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卫生室档案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人事档案;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3009902
0引言
随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的迫切进行,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也成为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所关注的焦点。人事档案是事业单位与企业在对本组织的成员的使用与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用于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以个人为单位组合起来,以备考察的文件材料。将人事档案的统计、鉴定、保管、整理、收集和提供利用的活动。人事档案管理对于规范人事管理工作的流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的管理所出现的问题,关于如何提升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解决方案,以期对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和借鉴意义。
1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档案管理中所出现的“虚假档案”“死档弃档”等现象日益增多。有关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人事档案制度的管理,从而彻底改变原有传统的人事档案制度的缺陷。充分发挥其作为社会公共管理工具的有效作用。
1.1人事档案内容不够完善
传统的纸质档案的管理方式给现象的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一定的阻碍行。而一成不变的档案内容更是模式老套,格式僵化,反映问题的档案极其少。不能真实的反映出人才的信息,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尤其是有关个人能素养等方面的问题更是让人对此表示怀疑。
1.2档案虚假依旧存在
一些档案由于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以及事档案的标准不统一而缺少真实性,难以发挥其真正的功效及作用。档案虚假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更好地改善,故意篡改档案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倘若,有关部门和负责人不加以处理,人事档案的管理部门就会形同虚设。
1.3人事管理重视度不够
一些单位人事档案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领导往往不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导致人事档案工作质量偏低,难以为整个单位的人才建设服务,充分发挥其功效。
1.4人事档案信息资源没有达到有效利用
由于一些单位无纸化阅档基本没有实施,只是对职工个人的基本信息进行记录,对职工在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原件却不予收录。给档案的长久性保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制约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甚至影响信息服务以及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导致人事档案信息资源没有达到有效利用。
1.5人事管理人员不专业
为提高的档案管理水平,专业的人事管理人员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一些事业单位,档案的管理工作却是由一些对档案收集意识淡薄的非专业人士所担任的。这样就极易影响档案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倘若不加以管理档案资料的流失等问题也会出现的。
1.6人事档案利用水平低
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与功能,提供人事决策参考,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目的。然而档案管理制度执行的不力的现象频繁发生,档案利用方式单一,使用范围有限,没有把握好档案收集、整理以及保管的过程,导致档案工作规范性减弱,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约束。
2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新途径
2.1推动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
2.1.1人事档案应适应社会管理要求
建立一个集中的人事档案保管机构,极有利于促进人事档案应适应社会需求,对于解决“分散多头”等问题的出现,适应人员角色转化的需要。
2.1.2改革人事档案管理体制
集中开发,统一管理人事档案信息资源,是实现今天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所必须的。而传统的微观管理存在人员调配不合理、制度不完善、监督过程缺乏科学化管理等诸多问题。因此,为了推动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的社会化,必须将档案部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传统的体制改革。
2.1.3设置满足现实需要的管理机构
为满足现实需要,促进人事档案信息的整理与整合,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行业联网的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机构。控制管理机构的规模与数量,尊重市场的瞬息变化,根据时代要求以及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完善档案部门的监督与管理、人事和社保门部相关的组织部门工作必须加强,满足整个工作单位的需要。
2.1.4加大人事档案管理的财政投入
加大对档案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改善人事档案管理条件和设施。从物质上以及客观环境中的诸多因素等角度出发,增大财政支出,进而使事业单位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注意,贯彻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2.2促进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2.2.1人事档案管理电子化
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纸质化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针对人事档案所存在的制度困难,纸质版档案整理不当。所以,为了促进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实现人事档案的电子化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为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电子化,建构社会信用系统,便于整个人事档案资料的管理,真正实现档案的优化和处理。
2.2.2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
为提高人事档案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提高整个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为了增强档案信息管理的时效性,一般都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首先,通过网络查询,实现全社会共享。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现有资源,真正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其次,加快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设备诸如扫描仪、照相机等,真正推动电子数据资料代替传统的纸质版的信息整理的科学化。当然,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培养高素质、高学历、不落伍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而,真正实现相关人员,相关部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2.2.3人事档案信息标准化
通过系统软件支持,实现在统计、查询、利用等功能,进行人才信息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推动人事档案信息标准化目标的真正实现。然而,针对人事档案信息不标准,不科学,不合理等诸多问题的出现,必须通过对人事档案信息形成、存储、交换各个过程和阶段的监察和监督,必须建立健全统一的标准化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以及其他客观的外部的环境。
2.2.4人事档案信息网络化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科学化日益增强。充分利用信息的网络资源,真正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科学化以及提升管理工作的合理性,
发挥人事档案对社会、组织和个人的价值,人事档案信息网络化是极其必要的。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推动人事档案信息网络化进程。既符合时展对于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要求,也符合事业单位信息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2.3人事档案内容适应社会经济变化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传统的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人事档案内容选材缺乏多元化的特点,相关部门人员任意涂改,处理问题不客观公正,人事档案不够完善真实详尽。然而,面对这样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必须保障人事档案内容适应社会经济变化。为了保障现行档案资料的正常运行,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展要求。以创新的思维,进行体制改革,及时反映时代经济的需求。对于推动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结束语
伴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对于事业单位人员的信息的要求和利用率也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针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的诸如人事档案内容不够完善,虚假档案,人事管理重视度不够,人事档案信息资源没有达到有效利用,人事管理人员不专业等问题,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以符合时代要求和经济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建立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也是极为重要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本文依据现实的实践需要,根据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及途经,促进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钟宇雅.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人力资源管理,2013,(7):210211.
[2]刘红云.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3,(8):212212.
相关档案整理人员,也只对相关的档案信息进行简单粗糙的整理、装订,在他们眼中,档案管理工作并不是很重要,只要有人简单的操作两下就行,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第二,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技术没有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其重要作用。管理制度的缺失直接导致的后果是一些重要的文件不能够被很好的保存归档,从医疗信息的收集到信息的归档这一过程,存在很多漏洞,也致使很大一部分重要的医疗信息丢失或者失实。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规范化对策
上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档案意识。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导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对档案管理知识进行普及。并且对相关医务人员的医疗信息填写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查,根据抽查结果设置一定的奖惩制度。第二,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实践为指导,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如档案的收集、档案的归档、档案的保管等等,进而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使其更加规范化。第三,创新档案管理念,认识到档案管理的工作为了今后档案的开发利用而服务。树立以利用、服务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第四,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在硬件方面,配备专门的档案管理房,并在档案管理房内安防防盗、防火、防潮等设备。此外,鼓励一些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档案室、阅览室以及办公室“三分开”。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意义
【关键词】 卫生事业单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调查分析
笔者2010年调查了本市20家卫生事业单位,发现普遍存在人员不足的突出问题,招考没有计划,只能通过聘用大中专生作为补充。调查过程中重点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一是部分单位领导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为这项工作没有技术含量,谁都能干好,让一部分从一线退下来的老职工进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二是档案管理场所不符合规定,甚至于有的单位没有专门的档案室,与行政办公室合署办公,设备陈旧不堪。
2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为卫生事业单位流动人员工作普遍存有临时思想,不会在本单位长久工作下去,根本没有必要建立人事档案;二是考核、职称评定、工资晋升机制不健全,不注意平时材料的形成,导致档案材料缺失;三是档案堆放杂乱,未按照规范进行整理、装订。四是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不能及时移交当地人才服务中心,造成部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丢失、材料不齐全、手续不完备等情况出现。
分析以上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认识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二是人才流动日益频繁,有的人受利益的驱动,不顾组织是否同意,一走了之,使用人单位档案管理被动;三是人事服务质量不高,收费过高,还处在单一服务阶段,在很多业务领域里还是空白,缺少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无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致使事业单位的流动人员不愿意实行人事。。
3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亟待加强
对20家卫生事业单位调查中发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为70人,无证上岗人员15人,占21.4%。档案管理人员学历层次为:大学本科学历1人,大学专科学历12人,中专28人,高中学历10人,其他19人。70人中受过档案专业培训的53人,占75.7。综上所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专业能力较差,亟待进一步加强。
4 加强卫生事业单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促进事业单位人才合理流动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应该加强对其的管理,必须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注重开发领导层,要使此项工作引起领导重视,必须加强与上级机关和兄弟单位的交流,提供机会让领导走出去看一看,发现自身不足,在经费上予以倾斜,争取在场所上、设备上再上新台阶。
二是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营造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氛围。广泛宣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政策规定,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建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机制,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卫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措施
卫生系统干部的人事档案主要是在地方卫生管理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在选拔、培养、任用干部时所形成的个人资料,其中主要涵盖:思想政治、个人经历、工作业绩以及业务能力等等,其将作为医院以及上级部门考察、任用干部时重要的参考资料。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对卫生系统干部的人事档案进行目标化管理,使得卫生系统干部的人事档案管理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系统化,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将总结分析目前我国卫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一、卫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卫生干部人事档案真实性较差
一般来说,卫生干部的人事档案管理应该保证档案资料的严肃性、真实性以及可靠性,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却频频出现档案失真、失实甚至是遗失等等不良现象。某些个人或者医院为了某种利益或者规避某种风险,有意识的任意隐瞒或者更换档案资料,将不真实的资料放进档案中或者直接改写原始档案,这样使得卫生干部的人事档案信息出现不全或者虚假现象,进而极大的降低了人事档案的可信性[1]。这样将严重影响了卫生系统人才的培养、选拔以及任用,而且现在大部分医院都是采取“先调人后调档”的方式选进优秀人才,若档案材料出现问题但已为时已晚,进而导致出现一系列问题。
(二)硬件设备落后及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部分地区由于受到客观条件因素的制约,在卫生系统人事档案的管理方面无法投入足够的财力、人力,因此极易出现人事档案保管、保护以及利用等等出现不合理性,而从事卫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基本上都是从其它岗位调任或者兼职,因此在硬件设备以及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方面都无法满足现代卫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建设要求。
(三)卫生干部人事档案利用效率低
卫生系统干部的人事档案都是本地区医疗体系中优秀的科研、管理人员在实践活动中积累下来的结晶,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目前,我国大部分人事档案资料只实现了最基本的利用价值,即:人事调动时简单查阅纸质的人事档案资料。干部的人事档案资料实践应用较少,更多的处于一种落后、被动的服务状态,进而无法更好的为卫生系统的医、研、教和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二、卫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
对于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都是呈现出“用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而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相关领导未引起高度重视。部分医院领导对于本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而且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因此对人事档案管理业务不精通,再加之日常事物较多,因此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上;二是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在很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上都存在“身在其位,不谋其职”现象,更不懂如何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管理,进而导致卫生干部人事档案出现真实性较差、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二)卫生干部人事档案整理不规范
干部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纳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细致工作,在我国《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就已经明确提出:“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通过整理使每一个档案达到完整、真实、精练、实用的目的”,而卫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也应该严格按照上述标准来执行[2]。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普遍存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混杂、散乱现象,干部人事档案并没有按照相关标准格式进行分类处理便立卷成册,因此对卫生干部人事档案的合理应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三、完善卫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更新档案管理观念,强化利用、服务意识
对于卫生干部人事档案,医院领导及人才服务中心应该积极配合将其作为事关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来考虑,切实加强卫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投入力度,尽快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中。相关领导及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从现代信息资源角度来创新卫生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卫生干部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综合分析及深度开发利用,将传统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积极拓展干部人事档案的服务领域,进而实现卫生干部人事档案逐渐从简单管理型服务模式向开放型服务模式转变,将干部人事档案建设成卫生系统优秀人才的资料库,以此来有效推动卫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二)严格制定并遵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在卫生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中,人才服务中心应该与医院的干部档案管理部门保持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共同制定切实有效的卫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基本细则。在卫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细则中需要明显提出:严格按照归档标准及范围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及时收集并做好登记工作;整理分析档案资料,其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是否属干部本人、是否属归档范围、是否齐全、是否重复、是否完善,对于整理好的档案资料要进行准确分类,按照顺序进行排列,整齐装订[3];档案管理人员每年定期对相关归档资料进行装订入卷,在各个管理环境上尽量做到细心,以此来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的完整性。
(三)注重卫生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性
卫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性,首先是需要在工作方法上创新,根据自身发展条件引进人事档案管理软件,进一步加快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充分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等现代化技术设备,将干部人事档案通过技术处理,形成电子文档、图片或者视频等数据资料,让将其录入专门的干部人事档案数据资料库,在人事档案的归档、统计、查阅、借阅过程中均采取微机化操作,从而实现信息化动态管理卫生干部的人事档案;其次是在档案内容上创新。切实完善卫生干部的人事档案资料内容,在完成干部人事档案基本内容之上,将干部的能力档案、工作业绩档案也纳入其中,以此来丰富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增加卫生干部人事档案的应用价值。
(四)积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基本素质
针对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人事档案管理者普遍为兼职人员这个现象,为了能够使之适应现代信息化档案管理发展的需求,在要求其自身加强专业理论及技能学习的同时,单位还应该给予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首先,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认真学习《档案法》、《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职责》等相关规章制度,努力加强自身的知识与修养,自觉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例如:计算机、法律、文字写作等等),熟悉医院干部的基本情况[4];医院相关部门应该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进修活动,切实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以此来提升干部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及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立君.浅析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 190-191
[2] 张敏.医院人事档案的计算机管理与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6):84-8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在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职业病的反映、记录以及卫生执法方面,卫生档案的作用更是无可代替。职业卫生的档案管理在职业卫生服务、卫生科研活动以及卫生监督执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卫生档案能够客观、公正、准确的反应卫生工作过程中的相关资料。但是,由于当前卫生档案的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规范,因此有关部门要充分的对档案管理工作引起重视,使之能够更好的为国民的健康服务。
一、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现状
1.领导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卫生档案管理部门在医院中不是一个主要的科室,所以在单位受重视的程度相比主要科室差了许多,在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手段、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很多单位的领导一般只有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提出问题才会给予支持和帮助,而在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规章制度和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缺乏长远的规划。
2.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档案的收集工作还不够及时而且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信息资源缺乏整体性、工作分散。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一部分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不能及时的进行收集、整理和存档。及时已经收集到的档案资料也没能得到好的利用。而且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对于档案管理制度的理解不够,相关制度的实施状况不容乐观。
3.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且相关设备落后、陈旧
由于档案管理部门在单位中受到的重视不够因此单位对其投资也比较有限,很多破旧的设备多年得不到更新,档案管理室等基础设施也得不到及时的扩建,有一些单位甚至连专门的档案管理室都没有,很多档案只能跟档案管理员的办公用品在一起保存,由于缺乏档案保护措施。使得档案的完整性、安全性都得不到保障,一旦档案丢失将无法复原,势必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由于设备的更新不够及时等问题导致目前很多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处在手工整理和收集的水平上,严重的与时代的发展不符。
4.档案管理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目前,各卫生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很少有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很多都是一些其他专业的人员进行兼职工作,而且这部分人员的年龄、专业素质、文化程度和林论水平等方面都良莠不齐,而且由于这部分人员不是专业档案管理专业毕业工作起来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这就导致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漏洞。
二、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加强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要想把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的制度化、科学化,单位领导需要对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卫生部门的领导要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单位管理与发展的的重要内容来抓,使之与业务科室同步发展;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要进行大力的宣传,让单位领导能够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对档案管理工作予以支持。
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制度和规范
档案管理本身是一项条理性很强的的工作,制度的健全能够减少档案管理上的随意性,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持续、健康的进行发展。卫生部门要着重对当前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使各单位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移交、借阅、库房的管理以及校徽等方面都有章可循。
3.加强档案室的硬件建设, 建立现代化的档案室
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目前档案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单位负责人就必须在硬件设施上对档案管理部门予以足够的重视,增加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资金投入,让档案管理部门能够采用新的设备和技术来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去,建立专业的档案室并且为档案管理人员配置除湿机、空调等档案保管必须的设备。逐步给档案管理部门配备诸如打印机、扫描仪、摄像机、照相机等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4.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无论在哪个行业,人才永远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具体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方面,它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既要懂得信息化资料的处理又要懂得数字化档案的相关管理。具体到档案管理部门来说,如果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就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每个单位都引进专门的档案管理人才目前还不现实,因此就必须要从开发现有人员的潜力入手。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单位出资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加强档案管理、信息技术、外语等相关方面的学习。作为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也要积极努力,不断完善自己,从而使自己能够更好的为单位作出自己的贡献。
5.努力实现档案资料的电子化管理
基于相关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应用这些现代化设备,以扫描及其他的电子化手段处理,把那些原本为纸质的档案资料及数据等转化为电子文件或电子图片资料,再利用这些信息技术手段(如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等),根据相关要求、标准,把档案信息库建立起来,这样就可把原本为手工操作的档案资料管理转变成全面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此外,还必须及时更新基础系列信息数据,增进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及时进行这些相关部门资料的汇集,以此来加快建设基础信息数据库,以便所形成的电子文档,不仅方便查阅,而且方便调取和使用。
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中发挥重要影响,其属于智力密集类型企业单位,企业工作人员是企业作为宝贵财富和资源,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影响。在设疑发展情况下,企业需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把工作人员档案归纳处理,降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压力和难度,提高事档案资源管理工作效率,保证人事档案管理质量。
1、弊端阐述
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其对企业的发展,对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和团队建设等等工作影响大,可以为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和团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实现资源合理应用目标,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依据人事档案对工作人员升值,开展工作调整、对工作人员工作考核和绩效考核等等工作影响较大。但是当下我国企业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自身弊端,特别是当下行政单位中,人事档案管理难度较大,阻碍企业发展,需要加以完善和及时处理。下文将详细对人事档案管理弊端进行分析和研究。
1.1人事档案管理意识弊端
人事档案管理管理意识低、观念关注度不高,是影响人事档案管理有序开展主要问题之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发展中,较为关注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经济发展,认为人事档案管理不重要,没有实际价值,对政事业单位长远发展没有实际意义。政事业单位主要管理负责人员存在这一思维误区,导致下级管理工作人员对人事档案认知度不高,行为散漫,人事档案管理财务支出较少,人力资源和财力无法保证,降低管理效率。其次,由于管理意识薄弱,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合理化管理目标和管理关注方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关注期间,没有标准依据,关注效率低下,没有方向[1]。
1.2信息化技术弊端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信息技术技术水平低下,由于政事业单位主要负债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政事业单位忽视,没有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开展管理关注,导致在实际管理环节,依据人力资源手工开展管理关注,降低工作人员关注积极性,影响管理关注有序开展。其次,工作人员自身关注能力低下,人事档案管理团队构建缺失凝聚力,由于个人工作能力低下,影响整个团队工作能力,一些工作人员在关注中,没有结合人事档案特点,开展管理关注,缺失管理科学性和规范性[2]。
2、政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2.1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关注重视度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树立全新发展目标,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特点,建立全面人事档案管理方案和目标,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关注重视度和关注度,在单位内部和管理部门宣传,增加工作人员认知度,让关注人员了解自身想法,利于工作人员全面贯彻档案管理关注要求,有方向开展管理关注。其次,行政事业单位也需要给予人事管理这工作人力支持和物力支持,优化制度弊端,构建一个一体化制度体系,为工作人员实际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使得行政人事管理工作朝向标准化方向发展[3]。
2.2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信息技术是当下社会不同企业人力资源和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方法,行政事业单位也要提高对信息技术关注,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详细来说,其主要包括两个不同方面信息化建设,其一:做好信息化硬件建设工作。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增加财务支出力度,大力采购 信息装置和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为工作人员营造良好工作条件。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可以购买扫描设备、电脑设备等等。把传统纸文本形式运作为电子文档形式,实现数字化建设目标,其二:行政事业单位完善软件系统建设,构建人事档案管理体系,保证体系建设合理性[4]。
2.3完善团队建设,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能力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主要工作人员,和档案管理质量和效果具有较大影响。为了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目标,首先要完善团队建设,构建一个高效率、高凝聚力、高素养人事档案管理团队。树立科学合理人事档案管理团队建设目标,建立培训和教育目标,对工作人员及时培训和教育,分析培训需求,分析工作人员工作水平和能力,合理配置工作人员,保证每个工作人员可以在满足自身需求,可以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岗位中,完善工作人员工作弊端。其次。为了做好人力资源布置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在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时,对工作人员工作行为监督管理,发现工作人员存在行为弊端,及时指导和教育。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建立奖惩制度,对工作积极性高,表现好工作人员奖励,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培养骨干,为工作人员提高全新发展机遇[5]。
(一)体检范围:
ZZ镇居民中65周岁以上老年人。包括流动人口中在当地居住半年以上的65周岁以上老年人。一般情况下要到卫生院体检,行动不便人员择期上门体检。
(二)休检地点:
XX卫生院。
(三)体检项目:
按着《健康体检表》中的相关要求,进行内科、外科、妇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物理检查;心电图、胸透、B超(肝、胆)影像学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能、血糖、血脂等实验室检查。
(四)体检时间
XX年10月15日至XX年11月15日。具体各村体检时间以通知为准。
三、注意事项:
1、档案管理人员尽快将全镇65周岁以上老年人的档案检出来,并登记造册。各村卫生室尽快统计本行政村65岁以上老年人名单(未建档案部分),并及时上报卫生院办公室。
2、各村卫生室负责动员和组织工作,并一定要按时通知到本人。
3、通知时特别提醒:(1)携带个人健康信息卡、身份证。(2)体检当日空腹。(3)体弱多病者由家人陪同。(4)体检前一天晚上,少食油腻食品。
1.1省市县三级卫生信息平台架构
省级卫生信息平台以建立1个省级综合平台为核心枢纽,以建立市级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和区县级数据中心为基础支撑,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平台要求功能完备、标准统一、安全可靠。
1.2省级居民健康惠民服务信息系统
省级居民健康惠民服务“一卡通”信息系统覆盖各卫生业务应用,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等信息的共享和共用,重点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层医院就诊服务、村卫生室等应用,以此为基础,构建县区数据交换平台。1.3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众多,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其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业务服务子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监督管理子系统、与其它系统接口。
2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技术架构
可考虑建设省市县三级平台、分级部署的实现方式。省级平台支撑和涵盖全省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等公众服务的应用需求;市、州级平台需建立个案数据与管理中心,实现对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的集中存储、检索、共享、数据交换等;区县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承担县级区域数据中心的作用,主要负责县域内医疗卫生业务和管理数据的存贮与处理。应从基础设施安全、软件安全、数据安全三个方面综合考虑系统安全性。基础数据安全:平台具备性能完善的网络安全基础。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防范、用户识别等信息安全软硬件系统,并设专人进行日常监督管理与更新;软件安全:平台涉及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应具有访问控制功能,并定期进行完全备份;数据安全:采用数据库备份策略;对数据和资料的访问设置权限;关键数据的修改记录必须记录操作日志;关键、敏感的数据的存放需进行加密处理。云技术部署方式。省厅级统一采用集中部署方式,完全可以和云计算方式的集中部署,多点复制,保持系统健壮度的方式进行融合式的部署,并为以后云计算方式的完善部署,提供了基础设施、网络框架、软件体系的必要条件。县(区)级按照省内统一的标准和功能规范,进行部署,同时市级平台可以部署成虚拟平台。
3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
3.1业务服务子系统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居民健康档案以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为基础、家庭档案为中心。个人档案提供个人基本人口学资料、行为生活习惯、既往病史、主要健康问题、就诊、体检和健康影响因素等资料的管理,包括档案的新建、更新、查询与浏览等。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与家庭特征结合构成家庭健康档案,而家庭健康档案与社区特征结合则构成社区健康档案;实现区域内档案迁移的管理,包括迁入、迁出。(2)基本医疗服务管理。包括门急诊、住院、医技、药房等基本业务管理。系统中要嵌入《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等以协助医务人员的诊疗工作。在上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鼓励增加疾病库、临床路径、诊疗导航等,指导和规范基层医务人员诊疗行为。(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以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基础医疗服务、健康管理、计划生育、疾病控制与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等卫生服务要求。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对公共卫生管理过程进行数据采集、数据管理、质量控制、统计分析、信息反馈、数据共享与交换等。辅助基层卫生人员提供公共卫生相关的业务服务。(4)健康服务门户网站。健康服务门户网站应实现如下目标:个人健康诊疗信息查询;健康资讯和管理;网上门诊预约和计划免疫接种预约;用户管理;健康知识宣传及健康教育。(5)远程医疗服务子系统。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县级医院进行远程会诊(特别是远程集中阅片),以及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进行远程医疗卫生技术教学培训。
3.2业务管理子系统
(1)基本药物管理。基本药物管理系统包括药库、药房等管理功能,起到监控药物使用、规范用药行为等作用。系统嵌入《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的内容,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药品批准文号作为药品统一编码,并与全省基本药物目录网上采购平台的数据对接。(2)业务运营管理。主要包括门急诊收费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以及统计、分析及查询和咨询等综合管理模块。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通过系统动态监控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运行。(3)绩效考核管理。绩效考核系统可大致分为医疗机构使用部分与卫生行政部门使用两部分。医疗机构使用部分。对医护人员前端工作情况数据的直接采集,以及服务态度等定性指标评分录入汇总,依据绩效考核体系规定,进行量化考核,为分配和奖惩提供客观依据。卫生行政部门使用部分。直接采集绩效考核信息,依据绩效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考核,提高卫生服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真实性。提供单位的绩效考核信息,并提供单位绩效的量化考核功能。
第二条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更生工程建设资金,是指根据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规定和要求所筹集,用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专项建设资金。包括中央资金、省发展改革委安排的省统筹资金、省财政安排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和市、县按规定比例承担的配套资金。
第三条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民生工程建设资金使用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原则。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必须按照《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民生工程—年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建设规划》)进行统筹安排、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二)讲求效率、保证效益原则。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应严格按照《省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标准》、《省农村村卫生室建设指导标准》等规范、标准进行建设,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条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负责争取中央资金,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落实省统筹投资,省财政厅负责落实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负责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并督促市、县财政部门落实配套资金。
第五条中央资金,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按照现行分配和下达程序办理。
第六条省发展改革委安排的省统筹投资和省财政专项资金统一安排使用。由省发展改革委制定统一的年度资金安排方案,并会同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共同下达年度资金补助投资计划,省财政厅按现行资金拨付渠道下达资金。
第七条中央和省财政安排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经费,主要用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设和设备购置更新。
第八条市、县按规定比例承担的资金应及时足额安排到位,并按规定用途与上级补助资金统筹安排使用。
第九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设资金和村卫生室设备添置资金,由省财政厅于每年5月底之前通过追加预算指标将资金下达到县(市、区)财政局,由县(市、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发展改革委联合组成招标领导小组,对土建工程和村卫生室设备实施统一集中招标采购。
第十条乡镇卫生院设备购置,由省卫生厅会同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联合组成招标领导小组,统一实行省级集中采购,资金统一支付(资金不下达)。
省卫生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根据《建设规划》分年实施计划,于每年4月底前共同确定本年度采购的设备种类、数量,制定相关设备采购参数,并将设备采购数量和参数提交省政府采购中心实施采购。每年7月底以前完成乡镇卫生院设备采购工作。每年10月底以前将设备发放到项目单位。
第十一条使用专项建设资金的部门和项目单位必须开设“专项资金专户”,实行单独建账,专款专用。未开设“专项资金专户”的,各级财政有权拒绝拨款。
第十二条各级财政部门必须遵循专项资金拨款原则,按工程进度及时将建设资金拨付到项目建设单位,严禁挪用、挤占、截留等违规行为。
第十三条实行项目公示制度。所有利用国家国债资金和省专项建设资金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项目,将通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网站等媒体对建设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建立项目督查制度,组织力量对各地建设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面跟踪督查。
第十四条各县(市、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建项目招标准备、统计报表上报、竣工验收、决算审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并建立专项工作档案备查。各县(市、区)发展改革委负责项目规划立项、投资计划下达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各县(市、区)财政部门负责审核拨付资金、指导和督促项目单位做好固定资产登记入账工作。
第十五条各县(市、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于每年7月底前完成上年度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并于每年8月份,将上年度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及设备运行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
第十六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实行“四制”,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并对项目工程质量要实行终身负责制。
第十七条因特殊原因需对年度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民生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调整的,按原申报程序报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和省卫生厅审核批准。省有关部门按批准的建设项目实施建设工作。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各有关市、县(区)财政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审核审批和拨付项目建设资金。
(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
(二)擅自改变专项建设资金使用范围和标准;
(三)项目建设“四制”落实不到位或上报资料不全;
(三)弄虚作假。
第十九条对因组织领导不力、工作不到位、配套资金不落实以及挤占、挪用、截留建设资金,不能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将按有关规定追究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条本办法与《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中有关资金管理要求,一并执行。
第二十一条各项目市、县(区)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卫生局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报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