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目前车辆工程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人才培养体系专业特色定位不明确
多科性高校具有学科门类多,易于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但也容易产生人才培养定位不明显、缺乏特色的问题。与已开设车辆工程专业多年的传统高校如合肥工业大学(综合类)、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特色)、安徽工业大学(冶金机械特色)相比,安徽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作为新开专业在学校和学院共同努力下虽已初具规模,但专业培养特色定位不明确的问题较为突出。由于没有专业特色优势,一方面无法充分利用学校的传统学科优势助力专业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专业就业导向性不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目标。
1.2教学硬件资源有限
学校车辆专业自开始招生以来,虽然已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教学和工程实训设施建设,但由于人才市场变化日新月异,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逐渐提升,现有教学资源在满足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市场适应性和前瞻性等方面仍显不足。在短期内教学硬件资源难以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至关重要。
1.3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师资储备不足
教师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直接作用,故应满足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要求,包括专业水平、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指导能力和教学过程中与科研结合的能力等。但目前许多新建车辆专业的多科性高校,因受地缘限制和经济因素影响大多面临人才引进困难等问题。例如,安徽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就存在年轻教师学历和职称层次不高的问题,且因地域限制和待遇问题,招聘高学历层次教师存在困难,如何寻求突破、解决专业师资力量储备问题,亟待解决。
1.4校企联合及区域性资源共享机制仍需强化
教学工作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而科研工作则是提升教学质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然而,因学校车辆工程专业起步较晚,与汽车及相关企业的合作缺乏基础,相关方面的科研较少,从而无法为教学质量的促进提供助力,这也是大部分地方多科性高校存在的共性难题。
2车辆工程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2.1理论基础知识及能力培养
依据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考虑本校的培养特点,首先确定理论基础知识的加强和相关能力的培养,必须进行课程优化设置和常用概念工具软件的学习。
(1)课程结构设置
结合专业特色和培养方向,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监管制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课程结构设置。
(2)针对性软件学习
根据目前产品研发的过程特点,以及响应中央“互联网+”项目的号召,常用软件的学习,显得十分必要。在正常教学课时悠闲地情况下,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工具软件学习有以下几点要求:
1)针对不同方向研究生设计不同学习的软件,提升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习效率;
2)组建不同软件教团队,全力动用全校教师资源,创造“学有所处,疑有所问”的学校环境;
3)采用“课程学习+课外教学”的方式,从两个方面对学生提供软件学习的指导和疑难解惑的途径;
4)建立学生与教师“资源共享”平台,即教师拥有学生的资料,学生拥有教师资料,资料包含学习方向、擅长软件、喜爱软件等8大模块,方便师生之间的学习和互助。
2.2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依据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实践动手能力必不可少。针对车辆工程专业优化改革创立出一套具有阶段性和周期性的实践培养方案,将实践能力培养分为课堂实践、技术实践和参观为主的参观见习三个主要方面,课堂实践和技术实践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参观见习更加注重学习和拓宽视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取决于课程学习的需求,还取决于学校所能提供的资源。为了培养车辆工程研究生人才的实践能力,学校先后和多个知名汽车类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另外,还与多家汽车检测站、大型汽车4S店、汽车修理厂等有合作关系,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学习实践途径的多元化,以联合培养的模式进行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3以竞赛为主的综合性创新能力培养
针对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学校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市级、省级和国家级专业竞赛活动,如全国研究生科技竞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等。长期实践证明,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不仅可以在比赛过程中锻炼自身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协作观念和团队意识,真正做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此外,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平台。在竞赛项目的基础上,学生可以独立进行课外科技活动,也可以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产品及技术的研发能力。
2.4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专业教科研实力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相互联合进行人才教育培养、技术开发、改造和创新等,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必要环节。面对车辆专业教科研实力相对较弱的现状,多举措并行。努力加强与汽车相关企业联系。虽然淮南本地缺乏大型汽车企业,但周边如合肥、滁州、芜湖等地拥有江淮、猎豹和奇瑞等著名品牌企业,为专业实习实践提供了丰富资源。近年来,分别与安徽长丰猎豹汽车有限公司、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六安江淮汽车齿轮制造有限公司、陕汽淮南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和合肥和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一批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在实习过程中,针对企业生产遇到的问题,积极沟通对接。
2.5基于“互联网+”构建多功能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跨时空融合
“互联网+”教学平台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平台,让互联网与教学过程进行深度融合。教学活动围绕互联网进行,教师通过互联网教学、与学生互动交流打破了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使教学活动不再受教室、师资力量、课程安排等因素制约,实现“平台、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为此,开发了“汽车虚实融合互联网+协同教学实训系统”,由8个不同的汽车总成实验台(含整车)组成软、硬件交互结合的汽车电子技术实验模拟器(可扩展),各实验模拟器互联并组成局域网,并可通过服务器并入校园网,实现联机、联网、跨学校间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目前,已初步完成实验台搭建和各实验模拟器的组网,可在校内局域网内进行汽车电控系统实训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总之,在整个改革实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了一定的问题。比如学生的积极性还不够、对整个系统的监管体系还不成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加强。为了达到“以人为本,创新机制,优化结构、健全体系,提高质量,适应需求”的培养方针,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师生还需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参考文献
[1]龙志军,訾琨,朱涛.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134-136.
台湾大部分与车辆相关的专业都隶属于机械工程,相当于211以上的台湾科技大学,近似二本左右的屏东科技大学、虎尾科技大学,私立的明志科技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的车辆工程培养目标是培育车辆产业所需专业工程人员,并针对车辆产业的零部件研发、设计、制造、装配,以及营销管理、售后维修等各项技术进行相关教学及研究,以开发先进车辆零部件增进车辆性能及安全性。台湾科技大学、屏东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路线图如图1、图2所示。台湾科技类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研究分析:
(1)合理加强公共、专业基础平台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不代表授课内容系统性越强越好、深度越深越好、难度越难越好,恰恰相反,应用型院校应该不脱离培养目标的核心思想,授课内容应该越简明越好,越通俗易懂越好,关键是把要求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融汇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比如高等数学、工程图学、机械大类等课程都有需改进的地方。
(2)根据专业特色,增设前沿性课程汽车新技术课程除了汽车专业基础课,如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设计等为必修课必须开设外,增设前沿性的汽车新技术课程,如汽车空调、电动汽车、轨道车辆等。
(3)专业模块各具特色各校学科发展方向不同,课程设置有所侧重。其课程设置中则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如屏东科技大学为车辆动力系统工程师、开发工程师、服务工程师、生产制造工程师开设了不同特色的课程。
(4)学生接触专业早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即安排设置了专业基础课程,如屏东科技大学在一年级新生的课程中安排了“车辆工程概论”、“车辆实习”以及“车辆应用材料”等课程。
2.三明学院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2.1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二十一世纪科技进步和海西经济区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全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管理等部门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2业务培养规格
学科基础知识的要求以及对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与汽车相关的机械领域基础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当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车辆及其相关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大学外语水平达到学校规定要求。本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工程材料、汽车结构与原理、汽车设计、汽车营销等基础知识;(3)掌握本专业领域内汽车设计制造方向或汽车服务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实践能力的要求:(1)具有解决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掌握汽车常见结构拆装、汽车驾驶等基本操作,能够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与分析工作;(2)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就业方向的要求:可直接从事汽车及其零部件设计、制造、运营维护与检测等工作,亦可从事与汽车相关背景的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战略策划、软硬件应用或机械工业领域的相关教学、培训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2.3课程设置研究
通识教育平台52学分:其中必修课44学分,占25.9%。主要包括:大学英语(Ⅰ-Ⅳ)、大学体育(Ⅰ-Ⅳ)、计算机基础、文献检索等。选修课合计8学分包括:人文社科类4学分、艺术类2学分、心理健康类2学分。专业大类平台62.5学分:其中大类基础课程24学分,数学4门13学分,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大学物理7学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学分;大类核心课程38.5学分,包括材料与力学类3门10.5学分;设计制造类课程3门17学分,热学与流体类1门2.5学分,测量检测与控制工程基础3门8.5学分。车辆工程专业平台17.5学分占10.3%,其中汽车设计制造模块包括:汽车结构、汽车理论、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设计等4门课程;汽车服务模块包括:汽车构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器与电子学、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工程等5门课程。专业选修课11学分,主要有:专业英语、汽车动力学、汽车CAD/CAE技术、载重汽车技术、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汽车安全技术、人机工程学等总共开课近20门。实践教学环节28学分,共8门专业相关的主要有:机械制图测绘、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汽车结构拆装实习、汽车工程认知实习、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驾驶实习、汽车生产实习、综合论文训练。
3.结论
通过对新建应用型本科学院新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得到如下启示:
(1)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不是研究性教育,而是一种为工作做准备的教育,具有明显的择业性倾向或就业导向。这种选择就业不是面向单一职业,而是面向某类行业或职业群,使学生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和适应性。接受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少量的学生有机会立即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或出国深造。课程体系设计应该从源头上化解这个矛盾。
(2)无论是直接面向特定职业群的课程,还是设置学科课程,都应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服务。应用能力可以分为:关键能力或基本能力,即面向所有职业、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具有的能力;专业基本技能,即与具体学科专业相联系的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即与职业群相联系的能力,主要通过构建不同的课程平台达到不同能力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实验教学;研究生;电气工程
作者简介:解璞(1977-),女,河北定州人,军械工程学院车辆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赵锦成(1962-),男,陕西西安人,军械工程学院车辆与电气工程系,教授。(河北 石家庄 050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军械工程学院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Jxlx138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155-02
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军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科针对装备供电“安全、可靠、优质”的军事需求,围绕装备电气系统中电能的发、输、配、变、控、管、用等技术环节,以提高电气装备的性能和维修保障能力为目标,研究装备电气工程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体现为机械与电气、强电与弱电、设备与系统相结合,技术内涵有别于民用电网,具有明显的军事特色和学科特色。本学科要求研究生除需熟悉电气工程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还应掌握较强的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实验教学是电气工程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相比于课堂教学和学位论文研究,实验教学一直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亟待加强的环节。[2]重理论轻实践,致使大部分研究生理论水平很高,但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因此如何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丰富实验教学方法,打造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出综合性、创新型人才是实验教学的关键。
一、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研究生的实验教学没得到足够重视,导致很多研究生实验课程变成了一种形式上的教育,成为研究生用来“混学分”的课程。究其原因,目前研究生实验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实验内容设置欠合理
目前大多研究生实验沿用本科方式,依据理论教学的需要而设置,所开设实验中原理性、验证性的基本实验内容较多。由于受经费及现有实验条件的限制,针对装备电力系统发、输、配、变、用等各个环节电能的测量、调节、补偿、控制则只能部分地进行演示性实验,无法反映电力系统的动态环节,不同程度脱离工程实际和装备实际。另外,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息息相关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数量相对较少,实验内容趋简避繁,从而导致研究生只能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实验,而缺乏对其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2.实验教学方法不足
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实验内容、演示实验操作,再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固定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这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比较局限与死板。研究生大多只是忙于完成实验内容,而对实验原理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能进行独立而深入的思考。该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研究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达到应有的实验效果。
3.实验资源利用率低下
目前多数院校简单地按任务目标和所属部门划分实验室[3],教学实验室基本不涉及科研工作,科研实验室很少顾及教学,人为地将教学与科研割裂开来,不利于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利用。实验室开放不够,研究生很少有机会进入专业性更强、设备更先进的科研实验室进行综合性与研究性的实验。有些研究生导师会利用自己的课题经费购置或研制一些先进的实验设备,但出于对设备的保护,利用率低,很少为研究生实验教学所公用。
二、研究生实验教学改革中采取的措施
如何解决研究生实验教学过程存在的上述问题,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提高电气工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在研究生实验课程教学中的体会,以及军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科在研究生实验教学过程的实践经验,提出几点改革措施。
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内容的安排、选择及合理分配对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根据电气工程学科不同层次、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分层次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目前的实验内容主要分为: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科研型实验。
验证型实验主要用于对研究生学员的基本实验技能进行培训。通过常规实验操作方法的培训,提高学员动手能力,为下一步进入论文阶段并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每名研究生必须完成这一阶段的训练。
设计型实验主要培养研究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研究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设计具有综合性、典型性、开拓性和创新性的实验,由导师和任课教员共同指导学员查阅相关的参考资料,并对实验设计和实施给以指导和帮助。此类实验既锻炼研究生形象思维,又培养其逻辑思维,是促进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有效途径,并可充分调动学员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兴趣,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综合实验的设计、实施、分析到完成实验任务,能更好地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科研能力。
科研型实验是让研究生主动参与到科研实际。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利用科研实验室资源和强大的科研队伍,与武器装备和科研课题接轨,将前瞻性、先进性的科研成果融入到实验教学环节中去,从而使研究生在进入做论文阶段之前熟悉各种专业设备并掌握现本学科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现代最先进的技术思想,达到依托科研实践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为研究生学员到部队任职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教学内容改革要服从服务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军校研究生的培养,是为了适应军队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需要,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级各类的自主创新人才。在进行实验教学内容优化时,必须在遵循本学科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针对武器装备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及研究生后续的课题,明确军事应用背景。
以本教研室的电气工程硕士点为例,该学科针对目前我军装备野战供电保障多采用内燃动力发电机供电而油料保障压力大、战场安全性低、制约军事意图实现等不足,为适应装备供电保障发展趋势,坚持自主创新,构建了风—光—柴混合能源互补供电系统。该微型供电示范系统填补了我军装备野战供电系统保障在混合能源互补供电领域的空白,并将此科研成果应用到研究生的实验教学中。目前依托该平台可开展混合能源互补供电组网、监控、分配、变换、防护等实验,使学员巩固理论知识,了解前沿动态,掌握实验方法,一方面为后续研究生学员开展新能源发电技术、实时智能控制器、新型蓄电池及其充/放电控制技术、混合能源互补供电能量管理与监控技术等方面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也使实验课程的内容更加具体化,促进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
2.丰富实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验教学的关键。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成为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个体,因此研究生的实验教学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教条式层面上。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要本着“学员为主,教员为辅”、“学员独立设计,教员重点辅导”的原则。在实验教学环节,有必要培养研究生的实验流程自行规划能力。比如对于验证型的实验,只给出实验节点要求,研究生则要按照自身的理解,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并整理实验结果,甚至自行补充实验内容,进行创新性实验学习。在与研究生课题联系紧密的科研型实验中导师应尽量放手,让研究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让实验教学成为一种探索、求知、求新的过程。
同时实验教学应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导师应及时根据研究生的课题进展情况,了解其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指导或协助解决,让研究生少走弯路,提高效率,这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通过这种研究式的实验,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研究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打造实验平台
实验平台是实验教学的保障。为弥补实际装备缺乏所造成的教学条件不足,利用科研资源优势改善研究生实验教学环境,解决实验教学对实际装备的依赖。我院电气工程学科依托军队“2110”装备野战电力支持实验室的建设,结合装备野战供电的发展趋势及需求,以“瞄准前沿、围绕目标、结合装备、强化特色”为发展目标相继搭建了军用电站装备综合技术保障、野战电力支持仿真、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3个特色鲜明并互为补充的实验系统。
(1)电力综合技术保障实验系统。该系统能培养电气工程研究生在装备野战电力支持方向的理论联系实际意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为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气检测技术、供配电技术、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等专业课程学习提供了实验条件和良好的科研背景。
(2)野战电力支持仿真实验系统。该系统由1台高效专业服务器和6台台式计算机及显示设备和专业的电力支持仿真计算软件组成,该仿真系统可弥补实验技术的不足,提高研究进度,降低研究费用,具有灵活性、可重复性及安全性高的特点,研究生学员可在装备野战供电系统建模和稳态/暂态仿真分析计算,优化装备野战供电系统设计,提高系统的电能质量、控制运行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稳定性等方向开展实验。
(3)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实验系统。该系统为开展负荷结构特性对电能质量的影响研究,实现了负载形式的典型、多样化,兼顾了实际和科研的需要。一方面配置了小型化的电机拖动、照明、变频调速电机、逆变装置等非线性、冲击性负荷,另一方面配置了电子负载、阻感负载等以便建立极端条件下的综合负荷模型,同时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交/直流电压跌落模拟器,可模拟极端的电能质量问题。为研究生电能质量专业课程学习提供了实验条件,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科研环境手段。
目前该实验室面向研究生学员全面开放,共享及利用率较高,已能满足野战条件电能的产生、组网、分配、变换、监控和保障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可在更高的研究层次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近三年来以实验室为背景,先后培养各类研究生12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8名。实验室在建设中自主开发实现了部分功能,混合能源互补供电系统培养研究生3名,分别实现了混合能源互补供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和铅酸蓄电池的虚拟测试;军用电站性能检测与测试分系统培养研究生3名,分别开展了军用电站电气参数检测及模块电源虚拟测试系统的研究;2名研究生则分别开展军用电站AVR检测诊断平台及逆变电源供电负荷适应性研究。把实际科研用的装置用于实验教学,使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中就接触到课题了,这些设备就是下一步研究生做课题直接要用的设备,这些科研平台的设计、运行、实现方法都成为课题可借鉴的资料。这使研究生尽早接触到学科发展的前沿,拓展视野,并加强了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加强对研究生实验教学的改革,一方面加深了研究生对本学科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拓宽了知识面,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学到了许多实验室工作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实验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培养了严谨的科学作风,促进了学业的进步。研究生教育要围绕学科特色优势,重视研究生扎实的实验基础、综合运用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还应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丰富实验教学方法,打造良好的实验平台,从而为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实验教学效果,达到全面提升电气工程研究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邝溯琼,杨定新,陶利民.开放式研究生综合实验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3):109-111.
[2]周爱华,唐玲.电气专业综合实验中心建设的构思[J].中国电力教育,2011,(33):187-188.
[3]丁坚勇,饶凌平.加强大学生实验教学 培养电气工程高素质人才[J].中国电力教育,2007,(1):111-113.
[4]潘再平,唐益民.加强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机控制类课程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1):29-30.
1.ESP教学理念在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新形势下英语硕士点建设的几点思考
3.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思索
4.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5.医学硕士研究生互动式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
6.英语硕士论文文献综述中转述动词的对比分析
7.我国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题的词汇句法特征研究
8.中外英语硕士论文转述动词对比研究
9.商务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情况分析
10.硕士研究生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11.英语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能力现状调查与培养途径分析
12.主题-任务教学模式探究——以地方高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为例
13.中国学生英语硕士论文引言部分转述语使用情况的语类分析
14.中国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体裁特征
15.“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
16.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科技英语翻译能力分析
17.学术论文体裁教学不可或缺——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言写作情况调查
18.英语报刊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课外英语阅读
19.基于新媒体支撑的面向硕士研究生实用英语教学的探索
20.论英语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参考文献问题
21.中国学生英语专业硕士论文“前言”部分的语类结构模式分析
22.硕士研究生EAP习得模式探索——武汉科技大学某研究所硕士生学术英语习得个案研究
23.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
24.英语专业语言学类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
25.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构成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
26.批判性思维能力对英语写作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以某大学2012级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例
27.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分析
28.中外大学生英语硕士论文中四词词块的比较研究
29.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
30.中国与北美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以农学为例
31.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32.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为例
33.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34.学习者英语硕士论文中的转述动词
35.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现状调查及教学建议——对浙江工商大学的调查分析
36.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观念的对比研究
37.香港与内地高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38.法律英语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的定位与教学组织
39.英语硕士研究生第二外语的学习策略探究
40.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探讨
41.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通用学术英语需求分析
42.影响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因素的实证研究
43.英语硕士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
44.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核心、目标与措施
45.医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及其教学启示
46.人文社会科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标题句法特征的对比研究
47.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与启示——以赣南医学院为例
48.新课改下高校教育硕士(英语)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反思
49.英语硕士研究生教学之我见
50.英国TESOL专业硕士和我国英语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比较与思考
51.实施“流利领先法”,培养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以报刊、学术杂志文章为课程材料
52.英语教育硕士教育实践中课堂观察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53.波兰华沙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及启示
54.师范院校英语教育硕士培养问题与对策思考
55.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56.媒体英语素材在法律硕士专业英语教学应用中的探究
57.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之我见
58.中国英语专业和英语本族语者硕士论文题名的信息结构对比分析
59.“模块+选修”:转型期专业硕士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60.水利英语方向翻译硕士培养的可行性研究
61.英语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自主性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初探——以悉尼大学硕士TESOL专业课堂教学为参照
62.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分析
63.对比分析我国英语专业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的语言错误
64.国内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述评
65.在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66.论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
67.浅谈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改革
68.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构想
69.英语硕士研究生科研阅读现状与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70.从课程本质透视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
71.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72.说写并重 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
7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工程硕士英语教学的启示
74.硕士研究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特点的实证研究
75.理工类院校英语本科与翻译硕士(MTI)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76.论英语专业硕士论文致谢辞的语用失误
77.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
78.试论工程硕士英语课程交际能力培养的若干问题
79.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80.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81.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82.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及EPBEP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83.英语专业本科至硕士英语词汇学课程三级分级教学设计
84.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85.广西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调查和分析
86.浅谈英语翻译硕士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87.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创新特征研究
88.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89.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写作中重述话语之语用功能习得研究
90.专业硕士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启示——以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为例
91.人际关系管理论与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模式
92.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与课程评析
93.英语硕士论文写作方法论要
94.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95.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与自我认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96.基于教育语言学对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思想与学术能力发展的思考
97.民族高校医学硕士对医学英语需求的调查分析
98.自助式讲课学习模式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99.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思考
100.基于ESP教学理念开展公共卫生硕士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101.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102.从中介语视角分析工程硕士英语会话的句法范式
103.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与EAP教学——以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为例
10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
105.从英语教学法的视角探讨硕士英语教学改革
106.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状况调查研究
107.浅议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改革
108.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109.涉海院校硕士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110.农林院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化——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111.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引言的体裁分析
112.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水平综述——兼谈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113.关于提高理工科硕士研究生英语阅读教学的想法
11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思考与构想
115.论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
116.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环境的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研究
117.工程硕士英语实践教学途径探索
118.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119.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专业特色——关于西部地区英语教育硕士的培养
120.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调查分析——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121.浅谈英语专业硕士论文的选题
关键词 车辆工程 专业建设 特色发展 错位竞争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our school, this paper intends to make the most benefit by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growing point of the subject and the original professional advantages.It makes the school limited teachers, laboratory equipment and other resources to produce the greatest benefits.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vehicle subject expand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pace to achieve dislocation competition.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s formed.At the same time, take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research road to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Keywords Vehicle engineering; subject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dislocation competition
1 问题的提出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推进中西部干线、高铁、城铁、周边互联互通铁路境内段等重大项目建设,五年内预计新增铁路3万公里、其中高速F路达1.1万公里,预计到“十三五”结束,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将突破15万公里。因此,对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有重大需求,在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抓住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机遇,更应该肩负一种责任,体现出高铁新技术、新发展趋势,亟需培养出适应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和动手能力强的高水平技术人才,同时引领车辆工程走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
国内,开办车辆工程专业的院校很多,有职业技术类的、本科类和研究类的,可以借鉴他们的一些成功的经验,但照搬照拿的模式永远不会具有竞争力。通过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调查发现,毕业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缺乏现场经验和专业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反馈回来问题是:很多现场的技术问题,在校学习时从来没有遇见过,可见学校教育与现场实践存在知识结构和内容的脱机;在新的人才培养竞争中,培养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会决定最终的成败,我校的车辆工程专业开办得比较晚,培养方案、课堂内外的很多环节和内容都还不成熟。所以本研究拟立足工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主干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并打造精品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和教学信息化资源等多个层次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拓展车辆工程专业的生存发展空间,与其他院校实现错位竞争,形成我校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此外,一定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提升车辆工程学科发展的内涵。
2 特色车辆工程专业建设的内涵和培养目标
2003年,我校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首次开设了机车车辆方向,2005年获得了车辆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我国的铁路系统培养了一大批机车车辆专业的技术人才。2009年,为了适应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在对行业和相关院校充分调研和谨慎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在机车车辆方向的办学经验和已有硬件条件,新增了车辆工程本科专业。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内涵是,基于“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重视学生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发展,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本科教育与研究生培养相结合,建立培养适应轨道交通发展、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学习能力强、素质高以及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为适应轨道交通和国家经济发展需求,本专业将建设具有铁路机车车辆特色、鲜明的专业优势的国内知名的特色专业,满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双重使命。
根据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提出的要求,“培养目标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确立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以全面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适应铁路行业快速发展,使学生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从而符合我国工程教育的通用标准和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标准。
3 车辆工程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策略
3.1 多维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在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保障环境,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和精品课程建设,尤其是在高速动车组高速发展的历程中,与时俱进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国家级科研项目支撑、校企深度合作,不断提升专业内涵建设,解决特色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如何适应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求的问题,形成长效的校企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企业受益的“共赢”机制。同时,坚持技术应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动摇,确立的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和模式。
3.2 以实践教学为依托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的成效决定了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出动手实践能力强的车辆工程师,必然要求学生在学校时就能真实了解实际的车辆工程的运作模式和维修思想。所以,需要充分利用c企业合作的契机,与车辆厂、动车段签订专业和认识实习协议,让学生在参与到工程实践中,强化主动学习意识和动手能力训练,最大限度地满足培养目标所需。同时,根据学院要求,编制了“列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车总体及转向架”、“列车制动”、“机车电力传动技术”、“机车内燃机”、“列车总线控制基础”等10余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设置有专门的实验室,开展了大量的实验教学,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实验项目支撑学生培养需要,实验项目可满足超过95%的教学计划,实验项目中有超过70%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得到锻炼。实验教学环节设置了明确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仪器实施规范,并得到了有效运行。
3.3 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与科研水准
目前,车辆工程系的教师结构组成偏于年轻化,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但是尚未形成“年龄、学历、专业结构”相对合理的有特色的教学团队,缺乏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领军人才。今后车辆工程专业发展中,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完善的同时,增强与国、内外车辆工程专业领域的高校的密切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准;通过制度建设的改革,引导教师,尤其是高职称教授加大对本科教学的投入。
3.4 坚持教研相长,科研促进教学
专业建设水平取决于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取决于科研水平。车辆专业自成立以来,以科研、教改为载体,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调整科研结构,极力加强科研建设,建立符合教育与科技发展规律的充满活力的科研运行机制,积极开展学科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市场发展。
3.5 积极探究教学改革
以专业主干课程为重点,开展了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素质教育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实践;以精品课、重点课建设为目标,多媒体课件项目建设为基础,以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为重点,开展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
4 结论
本文针对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为培养满足轨道车辆发展需要,立足于技术应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力争培养具备扎实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能从事车辆工程的设计、制造、检修、运用及技术研发等工作,成为技术骨干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形成明确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和模式。
L[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2015GJJG097)及石家庄铁道大学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FVP技术的工程类人才培养改革”(项目编号:C201409)和“基于项目教学的工程机械教学改革”(项目编号:C201410)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罗建,陈承义.高职铁道机车车辆特色专业建设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49:17-18.
[2] 廖爱华,郑树彬,师蔚,潘雯婷.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5.5:149-150.
[3] 袁清武,陈燕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建设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88+91.
[4] 王军,张建超,温少芳.车辆工程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5-127.
与广东工业大学携手培养高端人才
广东省揭阳市高级技工学校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开拓办学新路子,在广东工业大学属下的计算机学院与管理学院设立工程硕士研究生揭阳教学点,与该大学共同培养高端人才。设置专业分别为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管理、物流工程管理。学员完成报名,经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录取后,由广东工业大学负责选派教授到学校授课和指导论文写作,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授课,毕业时由广东工业大学颁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学位证书。
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
烹饪专业再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12年7月16~30日,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旅游烹饪系党支部书记、人社部人才库入选者朱,“中国烹饪大师”、第五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金牌获得者赵春波两位老师应邀赴北京担纲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示范项目——烹饪专业一体化课程师资培训任务,为全国技工院校培训烹饪专业一体化骨干教师,引领该专业一体化教改方向。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旅游烹饪系拥有国家级大师名师23人,多次在国际、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夺得金奖,2011年10月,被国家人社部确定为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课程改革试验的牵头单位。
云南技师学院
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三大措施助力学院发展
近日,云南省副省长高峰主持由省发改委、财政厅、教育厅、国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昆明市政府、昆明市有关厅局等单位的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专题研究云南技师学院发展。高峰副省长指出,技师学院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为支持学院的建设,将在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专项经费中给予云南技师学院适当的政策倾斜,从今年开始,连续五年给予云南技师学院专项资金支持;建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加强与昆明市政府的沟通,争取学院茨坝地块以效益最大化原则处置,所得处置资金用以支持云南技师学院的建设;对云南技师学院的发展和建设,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各委办厅局、各级政府对云南技师学院今后的发展和建设应继续给予大力支持。
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成功开展2012年教师公开示范课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授课技能,也为了让一些优秀教师展示风采,唐山劳动技师学院开展了优秀教师公开示范课活动。在学院教务处及各系的积极组织下,参加观摩活动的教师达468人次。此次讲授公开课的有化工医药系、材料成型系、机床加工系、机械工程系、综合技术系、电气工程系的六名教师。讲课结束后,教师进行10分钟的说课,教务处长、副处长、各系六位教学主任对示范课一一进行点评。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对听课教师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中山市技师学院
郭敏雄院长被评为全国科研杰出校长
在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评选中,经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组织专家委员会审核,中山市技师学院郭敏雄院长被评为全国科研杰出校长。中山市技师学院重视科研工作,学院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研究风气。据统计,学院教师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共向期刊投稿122篇,录用34篇;在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开展的2011年优秀论文评奖中,该院有27篇论文获奖。学院教师在科研方面的突出表现,受到了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及省职业技术教研室领导的高度赞扬。
厦门技师学院
车辆工程系学生在海西车展实践
近日,厦门技师学院车辆工程系的学生圆满结束了2012海西国际汽车博览会相关实践,也完成了车辆系与厦门建发汽车公司的又一次完美合作。参加此次活动的55名同学经过了专业知识和各方面素质考核及面试,从众多竞聘的学生中脱颖而出。在此次海西国际车展中,学院车辆系学生参与了讴歌、进口三菱、标致等一系列品牌汽车的宣传、现场促销等工作。他们自信、微笑地迎接每一位顾客,展示了一个汽车人的精神风貌和专业技能,赢得客户、用人企业的一致好评。这次活动充分检验了学院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成效,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实习平台和检验工具。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应用型本科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0绪论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学校响应当今市场需求的必走之路,是与时俱进“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哪种人才”的指导性文件。与传统本科相比,应用型本科的教育教学重在“应用”二字,教学内容满足行业需求,体现职业特色;教学方法强调理论联系实践,体现活学活用;教学评价突出学用结合,体现应用导向。在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应用型人才培养还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突出培养实践能力,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面向现代化、世界化并具备与时俱进精神的人才。
1研究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及相关评价
人才培养模式早就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并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目前国内学者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如张同新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陈小虎、刘化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 黄邦彦的《依托行业,校仓互动,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蔡忠兵,罗三桂,郭碧乃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路径选择》等。
(2)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入手,阐述应用型人才发展规律和人才体系评价等。如汪禄应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范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体系建设的要求》等。
国内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理论方而,还是在实践方面,主要停留在较初级阶段,都有一定的拓展空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以给我们许多的启示和借鉴。
1.2国外研究现状及相关评价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他们国家的应用型人才的成功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多数发达国家一开始就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能把各种构思变成现实的具有较强知识转化能力的中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国外有着许多成功经验。
1.2.1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人才培养模式
FH是“应用研究,项目开发与教学”,向社会提供一种在工作实践中“能独立应用科学方法的,面向应用的教育。”
1.2.2“三明治”教学法模式
“三明治”式教学法最早是在英国提出来的,即“实践--学习--实践”的教学法。学生入学后,先到工厂、企业进行一年的工业训练,然后回校学习2至3年的书本知识,最后一年再去工厂、企业实习。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国外已相对比较成熟,综合发达国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对以下几点有着共识:以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要求的人才为最高目标和办学理念,体现高等学校办学理念与时俱进的特点。注重创新模式而不是传承模式,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这也是我们国家教育和l达国家教育的明显区别。
2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以我校车辆工程专业为例说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施:
(1)旨在培养遵循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掌握车辆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具备本行业的职业素质,能够从事有关汽车理论研究、产品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同时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2)能够达到汽车高级维修工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的有利于就业以及职业选择的资格证书。
(3)以机械工程、车辆工程为主干学科,开设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教育课(专业模块课)、拓展教育课以及专业实践课(包含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部分)、专业内(外)选修课,实现多门学科的交叉应用。
(4)专业课程开设相对应的课内实验,在夯实理论知识基础下,采用校内实训与实习基地相联合的模式,也是本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点策略之一。
3预期价值
(1)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在确定课程开设总学时的基础上,摒弃传统的纯理论教授方法,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添加部分的课内实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人才培养宗旨;
(2)依据理论课程的开设学期,随后开设实训周以及课程设计,在全部的理论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安排专业见习实习1周与毕业实习周10周, 以便更好地反馈理论学习,用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
(3)不同于其他同等层次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我校着重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也区别于其他同等层次高校,独特之一引进了整套汽车检测线,使得针对汽车检测线开设的课内实验独辟蹊径,又为我校人才的培养与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实现能够系统的掌握汽车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和专业技术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6SC113。
作者简介:邱满,女,1989.11.26,汉,山东菏泽,齐鲁理工学院,教师助教,研究生,汽车设计。
参考文献
Abstract: In the new period requirements of "Industry-Academy-Research-Application", the management systems of graduation project of vehicle engineering was systematically researched, which mainly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problem choice, tutoring, operation process, reply and effect of graduation project.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result of this program in improv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capacity and engineering innovative capacity of students are evident.
关键词: 毕业设计;产学研用;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
Key words: graduation project;Industry-Academy-Research-Application;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vehicle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278-03
0 引言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将科学理论转化为可操作应用的工程方案或设计图纸的人才[1-2]。“产学研用”是一种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工程[3]。毕业设计工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教学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4]。在当前“产学研用”的背景下,工程教育应回归工程,即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重点强化毕业设计工程性或实用性,在提高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同时,力争在提高毕业生工程创新能力上取得明显成效[5-9]。
1 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1.1 教师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在完成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也面临着科研任务的巨大压力,由于扩招导致的师生比较低,教师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每一个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上。另一方面,对于大部分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承担教师工作,其本身缺乏工程经历和工程实践经验,导致毕业设计题目的工程实践性不强,或完全脱离工程实践。
1.2 学生 绝大多数应用性本科院校将毕业设计过程全部安排在第八学期,因此,很多毕业生由于面临找工作、实习、研究生复试和公务员考试等问题导致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毕业设计,甚至出现了抄袭现象。因此,最为实践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毕业设计并没有完全达到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效果。
1.3 管理 不同于集中式教学,毕业设计期间学生相对较为分散,且毕业设计历时近四个月,周期较长,再加上学生的就业压力和指导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客观上给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往往流于形式。
2 产学研用视角下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为规范毕业设计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管理规定》,在此基础上,黑龙江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出台了《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实施细则》等相关系列文件,对毕业设计选题、导师选派、过程安排与管理、成果考核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加强了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
2.1 工作流程 考虑到第七学期学生面临就业找工作的客观问题,通常将理论教学安排在前12周,在13-20周为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第七学期后半部分相对而言时间较为灵活。因此,调整了毕业设计工作流程的时间节点,将图1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流程中“第一项指导教师填写、提交题目”至“第八项组织学生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安排在第七学期的第16周至第19周完成。这样,学生提前开始进行毕业设计,缓解了第八学期学生和教师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的状况。
2.2 选题 作为该校七个“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之一,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即依托本专业拥有的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及具有多年工程实践经历的企业教师,实行指导教师与校内与企业导师(双导师)共同申报与院系二级(必要时校院系三级)的选题审查制度,要求申报课题数量大于学生人数20%。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有要求变更题目(中期检查之后不许再变更)的情况,需填写《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毕业设计题目变更审批表》。严格按照“一人一题”、“真题实做”的模式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由多名学生共同参加的项目,必须明确每名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并在毕业设计题目上加以区别)。
由于采用双导师指导毕业设计,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大多来自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工程需求,进而保证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科研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包含实际工程项目、科研项目等类型,如表1所示。
2.3 指导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实施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学生毕业设计质量负责,企业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指导教师要求责任心强,在指导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独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思想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同一组指导教师(双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8名。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有要求变更指导教师的情况,需填写《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变更申请表》。
通过校企合作,部分学生到签约单位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完成毕业设计,将毕业设计与科研生产一线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车辆工程专业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共建T-TEP培训中心,“订单式”培养丰田汽车服务工程师,因此,“丰田班”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大多来自丰田汽车公司生产任务;如签约到北京亚新科天纬油泵油嘴有限公司的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这部分学生基于油泵油嘴产品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与过程控制、产品销售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开展毕业设计工程,毕业设计过程在亚新科天纬公司完成。
2.4 过程管理 学院对毕业设计指导过程进行开题答辩、中期检查和毕业设计审阅(预答辩)等多次检查。开题答辩主要检查学生的对选题和任务书的理解、调研资料的整理和开题报告的撰写质量、主要技术指标和拟解决关键问题的正确性及毕业设计路线和进程安排的合理性等,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中期检查在毕业设计主要检查题目或指导教师的变更情况、毕业设计进度情况、过程管理材料的填写情况、学生所做工作与设计任务的符合度及预期达成情况、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途径等情况,重点检查督促在初期被警告学生的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毕业设计审阅(预答辩)之前,指导教师对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完成情况进行审核评价,并对是否同意参加答辩及推优给出初步意见。毕业设计审阅(预答辩)主要采取分组答辩的形式,查看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过程管理材料的填写情况、答辩安排组织情况的合理性,并让学生熟悉答辩的流程,在此过程中,近三年还对部分学生的成果进行外审和检查。其中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材料中的《毕业设计指导记录》,是检查整个毕业设计期间师生的互动情况,指导记录内容包括: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指导时间、学生签字、教师签字等,可以评价指导教师的指导到位情况,借此督促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并随时做好记录,认真填写指导记录。指导教师(包括企业导师)检查学生进度每周不少于2次,指导时间不低于2学时/人・周。在签约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的同学,要求定期向学院指导教师以邮件或电话的形式汇报工作,系主任定期检查《毕业设计指导记录》。
2.5 答辩 答辩是毕业设计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4]。毕业设计成绩由平时成绩(占10%)、指导教师成绩(占20%)、预答辩成绩(占20%)和答辩成绩(占50%)构成,其中平时成绩主要考查学生出勤、开题和中期检查的综合情况,根据考勤表和各小组上报的成绩按照4:3:3的权重给出。毕业设计答辩由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主持,下设若干答辩小组,其成员包括院系领导、专业教师、企业或科研院所技术人员,每组设一名秘书。对于在签约单位完成的毕业设计,与企业导师单独成立答辩小组,小组成员中企业导师人数比例不得低于40%。
各答辩小组根据各项成绩的权重,确定该生的最终毕业设计成绩,成绩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对获得优秀毕业设计的学生还要填写优秀毕业设计推荐表上报答辩委员会进行审查,答辩委员会从获得优秀毕业设计的学生中,推选“黑龙江工程学院优秀毕业设计”(简称“校优”),评选数量为各教学单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总数的2%。再从“校优”中推荐产生黑龙江工程学院“创新杯”优秀毕业设计,评选数量为各教学单位本科生毕业设计总数的1%,采取公开答辩的方式进行。与工程实际结合的毕业设计优先推选“校优”,评选依据为《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评选标准》。
2.6 效果 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严格且规范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体系,坚持开展毕业设计自检工程,结合学校专家组的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体系,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呈现上升趋势,近三年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成绩分布如表2所示。
3 结语
毕业设计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10],在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并完善了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得以保证,促进了毕业设计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长森.应用型本科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4):122-125.
[2]张长森,吴其胜,侯贵华,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团队培养模式的构建[J].理工高教研究,2009(12):118-121.
[3]王迎军.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9-11.
[4]沈奇,张燕,古秋婷.应用型本科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控制方案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2):167-170.
[5]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07):18-21.
[6]尤祖明,迟强.产学研用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4):108-112.
[7]张健,丛红艺.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研究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4):22-23.
[8]齐晓杰.实施“零距离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0,7:32-33.
[9]叶树江等.“卓越计划”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110-112.
[10]李万全,高长银,史丽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5):71-72.
――――――――――――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2015年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拟招生学科目录已公布,具体内容请各位考生查看如下:
院(所)、学科代码、名称 学科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01 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 223 0801 力学 _ 01动力学与控制 _ 02固体力学 _ 03流体力学 _ 04工程力学 2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1理论力学或812材料力学I 080200 机械工程 _ 0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_ 02精密数控加工与自动化装备 _ 03现代焊接技术与自动化装备 _ 04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 _ 05机构及机器人系统分析与控制 _ 06机械及微机电系统结构设计 7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1理论力学或812材料力学I或813电工学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_ 01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 _ 02现代测控技术及方法 _ 03计算机测试与控制技术 _ 04智能仪器与虚拟仪器技术 2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3电子技术I或812材料力学I或813电工学 085201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 _0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及装备 _02现代机械系统设计 _03机电液一体化设计与制造 _04现代测控技术与仪器 _05高端装备强度与动态分析 9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09工程力学或813电工学 002 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232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_ 01信号处理与电路 _ 02数字多媒体信息技术 _ 03信息光电子学与光通信 _ 04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 _ 05电子器件、射频和功率集成电路及可靠性 5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2信号与系统或823半导体物理 1、01-02方向选822; 2、03-05方向选823。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_ 01语音与音频信号处理 _ 02多媒体通信技术 _ 03信号处理理论与通信技术 _ 04图像与视频信号处理 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2信号与系统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_ 01自动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_ 02测控技术与自动化系统 _ 03智能系统与智能信息处理 _ 04信息融合与自主导航 _ 05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6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1自动控制原理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 _ 01信号与信息处理及其应用技术 _ 02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 _ 03多媒体通信技术 _ 04无线通信技术 _ 05嵌入式系统技术 3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22信号与系统 085210 控制工程(专业学位) _ 01工业过程的建模、控制与优化 _ 02系统工程(系统优化与决策) _ 03信息管理系统 _04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 _ 05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 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21自动控制原理 085209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 _ 01集成电路设计 _02集成电路制备工艺及相关技术研究 _03微电子器件检测与可靠性评价技术 16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23半导体物理 004 建筑工程学院 246 0814 土木工程 _01工程抗震减震与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理论、方法和技术 _02结构新体系与高性能材料 _03结构全寿命设计、健康监测与可持续发展 _04岩土与地下工程安全风险分析、评价方法和技术 _05工程施工技术与风险管理 _06水环境恢复工程及水质处理保障技术 _07建筑环境控制及能源利用技术 119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41结构力学 或833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或843钢筋混凝土结构 或 845水分析化学与水力学;或846传热学Ⅰ或867流体力学Ⅱ 1、土木工程(含工民建、道桥等)或相近专业考生报考方向可选01~05,考试科目可选841或833或843; 2、给排水或相近专业考生报考方向可选06,考试科目可选845; 3、暖通或相近专业考生报考方向可选07,考试科目应选846或867。 0823 交通运输工程 _ 01道路与铁道工程 _ 02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_ 03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48道路工程 或 849交通工程或832交通信息与控制 1、01方向选848; 2、02-03方向选849或832。 0815 水利工程 _ 01水文学及水资源 _ 0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_ 03水工结构工程 _ 04水利水电工程 _ 05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41结构力学或844水力学Ⅱ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_01工程抗震减震与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理论、方法和技术 _02结构新体系与高性能材料 _03结构全寿命设计、健康监测与可持续发展 _04岩土与地下工程安全风险分析、评价方法和技术 _05工程施工技术与风险管理 _06工程项目管理及信息化 _07水环境恢复工程及水质处理保障技术 _08建筑环境与能源利用技术 10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 ③302数学二 ④841结构力学或833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或845水分析化学与水力学 或846传热学Ⅰ或867流体力学Ⅱ 1、土木工程(含工民建、道桥等)或相近专业考生报考方向可选01~06,考试科目可选841或833或843; 2、给排水或相近专业考生报考方向可选07,考试科目可选845; 3、暖通或相近专业考生报考方向可选08,考试科目应选846或867。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_01道路交通安全理论与道路工程技术 _02交通规划与交通控制理论及方法 _03智能交通、仿真与可持续发展整合体系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48道路工程或849交通工程或832交通信息与控制 1、01方向选848; 2、02-03方向选849或832。 1256 工程管理(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8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005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152 070304 物理化学 _01能源材料物理化学 _02催化化学 _03纳米材料物理化学 _04界面物理化学与分离技术 1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84物理化学I ④887无机化学II ·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_ 01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先进环境能源理论与技术 _ 02强化传热传质理论与工程应用 _ 03制冷低温系统及其环保节能理论与技术 _ 04车辆及动力系统节能、净化与控制 23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②201英语一 · ③301数学一 · ④851传热学Ⅱ或852工程热力学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_ 01绿色化学与精细有机化工 _ 02工业催化与纳米科学 _ 03膜科学与化工分离技术 _ 04材料化学理论与应用 _ 05先进材料合成及催化应用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14物理化学Ⅲ或820有机化学I或878化工原理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_ 01环境规划与污染防治 _ 02污染控制化学 _ 03环境分析与监测 _ 04环境规划与管理 _ 05水污染控制工程 _ 06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2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2数学二 ④856环境影响评价或857微生物基础I或858环境工程学 1、只有05方向招日语考生; 2、01-04方向,选856; 3、05方向选857; 4、06方向选858。 085206 动力工程(专业学位) _01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先进环境能源技术 _02能源动力系统优化及工程应用 _03制冷低温系统及其节能环保技术 _04动力机械及车辆动力系统节能、净化与控制 3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51传热学Ⅱ或852工程热力学 085229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 _01水污染控制工程 _0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_03环境规划与管理 3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56环境影响评价或857微生物基础I或858环境工程学 1、01方向选857; 2、02方向选858; 3、03方向选856。 006 应用数理学院 98 0701 数学 _ 01基础数学 _ 02应用数学 _ 03运筹学与控制论 _ 04科学计算 3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63数学分析 ④865高等代数 0714 统计学 _ 01非参数统计与数据分析 _ 02应用统计 _ 03生物统计 _ 04金融工程与应用概率 _ 05经济统计 1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63 数学分析 ④865 高等代数 0702 物理学 _ 01理论物理 _ 02凝聚态物理 _ 03光学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62普通物理I ④861量子力学或863光学 1、01方向选861; 2、02方向选861或863; 3、03方向选863。 0803 光学工程 _ 01脉冲激光技术与应用 _ 02信息光学与应用 _ 03微纳光学 _ 04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8激光原理 0252 应用统计(专业学位) _01生物医学统计 _02精算统计 _03数量金融 _04质量管理统计 1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3数学三 ④432统计学 007 计算机学院 151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_ 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_ 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_ 03计算机应用技术 _ 04 信息安全 6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95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 085211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_ 01计算机网络技术 _ 02计算机软件技术 _ 03计算机应用技术 _ 04信息安全技术 8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96数据结构 009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40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_ 01生态环境材料与资源循环技术 _ 02稀土、难熔金属等功能材料 _ 03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 _ 04先进材料加工技术 _ 05光电信息与高效能源材料 8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2数学二 ④875材料科学基础 085204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_ 01生态环境材料与资源循环技术 _ 02稀土、难熔金属等功能材料 _ 03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 _ 04先进材料加工技术 _ 05光电信息与高效能源材料 6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 ③302数学二 ④875材料科学基础 011 经济与管理学院 182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_ 01技术与项目管理 _ 02战略管理与社会网络 _ 0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_ 04城市管理 _ 05运作管理与质量管理 _ 06金融工程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3数学三 ④801管理学或804经济学原理或805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0202 应用经济学 _01金融学 _02国际贸易学 _03产业经济学 _04区域经济学 _05数量经济学 _06统计学 _07劳动经济学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4经济学原理 1202 工商管理 _ 01会计学 _ 02企业管理 _ 03旅游管理 _ 04技术经济及管理 1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3数学三 ④801管理学或804经济学原理 1251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99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1252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20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012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60 0833 城乡规划学 _ 01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 _ 02居住区规划与设计 _ 03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 _ 04历史城市与街区保护规划 _ 05城市防灾减灾规划 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3城市规划原理 ④503城市规划与设计 接收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含园林景观)专业的考生报考。 0851 建筑学(专业学位) _01都市建筑设计及理论 _02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_03建筑与城市绿色环境技术 _04城市设计方法及理论 4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5建筑学基础 ④504建筑快速设计 接收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专业的考生报考。 085237 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7工业设计基础 ④502产品设计 接收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等相关专业考生报考。
085229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 _01水污染控制工程 _0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_03环境规划与管理 3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56环境影响评价或857微生物基础I或858环境工程学 1、01方向选857; 2、02方向选858; 3、03方向选856。 006 应用数理学院 98 0701 数学 _ 01基础数学 _ 02应用数学 _ 03运筹学与控制论 _ 04科学计算 3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63数学分析 ④865高等代数 0714 统计学 _ 01非参数统计与数据分析 _ 02应用统计 _ 03生物统计 _ 04金融工程与应用概率 _ 05经济统计 1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63 数学分析 ④865 高等代数 0702 物理学 _ 01理论物理 _ 02凝聚态物理 _ 03光学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62普通物理I ④861量子力学或863光学 1、01方向选861; 2、02方向选861或863; 3、03方向选863。 0803 光学工程 _ 01脉冲激光技术与应用 _ 02信息光学与应用 _ 03微纳光学 _ 04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8激光原理 0252 应用统计(专业学位) _01生物医学统计 _02精算统计 _03数量金融 _04质量管理统计 1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3数学三 ④432统计学 007 计算机学院 151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_ 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_ 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_ 03计算机应用技术 _ 04 信息安全 6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95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 085211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_ 01计算机网络技术 _ 02计算机软件技术 _ 03计算机应用技术 _ 04信息安全技术 8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96数据结构 009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40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_ 01生态环境材料与资源循环技术 _ 02稀土、难熔金属等功能材料 _ 03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 _ 04先进材料加工技术 _ 05光电信息与高效能源材料 8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2数学二 ④875材料科学基础 085204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_ 01生态环境材料与资源循环技术 _ 02稀土、难熔金属等功能材料 _ 03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 _ 04先进材料加工技术 _ 05光电信息与高效能源材料 6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 ③302数学二 ④875材料科学基础 011 经济与管理学院 182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_ 01技术与项目管理 _ 02战略管理与社会网络 _ 0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_ 04城市管理 _ 05运作管理与质量管理 _ 06金融工程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3数学三 ④801管理学或804经济学原理或805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0202 应用经济学 _01金融学 _02国际贸易学 _03产业经济学 _04区域经济学 _05数量经济学 _06统计学 _07劳动经济学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4经济学原理 1202 工商管理 _ 01会计学 _ 02企业管理 _ 03旅游管理 _ 04技术经济及管理 1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3数学三 ④801管理学或804经济学原理 1251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99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1252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20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012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60 0833 城乡规划学 _ 01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 _ 02居住区规划与设计 _ 03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 _ 04历史城市与街区保护规划 _ 05城市防灾减灾规划 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3城市规划原理 ④503城市规划与设计 接收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含园林景观)专业的考生报考。 0851 建筑学(专业学位) _01都市建筑设计及理论 _02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_03建筑与城市绿色环境技术 _04城市设计方法及理论 4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5建筑学基础 ④504建筑快速设计 接收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专业的考生报考。 085237 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7工业设计基础 ④502产品设计 接收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等相关专业考生报考。 036 学院 10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_ 01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_ 02工程伦理学 _ 03生态哲学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科学技术史 ④825哲学 0305 理论 _ 01基本原理 _ 02中国化研究 _ 03思想政治教育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51基本原理 ④883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 035 艺术设计学院 22 1305 设计学 _ 01 产品设计 _ 02 环境设计 _ 03 服装与服饰设计 _ 04 工艺美术 _ 05 数字媒体艺术 _ 06 视觉传达设计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2设计史论 ④505快题设计 505考试为6小时。 1351 艺术(专业学位) _ 01 产品设计 _ 02 环境设计 _ 03 服装与服饰设计 _ 04 工艺美术 _ 05 数字媒体艺术 _ 06 视觉传达设计 _ 07 动画 _ 08 绘画 _ 09 雕塑 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622设计史论 或 619美术史论 ④505快题设计 或 506专业创作 1、01-04方向选622和505。 2、05-09方向选619和506。 3、506和505考试时间为6小时。 085237 工业设计工程 _01 工业设计 _02 设计管理 _03 交互设计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7工业设计基础 ④502产品设计 报考02设计管理的考生须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专业不限。 039 城市交通学院 87 0823 交通运输工程 _ 01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 _ 02道路与交通工程设计方法 _ 03交通安全理论与技术 _ 04智能交通控制与信息处理 _ 05路基路面结构与材料 _ 06道路养护与运营管理 2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48道路工程 或 849交通工程或832交通信息与控制 1、01-04方向选849或832; 2、05-06方向选848。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_01交通规划技术 _02交通管理与工程设计 _03交通信息与控制技术 _04道路设施设计与施工技术 _05道路养护与管理 2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48道路工程或849交通工程或832交通信息与控制 1、01-03方向选849或832; 2、04-05方向选848。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_ 01智能交通信息处理 _ 02虚拟现实与交通仿真 _ 03物联网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 _ 04智能人机交互与多媒体技术 _ 05交通大数据智能处理技术 2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95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 085211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_ 01智能交通信息处理 _ 02虚拟现实与交通仿真 _ 03物联网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 _ 04智能人机交互与多媒体技术 _ 05交通大数据智能处理技术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96数据结构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_ 01智能交通系统控制 _ 02自主车辆与车路协同 _ 03交通图像与视频信号处理与分析 _ 04交通信息智能化处理 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1自动控制原理 085210 控制工程(专业学位) _ 01智能交通系统管理与控制技术 _ 02智能车辆与车路协同控制技术 _ 03交通信息处理方法与应用 _ 04交通图像与视频信号处理技术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21自动控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