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下基层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当前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有效税源没有完全转化为税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税收流失。具体表现在土地使用税漏征漏管问题比较突出,已征用但未开发使用的闲置用地、经营不正常企业用地、个体工商户用地等前期大多未纳入监控,正常企业也存在不申报或少申报土地使用税现象,胶州市地税局在08年进行的土地使用税清查中,共清查入库以前年度土地使用税5000多万元;此外个体工商户未办税务登记或已办理税务登记但未达到起征点户数的比例较高,个体假停业户、假非正常户、假注销户还不能得到有效监控。
(二)中小企业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所得税管理质量比较低。虽然推行了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但诸多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并未有效落实,中小企业经济税源运行质量难以保障,特别是所得税管理质量普遍不高。从08年前3个季度的申报来看,地税征管企业所得税的1101户企业中,零申报户507户,占总户数的46%,其中核定征收126户,查帐征收381户。
(三)分支机构管理不规范,与总机构所在地管理信息不对称。连锁经营店总、分支机构管理不规范,跨区域汇总纳税的总、分支结构所在地分局管理信息不对称,对于总机构是否能够完全将分支机构纳入核算,核算是否准确难以确定,容易形成管理缝隙。
(四)税源管理信息失真,造成大集中系统的垃圾数据。主要表现是税务登记信息与实际不符,如经营地址与办证地址不一致、经营范围与实际不符、法人代表与实际经营户主不一致等;此外一些应注销未作注销处理户,实际工作中早已人去楼空,或更换了业主后新业主重新办证,但对原经营户主的登记没有及时注销。凡此种种,主要原因是日常管理没有跟上,基础数据没有及时更新清理。
(五)巡查巡管不到位,税收管理员职责没有完全履行。每次税源清查,都能清理出一部分税源,清理出的税源中,大部分是日常未能有效监管的税源,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日常巡查巡管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或者是在巡查巡管过程中往往只看现象、不抓本质,使本应纳入监管的税源没有及时纳入监管,导致了税款的流失。
(六)管理和稽查没有真正形成互动的局面,以查促管的成效甚微。虽然建立了查管互动机制,但在落实上并不理想,特别是征管所能提供的案源数量太少,大部分征管单位即便发现了有价值的案源,也仅是协调纳税人补税了事,根本不按规定移交稽查处理。
(七)管理和发票脱节,“以票控税”推行难度较大。一方面是同国税的信息传递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增值税纳税人的发票开具信息掌握不全面;另一方面是管理人员参与发票管理程度不够,游离于发票管理之外,基本不掌握纳税人的发票开具情况,未能及时将纳税人开票金额与核定税额相比对,掌握纳税人真实经营信息。
(八)对涉税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税收管理的执法刚性有待强化。主要表现在税收执法上避重就轻,对税收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按照一般违法行为定性处理;对税收违法行为达到移送稽查处理的不移送,进行变通处理;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评估、检查工作上,通过纳税评估该进行深入检查的,仅仅是走纳税评估程序,进行补税、加收滞纳金了事,没有按规定履行检查程序,该处罚的没有进行处罚。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综合以上八个方面,集中反映了在税收管理工作中管理衔接不畅、管理内容不明、管理手段滞后、管理落实不够等具体问题。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原因;既有税收管理员日常事务性工作量大、临时性工作多、自身素质不高的原因,也有税收管理员认识不到位、工作能动性欠缺的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是政策、制度落实不够。近年来,特别是国家税务总局倡导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以后,从上到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管理的制度和办法,但是税收管理员并没有按照这些制度和办法的要求来完善自身的管理理念,并没有将这些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手段落实到具体管理工作中。
二是个别税收管理员工作能动性不够。个别税收管理员无法应对社会及地税新形势的发展,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盲从、求稳、迷茫、攀比等不良心态,导致税收管理员对自身工作角色定位不准,工作动力不足,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凡事习惯于照搬照套,信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敢、不愿也不善于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虽然制定了税收管理员的考核办法,但是考核大多停留在表面指标上,难以深入到税源管理层面上,考核的效果不理想,没有完全起到促进工作的作用;考核机制和评价机制还未能完全切合基层实际,在某些环节和方法上还有待完善,考核成果的运用还不够宽泛。
四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个别的税收管理员对税收政策理解不透,发现问题不研究,也不上报,听之任之;对待纳税人的疑问,不闻不问,或是一推了之。
五是工作中督导不到位,监督乏力。管理部门在贯彻政策或布置工作后,往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期间对基层的落实情况缺乏必要的督导,没有了上级的监督,基层的执行力就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到抓落实的效果。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能力建设。首先,要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干部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要完善培训机制,把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由单纯追求提高全员学历层次向提升全员岗位技能转变,重点围绕大集中系统、税收业务、财务会计、法律法规、服务技能等方面开展更新知识培训。 其三是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广大基层税务干部在税收实践中加强对征管难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的研究和分析,积极探索适合税收征管的有效措施和手段,不断提升征管队伍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建立税源管理的长效督导机制。要层层建立税源管理督导组织,定期不定期地下基层进行督导,督导重点包括:上级部署重点工作、税收政策贯彻落实等情况,以及各单位、征管责任区的税收管理情况。督导情况要形成书面报告,将搜集问题、归纳分析、措施建议等及时通报反馈,并监督落实,确保税源管理无盲点,征管质量不断提高,税收收入稳步增长。
(三)强化内外考核监督。要从内外两方面进一步加大考核监督的力度。对内要进一步规范税收管理员的工作标准,量化工作要求,把各项工作目标和收入任务分解明确到每一个人,结合督导、审计、稽查等反馈情况,分月、季、年进行综合考评,切实强化过程监督、严格考核、严格追究,预防和制止不作为、人情税和执法随意现象的发生,确保各项工作能够规范有序地开展。对外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全方位地听取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倾心接受纳税人的广泛监督。
从现在开始到6月底结束,集中安排3个月左右时间。
二、调研内容
1.查找当前群众在饮食用药方面最需要、最迫切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原因。
2.听取执法人员、监管对象、社会公众对深化食品药监改革各项工作举措的意见建议。
3.查找当前食品药监系统行风政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4.查找干部职工在贯彻群众路线方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具体表现。
三、调研形式
参与调研工作的人员范围为县食品药监局机关科室、食品稽查队、药品稽查队等所有公职人员,做到食品药品行业调研全覆盖。
1、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深入分管工作领域、“两联一包”对象、党建工作联系点开展调研,同时,要组织好各分管科室的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报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指导小组办公室。
2、各科、室、队负责人要结合本科、室、队工作职能开展分类调研,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到矛盾最集中、困难最多的地方去,倾听群众呼声,查找差距不足,把群众最不满意、最期盼解决的问题找出来。形成调研报告,报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其他公职人员要结合各自业务工作,深入一线,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做到进市场访企业、进企业访职工、进社区访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感受群众疾苦,征询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和改进工作作风的意见和建议,并以科室为单位形成调研报告,报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调研要重点突出四个群体:
(1)各餐饮企业、涉药机构的从业人员及消费群众;
(2)单位外聘职工、公益性岗位等临时聘用人员;
(3)食品药监系统内的优抚对象、贫困户、孤寡老人、失独家庭等生产生活困难群众;
(4)农村留守儿童家长、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需要扶助的群体。
四、实施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4月23日——4月24日)。组织学习县委《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实施细则》,充分认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明确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
一、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
1.迅速开展相关工作安排部署。“大学计论大调研”活动开展以后,党委政府积极迅速传达上级会议及文件精神并积极研究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分阶段安排活动具体工作,针对性发学习资料,宣传此次活动开展的深远意义,动员全乡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让此次活动落实落地见到实效。同时,围绕县委确定的讨论内容和调研课题开展集中讨论和调研,并分组撰写讨论报告和调研报告。
2.充分调动积极性,分组开展大讨论。围绕县委确定的讨论内容,组织乡干部、村社干部·、党员及群众开展集中讨论活动,讨论会上,发言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现场分组确立讨论主题。
3.通过进村入户方式向群众收集意见建议并撰写讨论材料。整个讨论过程能充分发挥全体乡、村干部主动性,极大地活跃了讨论氛围,通过发扬民主、激发创新的引导,取得了观念碰撞、思想共鸣、集思广益的良好效果。
4.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开展调研。结合我乡实际,充分围绕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生态环保、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等方面分课题开展调研10余次,通过摸清家底、掌握实情下基层开展调研,确保了调研质量和调研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自“大学讨论大调研”活动自开展以来,乡党委班子、乡村党员干部积极行动,认真履职,严格按照县委要求分步推进活动进程,整体开展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习讨论上还不够深入。在提高村基层干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还需要加强思想宣传和教育引导,充分做到上下联动、全员参与。
2.调研力度需进一步加强。调研工作应坚持实事求是,在充分发挥各分管领导、乡干部、村基层党员等群体作用,立足于实际,确保调研课题深入实际、内容详实,调研成果得以充分体现。
三、总结的经验及教训
1.需要进一步发挥我乡乡、村两级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征求大家的意见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增强调查研究的自觉性
调查研究是制定行政决策、行政法规和行政措施的重要依据,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科技已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我局是全市科技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负有进一步推进全市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大责任。要使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必须加强调查研究。科技调研工作必须适应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新形势、新任务的新要求,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新途径。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及时掌握科技面向经济的新情况、经济依靠科技的新问题;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发展规划,出台行之有效的科技扶持政策;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正确编制各级科技计划,及时解决计划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调查研究的自觉性,真心诚意地听取基层和企业的意见,重视和发挥各类咨询机构及专家、学者的参谋作用,使各项决策严格建立在调查研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
二、点面结合,提高调查研究的主动性
讲究科学的调研方法,调查研究必须注重点面结合、突出重点、优化选题,立足实践、博采众长、勇于创新、讲求实效,保证调研质量、促进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应用。调研要源于实践、着眼应用,并有效地推动实际工作。
(一)加强专题调查,确保科学决策。
开展以下工作时应进行专题调查咨询与研究:
1、贯彻落实国家、省重大科技政策,重要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和措施。
2、编制全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3、编制全市各类科技计划。
4、评定市科技成果奖。
5、拟定市重大科技政策及有关实施方案。
对上述工作,应组织专门力量开展调查论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二)加强面上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加强对平时工作的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寻求第一手资料。坚持坚持定期走访企业制度,健全领导干部下基层制度。局领导每年下基层调查研究的时间不少于2个月,各处室应围绕全市科技工作的热点、难点和处室工作的重点,每年选定1-2个调查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形成书面调查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
(三)点面结合,科学地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要科学地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注重点面结合,不断完善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要充分发挥咨询机构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注重与乡镇、企业的经常性联系,认真听取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对科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善于从点上发现问题,解剖麻雀,使调研工作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三、求真务实,促进调查研究的有效性
调查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大兴调查之风时要切实把握调查研究的基本环节,注重求真务实。
1、每年年初局内各处室自报调研课题,由局办公室汇总平衡后拟订调研计划,然后提交局务会议审定。
2、把调研工作列入局全年岗位目标责任制,局办公室按计划检查各处室研究成果,并将优秀调研报告汇编成册,提出采纳应用建议。
一、宣传发动(4月上旬)
1、建立组织,明确责任。成立由台长为组长的主题实践活动工作组。工作组负责落实主题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4月上旬)
2、根据景委办[**]15号文件要求,结合本台实际,制定《****自治县广播电视台领导班子“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工作计划书》。(4月上旬)
3、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组织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广大干部进行自我剖析,找准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和服务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个人整改方案。(4月中旬)
4、实行公务接待中餐快餐制。严格执行机关效能建设“四条禁令”,在工作日或公务活动中“禁止中餐饮酒”的基础上,实行公务接待中餐快餐制;实行领导干部“三不”承诺:不公车私用私驾、不公款自请互请、不公费玩乐消费。(自活动开始起实施)
二、开展“蹲点调研谋发展”活动(4月中——下旬)
全面开展以“下基层、作风、谋发展、促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台领导班子成员蹲点调研活动。台领导班子主要成员要抽出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选择一个乡镇、一个村、一个产业(企业)、一项重点工作或群众集中反映的一些突出问题,集中进行蹲点调研,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树立“先调研、再发言,先论证、再决策”的良好风气。蹲点调研做到:确定一个主题;形成一个调研报告;理出一个工作思路;帮助联系单位解决一个以上实际问题;党员领导干部到联系单位上一次党课。
1、根据实际情况,对台领导班子成员蹲点调研工作作出统一部署。
2、蹲点调研重点围绕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1500元一下低收入群体的增收问题来开展。通过蹲点调研,掌握实情、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形成调研报告,为科学决策服务。
3、调研结束后,组织台领导班子成员交流研讨,推荐汇编优秀调研报告,上报县委组织部。(5月上旬)
三、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推行“实事承诺”制度(4——12月)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座谈会精神,结合为民办实事公开承诺。每位台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工,督促抓好所负责实事的落实。
1、结合县党代会、人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制定**年“为百姓办实事”的活动方案。班子成员的分工与职责。
2、积极探索,努力形成“为民办实事”、“实事承诺”的长效机制。
四、开展台领导干部“联万家、送温暖”活动(**年上半年开始)
实施“三个结对”,台支部与农村党支部结对,台党员与农村1500元以下低收入困难户全部结对,农村在家党员与流动党员全部结对。台支部要为结对的农村支部办理一件以上实事,台党员要为自己结对的低收入困难户进行一次以上联系、走访、慰问,在家党员要为结对的流动党员做好相关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台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结对1-2户生活困难的老党员、老干部和普通群众家庭。坚持经常上门走访,帮助解决困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群众心中。建立台领导干部“民情分析会”制度,台领导干部按照市委组织部“通知”中“七个一”(就住村联心工作听取专门汇报一次;作一次专题调研;召开一次民情恳谈会;与乡镇干部进行一次交流;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提出一项住村联心建议措施;进行一次专门督查)要求把工作抓实。
1、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党员群众制度,明确每位班子成员联系结对1-2户生活困难的老党员、老干部和普通群众家庭,在“七一”前走访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形成长效机制。
2、按照“住村联心”工作制度的要求,台领导班子成员联系1个村。
3、台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结对帮扶情况报县委组织部。(4月下旬)
4、配合市委组织部报道我县开展活动的基本情况和成效。
五、召开台领导干部“树新形象、创新业绩”座谈会
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报告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学习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刻苦钻研,营造热爱学习的良好氛围。
1、结合调研活动,组织在台领导干部中开展“作风建设改什么”“我为**广电发展做什么”大讨论活动和研讨交流会。
2、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每位台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一线,向干部群众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结合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加速年”“移民工作决胜年”“深化项目推进年”“工业发展攻坚年”“特色文化提升年”“旅游开发突破年”等“六个年活动”,以此为主要内容,开设“领导干部论坛”。对热点难点问题及工作典型案例深入探讨。
六、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
在年底,以“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为主要内容,运用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中的民意调查方式,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群众满意度测评”。结合满意度测评,分析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提出整改措施,进一步激励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树好自身形象。
一、基本情况
彭山区,地处眉山市北大门,辖区分布有岷江、锦江、毛河、通济堰、王店河、湄州河等,水域治理工作案例相对丰富。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长效推进基层河长制工作,特总结辖区河长制工作经验做法,深挖特色案例,形成此调研报告以供上级部门参考。
二、基层河长工作中主要问题
1.排污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工程未全部建成,工业废水和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覆盖率不高。同时,居民环保意识欠缺,生活污水直排河中,加剧水体污染恶化。
2、生活垃圾乱扔现象频发。尽管街道方面不断强化水面垃圾清理,但是此项工作却难起到明显的效果,难以摆脱“重复做功”的困境。卖柚子的将坏了的柚子直接丢进河沟、行人商贩将包装扔入河中,水体污染严重。
3、跨行政区域河道水污染治理联防共治机制不够,上下游、左右岸协调配合仍需加强。
三、河长制工作的举措
(一)全民共治。
积极落实上级对河长制工作的要求,充分认识河长制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一要加强引导群众,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治河治水责任意识。通过宣传,让群众做到不乱扔垃圾、不乱排放污水,并积极监督举报污染环境行为。二是招募民间河(库)长,聘请社会监督员,进一步强化监督力度,因河制宜、因河施策,向河道整治的广度和深度延伸。三是成立专职巡河队,将巡河日常化、常态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二)水岸共治。
河长办坚持标本兼治、水岸共治的总体原则,将水体修复与沿岸整治两手抓,彻底拔除水体污染源“病灶”。1.加快排污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乡镇生活污水、居民聚集区、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2.做好河道清淤、清障、堤岸修复、生态湿地打造、岸线垃圾清理和河道漂浮垃圾打捞工作。3.针对“散乱污”、畜禽养殖污染等严防严查,杜绝反弹。
(三)联防共治。
落实成都市新津县人民政府和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区域环境质量保护联防联治做法,明确合作目标、合作领域和内容、合作机制、推广毛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乡镇(街道)、村(社区)河道治理行动配合、情报互通、信息共享、同防共治经验,推进各流域(河段)、湖(库)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保护联防共治。
(四)坚持水质标准一票否决。
河长制工作的实效,综合体现在水质标准提高上。各流域各河段国控断面,不同行政区域交接口断面的水质监测指标变化,就是检验河长制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环境监测部门应在各交接口设置水质监测点,定期检测水质,分析原因,在年终考核水质不达标则一票否决。
四、河长制工作的思考
河长制工作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艰巨工程,需要认真谋划、综合施策、兼顾长远,才能真正实现还水以清,还景于民,还绿水青山于子孙后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生态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一)责任落实是前提
上级部门应明确“河长”为“河长制”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实行全区上下一盘棋,理顺管理体制,落实管理责任。各河长认真履责,各部门各司其职,生态执法局综合执法,确保各项责任落实到位,保障整河治理推进到位。
(二)及时处置是关键
“河长制”的实施要充分发动辖区的前沿力量,充分利用乡镇、村级河长、经常下基层、贴近一线、能在第一时间制止污染行为的特点,有效解决了巡查不到位、查处不及时等问题,赢得了工作的主动权。并且积极借鉴他地成功经验,深入研究黑臭水体特点,破解其治理难点,引入以溶解氧为核心指标的评价体系。阻断“外源”流入,通过建设和改造水体沿岸的污水管道,将污水截流纳入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做好“内源”控制,采取清淤疏浚等技术,逐步改善水质。
(三)严格执法是重点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发现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属辖区内的在做好证据收集工作的同时可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治;属辖区外或自己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区级相关部门组织联合打击;如涉及多个部门、一时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由区河长办牵头,开展联合执法。同时,可以成立一支由区河长制办公室统筹管理的巡河督查队协助基层河长处理巡河中发现的各类问题。
(四)社会参与是主体
“河长制”的实施激发了民间治水的信心和决心,把公众从旁观者变成环境治理的参与者、监督者,形成了“人人关心河道、珍惜河道、保护河道、美化河道”的强大合力,提高了河道管理质量和水平。不断借力全国大力整治黑臭水体东风,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在经费、技术、人员等方面支持,积极探索黑臭水体整治方法和途径,确保整到位,不反复。
今年以来,我们XX区委办公室以开展基层减负年为契机,带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以及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等有关文件精神,围绕参谋助手、信息调研、督促检查、综合协调、运行保障等各项职能,着力精会议、转作风,反浪费 提效能,办公室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
一、突出一个“严”字,着力整治“文山会海”
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针对基层普遍反映强烈的文件多发、长发、滥发,以及会议占用时间多、参会人员多、出席领导多等问题,我们对症下药,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的意见》,重拳整治会风文风。一是严格会议审批制度。各部门、各单位需要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必须提前制订计划,报区委、区政府审批。未经区委、区政府批准。
凡未按规定程序审批的会议,会议经费由提出召开会议的部门自主解决,财政部门不得核拨经费。二是严控会议数量和规模。区委全委会、区政府全体会议一般每年召开1次。区委、区政府已经发文部署的工作,原则上不再召开会议进行部署。
同时,建立并会套开制度,对于时间相近、主题相近、参会范围相近的若干会议,一律实行并会套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议题,汇报人应简明扼要,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0分钟;其他与会人员发言应直陈观点,原则上每人不超过5分钟。三是大力精减文件数量和篇幅。严禁重复发文,凡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已作出明确规定的,一律不再发文。
凡照搬或重复、重申已有政策条文,没有结合实际提出新的政策措施的,一律不发文。大力推行电子公文。充分利用党委系统信息化平台,实现文件和简报资料的网络传输和网上办理,减少纸质文件,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办文效率。通过大力精简会议文件,提倡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我区的会风文风有了明显改进。今年以来,全区共开展会议专项督查X次,全区各级党政机关共减少文件(简报)X多件,压缩会议X多个。
二、突出一个“改”字,着力转变作风服务基层
针对机关单位存在的“庸、懒、散、拖”现象,我们以改变工作作风为切入点,大力开展“一线工作法”。
一是信息调研在一线。办公室干部职工深入基层一线,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勤访絪问,为区委的决策献良策、当高参。如去年我办就完成了《XX区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与分析》等专题调研报告,共编发《区委决策信息》X期,收集到各类信息X多条,上报信息X多篇。
二是问题解决在一线。通过下基层,听民声、访民意,切实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如针对联系村办公条件差、村民缺乏活动场所的问题,办公室通过联系有关部门对口扶持,为村委建了办公楼、篮球场等。同时,围绕领导和群众的所急、所盼、所想,及时开展督查活动,共办理省委、市委、区委领导批示件69件,办结率100%,有效解决了一批民生难题。
三是树立形象在一线。通过选派办公室业务骨干驻村驻点,积极为群众送技术、送信息、送温暖,进一步树立办公室队伍敬业奉献、为民务实新形象。四是成绩检验在一线。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干部绩效考评制度,将干部在一线工作情况作为对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我办就对两名基层工作成效显著的同志进行了提拔使用。
三、突出一个“俭”字,着力抓好节约反对浪费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精神,联合区纪委、区政府等部门,强化督促检查,严格压缩三公经费。一是俭朴办会。通过压缩会议规模,缩短会期,降低成本。并严格控制会议印发的材料种类和数量。
发改局作为全区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承担着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平稳固定资产投资、组织编制中长期规划等职能,工作领域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搞好政风行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同志始终把政风行风建设作为发改工作的生命线工程常抓不懈,按照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理念,要求领导班子统一认识,专项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形成了全员参与,争创一流的强大合力。在其领导下,发改局连续多年在全区政风行风评议中名列前茅并被评为“沈阳市发改委系统先进单位”,得到区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
一是加强务实创新,提升综合素质。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把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作为理论学习的中心内容,领会精髓,把握实质,吃准吃透。在业务学习上密切结合工作需要,不断充实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在工作举措上倡导调查研究和创新,要求每位工作人员每季度下基层调研不得少于2次,年完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不得少于2篇。
二是加强制度规范,提升服务层次。着眼机关作风的规范化和长效化管理,把完善和梳理内部管理制度作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抓实抓好,确保各项制度行之有效、便于执行和考核。把制度的高效执行作为落脚点,及时召开全体人员会议,重申了各项制度的执行要求;在内部管理上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做到领导定期巡查与科室每日自查相结合、科室不定期互查与个人时刻自律相结合,确保不出现迟到早退、以及工作时间上网聊天、串岗、忙于私事而影响正常工作等不良现象。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县老龄信息工作,实现老龄信息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省、市老龄办信息工作办法,结合我县老龄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老龄信息是对老龄系统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的反映,涵盖政策创制、工作部署、业务进展、活动开展、改革创新、重大事件、科研调研、事业发展等各个方面。
第三条老龄信息工作要围绕全国、省、市老龄工作要求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完善信息工作网络,创新信息工作思路,加强对信息的组织收集、整理、分析和报送,满足各级党委政府、老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了解老龄工作的需求,及时、准确、全面、客观的反映老龄工作、老龄事业发展各方面进展情况。
第四条老龄信息工作,必须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灵敏高效,快捷畅通;把握规律,创新方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二章老龄信息载体
第五条老龄工作信息载体为:全国、省、市、县老龄网站和省《老龄工作动态》。
(一)各级老龄网站信息:各级老龄门户网站主要面向社会公众,登载老龄工作动态、经验介绍、情况交流等内容。
(二)省《老龄工作动态》:刊载老龄重大事件、重点工作、重要活动;各市县、省老龄委成员单位贯彻省委、省政府、全国和省老龄委、老龄办重要部署和做好老龄工作、推进老年事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好的做法。
第三章老龄工作信息网络
第六条县老龄委各成员单位确定分管信息工作的领导和专(兼)职信息员,各镇(街道)、开发区老龄办确定专(兼)职信息员。要保持信息工作队伍相对稳定,确保工作连续性。
(一)分管领导职责:管理和指导本单位及本系统信息工作;审核签发本单位上报的信息;督办领导批示件的办理;负责本单位、本系统信息工作的总结及表彰组织工作。
(二)信息员职责:按老龄工作要点和信息报送要点,收集、编辑本单位或系统的老龄信息,并按规定格式报送;为本单位或上级部门及时提供老龄信息服务;完成上级部门老龄信息工作约稿等有关工作。
第七条县老龄委各成员单位、各镇(街道)、开发区老龄办为一级信息单位;其余单位为二级信息单位。县老龄办负责对一级单位老龄信息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总结、通报。
第八条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其主要来源有:上报或下发的文件、会议材料、领导批示、工作总结、基层情况、调研报告、突发事件及下级单位报送的信息(简报)、报表等。老龄信息工作者也可以通过下基层调研、约稿等方式收集信息第一手素材。老龄信息工作要善于通过有目的收集多方面素材,形成具有代表性、指导性或共性的综合类信息。
第九条最大限度实现信息共享。县老龄委各成员单位、各镇(街道)、开发区老龄办向社会本单位、本部门重大管理改革、创新举措等重要信息时,同步抄送县老龄办。
第四章信息审核程序及保密制度
第十条实行信息审核制度,各一级单位对所报信息真实性承担责任。向县老龄办报送的老龄信息应经本单位分管领导审核;重要信息由主要领导审核(通过电邮投稿的,注明签发人),报县老龄办。各一级信息单位报送的信息,经县老龄办办公室初审,报县老龄办分管领导审核后,统一向上报送。
第十一条老龄信息工作应严格遵照各项保密制度。各单位、各部门在老龄信息材料的收集、使用、传递、保管、移交等各个环节,都应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县和本单位的有关规定加强保密管理,特别是加强对重大敏感老龄信息的保密工作。
第五章老龄信息内容及写作基本要求
第十三条按照全国、省、市、县老龄办的相关通知精神,请各单位、各部门重点围绕以下内容投稿:
(一)本单位、本部门在贯彻县委县政府、全国老龄办和省、市老龄工作重大部署方面突出做法,以及在贯彻县领导、县老龄委领导指导或批示方面的落实情况等;
(二)各级各部门贯彻实施《老年法》、《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市优待老年人规定》的情况和做法,针对老龄工作出台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其他重要政策性文件的主要内容;
(三)各级、各部门针对老龄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及进展情况;
(四)本区域老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五)关注老年民生、民心与服务老年人的有效举措。在改革创新、服务老年事业发展方面的成功做法;
(六)能够体现地方或行业特色,或在本地区、全省、全市或全国领先的好做法,以及被推广的典型经验;
(七)突发性重大特大涉老事件以及处理情况;
(八)对老龄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和理念突破的调研报告;
(九)老龄工作重要统计数据及分析报告;
(十)社会各界及媒体对老龄工作的反映和评论。
第十四条信息编辑要注重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喜忧兼报,简明扼要。动态类信息篇幅上一般控制在500字左右,不超过800字;投稿专报的专题信息篇幅一般控制在1000字左右,不超过2000字。统计类信息要有分析、有预测、有建议,不超过3000字。
第六章老龄信息工作基础建设
第十五条加强老龄信息队伍建设。各单位要重视老龄信息工作,不断加强对老龄信息工作者在采编、内容把关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和业务水平。关系爱护老龄信息工作者的成长,为其正常有序地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第十六条各单位要积极支持老龄信息工作,为老龄信息工作者参加会议、查阅文件、采编信息、业务培训、外出调研等提供便利条件。
第七章老龄工作信息的考核通报
第十七条各镇(街道)、开发区老龄办报送信息,报送数量:每周不少于1条。
第十八条各单位信息约稿应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报送任务。
第十九条县老龄办每月通报一次信息报送情况。
第八章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