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中国的个人家庭观念中国社会重家庭生活,其构造以家庭为本位,借以消融个人和团体的对立,因而被称为“伦理本位”的社会。从我国文化传统来看,在个人、家庭、团体三者中,家庭往往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中国社会的家庭本位注重群体价值和人际和谐,强调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家庭是个体完成使命的载体,如同光环普照其中的每个成员。当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发生冲突时应首先考虑家庭利益,而事实上个人常常是和家庭合二为一的,两者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我国民间流传的许多谚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这一点,如:Ifthefamilylivesinharmony,allaffairswillprosper.家和万事兴。Domesticscandalsshouldnotbepublicized.家丑不可外扬。Fivegenerationsliveunderthesameroof.五世同堂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但是家庭作为个体获得自身归属感,社会认同感的来源,仍然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
1.2西方的个人家庭观念西方信奉自我中心,重集团生活而轻家庭生活,靠宗教维系个体,凝聚社会,从而确立自身的独立地位和自由权。因而西方社会被称为“个体本位”社会。个体本位强调个体利益高于一切,家庭仅作为一种独立制度安排,即居住单位。在处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时,个人的利益和愿望往往占居首位,家庭则隐没于个人发展需求之后,居于较低的位置。因此,西方家庭观念十分淡薄,社会行为不需要遵循任何家庭伦理,无需为家庭条条框框所束缚,所有一切均以个人的利害得失为转移。
1.3中西方个人家庭观念产生差异的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使得中西方个体家庭观念存在着鲜明的差异。自古以来,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而中国家庭是农业自然经济生产、消费、分配的单位。加之重农文化是群体本位的沃土,因此家庭必然深受群体本位思想的影响。同时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文化对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的形成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西方文化发源于便于海运的地中海沿岸,得天独厚的条件促使对外贸易的发展,并逐步形成重商文化,而重商文化是个体本位的温床。同时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平等思想强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着不可侵犯的权利和独立的人格。因此,家庭、教会和国家都是为个人而存在的。
2家庭成员关系
2.1中国家庭成员关系学科探索
2.1.1夫妻关系传统的中国社会是男权社会,为了维持父权制家庭稳定,封建父权家长制度和封建道德规范使男女关系成为主从与尊卑关系。因此,在夫妻关系中,丈夫的权威往往要大于妻子。这种上尊下卑、男尊女卑的伦理道德观念在汉语称谓系统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例如在亲属内部称谓中,父亲的父母称为祖父、祖母,而母亲的父母我们却称为外祖父、外祖母。一个“外”字折射出男性在婚姻家庭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两性地位的不平等。在广为熟知的俗语背后也依稀可见其中的玄机,如:Followthemanyoumarry,beheafooloracrook.嫁鸡随鸡,嫁狗随狗。Thehusbandsings,thewifeaccompanies.夫唱妇随。Aman‘marries’awoman./Awoman‘isbeingmarriedto’aman.“娶”妻,“嫁”夫。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当代中国家庭中的伴侣关系正趋于平等的方向发展。现代社会的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婚姻中的地位有了突破性提高。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当前我国某些地区仍然残留着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讲,女性仍然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
2.1.2父母与子女关系中国家庭里,多数家长都扮演着控制子女命运的角色,很少把孩子看作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在潜意识中往往认为孩子必须依附于大人,受大人保护,显然这种关系是不平等的。这一点从亲属称谓中也可以看出,如称呼自己父母时多用“爸爸、妈妈”,而断然不会直呼其名。当前父母子女关系日趋民主化、和谐化。父母不再全权干涉子女的生活,开始适度地给予孩子独立处事和思考的空间,学会放手。但是在家庭重大问题的决策上,一般仍由家长定夺。2.2西方家庭成员关系西方文化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在基督教义里,夫妻关系先于其他家庭关系。因此,婚姻关系比父母、子女、他人的关系更为重要,同时夫妻双方处于平等地位。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个性自由的人际关系,等级和身份观念比较淡薄。长辈与晚辈之间地位平等,多以朋友相处。对于家庭事务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发言权,同时子女成年之后无论成家与否一般都要离开父母,单独居住。与中国不同,西方社会采用对等式称呼语,家庭成员或亲戚之间人们习惯直接称呼对方名字。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不仅表示上下辈之间的平等,还表示他们之间关系融洽。总体来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中国家庭和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西方家庭在对待家庭关系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两种文化观念各有特色。以家庭为本位的东方家庭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维系长久的婚姻关系,促进家庭的和谐稳定,但是以家长决定为主导的特点使得年轻人缺乏独立意识,过分依赖家庭,造成时下社会普遍存在的“啃老”现象。而强调个人自由与独立性的西方家庭,有利于培养年轻人的自主和创新能力,发展家庭以外的社会活动,但是其对个体发展的过分关注容易导致家庭伦理的破坏和亲情关系的淡薄,使年轻人缺乏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3家庭教育
3.1中国家庭教育中国的家庭教育普遍着眼于孩子未来有个好前程。教育目的看重结果,功利性较强。在大多数家长眼里,孩子是整个家庭的希望,是自身价值的延续。基于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企盼,家长自孩子出生起,尽力满足他们的一切物质需求,为他们提供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创造舒适安逸的成长环境。除了在生活上的过度关心外,中国家长在教育内容上片面强调学习成绩,偏重智力的开发与投资,而忽视孩子在自主能力、创造力、社会性、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协调均衡发展。这就不可避免造成中国学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大学生生活不能自理等现象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当前教育片面重视分数,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独立生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的弊端。
3.2西方家庭教育西方家庭崇尚民主、宽松的教育方式。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把他们看成是自由独立的个体,把他们摆在与自己平等对话的位置,凡事都尊重子女的意见和需要。与中国家庭相比,西方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多关注孩子的自由发展,其家庭教育目的看重过程,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3.3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形成的原因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长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官本位”的成功观以及重读书的家教观念根深蒂固地植根于人们思想中。同时当今社会巨大的就业压力,激烈的人才竞争,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都无形中在人们身上扣上了沉重的枷锁,逐渐形成“好成绩=好工作=高收入=优生活”的片面思维观念。而西方社会在多元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下,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崇尚个性全面充分发展,注重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西方家长多倡导培养孩子的冒险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独立自主、品格健全的社会人。同时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所处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西方社会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十分健全,不存在“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4结语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the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Christmas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词汇语言的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the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又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六、文化等级观念
中(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workinghard,evencowboycanbe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秘书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进入WTO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
论文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意识;大学英语教学
引言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孕育出了该民族的语言,同时。一个民族的语言又是了解该民族文化的窗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得以反映的一面镜子;文化是语言赖以扎根的土壤,学习语言就必须学习文化。
2008年一部反映中国文化的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了,电影一上映就备受国人关注,并取得了骄人的票房成绩。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文化差异等因素,·部英文对白的动画片要想赢得中国观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叻夫熊勘这部影片却轻巧地跨过了这条鸿沟,被广大中国观众所接受认同。
这是因为好莱坞梦工厂的这部片子中体现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自然能够得到本土观众的认可。如果这部片子体现的是纯西方的思想内涵,那么它在中国的票房收入肯定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了解文化差异不仅重要而且十分必要。
l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作为通向世界大门的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在神州大地上更是掀起了一股英语热,越来越多的人对英语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然而在英语走近我们生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人与人之间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英语学习是在特定的中国文化环境中完成的。这个环境既指生存的外部文化环境,也指个体的心理环境,这两种环境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中国人学习英语固有的特点。
3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从本质上说,教授中国人英语,是让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是在业已形成的中国语言文化环境中的英语语言文化的移入、吸收和消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有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建构是必要的,然而给他们提供课本中语言知识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更为重要而迫切。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呢?
3.1通过课堂教学挖掘教材文化信息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特色词汇的导人是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文化的差异在词汇层面上必然有所体现,教师应让学生了解由于民族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不同造成英语词汇在许多方面与汉语词汇存在着不对应的现象,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差异。
此外,大学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内容丰富,不少课文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其中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文化信息。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讲解主要涉及的英美国家的主要知识,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3.2开展课堂活动创造听说的文化语境
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并非教而会之,需要大量的、反复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掌握。课堂活动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创造出具有英语文化特色的交际情景,让学生去用英语交际来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如组织学生进行pair-work(结对练习)、soup-discussion(小组讨论)、role-play(角色扮演)、short-play(短剧)等课堂活动,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收获,以情趣为动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具有英语文化氛围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营造较为轻松愉快的“输人”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3.3利用多媒体等各种辅助手段多方位体验西方文化
近年来,各种多媒体英语资源的蓬勃出现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多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以前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单调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不仅增大了教学容量,而且加大了课堂信息量的输人,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已有的资源多收听英语广播、听英文歌曲,观看英文原版电影,鼓励学生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浏览网络资料。通过各种手段创造出具有浓郁西方文化氛围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获得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感性认识,深刻体会英语文化,从而增强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饮食;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现代汉语词典》中,饮食被解释成“吃的和喝的东西”或是“吃东西和喝东西”。在英文字典中,饮食被解释为“foodanddrink”即“吃的和喝的东西”或者“biteandsup”即“吃东西和喝东西”。总的来说,有关“饮食”的解释,无非是“吃的或者喝的东西”,或是吃喝的动作。但真正的饮食并非如此简单,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仅限于填饱肚子,而是为享受美食而“饮食”。因此,饮食本身就上了一个层次,人们已从普通的吃,上升为吃什么?在哪儿吃?如何吃?不同的吃法会体现不同的饮食文化。中西方对于饮食的观点、态度和饮食的内容、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文章将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产生此种差异的原因。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礼仪
中餐,主要体现一个“让”字。在中国的宴席上,后辈或小辈习惯等长辈、主人家入座后,才开始用餐,从而表现对主人或长辈的敬意。同时,主人一般会先给主要的宾客夹菜,并邀其先享用。西餐中的礼仪体现在“美”上。整个食用的过程,不但要美味,更要让食用者对其所食用的食物,有赏心悦目的感受。食用者衣着整齐,最好穿礼服,并且要求食用时的坐姿端正。
(二)饮食观念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也体现在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就请客吃饭来说,对于中国人,“共享”是其主要方式,一群人共坐一桌,共享桌上的菜肴,最后的结账也是争相买单。但归根结底,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总结为一个“合”字。而对于西方人来说,请客吃饭在他们的思想中是每人一份,并且各付各的单,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同时,西方人不像中国人,一盘菜可以同时几个人一起享用,西方人用餐,往往只吃自己盘中的食物。
(三)饮食对象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有部电影就有场景是关于,外国士兵为了保持营养的不流失和自身的强健,而生吃大块刚割下的牛肉,不仅益于人体某些微元素的吸收,也利于锻炼牙齿的咀嚼力。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四)饮食性质
饮食观念的不同,使西方饮食倾向于科学、理性,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感性。西方饮食习俗的着重点仅仅是原始的饮食实用性的延伸;而中国饮食习俗中对味的偏重,就把饮食推向了艺术的殿堂。
(五)饮食餐具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样也体现在饮食餐具上,中国人使用筷子,西方人使用刀叉。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中国人民崇尚农耕,直到现在为止,中国人用餐喜欢用圆桌,也称八仙桌;吃饭用筷子夹,体现和气;而西方人一般用方桌,并使用刀叉,刀叉却给人一种带有杀气的野蛮气息。
二、产生差异的缘由
(一)传统文化
早期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很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中国文化的温床——黄河流域,土地比较肥沃,但是气候条件比较恶劣。
西方文化的童年时代——希腊文明,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希腊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特有的文明。为了获取更多资源,人们必须努力探索自然的奥秘,这种对自然界的探索欲、征服欲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诞生,理性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人也不断地认识自己。
(二)生活环境及习俗
在中国,集体主义,是主导价值观。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与尊严。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在了饮食上。在中国,价值观所导致的饮食差异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中国人之间相互询问的那句“你吃过了吗?”;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表达欢迎或惜别的心情,现如今的吃,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交际功能上,已转化成对社会心理的一种调节。
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饮食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个层次,饮食则被划分在第一层,“吃”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是起到了一种维持生命的作用。
三、结语
中西,就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就表现了两个大派的不同文化,而饮食在其中,也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国家间的交流也变得愈发的深入,中西餐桌礼仪文化也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与补充。中餐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餐桌礼仪也趋向文明性、科学性。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餐桌礼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生活习惯的反映,而生活习惯的形成又不是短时间内可得到的,实际上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和延伸。
参考文献:
[1] 张起钧.《烹调原理》[M].台湾: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2] 隗静秋.《中外饮食文化[M].浙江: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3] 李娟.《才智》[M].邵阳:邵阳学院学报,2011(12).
中西方的同性恋文化,在法律与民众接受度两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研究发现,西方国家的法律接受度较中国为强,而在民众态度上则为弱。在西方世界,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虽历经波折,但其成果却不容小觑。至2013,美国已有8个州承认同性恋婚姻。在英国,“从2014年起,同性婚姻在英格兰与威尔士得到法律认可”。在西方其他国家,结果也同样乐观。“目前,加拿大、瑞士、挪威等国都已容许同性结婚。挪威最近通过的同性恋婚姻法,允许同性恋在教堂举行婚礼,可以收养儿童或者进行人工受孕”[6]。而在中国,“法律对同性恋婚姻可以说是一种规避,或者说我国法律在同性恋婚姻方面处于一种特殊的真空状态。1997年我国新《刑法》颁布将流氓罪取消后,法律对同性恋问题就再无迹可寻”。因此,同性恋合法化在中西方法律保护方面存在差异。而从民众接受度来说,即便西方法律已为同性恋者提供了更多保护,但民众以各种形式反对同性恋的新闻也屡见不鲜,如2013年法国十几万人反同性恋街头大游行。中国的反同性恋态度就相对比较和缓,除个例外,几乎很少有类似的有组织的反对活动。
之所以产生以上这种差别,主要是受中西方法律文化与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在西方的法律文化中,“权利是西方法律文化的内容,保护权利是西方法律的一贯追求,实现正义是西方法律文化的最终目标”。在这种文化孕育下,人权与自由被充分提倡,因此西方民众在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方面就具有更强的法律意识,也成立更多的社会福利机构或服务机构,为同性恋者维权。相较于西方,中国的法律更多是“用‘义务’来强调法律的威慑作用”,并且“人治”文化已深入人心。因此,中国同性恋者为同性恋婚姻立法、保障同性恋自身合法权利的呼声就相对较弱。此外,在宗教文化方面,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西方民众从意识形态与价值观上难以接受同性恋现象,因此接受过程缓慢且充满波折。在中国,儒家文化影响深远,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中庸之道”更是深入到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因此,民众更倾向于不强出头,不随便惊动他人、政府或法律。更何况古语里还有“枪打出头鸟”的说法。所以人们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是相对温和,即便有些人秉持着反同性恋的态度,但也不会公然反对或形成大范围抗议。
二、中西方同性恋观的差异体现的文化意义
通过以上探讨可知,同性恋文化在中西方社会都同样存在并且在文化繁荣的时期和地区蓬勃发展,这样的共同性源于文化演变规律中的“情(性)欲原动力律”以及中西文化互根性的特点。因此,同性恋现象与文化并非是一个部落、地区、国家或种族内的文化异类,而是人类共有的性选择现象。它无关乎一个国家或种族是否先进,也无关乎一种文化是否优秀,它只是一种情感的正常表达。因此对待同性恋文化以及对待同性恋者,一味地反对是不可取的,与看待其他任何文化一样,需辩证地看待同性恋。这样的处世待人之道不仅是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了同性恋文化和同性恋者,更是体现了自身文化的优越性。
尽管同性恋文化在中西文化中有其共同性,但其遭遇却有着较大不同。这样的不同源于中西法律与宗教文化的差异。西方人偏“理性”且讲求权利捍卫,而中国人偏“感性”且讲究履行义务。对于中国人来说,“感性”的思维方式使得人们更加注重人际交往中情感的表达,常以感情的深浅来行事,因此汉语里也常有“重义气”、“讲感情”等词来夸奖一个人的品德。讲求义务的履行则是体现了中国人的奉献心、责任心以及善良品性,而“中庸之道”更是进一步鼓励了中国人中庸谦和、不走极端的待人处世之行为。以上皆是我国华夏文明的优秀之所在。但是这种处世之道同时也使人们容易忽视对自身权利的捍卫,导致委曲求全,遇事不敢声张,更可能造成对社会不公的冷漠,导致了中国同性恋者过多默默承受着社会的异样眼光与压力,从而将情感焦点更多转向与私人的小爱,而无视了对整个同性恋大家族的维权与大爱。因此,在权衡权利与义务、捍卫自身正当权益方面,中国同性恋者应学习西方“理性”“维权”的意识,更加主动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更多人真正了解与理解同性恋文化,让整个同性恋大家族能尽早在法律的保护下健康发展。
三、结语
在视觉艺术中,色彩所呈现出的文化内涵远远超越了色彩原理本身,它更是艺术家内在精神气质、心灵情感的流露与表达。色彩的演变过程不仅体现了西方艺术史的伟大变迁,同时也折射出艺术与科学、宗教、神学、心理学、医学等文化领域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具有跨文化性内涵。
一、从“色彩偏见”到“色彩解放”
――色彩演变的文化内涵
在上千年的西方艺术中,人们对色彩的认知经历了从“偏见”到“解放”、从“客观描绘”到“主观表现”的文化演变。这种演变恰恰体现了西方艺术史由“再现”向“表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跨越,具有时代性的文化意蕴。
西方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时期,并在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达到了辉煌。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到文艺复兴奇才达・芬奇的“镜子说”;从关注解剖学的研究到对透视学、明暗学的掌握,皆有力地推动了西方写实艺术的发展,体现了追求真实与和谐的艺术审美准则。
西方传统艺术在面对色彩问题上也形成了独特的色彩法则,而这种色彩法则无疑是带有一定偏见性的。一方面,人们认为在绘画中素描永远是第一位的,色彩只是素描的一种补充。另一方面,色彩的选择应以表现事物的自然属性为准。在以“客观地再现自然”为宗旨的传统审美准则中,色彩是否自然逼真无疑是评价艺术作品优秀或粗制滥造的永恒标准。
西方传统艺术大师在色彩的运用和选择上,也时常体现出这一倾向。文艺复兴的达・芬奇、丢勒、曼坦纳等人的艺术都以素描为主,色彩仅处于辅助和从属的地位。米开朗琪罗在面对雕刻和绘画艺术时,曾说“雕刻是绘画的指导,前者是太阳,后者是月亮”。可见,他更偏爱线条而轻视色彩。19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认为色彩应服从于古典,并称“素描才是艺术的真谛”。德国古典美学家伊曼纽尔・康德在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中也对色彩做出了评价:“色彩自身决不能使画更美。”这些都似乎向色彩下达了最后的判决书,“色彩这个结构的仆人,构图的随从,从此只能待在厨房里了”。①当然,,在西方传统艺术中,还有众多的色彩大师,如波提切利、提香、维米尔、庚斯勃罗等在色彩革新的道路上勤奋探索。
西方艺术史上对色彩的解放完成于古典艺术向现代艺术转换的时期。当时的先锋派艺术家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逐渐改变着人们对色彩的认识。浪漫派大师德拉克洛瓦提出,画家应“放弃一切现有的色彩”;印象派画家让我们体味到了大自然的纯色组合;塞尚潜心研究、探索出“色彩造型”的方法,色彩取代了线条和素描的地位,成为绘画的第一构成要素;高更在1888年也清晰地感受到色彩的表现力,称“色彩能够作为一种密码来传递信息”;梵高更是借助色彩表现内心精神世界的一位高手。1905年的法国秋季沙龙展上,以马蒂斯为首的野兽派艺术家郑重地把解放了的色彩展现在世界的面前,色彩终于成为艺术王国里的自由公民了。
从“色彩偏见”到“色彩解放”,再到后来出现的“色彩至上”,人们对色彩的逐步认知体现出不同时代的文化特性,西方艺术中色彩“身份的转变”不但标志着现代派艺术的粉墨登场,而且体现了色彩自身的潜在能量。色彩就像是一个先锋家和鼓动者,不断地挑战着人类审美文化与艺术表现的边界。
二、用色彩体味人生、诠释情感――深化色彩的人文关怀
当色彩的功能从再现转向表现,从真实模写转向情感表达时,色彩也开始逐步与人的情感、精神联系到一起。在艺术的世界里,色彩可以承载艺术家的情感冲动、心灵体验甚至神秘的幻想。这极大地丰富了色彩的性格和表现力,深化了色彩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
约翰・拉斯金曾说,“最纯洁、最有创见的人是那些最热爱色彩的人”。的确,西方现代艺术大师大都是色彩表现的高手,在他们的艺术图谱里,色彩的力量总是最动人心魄的。
荷兰画家梵高擅长运用纯色表现内心最深处的痛苦和激情。纯粹的黄色是梵高艺术图谱中的经典用色,著名的《向日葵》正是其黄色画风的代表。黄色的向日葵被梵高赋予了一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和永不褪色的光辉,这满眼的金黄色既是他热爱生活、对艺术执著追求的写照,又是其苦难生命体验的缩影,体现了他人生全部的理想、热情、痛苦和挣扎。
此外,梵高还经常运用对比强烈的互补色作画。《夜间咖啡馆》《星・月・夜》《乌鸦群飞的麦田》等皆体现了某种恐怖、不安的心理暗示和与命运搏斗、抗争的精神力量。
表现主义艺术的国际先驱者、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也是一位用灵魂作画的艺术家。蒙克常常通过画面中强烈的、充满主观情感的色彩来表现内心深处的痛苦和郁闷,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在血红和黑色的斗争之中,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正如美国艺术评论家约翰・拉塞尔在《现代艺术的意义》中所说:“蒙克在色彩的运用上给我们上了一课,不仅如此,他还教导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经历而不要害怕它。”②
现代艺术大师、野兽派领军人物亨利・马蒂斯把色彩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这些丰满、充满个性的色彩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提炼,而不是对生活的模仿”“对于色彩谁也没有他懂得多。因此他所说的话对我们影响很大,还有他所描绘的大变革现在看来是不可避免的”。③
在这些“色彩专家”中,还有一位不能不提,他就是抽象派艺术大师瓦西里・康定斯基。在绘画中,他把“调色板上色彩的感觉变成各种心灵的体验”④,力图“触及人类的灵魂”。同时,康定斯基相信色彩有其独特的生命意义。例如,他在1910年写的《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认为,黄色是人类的世俗,代表着大地;蓝色是天空色,代表着高贵和升华;绿色是平静、自我的满足;红色与绿色相对,它是前进运动的力量;紫色意味着衰败和枯谢;强烈的黄色象征着活泼好斗;橘黄色像教堂的钟声一样清脆响亮;白色代表着一种虚无,犹如生命出现之前的冰河时期;黑色则意味着死亡,是无生命的沉寂……
西方现代派艺术大师精彩的色彩观体现出独特的人文关怀和魅力,是艺术家自我表现意识觉醒的象征。
三、色彩包含的跨文化因素――拓展色彩的文化张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创作中色彩的跨文化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对于发掘色彩内涵、拓展色彩的文化张力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色彩的跨文化性因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窥视。
(一)色彩体现科技含量。人类对色彩的认识经历了从“无法”到“有法”再到“无法”的跨越。伴随着西方第二次科技浪潮的洗礼,光学、色彩学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艺术的生成;各种色彩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对“原色”与“补色”关系的研究使艺术创作有时更像是一场科学试验;照相、摄影技术的出现使艺术家面临前所未有的忧患感,进而催生了表现主义、抽象主义艺术的发展……这一切都显示了色彩与科技的相互影响、融合。
(二)色彩包含宗教内涵。众所周知,在人类的文化史中,艺术与宗教几乎是同时出现并紧密联系的。色彩在宗教艺术、宗教仪式及巫术、神学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早在原始社会的祭祀、巫术礼仪活动中,原始人就用红色、土黄等强烈色调涂抹身体和祭祀物品。原始人认为红色是血与火的代表,象征生命和温暖;黄色则是土地的象征,象征归于尘土的朴素想法。在欧洲中世纪艺术中,色彩斑斓的教堂彩色天窗给人以更接近天堂的宗教冥想。
(三)色彩辅助心理治疗。色彩能够作用于人的生理及心理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人们通过实验发现“按照蓝色、绿色、黄色、橙色、红色的顺序照射被试者的时候,被试者的肌肉弹力显示出增强的趋势,同时,被试者的脉搏也会相应的增强”⑤。这就说明亮度强、饱和度高、振动波长较长的颜色如红色、明黄色等能够令人兴奋;相反则会让人产生舒缓或者抑郁的心理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将艺术引入心理学及医学的治疗,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并催生了“艺术治疗学”的发展。色彩在艺术治疗中起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例如让小脑受损、平衡感破坏的病人穿上绿色衣服辅助治疗其头晕、走路失衡的症状。色彩具有的心理学暗示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着作用,如人们常常在餐厅悬挂些色彩明快的艺术作品,起到促进食欲作用;早教课堂上,给婴幼儿更多的色彩刺激,以促进婴幼儿大脑神经的发育等。
可见,色彩体现出的跨文化性内涵使人们对色彩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拓展了色彩的文化张力。
最后,让我们用约翰・拉斯金对色彩的精妙描述体味色彩的文化内涵。“色彩能在人心中唤起永恒的慰藉与欢乐;色彩在最珍贵的作品中、最驰名的符号中、最完美的印章上大放光芒。”⑥
注释:
①②③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0,62,31.
④毕加索,等.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4.
⑤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307.
隐喻是思维的过程,用一种事物或领域类比
另外一种事物或领域,其主要的功能是对事物的
理解。人们常常谈论或描绘实体不存在、不可捉
摸的事物,如人的情感、抽象的概念等等,如果要
解释这些事物,需要借助于熟悉的、具体的事物,
将两者放在一起,其中一个作为解释另外一个的
工具,从而使我们对两个事物的认识发生变化。
因此,隐喻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
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自我意识属于人的思
维领域,人们虽然不能直接洞察不同文化中人的
内心世界,但是人们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隐喻系
统以及如何利用隐喻系统来推理的,以此来理解
人的自我意识。人的行为、思考、创造都是经过自
我过滤的,人们怎样了解自我,什么决定了人的自
我意识,一直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受到重视的问
题。如今的社会科学没有比研究人自身的心理状
态更为重要的事情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是多
维度、多层面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但主要的内涵包
括自我觉醒、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觉醒是指
“我是谁”的问题。当一个人照镜子时,他会对自
己的胖瘦、高矮做评判;当他分析自己的性格时,
他会对自己的诚实还是虚伪做判断,或是对自己
是属于冲动易怒型还是沉着稳定型做判断。自我
体验主要是感觉对自己的劳动、行为、成果等是否
满意,是否能够接受自己。而自我控制是对自控
能力的感受,也涉及到改变现状逐步成为一个理
想的人的问题。这三方面的综合便构成了自我的
基本概念。本文探讨的是西方文化中自我意识的
隐喻表达,从不同侧面揭示出西方文化对自我的
认识途径。
一、自我意识与镜子隐喻
人的精神追求和自我意识有别于动物的基本
特征。人能够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内心世界并
把内心世界作为存在的事物看待,这不仅是人对
于存在思维的基本表现,也是人的本质之所在。
自我的意识来自于人对自身本质的思考,即人把
自己想象成什么。
cooley(1902)提出,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依
赖于周围环境里他人的反映和评价,他人就像一
面镜子反射人的自我形象,从而影响着人的自我
意识的形成,这一观点在社会学领域近乎成了
公认的通理。社会是由相互交往的人所组成的,
人们首先要分析和判断交际对象的反应,然后才
决定如何做出回应,即人们常常是通过他人的反
应来思考自我的。人照镜子时专注自己的镜中形
象,打量着自己的发型、衣着、脸型、身材等等,因
为那虽然不是真正的自我,但人倾向于将镜中的
我当成真我。同样,人在社会交往中,十分注重自
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关注别人对自己所做的判
断,通过想象自己在别人看来是个什么样子,从而
影响着自己的情感和自我意识。人们感到自豪或
惭愧并不是因为自我在别人眼中的机械反映,而
是对自己在别人眼中形象的判断所作的自我反
思,人们广泛的社会体验能够将社会关系的评价
知识投射到人的内心世界。
erving goffman(1959)认为,社会是个大舞
台,人人都在表演,以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自
我表现是自我向他人或是自己呈现出所希望的形
象。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人们总是想给别人留下
印象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和形象。对于一些人来
说,有意识的自我表现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随
时监控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他人的反应,然后调
整自己的表现以获得希望的效果。他们的表现是
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做出及时调整的。面对他
人这面镜子,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有时并不是
真正想法,而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而发挥的自身
调节功能,为了有助于适应新的工作、角色或人际
关系而表现出来的。人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在
工作场所,他们受到同事和上司的评价,在路上他
们被陌生人评价,即使在家庭里,子女对于父母或
是父母对子女的评价也会影响人的自尊和自信。
因此,人对自我的认识是通过别人的眼睛做判断
的,个人甚至通过某些自我表现手段来影响他人
对自己的看法,以此来获得自信和满足。
由于人对自己在别人心目中印象的关注,这
种关注在现代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往往使得人们模
仿明星或其他公众人物的消费方式,以引起别人
的认同甚至羡慕。一般人虽然不能像明星那样消
费,但常常无意识的模仿明星偶像的消费行为以
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反映出消费者内心的自
恋情结。而时尚杂志和商业广告利用了人们对偶
像的崇拜,把消费大众变成了追随偶像的人,从而
进一步加深了大众的自恋情结。就像希腊神话里
的那喀索斯(narcissus)爱上自己水中的倒影而灵
魂出窍一样,人们所追求的是自己在他人心目中
的良好形象,而不是体悟自己的真实感受。自恋
情结,人皆有之,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其性格
特征主要表现在:对批评的反应感到生气和羞愧,
虽然在表面上不一定就立刻表现出来;指挥别人
为自己服务,高傲自大以夸耀自己的才能从而引
起别人的注目;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所关注的事是
世界上最为独特的事,常常因为他人的不理解而
感到沮丧;对权力、荣誉、成功等有着不可抑制的
幻想,认为自己应当拥有别人所没有的特权,渴望
别人长期的关注和表扬;缺乏同情心而有着较强
的嫉妒心理,用博得赞扬来标志身份,获得兴奋和
满足。所有这些体现出现代消费文化下,人过分
关注自我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自我意识过分强烈
的表现。
那么,人的自我意识为什么受他人影响如此
之深,而且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呢?究其原因是
因为现代社会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分离。劳动及
其成果对于人的心理成长和成熟具有极为重要的
意义,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和障碍,从自己
劳动中获得自尊、自信和满足。但随着社会分工
的不断细化,个人对自己的劳动和产品的控制力
越来越小,个人只是社会化生产的极其微小的部
分,就像机器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其功能仅仅是
为了社会这部大机器的运转而已,个人所贡献的
力量微不足道,甚至对自己的贡献无从得知。由
于人的劳动成果对人的自我意识起着重要的作
用,劳动与产品分离就成了异化的劳动,人不能从
劳动中得到满足和自信,越来越淡漠自己的劳动
产品,其结果必然要从其它方面来寻求自我意识
的确立。于是,人便通过他人这面镜子,来寻求自
我、确立自我,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便成了现代社会
自我意识的主要来源。
二、自我意识与符号隐喻
自我意识的镜子隐喻,一直是社会学和心理
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隐喻。然而,这一隐喻对人
的被动的自我意识作了过分强调。镜子隐喻只反
映了自我意识形成的部分原因,而人的自我意识
也依赖于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能够带来积极效
果的行为。自我意识不仅是反思的产物,更是行
为的产物。与镜子隐喻的被动自我意识不同,人
转贴于
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而认识环境、改变环境,也
认识了自我,发展了自我意识,这是更为积极的自
我意识。
人的行为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人的创造性一直
是符号互动学研究的课题。自我的符号隐喻不仅
强调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人的决定因素,同时
也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作用。人类有着
与生俱来的理解事物意义的欲望,特别是通过符
号的创造和解释来理解意义。peirce(1985)认为
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思维。人类所创造的符
号种类繁多,如词语、形象、声音等,这些符号并没
有固定不变的意义,他们的意义是人类解释的结
果,即符号的意义是符号的解释者所赋予的。
自我是一个符号。自我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
受传统道德内容限定的,也就是说,自我的符号是
被语境化了的。例如,杰克·史密斯是一位医生,
当他在医院时医生这一名称就是他的符号;他在
他女儿的眼里,他的符号变成了父亲;而在他自己
父亲的眼里,他的符号又成了儿子。有了符号人
们往往越来越远离现实世界,进入符号组成的世
界。人们不再需要和客观世界直接接触,而是通
过符号来了解世界,借助于想象用符号建构世界。
广义上来说,人的每一个创造、对自然的每一个改
变,都是自己的愿望、智慧、情感力量的表达,人的
自我通过他物表达出来。
自我的符号隐喻所体现的是自我能力,是个
人改变环境的能力所带来的自我觉醒。这种自我
的符号不是他人给予的,而是通过努力为自己获
得的。当然,符号隐喻的自我和镜子隐喻的自我
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重叠的:一方面,他人对我们的
赞扬往往是基于自己的劳动成就;另一方面,我们
也以他人的赞扬作为自己能力的见证。bandura
(1982)认为,人的正面自我意识与其说取决于行
为的成功,不如说取决于人对行为成功所赋予的
意义。
自我不仅是笛卡尔所谓的个人思想的存在,
自我更是社会中的存在。自我只有既包含个体又
包含社会层面才有意义,当自我作为社会符号成
为社会网络的一个环节时才能获得社会和谐。个
人是一个社会符号:它是解释者眼中的具有客观
实在的符号。符号所体现的自我不处在中心位
置,而是取决于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每
个社会都有其社会结构,作为社会符号的自我只
有在社会符号体系中存在。由于人出生在一个并
不是由自己所创造和制定的社会秩序里,人不可
避免的受到社会的语言、法律、风俗的限制,即生
活在自己无权选择的社会里,所以符号的互动意
味着人的关系的互动。自我意识通过主观与客
观、自我与他人,以及人与神、人与世界、人的欲望
与道德规范的矛盾与冲突逐步形成。所以,人的
自我意识不仅存在于静思默想之中,更存在于人
实际行动里,那些克服困难赢得成功的行为对于
自我意识的形成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人有着与生俱来的发挥能动作用、改变周围
环境的天性。出生不久的婴儿通过与周围环境的
互动,把自我和环境逐步分离开来,形成自我意
识。人通过行为以及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来了解自
我、证明自我。在社会组织里,人的自我意识主要
是通过工作得以发展的,人通过工作创造或改变
周围环境,也改变自我意识。这种改变环境和自
我意识的行为是主动的,而不是镜子隐喻所隐含
的被动的自我意识。fox(1971)认为人的行为所
形成的自我意识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环境
对于人的能动性的限制程度,二是个人对于环境
的控制力,三是获得多少资源能够使行为取得成
功。人只有通过自由选择,即通过自己做决定并
承担由此而来的责任才能发展和确立自我,否则
是不可能有坚强的自我意识的。
人创造和改变事物并把它们作为自我的一部
分,这似乎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信念。人类学家
们普遍认为,物质的创造者、土地的使用者、庄稼
的耕种者对他们的劳动产品具有所有权,例如,
locke(1690)将此观点作为阐明物权和政府关系
的基础,其基本逻辑是:人拥有自我,人拥有自己
的劳动,因而人拥有自己劳动的产品。人所拥有
的物质象征性地延伸了自我,人之所以想拥有物
质,是因为人有扩大自我形象的需要,人能够了解
自我的途径之一就是察看一下自己的所有,通过
所有来寻求、表达、证明、坚定自我意识(sartre.
1943)。人的所有物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巩固起
着重要的作用。人总是把所有物看成是自我的一
部分,通过所有物,人的脆弱的自我意识得到有力
的支撑。william james(1890)指出,人的自我就
是人的所有物的总和。这不仅包括人的身体和心
理能力,也包括人的衣服、房子、妻子、孩子,祖先、
朋友,以及人的名声、成就、土地、游艇、存款等
等。如果这些所有物丰富增加了,人就会感到有
成就感;而如果所有物减少或消失了,人就会感到
失落沮丧。
人的所有物虽然有时并不是自己的劳动产
品,但却是人为自己所创造的意义之所在,是自我
符号的组成部分。通过所有物,人部分的创造了
自我,将自我向周围的外部世界延伸。“我”和
“我的”有时是很难区分的,如人对待名声、孩子
等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人的名声或孩子如果受到
损害,就像自己受到损害一样,会予以反击。许多
年轻人把汽车看成是自我的标志性符号,购买新
款汽车本身意味着有意义的重要事情,在他人和
自己的眼里,自己会显得更有价值,受到更多的尊
重,感觉也会更好,因而对自己的汽车百般呵护,
汽车受损就像是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受伤害一样
而感到心疼。这反映出人与所有物的关系是非常
密切的,甚至是融为一体的。所有物就像个人的
档案或博物馆,成为个人标志性的符号,通过它们
体现出个人的发展史,获得成功感,甚至获得死后
生命延续的象征意义。
三、自我意识与万物之尺度隐喻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达哥拉斯提
出,人是万物之尺度。后世对这句话有不同的诠
释,在脱离当时的语境下有不同的理解是很自然
的。但众多的解释有一点是基本相同的,即价值
是相对的,是由人的主观判断而定的。毕达哥拉
斯所说的完整的句子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
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
里的人是作为个体的人,也就是说人都是以自我
意识、看法作为衡量万物的尺度。人以意识来衡 转贴于
量万物,以意识的秩序描述万物,则会随着主体的
不同而引起判断标准的相对性。由于人灵魂的不
确定性,人们便不知不觉地将自我变成万物的尺
度。当人不能够理解世界时,便从自身出发,通过
类比来理解世界。如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
说,普罗达哥拉斯认为,“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
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
“同样的风刮着,然而我们中间一个人会觉得冷,
另一个会觉得不冷。”
普罗达哥拉斯之前的哲学家倾向于把自然作
为哲学研究的唯一对象,自然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他们所研究的哲学问题是自然的本源,如自然是
由什么所组成的这样一类问题,并根据观察和思
考而提出种种猜想以解释自然现象。当时的哲学
家们主要致力于寻找、规定自然的本源,并陷入众
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同时,希腊民族也是一
个具有丰富神话传统的民族,神的意志在当时具
有至上的权威,普罗达哥拉斯提出“人是万物之
尺度”,显然具有反传统神学的人本主义的意味。
他在《论诸神》中这样发表了对神的看法:“至于
神,我既不能说他存在,也不能说他不存在,因为
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因素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
寿短暂”,从而对神意决定论提出了质疑。哲学
思维的逻辑发展必然要求将研究的重心从研究自
然、研究神向研究人本身的转变,以摆脱关于自然
本源和神存在与否问题的纷争而无果的局面。
普罗达哥拉斯第一次肯定了人的主体作用,
把人的意识当成判断和衡量万物的标准,人不是
从属于自然、受制于万物,人是自然的主人,也是
社会的主人。人作为主角占据了万物的中心地
位。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同时人的价值得到
了充分的肯定。在他看来,世界万物的存在无非
是人的认识的结果。世界本没有问题,世界的问
题都是人的思考的结果,人也是人本身以及人的
社会的尺度。所以,人的智慧和力量、人的自信和
希望都来源于人的自我觉醒。而社会的一切产生
于人又复归于人,社会的一切复杂的现象、形态、
特征都根源于人的存在、活动及其互动的复杂性。
人不仅具有社会历史的本体地位,而且更根本的
意义上,具有社会存在的本体性地位。
苏格拉底受普罗达哥拉斯“人是万物之尺
度”命题的启迪,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更为鲜
明的自我觉醒、自我意识的哲学命题。这是苏格
拉底对智者学派关于人的主体意识的继承和发
展。如果说智者学派把感性的人作为万物之尺
度,强调人的感觉的作用,那么苏格拉底所强调的
是发挥人的理性的作用,以理性的尺度看待和思
考一切。在苏格拉底看来,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万
物之尺度,是因为人的理性思维,而感性所认知的
东西往往只是事物的表象,是靠不住的,感性是不
能帮助人认识真理的。由理性思考而形成的自我
意识发挥着组织思想、表达感情、指挥行动的作
用,同时也有助于人记住过去、评价现在、展望未
来,使人更加能够适应世界。理性的自我意识是
衡量世界的中心,倾向于把自己作为中心思考问
题,在判断世间万物的表现时常常与自己的标准
相比较。
普罗达哥拉斯以人的感性为万物之尺度到苏
格拉底以理性为尺度认识自己,两者都是西方人
类认识史上的里程碑,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后
来的西方认识论的发展受到古希腊哲人的主体意
识论的深刻影响。如培根所提出的“认识的全部
路程从感官的原始知觉开始”,贝克莱认为的“存
在即被感知”,都受到“人是万物之尺度”的影响;
转贴于
而近代哲学家如笛卡尔的“普遍怀疑论”,斯宾诺
莎的“唯物的实体假说”,都闪烁着苏格拉底的人
的理性为万物尺度的思想光芒。
维柯(1986)认为,在原始民的意识和思维
中,人和自然是同为一体的。人是自然的崇高的
诗人。人从开化之日起,便赋予自然特殊的意义,
当自然环境非人的能力所能理解时,人便利用自
身的经验和思维来改变和创造外部世界。西方文
化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作为万物的量度,这一点尤
其体现在个体主义的观点上。西方哲学强调自我
的独立存在,强调自我在时间里的存在,而不是空
间里的存在,从而将自我从社会中抽象出来。西
方文化推崇的是自我独立的个性,而不是努力完
成他人希望的群体性格,对没有个性的盲从反感。
个人的身份是由自己的特性和目标所决定的,个
人的成就、权力、自由是最为重要的。西方文学作
品也反映了崇尚个性的传统,从荷马史诗《伊里
亚特》到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歌
颂的是个人英雄主义或是个性鲜明的人物,而不
是为了完成他人期待的人物。
四、结语
franklin(1959)认为,世界上有三种事物最为
坚硬难克:钢铁、钻石、了解自我。本文通过隐喻
来观照自我意识,以期为研究人的自我意识提供
一个新的视角。社会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镜子隐
喻,所隐含的是人通过想象他人如何评价自己而
形成自我意识,它强调了自我意识形成的被动状
态,而忽视了人的能动作用和创造性。而符号隐
喻下的自我意识意味着通过人的主动的、创造性
的行为确立自我,它所隐含的是人通过改变环境、
获得物质拥有,即从行为的经历中获得自我意识。
万物之尺度隐喻则强调了人在万事万物里的主体
地位,唯有人的思维活动,人的主观意识才起决定
性作用。所以,自我意识既是心理学、社会学的重
要研究课题,也是哲学上的重要研究课题,人只有
[摘要]西方音乐史是目前中国音乐学领域中极其重要、开展研究最多的国外学科之一。改革开放30年,我们在西方音乐史这一研究课题上已取得很多历史性突破,研究思维、研究成果等都愈益成熟。但是,当前对西方音乐史的研究已进入严重的瓶颈期,在西方音乐史研究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文化缺失。为此,本文将具体探析这一问题,揭示文化缺失的表现,并总结有益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打破这一瓶颈,促进该学科教育与研究战略思维的同步转型。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文化缺失;表现;研究
改革开放30多年,学术界对于西方音乐史的研究逐渐深入、成熟,西方音乐史以其独特的学术特质吸引着大批国内学者前赴后继地展开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研究成果均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和学术成果。总体来说,我们取得了较为系统的历史性成果,但是却因学者自身的狭隘视角使得当前的研究进入瓶颈期,研究过程中的文化缺失现象极其严重。下面本文将具体来分析这一问题,详细阐述文化缺失的表现,并总结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突破当前的研究框架,探寻出更加符合西方音乐特色的研究模式,促进该学科的进一步成熟与发展。
一、西方音乐史研究中文化缺失的突出表现
(1)研究者自身素质中的文化缺失
研究者自身素质中的文化缺失是导致出现研究瓶颈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国际音乐学术会议上,我们始终很难听到中国学者的声音,究其根源,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由于研究者不具备研究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具体包括对作品的感性体验能力、对音乐本体的分析能力及外文阅读与翻译能力,这些都是进行西方音乐史研究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任何一项能力的缺失都会导致学术研究的片面化。第二,无论学术研究还是教学实践,对西方大文化传统的深入理解、掌握是更为重要的一个基础和前提,我们所说的文化缺失就包括着最基本的西方文化传统的缺失,具体表现为哲学、文学、历史、经济、政治等具体方面。我们的研究是要建立在西方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涵盖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双重文化语境。
(2)缺乏对音乐与文化关系的深度思考
音乐本身就产生于历史、文化、社会三大人文语境中,缺乏对这些语境的思考及其关系的探究势必会使对西方文化史的研究走向偏颇。史料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历史与文化的构架中研究史料才能够体现出史料的真实价值。我们对西方音乐史的研究,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所遵循的方法论,方法论好比是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前无古人的音乐研究之旅。当前国内提出了很多研究方法,这些方法论或多或少都涉及到了音乐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例如历史主义就特别突出强调文化与音乐的因果关系,认为文化的宏大背景为音乐本体的演进创造了条件。但是问题在于,他们虽然都涉及到文化与音乐的关系,但是没有透彻了解历史和文化的关系以及音乐与文化的深层关系。
(3)对西方音乐史文化内涵与视角外延的研究缺失
西方音乐史作为音乐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学科,在高校教学中占据突出地位。西方国家普遍将音乐学科并至综合类大学,我国则将其设置在专门的音乐学院中。后者的不利之处是音乐专业学生不能广泛了解其他人文和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对自身专业之外的学科不够重视。此外,授课方式大都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即简单的介绍作曲家及着名作品,没有深入研究其文化底蕴,不关注学术研究者的文化素养,为此,应该积极扩大学术视野,拓宽音乐史视角外延,重视对音乐本体的研究,加强理论与历史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二、改善目前对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有益建议
(1)提升研究者自身的学术自觉,提高学术研究者的学术素养
这是做好研究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和有力保障。早在很多年前,李应华教授就曾提出,要使音乐史相关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前提必须是学科同行自身的美学与史学理论修养的充实与提高,对国内外人文学科的研究现状与成果的熟悉与理解。为此,必须提高学术研究者的学术素养,重视对西方文化语境的全面理解与掌握,杜绝“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肢解式学习,我们要努力>!
(2)拓宽音乐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重视对音乐的本体性研究
于润洋先生曾经指出,要实现对音乐学学科的长远建设,必须重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扩大学术视野,二是强化理论与历史的相互渗透,三是重视对音乐本体的深入研究。扩大学术视野要从两个方面来开展,一是要促进音乐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例如文史哲等学科的关联,以此拓展对音乐学研究的深度;另一方面要强化音乐学各学科之间的纵向联系,实现各音乐学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增加音乐史研究的广度。如果没有对西方文化传统及研究成果的充分吸收和了解,就很难写出有“厚重感、中国特色的”西方音乐学专着。
(3)从高校音乐学教育模式改革上入手来突破音乐史研究的瓶颈
除了提升研究者自身的学术自觉,要突破目前的研究瓶颈,最根本的是要改革高校的音乐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在设置音乐学课程时,要本着因材施教、强本固末的原则,既强
一、文化审美的共通性
法国印象派音乐,是人类音乐史上继往开来的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流派,是音乐艺术发展进程中必然阶段的产物。其代表人物德彪西本人既是传统音乐的继承者也是反叛者,曾以追求奇异的和弦、多变的节奏、大小调以外的调式、非常规的作曲手法而闻名。受印象派绘画艺术思潮与审美意识的感染,德彪西以对光线与色彩十分敏感的笔触,向人们描绘出一幅幅五光十色的钢琴音乐画卷。因而,印象派钢琴音乐在作品的题材、内容、情调和旋律、调式、和声等方面与东方文明古国中国的钢琴音乐可谓异曲同工、相得益彰。
德彪西钢琴音乐给人们许多中国文化联想,“我曾徘徊在充满诗意的景色中,古老森林的魅力使我为之倾倒。金黄色的树叶纷纷从树枝上落下来。教堂的晚钟催着田野入睡,轻柔而叉魅力的声音在劝告人们忘掉一切烦恼。落日也孤单单地休息了。没有一个农夫会迷恋落日的景色,他们一如往常。牲畜和农夫们静静地迈回农舍,他们干完了卑贱的劳动,美德胜过了得到的收获,他们既不乞求赞誉,也不甘心蒙受羞辱,艺术上的争论离得是那样遥远”。(2)众所周知,德彪西的创作与法国印象派画家和象征派诗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印象派的审美趋势和中国传统画之间有某种相呼应的因素,中国绘画的主导方向为写意体系,中国写意艺术体系强调艺术家的主体性格,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讲究以形写神,不拘泥于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而印象派画家则不拘泥于写实,提倡在笔触的自由、潇洒中表达情绪和神韵,有相当的写意性,这与中国人欣赏趣味相通。在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上,德彪西的美学指导思想与其有相同的地方,这就导致了他的作品中必然有中国因素的出现。演奏德彪西的音乐有着很浓郁的东方情感,在听他演奏德彪西的《版画》时很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
二、调式结构上的相似性
《塔》是德彪西音乐中非常明显模仿加麦兰音乐的曲子,也是德彪西钢琴作品最彻底使用五声音阶的作品。在《塔》中,有两个较清晰的主题旋律都是用五声音阶写成的:
在这三个小节的旋律中,德彪西用到了二度和声,在中国的钢琴曲里,二度和声也经常被运用。如: 《晓风之舞》
在《塔》的27至29小节中,德彪西运用了四、五度和声,
在《塔》的最后一个小节,德彪西使用了一个五个音同时保持住的和声效果结束全曲,而这五个音刚好是中国五声性和声里所特有的五声纵合化和声。
钢琴演奏者在演奏《塔》时,能让人联想到中国的塔并不像西方国家的塔雄伟冷竣,而是有一种烟雾萦绕的朦胧模糊、若隐若现的感觉,并以中国音乐惯有的五声调为主旋律,更能体会出民族旋律的意味。
另外, 《棕发少女》也广泛采用了五声音阶:
在演奏《格拉纳达之夜》时,因为作曲家写作的音乐片断的自由切换,在演奏时使人联想到中国水墨画的构图。在构图中常见到在一张干净的白纸上伸出一枝梅花,一根葡萄藤,不知从何来,也不知到何处去,给人一种回味之感。《雨中花园》使人联想起我国国画中晕染出来的色彩,自然随意地浓一些、淡一些,千变万化。
演奏者可以看到《月光》归14小节及其后面的多次重复,那旋律主线完全是五声音阶的中国风格。可见德彪西音乐受中国五声音阶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旋律与节奏中的中国风
中国的民族音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平和、温柔敦厚、“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传统古琴曲主要用五声音阶,即五正音,这就是儒家中和雅正思想在音乐上的运用,而琴乐清虚淡静的风格和意境则主要是道家思想的反映。古琴由于其乐器的形制、音色、乐曲题材、内涵、结构等因素,其音乐风格是抒情的、典雅的美。古琴音乐艺术被称为琴道确实有其道理,因为对古琴的欣赏和认识不能只单一地从其音乐曲调去理解,而是综合地从多方面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反映去理解。这一切则表现在对题材的选择、意境的追求、道德的规范等各方面代表着琴乐的理想风格和审美标准。
钢琴素为乐器之王,原因是它演奏起来气势恢宏,可代替交响乐队而独当一面。而德彪西的《月光》宣告了钢琴委婉细腻、柔情似水的一面。我们在钢琴曲《月光》的中间声区里所听到的类似于钟铃之声的和弦,恰似闪烁的火花,使我们感受到了钢琴的独特声响,这是乐曲冲破梦幻而回归现实的象征,也是《月光》的魅力所在。德彪西通过旋律走向和节奏的不规则变幻,造成一种飘逸、迷朦和梦幻般的意境。
虽有一些小的跳跃,但总体上是由上而下移动,就象月挂中天,银光下泻,既轻盈飘渺,又朦朦胧胧。那些不稳定、不规则的节奏,就象浮云蔽月一般,时隐时现,令人琢磨不定。古琴运用拨弦的余音,给人以空朦的夜空印象,德彪西则运用和弦与节奏的变幻,同样创造了多彩的月色,德彪西的《月光》却是淡中有浓,梦后方醒。
如19._23小节处:
那强劲的冲击力,不但使音乐的对比鲜明,而且深化了音乐的内涵,《月光》那无处不在的类似于切分音的特有节奏,与古琴曲《醉渔唱晚》中对切分音的反复运用不谋而和。《月光》多处出现的先递升,后递降的旋律、和弦,以及那些不可或缺的和弦琶音,也和中国古琴曲《渔舟唱晚》相似,它们都同样造成了月色朦胧、湖水荡漾的氛围。从比较中可以看出,即使德彪西不是直接受益于中国的古典器乐曲,也说明他深谙东方音乐的精髓,这样,在表现月夜景色时,才能和中国音乐家“心有灵犀一点通”。正是这种中西方音乐的融合,使钢琴曲《月光》更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
德彪西的旋律避免了浪漫主义音乐中常见的各种反复、扩大等手法,也不采用气息悠长、起伏婉转、感人动听的浪漫主义旋律。(5)赵晓生在《钢琴演奏之道》一书中提到:“印象主义音乐在结构上打破了古典主义的句末终止式、四小节句型、首拍为强拍等等结构原则,而追求连贯的不间断的带即兴性的音的流动;打破了浪漫主义的漫长乐句和涨潮退潮等结构特征,而寻找一种支离破碎的、片段性的乐句组织,然后将其精雕细刻地镶嵌拼拢,组织成花纹性的图案性的组织结构。”他的旋律总是比较片段化,少有大段大段的主题,印象派作品主题多是零散的,难以固定的发展开来,常常是出现一个片段,随即就被散化了,或是零星的出现,这也表现出印象派反对浪漫派那样的叙述或是情感的宣泄。德彪西的作品常常是由一个简短的主题动机出发,然后散化。。他并不用旋律作为推动曲式发展的工具和动力。听众大多只能抓住零碎的主题片段,而背后的东西,则靠想象。德彪西旋律的这种不连贯性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的古琴声响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四、节奏的自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