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形容秋天的词范文

形容秋天的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形容秋天的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形容秋天的词

第1篇:形容秋天的词范文

解释: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

出自: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2、 金风送爽

解释: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出自:鲁迅《述香港恭祝圣诞》:“金风送爽,凉露惊秋。”

3、 橙黄桔绿

解释: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出自: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4、 一叶知秋

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自:《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5、 望秋先零

解释: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语言》:“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受命之异也。”

6、 金风玉露

解释:泛指秋天的景物。

出自: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7、 春蛙秋蝉

解释: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出自:晋·杨泉《物理论》:“夫虚无之谈,尚其华藻,此无异于春蛙秋蝉,聒舌而已。”

8、 春兰秋菊

解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出自:战国·楚·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9、 春花秋月

解释: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出自: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0、 落叶知秋

解释: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叶落知秋,举一明三。”《续灯传录》:“弦动别曲,叶落知秋。”

11、 春去秋来

解释: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出自:明·刘基《大堤曲》:“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12、 秋雨绵绵

解释:指金秋时节的雨,预示着丰收与喜悦。还可解释为心情十分惬意,温柔似水。

13、 秋风萧瑟

解释:萧瑟 (xiāo sè )有两个意思,①形容风吹拂树木发出的声音:长松千树风萧瑟。 ②冷落;凄凉: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萧瑟在本词中取第一个意思。秋风萧瑟就是秋风吹树木的声音。

出自:本词语出曹操《观沧海》,全诗如下: 步出夏门行·其一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4、 秋色宜人

释义:秋色:指秋天的景色。 宜人: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 1、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 2、秋天的景色。秋天的景色非常美丽,让人看了心旷神怡。

出处: 北周 庾信 《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秋色凄怆,松声断绝,百年几何,归于此别。” 唐李贺 《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明 夏完淳 《秋怀》诗之三:“秋色从西来,风物自凄紧。” 峻青 《秋色赋》:“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

15、 秋兰飘香

释义:秋季兰花飘香四溢.建兰也叫四季兰,包括夏季开花的夏兰、秋兰等。四季兰健壮挺拔,叶绿花繁,香浓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强,易栽培。 秋季兰花香飘四野,渲染一种收获和谐的气氛。

16、 秋意深浓

释义:指秋天的气息更加浓厚了。

17、 秋风习习

释义:和煦的秋风暖暖地,慢慢的吹动的样子。用于晚秋的景色。

18、 五谷丰登

解释: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自:《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19、 硕果累累

解释:硕果,大的果实。累累,形容积累很多。指结的大的果实特别多。也比喻取得的优异成绩相当多。

出处七百年来,子孙不息,人才辈出,历代科举,硕果累累 。 霍达 《补天裂》第十三章

20、 瓜果飘香

解释:描写瓜果成熟时的芳香,一般用来描写秋天。

21、 秋高气爽

解释: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出自: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22、 金秋时节

解释: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多数农作物在此时成熟,田野里一片金黄色(实际是植物叶子枯萎了),所以形象地称为“金秋”。

23、 枫林尽染

解释:整个枫林都被染成红色的了,描写秋天枫林的景象。

24、 秋风过耳

解释: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25、 雁过留声

解释:比喻留名声于身后。

出自: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见被你冷落了潇湘暮景,更打动我边塞离情。还说甚雁过留声,那堪更瑶阶夜永,嫌杀月儿明!”

26、 春生秋杀

解释: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出自:唐·白居易《贺杀贼表》:“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君临八表,子育群生,合天覆地载之德,顺春生秋杀之令。”

27、 秋收东藏

解释: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出自:《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28、 西风斜阳

解释:形容秋天傍晚的景象。

出自: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则你那路途迢遥,趁西风斜阳古道。”

29、 洞察秋毫

解释: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30、 春兰秋菊

近义词: 各有千秋、各有所长 反义词: 半斤八两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谓语;比喻各有特色和专长

解释: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出处: 战国·楚·屈原《楚辞·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洪兴祖补注:“古语云: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例子: 所恨芳林寥落甚,~不同时。(鲁迅《偶成》诗)

31、 暗送秋波

近义词: 眉目传情、脉脉传情 反义词: 明目张胆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比喻献媚取宠,暗中勾搭

解释: 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出处: 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明·冯梦龙《挂枝儿·私窥》:“眉儿来,眼儿去,暗送秋波。”

例子: 对张(作霖)则~,对曹(锟)尤密切勾结。(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四回)

32、 春蛙秋蝉

解释: 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33、 春花秋月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指春秋佳景

解释: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第2篇:形容秋天的词范文

形容冬天四字成语

1、寒气逼人:非常冷,多形容天气。例;“数九以来,朔风吹,寒气逼人,这又是一个奇冷的冬天。”

2、天寒地坼:形容天气寒冷,把地都冻裂了。例:“这天寒地坼的冬季,正是伐木的黄金季节。”

3、冬月无复衣:冬天没有第二件衣服可穿。形容家境贫寒。

4、冬箑夏炉:箑:扇子。冬天搧扇子,夏天生火炉。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5、负暄之献:暄:温暖。原指冬天晒太阳取暖当成一种好方法献给国君。后用来谦称自己的贡献很微小。也比喻所献出的东西并不贵重难得。

6、春去冬来:春天过去,冬天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7、冬日黑裘:裘:皮袄。冬天穿黑皮袄。比喻仅能御寒,不尚奢华。

8、冬日可爱: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9、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10、冬日之温:冬天城太阳的温暖。封建时代比喻君主的恩惠。

11、寒风刺骨:寒冷的风冻得骨头疼。形容天气风寒。例:“北方冬天的清晨,滴水成冰,寒风刺骨。”

12、鹅毛大雪: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例: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

13、瑞雪兆丰年:瑞:吉利的。指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亦作:雪兆丰年

14、岁寒三友:三友: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放,故有“岁寒三友”之称。近义词:松柏寒盟岁寒松柏岁寒知松柏

15、滴水成冰:水滴一落下来就成了冰。形容天气非常寒冷。例:“北方的天气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16、冻手冻脚:形容天气寒冷。

17、天寒地冻:形容天气十分寒冷。例:“他抡起大镐来象旋风似的,尽管是天寒地冻的十冬腊月,还是满头大汗。”例:目今天寒地冻,军马难以久住,权且回山。

18、雪虐风饕:风雪交加。形容严寒。

19、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20、暑来寒往: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21、暑往寒来: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22、汤风冒雪:汤:顶、当。顶着风,冒着雪。形容冬天旅途的艰辛。

2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24、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25、冬暖夏凊:凊:凉。冬天使温暖,夏天使凉爽。比喻适合时用。

26、岁暮天寒: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27、透骨奇寒:冷气穿透了骨头,形容天气非常寒冷。例:“当黎明的曙色尚未到来的时刻,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宿舍,取件衣服披上。”

28、雪窖冰天:严寒的地区,含有严寒的意思。例:“汉使苏武在雪窖冰天的北国,为匈奴牧羊十九年。”

29、白雪皑皑:皑皑:洁白光亮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例:白雪皑皑的山峰,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大概总以为是灿烂得很,大可观赏的吧。

30、寒风侵肌:形容天气寒冷。例:冷锋过境,寒风侵肌,大街上行人稀少。

31、千里冰封:冰封:被冰雪覆盖。如:东北的严冬,千里冰封。

32、风雪交加:风和雪同时袭来。例:尽管是在风雪交加的时节,我们的视线仍可以入到非常遥远。(范长江《塞上行·行纪·百灵庙战行·三》)

33、六出纷飞:六出:雪花六角,因别称“六出”。纷飞:散乱到处飞扬。大雪纷纷。例: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汉·韩婴《韩诗外传》)

34、山寒水冷: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例: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35、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36、燕雁代飞: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37、自同寒蝉:寒蝉:冬天的蝉。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不鸣。比喻缄默不语。

38、无间冬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39、温凊定省: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40、温清定省:冬天使被子温暖,夏日让室内清凉,晚间给父母安睡,早晨起来问候安好。形容对父母尽心侍奉。

41、林寒涧肃:寒:寒冷。肃:肃杀。指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42、例: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北朝后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43、朔风凛冽:朔风:北方吹来的寒风。凛冽:寒冷刺骨。

44、另见:寒气凛冽,例:严冬惨切,寒气凛冽。(唐·李白《大猎赋》

45、秋去冬来: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46、冬山如睡:冬天的山林象睡着了一样。形容冬天山林寂静的景象。

47、冬扇夏炉: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48、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49、天凝地闭: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50、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第3篇:形容秋天的词范文

现代以来,人们对于“落木”两个字,一直存在着误解,都把“落木”错误地当做“落叶”。翻一翻有分量的选本,对这两个字加以注解的,不是直接注着“落木:落叶”,就是糊里糊涂地注着“落木:指落叶”。我们课本编者好像也意识到说“落木”就是“落叶”,似乎于理不通,就又加了几个字,说成“落木:指秋天树木落叶”。然而,不管“落叶”也罢,“秋天树木落叶”也罢,意思仍然是一样的。“一叶落而知秋”,只有秋天是落叶的季节,说“秋天树木落叶”,不但没有增加什么实质性的信息,反而有些累赘。加了一个模糊的“指”字,其结果还是糊里糊涂。

平心静气地想一想,这错误其实是明摆着的:说“落木”即“落叶”,那就等于说“‘木’就是‘叶’”,这哪行啊!木,就是树木,翻遍古今汉语词典,也不会找到“木”就是“叶”的义项。所以,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说,“木”不是“叶”,“落木”自然也就不是“落叶”。

让我们再从律诗的格律上考察有关的两句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登高》,超出常格,八句皆对。这两句是诗的颔联,对仗自是应有之义。“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萧萧下”对“滚滚来”,不但词组性质一样,而且句法功能也相同。再来看第二次切分下的词组,“落木”对着“长江”,按理说,它们的句法结构和相对应的词的词性都应该相同。我们暂且假定“落木”就是“落叶”。“叶”和“江”都是名词,可以相对;然而,“落”即“下落”,是动词,“长”是形容词,就失对了。这是不可以的。此其一。

其二,从语义上看,“不尽”言源源不断,永远也流不完,用来形容“长江”非常精当;然而“无边”不能用来修饰“落叶”。“无边”言其广阔,一眼望不到边际,一片树叶有那么大吗?也许,有人会说,那是指所有的落叶。那么,就请想一想,这两句是写仰望所见景色,杜甫抬头远望,出现在视野里的,只能是辽阔的苍茫的树林,绝对看不见远处树林里边正在飘落的树叶,那得用现代的摄像机,拍出特写镜头,人眼是不行的。

其三,如果“落”是下落、飘落,那又和“萧萧下”里的“下”的意思重复,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不会写出这样语义重复累赘的诗句的。

上面的几个理由,可以充分证明,“落木”绝不是“落叶”。

实际上,“落木”是“凋落的树木”。

落,《说文》:“凡草曰零,木曰落。”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对应分明。落,原来是(草木)落叶、凋落的意思。杜甫一首《咏怀古迹》中“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也用到这个意思,另外如曹丕《燕歌行》“草木摇落露为霜”、陶潜《自祭文》“草木黄落”等。现代汉语里就有“零落”“衰落”“败落”“破落”等复音词,也可作证明。零、落,对文有分,散文无别。所以,落,就是零落、凋落。由此可知,《登高》诗里用的“落”是“凋落”。那么,“落木”,即“凋落的树木”,不是“落叶”。

事实上,杜甫之前,南北朝的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就用过这个词。他写道:“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在这里,辞、去对举,是离开、辞别的意思。辞别什么呢?是洞庭湖边上的“落木”和涔阳的“极浦”。“落木”和“极浦”对偶;极浦,就是最边远的水滨,是由形容词和名次构成的偏正词组,那么,“落木”的“落”也应该是形容词了。请想一想,离开的只能是水滨和岸上凋落的树木,不会有谁会写离开飘落的树叶。因此,这里的“落木”就是“凋落的树木”。杜甫对庾信评价甚高,赞扬他的《哀江南赋》:“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哀江南赋》对杜甫创作自然会产生影响。这也从文学词汇的继承关系的角度证明,杜甫《登高》里“落木”应该是“凋落的树木”。

第4篇:形容秋天的词范文

她的人生是有弹性的,她曾经辉煌过;曾经暗淡过;曾经幸福过;曾经悲伤过;曾经微笑过;曾经哭泣过.但她永远坚信一句话:WHEN YOU ARE OVER THIRTY YEARS OLD,YOU WILL NEVER GET OLDER BUT WISER.(当你年过三十岁,你永远不会再老,你只会变得更智慧.)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一份凭借指挥经营的快乐.让她学会了乐观,学会快乐.

或许她已告别了辉煌的时代,取而代之的是怨言和批评,她只能做的是不断努力,努力只不过是一种特别的固执,况且有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收获一定来源于付出_____春天播了希望的种子,萌发新芽,到了夏天,她却急于去摘果实,秋天还没到呢!秋天一定会果实累累.但到了秋天,当她去摘果实时,却发现果实早已枯萎而去,她想自己或许是忘了浇水或施肥.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也曾说: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堕落,而是堕落后总能在度升起.不信书,信运气.乃的自谦之词也.女孩也曾说过,她之所以有所成绩,并不是因为自己读的书比别人多,而是上天比较眷顾自己,是自己多了几分运气.她认为聪明的人很容易做,聪明只是自己赚回来的一笔财富,赚的多少,只不过是运气的好坏,没什么值得骄傲.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用乐观的方式来使用这笔财富.当有一天这笔财富花光了,她至少可以用乐观的方式再赚回来.所以她一直都在努力地学做一个乐观的人.

或许她背后付出的努力鲜为人知,看的书多了失败时也懂得安慰情况比她糟的同伴:失败算什么,它只是一个形容词,成功也只是一个形容词.人只有经过失败后,并利用失败,才会变得聪明.要知道,失败不是人生最后的句号,挫折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当同伴的进步不大,只是一两分时,作为同病相怜者的她,也抱以最特别的快乐——乐观去鼓励他人:“进步不是一步登天,人生的最大进步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出来,一两分也是最有价值的进步与肯定,总比退步的价值高出好几倍吧!”

有弹性的生命状态,让她驾着风帆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航行,扬着的是乐观的风帆。它曾经抱着落寞的心情去享受乐观,她永远快乐地经历风雨,微笑地面对人生。但她从未放弃过低谷的生活及学业,即使是掉入万丈深渊的她,只要还生存着,只要还能看到一丝生命和希望的曙光,她仍然回微笑着,决不放弃!

第5篇:形容秋天的词范文

兴高采烈的反义词

兴高采烈【解释】: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1、呼天抢地: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2、令人发指: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3、声泪俱下: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4、哀痛欲绝: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5、郁郁不乐:郁郁:心里忧愁,苦闷。形容愁闷不乐。

6、哀哀欲绝:绝:断气,死。形容极其悲痛。

7、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8、泣涕如雨:泣:低声哭;涕:鼻涕。眼泪像雨一样。形容极度悲伤。

9、万箭攒心:攒:聚集。象万枝箭聚在心上。形容万分伤痛。

用兴高采烈造句

1、孩子们在院子里兴高采烈地乱蹦乱跳。

2、我兴高采烈的邀请同学来我家来陪我一起过生日。

3、秋天来了,老师组织同学们去采摘,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你帮我,我帮你,将收获的果实装进了自己的小背包!

4、我很喜欢读书,每天去学校都是兴高采烈的。

5、能参加奥运会是运动员最兴高采烈的事情。

6、在今天的圣诞晚会上,同学们个个玩得兴高采烈。

7、过年了,大街上处处张灯结彩,人人兴高采烈。

8、阳春三月,我们兴高采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春游。

9、很久没带父母出去玩,这次来到桂林他们玩得兴高采烈的。

10、今天我兴高采烈得意洋洋地来到公园,看到一片万紫千红的花儿盛开着。

11、今天我和爸爸兴高采烈地去动物园,我们玩的很开心。

12、听说我们下午不用上课,可以去野炊,我们所有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兴高采烈起来。

13、我兴高采烈的走在路上,发现今晚的星空那么美丽。f

14、今天去秋游,同学们兴高采烈的准备起来。

15、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去参加国庆游园活动。

16、春天到来了,百花齐开,蜜蜂兴高采烈的出门去采集花蜜。

17、考了满分的他,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家。

18、他每天都兴高采烈的背着书包上学。

19、大年三十晚我们举办了一次同学会,大家都玩得兴高采烈的。

用兴高采烈的反义词造句

愁眉苦脸:他们中有很多人总是愁眉苦脸的。

长吁短叹:她成天长吁短叹的,似乎有诉不尽的烦恼

灰心丧气:这次的考试没考好别灰心丧气,下次努力就行。

冷水浇头:忽然听得说老师来了,好一似——天雷霹雳,冷水浇头。

第6篇:形容秋天的词范文

教材分析: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黄澄澄的梨、金灿灿的苹果……用多彩的颜色和好吃的水果来描述秋天,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秋天,又给人以视觉和味觉上的享受。我想,一首好的幼儿诗歌,不仅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而且还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秋天的画报”, 并通过多种形式表现秋天的色彩美。

2.大胆想象,学习创编诗歌。

3.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背景图《秋天的画报》并伴有优美的音乐

2.水果、蔬菜、树叶若干

3.幼儿已观察过秋天,知道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4.有关秋天的照片展,配乐诗朗诵的录音磁带

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内容,知道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学习并理解形容词:黄澄澄、金灿灿、亮晶晶。

活动难点:在理解动词和重叠词的基础上根据诗歌的结构尝试诗歌创编。

设计理念:

1.以幼儿周围生活为支点,教会幼儿学会观察生活,对秋天零碎的感受变为整体体验。通过照片,事先接触大自然来激发幼儿想说话的兴趣,让他们想说,愿说,大胆说。在活动过程中,我通过让幼儿自主讨论欣赏学习诗歌学习仿编诗歌幼儿操作等。给幼儿以视觉和味觉上的享受。不断推进幼儿学习。

2.利用秋天的自然物标本进行剪剪、切切、拼拼、帖帖等各种操作技能,选择各种材料自由表现,大胆想象,感受秋天多彩。在活动中充分地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

过程设计:

一、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我眼中的秋天”照片展览。

(说说自己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美丽在哪里?)

幼1: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稻子最美丽。

幼2:秋天是舒服的季节,不冷也不热。我们穿的衣服最美丽。

把幼儿召集到老师身边,老师:“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幼儿齐声:喜欢!

幼1:因为农民伯伯的稻子变黄了,丰收了。

幼2:因为有很多好吃的水果吃,甜甜的。师:“都有那些好吃的水果呢?”幼1:苹果、香蕉、菠萝

幼2:柿子、猕猴桃、山楂……

(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选用自己的想象,利用自身的动作,来表现对秋天的认识。)

二、美的意境中欣赏学习诗歌。

1.播放《秋日私语》和秋天的多媒体背景图,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秋天的画报”。

2.提问巩固对秋天色彩的认识“秋天的梨/枣/苹果/葡萄是什么颜色的?

师:“秋天的梨是什么颜色的”

幼:“秋天的梨是黄澄澄的”

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通过教师演示课件直接获得印象。并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了提问法,因为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引导:“何老师也喜欢美丽的秋天,因为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的礼物:五颜六色的果实、各种各样的秋叶,她想让我们用这些礼物做成秋的画报,你们愿意吗?我们用水果做拼盘、秋叶和果实做拼贴画,老师用照相机拍下来去送给秋姑娘好吗?

2.幼儿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由幼儿自由选择区域,学会协商,选择合作伙伴。

美工区:蔬菜水果变变变。

益智区:树叶粘贴画。

语言区:“秋天的画报”小书制作。

(让幼儿自己来选择游戏材料和游戏区域,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来解问题,获得有益的经验,从而使幼儿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游戏中去。)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秋叶、果实的形状颜色,并进行合理想象。(如:这片银杏叶象什么?可以把它拼成什么图案?)

四、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悦。

第7篇:形容秋天的词范文

哪个少女不柔情,哪个少年不风发。青少年有的是敏锐的感知能力,热烈的表达愿望;他们所缺少的只是经验和技法而已。记叙文写作训练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然后,模拟、提升。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佛家三境界,用以形容记叙文写作训练同样适用。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们拿出来的作品常常是原生态的,像刚采出的玉石籽料,朴素甚至老土,很多人苦于“情之所至”却无法“自然成文”。

初稿

妈妈带我采

我的妈妈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劳动妇女。但她并不比别的妈妈少给我一分关怀。

有一年秋天,我很不顺利。回到家,妈妈没有责怪我,却带我到山上采。山上的野开的很灿烂,一下子改变了我的情绪。安神,妈妈要给我做个枕头,有利于睡眠。

我的妈妈是如此爱我,将来,有机会,我一定要报答她。

以上文字,不可谓不“情真意切”,但也确实无法动人。充其量,它就是个故事梗概。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阶段

教师要肯定作者的真情,同时提醒小作者“再伟大的诗人,他的第一声啼哭也不是一首诗”!告诉小作者“美文不厌百遍改”,启发学生对初稿进行雕琢,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

修改稿

太阳枕

2008年秋,在外碰得头破血流的我重新站在了母亲面前,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行囊。我并不指望能从母亲那里得到多少宽慰抑或指导。母亲这辈子没离开过家,外面的花花世界她永远不会懂。我回来,只是想在母亲温暖的怀中将我蓄积太久的眼泪倾泻无余。我哭得一塌糊涂。

母亲捋了捋我的头发,平静地说:“傻孩子,今天还是你的生日呢。今年开得好,我给你做个枕头。据说,那东西提神醒脑,你是用脑的人,用得着,今儿就跟我采去吧……”

一年四季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秋天。因为我觉得它灰头土脸的像个瘾君子。但真正置身山野我才发现,原来秋天也别有一番景致:漫山遍野,金灿灿的野开得正艳,仿佛是秋天的太阳一个不小心摔碎在了山坡上。直到此时我才明白,为何有人要把秋天唤作“金秋”。

微风过处,野们摇摇摆摆,又好像一群乐颠颠的娃娃。我年近而立,母亲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我们一老一少穿行在这花的世界里。上崖下坡时,母亲总走在前头,然后转过身,把手伸给我,我则心安理得地将自己放在她温厚的手掌中任她娇纵。冰心说:“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谁是我无遮拦的天空下的隐蔽。”我不善言辞,但我仍希望母亲能够听到女儿心中最最幸福的歌。

我握着大把的青春任意挥洒着。母亲却背靠金秋一丝不苟地收获着点点金黄。野是秋的精灵,是太阳的宠儿,母亲将它们统统装进我的枕头里。从此,海角天涯,我不孤单!

窗外,密密的雨丝交织成网。母亲啊,你可知道,每一滴雨里都蓄满女儿咸咸的思念!

初稿与修改稿在课堂上一亮相,高下毕现。修改稿与初稿的不同就是其胜出的所在。这时候,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水,我们要研究山的岩层,水的走势。我们要剖析——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会慢慢浮出水面。

“知其所以然”的阶段最是让人如坐枯茧。因为有些时候,我们可以截取学生作品的只言片语加以展示,而后,甚至可以机械模仿。请初学者务必用好原文、修改文、范文或反例。比较、求异,总结、模拟。学生着意为表情达意推敲字句了,甚至他们仅仅是把曾经读到的好句子,或者一个让人眼睛一亮的词,鹦鹉学舌般地“镶嵌”在自己的文字里……那么,假以时日,他们离破茧化蝶也就不远了。

第8篇:形容秋天的词范文

纷纷扬扬,汉语成语,拼音是fēn fēn yáng yáng。形容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或者形容消息、流言广为传布。出自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纷纷扬扬成语的解释及造句,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纷纷扬扬成语的解释纷纷:众多;扬扬:飘荡的样子。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今日遇着暮冬天道,纷纷扬扬,下着如此这般大雪。”

纷纷扬扬成语的近义词纷纷洋洋 [ fēn fēn yáng yáng ]

形容雪花或似雪花般散片细物纷乱飘扬。同“纷纷扬扬”。

纷纷扬扬成语的造句1、空荡荡的广陵,大雪纷纷扬扬,舞姿翩翩褪色。

2、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我像从前一样,习惯性的跑到院子里,抬着头看着雪花。

3、雪纷纷扬扬地下了,下得大地一片圣洁的白,所有的一切都静谧在了纯白的雪中,唯独海不是。

4、深秋的天气更冷了,树叶枯黄了,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像铺上了一层黄地毯,惟有香樟树不忍枯萎,颇有独立寒秋的味道。

5、只见那雪花纷纷扬扬的落下来,雪落到了屋顶上,屋顶就像戴了一顶白色的礼帽。

6、秋天一到,百花就会一起凋零,叶子就会纷纷扬扬的落下,欲就会连绵不断的冲洗大地。

7、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像一只只白色的精灵从天而降。

8、纷纷扬扬的花瓣,飘飘洒洒的落在人们身上,有的落在地上,还有的随风飘地很远。

9、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地下来了,它们像一只只可爱的小精灵,好像是仙女精心雕刻,送给冬天的礼物。

10、凉爽的秋风吹来,树上的片片黄叶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如一只只美丽的黄蝶在翩翩起舞。

11、雪纷纷扬扬终于落了下来,落在了我们的校园里,瞧,整个校园银装素裹。

12、下午,阴沉沉的天空中突然飘起了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

13、雪花仍在纷纷扬扬的下着,那一片片洁白无瑕的雪花,成了冬天一到炫丽的风景线。

14、冬天的早晨是那么的安静,鹅毛般的雪纷纷扬扬地下着。

15、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像玉一样清,像银一样白,像烟一样轻,像柳絮一样柔,纷纷扬扬地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向下飘洒。

16、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17、一阵秋风吹来,枯内的叶子在树枝间飞舞,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踩上去欠锦锦的,像铺一张黄色的地毯。

18、昨天晚上,我感觉凉凉的,今天早上一看,下雪了,雪花纷纷扬扬的,像柳絮一样满天飞舞,又像一只只白蝴蝶飞进千家万户。

19、在瑟瑟的秋风中,树上那已枯黄的叶子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20、不知什么时候,雪纷纷扬扬,飘飘悠悠地从那令人神往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21、冬天又来临了,理所当然,纷纷扬扬的雪花也随着天气的变化,从阴沉的天空中飘落了下来。

22、雪花还在悄然无声地飘着,纷纷扬扬,无忧无虑。

23、不一会儿,雪下得越来越大,犹如鹅毛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使大地都变得白雪皑皑。

24、片片雪花有大有小,像一只只洁白的蝴蝶,翩翩起舞,又像秋天的落叶,纷纷扬扬,雪,你真美丽。

25、突然,阴沉沉的天空中飘起了纷纷扬扬、飘飘落落的雪花,一朵朵洁白雪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从天上从容地跳了下来。

26、昨天傍晚,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飘落下来。

27、昨夜就下了一夜的雪,第二天清早,我从宿舍出来后看到雪花纷纷扬扬,在空中飞舞着。

28、雪像烟一样轻,像银一样白,飘飘摇摇,纷纷扬扬,从天空中飘下来。

29、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雪落在房子上,房子像是一个十里飘香的蛋糕店里造型精致的奶油蛋糕。

30、走在上下班必经的步行街上,雨丝纷纷扬扬,游弋到青石板上,敲打出摇滚的音符。

31、红尘的陌上,纷纷扬扬的花事里,总有几朵是忧伤的、几朵是甜蜜的、还有几朵在默默地等待,等待远方的伊人归来。

32、一片雪花就像一只只旋转舞蹈的白蝴蝶,纷纷扬扬。

33、冷冷的冬雨之后,不知不觉飘下了纷纷扬扬的雪花。

34、深秋的雨水,纷纷扬扬,淅淅沥沥,点点滴滴,轻轻漫漫。

35、纷纷扬扬的大雪不期而至,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侵占着我的心灵。

36、秋天到了任枫树也托不住叶的执着,纷纷扬扬的撒落一地。

37、车程的劳累,我渐入梦境,看见了下雪,那纷纷扬扬的鹅头雪花,就如那漫天飘飞的柳絮,在那轻歌曼舞,我顿觉舒畅。

38、冬至过了十多天,纷纷扬扬的大雪就下了三天三夜,大地覆盖成白皑皑的一片。

39、漫天大雪纷纷扬扬,如同洁白的花朵飘洒落下,美丽的雪景照亮了羊拉,却也使得迪庆矿业陷入了冰天雪地之中。

40、雪花只有柳絮般大小,在风的舞弄下纷纷扬扬。

第9篇:形容秋天的词范文

班级:姓名:成绩:

字词百花园

一、看拼音,写汉字。(12分)

yúkuàichuānɡ liánhuánràoyǎnyìnɡ

yóurúshūsòngránshāo cídiǎn

jīnɡtāopāiànyì wèi shēn chánɡ

二、用“”画出加点字正确读音。(6分)

石径(jìnjìnɡ)山岭(lǐnɡ lǐn)转眼间(zhuǎn zhuàn)

白堤(dī tí)泛舟(fá fàn)河畔(bàn pàn)

三、给生字组词后,再换偏旁组词。(6分)

径( )冷()线( )

( ) ()( )

四、照样子,写词语。(6分)

银灰

层层叠叠

句段芳草地

打开课本,我们和聪聪一起学会查“无字词典”。(5分)

1. 看到“草长莺飞”这个词语,我就想起这样的景象:

。(3分)

2. 天空漆黑一片,突然,一道道闪电好似利剑一般,划破乌云,紧跟而来的是一声声雷鸣,真吓人啊!看到这情景,我便联想到了词语:(2分)

品读课文,我们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18分)

1. 我们先来到了的北大荒,只见天空 ,小河 ,原野。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 ”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5分)

2. 我们又在的西湖边走了走,看了看。月光下的西湖,又是另一番景象。夜幕初垂, ,,漾 。岸边的,宛如的银蛇在游动。(6分)

3. 我们还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美 。那里的天空湛蓝、,好像。有贴着,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有拉萨河畔,湛蓝的天空显得。(7分)

我们行走在秋的诗行里。(12分)

1. 我们学习了不少描写秋天的古诗,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首是:(10分)

,。

,。

2. 我会用打比方的方法把秋天的叶子描写得更形象,更生动。(2分)

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

我们沉浸在快乐中。(10分)

1. 金秋十月,我们将迎来祖国妈妈63岁的生日。让我们走上街头,感受热闹的节日气氛;让我们走出家门,饱览祖国的秀丽风光。想象当时情景,可以用上这些词语来形容:(4分)

2. 同学们的暑假生活丰富多彩,请你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个有趣场面,或一处美丽的风景,写一段话,努力做到语句通顺、描写具体生动。(6分)

美文精品屋

小河

我是一条清清的小河。我不停地奔跑。我望着晴朗的天空,它给我穿上了一件蓝蓝的干净的衣服。

我跑过田野,看见了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迎春花,我又换上了一件鲜艳的花衣服。

我跑过果园,果园里的桃花开了,梨花也开了。春风把花瓣儿撒了我一身。我带着芳香的花瓣儿跑了很远,很远。

我跑过田野、山坡、果园,到处都听到歌声。我又带着歌声跑向远方,远方的小河也穿着鲜艳的花衣服,飘着香,带着歌声。我们拉起手向前跑啊,跑啊,跑……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

()的小河 ()

()的衣服

2. 从短文中找出两个描写颜色的词语:、(2分)

你能照样子,再写出两个吗?、(2分)

3.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3分)

我是一条清清的小河。我跑过 ,看见了;我跑过,看见;我还闻到了,听到了。

4. 小河看到的是 (季节)的美丽。你从哪儿知道的?用“”把这些句子画出来。(2分)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