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管理定义范文

旅游管理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管理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管理定义

第1篇:旅游管理定义范文

关键词:概率;计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98-02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方面的公式是概率论古典概型问题中的重要公式,它本身公式繁多,许多问题更夹杂了排列、组合、函数、不等式等数学问题,使得概率问题更加复杂多变,只有掌握好正确的方法才能使问题快捷求解。

一、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公式

(一)基本公式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中所涉及的概率计算的基本公式:设Ω为样本空间,A为事件,

以上公式再结合事件与集合的关系、条件概率、乘法公式、事件的独立性、全概率公式或贝叶斯公式后,概率运算的问题就变得更加麻烦了,不掌握好处理概率的好的方法,就步履维艰了。

二、求解概率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文氏图法,利用文氏图解决两个事件概率的运算问题

数形结合是数学中最好用的方法之一,用文氏图来记忆有关概率的一些公式会非常容易,若掌握了文氏图与概率公式的对应,对于这么多的公式也没必要全都装进脑袋,遇到概率的运算问题画画文氏图就能轻松解决了,特别是两个事件的概率运算问题。

例1.对于任意两个事件A和B,则P(A-B)是( )。

(A)P(A)-P(B) (B)P(A)-P(B)+P(AB)

(C)P(A)-P(AB) (D)P(A)+P(B)-P(AB)

本题是两个事件的差的概率,按照集合的文氏图画法可知,左椭圆区域表示事件A,右椭圆区域表示事件B,左椭圆中白色区域为事件A-B,把事件的概率用对应区域的面积来理解,很容易得出C选项是正确的。

(二)转化法,正确理解所求事件的概率,尽量把事件划分成简单易求概率的事件,再利用对应公式求解

在处理概率的问题时,有些同学就是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也不知道用哪个公式来求解问题,特别是对于复杂的事件,若是不能把它分解成相互独立、不重复也不遗落的简单事件,就很难实现问题的求解,因为很多概率问题就是通过事件的关系所对应的公式运算来进行的。

例2.进行一系列独立试验的成功率都是p,则在试验成功2次之前已经失败3次的概率是多少?

本题的难点是如何理解“试验成功2次之前已经失败3次”,这说明进行了5次试验,第5次试验成功,前4次试验中有一次是试验成功,其他3次都失败了,那么“试验成功2次之前已经失败3次”等同于“前四次试验只有1次成功且第5次试验成功”,因此记A={第5次试验成功},B={前4次试验只有1次成功},A、B为相互独立的事件,P(A)=p,B事件的概率为伯努利概型本题中的关键问题就是对于复杂事件的分解,这直接决定着问题是否能顺利得到结果,复杂事件的理解要经过认真咀嚼,理顺它意思中包含怎样的基本事件以及他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一些明显的字眼“且”、“或”、“同时发生”、“至少有一个发生”、“不发生”等所表达的事件的关系一定要明白,在不含有这些字眼的复杂事件中再认真思考如何分解成简单事件。

(三)推演法,根据题中的条件推演出相应的结论

很多问题中的条件实际上就是一种概率的运算关系,再通过表达出的数学关系和表现形式结合公式进行推导就能得到结论。

例3.若事件A、B、C同时发生必导致事件D发生,试证:P(A)+P(B)+P(C)-P(D)≤2

本题中,由条件可知ABC?奂D,则有P(D)≥P(ABC),这和本题中要证明的不等式不谋而合,再从公式中寻找有事件乘法公式的,即P(AB∪C)=P(AB)+P(C)-P(ABC),则P(ABC)=P(AB)+P(C)-P(AB∪C),同理:P(AB)=P(A)+P(B)-P(A∪B),则有 P(D)≥P(ABC)=P(A)+P(B)+P(C)-P(AB∪C)-P(A∪B)≥P(A)+P(B)+P(C)-2.

三、小结

概率的计算不仅仅是用排列组合的知识就能解决的了,它加入了概率公理化定义的公式后,变成了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需要理解事件、结合公式的应用或是推导,以及应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解题方法。概率问题的求解,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实践,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勤思考、多总结,这样才能成功的解决概率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篇:旅游管理定义范文

一、游客管理的概念、目的及原则

1.游客管理的概念

对游客管理的定义,争议甚多,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

何方永将游客管理定义为:游客管理是旅游目的地管理者使用现代管理手段,通过游客责任管理与游客体验管理,实现游客满意与旅游目的地满意的过程。张文等人认为,游客管理是指旅游管理部门或机构运用科技、教育、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组织和管理游客的行为过程。郭红艳认为,游客管理指景区经营管理者以游客为管理对象,对游客在景区内活动全过程的组织、管理,以保证景区内的旅游活动能长期稳定的发展。郝艳丽等人认为,游客管理是旅游管理部门或企业为了降低游客对目的地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游客的体验质量,而进行的对游客行为的调控及为游客服务的各种合法管理手段和管理计划的总和。颜红提到,游客管理是旅游目的地管理者使用现代管理手段,通过游客体验与游客责任管理,实现游客满意与目的地满意的过程。

2.游客管理的目的

何方永在城市游客管理研究中提出城市游客管理的目标具有多元性,并提出城市游客管理旨在实现满意的游客、负责任的游客、目的地责任、目的地满意与高质量的旅游目的地五个目标。曹霞等人提出游客管理的目标是,在不破坏旅游地资源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求和提供高质量的游客体验,同时实现旅游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李燕琴认为,资源敏感型旅游目的地的游客管理目标是双重的,即:(1)提供高质量的游客体验;(2)将旅游者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降低到最小。

3.游客管理原则

何方永提出了任何旅游目的地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遵循管理活动特点的原则,可打操作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周富广提出了城市游客管理的六条原则:目标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关键性原则,服务性原则。

二、游客管理理论及其模式

游客管理理论及其模式历来是研究的重点,也为游客管理活动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国外游客管理理论众多,国内部分尚有欠缺。

1.游客管理的理论

①游憩承载能力理论(RCC,RecreationCarryingCapacity)。②可接受的改变极限理论(LAC,LimitofAcceptableChange)。③游客活动管理理论(VAMP,VisitorActivityManagementProcess)。④游客影响管理理论(VIM,VisitorImpactManagement)。⑤游客体验与资源管理理论(VERP,VisitorExperienceAndResourceProtection)。

2.游客管理的模式

①环境导向型游客管理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某种手段防范或阻止游客可能的不良行为而实现环境保护。其以环境保护为价值取向,倾向于采用一些“硬“性管理方法。②游客导向型游客管理模式。重视游客的价值取向,以提高游客的体验质量为目标,整个景区的功能与项目设计都围绕游客进行。③环境-游客导向型游客管理模式。为了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同时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环境-游客导向型游客管理模式应运而生。④关系型游客管理模式。其实质是对旅游过程中游客关系的管理,即通过协调游客与旅游目的地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实现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的共赢,最终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⑤人本管理模式。张亚丽提出要强调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的和谐,以人为本;并利用“博弈理论“提出了游客、经营者和社区三轮驱动势的相互配合的和谐关系理论。陈丽丽提出了新的游客管理模式人本管理模式,其阐述了人本管理模式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满足人的个性需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⑥体验管理模式。贾县民等人基于体验经济对游客管理进行研究,将游客体验管理划分为三要素:游客参与、游客关系、游客体验质量,并将此三要素定义为产品,也即关系就是一种产品,并强调要处理好这三要素(产品)之间的关系。⑦多维目标模式。该模式包含游客、环境、管理部门、服务企业、社区五要素,指出任意两要素之间的责任和利益是双向的,以游客和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维持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利益平衡为目标。

三、游客管理的内容

曹霞等人指出,国外游客管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游客需求与偏好,游客容量管理,游客行为管理,游客安全管理,游客体验管理,游客冲击管理;其同时指出我国旅游地游客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游客容量及管理。周富广在厦门城市游客管理实际应用中将游客管理划分为容量管理、行为管理、影响管理、体验管理、安全管理和投诉管理六个方面,并指出其是相互关联、相互重叠的。本文据文献侧重点分类如下。

①游客容量管理

吴志华等认为游客量受旅游心理容量、旅游资源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经济容量、旅游地域容量等五个基本容量限制。周富广指出,游客容量一般分为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四类;并强调在保护旅游目的地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考虑旅游地所能承载的游客数量。

②游客行为管理

潘海颖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多种游客行为管理的措施。在饮食方面,设计、使用生态化餐具,树立游客生态消费的观念;鼓励游客使用距产地近的食品,减少流通环节中的能源消耗;提醒游客适量点菜;鼓励游客打包剩菜。在住宿环节,对游客进行集中的教育。在交通方面,实行环保包车,开辟换乘中心,且让游客深入了解实施这些措施的目的。避免旅游项目的泛化和庸俗化。马耀峰等提到旅游者行为包括决策过程、旅游活动、旅游后活动。

③游客体验管理

游客体验管理实质就是满足游客体验需求,提高游客旅游满意度。

卢军霞认为游客体验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与旅游产品取得联系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根据旅游需求把旅游体验分为情感体验、文化体验、生存体验、民族风情体验、学习体验、生活体验、自然体验、梦想实现体验、娱乐体验等九种。冯海燕提出了游客体验管理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及其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对游客管理的构想:分析游客体验世界、设计品牌旅游体验、营造体验旅游氛围、建立与游客的接触。曹水群提到体验旅游是旅游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个标志,强调游客对文化的、生活的、历史的体验,重视游客参与性与融入性,并按照游客参与及体验的深刻程度将旅游体验分为表层体验、中度体验、深度体验三个层次。

魏小安在旅游项目体验设计中提出,其设计应从旅游者直接体验出发、从旅游内容功能出发,并提出其应达到全身心、全方位、创新、创异等目标和五可、五看的要求。

④游客投诉管理

周富广提出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游客投诉处理方案,即:建立城市旅游投诉受理系统,当接到投诉时,要重视游客意见,尊重游客人格,及时拿出使游客满意的处理方案。

⑤游客安全管理

谷慧敏提出要建立一个正式的和适合的旅游危机管理机制,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将共同的危机管理知识和经验进行整合。

张丽梅等认为旅游安全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和心理安全;其认为,旅游安全离不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有效监管、旅游企业的规范经营、旅游教育工作者和旅游者的积极配合、对旅游者出行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的普及和教育。

⑥游客影响管理

游客影响管理主要针对的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负面和消极作用。例如游客数量过多造成的拥挤,游客对景区景点的破坏,由于过度发展旅游造成目的地土地占用、楼价上升、环境污染等。

四.游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韦原莲等针对游客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和游客对自身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可供选择的管理策略。一,运用科学的计划管理框架指导决策,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决策原则,建立资源监督系统,实现对保护区的限制性管理。二,运用配额法、收费法、集中选择法、强制规定法、调控法等应对策略有针对性的进行最优化方案的游客管理。

郭红艳认为我国旅游业部分服务人员的整体技能、职业水平参差不齐,并存在大量的流动性兼职导游,提出应加强游客管理人员及导游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周富广针对厦门游客管理中管理者意识薄弱,管理内容单一,侧重使用间接管理手段等问题,其提出了相对系统的对策,一、制定系统的城市游客管理规划;二、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资讯系统;三、实施游客分流技巧;四、做好热点景区的排队管理;五、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的管理;六、建立高效的游客投诉体系;七、巩固城市的游客安全管理;八、培养旅游者环保意识。

李欣针对旺季游客量过大,提出了三条管理策略,一、预防“与“治理“双管齐下,调节景区游客流量;二、增加游客体验活动,应用现代科技,实现管理系统的自动化;三、营造良好的景区环境,促使游客自我管理。

张骁鸣等人针对香港郊野公园的游客管理问题,提出了“内外兼修“的游客管理模式。外修方面,加大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明确游客在旅游景区的权利与义务。内修方面,一、促使游客积极参与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的制定;二、加大科普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增加游客的体验式学习与活动;三、搭建游客与旅游管理人员沟通交流的桥梁;四、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与配合作用。

张文等总结了我国游客管理的不足之处。首先,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增加游客数量,缺乏游客管理的意识;其次,缺乏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意识的培训;再次,旅游景区的硬件设施不完善,未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景区管理体系或方案。其也提出了具体举措:一,出台游客管理的行为准则和管理条例,加强宣传教育;二,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三,采用“激发型“和“约束型“双管齐下的游客管理方法,实现游客行为管理的目的;四,完善硬件服务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

付健针对香山公园中游客对环境的冲击,游客的各种不良行为,管理监管力度不够,公共管理欠缺等现象提出游客限制策略,游客分散管理,游客环境教育与宣传,增加资源的耐久使用长远利益等建议。

第3篇:旅游管理定义范文

关键词 管理学;双语教学;改革

一、管理学双语教学改革的背景

(一)中国-东盟框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04年11月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了五届,连续取得商品贸易与投资合作的双丰收,中国-东盟的贸易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加。而每年的东盟会议都在广西南宁举行,这就需要广西有大批熟悉东盟各国知识的人才,包括国际贸易,语言翻译,市场经济,旅游开发、物流等等。而管理学课程是这些学科的基础,不但要加入东盟各国的环境因素,为将来服务于中国-东盟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也正是基于这样,广西师院需要培养造就熟悉东南亚市场环境的战略管理型人才。

(二)现代管理水平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东盟经济发展势必会加大广西的开放程度,在今后5至10年间的发展将会是政府重点支持型的大中型企,如:金融行业、地产行业、物流贸易行业带动与之相关的中小型的以服务为主的企业。随着外来企业的涌入,行业间的竞争与联系将会不断加强。企业间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的识别,IT技术的应用也相应的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势必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更进一步,不但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更多的向通才、全才的综合能力发展,比如必要的计算机软件的运用,基本的公关关系经营,以及一至两门的外语。这些将是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进行的双向沟通活动。

广西师范学院随着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中,应该将自身当作一个企业来为学生提供高等培训,同时为整个社会各个用人单位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资源。现在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外交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尤为看重。而以往的高校培养的学生理论强于实践,导致能力的价值建立在分数的高低和对知识的记忆上,而忽视了知识的应用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因此,学院要想把教育上升一个档次,就要建立有本院特色的学生素质优势,提高竞争力,达到适应社会各用人企业需求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发展。

(三)管理学双语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外语作为获取国内外管理新知识、新技术的必备工具,是未来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区的英语教学水平的确得到很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专业英语毕竟不同于普通日常用语,它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个很大的挑战。况且,我院的生源来源于全区内各地,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个别从边远山区来的学生英语听力较差。这时候的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双语教学,无疑对他们专业知识的理解造成较大的障碍。怎样平衡这种专业知识的学习难度和英语学习的难度,以及怎样平衡这种双语教学中汉语和英文的使用量,这些,都是我们教师思考的难题。

二、管理学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课程内容高度整合

当今,进入信息时代,课程范式是一种新的立体知识结构体系,包括各种知识的比例、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整体结构,而且这个知识结构还包括对理论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的整合。双语教学要注重吸取课程结构化的思想,对新信息、新动态、新进展进行结构化的处理,注重培养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开放态度。介绍与管理学相关的新学科、新方向及其前沿领域,并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综合性的课题,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笔者上课前会有3分钟的信息交流时间,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时事状况的关注同时也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当中穿插国外读书与在外企工作的体验,为理论提供现实中的案例说明。

(二)双语教学改革与专业课教学改革相结合

双语教学是中文和英语同时进行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运用母语和外语交流的专业人才。比如在讲解某些管理定义、概念、案例时使用标准的英语来讲解,中间穿插用汉语讲解。双语教学的改革必须以正确认识英语与专业课的关系为前提。用英语讲授专业课,不仅仅是学习相关的英文词汇,更重要的是掌握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两者不能脱节。例如,在上领导职能时,笔者先用英文概括叙述了领导的定义,然后讲述了网上拍卖业的巨头已去ebayCEO惠特曼的故事,并引发学生对激励手段、领导风格的思考。其间穿插中文解释惠特曼的案例如何与领导的概念相结合,以便帮助学生理解领导风格的类型等等。

(三)选用合适的原版教材

笔者在教学中对国内外同类或相近学科专业的教材使用状况做比较深入的了解与比较,包括教材的大纲体系和教学内容。国内的学科专业名称及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国外相比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因此,在教材选用时笔者就采取收集相近学科的原版教材,然后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删减集成,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重新组合,自己编写教材。例如在选用周三多的管理学为主要教材的同时,绝大部分的案例是从美国商业评论(BusinessReview)以及国外原版教材ContemporaryManagement中引用和参考。比如在激励原理,就新添了国外教材的社会学习原理。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游戏、模拟管理方案竞赛,演讲等。例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笔者决策这一章的教学中采用了海上遇险的游戏,在游戏当中让学生体会到集体决策和个体决策的优缺点。此外还采用课堂演讲式的教学方式。从整体的教学计划中安排几个主题,如“Hofstede文化四维相在跨国管理中的应用”,“IT在管理角色中所起的作用”等,由学生分组查找相关资料,讨论分析总结知识点,各组派代表用英语演讲获得的知识和看法,再由教师评点和纠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加强师生互动,用外语进行专业与情感上的交流,营造学生用外语去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用外语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三、管理学双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一) 双语教学应分阶段进行

根据双语教学的惯例,双语教学的要求是50%的外语50%的中文。但是目前情形对于完成该目标有难度。但是可以分阶段进行。

1.双语教学应从大一开始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的课程。大一因为刚刚进过高考,英语知识仍然熟悉,只是缺少管理学、社会方面的认识。

2.中英文的比例一开始设定应该为9:1,更多时候双语体现在多媒体课件和阅读材料上,让学生一开始形成对英文的熟悉程度,解除他们对英语的恐惧感,真实体会到英语的应用不仅仅存在于考试的形式。而经过大一,大二对双语教学形式习惯后,大三开始以4:6的比例进行教学。

3.在这期间学校也应该积极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误区,多以演讲,表演等形式鼓励学生“用”英文,而不是单纯的“说”英语。这些学风建设能帮助双语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和实施。

(二)加强学科的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高质量完成人才培养的关键之一。目前国内的教材的部分内容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原因在于:①教材知识更新速度较慢。新的观念、新的知识要被写入新的教材,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有可能新知识已经落后了,甚至可能已经被淘汰了。②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操作性较差。③教材缺乏案例,综合性和灵活性不够。目前高校教材明显不足是普遍缺少案例教学,内容比较死板,导致大多数学生很难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因此,建议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国外管理学的教材用语较为通俗易懂,最重要的是例子非常多,基本每个小知识点都有例子说明,一方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对原理的理解。但一般国外教材价格昂贵,不是一般学生或者老师能支付得起。为此,笔者建议,我们用国外教材进行教学,不必每个学生人手一本,教材可以作为教师用书,反映在每节课的多媒体课件上,因为上课时候学生主要还是听教师讲,而课前预习和课后讨论可以通过在图书馆流通的其他教材和主要教材方式进行阅读和传阅。这样也能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实践性

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控制、领导、组织等。这些管理职能存在于个人、班级、整个学校,而不是仅仅是存在企业当中。因此可以配合情景假设的形式,具体到建立班级文化,班干部的管理,鼓励创新,使得学生在管理学的学习中不局限在纸上,而是在个人生活和集体生活都能运用到管理理论。

管理中涉及的领导职能,无论是哪个专业,市场营销还是旅游开发,都会涉及到演讲的场合,无论是为了赢取项目还是激励士气,抑或岗位的竞聘,演讲的技巧应该涵盖在管理学教学的形式中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采用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设定的题目(理论拓展,情景假设,案例分析三种演讲题型)进行学术演讲。从大一开始锻炼公众演讲的胆量与体验到与组员合作以及说服的艺术,其效果很明显。因此,笔者建议师院可以考虑与广西东盟框架下的较为知名的企业合作,争取在这些企业中推荐优秀学生进行实习的机会,同时这种机会也将是激励学生的最好的方式。此外,广西师院还可以尝试性的开设与证书挂钩的课程,例如旅游管理中的调酒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师的考试等等,这些不但完成学分同时也是为学生在4年后的工作是个人增值的机会。

管理学除了原理、理论的学习,还要注重应用和运用。在教学实践这一环节上,广西师院可以强化自身优势,加强实践环节。比如:同区内外知名企业合作,一方面可以将管理学院的老师进行交换实践,另一方面也可以邀请这些知名企业的管理层来校进行演讲,与企业名人面对面,加强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和认识。同时,可以开展模拟竞聘、商业计划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真正做到学习与实践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