼。美国太空服务有限公司推出的“太空葬”已经运行5次,已有近150人参加了这样的“太空葬”。“太空葬”的收费为每克995美元,届时,太空服务公司会将骨灰放入一个铝制的胶囊大小的容器中,并将它放入火箭送往太空。

台湾女子找人借精生子被判通奸

台湾桃园县郑姓未婚女子,11年前应母亲要求找邓姓男子借精生子,以传续娘家香火;生下三名子女后,该妇人即与邓某分手;2007年初邓某妻子黄姓妇人获悉丈夫和郑姓妇人发生关系,在郑家找到二人,得知二人生了三个小孩,愤而控告二人妨害家庭。法官认定造成精神损害,判决郑姓妇人应赔偿一百万元。

美国青年舔癞蛤蟆皮替代吸毒

美国密苏里州克莱县警方不久前逮捕了一名沾染毒瘾的青年。该青年使用的十分特别,他在毒瘾发作时竟然用舌头舔一只科罗拉多蟾蜍皮肤以获得迷幻。这种蟾蜍眼睛旁边有两条发达的毒腺,当它的皮肤受到外界刺激时毒腺就会分泌出毒液。而当人们用舌头去舔毒液时,大脑就会产生迷幻的。目前警方已经将这位青年饲养的科罗拉多蟾蜍没收了。

我国汉族公民最长姓名达15个字

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对外公布的一项最新姓名统计显示,我国汉族户籍人口姓名多集中在2字姓名和3字姓名中,而最长的姓名达到了15个字。姓名字数在10字以上的有近千人,其中10字姓名者达594人,11字姓名者达272人,12字姓名者有94人,13字姓名者和14字姓名者分别为33人和5人。

读书王国

北欧的冰岛人,不论是出海捕鱼的渔民,还是离乡放牧的农民,都不忘读书学习。即使最穷的人家,也放有一排排书籍。全国20万人,几乎个个识字,会写诗作画。吟诵诗歌和即兴创作,是冰岛人欢迎与招待宾客的传统礼节。书籍在冰岛是最佳的赠品,连姑娘和小伙子定亲的彩礼也是书籍。

“万能床”美国亮相 工作娱乐止鼾全搞定

美国内华达州拉斯韦加斯揭幕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一种“万能床”首次亮相。这款万能床价格在2.5万英镑(约合5万美元)左右,可以根据顾客要求增减配置。这款床长约3.1米左右,宽度2.6米左右,环绕声音响系统藏身床角,放映机“高居”床靠背之上。打开放映机,大幅高清晰度画面投射在床对面的墙壁上,堪称完美家庭影院。

床靠背中还藏有一套计算机系统。这一计算机系统具有超大存储量,可存储40万首歌曲或2000小时电影。再加上无线网络与无线键盘,上班族坐在床上就能处理工作。“万能床”还可以根据室温调节冷暖,令睡眠更舒适。秘密来自于床垫中的水管。整套调温系统受计算机控制。有意思的是,这张床还具有神奇的“止鼾”功能。每当主人开始打呼噜,床垫上部就会略微抬起,支撑主人头部,使其呼吸道保持畅通,令鼾声消失。床垫抬起的高度就像汽车坐椅一样可以调节,一共分为7档。

情侣驾车在高速公路

阻塞交通吃罚单

以色列一名女司机和她的男同伴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激情,他们没有将车开到路边,结果造成了交通堵塞,其他司机不得不为躲避那辆停在路中间的汽车而采取机动动作。一名高速公路巡警随后以堵塞交通为由向那名女司机开了一张罚单。

德发明液态喷涂式安全套

德国专家日前研制出一款新型安全套。这套“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像水泵,使用者只要按住按钮,液体乳胶就会通过喷嘴喷涌而出,几秒内你直挺挺的“小弟弟”就会披上一件“乳胶外衣”,起到“安全第一”的防护作用。

这款新型安全套对那些“小弟弟”过大或是过小的男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今后不用再愁找不到适合自己尺寸的安全套了。

韩国大学生入棺材体验死亡葬礼

目前在韩国最流行“死一把”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让参与者们反省过去,更好地应对未来。参加这个活动的人首先要进行一个以“生命的意义”为题目的测试,留下肖像、写下遗嘱,然后他们被穿上大麻编织而成的寿衣。

体验者爬进棺材中,工作人员扮成韩国民间传说中的死亡使者,开始念“悼词”。随后,工作人员们用钉子将棺材钉住,在棺材上撒上泥土,接着礼堂的灯被熄灭,哀乐随即奏响,大厅内响起悲恸的哭声。大约15分钟后仪式结束,工作人员再打开棺材,体验者结束活动。韩国生命咨询公司提供的这项服务每人收费325美元。该公司的网站还帮助保存参与者的遗嘱,并负责在其身亡后转交给死者的亲属。

8岁女童充入话费3亿多元

8岁女童蒙蒙(化名)的父亲黄先生在湖北襄樊学院一超市门口做水果生意,超市内有一家通信公司的营业厅。因当时客户较少,营业厅业务员温某便在电脑上查询自己的手机话费。刚输入号码,有客户前来咨询业务,温某便上前受理。此时,蒙蒙突然进来,一看电脑前没有人,坐下便对着电脑键盘一通乱按。温某返回一看,蒙蒙的一通乱按,竟给自己的手机充了325,325,689元话费。

该通信公司认为,这个差错主要是因温某失误,虽发现及时,经技术处理将该笔话费返销,但已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作,遂决定对温某处以500元罚款。

日本流行裸婚 新人宾客全

一种“婚礼”最近悄悄在日本开始流行。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在这种婚礼上,新郎和新娘不仅不穿结婚礼服,而且全身。就连到场的嘉宾也会在司仪的热情鼓励下“宽衣解带”。

据报道,通常在这种“婚礼”之前,新人们都会在请帖上讲清楚婚礼“着装情况”。婚礼当天,婚礼大厅内专门为嘉宾准备了更衣间,以方便客人们更换和储存衣物。“婚礼”正式开始后,新郎和新娘必须出现,而前来道喜的嘉宾们则可以自由选择穿或者不穿,热情的司仪一般也不穿衣服。不过,新人双方的父母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较重,一般都会盛装出席,不会有什么“惊人举动”。

世界最大家庭 祖孙三代共180人

“世界最大的家庭”位于印度巴克塔旺村,整个村里只住了一家人――这个家庭的“家长”就是齐奥纳。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