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扩展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e-HR”就是指电子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任何利用或引进了各种IT手段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都可称之为“e-HR”。它利用各种IT手段和技术,比如互联网、呼叫中心、考勤机、多媒体、各种终端设备等;它必须包括一些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功能或者说基本职能,比如招聘、薪酬管理、培训(或者说在线学习)、绩效管理等;它的使用者,除了一般的HR从业者,普通员工、经理及总裁都将与e-HR的基础平台发生相应权限的互动关系。综合来讲,e-HR是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代表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试图用STAR原则对中国石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应用进行分析。所谓STAR原则,即Situation(情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和Result(结果)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STAR原则是结构化面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
二、中国石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应用的STAR分析
1. Situation(背景)
2001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与著名ERP系统产品供应商德国SAP公司签订了《中国石化ERP系统总体规划》的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中石化集团公司由此进入了信息化的战略管理时代。随着ERP的深化,从2004年起,集团公司开始着手准备试点SAP-HR模块的实施工作,并不断梳理、总结、优化了业务规范,最终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化推广实施模板。按照集团公司要求,SAP-HR实施分两个全面推广和扩展提升两个阶段完成:
(1)全面推广阶段。2010年起向集团公司下属企业分三批实施,实施的功能模块范围主要是组织管理、人事管理、时间管理、薪酬管理等4大基本模块。同时,对绩效管理、员工发展、培训管理、招聘管理等扩展模块有关结果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并选择少数单位对扩展模块的主体功能进行试点应用。
(2)扩展提升阶段。完成全面推广后,经过一年左右时间的磨合调整,实现稳定运行。从2012年开始,再根据工作需要逐步实施各扩展模块的主要功能、以及员工自助功能等,对系统进行功能扩展和优化提升。
2.Task(任务)
中国石化e-HR系统实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现对人力资源关键指标的在线监控;二是实现人力资源核心业务的过程管理;三是实现人力资源基本业务在系统内操作;四是实现灵活的查询统计;五是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与决策支持功能。
3.Action(HR管理部门所扮演的角色)
(1)业务需求分析梳理阶段。针对要在系统中实现过程管理或在线监控的业务流程,对其工作程序、业务规则、管理要求、审批权限等,及时研究确认。对制约系统综合应用的指标体系,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实际需要,并考虑一定前瞻性加以健全完善;对岗位体系、薪酬构成及计算规则等各单位目前不统一的问题,要确定合适的实现规则。
(2)系统设计及配置开发阶段。配合实施顾问,按照需求分析结果做好功能设计及配置开发;收集权限需求,配合做好各类用户权限的设计工作;做好相关系统测试工作。
(3)现场实施阶段。协调组织本单位的数据补采和迁移等准备工作,筹备本单位的关键业务流程演示;培训最终用户,配合编写系统操作手册。
(4)上线支持阶段。日常系统维护,现场故障排除;汇集处理或反映本单位问题,配合总部做好项目的优化提升。
4.Result(结果)
e-HR系统本身包含的模块多,功能强,但各模块功能的实现必须以相关业务流程、业务规则的梳理规范为前提。因此,系统实施要尊重业务现状,合理把握需求定位,坚持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系统实施总体进程分为全面推广和扩展提升两个阶段。
(1)全面推广阶段。利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系统的全面推广,实施的功能模块范围主要是组织管理、人事管理、时间管理、薪酬管理等4大基本模块;同时,对绩效考核、员工发展、培训管理、招聘管理等扩展模块有关结果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并选择少数单位对扩展模块的主体功能进行试点应用。其中,2010年5月底前主要是完成系统的规划设计,统一模板制定和首批13家单位推广实施;根据首批实施单位应用实施情况,利用4个月左右时间,对推广模板进行调整优化后,2010年10月开始实施大面积的快速推广,利用一年左右时间分三批实施完毕,到2011年底实现系统全面单轨运行。
(2)扩展提升阶段。从2012年开始,根据工作需要逐步实施各扩展模板的主要功能,以及员工自助功能等,对系统进行功能扩展和优化提升。
三、实施e-HR系统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e-HR的体系比较庞大,而且需要大量的计算机软件、硬件投入,所以,它更适用于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实施,是个全局性的人力资源系统工程。所以,e-HR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实施风险。结合中国石化的实施案例和项目体验,我认为,企业在实施e-HR时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的项目实施范围
项目实施范围是指企业决策者经过项目实施方对企业前期详细需求分析后所确认的实施内容,它包含明确的实施广度和深度。只有明确实施范围,才能树立明确的项目目标,确保系统实施顺利完成。
2.确定的业务管理模式
e-HR系统本身蕴含了丰富的管理模式和操作模式,并支持个性化调整。因此,它能够满足大多数企业的管理需求。但由于每个企业的管理模式并不一致,其业务操作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实施e-HR时,必须由企业管理者梳理、确定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操作模式,才能保证在e-HR系统内做到正确的系统配置和个性化调整,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3.强力的IT支持
由于e-HR是一个大型的信息化系统,因此,它除了要以高性能的服务器系统和高带宽的网络系统作为基础外,还必须有完善的安全机制和策略,包括系统用户操作安全和数据存储安全。另外,为了确保系统能够长时期平稳运行,企业应该建立系统运行维护制度,设立IT技术支持体系和运维队伍。
4.高效的项目组织
由于e-HR涉及到企业的管理流程、管理模式和操作模式等问题,因此,它与其他ERP模块实施时一样,应该设有由企业高层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由资深项目顾问、关键用户、HR相关体系人员一起组成的项目工作小组。团队应该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项目组负责人应该有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今天,劳动保障部和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召开全国创业培训经验交流暨“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中国项目总结大会,总结回顾项目实施三年来的成果,交流工作中探索积累的经验,研究在中国全国进一步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我代表劳动保障部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国际劳工组织副总干事萨拉萨尔先生、英国国际发展部驻华代表处驻华代表戴维斯先生、日本驻华使馆一等秘书武隈义一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国际劳工组织的各位代表、国内外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面对人口众多,就业任务繁重的挑战,制定并不断完善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的就业政策,其中,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推动创业促就业,是积极就业政策最主要的内容和最重要的支柱之一。创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力、环境、服务等多种因素,其中劳动者创业知识和技术的掌握,创业能力的提高可以说是首要因素。因此,推动创业促就业,必须首先在创业培训上下大功夫。劳动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实施创业培训项目,可谓正逢其时。这个项目从XX年7月开始,在英国国际发展部和日本政府援助下,先后实施了三期。三年中,全国共有22个省(涉及42个城市)成为项目实施地区,组织近76万人参加syb创业培训,培训合格率在90%以上,创业成功率达到60%以上,为社会新创造就业岗位近200万个,平均一个人创业带动近五个人就业,显示出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在此过程中,共培养师资7000余名,初步建立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创业培训工作体系,使创业培训的组织实施、技术支持和质量监控都不断强化。如今,syb培训以其先进的培训理念、灵活互动的参与性教学法、通俗易懂且实用适用的培训内容得到了广大创业者的认同和欢迎,并逐步成为全国创业培训的主要模式。可以说,“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中国项目,是我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各类合作项目中,效果最明显、影响最广泛、并具有持续发展力的项目之一。在此,我谨代表劳动保障部,向所有为项目的实施作出贡献的机构和个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国际劳工组织的大力支持与技术合作,感谢英国国际发展部和日本政府的资金援助,感谢项目实施地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以及广大教师、培训师的辛勤工作。
1)探索具有东风小学特点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方法、模式、途径。
2)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点上,总结合作学习、合作活动、合作生活的案例,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提高。
3)更新干部教师的观念,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忧秀教师,促进学校工作。
二、指导思想
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本,在xx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主体教育研究,探索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方法、途径、模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为未来人才打好素质基础。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在学科教学中,深化三学一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方法、模式。
2、在集体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深化
3、在实践活动中,精选、开发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活动,形成东风小学必要的活动系例。
四、研究对象:东风小学全体学生
五、研究方法、原则、策略
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和调查法。
原则: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实践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合作性原则。
策略;全员参与,主题研究,案例教育,滚动深入。
六、研究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佟岳
组员:全体干部,刘长荣、段景明
2、加强校科研室建设
使教科室成为教育教学的参谋部,教育理论的宣传站,科研骨干的培训站,课题的研究中心,指导中心和管理中心。
教科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成果的扩展工作。
3、培训队伍
关键词:微课;岗位培训;教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6-0023-05
一、微课的内涵与特性分析
微课(Micro-lecture),是目前国内较为新颖的教育技术研究热点,是以“微”为标志的现代传媒技术下的重要概念之一。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微课进行理解和阐释,因此学术界对微课的定义描述不一。对微课的描述,主要存在以下观点[1]:
黎加厚:“微课程”是指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焦建利: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郑小军: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化、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
张一春: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胡铁生: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和“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生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
中国微课大赛: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虽然在微课定义的描述上有差异,但可以看出在内涵上有许多共同点,表现在“以视频为载体,集中反映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技能点,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内容短小,教学用时短,教学活动完整”六个方面,其特性集中表现为“教学内容短小而具体、用视频媒体呈现、结构良好”三个方面,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教学设计理论的有力实践。因此,微课可以这样描述:微课是就单一的知识点或者技能点进行精心地教学设计,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视频媒体直观呈现,以使学习者在教学中充满兴趣地进行学习,以达到快速掌握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目的。
二、基于微课的岗位培训教材建设思想
传统教材的建设往往以学科为本位,追求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关注度较低,教育以全面发展和全体发展为主。以微课作为方式方法建设教材,关注的是岗位知识点或者技能点,其教材建设追求的是理论的应用性和岗位实践的操作性,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关注度较高,教育以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和发展为主,符合岗位培训目的。而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往往由具体的行为来表现和呈现,因此,基于微课的岗位培训教材应变学科体系的建设为行动体系的建设。由于行动体系是由一个个具体的行动构成,培训教材是以微课作为方式方法,因此,一个个具体的行动可用微课呈现,若干具体行动构成的一个完整行动可看作由多个微课组成的一个教学微单元,若干教学微单元组成基于微课的培训教材,如表1。
基于微课的岗位培训教材建设思想的优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就一个教学微单元而言,内容单一具体,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编制起来较为快速,若增加了新设备,增添了新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动态更新教学内容,使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快速转化为教学内容,进入教材和课堂,满足培训教学中应急响应的需要。二是以微课作为教学形式和资源呈现教学内容,教学主题更加突出,教学指向性更加明确,其时间短的特点,使得媒体较为容易编辑制作。三是以微课作为媒体资源的教学,时间较短,能够有效保持培训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四是教材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教学内容突出。
每一个教学微单元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每一次微课也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美国著名的首创“一分钟的微视频”课程的“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认为,在微课中,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能够产生“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另外,要对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教学环境、微课类型、微课脚本设计、微课制作准备等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前期设计,以保证教材建设的有序进行。
三、基于微课的岗位培训教材建设方法
按照教材建设思想和结构设计,教材由若干教学微单元构成,教学微单元由若干微课构成,因此教材建设需要关注基于教学微单元的教材内容编制方法和基于微课的教材内容呈现方法。
1.基于教学微单元的教材内容编制方法
基于教学微单元的教材内容编制方法可依据表2模式实施。
根据表2,教材建设可按照以下十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深入了解岗位工作对应的知识和技能需求情况,将必需具备的岗位操作技能进行细致地设计、划分和规整梳理,形成若干个教学微单元。按照从急需到一般、从重要到一般的原则,将若干教学微单元进行顺序排列。认真分析每一个教学微单元知识和技能,编制出较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将每个教学微单元的编号、名称和教学目标添加至“教学微单元”栏目中。
第二步,认真分析每一个教学微单元的知识和能力目标,按照知识点和能力点,对教学微单元进行细致划分,划分成多个微课。按照从急需到一般、从重要到一般的原则,对微课进行顺序排列,连同编号和教学标题依次添加至表格相应栏目中。
第三步,认真分析每一次微课的知识和能力目标,编制出具体明确且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将编制的教学目标添加至微课的“教学目标”栏目中。
第四步,依据微课教学目标,认真分析每一次微课的岗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将岗位理论知识合理贯穿或者融汇到操作技能的教学内容编制中,编制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内容。将编制的教学内容添加至“教学内容”栏目中。
第五步,为突出岗位培训的实战性,对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教学环境进行设计,尽量使教学环境真实或接近真实。将设计的教学环境添加至“教学环境”栏目中。
第六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确定微课类型。将确定的微课类型添加至“微课类型”栏目中。
第七步,根据微课类型特点,对微课进行精心的脚本设计。脚本如同电影中的剧本,需要精心构思和设计,一般需要单独编制,因此在该栏目中不需进行过程描述,但要将编制完成的脚本设计文件添加至“微课脚本设计”栏目中。文件包括文件名和文件扩展名。
第八步,根据微课脚本设计,对微课的制作进行前期准备。将要做的准备工作添加至“制作准备”栏目中。
第九步,结合前期准备,对微课进行制作。包括素材的搜集、处理与制作,多媒体信息的合成等。由于制作过程繁琐复杂,因此在该栏目中不需进行过程描述,但要将制作完成的微课文件添加至“微课制作”栏目中。微课文件包括文件名和文件扩展名。
第十步,针对微课内容,编制具有实际意义的思考题与操作题。将编制出的思考题与操作题添加到“思考题与操作题”栏目中。
第十一步,根据通用教材的格式设置,以及艺术字、插图等媒体信息的优势,制定出详细而又明确的教材编制格式要求。
第十二步,根据表2中构建好的教学微单元、微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思考题与操作题等内容,按照教材编制的格式要求,利用Word软件进行内容整合,形成基于微课的岗位培训文字教材。
第十三步,按照文字教材结构,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Flash等多媒体合成软件,将表2“微课制作”栏目中的视频文件进行整合,形成基于微课的岗位培训电教教材。
2.基于微课的教材内容呈现方法
教学微单元包括名称和教学目标两个要素,微课主要包括教学标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微课类型、微课脚本设计、制作准备、微课制作八个要素。根据教材构建思想,教材内容由行动体系构成,而行动体系由一个个具体的行动构成。因此,教材内容的呈现需要关注以下九个方面的编制方法和要求:
一是微单元名称的编制要求。一个微单元通常包含多个微课,因此,微单元名称应该是该单元内容的高度概括,向学生指明学习的内容或者范围。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微单元要表现的特定内容,力求简洁、高度浓缩。比如焊接冷裂纹试验方法。
二是教学标题的编制方法和要求。教学标题应以最恰当、最精炼、最简洁的词语经逻辑组合表达教学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可将教学要进行的行为或途径契入标题,关注行为方式的表达:采用动宾式结构描述,强调做什么,比如,话说网络安全。采用提问式结构描述,强调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使用数字万用表?采用主谓宾式结构描述,强调具体某一件事,比如,焊接钢管的螺纹连接方法。采用问答式结构,强调某事及解决该事情的方法,比如,什么仪表既能测电压又能测电流和电阻?万用表。
三是教学目标的编制方法和要求。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后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或者效果的描述。对操作技能的教学目标描述,通常采用可观察、可检验、可操作的句子,使用简短、精炼的语言来陈述或描述。可从三个要素考虑进行编制:一是行为。指明学习者通过教学之后将能够做什么,能够有什么样的行为变化。比如:柱型散热器组对。二是条件。指明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环境或条件因素。比如:两人一组,在20分钟之内完成10片柱型散热器组对。三是标准。指明合格行为的最低标准。比如:散热器单组水压试验合格。这样,由以上三个要素构成的教学目标举例就是:两人一组,在20分钟之内完成10片柱型散热器组对,散热器单组水压试验合格。
四是教学内容的编制方法和要求。教学内容的编制要突出岗位操作技能,用于指导操作的岗位理论知识是合理贯穿或者融汇到操作技能的教学内容中的,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聚集岗位操作技能,以岗位操作技能的操作方法为主线进行内容描述,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第二,关注岗位理论知识,将岗位理论知识点恰当地贯穿到操作技能的内容之中,解决“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第三,强调岗位操作注意事项,将完成操作特别注意的或者需要说明的事项,恰当融入到操作过程当中,或者作为强调内容附于操作过程之后,解决“不应或不该发生”的问题。微课“结构良好”的特性集中体现在课程的有序性和完整性,因此对教学内容的编制,还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快速引题。快速引入微课题目,使学生知道马上要学习什么,并能够迅速产生兴趣。该部分描述上要富有生动性和感染力,语言上力求通俗易懂,内容上力求简洁明了。若朗读这段内容,时间可控制在半分钟到一分钟之间。第二,清晰而简练地表达教学内容。按照制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阐述。阐述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内容的层次性、逻辑性和完整性,主线要明确,内容要简洁且客观准确,能使用句子的不使用段落,能使用词语的不使用句子,能使用一个字表达的就不使用词语。语言上也力求通俗易懂,语句最好朗朗上口。若朗读这段内容,最长时间应控制在八分钟以内。第三,干练收尾。教学内容表述完要迅速进行总结,总结不在于长而在于精,要到位,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若朗读这段内容,时间可控制在半分钟到一分钟之间。总之,按照黎加厚教授观点,教学内容的用时尽量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五是教学环境的编制要求。要明确地列出传统教室、真实场地、模拟真实场地三种教学环境中的某一种环境,列出教室应具有的条件,场地的位置和应具有的条件。除此之外,还需列出教学中所需教具准备等。
六是微课类型的编制要求。微课根据展示形式划分,分为录制屏幕式、实景拍摄式、动画虚拟式三种类型。微课类型的编制要求,就是要列出每一次微课的具体类型。微课类型可从以上三种类型中进行选择。一次微课一般只对应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给教学的创新性赋予开拓的空间。比如“管道工识图基本知识”微课,微课类型可设置为:录制屏幕式。
七是微课脚本设计的编制方法和要求。微课脚本是制作微课的基础和前提。一部完整的微课脚本,可以使教师(制作人)有步骤地、较为轻松顺利地制作出一节微课。微课脚本设计是指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微课类型,对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进行精心地构思、设计和编制。微课脚本设计可参考表3和表4的微课脚本设计模板进行编制。
模板中的“微课名称”,是指表2中微课对应的教学标题,“内容”是指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细划分而得到的多个小片段内容,“画面”是指小片段内容的媒体表现,“景别”是指画面主体占画面空间大小的描述,“教学反思”是指教员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设计的表格文件要进行单独保存,文件包括文件名和文件扩展名,可采用“微单元X_微课X_文件名.文件扩展名”的形式呈现,比如“微单元1_微课1_神奇的蒙版脚本设计.doc”,便于对微课的教学支持资源进行有序整合。
八是制作准备的编制要求。制作准备是根据微课脚本设计对微课制作进行的前期准备。对于录制屏幕式微课,需要依据微课脚本设计和恰当的媒体素材,制作出精美的PPT课件;对于实景拍摄式微课,需要依据微课脚本设计,进行视频画面的拍摄,收集有价值的视频素材;对于动画虚拟式微课,需要依据微课脚本设计,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能够反映真实情境的虚拟动画素材。由于媒体素材制作过程繁琐复杂,因此在该栏目中不需进行过程描述,但要将已准备好的媒体素材文件添加至栏目中。素材文件包括文件名和文件扩展名。
九是微课制作的编制要求。微课制作是对已准备好的媒体素材,按照声画同步的基本要求,进行再创作,生成微课文件。由于微课制作过程更加繁琐复杂,因此在该栏目中不需进行过程描述,但要将制作完成的微课视频文件添加至“微课制作”栏目中。微课文件包括文件名和文件扩展名,可采用“微单元X_微课X_文件名.文件扩展名”的形式呈现,比如“微单元1_微课6_冒泡排序法.mp4”,便于对微课进行后期整合,使生成的电教教材中的微课有顺序地排列。
一、研究的目的:
1)探索具有东风小学特点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方法、模式、途径。
2)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点上,总结合作学习、合作活动、合作生活的案例,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提高。
3)更新干部教师的观念,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忧秀教师,促进学校工作。
二、指导思想:
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本,在“九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主体教育研究,探索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方法、途径、模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为未来人才打好素质基础。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在学科教学中,深化“三学一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方法、模式。
2、在集体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深化“三自椫傅肌墓ぷ魉悸罚芯啃纬裳哦泳瘛⒑献髂芰φ耐揪丁⒎椒ā?
3、在实践活动中,精选、开发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活动,形成东风小学必要的活动系例。
四、研究对象:东风小学全体学生
五、研究方法、原则、策略
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和调查法。
原则: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实践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合作性原则。
策略;全员参与,主题研究,案例教育,滚动深入。
六、研究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佟岳
组员:全体干部,刘长荣、段景明
2、加强校科研室建设
使教科室成为教育教学的参谋部,教育理论的宣传站,科研骨干的培训站,课题的研究中心,指导中心和管理中心。
教科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成果的扩展工作。
3、培训队伍
1)、学习主体教育理论及有关2 1世纪教育四个支柱的论述,特别是关于合作方面的论述,转变观念。
2)、自我总结“九五”期间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生活的实例,加以完善,申报自己的研究课题。
4、成立三个子课题组(与主要研究内容相对应),分别课题领导小组成员为组长
合作学习研究组: 张舂旺
合作生活研究组: 王桂芝
合作活动研究组: 德育:范玉霞
艺术:郝文敏
体育:张振义
科技:张春旺
学科:刘学德
学校聘请有关专家做为顾问,以校研究实践为主,上下结合。
使全体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努力实现方案式的工作计划,研究式的工作过程,小结式的工作检查和成果式的工作实效。在整体活动上每学期要进行有主题的研究活动l0次以上。
5、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交流研讨。坚持每学期一小结,每学年一总结。全体教师都要围绕自己的课题进行总结,分学习、生活、活动三个组进行研讨,总结推广典型案例,进
行个案研究。
6、组织教师个人教育思想专题研讨活动。
7、完善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建立科研成果申报制度。
(包括案例、论文、小结等)营造一种科研的氛围。
八、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2、2棗2002、12 学习理论,总结:“九五”经验教训,撰写文献综述和课题论证报告。制定课题方案,成立课题组及子课题组。
基本情况:办公实习
实习目的:通过办公实习了解保险行业及其营销运作状况,在此基础上把 所学的商务和营销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培养实际工作操作能力与分析思考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并积累一定的社会处世经验。
实习地点: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支公司
总结报告:
今年暑假,我有幸到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荣昌支公司进行了为期40天的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和书本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 受益匪浅。现在我就对这40天的实习做一个工作小结。
在中国人寿荣昌支公司,我先后接受了保险业基本理论和中国人寿新推出的险种——万能险的基本条款及规定的培训,参加了了关销售万能险的产品会和不同形式的客户联谊会参与听讲新人培训会与每周例行的大小型晨会,参与保险人换签合同的各项流程处理事宜,接待保险业务员及为其制作、打印各种险种利益的演示表格,辅助个险销售部及组训室的其他同事解决工作上的问题等。通过这些各种形式的工作参与,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实用知识,主要是:
(1) 保险方面的理论和知识以及保险行业的现状,使我对保险有了一个更客观、全面的认识,理智的判断,也激发了我对金融学的深化了解和欲学以致用的兴趣。
(2) 通过对已知资料的分析和与同事们的交流,提高了自我的思考认知能力,通过对保险业的现状的研究和前景的科学预测,进一步引发了我对职业取向的思虑,帮助了我在大学期间进行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
(3) 对职场有了初步、真实、贴切的认识,明确了努力和改善方向,通过与同事们和众多的业务员的交往、接触,学到了珍贵的人际交往技巧和处世经验,交到了几位可以虚心请教的长辈朋友,感谢他们对我的指导、教育和思想启迪。
(4) 电脑办公的实用知识与软件应用技巧,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强化了我对扩展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学习欲望。
(5) 勤奋、踏实、认真、负责任做事风格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认可,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当然,以我个人之见也发现了一些小的问题,如保险人考核制度不够健全,保险业务员职业素质参差不齐,出勤制度不够完善,分工不定期不够明确等需要改善。
这次实践教会了我许多,不仅让我扩展了知识的视野,增长了社会见识,而且为我大学毕业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是我青春时期的一笔重要财富,使我终生受益。
为着重探索信息技术环境较差的农村贫困地区如何通过理论、模式、方法的创新来实现“大幅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2004年6月,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国家级贫困县同时也是国家“农远工程”试点县)教育局的积极支持下,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与丰宁满族自治县教育局签订了“大幅度提升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信息化教学理论、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实验”的项目协议。
首批参加跨越式课题的学校共7所:包括5所小学和1所中学的农村试验区。通过历时六年多的实践探索,课题取得了显著效果,并探索出一套可以大面积复制和推广的模式和方法。
为推广课题研究成果从而使更大范围的丰宁农村孩子受益,在县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及积极推动下,于2008年9月和2009年9月,分两次将课题学校从6所扩展到11所,又从11所扩展到32所,几乎遍及全县各个区域。共有试验班110个,试验教师127人,参与试验的学生4 535人。小学借助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一、二全部在非网络环境下进行试验,中学借助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三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试验。①
本试验项目通过对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层次整合,提高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经验进行探索、总结和提炼,初步探索出一套符合丰宁发展规律、适合农村教育实际情况的“丰宁”发展模式。让高质量、高效率成为衡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标志,使农村校(或薄弱校)的孩子也享受到和城里名校(或强势校)学生一样的良好教育,从而切试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现将丰宁试验区课题经验总结如下。
一、聚焦小学主科(语文和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心和中心都放在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上,放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是丰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特色,也是多年来丰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方向。特色均衡是从学校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特色的视角出发,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特色优质数字化课程的建设为核心探索区域内义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新理念。特色均衡理念指导下的区域义务教育倡导突出自身优势打造品牌效应,使学科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校的课程建设等教学特色凸显出来,在特色中找均衡,在均衡中寻特色,最终将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学生与教师的和谐发展上。
二、区域内联片教研
在2009年9月课题试验学校达到24所这一相当规模时,为了促进试验区内各学校间的交流和合作,有效整合试验教师教研资源和课题指导力量,以便在片区更大范围内实现教师的同伴互助、扩大区域片区内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课题组和县教育局协作对24所试验学校实施了多次的联片教研活动,并形成了一套具有极强操作性的教研模式。联片教研活动的实施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同课异构,准备高质量的示范课。每次联片教研之前,课题组都会选定某一片区中的1~2位教师准备示范课的教学设计方案,所有参加该片区教研的教师都会针对该课进行同课异构,通过QQ或邮箱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共享出来供全片区内的教师参考。课题组组织整理这些教学设计方案并指导1~2位教师按照这些方案进行备课。
片区教研,以听课和议课为主要活动形式。课题组成员和该片区的所有教师听示范课并对示范课进行评议。评议的主要目的不是对该示范课提出不足和修改意见,而是所有参加议课的教师都要说出从这堂示范课中学到了什么以及这堂课与自己准备的课的异同。这样的片区教研打破了教师之间由于人际关系的原因对议课的表面应付,也更加注重教师学科知识的增长与构建,为教师找到一种快速共享知识、抓住关键知识、解决自己课堂教学中实际问题或困惑的新途径。
独立上课并改课。片区教研结束之后,片区内的所有教师都按照教研时的上课思路将示范课的内容在本学校按照正常教学进度进行试上,并将试上的教学设计方案在QQ群中或通过群邮件共享。
总结反思。在联片教研活动结束后,各与会教师需要结合本次活动写出自己的活动感受或反思,例如结合观摩课例进行自我剖析、反思收获以及如何自我改进等,并将反思发表在QQ群论坛上,教师之间互相阅读并可做出点评。
三、跨区交流
为开阔丰宁试验领导和教师的教学思路,使试验教师能较快地理解跨越式发展的相关理念,理清课题研究的思路,对课堂教学的操作模式有进一步的认识,让课题进展进入快车道,课题组在丰宁区组织了多次跨区交流与研讨的活动。2004年至今,课题组组织丰宁区试验教师及领导参与了跨越式课题暑期研讨会、北方区教学交流研讨会、基于农远工程的农村课堂教学研究现场研讨会、宁夏永宁参观交流活动等多项活动。通过这类与教育研究专家、其他试验校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跨区域交流,促进了丰宁试验区的教师和领导进一步学习创新的理论体系、扎试有效的课题实践方式、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并通过与试验学校间观摩交流,在课题管理、网络试验班教学管理、网络环境下的发展性教学评估、小学英语、小学语文、中学文科、中学理科等方面都进行了经验分享,为在丰宁区积极推动跨越式课题发展提供了参照和榜样。2010年5月,在丰宁县教育体育局的支持下,丰宁试验区举办了“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教育行政领导、教育研究专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群策群力,共同商讨中国农村整体教育质量提升的途径与策略,搭建高校、行政、学校“三位一体”系统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协作平台,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真正享受到优质公平的教育。这些跨区域的交流研讨活动十分有效地推进了丰宁试验区的课题工作的展开。
四、举办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
为了进一步推广课题成果,解决课堂教学的“少、差、慢、费”的问题,课题组和县教育局举办多次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如2009年4月3日,为了进一步落实有效的低年级课堂教学模式,丰宁区举办了全县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深化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改革,创新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模式,落实语文教学扩展阅读、夯试写字、提前写作,培养和规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此次通过现场听课、讲座指导、交流研讨、学生现场作文、成果展示等,在构建丰宁县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新模式,探索语文低年级教学中识字教学、写字教学、落试扩展阅读和跟进写作训练策略与方法,规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为全县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改革步入良性发展提供了引领和示范。
五、发挥进修学校的职能作用
县教师进修学校充分地发挥了其职能作用,配合课题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培训和教研活动,对全县的各中小学教学工作进行了有效的专业引领。县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课题理念、模式、方法、技术不断地深入学习和探讨,积极研读新教材、新课标,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当试点校的课题研究已探索出一套能够有效提升农村课堂教学质量、可大面积复制和推广的理论、技术、模式和方法时,为了推广课题成果,以使丰宁更大范围的农村儿童受益,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县教师进修学校对全县中小学的领导、教师实施了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包括组织培训和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教学现状,以“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教师行为”为培训的出发点,制订了系统的中小学师资培训计划,并根据培训内容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例如课例培训、交流互动等,从而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研活动开展了包括听课和评课、组织县级骨干教师开展“送课下乡”活动、配合各学区开展区域教研活动等。这些教研活动的开展对于全县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偏远山区教师、老教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教师得到了较高水平的专业引领,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激发了教育教学和研究的激情,并扩大了课题的影响面,促进了丰宁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六、家校互动以取得家长和社会力量的支持
课题研究能够取得现在的成果,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家长的支持是试验能够取得长足发展的原动力。家长的态度和对试验效果的肯定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生源甚至信息化的装备水平以及后续的资金支援。丰宁三小、一小通过组织家长观看教学实录、联席会等形式,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自愿为试验班班级添置多媒体设备。各校通过召开家长会,主动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对课题、对学校教学的信任与支持。家长的支持减轻了试验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强了学校和试验教师的信心。此外,非试验班学生家长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支持学校的试验工作,一种参与、支持试验的氛围已经形成。总之,多种形式的家校互动活动成为了积极推进课题顺利开展的有效方式之一,它为试验的顺利开展营造了相对较好的社会环境。
注释:
①编者注:为适应农村实际,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选择了三种基本模式:模式一,建立教学光盘播放点,每套设备包括一台电视机、一台DVD机和一套教学光盘;模式二,建立卫星教学收视点,每套装置包括一套卫星接收系统,一台计算机及其相应的外设,以及电视机、DVD机和成套的教学光盘;模式三,建立计算机教室,每套装置主要由卫星教学收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和联网的计算机教室系统构成。
【关键词】E-learning 在线培训 学习 共享 在线管理
在线学习和培训系统是在学习活动中为学习型组织提供一套完整的全流程管理软件,涵盖了学习资源的规划,知识管理,传统的培训管理,在线学习管理,考试管理,积分和激励管理等应用领域。
传统的培训方式存在成本高,缺乏连续性,资源利用不足,覆盖面小,间断工作安排,无法跟踪学习,培训管理缺乏等弊端,而在线学习系统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自由调整进度,节约培训成本,更新内容,减少规划时间,跟踪学习,快速培养人才等传统培训方式不容易实现的效果。
在线学习培训系统可以为员工提供渠道来了解更多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中学习。
还可以使培训管理者可以减轻工作负担、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丰富教学和考核手段、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更新培训和考核内容、实现不同岗位,不同人群的分类分级考核。
企业本身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公司知识的管理、传播、沉淀和创新,提高生产率和工作效率,降低培训成本,提高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增强企业凝聚力。
1 在线学习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主要包括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以学习为主,其他交流互动方式为辅,并配以在线的练习与考核,以提高在线学习的实效和质量。
(2)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及学习计划,来安排学习进度和流程,及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3)集在线学习、在线培训、在线考试和交流互动为一体。
(4)方便和实用的后台管理,以提高讲师和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2 功能模块
2.1 在线学习
(1)流媒体视频点播服务器[支持:宽带/高清/音频]。
(2)学员自动开通课程。
(3)讲义和视频同步播放。
(4)学习进度记录管理[时间累计/次数累计/时间段限制]。
(5)讲义权限下载、视频课程加密。
(6)添加课程及目录灵活的设置和组合。
2.2 网络考试
(1)支持单选、多选、判断题、主观题型。
(2)学员根据设定日期进行试卷考试。
(3)学员考试成绩及记录管理/考试成绩排名。
(4)随机选题组合出卷。
(5)考试时间设置和无刷新倒计时。
(6)后台阅卷及成绩管理。
2.3 知识管理、资源共享
(1)管理员通过后台进行知识类别管理。
(2)管理员对上传的文件进行审批。
(3)学员通过前台登陆后进行知识按分类上传。
(4)学员按权限可以对不同类别的知识文档进行下载或在线查阅。
2.4 在线交流
(1)学员在前台页面能够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提问。
(2)学习课程同时能够在线做笔记心,可以共享心得。
(3)讲师可以进行在线答疑。
3 主要实现技术
系统实现界面主要使用JQuery UI插件,使用JQuery UI的组件进行页面开发界面更美观统一,界面友好性更强,同时可以减少对界面开发的时间,为了减少网络数据传输流程,使用异步通讯技术进行局部数据传输.
页面布局用DIV+CSS,数据列表后台采用ECSIDE插件,能自动分页,通过配置能够对数据进行导出,极大方便了数据的显示功能。
各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后台数据。开发使用J2EE平台,java语言有很好的移植性。系统采用MVC(视图层、模型层、控制层)多层的分布式应用模型,从逻辑上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前端的客户端软件、中间层的应用服务和后端的数据存储。所有分析数据都存储在后端的数据库服务器上,计算密集型的任务集中在中间层的应用服务上完成,客户端展现数据及分析后的结果。这种结构减少了代码的耦合性,增强了模块复用性。采用Struts2+Springle3+Hibernate3框架,使用Struts2和JQuery UI对用户界面进行开发,使用Spring3对系统的逻辑进行控制,使用Hibernate3通过配置XML文件对系统事务进行管理,使用框架能够极大的减少代码量,能够很好的保障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后期维护也很方便。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 2005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库进行自动备份。
4 系统设计原则和目标
4.1 部署简单
上传至WEB服务器,配置好配置文件即可。
4.2 性能易于优化
本系统架构采用3层架构,由于模块化开发使得代码的质量得以保证,可以用负载平衡Apache+Tomcat实现动静分离,优化Tomcat自身性能,Apache+3Tomcat集群等方法提升性能。
4.3 移植性强
由于JAVA得平台无关性,使得他的移植性很方便,根据不同的系统安装相应的JDK即可方便移植。
4.4 扩展性好
由于JAVAEE的接口技术使得模块之间的依赖性降低,及控制反转,依赖注入等技术使得功能扩展性加强。
4.5 大幅度降低开发和维护时间,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
本系统架构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并广泛地使用了多种设计模式如MVC、Command、Dao等,这些模式的使用大幅度重用代码,降低各模块间的耦合性,使得开发和维护的时间得到很大程度的缓减,从而降低本项目的开发和维护成本。
5 系统详细设计
5.1 在线学习
如表1所示。
5.2 考试管理
如表2。
5.3 知识库管理
如表3所示。
5.4 共享管理
如表4。
5.5 课程管理
如表5所示。
6 总结
本课题的开发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在线学习、培训、考试等功能,基本满足了企业内部和跨区域的在线培训需求,对各个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系统的架构和应用技术进行了阐述,本系统应用的架构和技术都是比较新的,对系统的后期维护和扩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系统的移植性很强,能够部署在Windows和Linux中。同时对系统的负载能力进行了分析,采用负载均衡技术,保障多用户的同时并发时系统的稳定性。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对培训要求的提升,后续必然对系统要进行升级,由于本系统的开放性和技术的先进性,这些后期维护成本很低。
参考文献
[1]Art Taylor.JDBC数据库编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JAVA SE 6.0编程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孙卫琴.精通Struts:基于MVC的Java Web设计与开发[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08).
作者简介
王蕊(1981-),女,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河北九华勘查测绘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工作。
作者单位
【摘 要】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对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主观能动力有着重要作用,适应当前的教学模式。所谓数学教学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效果进行客观衡量的过程。文章对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观重要性为出发点,对如何构建“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 学为中心;教学观;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5-0134-01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多因素的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监督和强化的作用,能推动课堂学习效率,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以“学为中心”教学观为主的教学评价作用
对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评价对学生和教师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以下将对教学评价的作用进行分析。
1.教学诊断的作用。要想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落实到实践中,需要教师构建多种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从各个方面对该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其质量和水平,对此进行全面性综合评价,能准确地分析出当前教学活动能否达到教学目标。针对评价中存在的错误能及时分析出原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法,是对教学进行的一次科学性诊断。
2.教学激励的作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是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在实践环节针对学生当前学习水平构建教学活动。在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时,对教师和学生能起到促进作用。通过教学评价能反映出当前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成绩检验能激励学生进行学习,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监督能提升其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3.教学调节的作用。对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能起到调节教学进度的作用,评价得到的信息能使教师和学生了解自己教和学的情况,根据教学评价,教师可制作信息反馈计划,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方式。学生根据教学评价能调整学习方法,从而达到预计的教学目标,进而实现调节的作用。
二、如何对以学为中心教学观进行评价
对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评价能让学生和教师认识到自身教和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以下将对如何对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教学评价进行分析。
1.课堂评价。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根据自身学习能力改变学习方法,提升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在对课堂评价中,教师可对学生当堂的表现进行分析,在课堂教学对课本内容检测。学到《几何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可制作多个几个图形,拿到课堂上和学生进行讨论,在互动中向学生阐述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和性质。可应用考试测试的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选定的测试题要和几何图形相关,可将其扩展到其他领域,如立体图形、几何图形和立体图形有一定的联系,学生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增加对立体图形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当堂表现,对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规范评价内容,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考试结果等纳入考虑范围内,从整体出发,扩展评价范围,在扩展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课堂检测中学生能认识到错误所在,进而提升学习能力。
2.实践评价。对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实践评价是当前较为理想的评价方法,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评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中可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3~6个成员,根据教学目标,给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在《特殊三角形》的学习中,不同的小组学生对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特征和性质进行分析,每个小组代表一种图形,在讨论阶段,将自己总结的成果分享给大家。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明确本组的讨论的内容,还学到其他小组的精华。在学习时明确教学重点,解决疑难问题,使课堂结构发生变化。在实践评价阶段,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发言,老师根据学生发言效果,确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必要时可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取长补短,在错误中成长,增强本小组的整体实力。对实践活动进行评价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实践中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提升自身数学学习能力。
3.课后作业评价。课后学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阶段,为了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需要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首先,要明确作业任务,在课后作业布置中要根据当天学过的知识体系,将重要的知识点或概念作为课后作业,对具体学习目标进行检测。其次,可进行单元习题练习,学生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单元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反复巩固学习过的知识。例如,学到《反比例函数》时,教师在课后作业布置中要将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区别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总结反比例函数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作业评价中要将学生的作业字迹、作业内容等作为评价内容,及时提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不足,让学生主动分析错误的原因,自主解决问题。最后,检查作业时,将学生再次出现的问题整理成教学重点,在下次教学中重申一遍,让学生对问题引起重视,努力使课后任务成为推进、巩固独立学习,深化独立活动效果的活动,通过课后作业评价活动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优化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对此进行科学地评价,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积极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创新使用教材。在评价过程中要明确评价的内容和具体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客观判断。学生和教师在评价活动中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发现差距,调整自我,实现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张思明,白永潇.数学课题学习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