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文学比较论文范文

中西文学比较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文学比较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文学比较论文

第1篇:中西文学比较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SWOT分析启示

大学创业教育从狭义来说,就是通过开设创业学课程,给学生传授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本领和技巧,使其能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就业岗位;从广义来说,就是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创业综合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对于推动创业行为,培养创业意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缓解就业压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创业教育是各国高校所面临的新课题。美国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首创者和践行者,教育成效显著,在教育理念、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

教学理念与培养目标比较。在社会本位和多元化价值观的指导下,美国大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理念,为学生多元化职业发展服务。我国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很多高校仅仅把它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途径,而不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主动创业的精神和意识,更没有上升到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社会活力”的社会使命为己任的高度。美国创业教育主要以培养企业家精神为依归,目的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素质,尤其是创业精神和能力,不以追求眼前的成功创业者为目的,而是为未来人才培养发展做储备,以非功利性创业教育为主。而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目的多是为了培养能够制造出更多工作岗位的人,功利性较为明显。

课程体系比较。一、课程体系成熟度不同。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成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我国的课程体系建设尚在探索之中,教学模式不够鲜活;教学方法不够丰富;实践教学相对薄弱;教学途径与形式也比较单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课程教学与创业实践活动缺乏系统设计,关联性不强。二、课程内容丰富度不同。美国已经建立了丰富的课程内容,涉及会计学、管理学、金融学等各个领域,典型课程包括“风险投资”、“创业营销”、“机会识别”和“创业研究”等,教学内容多以现实社会的状况为切入点,按照一个创业成功过程所需的因素来设计,并自始自终将现实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贯彻在教学过程,使学习者置身于创建企业、发展企业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中加以引导。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实用性和针对性强。我国的创业课程主要集中在企业运作管理领域,教学内容多为原理与方法表述,案例多为舶来品,探究性与体验性内容较少,专业性不强。三、课程形式多样度不同。美国的课程形式多种多样,各个学校可酌情决定课程形式,没有统一的模式。而我国大多是以讲授式、讲座式、任务式和案例式为主,教学内容说教式居多,教材编排整齐划一,课程形式较单一。四、创业课程实践度不同。美国大学创业实践活动十分丰富,既有专门的实践导向型课程,如商业机会选择、商业计划书制定、资本筹集等,又有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如市场调查、企业实地考察、实际体验、创业(创意)计划大赛、创业交流会(俱乐部、协会)等,而且每学期安排科学周密。而我国创业实践课程很少,一般只有商业计划书等2~3门,多数院校以理论课程为主,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开设实践课程,以“创业竞赛”、“现场参观”、“创办科技园”等活动来代替课程实践。

师资队伍比较。美国的师资队伍主要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业和企业管理经历的人担任,企事业单位兼职教师所占的比重很大,创业教育机构多。而我国主要由缺乏创业经历的就业工作指导教师构成,企事业单位兼职教师所占的比重小,创业教育机构数量少、规模小。

实施效果比较。美国创业教育对本国经济增长、社会就业、学生全面发展作用显著。波士顿银行1997年《MIT:冲击创新》报告显示,自1990年以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毕业生和教师平均每年创办150家新公司,仅1994年这些公司就雇佣110万人,创造了2320亿美元的销售额。我国的大学生创业虽然成就了一批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好项目,一批颇具潜力的企业,但是在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目前还没有凸现出来。

保障支持体系比较。美国社会重视和支持创业,创业文化氛围浓厚,有关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较为齐全,创业教育外部环境良好;而中国社会未形成支持、鼓励创业的氛围,政府目前还没有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和法规,创业教育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由旧金山大学的StEins教授提出,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对象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分别代表优势因素(Strength)、劣势因素(Weakness)、机会因素(Opportunity)和威胁因素(Threat)。前两者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后两者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SWOT分析结果见下表。

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

优化创业教育体系。一、调整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理念。创业教育不能以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为终极目标,而应站在为创业型社会培养储备人才的高度,着眼于整个民族的创新与创业意识的培养,将创业信念渗透到民族精神中去。理念决定着创业教育的方向,因此,必须加强学习研究,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完成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到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关注初级的知识获得(表层性的知识理解和记忆、简单化的问题解决)到关注高级的知识获得(深层理解、高级思维、实际问题解决)、从关注知识技能的记忆保持到关注学习在不同情境中广泛灵活的迁移、从关注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到关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从关注外部管理到关注学习者的自我引导式学习、自我调节性学习的转变。二、完善课程体系。学科课程是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载体,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必须进一步遴选、开发和整合教学内容,增加主题创业、风险分析与评估等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强课程教学的系统化设计和教学过程管理,正确处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内部及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加大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大力推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教学技术及手段,积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决定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必须通过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积极聘请或引进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以及扩大创业培训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等措施来提升整体素质。四、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创业教育要发展,研究开发要先行。虽然我国这方面研究逐渐活跃,队伍正在扩大,范围比较广泛,内容不断丰富,成果数量逐年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但整体上还很滞后,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缺乏专业深度;教学教改研究大多缺乏可执行性;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稳定成熟的专业队伍。因此我们要整合专业研究队伍,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总结、提炼,形成国际化与本土化深入兼容、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的较为成熟的体系来指导实践。

第2篇:中西文学比较论文范文

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University,CMU)的信管专业称谓信息系统管理(InformationSystemsManagement,ISM),设置在Heinz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授予理学学士。课程为总学分143,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信息系统环境、系统开发基本原理、设计和开发的应用、软件开发项目、信息系统应用。学科核心课程和组织管理相关课程任选一门;设计科学与理性选择相关课程任选一门;研究方法相关课程任选一门;专业沟通等课程任选一门。内容区域:信息系统选修课、组织方面、设计科学和理性选择、研究方法、专业沟通5个领域的课程。计算机科学基础:初级/中间体设计和中间体/高级设计。数学和统计学课程一门,统计学推理和实践(选修一种课程)。

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ofArizona,UA)称为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设置在Eller商学院,授予工商管理学学士。课程有基础课程:英文写作、商业数学、计算机和网络社会、数学、财务会计入门、经济学、管理会计学入门、管理中的统计学推论、基本经济问题。必修课程:高级代数、管理和组织、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数据结构和算法、基本运作管理、使用和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管理、商业基础道德一体化和管理法则、商业数据交流、公共机构和政策的整体经济、业务决策的微观经济分析、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此外学院还开设有专业选修课以及人文科学选修课。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UniversityofMinnesotaTwinCities,UMTC)是信息与决策科学(Information&DecisionScience,IDS),在Carlson管理学院,授予商学学士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简略微积分或微积分、新生写作或同等课程、心理学概论、商务统计:数据源、表述及分析、金融计算概论、职业技能基础。核心课程:管理基础、管理会计学入门、商务处理和管理的信息系统、财政学基础、运作管理入门、市场营销原理、员工和劳资关系、跨国公司的环境、商业通讯。专业课程:系统发展计划简介、商务系统的分析和建模、信息技术基础、管理信息服务沟通、国际化。商务方针核心课程:商业通信、跨国公司环境理解;跨国商务、商业方针;策略程式化和执行(任选一门)。选修课程:财政学的信息系统和技术、高级数据库设计、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信息系统特别主题、信息系统产业实习。

麻省理工学院的Sloan管理学院是世界著名的管理学院,SDM专业设置在旗下,无疑对SDM专业的管理类课程设置具有明显优势。从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麻省理工学院的SDM专业是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导向,学校培养的学生是管理科学专业的偏信息技术方向,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又不是非常的深入,因此主要培养学生为实现有效的信息系统支持而产生的技术和应用方面的能力。学校SDM专业的毕业生被录用的职位广泛,包括产品设计、系统开发、产品研发和创新、工程管理、运营管理、IT软件开发、市场营销、销售。同时还会有一些行业专门聘请SDM的毕业生,其中包括航空航天、国防、政府信息系统、电信、银行和咨询公司。

众所周知,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是世界最强的专业之一,在开设ISM的课程中充分利用了学校这一学科优势。从ISM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门数较多且涉及领域广泛,强调对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的训练,对开发信息系统的原理、方法及技术的掌握要求高,开设了多门信息系统的课程。学生对经济领域以及组织管理要求有深入的了解,开设了高级微观经济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程。同时对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视,开设了沟通、写作等相关课程。CMU的ISM专业培养的学生是组织中信息系统的开发者,是信息系统终端数据的分析者,是为组织提供信息系统服务的高级咨询师。ISM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比较广,包括银行、IT行业、金融业、传媒业、制造业等,职位包括分析师、应用工程师、助理顾问、商务技术分析师、ERP开发员、财务分析员、IT项目员、QA工程师、高级顾问、软件工程师等。

亚利桑那大学与麻省理工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并称为管理信息系统(MIS)三巨头。学校开设的管理学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并重,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如数据结构和算法、数据库原理和应用以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也要对管理领域的相关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如经济学、管理等课程,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UA的MIS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技术性较强的管理类人才,主要从事的是组织中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和咨询等职业领域。目前从UA的MIS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看,多从事商务分析、商务应用开发、信息技术咨询、系统分析师、信息技术开发项目指导、数据库管理、商务智能分析、系统开发、数据库分析、网站开发、网络管理、技术支持专家、信息系统管理、信息技术使用者联络员等。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IDS专业授予的是商学学士,它的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商学的特点,如开设了商业通信、跨国公司环境理解和跨国商务等课程,又有和商务有关的信息系统课程如商务处理和管理的信息系统、商务系统的分析和建模,同时开设经济管理的课程,但相关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较为弱化。从该校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IDS注重培养商务型信息管理人才,为组织提供更多熟悉商务运作的信息管理类人才。它们的学生多从事银行投资、市场、咨询、金融等方向的工作。

以上4所美国大学信管专业的学位授予,课程设置各具特色,每所学校依据自身的学科优势,构建具有特色的信管专业,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备经济管理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以职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的培养。从就业方向看,麻省理工学院SDM专业毕业的学生多从事管理类方面的工作;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毕业生主要从事信息技术较深入领域的应用,亚利桑那大学毕业生多从事信息技术相关的一般性的工作,而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学生从事信息技术支持的商业的工作。不管是哪所学校的毕业生,信管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的工作领域都是比较宽泛的。

清华大学的信管专业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之下,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学生要学习必要的基础课程,包括会计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信息管理导论。还要学习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动态系统分析与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专家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运筹学、计算机系统原理、生产与运作管理、面向对象的分析技术方法等课程。学生毕业后,进入各类企业与政府部门,从事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主要的就业企业类型包括国内外知名的咨询公司、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电信公司、高技术企业等。从清华大学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情况以及其自身在信息技术和工业工程学科方面的实力,可以看出清华的信管专业偏向技术方面。复旦大学信管系设置在管理学院,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课程设置与清华大学基本相同。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方向基本一致。武汉大学的信管专业设置在信息管理学院之下,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信管专业的主干课程与清华大学所设课程基本一致,但有所不同的是学生要学习一些图情档案知识,以体现学科特色。东南大学信管专业设置在经管学院下,学生毕业后授予管理类学士学位。其基础课程与清华大学信管专业所设基础课程类似,但与清华大学相比,该校还开设较多的企业管理和经济类课程。综上,国内学校虽然普遍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但培养目标基本一致,主要以培养具有信息分析能力与企业管理创新,能够驾驭信息资源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美国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在本科生的专业方向设置是多样化的,有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技术、信息技术、传播学、信息科学等多个专业方向,职业导向较明确。美国大学信管专业的名称有所不同,授予该专业的学士学位也是不同的,如管理科学、理学、商学学士等,从授予的学位上明显可以看出信管专业所具有特点和学科偏向。我国大学信管专业方向相对单一,学士学位授予的领域主要是管理学学士。

第3篇:中西文学比较论文范文

林语堂以其学贯中西的底蕴,熟谙中西文化的功底,为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现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翻译家。他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论文《论翻译》里。本文分析并评价了其文中所包含的林语堂的主要翻译思想,包括“翻译艺术”说、语言学和心理学层面的研究、译者的素质和翻译的三个标准。他的翻译思想对后来的翻译研究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林语堂;翻译思想;《论翻译》

引言

林语堂作为一位将中华文化介绍到国外的重要翻译家,近些年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林语堂(1895―1976),是著名的学者、作家和翻译家,自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在各类期刊上发表汉语和英语散文、杂文等,并撰写了许多反映其翻译思想和观点的论文。

由于政治等原因,林语堂在美的英文创作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在大陆逐渐翻译并出版,同时大陆对林语堂的研究也迅速升温。本文对其翻译思想研究包括“翻译艺术”说、语言学和心理学层面的研究、译者的素质和翻译的三个标准等方面,以期达到对林语堂较全面的了解。

林语堂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作出的贡献更是显而易见:在中国文学现代文学史上,他推动了中国现代散文写作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在海外,他的翻译和英文创作开拓了美国华文文学的题材。作者希望通过这篇论文,能够使学习者对林语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翻译艺术”说及译者素质

《论翻译》一文里,林氏开文第一句话就点明了翻译的性质“谈翻译的人首先要觉悟的事件,就是翻译是一门艺术”(张,2005:5)正如曹明伦教授所说,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但翻译的任务并不是要揭示什么规律,所以我们说翻译不是科学”、此外,“‘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决定了翻译过程是个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译者从事的是一种艺术性的再创造活动,因此说翻译是一种艺术”(曹,2007:180181)。

(一)翻译是一门艺术。林语堂是一位多产的翻译家,在翻译理论上颇有建树,然而最系统、最全面地反映其翻译思想的当数长篇译论《论翻译》。他在文章的开头明确提出,“谈翻译的人首先要觉悟的事件,就是翻译是一种艺术。凡艺术的成功,必依赖个人相当之艺才,及其对于该艺术相当之训练。此外别无成功捷径可言”。依林语堂看来,“就是应以原文之风格与其内容并重”,特别是“不但须注意其说的什么并且须注意怎么说法”。

(二)译者的素质。林语堂提出了对译者的要求,“第一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的透彻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的问题有正当的见解”。由此又提出了译者的三条责任,“第一是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第二是译者对中国读者的责任,第三是译者对艺术的责任。三样的责任心备,然后可以谓具有译家的资格”。

二、语言学和心理学层面的研究

林语堂非常重视心理因素在翻译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在《论翻译》一文中,他创新地提出从语言学和心理学角度来看翻译,翻译受译者的个人心理和社会心理影响,倘是我们要于此问题得比较客观的解决,自当以语言文字心理的剖析为立论根基。必先明语言文字及行文心理的事实,然后可以做译者标准应如何、态度应如何的结论”。

林语堂开辟了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崭新视角,正如周仕宝所说,“林语堂是中国译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的学理剖析基础的学者,他无疑给中国的译学理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现代性的理论基点,从而提升了理论本身的学理品性”。

三、翻译标准“忠实”“通顺”“美”

林语堂的翻译皆以原作为中心,依势而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处理各种不同语境和内容的要求,尽量保全原文的风格和特色,使译文达到“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他认为,翻译的标准问题大概包括三方面:第一是忠实标准,第二是通顺标准,第三是美的标准。

林语堂认为,“忠实”是“译者的第一任务,就是对原文或原著者的责任”。“忠实”有三层含义,第一是“忠实非字字对译之谓,译者对于原文有字字了解无字字译出之责任”。第二是“译者不但须求达意,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第三是“绝对忠实之不可能”。

“通顺”“即忠实非说不通中国话之谓”。要做到“通顺”,“译文须以句为本位”,且“须完全根据中文心理”。“寻常作文之心理必以句为本位,译文若求通顺亦必以句译为本位,寻常作文之心理程序,必是分析的而非组合的,先有总意义而后分为一句之各部,非先有零碎之辞字,由此辞字而后组成一句之总意义”。

“美”林语堂要求从达意到传神,在充分尊重原著者和本国读者的基础上,以译语文化的阅读习惯为标准,以译语的行文规范为准绳,直达美的境地,简言之,林语堂的翻译标准实质上就是美的标准。他以句译为形式基础,内容上以达意传情、求美为旨归,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翻译理想,即“美译’,理论。

四、结语

林语堂作为一个伟大的翻译家,为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虽然很少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但却把翻译难度很大的中国古典文学翻译成了英文。为促进中外文艺交流,林语堂做出了锲而不舍的努力。

在翻译理论方而,林语堂是中国译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学理剖析基础的学者,林氏的翻译理论即便在现在.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综合上文的梳理与分析,可以看出,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对我国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样,可以使我们加深对林语堂及林译作品的认识和了解。另外,在全球文化大交融的今天,回顾和研究其翻译思想,对发展翻译事业,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事业是不无裨益的。

参考文献:

[1]Lefevere André,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曹明伦.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林语堂.林语堂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第4篇:中西文学比较论文范文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1.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选择,简单的说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就要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结合这一目标,考虑到“学以致用”,《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要系统讲授各个时期中西交流的发生、发展及其内容和方式,尤其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接触、碰撞、冲突和交流、融合。

让学生了解中国与西方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语言、科学技术与艺术等诸多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互动关系,由此知晓各种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促进学生了解和探讨汉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的是总结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进程阶段性和整体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开放和交流意识、正确对待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为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和对外文化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和中西交流的现状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遍布全球各大洲,根据2012和2013全国来华学生简明统计,生源大国的格局基本稳定,排在前10位的是韩国、美国、泰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哈萨克斯坦和巴基斯坦。非洲、欧洲、大洋洲来华留学生数增长显著,但大部分的留学生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针对这一现状,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例如可以适当增加与东南亚国家交流讲授的课时,以适应汉语国际教学中的需要。

另外,中西文化交流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大部分的教材编订的教学内容以清朝为结点,这就要求老师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清末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情况进行甄别,大量收集资料并选定相关材料作为教学内容,这样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也更有利于与留学生的交流。

3.兼顾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兴趣

“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有一定的了解。以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为参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对《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非常有利,因为本课程课时有限但课程内容涵盖量大,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侧重有很大的空间,而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理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在授课之初,可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掌握学生的意向,初步选定教学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反馈,例如通过网络及时掌握学生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另外,老师提供丰富的课下阅读资料,包括书目和网站,同时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兴趣课下收集电子书、图片、视频等各种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对课堂内容加以补充,并通过网络群和公共空间存放资料,让学生们有选择地自由阅读,更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求,并要求学生定期撰写阅读笔记和心得,在课上预留5-10分钟,让大家互相交流和分享,从而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率。

三.教学方式的优化

1.重“专题”

重“专题”是指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打破传统章节的束缚,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凝练教学专题,突出教学重点。专题教学的优势在于让学生能够聚焦“专题”,让知识的展现更具有内部逻辑性和系统性,让教学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利于提高教学的深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适合专题教学的开展,首先在于教学专题的凝练,本课程的教学专题可以凝练为:丝绸之路、交流的手段、交流的性质、物质交流、科技交流、艺术交流、宗教交流、交流的阶段和特点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兴趣适当选择和安排课时。其次,是专题教学的形式,可采用讲授和讨论、课上和课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专题。另外,是专题教学的目标要明确,针对不同的形式,侧重可以有所不同,例如课上专题侧重于知识的体系性,课下专题侧重于知识的开放性。

2.重“评析”

重“评析”是指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结合基本史实,对交流的实质、影响和关系等加以正确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史实是基石,了解和识记史实并非此门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而是要通过知道“是什么”“是怎样”最终实现“为什么”“会怎样”的思考。因此,在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评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手段,要树立善于“评析”、敢于“评析”的意识,“评析”的主体既包括老师也包括学生,一般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评,老师再加以补充和总结;“评析”的内容要进行精选,既可包括课本内容,也可包括课外阅读材料,针对某些具有争议的案例,可以作为辩论的主题,开展辩论活动,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评析”既可以在课上进行也可以在课下进行,网络是课下评析最好的平台。

由此可见,“评析”是手段,其目的还是要通过“评析”,帮助学生思考,对全球文化、民族的交流建立正确的认知。

3.重“能力”

重“能力”是指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针对《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的性质,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兼顾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本课程具有大量丰富的史料,思辨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课上和课下对史料的分析来进行,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和观点要作好记录,并要求学生撰写文字材料,教师要及时回馈和总结,帮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突破思维定势。针对错误观点要及时纠正;针对正确观点要给予鼓励;针对有争议的观点,要进一步开展讨论,允许分歧的存在。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课本、阅读课上案例和阅读课下材料等方式得到锻炼,写作能力主要通过撰写读书笔记、课程论文等形式加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主要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前发言等形式加以提高。

以上几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可以实现充分的结合,在专题教学中侧重评析,在评析中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以此达到教学方式的优化。这对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课程的主讲老师也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

四.考核方式的改进

考核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力加以检测的一种手段,《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考核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对学生能力的检测。一般来说,总评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和小组表现)、中期成绩和期末成绩;分值的分布上,建议采用3:3:4的比例。

第5篇:中西文学比较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比较教学;英语专业课程;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86-03

当今世界各国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了解和学习西方国家文化是必要和必须的。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广泛,在英语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突显出来了,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五大基本技能,也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学习的过程,而是一个文化的吸收和传播的过程。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反映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片面性,重视目的语文化的吸收,而忽视了源语文化的传播。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来表现。因此,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了解对象国文化和传播本国文化的过程。语言都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并通过语言来表现文化。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是这样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的: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海姆斯(D.Hymes)于1972年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促使外语教学的目标从“语言能力”扩展到“交际能力”,进而发展成为“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他们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一门外语的基本语言知识,而且还要领悟该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现代大学英语专业教育则更应当重视了解西方文化和传播中国文化,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塑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笔者认为,语言教学应当涵盖三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即“语言知识教学”、“目的语文化教学”、“本族语文化教学”。只有兼顾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讲授,学生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掌握一门外语;只有对目的语文化知识与本族语文化知识相比较教学,使学生真正运用英语语言文化的思维方式来阐释中国文化,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文化的桥梁。

二、“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与当前英语教学的误区

随着伟大祖国的日益强大,汉语和中国文化也在不断地影响英语语言的发展,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英语教学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上个世纪的英语教学侧重于将西方文化引进来,而时间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英语教学的一大发展方向则是要运用英语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全世界。从13世纪马可・波罗的游记开始,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文明古国就一直吸引着西方社会,但长时间的语言不通,使得中国文化出现了“失语现象”。如今90后的学生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中成长起来,他们对西方文化的熟悉程度似乎已经超过了对老祖宗留下来的中国文化的了解,这无疑是过分强调对英美国家文化的学习而忽略中国文化的输入造成的。

1.教学目标。教育部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学生应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有较扎实的汉语基本功。但在课程设置中,大部分高校偏重西方文化的引入,开设了大批诸如《西方文化入门》、《英美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的课程使学生了解和熟悉西方文化;然而,涉及到汉语及中国文化的课程较少,对于中国文化的英文介绍却鲜有涉及。这使得许多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对外交流时,无法流畅地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

2.教材。目前高校英语专业使用的大量教材都选自英美原版出版物,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课后阅读任务也大多是英语的原版文学作品,其中中国文化含量几乎空白,在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同时,忘却了中国文化的英译,学生无法从教材中学习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大量的语言材料的输入才能使学生有较为自然的语言输出,教材中对中国文化的提及少之又少,学生在真实的跨文化交流的环境中必然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大批学者辛勤地引入西方文化,翻译西方经典,然而能将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著作很好地介绍给西方的译者却屈指可数。

3.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进中,大部分英语专业的高校更愿意引进“海归”,认为有着海外生活学习经历的教师更能胜任英语专业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也只局限于课本和西方社会现象,而很少联系中国文化和当前中国社会,更不注重教授这些内容的英文表达。教师在理解教学方法时也有一定的误解,教学大纲中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跨文化交际的人才,绝不是仅仅从语言角度教文化,单纯地引入西方文化,而应是从文化的角度教语言,考虑和兼顾英汉两种语言及其所代表的两种文化的相互交流。

由此可见,“厚此薄彼”是当前英语教学中的一大症结,在具体的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中西文化的比较问题,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不同的价值观念,而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又构建了不同的认知方式,形成彼此不同的交际风格与言语行为模式。在“引进来”的同时也应当考虑“走出去”。从而启发学生建立全景式的文化认知,明白彼此交际规范、词法、句法等方面的不同,这样有助于帮他们摆脱交际化外语学习中的困境,使学生能真正地运用两种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从比较教学的角度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当前我国英语专业课程的文化教学中存在着的三大误区:文化教学与语言知识教学相脱节、文化教学内容中凸显“文化定式”、文化知识的测试评价体系不健全。这三大误区均涉及到中西文化的比较,因此,笔者尝试从比较教学的角度来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1.进行与本土文化结合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改善与本土文化结合的英语课程教学设置,使之成为一个跨文化、跨语言的课程,从而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如果在课堂上便将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互动性地传递与积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母语文化的意识与兴趣,更能够健全学生的知识解构,同时将本专业的知识与经验与目的语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本专业的研究和考察。例如,在精读课上,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在遣词造句、篇章结构等方面融入汉语文学的相关知识;翻译系列课程中可以开设《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技巧》之类的课程,或是在翻译课程中选取一些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在课堂内体会中英语言和文化异同,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2.中国传统文化导入和渗透。学生通过中西方传统文化的比较和对比,能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异同,克服不同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能清晰地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加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能够用英语流利地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思想精髓,有利于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例如,在介绍西方传统节日时,可以提前让学生检索资料,用英文介绍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佳节,可以邀请外教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提问,帮助学生更准确地传递文化信息。这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运用英语交流,从而减少“高分低能”带来的“聋学生、哑英语”现象,增进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3.改革和完善文化测评体系。2004年新版的《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规定,取消快速阅读,取而代之的是人文知识,或者叫作文化常识(General Knowledge)。从考试大纲看,人文知识主要指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和英语国家概况三个方面,具体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地理、文化、宗教等基本文化知识,三大板块分别所占的比例大致为:文学30%,语言学30%,史、地及文化知识40%。新大纲对增加的人文知识有说明,要求考生能基本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现状、文化传统等;能初步具备英语文学知识;能初步具备英语语言学知识。测试目的为“测试学生对主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文学与英语语言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由此不难看出,新大纲把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了解纳入了测评体系,但时至今日,对于本土文化的掌握程度未被纳入测评。在这一大纲的指导下,国内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纷纷加大了英语文化课程开设的比例,但有关中国本土文化的英文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并未能引起相关高校的重视。若各高校能在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英语专业的人才测评体系中完善对于中国文化英译的测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将能得到很大的改变。

跨文化能力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是跨文化交流能力最直接的体现。中西文化差异是我们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障碍,同时也是关键的突破口。只有抓住这个突破口,不断深入中西文化差异比较教学,不单把西方先进文化引进来,更要把中国经典文化传出去,从而真正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参考文献:

[1]Kaplan,R. B. 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J].Language Learning,1966,(16):1-20.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工作小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试行本)[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试行本)[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1.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0-46.

第6篇:中西文学比较论文范文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首先一定要注意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受不同的区域文化背景影响,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不同的文化传统可以影响人们思维语言的表达。

1.人生观差异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使得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哲学,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西方国家价值观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因此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先整体后局部而西方国家则习惯先局部后整体。举个例子,我们班级有56名学生。英语表达:There are 56 students in our classroom.但是中国学生就习惯 Our class has 56 students.这样非正规的表达方式。这就是观念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2.价值观差异

正是因为中西方传统的影响,形成了差异极大的人生观,也就有了价值观的差异。中国文化推崇团体之上的价值观,一切以集体利益为主,不计较个人价值。而在西方文化上,则呈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它推崇个人主义,强调个体存在的价值,注重个人隐私。这也是当中国人以关心的口吻提及外国人的婚姻年龄状况,总是引起极大的反感。这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之一。比如“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李老”“王老”更是尊崇有加。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老而无用”的含义。在西方文化中,老人叫做senior citizen.老人更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

3.思维方式差异

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西方人在思维表达方式上习惯把主体做什么先表达清楚,而后再添加其他东西,而中国人则习惯把要表达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如以下例句“I met one of my old friends in the bookstore this afternoon.”中文翻译应该是“我遇到一位老朋友在书店今天下午”。然在汉语中我们则会说“今天下午我在书店遇到了一位老朋友。”英语中不被分开的“我遇见老友”这一主体在中文中就被隔开,被整合了。英语的文章通常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主题,通常在篇章的开始。而后文章的发展就以此为主,在各个段落几乎都能找到以此相关的内容,而且段落主题句通常在开头句。中国的文章以语义为中心,语义自然衔接,前后贯通,上下呼应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体现整体思维就可以。在英语文章中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连接词语充分理解上下文的联系,而中文就无法这么直观。

二、文化差异与教学结合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就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英语教师也应当不断钻研中西文化差异,并且和教学有效融合。

1.与词汇教学结合

在词汇教学中要注重讲解词汇在两种语言的语义差别,真正明白词汇的概念。如“practice”一词,学生学习就只掌握“练习,实践”之意,但是它作为“习惯,习俗”学生常常忽略,这就造成理解偏差。再如有关这一颜色“白”,在西方文化里有美好、希望、幸福、快乐的涵义,如“a white day”(吉日),“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幸福的日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白色代表不祥。

2.与听力教学结合

中西文化差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体现尤为明显,而中学阶段就常常以听力形式加以检测。所以在听力教学中要强调中西文化差异,指导学生得体使用语言。正确使用社交用语,包括如何表扬、如何道歉等等。学会使用委婉表达,避免使用禁忌话语。

3.与阅读教学结合

在学校学习中我们更多是通过阅读各类文章来加深巩固英语学习。阅读能够接触各类话题,这些原汁原味的文章无穷尽地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因为对这些差异了解度不够,造成语义偏差,不知所云的情况。教师应该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始终注意强调这些差异,引导学生深层次的学习。

4.与写作教学结合

在课文学习和写作教学中都要注意讲解中英文体的差异。文章要分析结构特征及表达方式,体验文章的韵味,欣赏文章的措辞,学会文采的应用。然后让学生以范文为例练习写作。比如议论文、事实说话、事实证明。不要把个人观点强加于人,过急体现个人情感。

总之,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汉语的干扰,会不自觉地用汉语知识套用在英语上,如何使学生摆脱干扰,又能利用母语进行迁移?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一定要重视这种文化差异,要指出英汉区别,充分把教学和文化差异相结合,才能取得真正实效。英语老师要能纵览本民族文化,站在中西方文化比较的高度上把握英语教学,才能真正“授之与渔。”

第7篇:中西文学比较论文范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教学 和谐主义图式 人类中心主义图式

一、引言

在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举办的“多元之美”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法国比较文学大师巴柔(Daniel-Henri Pageaux)教授强调说:“从这次研讨会的提纲中,我看到‘和谐’(“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概念的重要性……中国的‘和而不同’原则定将成为重要的伦理资源,使我们能在第三个千年实现差别共存与相互尊重。”[1]所以,要用和谐主义图式去指导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促进文明间的对话与沟通,促进中西文化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建构起和谐的跨文化交际图式。

二、图式理论

“图式”是指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经验等在头脑中系统的、有条理的储存单元或方式,可分为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文化图式(cultural schema),属于内容图式,是指以文化背景知识为基础形成的图式,它通过一种知识组织模式把人类先前的知识储存在大脑之中。中国文化中的和谐主义图式能够使不同文化和谐相处,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平等交流,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跨文化交际图式。人类中心主义没有摆脱二元对立的框架,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文明间的对立及跨文化交际的紧张局面。

三、和谐主义图式和人类中心主义图式的文化渊源

(一)以中庸为特点的和谐主义图式

《说文解字》对“和”的解释是:“和,相应也。”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尚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尚书·尧典》载:“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左传·襄》)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国语·郑语》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些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的概念,但是却蕴含和谐统一的思维倾向。“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中国古代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周易》整本书中,“和谐”如同是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周易》中的和谐就是差别甚至是对立基础上的统一,如乾与坤、阳与阴、高和低、天和地等。《周易》中的和谐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如它的阴阳和谐观念贯通天、地、人三才,希望实现天地通泰、政通人和。窗体底端

和谐是标志事物之间平衡稳定、协调有序的关系状态,如果把追求和谐看做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话,那么中庸的思维方法与追求和谐的思维方法是相通的[2]。《礼记·中庸》载:“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可见和谐不是趋同,不是一刀切,而是有差别的平衡、稳定和统一。最重要的是在差别和对立中把握好“度”。《广韵》载:“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新书·道术》:“刚柔得适谓之和,反和为乖。”这些都是说要和谐就要把握好“度”。

可见和谐就是在差别和对立基础上的统一,它很好地把握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度”,正是如此丰富的关于和谐主义的思想,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与和谐主义图式。

(二)人类中心主义图式

人类中心主义就是把人作为价值判断的唯一主体,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人类中心主义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古希腊辩士学派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中心主义随之膨胀。培根说:“哲学的目的是控制自然。”“呼吁‘人类的知识与人类的权利是合一的’要建立人对万物统治的帝国。”[3]笛卡尔则说“我思故我在。”

《圣经》在西方文化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圣经》中较为充分地体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卡森指出:“基督教教义把人作为自然之中心的观念统治了我们的思想。”于是“人类将自己视为地球上所有事物的主人,认为地球上的一切东西——有生命的,无生命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甚至连地球自身——都是专为人造的”[4]。“基督教人类中心主义”就是“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的根源”,它鼓励人们“以统治者的态度去对待大自然”[5]。“基督教鼓励人类把自身当成自然的绝对主宰,对于人类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专门为他安排的”。“这种对待自然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它的人类中心”[6]。

可见,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有很深的文化和历史渊源,正是因为这些文化的累积和沉淀,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思维图式和思维结构——人类中心主义图式:考虑问题的利益出发点和道德价值的评价依据都是以人类自身的利益为中心,很少顾及其他方面的利益。

“人类中心主义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坚持以人为中心,这相对于自然中心主义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它“削弱了人的社会性”,“加剧了环境危机”[7]。与之相反,中国的和谐主义整体思维图式,能够包容多元文化和多样文明,倡导不同文明间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因此,倡导和谐主义,用和谐主义图式指导跨文化交际,这是解决世界上的矛盾和冲突、保证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和平共处、建构不同文明间和谐的跨文化交际图式的根本途径,青年是祖国和世界未来的主人,用和谐主义图式指导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并且作为同学们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准则,必将有利于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以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四、中西文化和谐及策略

(一)用和谐主义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缺点与不足

人类中心主义没有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图式,看问题存在“非此即彼”的片面性,过于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其他,而和谐主义能够包容事物之间的差别甚至对立,使不同的事物和谐相处。所以要在国内、国际大力宣传和谐主义,使和谐主义成为不同文明对话的行为准则,成为世界人民普遍接受的思想共识,以此消除由人类中心主义所造成的国家、民族间的冲突和对立,消除发达国家所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欧洲中心论等所造成的危害,建构起以和谐主义图式为基础的正确合理的跨文化交际图式。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去全盘照搬照抄西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而是要教给学生积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用和谐主义理念去批判的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同时应该避免被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所同化。

(二)用中庸思想指导跨文化交际实践

中庸是和谐主义的重要特点和处事原则,要倡导中庸思想,就要把握好做事情的“度”,凡事“过犹不及”,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因此要学习不同文明的长处,取长补短。一方面对于国学可以提倡,但要警惕“闭关锁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另一方面对于西学既要坚持学习,又要坚决抵制“全盘西化”的思想。因此,对于中西文化都要把握好“度”,倡导中西文化的和谐共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经常运用中庸的思想看问题,讨论文化间的差异,同时增强同学们对于文化间的包容性,例如经常组织外语系的学生和外国留学生交朋友,结对子,增强彼此的理解和包容性,同时教导学生坚持原则,不应该崇洋。

(三)用“和为贵”的思想解决国家间的冲突和争端

“和为贵”,这里的“和”既是“和谐”又是“和平”,世界多极化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并存的时代,各个国家和民族间的矛盾凸显,对于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应该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力求通过谈判、协商、对话,解决争端,坚持国家间的“和平”、“和谐”,不应该一味地诉诸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胁。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以及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的交往中都要坚持“和为贵”,学习容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矛盾甚至冲突。

五、结语

当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复杂,要保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开展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教导学生正确的进行跨文化交际,就要用和谐主义图式指导我们的跨文化交际实践,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特别是人类中心主义,建构起“世界公民“的科学、合理、和谐的跨文化交际图式,使学生真正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进行和谐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乐黛云.文化自觉与中西文化会通[J].河北学刊,2008,28(1):185-189.

[2]孙文营.中华传统思维对和谐社会建构的几点方法论启示[J].求实,2007,(12):47-50.

[3]培根.新工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114.

[4]Rachel Carson.Of Man and the Stream of Time(commencement address,Scripps College,Clarement,Calif.,1962),Carol B.Gartner:Rachel Carson,New York: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1983:120.

[5]Lynn White: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 Crisis,Cheryll Glotfelty & Harold Fromm: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Athens: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Press,1996:6-14.

第8篇:中西文学比较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培养

学习一门语言就意味着学习一种文化。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又离不开隐含在语言后面的文化因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众所周知,我国的英语教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偏重于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导致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差强人意。语言失误容易被对方谅解,但语用失误、文化误解往往会造成交际失败。因此,对于要肩负中小学英语教学重任的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必须要有意识地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扩大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拓展视野,树立跨文化意识理念,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一、树立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一)跨文化意识的含义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指出,跨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在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二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两者密不可分。语言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都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任何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它不仅体现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俗.也反映其民族的文化思维和价值观念,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难以真正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为什么西方的笑话,在中国笑不起来?为什么在中国广为传颂的传统美德“谦虚”,不为西方社会价值观所认同?在东方,更强调集体表现和集体主义精神,在西方,则强调个人表现,他们认为,不愿显露自己才华的人。是不可思议的和奇怪的。以上问题的症结,实际上就是文化差异问题。

(三)树立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和学生,只有树立了跨文化意识理念,才能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才能消除跨文化的冲突,提高跨文化素养,才能与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得体交往。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21世纪的人才应该学会与来自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处,学会在多元化的世界中生存与发展。相反,没有建立跨文化意识的人,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容易接受他人的观点和文化。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中西方文化差异,不了解不同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人能得体地与他人进行语言交际。但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教育者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流中屡屡出现错用或误用的现象。如:用How oldateyou?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你已经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时,有人通常会用“Yourarelfatteringme(过奖)”来回答,弄得对方很是尴尬。美国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伯格说过:“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果真如此,我们培养的学生将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缺乏基本的交际能力,难以适应跨文化交际的要求。

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长期以来,英语教学接受和实践了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结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教学法上强调的是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而近年来流行的交际法教学强调的则是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认识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重要性,在教学思想和实践上进行相应的转变。强调语用能力培养。另一方面,《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意识列为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并就文化意识对各级别的要求作了明确规定。因此,加强对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于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和途径

培养文化意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首先.人才培养方案要有总体规划,明确开设西方文化课程以及相关课外活动的要求,其次,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要有足够的认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融语言与文化为一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一)开设西方文化课程

通过系统、扼要地介绍西方文化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西方社会在文化、思想、社会与政治制度、宗教、艺术、文学、科技等各个方面的概况,同时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认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促进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目前我院英语专业学生英美文化课程开设一个学期,由外教担任主讲教师,教材以英文版的《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为主。在了解和扩大有关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的背景知识的同时,通过阅读课文以及相关的配套练习,使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强阅读能力,达到提高英语总体水平的目的。在开设西方文化课程的同时,开设英美文学欣赏课能进一步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熏陶。

(二)发挥外籍教师的作用

外籍教师本身就是异国文化的承载着,不仅语言地道,其课堂教学方式、待人接物和行为举止都显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在语言教学和跨文化感性传授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充分发挥好外籍教师的作用是优化英语语言与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我院的外籍教师主要承担英语口语、西方文化和听力课程的教学任务。近年来,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和菲律宾等国的教师,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给我院的英语教学增添了活力。学生受到不同文化所形成的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感知方式的熏陶与影响,这为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学会与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人士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为师生提供了相互交流和理解的平台。

我院外籍教师除承担课堂教学任务之外.还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开展英语角、英语小品编演等第二课堂活动。由于中外籍教师的努力.学生的专业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明显增强,这为他们今后不管是从事英语教学,还是到外资企业工作或到国外留学、谋职和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发挥英语影视欣赏的作用

英语影视以其直观的特点.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和逼真的情景,增强学生对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社会概况的了解,深受学生的欢迎。近年来,西方影视欣赏课程逐渐受到重视,有些高校已在英语专业开设了该门课程,并被视为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此外,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竞赛等活动也是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四)课堂教学是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

1.挖掘教材内涵,培养文化意识 英语教材大部分内容选材地道,蕴含着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注重对语言材料的教学和训练,而忽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就会造成英语工具性和文化性的分离,难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信息。例如,在《21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二册)Unit2“CulturalDifferencesinInternationalMarket—ing”中提到一个美国设计者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香水到南美洲国家销售,结果血本无归,原因是该香水广告强调了茶花香味,而茶花在很多南美洲国家是用于葬礼的。教师可就该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要求学生课后收集涉及文化差异的例子向全班汇报,最后教师总结。

节日文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材多有涉及.教师可借这个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可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介绍它们的历史由来、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等,并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异同。如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异同之处,并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谈及赠送礼物时,给学生讲解接受礼物的方式,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并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所以在使用“present”这一单词时,教师就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这一跨文化差异。教师还可充分利用愚人节、感恩节、复活节等重要节日,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背景知识.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达到提高交际能力的目的。

2.发掘词汇内蕴.培养文化意识

英语词汇作为英语语言最特殊的一部分,能敏锐地反映出英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对于学外语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词的涵义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判断。如在西方国家,狗被看作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arealuckydog”,“Everydoghasitsday”:而在汉语中“狗”带有贬义。尽管近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语言文化中。

又如颜色词的差异,汉英颜色词语普遍存在含义不对等的情况:在中国“红色”代表着幸运、财富和喜庆,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经商时,商人希望“开门红”,经营赚钱了,大家都来分“红利”。但在英语里“red”有“处于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之意,如“redlfag”(引人生气的事)。“inred”为“亏欠,有赤字”之意。中文里的“黑”与英文里的black在用法上不尽相同,中文里的“鼻青脸肿”在英文中是用“blackeye”来表示的;“红茶”的英文是“blacktea”,而非“redtea”:“blackcoffee”是“不加奶的咖啡”,而不是“黑咖啡”.“green”在英语里可表示“无经验、不成熟”:而“Sheisfeelingratherbluetoday.”的意思是“Sheisfeelingrathersadtoday”。

另外,英语中的习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英语语言的精粹,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如:“goDutch”(各人付各人的帐),“tomeetone’sWater—loo”(一败涂地),“toeatnOifsh”(忠诚)等,不了解其起源就难于真正掌握其含义。

总之,学习英语词汇,实际上也是学习西方文化。对于在母语环境下学英语的中国人来说,应该了解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英汉词语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3.比较中西文化差异,培养文化意识

要正确理解异国文化,首先要理解本族文化。由于本族人是无意识地使用本族文化的,往往无法对本族文化和异国文化有意识地进行比较,因而也就无法发现两国文化的类同与差异。将中西文化在称呼、问候语、感谢、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比较和领会。中国人如果不了解美国人的坦率习惯,或美国人不了解中国人含蓄的表达方式,那么,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误解了。听到别人赞扬,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回答有些不同:美国人一般表示接受赞扬,中国人则一般表示受之有愧。再比如,你和英美人打招呼时说,“上哪儿去?”“吃了吗?”他们可能会感到很不舒服。因为问这种问题对英美人来说可以理解为干涉人家的私事,但是在中国.这是十分恰当的打招呼用语。在实施“邀请”这一言语行为时,文化背景差异对语言的使用也有很大影响。在美国文化中,邀请他人等于借用了别人的时间,因此对别人的时间安排要充分尊重,时间则是双方协同的结果。例如:

A:I’d reallyliketomakeadatewithyoutohave dinner?

B:Fine.when areyou free?

A:How aboutSaturday?

B:I’m afraidIhaveameeting.

A:Let’SmakeitMonday.butithastobefaterone.

B:That’SOkey.one—iffteen?

A:Fine.I’11writeitdown.

而在我们的习惯中,被邀请者把邀请看作一种荣誉,时间通常由主人一方确定。这还反映在语言上尽量说些程式化的客套话。

又如:对“firstlady”的理解,请看以下学生与老师的对话:

T:Haveyoureadtoday’Spaper?

S:Notyet.Anythinginteresting?

T:The FirstLady wentto the orphanage to see the poor children.Look atthis picture.She is verybeautifu1.

S:Wh0isthefisrtlady?

T:ewifeofthePresident.

S:Isee.ThatmeansthePresidenthasmorethanonewife.

显然.在这个对话中,学生对FirstLady产生了误解。认为有第一夫人就有第二夫人,第三夫人,从而得出结论:总统有好几个夫人。其实,FirstLady是对美国总统夫人的特定称谓,这已是个常识问题。

总之,通过学习和训练,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将会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激发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增强中西文化比较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9篇:中西文学比较论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073-01

高中英语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并且在加强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不断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不断对比和领悟英语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中,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和世界意识。然而,我国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更注重对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因此,笔者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探索如何利用网络在高中英语教学实现文化渗透。

一、利用网络,加强文化阅读

语言学习不应局限于表面的字、词、句,更要深入了解、理解、感悟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高中生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利用网络可以为学生拓宽阅读面,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减轻学生学习紧张情绪、提高学生个人修养的同时,向学生不断输入语言国的思想文化。这些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国的风俗习惯、价值理念、行为准则等。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课下利用网络加强文化阅读,了解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知识,体会和感悟英语文化内涵,并在比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鉴别能力和敏感度。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九Unit 3 Australia的内容涉及澳大利亚的地理、历史、主要城市、自然风光、野生动植物、风俗习惯等内容,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则围绕这一中心设计。鉴于这些内容在课本上展示有限,教师在正式授课前可以利用图片、音乐,为学生做一个“预告”,引发学生对澳大利亚人文地理内容的兴趣,再布置学生在上课前在网上收集有关澳大利亚旅游和自然风光的资料。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几个主题,例如历史、自然风光等,让学生根据线索发散思维,逐渐扩大阅读的范围。正式教学时,组织学生就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展开讨论,并鼓励学生用英语各抒己见。这样一来,首先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了,学习到许多教材上没有的知识;其次,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得到提高;第三,网络学习与现实学习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日渐高涨。

二、借用网络,创设文化情境

语言学习不仅需要知识积累,也需要现实提供运用的情境。许多高中生学习英语往往运用汉语思维来理解,不能实现深入学习。借用网络创设文化情境,能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运用语言,领会英语学习的思想,把握学习要领,将语言学习与文化渗透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借助一些相关视频、图像、音频、视频等,把英语文化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人文因素具体化和形象化,并与课程内容结合,帮助学生构建文化知识背景,为学生创造知识运用的平台。

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Unit2 The United Kindom,针对大部分学生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匮乏、难以理解文化背景的现状,笔者先让学生从网上下载与主题相关的图片、电视节目和电影片段等,然后让学生编排这些资料,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全班观看,让学生迅速进教材的教学情境之中;接着,再让组织材料的学生用英语抒发自己在收集资料的心路历程,发表对于英国文化的看法。

三、运用网络,开展文化交流

教师还可以运用网络,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实现文化渗透,如利用对话软件、微博、博客等学生喜爱的网络媒介,建立QQ群、微信群等,指导学生讨论中西文化的异同,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

笔者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英语国家的文学作品。英语文学作品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另一种利用文字交往的内容,同时也是让人们沟通交流的一种媒介。笔者结合教材内容,利用网络与学生共同探讨文学作品,例如针对某一作品、某一段话,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兴趣以小组为单位,在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并及时与笔者、同班同学及时反馈小组活动的最新情况。

如为使学生理解教材中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影响下节日的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在网上搜集中西方节日,接着让学生利用网络聊天工具讨论中西方文化影响下节日活动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并根据这些讨论结果以课件或者小论文的形式提交作业。

网上讨论可以让学生摆脱现实生活的约束畅所欲言,并且在收集资料或者讨论中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另外,网络讨论利用了学生生活中细碎的时间,实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教师还可以在网上自建文学交流的博客、网站、空间,引导学生进入广阔的文学世界,灵活多样地利用文学渗透英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