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范文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年级数学应用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

第1篇: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范文

一、适当做题,巧做为主。

第一,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特别是“不定项选择题”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如果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选。因此,要把已学过的概念整理出来,通过读一读、抄一抄加深印象,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

第二,多题对比,让学生在迷糊中清醒。教师尽可能简单地给出分析过程,教他们分析,再者抓好落实。过去对于应用题的教学只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学习,希望学生按所规定的路线去完成所学的内容,并且所学的内容不能随意调换,更不能添加一些生活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这样一来,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更不能适应21世纪对精英人才的需要。为此,数学应用题教学办法的创新对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长知识、长智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把应用题目当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真正明白其中讲的是什么,再一点点的分析讲解,拿具体实物演示,并教给他们解题思路。如果这次能做出来,再找几道相同类型的题目加以巩固,从而使学生树立信心,加强他们的自信显得很重要。

二、前后联系,纵横贯通。

第一,在做题中要注重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绝不能“傻做”。在做一道与以前相似的题目时,要会通过比较,发现规律,穿透实质,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特别是几何题中的辅助线添法很有规律性,在做题中要特别记牢。

第二,教学生审题,此处指的是让学生知道问什么,等量关系有什么。多年来的应用题教学,教师只局限于让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掌握书本所学知识,能将书中所涉及的问题弄清,尽量达到举一反三,这样做表面上看来学生对所知识掌握得较好,但实质上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应用能力,若遇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某类问题就不能很好地去解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做到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能将所学知识去应用。为此,适当开展与课内有关的补充内容,变“只教书本知识”为“学用结合”,这样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在教学完“圆柱的体积后,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了“人人争当小能手”的活动,用铁皮为自己设计一个既节省材料,又能满足自己在校一天饮水的水壶。又如在教学完“比例的应用”后,我让学生讨论怎样计算出金字塔的高度,并让学生展开想象,设计求解金字塔的高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有认真学习和应用书本上的知识,才能具备把现实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让学生自己出题,然后互相交换完成。

第一,以往的应用题教学知识让学生将书本中所涉及的问题搞清楚、理解透彻,并不考虑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不注重应用实践。学生缺乏新的体验和感受。这样一来,学生的视野不开阔,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遇到现实问题会有些迷惑。为了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注重教材的内外结合,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

第2篇: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读懂题意;解题思路

一、读懂题意要求是解答应用题的前提

受到年龄因素、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制约,小学生在读题时时常会遇到一些不熟悉、不了解的字词或者短语(“增加了”“增加到”“降低了”“降低到”等),如此就极大地阻碍了他们对数学题目的理解,更谈不上对应用题目进行正确的解答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弄清楚、弄明白应用题目中出现频率较多的数学用语,并辅助于一些实例讲解。相信这样一来,这些原本生涩、难懂的数学用词将真正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数学语言,从而为其在日后的应用题解答过程中提供切实的积极帮助。

如,在“李东拿10元钱买文具。他买圆珠笔用去2元,剩下的钱买铅笔,每支铅笔4元。他可以买几支铅笔?”的解题教学过程中,我就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购物经验针对“剩下的钱”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剩下的钱即原有的钱在支出一些之后仍多出的部分,在该题中剩下的钱为10-2=8元。如此,学生日后对类似数学应用题目的解答便手到擒来了。

二、正确的解题思路是解答应用题的必要途径

学生在应用题目“三年级一班女生植树15棵,男生植树比女生多6棵。全班共植树多少棵?”解答时很容易简单地把15与6相加,并计算出21棵的错误结果。这便是学生缺乏正确解题思路的具体表现。其实,在我看来,上述学生易犯的错误完全可以避免。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同一、二年级应用题相比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为此,教师在应用题目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捋清典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即首先要明白应用题目中到底讲的是什么事?随后,要将题目中涉及的几个关系量一一分析清楚;最后确定先计算什么、后计算什么、用何种方式计算。只有学生心中有了条理分明的解题思路,他们才能在题目解答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从而确保正确的计算结果。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技巧尚有很多,但无论是哪种技巧或者捷径,都离不开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实际情况的认真总结、分析与实践。希望更多的教育同仁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探索与研究,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应用题这一数学题目类型。

第3篇: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范文

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条件是有限的,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会遇到许多困难。鉴于此,在审题过程中,教师可以训练学生用简单直观的示意图描述题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量关系。例如,水果店有5箱重量相等的梨子,如果从每只箱子里取出15千克,箱子里的梨子的总重量正好等于原来的两箱梨子的重量,那么原来每个箱子里装了多少千克梨子?用示意图分析表示如下:1.分析先画一条线段表示5箱;2.分析剩下的重量正好等于原来的两箱;3.分析取出的梨子重。这样,可以得出75千克的梨子相当于3箱的重量,题意明确,解答就简单多了。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审题能力时,应注意训练学生善于抓住条件和问题的整体,又不忽视条件和问题中的重要细节和关键,使审题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训练学生善于深入条件和问题的本质去揭示内在联系。

二、做好新授前的热身工作

在新型高效课堂高密度、高效率前提下,教师上课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知识迁移和渗透。课前做好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设计、编写的一定量的“热身题”,“热身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复杂达不到知识迁移过渡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如果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现在每天比原来多修3米,几天修完”这道归总应用题时,我设计了如下热身题: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如果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现在每天15米,几天修完?同时还设计了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迁移过渡的方法,难度就降低了许多。

三、摘录条件和问题,抓住基本的数量关系

教给学生摘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方法,方便学生分析应用题时看出已知条件之间、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这样做能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使数量关系明朗化。例如,甘泉公园原来有40条船,每天收入72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30条,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分析摘录出的条件和问题是:40条——收入720元,增加30条——共收入多少元。请学生列出与这道题相应的数量关系式。A:单价X数量=总价。B:原来每天收入的钱数+增加船只每天收的钱数=总价钱。这样的分析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了“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学生很快就能解答出来了。通过这样的课前“热身”,学生复习了三年级学过的常见数量关系:单价X数量=总价;速度X时间=路程;工效X时间=总工作量;单产量X数量=总产量。在小学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只要学生通过分析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就可以很快列出算式并解答出来。

四、重视图像的直观教学

在新型高效课堂中现代教学电教设备已经一应俱全,应用题教学通过课件操作图形直观形象,让学生引发联想,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整合运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很快获得具体、丰富的感性知识,建立正确、鲜明的形象,进一步形成理性知识。例如,在进行行程问题教学时,借助手工制作线段图或电教媒体课件操作线段图形,学生理解题意便直观形象。

第4篇: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范文

关键词:单位“1”;标准量;确定方法

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前提是要学会明确单位“1”,确定它在题目中是已知还是未知的。只有找准对的单位“1”,高年级学生才能解答难度较大的分数应用题。而目前,小学教材与参考书对单位“1”的定义尚不明确,对其方法规律总结得也不够完整,因此学生在寻找单位“1”中存在很多疑问和难题。本文认为,寻找单位“1”可以根据应用题中的一些关键词确认,也可以用一些固定的规律帮助学生找准。以下,是对单位“1”的相关理解。

一、关于单位1的理解

目前,关于单位“1”的定义并不是很明确具体,它只是在分数学习中比较常见,总的来说,是一个算术概念。单位“1”是指把一个整体的量当做一个整体、单位。一段时间、一段距离、一块面积都可以当做整体“1”。它既可以是一个用于计数的单位,也可以被当成相同计数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在小学数学中,它具有以下数学意义:

第一,指的是原有量的一个单位。即构成原有量的部分――更小量,例如一项任务要4个小时才能完成,而每个小时完成的任务量就代表了一项任务的单位。也可以指的是能够变成比“1”还小的数的单位,即分数,是平均把整体一划分成几份或者无数份的分数。

第二,单位“1”可以用分数进行表示,是和原有量单位相同的其他量,是其他量的对应的一个分率。

原有量产生的分数,一般被当成切分法,其中的整体“1”是分数中的分子,而其他量中的产生分数,一般被当成量比法,其中的整体“1”是分数中的分母。

在数学中,单位“1”同与自然数1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两者之间的差别与关系,才能促使学生答题。单位“1”指的是一个量,而自然数的1只是文字符号的代表,前者能够用来等分,而后者不可以。其次,单位“1”是一个尺度的标准,被确定于度量过程之前,是一个量。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掌握定义上的不同,不能将其混淆,加大解题难度。

二、学生确定单位1的几点诀窍

任何一个分数应用题都会有包含分率的语句,而其中包含分率的就是解决数学分数应用题的重点。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提高解题的技巧。

1.理清总数与部分数

总数与部分数在处于同样的整体时,通常容易被比较,总数一般是标准量,部分数一般是比较量,这意味着总数就是学生要找的单位“1”。学生在进行实际的解题时,应理清题目中的总数以及部分数,主要确定好总数,就找到了单位“1”。例如,在以下这些题中:假设小明父母从蛋糕店买了一个蛋糕,总共有500克,吃了其中的■,那么总共吃了多少克?在这道题中,一共买的蛋糕是总数,吃完的属于部分数,因此题中的500克就是学生要找的单位“1”。再比如,运动会中,选手跑完整个全程总共5000米,跑了其中的■之后,求还剩多少米?在此题中,全程5000米就是单位“1”,学生确定后即可以继续解答。面对此类分数应用题,找准单位“1”就意味着离答案更近一步。

2.进行两种数量的比较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两种数量进行比较的题目并不少见。在题目中出现的类似于比、占、相当于等关键字的句子也很常见。一般在类似于这样的应用题中,单位“1”一般是“比”字后面的那个数量,也就是标准量。例如,某校的三年级学生比四年级学生总共多,也就是说,本题以四年级学生为标准量,即单位1,而三年级学生比四年级学生多的人数是一个比较量。根据这种方法,很容易就确认了单位“1”。当然,难度较大的应用题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比字,其他稍微隐晦的关键词出现几率更大。一般相当于、是等字后面出现的数量很有可能是单位“1”。例如,题目中出现这句:三年级学生是四年级学生的,很显然,四年级学生是单位“1”。

3.具体分析原数量、现数量

数学题目中,学生理清部分数与总数并不是很难,真正困难的是理清原数量与现数量。掌握好涉及原数量、现数量知识的题目,是高年级学生的学习难点。学生要学习有效方法,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例如,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当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小了。这类的题目解答起来就比较复杂,必须理清两种数量,水与冰,哪个是原数量,哪个是现数量。题中的单位“1”指的是不是同一个数量。此时,文中介绍的以上两种方法都不适用于解决此类问题。那么,学生必须先找出原数量,确定题中的单位“1”是否一致。水结成冰,指的是水的体积就是原先的数量,而冰化成水,指的是冰的体积代表原先的数量。两句中,单位“1”是不同的。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思维僵硬,生搬硬套。

4.根据不同句式确定单位“1”

数学题目中,不同的句式有着不同的表达意义,确定单位“1”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数学题目中,比较式和定语式出现频率较高,也包括主语式和特定式,熟练分析各种句式中的数量关系,有利于降低学生解题的困扰。

在定语式中,表述方式甲是乙的几倍,或者甲相当于乙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表达成甲的几倍是乙的几分之几等,类似的句子都属于定语式。题中“的”字前面的甲就是单位“1”。在主语式中,表述方式是长方形的长扩大至宽的两倍。其中长方形的长出现于句中之首,是整个句子的主体部分,毫无疑问是标准量。在比较式中,例如长方形的长比宽长几分之几,那么标准量就是被比较的长方形的宽。在特定式中,合格率、及格率、上升率等百分率都是一个特定的数,表示一个百分率,在此类题目中,通常不存在着标准量的出现。

5.根据特定方法寻找单位“1”

单位“1的确定往往不如想象中简单直接,因此,学生还需要补充一些特定方法加以辅助。例如,补全法、靠近法、从问题中确定,这些都可以有效确定单位“1”。补全法指的是学生通过补全句子,把包含分率的句子完整化、清晰化,进而找准单位“1”。靠近法指的是学生寻找靠近分率的量,最靠近分数的一般是单位“1”的可能性较高。例如一种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为50克,占整个食物重量的。此题中,的前面有两个数量,分别是含量50克以及重量,重量最靠近分数,因此题中的单位“1”是重量。从问题中确定单位“1”的方法是,在分数应用题的结尾问题部分寻找,从问题中找缩小了范围,问题中的关键词“比”“相当于”等后面的很有可能是本题的标准量。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对单位“1”的设定与定量方面尚有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总结单位“1”的确定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单位“1”作为数学应用题、分数题的重要解答方式之一其解答思路纵然存在符合其本身特征之处,然实际运用到应用题、分数、等具体数学题中时,绝不能单纯考虑单位“1”的自身特性,而忽略其与具体题型题意的联系,尤其是当下需充分考虑学生创新思维与主观能动性的新课改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学更应灵活、细致,更透彻、全面地诠释单位“1”的作用力,使学生在生动简易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求得真知。

参考文献:

第5篇: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范文

本次试卷覆盖面全,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总体来看,这张卷子基础知识较多,题量适中,没有偏、难的题型,但题型比较灵活。

二、学生得失分情况及原因

第一题、我会算,失分不多,有个别学生计算马虎,简算部分出现错误,多数学生计算准确率较高。

第二题,我会填,第三小题出现问题,个别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这一感念理解模糊,最大能填几,审题不够清晰。

第三题,选择题,失分较少。主要是平时练习的多,以后还要继续发扬。

第四题,判断对错,第二,三小题失分较多,把10000看成1000,忽略两个数相乘的积和两数相加的和有相等的情况

第五题我会画,素质教育卷有这样的题,做的时候要求比较严格,所以这次有个别人不够认真,数差了格,以至丢了分。第六题,应用题,解应用题我平时注重指导学生找问题,找信息,根据信息思考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对于个别理解能力弱的学生,要求他们用笔划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再解答。考试做题时要采取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做自己比较熟悉有把握的题目,再做中等难度的题目,在遇到题目难度较大的题目时,如长时间思考不出,可以转换别的方法去进行思考,实在想不出来可以先放一放,也许在你思考别的题目的时候产生灵感。此外尽量不要空着,不会做最好也试着写几步,或许还能写对。

今后的教学方向:

1.低年级学生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如果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双基”,能否正确解题,而忽视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会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浮躁,责任意识淡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书写训练,格式指导,严格要求,严格监控,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缜密思考,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还有就是在考试前要在学生心理上来一次大冲浪,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充分发挥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传统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本次考试学生的答题也反映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结果的记忆,忽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问题。如学生在做填空题第8题时,就需要我们建立起“克”、“千克”的实际观念。这与学生在学习量与计量时是否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是否亲身体验实际大小有密切关系。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结果与过程”并重,真正落实“三维目标”。

3、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

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力争做到人人过关。低段数学要努力抓好学生的计算,把握计算的准确度和速度,为以后计算的更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4、教师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才施教。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应用题解题思路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训练,在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争取保证大部分同学做出此次试卷中的应用题,这里就要做到熟能生巧,多做多练,让学生看到这些题目不陌生。另外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向现实生活延伸,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落到实处。这次考试中应用题都是和生活相联系的。是数学教育的严重失误。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

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二)

这次期中考试的试题考察知识面比较全面,比较广,难度也比较适中,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现在我具体分析一下这次期中考试我班的得与失。

一、计算部分。今次测验卷计算题部分分两类,第一是口算,题目难度适中并偏向容易,所以学生得分都比较高,第二是笔算,分两类,第一类列竖式,第二类是脱式计算。这两道题得分比较高,但也有很多同学在计算过程中由于不仔细,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末尾带零的题失分较多。

二、基础知识部分。

试卷第三大题是看立体图形题,主要考查学生观察立体图形的知识。这题失分也很多,有许多孩子会看,会区别可是,却不会把看到的图形画在纸上,这样就给我们任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会看,会区分,还要会画,只有画出来了,才是真的会了。

第四大题是选择题。考察了学生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知识,乘法的估算知识,闰年二月天数知识。其中第5题出错率比较高,部分学生选择了“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主要没有发现第二个图形多出一小格。

三、判断题。

主要考察了重量单位立体图形,乘法等知识,第一小题失分较多,有很多学生总觉得羽毛是很轻的,而石头很重,就想当然的认为一千克的羽毛比1000克的石头轻,这时我们教师还应强调,

一千克=1000克,所以他们是相等的。

四、解决问题部分。

这一部分共有五道题,考察的比较全面,而且难易程度也适中,不但很好的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也能够通过这几道题,看出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考虑问题是否全面。

这几道题中,第一小题,学生会做,但是有一些粗心的孩子在列式时忘记加小括号,使整个题意发生了转变。第二三小题比较简单,学生得分率较高,只有少数同学计算过程中有失分现象。毛病最大的是最后一道题,题并不难,但是学生没有仔细考虑张、王老师的含义,有很多的同学按照一位老师去做,这一来是由于孩子们,生活经验较少,二则是因为孩子们审题不仔细,不能认真读题,才出现这样的现象。

总的来说,今次期中考试,我班基本上完成任务,取得的成绩也比较理想。复习工作也比较到位,很多类似的题型都在复习中提到。但部分知识也不较扎实,尤其是后进生还没有完全转化,仍然有一个学生不及格,这是下阶段要努力的。下一学年,我们班将再接再厉,争取有更大的突破。

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三)

一、综合评价

本次试卷的大部分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和实践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重点考察了本学期学生所学的内容。

二、试题分析:

从学生的答题分析,对基础知识,学生掌握的比较牢固,但不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最大的失误是学生对知识的延伸性没有掌握。从部分题来看,教师关注少的方面,失分还是比较严重。可见学生更多的时候只会简单的模仿,没有深层次的形成知识体系。例如:

第1题大题:口算和笔算

口算有12小题,加减乘除算式都有,考察了学生的口算能力,从卷面看,学生正确率比较高。笔算部分大多数同学能计算正确,个别不认真导致计算错误。

第2大题:填空

此题考察内容覆盖面广、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但个别题目对中下水平的的学生过难,如3、4题,错误较多。

第3大题:选择

本题有4个小题,这4个小题出得较好,能考察学生的能力,这几个题如果学生不去认真观察,不去动脑想,就很容易错误理解,尤其是第2小题、第4小题不认真思考错的多。

第4大题:观察与操作

这个题考察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按要求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多数学生都能画对,掌握的不错。

第5大题:解决问题

此题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可从卷面看得满分的学生较少,中下水平的学生出错较多,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认真审题,计算错误等。如第1题这块地一共要种多少颗白菜?本来是要列乘法算式,可有的不认真审题,列成除法算式,第5题计算不认真,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三、今后措施:

1、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做前仔细审题,做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2、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发挥学生的思维,形成解题技能。

第6篇: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范文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

非常感谢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活动,你们的到来即是对孩子的关心,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因为有你们,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得以顺利的进行。相信各位家长会一如既往,继续配合好工作。下面我谈一下我这几个月下来的一些体会和对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本学期数学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

新课程中数学学科的课程理念除了让学生获得有用和必需的数学外,还强调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着不同的发展。因此金桥数学课程拥有它特色的地方。三年级数学教学有着三个组成部分,包括苏教版数学书的教学、思维训练书的教学与数学活动课上思维训练卷的教学。本册数学书的教学,偏向于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如对加减乘除的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认识、认识千克与克、24时记时法、分数的初步认识等。这部分内容一般都在每个学期前、期中考试后的数学课上进行教授。每课练和补充习题是这部分内容辅助练习材料。思维训练书的教学,是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拓展,他的难度要高于数学书的思维训练要求。而且,本书内容多含趣味性,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部分内容是在数学书教完后的数学课上教授。在每周一、二、五的下午最后一节课是数学活动课,采用讲义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应用题的解题训练,应用题的解题训练一向是思维训练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二、本学期至今遇到的一些问题

1.对思维的训练是一种有格调的生活。对思维的训练,不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水平。还培养学生的毅力,处理问题时的决心和耐心。在学期初,因为是才接手这个班,对班上学生都不了解,所以存在短时间的磨合期。在此期间,学生的思维水平参差不齐,家长不清楚学生对思维训练内容的掌握情况,所以在学期初,我有几次是让学生把试卷带回家的。我这么做是想让大家了解下孩子在这一块内容的学习情况。但是,问题也存在,三年级的思维训练在难度上比低年级上升了一个台阶,孩子需要一个适应期,在一开始存在一定数量的孩子对这内容掌握的并不是很好。所以,我们家长经常会花许多许多的时间对孩子进行辅导,让孩子对试卷上的习题订正再巩固。再此,我感谢各位的帮助和配合。现在,我对这些孩子已经有所了解,加上学生已经适应这种学习生活,因此,大部分学生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对于一些在这方面学习需要多花时间的一些孩子们,在课堂里我就给予他们帮助,并尽可能地利用在校时间给他们讲解,尽可能让他们在学校里把任务完成。学得好的孩子,帮助他走得更高更远。我希望大家能够把思维训练内容的学习当作是孩子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不要理解成负担。毕竟我从来没有因为这块内容学得好坏去指责过孩子,我一直用的是正面激励的方式。学校也没有对此进行过考试。学校每学期的应用题比赛也从不报分,从不排名。比赛中学生得奖面非常广,而且除一二三等外还设立进步奖,真正是为了提高所有孩子的学习兴趣而做的。

2.老师并不残忍。这主要讲作业量。我平时的作业一般是每课练或补充习题2面,有时增加些口算练习和错题本的整理。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平均时间大约是15分钟。双休日两天作业大约共需要40分钟。个别家长若发现学生某天数学作业特别多,最好能和我联系下,一般会出现以下原因:1.孩子当天在校学习任务或昨天的回家作业没有完成。孩子很会掩饰自己的错误,估计很少孩子会说:“我昨天没做作业,今天要补了。”所以家长以为是今天作业太多了。2.孩子记错作业,导致多做。3.孩子在课堂内不认真听讲,做题不会巧解,在死做。这主要是出现在思维训练书上的练习里。思维训练书的教授,我一般先让孩子在自备本上做做,要求独立思考,不会的是可以空的。第二天在学校听课的效率可以更高些,去吸收更好的解题方法。回家后在1号本上把讲过的题重新做一遍。所以,掌握好方法的和死做题所花的时间差距会非常大。4.关于奥数作业。首先说明,奥数作业是重来都没有的。我从没有收过奥数作业,也从没有批改过奥数作业。在数学活动课上,都是印讲义的形式教学生的。没有任何的教辅书籍和练习册。很多家长都问我有没有好的书推荐下,所以我推荐了沈阳出版社的《应用题大全》。很多家长都觉得,让老师让孩子去做辅导书比家长吩咐孩子去做更有效果,而且,最好能有老师的指点按着某个顺序去完成。所以,我偶尔会在周末的数学作业中加上一些指引,如可以做第几章第几节,去引导一些对这有兴趣的学生去练习下。这不是强制要做的,我一开始就和学生们讲清楚过。请大家也不要误会,让孩子量力而行就行了。总之,我是主张孩子在学校紧凑点,回家轻松点,每一次的回家作业我都仔细掂量过,我布置的数学回家作业,很多孩子是都能在学校里就完成的。作业时间不光是和作业量有关,如果孩子做作业很花时间,请在孩子的效率上多思考下吧。

3.速度快一定最好?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讲,真正速度的差异在哪里?就是当一个孩子做完成一面作业的时候,另一个孩子他完成了两面,不过不是作业,是画完两面世界大战。所以与其说速度,不如说效率。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己孩子速度慢。我们应该从2个角度去思考:1.如果孩子是为了提高质量而放慢速度的,我们是应当给予鼓励的,我觉得,做事要提高效率,先要提高质量。譬如,花20分钟做作业比花10分钟做再花10分钟订正要更有价值。2.如果孩子做作业不定心,常做做玩玩。那是习惯的问题。一定要花大力气去整。要让孩子明白做作业要认认真真做是一个规矩,必须要做到,没有商量的余地。并制定惩罚制,做作业切橡皮的,就在他文具盒里放橡皮小颗粒,不准他用大橡皮;把尺子搭成飞机,就把尺拿走不给他用。到了第二天和我通个气,孩子少什么文具我会给他。我们配合好,一个红脸一个白脸,把孩子吓唬一下,他的坏习惯会改很多。特别调皮的孩子,需要花时间盯着他,盯他两三个星期,习惯上会有很大的改善。如果现在发现孩子做作业坏习惯很多不去让他改正的话,那么真正到孩子的叛逆期,你要孩子改,他回说:“我就不。”这时候就麻烦了。习惯还是从娃娃抓起。只有好习惯才有高效率,才有快速度。

4.立大志者得小志,立小志者不得志。曾有家长写信给班主任,说我只要是计算错就扣双倍分,太严格。其实我只是在竖式计算中扣双倍分。因为,我教过孩子竖式计算不错的计算技巧。如果在考试中错竖式计算,那绝对是态度问题。因为如果是算理不清的,都会在平时的作业中体现出来,我会和学生讲解。我觉得,计算是个很有弹性的技能,计算的正确率是严格出来的。你要求孩子百分百对,他会有99%的正确率,如果你对计算不做要求,他会连60%的正确率都不会有,绝对让你有吐血感。我觉得平时要“小题大做”,以收警惕之效;关键时要“大题小做”以安定人心。我们要让孩子重视计算的正确率,我希望各位家长支持我在平时的竖式计算中采用双倍分制,在关键考试中恢复正常评分标准。这是有效果的。譬如,这次期中考试,全班因竖式计算的失分为0,全卷因计算的失分是1分。计算除了要重视,还有很多技巧性的因素。不同类型的计算题,解题的技巧是不同的。这是我要教给孩子的。但是,我们家长也要明白一些技巧。现阶段的孩子,要一边就做对所有的题目,机率大概50%都不到。所以,检查是非常重要的。这次期中考试班级有17个100,16个99,应该来说,平时是达不到这效果的。知道原因吗?这是所有孩子期中考试的草稿纸,我不准孩子浪费一分一秒,做完必须在纸上重新做,所有的孩子都把试卷做了一遍以上。所以,有了很高的正确率。所以,现阶段的技巧是,在纸上再做做。但是,接下去,随着孩子的年级上升,我们不能仰仗孩子把题目做2遍去提高正确率。我们需要逐步培养孩子下笔就对的能力。我觉得,在计算方面:(1)孩子的估算、口算能力非常重要(2)做题要常回头望望。近几年推出了新课改,但我觉得新课程里,数学课程里对估算的教学是有不少,但却处于虚弱状态,使得很多孩子根本没有估算意识。目前孩子是无法体会拥有数感的优越性。所以我们要帮他们培养。不晓得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孩子的作业里,很多题目并没有要求他们去估算,但不少孩子都会在算式的一边先写他们估算的结果,然后再是他们的解题过程。班上不少孩子愿意那么做,做的非常好。但也有不这么做的孩子,不过我也不会批他们错。我不逼他们做题一定要先估算,我会想办法让他们自己慢慢领悟这些。孩子计算不行,很多是口算不行,经常错在有进退位的计算。因为,含进退位计算的口算要一次算两步以上。譬如15×3在十位的计算是算1×3+1,是乘和加的2步计算。所以孩子错哪是因为粗心啊,是因为两步口算错误率铁定要比一步口算高的原因。口算不单单是一些数的的加减乘除,金桥自己编写的口算本,我觉得是很有水准的,对孩子2步口算有专门的训练。口算本,不一定要等我布置再做,大家完全可以利用它去训练孩子,在上面批批改改也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我们的目的都是要培养他的口算能力。做题常回头望,其实也就是需要一定的直觉和数感的。有很多错题,会让人有种不放心的感觉,我们要再看看,就是这么简单。

第7篇: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范文

一、标题亲切化

以往的数学试卷一般都是采用标准化命题,从标题到题型总是一成不变,呆板、单一,如:“×年级数学考试卷”、“填空题、选择题……”;这样的标题和题型,让学生一看就产生一种紧张感、畏惧感;又如:“思考题、附加题”,让学生一看就产生一种畏难感,从而造成了学生沉重的心理压力。

新的试卷的标题和题型要渗透人文关怀,如“试卷标题”可改为:“本学期即将结束了,请同学们把自己成功的喜悦告诉老师”,“计算题”可改为:“算一算,细心一点,你能做得很好”;“应用题”可改为“做一做,自信一心,你也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附加题”可改为“奖分,做对了奖×分,做了错不扣分”。这样的试卷使学生一看就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增强考试的自信心。

二、内容情境化

传统的数学试题脱离了现实问题的原型,只为巩固数学知识,试题内容是纯数学知识或数学模型,与教学脱节,与学生认知脱节,学生对这样的试题感到枯燥乏味,兴趣索然。因此,数学笔试也要与教学相联,将试题富于情境,使之充满趣味,散发出生活气息。

1、联系生活。

例1:填一填(一年级试题)

(1)我今天考试的座位是( )组第( )个。

(2)我用( )张1角与妈妈换成一张1元。

例2:(2003年上学期六年级试题)

“对房屋空间消毒,先关闭门窗,再用含过氧乙酸15%的消毒液,每立方米7毫升放入瓷或璃容器中加热蒸发,薰蒸120分钟;或者用含过氧乙酸2%的消毒液每立方米8毫升喷雾,保持30至60分钟,然后打开门窗通风。”

(1)目测,估算你所在教室的空间大小;

(2)选择一种消毒方式,对你所在的教室消毒。需要过氧乙酸多少毫升?

例1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2选材于2003年上半年我国发生的一次重大事件,虽是非日常,但当年六年级的学生耳目了全国上下一致抗击“非典”的行动,这样的试题内容,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问题的设计也较好的体现了“课标”的新理念。

2、渗透思想教育

例3:填一填(三年级试题)

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成功升空,16日清晨6时23分顺利返回,在太空共飞行了( )小时( )分;

例4:(2003年六年级试题)

中国税制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从2000年开始,中央政府以安徽省为试点进行税制改革,将多项收费统一为一项农业税,这种税制改革已从今年开始逐渐推广到了全国的21个省、市和自治区。安徽省庐江县高建村农民李万章交税时,今年每人只要交纳50元,只有改革前的40%”。

(1)税制改革前,李万章家每人一年要交纳多少元?

(2)税制改革后,李万章家每人一年减轻负担多少元?

例3反映我国科学技术的强大实力;例4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广大农民的关爱。这样的题材,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3、关注差异

传统的考试是所有的学生考相同的试题,缺乏对个体差异的关爱。新的数学试卷,在编制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关注个体差异,编制提高发展题时,可以创设试题超市,试题有梯度,有层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使他们都能体验成功,教师不是简单的从学生的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可以从学生选题来判断学生学习的差异。这样的试卷即能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又能发挥考试评价的激励功能。

4、图文并茂

新的教材在编排上大量使用了插图,颜色鲜艳,很具观赏性,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因此很受广大师生、家长的欢迎。新的试卷版面设计也应与新的教材相通,改变传统试卷的一副冷面孔模样,可以适当增加版面,大胆采用插图、卡通图,使试卷变得图文并茂,变得有情、有趣、有味。

三、问题探究化

传统的试题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而忽视学生的探究与创新。新的数学试卷,要适量设计一些探究题型?,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自己的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试题才能体现“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探究规律

例5:小小设计师(2009年三年级试题)

先观察今年12月份的日历,再制作出明年1月份的日历。

2009年12月份

2009年12月份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010年元月份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例5让学生当了一次小小的设计师,学生通过观察日历的变化规律后,设计出来年的日历卡,这对学生来说,是用自己的思维设计出了新的日历卡,从而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题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找出规律,再动手操作,体现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2、探究方法

例6:有趣的估算(三年级试题)

一堆黄豆500克,给你一架天平,你准备怎样估算出这堆黄豆有多少粒,把你的估算过程写出来(先……现……)。

例7:(六年级试题)

第8篇: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范文

[关键词]解决问题;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8-0052-02

“解Q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应着以前教材中的应用题。 “应用题”转变为“解决问题”,名称上改变了,内容也分散到各个运算之中,淡化了数量关系,加强了“解决问题”与情境的联系,注重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一、在情境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新教材都是借助学生身边的资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信息量比较大。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鼓励学生从情境中观察、发现、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

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54页的例2时,杨鹏程、蔺雪艳两位老师是利用学生最熟悉的一个小实验――“配制蜜水”进行引入。

课件出示:

教师调制了三杯甜甜的蜂蜜水,虽然都是由蜂蜜和水调制出来的,可是味道并不一样。 第三杯蜂蜜和水的比是1∶1,就是我们常说的平均分,而前两杯蜂蜜水中的蜂蜜和水是不等量的,所以不是平均分。由此告诉学生,生活中的很多时候不是把一个数进行平均分配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自然而然就把学生带入了新课。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让学生用分数或比的方法表示三个数量的关系,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发现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导入新课的过程自然流畅,学生也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在对信息进行处理时凸显问题

学生对收集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从中提取可用的信息的过程,教师无需干涉过多,只需要让学生自由发言,提醒学生注意倾听他人发现的信息,再引导学生在交流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从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例如,我在执教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1页例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出示课件:

先请学生说说“从情境图提供的信息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擦桌椅的比扫地的多几人?扫地的比擦桌椅的少几人?擦桌椅的和扫地的一共多少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这些问题中你认为哪个问题提得最好?为什么?”经过大家的分析,最后确定“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分析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三、在分析数量关系中寻找策略

课堂教学应注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动手操作、画线段图、小组讨论等形式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打下基础。

例如, 蔺雪艳老师在教学关于比的知识时,首先出示:妈妈在超市购买了一个某种清洁剂浓缩液和一个稀释瓶:

让学生自主研究稀释液、浓缩液,以及“ 1∶4、1∶3、1∶5”分别表示什么,引导学生:(1)独立尝试解决问题;(2)画图来帮助解题;(3)四人小组交流解题时的想法。特别提示:画图也是有效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大胆放手,给学生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在梳理过程中进行巩固

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还要有梯度,符合学生实际,关注所有学生,同时注重个别差异。

例如,杨鹏程老师在学生交流算法后,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总结,又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了同类题目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刚刚学过的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解题技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这是新授课后的一个必要环节。

五、在实践运用中拓展训练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熟悉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进一步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

例如,题目: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从左右两部分来看,左边2个,右边5个,5+2=7;从物体的颜色来看,4个深色,3个浅色,4+3=7;从物体的形状来看,6个圆的,1个扁的,6+1=7。让学生从位置、颜色、形状等去观察,应用不同的算式来解答同一个问题,从而揭示一个道理:我们有时候需要变换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逐步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第9篇: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范文

数学教学改革如雨后春笋,在给教学教育注入活力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了新的考验。一学期结束了,好好总结一下教学工作吧!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数学教师个人述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六年级数学教师述职总结

五年级数学教师述职总结

四年级数学教师述职总结

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个人述职总结范文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接近了尾声。本学期,我任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年来,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

为了使教学更加有序,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备课,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后感,教学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及时进行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以便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水平。

二、注重课堂教学。

我注重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学生学习能力各有不同,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后进生通常有些是基础差,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力求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有布置就要有检查,因此我及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还有一些是因为一直以来学习习惯差,加上家长由于工作等各种原因对孩子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指导使孩子长期以来自由懒散惯了,形成了不良的习惯。作业写的非常马虎,更严重的是经常少写、不写作业。对于这部分学生不放弃进行个别教育,及时督促。

五、树立良好的学风

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怕老师批评,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不对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有难题知道来问老师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差生了解原因,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和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有进步,但是还有反复,我就不断地进行教育和疏导,要允许学生在行为上有反复。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校领导的指导和教师们的帮助下,本学期在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总体而言,这学期我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完成各项工作,积极参加教学教研活动,对于“得”我会把它当作自己的财富,对于“失”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去改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力争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返回目录>>>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个人述职总结范文本学期是五年级的第一学期,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的数学思维以及基本的数学能力。由于五年级的教材,无论从认知上还是能力上都对学生比以前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有少数同学出现了学习困难的现象。所以,这对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在本学期做了以下的工作:

一、我在假期里就提前制定教学计划,认真设计教学活动的方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带领全组老师通读教材教材。每一节课后,都认真布置作业,坚持形式多样的批改作业的方式,注重对学生错题的收集和纠正工作,真正做到了教学八认真。

二、重视教材的灵活处理和创造性地使用,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坚持听组内、校内外同行老师的示范课和随堂课;请教育专家随堂指导;坚持参加各种(区上)的教师研培活动,重视组内的集体备课,使自己的教学更严谨、更科学。

三、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活动,学生才是主体,而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我尽量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分层要求、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辅导,做到使学困生进步、使学优生更优,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四、老师也要不断学习。为此,我尽量抽时间大量阅读各种教育书籍和教学资料,写出心得、体会,从理论上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便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

五、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时刻不忘自己身上的责任,在搞好自己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把自己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也同行分享,11月为成都市小学数学教师上了示范课《分数大小比较》,深受专家和同行的好评。5月,随省小教中心的领导一行,为学校和老师上了《小数乘法》的示范课,并作了题为《计算教学策略》的报告,受到好评。

六、对年段组的工作认真负责,带领全段老师搞好教学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展学生的数学特色活动。例如:设计单元小结表、开展数学生活手册的评比、利用节假日鼓励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活动、成功举办了小樱桃杯数学竞赛活动等等,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生气勃勃。

返回目录>>>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个人述职总结范文感慨于时光的匆匆。回首自己走过的路,有付出的充实,也有收获的喜悦。小学时代最重要的转折时期——四年级的数学,在自己不断摸索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我的肩上也扛着太多家长、学生的希望及学校领导和老教师们的期盼。一年的磨练,给了我很多。我可以说:我是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过来的!因为我早已告别刚站上讲台时的羞涩,克服了种种压力,用自己满腔的热忱和科学的态度来从事教学!一串串脚印,一串串收获。

这一路走来,我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在课余时间,我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并努力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课堂上我一直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实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是我在实践中总结的认识:

一、用正确的课堂教学观“武装”自己。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因此,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为了追求课堂的实效性,我认真地学习了关于课堂教学的理论,自己也做了一些思考。课堂教学要有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数学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吃透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得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容易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我在上梯形的认识时,通过让学生用七巧板来拼梯形,使他们在活动中,有机会探索,并有所发现。学生们拼出了个各种不同的梯形,我再让他们在交流中各抒己见,学生有独特见解的,我给予恰当的肯定,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学生在用七巧板拼梯形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参与整个认知过程,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的做法有三点:(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设计意图都弄清楚,理解教材的结构,知道在哪里需补充资料,在哪里需要有所删减,抓准每课时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努力做到在课上能运用自如。(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关注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与同年级组老师一起探讨学习新知识在哪里可能出现困难,如何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3)考虑教法,思考如何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以学生最易理解的方式传授给他们。在教学中,我总是有意识地通过生活、实例、活动、游戏等形式引入新知识点。

三、时刻注意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上,语言简洁明了,克服自己刚教学时罗嗦,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合理布置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为学生、学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返回目录>>>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三年级数学教学,重在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潜力,分析、综合潜力,决定、推理潜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潜力。透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本学期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取得的成绩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

学期初,认真阅读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了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取学生的探究结果,让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潜力;让学生练习在同层次的习题,巩固知识,构成潜力,发展思维;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

(2)及时复习。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上是当天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该方法十分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缺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构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构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构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带给了可能。

3、批改作业。

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进行面批,指出个性问题,群众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潜力。学生订正后,给予好的评价,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善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4、注重对学困生的辅导。

对学困生进行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5、成绩。

本学期期末考试题是县进修学校出题和统一抽考。班级成绩比较好。全班38名学生参考。总分3169.5分,平均分83.41分,90分以上有14名,优秀率36.84%,及格率97.37%。

(二)、设计贴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

三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出“有效”的活动形式。让学生透过测量自己的体重,加深对重量单位的理解。测量身高,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提高了实践活动的潜力。

(三)、巧妙渗透环保教育,关心环保。

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一些应用题,如:用纸对折、拼图等。在完成知识教育后,教育学生将剩余的纸千万不能乱丢,应养成讲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四)、勤与家长沟通,实现共同教育。

与家长常联系,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状况,与此同时,教师更能加深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做到因材施教。

(五)、用心参加教研活动。

用心参加本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并坚持详细做好听课笔记。认真参加教学预案设计,听、评课活动,主动向老教师请教教法,并虚心学习。本学期撰写了自己的多篇教育教学心得、教学反思,并参加了国家级和省级的教学设计论文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不足之处

1、有些家长在那个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主要表此刻:家长不配合造成了学习成绩差。

2、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认真审题,书写不认真。

3、学生随堂练习中由于时间紧,练习的不够深,学生的自学意思薄弱,个别学生上课小动作多,听课不认真。

4、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明确。

三、改善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作业上所反映的审题不仔细、抄错数字等现象。

2.针对作业中暴露的问题及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研究,加强互相之间的合作、互助,针对学生个别差异进行差异教学和个别指导,个性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双基训练,落实到位,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3.加强混合运算计算的训练,强调运算顺序。

4.重视基本算理教学,在教学中要减少机械的、单调的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地、全面地认识。

减少学生因错误地或片面地理解概念造成的失误。

返回目录>>>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由于二年级是知识积累和潜力培养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因此,我针对本班学生好动、计算潜力和理解潜力、行为习惯差等实际状况和好胜心强的特点,对症下药,采取多鼓励,常激励的教学手段,以此促进学生自觉的学习,主动改正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帮忙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创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在课堂上我个性注意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简单,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潜力。加强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例如:班上的王杨、熊红杰、陈余等学生,上课时用心发言,动口动手动脑,学得简单愉快,(他们的成绩也很好)。

又如康军、张婷、张坤等学生,上课时精神不集中,学习成绩偏后,针对这样参差不齐的学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用心作用,让他们都有作为,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2、认真备课,精讲精练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努力完成教学要求

认真做好课前的准备,每一节课都是经过认真构思和计划的。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因此在上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掌握本册的教学目标、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抓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从基础抓起,平时就要盯牢。取得进步就要表扬。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先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认真听讲的习惯,构成了良好的学风。

一份耕耘,会有一份收获的!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