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益广告研究综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艾滋病;婚前男女;传播途径;知识;预防
A exploring study of HIV understanding level with citizen of Yantian Shenzhen Yu Xiaohui,CHEN Shuwen, MIAO Yun,et at .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Institute of Yantian District, Shenzhen51808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understanding level of AIDS with unmarried people can provide references and evidences for prevention and improve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Method This study applied a random sample selection methodology with cryptonymous questionnaires. The data collection period started from Aug 2005 to Mar 2008. Additionally, all of participants had pre-married check a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Institute of Yantian District.ResultAccording to the data, 91.1%(653/717)participants had heard about HIV, especially in this group people, 98.9%(646/653)had general idea spread of AIDS , 91.6%(598/653)understood the spread of AIDSby infant-mother relationship, and 96.3%(629/653)realized the spread of HIV by blood contact. In addition, the most wanted aspect of AIDS by participants was prevention knowledge with 84.7%(553/653), the next one is knowledge of spread with (53.3%;348/653). Furthermore, the knowledge gaining channels were TV commonweal advertisement (84.7%(553/653)), newspaper and magazine (83.3%(544/653)), and AIDSspecial reports (64.6%(422/653)). Conclusion Our participants had high rate of understanding AIDSdisease. However, they only had limited knowledge of AIDS’s spread and prevention, especially for non-spread knowledge. This phenomenon indicated that knowledge level of unmarried people still remained a large gap to improve. Therefore, public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on building a systematic and integrated AIDS ’s knowledge to people in order to correct unilateral and erroneous understanding.
[Key wor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Premarital people; The route of transmission; Knowledge; Prevention
艾滋病在我国已从扩散期进入快速增长期, 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防治艾滋病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流动人口已成为中国HIV感染和传播的重点人群,是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人群行为干预的重要对象之一。深圳市人口流动频繁,部分外来人员工作不稳定、知识层次偏低、年轻且处于性活跃年龄、未婚居多,因而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易发生商业性或受外界诱惑而沦为吸毒者。为了解未婚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及预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于2005.8.~2007.8对717名前年本院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未婚人群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与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2005.8.~2007.8在盐田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婚前检查的未婚男女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共调查患者717 人, 其中男328 人, 女389 人。
1.2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艾滋病的危害性、传播途径、对感染者态度以及预防意识等认识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将调查问卷用Excel建立数据库,核对后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 一般状况 调查对象年龄平均为(29±4)岁,最小者21岁,最大者56岁。21-35岁占92.6%。男性占45.7%,女性占54.3%。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66.2%,高中者占27.1%,初中者占6.4%,小学及以下者占0.3%。干部占54.0%,工人占9.5%,个体占7.3%,待业者占4.5%,餐饮业占2.2%,其他占21.1%。
2.2 艾滋病认知水平有8.9%(64/653)的被调查者表示未听说过艾滋病。深圳市盐田区653名未婚男女艾滋病认知情况见表1。
2.3知识需求及其获取途径 最希望获取艾滋病预防方面的知识(87.7%;573/653),其次为传播知识(53.3%;348/653)和其他知识(40.1%;262/653).最希望通过电视上的公益广告(84.7%;553/653)及报刊或杂志(83.3%;544/653)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其次为专题报道(64.6%;422/653)、医务人员(34.5%;225/653)及周围朋友(30.9%;202/653)。
3.讨论
医务人员担负治疗预防疾病的职责,健康教育是重要的职责之一。自觉来医院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未婚男女是医务人员健康教育的重要对象之一。深圳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并将呈现出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因此,医务人员应积极行动起来,对于来院的未婚男女实施有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减缓或控制艾滋病在深圳市的流行有重要意义 。
本调查发现,未婚对于艾滋病的认识尚处于“广泛听说但缺乏深入了解”的阶段:绝大多数(91.1%)未婚人群听说过艾滋病,并且多数人(89.0%)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相关知识,但是,只有64.2%的被调查者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仅有37.2%的被调查者知道诸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餐饮具、共同进餐”、“共用办公用具”、“共用卫生间、浴室、游泳池”等日常接触行为以及蚊虫叮咬等方式均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仅有18.2%的被调查者知道艾滋病病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是一回事。未婚男女对艾滋病缺乏了解更主要地体现在对于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存在很多认识误区并且艾滋病防范意识及防范能力严重不足上。
本组被调查人员文化程度较高,艾滋病认知水平亦较高,但对于艾滋病传播、预防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知晓率仍未完全达到《中国遏制与预防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所要求的在2005年以前城市需达到75.0%以上的水平。被调查者对艾滋病的一般知识、传播和预防等方面的某些问题认识模糊不清,特别是对于艾滋病非传播途径认知水平较低,说明未婚青年的艾滋病知识系统仍不够完善。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以及非预防途径的错误认识,会夸大艾滋病传播途径的不确定性,必然会导致对艾滋病及艾滋病人的过度恐慌。笔者建议,艾滋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纠正其片面和错误的认识,这对于消除恐慌心理,端正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查发现,未婚人群最希望获取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最希望通过电视上的公益广告及报刊或杂志获取相关知识。因此,应对未婚人群进行以预防知识为主的健康教育活动,可在门诊候诊区播放艾滋病相关的公益广告,并放置艾滋病相关的报刊、杂志供病人阅读,可以提高未婚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及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 许锐恒.遏制艾滋病流行,履行减少危害策略[J].华南预防医学,2006,32(1):1-4.
2 汪金,忘兆文. 艾滋病流行的动态研究[J].医学综述,2003,9(8):501-503.
3 张晓宇,王学良. 艾滋病流行趋势及防制措施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57-60。
4 王丽,张孔来。青年艾滋病和HIV感染的流行病学和预防[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2):187-190。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探讨了公益营销的定义、类型、方式以及相关的争议,把公益营销和社会营销加以区分,并提出公益营销是中国企业应该广泛采纳的营销模式。
[关键词]公益营销 社会营销 营销模式
公益营销(Cause-Related Marketing)起源于198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把企业营销战略与非营利组织或公益活动直接联系起来的营销模式。随着环保意识、公共意识的兴起,消费者对社会公益的关注程度大大提高,许多企业发现公益营销是一种能有效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品牌形象和经济效益的营销方式。
本文从公益营销的起源说起,主要论述公益营销的定义、特性和其他相关理论。
一、公益营销的起源
公益营销之起源可追溯自1981年,美国运通公司为帮助旧金山某一艺术团体筹募基金,采取一项新措施,即当每一次信用卡消费或申请新信用卡时,美国运通公司便捐出一定比例的所得给该艺术团体。由于在此区域性的市场测试结果非常成功,因此美国运通公司将此种营销手法以“Cause-Related Marketing”(公益营销)的名称申请专利。到了1983 年,美国运通又与艾丽斯岛自由女神像基金会合作,共同为修整自由女神像来募集基金;这项营销活动在短短三个月内,共募集到了一百七十多万美元,超过原预期目标的三倍多,而美国运通卡的使用率也比前一年同期间提高28%,并且发行了大量的新卡。 自此,公益营销的合作方式就广为各种营利与非营利组织所采用。
二、公益营销的定义
一般而言,公益营销指一种营利与非营利组织之间,融合促销组合、企业慈善行为、企业社会责任、非营利组织营销、募款管理与公共关系的一种双赢合作方式。自公益营销诞生以来,曾有许多学者对它进行过概念界定工作。
Varadarajan和Menon把公益营销定义为“公益营销是规划及执行营销活动的过程,当顾客参与提供企业收益的交易时,企业承诺捐出特定比例的金额给特定的公益活动,以满足组织与个人的目标”。Schiller认为公益营销是一种“双赢的主张,企业促销其产品,而非营利组织则可获得能见度以及所需资金”,Oldenburg认为公益营销是利用公众服务广告及公共关系,将企业与公益活动加以联系,因此是一种“新的混合媒介”。
综观学者们的定义,绝大多数人对公益营销的看法与Varadarajan和Menon一致,即认为公益营销是一种特定的营销手法,企业承诺把顾客支付金额的一定比例捐给特定的机构或个人,以此来吸引顾客。Schiller的定义较强调公益营销的双赢概念,而Oldenburg则把公益营销看作一种全新的混合媒介宣传形式。
由上述的文献整理可知,公益营销的主要构成要素有三个部分,分别是企业本身、所合作的非营利组织、以及消费者。公益营销是透过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结合非营利组织的一种营销活动,所以公益营销亦可称为联合营销,或是社会事件营销。相较于传统的营销,此种营销方式着眼于互利的考虑,除了可为企业增加销售量外,更可以为非营利组织募集款项。
从非营利组织的角度,美国主要的慈善机构大多将公益营销视为一种募款的新策略,透过与大型企业的合作,可增加募款来源,并提高社会大众对该组织及其使命的认识。Ross等学者在1990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公益营销为非营利组织增加财源的一种良好途径。另外,公益营销可以解决非营利组织长期所面临的困扰,就是改变消费者对于捐款的认知,公益营销使得消费者行善除了获得心灵上的满足,还可得到直接且实质上的好处。
公益营销与社会营销(Social Marketing)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社会营销是Kotler和Zaltman于1971年提出的概念,原先的定义是“对社会观念的营销”,即运用营销战略和手法来推广环保、节能、健康等社会议题。后来在此基础上,营销学家们进一步对社会营销概念进行了扩充,认为企业应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同时,还出现了“社会的营销”、“人道营销”、“社会责任营销”等相关概念。这些概念要求企业在决策时,不仅应考虑消费者需要和公司目标,还应考虑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
因此总体来看,社会营销和公益营销之间是有区别的。社会营销偏向一种营销哲学,即要求企业不应只追求短期的经营利益,而应该把长期的消费者福利以及整个社会的价值考虑进去,并以社会责任作为营销战略的核心思想之一。而公益营销则更偏向一种特定的营销手段,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非营利组织或公益活动联系起来,最终目的还是提高销售额、满足企业利益。
三、公益营销的类型
Andreasen认为,只要企业结合非营利组织所从事的营销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增加企业的销售量,就可以称为公益营销,不必局限在企业增加销售量与非营利机构募款必须同时存在。他并且根据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不同的合作方式将公益营销分成三类:
1. 以交易为基础的推广:是目前公益营销最常使用的一种合作方式,透过和非营利组织合作的营销活动,促使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销售额目标达成的前提下,提供一定比例的分成给非营利组织。
2. 联合主题推广:企业和一个或多个非营利组织针对某一社会问题或主题所做的策略性营销之运用,可能透过散发产品和宣传数据及刊登广告,共同防治某项社会问题。
3. 授权:非营利组织将名字或商标授权给企业使用,以收取固定费用或收益的百分比,企业则以非营利组织作为营销活动推广的目标。美国大学授权校名与校徽的使用已经行之有年,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也起而效法。
营销大师Kotler对公益营销则有更广的看法,他认为公益营销并不一定要有非营利组织的参与,只要企业的营销行为能够对非营利组织的目标有所贡献时,其所做的任何资源的投入与努力都可视为公益营销,而销售量的提升也可反应在未来。Kotler把公益营销分为四种类型:
(1) 企业主题推广:企业并没有和非营利组织合作, 而是自行推广社会大众所需求的某项理念或议题。
(2) 联合主题推广: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合作共同来推广某一社会理念,或是非营利组织所关切的议题。
(3) 和销售相关的募款活动:藉由消费者交易行为的达成,企业将某一特定金额或是销售额的某部分,捐赠给非营利组织。
(4) 授权:非营利组织将名字或商标授权给企业使用,以收取固定费用或受益的百分比,企业则以此为营销推广活动的目标。
四、公益营销的形式
虽然美国运通公司当年的公益营销活动是以金钱捐赠的方式展开,但演变至今,公益营销已经出现了多种形式,除了金钱捐赠或分成外,实物捐赠、服务或人力支持等,均可作为公益营销的一部分。
Pasley指出企业公益营销的形式可分为以下六类:金钱,产品或资产的捐赠,使用企业设备和服务,低利贷款,企业运作的行政成本,人力支持。
除此之外,依照公益营销的目的,还可以加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美国基金筹募咨询协会(AAFRC)将企业赞助公益活动的类型分成五大类:健康与人群服务,教育,艺术文化,公共与社区活动,其他Pasley也把企业公益赞助的活动目标分成五大类:教育,社区服务,医疗保健,艺术文化,社会服务。
五、公益营销的争议
公益营销创造了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双赢的局面,然而由于公益营销把慈善行为与企业利益结合在一起,因此也引来了诸多的争议。Caesar曾指出有关公益营销的争议,包括道德问题、对企业传统捐助的影响,以及对非营利组织目标的影响等等方面。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关于公益营销之争议主要有三个方面:
1. 影响企业慈善行为的决策: 因为商业的考虑,公益营销可能会取代传统的企业慈善捐赠,使得企业失去了真正所应尽的社会责任。而且基于营销的角度,对于非营利组织或议题的选择,也会着重在受欢迎与曝光率高的上面,而忽略了真正需要的对象。最后,企业采用公益营销的动机,也可能会损害企业原本的形象。
2. 影响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及行为:实行公益营销的非营利组织为获得财务上的支持,可能会改变其目标计划,以迎合企业的需求,并且公益营销因具有商业化的味道,有可能会危害非营利组织原有之形象。
3. 影响社会大众对非营利组织与议题的认知和态度: 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可能会破坏大众对其原有的认同,进而影响传统支持者的支持与赞助。再者,公益营销标榜的是捐献,但实际上消费者从事的是购买行为,并非捐款行为,所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捐赠。公益营销的大行其道,有可能使得传统的捐赠行为因此萎缩。
六、总结
尽管公益营销存在负面评论以及争议,但这些并不妨碍这种营销方式的流行。据估计,美国企业通过公益营销而捐出的总金额,从1990 年的1.25亿美金,成长到2002年的5.89 亿美金,增加的速度远比传统捐赠金额下降的幅度更大。
此外,关于公益营销对企业的好处,也得到许多研究的支持,如有助于提高员工士气、提高企业知名度、商誉或形象等。
总之,公益营销是一种较新的营销模式,它把企业经营活动与非营利组织或公益活动加以联结,从而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品牌忠诚度和企业形象认知,这是一种“双赢”乃至三赢”(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消费者)的营销策略。目前在欧美国家,把营销活动和社会公益结合的做法已经十分普遍,但在中国,公益营销活动才刚刚展开,且多半缺乏有效的使命阐述和有系统的营销方式。因此,中国企业可以多参考外国同行的公益营销实践,从而改善自身的营销能力。
参考文献:
[1] Varadarajan, P.R. & Menon, A. Cause-Related Marketing: A Co alignment of Marketing Strategy and Corporate Philanthropy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8(7): 58-74.
[2] Schiller, M. Doing Well By Doing Good [J] Business Week, 1988(12): 53-57.
[3] Oldenburg, D. Big Companies Plug Big Causes for Big Gains [J]. 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 1992, 83(3): 22-23.
[4] Ross, III, J.K., Stutts, M.A. & Patterson L.T. Tactical Considerations for the Effective Use of Cause-related Marketing [J], 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 1991, 7(2): 58-65.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169-01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落实幸福教育,就是让学生把学习视为一种需要,一种愉快,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就是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实践中知、情、意、行融为一体,使学生丰富经历,获得成功体验。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切实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呢?我认为,除了要有幸福教育的意识和理念外,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师要有良好的授课心境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总是伴随有一定的情感,诸如喜悦、愉快、厌恶、憎恨等,这些复杂的情感纵横交错,就构成了教师的授课心境。根据心境的不同品质,可分为良好心境和不良心境。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教师只有满面春风,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地走进课堂,才能激发学生愉悦的心理状态。教师在良好的心境状态下授课,不仅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对教学内容阐述精确,语言富有情感,而且由于产、较好的心境的渲染,教师看“调皮学生”也是那么顺眼,对“差生”也感兴趣,学生被教师的好心情感染,因而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有增益。反之,如果教师在低沉、郁闷的不良心境之中授课,则会觉得学生的一举一动都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动则训斥,甚至辱骂,造成课堂气氛紧张、沉闷,不仅造成学生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知识难以输入,而且使学生也受到你坏心情的影响,闷闷不乐,毫无幸福可言。
在课堂上得到快乐,那是学生渴求的,如果教师能把愉悦的心境融入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这将成为学生幸福学习的“心灵力量”。所以,老师们,当你走进课堂之时,首先请你准备好你的良好心境。
二、教师要采取民主的教学方式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自我意识的日益成熟,以及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发展,他们在观念和行动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相信自我,追求平等,热衷于展示自己的能力,对教师的说教非常反感。如果在“道德教学”中只是依托教材,借助一定的事例,演绎出道德结论,并把记住道德结论作为学生的主要任务,这种封闭的“注入”式教学,教师的重心只放在“注入”的技巧上,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那么教学就只能是“在岸上做动作教儿童学游泳”。无论怎样,都不可能让学生从“做中学”中体会到成功与幸福。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视他们为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个体,尊重他们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力。所以,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享受到自身价值实现的愉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体会幸福的源头活水。例如,在讲“世界文化之旅”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我设计了以下活动:①全班分四个小组分别收集某个国家的有关资料,如风俗习惯,代表建筑,著名人物等;②成果展示,并说出与我国的不同之处;③教师归纳总结。这样,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在合作中增进了解与友谊,体会到另一种幸福――同学之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三、要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
思想品德课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定性,它融思想、理论、教育于一体,涉及道德品质的熏陶、政治素质的培养、思维方式的提高等影响学生成长的诸多方面,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硬生生地灌输,学生会觉得兴趣索然,甚至产生厌学。这样教师即使讲得口干舌燥,也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果将音乐、散文、广告、诗词、漫画等引入思想品德课堂,让课堂充满了文学艺术的氛围,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课堂也因此变得生动活泼,充满欢声笑语。
音乐是生活的调味剂,会使生活变得多姿多彩,音乐也是学习的调节剂,能使学习变得有声有色。在讲授“感悟青春”时,我播放欢快的音乐《舞动的青春》;在学习“我爱我家”时,我播放煽情的《让爱住我家》;在讲授“同学、朋友”时,我播放《同桌的你》、《朋友》……
在当代经济生活中,广告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有不少还脍炙人口。广告短小精悍、寓含哲理,如若仔细推敲,特别是公益广告,在思想品德课上可以加以巧用。例如:在学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时,我用视频播放了学生熟悉的《宽容是一种美德》,这样就自然引入了宽容这个主题的探讨,学生也会惊奇地发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四、要有幸福的课堂评价
评价是课堂实践的重要环节,从关注学生幸福的角度出发,课堂评价应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在幸福教育背景下,课堂评价更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每一个学生的起点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由冷静客观到充满人文关怀,重视师生的情感体验和交流,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评价的最终目的,促使课堂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建共享幸福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个性、灵活、多样的评价语言,是激发学生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评价语言应该充满激励,充满关怀。教师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或延迟评价,或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或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充满爱心、智慧的牵引和评价,有助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巧妙机智“激”、恰到好处“评”学生,能够使学生感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关爱。
老师们,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勤于播种希望,播撒阳光,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学习是幸福的,上课是幸福的,和老师交流是幸福的,同学之间相处是幸福的……在幸福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伟,杨斌,李笑非.创生型课堂的变革取向与实践探索[J]. 课程・教材・教法. 2012(08)
[2]刘莉,黄佳慧.国内道德学习研究综述[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07)
【关键词】 城市生态安全 环境要素 影响 研究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话题,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激增,很多大中型城市陷入了严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能源匮乏等恶性循环中。同时,随着我国工业的复苏,工业能源消耗巨大,废水、废气的乱排放现象严重,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城市生态安全。
1 解决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1.1 城市生态安全的介绍
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对于生态安全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城市的生态安全问题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并且考验着区域生态环境是否有足够能力抑制重大的自然灾害。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土地、水资源、大气污染、生物安全等,当区域的生态环境能够维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时,就说明当地的生态是安全的。
1.2 保护城市生态安全及其环境的重要性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身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生态安全危机逐步呈现出来,例如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事件,由于人口密度过大,城市建筑密集,出现的严重的热岛效应,现在城市出现的雾霾天气等,这些生态问题都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切身利益,所以,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2 环境要素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表现
2.1 自然资源的低效率使用
(1)非农用建设用地增多。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建筑用地和工厂用地等不断增加,很多城市在前期规划时,没有结合当地情况,缺乏设计的合理性和前瞻性。并且,随着房价的日益增长,给外来务工人员造成了较大的经济压力。
(2)水资源的匾乏。我国局部地区缺水较为严重,大量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造成水资源紧张,加上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人们的节水意识淡薄,节水设备不完善等因素造成水资源大量的浪费,使用率低。
2.2 环保部门监管不到位
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环保部门监管不力,管理方法不到位,考核指标不明确,加上地方政府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上,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了监管力度与法律法规不协调,产生较大的实施阻力。
2.3 尾气的大量排放
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加重了环境污染。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严重影响人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影响农业发展和城市环境。
2.4 城市中的动物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城市中,大量的流浪动物影响着城市环境和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很多城市对于流浪动物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安全。
2.5 人为因素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人们对于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水资源浪费、工厂排污等严重影响着城市生态安全。
3 防范措施与对策
3.1 加强环境治理,控制污染
改变传统的防治观念,加强预防工作,加大整治污染源力度。城市污染的主要源头是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随意排放。因此,相关部门应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提高排污能力,将排污量降到最小。强化群众的环保理念,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保市场出现了各类环保产品,如生态厕所、节水淋浴等节能产品,可以大力推广和普及。对于工业污染,企业内部必须加强排污设备的更新换代,保证设备的排污能力达到最优。
3.2 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城市规划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二、三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促进城市经济健康发展,并逐渐向生态经济方向发展。生态经济能够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初期,应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自然环境与建筑物协调统一,保存自然资源的完整性,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
3.3 完善立法,加强管理力度
相关部门应结合城市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执法程序,加强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对重点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对违规企业和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教育。大力施行赏罚制度,进行责任分工,将责任明确到部门或个人,对出现的环境问题做到有章可循,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并及时解决。
3.4 引入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目前用得较多的是生态承载力分析方法,最新的方法是生态足迹法。利用生态足迹法可直接分析某城市在给定时间内占用的地球生物生产率的数量,通过地区或国家的资源消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与能源的比较,判断该城市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其生态系统是否安全。同时应该注意城市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在作评价的时候应增加或者减少一些指标,不同的城市的具体的评价体系是不完全相同的。
3.5 加强人口管理,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制度的推行,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来自人口的压力,但人口的整体素质亟待提升。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建立完善系统的人口管理体系,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外来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解决外来人口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在一些贫困地区深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将环保的理念融入到教材中,环境保护从娃娃抓起,同时,营造良好的生态环保的社会氛围,通过公益广告等形式,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4 结语
解决城市生态安全是全球性的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一件非常复杂并且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解决城市生态安全问题,需要我们提高环保意识,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政府方面应加大整治力度,狠抓落实,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达到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欧朝蓉,孙永玉,朱清科,叶文.中国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3(8).
关键词:媒介融合;泛专业化;工作室项目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231-02
高校教育与社会发展进程之间历来都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彻底变革了传统信息的采集与生成、传播与管理方式,多元媒体机构形态随即生成,媒介融合时代已经到来。在此背景下,新闻传播业应当向何处发展,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有何新要求,高等教育应当如何应对这一改变等问题,一时间为高校新闻传播体系所热议。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准则
(一)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发展的影响
媒介融合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马塞诸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首先提出的。所谓“融合”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人和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获取‘任何想要的东西’,这是所有媒介在数字化时展的内在驱动力和终极目标,由此带来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传媒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交融,形成了融合化的‘大媒介’产业形态。”[1]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与应用的融合性推进,媒介融合表现出了技术化与全能化、集约生产与全民写作以及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三大特点,这使信息传播的方式与速度发生了巨大变革,开拓了全新的媒体传播形态。当下,“媒介融合正从更深层意义上建构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意义和个体意识,并最终成为推动媒介化社会形成的核心动力。”[2]然而,舆论生态的变化,在为公众带来更自由的言论平台、更快捷的信息交流、更多元的信息渠道的同时,也使当代传媒不得不打破传统媒体间、行业间的清晰分界,传统媒体的受众开始转移和分化,媒体间的关系转竞争为合作。
具体来说,媒介融合对当代传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传播主体多元化。二是传播受众小众化。三是传播内容裂变化。媒介融合时代信息传播的这三个特点,在为当代大众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重要缺陷,即信息数量的剧增造成针对同一事件的同质化信息过剩,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这使广大受众对传统媒体的信息真实性、信息提供速度、事件立场等传播核心问题产生了深刻质疑。可以说,当代传媒正处在变革与危机的风口浪尖上。
(二)当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
1.具有整合传播策划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媒介融合时代,各个媒体已经抛弃了单打独斗的运作状态,呈现出集团化作战的特点。“媒介融合不再仅仅要求对于单一类型媒体的管理能力,而是对于媒介化社会和融合文化的综合管理能力。”[3]不难发现,当代社会,媒介融合推动了融合文化的产生,而融合文化绝非几种文化的简单叠加,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成熟的文化模式,却又因其媒介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互动关系等问题而迟迟未能建立清晰的文化权力模式。与此同时,媒介生产管理的理念也发生了从封闭式向开放式,从僵化型向人本型,从控制型向服务型的根本变化。媒介信息的集成管理在战略规划、技术支撑、内容建设等方面遭遇了巨大挑战。这就对当代传媒人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在管理思维上,他们要有驾驭现存融合文化、应对融合文化新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战略战术上,他们不仅要精通各类媒体,能够合理利用技术手段为新闻传播服务,而且要有统筹全局的视野和良好的预见性,以战略化眼光指导媒体间的组合与优化,使之在受众细化的媒介市场立足并长远发展。这是高校新闻传播体系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时代遴选新一代传媒领军人的重要准则。
2.具有多技术信息传播执行力的全能型人才
这是从技术的角度对新一代传媒人提出的要求。媒介融合时代,文字、声音、图像等不再作为单一的媒体元素出现,在互联网媒介平台上,这些传统元素需要被多次组合,形成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不同信息形式,这对传媒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这些不同来源的信息,又会由于信息传播主体的不可控而呈现出鱼龙混杂的现象,这就需要传媒人运用广阔的知识视野对其进行理性判断与甄别。可以说,正是媒介融合时代对传媒人提出了知识综合化与技能多样化的新要求。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新途径
针对媒介融合时代对新一代新闻传播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高等教育体系也对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及时调整与改进。以新乡学院为例,新乡学院新闻传播系的广播电视编导本科专业自2009年招生以来,在前期大量可行性论证成立的前提下,积极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大胆推进教学、实践工作的有益改革。截至目前,该专业学生在北京某传媒公司、新乡日报、平原晚报、新乡教育电视台等媒体机构的实习工作中受到一致好评,这对于一个在新乡学院只有三年成长史的新专业而言,实属不易。
(一)打破学科壁垒——理论课程教学泛专业化
媒介融合时代评判人才全能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知识的综合化。然而,传统的广播电视编导教学对于本专业强调的过多,从而忽视了相关专业的知识建构,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新入行的传媒人不能对工作立即上手,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和补习过程。针对这一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情况,新闻传播系一直以来致力于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打破专攻一项的传统教学理念,力图为学生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知识构架。经过相关专家团队的研究,考虑到实际需要,该专业理论教学课程涵盖了新闻学、传播学、语言文字学、社会学、艺术学、文化学、广告学、电影学、广播电视学、营销学等多个门类,建立起以广播电视为核心,社会文化与营销管理为两翼的新型理论课程设置模式,为学生搭建立体学科知识平台。同时,为保证师资力量均衡,新闻传播系在精抓本系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同时,对于跨学科课程,大力引进外系、外校名师,全力保证教学计划的高质量完成。正是在以上两点的通力配合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成功实现了以泛专业化代替专业化,达到本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融合互通。
(二)构建工作室模式——教学实践体系实战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实践教学的地位很重要。但怎样的实践教学才能取得最好的社会效果,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新闻传播体系面临的重要问题。新乡学院新闻传播系也对此作出了自己的探讨。
1.加大实践教学开设力度
传统新闻传播类的周实践教学学时数一般都维持在2学时左右。新闻传播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打破常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第一学期(用于观摩学习)和第七学期(学生毕业实习)外,每个学期均开设实训课10周,每周6课时,弥补了传统教学计划实践不足的遗憾。
2.建立工作室项目制作为实践课程的主要模式
(1)引进“工作室”概念的原因
工作室,原指由几个人建立的组织,大部分具有公司模式的雏形。其特点一是为了同一个理想、愿望而共同努力,二是成员间利益平等,各司其职。工作室的内涵最大地发挥了高校实践教学中校企联合的特色,即将公司的组织模式引入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提前适应社会中媒体公司的基本运作模式,了解媒介产品的生产流程,为真正走进传媒行业奠定基础。再者,工作室的特点也符合高校实践教学课堂进行的理想特点——团队成员为共同的目标而积极奋进。正是基于以上两点,新乡学院新闻传播系果断引进工作室模式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
(2)工作室运行机制
工作室上有新闻传播系专家委员会进行监督指导,专家委员会的督导专家包括策划指导、广告指导、摄像指导、编辑指导、营销指导,他们分别来自各对口专业的校内外优秀教师。他们一方面监督工作室的日常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在工作室接受任务时,作为专家对具体任务进行面对面指导。工作室下设一个工作室主任,两个副主任,均由本系相关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工作室任务的下放、管理及验收。五个具体职能部门负责人由学生选拔产生,他们负责工作室的日常运转与维护。
工作室工作时,所有的任务均以项目形式下放。每个项目组成员原则上不超过10个。项目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营销部通过与社会中传媒公司沟通获得的项目。二是专业教师提供的科研项目。多见于社会调查类和学术论文资料整理工作。三是学生提供的兴趣项目。多见于短片拍摄和公益广告拍摄。
项目确立后,由工作室主任下派一名专业教师作为项目经理,统筹管理该项目的具体运作。项目经理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分工,项目组成员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完成所承担的项目任务,在特殊情况下,项目组可以申请外援。项目完成后,项目组提交项目成果或结项报告,由专家委员会进行验收。项目成果归项目组集体享有。项目进行过程中,由行政部负责对项目组成员的表现进行中期考评,项目结束后,行政部结合项目成果完成质量和中期考评对项目组成员进行最终评定。
以工作室模式开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本科实践教学工作,有效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实践热情,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对社会传媒体系的适应。
媒介融合改变了一个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新闻传播体系只有坚持走改革之路,深刻检查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不足之处,努力探索创新,致力于与媒介融合时代需求相适应的新一代传媒人的培养,才能成为新闻传媒的时代希望。
参考文献:
[1]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Abstract: College library brand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college to keep competitive edge.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new era connotation of college library brand and provides innovation idea for college library brand construction in four aspects: positioning, strategy, promotion and crisis based on in-depth SWOT analysis, enabling college library brand to be more vital and with the theme of the era.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品牌;品牌定位;品牌策略;品牌推广;品牌危机
Key words: college library brand;brand positioning;brand strategy;brand promotion;brand crisis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280-03
作者简介:吴倩倩(1976-),女,山东泰安人,本科,广州特种作战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事业研究;岑维康(1981-),男,广东恩平人,本科,广州特种作战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事业研究。
1 图书馆品牌的内涵
对于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图书馆品牌内涵的释义上,本文的观点是,在用户赞同和认可图书馆所提供的具有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信息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依靠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图书馆在行业竞争中可长期保持在优势地位。
图书馆品牌主要形式有:其一,网络信息和文献资源组成的资源品牌,具有时代特色的、能真正解决用户实际问题的。其二,是一种为用户提供超想象、超预期、超附加值的服务品牌。其三,是一种用户高度赞同并自觉维护的群体意识,并能增强全体馆员的精神动力(内聚力和向心力),文化品牌。
2 高校图书馆品牌战略SWOT分析
本文认为高校图书馆的品牌战略同样受限于内外环境因素,其在依赖于外部环境的同时,对其有影响的也包括内部因素。
2.1 机遇 其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普通高校图书馆潜在用户(在校学生)已超过二千五百万人,高校间的竞争表现在:师资、科研力量以及学生质量等方面,在彰显高校竞争优势方面,高校图书馆占据绝对地位。其二,当前用户茫然面对网络世界里凌乱无序的信息,产生了希望有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收集、加工、存储、整理网络信息的依赖性需求。其三,加入WTO,享受到惠国待遇、低关税、无贸易壁垒,原版图书、期刊、电子信息资源价格较之前降幅巨大;信息技术引进、技术转让及合作更加便利,高校图书馆在收藏和利用文献方面收益颇丰。
2.2 挑战 随着网络的普及,资源组织体系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系统不断完善,用户可无地域限制,灵活方便获取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是用户获取信息唯一途径的固有格局被彻底粉碎。高校图书馆掌控用户市场的霸主地位遭遇严峻挑战。高校图书馆垄断信息资源提供的时代已一去不返,甚至某段时间一度出现“图书馆消亡论”的说法。最先受到市场的冲击的公共图书馆,为适应市场竞争加大了硬件条件的改善,做了理论和实践上涉及电子书,电子、数字、虚拟图书馆等方面的大胆尝试。并推出了自我、个性新概念服务,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2.3 优势 其一,信息工程建设方面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不少高校都进行了信息网络技术的建设改造。地区间、馆际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成效非凡。高校图书馆藏占全国专业性文献总藏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并兼具鲜明的学科特色。其二,人才优势。近年来,人员杂、层次低、素质差的高校图书馆不良现状已逐步得到改善,“引入留住”是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对高素质、高学历人员制定的策略目标。人才聘任选拔、馆员竞争上岗、实施绩效奖励;每一位馆员都能在自己适合和满意的岗位上工作,并有较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高校着力注重对馆员的再教育再培训,采取了多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如请专家进行专门业务知识培训以及大型数据库的培训;送馆员参加各类学习,提升业务能力;采取参观方式加强馆际间的馆员交流,支持馆员在职继续教育,壮大高素质馆员队伍。
2.4 劣势 一方面,我国高校图书馆品牌建设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才人十分匮乏,在品牌定位、品牌系统建设、品牌推广、品牌危机等方面都还不是很成熟。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的范围和方式上局促粗放,超过半数的工作量还是简单的借还。对于文献信息的深加工,知识的挖掘还很不够,用户层次深入、多样化的信息需求,目前还不能满足。服务中情感淡漠,部分设备十分陈旧,规定没有人性化考虑,用户关系松散,宣传不到位,用户对图书馆的了解和认同程度偏低等劣势表现。
3 高校图书馆品牌建设创新措施
3.1 图书馆品牌定位
把握用户心灵真实需求是高校图书馆品牌定位的基础和重心。定位方向有三,首先,着重于对用户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其次,着重于用户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和满意,最后,着重于体现高校图书馆的竞争优势。如:对品牌建设有杠杆作用的,用户还不是很了解和熟悉的;用户可以通过特色品牌获得利益的;可为特殊目标用户提供个性差异化服务的,能弘扬时代活力的等都纳入高校图书馆品牌定位思路范畴之内。
3.2 图书馆品牌建设
3.2.1 品牌服务建设 一方面,加强服务的“主动”和“三真”性。提倡礼貌、微笑、耐心的真情用语;鼓励有换位、具个性、无代际、大跨越的真心思考;践行有爱心、讲人文、主动热情的真情行动。使每一位用户在切实感受“主动”+“三真”服务的过程中被高校图书馆所吸引。另一方面,重视咨询和导读服务。其一,咨询服务辐射到线上与线下。线下,在读者高峰时段设立馆内临时咨询台。线上,高校图书馆主页有信息平台和在线咨询服务,通过QQ群、聊天室、BBS,第一时间回复用户提出的问题,用户对导读工作的建议和想法及时向领导反馈。其二,加强“三新”导读,以新生为基础,组织新生观看图书馆宣传片,新生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以新资源为重点:馆内设置新品推荐专栏,定期与不定期,及时向用户介绍新资源;以新颖为目的:结合纪念活动、政治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馆藏精品、经典、热门资源的宣传工作。
3.2.2 品牌环境建设 其一,LOGO要鲜明统一。在图书馆馆徽、图书馆设备标识及馆员的服饰和胸牌等方面彰显LOGO特征,加深用户对图书馆的认识程度;其二,布置要科学合理。在最大限度提高图书馆室内用具的使用和利用率前提下,布置要方便实用、清新舒适,色彩要醒目合理、个性同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思维。其三,口号和标语要生机活泼,墙面、宣传橱窗等适当位置的标语、口号设计时要起到座右铭的作用,使“爱护图书”、“讲究卫生”等育人细无声的正能量通过借阅卡传递给用户。
3.2.3 品牌制度建设 首先,用制度规范服务,为更加深入、细致、规范地开展高校图书馆各种网上服务,配套管理制度全面完善建设,用制度来规范高校图书馆网上协同信息咨询服务,使高校图书馆品牌制度的积极促进作用彰显出来。其次,用制度提升服务,着力开展陈旧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制度改革,制定出品牌鲜明助力高校时展的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全新制度,依据新制度开展精细服务,实现:阅览座位量多质优,馆藏文献无保留开放,用户自由选书,馆内一证通借,跨校区借阅图书资料,在线查询馆际间资料目录;借助馆内终端机、手机、网络的人机互动,完成各种服务。高校图书馆逐步从流阅分离过渡到流阅一体直至实现大流通大阅览。最后,用制度延伸服务,鼓励支持有益于延伸高校图书馆品牌服务的相关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如:为计算机技术能力低的用户提供特殊、多媒体阅览室及资源导航实行馆内免费提供、开馆时间按需延长等方面都制定出对应的制度规定。
3.3 图书馆品牌推广
3.3.1 整合推广 在高校图书馆网站上快节奏、小密度地各种形式的高校图书馆品牌推广信息;与电台、电视台、报社合作,使高校图书馆品牌特征多得到“声、影、字”全方位及时报道;高校图书馆宣传活动融入CIS识别系统,结合名人效应,范围要覆盖到社区、军区、灾区和校区;针对目标客户的公益广告要形式多样;高校图书馆LOGO设计要有品牌特性等;开展高校图书馆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在社会上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展开宣传攻势。
3.3.2 公共关系推广 挖掘各种关系,在社区开展读书会、在学校建立读书沙龙、在灾区办爱心图书角、在社区打造熟读擂台、在企业开展高校图书馆署名赞助等推广活动,逐步建立社会对高校图书馆品牌认同感,使高校图书馆用户群逐步扩大。
3.3.3 广告推广 通过现代、时尚、醒目的广告形式,高校图书馆品牌所具有的特色、特征、优势、获益度更加鲜明地展示给目标用户。在过目不忘、顺口道来的广告作用下,短时间高频度正面宣传高校图书馆品牌。
3.3.4 加强日常业务的品牌塑造和传播 馆员要时时事事传递品牌服务给用户,以诠释图书馆品牌价值精髓;图书馆的各项服务MISH和BISDE统一、彰显LOGO特征;引入现代营销机制,个模式,张扬服务特色。使用户在新颖的服务形式中更深刻透彻地体会到高校图书馆品牌。
3.4 图书馆品牌维护
3.4.1 培养全员危机意识 高校图书馆的危机关系到每一位馆员,不仅是领导和部门考虑的问题,只有全体馆员共同树立危机意识,才会使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一方面,领导带头重视危机,为使品牌危机系数降至最低,通过短期培训、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品牌危机教育,另一方面,建立品牌危机管理小组,危机处理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负责人,通过品牌危机教育,树立起馆员的危机意识,提高馆员危机紧迫感、遭遇危机的心理承受力和处置危机的应变能力。
3.4.2 妥善处理品牌的危机 事前危机预案,虽然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与设计预案相吻合的危机爆发所带来的危害,但危机很难按预设发生。突如其来无法预防的才是真正的危机。因此在妥善处理品牌危机上,要分步进行,第一步,当高校图书馆发生品牌危机时,要及时做出科学决策,有效控制危机局势。通过与媒体沟通纾解社会舆论,最大限度降低危机造成的不良影响和经济损失。第二步,严查危机发生根源,总结危机教训,坚决杜绝同类危机重演。第三步,重树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危机平息后,对品牌危机管理效果、品牌运营协调程度开展调研,在整理分析调研基础上及时制定品牌恢复计划。通过加大高校图书馆与广大用户的联系,让用户了解危机后的新进展和新局面。借力广泛宣传,赢得用户理解,重塑高校图书馆品牌形象。
4 结语
实践的创新虽不完美却充满活力,网络时代对高校图书馆固有优势冲击激烈,极大促进了高校图书馆品牌建设创新,展现了信息时代主旋律的活力。高校图书馆品牌建设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兼顾了学术支撑、校园文化推进的功能。高校图书馆品牌建设创新效应的起航,使高校图书馆蜕变为学术交流、知识加工和文化传承的中心,化身为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一流高校的腾飞助
力器。
参考文献:
[1]牛世建.高校图书馆品牌服务策略的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13(07).
[2]袁永军.高校图书馆品牌建设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2).
[3]周莉.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品牌建设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05).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可视化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57-04
随着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引用,依赖于多媒体设备的可视化教学已经越来越普遍。有教师戏称,为了降低学生的“低头率”,连数学课都要通过呈现视频来提高课堂趣味性。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过程(即以政府核心的部门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亲社会性让它与日常的时政、新闻、资讯密不可分,这也就意味着与课程教学相关的信息采集,特别是可视化材料的采集相当便捷甚至寻常。因此,本文以可视化教学的定义阐释及特点分析为基础,重点思考并梳理公共管理课程可视化教学的实际应用及效果,探讨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化解方法与路径。
一、可视化教学的定义及特点
可视化教学简言之是将知识通过可视化的形式传授出来,它能有效解决隐形知识难以传播的问题,其实质是将知识通过显性化的图解手段表示出来,形成能够作用于人感官的知识外在表现形式,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可视化教学作为一种有益的教学工具,一种教学信息呈现的可行方式,一种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在教学活动中能更广泛地加以利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可视化教学拥有直观化与形象化、具体化与多元化等特点。首先,由于其直观、形象和可视化的特点,使得它的应用更适合于善于形象思维、敢于创新的现代90后大学生。其次,应用视觉表征手段及图解手段等建构和传达复杂知识,相比传统文字等静态、单一信息,知识传播更加直接,信息传播及认知更加生动;再次,可视化教学不仅传递事实性知识,还可以用来传递思维、经验、态度、价值观、期望、意见及预测等隐性知识,因此在短时间内能够通过视讯材料传递更深刻、更具体、更多样化的声音与信息。总的来说,可视化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学信息的形象化呈现和传递,还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信息的重构;不仅可以快速传播显性知识,还可以将隐性知识进行适当的转化与传递;不仅能够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创建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公共管理学”可视化教学的实际应用
综合笔者所在教学课程组的日常教学实践及相关经验总结与交流,笔者将公共管理学课程的可视化教学手段分成了四种方法:知识呈现、内涵挖掘、案例导入及知识拓展,并且就不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并且分析综述了依赖的资源及技术手段,以及各种方法的实际效用。
1.知识呈现。知识呈现法主要是指将有关公共管理学的知识通过图、表等形式直观地传达出来。特别是针对公共管理学某一板块内容的理论溯源及价值变迁等历史变迁,可以采用此方法。比如:西方公共行政发展阶段及核心价值的时间序列轴;要素框架及关系网络的逻辑结构图,比如:公共管理要素结构图;内容比较图,比如传统公共管理与新公共管理的范式比较等等。电脑绘图工具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学理知识可以通过PhotoShop及Coreldraw等绘图软件以及办公软件中SmartArt等工具的帮助,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知识的可视化呈现及讲授。通过这种方法,能将综述性文字在图文处理之下实现高度凝练及形象化的传播,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理解,形成知识记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培养他们知识归纳、推演的能力。
2.内涵挖掘。内涵挖据方法主要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像、视频、数据描述等可视化素材演绎、归纳出某一概念、定义或研究对象的特点、特质等知识,将知识点的“填鸭式”被动接受,转化为“开动脑筋”的主动式知识挖掘。比如,通过我国5・12地震的宣传片引导学生思考危机管理的定义,启发学生领会公共服务动机对公职人员外显行为的诱发机制;通过灯塔、国防、高速公路、教育等图片的展示,要求学生寻找对象物的共有特性,指导学生绘制出排他性、竞争性、非排他性及非竞争性的四象限图,揭示出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特点;通过国内外历次行政体制改革的国家部委机构数量及公务员规模的线形、矩阵形数据描述图,帮助学生归因出各国公共部门机构改革的运动规律。这种方法得益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及影视技术的飞速发展,有赖于视频整理、图片处理及统计描述等技术方法。笔者在课堂前奏环节,要求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点进行回顾,发现学生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上节课的视频主题及数据描述图等。因此通过此方法,能排除学生对枯燥定义的厌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掌握,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辨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学生抛弃懒惰的学习习惯,充分开动脑筋,进行知识的自我开发与建构。
3.案例导引。案例引导也是公共管理学的常用教学方法,任课教师一般会导入一些热点新闻、热议图片或视频,切入到课堂主题,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基本的了解,或是引出有争议的话题,供学生们讨论。比如,播放《国家形象宣传片》,引导学生们思考政府如何在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各项事业中发挥应有职能;播放“春节禁止燃放烟花”的短片,引导学生针对“禁烟”的合理性展开辩论;播放《一户一席谈・是否应该放开一胎政策》,激发学生们讨论“计划生育政策”的未来去向,启发学生分析政策议题如何形成及政策改进的可能方法与路径。这种方法需要占有海量的视频、图片资源,并且对图片进行修改与处理,并对视频文档进行采集、删减及编辑等。通过此种方法,能扩大讨论案例的信息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及参与案例讨论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4.知识拓展。知识拓展方法是希望运用可视化素材,增加学生们书本以外的知识,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比如,播放桑德尔教授讲授的哈佛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中的第一讲《谋杀背后的道德逻辑》以及第八讲《公正的起点?》,启发学生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正义的一些基本问题,扩充学生们对政治哲学与道德的认知与理解;课间放映几部“廉政”系列公益广告,启发同学们认识行政伦理中行政主体的伦理道德的内涵与行为规范。这种方法同样需要教师提前占有大量可视化素材,并且要求教师在较高敏感性及鉴别能力的基础上运用视频编辑等方法,将精华段落编辑整合在一次,并力求保证视频内容的内在逻辑性。这种方法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尽可能帮助学生摄取更多的知识,扩充学生的知识量,并且提供信息源供学生们课后依兴趣自主学习。
以下笔者将这四种方法的内容介绍、运用举例、技术基础及可能的教学意义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三、公共管理可视化教学的实际困难与解决办法
公共管理可视化教学适应现代学生渴求创新、追求视觉冲击的特点,相比传统“听课”模式,这种“听看结合”的教学方式更受学生喜欢。但是教师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也遭遇很多的困难与挑战,需要琢磨其解决办法。
1.时间及技术成本的限制。首先,教学可视化素材的获取就需要经过广泛占有及去粗取精的过程,并且有些材料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有的理想素材并未开放下载权限,因此获取起来不可能“信手拈来”,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有时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视频,绞尽脑汁,但最后还是徒劳无功,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其次,素材获取之后,需要针对特定知识内容及理论原理,对素材进行剪切、编辑与处理,并且需要结合教学思路与模式,截取恰当的片段或画面,因此不但需要耗费时间,而且还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如何化解使用成本较高的挑战?笔者认为:首先,可以成立课程组,“化零为整”,将课程组各个老师搜集的素材进行整合,这样既能不断切磋可视化教学的方法,又能形成合力,寻找到相对典型、恰当的案例“为教学所用”。再加上公共管理学的知识体系非常广,相关资料也非常丰富,每天都有新新闻、新故事、新案例、新网舆等,因此从网络这个“信息聚宝盆”中搜集可视化的视频、影像、图片、漫画等材料,逐步建立一个以教学为导向的分门别类的数据库不但可行,也方便,并且能够不断对其进行更新与扩充;其次,可以发动同学们去寻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素材,并且在电脑操作技术较强的同学的帮助下,提高素材的处理能力,既能锻炼到同学,还提高了同学的参与感。另外,我校的“数字实验室”、“应急管理实验室”等也能为可视化教学提供信息剪切、编辑、处理的硬件设施与技术支撑,要善于从这些先进的数字化平台“借力”,将教学、科研与现代技术相融。
2.运用频率与时长的误区。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公共管理教师会因为知识内容太多,而不愿意采用耗时较长的可视化教学方式,担心教学计划始终完不成。而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偏好放视频,这使得学生感觉教师在“敷衍课堂”,造成教师不负责任的错觉。可视化素材确实有它的优势,并且适合时代特点、适合学生特点,但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什么时候用”、“用多久”、“用多少次”等的困惑。而且有时费尽心思寻来的素材因为使用不当,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让教师也感觉到遗憾。这样一来,教师们在运用的过程中更应谨慎。首先是要坚持以课程内容为中心,切忌单纯运用可视化手段实现填充课程时间的目的。并且负责任的可视化教学还应该杜绝不加甄别地滥用可视化素材的行为。特别是当材料掌握不翔实、不充分时,更应该坚持科学求真的教学态度。“宁缺勿滥”不但是一种严谨的教学态度,更是一种难得的求学精神。其次,笔者认为可视化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师需要对一学期的课程进行总览性设计,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课后的作业安排都提前布置下去,让学生提前做准备。特别是教师需要提醒并调动学生针对知识点进行提前预习,这样才能让一些可视化素材在课堂播放时引起学生的共鸣。假若可视化素材播放时长较长,可以布置学生课后学习,依靠课后学习延长课程时间,以保留足够的课堂研讨时间;再次,教师需要智慧把握可视化材料使用的频率与时长。笔者并不建议每堂课都使用视频,这样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甚至是对教师的教学态度表示怀疑。笔者建议交错使用可视化视频,并且每次的放映时长最好不超过总课长的一半。笔者去往台湾政治大学行政管理系调研,并且亲自观摩了他们《行政管理》课程中《团队建立与知识分享》章节的学习。在两小时时长的课程中,大概影片观映一小时,讲解与讨论一小时。并且从他们整体的《行政管理课程纲要表》中可以发现,在18周的课程安排中,共有四大讲内容,只安排了4次影片观赏及讨论(详情见表2)。
不过图片、图形可以当作插图使用,并可视情况在讲演PPT上多添加一些。特别是可以给一些定义增加一些漫画,增加学生形象化理解的可能性,比如“用脚投票”、“搭便车”、“政府失灵”等术语,配上有意思的漫画与讲解,会让学生印象更为深刻。
3.知识可视化与转换的困惑。公共管理的可视化教学是希望将公共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可视化处理,旨在使知识库中的知识以更丰富、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并更有利于传播新知识。而公共管理学知识是对公共管理过程中主体行为的规律性认识,是通过反复实践和认识在人脑形成对事物本质的认知。因此,公共管理知识的可视化教学不仅仅是数据、文献或信息等运用图文处理、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呈现出来,它更是通过可视化将一些经验、技能和认知传递出来,启发人们直接利用知识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一门技术。所以通过教师对公共管理知识的可视化教学,帮助将知识转化成学生的“自有知识”,其实非常困难。公共管理知识的可视化与转化不是通过简单的可视化呈现就能结束,它还需要在教师的智慧选择下,促进积极的师生互动才能得以实现。某一知识只有在启动可视化教学模式的条件下,再通过课堂现场的归纳演绎总结、争辩去伪存真、反复追问论证等过程才得以转化,最终实现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比如:知识呈现及知识拓展的可视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收放自如”,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演绎与总结能力,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的掌握;对于案例引导的可视化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全盘把控”,推行讨论、辩论等课堂互动方式,引导学生挖掘正确的知识认知;对于内涵挖掘的可视化教学方法,教师需要“穷追猛打”,运用反复追问的方法,指导学生捕捉内涵的独特性,并以最精准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实,可视化教学的方法和技术非常多元化,教师要做的只是注意到各种方法的适用性,随着经验的累积,“胆大心细”地将其运用起来。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运用可视化教学的方法,不但适应了其知识体系综合化、系统化、多元化的理论特点,也适应了广泛性、亲社会性等实践特点,同时还适应了现代大学生时尚的求知方式与善于探究的性格特征。因此在公共管理可视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应继续勇于摸索、相互交流并累积经验,争取不断进步,臻于至善。
注释:
①2014年3月18日上午9点,笔者访问了台湾政治大学行政管理系陈敦源教授。并于10~12点亲自观摩了陈教授主讲的《行政管理》课程,从陈教授处获得了该课程的课程纲要。
【关键词】择校费取消政策 社会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187-03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近年来,各省通过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力发展义务教育。浙江省根据国务院纠风办、教育部等部门于2012年2月颁布的进一步加强教育领导和监督,禁止中小学择校乱收费的通知,进一步切实规范义务教育中小学收费行为。但一些地方和学校仍存在着择校乱收费等现象,有的甚至非常严重,社会影响较负面。本文就浙江省择校费取消政策实施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民意调查,深入了解宁波市海曙区、鄞州区择校费取消政策实施的现状,分析择校费取消之初浮现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分别对宁波市海曙区、鄞州区初一学生、家长与教师进行抽样,收回499份,回收率99.8%,有效问卷451份,有效回收率90.4%。访谈对象共100人,教师及家长各50名,访谈对象主要依据“可行”、“方便”原则进行抽样。
一 择校费取消政策实施的现状
据问卷和访谈情况统计数据显示,调研地宁波市海曙区、鄞州区大部分初中仍存在择校费收取现象:受访者中有37.58%表示仍有向学校交纳择校费。有些学校打着各种名目乱收费,甚至还出现家长给学校提供教育赞助便可入学的现象,这一片面追求上重点学校的现象在学生、家长以及各大学校之间仍然存在,优质学校受到社会大众的追捧,人满为患;薄弱学校却无人问津,面临着生源不断减少、师资日益流失的境地。
在择校费接受度的民意调查中,绝大部分民众虽然接受了择校费的收取,但在表示接受的人群中,84%的民众仅表示“勉强接受”,这说明择校费收取不得民心。另外,17.45%的受访者表示对这笔高额的费用感到负担较重而止步于心仪的学校。择校收费不仅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社会稳定,败坏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形象,而且使人们对教育公正丧失信心,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彻底取消择校费势在必行。但在择校费取消之初浮现了一系列问题,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二 从取消择校费政策实施现状捕捉其衍生问题
1.教育资源还未完全平衡,引发争议
择校费取消政策在浙江省全面实施的情况下,各校的教育资源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分布不均情况,引发人们的争议。取消择校费是为了保障义务教育的免费性和普及性,但在当今的社会实际条件下,在各学校的教育投入、师资力量、教学基础设施尚未完全均衡的情况下取消择校费,由政府划定学区硬性规定各地区学生按照学区就学,恐怕会在现阶段引发许多的不公平现象。
2.流动人口异地就读遇障碍
择校费尚未取消时,身处异乡工作的家长可通过择校的方式将子女留在身边,以照顾其学习、生活,更好地促进孩子自身德育、智育的全面发展。择校费取消之后,学生仅能在户籍所在的学区就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因此,取消择校费政策对此类家庭造成了一定困扰。
3.学区房市出现泡沫
浙江省取消择校费政策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部分家长为使子女进入优质学校就读,不惜以高价在该学校所在学区内购置房产,以获得该学区户籍,即变相择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择校费取消政策形同虚设,使其平均生源、均衡各校的初衷无法实现。
4.公办学校转私立
“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办”,在浙江省“公办学校禁收择校费”的政策高压下,许多民办公立学校借机转为私立学校,以收取择校费。同时,私立学校相比之前也更多地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追捧。
5.钻营
政府在取消择校费的政策中规定,择校率必须降到5%以下。一些家长便借此契机投机取巧,钻政策的空子。此种政策钻营往往会导致腐败现象的发生,择校逐渐演变为“择权”、“择财”。权钱择校方式将进一步加剧并固化校际资源不均衡。
三 从政府、学校、家长三方面寻求完善取消择校费政策的策略
1.政府主导,助力均衡教育资源
政府作为取消择校费的主力军,取消择校费政策的出台仅仅是取消择校费的序曲,对于该政策实施之初浮现的一系列问题,政府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合理部署,使择校费取消顺利进行,真正惠及广大学生以及家长,政府首当助力取消择校费。
第一,坚决实施,取消择校费。政府作为取消择校费的实施者,拥有控制择校费的绝对权力,择校费是否能真正取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决心。择校费是众多社会因素集体作用的产物,其取消也会面临众多问题,短期内成效不明显。政府则应坚决实施此项政策,作为各方面贯彻该政策的强有力倡导者与支持者。
第二,加大投入,均衡各校。近年来,政府在教育上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如何合理分配是关键。为均衡各校的教育水平,应对综合发展较为欠缺的学校给予更多的资金投入,以改善其教学设施设备、校园环境等,从择校产生根源完善取消择校费政策。
第三,完善制度,平均生源。严格执行公办学校九年义务教育的按学区就学制度,从政策上限制择校。深入地方,时时了解各区域适龄学生的分布情况,合理划定学区,引导学生就近入学,防止薄弱学校的生源流失,促进生源的合理分布。
针对私立学校的招生,推广报名学生集体摇号或其他方法,避免通过考试等手段挑选优秀生源,削弱其他学校优质生源的集中度。
第四,合理调配,平衡师资。长期以来,由于编制、经费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以及学校基础设施的完备和优质生源的集中,优秀师资向各大名校汇集。学生择校的同时,教师也在择校。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在平均教育资源、平均师资力量上做出努力。
一是统一办学标准,均衡师资力量:统一的办学标准兼以切实有效的考核机制是促进校际均衡发展的关键。在市范围内应制定统一的中小学办学标准,内容包括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生均经费水平等,激励各区级政府建立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另外,在分配优秀教师资源时,应优先考虑薄弱学校,加强薄弱学校的师资配备。
二是实施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师资:以优惠的政策(如工资晋升、福利待遇、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方面)吸引、组织城区学校和热点学校的优秀教师到农村等偏远薄弱学校短期支教甚至流动,带动薄弱学校的进步。政府对薄弱学校的教师也应有一定政策扶持,督促其自身积极开展培训,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执教能力、科研能力,通过设立政府专项资金等政策支持薄弱学校培训师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三是实行教师轮岗,完善支教制度:由于校际差距的存在,教师后期的自主流动几乎都是由薄弱学校流向优质学校。因此,应有组织地安排教师在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流动以均衡各校的师资配置。目前中小学教师有身份公务员化的趋势,使教师的流动就有了法律的强制性。同时,政府还可以设置一些教师岗位流动的补助与保障。此外,完善新任教师的支教制度也是提高人才效能的重要途径。号召更多年轻教师体验农村等偏远薄弱学校的教学,将先进的教学技能及专业知识带进薄弱学校,为薄弱学校增加力量。
第五,建立流动人口异地就读制度。择校费取消政策的实施,使一些父母在异地工作的子女无法跟随父母到其所在地区的学校就读,加剧了留守儿童增多的现象。为改善此类状况,政府应设置父母异地工作就读制度,规定如果父母在该地区工作若干年以上,其子女可到该地区学校就读。
第六,强化正确的舆论导向,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政府应积极引导家长改变“孩子上了名校便可出人头地”的固有观念。诚然,好的学校教育会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但儿童的发展还受遗传素质、环境因素以及自身努力程度的影响。在中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应更着重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些观念政府可以通过媒体、公益广告、报刊等途径进行普及,使更多家长在对待孩子学习这件事时,可以更加理性科学,以削弱当前盲目择校的势头。
第七,拒绝学区房市泡沫,限制购买学区房。政府颁布的文件中规定多余学额采取摇号方式阳光招生,可摇号无保障,家长购买学区房以求顺利获得入学名额。学区房大热造成了房市进一步哄抬,政府应同时出台相关房市控制政策。
2.学校、教师辅助,切实落实取消择校费政策
第一,积极实施政府出台的政策。学校作为此项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应严格贯彻落实政府出台的政策,拒绝出现变相收费。对于择校生应公开收费标准,将金额透明阳光化。对于学籍卡和学籍档案的管理应更加严谨负责,严格控制择校学生数量。
第二,薄弱学校提升自我。对于教学总体水平相对较差的学校,应当不断提升自我,进行教学创新,模仿、学习优质学校的教学方式。同时借助政策的扶持,加强师资力量、完善教学设施,提升自我在学校中的竞争力。
第三,优质学校扶持薄弱学校。对于教学总体水平相对较好的优质学校,在维持自身平稳发展的同时,学校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开阔视野,不仅要着眼于自身学校的发展,更要意识到教育公平化的趋势与重要性,积极配合政府扶持薄弱学校,与薄弱学校进行教学模式、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第四,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也应意识到普通学校的发展前景,在取消择校费这个大背景下各个学校之间的差距将会逐步减小。教师应积极投身于薄弱学校的建设中,并积极响应、配合政府均衡发展各校的政策,为薄弱学校的就学儿童带去高质量的课程,保证学生享受到与其他重点院校同等质量的教育。长期以往必定能够大幅度缩短薄弱学校与重点学校的差距。教师积极参与到提高普通学校师资力量的队伍中也是政策实行的重点。
3.家长助力,推动实施取消择校费政策
第一,积极响应政府。家长应积极响应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配合政府的各项政策方针,让孩子在已划定好的学区内规范就学。
第二,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且以自身的言行正确教导孩子,改变“成才必须读名校”的观念,教导孩子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一味地依靠老师的督促与扶持。
第三,理性选择学校。教育讲究因材施教,只有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学校和教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儿童的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家长应避免盲目择校。选择学校时,首先应征求孩子的意见,结合儿童的兴趣与特长合理选择学校。切不可盲目选择所谓的高升学率的学校,而在非户籍所在地购买学区房,不但造成了经济负担、加剧房市泡沫,还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更不可通过非正当途径,获得择校的机会。
综上所述,择校费取消政策虽为少部分学校、人群带来一定困扰,但对于广大学子获得公平教育的正面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择校费取消政策的实施说明了政府和社会已经意识到择校费带来的弊端。由于各种原因,现阶段的择校费取消政策实施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未呈现完善的解决方案,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只有政府部门主导,并得到学校及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才能真正取消择校费,达到教育公平、阳光招生。
参考文献
[1]仇喜雪.经济学视角的教育公平问题文献研究综述[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94~100
[2]朱四倍.社会更需要有选择权的教育公平[J].中国社会保障,2011(7):56~57
[3]康安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育选择权的实现[J].教学与管理,2009(33):5~6
[4]郑春生.我国择校研究主题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0(9):3~4
[5]吕琳.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