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交通行政审批工作思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以环评为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文/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成立于2005年的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是重庆市环保局下属的事业单位。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通过调整工作思路,转变职能,适应新形势,将评估中心的定位从“面向社会的环境咨询”调整至“为行政审批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工作重心也从“项目评估”调整至“全市环评质量考核及技术监督”上来。通过对工作定位、工作重心的调整,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全面的环境技术支撑。
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评估工作不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拦路虎”,反而是优化项目建设的“调节器”,为建设项目的顺利建成和投运提供基本保证,可以有效避免项目因盲目上马后无法满足环保要求而造成的损失。但原有的技术评估工作方式在“简政放权、服务发展”的大背景下,存在着需要向企业收费、服务时间长等问题。对此,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结合国家、地方的一系列要求,大刀阔斧地对评估工作进行调整,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减免审查收费,减轻企业负担
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按照相关要求,积极协调市环保局、区县环保局以及各级财政部门,将由重庆市环保局及部分区县环保局审批,且经评估中心进行技术审查的建设项目的审查费用,改由市财政承担,不再向企业收取,企业在技术审查过程中不再支付任何费用。这不仅大幅减轻了企业负担,还优化了支付过程,让审查过程更加便利。
提高审查效率,保障项目进度
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转变思路,在提高审查效率,压缩审查时限的同时,促使环评机构缩短环评时间,使项目环评进度进一步加快。一是建设全市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系统,全面实现项目技术审查网上申报。自开通网上申报以来,共有530余个项目申报成功,有效减少报件往返次数,为企业平均节省时间3~5天,项目技术审查申报一次性受理成功比例从75%左右提高到90%以上,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报件由于要件不齐、资料不全、“跑两次路”的难题,切实保障企业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企业“少跑路,少花钱,多办事”。二是报件流程大幅度优化。企业通过会商系统提前报送所有资料的电子版,并了解相关要求程序。将相关纸质文件送至评估中心后不再需要履行其他手续,在2~3个工作日就可以安排技术审查会议,比以往程序可节约近一半的时间。三是缩短环评文件报批版的报送时限:将技术审查会后环评文件报批版的报送时限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这样不仅压缩了整个环评阶段的时间,更倒逼环评单位在环评文件编制的全过程中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开展项目跟踪,超前服务项目建设
针对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常态,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从宏观层面着力于服务和支撑经济发展,确保全市重点项目,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等能够顺利落地。参考国家及全市2015年重点项目清单,根据“重点项目,提前介入;主动跟进,掌握进度”的思路,建立台账,主动跟进项目情况,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及时研究和解决重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环评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保障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
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依托技术优势,发挥平台效益,为各级环保主管部门提供高效、优质的技术支撑,确保审查、审批质量不下滑,共同抓好全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优化技术服务,为行政审批把好关口
随着环评调整、改革的新形势,国家层面,环保部将火电站、热电站、炼铁炼钢、有色冶炼、国家高速公路、汽车、大型主题公园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地方层面,重庆市环保局已经了最新的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目录,各级环保行政审批压力不断加大,评估中心将切实采取措施,转变工作思路,抓好技术审查工作,为重庆市环保局及各区县环保行政审批做好技术支撑。
加强技术管理,为区县提供监督指导
随着审批权限的下放,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将做好技术指导工作,指导区县在技术审查过程中完善审查程序,掌握审查要点,并且强化与中心的沟通交流,“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同时,为了使审批权限放下去后区县能接得住、管得好,还要严格区县环评质量监督工作,确保全市环评审批质量稳中有升。
一是建立完善相关机制体系。环评文件质量监督工作的抓手在于环评文件质量抽查,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正在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抽查程序规定”,从规范程序、明确责任、过程控制、跟踪整改等方面着力,进一步明确了质量抽查的具体步骤、问题反馈和结果应用等内容,以确保抽查工作的规范、客观、公正。
二是全面加强抽查工作的力度。从数量上,实现全市各区县、各环评机构的全覆盖;从质量上,采取多样化的抽查方式,按照专家审查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模式,对环评文件进行质量评定,做到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结论准确。
三是强化抽查工作的结果应用。坚持检查与指导、整改与落实相结合的原则,对环评文件质量抽查存在重大问题的环评机构依照信用管理办法记分处理。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应的区县环保局和环评机构。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将积极进行跟踪管理,做到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处理问题”。
致力开拓创新,为“三同时”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加强“三同时”过程管理,是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能更好地为建设项目及环境管理服务。熏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受市环保局委托,开展了多年的设计备案工作,下一步将继续总结、梳理“三同时”技术审查实践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提供优化解决方案。完善“三同时”环保设计备案工作,增强环保设计技术审查力量。创新试生产现场核查工作,有效减轻和预防项目试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环境风险。开拓环境监理管理工作,按照要求加快推进相关工作。
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利用技术及资源优势,全面加强环评机构管理、业务培训与指导,积极构建交流平台,及时把握行业动态,引导全市环保技术行业健康发展。
完善制度措施,全面加强机构管理
环评机构管理是新形势下评估中心的重要工作内容,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将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强化环评机构日常监管,落实环评机构信用管理制度。一方面完善机构管理制度。以《重庆市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为基础,制定更为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管理制度,促进环评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内控制度,从源头抓好环评机构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开展好环评机构现场检查。组织人员完成在渝注册的37家环评机构的现场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资质”“人员”和“质量”三大方面。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环评机构及时整改到位,形成“检查有结果,问题有反馈,整改有效果”的良性循环。
开展培训交流,着力强化业务指导
一是加强培训学习。通过积极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打造一流的环保从业队伍。每年均协调环保部、重庆市内市外专家,为全市环保从业人员开展各类环保技术专题培训会或研讨会。二是加强技术总结。定期编制完成环评管理文件汇编、各类项目技术评估要点,并免费向环评机构、管理部门发放。针对环评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时约谈机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加强沟通与交流。对有问题的环评文件逐步建立跟踪管理制度。三是强化学习交流平台建设。通过编印评估工作动态,建立网站、QQ群等多种形式,畅通信息交流渠道与平台,及时传递最新的环保法规、政策、规范、标准以及工作动态。
注重培养管理,致力专家队伍建设
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致力于环境技术评估专家库的建设,真正打造一支“用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专家队伍。不断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多方吸纳各类专家参与环评技术咨询工作。经过多次筛选和不断优化,目前,重庆市环境技术评估专家库已吸纳343名知名专家,涵盖了环境影响、工艺技术、环保治理、清洁生产、技术经济等各领域专家,为全市环保事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抓好专家库建设,培养吸纳优秀人才。建设“专家之家”网络平台,建立电子化、信息化的专家库系统,推进专家管理工作升级。做好专家库的更新、续聘等工作,实现专家动态进出、有效管理,根据工作需要主动吸纳紧缺优秀人才入库。强化专家培训教育,做好新人库的专家培养,定期组织专家培训、座谈、交流,进一步提高专家职业素养。
二是注重专家考核与奖惩,明确专家工作权责。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在专家管理方面始终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一方面通过技术人员对专家在日常审查活动中的纪律遵守、工作态度、专业水平等方面表现进行考评;另一方面结合各区县专家使用情况,报备、了解、掌握专家在全市的履职情况。对专家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评,作为续聘或者相关工作的依据。
三是细分专家子库,分级分层管理。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在不断拓展专家管理工作外延的同时,创新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分类别、分项目的分层分级管理模式。根据专家综合情况,按照“核心、紧密、外围”的思路实现分类管理。在现有专家库、备用库的基础上根据业务类别再分门别类建立子库。
基于交通信息卡技术 加强“黄标车”限行管理
文/重庆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中心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重庆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重庆市“蓝天行动”实施方案( 2013-2017年)》中关于强化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限期淘汰“黄标车”的要求,促进“黄标车”淘汰更新,保障机动车增长所需的环境容量,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2013年,重庆市政府了《关于主城区限制“黄标车”行驶的通告》(渝府发[2013] 56号),在主城区内环快速路以内(含)所有道路以及渝都大道(人和立交至双凤桥立交路段),从2013年9月1日起,每天7:00至20:00,禁止“黄标车”行驶。从2014年9月1日起,全天禁止“黄标车”行驶。启动“黄标车”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根据重庆市政府要求,市公安局负责查处违反限行规定的交通违法行为,而“黄标车”限行管理路面检查具有人力资源耗费大、难于持久开展、纸质标识真伪难以识别、取证困难等问题,“黄标车”限行执法工作遭遇瓶颈。
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黄标车”限行执法,重庆市经信委、市公安交管局、市环保局启动“基于‘重庆交通信息卡’建设‘黄标车’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项目,2013年9月, 《利用重庆市交通信息卡(电子牌)建设“黄标车”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技术方案》通过专家审定,该系统由重庆市城投金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建设,每年系统的使用部门通过采购公共服务的方式,向项目建设单位支付运行维护基本服务费。建设基于交通信息卡(电子牌)的“黄标车”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
由重庆市城投金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重庆市智能交通物联网大数据服务平台”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批准实施的信息化试点、智能交通物联网示范工程和重庆市重点推广应用项目。该平台充分融合射频识别(RFID)、IC卡、视频、微波等成熟技术,实现车辆驾驶证、行驶证、车牌的电子化,已累计发放1100多万张电子卡。
利用该系统动态采集全市城区主干道、内环快速路和绕城高速交通信息,可提供多纬度、可量化的交通大数据,通过采集的实时道路通行数据,支持车流统计分析与预测、动态交通诱导联动、车牌防伪、道路交通管控稽查执法,从而全面提升城市交通组织、指挥和控制水平,强化交通或车辆专项整治工作力度,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系统还服务于全市路桥通行费、车船税、养路费的征收管理,在全市1200多个收费车道,所有车管所、车检站、停车场等领域实现规模应用。
基于交通信息卡(电子牌)建设的“黄标车”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由“环保标志电子登记系统”、“黄标车”(电子牌)信息复合采集点、环保标志信息数据库系统、“黄标车”动态信息数据处理系统、公安交通管理局执法系统等部分组成。
该系统通过在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机构增设手持RFID设备,在电子车牌中录入机动车环保标志信息,通过道路RFID信息采集系统全天候自动取证,实现机动车环保标志数字化及防伪,对进入限行区域的各类车辆进行跟踪与控制,精确掌握渝籍“黄标车”进入限行区域的情况,通过市环保局“机动车环保标志信息管理系统”与市公安交管局“交通执法系统”的信息交换,实现“黄标车”限行管理的自动化、动态化和精细化,可以避免“黄标车”限行管理中路面检查人力资源耗费大、难于持久开展,纸质标识真伪难辨、取证困难等问题,有助于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持续开展。
“黄标车”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有序推进
2014年4月,经多次协商讨论,重庆市公安交管局、环保局、城投金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系统建设推进工作会,会议就系统建设及使用达成一致意见,并与城投金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利用“重庆交通信息卡”(电子牌)项目实施建设“‘黄标车’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合作协议》。
2014年以来,重庆市环保局、公安交管局、城投金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推进系统建设工作,截至目前,“黄标车”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外场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2014年9月,“黄标车”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投入试运行,根据市环保局提供的“黄标车”明细,2014年9月至今,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查处违反限行规定的交通违法行为累计14871车次。
利用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
一、应对挑战确保交通建设项目实施
九三交通局的奋斗目标是: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加强行风制度建设,实现交通向“四高”发展,即建成高质量的通村公路;创出高标准的运管秩序;带出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建立高效率的运行机制。
当前垦区正在实施“抓城、强工、带农”战略,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城镇化、工业化还是农业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垦区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才是初步的、低层次的和不完全的,随着“抓城、强工、带农”不断向纵深推进,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高,交通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交通人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但是,九三交通局坚信,只要站在全垦区交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真组织好、谋划好、实施好,就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2010年,九三农垦基础建设项目90个,全局计划投资2.3亿元。如何把交通基础建设项目落实好不仅是摆在交通局人面前的重任,也是对交通局的考验。
在公路建设项目上。一是全年投资7 581万元,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哈拉海、七星泡、山河三个农场79.8公里的通村公路建设任务;二是投资93.8万元,完成跃进、荣军农场13.4公里通达路的建设任务;三是投资52万元,完成七星泡农场新抚钢桥危桥改造任务。
在公路养护项目上。首先是争取总局交通局投资409万元,农场配套资金500万元,完成1 192.9公里的公路养护任务;其次,是投资60万元,完成红五月农场南阳河桥的大修任务;再次,是投资563.2万元,完成九三分局局直、嫩北、鹤山、跃进、嫩江、建边等农场和52公里的前嫩线绿化风景线建设任务,确保实现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QMI值66。
在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上。一是投资170万元,完成七星泡农场、嫩江农场、山河农场、嫩北农场、红五月等农场20个农村客运分站建设任务;二是争取总局交通局三年投资1亿元完成九三分局26万平方米粮食仓储、农机停放物流中心的建设任务;三是投资56万元完成56个城镇公交停靠站点建设任务。
二、奋力进取落实 “1233” 交通建设工程
围绕“一个中心”,实现公路建设提档。紧紧围绕公路建设和管理这个中心,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提高公路的整体通行能力。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做到“五个支持”。即:支持农场硬化“出口路”、砂石路;支持改造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路”;支持改造职工群众从事农业生产途径的“断头路”;支持改造通往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专用路”;支持建设通往主要景区的旅游路。同时,要坚持常年开展治超工作。九三分局公路建设质量和标准在垦区乃至全省是领先的。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面前的紧迫任务。因此,我们要始终树立“三分建设,七分管养”的科学养路思想,走建设、管理、养护并重之路,最大限度地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发挥公路效益。加大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治理力度,建立长效治理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治理效果;加大公路养护和绿化力度,做到有路必养,养必见效。
抓好“两项重点”工作,实现运输服务提质。一是以分局建设现代大物流园区为契机,加快全局各场物流中心与分局现代大物流园区的对接,整合全局物流资源,实现信息、产业、人力等资源的共享,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二是以分局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为契机,积极推广城镇公交车发展经验,开通红五月农场、大西江农场城镇公交线路;加快农村客运业发展,积极开辟通往管理区的农村客运线路,做到“三个延伸”:向边远或偏远居民区延伸;向经济不发达、职工群众出行不便的居民区延伸;向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居民区延伸。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进程。
创建“三种环境”,提升行业服务效率。一是继续完善交通“一站式”服务大厅的功能,研究和制定各项便民措施,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敝开大门倾听民情民意民生,切实畅通群众咨询投诉渠道,创建和谐的办公环境。二是简化办事程序,行政审批实行一口对外、一地办结,进一步简化业务流程,缩短办理时间,切实为运输业户和群众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创建高效的办事环境。三是大力推行一张笑脸相迎、一句热情问候、一杯净水解渴、一把椅子让座、一个满意回答等“五个一”实践活动。以创建活动增强广大职工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创建文明的服务环境。
建设“三个交通”,加快行业发展速度。一是继续加大交通法制宣传力度,加强交通执法队伍建设,完善交通执法监督长效机制建设,提高交通行政执法水平,建设一个法治交通。二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对公路建设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和设施的检查,对从业人员坚持安全教育培训;在道路运输安全工作中,要认真落实“三关一监督”的管理职责,严格运输市场管理,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严厉打击非法、违规运输行为,确保运输安全,建设一个平安交通。三是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的工作方针,在全力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创建水平,加大交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具有行业特色文化的建设活动,在全系统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建设一个文化交通。
三、站在新起点树立新形象
一、2011年工作总结
(一)继续强化区域综合管理工作。
火车进入改造阶段,因汽车、中巴仍正常运行,目前区域日平均客流量仍保持在3万人左右。可以说,改造期间,综管办的管理职责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由于区域内不间断地实施道路封闭挖掘、地下管线施工、公交站及行道木移位等工作,管理环境和工作重心也随之发生调整,使得管理压力和难度并未减弱,综合管理工作仍不容懈怠。我办以改造为契机,及时总结改进经验不足,加强内部整合创新工作,以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一是在管理方法上,在日常管理中推行精细化管理,细化定点管理及巡逻人员排班表,使各项工作都能做到个个有岗位、人人有责任、事事有标准、件件有落实,使管理工作处于高标准、高质效的长效运行状态。二是在督查方面,推出线块结合强化督查方案,做到线抓块管,把线块力量有效整合起来,充分发挥综合整体优势,形成工作合力,争取最佳管理效应。三是在管理力度上,继续加大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保持区域严管重罚的管理氛围。今年1至9月,我办共查处各类行为11706起,其中盘查1590起,建立嫌疑人档案220起,查扣无证设摊1531起,查处“黑车”87起、“残的”非法营运193起,客运车辆违规经营1858起,违停抄告4931起,当场处理交通违法案件542起,暂扣违法车辆119起,抓获违法对象52名等。四是全力做好重点工程工地周边秩序保障工作。协助建设部门做好广场改造前期道路封闭、树木移植等保障工作;落实广场现有管理设施(监控探头、交通标识标线、值勤室等)的搬迁工作;通过设置横幅、工作人员现场服务等做好改造、公交线路改道等引导宣传和候车秩序维护工作。
(二)圆满完成今年春运、清运、“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和特殊时期的秩序保障工作。
针对节假日客流激增的特点,我办坚持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全力做好秩序保障工作。一是有条不紊地推进安全检查,设立安全临检点,检查大巴、中巴、私家车等车辆1000余次,主要严查大巴、中巴违规超载,查扣车内加座小板凳,严查私家车违规停车、酒后驾车等不法行为。对超员客车一律责令驾驶员卸客转运,保证超员客运车辆不出广场。二是完善交通疏导服务。在汽车、中巴、公交车站等周边增加管理岗点,增加每日巡查次数,维护秩序并保证过往旅客财产人身安全。三是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在交通主干道悬挂交通安全宣传横幅20余条,组织防骗防盗、平安出行、志愿服务等主题各异的宣传展览、城管义工活动3次,发放《2011年春运服务指南》、《珍爱生命、拒绝酒驾》等春运宣传资料1000余份,发放《平安出行手册》1万余册,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借助新闻媒体,围绕工作重点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开展宣传活动。今年以来,综合管理工作被省级及以上媒体报道8次,市级媒体报道61次,使工作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以“迎创”工作为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我办将“迎创”工作作为今年以来的中心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查找问题和薄弱环节,以“最直观影响市容、群众最深恶痛绝、最难解决的热点问题”为抓手,研究落实整改措施,建立长效管理与突击整治互动机制,在强化日常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月月有行动,天天强管理、时时见成效”的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活动、“残的”非法营运专项整治等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今年3月,我办开展了为期一月的“残的”专项整治行动,共查处“残的”非法营运70起,拆除“残的”私自改装的顶棚13起;今年3月至4月,开展了为期两月的非机动车、行人违法处理专项整治,共查处电瓶车载人等违法行为121起;今年7月,我办开展了“黄牛”专项整治行动,创新管理新点子,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开办“黄牛”学习班,对那些屡教不改的“黄牛”及时带离现场,并在办公室开辟出一块专门的场地,安排专人给“黄牛”上课,提高其守法意识,不给其拉客的机会。至今已开办学习班40余次,教育“黄牛”200多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针对夏日炎热“黑车”有所抬头的现象,我办从7月21日开始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整治活动,重拳打击“黑车”非法营运,截至目前已查获“黑车”18辆。另外,我办根据管理需要,在西路口原铁路售票处门口划出“货的”临时停车位10余只,规范“货的”停放秩序,从源头上解决了“货的”来回兜客的现象。针对妇儿医院车辆改由西路后门进出的现状,我办又及时在西路一侧设置了妇儿医院车辆专用通道,并加派力量维护现场秩序,有效缓解了西路车辆拥堵现象。
(四)扎实推进“三思三创”主题实践活动。
根据区里统一部署,我办自今年2月起深入开展“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立了“三思三创”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部署大会。在《综合管理》工作简报和门户网站开辟专栏,跟踪宣传报道“三思三创”活动开展情况。深入汽车、中巴等企业、楼宇发放《告知书》500余份,制作宣传横幅10条等,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制定了包括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党组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会等内容的活动计划。各科队通过讨论座谈的形式,围绕“五找八问”和“思什么、怎么创”等主线,认真开展了“树标杆,找差距、创一流”活动。每位同志填写了《“促思想解放、增发展干劲”专项活动情况登记表》,掀起了一股“我为科学发展建言献策”的热潮,与此同时,领导班子还广泛开展了谈心交心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经认真疏理归类,共分为20条意见建议,内容涉及综合管理、队伍建设、立法保障等五方面,我办坚持分类整改的原则,有的放矢地抓好整改落实工作。积极落实党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专题召开科队长参加的效能建设会议,全体人员签订了《执行“禁令”承诺书》;严肃工作纪律,在办每间办公室门口设置了工作人员去向牌,认真执行区纪委关于上网的规定。认真办理“三思三创”督办件。截至目前,我办共接到区“三思三创”督办件2件,全部按时办结,满意率达到100%。
二、明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强化区域综合管理力度,平衡过渡新火车站区域的管理。
火车站于去年9月8日实施全封闭改造后,汽车的拆迁改造可能于年底启动,中巴要等火车站建成后直接搬迁入新,这意味着火车站改造期间,汽车、中巴仍有很长一段时间保持正常运行,所以综合管理工作仍不容懈怠。我们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线,以优化区域环境和塑造区域形象为重点,着力抓好突出问题及疑难问题的治理,深入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确保火车站改建期间治安、市容、营运、交通等各类秩序井然。
(二)继续做好制度完善、队伍整合工作。
新站建成后,“硬件”上去了,我办如何准确把握管理现状和面临的形势任务,以科学的方式进行管理,从“软件”上跟进,为将来管理一个全国一流站区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要对未来的管理工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并积极借鉴全国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整合管理力量,深化巩固“综合管理、统一执法、按职办案”综合管理模式,优化“动态化、网格式、全覆盖”的执法管理勤务机制,严格落实线块结合强化督查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同时,大力加强队伍建设,紧紧围绕日常要点难点工作,抓住管理执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强化政治思想、业务能力的学习培训,塑造一支高素质的综合管理队伍。
(三)启动区域性立法前期准备工作。
这三年的管理经验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区域性立法的缺失已成为制约综合管理工作科学发展的“瓶颈”。一是区域综合管理的法律地位不明确。二是法律法规存在空白区和“盲点”,使得“黄牛”拉客、“电的”、“残的”载客等行为处理起来无法可依。我办要以改造这一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人大、法制部门的交流与联系,多方反映区域性立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起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对区域性立法工作的重视和关注,努力推进区域性立法步伐,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区域性立法前期准备工作。
(四)为着手新站区域管理,提出管理区域范围及职责方案,请区里确定。
情况的视察报告
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部分代表向大会提出了《关于将漳州市城市公交建设列为2005年为民办实事工程的建议书》,强烈要求加强我市市区公交建设。人大作为民意机关,人民的呼声就是其工作指向。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将这项工作列为今年视察的一项重要内容,由黄和东副主任带领人大城环委、人事代表委、办公室和研究室的同志组织实施。法制委、侨台委和芗城区、龙文区人大常委会也派出领导、代表参加视察,建设局、公交公司、长运公司、漳州电视台、厦门日报驻漳记者站也派人参加学习、考察活动。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经过近一段时间的工作,视察活动已靠一段落。
为保证取得成效,这次视察采取了一些新的做法,主要是“一个发挥、三个结合”,即: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和整体优势,邀请16位代表参加视察。实行本地明察暗访与赴外地参观考察相结合,代表不亮身份全程搭乘公交车,对19条公交线路运营情况明察暗访,还赴厦门等地参观考察,着重了解公交公司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实行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邀请漳州电视台派出专题记者组参与调查视察,及时制作播放反映公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电视新闻,增强视察效果;实行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相结合,召开有13个政府职能部门参加的座谈会,推动其形成共识,增强服务意识,促进公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整个视察工作坚持以实事求是、促进问题解决为指导思想,本着多研究探讨体制、机制问题,多提实质性、建设性建议的原则,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视察情况汇报如下:
我市市区公交建设的现状
城市公交事业是城市公用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城区范围的拓展,市区公交建设从中获得了新的动力,取得了长足进展。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用改革的精神,探索城市公交运营机制。有别于外地的做法,我市市区公交事业是由长运集团公司和市公交公司按合作协议共同来运营,实行线路经营权和场、站、台等经营权“两权”分离,这种机制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对我市公交事业步入发展轨道起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线路运营方式上,采取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做法,现有5线路承包给个体经营。二是城市公交初具规模,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公交企业拥有公共汽车153部,开辟公交线路19条,线网总长278.5公里,线网密度4公里/平方公里;投入使用的公交候车亭35座,建有一个占地27亩、停车容量120部的公交综合停车场;积极提供良好的服务,实行月票、老人半价、离休干部免费等优惠政策吸引市民乘坐,办理月票从最初的200张发展到1800张,现每月约有50万人次乘坐公交车。三是积极制定公交规划,为公交建设提供依据。1986年制定了《市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随着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在1995年和2004年又先后进行调整、修编。四是政府职能部门积极扶持公交事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如公路稽征部门每年为公交企业减免规费185.9万元。建设部门加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今年又计划投建30座以上标准公交候车亭,计划投资160万建设回车场,投资620万元征地30亩建设公交停车场和附属用房800平方米。公安机关开展了“反扒”专项活动,促进了公交车治安情况的好转。2004年10月至今,仅发案16起,比整治前下降了86.5%。五是市区公交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良好的机遇。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区发展摆上政府工作议程,群众出行对公交服务的需求量在扩大,依存度在提高,迫切希望能建立一个“安全、方便、舒适、快捷”的市区公交运输系统,这为进一步发展公交事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群众基础。
市区公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公交事业正步入发展轨道,但市区公交建设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尚未形成,公交建设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建设发展资金紧缺,场、站、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目前,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公交企业投资主体单一,筹资渠道不宽,融资能力不强,建设发展资金紧缺,影响到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公交规划,市区道路至少需建设200多对400多座停靠亭。而目前除胜利路、南昌路仅有的11对22个外,大多数的公交线路均无停靠亭。有的路段也只有个把站台,无任何线路标示牌。公交线路起点、终点的回车场严重不足,至今仍没有一条线路有政府明文认可的始、终站。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带来了许多弊病,如随地招手、随地停车,造成无法准点到站、准点发车和正常运行,失去了公交车的公信度和对市民的吸引力;在路边回车,既影响交通秩序又存在安全隐患。据统计,公交企业每月由于这方面原因给顾客带来不便而收到的投诉电话125个左右、投诉信10封左右。
二是公交车数量不足,公交线路形不成网络,公交服务供需矛盾大。按照“畅通工程”评价标准(C类城市三等),每万人必须具备8.0标台,计算需有公交车辆400部;但目前漳州市区仅达5.2标台,仅有公交车辆153部,公交车台数严重不足。加上市区道路建设布局不合理,断头路多,老城区人口密度大、路面窄,公交车无法行使,难于有效构造覆盖整个市区的公交线路网络,造成市民出行想乘公交车不方便,从而抑制了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在一些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居民小区、市区附近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及旅游休闲景点,迫切需要开通公交线路,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一些地方尚未开通,已开通的地方车次少、候车时间长,限制了城市公交网络的扩大和公交服务的拓展。
三是发展环境不优,公交线路拓延受“摩的”的强行阻拦,公交车运营亏损严重,经营发展举步维艰。对市区公交事业的发展,政府政策扶持不到位,突出的一点就是对与公交客运存在竞争关系的人力三轮车、二轮载客摩托车、无牌证“面的”和具有替代关系的私人摩托车、自行车的发展,在规划、引导、管理等方面都不到位,没有实施有效的管理限制政策。据有关部门统计,市区现有二轮摩托车12万多辆,而且每天以70辆左右的数量在增长,成了发展公交事业一个掣肘。公交路线延伸到蓝田开发区受“摩的”围堵,矛盾激化,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不得不停开。从公交企业内部环境看,无论是长运集团公司还是公交公司,都未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其管理经营很多方面还沿袭计划经济的做法和传统,务实创新、锐意改革的企业文化还没有形成。企业领导层还面临着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应用市场经济手段开拓业务的新课题。而且驾乘人员多为临时招聘人员,流动性较大,加上工资待遇、社会保障较低,影响到素质提高和服务优化。内外环境不优,加上公交行业的公益性,服务、定价要考虑老百姓承受能力,使公交车运营严重亏损。自2000年至2005年3年期间,我市公交企业亏损515万元,成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一大难题。
归结起来,当前我市公交存在“四个不到位”,即车辆配备不到位,线路站台设施不到位,资金投入不到位,服务环境不到位。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政府的外部原因,也有企业的内部原因。而最根本、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公交定性、定位有偏差、发展战略不明确和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未理顺。
一是公交定位不明确,公交优先不落实,政府扶持不到位。从我市目前的情况看,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并没有明确和牢固树立起来。在众多的城市交通工具中,各相关部门对是否把公交车作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尚未形成共识,因此,就未能对其他交通工具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与公交优先相配套的管理政策。城市公交企业在市场化进程中具有双重性,作为公益性公用事业企业,其定性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切实保证,尤其是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政府往往把公交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和市场运营主体,在公益性与盈利性关系处理上片面强调后者,要求其实现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致使公交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历史欠帐多。
二是城市公交规划、建设滞后。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公交规划的依据。过去几年,我市城市总体规划每五年进行一次调整,几经调整,而城市公交规划建设自1995年编制虽经二次修编,但都跟不上城区总体规划的调整,存在着公交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一些重要的公交基础设施未能纳入城市规划之中;有的虽然做了局部规划,却没有得到很好执行,仅停留在规划图上。目前,我市存在的公交基础设施滞后,公交线路网络不全,市民出行“望车兴叹”的问题与规划工作不无关系。
三是公交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不顺,发展制约因素多。从管理体制上看,一个突出问题是公交企业依然没有脱离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企业经营活动被政府行政审批控制着,如新开公交线路及其延伸、票价制定、人事安排等,都缺乏必要的自,在一定程度上仍是政府附属物。同时,存在着多头交叉管理的现象,有权管理的部门多达10多个,许多问题难以协调和解决。如建设部门负责市区范围内的公交线路规划管理,而跨出城区的公交线路则由交通部门负责审核批准。目前在全市19条公交线路153部车辆中有9条、26部车辆属跨出城区运行的路线,归交通部门批准、管理。在我市公交线路已跨城区范围经营的情况下,建设、交通等部门的协调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在运营机制上,我市走的是独家垄断经营,实行集团化管理的发展模式,由市长运集团公司与市公交公司共同管理,实行线路经营权与场、站、台建设经营权“两权”分离,虽然这一模式在实现公交事业起步时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城区扩展已暴露出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如人力资源无法综合使用,公交公司有人无事做,而长运集团公司每年要招聘200人;优势无法充分发挥,长运集团公司有资金优势,却无场、站、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权,公交公司有经营权却受到资金“瓶颈”制约。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不顺已成了公交事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四是公交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发展后劲不足。公交企业是公益性的公用事业单位,可以亏损经营,由政府给予财政补贴。但它毕竟还是企业,还得讲求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效益,不能因为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赋予的任务,在发展问题上就一味地诉求于政府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扶持。从目前情况看,我市的公交企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情况,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微观经济主体等、靠、要的思想较浓,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积极运用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手段,通过改革来打破发展制约瓶颈。在政府资金支持、政策扶持不到位的情况下,企业陷于严重的亏损经营中。这种运行机制所产生的问题暴露无遗,亟待解决。
进一步推进我市市区公交建设的建议
市区公共交通是城市的窗口,是城市的动态形象工程,是城市建设与发展进程中的基础性与先导性行业,对发展城市经济和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必须站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市区公交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民意工程切实抓好。为此,我们建议:
(一)牢固树立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明确公交定位,为公交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公交优先是克服市区人多地少、车多路少、拥挤堵塞等矛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首选,是各地在城市发展过程形成的一条经验性共识。公交优先包括政策优先,投资优先,规划用地优先,通行时间优先。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在公交企业起步阶段,政府要从公用事业的角度更多给予政策倾斜,企业一旦走上了自我发展的轨道,则要以市场经营主体的身份,更多地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发展壮大。鉴于我市公交企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在资金支持上要加大投入,在条件允许下,设立城市公交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列入今年工作计划的建设项目,要狠抓落实;抓住市区道路改造建设已完成这一有利时机,加快公交停靠亭、线路牌等的修建、调整。对郊区已开通的公交线路要尽快建设简易的停靠点和线路牌。在政策扶持上,要加大市区对人力三轮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整治力度,按照市区严禁摩托车载人,逐步取缔人力三轮车载人、限制摩托车报牌数、减少自行车“三步走”的工作思路,把“限制”摆上工作日程,适时实施规范、取缔的政策。在目前情况下,建议对部分路段实施交通管制,开辟公交专用线,形成公交绿色通道。
(二)要加强规划工作,提高城市公交规划建设水平。处理好公交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关系,研究、界定城区范围,要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的水平,以科学、权威的城市总体规划来指导和规范公交规划建设。在新区规划建设中,要吸取老城区的经验教训,把城市公交建设的发展纳入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克服公交规划滞后于城市规划、公交建设滞后于规划的情况,把公交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实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做到城市规划建设到哪里,公交规划建设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