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绵城市新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新区功能再定位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特别是各类新区新城建设步伐加快,吸纳迅速增加的人口、承载快速发展的经济,成为推动城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的重要载体。
第一,我国新区新城建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据《2016中国新区新城发展报告》统计,我国县及县以上的新区新城数量超过3500个。然而,实践中一些地方新区新城的发展并不尽人意,虽然被冠以产业新城、高铁新城、临港新城、临空新城、智慧新城、生态新城、科教新城以及形形小镇的名目,但城市发展定位不清晰、规划建设粗放落后、功能配套不完整、发展引擎动力不足、管理体制缺少改革创新,所谓的“新区新城”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为造楼卖房的噱头,逐渐变成了睡城、空城。
第二,新区新城的城市功能和定位需赋予新的内涵。当前,新区新城的建设发展应瞄准有效汇聚创业创新人才、激发创业活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创业创新的聚集区和高地,这是判断其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指标。这也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内在逻辑和核心目标是高度一致的。
西咸新区的设立,旨在推动西安、咸阳两市一体化发展,是大西安建设的重要增量和变量。从几年来的实践看,西咸新区的发展理念经历了从开发土地向开发人的转变,最大的关注点是解决好“人”的问题,吸引“创业的人”和“创新的人才”。大西安地区科教资源丰富,本来是产出人才的地方,但是大量人才却流向了北上广深等城市。为此,西咸新区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首要就是增强对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吸引力,留住和壮大创业创新群体。
第三,新区新城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创新”。从国际上看,欧美发达国家正崛起一种“创新区”的城市新形态。与过去创新集聚区缺乏各种配套服务,无法兼顾工作、家庭和娱乐不同,现在的“创新区”汇聚了优质的大学、医院和生活娱乐设施,提供生态化分享式的高品质办公环境,吸引初创企业、企业孵化器和企业集群,空间紧凑、交通快捷、网络顺畅、商业汇聚、生活便利、资本密集,从而大大提升了创新创业的速度与质量。“创新区”具备新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区内经济模式和社会网络被重构,成为传统城市模式的互补和再造。
2016年初,时任陕西省长娄勤俭同志在省人代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西咸新区要“建设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这是对国家赋予西咸新区围绕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核心的多项示范、试验、试点任务的一个高度凝练的概括,精准地描述了西咸新区的功能和发展定位。之后,陕西省进一步明确了在大西安形成一个纵贯西咸新区的创新发展轴,以西咸新区为依托打造大西安的创新创业示范中心。
伴随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不断深入,西咸新区愈来愈认识到这两项国家级试点工作有着高度的内在统一性。新区相继召开招商暨“双创”工作会议和城市工作会议,聚力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聚焦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建设,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各项行动,把新区建设成为大西安生态优美、经济活跃、产业高端、创新突出、创业便利的“创新功能区”。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创新
从西咸新区发展的实践看,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城市的功能定位、发展动力、规划理念、管理体制和品牌价值等领域的创新。与此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科技、人才、制度、环境、文化、理论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因此,“创新”是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共同的关键词,在多个维度上深度交叉、高度契合。
第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了城市发展的新旧动能转化。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重要的意义,是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西咸新区推动各种创新要素聚集,为城市发展动力转换积聚力量,加快从量到质的转化。
一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孵化培育科技创新“增量”。新^引进和建设了微软创新中心、乐创空间、光谷创业咖啡、圣泓工业设计众创空间、秦汉新丝路数字文化产业基地、西咸文旅众创空间等近20个孵化平台,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社交和资源共享空间,降低创业门槛,提供创业服务。二是统筹科技资源,优化提升科技创新“存量”。整合西安、咸阳、西咸新区三地的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优势科创资源,建设“大西安创业创新带”;新区沣东新城与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西安科技大市场合作共建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通过“中俄丝绸之路创新园”合作平台,促进斯科尔科沃(莫斯科)、西咸新区和广州南沙新区三个园区协作,推动“一园三地”国际协同创新。三是建设科技学镇,打造科技创新的新型聚合体。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与西北工业大学共建无人机产业翱翔小镇,与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等共同打造全国首个硬科技小镇。遵循绿色智慧、城产学研高度融合的建设理念,实现“校区、园区、社区”功能集成,形成科教、产业、商业、生活、服务多种功能“零切换”的新型科技创新综合体。
第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的转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项既有“面子”也有“里子”的行动,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应当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和配套服务。西咸新区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坚持以市民幸福满意为标准,按照五十年、一百年不落后的要求,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
一是提出打造绿色城市的西咸标准。坚持依自然造城、用城市连景,把城市建在山水上、种在田园中,把新区建成为大西安环境最优美、生态最和谐、发展可持续的地方。二是创新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作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率先启动建设集城市景观、风道和中央雨洪系统为一体的中央绿廊,让雨水就近汇集、净化、调蓄、溢流,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迁移。三是创新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保证管廊综合性、功能性前提下,平均每公里建设成本降低到600万元,是传统方式的1/10左右;与海绵城市建设相配合,达到雨水就地利用、雨水资源化的良好效果,有效解决“逢雨必涝”、“城市看海”的问题。四是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参考国际经验制定新区绿色建筑标准,将住建部绿色建筑标准简化为墙体保温、多层玻璃、窗外遮阳、新风系统四大项,在成本较低的前提下使建筑能耗比国家标准降低70%。五是积极推广地热能、干热岩技术、分布式能源等绿色能源。优化新区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
第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了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新区新城活力和吸引力的源泉,是深层次的创新。西咸新区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有效改善创业创新的制度环境。
一是增强创业创新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新区各新城建立了双创政策框架体系,加强对众创空间、人才、科研、就业、金融等各类政策的统筹联动,确保政策可操作、能落地。二是推进工商制度改革。对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等先行先试,诞生了全国首张微信版电子营业执照。三是深化税务制度改革。通过取消增值税扣税凭证认证、二维码一次性告知、办税事项全区通办、建立“绿色通道”、取消非许可类的审批等,降低准入“门槛”,方便市场主体。四是深化人社制度改革。创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探索建立城镇职工“五险合一”经办服务模式。五是创新市场准入制度。推出针对外商投资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明晰外资市场准入限制,营造透明、公开的投资环境。
第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了“产城融合”的速度和质量。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形成现生产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西咸新区紧抓双创、服务贸易、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自贸区等国家试点机遇,积极推动区内五个新城和两个园办探索构筑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架构,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
空港新城以国家航空城试验区为载体,打造航空保税维修,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航空物流产业集群。沣东新城依托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打造检验检测、通讯技术等产业为主体的服务贸易产业集群。秦汉新城依托区域内丰富的文化历史遗存和山水田园资源,大力发展文物保护、文化旅游和大健康产业。沣西新城立足西部云谷等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构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据增值产业集群。泾河新城依托茯茶小镇、崇文庄园小镇,打造科技农业、农村电商产业集群。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依托丝路经济带能源交易中心、陕西(西咸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构建立足陕西、引领西北、辐射全国、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能源金融产业平台。西咸国际文教园引进国际一流大学入驻园区联合办学,创建具有国际特色的丝绸之路文化教育新市镇。
三、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和谐共振的建议
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西咸新区形成了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良性互动。为进一步推进这两项国家战略行动的和谐共振,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新区新城应成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先行区。城镇化的进程就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和创新。新区新城的发展建设不能等同于传统意义上行政区功能的复制,需要在各个层次、各个地方都要创新,要在城市建设的硬件平台上,更加重视推动产学研用等高端资源的集聚,使得政策、资金、人才、企业资源的协同发展效应更大化,形成创业雨林生态和产业集群,从而做旺人气、做强产业,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二,新区新城应成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先行区。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越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越是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活市场的良性发展环境。新区新城应率先破除阻碍创新发展的体制体制障碍,以大部制、大数据为手段,推动工商、税务、社保、质量、环境、食药、知识产权、公安、安全生产等多个部门的信息和资源共享,打造一流的城市环境、营商环境、政务环境,构建诚实守信、充满活力、开放创新的高地。
第三,新区新城应成为科技研发创新转化应用的先行区。很多中西部地区提出,在科技人才等领域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并没有经济发展指标上那么大,迫切需要挖掘潜力,破解科技与经济脱节的“两张皮”的问题。新区新城应在这些领域先行先试,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全新的产业理念及创新技术带动产业发展升级。
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按照“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理念,发挥“规划引领、政策激励、行政监管、技术支撑”的作用,推动重点项目和区域实施绿色建筑示范,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实现人与建筑、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二、目标任务
根据省绿色建筑示范城市相关验收要求,确定我市三年内(2015-2017)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主要工作任务目标。
(一)绿色低碳生态
1.低碳生态城市。单位建筑面积能耗0.05吨标煤/m2.a,单位建筑面积CO2排放强度0.10吨/m2.a。
2.绿色建筑发展。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居住建筑及甲类公共建筑执行65%建筑节能率。新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总面积511.7万m2,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266.1万m2,比例52%,建成303.8万m2,比例59.4%。
(二)节约型城乡建设
1.节约型规划。规划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20m2,城镇控规全覆盖率。示范城市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的用地面积占整个示范区域面积的比例100%。
2.城市空间复合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筑面积80万m2。
3.绿色交通。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75%,公交站点可达性300米覆盖率50%,公交站点可达性500米覆盖率90%,新能源公交车辆、清洁能源车辆比例30%,公交站台智能化改造50%。
4.节约型村庄建设。村庄设施完好率85%,村庄环境达标率85%,美丽宜居镇村20个。
5.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70.6%,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10%。
6.绿色施工。绿色施工覆盖率50%。
7.成品住房。按照省《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实施的成品住房建筑面积占所有商品住宅建筑的60%。
8.城市绿色照明。照明年节电率5%,新建的城市道路装灯率达100%,公共区域装灯率达98%,灯具效率在80%以上的高效节能灯具应用率85%,高效光源应用比例85%。
9.节水型城市建设。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12%,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9%,新建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100%,雨水利用率3%,非传统水源利用率10%。
10.垃圾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效率4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率60%,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60%,污水市政淤泥资源化利用率100%,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100%,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95%,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100%。
11.建筑工业化。推行建筑工业化,采用建筑工业化施工的工程建筑面积10万m2。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按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2015年3%,2016年6%,2017年9%)。
三、重点工作
(一)绿色生态专项规划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时,编制出台市绿色生态专项系列规划,全面推进市绿色建筑发展,积极实践建设低碳生态城区战略目标,推动城市建设发展转型升级,构建低碳生态的城市格局。绿色生态专项规划分别为:
《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能源利用规划》;
《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实施方案(2013-2017)》;
《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
《城市照明专项规划》;
《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规划》。
建立包括绿色建筑比例、65%建筑节能率、成品住房、生态环保、建筑产业现代化、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再生水利用、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内容的指标体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中,并落实到具体项目。针对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如何落实,提出措施和计划。
(二)绿色建筑全面发展
突出重点,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动绿色建筑,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且居住建筑及甲类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率达到65%水平。积极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居住区,重点推进大学城、新区等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域,实现绿色建筑集中连片发展。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机关办公建筑、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率先垂范,具备条件的按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改造。引导商业开发的宾馆、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积极培育节能服务市场,大力支持节能服务企业和用能单位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对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规定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加强既有公共建筑运行监管。积极开展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设计和能耗公示等工作,扩展市级建筑能耗监测中心数据采集的覆盖范围,实现监测数据的采集由市区向各辖市、区延伸。所有建成示范项目按照建设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中的能耗指标体系结构设置各分项计量装置,并将统计得到的建筑能耗数据上传至省住建厅监测中心。推广建筑能效测评工作。全面开展建筑能效测评工作,对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中所有的示范项目开展能效测评,并将建筑能效测评达到设计要求作为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必要条件。同时,大力培育能效测评机构,加强能效测评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三)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可再生能源资源量评估,指导和规范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扩大太阳能利用,将太阳能利用纳入建筑设计标准规范,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等。
(四)城市空间复合利用
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开发利用,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体现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横向相关空间连通、地面建筑与地下工程协调配合的原则,兼顾人民防空要求,统筹开发地下停车位、公共停车场(库)、商业服务设施、物资仓储、人防设施等地下设施。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权属管理制度。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时应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同步开发地下空间。
(五)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建立多层次的公共客运交通体系。优化城区区域交通设施布局,完善公交线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全面推进和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建设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加快城市公交建设,实现公交站点可达性300米覆盖率50%以上。形成适应风景区休闲旅游功能的慢行网络系统。改善慢行交通环境,提高慢行交通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加强步行系统建设,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机动车发展相协调,与公共交通良好衔接的非机动车道路系统。建立便捷借还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系统,实现机非交通运行的空间分离;另外自行车交通作为休闲运动方式,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城市居民的自行车休闲运动文化建设。扩大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服务的范围。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工具。积极推广新能源公交,推进交通工具低碳化,推动公交使用LNG(液化天然气),鼓励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新能源车的使用,出租车实现CNG(压缩天然气)全覆盖,加快淘汰落后交通工具。
(六)节约型村庄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经济适用、集约建设,地方特色、乡土风情,试点示范、逐步推开”的原则推进全市节约型村庄建设。重点集中在农居集中、村庄整治、生活污水治理对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依照省《关于推进节约型城乡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围绕村庄土地节约、环境整治、污染治理、新能源利用等方面,选择具备条件的村庄开展节约型村庄建设试点,同步开展特色村庄建设改造,探索节约型村庄建设的方法、途径,建成一批环境整洁、自然生态、特色鲜明的节约型村庄。
(七)深入推动建筑产业化和住宅全装修
推动建筑产业化。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按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2015年3%,2016年6%,2017年9%)。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木结构等结构体系,培育发展具有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的建筑业企业。鼓励各地政府安排适量用地支持建筑工业化基地建设,推动新区率先在全市建设建筑工业化研发生产示范基地,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研究出台对于开展建筑工业化的企业享受一定的扶持政策,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应率先开展住宅工业化应用试点。推进成品住房。开展装饰装修工厂化生产示范试点、菜单式装修住宅小区试点,研究集装饰装修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装饰装修新模式,并给予一定政策扶持。鼓励品牌家装企业、材料企业构建生产加工制作、物流配送、民工培养管理平台,为成品住房质量提供市场保障。在绿色建筑、廉租房和公租房中率先推行成品住房,鼓励房地产开发项目积极推行成品住房建设,按省《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实施的成品住房面积占所有商品住宅的60%。
(八)推进城市绿色照明
加强照明设施的改造,推广高效节能灯具和节能控制技术,具备条件的区域,积极推广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对其进行节能改造。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构建绿色照明信息网络平台、绿色照明管理业务应用平台和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安装路灯照明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对路灯照明系统施行精细化管理,提高路灯使用寿命,保证节能、高效、安全运行。
(九)节水型城市建设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重点针对旧城改造,兼顾新城开发,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树立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采用低影响开发(LID)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生态系统,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污染。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应制定节水措施方案,采用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节水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根据有利地形、自然沟渠等条件,合理统筹规划建设区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提高绿化浇灌、道路清洗、景观水体等雨水利用率,规划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应当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推广下凹式绿地建设,提倡应用透水路面工程技术,建设区域性中水回用系统,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中水工艺改造,合理建设市政中水供应管网,鼓励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社区自建中水处理站。
(十)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
市垃圾处理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总体原则,垃圾源头减量、过程分类、高效收运与资源化处置同步推进,向“分散收集、集中转运、集约处置”方向发展。优化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加强源头分类,按照“三分类法”(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其它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完善日常保洁系统,提高日常保洁能力和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运营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提高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实施对工业固体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的全过程监管,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各类废弃物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积极探索污泥资源化途径,加大污泥焚烧发电力度,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场建设,有效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加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扶持发展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企业,推广利用建筑废弃物生产新型建材产品。加强医疗垃圾监督管理。加强医疗废物污染防治,推进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建设,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进行规范化升级改造,建立全封闭的收集、运输、处置系统,推进医疗废物收集系统向乡镇、村级卫生单位延伸。
四、推进计划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重点任务推进计划(2015-2017)》
五、资金方案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专项引导资金使用方案(2015-2017)》
六、考核指标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实施方案考核指标(2015-2017)》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导小组的协调组织职能,统筹协调推进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各辖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分工,安排专人有重点、有步骤地抓好组织推进,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二)加强部门联动。市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积极支持、主动服务,认真细化落实目标任务,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各责任单位,要加强协调沟通,合力解决全市绿色低碳建设推进中的各种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目标考核。建立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层层分解下达目标任务,严格目标考核。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年度目标任务执行情况的汇总分析,牵头部门和各责任主体,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四)加强政策扶持。按照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绿色建筑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对装配式建筑要研究制定符合法定程序要求的奖励政策,对于符合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项目,可优先享有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返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