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教师培训总结范文

幼儿教师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教师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教师培训总结

第1篇:幼儿教师培训总结范文

一、 主要工作进展与成效

(一)、以师德学习为出发点,开展生动的师德教育活动,加强师德建设

师德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灵魂与前提。师德培训是我们开展园本培训的一个重要抓手:一年来,我园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为动力,以现代化教育观念为指导,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浙江省学前教育管理指南》精神为主线,以师德学习为出发点,开展生动的师德教育活动,加强师德建设。我们在暑期师德教育时开展了“做家长满意的教师”师德演讲比赛,让我们的教师爱满心间并诸如教育教学以活力。组织了教师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学习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以德治教的自觉性。力争形成爱生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同时,并认真的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法规,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思想汇报、交流和座谈会,净化教师的思想和言行,坚决杜绝做有损师德的事。同时,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用实际行动去赢得社会的赞誉,家长的尊敬和信赖。还开展了“说说身边的师德故事”专题系列学习,通过对具体案例分析使教师受到启发,并让教师在工作中反思,通过教学实践,加强教师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认识理解。

(二)、积极响应《教师素质年实施方案》,不断探索开拓新路,全面培养注重实效

1、读书活动。本学期我园对教师一如既往的要求,要求教师在一年度里需自主阅读3本教育理论书籍并写读后感。在本学期,教师至少要完成一本理论书籍的读后感。

2、博客开设。我园教研组率先开设了博客,而今年又新增了两名教师开设博客,朱菲菲和林智老师,同时也达到了上级要求的每年新增2%的要求,博客的开设提高了教师的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

3、新教师的基本功升级活动。本学期我园对未满三年的7位新教师进行了基本功考核,考核内容为三字、三课。现场给内容写三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三课:每位教师制作一份课件,课件的领域为数学,而且必须是自己本年段的教学内容;平时的日常教学,其他教师可以随时进行推门听课活动;还有一课就是要向全园教师进行展示活动课,本学期至少两次的展示活动。

4、中年教师基本功升级活动。我园中年教师有王清平和吴建乐两位教师,本学期升级活动安排为现场设计教案活动,我们提供题目、领域,让他们俩现场写出教案,当场上交。

5、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骨干力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生力军,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对她们的培养应当是全方位的培养。因此在培训前,首先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培训计划,使教师能在培训中得到全面的提高,有了可靠的保证。

以岗位培训为载体,围绕各种活动,注重抓好教师的校本培训。每2周组织一次年段教研活动,从教学实际出发,集体协作,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早期阅读教学采用普通话二甲的专门教师负责的形式,并且在一个学期每个年段定一个活动进行专题研讨。让教师在研讨中提高,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继续进行《湖岭家乡美》农村园本课程开发市级课题研究,让幼儿在《竹子、牛排》、《湖岭工艺品》、《春种秋收>>等湖岭特色教育活动中得到良好的爱家乡教育;安排的送教下乡、全片区的幼儿教学研讨会;每学期都组织开展公开课观摩课活动,通过听课、评课,两个学期的说课评比等引导教师拓展教学新思路、新方法。每周早期阅读与课题研究各一次观摩课,并组织教师自评、互评,通过积极组织安排园内园外业务学习、技能培训和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加强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加强其它技能锻炼:上半年开展了自弹自唱比赛、撰写说课稿、上学期的学区环境创设评比、本学期幼儿园环境创设比赛、教师讲故事比赛、教师早操比赛年轻教师简笔画比赛等教师技能内活动,以提高教师对自身技能的重视和再修炼。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学习: 4月份邀请了市安阳教育学区周维敏老师进行《如何有效实施早期阅读》的专题讲;4月份我园派吴林芬老师赴杭州进行为期4天的美术教学培训,回园后向全体教师做学习报告;6月份分批参加了温州市幼儿园《早期阅读》优质课评比暨听课活动;暑期陈美珍教师参加国际象棋培训,并在本学期让全体教师参加陈美珍主持的培训;9月份邀请温州名校长周维平老师做《研究幼儿》课题知识专题讲座;10月份吴林芬教师参加第二届学科中心组考核并在接下来2年内参加各类学习;十一月叶领媚教师赴杭州参加岗位培训;12月分朱菲菲教师赴南京参加高级研修班学习;十月份三年内新教师参加瑞安的《与指南同行》的研讨会学习;全体教师参加进修进学校的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活动等等各类的学习活动开阔了老师的视野、增长了见识,老教师们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学的形式,并开始尝试创新教学了。新教师通过入职培训和以老带新,跟踪指导,公开活动评析等方式使其尽快适应工作,扎实工作,创新工作,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素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教师获得主要成绩:废旧物制作的“智能骰子棋与磨粉机”参加温州市废旧物制作大赛,其中智能骰子棋被推荐参加浙江省里的比赛;朱菲菲教师参加瑞安市演讲比赛、歌唱比赛均获得二等奖;陈美珍、董小露教师获得瑞安市论文三等奖;13名年轻教师代表幼儿园参加湖岭学区的“歌唱祖国”大合唱、参加湖岭镇政府三八与七一舞蹈演出;朱菲菲、林智、王晚霞教师赴林溪乡幼儿园进行送教指导;陈美珍、陈旭珍、吴林芬、陈爱琴在湖岭镇幼儿教育研讨会上做活动展示陈美珍、王晚霞、阮丽亭、黄隽颖老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评比中表现突出获得学区一等奖;教师参加镇政府庆三八节妇女联欢会表演舞蹈〈偶然〉被评为优秀节目;陈美珍、陈爱琴老师受学区邀请对林溪乡中心幼儿园的老师进行活动指导等

三、 积累经验,反思不足,努力实现培训工作课程化

通过一年的培训,教师们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撰写了内容不尽相同的反思随笔等,并在课题研究中自己设计了许多教案,以便在课题研究期间期间进一步深入研究,为今后走向“科研型”教师的角色奠定了基础。使本期园本培训收到一定预期的培训效果。

但我们知道我们课程化的培训工作方式还刚刚开始,我们有计划的培训与一些应急工作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各类培训内容的衔接落实上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在课程实施中,大部分教师的水平处于实践操作层面,研究、总结的能力相对薄弱;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实践之后,反思的能力欠缺,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在集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对领导听课以及不同层面的公开活动准备比较充分,但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应付过关、盲目随意的现象;

第2篇:幼儿教师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幼儿教师 教师培训 对策研究 徐州地区

一、论文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徐州地区幼儿教师培训需求持续上涨,培训供不应求,但是有的幼儿教师不愿意再参加“假培训”。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将从徐州地区幼儿教师培训现状、出现的问题和培训对策研究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二、徐州地区幼儿教师培训需求现状分析

研究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徐州地区幼儿园教师对于接受继续教育的态度及已有的培训经验,还了解徐州地区幼儿教师的素质结构与现状。并根据以上结果开展行动研究,探讨如何在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实施幼儿教师确切需要的、幼儿教师能够掌握并运用的多样化的幼儿教师培训模式。

研究者对徐州地区5个市辖区、3个县、2个县级市的部分幼儿园各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0份,共计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4份。调查结果显示,徐州市各个市辖区、县、县级市幼儿园幼儿教师培训活动或幼儿教师培训课程比例为70%。其中,幼儿园教师培训收费比例为55%,一周两次课程安排比例为71%,培训质量为95%,有园本培训比例为45%,如图:

在徐州地区5个市辖区、3个县、2个县级市中,有37.5%的幼儿园缺少甚至缺失对教师培训活动的开展,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幼儿园的因素,例如:教师培训活动开展起来不容易组织和管理,幼儿园缺少相对专业的教师培训活动场所、材料、计划,幼儿园会对收费与否,教师培训活动开展的成果和影响犹豫。二是幼儿教师的因素,例如:幼儿教师对于教师培训的态度,幼儿教师接受培训前的关于学前教育的知识技能基础,幼儿教师的学习方式,幼儿教师参加培训后是否及时反思并理解运用到日常幼儿园的活动中。

三、徐州地区幼儿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师培训类型单一,以专家讲座形式为主,培训方会邀请一些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但是理论内容偏多,实际操作经验少。培训教师无法很好地消化,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在平时的幼儿游戏与活动中。

幼儿教师培训内容陈旧,有些培训仍然以师德和知识技能的培训为主,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缺乏信息技术的培训,幼儿教师制作课件,音频、视频的制作,白板的使用等。

四、徐州地区幼儿教师培训对策

(一)培训类型多样化

幼儿教师培训类型多样化是指以下园观摩、听案例分析和专题讲座这三种培训形式为主。前两种培训教师的参与程度较高,有利于采取互动方式开展教学。专题讲座,教师更加青睐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园长和教师,更接地气。

本调查还发现,教师更加愿意得到的培训材料是学员的研修成果。研修成果是教师平时实践而得来的经验,再加上新的培训内容,两者不断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得到反思与提升的成果。学员研修成果体现了参加培训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培训者在培训期间要对教师的文章或作业或论文及参与的研究课题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适当安排教师研讨和交流活动。

(二)培训内容层次化

针对徐州5个市辖区、3个县、2个县级市地区的幼儿教师培训的相关现状,总结出幼儿教师的培训要丰富多样化。以师德为主线,增设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的培训,让徐州的幼师学习到发达一线城市的幼教资源。也可以增设信息技术的培训,让教师能够设计出自己想要的课件。

(三)学习方式参与化

幼儿教师学习方式参与化是指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示范课、听课,调动幼儿教师对培训课程的积极性,加强老师体验、理解和运用的一种参与化的学习模式。这种培训模式需要培训者的周全考虑与合理设置及教师的积极配合。选择典型性、普遍性的案例,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能够轻易激发老师对于案例分析的学习兴趣,参与和理解运用。在进行课程选择时,首先要符合幼儿教师的需求,其次是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最后要有利于老师的学一反三,能够引发教师思考,以及培训结束后回幼儿园运用。

第3篇:幼儿教师培训总结范文

新制度主义者认为,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由国家权力或某个组织用明确的形式确定,并要求人们实施,如各种成文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具有明确性、强制性。非正式制度,是社会认可的约定俗成、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包括价值信念、风俗习惯、道德伦理等,具有自发性、非强制性、广泛性和持续性,在形式上构成某种正式制度安排的“先验”模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二者都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重要影响。

(一)非正式制度的潜在影响

1.社会对幼儿教师专业认同度不高

由于幼儿自理能力差需要照顾,幼儿教师的劳动比较琐碎辛苦,在“学高为师”、“体脑分工”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不少人将幼儿教师视为高级保姆,认为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看护孩子,不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术。这种偏见降低了幼儿教师的本职认同感,消损了专业发展的动力,容易滋生职业倦怠。

2.对幼儿教师队伍的社会评价走低

专业化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终身化”,意味着从业年限越长、经验越丰富,价值就越高。现实中,幼儿教师待遇偏低,难以吸引、留住高素质人才,学前专业本科毕业生大量改行,幼儿园只好频繁招收刚毕业的学生,弥补教师流失造成的师资不足。另外,劳动法要求为从业达到一定年限的教师购买保险,一些民营幼儿园为了降低人力成本,规避劳动法的相关要求,常短期雇用年轻的幼儿教师,加剧了幼儿教师的流失。基于以上原因,幼儿教师队伍年龄结构非常不合理,呈现出过分年轻化的特点,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占比很低。这容易留给社会一种印象:幼儿教师是吃青春饭的职业,不需要经验,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对幼儿教师低评。评价的偏低又反过来会影响教师专业学习的热情。

3.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淡薄

缺乏社会认同的职业地位与工作待遇,造成教师职业荣誉感和专业归属感的缺失,难以将幼儿教育当成事业来追求。同时,教师自学、重构知识的能力较差,缺乏自我反思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二)正式制度的显在制约

1.幼儿教师的准入制度不严

虽然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幼儿教师持证上岗,但各种违规人事安排仍然存在:通过多种途径随意摊派幼儿代课老师;随意抽调合格幼儿教师到小学代课;为降低教育成本,幼儿园往往不愿录用高学历或正规幼师毕业生,而雇用一些低学历的教师。现在,农村幼儿园主要由镇(乡)、村小学开办,实质上是小学的附属机构。小学管理者对幼教不熟悉,往往对幼儿园不闻不问或无暇顾及。农村幼儿教师部分从小学抽调,部分由学校自主招聘。前者往往是工作不胜任的教师,势必也不能带来幼儿教育的高质量。因此,农村幼儿教师中真正具备幼儿教师资格的人少之又少。

2.缺乏相对独立的职称晋升体系

职称作为教师专业化水平认定和评判的标尺,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职业地位和经济利益,幼儿教师晋升职称走的是小学职称系列。在各级教育中,学前教育是唯一没有独立职称晋升系列的教育体系。“幼儿教师职称晋升及其独立性的丧失,不仅意味着幼儿教师专业资质的丧失,更是整个学前教育专业属性的丧失。”伴随机关与事业单位后勤部门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公办园的公办性质也在不断弱化,有些还被完全“改制”(公有转为私有),幼儿教师的事业编制也基本不再增加甚至不断压缩。幼儿园以合同工形式招聘教师,幼儿教师成为流水般的“打工者”,根本没有职称评聘的资格。职称晋升通道不畅,自然会挫伤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可以说,职称晋升体系的缺失,带来的是幼儿教师专业自的丧失。

3.幼儿教师评价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幼儿教师评价制度主要还是以奖惩为目的的评价制度。这种评价制度存在着以下弊端:其一,将评价结果作为评优、年度考核、职称评聘的依据,教师不能坦白解剖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其二,这种制度的动力来自行政自上而下的推动,教师内在动力不足,难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三,为保证评价的客观性,通常会采用他人评价的方式,自我评价缺失或流于形式,缺少自我反馈,不利于教师根据评价标准调整和规范自身行为和角色内化;其四,缺少信息反馈和双向交流,促进教师发展的功能未能实现。

4. 教师培训制度建设滞后

培训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总体来说,幼儿教师培训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制约着教师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幼儿教师培训机会较少,层次相对偏低。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由于教育经费紧张,民办园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但他们又是亟须专业提升的群体,因为民办园教师学历和职称层次较低。同时,由于规模小、教师配置少,幼儿园根本没有搭建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平台。教师只能在没有专业分工的“看孩子”层面上辛劳地忙碌,很少有与主流教育者交流学习的机会,逐步丧失了发展的可能性。所幸,近三年来在国家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背景下,幼儿教师培训工作受到同度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

(2)培训课程设置单一,存在着“城市化”倾向。很多地方把培训等同于高质量讲座,争先恐后地邀请学前教育理论界的专家开展讲座,讲座的质量不可谓不高,参训者听着激动,回去之后却实效性不强。在当前的幼儿教师培训中,城市幼儿教师和农村幼儿教师“混培”现象非常突出,课程设置是以城市优秀教师为参照对象而设计的,不符合农村幼儿教师的实际,针对性较差。

5. 幼儿教育科研制度缺失

教育科研的自觉与否,是区别教书匠与教育家的分水岭。良好的教育科研制度,有利于培养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提升他们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当前幼儿园教育科研制度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1)科研制度缺失或不健全。目前很多幼儿园“缺失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② 很多幼儿园教育科研缺少规划,随意性较强,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针对性。课题来源主要靠上级下放,幼儿园自身开展课题研究的内在动力不强。在科研组织上,大部分幼儿园都缺少科研机构和组织,由教研室充当教育科研管理的职能。长期“重教研轻科研”使科研工作边缘化,属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部分,教育科研成了装点门面的“装饰品”。

(2)幼儿教师科研意识及能力不强。许多幼儿教师日常教学更多依靠经验,很少对自身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与提升,也难以运用教育理论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入分析。这容易导致幼儿教师对教育问题失去敏感和兴趣,宝贵的实践经验得不到及时的总结,使幼儿教师错失各种专业发展契机,使教师的自我提高“心有余而力不足”。

(3)科研存在“虚假繁荣”。一些幼儿园为了追求科研课题的数量,热衷于申报课题,却不能认真展开课题研究,而将主要精力放在课题申报和结题上,研究过程缺失。很多科研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从统计数据上来看,课题很多,但这种虚假的研究是对教育科研价值的贬低与亵渎,对目前与未来的幼教实践有害无利。

建立健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更加有效和规范地进行。

(一)理念先行,推动非正式制度建设

非正式制度更多地表现为理念、价值观等,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引导社会对幼教专业化的认识,提高幼儿教师待遇,营造有利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强化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专业化意味着不可取代,只有在教育实践中展示了幼儿教师不可替代的专业性后,社会才能予以认同。要搭建幼儿教师自我展示的平台,产生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统筹兼顾,构建科学的正式制度

1.建立幼儿教师的资格认定和注册制度

建立规范的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作为幼儿教师准入的基本依据,对拟进入幼儿教师队伍的人员进行资格认定,严禁未经认定的人员进入幼教队伍。针对幼儿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各地可允许中小学教师或者其他岗位的教职工进入队伍,但必须经过系统的转岗培训和严格的准入考试,以保证幼教队伍的专业性。

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度,推行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注册制度。在终身制背景下,一旦获得教师资格,教师资格制度对教师便没有了任何约束力,缺乏对教师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为不断推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实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教师资格每5年注册一次,教师资格证届满时,由本人提出申请,除特殊承认的教师外,申请教师需要接受一定学时的教师资格证更新课程培训,课程修满后可予以注册,未完成培训任务、教育教学能力不达标的教师不予注册。

2.确立独立的职称评聘制度

在幼儿教师职称评聘方面,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探索设置独立的幼儿教师职称评审和晋升的专业标准体系,确立并制定符合事业发展需要和我国实际情况的幼儿教师资格标准,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基本的制度渠道;二是参照其他行业,将民办幼儿园教师也纳入职称晋升通道,发挥职称的专业约束和激励功能。

3.实施发展性的教师评价制度

就目的而言,有两种不同的教师评价制度:以奖惩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前者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制度,根据对教师表现的评价结果,作出绩效奖励、职称评聘等决定。而“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立足点是教师的未来发展,将评价视为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一种手段”。③ 因此,应实施发展性幼儿教师评价制度。

实施发展性幼儿教师评价应注意:一是评价与奖惩脱钩,否则会使绝大多数教师对之怀疑和惧怕甚至抵制,可能影响领导和教师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的团结。二是全员参与、全面评价,评价应面向全体教职工,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也不能游离在外,否则,教师易产生被监督和驱使的感觉,影响他们对评价的接受。三是要全体参与、民主公开,鼓励领导、教师同行、幼儿家长、教师自己参与评价。四是要保密,确保教师评价材料及结果的保密,只有评价者、评价对象、明文规定的负责人才有权接触这些材料,未经教师本人同意,不能泄露教师的评价信息。五是要注重信息的反馈,需要向幼儿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从而促进幼儿教师的发展。总之,要秉持“平等关系”“过程参与”“结果质询”等理念,去实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4.优化现有的教师培训制度

(1)确立培训的经费保障制度。增加幼儿教师培训经费,在确定期限内实现幼儿教师全员培训,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分层分类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2)研究和制定幼儿教师编制标准。为每个片区幼儿园预留一定的编制指标专门用于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以保证幼儿教师有时间、有能力参与培训。教师培训期间,工资不低于所在幼儿园教师的平均水平,培训费予以报销,差旅费给予补助。

(3)实施质量监测和评估制度,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建立教师培训的全程监测机制,引入社会中介机构评价,确保评估的公正性。政府通过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委托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价。建立培训效果的跟踪问效制度,培训结束后进行跟踪,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4)大力推行“园本培训”制度。“园本培训”应立足幼儿园工作实践,针对性强,与脱产培训优势互补,实现教师发展和幼儿园发展的统一。“园本培训”的有效性依赖于组织者对幼儿园情况的全面诊断和对幼儿教师的发动,否则,培训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5.建立科学的教育科研制度

教育科研是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相互结合推进的一种行为,“是上有所呼下有所应,同时也是下有行动上有所行的。”④ 这种特殊性为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便利,因为它是学校肌体内部的需求。要建立科学的教育科研制度,用制度引导科研,用制度管好科研。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能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诊断,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随着问题研究的深入,学习、反思成为必然,教师的知识被拓宽,经验得以丰富,教育智慧得以启迪。在制定教育科研制度时,要注意与教学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的联系,使各项制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既受外在因素的制约,也有内在机制的作用。外在因素作用强大,但过度强调外在制度则会漠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内在动力。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影响因素,因此还要探寻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制度框架内,隐含着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直接对话,而且是一种‘在场’的、活生生的‘相遇’。”⑤建立民主平等的管理文化,实现制度框架内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直接对话,让幼儿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体验民主、自由、平等,学校制度的功用发挥和学校决策的执行力度就会随之增大。通过对话,强化幼儿教师内心的专业认同感,培养其专业发展的信心,实现幼儿教师和幼儿园之间的相互理解,实现幼儿教师个人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的融合,才是解决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关键。

总之,一方面要搭建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平台,另一方面也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只有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在沟通和对话中达成共识,幼儿园的价值追求才能内化为幼儿教师的价值追求,学校制度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内在动力才能真正激发,幼儿教师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① 贾建国.关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分析——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教育探索〔J〕,2011(10):120

② 刘岩.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性因素探析.当代教育科学〔J〕,2010(1):36

③ 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69

第4篇:幼儿教师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师;转岗;培训;幼儿教师

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多渠道补充幼教师资,扩大幼教师资来源。要以县为单位从农村小学富余学科教师中选择适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教师经转岗培训后从事幼教工作,转岗教师身份和待遇保持不变。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解决幼儿师资短缺问题,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幼教师资队伍。

一、转岗担任幼儿教师培训课程解读

根据小学教师所具有的专业知识背景、基础情况以及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转岗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应用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四个模块,共470学时。采取脱产集中学习和幼儿园见实习方式,学习时间不少于3个月。

1.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共64学时。本模块课程主要是帮助转岗教师对学前教育教学理论进行较系统的学习。主要课程设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工作规程》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使转岗教师理解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其教育目标和根本任务;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知道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规范与常规培养要求,学习安排幼儿园的周课程与一日活动;初步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师观和教育观。

2.学前教育专业应用课程,共166学时。本模块课程主要是帮助转岗教师提升幼儿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能力。主要课程设为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设计,包括幼儿园健康活动、社会活动、语言活动、科学活动、数学活动、美术活动、音乐活动和幼儿园游戏指导。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转岗教师理解和掌握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内容与要求,特点与方法,以及活动的设计、指导与评价。通过本模块学习提高转岗教师对学前教育各项教学活动的理解与认识,增强教育教学能力。

3.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共150学时。本模块课程主要是帮助转岗教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技巧水平。主要课程设幼儿歌曲弹唱、幼儿舞蹈和幼儿园美术等。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提升转岗教师的艺术综合素养,增强作为学前教育教师所需的表现力、感染力以及环境创设能力,使其具备策划、组织与有效开展幼儿园活动的能力。

4.教育实践课程,共90学时。本模块课程主要是保教见习和岗位实习。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帮助转岗教师深化对学前儿童和幼儿园保教工作的了解,印证所学的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将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转化为实际教育教学能力。

以上这些课程模块能够确保短时间内让小学教师经过转岗培训,在迁移、利用小学教师多年教学经验和小学教师学科群知识的基础上,将幼儿园教师所必备的幼教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集中研修,能基本满足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二、转岗担任幼儿教师培训的教学方法

转岗培训将针对转岗担任幼儿教师的年龄、专业背景不同,充分发挥以“教学研训一体化”为特色的教学理念,开展多种培训模式,转岗教通过学、做、教、反思和研讨,促进转岗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案例分析法、尝试教学法、精讲多练法等。

1.案例教学法。培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幼儿园真实的情境或幼儿事件为题材,提供转岗教师相互讨论之用,以激励转岗教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可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转岗教师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将学前教育理论教学融入案例分析之中,使转岗教师在获取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对理性的认识。

2.尝试教学法。转岗教师在先试后学、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中尝试学习,并在尝试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专业应用课程模块更多使用尝试教学法。由于转岗教师是在个人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尝试教学法有助于转岗教师对现有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把握。

3.精讲多练法。本次的转岗教师其原有专业背景大多数是数学、语文学科出身,对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了解与掌握相对较少。因此专业技能课程模块适宜使用“精讲多练法”,通过精讲多练法转岗教师初步掌握音乐、美术、舞蹈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转岗担任幼儿教师培训应注意的问题

转岗担任幼儿教师培训是作为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和补充的重要举措,纳入各地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转岗教师群体的学习经历和年龄层次以及社会经验各不相同,在培训中要注意三个问题:

1.尊重转岗教师。就是要尊重转岗教师的身心、能力和背景特点等。转岗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再学习、再就业的过程。转岗教师新的专业成长,需要不断学习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转岗教师有新的热情以及不断挑战自我实现目标的内在动力。它需要我们为其新专业成长提供宽松、愉悦的环境。

2.重视现场研究。转岗教师是通过学习别人的经验来促进自身教学技术和教学行为的变化,也就是说转岗教师专业成长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在现场上,转岗教师要善于从现场中发现问题,然后把问题当作小课题来研究。解决现场中的问题也就是赢得转岗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

3.关注平台展示。培训者要为转岗教师搭建不同内容的展示平台活动。在平台展示中发现问题,总结不足,寻找策略,为下阶段改进把好方向。平台展示的过程不仅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从中发现潜质教师,为今后转岗教师梯队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潘丽芬.广西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模式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29.

第5篇:幼儿教师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短期培训;问题;对策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随后,2010年11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指出:“重视对幼儿特教师资的培养”;“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在云南省“国培计划”乡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培训中,笔者作为国培助理参与其中,发现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对幼儿教师的评价中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 培训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 评价主体单一化

评价主体即为评价者,是实施教师培训评价职责的、具有独立评价意识、见解的人或者群体。云南省“国培计划”乡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培训的主要参与者是培训的投资方、培训的组织方、参加训练的学员、培训专家、幼儿园方面、班主任、国培助理等。幼儿教师培训中的主体主要是幼儿园园长以及班主任、国培助理。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评价主体忽视了参训教师、同事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主体的构成没有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参训学员进行评价,没有体现参训学员的主体性,注重了外部评价,忽视了内部评价,影响了整个评价的客观性。

(二) 评价内容不全面

评价内容是指对参训教师评价包括的内容,在云南省“国培计划”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培训中评价的内容是多样的。主要评价内容有考勤表、见习记录表、活动设计方案以及教育活动的组织。教师评价内容不完整,表现在整个评价内容缺少师德素养、科研能力方面的评价。此外,参训教师来自不同的地区,教龄、需求、学历、经验等各方面具有差异性,评价内容要考虑到全面性,尽量符合不同背景的参训教师的需要。

(三) 评价过程不完整

参训教师的培训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包括培训前对参训人员的需求调查、培训过程中资料的收集、对参训教师的考察以及培训结束后跟踪评价。但实际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某些环节不到位或者缺少了一些环节,导致了评价过程不完整。比如在参训人员的身份考核,有些参训人员是在小学任职,并不是在幼儿园教学,却被当地有些部门强制要求参加此次国培,使得整个培训价值降低。

二、 改善培训教师评价的对策与建议

(一) 促进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要体现多元化。多角度、全面的对参训教师进行评价。参训教师在评价中应处于主体地位,一方面,从培训开始到培训结束,参选教师要进行全面、整体评价,包括对待培训的态度、学习的积极性、教育活动、自己的收获等,对自己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以及自我修正。其次,不能忽视同事的评价。同事与参训教师每天生活在一起,一同参与培训,对参训教师比较了解,同事对参训学员的评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 构建合理的评价内容

首先,根据培训总时间,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在时间上合理划分理论知识学习、幼儿园跟岗研修、师德修养、科研能力各方面学习的比重,针对参训教师的需求,有重点的进行培训,让参训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接触到不同的内容,扩展自己的视野。

其次,在培训中对参训教师进行满意度调查。经过几天的培训,各项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参训教师对培训的流程有了初步的感知,及时对参训教师进行满意度调查,尽快得出结果。针对参训教师的需求最大化的进行调整,使满意度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三) 统筹完整的评价过程

美国肯塔基大学教育政策与评价系教授Thomas RGuskey提出了一个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模型,该模型包括了5个评价层次:一是学员反应;二是学员学习;三是组织的支持与变化;四是学员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应用;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首先,培训前注重参训教师的评价。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调查查询教师自身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发展水平,然后对参训教师做出恰当的评价。其次,通过在培训过程中见见习记录表、活动设计方案以及组织的活动等资料,形成一个档案袋,根据档案袋的资料对参训教师做出一个初步的判断。再次,培训结束后,进行跟踪评价。调查参训教师是否将所学到的各方面的知识运用到所在幼儿园。第四,参训教师接受培训后,回到工作岗位。所在幼儿园的变化以及对教师的影响都是评价参训教师的资料。最后,参训教师实施后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比如,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教师增添了本民族地区特有的装饰,幼儿的参与度、积极性明显高于之前的活动,可以判定参训教师对培训内容进行了有效利用。

作者简介:

倪纪梅,(1989.03-),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学前教育课程方向。

参考文献:

[1] 徐夏,陈兆兰.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促进培训质量提升[J].继续教育研究,2013(10).

第6篇:幼儿教师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师 短期集中培训项目 实效性 参培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33-03

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的开展,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的需要,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但是,随着各级各类幼教培训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部分教师的参培积极性不是很高。如何理性地看待培训实效性以及怎样提升学员参培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幼教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广西幼专)开展幼儿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为例,基于实效性视角对幼儿教师的参培积极性进行探讨。实效性是指实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率的目的性。本文的实效性是指参培教师参加国家级或者自治区级短期集中培训项目期间,所培养的师德和专业观念、掌握的专业知识、提高的专业能力与预定目标的吻合程度,即幼师国培预期目标的达到程度或结果。

一、幼儿教师培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近几年参加国家级或者自治区级幼儿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学员进行对比观察、实地调研和对广西幼专学员调查回访中,发现目前学员在参培积极性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组织院校方面的问题

1.培训专家团队比例不足。教育部制定的“国培计划”课程标准中建议对专家、一线教师的比例是:不少于三分之一的省域外专家和不少于50%的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但据笔者了解,很多院校的培训机构存在“尽力问题”,有心把比例落到实处,但外请专家时间没有定期,不能提前确定,临时来不了的情况下只能找本校教师临时候补。

2.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难转换到实践工作中。笔者在实地调研时了解到,有些院校存在训前缺乏对学员进行需求调查和分析,培训内容过于宽泛、针对性不强等现象。有些培训内容脱离农村教师教育教学实际,不能满足参培学员的学习需求,如有些学员想多了解最新幼教理念和动态,有些则希望在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方面有所进步,等等。此外,还存在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不仅如此,个别培训教师的学术语还容易阻挠学员对实践性知识的理解,因此,自己不理解的东西很难运用到实践工作中,更谈不上与同行分享交流了。此外,远程教育设施落后,很多农村教师的远程教育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很难做到学以致用。

3.组织管理松散,考核制度僵化,约束机制欠缺。在国家级或者自治区级幼儿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管理中,考核制度一般包括考核出勤奖、学习表现、听课心得、基地研修、评优评先和结业汇报等。部分院校以人手少为由,轻视对学员的组织管理,考核制度僵化,没有约束机制来限制参培教师的行为,不注重激发学员参培的积极性等。

4.缺乏追踪性评价和训后跟踪指导。在培训评价方面,结业典礼时,许多培训院校都会发放评价问卷来调查学员的满意度,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但是,对于追踪性评价和训后跟踪指导方面,很少有培训院校能做到,少部分院校能做到的,主要是以电话、QQ、微信和电邮等方式进行,很少直接跟踪学员能否把培训中的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至于有计划帮助学员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很多院校还停留在设想阶段,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参培学员的问题

1.参培认知偏颇,目标不明确。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的内在目标是通过培训改善学前教育师资状况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外在表现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培训前期调研结果反馈,对于为何要参加培训的问题,由于农村幼儿教师认知水平和环境的限制,学员普遍存在对当前幼教发展现状不了解、对自身专业发展认识不足、对培训目的和重要性认识不明确等现象,往往只局限于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的发展,表现出培训需求的隐藏性和滞后性,以至于造成他们对培训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

2.参培情感不足,“被动学习”等带来的积极性减弱。学员的培训主体性表现和被强调感不足,也会导致学员学习不主动。比如,导致他们参与积极性下降的培训很多是“一言堂”和“新瓶装旧酒”,大多情况下学员会忙着记录知识点,而忽视如何理解消化、如何运用到今后实践工作中。再者,因时间限制而导致的内容压缩也让学员感觉味同嚼蜡。如在集中培训中,部分知名专家因时间限制,不得不压缩授课内容,不得不缩减与学员交流互动的时间,容易出现观念与行动的不协调,即一方面倡导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还成采用落后的培训方式,大多数学员只能被动地参与其中,附和着别人的思想,人云亦云,自己的真实想法很难与别人进行碰撞与交流。

3.参培意向薄弱,难以应对工学矛盾。调研得知,国培学员大多来自农村,在工作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如幼儿人数多、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外出参加培训,绝大多数教师面临家学矛盾和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女性,还面临着照顾家庭、孩子和老人的双重压力等,有些只能勉强参加培训,而有些女教师甚至不得不放弃参培机会。

(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学员遴选问题

与受训学员接触发现,有些参培学员根本不符合国培项目的培训对象的要求,比如在针对幼儿园骨干教师的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中,依然存在新手教师、转岗教师和不符年龄的老教师的参培现象。有些学员虽然符合硬性要求,但自身并不愿意参加培训,属于被动选拔,这样不仅浪费了培训名额和资源,而且学员参培积极性普遍不高,在培训中往往消极对待,他们的行为和语言表述也会对授课教师和其他学员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实效性视角下提升幼儿教师参培积极性的对策和建议

导致学员存在参培积极性问题的原因既有来自学员个人层面的因素,也有来自家庭、单位、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影响。下面主要从培训实效性的视角探讨广西幼专开展幼儿教师短期集中培训时的具体改进措施。

广西幼专于2012年获得国家级培训资质,是全国具有国培资质的100所高校之一,是全国仅有的3所专科学校之一,先后承担了教育部、广西、重庆和广州等地的国培项目,年培训量达1万多人次,学员遍布福建、湖南和江西等16个省区市。教师培训水平和质量进入国家级行列,培训课程针对性强,形式丰富多样,培训硕果累累,学员满意度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加强培训实效性方面有几点经验值得分享。

(一)精心组织协调管理,着力改变学员的参培认知

1.明确国培宗旨,健全组织机构,确保实效性。教育部于2010年7月正式启动并实施了“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其宗旨是“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因此,明确国培宗旨是培训项目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其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项目承担院校的通力合作与高度重视。广西幼专专门成立以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的“国培计划”项目领导小组,精心指导项目工作,还分别设立项目办公室、综合协调小组、经费使用与监督小组项目。项目领导小组调控得当,各个部门协同工作,举全校之力办国培,使培训开展有序开展、逐一落实,保障了国培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

2.重视学员需求调研和分析,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激发学员有效参与。培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培训课程具有针对性,符合广大农村参培教师的实际需求。因此,广西幼专在培训筹备阶段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根据国培课程标准和以往培训经验设计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认真分析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现状、农村学员的培训需求,关注焦点、难点和热点,精心设计针对性和实效性兼具的培训课程,既注重学员的培训需求,又把最前沿的学前教育理念和系统教育理念传授给他们。例如艺术创意教学是广西幼专的培训亮点,培训课程不仅注重培养农村幼儿教师的艺术创意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和掌握艺术教育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借助艺术教学载体,向大家传递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并把这种理念更好地运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同时,广西幼专在培训课程中增加了奥尔夫音乐教学、色彩与创意教学专题和幼儿创意舞蹈等艺术领域方面的教学内容,聘请了台湾专家讲授魔术表演等课程,受到学员们的高度好评。

(二)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积极性,激发学员的参培情感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所做的个体自身参与对于个体态度和情感改变影响的实验,说明个体自身的参与能有效地改变其态度和情感。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积极性,端正参训学员的主观态度,激发其学习欲望,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责任感,有效途径便是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上下工夫。广西幼专的做法有:

1.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引发学员新思考。广西幼专在组织2015年教育部“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培训内容安排紧凑而丰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让学员们受益匪浅。专题讲座融合了学前教育前沿信息和新的教育理念,思路开阔而严谨,使学员感受到了头脑风暴,直击学员心灵,唤起他们对幼教的深情,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和前进的方向。如艺术创意课程课题气氛活跃,让大家在新奇、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既掌握了教学技能,又提升了理论水平。有学员表示,通过学习,自身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更进一步认识,对课堂教学有了新思考,进一步认识幼儿课程的游戏性和操作性,树立了“学、思、研、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2.培训方式灵活多样,体现学员自主参与。美国学者马尔科姆诺尔斯认为,成人学习与学校学习的最大不同在于:成人心理倾向于自主学习,成人的学习以认知过程为主,成人的学习目的主要为解决问题。据此,广西幼专在组织教育部“国培计划”幼儿教师短期集中培训中,遵循成人学习与培训规律,根据不同培训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如以“学习―行动―反思―分享”为逻辑主线,实施集中研修与跟踪指导相结合,综合采用主题讲座、案例教学、参与式学习、团队指导与学习、情景教学、现身说法、现场演讲、主题发言与分组讨论等方式,学员们学习劲头足,情绪高涨。基地研修和影子学习也逐渐成为广西幼专培训特色,采取影子研修和情景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反思提升教育经验,强化学员相互参与,增强培训有效性。此外,广西幼专与广西教育厅幼儿园等自治区级示范性幼儿园广泛合作,将其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学员在这些示范性幼儿园中全程观摩教学、实践教学和反思教学活动,真真正正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三)建立科学高效培训管理组织网络,为学员安心学习提供有力保障

学员的安心学习离不开培训机构的后勤保障和服务管理。为确保培训科学、高效实施,广西幼专在总结以往培训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广西幼专专项培训工作基本流程》,工作流程涵盖了培训前准备工作、培训中开班工作和培训的工作等3大项73小项内容,并做好各项流程中的重点工作,如开班前准备工作中的学员培训需求调研、培训目标制定、师资团队遴选等;培训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培训资料的收集、学员学习任务驱动等;培训后续工作中的学员满意度的统计与分析、培训自评报告和资料归档等。通过工作流程的制定,建立了有效的培训管理组织网络,使培训的组织、管理和监控高效到位,使培训真正成为学员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此外,教学硬件设施现代先进,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室等设施设备充足,完全能满足学员学习需要。食宿安排和安全管理完全按照教育部和教育厅的相关要求,食宿环境安全、舒适,严格执行食宿管理、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同时,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和“双班主任制”;严格执行培训考勤制度、学习管理制度和学员评价制度,强化学员自主管理;对授课教师实行岗位职责制和满意度适时评价制度;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绩效考评与质量监控制度,确保培训有序进行、卓有成效,为学员安心学习提供有力保障。

(四)坚持训前训后相结合,强化学员的参培意向

1.加强训后跟踪指导,支持学员可持续发展。注重加强训后跟踪指导工作,广西幼专为学员们提供培训资源,包括立体化教学网络平台,赠予相关书籍、学习资料和各位专家授课资料光碟等,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学员们将培训期间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带回幼儿园,利用多种方式分享优势资源,支持学员可持续发展。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重点关注学员训后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及时地疏导和解决,除了组织授课专家在网上定期回答学员的问题、出谋献策、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外,还适时组织专家教师开展联片回访活动,走进幼儿园,走到学员身边,分享更多优质教学资源,等等。同时,还关注学员在工作岗位上实施与改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效性,将考核的相关材料放入参训学员“个人档案袋”并不断完善。

2.反馈参培结果,成果分享交流,发挥参培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主办培训的院校应将学员培训期间的表现和考核结果反馈到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除了协助主管部门遴选适合参培的种子选手,还应鼓励参培教师回园开展成果交流分享活动。如幼儿园及时组织参培教师分享培训成果,多交流、学习和研讨,组织参培教师上示范课、研讨课或同课异构等。同时,还可与本片区的幼儿园合作,组织教师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这样不仅能发挥优秀学员在当地的示范引领作用,也能进一步提高当地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幼教的均衡发展。

(五)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给予制度和政策支持,解决参培学员后顾之忧

1.完善学员遴选机制,合理使用培训经费,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2003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议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各省级行政部门应依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法规,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和具体的标准要求,促进农村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和继续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负责遴选学员的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需要以文件的形式细化、完善遴选机制,明确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培训的目标和对象要求,并根据当地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保证参培学员以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为出发点,珍惜机会,积极主动参加培训。学员遴选建议采取教师申请、教师所在幼儿园推荐和教育局审核的方式,选派合适项目的教师参加培训,从学员的主观态度和身份来源把关,为培训实效性奠定基础。同时,要确保培训经费及时到位,合理使用培训经费,做到专款专用,款款落到实处,教育行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对农村教师培训经费的落实和使用定期进行督导和审查,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2.保障参培时间,解决工学矛盾,为参培学员提供支持和保障。一是保障教师的培训时间。幼儿园领导要处理好参培教师的工学矛盾问题,保障教师有时间有精力参加培训,减少教师因教学任务重而放弃培训现象。二是对教师人文关怀,帮助解决工学矛盾。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量大,有些家庭负担重,尤其是女教师还要照顾家庭,这些压力严重影响到教师们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幼儿园领导应从各方面关心教师的生活和个人成长,有困难的家庭要想办法给予解决,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外力支持,使参培教师心无杂念、全身心投入到培训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郑晓明.组织行为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袁颖.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因及解决办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

第7篇:幼儿教师培训总结范文

1. 培训过程“乌龟图”分析

我们把幼儿园的培训工作当成是一个过程,那它必将会使用很多的资源,在特定的控制方法中,将输入转化为输出,最终让幼儿园的培训工作得到相关的满足,通过这些要求,我们来构建如下培训过程的分析图,即“乌龟图”。

如图所示,我们需要先去识别出培训的需求,再根据这一需求编制成培训需求计划表,继而确认讲师人选(幼儿园可自建或外聘)。在培训的最后进行效果跟踪,并保存好记录。

2. 如何进行过程输入以及确定培训需求

说到培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导致幼儿园既花冤枉钱,又起不到多大作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这就是对培训前的需求识别不清晰导致的。培训的需求来源于幼儿园改进的需求,但这些需求并不意味着都要用培训来改进。所以,针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后,才能采取相关的培训措施。我们要遵循这样一个基本的流程,要求如下:

(1)确认幼儿园的需求:

输入:幼儿园经营发展的需求、培训方针和管理方法等;输出:实施培训的决策。

(2)分析及确认岗位能力需求:

输入:幼儿园教师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培训、新要求的达标情况、社会反馈等;输出:能力要求清单。

(3)评估教师实际能力:

输入:能力记录和工作表现;输出:现有能力清单。

(4)寻找能力差距:

输入:要求是什么?清单列表;输出:能力差距清单。

(5)解决办法:

输入:针对分析,制定差距清单;输出:选择相关培训。

通过这一分析,形成了“能力要求清单”“现有能力清单”和“能力差距清单”,幼儿园可通过这些清单进行分析,具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从而就完成了从培训需求的识别到确认的工作。当培训不能解决现有的问题,幼儿园就要采取其他的办法来解决,如通过招聘、调岗位等方式。

3. 过程运作,培训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培训需求来制订年度的教师培训计划,其包括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培训计划在制订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幼儿园的目标和要求、方式方法、日程安排以及财务预算和结果的监测等问题。另外,对于单项的培训也要制订相关的计划,以明确相关的内容效果和目的等。根据幼儿园的年度计划要求,负责培训的单位必须在培训前做好相关的联系工作,确认好培训地点、费用等,要根据要求确认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参与培训工作。幼儿园的骨干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协助相关的培训工作,使得教师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4. 集思广益,制订培训绩效指标

有培训,就应该有评价和考核的指标,用这些可视性的数字客观地衡量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我们可以在培训中增加如下两个指标:

(1)培训大纲完成率:(完成项数/计划总项数)×100%;

(2)培训一次通过率:(一次通过人数/考核总人数)×100%。

这里指标的确认,要关注到的是效果如何和效率如何的问题,培训大纲的完成率关注的就是效果问题,一次通过率关注的就是效率问题,正如在“乌龟图”中的相关输入输出的关系。

5. 绩效的评估和记录的保存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要制订相关的评价管理文件,针对每一项的培训,我们都要认真地进行检查和效果验证,这些评估和验证可以交给培训教师和园长办公室等责任单位负责。培训效果的评估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总结和沟通,为更好地开展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整体效果的评价工作,可以在后续采用相关的管理要求和标准,导入过程绩效指标(即KPI)来进行分析,采用对比的方法,制订出计划指标等。当有了一定的结果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结果确定未来的持m改进方向。在每年年底的时候,针对一年的培训工作,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的整体水平。最后,幼儿园要保存好现有的记录以备查阅,并做好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1] 于鉴夫.ISO10015国际培训标准读本[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第8篇:幼儿教师培训总结范文

为期x天的培训,让我收获很多,使我深受感触。这次来到省实xx老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学习,我为接受特级教师———xx老师高超师能的熏陶而高兴,更为x老师那种精益求精、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而感动。x老师及其他工作室所有成员(包括参训骨干教师)的言传身教必将使我受益终生,同时也不断鞭策自己要更加努力地工作。

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训中,从事教育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介绍了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几位老师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各位老师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的指导,让我更加明确上好一堂专业课的标准,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

在这次培训中,老师所讲述的一些方法,实际上就为我起到了“导航”的作用,我必须好好地吸收和采纳。

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这次培训中,获得了很多的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鼓励我要更加理性地认识自己的角色。要在教师这一行业获得成就,自己首先要热爱这个职业,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在教学中,不能墨守陈规,要不断地发展,不断去思索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这样,最终自身的价值才能够得以体现。

关于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2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骨干教师培训,由衷感谢市教育局领导和进修学校老师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在这五天的培训中,我们有幸聆听了专家的精彩讲座,还学会如何利用电脑制作幻灯片,进行现代化教学。在此,我将自己的收获加以总结:

一、广泛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

听了教育局陈德芳科长《让生命插上梦想的翅膀快乐飞翔》的讲座,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心中要有梦想,虽然在我们追梦的路上会经历各种困难,但这些经历对我们来说恰恰是一种最好的锻炼,正如陈科长说的“合理的是训练,不合理的是磨练,但他们都是最好的锻炼。”只有经历了各种锻炼,我们才会有甜蜜的收获。在讲座中陈科长还提到我们还要做一个善于思考、勤于动笔的人。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也如此,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几位专家也特别强调了应加强反思,注重积累。只有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才能“百尽竿头更进一步。”

绘本教学在我们句容实施的时间并不长,一直在农村工作的我对绘本教学更是所知不多,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的幼儿教育专家华希颖作的《绘本教学语言教育因素及其理论依据》专题讲座,让我们在教育理论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提高,华老师通过理论讲述,通过对具体案例设计指导,通过师生互动,向我们介绍了绘本教学中的语言教育因素与传统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教育因素的不同之处,以及绘本教学与看图讲述、早期阅读语言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让我对绘本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丹阳教研室的狄留芬主任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专题讲座主题明确,紧紧围绕“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三个问题展开,具体向我们阐述了幼儿园音乐教学(韵律活动、音乐欣赏活动、歌唱活动)如何正确组织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二、学习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现代化教学。

第9篇:幼儿教师培训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专业化具有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专门特点;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远远未达到专业水平,除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幼儿教师在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障碍。

伴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日益关注,幼儿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逐渐在教育理论界达成了共识,幼儿教师具有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专门特点。但在实践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离专业化的水平还差的很远,对幼儿教师专业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有助于对幼儿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实践障碍进行思考分析,明晰当今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况,找出差距,为幼儿教师专业化指出努力的方向。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一)学科和专业知识是基础,实践能力是核心

专业知识是体现幼儿教师专业特点的最重要的依据。L.S舒尔曼所建构的教师专业知识的分析框架比较有代表性,他认为教师必备的知识至少应该涵盖如下几个方面: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情景知识、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1]可见,幼儿教师要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要有广博的学科性知识,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课程与情景教学的复合性知识体系。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的能力则是专业发展的核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实践能力要求幼儿教师面对复杂的教育情境时,能抓住教育契机,进行快速思考和探究,根据现场的情况调动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作出创造性的行动。实践能力的获得不是朝夕之功,是教师经常对自己的实践经验反思总结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的过程。

(二)由权威角色向多重角色转换是关键

《纲要》对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是这样界定的,幼儿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并敏感地察觉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由此看来,和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关系是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有学者指出,幼儿教师应承担多重社会角色,包括幼儿身体健康的护理者,认知发展的促进者,适宜环境的营造者,游戏的参谋和同伴,社会化的指导者,健康人格的塑造者,同时还应是具有不断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儿童教育研究者。[2]可见,随着《纲要》)的颁布,学者们的倡导,教育行政部门的宣传,由权威角色向平等角色转换,由经验型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过渡是广大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合作精神与反思能力是重要保障

幼儿教师除了与幼儿要建立良好的关系外,还要和其他教师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瑞吉欧教学的代表人物马拉古齐提倡教师的合作学习。他认为“教师必须放弃孤立、沉默的工作模式”,在团队中学习,通过教师成员间的相互对话,使个人的思想在团体中相互交流、相互激荡、相互碰撞,彼此影响,从而产生新的见解。[3]家庭与社区也是幼儿教师合作的重要对象,《纲要》总则第三条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可见,幼儿教师除了要利用家庭、社区的力量为幼儿创设一个优良的大环境外,还要多和家长交流,争取家长的支持,使幼儿在园所获得的经验能延伸到家庭中;同时,让每个幼儿在家庭中所获得的独特经验能在园中得到共享。

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自我各方面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和不断修正,进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的过程。反思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已得到了众多研究的证明。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4]因此,幼儿教师要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就要对一日生活的实际教育情境与自身教育经验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批判反思,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和能力。

以上方面是笔者结合《纲要》和相关学者们的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特点所做的归纳与总结。但这些特征能否在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得到体现?根据笔者多年幼儿教师的经验,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是和教育理论脱节的。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如:Liu&Feng,(2005)认为,近20年来中国幼教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是一种由上至下的改革,教育决策与教育实践脱节。(2)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改革,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改革脱节。(3)是一种理想化的改革,教改与现实情况脱节,现实条件并不配套。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念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5]那么,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实际状况到底是怎样的呢?抛却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低、社会公众对幼儿教师的期望值低这些阻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宏观因素外,幼儿园内部微观层面有哪些方面阻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呢?笔者主要从幼儿园内部微观层面来分析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障碍。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障碍

(一)幼儿园内部管理层面

1. 幼儿园教师专业自主权欠缺。教师专业的自主性主要应表现在教师有权决定自己发展的方向。而实际情况是幼儿园教师的行为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公众、园长、保育主任等多方面的控制,幼儿园教师的自主权有争议,决定权受到怀疑,教师权威也遭到严重挑战,由不懂幼教的人来领导幼儿教育的现象并不鲜见。[6]除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控制及社会公众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认识不清等外部因素影响了幼儿教师的专业自主权的发挥外,幼儿园内部的管理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幼儿教师的自主性,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很多幼儿园都有由上而下制定的一系列的繁琐的规章制度,在层层制度所包围起来的工作环境中,常常使幼儿教师陷入事务性的忙碌中,致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仔细观察孩子、研究孩子,不能自由安排教学时间和工作内容,教师成了僵化制度的实施者、秩序的服从者,日复一日地按部就班的工作使教师失去了创造力和个性,极大地限制了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发挥。 转贴于

2. 业务培训得不到保障。我国幼儿教师的入职的门槛较低,一般是中师学历,求学期间以技能、技巧的训练为主,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欠缺,专业素养不足。工作后,幼儿园教师业务培训缺乏计划性,由于受到资金、时间、人员安排等因素的限制,不能根据需要进行培训,造成培训工作的不平衡:有的教师多次受到培训,而有的教师培训机会极少,忽视对保育员的培训。[7]特别是私立幼儿园的教师更无法保障他们培训的权利。即使在一些能提供培训机会的幼儿园,培训效果也值得商榷,往往将学科理论知识作为培训目标,忽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和提高,业务培训的内容无法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激发不起幼儿教师继续学习的热情。

(二)幼儿教师个人意识及能力层面

1. 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欠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积极的教育科学研究,正是脱离科学研究使幼儿教师失去了应有的学术声誉和专业地位,这就迫切需要通过积极的教育科学研究使他们获得应有的尊严。[8]尽管学者们满怀振兴幼教事业的豪情来大声疾呼教育科研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实践中的很多幼儿教师却意识不到科研对他们工作与生活的重要性。他们往往仅凭有限的经验应付各种问题,漠视实践中的情景性的教育问题,无法进行分析、总结与提升,所以就很难探究其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更谈不上用教育理论对其进行深入思考与理性分析并做出行动。这种状态导致他们研究能力的不足,阻碍了其教育观念、认知水平和教育能力的提升,影响了他们对幼教规律的掌握和运用,从而也造成了现实中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2. 专业发展意识薄弱,职业倦怠突出。幼儿教师要获得专业发展应该对幼教工作有着深入理解与强烈的认同感,愿意全身心的投入幼教事业中,明了幼教事业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致力于改善自身专业素养以满足社会的期望,但现实中很多幼儿教师不了解自身职业的专业性,认识不到幼儿园教师职业本身有很大发展空间与美好的发展前景,很多幼儿教师处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应付状态。思想观念的偏差导致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不足,缺乏勤于钻研及反思探究的敬业精神,无法灵活机智的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不少幼儿教师对工作失去了应有的乐趣,缺乏成就感和幸福感,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

3. 家园合作与团队学习流于形式。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低水平影响了其与家长们的合作关系。由于无法对幼儿行为进行仔细观察、探究、分析与思考,导致幼儿教师不能正确评估幼儿的发展水平,无法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家园合作”只停留在诸如向家长谈谈幼儿在园的进餐情况,午休情况等形式主义的合作上。同样的原因使教师无法深入了解幼儿的需求,无法根据幼儿的兴趣准备教育活动的内容,所谓“团队学习”只不过是讨论如何将计划好的教材内容灌输到幼儿的头脑中,这种脱离了幼儿,只是单纯“准备教材”的合作也流于形式主义,难以擦出思想的火花。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专业化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幼儿园等多方面的努力。除了在宏观层面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改善幼儿园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制定可操作性的政策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外。更重要的是,在微观层面,幼儿园要改革内部管理,唤醒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注释:

[1]潘君利.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解决的三大问题[J].早期教育,2009,(3):7-9.

[2][8]邓泽军.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与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07,(11)51-52.

[3][9]胡金姣.对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9,(8):60-62.

[4]刘岸英.反思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2003,(4):40-42.

[5]朱家雄.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谈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J].幼儿教育,2009,(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