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主管实训报告范文

财务主管实训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主管实训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主管实训报告

第1篇:财务主管实训报告范文

ERP沙盘模拟实训教学始于1978年瑞典的皇家工学院。目前,该课程已经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广泛采用的一种经理人培训方法。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企业资源包括厂房、设备、物料、资金、人员、甚至包括企业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等。企业资源计划的实质,就是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提升竞争能力,力求做到利润最大化。因此,可以说,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就是对企业资源管理过程。

二、ERP沙盘模拟实训目的和实训要求

1.ERP沙盘模拟实训的目的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ERP沙盘模拟实训课主要目的是通过模拟企业经营运作全过程,让学生直探企业经营本质,并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对企业经营和未来市场环境变化,分别作出发展战略、生产、产品研发、营销等方面的决策。通过这样的模拟实训,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作能力,为学生将来选择就业岗位提供一定的帮助。

2.ERP沙盘模拟实训对学生的要求

在ERP沙盘模拟实训过程中,主要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训中指定的市场规则进行,并且要如实记载模拟企业的运行状况,期末编制企业的年度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以及综合费用明细表,每年运行完毕后,分析企业一年经营中的问题和经验,并根据具体市场现状调整经营策略。

三、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设计

1.实训前准备工作

实训前准备工作是ERP沙盘模拟实训教学的首要环节。首先,是学生分组,每组一般为5~6人,这样全部学生就组成了几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各组可自行为各组企业命名);其次,进行每个角色的职能定位,明确企业组织内每个角色的岗位职责,一般为(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官)/财务主管、销售主管、生产主管、财管主管、人力资源主管等主要角色。在几年的经营过程中,可以进行角色互换,从而体验角色后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的相应变化,也就是学会换位思考。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诚信和亲力亲为。诚信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生产之本。在企业经营模拟过程中,不要怕犯错误,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指导教师讲解企业运营规则

在ERP沙盘模拟实践教学中,实践指导老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即要引导学生如何启动企业模拟经营。在这一环节中,老师主要是介绍实践当中市场规则与企业运营规则,并提醒学生在经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广告的投放,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的选择,产品或市场开发的选择等。在ERP沙盘模拟实训中,企业是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企业之间的竞争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各个企业(各组学生)严格遵循以上的规则进行企业经营竞争模拟。

3.开始企业经营竞争模拟

企业经营竞争模拟是ERP沙盘模拟的主体部分,按企业经营年度展开。经营开始时,通过市场预测报告预测材料,对每个市场、每种产品的总体需求量、单价、发展趋势做出有效预测。每一企业组织在市场预测的基础上讨论企业战略和业务策略,在CEO的领导下按一定程序开展经营,做出所有重要事项的经营决策,决策的结果会从企业经营结果中得到直接体现。

4.实训结果剖析

实训结果剖析,是沙盘模拟课程的精华所在。每年经营下来,各个企业(各组学生)都要对企业的经营结果进行分析,深刻反思成在哪里、败在哪里,竞争对手情况如何,是否需要对企业战略调整,等等。指导老师要根据课堂情况,找出大家普遍困惑的情况,并对现场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层剖析,用数字说话(可引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数字),以让学生感悟管理知识与管理实践之间的距离。

四、ERP沙盘模拟实训的教学特色

1.课堂生动有趣

会计类课程一般都以理论加案例为主,比较枯燥而且很难把这些理论迅速掌握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而通过ERP模拟沙盘模拟实训增强了娱乐性,使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通过游戏方式进行模拟可以激起参与者的竞争热情,让学生有学习的动机——获胜!

2.学生可以体验实战

ERP沙盘模拟实训教学模式是让学生通过“做”来“学”。学生以切实的方式体会深奥的商业思想——他们看到并触摸到商业运作的方式。体验式学习,使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并在将来应用于实践。

3.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ERP沙盘模拟实训,是一个团体活动,是互动的。当学生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时,需要不停地进行对话。除了学习商业规则和财务语言外,学生也增强了他们的沟通技能,并学会了如何以团队的方式工作。

4.实训中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通过ERP模拟实训,剥开经营理念的复杂外表,学生可以直探经营本质,企业结构和管理的操作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上,将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完整生动的视觉极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在课程结束时,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更透,记忆更深。

5.学生想得到,做得到

通过ERP模拟实训,学生把平日工作中尚存疑问的决策带到课程中印证,在短期的课程中模拟5年的企业全面经营管理。学生有充足的自由来尝试企业经营的重大决策,并且能够直接看到结果。在现实工作中,他们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这样的体验机会。

总而言之,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使学生身临其境,真正感受市场竞争的精彩与残酷,体验承担经营风险与责任。在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学生们学到了管理知识,掌握了管理技巧,感受到了管理真谛;同时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体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经管理的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腾佳东.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涂奉军.基于ERP沙盘模拟实验的教学探索.企业家天地(下旬)2008,(11).

第2篇:财务主管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职业能力;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DOI]10.13939/ki.zgsc.2016.31.202

近年来,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对实践教学给予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由于财务工作的敏感性,财务管理实践教学难以深入企业,不利于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因此,开发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1财务管理职业能力解析

职业能力是人们成功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必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职业专门能力指完成某职业主要工作任务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综合能力与专业的知识技能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对于该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职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跨职业的专业能力: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交流的能力;②方法能力: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③社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④个人能力:社会责任心、诚信、爱岗敬业、工作负责的职业人格。

就财务管理职业领域而言,上述职业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1专业能力

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会计学、财务管理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律、税务筹划等专业知识,熟悉国家政策。专业能力主要包括:①职业技能:相应的资质水平、岗位技能、计算机和英语水平等;②管理技能:对人、财、物进行合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技能;③协调技能:与企业生产、销售及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沟通配合技能。

1.2综合能力

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企业日益强调职业能力中的非智力因素,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头脑灵活,能够随机应变,善于沟通、协调、处理与其他人员、部门的关系,具有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职业操守等。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除了要有基本业务的动手能力,还要有决策分析、判断能力,能够结合不同的企业实际对行业的资金运行模式有所了解和掌握。

鉴于以上职业能力要求,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初次就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能力基础。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应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充分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提高财务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2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现存问题

2.1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实训同质化

财务管理专业实训课程设置和会计专业雷同,体现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少,导致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与会计专业毕业生同质化,欠缺财务管理职业人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虽然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是一个优秀财务管理人员必要的专业能力,但是单一的会计核算和岗位技能训练并不能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与特点,与会计同质化的实训对学生的培养停留在财务管理职业通道的第一层级,即使毕业生初次就业能力强,但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2.2对实训过程的职业性关注不够

目前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把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混同,认为培养职业能力就是培养操作技能,另一种是将职业能力培养等同于就业能力培养。实训过程中存在重技能训练、轻素质培养,重专业能力、轻综合能力的现象,而实训教学中评价方法的重结果、轻过程性倾向,忽视了学生对工作过程和环境的感悟及反思,会限制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养成。

2.3教学方式单一

财务管理专业实训方法主要有两类模式:一类是以教师讲解实训教材的内容为主,采用练习习题的方式。学生无法提升财务管理岗位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塑造职业素质,导致毕业生眼高手低,不能满足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需求;二是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但是案例分析的预设条件是确定的,限制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学生不能体验企业实际经营过程、财务管理活动以及财务关系的处理,缺乏对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3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建设

(1)建设思路体系构成。从人才市场来看,财务管理的职位体系大致包括基层财务人员、财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工作内容为基本会计核算 ̄――收入管理、成本管理及费用控制、利润管理――资金规划、财务预决算、风险防范――资本运作及融资、审查对外会计资料、财务监督和审计、撰写财务分析报告,这就为财务管理职业的能力体系构建和实训课程建设奠定了基本路径。

对照上述能力体系,在兼顾就业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前提下,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型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从课程实践到专业实践再到综合实践,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职业能力为核心,着重训练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通用职业素质。构建一个融合专业知识、工作过程知识与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于一体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梯级结构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该体系旨在解决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体系分散、实践能力差、思维不活跃、创新性思路少、人际交往能力低等问题,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兼顾学生初次就业的职业技能需求和后期发展的职业能力需求,解决职业素质的培养这一薄弱环节,培养学生多元整合的综合能力。

实训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次:①从手工创建会计账簿、成本核算到会计电算化;②从基本会计业务到审计、纳税;③从财务预算到财务管理单项实验;④进行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的财务决策实验和财务资料的综合分析。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教学,具体见表1。

(2)教学模式转变为任务导向及项目驱动。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真正达到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教学目标,在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教学中,采用“任务导向、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课程组织以学生亲身参与为基础,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落实到每一个能够使学生动手、动脑的环节。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驱动教学需要设计仿真的工作环境,布置具体的工作任务,明确学生要取得的工作成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操控性,既要对学生的各种想法和实践操作给予及时的点评和鼓励,又要对出现的问题加以控制。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查阅资料寻求知识,由独立学习转变为沟通、讨论、动手实践完成项目任务,由“学会”到“会学”,从而产生成就感,提高教学效果。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在高仿真体验中提升财务管理技能,站在企业运营的角度来认识财务管理的作用与价值,学生能够经历财务管理职业通道从低到高的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在走出校门之前能够具备一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组织采用“团队学、赛中学”,每一个学习阶段的课程开始时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每组6~7人),整个教学过程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为四个主要教学环节,具体见表2。

表2

[]实训步骤[]具体内容

第一步[]布置实训任务[]教师讲解实训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理论,提出实训要求,布置实训任务

第二步[]专业软件模拟实验[]采用专业软件进行模拟实验,进行分组演练与对抗。具体软件包括:会计基础技能实训软件、财务管理专业对抗实验软件、沙盘模拟教学、审计及报税软件模拟实验

第三步[]撰写实训报告[]要求各组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查找资料以及社会调查搜集资料,就软件模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延伸案例进行分析并撰写实训报告

第四步[]实训汇报[]要求学生就实训报告进行公开展示,课堂上开展开放式的讨论和辩论,进行模拟答辩或案例分享[BG)F][HT]

(3)考核方式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目前,主流的财务管理教学评价依然是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大多还在采用以期末卷面考试成绩为核心的评价方式,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体验。形成性评价则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持续观察、记录、反思从而做出发展性评估,注重过程性考核,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和感悟体验,目的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从被评价者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参与者。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综合实训着重对学生岗位技能、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相较于终结性评价更加契合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特征。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由于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了分组实训、集中作业并汇报的形式,在教学内容上综合了财务管理专业众多的专业课程,无法采用传统的一张试卷确定学习效果和成绩的考试方式,因此采用非集中考核、过程性考核的形式进行。采用以团队为基础,以平时过程性考查为核心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评价对象既包括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岗位技能的熟练程度,还包括学习态度、表达书写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

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目前尚未形成标准化的教学范式,以上几个方面的探索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并完善,以符合应用性本科教育的改革方向和路径。

参考文献:

第3篇:财务主管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 高职 会计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能力

一、引言

我国会计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化的培养体系,为社会提供了大批合格的会计人才,极大地满足了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然而,从目前社会上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反应,绝大多数毕业生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就使高职院校如何办好会计专业,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会计人才问题显得日趋紧迫,也使之成为高职会计教改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当前与未来一个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重点。在该形势下,高职会计专业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如何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尽快形成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首先必须定位高职会计培养目标,明确高职会计人才职业能力架构,然后才能围绕培养目标寻求培养途径。为探讨上述问题,本课题组于2011年年初主要针对会计人才需求与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进行了调查,一方面亲临安徽省部分大、中、小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采取召开座谈会、交流、问卷等形式进行调研;另一方面针对本校2008、2009、2010届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了跟踪,分别通过电话、网络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直接交流,并通过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发放《会计职业能力调查表》,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调查表164份,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汇总、分析。

二、会计人才需求与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调查分析

1.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层次分析

针对我们的研究课题,在调查表中,我们将会计岗位设置为:财务总监、财务主管、出纳、会计基层工作人员等。大型企业会计岗位分为财务总监、财务主管、出纳与会计基层工作人员三层次;中小企业会计岗位则分为财务主管、出纳与会计基层工作人员两个层次。经过调研,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可归结为三个层次:一是决策型人才;二是分析型人才;三是技能操作型人才。财务总监岗位需求决策型会计人才,财务主管岗位需求分析型会计人才,出纳与会计基层岗位需求技能操作型会计人才。财务总监与财务主管岗位通常是具有多年从业经验,从基层岗位逐步提升的具有较强分析、决策能力的会计人才,应具备研究生或本科学历、硕士或学士学位、高级或中级会计师职称。出纳与会计基层岗位并没有绝对的学历要求,而更在意实践操作能力和所属行业业务的适应能力,并希望具备一定的相关工作经历。

目前,大型企业对会计基层岗位人才的需求基本饱和,急需的是学历高、阅历丰富、管理能力强的高层次会计人才。而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流动性强,需求量大。据对现阶段会计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调查表明,90%的单位选择了实际操作能力,并有40%的单位愿意向社会公开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对于创造能力的要求则在各种要求中排在第三位。这就警示我们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必须定位于中小型企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岗位适应能力。

2.会计岗位人员综合能力素质需求分析

此次调查我们设置了18项能力素质要求,根据统计结果,现分析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企业对会计岗位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要求是较高的。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员工忠诚于企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企业和员工之间才能相互信任,共同发展。企业对会计岗位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比较高,因为企业要发展,依靠的是员工良好的专业素质。为此,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有扎实的实践能力、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积极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尽快适应岗位的要求。这对大部分高职会计学生而言,是最为欠缺的能力,也是高职院校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3.在本次调查中,根据工作要求共设置了10种知识类型。被调查单位认为各岗位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如下表:

从上表分析可以看出,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且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是会计从业人员完成本职工作的必备武器。

三、启示与思考

1.高职会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O世纪80年代,美国历来是使学生能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作为会计教育首要目标。因此高等会计教育一直把未来职业会计师所具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作为会计教育目标。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开始致力于会计教育改革,认为会计教育的新目标应表述为:“为日益拓展的会计职业界做准备”。并给“会计职业”下了一个较为宽泛的定义,即包括大中小型会计公司从业的会计工作、公司会计(包括财务管理、会计管理、财务分析、计划与预算、成本会计、内部审计、系统设计、税务及一般会计)和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言外之意,学生通过学校的教育后应具备将来从事上述所列会计职业的能力,诸如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等。90年代以来,国内会计教育界引入和介绍了国外先进教育思想,一致认同会计教育重点应转到能力培养上,促使人们对我国会计教育人才培养重心的重新思考。

我们认为,会计教育目标取决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应与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科技及会计本身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相一致。由于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导致会计教育目标应有一定的层次性。

(1)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在企业会计人才需求层次中的定位。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会计教育必须适应会计职业要求。从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状况看,前文所述的第一类会计人才门槛高、培养周期长,不可能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第二类会计人才需求量小且竞争激烈,现阶段作为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也不太适宜。因此,现阶段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只能定位于培养第三类会计人才,即“技能操作型人才”。

(2)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去向的定位。高职的会计教育应该面向中小企业。一是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数量众多,绝大部分的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将中小企业列为就业对象的首选,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为高职会计专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二是中小企业经济业务相对简单,对会计人才规格的要求相对较低;三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等原因,并出于人力资源成本的考虑,对引进高学历的会计专业人才有一定困难。因此看好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认为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待遇要求不高。在本次对我校2008、2009、2010届经济管理类毕业生调查中发现共有184人从事会计工作,其中除少数在机关、事业单位及较大型企业工作外,绝大多数学生均在中小企业,并以民营企业为主,比例高达92.3%。可以说,中小企业是高职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这就要求依据中小企业的特点、要求,培养更多满足中小企业需要的会计专业合格人才,实现中小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双赢。

(3)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在业务水平层次上的定位。现阶段,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层次、类型和就业对象,决定了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学生的业务水平层次是初级会计人员。初级会计人员包括会计员和助理会计师两类。目前中职会计的培养目标一般定位于培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会计员。而“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会计职业的入门证书。因此,高职会计的具体培养目标应该是具备取得“三证”能力,即学生毕业时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证书”。高职会计毕业生应能很快适应基层会计工作,过渡期或适应期较短,并有较高的会计操作技能。

综合上述分析,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服务于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综合人才,高职会计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中小企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基本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能快速胜任相应的会计相关岗位工作,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和自身不断提升的高素质实用型会计人才”。

2.高职会计人才职业能力架构

“职业能力”是一个历史概念,具有历史发展性,并且呈现出逐步丰富与宽泛的趋势。从狭义角度来看,职业能力指个体在自身素质基础上,将职业态度及所学的知识、技能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从广义上讲,职业能力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在某个职业方面能力素质的总和,也就是为有效地进行某项特定活动所必需具备的特殊能力素质,即经过适当学习或训练后,就能完成某种职业活动的可能性或潜力。

职业不同,所要求的职业能力自然也不相同。世行在1986年为美国大学和政府机构制定职业能力时,将全球职业划分为1116个,每一个职业有几十条职业能力,总共为16807条。如此浩繁的条目,高职院校没必要、也不可能逐条教给学生,可以从行业、企业角度出发,去挖掘、提炼它们所需要的共通的职业能力。

我们课题组在走访行业企业、咨询招聘单位、对2008―2010届经济管理类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多种途径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外国已有的经验,充分考虑我国会计职业和会计教育的发展状况,结合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从会计职业岗位(群)的视角,总结出了高职会计学生应具备的会计职业能力。

3.综合职业能力:

公司理财能力、税收筹划能力、社会能力、创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1)基本能力是指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从业基本能力和素质。具体包括计算能力、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能力等。其中写作能力不仅要求具有较好的各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具有书写成本报表、财务报表的编制说明及分析报告等财经应用文的能力;学习能力既具有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又具有对前沿知识的领悟程度或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些能力素质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是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2.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会计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及与其相应的单项与综合知识。主要包括基本操作技能、业务核算、分析、管理方面的能力。具体有会计工作基本操作能力、出纳实务操作能力、财务会计核算能力、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能力、成本会计核算能力、税务会计核算与纳税申报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审计能力、财务软件操作能力、职业分析判断能力等。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不仅要掌握,还要熟知各种会计处理方法的应用,并能对某一会计领域的会计现象和会计事件进行合理恰当地处理。同时他们还表示,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中有很多选择的空间,如存货计价的方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方法等,这些方法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情况下应用,对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成本、利润分析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会计应具有相应的职业判断能力,面对不同的会计事项能合理加以运用。

3.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会计基本能力素质与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是超出会计职业知识与技能范畴的能力。它是会计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主要包括公司理财能力,税收筹划能力,社会能力,创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其中会计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会计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如团队合作、协调沟通、人际交流、锐意创新的能力,稳定、冷静、认真、细心、严谨、可靠、敢于坚持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处人处事能力,有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坚持准则、廉洁自律、刻苦耐劳、谦和公正的良好职业道德。对会计社会能力的要求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行为的规范性。

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共同构成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它们既相互依存,又各有侧重。每一个职业岗位都需要有相应的能力和素质才能胜任。基本能力强,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发展条件则越充分,同时,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也会促进基本能力的提高。这些能力应作为我们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实施实训和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宗旨。

四、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会计教育只有合理定位自己学生的培养目标,才能找准位置,明确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架构,才能有的放矢,形成比较优势,使高职会计人才在人才市场上与财经类高校学生拥有竞争的法码。高等职业院校只有主动应对从业者职业能力的动态变化,“苦练内功”,才能培养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能满足个性需求的职业人才,才能获得更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也是高职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李萍.高等职业教育会计职业能力再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上).2009(7):40-41

第4篇:财务主管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建设

一、师资建设与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是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性环节,只有配备高水准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第一,教师的配备。实验室指导教师管理实验室的同时,还要完成设备管理工作,因此指导教师应该掌握相关的会计实践操作技能和基础理论,确保管理的有效性。由于实验室的指导教师与单纯意义上的教师存在明确的区别,在具体教学中应科学配置二者,提高实验室的有效性。第二,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1)培养双师型的骨干教师,借助相关的学习与进修活动,积极主动参与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活动,提高教师在实践和理论等方面的综合能力[1]。(2)培养专业带头人,其能够利用校企合作等路径获得前沿的会计实践技能及理论知识,负责撰写电算化专业论证及相关分析报告,影响着会计专业的理论研究与建设方向,直接指导着会计专业的发展规划和定位。(3)为教师提供实践参与的机会,使其了解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而为电算化实验活动的实施提供有用的素材;或者是聘请企业财务主管和专业会计师进行指导,让其参与学生的电算化实验,为师生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

二、软件建设

软件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核心,软件建设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效果及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因此需要从如下几点加以建设:(1)实验项目的层次性。会计实验项目内容涉及探索性、验证性、综合性、专题性等实验,只有开发设计不同类型层次的实验项目,才能提高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对于初级层次实验室而言,可以教材章节的实验为主,通过教材中的实训指导来完成基本的实训项目;针对中高层次实验室,应该设计证券、审计、财务管理等专题项目,利用数据库和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结合企业的审计报告进行专题实验和评价。(2)构建共享型的教学资源库。该资源库包括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技能证书考试、会计资格证考试这三各模块,将这些模式进行结合,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获得相同的教育,如学生具备技能考试资质后可参加会计师资格考试,进一步强化技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2]。(3)合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包括会计分岗综合实训和会计单项基础技能训练的环节;而课程体系的构建时会计电算化实验实施的理论基础,要以专业的财务专家和会计人员联合完成,有效融合教材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内容,确保体系中涵盖会计技能培养和系统的理论课程体系。

三、硬件建设

对于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建设而言,其基础部分就是硬件建设,要配置与电算化实践相适应的计算机配置,在建设的场地和类型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首先,层次化的建设类型。实验室建设要想适应会计专业的发展方向,应该以不同的教学要求为依据设置层次不同的建设方案:(1)初级层次的建设。该层次的建设目的是为满足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及初级操作需求,这要适应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2)中高级层次的建设。该层次的建设是以现金的管理理念和会计思想为指导,适当增加与综合分析和设计相关的实验,为学生提供关于信息分析、管理、预测等试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其次,多功能化的建设场所。实验室建设中应以全面先进的会计管理理念为指导,做好全面的统筹规划工作。建设中高级层次的实验室时,应该以实验室的不同性质与功能为依据,配备完善的网络设施,或者是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灵活运行财务软件,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结束语总而言之,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会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建设中应从师资配备、软件建设、硬件建设等方面出发,制定科学有效的建设方案。这样才能保证电算化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和专业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快速融入到工作岗位中,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进军.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建设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3:299-300.

第5篇:财务主管实训报告范文

基于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突出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就是要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机融合起来,协调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关系、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关系、课堂实验和校外实训的关系。以构建主义教育理念,注意分阶段开设相关实践课程:

1、第一阶段为专业基础实验阶段。学生初入职场,所从事的工作一般为专业基础性工作,从事工作内容为简单、单一工作,如出纳岗位、会计岗位。随着工作年限、经验的累积逐步走上财务管理岗位。针对这一现实,在基础实验阶段以会计、出纳岗位工作内容为依据,开设相关岗位实验模块,如凭证处理、电算化操作等课程。

2、第二阶段为校内综合实验阶段。财务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是考虑市场经济的客观环境和公司制度的主要特征,以公司财务管理目标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以财务决策为核心方法,围绕公司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运用货币时间价值、现金流量和风险报酬等基本理财观念,全面阐述财务计划、财务决策与财务控制、财务分析以及财务评价等方法的应用,并着重对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营运管理等三大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重点内容,校内综合实验,开设如证券投资实验、项目投资实验等实验,以满足学生综合专业知识的需要。

3、第三阶段为校外顶岗实训阶段。校外顶岗实训能让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强化专业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了岗位操作水平,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方式给学生创造实训岗位,学生可以通过校外顶岗实训实现岗位认知、岗位流程、岗位内容、岗位标准等学习,为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打下基础。

4、第四阶段为毕业实习阶段。毕业实习阶段以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报告)的工作,要求学生能运用四年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结合对岗位的要求,相对独立完成工作并进行一定科学研究,能体现出学生专业水平、技能水平、科研水平。

5、第五阶段为课外素质培养阶段。课外素质培养是体现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重要环节,通过军事训练、技能比赛、暑期实践、社会调查、第二课堂、专家讲座等来实现,塑造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人格。

二、教学方法创新,全仿真全岗位实训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单项实验部分占财务管理本科实验主要部分,课程实验与综合实验存在内容交叉,同时在综合实验中以案例教学和模拟练习为主,学生更多的是通过一些资料完成对某项实训内容的掌握,模拟的效果不理想,只能说是模仿,与真实岗位的实训相距较远。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实验建设中构建全真岗位虚拟企业财务综合实验平台(VBSE),VBSE以课程的理念,颠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依托用友集团真实的ERP管理数据流,用企业培训的形式,展开全新的教学平台建设。让学生摆脱传统的理论教学及单一的教学实训模式,打造出一门让学生“动”中“学”,“学”中“做”,在环境中体验,在对抗中思考,在行动中认知,在组织中协同的新型实训教学课程。课程中对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进行全方位的模拟经营及管理。通过对真实商业社会环境中典型单位、部门与岗位的系统模拟,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的岗前实训,认知并熟悉现代商业社会内部不同组织、不同职位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特性,培养学生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解决大学生校内实习问题。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管理信息化也正逐步替代传统的管理,向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转化。作为未来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除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应熟悉运用财务管理电算化的技术,同时还要熟练运用Excel软件在财务管理中财务分析、投资决策、流动资金管理、筹资决策、利润管理和财务预测和财务计划中的应用,以符合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三、产学研相结合,实现以科研促进教学的目标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学生具备基本科研能力,而社会对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成果的评价系统的不完善,使得大学里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矛盾日渐突出。从事科研的教师不直接从事本科教学工作,教学内容体现不了学科发展和科研成果,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教学与科学研究虽同属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但其对社会的发展却有不同的作用方式,不同的时间效应,其成果的表现形式不同,社会对其认同的程度和方式也不同。一般来说,科学研究的成果比教学的成果来得直接,教师个人对成果所做的贡献也相对比较明显,容易得到社会的承认。教学的成果则需要通过所培养的人才间接体现出来。由于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教师个人在成果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难以体现。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撰写科研论文。因此,鼓励科研上富有学术成果的教师参加教学工作,既能使他们以最新的学术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反过来他们又能在教学中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在科研工作中有更宽广的思路。在学生实践教学中要有目的的强化学生在完成相关专业实践、顶岗实习、模拟实验、毕业设计后的总结、归纳、分析、撰写能力训练,同时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相关实验的实用性,注重科研与实验相结合。尽量从实验中获取第一手资料和现实案例,体现科研素材和内容上的真实性、应用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校企合作,共建高质量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实验室模拟实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实际的操作动手能力,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实验室模拟实验又有其不足的地方,与现实的工作条件存在差异,许多实验中的模拟项目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现实中的环境又不会像教科书那样去设置,从而影响学生综合解决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虽然到企业进行实习面临困难较多,如资金不足、指导老师缺乏等,作为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到企业顶岗实习进行实践教学又是不可缺少的。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改进实习效果,如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与企业定期召开见面会,及时分析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时调整,以满足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的要求。在实习基地的管理上,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又有许多资源上的优势,学校可以创新合作形式,以解决企业的困难。例如,为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避免学生实习因泄密给企业带来损失,学校可与企业签订有保密条件的实习协议,一旦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泄密情况,损失可由学校负责,以解决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时的困扰,也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的保障。可进行订单培养,根据企业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现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课程内容与实际岗位零距离对接,减少实习环节。只有通过创新与企业合作模式,发挥地方在应用型本科建设中的作用,建立新型的校外实习基础创建及合作形式,才能将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有效结合,形成真实或仿真的企业财务管理环境。

五、双师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层次高、业务精、专业全面的教学团队

第6篇:财务主管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实践教学

课题来源:武汉市教育局课题“基于能力视角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13134)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

收录日期:2014年6月3日

一、明确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现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振兴实体经济,推动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都必然要求加快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地方本科高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但相当一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存在着定位模糊、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等问题,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在进行地方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往人才培养定位是按照理论和学历教育层次进行的分类,通过分类将大学分为研究型为主的学术教育,技术型的高职高专教育,所谓应用型则介于研究型和技术型大学之间,简单理解为理论和技能各占一半的教育。从全球竞争力排名位居前列的国家特别是实体经济发达的欧洲国家来看,高等教育结构基本上是“二八结构”,即20%学术型创新型人才在实验室、科学院从事基础性研究,80%的技术技能人才在企业的创新岗位。如瑞士18%是学术型人才,82%是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德国20%是学术型,80%是技术技能型和应用型,这样的人力资源结构才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合理结构。我国正相反,不少地方高校定位于学科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造成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既低于985高校,也低于高职院校,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简单将学历教育层次进行划分,没有把应用型本科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考虑,相反应用型技术大学应真正成为区域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作为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各种资源,力争在地方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财务管理专业作为经管类专业,在地方经济建设、现代企业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实践能力又是衡量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部分。但在制订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的现象,通过把人才培养定位为能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财务管理、会计及相关研究工作的人才。而应用型本科要求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不突出,实践教学不能与企业用人需求相对接,没有更好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二、分阶段开设实践课程,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

基于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突出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就是要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机融合起来,协调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关系、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关系、课堂实验和校外实训的关系。以构建主义教育理念,注意分阶段开设相关实践课程:

1、第一阶段为专业基础实验阶段。学生初入职场,所从事的工作一般为专业基础性工作,从事工作内容为简单、单一工作,如出纳岗位、会计岗位。随着工作年限、经验的累积逐步走上财务管理岗位。针对这一现实,在基础实验阶段以会计、出纳岗位工作内容为依据,开设相关岗位实验模块,如凭证处理、电算化操作等课程。

2、第二阶段为校内综合实验阶段。财务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是考虑市场经济的客观环境和公司制度的主要特征,以公司财务管理目标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以财务决策为核心方法,围绕公司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运用货币时间价值、现金流量和风险报酬等基本理财观念,全面阐述财务计划、财务决策与财务控制、财务分析以及财务评价等方法的应用,并着重对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营运管理等三大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重点内容,校内综合实验,开设如证券投资实验、项目投资实验等实验,以满足学生综合专业知识的需要。

3、第三阶段为校外顶岗实训阶段。校外顶岗实训能让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强化专业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了岗位操作水平,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方式给学生创造实训岗位,学生可以通过校外顶岗实训实现岗位认知、岗位流程、岗位内容、岗位标准等学习,为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打下基础。

4、第四阶段为毕业实习阶段。毕业实习阶段以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报告)的工作,要求学生能运用四年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结合对岗位的要求,相对独立完成工作并进行一定科学研究,能体现出学生专业水平、技能水平、科研水平。

5、第五阶段为课外素质培养阶段。课外素质培养是体现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重要环节,通过军事训练、技能比赛、暑期实践、社会调查、第二课堂、专家讲座等来实现,塑造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人格。

三、教学方法创新,全仿真全岗位实训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单项实验部分占财务管理本科实验主要部分,课程实验与综合实验存在内容交叉,同时在综合实验中以案例教学和模拟练习为主,学生更多的是通过一些资料完成对某项实训内容的掌握,模拟的效果不理想,只能说是模仿,与真实岗位的实训相距较远。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实验建设中构建全真岗位虚拟企业财务综合实验平台(VBSE),VBSE以课程的理念,颠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依托用友集团真实的ERP管理数据流,用企业培训的形式,展开全新的教学平台建设。让学生摆脱传统的理论教学及单一的教学实训模式,打造出一门让学生“动”中“学”,“学”中“做”,在环境中体验,在对抗中思考,在行动中认知,在组织中协同的新型实训教学课程。课程中对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进行全方位的模拟经营及管理。通过对真实商业社会环境中典型单位、部门与岗位的系统模拟,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的岗前实训,认知并熟悉现代商业社会内部不同组织、不同职位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特性,培养学生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解决大学生校内实习问题。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管理信息化也正逐步替代传统的管理,向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转化。作为未来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除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应熟悉运用财务管理电算化的技术,同时还要熟练运用Excel软件在财务管理中财务分析、投资决策、流动资金管理、筹资决策、利润管理和财务预测和财务计划中的应用,以符合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四、产学研相结合,实现以科研促进教学的目标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学生具备基本科研能力,而社会对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成果的评价系统的不完善,使得大学里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矛盾日渐突出。从事科研的教师不直接从事本科教学工作,教学内容体现不了学科发展和科研成果,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教学与科学研究虽同属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但其对社会的发展却有不同的作用方式,不同的时间效应,其成果的表现形式不同,社会对其认同的程度和方式也不同。一般来说,科学研究的成果比教学的成果来得直接,教师个人对成果所做的贡献也相对比较明显,容易得到社会的承认。教学的成果则需要通过所培养的人才间接体现出来。由于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教师个人在成果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难以体现。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撰写科研论文。因此,鼓励科研上富有学术成果的教师参加教学工作,既能使他们以最新的学术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反过来他们又能在教学中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在科研工作中有更宽广的思路。在学生实践教学中要有目的的强化学生在完成相关专业实践、顶岗实习、模拟实验、毕业设计后的总结、归纳、分析、撰写能力训练,同时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相关实验的实用性,注重科研与实验相结合。尽量从实验中获取第一手资料和现实案例,体现科研素材和内容上的真实性、应用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创新校企合作,共建高质量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实验室模拟实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实际的操作动手能力,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实验室模拟实验又有其不足的地方,与现实的工作条件存在差异,许多实验中的模拟项目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现实中的环境又不会像教科书那样去设置,从而影响学生综合解决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虽然到企业进行实习面临困难较多,如资金不足、指导老师缺乏等,作为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到企业顶岗实习进行实践教学又是不可缺少的。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改进实习效果,如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与企业定期召开见面会,及时分析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时调整,以满足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的要求。

在实习基地的管理上,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又有许多资源上的优势,学校可以创新合作形式,以解决企业的困难。例如,为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避免学生实习因泄密给企业带来损失,学校可与企业签订有保密条件的实习协议,一旦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泄密情况,损失可由学校负责,以解决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时的困扰,也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的保障。可进行订单培养,根据企业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现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课程内容与实际岗位零距离对接,减少实习环节。只有通过创新与企业合作模式,发挥地方在应用型本科建设中的作用,建立新型的校外实习基础创建及合作形式,才能将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有效结合,形成真实或仿真的企业财务管理环境。

六、双师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层次高、业务精、专业全面的教学团队

要实现地方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教师既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长期以来,高校在教师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没有参加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企业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问题认识不足。从授课老师的来源上,许多教师过去是从事财务和会计方面教学和研究的,开设财务管理专业,对这部分教师存在专业转向的问题。提高和完善适应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把教学能力和财务管理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为建设的目标。引进企事业单位中学历职称高、经验丰富的高级会计师和财务主管来校任教或兼课,同时鼓励教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将职业资格认证作为强化教师财务管理实践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

与此同时,实验教师队伍存在不足现象,由于条件所限,一个实验老师管理多个实验,没有专职实验室老师,而实验教师是实现实验教学的基础配置。教师对一些具体的实践操作规程不清楚,导致学生对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问题也是漠然置之。由于专业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整体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严重不足,使实践教学课程虽然已开设,但并未取得预想的效果。我国许多高等院校把从事实践教学的专职教师归为“非教学人员”,有些专职实验教师担任的教学任务只是所谓的“实验准备”,其课时不到理论课教师的三分之一,甚至实训课不给实验专职教师计算工作量,这使许多有能力的教师,不愿意到实践教学岗位任教。学校在实验教师的培养上,要通过政策如相应制定业务考核、工作量和技术等级晋升等办法,为实验教师提供各种机会参加培训、考察、进修、交流等活动,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高,引导一部分专业业务理论教师转岗到实验教师岗位,来确保实验课的有效开设。

主要参考文献:

[1]许艳惠,魏巍.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

第7篇:财务主管实训报告范文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加强和改善我校后勤管理,建立后勤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依据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食品卫生法、卫生防疫法、会计法以及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学校财务、卫生、校园、基建修缮工程等管理要求和规定制定。

第三条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为教育、教学、科研、生产和师生生活服务,为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并在管理和服务中发挥育人的功能。

第二章校园管理

第四条校园管理

1.校园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校园绿化建设及管理、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学生宿舍区管理等。

校园管理的目标是建设安全、整洁、文明、优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

2.校园绿化建设及管理

(1)校园绿化建设应有规划,突出重点,形成风格。校园绿化中要针对不同功能区域合理地配置景点、小品,将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融为一体,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

(2)学校应配备懂技术的专(兼)职人员,负责绿化和养护。

(3)总务处应建立学校绿化管理制度和绿化档案。档案包括绿化现状图、规划图、小品设计效果图、施工图及地块绿化统计表、各类合同等。

3.校园环境卫生管理

校园环境卫生管理的任务是环境的清扫保洁,消灭蚊蝇孳生地及保持排水排污系统管道畅通等。

(1)学校各部门应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学生劳动服务活动的作用。

(2)建立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和专职清洁工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3)加强宣传教育,在师生中形成自觉维护整洁、优美环境的文明习惯和良好风气。

4.学生宿舍区的管理

学校要制定学生宿舍管理制度,有关职能部门应确保宿舍安全、文明、卫生。

(1)加强对开水炉校园超市等生活服务设施的管理。食品超市的从业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检,持证上岗。学校应对超市物品的价格、质量、食品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2)定期进行宿舍区生活设施及水、电维护、检查,保证宿舍各项设施的完好,使用安全。

(3)学生宿舍人均面积要达标,宿舍内应设置必备的生活设施和消防设施。

第三章资产管理

第五条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是指后勤部门对学校全部资产的管理活动,包括房地产管理,水、电、锅炉管理,车辆管理和其他物资管理等。

第六条房地产管理

房地产管理主要是指房地产产权与档案管理、公用房屋的分配与使用管理、房屋及附属设备的维修管理等。

1.房地产产权管理

学校要根据国家规定及时进行房地产产权登记,领取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证,取得法律保护。

2.房地产档案管理

房地产档案管理包括房地产产权档案和房屋及附属设备技术档案。

(1)房地产产权档案指房地产地理位置、平面图、登记表、产权归属的原始资料、沿革变更登记表等。

(2)房屋及附属设备技术档案指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总体规划设计、勘测资料、施工图和竣工图、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设备说明书、出厂合格证,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资料,如房屋改造记录及图纸、大修记录等。

(3)房地产档案由后勤部门收集、整理,由学校档案室统一管理。

3.公用房的使用管理

(1)公用房的分配,由后勤部门按校长室研究的意见统一安排。

(2)公共用房和专用房屋,如食堂、礼堂、电化教室、专用教室、实验室、实训场所、阅览室、室内活动室、体育场馆、会议室、汽车库、仓库、书库、配电房、锅炉房等,由使用部门负责管理。

(3)群众活动的公共用房,由使用部门制定制度,并负责管理。

(4)教职工集体宿舍由后勤部门管理。入住教职工应遵守学校有关制度,保证宿舍的安全、卫生、文明。

4.公用房屋及附属设备的维修

(1)应加强对公用房屋的巡视,发现破损或接到用户报修,应及时维修。

(2)整幢房屋的常规维修保养,由管理部门提出方案,经校长室研究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3)维修费用较大的项目,要通过公开招标或议标确定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并组织实施,项目款的结算必须通过审计。

5.做好闲置房产及门面房的开发与管理,努力提高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第七条水电管理

1.水电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爱护设施、保证安全、注意节约、改善服务。

水电工必须持证上岗,熟悉学校的供电、广播、电话、电视、网络线路、给排水管线和消防管线等。

2.水电设施的常规管理

对校内的水电系统要建立档案资料和巡视维修制度,保证用电安全,防止水质污染和管道破裂。

3.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消防法,安排专人负责,定期对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完好有效。

4.供电设备的检查、维护

学校应按供电部门规定,在变电所(配电房)门前设立警示标志,定期检修、保养,避免发生事故。自备发电机要有专人负责管理,按规定检修保养,并做好记录。

第八条物资管理

学校物资包括固定资产、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三类。学校的物资管理实行统一领导,专人负责,做好物资采购、验收、入库、建账、发放、核算及更新报废等管理工作。物资采购工作应严格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1.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指一般设备单位价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单位价格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量同类物资,也应视作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的购置

学校各部门所需物资由后勤部门统一采购。各部门应在学期末提出下一学期的物资需求计划,经分管校级领导签署意见后,交后勤部门汇总,报校长室审批,后勤部门按审批后的项目内容组织采购。特殊设备或科技含量高的专业设备,有关专业办(专业部或系)派员协助采购。

凡纳入政府采购要求的物资项目,由后勤部门负责向政府采购机构申报采购。

(2)固定资产由后勤部门统一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分类账、分户账;使用部门建立相应的账卡,并有专(兼)职人员管理;财务部门建立固定资产总账,统管固定资产的价格核算。规模较大的学校,应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网络化三级管理(即校、专业办、室),选用适合本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后勤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每年对账一次,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3)固定资产的增减和校内调拨,应办理手续。固定资产的报损、报废应填写《固定资产报损报废单》,批准后办理销账手续。

2.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低值易耗品主要包括:办公用品、清洁卫生用品、劳保用品、劳动工具等。

低值易耗品实行计划采购,定额供应。由后勤部门征求使用部门意见后编制计划,经分管后勤校级领导审批后,由后勤部门采购,各科室专人负责领用。物品的采购、验收、入库、管理与材料管理相同。

3.家具、办公、生活用具及一般设备管理

一般设备指桌、椅、凳、橱柜、床、沙发、电扇、体育器械等,实行统一管理,由使用部门或个人负责。学校制订配备标准、管理及赔偿制度,后勤部门负责购置,按标准发放,建立账卡,每年核对一次,办理报损报废手续,做到账物相符。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教职工调进调出,均应办理领用物品归还手续,遗失、损坏按制度赔偿。

第四章膳食管理

第十一条膳食管理

膳食管理是指后勤部门对膳食事务的管理活动,包括食品安全、营养卫生、食品成本和膳食服务等内容。

1.食品安全卫生管理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及卫生部、教育部的有关规定。

(2)制订并执行食品采购、加工、贮存、销售过程的安全卫生要求和环境、个人、餐具的卫生制度,建立食品卫生管理台账,杜绝食品中毒及食品投毒事故发生。

2.食品营养管理

(1)膳食部门负责人、管理员应掌握常用主副食品中主要营养成份含量与烹饪制作要求,按周编制主副食品表,逐步实现营养配餐;

(2)提高炊管人员的营养卫生观念,每学期进行1~2次营养卫生知识讲座,有条件的要进行系统的营养卫生基础知识的培训。

3.食品成本管理

(1)建立成本核算制度,按成本内涵加强成本核算,按月公布账目,严格控制盈利率。

(2)建立食品采购、验收、领用制度。

(3)使用智能卡消费的学校,食堂每天对电脑生成数据进行备份,以防电脑故障造成数据丢失。

4.膳食服务管理

(1)炊管人员对就餐人员一视同仁,不卖变质霉烂食物,不以次充好。

(2)食堂营业时间要考虑就餐者的实际情况;高中低档菜搭配合理;冬天要供应热饭热菜。

(3)成立伙食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改进工作。

5.膳食会计管理

(1)会计人员须持证上岗,出纳会计和记账会计分工明确。内部制度健全,条目设置合理,原始凭证内容完整,手续完备,账目清楚,核算准确。

(2)膳食会计在业务上接受学校财务部门的指导监督。

6.库房管理

库房有专人管理,物品入库、验收和领用制度健全,账目清楚、账物相符;每月盘库一次,防止食物霉变。有灭鼠、灭蟑螂设备和措施。备有冷库或冷冻冷藏柜。

第十二条膳食管理体制

积极探索膳食管理体制改革,以适应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食堂,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把各项管理要求列入承包合同,明确学校对食堂服务的质量、价格、经营范围和食品卫生安全等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责。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对不执行制度和规定酿成事故者,要追究其责任,取消其经营资格并赔偿一切损失。

学校要成立由分管后勤的校级领导为组长的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处理预案,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立即启动预警系统。

第五章财务管理

第十三条财务管理

1.财务管理是组织学校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管理工作。基本任务是:

(1)财务计划管理。及时编制财务预算,按照“精打细算、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合理分配和执行预算。

(2)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在遵守国家财经制度和法令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工作实际,制定财务收支的具体实施细则,做到用款有计划、收支有标准、管理有定额、分析有资料、监督有要求。

(3)按照会计法要求进行会计核算,认真做好记账、算账、报账、对账工作,做到凭证合法,手续完备,账目健全,核算准确,按时编送报表。

(4)配合和支持学校开展各项创收活动,对产学研、实习、实训基地等独立核算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2.学校收入管理。学校所有收入由财务部门统一归口管理,不得设立小金库。学校应使用印有财政监章的收费票据,不得自印或自行购买不合格的收据。财务部门应制定票据管理制度,建立票据台账,严格票据购入、领用、核销手续。定期公开财务。

3.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收费规定。所有预算外收入均应进入财政专户。代办性收费要专款专用,按实结算。对已纳入地方行政结算中心的学校,要按结算中心规定,做好工资奖金、医保、公积金、所得税等报表编制上报工作和各项支出票据的核对、结账、支付工作。同时要做好每月经费开支的计划申报工作。

第十四条财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及会计人员的配备,应符合国家会计法和财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所有会计人员均应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按规定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

第六章基建工程管理

第十五条学校基建工程管理是指编制基建工程总体规划,编写基建工程项目建议书,拟定计划任务书,委托设计,建设准备,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

基建是百年大计,要保证工程质量,加强质量监督,把好每个阶段的工程质量关。基建工程耗资大,节约的潜力也大,需要配备与建设工程规模相适应的熟悉业务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

第十六条基建工程总体规划

1.编制总体规划的主要依据是学校主管部门批准的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学制、编制及国家教育部和发改委颁发的有关文件。

规划包括学校的改扩建和新校建设。建筑设计方案要公开招标并有专家评估确定。

2.学校的改扩建规划要结合区域现状进行。除规划房屋的布局外,应同时规划道路、供电、给排水、网络管线和校园绿化等。规划应尽可能使功能分区合理,水电容量应满足发展要求。

第十七条基建工程过程管理

1.按有关部门的要求,做好施工前期准备,领取规划许可证和建设许可证并进行招标。

2.凡需实行监理制的基建项目应在施工招标前确定监理单位,委托全过程、全方位监理。

3.基建工程的施工单位及与基建相关的设备和大宗材料的供货单位,应严格按有关部门规定的程序公开进行招标,择优选择并分别签订合同。

4.凡采取学校供应材料,后勤部门应配备专(兼)职材料员,保证材料供应。若由施工方供材,后勤部门应有专人负责对材料的数量规格质量进行验收监督。

5.要组织勘测设计、质监、监理、消防、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对施工图进行会审和技术交底,会审情况应做好详细记录,作为技术资料存档。

6.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签证。

7.基建项目竣工后,及时组织设计、规划、质监、消防、环保等有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

第8篇:财务主管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财务工作;财务软件;软件应用

中图分类号:F23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140-02

一、我国财务软件的应用情况

网络财务软件是指基于网络技术,能够在Internet环境下整合使用,不仅具备传统财务软件的基本功能,而且还能够支持远程联网处理(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询/远程审计),支持电子商务和网上理财服务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缩写ERP)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企业信息系统发展的最新成就。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运营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将企业内部划分为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制造、分销、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等,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各子系统之间实现高度数据共享和无缝集成。在技术水平上,ERP系统采用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最新成就。它除了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等已经被普遍使用的技术外,还要实现更为开放的不同平台互操作,采用适用于网络技术的编程软件,以适应网络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所以说,ERP既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又是一种融合了企业最佳实践和先进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工具。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种财务软件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但网络财务软件已成为当前的主流应用。网络财务软件是在传统财务软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财务软件相比,具有以下优势:在空间上,在网络财务环境下,企业的事务可以进行远程处理,因而可以对企业实行集中管理。利用网络财务构建集团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快捷便利地获取下属机构的财务信息,并且可以保持集团内财务信息的一致性,提高管理效率;在时间上,网络财务使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大大丰富了会计信息内容并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能为财务主管人员提供的动态会计信息,及时作出反应,并部署经营活动和作出财务安排。

本文主要针对本企业的情况介绍一下网络软件在本企业的实际业务中的应用情况。目前,国产软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90%以上,以用友、金蝶、新中大、浪潮国强、安易等为代表;然而近几年,国际上一些大的软件公司,如DACEASY、FOUR-SHIFT、SAP等,也都开始注意加强对投入我国市场软件的本地化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而我国国产软件的优势逐渐有所削弱,目前市场上比较成熟的国产财务软件中金碟,用友占有较高的份额,各家公司的软件各有利弊。

二、我国公司选择的金碟财务软件应用情况

(一)软件代替了传统的书面记账。基本实现了无纸化操作。会计数据处理无纸化,会计数据输入无纸化。

(二)会计处理过程无纸化。财务管理、单据处理、合同执行、税款清算、费用核算、成本控制、报表发送等企业财务和供需链都是通过软件来完成。总账系统,自由报表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工资管理系统,报告系统由各自的模块分类完成;并且通过网络与税务机关进行传输数据进行税务报表登记的工作。

(三)软件定期维护和操作的严格管理。在时间上,每月聘用专门技术人员维护电脑安全,检查软件的运行稳定性。在人员上,设置安全密码,除财会人员外,禁止其他人员误操作。这样,一方面利于财务数据的保密,另一方面防止电脑数据,程序被随意更改;实行安全化的管理。

(四)会计电算化促进了公司管理职能的转变。目前公司已应用了总账、报表、固定资产、现金银行管理、合并报表等软件功能,并通过控制各单位的核算模式、数据规范及业务流程,不但给公司的财务管理,而且给业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转变,有效地促进了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有效辅助了国有企业以生产为核心的运营特点。

(五)软件运行不稳定。由于国产软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在市场上实际批量应用,目前也还是处于不断地完善过程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数据丢失情况;并且数据的结转也时常会出现问题,运行不是很稳定。

三、解决方案

(一)平台的稳定性。当前网络财务软件基于的操作平台是网络化的,而网络平台的稳定性给财务软件提供了一种稳定、安全的运行环境。单机Windows系统相当不稳定,而网络环境下的Windows NT以及Unix操作系统相对来说要稳定多了。一个稳定的操作系统给财务软件提供了稳定的运行环境,也就给其提供了最根本的后勤保障,显然稳定的操作系统不仅保证了财务软件的安全稳定运行,而且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

(二)正确的选择软件。软件本身要适合自身公司特点,选择成熟的,在市场上有一定声誉的软件;目前国产软件应用较广的是用友和金碟。针对国有企业来讲,选择软件更要适合国有企业的财务制度和企业管理规则。在评价一种软件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前面提到的问题之外,还应关注下述问题:1.该产品的核心技术是否能够满足用户当前和今后的需要;2.随着电子商务日益重要,该产品是否集成了Web;3.该产品的会计数据类型是否适合用户的实际的需要;4.如果本企业涉及对外贸易,该产品能否处理外汇业务;5.该产品是否便于使用;6.该产品价格如何。

选择会计软件不宜草率行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价分析是用户顺利建立和应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必由之路,最关键的是要与本企业的财务要求相一致。

(三)软件的升级换代。不断跟踪软件的升级换代工作,始终使应用的软件跟上发展的步伐,提高应用的效率。

(四)与相关业务部门的协调。及时督促业务关联的报关部门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防止不能准时向税务部门提供报表。

(五)备份文件。为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性,要定期备份数据,防止财务数据的丢失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六)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定期维护。应用合理选定的网络结构和网络软件,加设防火墙,实时进行线路检测,病毒防治,采用数据加密、数字签名和身份识别技术。防止上网是遭受病毒的侵蚀;同时注意预防各种流行网络病毒的爆发日期,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七)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由于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的广泛采用,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有很大的冲击:包括会计管理、会计理论,从形式到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税政策的与时俱进、各种财务软件的日新月异,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方式发生的改变,使这些经济活动的时空、地域限制大大减小,最终导致原有的会计处理模式、财务管理模式将面向国际不断发展、完善。网络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均要通过对计算机的操作来实现,这就要求会计人才既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又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能熟练掌握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维护和保养,又要熟悉国际会计及商务惯例。尤其近几年来,我国在税务管理上变化较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又是郑州的经济先导区,很多新的会计法规和财税政策都是在这里试点运行,所以需要不断的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更要不断跟踪了解本企业会计趋势的走向和财务软件的应用情况。

四、结语

公司财务软件应用的重点是实现财务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有机结合,最终在全公司范围内建立起先进、开放、适用、全面集成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实施更加全面深入的会计电算化,发挥财务软件的最大功效,提升企业的管理竞争力。使会计软件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增强会计软件的管理功能,特别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分析、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密切结合等方面要取得进展,毕竟财务部门只是整个公司运行的一个辅助部门,最终是要为生产服务。把财务软件与企业管理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最终实现ERP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 邵一鸣.高职财会类专业双“双证制”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56-57.

[2] 阙勇平.高职财会专业实训教学改革设想[J].现代商贸工业,2011(3):215-216.

[3] 任少波.ERP视角下的高职财会类专业会计电算化教育实践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4):346-347.

第9篇:财务主管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公司制教学法;课堂教学设计

教育部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在政策的号召下,高等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旨在提高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热潮。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在实际课程中的运用,研究创新的“公司制教学法”具有实践意义。

1课堂教学现状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目前采用的是“原理+案例”的传统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学生通过笔记等形式,记牢其中的知识点。期末以笔试考核的形式得到课程成绩。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改革并未成功,课堂所学只不过是学生应付考试的工具,不可能实现与实践相结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教学改革的驱动下,很多课堂做出了案例教学这一更新。虽然许多教学案例很新且很有针对性,但由于学生缺乏实际体验和身临其境的感悟,所以“案例教学”往往只起到了对原理进行印证的作用,而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却收效甚微,以至于许多学生空有理论知识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出现了“学用脱节”的现象。其次,学生知识和素质基础参差不齐,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差异很大,导致同一种教学模式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摆脱高考的压力之后,大学期间会有不同程度的懈怠,纯理论的课堂教学对他们中的一些人来说就是催眠曲,只会越来越降低学习的积极性。而设计他们乐意去尝试、主动去实践的课堂教学则会发挥他们的长处和活跃的思维。第三,实训条件的匮乏。开拓校外实践基地,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但由于企事业单位参与学生教育的意识不强,接纳能力也有限,不能真正满足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实训的需要,实习效果差强人意。实训实习问题已成为制约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瓶颈。

2“公司制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课堂中的运用

“公司制教学法”是从创业项目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将团队合作和团队竞争引入了课堂教学之中。将理论所学直接在团队竞争中使用,通过角色扮演实现情景代入,增加体验感,从而增强学习效果。其操作程序如下:

2.1分组

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学生进行分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此外,还可以形成组与组之间的竞争,通过竞争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进行分组的时候,充分考虑学习能力的高低、学生的生源地、男女搭配等因素,由学生自主分组,每组6-8人。此分组不是普通形式的团队教学分组,而是让这一组同学分组成立一个企业,企业中有一名CEO,其余根据适合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人事安排,每个组员都有相应的职位和对应责任。

2.2成立企业

企业团队固定以后,每个企业完成相应的企业名称、口号、广告语、LOGO、产品定位及组织结构。在以后的学习中,都以企业小组为单位完成。这样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集体荣誉感都得到了增强。成立企业时采取小组表演形式进行,企业小组CEO上台,进行宣讲,介绍企业基本情况并宣布企业成立,全体成员共同完成广告语和口号,并上交企业基本情况说明表,以备日后使用。

2.3注入资金

每个企业按要求安排一名财务主管,专门负责记录日常账目。企业成立之初,每个企业将获得启动资金20万。根据宣讲完成情况,将会获得第二笔资金,资金数目由宣讲的质量决定。在课程安排中,将会有多次企业任务需要完成,每次将根据完成情况得到不同数目的资金奖励,学生们将会为了得到供企业运转的资金而最大限度地参与,提高了课堂的气氛与活跃度。将学生由被迫发言和参与活动转变为自发地、竞争地、主动地加入。除了根据大型任务而得到的大笔资金之外,日常课堂会有少量资金变动。比如,企业成员中有人迟到、早退、不遵守课堂纪律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扣除部分资金。而有成员主动配合教学、积极参与、巩固知识点等,则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这些小数目的资金变动,将会约束部分不安分的学生,同时激励企业成员为企业“挣钱”,而不是“扣钱”。

2.4企业任务设计

2.4.1营销观念的引入

在进行市场营销观念介绍的时候,将会重点讲解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及社会营销观念。在了解了各种代表性观念的特点之后,要求企业小组进行模拟,各自选择一种感兴趣的市场营销观念,进行演绎。每种观念会有它适用的范围和情况,企业可以安排结果为成功或失败的表演。

2.4.2营销环境的评估

完成营销环境这一部分的核心理论教学后,由企业小组根据环境评估的方法,评估各自所处的市场环境。由小组安排成员进行PPT讲解,并根据环境评估的结论,调整企业战略。调整后可就地进行“沙漠脱险”任务,即在所评估的环境下,罗列企业所认为的关键因素,依次排序,根据得分判断企业“脱险”程度。

2.4.3市场调研

企业小组设计调研方案、实施市场调研,并给企业撰写调研报告。学生通过完成这一任务,理解什么是调研方案设计,在完成调研方案设计的过程中,了解调研方案的结构,加深对调研方法的认识,在具体实施市场调研过程中,学会了与人沟通并掌握实地调研的技巧。通过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学生的沟通能力、胆量、受挫力、承挫力、团队协作精神都将得到极大的锻炼,与此同时,掌握了相应的市场调研知识和技能。

2.4.4目标市场营销

根据调研内容,完成消费者行为分析,并进行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及市场定位。这部分中将会完成两次大型任务,一是对于顾客这一环节的认知,二是对于产品定位的宣讲。“顾客认知”部分,会要求企业小组完成“满意顾客———忠诚顾客———抱怨顾客”,三个不同类型的情景剧;“产品定位”部分,要求企业小组由市场部完成“新产品会”。

2.4.5营销组合策略

首先,随堂会进行一次产品五层次论的企业分析任务,由每个企业讲解自己的代表性产品的五个层次,并运用“差异化策略”进行竞争战;其次,完成每个企业小组产品的定价,要求熟练运用定价技巧,在同类市场上进行”价格战“,以获得资金;第三,完成渠道设计,选择适合自己企业产品和市场的渠道并进行评估和管理;第四,促销策略的策划。给学生设置一背景资料,行业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产品安全和公关危机,消费者对该类产品产生了极大的恐惧,行业的整体销量都出现了大幅下滑。面对这种状况,公司决定利用一系列的公关活动重拾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训练要求是以小组为单位,为公司策划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并设计一份营销策划方案,完成PPT演讲。在学生完成的方案里,我们把重点放在促销策略这一内容上,要求学生完成的促销策略的四大内容。

2.4.6题库竞赛

虽说强调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但是必要的知识点还是得要求学生领会,这里提到的是“领会”并灵活运用,而不是“背诵”。形式上会进行一次“抽牌游戏”。教师手中会拥有一题库,题库中有课程关键知识点和一些涉及实际运用的问题。在最后一次课中,由每个企业小组依次循环抽取扑克牌,每张扑克牌对应题库中一个题目,抽中的企业小组必须回答。每个题目会有备注栏,有的为必答题(答对获得资金,答错扣除资金),有的为选答题(不答不扣除资金,其他组可抢答),有的为“特殊题”(因某事件,强制扣除或奖励资金)等。最后核算每个企业整门课程所有任务完成后的最终资金。

2.5资金结算

完成课程的所有相关任务后,每个企业将会结算最后的资金数额。“资金”始终贯穿在整个课程竞赛和团队合作中,每个企业成员都在为了得到资金而努力和加油,也为了损失资金而惋惜。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同时也增加了约束能力。当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时候,只用考虑自己的感受,而以公司团队形式展开活动的时候,会受到群体效应的影响,企业内部会自发地进行约束与管理,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到课程最后这些资金将会折合为课堂表现分数计入考核。2.6成绩统计学生最终的考核成绩,将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平时成绩(考勤、平时作业、企业个人表现、企业综合表现)和考核成绩(调研报告、营销策划案)。其中企业个人表现是学生个体在企业组织中的贡献,企业综合表现为企业最终核算的资金数目。平时作业、调研报告和营销策划案以个人为单位上交。

3总结

在专业的课堂教学中,融入实践企业活动因素,使比较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实现专业课教学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学生通过“公司制教学法”,培养了良好的自学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老师通过不断地引导、布置任务和辅助学生完成任务关键点困难的克服,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团结协作,掌握了市场营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缩短了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的距离,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作者:董绮 何可可 单位: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