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经济硕士论文范文

农业经济硕士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经济硕士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农业经济硕士论文范文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文献包含了学科研究的最新热点与动向,分析科学主题文献有助于把握学科研究方向,了解最新研究进展。本文主要采用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III),对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统计与分析。科学知识图谱能够针对科学主题的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学科网络机构的生动可视化展示,其相关参数主要包括:①时间跨度(Timespan)、时间切片(SliceLength)、频次(Frequence)、中介中心度(Centrality)的设置;②节点(Node)、连接线(Link)、网络密度(Density)、聚类指标(ModularityQ)的分析,③节点圆环大小、连接线、时间的识别。主要指标说明:①若聚类参数0.4≤ModularityQ≤0.8表明结果聚类程度较为合理,ModularityQ>0.8表明结果聚类程度较高;②生成的可视化图谱中,节点圆环的大小与分析对象出现频次成正比关系;③节点圆环外层年轮宽度与中介中心度大小成正比关系。

1.2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后称CNKI),分步对CNKI数据库中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首先,关键词为“休闲农业”,期刊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CSSCI”,时间跨度为2000~2014年,对已发表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得到457条记录。其次,以博、硕士论文为主要来源,时间跨度为2004~2014年,检索经清洗后得到博、硕论文228篇。再次,增加“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农家乐”等五个关键词进行补充检索,共得期刊论文1298条记录。最终,经过辨别、整理、去重,删除会议纪录、报道、无作者等,得休闲农业期刊文献1062条文献,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数据样本。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概况

研究成果方面,休闲农业研究在近十年中呈现快速、稳定增长趋势,从2000年的15条,到最高峰2010年184条;前期主要以休闲农业理论基础、概念定义等方面探讨为主,2008~2013年研究成果出现爆发式发展,其中以2013年为最,博硕论文以70篇占主要地位,单位则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代表。总之,休闲农业正逐渐成为国内农业与旅游研究的热门领域。研究内容方面,休闲农业较多与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交叉研究,现有休闲农业研究成果本身则以规划设计、对策性研究、发展模式等为主。

2.2研究结果

采用CiteSpace软件,首先,以2000~2014年为时间跨度,以1年为时间切片长度,以“keywords”(关键词)为网络节点,选择前50个关键词为每个时间区间被引词,以词频15次进行排序统计,得到174个连接点,288条连接线,网络密度为0.0191,生成可视化共被引网络结构图。其次,进行聚类分析,共得16个聚类,形成清晰的可视化的关键词共被引聚类知识图谱,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反映在节点的大小上,频次越多,节点越大。从知识图谱中可知,“乡村旅游”频次最高,其次是“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等。取关键词频次15次以上,得到18个高频关键词进行排序。结合现有研究与关键词知识图谱可知,休闲农业的研究领域主要与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农家乐、生态农业等领域联系较为密切、互有交叉;研究方法主要有聚类分析、TCM(旅游成本分析法)、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内容分析法、SWOT分析、情景变量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空间计量模型、双钻石模型、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因子分析法、CVM(条件价值评估法)等;研究热点主要有区域休闲农业、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利益相关者、游客满意度、休闲农业规划与设计、发展模式、休闲农业标准体系、体验营销、空间结构与布局、生态保护、农耕文化等方面。

3休闲农业热点研究进展

休闲农业具有农业基本属性,是农业经济的一种,但同时又结合了农业计划、农业建设、农业生产和农业部门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系统地继承与发展了传统的农业经济,是农业多功能性最重要的载体。本文重点论述休闲农业5个热点研究进展。

3.1基础理论研究

范水生等就休闲农业的概念进行过全面深入的探讨,果雅静等、牛君仪就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较有研究,牛君仪认为有农业展示、农事参与、生态旅游、民俗文化、农家生活体验、农村度假娱乐等六种模式。王德刚则对世界旅游农业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总结出世界农业旅游大致经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与创意农业三个历程,高志强等则对休闲农业的产业特征及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张强等则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所促进的产业、资源、经济、城乡之间的融合进行阐述,而在宏观层面,刘春香对我国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有所研究。总之,休闲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已涉及休闲农业概念、定义、类型、模式、政策、行业标准、产业分析等多个方面内容,形成完备体系。

3.2区域性发展问题

唐苏华等研究提出干旱区新绿洲五种休闲农业开发模式。郭利田、孙兆慧等、胡爱娟等对区域间的休闲农业合作与发展进行探讨,齐永华等对我国城郊型农业的农业资源利用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赵玉榕主要以投资机制为主要切入点研究厦门借对台优势发展都市农业的政策建议,王树进等、王晓峰等、朱华武等则运用空间计量相关方法以省域角度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与发展进行研究。就现存研究而言,区域性的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仍是休闲农业宏观研究的热点,主要以研究生论文研究为主。

3.3休闲农业旅游研究

游客满意度方面,陈胜科等、苗红等、赵仕红等、田彩云等在旅游者消费需求、游客需求特征、满意度评价模型、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过深入研究。旅游成本方面,邱生荣等采用情景变量法分析休闲农业游客的旅游行为进而指导休闲农场的科学管理与经营。旅游安全方面,陈水雄等对休闲农业的旅游安全进行过分析,提出海南构建休闲农业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的相关措施。旅游开发方面,周丽洁就湖南省休闲农业旅游市场进行过对策研究。乡村旅游方面,王会娟、郭焕成等、杨载田等、耿品富等、张剑刚等则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发展创新与路径、管理经营模式等方面。此外,王颖晖对休闲农业的旅游服务创新进行整合概念模型分析。总之,主要存在与旅游结合、产业协作、旅游成本、旅游安全、游客满意度、消费需求等方面的研究。

3.4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与开发

资源评价是休闲农业开发与设计的前提条件,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构建了资源条件、开发条件、旅游条件等三方面的定量评价模型并实证分析,黄志红对休闲农业体验价值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肖光明构建了包括7项评价要素、26项评价因子和具体等级的休闲农业质量等级评价体系,并针对休闲农业园区进行实证分析。而在大区域的休闲农业产业方面,孔庆书等对河北2011年12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进行全面的DEA效益分析,刘军等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发展基础、协调能力、可持续能力等三大系统层的43个评价指标针对湖南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在研究成果方面,以规划设计类为主的产业实践应用以硕士论文成果为主,而赵毅、邹宏霞等就休闲农业的规划、产品设计等有过研究。

3.5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建设

周彬等认为休闲农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一致性,罗文斌等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休闲农业的社会居民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度。钟平等、王圣军、姬汝茂、张胜利等针对新农村建设与休闲农业发展关系进行过深入研究,较多以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探讨休闲农业的开发与发展对策研究。

4结论与讨论

第2篇:农业经济硕士论文范文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甘肃省;农业保险

一、前言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保险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减贫、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从建体系、抓重点、求创新、强基础四个层面进行了顶层设计,并提出要持续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增加农保险种、有效提升覆盖面,科学确定保费补贴机制,增加财政补贴种类,探索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保险,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甘肃省作为脱贫攻坚难度较大的省份,2020年已如期完成脱贫摘帽,但仍然要把巩固脱贫成果、防范返贫恶化作为重点工作。因此,加强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研究,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一)农业保险覆盖情况

近年来,甘肃省农业保险整体发展情况良好,各项指标稳步上升,覆盖率逐年增加。保费收入从2013年的5.73亿增长到2020年的19.13亿;保费赔付额从2013年的3.07亿增加到2020年的15.72亿;赔付率从2013年的53.56%增加到2020年的79.68%;保险密度从2013年的37.06元提高到2020年的131.52元;保险深度从2013年的0.095%增加到2020年的0.219%。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近三年甘肃省累计签单保费44.5亿元,共赔付28.3亿元,其中直接受益农户301.5万户次,有力支持了农户的稳定增收和特色产业的良好发展。但据甘肃省2020年农户参保户数计划表显示,全省申报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村居民7203939人、1830158户,[1]仅占全年农村居民20460133人、5055097户的35.21%和36.20%,也反映出甘肃省农业保险的普及率还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

(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农业保险因农业的弱质性而具有收益外部性、高风险性、高赔付率、高技术要求等特点,被界定为半公共商品,世界各国对其发展也都采用“市场+政府”“自愿+强制”的双向引导。我国自2004年试行“有政府补贴的商业化农业保险”,2007年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在全国范围推行。甘肃省农业保险亦采取“市场+政府”的经营模式,即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人保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国寿财险、太平洋产险、平安产险、黄河财险等12家保险公司都担负着甘肃省农业保险业务的经营,并且“每县经办机构原则上2家,不超过3家”,经办期限3年,通过竞争性磋商等简易程序确定服务地区,进而与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推进农业保险防灾减灾、助力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在中央保费补贴支持下,2007年开始逐步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如2007年在甘州、安定等地试点能繁母猪险种,2008年试办奶牛保险,2010年试办玉米制种保险,2012年在天水、庆阳、平凉等地开办森林保险等;同时,也开发了啤酒花、藏羚羊、牦牛、青稞、马铃薯、中药材等甘肃农业特色险种。目前,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已多达105个,覆盖羊、牛、薯、药、果、蔬六大主导产业[3]。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具有时空差异的资源禀赋结构导致甘肃省乡村发展的差异化分布,也使农业保险发展兼具背景性的共性问题与特性问题。

(一)甘肃省经济水平落后制约了农业保险发展

农业保险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有充足的保险保障资金,该资金一部分来自保费收入,一部分来自投资收入。目前,为引导和支持农民参加农业保险,通常由政府财政为投保农户提供保费补贴,这就意味着地方经济水平好坏直接影响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对甘肃省而言,近年来,经济总量逐年上升,但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差距较大,长期以来经济体量位居全国末端梯队。2020年,全省GDP实现9016.7亿元,实际增速3.9%,总量仅高于海南、宁夏、青海、四省区;全省人均GDP约3.41万元,不及全国同期人均GDP水平一半。与此对应,全省财政收入亦有限,2020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4.5亿元,仅为广东省的6.77%、浙江省的12.07%。实体经济发展的落后,使得投入农业保险的财政资金不够充足,严重制约了全省农业保险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落后意味着农民收入低,限制了农业保险购买积极性。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4.3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了7.4%,但仅占全国平均水平17131元的六成,居全国各省排名最低位次。这种农村居民的低人均可支配收入,再加上靠天吃饭的传统观念过于浓厚,对农业保险认知不充分,致使农村居民主动投保意识弱,直接影响农业保险的发展。

(二)农业保险供给力度有待增强

农业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国家旨在保护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但农业产业固有的低收益、高风险、高赔付率使农业保险盈利性较差,与保险公司的商业逐利目标矛盾。为此,国家自2010年起推出多项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如2010年5月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对保险公司为种、养殖业提供保险业务取得的保费收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比例减计收入;保险机构从事农牧保险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免征营业税及后续对应的增值税。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在2017年财政部的《关于延续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中再次延期至2019年底。此外,还允许经营政府给予保费补贴农业险种的保险公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巨灾风险准备金,具体按补贴保险保费收入的25%计提。甘肃省贯彻执行,即使这样,农业保险的高风险成本和低保费收入下的优惠政策之比仍不及盈利效应,甘肃省还是农业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农保赔付率更高一些。这些明显抑制了保险公司参与农业保险发展建设的积极性,整个市场政府主导力量明显,市场自发调节力度弱。与此同时,省内保险公司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尚未完全建立,容易导致承保农作物的方位、面积等数据不准确,农业指标监测设施不完善,不利于承保工作的进行。各保险公司针对农业保险特色产品的开发创新力度也不足。目前,甘肃省农业保险覆盖了包含主粮作物、藏系养殖、森林在内的主要农产品,以及包含果树经济作物、特色养殖、蔬菜种植等在内的特色种养殖产品,但大多保险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缺少市场竞争。同时,随着新型经营主体和特色经济林果类产品种植规模的增加,逐步开展了针对苹果、玉米的“保险+期货”试点,增开高原夏菜、羊肚菌、枸杞、李广杏、茶树、湖羊、绒山羊、黑山羊等11类品种的天气、价格指数保险;以及红花椒、核桃、油橄榄、藜麦、金银花、设施蔬菜、中药材等9类产品的收入保险。这些创新型险种总计20余种,仅占全部农业保险品种的18%,并且很多尚处于试点环节,未大规模推行,创新力度明显不足,理赔标准和理赔方式上的较大差异也影响了相关产品的信服度与普及率。随着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多,规模种养殖大户越来越多的对理赔提出高要求,传统的成本保险已经无法满足农户化解风险的需求。与现有物价匹配的产值保险、收入保险成为主要需求,但现有产品表面创新多、质变节点少,尚未涉及到深层改革,这些都从供给层面影响着甘肃省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对策

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为依托,要想获得甘肃省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重点解决财政补贴、需求提升和供给增强三大问题。

(一)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增强财政补贴力度

经济有效增长是带动农业保险良好发展的动力,而农业保险的良好发展又可以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一方面,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甘肃省的特殊地理位置优势,顺应国家双循环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发展契机,积极推动省内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同时优化财政资源统筹,增加对乡村振兴等重要领域的财政支出比例,确保并逐步提升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另一方面,提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利用效率。作为经济欠发达省区,甘肃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依赖程度较高。2010-2019年,全省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均值仅为0.463%,而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均值却达到1.658%,全省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比值从2010年的4.153倍增加到2019年的4.654倍。[4]财政部数据也显示,2013-2018年,中央对甘肃省财政转移支付总量(不包含税收返还)从0.16万亿增加到0.2万亿。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已成为甘肃省财政支出的主要来源。以财政补贴为主的农业保险在甘肃省试点以来,中央、省级、市县三级财政补贴比例分别约占40%、25%、15%,2007-2019年,累计政府保费补贴61.23亿元,占保费收入的83%,其中,中央、省级、市县级各自累计补贴额为25.66亿元、21.69亿元、13.89亿元,[5]中央补贴是主要构成。2020年,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9.13亿元,按照“财政补贴资金计划”,中央补贴3.49亿元,省级补贴5.04亿元,分别占保费收入的18.24%和26.35%。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在甘肃省加快经济发展同时,资金缺口仍需中央政府补贴,因此,既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转移补贴,还要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资金使用监督,避免寻租、资金缺位错位使用情况,确保资金用在最主要的地方。此外,一些特色性、经济价值高的果蔬类农产品,农民投保需求受到地方财政压力和省政府保险任务计划限制,只能部分投保,保险覆盖率较低,亟需财政补贴的持续增加。乡村振兴需要继续推进“一县一品”“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相关农业保险则因产品特色多处于创新试点环节,并由县级财政主要补贴,而省内高贫困率意味着多数县级政府地方财政有限,无法承担高额保费补贴,保障规模有限;农民的低收入也制约了自缴保费比例不能太高,这就导致“全而弱”的恶性循环。从长远发展来看,甘肃省农业保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仍需中央财政的大力扶持。

(二)提升农民需求

提升农民需求是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根本。按照目前甘肃省农业保险中确定的中央补贴品种,除育肥猪实行“成本+目标价格”保险、由农户承担20%的保费以外,其他实行成本保险,农户承担保费占比5%-30%不等。其中,承担比例最低的是公益林,农户仅分摊5%;商品林分摊比例最高,需分摊30%;马铃薯、能繁母猪农户分摊20%,玉米、棉花、冬小麦为15%,青稞、藏系羊、奶牛为10%。苹果、中药材、肉牛、肉羊、蔬菜、鸡等省级补贴品种则区分农户贫困程度,贫困户承担10%,非贫困户承担20%。与此同时,作为成本保险,相关补贴品种的保额根据开办时的物化成本确定,从300元到10000元不等,费率从2%到6%不等。据统计,2007年,全省农户自筹保费546万元,占总保费收入13%;2019年,自筹保费33380万元,占比20%;2007-2019年间,农户累计自筹保费12.02亿元,仅占保费收入的16.3%[6]。传统补贴品种保额与现行物价增长速度的脱节,使农户享受低费率同时,又认为成本投入和保险赔付之间有差距,尤其是设施投入大的高经济价值农产品,更因保障程度不高而降低了农户投保意愿。这就需要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在产业脱贫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产业振兴,提升农户手工技能,增加稳定的从业工资收入和财产净收入,从而可持续地提高农户可支配收入,在现有消费基础上满足农业保险费用开支的增长,从根源上缓解甘肃省农业保险投保率低的现状。此外,还需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改善农户传统“认栽”观念。在偏远农村地区,保险普及力度并不乐观,一些农户只知道社保,对农业保险知之甚少。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政策环境下,乡村干部以及农业、保险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深入村社,积极开展农业保险普及宣讲会,为农户们讲解农业保险的专业知识和理赔案例,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农户意识到“以小换大”的风险防范重要性,了解农业保险的功能,积极配合国家政策的顺利开展,增强参保积极主动性。同时,利用“抖音”、“快手”等民间流行并易于接受的短视频方式,找当地已参加农业保险并获益的农户做代言,多做产品介绍和优惠政策宣传,从而提高农业保险投保率。

(三)提高保险公司供给积极性

1.继续推行并落实财政部规定的有关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提升税收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鼓励并吸引保险公司主动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提供更多的农业保险服务,积极协助甘肃省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2.引入更完善的竞争机制,建立多元主体的农业保险市场。截至目前,甘肃省尚未有专业性的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开展服务,农业保险由综合性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并只占各经营主体业务的小部分,这就使服务专业性欠缺,在产品设计和费率厘定及条款制定上专业性不强,提供服务的积极性和质量也劣于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未来可以在提升经济发展、确保并增加地方补贴的基础上,吸引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来甘肃拓展业务,增加市场竞争力,提升服务质量。3.规范保险经营管理,提高理赔效率和精准度。《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地方政府要结合自身财政情况增加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引导保险机构到农村基层网点,下沉服务重心,开拓新型农业保险产品试点范围。因此,一是甘肃省政府要进一步结合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科学确定保费补贴机制,推动“以奖代补”政策的试点;二是现有从事农业保险的各家保险公司应加大对农险业务的重视,积极创新农业保险产品类型,增加对乡村振兴中“一村一品”的高经济价值特色农产品保险保障,明确理赔范围,做到精、准、细。在现有成本保险为主,试点产量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产值保险、“保险+期货(权)”等产品形式的格局中,根据保障对象的特殊性,试点成熟后逐步推广普及。三是提高理赔服务质量,及时赔付,增强保险信誉度,提升农户投保热情。四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农业保险的产品宣传、开发创新,完善省内“互联网+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推进农业保险承保的电子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提前下达2019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计划的通知

[2]甘肃省保险行业协会.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召开农业保险工作联席会议[OL/ED].

[3]王曼丽.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2021年甘肃农业大学硕士论文,第18页;

[4]李永海、潘菊霞.甘肃省财政转移支付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21(5):33-37;

[5]王曼丽.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2021年甘肃农业大学硕士论文,第19页;

第3篇:农业经济硕士论文范文

梅宝亮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分行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近年来,中国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众多学者就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提出了诸多政策建议,其中农业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带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尤为引人注意。本文从农业产业集群的定义、形成机理、特点、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当前关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进而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对进一步的研究和农业产业集群的政策制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   形成机制      发展模式    问题

 

一、         农业产业集群的定义

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来自于产业集群和农业自身特点的结合。国际经合组织(OECD)将农业产业集群定义为一组在地理上相互临近的以生产和加工农产品为对象的企业和互补机构,在农业生产基地周围,由于共性或互补性联系在一起形成的有机整体。OECD的定义是将农业产业集群视为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一种升级,但这一定义缺少对于集群内部主体地位作用的描述。而国外有关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通常与涉农产业(agribusiness)、食品加工业集群(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cluster)、农业企业集群(agro—enterprise cluster)结合在一起的。美国Oklahoma商务部(2005)把农业产业集群概括为农业生产、农业支持和增值加工三部分。Kulshreshtha&Thompson(2005)也认为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agriculture and food clusters)由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农场投入制造3个子集群(sub-clusters)组成。国外的这三种定义强调了农业产业集群所包含的各个环节,但同样忽视了集群内部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定义。

国内学者多是基于Porter提出的产业集群概念来界定农业产业集群的内涵,却未体现出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特殊性。个人认为农业产业集群应该定义为以传统农业活动为基础,以农业合作社和现代农业企业为主导,以高校、银行等服务机构为辅助,以市场为导向,以集群内部的分工与合作为媒介而形成的囊括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部环节在内的系统,在特定地域空间上集聚的现象。

二、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农业可以算作是可再生资源型集群,所以,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农业资源禀赋的空间分布有着直接的关系。此外,分工与协作、农民企业家、集群的外部性、制度等因素也影响着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是由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决定的,两者共同催生农业产业集群。王锦旺等(2008)认为关键组织或个人的市场观念、创新素养、资源意识、组织和运作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市场行为等方面决定的基本营销素养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

三、农业产业集群的特点

农业产业集群既有产业集群的某些一般特点,又有自身的独特性。宋玉兰、陈彤(2005)认为农业产业集群的特点包括网状的产业链、农户是基础单位、农业合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现代化、地方文化根植性强。刘中会(2009)认为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显明的地域性、产业价值链较长并具有网络特性、农户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基本经济主体、较高的农业技术水平、发达的农业合作关系等五个特点。个人认为,农业产业集群与一般工业产业集群的最大区别在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地域性更强,即更加依赖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此外,农业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与农户的竞争合作关系也是农业产业集群的一大特点。

四、农业产业集群的类型和发展模式

由于主体要素、集群结构和发展环境的差异,农业产业集群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模式。王建国(2005)按照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和专业化程度,把其划分为“公司+农户”型、龙头互补带动型、市场中心型、纵向一体化型和同心多元化型几种模式。向会娟等(2005)提出培育农业产业集群的三种模式:农业高科技园模式、中心企业型模式、市场型模式。叶依广等(2006)以江苏省为个案,认为农业集群的成长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路径:市场创造模式、地理品牌驱动模式、先导企业带动模式。

五、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综合来看,目前关于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但是当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突出体现在当前的研究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农业产业集群的特点、模式、作用、存在的问题,并没有从企业、农户以及整个产业链条上各种主体的关系的角度去研究各种主体在集群中如何做出决策,如何针对其他主体的选择做出调整等问题,没有能够阐明企业与农户是什么关系、企业间是什么关系、企业、农户与各种中间机构是何种关系?创新是如何被激发、传播的?其次,没有文章对农业产业集群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描述。从前段时间农产品价格上涨可以发现,集中的作物生产销售为投机行为提供了机会,从而对粮食安全等问题产生一定影响。再者,在集群中,农户对于动植物品种的选择往往是基于市场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与粮食政策的冲突。 最后,当前的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计量分析较少。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在多种农产品的生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掘农业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用对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前景必然十分光明。当然,我们也需要清楚的看到我国当前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这些问题为导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能够更加有效的推动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纪忠,阳水长.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现状与发展优势分析.商业时代,2010 ,11.

[2]      陈  俊.杨凌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研究.陕西农业科学,2004,3.

[3]      黄建军.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江淮论坛,2010,3.

[4]      李继红,宋一淼.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之探讨.农村经济,2007,4.

[5]      刘春玲.发展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对策.科技创业,2005,6.

[6]      刘中会.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

[7]      齐邦锋,单瑞.山东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3.

[8]      宋玉兰,陈彤.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探析.新疆农业科学,2005, 42.

[9]      任青丝.新疆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山东纺织经济,2008,1.

[10]   宋一淼.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分类研究.台湾农业探索,2005,1.

[11]  涂文明,曹邦英.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的价值链分析.天府新论,2008,6.

[12]   王建国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5 .

[13]   王锦旺,张洪吉,张现强.内生性农业产业集群演化机理研究田.农村经济.2008,(4)

[14]   王龙锋,张良成,张瑞卿.江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5]  吴晓斌.农业产业集群机理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

[16]  武云亮,董秦.中外农业产业集群研究评述.安徽农学通报,2007,13 .

[17]  向会娟,曹明宏,潘泽江.农业产业集群: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农村经济,2005,3 .

第4篇:农业经济硕士论文范文

职称论文致谢范文

【职称论文致谢范文一】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六年多的博士研究生涯转瞬即逝。回首我在浙江大学这几年的求学之路,感触良多。于我而言,在职读博,求学之路充满艰辛,有无数次想着放弃。幸运的是,一路上有那么多师长的呵护和引导,有那么多同学和朋友的帮助和鼓励,有家人在背后默默的奉献和文持,让我终能完成学业。值此论文付梓之际,怀揣一颗感恩的心,谨向所有关心、支持与帮助我的师长、家人、同学及朋友,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非常感谢我的恩师陆文聪教授。六年前,陆老师不嫌弃我才疏学浅,将我收于门下,打开了我的人生幸运之门。陆老师学贯中西、敏锐的学术眼光、严谨的学风和治学态度、睿智的思想和高尚的师德,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我一生求学、治学和为师的榜样。从紫金港行政楼管院9楼会议室到启真卡特12楼会议室,陆老师放弃周末的休息,每隔一周召开例会组织出国留学网团队学习。

在例会上,陆老师就研究选题、框架构思、方法设计、论文撰写、遣词造句,无不倾囊相授、用心指导。更多的,是平时点点滴滴的耳提命面和深夜飞鸿,“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有师如此,幸甚!因此,本文的写作,从题目选取、框架确定、研究设计、论文修改到遣词造句,无不倾注着陆老师的心血,如若本文尚有可取之处,首先应归功于陆老师的教诲和悉心指导。

感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韩洪云教授,张忠根教授,阮建青副教授、金少胜副教授等在论文开题及进展过程中给予的建议和指导,感谢霍宝锋教授、周洁红教授、宝贡敏教授和熊伟教授等在论文答辩会上提出的宝贵建议和意见,使我的论文更加严谨、臻于完善。

在浙江大学读博期间,有幸聆听了王重鸣教授、黄祖辉教授、吴晓波教授、钱文荣教授、魏江教授、张钢教授、宝f敏教授、贾生华教授、王端旭教授、熊伟教授、刘南教授等众多师长的授课,令我受益非浅,在此谨致以我深深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感谢一路陪伴走来的陆师门团队,各位同门在例会上的真知灼见、知识分享让我受益匪浅。感谢黄小丹、刘聪师妹无私提供的信息网络,感谢许为博士对我计量模型方面的答疑解惑。

同门情谊,皎如曰月,“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衷心感谢ChinaVenture投中集团郑经理、Clark经理给予的数据收集支持,你们热心的帮助使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感谢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对本研究的资助。

博士论文的完成与家人的支持密切相关,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及儿子。父亲年逾古稀,母亲岁过花甲,均为普通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把我培养成才。父母从不知博士为何物,电话中只能叮嘱我要注意身体,好好读书。父母远在云南,子不能陪伴在身边,每思至此,深感愧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只愿父母安好!感谢妻子胡金叶女士的一路相伴,给予我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妻子的宽容、理解、支持和关爱使我能够兼顾工作的同时并安心学业,在艰辛中体验学术与科研的乐趣职称论文致谢范文职称论文致谢范文。最后要提及我可爱懂事的儿子万泓睿!读博期间,儿子正处于孩提到童龀期间,最需要父亲的陪伴。可由于要工作、看书和写作,只能不断的告诉他,自己去玩,爸爸要工作。每次儿子都默默的接受,从未对我工作学习造成困扰,并且总能给我欢声笑语,让我在艰辛的读博期间平添了许多乐趣,也是我生活、学习、工作的不竭动力。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帮助、鼓励、支持和关怀过我的亲人、师长和朋友们。

【职称论文致谢范文二】

杭州的冬天是寒冷的,我的心却是温暖的。此时此刻我想衷心地感谢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

感谢我的导师黄祖辉教授!从2007年我第一次通过电子邮件向黄老师请教合作社理论至今巳有8年时间。这8年里我的每一份成长都离不开黄老师的帮助:

从教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到指导论文理论框架的构架,从指导设计调研问卷到帮助联系参访单位到组织汇总问卷数据,从辅导论文写作到给予对初稿的修改意见,黄老师的高瞻远瞩和学识渊博使我能够一步一步向梦想迈进!我还要感谢师母谢莉莎老师!在大学学习期间,谢老师给予了我非常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每当遇到困难时,听到谢老师温暖的鼓励话语,我都能振作精神克服困难。

感谢我的导师郭教授!2011年郭老师从电脑里找与大学论文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供我阅读、带我上统计学课程以及在办公室的白板上与我讨论设计技术路线图的场景历历在目。郭老师对农业产业化尤其是订单农业的研究成果丰硕,我的大学论文正是产业化的一个领域,能够得到郭老师的指点我倍感荣幸!曽经无数次我纠结于问题的表面现象徘徊不前,郭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后,我马上茅塞顿开,问题得以迅速地解决,这对我而言是相当幸运和幸福的!

感谢我的老师徐教授!从2009年第一次见面,徐老师对我学习生活上的关心从未停止。每次研究所会议,徐老师都会问询我近曰的情况,向我提供多种帮助,令我倍加感动!

感谢我的曰本导师德永澄宪教授和纳口列子教授!2012年我作为交换生赴曰本筑波大学期间,德永老师严谨求真的态度使我非常钦佩!他不仅在学习上对我严格要求,在生活上给我细致入微的关心,得知我对曰本农协有浓厚兴趣后,还亲自把我带到纳口老师面前。我永远忘不了2013年春节我离开曰本回国的前夕,德永老师特意安排在中餐馆师门聚会庆祝我学成归国时的温暖。纳口老师亲自带领我赴曰本农协和曰本农林水产省参访,在参访过程中遇到随行翻译同志一时无法翻译出来的专业术语,纳口老师马上亲自为我提供曰英文翻译,令我非常感动!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与农民合作社发展:以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为中心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创新与优化研究”(编号:71333011)提供的资助!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运营模式、治理结构与比较研究”(编号:71020107028)提供的资助!

感谢为我们调研提供巨大帮助与支持的浙江省农业厅朱处长、四川省农业工作干部胡主任等所有政府公务员!感谢接受采访的陈、周等合作社的理事长和成员!感谢2011年利用署假时间参与调研和案例写作的王等浙江大学三农协会的所有同学!

感谢我硕士时期的导师黄教授!是她手把手地教我研究方法,将我带入合作社研究的领域里。在大学学习期间也一直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每次见面都热情款待我,黄瑾教授的师恩我永远铭记于心!

感谢梁巧大学!梁老师对我而言亦师亦友,无论是我遇到专业上的问题还是人生道路上的困惑,梁老师都是我寻求帮助的对象,她沉稳、积极的心态时刻是我学习的目标。

感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顾益康主任、林坚教授、钱文荣教授、卫龙宝教授、陆文聪教授、张忠根教授、杨万江教授、丁关良教授、陈随军副教授、叶春辉副教授、周洁红教授、韩洪云教授、鲁柏祥大学、潘伟光副教授、姚卫红老师、金少胜副教授、阮建青副教授、茅锐大学、季晨大学以及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马述忠教授、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开发研究中心宝剑久俊研究员在大学论文写作过程中为我提供的建议和帮助!感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徐丽安副院长、办公室毛迎春主任、办公室胡伟斌副主任、资料室陈兴侬老师和张霞老师!

是他们为研究所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研究环境,使我们能够在非常舒适的环境中学习进步!

感谢曹斌研究员对我大学论文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邱东茂、李晓康等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是他们将我紧密融入研究团队中,依靠团队的力量学习进取我才能完成大学论文。

感谢陈璞老师。在班集体中,我们学习上互相帮助,学习之余聚餐游玩,是他们使我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并获得前进的动力。

2006年我进入研究生阶段时开始学习合作社理论,到今年有十年时间。十年在人生中是一段不短的时间阶段,我从22岁到32岁的青春用在了潜心学习上是无怨无悔的!这十年我从福州到三明再到杭州,从学校到工作岗位再回到学校,现在又即将走向新的工作岗位。无论将来我的研究领域在何处,合作社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一定是我继续努力的方向,为中国广大农民服务是我矢志不移的人生理想!幸福的未来在等着我开拓,我一定要继续努力奋斗来报答这么多关爱我的人们!

【职称论文致谢范文三】

光阴荏苒,近四年的大学生涯巳基本告一段落,心中欣喜之余,多是感激。

回头来看,自己本是农村一懵懂顽童,幸而能获得大学学位,都是源于身边师友和亲朋的帮助:

首先感谢的是导师黄袓辉教授,自从张晓波教授2011年荐我来浙大跟随黄老师学习,四年期间,黄老师在学业、生活和就业上都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他早巳年逾六旬,作为卡特院长,行政事务繁忙,但依然常常托人从国外订购最新的制度经济学前沿书籍仔细研读,每次想来,自己作为年轻人也相形见绌。而给我更大触动则是他对学生的包容、宽容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门下将近200学生,学生们不论是从商、从政或是从学,他都给予了最大的帮助和鼓励,黄老师这种宽厚的胸襟是我们学生永远学习的榜样。

张晓波教授也是我的导师,之所以走上研究农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道路,都是源于张老师的原因。从2007年7月到现在,已经有8年,我几乎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帮助,从指导我硕士论文、介绍攻读大学、介绍出国访学、指导大学论文和找工作,这所有的过程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在生活中,自己的执拗和不耐心,也是无数次受到他宽容和耐心的教导,跟随他8个年头,自己碌碌无为,没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我真心有愧!

陈志刚教授也有太多的感谢,自从2009年他调任至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北京办公室主任以来,对我无论从学业,还是生活上都关怀备至。当年我执拗地想离开北京,他多次单独找我谈话希望我留下,至今历历在目,感动不巳。而后在浙大读博期间,也是多次来看望,在大学论文和就业方面也给予了许多无私的帮助和建议。

金松青教授是我在2012年去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学认识的,自己第一次出国举目无亲,金老师常常带着我到他家吃饭聊天,待我如作为家中后辈子弟一般,感激之情可谓溢于言表,同时也衷心感谢他的妻子红雅女士。在学业上,金老师也是时常耐心教导,不嫌愚笨。Reardom教授是我在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导师,对他感激颇多,那时Tom知道我一个人在美国孤单,也是多次遨我到金老师家一起聚餐闲谈,或到他家烧烤。有次知道我要买被子,他还专门带我去找学院的行政人员去征求帮助,Torn自己一个人虽然大大咧咧,但是对我确是关爱有加,照顾备至。如今他也六十有几,祝愿他能觅一良伴,生活安定幸福。

MSU农经资源学院的前秘书RobinsonAnn女士给我了许多感动。记得还未去MSU之前,我尚忧心住处,Arm主动提出帮我解决住宿问题,并给全院学生集体发了邮件为我寻求帮助,我真心感动。从那时起我就记得日后写致谢一定要感谢她,这种无私帮助的可贵品德正是促进自己成长的动力职称论文致谢范文论文。如今她巳退休,祝愿她退休生活过的幸福愉快!

在浙大卡特,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师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比如徐丽安副院长、郭红东教授、钱文荣教授、陆文聪教授、卫龙宝教授、张忠根教授、杨万江教授、马述忠教授、叶春晖副教授、金少胜副教授、毛迎春老师、胡伟斌老师、张霞老师等等,在这其中尤其要感谢的是我的师兄阮建青副教授,从我2010年来杭州,一直都是他在各个方面照料,要是没有他在各个方面的帮助,我的大学生涯也将大打折扣。阮师兄勤勉努力,为人正直,如今巳晋升副教授,并承担了系副主任等相关行政工作,深受学生们爱戴,祝愿他未来更加出色!

感谢攻读大学期间的同学,如刁盼盼、李静、嫣贞、张菲、石琦、梁海兵、余新平、伍骏骞、许为、王尧、李宝值等诸多同学,还要感谢黄老师门下傅琳琳、刘颖娴、郑思宁、郑军南、孙海霞、朋文欢、李懿芸等诸多同门,正是有他们的相伴,才使过去四年的大学生涯更为充实和丰富。

此外,还要感谢南京农业大学的钟甫宁教授,自从张晓波教授将我介绍过去,能得以多次机会聆听钟老师的教诲,尤其他反复强调的“间题导向”研究风格,让自己受益匪浅。还要感谢2011年和2012年到江苏沛县调研过程中,给予我们极大帮助的农业部农机司李斯华处长、沛县农机局郭松局长和吴明禄科长及其他领导,以及在2013年农村调查中给予帮助的农业部固定观察点办公室武志刚处长、王欧副处长等相关领导。

最后,在此感谢我的父母,作为一农村出身的孩子,父母将我辛苦扯大,读到大学学位,双亲殊为不易,感激之情无需言表,且祝愿他们日后生活幸福。

大学论文写作期间,获得以下项目的资助,在此深表感谢:

1、国家自科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与农民合作社发展:以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为中心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创新与优化研究。

2、国家自科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人口变化、城乡人口流动和中国的农业与农村发展。

3、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化模式对农村贫困影响的研究。

第5篇:农业经济硕士论文范文

关键词 卓越农林人才;拔尖创新型人才;农学专业;培养模式;华南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283-03

为了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2013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设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要求申报高校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本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优势与特色等,选择本校专业参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包括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3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包括农学门类专业及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和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华南农业大学是第一批参与试点的高校,农学是“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型改革试点专业(以下简称“本改革试点”)。为适应本改革试点的需要,我校结合农学创新班(即“农学丁颖创新班”)的培养,专门制定了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创新,大胆改革课程体系,形成了鲜明创新型农学特点,创建一流的教学资源,建立多样化教学模式。经过4年的实践,取得初步成效。现就本改革试点专业的改革背景、“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的特色模式、改革实践情况和初步成效进行归纳总结。

1 专业改革背景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是本校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包括丁颖院士在内的几代著名学者的努力下,本专业积淀深厚,特别是在专业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传统农学专业由于教学模式单一,未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面临招生难、培养难和就业难等“三大难”问题。为此,我校针对此问题对农学专业进行大胆的改革,利用当时的高新技术,包括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对农学专业进行深度改造,率先在农学专业下设立农业生物技术方向、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和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其中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主要是为了适应我国进入世界WTO的需要,同时保留了大农学。每个专业方向均制定了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经过10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成效显著,生源的质量明显改善,培养质量得到提高,就业率和质量均明显提高[1]。本专业也因此获得国家特色专业和广东省重点专业的称号,并作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的试点专业。以上改革的成功为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的特色模式

因为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是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高端人才支撑,所以必须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大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改革方向,进行教育创新、突出特色、强化实践、分类指导和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2]。为此,本改革试点依托农学创新班(即“农学丁颖创新班”)的培养,制定了体现我校特色的“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其特色模式如下。

2.1 培养目标

以作物学一级学科为依托,培养具有坚实的生物科学及农业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在现代作物栽培学(机械化栽培)、作物遗传改良(适应机械化栽培的育种目标)、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和土壤肥料等部分领域具备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国际前沿,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农学创新拔尖人才。能在农业教育、科研、行政管理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的拔尖人才。

2.2 特色课程体系

本改革试点的课程类别主要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和实践教育,其中拓展教育课程包括专业拓展和个性拓展课程2类,实践教育课程包括整合实验、整合实习和其他实践。除了农学专业必须修读的课程外,还设立特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校特色课程――A系列课程、按照模块设置的专业拓展课程和整合实验(实习)。A系列课程是指具有华南农业大学特色(Agriculture)、能激发学生雄心壮志(Aspiration)、培养其勤奋刻苦精神(Assiduity)和增强其整体能力(Ability)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由于它们英文的首字母都是A,所以简称为“A系列课程”。按照模块设置的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包括现代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态理论与技术等模块,每个模块4~5门系列课程。通过不同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某个领域系统的知识,为他们未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包括选择不同专业的研究生等。整合实验(实习)主要是将相关课程的实验或实习整合在一起,作为一门课进行教授和操作,包括《遗传学综合性实验》《植物细胞工程综合性实验》和《作物遗传与育种学综合实习》等。

2.3 个性化教育模式

个性化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也是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为此,本改革试点从个性化课程设计、创新性项目和导师制等进行改革。个性化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拓展课程、个性化实验和实习,以及结合课程的个性化研究性学习等。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学校公布的课程库中,根据兴趣选择10个学分(5门)的课程作为专业拓展课程。个性化实验和实习是2门独立课程,分别设置6个学分和6周,要求学生结合毕业论文或创新性项目,利用公共科研平台或导师的实验室,开展毕业论文所需要的实验和实习,分2个学期完成,最后由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验和实习报告进行成绩评定。课程的个性化研究性学习是结合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修读进行,学生在修课期间根据自己对课程某个章节内容的兴趣,联系实验室开展有关的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

导师制的建立和有效进行是培养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的最重要的环节。为此,本改革试点建立“早”“宽”“高”和“严”的导师制。“早”是要求学生在一年级就开始了解并确定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开展实验。“宽”是创新班的学生选择导师的面比普通班宽,不仅可以在相关系里选择,也可以在学院不同系或其他学院中选择导师,甚至可以到校外的科研院校中选择知名教授或研究员作为导师。“高”是建议学生尽可能选择正高职称并具有博导资格的人员作为导师,为本人实现间接性的“本―硕―博”连读创造前期的条件。“严”是严格毕业论文的质量检查,包括中期论文实验进展的检查,以及参照硕士论文答辩的要求对其严格把关,包括建立论文预审、聘请专门答辩委员进行答辩、聘请专家对答辩修改后的论文进行格式审查等制定,确保论文的规范,以及研究深度和广度符合拔尖创新型的要求。

2.4 管理模式创新

由于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是培养发展现代农业的高端人才,光靠本科期间所学的知识还是不够的,本科毕业后还需攻读研究生或出国深造,因此需要与普通班不同的管理模式。为此,我校结合“农学丁颖创新班”的管理制定了专门的倾斜政策,包括给60%学生免试硕士生的资格、15%学生由学校支持出国短期学习和独立的奖学金评审等。同时,为了让其他更优秀并对农学有兴趣的学生进入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创新班学习,还专门制定了分流和进一步选拔的办法,确保该班的整体优秀。

3 培养方案发挥的作用

3.1 充分利用良好的学科资源,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提供资源基础

良好的学科资源、高水平教师队伍和一流的科研平台(实践教学条件)是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基础。本改革试点所依托的学科――作物遗传育种是国家重点学科,具有优秀的人才队伍和一流的科研平台。目前教师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教育部其他不同类型培养计划人才获得者2人,“珠江学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1名。科研平台中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各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个。这些资源确保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教学的高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3.2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革,为提高培养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的教学质量提供条件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实现与时俱进,并建立适合不同学生群体创新教学方法的目标,是教学改革的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结合遗传学课程的改革,率先提出并实施“基于创新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该改革模式是灵活应用多媒体、基于“web-quest”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双语教学和团队学习等方法,并进行有机整合,形成适合不同专业、年级和学生群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创新”和“整合”,创新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整合”是有机整合多种现代教学方法成为适合整门教学的新模式[3]。经过10多年的不断完善并逐步推广,目前已成为创新班教学的主要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培养创新能力,并结合农学以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特点,本改革试点利用多种不同的优势资源构建不同层次多样化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其中第一层次是结合课程实验(实习)环节、学术报告、读书论坛、辩论赛、实验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开展创新性教育。根据农学各分支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吸纳本科生参与课题,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建立“综合性、自选性、协作性和科研导向型”整合性实验教学模式[4]。加强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激励本科生。第二层次是建立不同距离、不同类型、不同合作方式的实践教学平台网络体系。以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形成以“校内农场―观测实验站―农科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为主线、由近及远的实践教学平台,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实习教学需要。同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以及地方政府和企业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双赢合作的方式,建立一系列动态的实习实践教学点,进而“由近及远”“由点到面”,形成一个覆盖面广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体系。第三层次是利用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优势平台,结合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和课外创新训练等进行研究,培养能开展高水平研究的能力。

4 取得的成效及进一步努力方向

拔尖创新型农学卓越人才培养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人才储备。我校依托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在对传统农学专业进行深度改革的基础上,依托“农学丁颖创新班”实验区,开展卓越农学人才培养,制定并实施了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改革创新教育体系以及实践教学体系,并实行个性化培养。经过完整一届学生的培养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2016届农学丁颖创新班毕业学生32名,全部获得华南农业大学优异毕业生称号。毕业生中,共有24名学生进一步深造,其中包括5名学生进入中国科学院和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2名出国深造、12名到国内知名大学、5名在本校攻读硕士;5名就业,3名拟进一步考研。这些优秀的学生中已正式发表学术论文4篇,有1名学生获国家级奖项,2名获省级奖项,显示出较强的科研能力。为培养卓越农学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但应该看到,由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新生事物,目前各高校都在探索中,还没有有关成熟培养模式的正式报道。虽然在卓越农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高水平教师还不够多、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还不够健全、招生和升学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强度还不够高、去校外或者国外短期访学与交流的力度不够、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和共享等。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进一步完善创新改革模式,突出地方特色,发挥地方优势,并付诸于实践,为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培养“卓越农学人才”做出贡献。

5 参考文献

[1] 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等.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23-25.

[2] 高志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农业工程,2014,4(5):90-92.

第6篇:农业经济硕士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 批发市场 流通效率 提升路径

批发市场建设与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关联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必然性

在我国现行农产品流通体系下,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农民合作组织、批发市场以及贩销大户构成了主要的农产品产销中间渠道(见图1),批发市场能够超越其他渠道成为最主要的城乡贸易结合点,具有一定的现实必然性:

1.批发市场渠道相对其他渠道更能迎合农民需求,符合现阶段农村基础条件。我国不健全的法律体系使得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贩销大户与农户之间的契约约束性非常脆弱,而农民合作组织不具备完善的法人机制,较低的知识储备和信息接收水平也使其不能及时对农产品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因此,具有信息统一、市场价格中心、产品集散配送以及辐射范围较广等特点的批发市场占据了农产品流通渠道7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农民交易农产品的首要选择。

2.批发市场能有效应对农产品流通季节性、分散性以及农产品自身的易变质特性。农业是受自然条件影响最为显著的国民经济部门,季节变化导致的温度、降水差异使得农产品流通也具有显著的季节分化特征,表现为淡季和旺季市场上农产品的结构和数量差异,农产品流通渠道必须能及时按季做出调整。此外,以小农生产为主要组织形式的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地域上的高分散性,因此,客观上要求农产品流通采取“汇小成大”的集中交易形式,批发市场的集中、灵活经营特征符合农产品流通的季节差异要求和地域分散特征。

从农产品自身属性来看,较短的产品新鲜度保持期是农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的主要特征,蔬菜瓜果类产品具有易腐败和不易保存的特点,因此流通环节要尽可能少,流通时间要短,并且严格控制流通成本。目前,我国控制农产品流通时间和新鲜度的主要手段为冷链物流,然而冷链物流较高的成本和较小的应用范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流通的时间和新鲜度矛盾,只有通过建立具备集散功能的多层级批发市场才能有效解决农产品贮藏问题,减少流通环节的农产品损耗,降低流通费用。

(二)批发环节与流通效率的联系

批发环节是农产品产销的中间环节,因此,理论上去掉批发这个中间环节可以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缩短流通时间,提升流通效率。然而,这种推导过程与实践经验并不相符,实践中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升不但不能忽略批发环节,而且还要求批发环节数量有所增加,原理如表1所示。

在表1中,当农产品市场上存在A数量的生产商(农户),B数量的零售商,不存在批发商,则生产商与零售商合计交易次数为A*B次;生产商和零售商数量不变,批发商最少为1家时,生产商和零售商合计交易次数为A+B次。假设单次流通成本相同,以双边交易总流通成本作为考察对象,在A>2且B>2的情况下,加入批发商使得总交易次数大幅减少,即A+B

显然,A>2且B>2符合市场中的实际情况,批发环节能够克服农产品集散矛盾,过少的批发环节数量不能满易者众多条件下的特定地域农产品流通需求,而在全国农产品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农产品的跨地区流动更需要批发环节的支持。我国农产品交易的两端即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呈现出高度分散化特征,因此规模适中且运行完备的批发环节是控制农产品流通成本和提升流通效率的关键,保持和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符合国情,同时也是顺应客观经济规律的表现。

高流通效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原则

(一)不能脱离法制轨道而提升农产品批发流通效率

通过中央和地方立法的形式而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经营进行规制是确保流通体系健康、平稳发展的基础,脱离法制轨道而片面提升流通效率是损害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行为。2013年以来,国务院和商务部先后了《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建设规范》、《关于加快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创新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加强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通知》等指导文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某些部门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发展要求的现象,使得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法律框架得以明确。

(二)不能脱离批发市场的公益性质而提升流通效率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一般都是由政府设立的公益性场所,政府不仅出资,而且还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反观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并不具有公益性质,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多是监督和审查,批发市场经营者和政府都对其设立种类繁多的费用和税种,这样不仅推高了农产品的流通交易成本,而且也导致农产品批发价格呈现出较大的波幅,这部分成本最终由农户和消费者承担,社会福利水平受损。因此,不能脱离公益性质来建设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缺乏公益性是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效率较低的重要原因。

图2给出了我国2013年1月至11月的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月度走势,定基指数以2000年为100计算。可以发现,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最高的月份值(2月,212.6)与最低月份值(3月,197.1)之间相差15.5个基准点,而5月份(199.1)与6月份(199.7)之间只相差0.6个基准点,农产品批发价格波幅差接近26倍,这样剧烈的农产品价格波动显然不利于全社会物价的稳定,同时也是对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效率低下的最直观反映,从解决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低流通效率入手来稳定社会物价刻不容缓。

(三)不能混淆批发市场流通效率中的规模经济概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流通效率的确需要依靠规模经济,然而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者和有关政府部门发展规模经济的措施多为扩大市场容积,吸引更多商家进驻,而并没有注意到市场中单个主体的经营规模,微观经济单元的规模不经济不能支撑对于市场整体流通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对于规模经济概念宏观和微观部分的混淆使得单纯扩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容量的经济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只有衔接单个经济主体的规模经营能力与市场辐射能力,农产品批发市场才能真正向规模经济要流通效率。

(四)不能脱离物流而单纯从市场角度提升流通效率

农产品流通包括市场和运输两个环节,从批发市场环节入手来提升流通效率只是解决了问题的一部分,农产品进出市场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持,物流与批发市场衔接程度的好坏、物流业务活动自身的效率都决定着农产品最终价值的实现,因此,无论是批发市场主体还是物流主体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筹划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事实上,农产品供应链是涵盖生产资料供应、生产、采购、配送、仓储、搬运、装卸、包装、加工、分销以及信息处理等多种流程的集合,流通效率的提升需要依靠各个流程环节的密切合作。

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效率的提升路径

(一)重新定位政府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中的职能角色,突出市场公益特性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以营利为特性的组织结构形式使得其发展目标与调节全社会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公益目的背道而驰,经营者盲目投资,对入驻商家乱收费,与政府税收一道推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因此,建立具有高效流通体系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首先要转变政府角色,为市场注入公益色彩,这一点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例如,韩国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全资设立超过全国60%的农资批发市场,美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则必须经过市政府批准和规划后才可以建立,注重公益的特性都提升了所在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效率。

(二)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引入电子商务交易模式

从农产品批发市场宏观与微观规模经济结合发展的原则出发,传统市场内“一手钱、一手货”形式的交易已经对流通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造成了限制,同时也排除了批发市场组织形式创新的可能,商家疲于吸引消费者,消费者也失去了多样化选择,因此,在实体店铺以外设立B2B、B2C、C2C的线上交易平台将极大改观农产品批发行业现状,市场内商铺的农产品库存压力将极大减轻,在更大范围内交易农产品将激活流通体系,实现市场内商铺规模经济与市场规模经济的纳什均衡。

(三)建立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产、供、销一体化组织,获得整体性流通优势

我国政府认识到建立现代流通业和发展三农经济的必要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从而为农产品批发契约机制设立了基础。从获得整体性流通优势出发,批发市场完全可以作为一体化产、供、销组织的核心,取代农民合作组织和贩销大户,以更加标准化和具有现代商业法律特征的经济合同形式来将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零售商等组织在一起,统一协调农产品的生产、批发和零售,淘汰各自为政的传统农产品流通形式,消除不同经济单位之间的信息障碍,保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及时性,促进农产品最终价值的实现。

(四)协调市场管理与冷链物流之间的关系,平衡提升流通效率的成本和产出

农产品冷链物流使得农产品从生产、加工、仓储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都处于规定温度下,保证了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及时送达率,然而目前阶段其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就是成本过高,并且增加的冷藏成本最终落实到消费环节,其“高额流通成本-优良产品质量-迅捷流通速度”的特点使得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时间-成本-新鲜度”边界难以拟合,因此,从物流角度筹划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流通效率必须协调物流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以经济型物流配合优化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效率。

参考文献:

1.许军.我国农产品流通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应对思路[J].经济纵横,2013(3)

2.黄捷.论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13(11)

3.王丽颖.我国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2(1)

4.邱淑英.基于农村经济发展新思路中电子商务的应用研究[J].企业导报,2012(2)

5.俞菊生.上海都市现代农产品市场渠道拓展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3(2)

6.黄捷.论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13(11)

第7篇:农业经济硕士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生;择业观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264-02

一、概念的界定

(一)大学择业观

对于大学生择业观的直接性定义。孙国徽这样说道,择业观是指人们对于择业理性、择业动机、择业标准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自己在社会中的职业定位,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择业问题上的集中体现。黄发有认为,择业观可以概括为择业意识、择业意向、择业态度、择业标准四个方面,是对择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处理择业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指导思想。

对于大学生择业观的限定性定义。晏开利、杨广德这样提到,大学生择业观是毕业生对选择职业的目的和意义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集中表现,它与毕业生的自身利益和日常生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是毕业生个人价值观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得出:首先,择业观与价值观联系紧密,可以说择业观主要是人们对职业的一种价值反映和初步判断,是价值观中的一种;其次,择业观是择业主体对于选择什么职业、为什么选择这项职业、如何实现职业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主要是围绕职业来展开的;再次,从内涵上说,择业观与就业观类似,但择业观更能体现择业者对职业选择的主动性、独立性、积极性。

(二)农业院校

以学科门类分类的代表性学者是武书连等教授,他们从学科覆盖的维度将高校分为综合大学、理工院校、林业院校、农业院校、师范院校、语文院校、医药院校、政法院校、财经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民族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等13类。

(三)农科大学生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目录中,农科包含了八个学科,分别为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兽医学、畜牧学、林学、水产学。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设立的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教育学等学科大类中涉及农业其他“种、养、加、产、供、销”等产业链的学科货专业(如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学、公共管理中的土地资源管理等),也经常归为农科。在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中学生所学科目专业术语农学门类的本专科学生,通常被我们归为农科大学生。

二、相关理论基础

有关研究大学生择业观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理性选择理论、职业匹配理论、地位获得理论等。

有关理性选择理论,科尔曼在其著作《社会理论的基础》中有提到。他主要指出了:“一个行动发生的可能性是行动者所期望从多种可能的行动结果中获得的功利性函数,行动者的这种行动所追求的是价值或利益的最大化。”其基本理论主要来源于以整体论方法为主的功利主义、新古典经济学、博弈理论和社会学的交换理论等。把这些基本理论具体运用到分析大学生就业观这一方面,其根本的动因就在于大学生对就业时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在当前特定社会大背景下面对就业,大学生将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进行理性选择,并且获得自己的职业地位。

帕森斯认为职业选择有三大要素和条件,他在其“职业——人”匹配理论中提到:第一是应该明确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第二是应该明确地认识和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的职业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第三即是保持以上两个条件的平衡。该理论告诉我们要清醒地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与职业的相互适应。根据这一理论,需要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同时也要了解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应当以此理论为基点,理性地引导大学生,便于他们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职业。

美国社会学家peterm.blau和o.duncan二人共同出版了一本书——《美国职业结构》,在该书中他们提出了众所周知的地位获得模型,对于个人的出身背景、教育程度与经济地位之间的关系,二人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并指出个人

经济地位直接受个人出身背景、教育等因素较为明显的影响。随后,地位获得模型成为学者们广泛研究的热点与焦点,并基于此产生了许多衍生模型。

三、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择业观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上存在多种复杂的原因造成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可经初步分析不难得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农业院校学生择业观中存在着一定问题。

关于择业心理,何军峰,黄红球进行了比较仔细的研究与探析,他们得出在农科毕业生的择业心理方面,农科毕业生的不良心态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盲目自卑导致消极等待,过分依赖导致错失良机,冷漠孤傲导致自暴自弃,浮躁不安导致不能自持,好高骛远导致举棋不定、犹豫不决”。肖传强、李娟和王峰也对此问题进行了相似的研究,认为农科毕业生目前存在的不良就业心态主要有“不了解当前就业形势,期望值较高;对自己的实力与专业缺乏认真分析,盲目攀比别人;拈轻怕重,不愿意吃苦;立志考研,不忙工作;不远工作,逃避就业。”

关于地域方位,刘红斌认为,“很多农科大学生不考虑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片面追求那些物质待遇好、地理条件优越的单位。”

关于农业专业自身的薄弱性。刘红斌指出,农业是艰苦行业、基础产业,且农业行业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少。

四、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

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择业观的树立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多种因素会在这一择业观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影响的作用,大体上我们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四个部分:个人因素(价值向导、择业能力等)、家庭因素(父母期望、家庭背景等)、学校因素(学科背景、就业指导等)、社会因素(政策导向、就业环境等)。 秦俭通过实证分析,在其硕士论文《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影响因素研究》中指出“大学生的择业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父母期望值的影响”。通过这一观点,父母的期望值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它指出了父母对孩子期望值的大小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影响。

五、转变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择业观的对策及建议

张竞乾认为,“加强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教育,帮助农科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加强就业观念引导,鼓励农科学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刘红斌指出,“加强教育和宣传,促成农科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转变;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农科大学生综合素质。”何军峰,黄红球指出,“加强毕业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育。教育毕业生正视现实,合理定位,靠艰苦创业求发展。重视农科学生的心理辅导,要学会自我的调适。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就业指导。”

通过以上所提及的建议与对策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提出的还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但是有一部分学者提出的建议与对策缺乏应有的理论支撑。帮助农科专业的大学生建立起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人才需要相适应的择业观,其实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和改善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的择业观,而这一转变和引导的过程中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要以择业观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前提,要以对择业观产生重要影响因素为依据,若按照此种思路提出的建议和对策,那么运用到大学生理性择业观形成的这一过程中应该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六、总结

第一,对于择业观的概念,目前,不同的学者对此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他们之间也有着共同点,他们都认同择业观是价值观的一种,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择业观的形成。

第二,对于择业观的概念,由于不同的学者对此的认识持有不同的观点、对择业观的研究侧重点也就各异,所以对于择业观的构成要素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依据择业观形成的心理过程、择业观的概念和择业观等的因素理念,笔者认为择业观应该包含以下主要因素有:择业动机、择业意识、择业期望、择业态度。

参考文献:

[1]孙国徽.试论大学生择业观形成及构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1996,(2).

[2]何军峰,黄红球.农科毕业生的不良择业心态和纠正[j].高等农业教育,2001,(11).

[3]刘红斌.农科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南农业大学,2004,(4).

[4]姚科艳.农科大学生择业观、就业服务需求与高校就业服务优化——基于对部分农业院校的调查[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5]秦俭.当代大学生择业

观的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8,(9).

[6]郭世强.大学生择业观的理性分析与思考[d].长春:吉林大学,2007.

[7]传强,李娟,和王峰.农科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不良心态与合理引导[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9).

[8]julian r.betts.(1995),what do student know about wages?evidences from a survey of undergraduates, journal of human resouces,february.

第8篇:农业经济硕士论文范文

关键词:无讼;健讼:法律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11-0113-03

谈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多数人都有“无讼”这样的印象,人们往往也能列举出几点支持理由,比如中国社会有其文化根源、政治根源和经济根源等等,细细分析也不无道理。然而,有学人通过史料分析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好讼”与“健讼”,特别是在历史的某个特定时期更是如此。

那么,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面目,为何两种观点截然相反?尽管“无讼”是主流的观点,但是认为中国古代社会“好讼”与“健讼”也有其充分的史料证明。究竟该如何看待这种矛盾的现象呢,本文即将对这两种观点进行梳理和研究,希望能够有助于减轻以上的困惑。

一、“无讼”观的表达

对于古代中国的法律文化,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学界一般认为:古代中国是一个“无讼”的社会,“无讼”思想在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根深蒂固,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这是到目前为止学界的主流论点,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无讼”理论体系,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无讼”观的表达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论述“无讼”思想的文化根源

学界论者多是从我国儒、道、法三家的经典论著中挖掘和发挥出无讼的文化根源。例如有认为“无讼”思想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儒、道、法三家都主张“无讼”思想,只是达到“无讼”的具体途径不同。该论者接着认为儒家是最早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无讼”思想的。比如:“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讼,就是没有或不需要诉讼,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冲突与磨擦通过各自的忍让而得以协商解决,而不是诉诸官府、动用法律来强制解决。孔子把“无讼”作为其施政目标之一,强调教化,强调德治,主张“以德去刑”。道家的老子追求“无为”的境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自然”,就是要人们“无为”,反映到诉讼上就是“使民不争”。道家认为“争”是万恶之源,为了避免“争”,老子教诲人们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然和谐的、无争的理想境界,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和道家的“无为”主张相反,法家力倡“以法治国”,奉行重刑主义,主张“以刑去刑”。法家如此重视法,目的并非为了使民众乐于使用法令的尺度来衡量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恰恰相反,法家重法、重刑的目的是定纷止争。法家同样将“不争”视为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只是法家采用的是“以刑去刑”的途径,即所谓的“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所谓以刑去刑”。国内大多数论者在谈到“无讼”思想的文化根源时都基本上是采取这样的描述方式。

(二)论述无讼思想的社会根源

有论者在讨论传统文化根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入手,分析认为我国特有的“父母官诉讼”必然追求的是“无讼”的价值取向。该论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家与国的一体化。这种独特的社会结构起源于国家的形成时代。随着宗法农业生产方式的确立而得到加强。这种结构导致了‘国政’的原型实际上是‘家务’,家长父权制也被引入行政领域,君是君父,官为父母官,诉讼为‘父母官诉讼’。不仅如此,宗法时代所提倡的以血缘为纽带的聚族而居,和世代毗邻的地缘关系,特别是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使得社会成员如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枝蔓相连,很少流动,再加上儒家伦理道德学说的渗透与潜移默化,形成了和睦共处,和谐无争的生活准则,以致发生纷争很少诉诸法律和求助于官府。而是寄希望于纲常礼教的德化作用,和族长邻右的调解功能。”当代美国学者德尔克·波德在研究了中国法律传统后指出:“传统认为,兴讼是道德败坏的标志,而这些人(讼师)就明显地被视为社会稳定的敌人”。

此外,“法者刑也”的法律观以及由诉讼而带来的无穷的讼累,也使得人们视讼为畏途。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官”以求得和谐为目的的调处,自然受到欢迎。可以说无讼的价值取向。是传统中国的自然农业经济与社会结构以及现实政治的需求相契合的结果。

(三)论述无讼思想的政治根源

还有人在政治根源上为“无讼”思想找原因。该观点认为,在封建专制国家的统治下,对秩序和稳定的追求永远是根本目标之一。以“无讼”为法制建设的价值取向,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由于诉讼所涉及的决不只是双方当事人个人,常常是一家一族。甚至更多的人都被卷入。胜诉者固然得遂己愿。败诉者也绝不甘心,以致有的诉讼几代未结。这就造成了社会关系的紧张和社会秩序的动荡。因此统治者宁愿将“细事”之类的争讼。化解在公堂之外。由于诉讼必然要耽误生产,影响生活,甚而造成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既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而且还极有可能补充到流民大军中去,这是封建统治者所深忌的。为避免讼累所造成的社会不安因素,因此奖励息讼、无讼。有些诉讼,由于执法官贪赃枉法,玩法行私。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造成了官与民的尖锐冲突。使得固有的矛盾更加激化。

为了减少诉讼。封建统治者除制造无讼的舆论外,还从制度上限制民众的自诉权。譬如卑幼不得告尊长、卑贱不得告尊贵。妇女、残疾、废疾人的诉讼权,或者是有限的,或者完全被剥夺。正是从稳定社会、巩固国家的政治利益着眼,封建政权支持一切形式的调处息讼,尽管它并不见于国家制定法的条文。有的诉讼当事人,拒绝州县的判决,执意上诉的,则被视为“刁民妄滋兴讼成习”,先予杖责之后再行审判。至于上诉的结果,在官官相护,官无悔判的传统习俗的笼罩下是不言自明的。

除了上文谈到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表述外,还有人从小农经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行政司法不分的司法制度去分析无讼思想的根源;也有人从古人利害观念的角度出发,论证了无讼文化的合理性;另外,也有从经济角度出发,论述了无讼文化与诉讼成本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对无讼观的各种表达来看,“无讼”观在整体上是中国传统的统治阶级及上流社会知识分子的一种统治理念和理想的追求。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这一理念与追求,必然在实践中对民间的诉讼行为进行规制,甚至对不符合这一理想的行为进行道德上的否定和实体上的处罚。这样也就在客观上迫使普通百姓趋利避害,规避诉讼。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并非能够如此,社会生活中的民事纠纷以及伤害甚或图财害命之类的刑事案件在古代社会也并非少见。受害人也并非都选择忍气吞声。宋代以后讼师的兴起,以及古代社会的“青天”情结所带来的层层上告甚至告“御状”现象,是“无讼观”无法解释的。

二、“好讼”观的表达

近年来,通过对史料的整理与发掘,学界发现,由宋迄清有关民间争讼的记载遍及当时各类历史文献中,民风好讼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学界对于宋代以后中国社会普通健讼问题的研究。其成果是丰富的。如郭东旭在《论宋代的讼学》一文中,较早地提出了宋代民间存在大量健讼现象的事实;嘲陈景良在《讼学、讼师与士大夫一宋代司法传统的转型及其意义》一文中,以更加详实的史料展示了宋代民风健讼的现象。并对健讼当事人的行为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多层次互动的角度论证了讼学、讼师与士大夫的对立与融合;许怀林在《宋代民风好讼的成因分析》一文中,从政治环境的变化、吏治腐败等因素人手,分析了宋代民风健讼的成因;㈣牛杰在《宋代好讼之风产生原因再思考一以乡村司法机制为中心》一文中,从经济的发展、宗族社会的瓦解角度出发。分析了宋代民风健讼的成因;陈业新在《明清时期皖北地区健讼风习探析》一文中,得出了“健讼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大”,“讼争的性质不是出于维护自身的正当权利……以貌似合法的手段达到非法的目的”等重要结论。修正了学界以往对健讼现象一些偏颇的观念;侯欣一在《清代江南地区民间的健讼问题一以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以地方志为基本史料,展现了清代江南地区民风健讼的现象;陈玉心在《清代健讼外证-威海卫英国法庭的华人民事诉讼》一文中,则以英国人的档案为研究对象,展现了清末威海卫地区健讼现象的表现方式。

这些论者以翔实的史料证明从宋代开始,我国民间好讼健讼的风气日盛。比如陈景良教授在文章中就用大量的史料证明了这一点,他从《宋会要辑稿·刑法三之二六》、《袁州府志》、《名公书判清明集》、《邵武府志》等宋代文献的记载中发现当时的江西州、欺州、饶州徽州、邵武等地方有“嚣讼成风”、“健讼而耻不胜”、“讼碟充庭”等现象。

另外,有硕士论文作为补充,通过史料表明宋代以前的民间也并非是无讼与厌讼。比如,该论文引《晋书》卷五十八记载:“转广汉太守。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者,处详其枉直,一朝决遣。”证明当时诉讼繁多;引《北史》卷三十六记载:“洪隆弟湖,字破胡。少有节操,笃志于学;专精讲习,不干时务;与物无竞,好以德义服人。或有兄弟忿阅。邻里争讼者,恐湖闻之,皆内自改悔。乡间化其风教,咸以敬让为先。”反映出当时的好讼之风等等,论文通过大量的史料向人们展示了说明了宋代之前民间的法律文化形态,通过对这些史料的分析。作者得出了在宋代之前国人也并非厌讼,好讼之风依然盛行。

“好讼观”的表达以大量翔实的史料描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纠纷情况以及各个时代一部分人的“好讼”“嚣讼”等情形。完全颠覆了以往人们所持有的中国古代社会“厌讼”观点,在学术上具有重大的理论贡献。

三、对两种法律文化观悖论的思考

“无讼”还是“健讼”,从以上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主张无讼观点的主要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统治模式推演出来的。也深得国人的普遍认同。所以说要颠覆这一根深蒂固的“共识”并非容易。因而持健讼观点的论者用“事实”说话,查阅了我国封建时期各朝代的大量史料,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认为我国不只是宋代以后,就是远在宋代之前的时期也并非厌讼。而是好讼之风盛行。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呢?

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以下三点思考。

其一,对一个社会(或国家)“无讼”与“好讼”倾向的区分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日本学者大木雅夫认为:“国民性中的所谓‘好讼’或‘厌讼’倾向之说,恐怕归根结底还是起因于学者的分类癖。”他举例说,自古以来日本也发生过无数纠纷,这些纠纷并非单纯的竞技,实质上也是权利义务之争。所谓日本人特别和睦或权利意识淡漠的说法,不过是学者们的童话罢了,反过来,两千年来教化西方人的《圣经》,一直在告诫人们应该谋求在神职人员面前的和解,而不是把纠纷诉诸于法律家和审判。一般来说,诉讼会吞噬时间、金钱、安逸和朋友,对东西方来说都是一种常识。他还进一步指出,协商式的调解这种纠纷处理方法并非不存在于西方,因为衡平法的发展就有“决疑不下时,则均分”这样的原则。

其二,“无讼观”和“健讼观”两种倾向的论证具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持无讼观的人往往有这样的先入之见和理论预设,那就是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他们认为,和合文化为各朝代统治者所推崇,统治者希望借此达到人们之间的和睦共处。使其家天下万世太平。因此,统治者推行这样的教化思想,希望社会无讼、少讼,希望人们以讼为耻。但其实,社会生活中的纠纷不可避免,并非所有的人都会忍气吞声。尽管“打官司”可能会破坏自身名声。但是有理总得清,有冤也得申,因此,还是有相当多的纠纷被诉诸官府。我国国民古代以来的“青天情结”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这个问题。所以说,持无讼、厌讼观点的论者主要是从统治阶级的理想追求和社会主流思想来看待这个问题,更多情况下是认为无讼在先,然后再去找证据,有违认识问题的常理。而健讼论者看到了这样论证的问题所在,深入到史料当中,用事实说话,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是也有缺陷。史料记载的一些情况能在多大意义上反映历史现实,还有待深究,因此也并非完全可信。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古代统治者的理想追求和社会现实之间是有明显的距离。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任何社会都崇尚和谐,希望社会矛盾越少越好,然而现实中纠纷往往不可避免,作为一种公力救济方式,诉讼也必不可少。由于诉讼具有费时费力,也不一定能够获致公道和正义。所以纠纷当事人在提讼之前自然都会权衡。在缺少权利文化传统的我国古代社会,当事人不可能为了维护权利去积极健讼,也不只是消极地退让,前文所引述的《晋书》卷五十八记载:“转广汉太守。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者,处详其枉直,一朝决遗。”也说明了这一点。

第9篇:农业经济硕士论文范文

关键词体验经济房地产体验营销

我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了消费者为主体的理性消费时代,那种争先恐后抢房、漏夜排队的现象似乎已成为过去的记忆。房地产商传统上具有的战略优势,如自然资源、资金与技术优势随着竞争的加剧正在缩小而不再成为必然的优势;企业在产品、价格、渠道及促销等营销操作层面上竞争,由于市场规范运作和售楼信息透明化,而使得相互间模仿和借鉴的速度越来越快;消费者对产品物性的需求似乎不再那么迫切,而产品和服务带来的心理需要和满足愈显重要。

所以,在经过一轮新的洗牌后,房地产商在静心思考:从“产品为中心”向“消费者为中心”的转移时代,应该有一种营销创新。于是,领悟顾客感,增强顾客体验需求,提升产品附加价值,满足顾客物质和精神需求的营销模式——体验营销得以青睐。

一、关于体验营销

1.体验经济

1970年社会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专门撰写了一章,首次提出了制造业、服务业和体验业的经济发展三段论点。

体验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指出:“所谓体验是指人们用一种本质上以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系列可回忆的事件。”伯得•施密特博士在其所著得《体验式营销》一书中认为:“体验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的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由此可见,体验是一种无形的有价值的使人产生知识、情感的经济商品。约瑟夫•派恩(美)和詹姆斯•吉尔摩(美)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体验式经济时代来临”一文指出:体验经济时代已来临。他们指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并依据经济价值演进将社会形态划分为四个阶段:商品、货品、服务和体验。

2.体验营销

许多企业在接受了“体验经济”思想后,纷纷把它作为“开启未来经济增长的钥匙”,在体验经济时代,体验营销成了营销策略的重要方法之一。体验营销是指企业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亲身体验其产品和服务,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这是企业拉近与顾客距离的一种有效手段,已被诸多行业广泛采用。

体验营销改变了过去只强调“产品”或“客户服务”的营销理念,它崇尚实践“体验”,让客户直接参与并成为体验的主体,造就一种“无法遗忘的感受”,能够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忠诚,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体验营销突破传统上的“理性消费者”的假设,认为消费者是理性和感性兼俱的,消费者在售前、售中、售后的体验是研究消费者行为和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

二、房地产体验营销的引入

房地产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消费使用具有固定性、耐久性等特点。购房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是一辈子的大事情,因而在经济条件许可范围内,对住房条件提出了更高的、多方面的要求,诸如户型及其大小、物业管理、小区配套、绿化等。住房对购房人而言,不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休息睡觉的处所,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体验。对房产商而言,谁迎合了这种需求,谁就取得了成功。从近年来的房地产营销动向可以看出,他们越来越多地引入了体验手法,通过“体验”方式来拨动购房者的心弦,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令人心动”的效果。

体验式营房地产体验营销,就是把客户购房的全过程“体验”视为整体,站在客户的感受、情感、思考、行动等角度,重新定义、设计房产项目的营销行动纲领,为客户创造值得回忆和持续愉悦的丰富体验,从而促进项目的销售和客户价值最大化。它涵盖了包括从产品设计到营销推广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直到入住后消费者产生的感受。它通常是和营造一种氛围、制造一种环境、设计一种场景、完成一个过程、做出一项承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且有时它还要求客户积极主动的参与。因此注重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和预期欲望,并将其对项目的良好体验,愉悦的感情升华为客户的忠诚,将是房地产项目营销成败的关键。

三、体验营销在房地产营销中的具体应用

1.产品体验策略

(1)产品层次与维度。房地产产品(房地产)作为一个居住生活的空间环境和实体产品与无形服务的混合体,产品层次和维度构成上是很广泛的。往往楼盘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是那些宏观和细节处的美学线索。根据整体产品概念,单独从房地产开发企业角度,可以在空间范围上将房地产分为四个层次:房屋本体,指消费者所购买的实体房产;半开放空间,指楼房的内的公共区域,例如楼梯间、电梯间等;生活环境,指更广阔的公共空间,整个楼盘与临近楼盘在购房者看来属于这个楼盘的生活环境一部分的空间;位置,这是站在整个城市空间的视角看待本楼盘项目。

房地产原本就具有美学、象征等特征属性,而这些线索将成为产品呈现中重要的体验元素,因此,在体验营销模式下,有必要将房地产的美学、象征等非功能属性加以区分。因此,本文将房地产从整体产品的角度区分为三个维度:功能属性,指满足一系列个人居住功能需求所不可或缺的产品部分,在业主基本生活行为的情境中不可或缺。社会属性,指在业主进行一系列社交活动的情境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的那部分属性。比如,一个摆在小区大门口肮脏的垃圾桶,当业主从外面迎接进来客人时,也许这个他从未留意的垃圾桶,此刻会让他不安。美学与象征属性,就是那些环境中具有象征意义和美学价值的属性,这部分属性也是目前房地产营销竭力打造的。

(2)价格体验。价格对于购房者、开发商来说一直都是一个很敏感、很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目前国家着力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时候,许多购房者处于观望状态。开发商迫于压力,降价总是不敢彻底,市场需求还是有的,只是房价还没有到合理的价位。那么房地产开发商如何在确保自身和购房者利益的基础上,从价格方面向购房者传递体验呢?

从企业的角度看,合理的定价意味着快速的资金回笼;而从购房者的定价体验而一言,企业为追求速度而下放的定价权使自身得到了实惠,因为消费者购买的时点好,性价比提高了,支付的款项也少了,从而双方在利益上找到了共同点和平衡。

2.人文关怀体验策略

(1)精心的产品设计是开展体验营销的基础。对于房地产设计,要求紧扣“以人为本”的思路,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文化理念。首先是面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控制好各户型的大小、比例和布局,同时兼顾私密性效果。并且日益注重内部功能分区问题,给喜欢自助设计的业主预留一定空间。还有,要普遍采用绿色建材,以减少污染、提高室内居住环境质量。

(2)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小区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带给人们的是便捷、舒适、安全的体验。房产商不仅追求配套在数量上的齐备,而且越来越注重强化自身的特色,实现差异化营销。除了完备的配套设施外,近年来房产商在小区环境方面文章做的最多的就是大力提倡生态化、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感觉,力求达到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3)用心塑造人文环境。人文营销是最近几年比较盛行的房地产营销手法之一,而人文营销说到底其实也是为了传递一种体验。越来越多的楼盘在营销推广时,注重通过对目标消费群体、文化教育设施、会所等的生动描述,以人文诉求来展现一种特有的生活品味。如高档楼盘主要是揭示一种成熟尊贵的魅力、身份地位的体现、上流成功人士的高品质生活、交际圈子。一般的楼盘则会努力展现一个和谐的居住空间和文化教育氛围,以及浓浓的亲子氛围,融洽的邻里关系,温情的服务等。此外,在人文营销中,利用名人的感召力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通过曾经入住或者目前正在居住的名人的宣传,来提升楼盘的品味,往往能够取得不错的营销效果。

3.场景设置体验策略

(1)售楼处。售楼处是展示楼盘和直接进行销售的场所,售楼处的功能区布局、场景设计、格调氛围力求营造舒适、自由和别致。功能区包括接待区、景观感受区(沙盘、建筑模型、展板、效果图、园林小品写真、植被花草、背景音乐、灯光、DV演示、电脑三维设计等多媒体展示)、咖啡休闲区,销售签约区等,功能区划分力求符合购房者的心理和行为设计线路,室内装修物品装饰力求与房产销售主题风格保持协调。

(2)主题样板房。主题样板房是装饰艺术与房地产销售展示相结合的产物,是根据产品本身的特性及目标客户群的生活特征而设计的有明确主题的个性化样板房,其设计来源于目标客户的点滴生活经验,立足于产品特性与目标消费群的生活特征的结合,给出不同的装修风格,而非模式化的根据户型结构所设计的“大众美感”空间,主题性样板房更贴近目标客户,更接近真实的生活,因而也更能引起客户共鸣并打动客户。

为了让消费者参与到主题样板房的设计体验,可以借鉴“DIY”(DoItYourself)的方式,让消费者体会到自己自由创作的快乐,对自己梦寐以求的家居布局有一个真实的体验。这种策略发挥了消费者的参与性,又能使该产品很快深入顾客心中,对购买决策起较大的作用,是典型的“拉动策略”。

(3)房展会。房展会通过精美、逼真的模型,工作人员详尽的解说,特色各异的楼书资料,再配以灯光音效,多角度地传递生活体验给参观者。对于房展会,没有必要将项目或企业的全部标志都集中到展览会进行展示,只有将有用的卖点或是明确的突破口展示出来,让购房者形成明确而独特的体验才是关键所在。

(4)实景示范区。实景示范区是指在楼盘正式销售前,提前建好几个楼宇,并将楼间景观绿化环境、建筑外檐效果以及主要户型集中展示,使购房者从实景示范区眼见为实,从内到外身临其境全面感受居住区的生活氛围。实景示范区不仅展示了开发商的实力,表明开发商对产品的信心,还让购房者全方位真实感受室内采光和整体布局、景观设计、切实体验自己未来的生活环境,避免了单一样板房的体验局限性。

4.主题互动体验策略

(1)业主联谊主题活动。如今购房者不再作为一个被动的倾听者和接受者,他们迫切需要参与到即将成为自己的家园的项目中去。他们关注规划设计、内部结构、噪音、开发商品牌、甚至使用的建筑材料与技术,他们期望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更希望得到优质服务。房地产商要把握客户心理,紧紧围绕体验价值和体验主题,组织不同体验式活动,结合楼盘开发的不同阶段,让客户参与进来,从不同角度深化客户的消费体验。如客户俱乐部、业主联谊会,新老客户答谢晚会、节日嘉年华等,打造客户与开发商、客户或业主间的信息情感交流平台,在参与、沟通、娱乐中,逐步建立相互信任,熟悉产品,增强品牌信心,产生应景性购买行为。

(2)看房旅游。房地产体验式营销与项目文化、节日活动、服务、个性化展示等手段联系较为紧密,作为上述几者的一次大整合,看房旅游则是既放松心情又完美产品体验更融洽相互关系的好方式。如合生创展旗下的珠江罗马家园是一个凝练着浓郁罗马文化的高尚楼盘,为了让目标客户群亲身体验罗马风情,增强对项目的信心和情感,提供了一次难忘的罗马体验之旅,而这种体验都将映射在他们对罗马家园的美好感受和期待中。

(3)试住。对于住宅高端产品如排屋别墅类,因其对外部自然环境、配套设施、物业管理要求高,且总价很高,购房者下单显得犹豫。试住,则是打消疑虑、帮助其确定购买决策的一种有效方式。如广州颐和山庄在其颐和大酒店开业之际,面对购房者及各种意向、关系客户,推出了“体验式”试住活动,让客人亲自住到颐和山庄,已经落订的客户更可以免费入住颐和大酒店,然后决定是否签约。许多购房者经过试住,充分感受到了其中的生活情趣,从而最终做出购房决定。

四、结语

房地产行业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行业。目前,房地产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营销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房地产体验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将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房地产企业可结合自身特点采用有效的体验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伍雄辉:体验营销在别墅市场的应用方法研究,华东理工大学硕士论文[D],2003

[2]李正洪:论体验营销在房地产领域中的应用,福建建筑[J].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