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范文

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第1篇: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范文

确保完成2019年经济财务目标任务

厅财务处

2019年7月 

一、2019年上半年厅直单位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

2019年预算安排人员机构经费20331万元,比2018年的18660万元,增加1671万元,增长9%。厅机关在职人员人均财政供给约9.3万元,离退休人员约4.7万元;全额单位人均财政供给约3.5万元,离退休约2.5万元;差额单位在职人员工资综合供给标准1.8万元,离退休人员1.7万元。截止6月底,人员机构经费完成支出10000万元,占全年预算的49%。

项目预算年初安排19790万元,比上年增加3020万元。其中:防汛抗旱类项目2054万元,比上年增加217万元,增长11.8%;水利工程运行与维护项目4324万元,比上年增加1095万元,增长34%;农水水保类项目10810万元,比上年增加970万元,增长10%;其他类项目1602万元,比上年减少262万元,减幅14%;新增安排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000万元。截至6月底,项目预算(包括追加部分和市县部分)累计35953万元,比年初增加16163万元,增长80%。项目预算中已经申报用款计划和下划市县指标22935万元,占64%;未下达或未申报计划13018万元,占36%。厅直单位项目预算18993万元,已经申报用款计划12365万元,占65%;未下达明细计划6628万元,占35%。所报用款计划中,实际支出8171万元,占67%;财政零余额账户资金结余4194万元,占33%。

(二)创收收入完成情况

2018年12月,厅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的19个厅直单位2019年经济财务目标收入基数4亿元,按照8%的增长要求,全年应完成4.3亿元。据最新统计快报反映,截至6月底,实际完成2.36亿元,占年度目标收入的54%。从总体上看,全厅收入目标实现了任务过半,但是仍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各单位上半年收入完成情况不均衡。在研究决定2019年收入指标时,已经充分考虑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将多年的10%增长率调整到8%。在时间过半的情况下,除设计院勘测设计收入完成68%以外,19个单位中有7个单位基本完成年度目标的50%,还有11个单位收入未能完成过半。二是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较差。上半年水费收入完成3716万元,发电收入完成3863万元,分别占2018年实际完成数的39%和43%。三是少数单位创收受金融危机影响明显。例如长江局受造船业、物流业不景气的影响,测绘、设计、监理业务萎缩,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0%以上。

(三)规费收入完成情况

2019年厅集中规费计划1336万元,其中:水费275万元,河费361万元,水资源费700万元。上半年实际集中1147万元,完成86%,其中:水费281万元,完成102%;河费170万元,完成47%;水资源费696万元,完成99%。厅计划直收水保费500万元,实际直收25万元,完成5%;计划直收水资源费1000万元,实际直收238万元,完成24%。厅委托长江局征收河费计划2520万元,实际征收1691万元,完成67%;委托长江局征收砂石资源费计划3000万元,实际征收1159万元,完成38%。

二、厅直单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1、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是人均创收规模不平衡,有的单位人均创收接近20万元,有的单位不足1万元,厅直单位经济实力悬殊较大。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有的单位尽管收入规模不小,但建筑施工收入所占比例较高,经济效益不佳。三是部分单位收入不稳定,受水旱灾害影响较大。

2、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据统计厅直事业单位创办的经济实体40个,平均创收500万元。近一半的企业年收入在百万元以下,规模较小,缺乏竞争力。接近20%的企业近两三年的收入不能实现增长,甚至出现萎缩状态。

3、规费征收受国家政策因素影响较大。2018年11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发文要求取消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费及工程定额测定费,质监站、长江局、基建局的相关规费收入将直接受到影响。2019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若干政策意见》,要求河费在降低标准的基础上再减半征收,大幅度压缩了河费征收的增长空间。从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来看,今后规费的征收范围将进一步缩小、征收标准将进一步降低、征收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4、新增支出压力带来巨大的困难。从财政形势看,2019年财政收入计划1480亿元,比2018年增长12%,上半年省财政勉强完成752.5亿元,可以说,我省的财政保障能力短期内不可能明显提高。在此情况下,新增支出压力陆续显现。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出台,将进一步加大厅直单位的支出压力。与此同时,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作条件的不断改善,公用经费支出呈逐年增长态势。

三、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建议

(一)千方百计保增长,全面完成2019年收入目标

1、加强经济发展工作的领导。厅直单位防汛抗旱、工程建设管理等各项任务都非常繁重,但是经济发展的困难更大、任务更艰巨。必须充分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将下半年的经济发展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做好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工作,切实加强经济发展的领导。对于现有的供水、发电、勘测、设计、监理、建筑施工、宾馆旅游、技术咨询服务、招标、机电安装、资产租赁等收入项目的完成进度,要认真清理分析,对照上年的完成情况和今年的目标任务,寻找差距,采取得力措施和有效对策。

2、继续抓好规费征收工作。在河费标准降低的情况下,努力扩大征收范围,做到应收尽收。落实滩地占用费征收政策,开好局、起好步,将滩地占用费作为新的收入增长点。同时加大水资源费和水土保持补偿费的直收力度,确保完成今年直收计划。

3、改善供水服务。加强农业用水和工业及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管理,严格履行供水合同,提高水费计收到位率,努力做到水费收入不减收。抓住水费性质改为经营性收费的机遇,改善船闸过闸的服务和调度,力争今年的过闸费收入完成目标任务。

4、保证发电收入稳定增长。发电收入占我厅经济财务目标收入20%以上,一直是我厅部分水管单位可靠、稳定的收入来源之一。因此,务必进一步优化水资源调度,加强发电设备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努力实现今年发电收入稳定增长。

(二)多管齐下调结构

1、调整公用支出结构。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2019年出国支出在近3年平均数基础上压缩20%,车辆购置和运行费用降低15%,公务接待费在2018年基础上消减10%。各单位务必要做好公用经费控制指标的细化、分解、落实和监督、考核工作,压缩公用支出,特别是从严控制会议费、交通费、差旅费、招待费,优先保证职工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和机构的正常运转。

2、调整积累和消费结构。对兴办经济实体,要明确投资目标,规范管理费和利润上缴以及成本费用分摊,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投资管理体制。适当增加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不断增加单位经济发展后劲,壮大单位经济实力。

第2篇: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范文

一、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一)农业生产主要指标稳中有增。

(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1、示范片建设初出成效。示范片今年计划完成九大工程建设,目前4000亩竹林低改一期工程如期完成,株木潭农科园东侧河渠维修改造工程全面竣工、“穿衣戴帽”和美化靓化工程进展较快,绿化带工程已全面动工。签订流转合同600亩,新桃缘第三期工程已全面启动。桃益一级公路沿线凉席加工退出和园区建设工作有力推进,沿线58家凉席加工企业已退出益桃公路视线以外,两个园区均已开工建设,可望在月底入园生产。

3、农村清洁工程稳步实施。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安排,明确了县级领导办点经费的50%用于乡村清洁工程的“以奖”,明确了今年的工作目标是:围绕“四创”活动,重点解决20个新农村示范村,桃益、桃沾、桃灰公路两侧的材料堆放、垃圾清运、乱停乱靠、沟渠淤塞等问题,对15个乡镇所在地集镇和50%面上村进行环境整治和乡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三)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3、农业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一是防汛工作取得阶段胜利。面对上半年严峻的防汛形势,我县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实现了“不垮一库一坝,无人员伤亡”的目标。二是动物防疫工作毫不放松。我县切实加强动物检疫,强化疫情监控,扎实开展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目前为止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三是森林防火工作落实到位。从9月20日起,已启动全县森林防火特护期,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总方针,以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和重特大森林火灾为总目标,进一步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二、前三季度农业生产形势走向分析

三、下阶段工作目标

(一)突出抓好粮食、生猪生产,确保粮食大县、生猪大县建设目标不动摇。

进一步加强生产指导和工作督查力度,确保晚稻播种面积落实,全面落实上级各项强农惠农支农政策,尽快制定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分配方案并组织实施,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的稳定和生猪产业发展。同时,认真抓好农口立项争资及项目工程实施,搞好项目衔接和申报,为实现全年农口系统立项争资目标而努力。

(二)稳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确保现代农业建设目标不动摇。

成立桃江县整合涉农项目建设现代农业工作领导小组,依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以及新增粮食产能县建设三个平台,抓好项目的整体规划,组织申报等环节。认真完成“一事一议”、新农村达标、能源项目建设任务。

(三)着力加强农业安全生产,确保农村稳定发展目标不动摇。

第3篇: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范文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初步核算,今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427477万元,同比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350万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169739万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159388万元,增长15%。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今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54135万元,同比增长11.2%,其中8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9637万元,同比增长13.7%。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50441万元,同比增长3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441541万元,同比增长39.4%。传统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冶炼、建材、电力生产与供应、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7.8%,同比分别增长36.4%、52.6%、26.2%和10.7%。

(二)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今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5169万元,同比增长3.1%,农村经济来势向好。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受粮价稳定上涨和中央鼓励粮食生产政策的推动,农户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共完成春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9.8万亩。其中油料作物3.4万亩,同比增长1.4%;棉花1350亩,同比增长12.5%。养殖业继续呈增长态势。今年发展生猪74.1万头,增长0.2%;家禽出笼426万羽,增长4.9%;羊出栏2.5万只,增长5.1%;水产品产量1.1万吨,增长6.9%。

(三)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拉动GDP增长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主要特点:一是服务业发展加快。全县营利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4%,较上年同期加快30.8个百分点;非营利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1%,较上年同期加快11.9个百分点,其中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增长30.4%,较上年同期加快25.2个百分点。二是金融业稳步增长。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4742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59326万元,比年初分别增长10.6%和5.8%。三是旅游业稳步增长。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8%。

(四)内需保持较快增长。投资增速稳中加快。今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581万元,同比增长41.4%,增幅同比提高9.3个百分点。数据显示,2-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逐月上升态势,分别为27.3%、35.3%、40.6%、39.8%和41.4%。其中城镇单位与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同比分别增长40.1%和45.9%。消费市场持续活跃。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886万元,同比增长17.6%。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117950万元,增长18.7%,乡村实现零售额14236万元,增长10%。分行业看,零售业和餐饮业增长速度较快,分别达到18.7%和24.9%,分别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1和7.3个百分点。

(五)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一是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4341万元,同比增长40.7%,超额完成“双过半”任务;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7554万元,增长52.5%。二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今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31元,同比增长13.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742元,同比增长20.6%,增幅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6月末个人存款余额532892万元,比年初新增72449万元。三是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趋好。1-6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440843万元,增长39.4%;实现利润总额8125万元,增长26.2%;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10.2%,同比增长6.6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从我县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看,工业、投资始终是推进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但从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上述主要支撑点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从生产角度来看,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生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将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

____年,我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3∶39.0∶35.7,工业占GDP的比重为33.5%,达到三分之一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6%,是全县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当前,我县工业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行业结构方面。全县8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冶炼、建材、农产品加工、电力生产与供应已成为我县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其中冶炼与建材企业总数占据“半壁江山”,达到39家,占规模工业企业的47%,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1.1%,且大都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将被淘汰企业,行业结构不优。同时,我县新兴产业(如光伏产业、生物制药、装饰新材料)才刚刚起步,成长壮大成为支柱产业仍有待时日。

规模生产方面。首先,企业规模总量不大。在83家规模工业企业中,无论是从投资规模、还是财政贡献率上看,没有一家能真正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大幅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骨干大型企业。其次,企业生产形势堪忧。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资金短缺、电力供应不足等生产要素的影响,部分企业已关停或搬迁。 另外受国家产业调控政策的影响,冶炼建材产业中的部分企业,如龙溪水泥、双龙焊剂、兴发电熔、特种焊材等将进行改制、重组整合或升级改造,年内有可能关停,退出规模以上企业行列。再次,发展后劲不足。全县132家重点财源建设项目中,工业项目21个,其中续建项目8个,新建项目13个,这些项目中年内可能建成投产的仅有宏宇科技、鸿运服装、深冠华矿冶等3家企业,远远不能满足全县经济增长的需要。

国家政策调控方面。国家统计局“十二五”时期,将大力推动统计制度改革,推行“四大工程”建设,我省从今年开始将全面铺开。今年4月和5月,国家、省、市统计局专门组织进行了基本单位核查,我县迎接了省市检查,结果喜忧参半。主要问题是企业生产状况和数据质量。同时,从今年8月开始,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县118家“三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3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21家、资质以上建筑业和房地产业14家)都将全面实施“一套表制度”,推行联网直报,这些企业将直接向国家和省上报数据,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如何衔接历史数据、保证数据质量将成为此次统计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从需求角度看,投资消费形势不容乐观

投资增长项目支撑不足。今年我县132个重点财源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8.8亿元,这基本包括了1000万元以上的所有投资项目,即使全部按计划完成,与固定资产投资年初计划68亿元相比,仍有近30亿元的差距,,压力不少。另外,部分重大项目开工不足,重大项目支撑乏力。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收紧流动性,影响了项目资金的筹集,土地利用指标紧张,征地拆迁更加困难,制约了部分项目建设,投资后劲受到较大影响。消费增长空间有限。一方面,受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影响及“家电下乡”消费空间的逐步饱和,这两大消费热点将进一步降温。另一方面,今年物价呈上涨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费热情。

三、对下一步经济工作的建议

(一)实现全年预期目标的支撑因素分析

今年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作出了部署,____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15%。要实现这个目标,根据生产法进行测算和分析,三次产业的支撑条件分别是:

第一产业增长4%。从今年农业生产形势和历年来全县农业实际情况分析,在不发生重大旱涝灾害和畜牧业生产出现较大滑坡的前提下,基本可以实现。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2%。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4%,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23%,这是实现全年目标的关键点之一。我们初步测算,实现36.5亿元的工业增加值,至少应完成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增长30%以上,难度很大。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5.2%。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要看营利业税收、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及客货运周转量增幅能否分别达到30%、35%和15%以上,从今年发展趋势看,预计目标可以实现。

综上所述,今年我县GDP增长15%预期目标的主要难度在工业,其次是第三产业。任一环节的支撑数据不足,都将影响全年经济目标的实现。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保持规模工业快速增长是关键,部门数据有效衔接是基础。为此我们建议:

1、做优做强企业,着力调整工业结构

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从根本上改善我县工业经济结构。当前,一方面要做优做强骨干企业。要加大对现有企业群体的支持力度,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把小企业做大,把大企业做强。鼓励扶持东港锑品、舜皇米业、新龙矿业等骨干企业通过升级改造,继续靠大靠强。引导双龙焊剂、兴发电熔、湘江焊剂、特种焊材、辉华焊剂等企业按照国家产业要求整合开发,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另一方面,要加快工业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围绕____年工业重点财源建设项目,重点抓好白牙市工业园内的创辉电子产业园、楚天医学产业园和井头圩镇的光伏产业园建设,引导大企业进驻产业园,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改变我县工业产业结构不优的局面。

2、破解瓶颈制约,保证企业正常生产

针对当前我县规模工业企业开工不足的现状,需要积极破解瓶颈制约。一要破解生产要素形成的瓶颈制约。要全力保障工业企业各基本生产要素供应,确保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推进。经信、电力、石化、交通等部门要加强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市场供需情况的调度,及早发现薄弱环节,妥善处置供求矛盾,保障企业正常生产。二要全力破解政策因素形成的瓶颈制约。要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建立和完善扶持企业的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和激励机制,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确保工业经济稳步发展。

3、认真调查摸底,积极做好“入统”工作

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今年下半年可以分两次新“入统”一批规模工业企业。建议由县政府牵头,召集经信委、统计、工商、税务等部门,会同各乡镇场和工业园区对全县所有工业企业进行一次排查摸底,建立全县工业企业名录库。并对初步具备“入统”条件的企业再进行深入调查,掌握基本情况。然后按照规模企业入统条件,统筹规划,认真搞好具备条件企业的“入统”工作,切实做到不漏统、不错统,保证应统尽统,确保真实反映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4、紧盯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今年要紧紧围绕21个工业重点财源建设项目,按照年度考核基本建设内容,严格落实到位。一要跟踪服务在谈项目,保证签约一批、立项一批。对楚天医学产业园、风能发电厂等在谈项目争取尽快做好勘探设计、申报衔接工作,争取早日立项。二要跟踪服务签约项目,保证开工一批、建成一批。对创辉电子产业园、永州欧迈服饰、天润新能源(二期)、怡民电子等项目,要创造条件,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三要跟踪服务开工项目,保证竣工一批、投产一批。对永州宏宇科技、光伏产业园、深冠华矿冶有限 公司等已经开工的项目,积极搞好协调服务,确保项目尽快见效。此外,要抢抓机遇,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引进符合产业政策的大项目,好项目,补充工业储备,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第4篇: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范文

论文摘要:笔者运用江苏高技术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来综合考察股权结构、经营业绩与高管报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有股比例与经营业绩呈现正方向影响,企业规模与经营业绩呈现负方向影响,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均与高管报酬呈现高度正相关,高管年度报酬与企业经营业绩、企业规模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国有股比例的负相关程度也不显著。高技术企业应构建基于经营业绩的高管人员综合激励制度。

高技术企业高管人员的报酬激励机制,不论是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还是在企业智力资本的开发与利用方面,都是一个突出的重要问题。2002年1月10日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建立经理人员的薪酬与公司绩效和个人业绩相联系的激励机制”,“上市公司对经理人员的绩效评价应当成为确定经理人员薪酬及其他激励方式的依据”。探索企业股权结构、经营业绩与高管人员报酬三者之间的作用模式与机理,不仅为建立客观有效的高管人员激励模式与约束机制提供政策建议,而且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制度。

一、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如何解释现实中高管人员报酬的现象,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引发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激烈争论。最早的研究是Taussings和Baker(1925)完成的,发现高管人员报酬和企业经营业绩之间只有很小的相关关系。他们对这个调查结果感到非常意外,并且呼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检验那些可以预测高管人员报酬的其它变量。其后的70多年里,对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报酬的研究已引起了经济学家、心理学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企业战略规划者的广泛关注。从国外的计量分析结果来看,企业规模、经营业绩、经理个人特征对经理报酬产生的影响为正;政府管制对经理报酬产生的影响为负;经理的持股比例与其现金报酬负相关或正相关;不同治理模式对经理报酬似乎没有显著影响。

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高管人员报酬作了解释,从根本上增强了对其报酬现象的理解,有力地推动了高管人员报酬确定理论的发展。但是,大多数研究集中于某种单独的因素对高管人员激励问题的影响,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客观上造成了不同研究方向中所得到的结论的不统一,甚至是相互矛盾;同时,研究的背景和数据多以美国为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结论的说明力和适用性。

国内关于股权结构、经营业绩与高管人员报酬的研究主要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1)股权结构与经营业绩的相关性研究。许小年和王燕(2000)分别以资产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和市值与账面价值之比为被解释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股比例越高的公司,其业绩越差;法人股比例越高的公司,其业绩越高;而流通股比例对公司业绩没有显著影响。陈小悦和徐晓东(2001)以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回归结果表示:国有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没有显著负相关,法人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相关关系不显著,流通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负相关。于东智(2001)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相关关系分析的结果认为:国有股比重与公司业绩呈正相关关系,法人股与业绩指标正相关(但在文中并未指出二者关系的显著性如何);A股比例与业绩负相关。(2)股权结构与高管人员报酬的相关性研究。陈志广(2002)的分析结论认为:法人股比例的提高,带来企业自主权力的扩大,以及能动性的提高,进而对高管报酬和企业绩效产生正的影响;而国家股,却由于种种原因,基本上对高管报酬和企业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陈爽英、唐小我(2005)的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国有股比例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年度报酬、总经理持股比例负相关,法人股比例与之正相关,流通股比例与之不相关,且第一大股东性质为国有股与高管人员年度报酬。(3)经营业绩与高管人员报酬的相关性研究。魏刚(2000)首次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对企业高级管理层与公司经营业绩进行了计量分析,李增泉(2000)对此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激励效果不显著,其报酬与企业业绩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高管持股比例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企业规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有股比例对高管报酬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等。而张晖明和陈志广(2002 )、张俊瑞等(2003 )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高管薪金报酬与企业经营业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从上可见,目前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结论呈现较大的差异,通过分析对比发现,除了采用的实证方法不尽相同外,研究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企业业绩指标的选择不够科学,研究者大多选用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公司业绩,甚至个别研究人员将其作为唯一的衡量指标,因为该指标本身存在局限性,这势必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其次,样本的代表性不强,大多数学者在研究中使用的是截面数据,即多个上市公司某一年的股权结构与经营业绩数据,单纯使用一年的数据无法剔除偶然因素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上述研究是对股权结构、经营业绩与高管人员报酬两两之间分别进行的,将三者结合在一起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的并不多见。杨瑞龙、刘江(2002)通过对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经理报酬的实证研究认为:在家电行业中,股权结构与企业业绩无明显关系;经理报酬与企业的股权结构无明显关系,与企业的业绩也无关。但是该研究将样本仅限于某一特定的行业,导致研究结论的局限性。

二、高管人员报酬决定的理论分析

从总体上讲,企业高管人员的报酬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1)企业经营业绩。企业经营业绩对高管报酬的线性作用明显,上市公司将高管报酬与经营业绩挂钩,高管们预期到只要提高经营业绩就可提高收人,便会努力工作,进而带来经营业绩的提高。但是,由于产出和高级管理者的贡献是难以度量的,并且客观的外部冲击影响也很难剔除出来,特别是在一个整体的团队联合生产中,低级经理的贡献更难被区分开来,所以业绩评价与实际产出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不完全的,导致经验实证基本上证实两者是弱正相关的。(2)股权结构。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对高管人员的市场价格信息反映慢,其工资报酬调整较慢。而法人股比例的提高,意味着政府影响削弱,企业自主权扩大,以及能动性的提高,拥有了更多的经营决策权,企业自己完全有能力调节高管报酬,进而影响企业经营业绩。流通股股东一般拥有企业较小的股权份额,通常很难给股份公司的决策和管理施加重大影响,不会对企业业绩和高管报酬产生重要影响。(3)企业规模。罗森( Rosen)构造了一个理论模型来解释高管人员报酬和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由于企业的规模越大,高管人员可控制的资源也就越高,涉及的经营管理问题也就越复杂,对高管的能力要求也就越高。因此大型企业中经营者能力所产生的租金要远远高于小型企业,其报酬也就相应地更多。(4)政府管制。约斯考、罗斯和谢帕德(Joscow, Rose and Sherpard)在对首席执行官的报酬关系的研究中指出,在被管制的7个行业中,首席执官的报酬普遍要比未被管制行业的首席执行官报酬低。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被管制的行业处于政府、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中,这种政治上的压力导致了被管制行业的首席执行官报酬水平低于未被管制行业的首席执行官报酬;另一种认为,在被管制的行业中,企业的经营环境和首席执行官的行为受到约束,首席执行官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不大,其生产率低于未被管制行业的首席执行官生产率,因此报酬水平必然相对要低。

高技术企业既具有传统企业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含量、高智力、高附加值等方面。本文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专门以江苏省高技术上市公司数据为特定样本,将股权结构、经营业绩和高管人员报酬纳入一个系统内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与机理,最后对企业高管的报酬决定提供政策建议。

三、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根据分析的需要,以2001一2004年完整披露本文研究所需解释变量原始数据的江苏省高技术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剔除了000805公司2004年数据,其报表中披露净资产收益率不适用),研究所用数据取自于巨潮资讯网站( cninfo.com.cn)、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 csrc. gov. cn )、上海证券交易所网( sse. com. cn)等。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估计与检验。

按照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分类标准,将以下几类归为高技术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生物制品业、信息技术业。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生存与发展主要依赖于高科技的发展,表现为生产高科技产品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高科技或高科技设备。

(二)变量定义

从便于计量考虑,“高管人员报酬”选择财务报告公布的前三名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平均数(人民币)。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来研究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报酬与公司股权结构、经营业绩、企业规模等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选取ROE与EPS两个业绩指标分别进行回归分析,便于验证分析结论的稳健性)选择的解释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三)研究假设

本文首先检验股权结构与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保证在对高管报酬进行计量分析时,这两个变量是相互独立的。

提出下列假设:

假设(1):企业经营业绩与股权结构不相关。

假设(2):高管报酬与企业规模正相关、与股权结构不相关。

(四)模型构建

为了增强模型的拟合优度,对总资产(size )取自然对数。考察业绩与股权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时,构造下述模型:

考虑到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三个比例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在分析高管人员报酬的影响因素时,首先单独考察国有股比例、经营业绩(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对高管报酬的影响;然后考察流通股比例、经营业绩(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对高管报酬影响。构造下述模型:

四、实证分析

构建的回归分析模型,实证分析结果如表2 ,3所示。

由表2,3可见,所构造的模型拟合优度都很低。国有股比例与经营业绩呈现正方向影响(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据此不能拒绝假设1;流通股比例与经营业绩(每股收益)呈现负相关关系(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企业规模(总资产)与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均呈现负方向影响。这里选择了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两种业绩指标,回归分析的结果呈现出不稳健性,是需要注意的现象。

构建的回归分析模型(5)、(6)、(7)、(8),实证分析结果如表4,5所示。

从表4 ,5可以看出,所构造的模型拟合优度都很低。国有股比例与高管报酬呈现正方向影响,流通股比例与高管报酬呈现负方向影响(二者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与假设2相符;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均与高管报酬均呈现高度正相关(前者通过5%,后者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符合稳健性要求;企业规模(总资产)与高管报酬不相关,与假设2不一致。

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说明,高技术企业自身的特征及其市场竞争的激烈,导致其经营风险加大,呈现出与传统企业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一定程度的扶持,流通股股东的选择更为谨慎,高管报酬不完全依赖于企业规模的大小。

五、对策与建议

(一)改进高技术企业高管人员持股制度,推广和提高股票期权计划

在高技术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高管人员综合报酬计划,“低持股”和“零持股”现象严重,报酬结构不合理。高技术企业经营者通常比较年轻,相比而言,更会看重长期职业生涯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短期的货币性收人,在这类企业对高管人员实施股权激励其效果应该更好。使高管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的程度,提高其利益与公司业绩的关联度和高管人员对公司的关切度,进一步强化高管持股的激励作用。

(二)积极培育有效、稳定的资本市场

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依赖于证券市场的有效程度,如果高管人员的努力和企业经营业绩不能被市场客观反映,该计划将不可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证券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市场的规范,倡导理性投资的理念,审慎调节市场供求,切实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促使证券市场向稳定、高效的方向发展。

(三)构建基于企业经营业绩的高管人员综合激励制度

第5篇: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范文

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实现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

近年来,该局紧紧抓住统计双基工作主线,争取各级领导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和办

法。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统计对象和范围更宽更广。州政府办公室下发通知,明确定位乡镇统计职能由单一的农业统计向综合统计转变,并明确了九大职责和任务。

2003年,该局提出乡镇统计要逐步实现“四个一”工程,即一个以上统计专人、一间专用办公室、一台专用微机和一套完整的资料库。2005年恩施州政府办发文,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乡镇统计规范化工作目标。

2005年起,该局为促进乡镇、企业、机关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平衡发展,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关考核细则,具有很强的操作性。2006年下半年起,在各县、市统计局对乡镇基础工作规范化进行自查自评和申报的基础上,该局派出考核组进行考评验收。合格者予以通报颁发奖牌,实行动态管理。2007年3月,该局成立考评专班,设乡镇、企业和机关3个组,明确职责。2008年底,全州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通过验收。

2007年7月30日,该局组织全州88个乡镇和5个开发区的102名统计干部,扎实进行了3天的业务知识培训。为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专门编印教材,组织理论知识考试。2008年5月,组织全州大中型工业企业统计联网直报培训,增强技能。当年7月中旬,全省市州统计局长会议在恩施召开,重点推介了该局“双基”工作措施新颖、务实有效的成功经验。

加强调研,拓宽视角,服务工作有新进展

2007年以来,该局高度重视做好经济形势的分析工作。每季度末,各位领导都分别带队深入基层调研,扎实细致地了解情况,从统计的视角撰写出有权威性和针对性的报告,受到广泛关注,领导签批多篇。州政府每季度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州直经济管理部门参会,统计局长雷纯忠都做主题发言,分析报告发送给全州党政干部。各专业人员全面掌握经济运行态势,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使材料丰富,视角广阔,内容客观真实。

目前,该局按时编印各种资料达到7种。《恩施州统计年鉴》、《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对外公开发行;《统计资料手册》内容更加翔实;《统计专报》上报州领导,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得到加强;每月《统计快报》和《综合统计月报》便于领导更快捷地掌握有关情况和动态,更直观地反映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进度。

2007年年初,该局通过《恩施日报》、恩施新闻网等媒体,及时统计信息,服务社会公众,让更多的人知道、理解、配合工作。

近年来,该局及时捕捉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如对生猪、农贸价格上涨等,撰写专题分析报告,得到州委、州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借鉴经验,积极探索,法制建设有新起色

该局确定统计依法治理工作常态化、经常化,针对薄弱的环节,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该局对不按时报送统计资料的单位发出报表催报单和统计检查查询书,引起高度重视。2007年7月,州人大主任带队,分组深入到县市巡视和检查统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2007年9月,全州开展大规模的统计执法大检查活动。在基层单位自查自纠、各县市局进行抽查的基础上,州局组成了3个检查组,对4个县、市进行了抽查。

该局将统计法制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2008年3月,组团赴黄冈、荆州考察学习,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措施,目前已经卓有成效。扎实开展的统计人员业务培训、从业资格考试和持证上岗工作,对于提升素质、稳定队伍起到了重要作用。

加大投入,强化安全,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长期以来,乡镇统计办公条件简陋,处在“手工作业”状态。在2005年年初的全州统计工作会议上,常务副州长强调指出:“乡镇统计要适应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要求,逐步配备并使用计算机,希望在较短时间内能有较大突破。”该局成立工作小组,集中力量和时间抓信息化建设。经过努力,全州各级政府加大投入,所有乡镇统计全部配齐较高档次的电脑、打印机及电脑桌等设备,许多乡镇还建起网站。全州统一实现了国家、省、州、县(市)、乡镇五级联网。开发的信息传输内部系统,实现州、县(市)、乡镇三级统一网上办公和直报,建立了电子台账。

2008年,该局下发通知,对全州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规范,整改IP电话,开展网络安全大检查,杜绝安全隐患。

为加强统计自身建设,构建和谐机关,该局坚持每两个月全面、系统地研究部署一次工作,并印发任务一览表,把年度目标要求细化、分解,确保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开展的“弘扬八种风气,创学习型机关”、“两提高、两满意”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局针对自身特点,制定学习计划,创新学习方式,收到良好效果。机关原有管理制度进行规范性修订、增减和汇编后,人手一册。

第6篇: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范文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并指出要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深圳市房地产研究所所长王锋博士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房地产行业是有关拉动内需非常重要的消费和支撑。稳定、促进房地产发展,拉动上下游产业消费,对国民经济GDP增长以及‘保八’目标的实现意义非凡!”

发展环境利好

近日,一份《2008中国房地产发展形势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土地近一半低价成交,有10%左右的土地遭遇流拍流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开始放缓,2008年前3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涨幅跌落至26%。

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中,中央提出2009年五项重点任务,其中两项都谈到房地产行业。会议指出“要把满足居民合理改善居住条件愿望和发挥房地产支柱产业作用结合起来”,要“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减轻居民合理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负担,发挥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国家、行业都在行动。

金融海啸和国际经济形势在未来一年不是很明确,这种情况下,中国要实现“保八”的目标,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拉动内需。“房地产行业是拉动内需非常重要的一个消费和支撑!如果对房地产持续的政策鼓励,拉动相关行业的消费生产,并以内需的拉动扩大生产,对于保持宏观经济的两个重要点――‘消费、投资’拉动作用非常大。中国的房地产占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是26%,很大部分投资都是靠房地产的需求来拉动。房地产占据GDP的比重比出口大,所以在金融海啸危机,出口严重受影响的情况下,发展房地产投资、消费,对拉动GDP的作用将会显得更加重大。”王锋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

1998~2003年间,中国房地产市场由低谷转为平稳的发展,其中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和信贷)、收入上升、低利率是房地产上行的根本因素。目前,货币政策环境正从之前的“从紧”向“适度宽松”行进,由此可见,房地产行业极度低迷的境况必将会在政策环境的改善之中逐渐好转。

拉动产业链消费

王锋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强调,房地产对于消费领域的装修、材料和上下游50~60个行业产业链的发展影响非常大。

中国的房地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逐步走向市场化,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条多个行业紧密依存的产业链,环环相扣,可以拉动对钢材、水泥等多种建筑材料的消费。今年房市低迷,仅一些钢铁企业产量下滑就非常严重。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普遍每月生产50万吨的企业,受房市影响,在7月份后开始减产至20万吨,进入10月以来,产量降低到2万吨左右。

第7篇: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财政;经济分析;预测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47

0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计划经济时代下的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已经无法达到满意的调控效果,政府对财政经济的干预手段也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是政府加强国家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对经济进行调节的主要办法。发达国家政府开展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财政经济分析预测体系。我国在历史原因的影响,开展财政经济分析工作的时间晚,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财政经济分析工作取得一些进展,但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对我国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财政经济分析工作的几点认识。

1 财政经济分析预测的作用

第一,财政经济分析预测是政府做好经济宏观调控的基础手段。科学规范完整的经财政经济分析预测体系可以帮助财政部门及时掌握准确的财政经济形势,发现财政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财政部需要以财政经济分析预测结果作为制定财政政策的基础,财政政策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同时财政部门也需要以财政经济分析预测结果作为开展财政工作的基础,财政工作才能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第二,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式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综合性手段。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分析预测过程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系统过程。财政经济分析预测的综合性不仅表现为对财政自身经济表现的综合分析,还表现在对财政与经济指标的综合分析。政府在分析预测过程中对各类综合经济指标的关联度进行比较,从而掌握经济发展过程及经济发展规律。因此,对相关职能部门而言,加强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的是认清经济发展规律和方向、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综合性手段。

第三,为政府制定前瞻性政策提供参考。顾名思义,财政经济分析预测的重点并非分析财政经济,而在于根据分析结果对财政经济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指导政府采取科学的宏观调控措施。财政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对财政自身有清晰的认识,更需要对财政发展方向有准确的把握。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可以让政府清楚的认识财政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从而制定前瞻性财政政策,全面有效地指导和推进未来财政经济工作开展。

2 准确把握财政经济分析预测的内在联系

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包括分析和预测两个内容,加强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需要理清分析和预测的关系,使分析和预测工作相互依托。

2.1 分析是预测的关键

财政经济分析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原因的过程,也是做好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的关键。一方面,分析需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实际财政经济数据为基础,以分析技术为手段,才能得出科学的分析结果。另一方面,不仅要对财政经济做定量分析,还需要的做定性分析,只有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从复杂、多变的经济数据中总结出经济指标,得出定量数据和定性结论。最后,分析工作需要具有时间和空间跨度,才能保证分析结果具有连续性和层次性,也才能得出财政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2.2 预测是分析的目的

对财政经济进行分析并非得出定性结论,而在于根据定性结论指导未来财政经济工作,因而财政经济预测是目的,财政经济分析是预测的手段。一方面,财政经济预测需要以实际为基础,为制定财政经济工作目标提供指导,明确财政经济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财政经济预测不仅要从宏观整体上提供指导,还需要为实现财政经济发展目标提供具体的措施或步骤。因而财政经济预测需要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才能推动财政经济工作发展。

2.3 财政经济分析和预测应紧密结合

虽然我国开展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的时间较短,但是政府对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较为重视,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用于财政经济统计分析,并受到了较好的效果,为财政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但是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重分析、轻预测,重数据统计、轻数据分析,造成财政经济数据未发挥作用。对遇到的情况和问题采取“临时抱佛脚”的应对态度,削弱财政经济分析预测的作用。因此,实际工作中需要将财政经济分析和预测紧密结合,重视财政经济数据统计收集工作,两手抓且两手硬,才能保证财政经济分析的系统性、针对性,预测结果才能为开展财政工作提供指导作用。

3 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面临的问题

3.1 分析预测方法问题

财政经济分析预测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以科学的分析预测技术为手段,才能保证分析预测的效率和结果的科学性,否则必然影响分析预测的效果。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财政经济分析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分析预测方法也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不断优化和改善。在新经济形势下,传统单一的定性分析研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工作要求。因而财政经济分析预测方法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分析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3.2 分析预测内容不全面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形势呈“稳”、“好”、“快”特点,但是经济发展过程暴露的问题也较多,问题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随着经济发展问题多其涉及面光,财政经济法分析预测的内容也需要不断调整,分析预算结果才符合经济发展特点。例如近年来政府对民生问题更加重视,并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也需要重视对民生问题,预测工作需要关注基层人民的生活问题,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提供指导。

4 加强财政经济分析工作的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的分析预测工作机制。健全的分析预测工作机制是开展分析预测工作的前提。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财政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定期报送制度、分析预测会议制度,使分析预报告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还需要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如信息资源共享制度,才能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扎实推进分析预测工作。

二是创新分析预测方法。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不仅需要具备全局观念,也需要从具体情况出发,坚持财政与经济相互协调的基本原则,用辨证法分析财政经济发展情况。在具体操作中,应重视使用先进的分析预测方法,如建立财政经济模型,对财政经济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分析和预测结果才能科学地反应经济发展趋势,把握经济发展规律。

三是坚持务实求真的分析预测工作原则。分析预测工作的基础是经济发展数据,因而分析预测工作需要利用基层政府提供的信息,将更宏观调控与本地经济有机结合,针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不同地区政府也需要加强合作,共享资源,提高分析预测结果的真实性,增强经济决策的科学性。

四是根据主要影响因素选择分析预测方法。财政经济分析预测中包括主要对分析预测结果已经产生影响和即将产生影响两类因素,并且两类因素的地位随着经济发展而发生扭转。以我国人口增长为例,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我国人口增速趋于平稳,在此情况下,可此采用罗吉斯模型分析预测财政经济情况,分析预测结果的科学性较高。但是部分地区因政策宣传不到位造成政策落实情况差,导致趋于人口增幅仍处于较高水平。因而需要结合决定性影响因素对于该地区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对于社会中的经济现象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综合,去掉无用的偶然性因素,择取主要的,能够起到共同影响的因素进行研究,是做好财政经济统计分析预测工作的必然与有效途径。

五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特点选择分析预测方式。计划经济时代下的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重计划,轻预测,虽然计划包含部分预测功能,但是计划与预测有本质区别。而且在市场经济时代,计划的负面作用更加明显。我国的市场经济具有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经济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因而我国财政经济分析预测需要根据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环境选择分析预测方法。

六是修正分析预测结果。经济发展受许多偶然因素影响,因而分析预测过程需要将偶然因素纳入范围,再根据偶然因素及时修正分析预测结果。以居民生活水平分析预测为例,居民生活水平受国家经济计划、物价水平、战争、自然灾害、收入分配政策等诸多偶然因素影响,因而分析预测过程也需要考虑以上因素带来的影响。

5 结语

财政经济分析预测是诸多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依据,而且在全球一体化形势下,国家对财政经济分析预测工作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与我国相比,国外开展财政经济分析预测的时间早,成功经验丰富,为我国开展财政经济分析预测提供了许多有益参考。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与国外也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发展情况与国外不同,因而我国不仅完全套用国外的经验和方法,还需根据我国国情建构财政经济分析预测体系,才能达到分析预测财政经济发展的目标,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刚.经济下行背景下的财政经济运行及对策[J].公共财政研究,2015,(6):3746.

[2]王治邦.加强财政经济统计分析预测工作的几点认识[J].财经界(学术版),2016,(6):12.

[3]张敏.加强财政经济统计分析预测工作的几点认识[J].广东科技,2012,(17):170171.

[4]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张鹏,王志刚,程瑜,梁强.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调控:从短期到中长期的分析认识[J].经济研究参考,2012,(61):350.

[5]颜玮.我国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方法评价[J].闽江学院学报,2016,(1):3946.

第8篇: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范文

然而我们大家要问的是,楼市现在真的已经步入危机了吗?记者认为,事情似乎还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但与此相对应的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各方上演的一场逼宫戏却有些压得人透不过气来。那么这场大戏上演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目的呢?其实说来说去还只是一句话,那就是救市。

各方上演逼宫戏

日前,深圳国土房管局第一个站出来以官方身份发出救市呼吁,认为持续大半年低迷的楼市未有起色,相反如深圳等一些房价大幅下跌的城市还陆续出现“断供潮”、“退房潮”,所以现在的楼市是到了要救一下的时候了。

而一些研究机构甚至也“研究”出了相类似的观点,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撰写的《2008年上半年深圳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分析报告》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现行相关金融政策做一些调整,适度放松从紧的货币政策,鼓励生产、投资及消费,以刺激内需、鼓励国内投资和企业生产,应对经济形势预期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报告的内容,那就是现在的楼市已经不能不救了。

最热闹的莫过于开发商了:“如果严厉的调控持续下去,不仅影响的是房地产行业,甚而是整个中国经济的一场灾难。”一向语出惊人的任志强如此放言。尽管潘石屹的SOHO中国新建项目北京三里屯SOHO项目开盘即签约43.5亿元,但面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老潘依然大喊“救市”,他表示,单个项目的热销并不代表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困局有所改变:“国际资本市场形势继续恶化,国内货币政策依旧从紧,开发商去年抢地花光了钱,市场成交量萎缩,这4个导致房地产行业资金链紧张的原因依然存在。”

当前市场表现平稳

那么,目前的楼市真的到了要救的地步吗?对此,记者并不认同。从全国的范围来看,除了个别城市之外,绝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都表现出了非常平稳的态势,丝毫没有出现任何救市的需求。

7月1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2%。这些数据无疑表露这样一个事实,除了深圳、广州等极个别城市,我国房价的上涨趋势至今没有真正改变。在上海,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薛建雄认为目前除了去年上涨过快的楼盘可能会回调到一个合理的价位外,一些低价开盘的项目和优质地段的项目价格现在依然还在稳步走高。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日前表示,从统计数字看,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幅并未见减少,一些地区或一些房地产企业出现问题,但对中国房地产整个行业来说,远没有到出现危机的地步。

从国信证券重点跟踪的内地三十家主流地产公司今年中期业绩看,净利润同比平均增长百分之五十四,并预计今年主流地产公司净利润增速有望与房价飞涨的2007年持平。明年净利润增长也将在百分之三十至四十之间。最新权威调查显示,有57.2%的房企表示今年上半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去年相比差不多,同时,仅16.6%的房企认为下半年其经济效益会继续下降。业内人士分析,在资金、土地紧张和销售、新开工量下降等因素影响下,房企未来的收益的确面临压力,但整体市场矛盾并不突出。

而且,就连房地产市场的建设投资仍然还在增加。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19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逾1/3,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开发面积近1.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9.9%。

另外近期进行的一项针对国内经济学家的调查更能说明问题,有近百名国内经济学家认为,目前房价依旧处于高位,调控部门应继续坚持政策的连续性,这项调查是在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主持下进行的。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目前的房价水平依旧偏高。其中,52%的经济学家认为房价“较高”,31%认为“过高”。在全部参与调查的经济学家中,只有1%认为房价“较低”。参与此次调查的中国社科院欠发达地区研究中心主任袁钢明表示,从全国范围看,大多数地区房价依旧在高位坚挺,房价下降的只是极个别地区。这些经济学家建议,调控部门应继续坚持政策的连续性。

救市是个伪命题

既然绝大多数城市的房价并没有下降,开发投资仍在高位,企业效益也未出现明显下滑,所谓房地产市场的危机又从何而来?如果事实已经表明不存在危机,那么,救市就根本是个无稽之谈。“救市是个伪命题。”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此前曾表示。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教授指出:“房地产的所谓‘救市’只会埋下更大的隐患。在市场需要自然调整时,究竟是允许市场自然去挤压泡沫,还是人为去‘托市’地进一步吹大泡沫、积累矛盾,现在我们还有选择机会。”全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就对救市说非常排斥,他表示,目前全国整体房地产市场正处于理性回归过程中,房价和房地产开发面积依然没有下降,过去两年房价涨得太离谱了,现在正在慢慢回归。

其实,记者始终坚持这样的观点,楼市和股市是绝不相同两个市场,它不会简单地大起大落,目前房地产市场根本不存在救市的环境。如果我们把楼市和股市比较一下,可以发现,首先它们的市场性质不同,股市是一个纯粹的投资市场,它是资本流动和企业融资的场所,而楼市则不同了,它的首要功能是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其次才兼有投资的功能;其次,供应的方式不同,股市的供应可以通过增发新股来实现,从长期来看是无限的,而楼市供应最根本的是来源于土地,是有限的;最后,政策的着力点也不一样,对于股市的调控主要集中在市场资金的流向上,而对于楼市则更在于让每一位老百姓都能充分享受到居住的权利。而这一切,都决定了楼市的发展较为稳定并且周期较长。

第9篇: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热钱危机趋势政策建议

一、引言

热钱是指国际间从事牟利活动的短期资金,它为追求最高报酬和最低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进行短期投机性活动。热钱加速流入会形成资产泡沫,造成需求旺盛、市价高涨的繁荣假象。而热钱迅速撤出,又会造成资产价格大幅波动,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回顾历史,无论是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热钱对亚洲国家经济的破坏程度,还是08年越南出现越南盾迅速贬值、股市楼市暴跌和物价飞涨等经济动荡,都能看出热钱正在逐步成为国家正常经济金融秩序的严重威胁。

那么,我国到底存不存在热钱呢?数量又有多少呢?张明(2008)指出,到2008年3月,热钱数额已高达1.75万亿美元。而唐旭、梁猛(2007),摩根士丹利王庆(2008),都表示流入中国的热钱数量有限。虽然对热钱流入国内的数字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全球经济危机的当下,欧美等国的经济遭到重创,而中国经济发展却相对稳定,股市和楼市持续回暖,热钱进入中国将获得很大的收益。在这种预期下,须对热钱加以高度关注。

二、热钱流入我国的原因

1.人民币升值预期和美元持续走软

人民币汇率从05年7月汇改后的8.11下降至09年6月的6.8332,已累计升值18.7%,并且仍有持续的升值趋势。而美国由于次贷危机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导致美元不断走软。

2.中美利差倒挂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联储自2007年9月以来,连续7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降息幅度远大于中国,产生了存款利差。热钱进入可以得到相当大的无风险套利空间:只要把钱存进银行,就能稳赚不赔。中美利差倒挂趋势进一步刺激了投机资本的流入。

3.国内相对良好的资本市场

在国际经济趋缓,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欧美国家资本市场普遍低迷。而我国经济却保持着相对稳定,资产价格不断上涨,为投机资本获利提供了机会。09年,证券市场和房产市场逐步回暖,深沪两市均全线飘红,楼市销售量持续攀升。流入境内的热钱预期到了资产升值的回报,加速向国内的流动。

三、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引起经济恶性循环

热钱涌入将引起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更多热钱进入的循环。具体为,热钱以外汇的形式进入后,结汇给银行并对换成人民币。央行为稳定人民币汇率,被迫回购溢出外汇,放出基础货币,向市场注入了流动性。而流动性过剩将首先导致资产和资源类商品价格上涨,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胀;继而增加初级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并逐级向产业链下游传递,直到提高最终消费价格。为了有效控制流动性过剩问题,央行只能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等措施来收缩流动性。加息使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进一步拉大,促使人民币升值,这些因素又将会进一步吸引热钱流入。

2.热钱对实际外汇储备的影响

热钱流入时,货币当局大量买人美国的国库券和政府债券。但考虑到买进外汇导致人民币投放量过大,又被迫发行中央票据并且支付利息,这实际上是以亏损的方式向外国投机者保管资金。如果美元对其他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大幅度贬值,这些以美国国库券和政府债券为主的外汇储备就会贬值。一旦热钱流出,我国的实际外汇储备就会大量减少。

3.热钱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热钱不满足于利差带来的缓慢收益,在股市中寻找短期套利机会,变相推动价格上扬,造成股市利好的假象,诱使大量散户入市,当热钱抽逃导致股市大跌时,将造成无数的家庭悲剧。而热钱进入房市参与炒作,则会抬高房地产价格,形成较强的房地产市场“示范效应”,于是很多民间资金纷纷跟风入市,推动国内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一旦热钱获利后撤离市场,将导致楼价下跌,钢铁、水泥、家电等行业退热,并引发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四、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现存的因素及防范

在全球经济危机有一次到来的今天,中国会否重蹈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覆辙呢?我们必须审慎分析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遗漏任何可能的趋势。

09年上半年的形势可以归结为:人民币升值趋势依然明显,但速度减慢;外汇储备再创新高,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万亿美元,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7.8%;通货膨胀预期升温,据央行网站消息,09年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显示,物价水平下降趋势在近几个月会持续,通胀预期有所显现,并预测CPI会在今年三季度末触底;楼市逐步回暖,国家统计局对1—5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统计显示,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46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5%;证券市场再次繁荣,上证指数自2008年10月的1664点开始反弹,到09年7月已突破3500点大关,A股和基金开户数屡屡刷新纪录。

从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热钱还处于流进阶段,大规模逃离的可能性暂时不大。但热钱抄底撤离后的危害不容忽视,应提前加以。如何不让热钱大规模涌入、让已经进来的热钱难以轻易离开,才是阻止热钱造成金融危机爆发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切断热钱进人的强大利益驱动力。这需要货币当局控制泡沫,打消热钱流入的动机,加强对银行信贷的窗口指导,引导信贷资金回归到生产建设中。其次,是营造国内良好的投资环境。要使热钱找到在中国长期投资的信心,放弃高风险的投机性炒作。转型为对新兴企业投资和产业升级等经济领域中来,化短期投资为长期投资。再次,要加强对热钱的监管。外汇监管局应对跨境资金价钱监督,实时监测资本项目的流向,加大外汇业务合规性的检查,还要严厉打击地下钱庄,规范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1]张明,徐以升.全口径测算中国当前的热钱规模[J].当代亚太,2008(04)

[2]唐旭,梁猛中国贸易顺差中是否有热钱,有多少[J].金融研究,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