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语文校本研修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导研”;学科教研;校本教研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100
不论做什么研究,一定是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的,语文教学研究也是如此。前些时间,我们更多地将目光关注于课本与课堂。从教师个体与教学课堂教学方面来说,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的课堂从单一性向多样性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如此的教学形式与研讨方式,认真参与的教师无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全神贯注投入其中,从而导致另一些教师积极性不高,不能达到推动所有教师一起进步的目的。为了能让所有教师都能投身初中语文教学研究,为此,我们从成为流行原素的“导学案”中得到启示,推出能让教师全员参与的“导研”式初中语文学科教研,目的就是让所有的语文教师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和投身教学研究,让教师有内容可研有话可说,从而推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发展,深化初中语文教学改革。
一、厘清概念:什么是“导研”式学科教研
所谓“导研”式学科教研,就是在研修进行的过程中以教师的实际需求或遇到的问题为导向而创生的研修方式。“导研”式学科教研一般包含四个要素:第一,预告研修目的、主题,让教师带着问题、任务参与研修;第二,提示教师在现场活动、交流中需要引起思考的关注点;第三,列出需要思考的问题,让教师在讨论时,对照自身的经历,反思自身的行为,提升自身的经验;第四,给教师一个任务,即“把想法变为行动”,敦促教师在自身的实践中将“学到的东西做出来”。简单地说,“导研”式学科教研就是用“导研稿”来引导教师开展教学问题研究的一个过程。“导研稿”将研究的主题、目标、形式、过程以方案的形式具体化,“导研稿”使每位参与研修的教师成为活动的知情者、做到有准备地介入,从而提高活动的有效性,使教师在问题解决中增长实践智慧,从而全面地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
二、实践研究:怎样开展“导研”式学科教研
从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导研”式学科教研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研方式,只是对以前传统教研活动中主题不明、参与主体性不高、研究过程缺乏程序规范、活动后续缺少行为跟进这些弊端的一种改进。为了使学校语文教研组会使用“导研”式学科教研,我们的做法是开展“导研”式语文学科教研的培训,在学科教研员的指导下,选择教研基础较好的学校尝试“导研”式学科教研,并对外公开展示,吸收区域内的初中语文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观摩学习,以点带面,积累经验,培育典型,以此来提升语文教研组长的教研策划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推进“导研”式学科教研、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
1. 因“师”制宜,分阶段开展“导研”式学科教研
开展“导研”式学科教研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设计者要明确导研的意义,它是给予参与研修的及教师预告研修的目标、主题,目的是在活动前提示教师在现场活动、交流中需要引起思考的关注点,让教师对照理论,理性思考具体的教学问题。“导研稿”的这部分设计可使教师明确任务、带着问题,做到知情参与、学思结合。针对这些特点,导研稿设计者要依据教研情况和教师个人研读的特点,设计出合理而有针对性的“导研稿”。在教师个人完成了相关研读后,活动组织者对下一步的研修活动进行关注和思考,并对问题进行梳理,从而并设计好第二阶段的“导研稿”。
第二阶段:本阶段的“导研稿”是第一阶段研修的延续与深入,在活动前,活动组织者必须安排好人员分工,明确各人的职责。这个环节要体现的是集体研修,要做到与以往有不同的效果,显然活动前教师的“备课”是关键,让每位教师都能带着事先准备好的对具体的教学问题的改进策略来提出自己的想法,其重点是观点的交流与智慧的分享。因此,“导研稿”的重点是要提醒教师在现场活动、交流时对照思考的关注点和所列出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开展交流,反思自身的行为,与同伴互助合作,在研讨中学习增长自身的实践智慧。
这部分“导研稿”中关注点和问题的设计特别重要,这个环节最好有教研员等学科专家的专业引领,这样可使问题设置得更有针对性、更有价值。另外,活动主持人也很重要,他必须引领话题的走向,引导活动参与者搜索目标,寻找路径,并做好观点的筛选与提炼,形成有理论支撑让大家共同分享。
实践时,活动组织者必须把研讨、交流活动组织好,做到人人参与,并做好观点记录,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帮助授课者优化教学设计。接下来便是教学实践环节,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检验效果。
第三阶段:这个阶段是对前两个阶段研修成果的展示与检验,是通过授课人来检验“想法变为行动”后的效果,在实践中把“学到的东西做出来”,可以让每位参与者对照自身的经验思辨得失,在此基础上提出后续行为跟进的新建议。这时,“导研”的关键是课堂观察后的讨论,必须是用事实说话,理性分析得失,反思并提出改进策略,重新修正效果不理想的设计。
第四阶段:这个阶段也属于总结升华阶段。在这阶段,如果没有明确的任务要求,那么又会如以往的教研活动那样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从而失去教研的深度与厚度。所以,一定需要有后续行为跟进,让参加教研的教师像学生完成作业巩固知识一样,安排具体的任务,通过每位教师各自通过设计、授课、总结提升,进一步把理念与行动结合起来,从而真正达到通过研修提升自我更提升教研水平的目的。
2. 导向创新:把握好学科教研活动的三方面工作
(1)组织与对话:确保让所有教师知情参与并负责任地交流
因为活动的对象与目标是先于活动本身而存在的,也就是说活动的参与者不一定都清楚活动的主题和活动的目标,这就有可能使部分教师不知情地参与。所以,在实际操作中,组织者必须让参与活动的教师事先知情并做好相应的准备。要做到这一点,组织者要并以书面的形式将研修活动的目的、步骤清晰地预告给教师,使教师在研修活动开始之前就清楚地知道研修的整个过程,做到任务分工明确,提醒做好相应的交流话题准备,督促他们要进行负责任地交流。
(2)材料的准备:设计一定的任务作介质,使每位教师的思想动起来
思想上动起来才是真正的融入。材料上教师活动的参与点是调动思想的抓手,而参与点的设计是很有技术性的。比如,设置哪些与活动主题有关的学习资料,提供哪些思维方向,怎样提示教师在各个阶段研修的关注点,预留哪些空白给教师思考记录,如何让教师学习后留下痕迹,在现场交流的流程和观点的记载,用哪些教学理论作为教研的支撑点等。所以,“导研稿”应该像一份使用“说明书”,使活动参与者提前知道自己的任务,便于他们适时也适当并较有深度地介入活动;也像一面“聚光镜”,在复杂的课堂面前,聚焦主题,避免活动过程中主题的流散与中心的转移。当然,材料设计应考虑不同层次教师都有参与的可能,要考虑参与程度的递进性、参与方式的多样化,还要巧妙利用参与者生成的资源。
(3)行为的跟进:把学到的东西做出来
教研活动的收获与成效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上的提升,二是行为上的改进,不论是哪一种行为,都是让教师们在教研中提升了自己。许多教研活动比较重视过程的整理与小结,虽然也有思考研究之后的认识上提高,但很少有行为上的跟进,在“理念转化为行动上”的脱节,光说不练不是有效的教研。所以,安排“请你来做做看”的环节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带着与同伴研修学到的成果,让每位教师都能将事先的设想、对照课堂的实际,反思自身的行为,提升自身的经验,想想今后自己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借鉴哪些成功经验,然后在自身的实践中将“学到的东西做出来”,为教师的行动研究提供支撑。
3. 研之有效:积极调动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
在使用“导研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导研”在教研活动中,确实起到了人人参与、将教研向纵深方向推进的作用。
(1)“导研稿”的使用打破了“话语霸权”
在以往的语文教研活动中,发言的要么是活动组织者指定的教师,要么平常喜欢说话善于参与的教师,更多的只是漠然地做观众当看客,无法达到推动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功效。“导研稿”的使用,理所当然地打破重点人物的“话语霸权”与“观点霸权”的模式,形成了“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是思想者”的研讨形式,营造了一个“开放、民主、争鸣、碰撞”的教研氛围,让每一位教师都在研讨中生成了属于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并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感受。这样的教研活动,无疑更贴近教师,更符合教师教学发展的需要,达到切实地提升教学能力的目的。
(2)“导研稿”的使用,让教师有话可说
以往的语文教研活动,更多的教师为什么只能充当看客?有些教师,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另外许多教师,因为阅读不多所以缺乏理论基础,每到研讨时,他们肚里没货,不敢表明自己的观点,生怕研得不深,怕人笑话。有了导研稿,教师们就可以提前做准备。
(3)“导研稿”的使用促进了教研活动的深化
导研稿通过问题的设置与教学问题的探讨,有效地促进了教研活动的深化。比如,2012年,我们拟开展一次“中小学语文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衔接”教研活动,初步的想法是通过研讨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如何让本次活动得以深入开展?我们采用了“导研稿”的方式,事先发了教材及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本次导研稿。让与会教师讨论:针对本次活动的主题,你觉得应该从哪些角度去观察研讨?中小学语文教学有哪些异同?事先发给教师,有针对性地“备课”,最后明确:以中小学两节不同的课为关注点,从目标确定、对教材的处理、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的达成状态、对学生“学习力”提高的帮助五个方面落实了活动主题的支架――突破点、挂钩点、支撑点、生长点,这对接下来的要做的工作――落实主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际教研过程中,参与研讨的教师,不仅非常有条理地评点了课堂,还分析这两节课存在的问题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更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教研,促使了教研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教育行为的转变,促使教师向“反思――学者型”转变。
课例研修心得
在培训中我聆听了语文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也与班上的各位优秀的教师一起进行了交流,不但加强了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和本班的教师一起进行了课例研究。可以说此次培训收益颇丰、获取匪浅。
一、提高教育思想,开阔改革视野。
为期10天的培训学习,让我把埋着苦干的头抬了起来,发现教育是需要远见卓识的。在本次培训中,每位专家老师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各位专家老师的讲座,阐述了他(她)们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语文教学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我把自身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组内的老师交流,并在课例跟进后,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让我从有力,变得更加有心。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二、对于教育教学角色的重新定位
1、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机器”式的教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以学生为本,正如古人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
2014年,我校针对本校学生特点申报了县级总课题――《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教材的衔接教学研究》,每一个学科申报了一个校级子课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语文衔接教材课题组教师编写的高中语文《走向高中――普通高中与义务教育衔接教材》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公开出版后已经推广使用两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开展“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教学研究”过程中,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策略,下面将我对高中语文衔接教材使用的一些看法与同仁商榷。
一、充分利用衔接教材发挥育人功能,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和自信意识
语文是兼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有其学科中人文性的特殊性,教学中离不开对学生开展三观教育和人格人品的教育,而高中语文“衔接教材”正好突出了这一特点。
我校教师编写的《走向高中――普通高中与义务教育衔接教材》中的第一编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编者在本部分安排了“规划人生,树立理想”,“学会担当,养成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负责任的态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等章节。我在安排本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主要采取了以下两个策略:
一是结合我校校园文化开展教学。因为湄江高级中学主体文化是“责任”文化和《大学》儒家传统文化,学校的精神是“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办学特色是“责任奠基,多向成才”,整体而言,我校都是围绕“责任”二字展开的。对于刚刚进入我校的高一新生,对学校的文化内涵不理解,通过语文衔接教材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和人格人品教育时,实现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的契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
二是结合我校优秀学子的事迹增强自信。因我校属于三流高中,生源质量较差,进入我校的很多学生有很强的自卑意识,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不少同学进入中国一流高校学习。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刚进入我校的第一个月开展衔接教材教学时,我会提前收集、整理一部分我校毕业的优秀学子的事迹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这样,能够增强学生自信,让他们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信心十足地进行高中课程的学习。
二、利用衔接教材上好高中语文第一课,做好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引导
高中与初中语文学习有极大的不同,因为中考的考点是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基本能力考查为辅,而语文学科的高考则是以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为主,以知识考查为辅。鉴于中考和高考考纲、课标及评价体系的不同,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就应该区别对待。高中语文学习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因为高考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等。
我在对前几届的语文教学中发现,不少同学刚进入高中时以为高中和初中一样,语文学习只需死记硬背一些东西就可以了,其实不然,高中语文考题灵活,重点考查思维和能力,死记硬背的东西考得很少,于是一进入高中就不适应,感觉压力很大。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进行衔接教材教学时,教学前都要详细了解学生情况,每堂课都进行精心设计,尤其是在教学《走向高中――普通高中与义务教育衔接教材》中的第二编――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时,重点抓住什么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如何才能开展自主学习等问题与学生探讨,让他们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并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三、查缺补漏,搞好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语文学科教材重难点内容的突破教学
在使用衔接教材第三编――知识与技能时,重点把握初、高中语文学科衔接的重难点进行突破性教学,我主要突破的知识点是文言文阅读和汉语语法两部分。因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教学难点之一,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主要是靠机械记忆一些常见的文言字词,而进入高中后,常见的文言字词不但要记忆,还要掌握一些积累文言字词的方法与规律,通过运用这些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高中阶段文言文的考查不仅停留在课内,更多的是通过课内学习迁移到课外,将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陌生的文本解读之中。这一点,对于我校的很多学生而言是一个大难题。
为了解决学生文言文阅读的难题,我在使用衔接教材时,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第一,要求班上学生每人拥有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典》或《古汉语词典》和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并在教学中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因为我们这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语文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也不是很高,所以,很多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投入远远不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强化学生自己动手掌握新知识,提升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第二,运用初中教材延伸文本,强化文言文阅读。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很多文言文都是要求背诵的,有很多还是节选的部分语段,使用衔接教材时,我安排学生进行初中教材延展文本阅读,有意识地选择一些相似文本或初中教材节选文本来教学,给学生以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并以此达到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第三,安排文言词汇积累常规作业,坚持搞好文言词汇积累工作。文言文阅读的难度在于古人的语言年代久远,需要在学习中不断积累,不断揣摩,才能掌握古人的语法规律,这就需要学生长期坚持才会有效。
[关键词]教学反思 教师成长 有效
“教学反思”是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事物,它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基本、最可行、最实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本人在近年来的教学常规检查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走入了误区,在认识和行动上产生了偏差。
一是为应付检查,流于形式。其内容要么与课堂教学风马牛不相及,辞不达意;要么东拼西凑,从报纸、杂志上摘抄一些内容,滥竽充数。
二是格式比较单一,有模式化的倾向。这种表面化、不深刻的教学反思,从根本上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学生成长与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之间等诸多方面系统的予以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反思。
三是全面而不深刻,零散而不系统。一部分教师把教学反思写成“流水帐式”的教学总结。重点罗列几个数字,找一、两个事例,好话多说,缺点与不足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虽洋洋千言,却空乏无物。反思只停留在纸面上而已,更不用说通过反思改进教学策略,增强教育教育效果,最后是天天反思还是原样子。
像以上这样的“反思”无疑都流于一种形式,它向我们彰显了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我们反思和纠正的问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有效反思。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课堂教学,因为课程改革的理念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来实施的,加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正是切中了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要反思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转换。
1.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反思内容的研究。
(1)对教育理念的反思。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衡量教师职业成熟度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如果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落后,那么,他的工作越投入,对学生的伤害可能越大。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教育理念。一些教育理念,如“构建主义理论”、“语文对话论”、“阅读理论”等,能增进我们对语文教学本质规律的认识,从而帮助我们优化教学过程。只有反思好教学理念,对语文教学的指导性、启迪性才能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能得以充分体现,使语文教学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得更彻底,更轻松。
(2)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实践。因此,在进行教学反思时,不能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一般来说,要以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包括对教材编者的意图、教材(教学内容)所体现的课程价值及教育功能理解是否透彻、到位?教学目标界定得是否准确、具体?教学重难点确定是否恰当?对教材的调整、挖掘是否科学合理等;教学流程、预设是否优化、教学目标是否得以实现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与教学内容联系得是否紧密,如自主探究、分组合作有无必要或是否有效,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自我评价是否到位等为主要反思对象,否则反思就容易无的放矢。当然,每次反思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可以抓住教学活动中某一亮点(教学机智生成点)进行深入剖析,作认真反思,这样日积月累同样能促进自身的进步与专业的发展。
(3)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供教师运用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无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是看运用得是否得当,即是否符合教学任务、教学环境、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情况等。教师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时,应把重点放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上,要有理性的思考,既不盲目跟风,又不固步自封,努力追求既有创新思想又实实在在的教学境界,使课程改革始终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2.初中语文教师有效反思与教师成长的研究。
(1)教学反思与教师能动性、创造性发挥的研究。
反思性教学是一种自觉能动的,有理性策略的教学实践。教学反思要求教师追求自身实践的合理性,即审时度势,理智地、审慎地行动。反思性教学是解放教师的教学职权,使其自主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变得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不少教师敏于思考、勤于观察。对于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怎样处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问题?如何处理教学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关系?怎么对待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种思考不是偶然的,而是形成了一种习惯,对已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教学活动进行积极、持续、深入的思考。同时这部分教师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敢于挑战教材,不迷信教材,对教材已经过时的部分进行合理的裁剪或者增补,甚至大胆的将部分有益的课外读物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养成了学习书本而不迷信书本、尊重权威而不迷信权威,敢于大胆地质疑的品质。
(2)教学反思与教师对课堂教学监控的研究。
常规教学往往习惯于按照一个较机械固定的程式展开,“不动脑筋或缺乏分析”,缺乏反思性教学那种从全程上对教学环节随时的逻辑推理和审慎判断以及批判性的分析。反思教学是否考虑了学生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反思课堂教学中,教案设计与流程是否合理;教学中是否注意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根据教学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交往的机会;是否重视了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智慧火花”、“创新火花” 是否得到赞赏和激励;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尖刻的问题,教师如何驾驭;教学是否营造了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还是让学生处于专制、服从、压抑的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还是“演员”;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是如何处理的等。教学反思通过反思思维,从整体上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不断调节,鼓励教师通过反思去发挥和利用这个思维的监控系统,指导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应动态变化的课堂教学过程。
(3)教学反思与教师从“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变的研究。
考尔德希德认为反思性教学的结果有二:一方面反思性教学主体获得新的理解力,包括反思能力的增强,宏观教学方略及人文理性的获得、新的信念的形成,价值观与态度的优化以及情绪状态的改善等。这实质上就是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把握,对教学真谛的领悟和教学理论的升华。另一方面解决实践问题,包括现实的与未来的,因为教学过程的先前优化而导致当下教学结果的优化,而对这样的结果的反思又能使教师将来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使其教学既有技术理性特征,又不失人文理性特点,从而“学会教授”,从“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发展。
语文教师只有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与磨砺中才会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永远在潮头冲浪。考尔希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没有反思,教学将只建立在冲动、直觉或常规之上。提倡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进行“内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发展教师创新意识,培养教师专业能力,形成独特教学风格,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就必须先从反思教学开始,培养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关键词】教师;新课改;课堂教学;创新素养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素养越来越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反思学习、创新学习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标志。以学生为主体,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启迪学生心智等是课堂创新的基本要求。创新课堂理念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而不断得到深化,创新课堂要求教师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有创造性地学,要求教师把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贯穿在课程的各个环节之中。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效果却与课堂教学创新的初衷发生了偏差,甚至相距甚远。
一、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异化”的表现
(一)偏差性的创新方法
新课改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强调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生活体验的结合。然而,有些老师不能理解新课程的精神实质,仍然采取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向学生灌输记忆和模仿的方法,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成了记忆能力和模仿能力。这种重复性、低端性、机械性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了严重的压制。“看起来热热闹闹,到下课时学生连课本上的基本知识都没有搞明白,更别提如何在教材知识基础上建构创新潜力了”。
(二)功利性的创新动机
创新动机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条件,合理的教育创新动机是有助于教学的。伴随着新课改的普及,创新性学习形式不断地在公开课、优质课中得到展示。然而,教师的创新教学动机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教学中难以看到师生之间思维和智慧碰撞的火花,与其说师生是在进行创新教学,还不如说是一堂经过周密彩排的“戏剧”。如此功利性的创新教学,实难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热情。
(三)表面化的创新手段
新课改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多教师简单地认为课堂创新手段就是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所以往往搞一些花哨的教学形式, 而不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学,对信息化教学效果期待过高,用课件代替粉笔、黑板,甚至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表面热闹的课堂创新手段无法掩盖学生收获甚少的事实。
(四)落后化的创新观念
卡迪罗的研究指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训练可以提出深层次的问题。质疑精神是创新素养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学生没有了质疑能力,创新也就成为了空谈。由于教学创新视野狭隘,教学创新观念落后,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会也不希望给学生提供实质性的提问、质疑机会,也不鼓励学生挑战教师的教学权威。教师教学观念中的“懒教”思想,直接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提高教师课堂创新素养的改进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是社会发展国家强盛的根本途径。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而课堂教学创新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积极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素养才会得到潜移默化式的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既需修炼内功,又需外力推动;既要学习反思,也要合作分享。
(一)教师方面
1.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
一是构筑课堂新模式,使课堂从孤立封闭走向开放融合。打破维持性学习或接受性学习的课堂观,从被动式的整齐划一的课堂模式,走向主动思考、大胆表达、相互质疑、互助共进的“活力式”、“互动式”、“争议式”的课堂模式;二是培育课堂的内部组织,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形成班级或小组内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的创新团体模式,培养学生群体的自主创新与自我发展能力;三是调节课堂创新的平衡状态,不断打破课堂的平衡与“沉默”状态,激活学生的创新欲望,通过课堂创新平衡状态的合理调控,保持学生永不衰竭的课堂创新力。
2.达到质量兼备的知识储备
教师不能囿于自己的专业和学科范围,而应优化知识结构,扩展知识范围。知识积累只有在达到一定的“量”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质”的变化。教师只有努力储备知识量,使自己的知识结构达到了最优的状态,才能在各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中寻找课堂教学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只有在知识渊博、触类旁通的基础上,教师才能集聚创新的能量,从而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展现出创新的能力。
3.培养务实创新的治学态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保持务实创新、的教学态度,勇于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不畏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同时尊重、吸收其他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观点,在各种思想交流碰撞中激荡和启迪智慧,并把其他师生好的创新性教学思想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4.树立创新求变的教学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教学观念及时得以更新换代,教师教学行动才会紧跟社会发展方向。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学内容新旧与否,教师都应该以创新的意识去讲解知识,引导学生把新知识融会贯通到自身已有知识体系当中。教师应时刻以创新求变的理念来严格要求自己,切实规避观摩课和公开课中的“作秀”、“应付”心理,而应该让课堂创新成为日常教学工作的“新常态”。
(二)学校方面
1.团队合作,分享教师教学创新经验
新课程中综合实践课程的比重日益上升,课程结构综合性的逐渐增强,要求增强教师之间的互动。因此,学校应设法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引导教师摒弃以往单打独斗和学科有别的观念,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积极建立教师专业群体对话机制,设立专门的教师教学互动场所,建立专门的教师网络交流平台,让教师们能彼此分享自己的智慧与经验。积极开展创新教学观摩、校本培训等研修活动,通过团队学习与专业对话的方式,让教师们彼此分享创新教学经验,进而提高教师教学创新能力。
2.机制激励,建立创新课程评价体系
由于创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缺乏,导致了部分愿意参与创新教学和专业发展的教师意愿大大降低。因此,要培养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学校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创新课程评价体系,把教师的工作绩效与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挂钩,把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手段相结合,为教师提供创新教学的制度环境,用机制激励教师参与创新教学。
三、总结
教师创新素养的提高需要学校和教师双方互相配合,共同推动。教师要成为课堂生成的引领者和“助产士”,捕捉课堂的有效信息,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进行课堂生成的抉择,让课堂生成更有价值。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最高追求,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把创新学习和创新教学行动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各个环节当中,鼓励、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从而使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王露.浅议初中语文课堂创新[J].教育论丛,2010(8):127.
[2]王敏勤.怎样用好教材,超出教材[J].江西教育,2008(8).
[3]韩琴.国外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7(1)
[4]李程凡,姜雪.浅析教师课堂创新素质的提高[J].考试,2012(9):52.
[5]张伟,杨斌.论教师的课堂创新素养[J].教育研究,2011(11):43.
[6]王天平,李森.论课堂教学创新的内涵及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