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范文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第1篇: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建立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3-0102-02

财务安全、健康地运行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下,企业如何正确应对风险以及有效地防范财务危机是企业财务管理应该重视的问题。财务健康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因此一旦企业财务出现问题,对于企业的发展将是致命的。所以,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不仅有利于解决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还能帮助企业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转变发展战略。

一、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信息失真

现代企业由于市场竞争压力大,往往重视生产和销售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财务人员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往往会造成企业财务人员工作能力较差、业务水平较低的情况。在企业中,财务管理人员主要以初级会计师为主,缺少较高水平的会计人员。另一方面,一些资历较深的会计师缺乏现代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风险意识较差。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专业水平较低下,对于会计核算和风险评估工作难以保证其专业性和严格度。这样就很难在企业会计报表中反映出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和盈利水平,财务信息失真成为普遍现象,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难以提高,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二)指标体系不健全

市场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时,各项经济衡量指标建设不够完善,因而间接地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指标体系建立。企业在进行财务状况考核和预测过程中,由于缺乏固定的指标和数据作为支持,因此难以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只是对日常数据以及企业的利润、负债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这并不能够完全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难以对企业财务危机进行有效的分析和预警,因此就难以进行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

(三)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立缺乏理论指导和完善的管理机制。这样就造成了企业不能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管理,缺乏信息机制的统一。首先,在企业管理层方面,对于企业财务管理预警机制有着认识偏差,对于财务危机往往存在着巨大的侥幸心理。其次,在建立财务管理预警机制的企业中往往会出现对于预警体制的监督和管理缺乏重视,不能够及时进行企业财务危机处理并吸取教训。财务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往往限制了预警体系的发挥,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四)缺乏严格的财务内控机制

财务风险伴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是市场经济竞争的产物。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有效地分析和管理资金流向,而且能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管理,并进行监督,对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和发挥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

二、建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措施

(一)全面分析财务危机影响因素

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建立财务危机分析机制,通过分析各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整理,并尽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将危险系数降低。其次,为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预警功能,企业应该对管理方式、经营方式进行考核和提升,对本行业的市场情况及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对国家政策和当前宏观调控进行综合的考量。再次,在结合企业发展和经营的实际状况后,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对企业财务管理预警机制进行设计和完善,要能够基本保证预警机制的稳定性和可行性。并对优秀企业的预警机制进行学习和分析,但不能盲目地模仿。

(二)加强财务危机指标体系建设

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建设过程中,还应该进行稻莘治龅睦砺坌匝习以及相关新理论知识的学习,综合考量多方面的数据,能够对数据变化有敏感的反应,将数据分析做到及时化和准确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最真实的数据支撑。因此,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将企业发展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例如将安全边际率、资产销售情况、产品收益率等数据内容作为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参考内容,以及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纳入财务预警体系的数据参考指标[1]。数据指标的完善,不仅能够弥补当前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不足,而且能够增强企业财务管理指标的考核。这样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预警体系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增加企业对于前者危机的预警能力,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最终实现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有效实施,依赖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企业管理内部控制机制能够增强企业财务管理预警体系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首先,企业内部管理控制要配备合适的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管控,监督工作的开展。其次,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并加强监督。再次,不仅要对内部控制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还应该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不仅如此,还应该从根本上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操守,能够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高效、准确地进行,通过财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的运营情况,最终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2]。最后,企业还应该建立明晰的责任机制,对日常工作的管理和分配进行问责制,保证工作顺利实施。

(四)创立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

科学的决策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预警主要包括财务目标的合理设定,以及正确地识别和评价财务风险,并对财务方案进行实施与控制。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时,应该切实考虑自身情况,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平衡企业收益与风险。同时,还要不断加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能力,并完善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

第2篇: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范文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也必须要应对诸多的风险。为了更好的防范风险,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树立牢固的危机意识,构建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切实做好企业财务管控,科学的进行财务工作决策,从而有效规避财务风险。本文从笔者实际经验出发,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形成原因,同时就如何构建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财务危机 预警体系

一、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

(一)内部治理结构不科学

现阶段,国内很多中小企业基本上已经建立起了一种现代管理框架,但是和一些股份制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框架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依旧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另外,很多中小企业作出一点成绩之后,企业的管理人员就滋生出了贪大求全的思想观念,从而导致对市场估计错误,在没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情况下就进行盲目的投资,这种不具有科学性的投资决策往往会导致中小企业面临财务危机的窘境。

(二)企业资金流动性不强

目前国内的一些中小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对于企业内部资金的管理缺乏科学性,这一问题也导致一些中小企业不具有支付能力。而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中小企业无法及时收回账款、资金周转能力不强、存货积压或者是用变现资产偿还到期债务等方面。另外,没有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也常常造成中小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以及变现能力较弱,加之中小企业常常不会制定催收制度而导致应收账款不能及时的回笼,常常会导致坏账问题的产生。

(三)企业内控制度有待完善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内控制度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国内的中小企业,要更好的预防财务风险的产生,其关键和核心就在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国内很多中小企业管理人员都存在重经营轻管理的观念,他们并未认识到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积极作用,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也常常是流于纸上,甚至一些企业根本就没有制定内控制度。这一问题常常会引起财务危机的产生。

(四)缺乏财务危机预警机制

中小企业必须要把预警机制落实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作为预警机制中的重要内容,完善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能够对于企业中潜藏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同时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科学的决策。但现阶段国内很多中小企业并未真正建立起科学有效、全面系统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因此很多时候财务风险都无法被及时的发现并处理。

二、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

对于国内中小企业的内部领导者而言,必须要重视内控机制的构建,只有建立起完善健全的内控管理机制以及财务管理机制,才能够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在财务危机防范过程中的职责和地位,才能够更加有效的规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才能够确保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做好财务信息的收集工作

我们必须认识到,财务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够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判断的准确率。财务信息的收集工作一般包含了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数据资料、对企业从事财务活动过程中的记录、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决策的资料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财务信息不单单代指这些会计信息,同时还应该包含了对会计信息的分析以及评价结果,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发觉与防范措施。

(三)切实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领导者应该认识到财务危机防范的重要性,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还必须要对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有充分的研究,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投资决策错误而产生的风险。只有这样,国内的中小企业才能够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获得发展的一席之地。

(四)及时处理存在的财务风险

企业及时的查明财务风险关键点,管理人员就能够第一时间财务应对策略进行防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财务危机带来的损失。当企业财务数据存在一定的异常情况时,相关人员必须要尽快上报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尽快的找出问题的源头并财务有针对性的措施,防范较大财务危机的发生。

(五)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结合

在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中进行定量预测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偏向于定量预测,一些时候财务危机的产生不会在企业财务信息资料中反映出来。因此我们在进行财务危机预警时,除了进行量化数据的分析之外,还必须要根据一些非量化条件进行评价,例如说当中小企业出现规模盲目扩张、股价下跌、贷款额度过大等问题时,常常就预示着财务危机可能产生。

三、结语

对于现阶段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为了更好的规避财务危机,我们除了要构建科学的预警体系以外,还必须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是将财务危机防范意识深深根植于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之中,让全体员工都能够认识到财务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同时在工作中主动防范;其次,对于中小企业即将进行的投资项目必须展开深入仔细的调研,保证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以及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性;最后是要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当企业存在购销行为时应该尽可能的避免赊销等现象,最大限度的规避资金风险。综上所述,我们除了要构建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之外,还必须要做好其他各方工作,才能够确保中小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金融危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充满了挑战,作为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能够对市场金融风险做到成功规避,要切实提升自身对风险的对抗能力,如此才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抓住机遇,战胜挑战。

一、中小企业建立财务预替系统的必要性

良好的财务预警系统立足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可以有效实现对企业财务运营情况的监控管理。在策略方法上会应用到数学模型、比例分析等。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主要以企业的信息化为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财务进行预算规划,进行全面管理。企业要对企业财务存在安全隐患高度敏感,一旦发现迹象,就要及时出台解决的措施,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

(一)财务预警系统会促进企业财务经营状况良性发展

由于财务预警系统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能够对企业相关的各种财务信息做到及时掌控,因而会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经营状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各种信息的综合比较与分析,能够及时对财务安全隐患进行排除,通过企业财务的安全预警,能够有效抑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规避企业风险的重要手段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会对企业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会对各项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对于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会及时查找原因,出台应对措施。良好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有利于抓住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症结根源,有利于找到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规范企业经营。

(三)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消除企业财务隐患的有效措施

建设良好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会有效对企业经营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报,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探求更加积极的企业发展策略。能够将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到最低指数,防患于未然,有利于推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

(一)参考数据标准,发现隐患。

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财务风险具有报警功能,当一定的财务安全隐患出现苗头时,财务预警系统就会警觉,对异常情况发出信号。对我国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困境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中小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企业融资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由于企业经营效益不高,企业收入与企业支出严重失调,融资没有发挥实效,最终导致企业负债沉重,企业财务严重紧张。企业正常运营的现金不足。由于企业现金储备不足,企业不能及时支付各种负债,最终造成利息成本升高,这也是造成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中小企业在建设本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时必须,把融资风险与现金风险考虑进去,要确立相关的预报标准,考虑周全,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做到早发现,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做出正确的判断分析,及早处理。

(二)结合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对财务隐患进行确认。

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负债严重是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设立,要把各项指标标准落实清楚,包括与企业相关的债务数据指标等,唯有这样才能依据明确的数据指标确定企业财务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要尽一切可能保障企业实现正收益。在金融危机频发的市场经济中,建设良好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有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以各项指标为依据,会有效抑制企业发生债务风险。中小企业的领导层要善于考察市场,在同行中进行比较,确立正确的核心指标,对于财务隐患进行重点研究。核心指标内容要涵盖全面,具体涉及企业的经营实力、规划前景、现金储备量、负债偿还力等。不能盲目地以指标数据为依据就直接确定企业财务存在风险隐患,必须将相关数据与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起来,才能认定企业财务风险是否真的存在。

(三)对企业财务隐患进行综合分析,出台应对措施

财务预警系统对于侦查企业财务安全风险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它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而且操作起来简单方便。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以企业内控机制为构建轮廓,高效率的企业内控机制与良好的企业文化为企业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保障。优化企业管理结构、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是企业预警系统得以顺利建设的有利条件,同时完善的监管措施与问题反馈制度都是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建立的后盾基础。通过严格观察财务预警核心标准能够有效对企业财务异常现象进行有效监控,对于出现的异常隐患无论大小,无论受否会对企业经营发展造成威胁,都必须认真对待。要对财务安全隐患进行多维度分析,并积极出台针对性举措,将企业财务安全隐患彻底清除。

(四)强化企业财务内控机制,保障企业财务预警系统顺利运作

企业内部信息是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建立的主要根据,因此强化企业财务内控机制有利于保障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只有保障各项信息的真实性,才能保障企业财务预警发挥效能的准确性。这样才会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防范的力度与成效,才会真正抓住问题的本质,有利于规划企业的下一步经营发展。

(五)要提高财务预警系统的效率,必须将定量指标和定性研究相联系

企业财务报告是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核心标准确立的重要依据,结合财务报告中的数据标准进行细致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但现实情况是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数据不够全面,很难把企业的财务风险整体性全部暴露出来。所以对中小企业财务定量指标进行研究时要立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与定性研究相联系,如此才会严密周全,减少疏漏。(作者单位: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莹.关于企业财务危杯预誉若干问题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1(15)

第4篇: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范文

关键词: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财务指标

序言

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促使企业全面走向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大的资金和产品销售市场,另一方面市场中的企业,时刻面临着各种风险,每种风险都有可能导致企业走向灭亡。如果企业不能卓有成效的规避与防范各种风险因素的话,势必使企业的未来发展陷入严重的危机境地。然而,在企业遭遇风险之前,财务状况会逐渐恶化产生企业的财务危机,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财务危机加剧到企业无以承受的极限时,全面危机将会随之爆发。

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不仅仅是企业外部条件会造成企业的财务危机,企业内部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也会促发企业的财务危机,为此就必需选择恰当的财务指标,建立合理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基本认识

(一)企业财务危机含义及表现形式

财务危机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企业财务状况持续恶化,财务风险加剧,出现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信用危机,直至最终破产的一系列事件的总称。

财务危机从总体上说是支付能力不足或者支付能力丧失,但具体地看,却存在多种表现形式:

1、从资产存量角度看,企业总资产的账面净值相当于或小于账面记录的负债金额,即企业净资产小于或等于零。当企业净资产为负值时,就是所谓的“资不抵债”,表明企业已经事实上破产。

2、从可持续经营的角度看,企业主营业务量持续负增长,市场销售黯淡,盈利能力差,存在数额巨大的未弥补亏损。

3、从现金流量角度看,企业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负值,并常常伴有资金流量萎缩的情况,一些必要的约束性支出被压缩或拖欠,且这种现金流量的非正常情况处于长期的持续状态,其应履行的偿债义务受到阻碍。

4、由于经常拖欠应付款项,企业信用丧失,难以从供应商、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等相应融资渠道筹集必需的补充资金,用来维持日常支出或基本的偿债需求,使企业资金来源日益枯竭,从而步人恶性循环,导致企业发生严重财务危机而不得不宣告破产。

(二)企业财务危机的特征

从财务危机的定义可以看出它指的是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财务危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客观积累性。财务危机的客观积累性表现为期间概念,它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在资金筹集、投资、占用、耗费、回收、分配等各个环节上所出现的失误,而非会计报表某一时点上某一项目的失误,即是各种财务活动行为失误的综合。

2、突发性。财务危机由于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因素是可以把握和控制的,但更多因素是爆发性的、意外性的,有的甚至是急转直下的。

3、多样性。由于受到企业经营环境、经营过程、财务行为方式多样化的影响,这些活动环节中不管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财务危机。

4、灾难性。财务危机虽然包括多种情况,但不管是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还是企业破产,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一种情况发生都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三)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

1、企业经营风险的存在

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生产资料价格的稳定性、企业对产品销售价格的调整能力、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变化、企业固定成本总额的高低以及经营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管理经验等,其中决定性因素是管理的质量。

2、企业丧失筹资能力

企业债务的一种重要清偿方式是以新筹资金还债。新筹资金包括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一个企业筹资能力丧失(或者无筹资能力),企业现金又不足以维持企业持续经营,此时到期债务不能清偿就为必然,所以,企业筹资能力丧失是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首要原因。

3、企业现金流量不佳

合理的现金流量,是维持企业在一个适当的资本和财务结构下经营及运作的需要,也是维持企业在较强的流动性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有时一个盈利不错的企业也会走向破产。一个企业现金流量是否合理,主要体现在企业盈利质量、现金流量结构和支付能力等方面。

4、企业资产流动性的强弱

5、企业负债结构和企业资产占用期限搭配(即筹资政策)不合理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解析

企业财务危机一旦发生对企业的发展将造成致命的打击,企业财务危机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它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一般其形成过程有规律可寻,因此建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含义

财务预警体系就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相关经营资料以及所收集的外部资料为依据,根据企业建立的组织体系,采用各种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方法,将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波动情况和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并分析企业发生经营非正常波动或财务危机的原因,挖掘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所隐藏的问题,以督促企业管理部门提前采取防范或预防措施,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和风险控制依据的组织手段和分析系统。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指标设计原则

企业在构建企业外务危机预警体系时,首要的问题是财务指标的选取,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全方位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现状和运行规律,及时对企业财务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发出警报并迅速做好防范和控制措施。一般说来,财务指标的设计和预警体系的构造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针对性原则。即预警指标必须与企业的特点充分结合起来,使构建的预警指标体系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和风险判断做到真实可靠。

2、全面性原则。即预警指标体系应该全面、系统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设计的指标能够充分考虑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做到预警指标不重复、不遗漏。

3、动态性原则。即必须在分析企业现状的基础上,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外,还必须根据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不断修正、补充指标体系的内容,确保预警的时效性。

4、可行性原则。即在企业的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出现恶化或发生危机之前,能够及时发出警报。预警的信号要明确,判断要简单,不应把指标设计得于复杂,缺乏实用性。此外,还必须保证所花费的成本低于其所能带来的效益。

(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程序

企业财务预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逻辑分析过程,即应用因果分析法,从结果出发寻找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再分析原因又是如何影响结果—警情及影响程度大小。财务预警遵循的逻辑过程即预警系统研究所遵循的思路依次是:

1、确定警情。确定警情是预警的前提,可以通过预警系统中所选择的若干重要预警指标的预测景气信号来反映。

2、寻找警源。确定警源是预警过程的起点。警源是导致警情发生的根源。一般说来,警源有两类:一是可控性较弱的警源,主要是客观条件和外部市场环境等外生警源;另一类是可控性较强的警源,主要指一些内在因素的作用

3、分析警兆。分析警兆是预警的关键环节。预警不能只停留在对警源的分析上,而应该作进一步的分析,即根据警兆分析来预报警情的程度。警兆根据可否直接表现为外部现象特征指标,分为景气警兆和动向警兆。

4、预报警度。预报警度是预警的目的。根据警兆的变化状况,通过监测预警系统中景气信号,可确定下一个景气信号,从而确定下一个阶段的警度,即实际警情的严重程度。

5、处理警情。即当警情出现后采取什么措施去处理,企业财务危机的警情处理十分重要,一个可操作的警情处理方法和路径能够较好的防范企业危机,同时在处理过程中也要依据警情的大小和重要性分别对待,重要的警情必须报告高层管理人员。

(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功能

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监测作用。财务危机预警活动的第一要务,是确立企业重要的生产经营环节以及对企业运行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经济活动与领域为监测对象。

2、识别与诊断作用。通过监测信息的分析,可确立企业经济活动中己发生的危机现象或将要发生的危机活动趋势。

3、预防和控制作用。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预防现存的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记录,了解危机发生的原因,并及时提出解决措施和改进建议,更正企业营运中的偏差或过失,使企业回复到正常的运转轨道上。

4、提升企业价值。企业的价值就是以其所控制的经济资源,为社会创造最大的财富,实现企业价值的不断增值。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其目的是要促使企业千方百计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经营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避免企业财务失败的出现。

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构

不可否认企业财务危机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体系尤其必要。

(一)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二)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从资产获利能力看: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二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帐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一般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

然而,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有: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应收账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计算如下: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考核指标有: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其中:

(三)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帐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从大量负债经营实例,不难得出几点教训: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盲目投资,没有进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是造成失误的原因,虽然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恶性循环。同时企业偿债能力强弱是对负债经营最敏感的指标,只从偿债能力看,负债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未必合理,如企业借款利率小于利润率。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不同产业的负债经营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是:第一产业为0.2左右,第二产业为0.5左右,第三产业为0.7左右。

四、结束语

虽然企业财务危机的积累性、多样性、突发性等特点,但事实证明其形成和作用过程是有规律可寻的,为此建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就不可避免的被提高到重要位置,合理的确立企业财务指标,建立短期、长期财务预警系统,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规避企业财务风险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晓梅.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及其建设[J].计划与市场,2002,(6).

[2]龚巧莉.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防范企业风险[J].新疆农垦经济,2002,(4).

[3]苗润生.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8).

[4]陈功.浅谈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华东经济管理,2000,(10).

[5]高天宏.财务预警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评价[J].北力经贸,2004,

[6]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5篇: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范文

关键词:财务危机原因 多元统计 分析危机 预警作用

国内学者对于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然而学者们大多数只针对纯财务指标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却忽略了非财务信息的作用。很显然,单一的财务数据所能体现的信息还不够完整,很难反映公司的真实情况,难免会造成预警的偏差,而非财务信息能够对财务信息进行有效地补充,因此,引入非财务指标构建预警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企业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

许多现代企业面临着危及生存的问题,财务危机是企业的一大重要问题,许多企业管理不得当,财务环节控制不到位,并且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混乱。企业财务危机是法律意义上对企业破产的定义,企业破产是用来衡量企业财务危机最常用的标准。企业财务危机有负债危机、市场危机、收益质量危机,除此之外,长短期资产配置不当、企业财务机制不健全、管理层的财务管理素质低下、企业本身的风险意识薄弱等都会造成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由于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负债来获取收益,因而当风险意识不强时极易形成高度负债,在企业出现入不敷出的财务危机时便会导致破产。

二、多元统计分析

(一)多元统计分析概述与作用

多元统计分析是一种综合分析方法,能够在多个对象和多个指标互相关联的情况下分析它们的统计规律。多元统计规律包含很多内容,主要包括多元正态分布及其抽样分布、多元正态总体的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假设检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直线回归与相关、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多元统计分析可以对许多数据进行观测以及预测,多元统计分析即为分析多元数据的统计方法。根据统计规律性对未来企业财务情况做出预测,根据多元的数据对财务情况进行多方面的设想与观测,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财务危机情况以及危机程度,让企业提早知晓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并做好全方面的应对措施。

(二)多元统计分析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中的主要方法

多元统计分析主要是使用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建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首先,在建模的过程中利用随机抽样和对应样本法在企业中进行选择,选取各类指标来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变量越多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就建立的越好。其次,利用抽样选取法抽选出样本和变量,依据这些样本和变量使用判别分析法建立企业财务危机的预警机制。第三,将企业中抽取出来的多个变量通过线换选出较少的数量并且是重要的变量,由于变量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而且要以最少的变量来建立模型,所以要将相关重复的变量除去,最后剩下各不相关的变量,全方面分析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这就是主成分分析。

三、多元统计分析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中的作用

(一)对财务危机进行分析和预测

多元统计可以通过抽取变量建立预测模型对企业未来的财务危机进行分析和预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预测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并且经过验证判断企业是财务危机公司,或是非财务危机公司,或是中间状态公司。这种方法的正确率十分高,但是如果预测的年份越远,预测的准确率就会越低;反之年份越近预测的精确度就越高。因此,企业需要及时更新企业的财务危机预测模型,根据不断变化的数据和指标对企业财务危机进行分析,提高预测的准确率,对未来所可能出现的危机做出适应的措施。

(二)减小财务危机对企业的影响

多元统计分析可以减小财务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可以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对企业进行分类,依据采集到的数据建立的模型,辅助分类企业判断是否处于财务危机状态。如果预测结果为财务危机企业,必定会引起相关部门对企业发展的重视,以及采取各类的方法对企业未来可能会发生的财务危机进行合理地防范,企业会谨慎对待发展的每一个步骤,加强风险意识,减小负债率,减小财务危机对企业的影响。

(三)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以多元统计分析对各个企业进行财务危机预警,使我国的每个企业都能够划分清楚,并且采取最全面、有效的体系适应国内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务危机带来的影响,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四、结束语

多元统计分析是一项对研究企业财务危机十分有效的方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多元统计分析可以为企业带来完善的财务预警体系,使企业预测未来可能会发生的财务危机,对未来发生的财务危机采取适当的、避免发生的措施,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杰,王蔚佳,刘兴智. 多元统计分析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中的应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

第6篇: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范文

[关键词] 企业经济 财务危机 管理控制 探究策略

相对于企业而言,财务危机是企业财务状况长期受不良因素影响形成的弊端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致使企业财务资金无法持续正常运转的不良现象。财务危机通常会造成企业因缺乏周转资金而导致资金结构失衡,甚至持续性亏损,以至于无力偿付到期债务或费用,严重时造成企业破产。财务危机管理,是通过一定管理措施来达到减少或避免财务危机的危害性的过程行为,企业实施科学的财务危机管理,能够有效防范和减缓财务危机所带来的危害,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财务危机管理的职能概述

财务危机,是由于企业经营决策或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影响,致使企业维持自身经营运转的财务资金无法正常持续进行或陷于停滞状态所形成的不良现象。企业财务危机管理,实质上是个人或组织在财务运作过程中通过危机预测、危机决策,以及危机监控等防范处理措施,达到尽量避免和减少财务危机产生的危害性,直至将财务危机化解的过程行为。

财务危机管理通常是具有事前防御和事后处理两大职能。事前防御是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身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御风险的综合能力,定期针对财务现象进行分析诊断,加强财务预警机制管理,预防财务危机的发生。针对即将发生的财务危机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应与处理预案,通过协调企业各方面业务关系,疏通缓解企业财务危机现状,做好财务危机的化解控制措施,这是事后处理的关键。

二、企业财务危机管理的内容分析

立足于企业发展角度来说,财务危机不但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正常运营秩序,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张,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更为重要的是财务危机阻滞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财务危机管理应涉及到如下方面的内容:

1.合理调整资产结构

资产结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管理不善是造成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资产结构与债务结构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在经营、投资、筹资等经济活动决策时应基于现金流量分配的均衡性与充足性进行资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2.科学规划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规划是优化资源管理与防范财务危机的基本手段。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现金流是保障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前提。以现金流量预算和平衡配置为中心,优化现金流量的流动性,是财务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

3.实时监测财务危机

企业发展应随市场环境的改变而相应调整财务决策,以现金流量为基础,采用各种有效的财务甄别方法,针对财务比率、现金流动比率、债务比率以及盈利等财务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实施财务危机的动态性实时预测。

4.完善财务危机预案

财务危机预案的建立与完善,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科学化的反映与标志。企业针对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进行构建高效可行的应急预案,包括处置财务危机的目标原则,制度策略等事项。有利于财务危机的防范和处理。

三、企业财务危机的征兆判断

通常情况下,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下降,是企业财务关系恶化的集中体现,企业发生持续性亏损、财务结构恶化、市场竞争实力严重弱化,以及无力支付偿还到期债务或费用等现象,可视为财务危机的前期表现,企业面临财务危机的征兆可用以下方法判断:

1.安全等级指标法

企业财务的安全程度可通过计算经营安全率和资金安全率两项指标分析得出。安全边际是衡量企业亏损的正常销售额底线,经营安全率可用安全边际率来衡量,由于正常销售额相对稳定,企业安全边际率越大安全程度越高。资金安全率是资产变现率减去资产负债率的差额,当资金安全率为正数时,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为负数时表明企业已面临财务危机。

2.财务指标综合法

运用多项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值来预测财务风险,即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函数,从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资产使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企业财务风险。与正常值相比,函数值越低,企业就越有可能发生财务危机。

四、企业财务危机管理与防范的策略

企业财务危机管理,要本着组织性与系统性、及时性与实效性的原则,建立高效科学的管理体系构架,针对财务危机实施积极防范与科学控制:

1.深化财务危机管理意识

企业应立足于战略高度上深化财务危机的管理理念,充分认识财务危机的严重危害性,将分析预测,防范处理等多种管理方案具体落实到财务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在优化组织机构管理服务意识的基础上,利用企业文化加强企业财务危机管理控制的宣传导向。

2.优化财务结构管理技术

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是企业财务结构的科学性表现。优化企业财务结构是预防财务危机的关键。企业应及时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通过存量和变量调整手段实现企业财务结构的动态优化。

3.控制企业现金流量安全

现金流是保障企业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目标的生命线和源动力。也是造成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企业要以现金流量控制为前提,提高资产变现能力,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回笼,并提高资金利用率,保障现金流量的持续性和充足性,满足企业发展资金的正常流动性和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

4.强化财务危机管理职能

财务管理是保障企业防范财务风险,优化资产结构的基础。企业要充分拓展资源优势,利用信息科技管理手段,优化企业财务运行环境,创新财务风险的管理控制技术,强化财务信息的管理职能,建立财务危机应急预案,完善事后处理科学措施,协调疏通业务关系,保障财务危机的有效防范和化解处理。

5.完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控制至关重要,企业应构建有效可行的财务监控体系,加强对企业资产债务结构的调整,合理规划投资回收、现金回流和资产增值等方面的财务管理与监督,避免造成财务失控。应着眼于未来现金流量情况,重视预算管理,统筹安排,尽量减少负债经营完善财务预警体系,及时化解财务危机。

五、结束语

总之,日趋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形势下,企业财务危机,以其严重的危害性,威胁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新形势下,分析和掌握财务危机的发生规律,加强企业财务危机的管理与控制,是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第7篇: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范文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已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目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正处于新旧理财理念转变的过渡期,企业理财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大大增强。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企业财务预警分析机制,有效防范化解财务风险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财务预警分析的理论内涵

财务预警分析机制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相关经营资料以及所收集的外部资料为依据,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建立预警分析机制,将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波动情况和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并分析企业发生经营非正常波动或财务危机的原因,挖掘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所隐藏的问题,以督促企业管理部门提前采取防范或预防措施,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和风险控制依据的组织手段和分析系统。

所谓企业财务预警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日常财务运行情况进行连续有效的监测来防范企业财务恶化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管理手段。作为企业财务诊断的一种工具,企业财务预警的灵敏度越高就能越早地发现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使企业提前采取应对措施,规避财务危机而引发的风险。当今流行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美国的爱德华\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多元线性函数公式系统。其判别函数是: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

+0.999X5;其中: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

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X4=股份市值×负债账面价值总额×100;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第二种是通过单个财务比率走势来预测企业财务形势。主要比率有: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有人将第一种方式称为多变模式,第二种方式称为单变模式。第二种方法更适应现阶段对企业监管的实际,而且操作简单、可靠性强。

二、财务预警分析是防范企业风险的现实需求

(一)预警分析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现实需求

从理论上看,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理论的构建是我国企业管理与控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我国的财务预警分析尚未引起所有企业的重视,一旦企业经营处于非常状况,财务表现的信息就可能无法准确反映未来趋势;同时在体系框架上将财务预警组织、信息、分析、管理子系统并列,不能充分反应财务危机潜伏、发作、恶化的三个过程。因此,从理论上看,建立预警分析机制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现实需求。从实践上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企业的数量在逐年增多,规模在逐年扩大,结构在不断优化,运作在不断规范。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业绩逐年下降,财务状况出现异常,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就有可能陷入由财务危机而导致的企业风险旋涡中。

(二)企业财务风险大体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是从企业的运营效益情况看,主要表现为企业营业额和利润明显下降,或营业额在增加,但利润在下降,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投入资本贬值。二是从企业的资产结构看,表现为应收账款大幅增长,资产质量不高,运营效率低下,潜亏风险增加。三是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看,表现为过度举债,利息负担沉重,到期债务丧失偿还的能力,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总资产低于总负债。四是从企业现金流量看,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低,缺乏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现金流,现金总流入小于现金总流出。五是从企业发展能力看,企业盲目扩张,投资过多过滥,摊子铺得过大,效益低下。

上述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只有针对可能造成财务危机的因素,建立财务预警分析体系,采取监测和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控制财务危机。

三、企业如何实施财务预警分析

从中外企业发展成败的经验看,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导致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财务风险,而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策体制的外部环境原因也有中小企业自身结构和经营者的内部原因。外部风险影响到所有被作为一个资本价值载体的价值形态,如实物资产、货币资产、债权资产直至作为总资产代表的企业本身,它们都是风险理财过程中无法回避的财务风险。内部原因更多的是因为企业的决策不当所引起的,比如企业筹资规模不当,资金来源结构不当,筹资方式和时间选择不当,信用交易策略不当,造成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同时企业的投资缺乏可行性,主观臆断严重,导致企业筹资成本高的同时,浪费了大量资金,更加剧了企业的风险。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中缺乏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财务混乱,更是企业的一大威胁。这些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诸多因素形成了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导致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为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企业财务预警分析系统,而做好企业财务预警分析,首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工作。

(一)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财务预警分析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的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

(二)建立短期和长期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分析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分析系统。在评价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业务收入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采用经改进的标杆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两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先进水平),一个是不允许值(下限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标杆系数,可以定量化企业的财务状况。

(三)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在建立了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库存产品积压,质量下降,成本上升,就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的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

(四)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可长期使用,自由支配,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而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从而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五)建立企业财务信息数据库

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中心,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预测、及时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并对企业各环节发生或将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

(六)加强对企业财务经营资料的分析

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将企业所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

(七)提升解读财务信息能力

要了解以下财务信息的区别:一是掌握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的区别,(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是静态信息,而收入、费用、利润和现金流量则是动态信息。)二是了解企业长、短期负债的性质结构和偿还能力,以及应收账款的“账龄”等。三是熟悉表内信息与表外信息及表层信息与深层信息的区别,利用财务信息,科学地进行各项融资、投资及利润分配决策,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八)合理规避财务风险

在财务风险性状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高防范风险的规避、布控、承受、转移和对抗能力,利用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总资产周转率、营运资金占总资产比率等财务指标进行预警分析,施加有效预控。

【参考文献】

[1] 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汪平.财务理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第8篇: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范文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财务危机; 预警模型

一、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现实意义

财务危机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企业财务状况持续恶化,财务风险加剧,出现不能清偿债务的信用危机,直至最终破产的一系列事件的总称。财务危机将危害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制约企业的发展后劲,打乱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挫伤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等。而有效的企业预警机制能够起到提高企业危机管理意识,提高企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等作用,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预警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相关利益人决策、市场竞争机制的客观要求、财务监督、财务预测等方面。所以,对我国企业财务危机进行有效的预警就变得迫切和必要。

二、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指标体系的选择

任何一种经济现象都具有多方面的特征,财务指标体系就是对经济现象特征的整体描述。在以往的研究成果和我国的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特征,充分考虑各个指标的实际应用效果和获取指标的难易程度,可选择下列指标来建立适合我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指标体系: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些指标兼顾到了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增长能力以及现金流量状况五个方面,同时鉴于针对的是企业的财务危机的预警指标,所以在选择构成指标时,也适当侧重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指标。

三、基于BP神经网络的财务危机模型的建立及预测结果分析

(一)BP神经网络原理与财务危机预警的可行性分析

BP神经网络是一种调整连接权值及结点阈值时采用的误差逆传播学习方法,是一种典型的误差修正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把网络学习时输出层出现的与“事实”不符的误差,归结为连接层中各单元间连接权值及阈值的“过错”,通过把输出层单元的误差逐层向输入层逆向传播以“分摊”给各连接单元,并据此对各连接权进行相应的调整,使网络适应所要求的映射(图1)。而财务危机预警的6项指标与企业的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是很难用普通的方法加以定量化的表述,而通过大量的样本表现出的数学统计学特征的准确表达正是神经网络的优势所在,为此,我们认为神经网络是可行的。

(二)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样本的选择

考虑到我国近几年在经济、法律、会计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政策调整,因此在选择样本的过程中我们选取了信息较为连续可比、取得较为容易的上市公司中制造业行业的6个子行业2000―2002年之间的数据,选择了行业中25家ST公司和25家非ST公司作为训练样本,ST公司样本数据为其被ST的前一年的数据资料,随机选择的非ST公司的样本数据为与ST公司同期的数据。我们还选择了2003年同行业的38家ST公司和随机选择的同期非ST公司作为检验样本,用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已知的实际结果进行对照,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选择这一期间的样本数据是因为这些样本数据的时间跨度不大,在这几年中,国家的会计制度、税收政策和退市制度也没有太明显的变化,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比较稳定,无明显的经济周期影响。

(三)网络结构及参数的选取

1.网络结构的确定

输入节点数由控制的目标确定,控制目标为6个,因此输入节点数为6个;输出节点数由风险因素确定,输出节点为2个。一个S型隐含层加上一个线性输出层的网络,能够逼近任何有理函数,增加隐层数主要可以更进一步降低误差,提高训练的精度,本系统中只设一个隐含层,主要通过调节隐层节点数、动量项、学习率提高网络的训练精度。

2.各参数选取

把经过处理后88组样本数据输入到神经网络,前50组作为训练样本,后38组作为预测样本,网络的预期误差0.001。利用神经网络系统对学习数据反复训练,得到实验结果最好的一次,各参数如下:

动量项?准=0.3;学习率?浊=0.4;学习次数n=10000;隐层节点数p=6;网络实际误差?孜=0.0024

(四)财务危机预警预测结果分析

利用前述训练结果,对38个检验样本进行预测,预测的结果(表3)根据下列标准进行判断,如果预测结果逼近于1,则判断为非财务危机公司,如果预测结果偏离1就可判断有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可以发出财务危机预警。

通过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比较,可以得出以下验证结果:

1.对于非ST公司,预测的准确率为94.74%;

2.对于ST公司,预测的准确率为84.21%;

3.综合预测准确率为89.47%。

四、该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局限性分析

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从模型的训练和预测结果可以看出,还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忽视了企业规模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ST样本是所属行业的全部样本量,而配对样本则是随机抽取的,在选择的过程中,没有重点关注企业规模对财务危机指标标准的不同要求。

(二)非ST样本公司的代表性

所选取的ST企业被界定为财务危机公司还不容易引起争议,但对非ST公司而言,每个公司仍然存在财务状况非常好、较好或一般的差异,因此用不同的非ST公司和ST公司配对,就不能排除财务危机公司财务状况之间的差异,这也直接影响了预测数据判别的准确率。

(三)ST界定自身具有的不适应性

根据我国对ST公司的划分标准,可以看出其主要看中的还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比率,而财务危机是企业综合财务状况出现问题的集中表现,它受到多项能力和指标的影响,两者之间并不对等。

(四)神经网络理论自身的缺陷

神经网络自身擅长解决不精确和模糊的信息处理问题,在处理过程中,他会有自动删除样本“噪声”和自动调整的功能,如果其修正数据的过程中出现偏差,或训练过程中参数确定的不准确,也会直接影响预测的准确性。

(五)样本选择的局限性

本次预测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所选择的样本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局限在了上市公司,连续数据的选择也导致了数据的时效性较差,对当前新经济形势下的企业财务危机的参考作用有待观察。

五、结论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通过神经网络原理,在目前是可以实现的,只要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将不稳定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就可以极大地提高预测的准确率。另外,由于不同的行业有其不同的生产和财务特性,他们的数据表现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差异较大的行业,应适当建立行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以更好地提高预测的准确程度。

当然,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作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必须借助于整个系统作用的发挥,也需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确实认识到财务危机预警的必要性,才能真正实现对财务危机抑制和防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卢雁影.财务分析[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96-303.

第9篇: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范文

一、系统样本选择及数据选择

(一)样本选择相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上市公司财务制度更加健全,财务数据更加规范和透明。同时,上市公司作为我国企业改革的先锋,面对的是众多的投资者,这就要求上市公司应该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在这里,把上市公司作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研究对象。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建立和实施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将更加紧迫和实用。

本文把上市公司中的ST公司作为财务危机型企业,相应地,其他企业均作为健康型企业。以2006年上半年沪深两市中首次被ST的公司作为初始样本,选择其中20家公司,并按照行业相同,总资产规模相近原则,选择20家非ST公司与之配对。样本公司如表1所示:

以上两类样本共包括了40家上市公司,为了切实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从两类样本中分别随机抽取10家,即总共20家上市公司重新组成一组,作为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样本,剩下20家上市公司组成另一组,作为检验样本用来检验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二)数据选择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没有利用样本公司T-1(ST之前第一年,即2005年)年和T-2(ST之前第二年,即2004年)年的有关数据,而是利用T-3年的数据,即2003年的有关数据。

之所以不采用T-1年的数据预测2006年的ST,这同ST的决定机制有关。2006年被ST的公司实际上是由于它们在2004年和2005年里连续亏损。因此,对于某一特定公司,在2005年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它会不会在2006年被ST,用2005年的信息预测2006年公司财务困境事实上没有意义。

同时本文也不采用T-2年的数据,因为如果一个公司在2004年有利润,那么该公司即使在2005年亏损也不会被ST。而一个公司如果在2004年亏损,基于这一数据对2006年ST的预测将变成简单的对2005年亏损还是盈利的预测。使用2003年,即ST之前第三年的数据,则不存在这些问题。

此外,有关人员研究发现,在T-4年,财务困境企业与正常企业之间的差异是不明显的,公司财务困境的有效预测期往往以T-3年为起点。

本文所用会计信息方面的数据来自证券之星网站、深沪证券交易所网站以及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

二、指标选择

(一)模型指标分类建立财务预警模型,其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便是确定模型的自变量,即模型的指标。

在参照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能反映公司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状况的五大类17个指标作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指标,各指标说明如表2所示:

(二)模型指标确定原则确定基础指标时应考虑下述原则:

(1)可测性原则。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目的是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与控制的依据,设计指标体系时必须考虑其可操作性,要简明适用。即选取的指标不仅应符合财务预警目的,更应有数据支持。也就是说,评价指标的数据应容易取得。

(2)预测性原则。财务预警要求能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因而,选取的指标也应具有预测性。

(3)全面性原则。在系统的构建中,所考虑纳入的指标应能够全面揭示企业的财务风险,且要求各指标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为保证综合评价结构客观准确,在初步建立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地选取可以概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以便最终确定指标体系时有筛选余地。

(4)可比性原则。选取指标时,应注意评价指标口径范围和计算方法的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原则。在对同一事物不同时期的评价中应注意纵向可比,而对同一时期不同事物之间评价中应注意横向可比。

(5)科学性原则。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按照企业财务危机理论原因科学设计,指标体系应能够对各大原因做出合理科学描述。

(6)协调性原则。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应注意与所采用预警方法相协调。有的方法本身能够消除指标之间的相互干扰和替代,这时选取指标应多注意全面性,而另一些方法却要求评价指标间尽可能不相关,这时就注意指标的代表性。

(三)模型基础指标确定 上述包括17个指标的基础指标体系,是进行指标筛选的基础。因为,现在还不能说明财务危机型企业与健康型企业在这些指标上存在着重大差异。

对于应当选择何种指标来揭示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的研究,已有大量的经验性研究成果,本文通过总结这些经验性研究,找出那些被研究人员普遍采用且被证明有效的指标,以此作为财务预警模型的备选变量,分别是:

流动比率(X1);

流动负债总负债比(X2);

资产负债率(X4);

总资产周转率(X7);

净资产收益率(X8);

总资产增长率(X16);

每股现金流量活动现金流量净额(X17)。

三、模型构建及分析

(一)模型选择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Logistic模型)作为基本分析模型。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Logistic回归模型对自变量的概率分布没有具体要求,适用范围更广;

第二,Logistic回归模型在实际运用中简单方便;

第三,国内学者绝大多数都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是研究财务困境的主流方法。

(二)模型解释逻辑回归模型是解决0-1回归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假设Xi为第i个发生财务危机的预警变量矩阵,那么其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Pi和Xi之间存在如下回归关系:

Pi=exp(Yi)/[1+ exp(Yi)],其中Yi=α+ΣbiXi

其中:

Yi值为总判别分它反映的是第i项在总体中某一上市公司综合财务状况的数量特征;

bi为权数,表示对有关自变量Xi的重视程度;

Xi是与财务危机预警有关的财务比率;

α为随机干扰项。

逻辑回归模型的曲线为S型,且其预警的最大值趋近1,其预警的最小值趋近0。

一般选择50%作为分割点,其含义是如果通过逻辑回归密性计算出来的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Pi大于0.5,那么该上市公司可以归入发生财务危机的ST公司,如果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Pi小于0.5,那么该上市公司视为正常公司。

(三)模型建立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Forward Cond-

itional方法对20家估计样本公司(其中包括10家ST公司和10家非ST公司)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显然,检验结果是流动比率(X1)、净资产收益率(X8)、总资产增长率(X16)这三个财务比率指标进入了模型。

根据公式:

Yi=b1X1+b2X2+b3X3+…biXi+α=α+ΣbiXi

将表3中的步骤3计算结果代入上述公式,得到以下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模型:

Yi=-19.883+89.136X1-32.075X8-0.468X16

将其代入公式:

Pi=exp(Yi)/[1+ exp(Yi)]

得出以下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模型:

Pi=

(四)模型应用及结果分析将上述模型的判别临界值确定为0.5,即当上市公司的Pi值大于0.5,那么该上市公司可以归入发生财务危机的ST公司,如果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Pi小于0.5,那么该上市公司视为正常公司。

使用以上建立的Logistic模型对剩余20家检验样本公司进行预测,结果如下表显示:

结果显示:

10家ST公司有5家被误判为非ST公司,误判率为50%;

10家非ST公司中有1家被误判为ST公司,误判率为10%。

总体而言,预测模型对检验样本的总误判率为30%,预测准确率为70%。这说明本模型在企业财务危机发生前两年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

对模型预测的结果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认识:

一方面说明该预警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灵敏性,它可以成为上市公司量化财务风险以及进一步加强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的有效预警工具;

另一方面,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确定样本企业时,本文将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宣布为特别处理的企业(即ST企业)作为财务危机企业,除此之外的企业均作为健康企业。

这种界定财务危机的方法是否合理,目前尚无定论。从我国己有的关于企业财务预警的研究来看,绝大多数文献均将ST企业界定为财务危机企业,在没有更好的企业财务危机界定标准之前,这种方法就是目前较好的界定财务危机企业的方式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模型预警效果的准确率。

实证表明,任何预警模型的准确率都不可能达到100%,本模型也不例外,其原因除了模型本身的构建方法上有待改进外,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弊端也是预警模型出现误判的主要原因:

第一,从模型的预测结果看,绝大多数的ST公司在财务危机发生前两年就表现出明显征兆,但管理当局并没有充分重视这一事实,对公司经营末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企业最终步入ST行列,这也充分暴露出上市公司本身缺乏风险意识,对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使广大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最终成为受害者。再有效的预警系统也只能是提供企业可能发生财务危机的信号,如果上市公司对此信号听之任之,预警系统并不能真正发挥预警职能,也就违背了财务预警研究的初衷。

第二,管理当局即使意识到企业存在发生财务危机的潜在可能,但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约束和限制,企业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并不能真正达到力挽狂澜的目的,因而使企业由两年前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演变为两年后被证监会宣布为ST的事实。

第三,现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操纵会计利润的动机和行为,他们通过各种手段以达到改善并美化会计信息的目的,由此得出的各项指标并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经营的真实状况,进而影响建立在财务指标基础上的财务预警模型的可靠性,通过模型检测企业财务状况表现正常,但企业事实上却蕴含了极大的财务风险,这种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便会发展成财务危机,因而使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企业的真实情况发生差异,使运用该模型预测发生误判。

参考文献:

[1]张鸣、张艳、程涛:《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谢芳:《财务危机智能预警:指标选择与技术路线》,《财会通讯(学术)》200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