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杜甫的简介资料范文

杜甫的简介资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杜甫的简介资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杜甫的简介资料

第1篇:杜甫的简介资料范文

杜甫的诗歌中,尤其是后期作品,高频率出现的一个字就是“孤”。如在《登岳阳楼》《将晓二首》《孤雁》等诸多作品中作者有“老病有孤舟”“垂老孤帆在”“孤雁不饮啄”等这样的诗句,为何诗人频频写到“孤”,并以各种单只或单个的意象入诗,这很值得我们去沉思。

杜诗中的“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寂寞”。当然,某些时候它在诗中的意思是“孤独”,那是从字面的解释来看。然而从更深层次来说,诗人不停地在诗中写孤独的雁,孤独的船,其背后是“寂寞”在作祟。在这里,我们引入对二者的心理学解释: “寂寞(Lonessless)指当我们的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特色时,一种主观的不愉。”“寂寞是个人的内部感受。”而相对于相对于寂寞这种主观感受,孤独(Aloneness)则是“与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①。由上述两个概念来看,我们可以轻松得出关于杜诗中的“孤”究竟是哪种状态。诗人没有离群索居,至少还与家人生活在一起,所以它不是一种“客观状态”,而称之为“寂寞”,正是由于他的社会关系缺少了“某些重要特色”,这种重要特色的消失造成了他个人内心的不愉受。在古代文人的生活中,其社会关系不外乎交友、入仕,与家人、与故乡的关系这几种。从杜甫在西南一带漂泊的时期来看,他生活中所缺少的正是其向往的故乡与朝廷生活――想入朝而不得,想归故乡又无所依靠。他漂泊西南的一个原因就是投靠亲友或亲戚,所以与朋友的交往在其生活中是不缺乏的,因为携家迁移,故与家人的关系也是不缺少的,他所欠缺的正是上述所言的故乡与朝廷生活。“罗勃特・魏斯以个人所缺乏的特殊关系为基础,而区分出两种类型的寂寞,‘情绪型寂寞’乃由于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社会型寂寞’则当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尤由朋友或同事等网路所提供的团体归属感时便会发生”②。依据上述心理学的理论,我们可以把杜甫的寂寞定义为“社会性寂寞”,原因是“因孤独而缺乏归宿”。从这儿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何杜诗中频繁出现“孤”这一词汇了。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汇来概括杜甫的这种心理状态,即“归属意识”。这种意识来自于杜甫的内心世界,是潜在的,可能诗人本身并未意识到这种寂寞的感觉来源于他内心对于归属的渴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在人离开他熟悉的环境和人群后便很容易产生,而杜甫长期作客西南,这一状态在他身上体现得尤为鲜明突出,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诗人寻找归属的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败。诗人并不只是寻找一种归属,人所需求的归属感有多种,依据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需求。杜甫远游西南,自始至终是携家远游,而不是像其他诗人那样独自远游,这种情况说明诗人有对家庭生活的需求;他怀念故土,牵挂故乡的弟、妹,说明他有对故乡生活的需求;他念念不忘“长安”,在诗中反复提及君主和朝廷,说明他有对政治生活的需求。而且诗人在作品中提及自己时,标记的身份永远是“客”,这不仅是一种事实,还包含诗人隐于诗歌的深沉而强烈的“归属意识”。下面针对诗人可实现的归属――即内心对家庭的依恋而在现实中得以实现这一方面展开论述。

杜诗中有很多关于家庭、妻子、儿女的描写,这其中自然有儒家关注家庭、家庭观念深重的原因在其中,但如果细读这些作品,可以看出诗人不仅仅是出于传统的儒家观念而关心家庭,还有很多是出于情感的需求。比如他很多作品写了对子女的关爱,对妻子的愧疚,这在唐代诗人中是不多见的。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初期,杜甫为了追随君王,不顾生命危险奔赴行在,也是在安顿好了一家老小之后。乾元诗人弃官携家迁徙,从此几乎不曾与家人分散过。当诗人不在家人身边,尤其是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动荡时期,诗人写下了很多关于家人的作品,如诗人被叛军所俘,身陷长安,还在惦记着州的妻子和孩子,并创作了很多相关的作品,如《遣兴》《一百五日夜对月》《忆幼安》《春望》《月夜》等,写到“双照泪痕干”的妻子、“聪慧与谁论”的孩子,内心充满对妻子感激的“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等。这是战乱中的杜甫和他的家人。

为了逃避战乱,同时也为了生存,杜甫携家在西南一带不停地迁移。诗人说他的生活是“因人作远游”(《秦州杂诗二十首》)的生活,这是因为杜甫弃官后没有了经济来源,为了生计,他只好去投靠那些可以给自己经济支援的朋友们。战乱时期生活艰难,诗人活得也并不潇洒,所以他屡屡在诗中提及无米无钱,生活难以为继,需要朋友或官员接济。如《戏简郑广文虔兼苏司业源明》《佐还山后寄三首》《奉赠李八丈判官》等,诗中嘲讽自己如“穷辙鲋”“丧家狗”,多亏朋友接济,生活才得以维持。他常常为讨得一点酒钱、一点稻米、一点果蔬专门写诗寄给朋友,虽然外表看来文雅,实质却是如诗人所说的,如同“穷辙鲋”一样,如“赖有苏司业,时时与酒钱”“已应舂得细,颇觉寄来迟”“堪闻霜薤日,重惠意如何”等。杜甫的这些努力归根到底是为了经营和维持家庭。他愿意为了家人的温饱放下尊严,所以我们在杜诗中从未看到诗人因拖家带口而发出的任何不满和怨恨,相反,诗人更多表达的是愧疚。他与家人同甘共苦而不愿离去的背后折射出诗人内心强烈的归属意识,这意味着一部分精神家园的存在。

在四川成都和夔州的一段时期,是诗人和他的家人生活相对平静也相对闲适的。他苦心经营浣花草堂,学习管理百亩农田,去严武幕府做幕僚,从他的这些努力和坚持可以看出诗人所承担起的对家庭责任。他的作品时时演绎家庭中的悲喜,这在唐代诗人中是不多见的。在成都几年的生活,杜甫获得了难得的快乐和满足。而这种满足几乎全部来自于他的家庭。因为仕途无望,于政治上他几乎无快乐可言,而他的家庭,让他内疚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不少来自内心的安逸和幸福。而只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的时候,他才会得到归属的满足感。如《江村》《飞仙阁》《奉赠射洪李四丈》《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等作品都是涉及家庭,并表达对家庭和妻子愧疚的作品,如“叹息为妻子,我何随汝曹”“飘飘愧老妻”等;当然也有欢愉之作,如“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让人体会到家庭带给杜甫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又如《元日示宗武》《又示宗武》等,都可以看出杜甫对家人的关爱及他从中得到的满足感。

注 释:

①② David O.Sears,Jonathan L:Freedman,Letitia Anne Peplau,黄安邦译、陈皎眉校订:《社会心理学》(第五版),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1986年版,第356页,第360页。

[参考文献]

[1] [明]王嗣.杜臆[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 杨伦.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 浦起龙.读杜心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1.

[5] 施鸿保.读杜诗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 钱谦益.钱注杜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7] 金圣叹.杜诗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8] 冯至.杜甫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9] .白话文学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6.

[10] 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1] 陈贻.杜甫评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 莫砺峰.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3] 张明非.唐音论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4] David O. Sears,Jonathan L.Freedman,Letitia Anne Peplau[A].黄安邦,译.陈皎眉,校订.社会心理学 (第五版)[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1986.

[15]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6] 刘铁芳.生命与教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17] 任剑涛.伦理王国的构造:现代视野中的儒家伦理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8] 傅庚生.杜甫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9] 朱东润.杜甫叙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0] 华文轩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M].北京: 中华书局,1964.

[21] 李志慧.杜甫与长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22] 唐君毅.文化意义与道德理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3] 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第2篇:杜甫的简介资料范文

关键词:江 河 特指 泛指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2-0078-02

作者简介:魏珍珍(1987―),女,甘肃甘谷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现代汉语中,记录河流名称多用“江”“河”二字,且与其他字组合,例如与“江”组合的有长江、湘江、松花江、丽江、乌江、漓江、金沙江、黑龙江等;与“河”组合的有黄河、渭河、黑河、泾河、淮河、汾河、洛河等。《新华字典》中“江”的解释为“大河的通称;特指中国的“长江”;“河”的解释为“水道的通称;特指中国的“黄河”。在古代汉语中,记录河流的名字多用“~水”,而“江”“河”二字主要特指长江、黄河,可是在有些地方也泛指其他河流,或者指大河或水道的总称。

一、“江”“河”二字的特指

《说文解字・水部》:“江,水,出蜀湔氐徼外山,入海。”[1]这里的“江”特指长江,说明长江源头在山。《汉书・地理志》引《禹贡》:“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东南至江都人海,过郡七,行二千六百六十里。”这里也认为长江的源头在山。不过现已勘明,长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部,源流主要有沱沱河、当曲和楚玛尔河三支,其中沱沱河为长江正源。

在先秦文献中,出现“江”的地方大多特指“长江”。《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2]《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墨子・兼爱》:“南为江汉淮汝,东流之注五湖之处。”这三处都是水名并举,“江”“河”一定指长江、黄河。《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此处也是指长江水流之长。秦以后,“江”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特指“长江”。“南北朝时所谓‘江左’‘江右’,分别指长江下游之东、南,西、北。”[3]例如:《南齐书・王俭传》:“俭尝谓人曰:‘江左风流宰相,唯有谢安。’”南朝梁江淹《匕伐诏》:“某官控江右之锐,络蜂继进。”直到唐代杜甫《秋兴八首》:“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北宋苏轼《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风,目遇之而成色。”这些地方出现的“江”也是特指“长江”的。

《说文解字・水部》:“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1]《尔雅・释水》:“河出昆仑,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这两部字书里的“河”都特指“黄河”,指明“黄河”发源于昆仑山。现今勘测到黄河源位于青海腹地,有三个源头,一是扎曲,二是约古宗列曲,三是卡日曲。卡日曲最长,流域面积最大,在旱季不干涸,是黄河的正源。

“‘黄河’之名后出,因泥沙多而水呈黄色,故名。”[3]也就是说“黄河”在这个名字出现前就称“河”。《书・禹贡》“导河积石”即指大禹治水之事,而大禹当时所治之水正是黄河。《论语・微子》:“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4]《国语》:“河竭而商亡。”这里的“河”都是专指黄河的。《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4]此处“河不出图”引用神话传说“河图洛书”说,当然这儿的“河”也就是指“黄河”。《史记》《汉书》中多出现“河”,多数情况下都指“黄河”。《史记・乐毅列传》:“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尽复得齐城。”说明黄河原来的河道在燕地一带。《汉书・东方朔传》:“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南有江淮,北有河渭,其他从陇以东,商雒以西,厥壤肥饶。”“江淮河渭”分别指“长江”“淮河”“黄河”“渭河”。秦汉之后,南朝梁江淹《被黜为吴兴令辞笺诣建平王》:“湛以河汉之疏,曝以秋阳之景。”宋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这些皆指“黄河”。

二、“江”“河”二字的泛指

东汉刘熙《释名・释水》:“江,公也,诸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5]虽《释名》采用声训解释名源有点儿牵强,可是可以看出这里的“江”泛指,凡有许多小河流汇入其中的都可称“江”。《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这里的“九江””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二种赞同孔颖达疏:“传以江是此水大名,九江谓大江分而为九,犹大河分为九河。……然则江以南水无大小,俗人皆呼为江,或从江分出,或从外合来。”这里“江”泛指长江的支流。《史记・周本纪》:“昭王南巡,卒于江上。”据钱穆考证,这里的“江”指的是“汉水”。《史记・伍子胥列传》:“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子胥之急,乃渡伍胥。”这里伍子胥从楚国一路逃亡到宋国、郑国,直到出了昭关,继续往前的时候就被一条大江挡住了去路,这里的“江”就不是特指长江了,而是泛指。秦汉之后,这种泛指大河流或者代指其他水名的情况就越来越多了。杜甫的《恨别》:“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此处的“江”指“锦江”。《楚辞・九歌・湘君》:“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此处“江”指“湘江”。

《释名・释水》:“河,下也,随地下处而通流也。”与“江”一样,《释名》此处解释的“河”也是泛指的意思。在许多典籍中,“河”有黄河支流的意思。《书・禹贡》:“九河既道”,这里的“九河”指的就是黄河的九条支流。《诗・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漪。”其中的“河”都指的是黄河的支流。《后汉书・郦炎传》:“韩信钓河曲”,据考证,这里韩信钓鱼的河不是黄河,而是淮河。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就泛指祖国整个疆域内的河流。

由“江”“河”二字的特指与泛指不难看出,这两个字在先秦两汉之际大多情况下是专有名词,特指“长江”“黄河”,但是在此时并不仅仅只是专指,从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字可以泛指长江、黄河的支流,也可以是大河流的总称,还可以专指除了长江、黄河之外的某一条河流。也就是说,早在先秦两汉之时,“江”“河”在使用之时就已经有了引申义。秦汉之后,除了专指“长江”“黄河”,“江”“河”泛指意义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主要是由于我国疆域的扩大,人们地理知识的丰富,人们所知道的大河流不仅仅只有长江和黄河了,在他们表达的时候,有时候就用“江”“河”二字代替或泛指其他大河流。这属于词义的发展,在本义的基础上,产生出了新的意义,本义和发展而来的新的意义同时在表达中使用。随着词汇的发展,才慢慢出现“长江”“黄河”的名称,并被广泛运用。

当然,“江”“河”二字在泛指或者代替其他河流名称的时候,并不是随便泛指或代替的。从上述所举古代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长江泛指的是南方的大河流,而黄河泛指的是北方的大河流。长江本在南方,黄河本在北方,“江”“河”二字从其本义引申新的意义,地域不会扩展延伸得特别遥远。“江”“河”在泛指其他河流的时候是以它们的支流为主,形成长江水系、黄河水系,再扩大到泛指整个北方的河流、南方的河流。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黄金贵.水・渎・江・河・川词义辨析[J].湖北大学学报,1994,(3).

第3篇:杜甫的简介资料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多元化 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指导思想”一节明确地提出了“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其实,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质是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方法的革命。它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除了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以及自主获取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技巧的运用显得至关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了一些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不同运用。

一、竞争激励式教学的应用

高中生正处于显示自我、追求成功的阶段,针对这一特点,采用竞争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思考问题,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游褒禅山记》时,我采用分组竞赛法。其过程是:

(一)教师提出问题

比如教《游褒禅山记》这一课时,根据初中学过的游记,总结了游记的特点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有什么不同,哪句话才是全文的中心句。这一题5分,回答出一问2分。分析课文时,再给学生细化问题。比如,学习课文时,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回答出课文中关键字词的意思,答对一个得1分。回答出一个词类活用得2分,回答出一个句式得2分。翻译句子,根据难易程度,有3分、4分、5分不等。

(二)自学、讨论问题

这一过程,给学生规定时间,开始先自己解决问题。时间到时,再根据难易程度,给学生时间按照所分小组讨论。

(三)教师问,学生抢答

由于这些问题有难有易,所以,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可回答的。

(四)学生向老师提问

其他学生可回答,分值可设置高一点,最后教师总结。下课时,得分最少的一组同学,要向得分多的其他组同学鼓掌。得分多的其他组同学要向得分最少的一组同学加油,说句鼓励的话。

经过这样的一段学习,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又是查资料,又是找注释,小组之间讨论得更是热烈,主动求教、互相帮助的氛围很快形成,有效地刺激和保持了学生的注意力。依赖、害羞、懒惰等心理慢慢消失,不知不觉中既获取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出现,人们的教学观念也在不断转变,多媒体教学走进了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生动、形象。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大课堂容量,,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这是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所无法比拟的。

比如,教《鸿门宴》时,我采用了多媒体,关键字词、句式及重点句子,都打在屏幕上,节省了很多时间。特别是讲课文内容时,我放了电影《鸿门宴》片段,但是,在看之前,我先给学生布置任务:通读课文,看电影时,要注意内容和课文的出入,特别是刘邦的表现和课文的性格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当看完后,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来了,讨论了近乎一节。特别是刘邦在电影中表现的“小瘪三”形象和《史记》中司马迁对刘邦的客观描写,从而同学们得出了看电影和看电视不如看书更贴近史实的道理。这篇课文三节课圆满结束,效果非常好。

教杜甫的《登高》这首诗时,我先打出了杜甫的生平简介,特别是漂泊西南时在夔州的生命中的最后三年情景。同学们看后,心情一下子就悲凉起来。然后,配合录音,屏幕上显示了一幅幅动画:在汹涌澎湃的大江边,黄叶飘落,秃树摇曳,猿声哀鸣,孤鸟盘旋……这时,一位老人手执拐杖,步履蹒跚,几乎是跌跌撞撞地朝山上走来。只见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我补充道:“他已经是满身疾病,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了”。此时此景,我让学生们听着哀婉的背景音乐,开始朗读这首诗。我又让同学们自由站起来读,伴随着是曲调婉转的古曲,看着意境深远的写意画,再加上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读,有不少同学忍不住掉下了眼泪。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融为一体,既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感染与震撼,也真正体会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三、情感教育法

情感教育法是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实践形成的一种思想教育方法。它重视语文的文学因素,当教师的思想感情融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时,他就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课文情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动心、动情中学习语文,并接受老师的教育,在道德感、美感上受到深远的影响。如今,情感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时代性的话题。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积极推行情感教育,发挥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这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研究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目标,一定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上。如文言文愉快教育:可巧妙导入,趣味开讲;可愉悦精神,陶冶情操;可以趣结束,余音绕梁;树立课外趣引文言观,自我发展的“愉快”教育观。

四、阅读教学法

第4篇:杜甫的简介资料范文

一、精心推荐课外读物,引发阅读好奇心

作为教师,我们决不能规定学生读什么书,因为阅读是个性化的一种行为,学生喜欢阅读什么书籍,要由他们的兴趣决定,一定要给孩子一片自由的蓝天。当然,这也不是说,孩子们读什么我们就一概不管,在大的方向上还是需要老师指导的,只不过我们的定位要由直接指定者变为管理阅读者。不然,学生自由放纵地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难免会出现不理想的结果。因此,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读物,多向学生推荐好书。

二、营造读书氛围,增加阅读情趣

为了更好地营造读书的“激情场”,我们对班级图书角进行了美化,在图书角周围写上许多关于激发人读书的名言,让孩子无形中被这种氛围陶冶,想读、要读之情油然而生。另外在图书角旁边放上一盆小金鱼,养一盆吊兰,无形中增添了学生生活的情趣,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更喜爱读书了。

在平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我每天挤出一些时间,给学生们阅读。设立晨读、午读时间,师生一起阅读。每周的作文时间,也会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读书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他们大多数都能静下心来真正捧起书本书海中倘佯,与书为友。

为了调动学生主动、自觉地去读书,我还尝试以下几种方法:1.悬念调动法。听前文猜结尾,在猜得过程中体味作者的思路及写作意图。借助课文插图、实物、音像手段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进入阅读,引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借助丰富的形式,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多数都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创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能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以下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的各种阅读活动。

(一)主题阅读课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根据各单元的编排体系,提炼出阅读主题,凭借和依托教材文本,开展主题阅读课,既是对课内阅读的扩展和补充,又提高学生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扩大了阅读量。如“浓浓思乡情”探究阅读;“献给母亲的歌” 探究阅读;“古诗苑漫步” 探究阅读等。

(二)经典阅读课

经典之为经典,就是因为它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却能历久弥新。经典文学的魅力在于其蕴涵的深刻内涵,它们不是粗糙的文化快餐,如果你可以静下心来,让自己徜徉于一段段朴实无华却又很难神秘的段落中,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是敲击灵魂的声音。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小说的几点做法:

1.《荒岛余生》是从《鲁滨孙漂流记》中的节选,阅读《鲁滨孙飘流记》这本书,从“主题概说、大师其人、作者趣闻轶事、人物素描、精彩回顾、”等角度制成课件,展示阅读成果。

2.学习《爸爸的花落了》,走进林海音《城南旧事》,从创作背景、内容简介、名人眼中的《城南旧事》等角度进一步理解文本(见学生的阅读展示)。还利用阅读课看电影。

3.几百年来,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的形象几乎家喻户晓,许多经典故事代代相传。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阅读这篇小说,积累其中的名言警句,品析精彩段落。

5.人一辈子没办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事都要做到极致。乔布斯用极致的人生改变了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是一本注定要名垂史册的人物传记。阅读这本富有力量的书,了解这个改变世界的人。观看CCTV10“读书”栏目视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大师阅读课

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文学大师,他们以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卓越的才华,为世人瞩目,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根据课文所涉及到的作家,自由选择(如:王维、杜甫、李白、陶渊明、杨绛、余秋雨、苏轼……),开展大师阅读课。

第5篇:杜甫的简介资料范文

[关键词] 忽如;溯源;同义复用

【中图分类号】 H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123-1

一、“忽如”之溯源

《说文解字》:“忽,忘也。从心,勿声。”忽是形声字,其本义是不重视;忽略。例如:《广雅・释诂三》:“忽,轻也。”《汉书・食货志》:“奈何而忽。”《汉书・王嘉传》:“忽于小过。”“忽”的引申义中有“疏忽”、“好像”等义,如:“忽似”、“忽若”均表示“恍若,好像”的意思。

《说文解字》:“如,从随也。从女从口。徐锴曰:“女子从父之教,从夫之命,故从口。会意。”“如”的本义是遵从,依照。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杜预注:“如,从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其引申义有“好像,如同”的意思。例如:《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史记・留侯世家》:“状貌如妇人女子。”《聊斋志异・狼三则》:“两狼之并驱如故。”

“忽如”一词最早见于《古诗十九首》:“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两句意思是说在人在世间生活,就好像是远行的旅客一样。“忽如”意为“好像”。

通过对查阅《说文解字》中“胡”和“如”的词义解释及相关佐证,明确了在此句诗中“忽如”一词的准确含义。

二、古诗中“忽如”之实例

从上述中分别对“忽”、“如”的阐述中可知,二者意义相同,二字连用,是双音节并列式复合词,意为“好像”。这种用法不仅仅只存在于“忽如”一词中,还用于“忽似”、“忽若”、“忽”等词中。虽然各种大型辞书都没有“忽如”这一词条,但“忽如”一词却经常出现于古诗之中。例如:

岑参《虢州郡斋南池幽兴,因与阎二侍御道别》:“仰望浮与沉,忽如云与泥。”

岑参《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宝塔凌太空,忽如涌出时。”

曹邺《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自小不到处,全家忽如归。”

孟浩然《夕次蔡阳馆》:“听歌知近楚,投馆忽如归。”

杜甫《览物(一作峡中览物)》:“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

以上五例中的“忽如”均是意为“好像”的用法。

通过查阅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历代诗词名句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出版的《诗词曲名句辞典》,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选》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选》,发现在注释中对“忽如”一词都没有谈及,是因为争议太大无法妄下评判,还是这个词不重要,不需要注释呢?通过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忽如”一词的解释直接关系到整个诗歌意境的表达和渲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词。

为什么会出现错译呢?究其错误解释的根源在于,望文生义,没有从词的源头去发掘它的深层内涵。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今译集》把“忽如”解释为“真好像”,而“忽”在现代汉语中常当“忽然”之义解释,所以人们就容易不自觉地“以今释古”,把“忽如”释为“忽然”了。“如”经常有“好像”的意思,所以有时也把“忽如”译为了“忽然好像”。

三、同义复用的作用

同义复用,是两个语素构成的词,用在句子里,表达的是相同的一个意思。同义复用,构成这个词的两个语素,是同义或近义的。

同义复用的一个重要语用功能是增强表达的力量、增加强调的作用。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专著《马氏文通》在谈“双字同义”“两字对待”时:“说古籍中诸名,往往取双字同义者,或两字对待者,较单辞只字,其辞气稍觉浑厚。”通过同义复用的表达,古诗达到了汉语所要表达的音乐美的效果,增强了语言的张力,使语言所在的意境也能清晰完整地展现出来。

例如:

如邕自非寒暑易节,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寝寐”:“寝”、“寐”同义)

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攻伐”:“攻”、“伐”同义)

通过运用同义复用,使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达到了和谐的效果;同时,也展示了词的语音和语义所要表达的深意。

四、小结

对于古诗中字词的解释,我们理应抱着一种严肃、谨慎的态度,不因缺乏客观理论依据而忽略词义,抑或望文生义,误导广大读者。在解释字词时,要仔细查阅各种权威典籍,在充分掌握语言资料的基础上来释义,同时也要始终保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并对自己的疑问加以证实,在考释词义中不断地掌握新知识、新材料,并融会贯通,是自己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注释: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1,(220).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1,(262).

[3]陈庆祜.论词语的同义复用[J].语文建设,1997,(17).

参考文献:

[1]曾良.“有如”、“忽如”溯源[J].九江师专学报,1993,(03).

[2]崔凤珍.唐诗名篇字词考释二题[J].汉字文化,2009,(07).

[3]徐流.论同义复词[J].古汉语研究,1990,(08).

第6篇:杜甫的简介资料范文

一、窗含西岭式――补充背景性资料

杜甫有诗――窗含西岭千秋雪。尽管对着小小一扇窗,却能看到广阔的天地。同样地,教材中的许多课文短小精练,背后却有丰富的背景资料。读者要想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仅靠“啃”课文是不够的,必须收集背景性的阅读资料,在熟知作者和文本背景的前提下阅读,才能准确把握。《半截蜡烛》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突然闯入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的故事。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除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寻找相应的材料外,我还给学生补充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二战中的轴心国和同盟国》《日本偷袭珍珠港》《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广岛、长崎上空的蘑菇云》《点亮心烛》等文章,供学生选读参考。

二、车毂辐辏式――罗列关联性资料

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明确的写作对象,有的文章语言有特点,有的表达方式较为独特。教师可以教材中的课文为原点,结合“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思想主题、写作对象、表达技法等相似的文章供学生阅读,形成“1+X”的教材模式。学生有了多篇文章参考阅读,能够进一步发现文章的写作技巧和主旨情感。“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编排的特色是“多层次的辐辏状结构”,即从一个圆心向四周一层层辐射,又如涟漪般向外一层层推开,形成丛书单元的内在逻辑结构。如《安塞腰鼓》一文短句较多,倒装句、反复手法的运用富有节奏美。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写作手法的魅力,我们提供了汪国真的《感谢》、高洪波的《种眼泪的孩子》、格思里的《我要把自己寄给你》等文章,引导学生阅读比较。学生对于这一类写作手法的文章有了初步把握。

三、凹凸互补式――弥补缺失性信息

教材中有的选文受篇幅限制,会省略一些内容。小学生在学习这样的选文时,易出现认知断层,理解得不完整、不准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认知空缺及时填补,使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认识。这就像木器上有凹有凸的榫卯,彼此契合。教材是固定的,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空缺,以学情来确定“大教材”。如学生对《钱学森》一课所讲述的故事理解有障碍,我们就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等配套阅读材料及时跟进,讲到“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时,补充《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读到“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时,讲述《钱学森被捕》的故事;讲到“在总理的关怀下”时,补充“中美大使级会议上的交涉”和“用战俘交换钱学森”的故事;教学“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时,让学生自读《第一枚国产导弹》的短文。这样,大量的补充性材料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教材文本的理解。

四、打井深挖式――探究疑惑性问题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理解文字内涵,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读,循着疑问去思考、查阅资料,以获得较详尽的解答。这种解答方式类似于层层剥笋、打井深挖。有经验的教师善于揣测学生的疑问进行预设,引导学生共同擘肌分理、析疑释惑。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时,学生对海洋动力不甚了解,我们就补充《海洋动力有哪些》的文章,让学生知道海洋热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洋风力等都属于海洋动力。有的学生不懂什么是潮汐能,我们又补充《潮汐是怎么回事》的短文,让学生初步知道:受月球引力的影响,海水会产生潮涨、潮落现象,利用涨落形成的势能可以发电。当然,打井深挖式补充应该适可而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接受程度,不要影响对原文本的解读。

五、倒推逆行式――呈现相对立现象

第7篇:杜甫的简介资料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丰富多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29-02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渗透力和亲和力,正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一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改造传统的各个行业,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的共识。在教育行业中,网络信息资源逐渐成为新型的教育资源,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互联网和教育成为推进未来社会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光靠粉笔和黑板是不行的。我们要努力探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参与者。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会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学会多媒体教学设计和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掌握多媒体教学技能,从而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现代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重要作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能很好地感染学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没有情境的渲染,就没有“语文”,更谈不上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散文教学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渲染情境进行辅助,信息技术可以以其独特优势,如网络上的大量资料,令人耳目一新的音频、视频效果,快捷便利的论坛形式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我们的课堂事半功倍。如教《雨巷》一课,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优美的歌曲,并配以江南雨巷的唯美画面,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如梦如幻的江南仙境,感到神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再如教授《荷塘月色》时,我从网上搜集了很多有关荷花的图片以及文字介绍,并配以舒缓悠扬的音乐,让我班朗读最好的同学深情朗诵,那悦耳的读书声和优美的画面让我们远离了世俗,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仿佛我们跟随朱自清一起在月色下的荷塘边散步,体会着他心中那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在美好的意境中领会文章的内涵和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整个一节课,因为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而显得轻松、顺畅,受到了学生的喜欢。

2.图片展示,直观生动。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光靠教师的嘴说,学生难以体会,而多媒体的图片功能在这里就可以派上很好的用场,直观形象地再现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比如在教授梁思成的《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时,由于时代较远,学生无法想象古代建筑的样子,所以我从网上搜集了一些古代建筑的图片,并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在讲解课文时,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学习杜甫的《登高》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四句诗,每一句都是一幅意境深远的秋景图,我从网上搜了相关图片,又让我们学校微机老师做成了动态效果,“天高风急,秋气萧瑟,猿声哀鸣,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一些想象力不太丰富的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语言文字,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还有利于学生的背诵。

3.扩充知识,增大容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的限制,这样不仅能加速知识传播的速度,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学生得到信息的渠道很广,不仅限于课堂,还有广播、电视,更多的是网络。学校的微机室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可以供他们在课余时间去查阅、学习各种感兴趣的知识。在具体的教学中,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例如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我放手让学生去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自己动手查阅的知识,学生的记忆也非常深刻。我们学校每天都给学生一些时间上网了解新闻、查阅资料、在论坛上交流等。这样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而内容又没有脱离课本,如此大的课堂容量,常规的教学手段是无法企及的。

4.资源共享,合作探究。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使我们突破了这种传统而单调的模式,我们班有自己的论坛,在这里大家可以自由发帖、回帖,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学生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博客,并定时更新,学生之间信息共享,自由交流,共同探讨。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还有利于他们之间的合作、探究。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运用的确给我们语文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仅仅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切忌凑热闹、图花哨、为电教而电教,要本着形式服从效果的原则,合理使用多媒体。总之,要根据高中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第8篇:杜甫的简介资料范文

[关键词]中国方志;《永安县志》;儒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K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154-02

1 《永安县志》之版本流变

方志之纂修是我国民族文化中一个优良传统。现保存下来的古代方志文献在我国古籍文献中占相当大一部分,以明清时期最多,而《永安县志》仅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点。

永安县,明清时属福建省延平府,今属福建省三明市。它立县较晚,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以沙县浮流巡检司为永安千户所。景泰三年(1452年)分割“沙县新岭以南、尤溪宝山以西地,置县,署名永安”。从目前笔者所见到的文献资料看,明清时期《永安县志》的版本有四种: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刻本、清顺治九年(1652年)年刊本、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年重刊本、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年刊本。

在此几个版本中,笔者认为以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的版本较完善(以下分析讨论主要基于此版本)。此《永安县志》由裘树荣于雍正十年领导纂修,共十卷,体例安排如下:舆图;卷一:星野志;卷二:建置志、疆域志;卷三:山川志、风俗志;卷四:城池志、公署志;卷五:赋役志、物产志;卷六是学校志、祠祀志;卷七:秩官志、武备志;卷八:选举志,下分有进士、乡举、贡生、荐辟、职监、国学、掾仕、例官(后附有乡实)、贻封、武科(后附有武功);卷九:人物志,下分有先宪、名达、乡行、文学、孝义、忠烈、一行、列女、大年、方技;卷十:稽古志,下分有详异和古迹,后附有胜。在具体内容上,每卷先有简短引语,引出要说之内容后,再对此内容之起源、发展做总概述,之后是结合本地情况的具体说明,最后为总结加评论。以秩官志为例,开头先是引子:“亲民守土,制治设官。百里虽小,朽驭实难。以养以教,无虐无残。不懈于位,风清俗安,大是享,成绩可观。志秩官。”接着阐述秩官之起源和发展,尤其着重于明清时之发展变化,然后是对永安当地情况的具体说明,最后为评论,且评论得很详细,几乎对前面提到的每一个名宦都做了点评。

此《永安县志》与其他三个版本相较,首先它起着承上启下之作用;其次内容完备,且每卷甚至于每个点都附有完整而独到之评论,由此足可看出纂修者的认真态度。但体例安排较为混乱,整个分类没有让人一目了然的感觉,就如上面我们所看到的,它每一卷主标题下面几乎都缀有很长的附加内容,且没有艺文志,因它把属于艺文志之碑刻、游记、诗词等都分别载在相应的人物、事情或景观之下,多至数千言,少亦数百言,书中大字小字累加,使人不便于阅览。不过,此缺陷已在《永安县续志》中被修正。

2 《永安县志》之思想内涵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其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人物为孔子,后经孟子、荀子发展,至西汉时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正式成为中国古代专制社会之正统思想。后佛、道两教对儒学提出挑战,而儒学的应战方式由最初之排斥到后来吸收佛、道中一些思辨成分为其所用,由此创立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为明清时期国家之正统思想。它与周孔儒学一脉相承,只是变得更系统、更精致,由最初对社会现实之重视逐步转向对人内心之重视,趋向于空谈义理,并且把儒家制定之伦理道德过分强化,压制人性。因此宋明理学实际上已失去最初儒学之人文关怀及现实意义,逐步走向了僵化。

地方志由政府组织当地的知识分子纂修,因此从体例到内容无不浸有浓厚的儒学色彩。首先在其体例安排上就很好地体现了儒学“天人合一”的人本观。儒学重视天人合一。孔子曾从人学角度,将“天命”划分为两方面:一是外在于人的天命、命运、鬼神,二是内在于人的天职或使命。这是孔子人学之基础,他认为:“天生德于予”,将人的使命、天职、德行等,看成来源于天命的东西,而我们需经过后天之学习,努力认识上天赋予自己的天职或使命,然后追求实现它。在以后儒学之发展中,此“天人合一”的观点被继承下来。西汉董仲舒为儒学添入阴阳学说成分,提出天人感应论,进一步将天道与人事联系起来,认为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上至天子,下至臣民,都应该认真体察天意,奉行天道给予人的正确启示;若是人背天而行,将会引起各种灾难。最后宋明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把天、地、人结合起来,构建了其庞大的哲学思想体系。他认为宇宙之本体是“天理”,天地万物及人都由此产生。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理”不仅是天地万物之主宰,更是一切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之源泉。因为,“理”先于各种道德关系而存在:“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所以,他认为人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就需“存天理,灭人欲”。可见在儒学思想中,“天人合一”观念占有重要地位。具体到《永安县志》来说,其整个体例安排是首先介绍关于“天”的情况,即卷一的星野志,“禹贡九区,星分地奠。兆徵祥,占察时变。孰云山城,黑子者回。南斗光华,泰阶清晏。四气节宣,诞应天眷。志星野”。接着是介绍与“天”相对应的本地之山川、建置等,最后人事作为重头戏出场,其撰述几乎占全书的2/3。此种天、地、人三者完备同时又侧重于人之编写体例在方志中很常见,可说是方志编写的一个通例,而其指导思想即儒学中的“天人合一”观。

儒学的民本思想。儒学重视人文关怀,有强烈的济世精神。最初周公鉴于殷亡之教训,提出实行“德治”的政治纲领,把“天”理解为民众意志之代表。春秋战国时期成形的儒学继承周人之民本主义,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对周公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在此民本主义基础上,儒学重视人文关怀,有强烈的济世精神,此在后世儒士身上多有体现。唐朝诗人杜甫被称为“诗人中的儒者,儒者中的诗人”。他的诗歌,用文学形式集中反映了儒学之济世情怀。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表达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深深悲哀;再如《琵琶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则抒发了诗人悲天悯人的伟怀。宋朝政治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更是古代社会有智儒士的共同心声。相应于《永安县志》而言,其第七卷为秩官志,下分名宦和宦迹两部分,而划分名宦和评判其宦迹的标准即为儒学所重视的仁政爱民。如“韩隆,安庆人。景泰初年,以国子生知永安县。地险事繁,尽心士民。立学校,作浮桥,除虎患,辨疑狱,息巨寇,民得焉”,“罗珊,南海人,正德中知永安县。政先爱民,不畏强御”。书中所载的这些名宦,其共同点是都有仁政爱民之风。至于他们的宦迹,虽然“官之迹有复浮梁而修学官者,有清里役而兴义塾者,其治迹彰矣。师官之迹有振颓靡而作士气者,有新学庙而焕祠庑者,其教迹彰矣。功大录其大,一善亦所不遗”,但最后评判之落脚点则是“泽留于民,永永人绎思,则山高水长亘万古而不蔽矣”。

方志虽被归于史类,但它与史体有明显区别。史体记载是直面事实,善恶都有,以供后人借鉴历史之教训;而志体则“独取彰善,以志不朽”,意即,方志之记载厚善薄恶,主要是为后人树立一个榜样的作用。所以历来很多人都“重史而轻志,谓其有薄无贬,有誉无毁”。无独有偶,方志此种特殊体例与儒学重视的道德教化不谋而合。仍以《永安县志》为例,其卷九是人物志,分为十类:先宪、名达、乡行、文学、孝义、忠烈、一行、列女、大年、方技。其中最具榜样教化作用的是孝义和列女两类,因这两项是百姓日常生活中可以触摸到,最容易被百姓模仿实践,从而切实起到榜样之教化作用。但是宋明理学所强调之孝义和列女已失去儒学之本真意义,过分地压制人性而强调道德,以致这些榜样的行为在今天看来有些匪夷所思。如方志中记载:“赖豫,字立卿,性至孝,读书与俊秀选。幼丧母,父酷信堪与家言,苛择风水将母柩权置北郊外。……嘉靖丙辰五月内,适溪水暴涨,平地高数十丈。豫览舟,急同仆渡河往救。至,则厝屋已塌,冈有大树,乃与众仆抱柩哀泣。是时,村民避水高阜,咸不忍豫独立风雨中,招与舟,仆力挽之,不从,后水愈盛,俱没入急涛中。越二日,水退,获其尸,颜色如生,观者咸叹异之”,“吴应元,由吏日授,下历巡检给山之际,忽闻母病,遂弃官归奉,侍汤药,既而无效,乃自割股以祷母病,旋愈,时有司旌其闾。”如此两例中树立之孝义榜样,已扭曲儒家最初制礼之原则。儒家制礼,意在使人之性情得其正,“齐之以礼者,使之复于正也”,并不是要压制人性。以丧礼来说,丧礼之设立一方面希望借助礼仪提升人们内心对亲人之情感;另一方面为防止其失亲至痛,沉溺在哀思中不能自拔,又规定了服丧期限,以使其有节制。由此可见,儒家最初制定的礼文是对人的情感之合理限定。然发展至宋明理学时,它所强调的三纲五常已走向人性的反面,反映在其时的方志中就出现了像“捐躯报母”、“割股救母”等种种愚孝。

3 结 论

《永安县志》作为方志中的一个缩影,它表明,在古代社会,方志既是官员治理国家的一种参考,也是他们用以教化百姓的思想工具。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儒学所重视之道德教化,在今天的社会仍然普遍存在。从每年各行各界评各种模范到全国范围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评选,无不体现着儒学之道德教化精神。当然,不管是对方志还是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笔者现在所了解的还都只是皮毛,但是二者作为我国古代社会传承下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在其中好好挖掘。

参考文献:

第9篇:杜甫的简介资料范文

多种传媒手段的综合运用。通过图像、画面、声音、动作的综合运用,展示一幅立体的全方位的视听形象,把语言文字转化为视听形象,这是电子传媒文化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同时因为它具有的可视性、可听性、直观性的优点,而被请进课堂,这无疑使语文教学,尤其是古诗文教室,走进了一个新时代,语文学习也步入了一片新天地。

对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古诗文教学,大家运用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叙事诗,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那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往往效果不好,学生学起来感觉无趣。但是通过课件动画再现出来,使课件变得具体可见,教学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调用素材库中现存的资料如影片、音乐、录音、动画、图片等,解决教学难点。比如我在执教杜甫的《石壕吏》时,就诗中所写故事、所描场景动手制作了一个再现当时吏捉人的动画。学生观看后,再让他们结合诗的内容和人物的性格以及作者所流露的感情进行模仿表演,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学生主动的理解字词句、认真领会课文内容,对表演者进行积极的评价,发现了作者行文的巧妙。从而使课堂收到了良好效果。

朗读一直是我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古诗文教学当然更离不开读。怎么读?你读的再好,没有氛围大部分学生感觉一般,有了音乐,那种氛围就出来了。读《小石潭记》配上悠远的古曲,读《三峡》配上《渔舟唱晚》,读《观沧海》配上《高山流水》等更多时候我们让学生自己制作配乐朗诵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兴趣会更浓,理解也更真切。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在古诗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把声音的高低、节奏快慢、语势强弱、轻重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来,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如我在教完《登幽州台歌》后,播放了陈子昂登幽州台的的图片,让学生目睹了陈子昂登幽州台姿态和环境,然后再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接着让学生伴录音轻声读,跟录音大声读,反复练习。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最后,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读的兴趣,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作用,最后,我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自己评一评。学生找到了差距,练得更欢了。同时,对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有着很大的帮助。

多媒体进入课堂,通过图像、画面对课文内容进行阐释、印证,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在文言诗文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可起到较好的铺垫、造势、渲染、引领作用。例如:古诗《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一开篇,就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以引出下文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但由于时代原因、年龄原因,学生一下子不可能就进入到一个悲剧气氛当中,这时,就可先来段越剧“梁祝化蝶”的最后几段画面,同时配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结尾时那段如泣如诉的凄惋动人的乐章,学生一下子就能感受到那种悲伤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之下理解课文效果无疑是非常好的。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词一句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同时教师只能讲出自己理解的意思,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行、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义深刻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