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博物馆概念范文

生态博物馆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博物馆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博物馆概念

第1篇:生态博物馆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生态理念;景观;建筑

1生态博物馆释义

博物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通过研究博物馆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窥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博物馆从最初单纯的原始形态演变为现代多功能的文化机构,其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生态博物馆是在原来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条件中保存和介绍人类群体生存状态的博物馆。它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生态博物馆被称为“一个正在生活着的社会活标本”,是国际博物馆界开发的一种新的博物馆形态。

受传统生态系统思想的约定限制,人们对于“生态”一词的理解首先还是映射到自然生态知识的相关方面,所以对于“生态博物馆”一词的真实含义和实质思想的理解就显得及其重要。生态博物馆不是指和自然生态相关的博物馆,其关注点不在于自然生态,而是社区和居民。“生态博物馆”(ecomuseum)的前缀“eco”是指社会环境均衡系统

1971年第九次国际博物馆会议,提出了生态博物馆的概念。197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联合召开的圆桌会议讨论认可了生态博物馆的确切定义,并且和区域性或社区性博物馆相关联,此定义为最初的“里维埃拉定义”。经过1978和1980年修改,1980年生态博物馆的定义被普遍接受,被里维埃冠以“一个进化的定义”。定义中强调的主要内容有公共机构和公众参与的观点;镜子和工具的观点、时空特征和遗产特征;实验室、学校和保护中心三功能等观点。

我国著名博物馆理论专家海先生认为,“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产地保护和居民自己保护,从而使人与物及环境处于固有的生态关系中,并使之和谐向前发展的一种博物馆新理念”。

生态观、有机结合观、地域与本土观、回归自然观等等都是生态建筑的理论构建部分。

2生态博物馆的成长历程

生态博物馆是创造于环境保护论取得长期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针对于当时整个社会的绿色运动的产物。法国是生态博物馆理论的最早实践地。1971年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克勒索蒙特索矿区生态博物馆在法国建立。

我国对于生态博物馆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安来顺先生将生态博物馆一次翻译进入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生态博物馆推向实践建设的时期。中国大陆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是199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邀请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著名博物馆学家海教授和挪威著名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隆先生同贵州省博物馆专家一起在贵州考察后建立的六枝梭戛乡生态博物馆,保护一支只有4000多人的民族苗族-长角苗。

中国自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诞生的十多年来,至今(2009年底)建成14座生态博物馆。

随着“生态博物馆”一词被世人逐渐熟识,出现了一些以生态博物馆命名的机构,如宁夏六盘山生态博物馆、长白山生态博物馆,其关注点集中在自然生态,而是社区和居民,因此不能视为生态博物馆。

3生态博物馆在景观方面的认识

我国对于生态博物馆的研究对象属于传统乡土聚落保护对象。

东南大学余压芳博士借用美国学者阿摩斯.拉普卜特在《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一书中对建成环境及意义的研究中所使用的理念,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分为固定特征因素、和非固定特征因素。固定特征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的空间形态、建筑、街道坝场和标识景观等。半固定特征因素包括家具、室内陈设的布置和类型、沿街设备、花木、服饰、传统手工艺制品、广告牌示等因素。非固定特征因素指的是场所的使用者或居民以及其他无形的因素。传统乡土聚落的文化独特性表现在半固定特征和非固定特征景观因素的独特性和丰富性。生态博物馆的保护行为可以有效的影响乡村聚落景观化过程。

乡村景观化指传统乡村聚落从传统的居住使用功能向兼具美学价值和游憩观赏功能的景观过渡的过程。传统乡村聚落在乡村景观化过程中,旅游的关注使传统乡土聚落景观的价值外延提升,但当“价值提升”效应扩展到一定程度并导致大众旅游行为的发生,景观品质的退化就相应开始了,原生态的环境遭到破坏。传统乡土聚落在乡村景观化过程中的品质“提升”与“退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4生态理念在博物馆建筑方面的认识

生态理念的提出是博物馆事业发展到新阶段的需要。我国博物馆学著名学者海也指出:“生态的理念应成为我国博物馆建设中的一种指导性的理念,贯穿于博物馆的环境、建筑、室内功能等各方面。”

4.1环境

现代建筑大师赖特早年主张“有机建筑论”,认为建筑应从属于自然环境,如同自然界的生长物一样,成为大自然的和谐因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台湾建筑师论丛》中就有文章说:“景观建筑将大地及景观视为一种资源,并依据自然、生态、社会与行为等科学的原则来从事规划和设计,使人与资源彼此间建立一种和谐、均衡的整体关系。”博物馆建筑要贯彻生态理念,需要重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洽协调。确定合理的建筑规模,建馆时必须对馆址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光照、风玫瑰、微气候环境、排水模式、土壤成分、植被、水资源等情况。排除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其中的有利因素,因地制宜地利用环境,创造环境,并从建筑的体形、体量、尺度、格调、色彩、气氛等方面去考虑与环境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辉映,相得益彰。

建筑必须与自然环境融合,尤其是具有特殊自然环境的基地,更是具有了得天独厚的情节因素(如水、山等),往往在这种条件下,空间的情节性更容易塑造,也更容易体现。融合环境,充分保护与利用自然环境,因地就势,体现出建筑在此环境中自然生长的状态。

4.2建筑

博物馆建筑及场地的营造,在技术手段的使用上应该适度和恰当。应最大限度的利用地方材料和使用适应当地生产力的建造技术,因地制宜、有效的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并加以适当的加工形成最朴实无华的建筑材料。

在博物馆建筑中,将环境引入建筑的作法应用较多,可选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将建筑室内的一些空间有意的暴露到自然环境当中,造成自然雕琢的痕迹。总之,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时,使之相互融合,互为衬托,甚至把建筑就当作自然界展出的作品一样。如安藤忠雄先生的许多作品就都是建在山地、水边或是人为地引入自然的环境,将自然的灵性带到建筑空间当中。这种自然界与生俱来的伟大力量是任何后天建造的环境都无法轻易比拟的,它给我们带来的事件是最自然、最真实的。

4.3室内功能

光影是自然界赐予人类的财富,给我们的审美需求带来变幻莫测的艺术效果。光影在博物馆室内还起着导向功能,在许多建筑中为了产生有尺度、规律的光影效果,通常采用高侧窗或顶窗的采光方式。这样形成的采光井通常都会影响到博物馆室内空间形式和外部造型,形成其独特的空间形式和外型,如旧金山艺术博物馆、金贝尔艺术博物馆。

路易斯・康对于光线的关注由来已久,他认为,艺术作品应当在自然的光环境之中被欣赏,以便空间达到一种“人―艺术―大自然”相互融合的环境效果。金贝尔艺术博物馆由一系列的拱形空间连续排列组成,大多数拱顶空间都采用了连续的天窗进行顶窗采光。整个拱顶形成一个发光的面光源,散发的柔和光线形成了整个博物馆明亮、均匀的空间环境。同时,路易斯・康利用拱顶的结构,在两端设置了小型的弯曲玻璃槽,使得空间更为明亮和生机勃勃且不带入眩光。

5结论

最初接触到生态博物馆一词是时,以为在建筑中运用生态理念的博物馆就是生态博物馆,只是把生态博物馆作为一栋建筑,一座与自然生态相关的博物馆,从未意识到生态博物馆的关注点是社区和居民。现在也出现了一些命名为生态博物馆的机构,将其关注点集中在自然生态,与一般意义的生态博物馆不同,不能视为生态博物馆。通过本研究使大众认识到生态博物馆的涵义,揭开生态博物馆的神秘面纱,使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关注,促进民族社区的发展。认识到生态理念在未来博物馆建设中应处的地位,加大博物馆建设中生态理念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安藤忠雄著.《安藤忠雄论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

[2] 李丹.博物馆建筑空间中的情节性 [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4

[3] 戴志中,杨震,熊伟. 建筑创作构思解析――生态.仿生[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4] 周浩明,张晓东. 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5] 余压芳.生态博物馆理论在景观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以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06

The Research Of Ecomuseum And Ecological Concept In museum

YUAN Guan-mei , YUAN Hong-ye

(1: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Jili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Changchun,China,130021;2:)

第2篇:生态博物馆概念范文

【关键词】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原状保护;传承

【作 者】吴伟峰,广西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4-454X(2007)02-0199-007

The Protecting and Passing of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in Guan gxi

Wu Weife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layout and implement on ethnic ecologica l museum in Guangx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protecting and passing of ethnic cultu re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museum roots from the traditional museum with theinnovating notion, and its basic connotation is the protection for original sta t e upon ethnic culture, the instruction of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each lev e l, and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instruction of experts But what most impo rt ant is the hosting consciousness and the initiative action of the villagers Th e specialty of ethnic ecological museum in Guangxi, which combines with the ethn i c museum, as well as the notion developed into the protecting of immaterial cul t ure and the concrete measures to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new village will pl ay an active role on the protecting and passing of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in Guangxi.

Key words: material culture; immaterial culture; protection for original state; passing

在广西,壮、汉、瑶、苗、侗、水、仫佬、仡佬、彝、毛南、回、京等12个世居民族曾经创 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 的加快及市场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向前发展,昔日相对与世隔绝的民族地区正面临着外 来文化的不断冲击,民族文化上的碰撞和融合非常激烈,一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特别是 无形文化遗产,包括民族民间语言和艺术、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民族民间风俗礼仪、节庆等 方面)正以近乎崩溃的速度面临着消亡的严重危机。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国家和机构通过各 种渠道大量采集、收购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这又进一步造成了文化资源的严重流失。 可以说,广西的民族文化资源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在这方面,自治区的各级地方政府和社 会各界开展了很多工作来抢救、保护和传承当地民族文化,但就整体和效果而言,还需要更 全面的规划和长远的考虑,特别是要从根本上探讨和解决民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的问题。广 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规划及实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与传统博物馆相比,生态博物馆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前者被清晰地界定为拥有一定藏品的静 态的特定建筑,在将一定的文化遗产搬移到其中的同时,这些遗产也远离了它们的所有者及 其所处的环境,显得支离破碎。而后者作为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产物,是建 立在这样一个基本观点之上,即文化遗产应原状地、动态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和环境 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态博物馆概念理论经典的解释是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即“生态博 物馆是由所在地人民和公共权利机构共同设想、共同修建、共同经营管理的一种工具。”其 主要功能是:(一)用于所在地居民立足现在、借鉴过去、掌握未来以及向参观者充分展示自 身文化艺术,弘扬文化多元主义和人权价值观;(二)“实验室”作用,为外界了解和研究 当 地居民的过去和现在服务;(三)“资源保护中心”,用以保存自然和人的文化遗存。“是 人 类和自然的一种表现”、“是时间的一种表现”、“是对特殊空间的一种解释”则是它之所 以称为生态博物馆的要害。生态博物馆的表现形式是时间和空间、静态和动态的有机结合, 该表现形式及内容又依托于人为的原生环境。

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将是对特有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一般为弱势文化)进行整体保护及保 存的社区,主要为社区居民追溯历史,掌握和创造未来发展服务的特殊的博物馆形式。与中 国的生态博物馆不同的是,西方生态博物馆所在的社区生存不是问题,探索生命的意义、人 生的价值,谋求物质和精神文明及生态文化在更高层次上的和谐发展,才是它们关注的问题 。以贵州的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生存条件、经济、教育、社会发展的程度远远落后于全国 农村的平均水平,即使在贵州省也属于扶贫对象,所以在中国的生态博物馆里,保护、传承 文化的同时,他们更需要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我国生态博物馆建设 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该区特有的文化,使其文化持续发展的同时,在经济生活上对社区居民有 所改善。

从1998年起,广西文化厅开始进行博物馆建设多种模式的探讨和实践。2003年12月3日,广 西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广西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于南丹县里湖乡怀里村举 行奠基仪式,标志着中国第一座瑶族生态博物馆,同时也是广西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进 入正 式的实施阶段。怀里村白裤瑶由于历史、传统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仍保存、延续 着极为独特、完整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包括染织文化、礼仪文化、制度文化、铜鼓文化、丧 葬文化、建筑文化均与众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此选点的白裤瑶文化体现了广西民族文化 中处于封闭、偏僻自然地理环境下独立、缓慢发展的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而这样的例子在 广西并不少见,因为只有在相对偏僻的环境中,少数民族的文化才更有可能免受全球化与现 代化的冲击与影响,才更有可能保存着古老原始的民族文化,而与之相伴的则是当地经济建 设的相对落后与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对低下,在这种环境下的民族文化相对来说也是较为脆弱 的,在这样的条件与背景下建设民族生态博物馆,探索在落后地区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促 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此选点得到生态博物馆理论引进中国 第一人海先生的高度肯定。生态博物馆由展示中心与怀里蛮将、化图、化桥三个自然屯 的原状保护两部分组成。展示中心占地3亩,总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总投资达到180万元,2 004年11月正式建成对外开放。2005年6月初,参加贵阳生态博物馆国际会议的二十多位国内 外专家到南丹进行参观访问,专家们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给予高度的评价,同时对白裤瑶文 化的未来发展走向表达了强烈的关注。目前中国民族博物馆已将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 定为其研究工作站。

2004年底广西文化厅重点建设已建成开放的三江侗族博物馆,投入资金将博物馆的陈列重新 设置(开放《三江侗族文化展》),以位于县城的三江侗族博物馆作为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 的展示中心与资料收集中心,同时采取“馆村结合”、“馆村互动”的方式,将三江境内苗 江15公里流域范围内的高定、独洞、座龙、岜团等村寨列入生态博物馆保护范围,保护范围 内有风雨桥13座,鼓楼26座,在这范围内侗族传统的建筑文化底蕴丰厚,织锦文化典雅大方 ,“月也”等节日风情淳朴浓郁,“款制”等制度文化依稀可见。三江侗族处于中国南部侗 族文化圈范围内,侗族文化具有较为强大的生命力,同时现代化的冲击也在慢慢影响着侗族 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变迁也在缓慢地进行着,侗族人民对外来文化有着开放包容的心态 ,具有开发旅游的强烈愿望,同时苗江流域具有开发旅游的巨大潜力,在此地开发旅游必不 可免,建立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是在开发旅游的背景下引导民族文化向前发展的典型实践。 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展示中心与保护范围异地的模式,保 护范围大,管理模式新颖,是目前国内生态博物馆建设中的独有类型,是广西民族生态博物 馆建设课题组对生态博物馆理论在中国实践的丰富与发展,“三江模式”得到国内外专家的 高度评价。

壮族是广西的主体民族,建设具有代表性的能充分反映壮族历史与文化的壮族生态博物馆是 课题组所重点考虑的。在靖西县旧州街,壮族刺绣、织锦、土司遗存、民居建筑、山歌艺术 、壮剧、木雕、节日等民族文化保存的丰富性、完整性使之成为壮族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旧州充分体现了壮族在历史上对各种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特点,是研究壮族文化 变迁的一个典型地点。同时当地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这是一处与南丹白裤瑶及三江侗 族情况完全不同的选址。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占地2亩,总建筑面积700平方米,20 04年3月奠基,2005年8月建成对外开放。靖西是壮族人口高度集中的地方,壮族文化具有深 厚的文化底蕴,在旧州街,旅游市场已初步形成,当地壮族人民对壮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高度 的自觉性,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也在逐步恢复业已消失的传统文化,体现着壮族人民在现代化 冲击下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在旧州建立壮族生态博物馆,为当地的旅游事业增加文化因素, 提升旅游品位,意义重大而深远。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特色在于专业性的指导贯穿始终。组建了一个由民族学、考古学、博 物馆学、历史学和地方史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课题小组, 承担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几个试点地的实地调查、专题研究和撰 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在生态博物馆实施过程中突出课题小组的专家指导作用,保证了生态 博物馆建设的科学性、专业性。

各级政府达成共识,尊重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基本原则,明确 “一个鲜活的文化整体”是试 点项目选择的基本标准,强调有一定的民族代表性、特性鲜明、现存自然与文化生态现状保 护良好、有一定的历史沉淀和历史文化遗存等,是建设一个生态博物馆所必需的要素。在项 目启动前做仔细的宣传与动员工作,使试点项目所在地的市、县、乡和村四级组织与自治区 文化厅在项目建设意义、目标、选点、管理机制和投资组合等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形成共识 并落实,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试点所在地的市、县、乡政府主管部门有专人负责,协 调好涉及部门的各种关系,层层落实,齐心协力办好生态博物馆。

将正在建设的广西民族博物馆与未来在全区陆续建设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结成“联合体”,共 同承担起政府实施民族传统文化和其他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传承与展示任务。建成后的各 个民族生态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博物馆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互动与延伸关系:以广西民族 博物馆工作站的形式,使各生态博物馆成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在各个民族进行长期跟踪调查研 究、搜集文化遗存和扩大研究成果利用的基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两者间编织信息网络 和可视界面,使各生态博物馆借助广西民族博物馆这更宽阔的平台,延伸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不受地域与时空局限而扩大受众面;以行政调控为两者建立起全方位的资源平台,形成优 势互补,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利用效率。这种科学家和村民紧密结合的形式被中国博 物馆理论专家、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委员海教授称为“真正把生态博物馆向专业化、博 物馆化方向提升的努力,还是广西创造的生态博物馆广西模式,这是中国生态博物馆的第二 代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生态博物馆真正向专业化、博物馆化方向提升,能较快发展为第 二代生态博物馆。

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和管理的新形式。如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 ,充分地利用原有的位于县城的三江侗族博物馆完善的馆舍,以此为生态博物馆的展示中心 和信息资料中心,另划以长达15公里、包括9个侗族村寨的苗江上游流域为生态博物馆保护 范围,在管理形式上采取“馆村结合,馆村互动”的模式,保护范围大,管理模式新颖,是 目前国内生态博物馆建设中的独有类型。

生态博物馆不仅是一种文化保护机构,它也是一种博物馆。如果它仅仅是村民的一种文化自 治行为,就够不上是一座生态博物馆。广西的生态博物馆在继承贵州生态博物馆经验的基 础上,加强了生态博物馆的科学研究水平和展示传播水平。广西建立的三座生态博物馆都同 时建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三座科研基地。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专家介入到生态博物馆里来,以 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视野对这个文化活标本进行科学研究,其结果不仅直接提升了村民对自己 文化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认识和保护的自觉性,而且在实践上培养出村民自 己的科学家。这种结合对科学家、对村民都是有益的。对于巩固生态博物馆的存在和提升其 保护水平也是必要的。中国第二代生态博物馆也强化了它的文化的展示传播功能。广西把贵 州的资料信息中心改称为展览中心,以强调其展示意义。事实上越是能为外界所欣赏的文化 越有生命力。外界的赞叹是激励文化传承的重要动力。广西三座生态博物馆的展览中心的陈 列,已经相当专业化、博物馆化了。他们的无形文化遗产在外来的强势文化面前,本来是脆 弱的,但如果他们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认识提到了科学的高度,情感上达到了珍惜的程度,他 们的无形文化遗产就变得坚固了。他们的表演和展示就不是为了出售而是一种自豪。对自己 文化有了科学的认识,就有了自觉传承的基础。这时他们才真正成了自己文化的主人。

广西白裤瑶、侗族、壮族三个民族生态博物馆的相继建成,是我们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 下,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弱化、消亡严峻局面的积极探索,是在广西民族文化处于相对弱势 地位情况下建设“民族文物大省”以改变局面的具体行动,这一实践在客观上对促进当地社 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与和谐发展产生独特作用。

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我们寻求更多、更有效的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途径提供了有 益的探索和尝试。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初衷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力保护与弘扬优秀的民 族传统文化,从实践的效果看,它确实为保护和保持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个新的途 径,保护了农业社会中长期形成的民族文化。即不是将物化的文化载体搬到传统的博物馆里 面,而是将其保留在文化的原生地,从而妥善地处理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鱼儿 离不开水”关系的问题,使民族文化更深深地根植于肥沃的生活土壤之中而得以生机勃勃 地发展与延续。

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专家学者深入了解、研究和挖掘各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活态的 基地。三个民族生态博物馆以建成为白裤瑶、侗族、壮族资料信息中心与研究中心为目标, 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通过生态博物馆这种形式得以保护、展示, 受到了国内外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家、民俗 学家等科学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和热烈欢迎,一批批有份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将陆续出现;生 态博物馆同时还将成为各人文学科研究人才的培养基地,一批批人文研究人才将在这里得到 锻炼和成长;生态博物馆也必将促进国内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在扩大广西民族文化的国际 影响上产生更大的作用。

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对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所发生的作用已初步 显示出来。三个试点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给当地政府与文化部门在如何更好地、主动地保护 和发展民族文化,并使其在民族地区经济逐步协调发展方面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 如南丹县人民政府提出“一黑一白”的发展战略,以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建设为契机,调整项 目、整合资源,以投资2500万元的县乡公路、150万元的乡村公路和60万元的饮水工程,以 及将改造400多户村民用厕的国际援助项目为工作重点,全力解决白裤瑶民族同胞盼望了近6 0年的交通、饮水等一系列重大生存与发展障碍问题。为当地的旅游增添了一朵“奇葩”, 在文化旅游中独具吸引力。由此而在落后、贫困地区兴起专题化的旅游经济活动,对改变 农村的经济结构,拉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文 化素质,以及提高村民们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等方面,都充分地显示着生 态博物馆以其科学的保护与传承理念引导着相对贫困的农村在寻求更理想的脱贫致富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独特作用。这项试点所带来的效益与影响已经超 越了文化保护的范围。

生态博物馆的新观念顺应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全球性历史潮流,也注重了全球化和 商业化社会中文化的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全世界在关注这一课题不断拓展的实践。2004年在 北京召开了有欧洲几个国家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官员参加的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情况介绍 会,到会外国使节都很支持和赞赏生态博物馆在中国贵州及广西的实践。2005年6月,在 贵州省召开的生态博物馆国际研讨会,不仅在编印向会议提供的大型画册《中国生态博物馆 》一书中编入了广西已建成的南丹及三江生态博物馆,而且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也是 会议的重点考察参观点,中央及全国各地的媒体也大量报道了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情 况。2006年,广西民族博物馆向国家文物局申报的广西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获得 通过。

“十一•五”期间广西拟建设的民族生态博物馆项目包括:

1.桂东贺州市莲塘镇客家围屋生态博物馆

在莲塘镇,目前有三处保存非常完整的客家围屋,在贺州当地及广东均享有盛名。客家围屋 不仅具有聚族而居、安全防卫、防风抗震、冬暖夏凉的功能,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 展示客家人的人文历史方面可谓一部百读不厌的百科全书,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在莲塘 建设客家围屋生态博物馆,不仅对研究客家文化在广西的变迁过程提供活标本,还能在保护 的同时为旅游发展服务,两者相得益彰。

2.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生态博物馆

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的“大苗山” 闻名遐尔,苗族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深厚:芦笙坡会、百 鸟衣、斗马、“埋岩”、吊脚楼、“坐妹”、打油茶、酸鱼等民族文化表象绚丽多彩。以元 宝山、摩天岭、贝江为代表的自然风光神秘悠远、美丽壮观。安太乡元宝山下的下桑、元宝 、培秀等苗族村寨融浓郁的民族风情与秀丽的自然风光为一体,是建立苗族生态博物馆的理 想选择地。

3.桂北灵川县灵田乡长岗岭村汉族生态博物馆

灵川县灵田乡长岗岭古城堡原叫瑶山岭,莫、陈、刘三姓汉族于明朝初年迁入,建村历史已 达600多年。由于地处“湘桂古商道”上的关键位置,历史上经济繁荣,有“小南京”称号 。在这里,汉族古建筑保存基本完好,科举文化丰厚,中原汉族文化遗存丰富,是桂北汉族 文化的典型代表。长岗岭村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集科研考察和传统学术研究价值于一身, 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旅游资源价值。在这里建设汉族生态博物馆,借此展开汉族(中 原)文化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变迁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 历史学、考古学等学术意义。此外,灵川与桂林交通方便,生态博物馆的建立对“大桂林旅 游圈”中不同旅游类型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4.桂南东兴京族三岛生态博物馆

京族是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兴市北部湾的万尾、巫头、山心(称为“京族三岛” )一带。京族是跨境民族,在越南叫越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语言与越语相同,风俗 与越族也是大同小异,“唱哈节”是京族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京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 保存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如节日文化、服饰文化、独弦琴文化、婚恋文化、渔猎文化、干栏 式建筑文化等)。京族与越南靠近北部湾的越族也有较为密切的交往,因此京族文化兼具民 族文化、边关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点。建立京族生态博物馆,以更好地收集、研究、展示京 族文化,为研究跨境民族的文化变迁,推动中越民族文化研究的合作,增强中国与东盟各国 的文化交流提供平台。

5.桂北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

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的龙脊梯田是一处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面积66平方公里,有“梯田世 界之冠”美誉。龙脊的主要居民是壮族,服饰独特,风情独具,有古朴优美的壮族山歌与师 公舞、打扁担舞,传统的干栏建筑特点尤为鲜明。在龙脊建设壮族生态博物馆,探索在旅游 发展中如何做好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为当地旅游业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在风景名胜区 增加文化品位,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同时也为壮族民族文化在现代化冲击中 的恢复与变迁进行学术上的深入研究,意义深远。

6.桂西那坡达文黑衣壮生态博物馆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自称为“敏"(亦称“布壮”),总人口5万多人。黑衣壮以黑为 美,以黑色作为穿着和支系的标记。在那坡县龙合乡共合村达文屯,黑衣壮保持着千百年来 的生产生活方式,当地黑衣壮居民仍继承沿袭其古老的民族文化,是研究黑衣壮的理想之地 。那坡黑衣壮生态博物馆与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最终建成,将 构成广西壮族生态博物馆和壮族文化研究的完整基地网络,形成富有特色的壮族文化保护区 域。

7.桂中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生态博物馆

金秀是广西的瑶族自治县之一,居有盘瑶、花蓝瑶、坳瑶、茶山瑶、山子瑶等五个支系,共 5万多人,瑶族文化丰富多彩。先生认为金秀具有成为中国瑶族研究中心的优越条件 ,提出“世界研究瑶族在中国,中国研究瑶族在金秀”。而已建成近十年的金秀瑶族博物馆 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瑶族的重要 场所。金秀瑶族生态博物馆以六巷乡门头村(花蓝瑶)、古陈村(坳瑶)及金秀镇六段村(茶山瑶)等地为生态博物馆保护范围,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瑶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将 其建设成为中国研究瑶族的资料收集中心,在瑶族文化研究中发挥基地作用。

以上拟建设的民族生态博物馆均保留着较为完整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具备了建立生态博 物馆的必要条件。目前,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的理论与建设也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统一标准 的建设模式,在遵循生态博物馆基本理论和原则的前提下,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 的做法,探索出更多贴近实际并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模式;努力于“十一•五” 末顺利实现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1+10工程”目标,构筑起独具广西特色的生态博物 馆群。

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难度在于保持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博物馆的选点是一个最基本的工作,要充分考虑建馆的各方面因素,如地方、民族特色 突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等因素。南丹白裤瑶族生态博物馆在民族文化、风情方面有砍 牛、打铜鼓、细话歌、树汁染、岩洞葬、谷仓、刺绣等内容,自然风光有地下暗河、小天坑 、峡谷、温泉等,靖西生态博物馆有绣球、壮锦、木偶戏、农民画,周边有鹅泉、二郎壮寨 、爱布瀑布、古龙漂流。丰富的内容有利于品牌的树立,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

政策法规条例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有必要的作用。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曾探讨过以人大通 过保护条例的方式来保护生态博物馆保护范围的文化遗产,这是一个需要坚持的工作。村规 民约容易制定,但要做好相关的发动和宣传。开办培训班是一个好的方法,向村民灌输管理 及经营的意识,互动达成目标一致的共识。

选择国内在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村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一些点,如贵州、云南、内 蒙古等省、自治区,深入到当地做细致的考察,基于我们的课题需要,做针对性的比较研究 。我们的“1+10”规划保证了我们的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在业务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形成了持续性的业务指导,在行政管理上来讲,从文化主管部门到乡村的做法这些都是我们 的特色。外地的经验值得学习,国内的生态博物馆之间应该建立起一个常设的协会性的机构 ,加强沟通和联系,交流经验,互相学习。

村民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获得利益将会激发他们在文化保护的自觉性。利益不但是在生态 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带来的道路、饮水、公共设施等方面改善,构成村寨整体的农户也要从中 获得好处,如果多数农户的收益有所提高,生态博物馆的工作将会变得顺利。我们可以借鉴 一些跟生态博物馆相关的村寨及其发展模式,在这一领域内,有很多的运营模式还是很成功 的,它们有些虽然不叫生态博物馆,但是运营模式是可以互相借鉴的。比如广西三江县的丹 洲、龙胜县的龙脊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些地方从一开始就强调村民的自主,开发旅游,使村 民获利,自然环境和文化内容因为是吸引游客的卖点而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无形中跟生态博 物馆的理念有殊途同归的道理。

第3篇:生态博物馆概念范文

【关键字】 类CAZ理念;文博产业;创意置业; 规划;建筑

类CAZ理念:

CAZ(Central Activity Zone)直译为中央活力区,该名词最早出现于《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2000-2004年编制)。从形式与功能来看中央活力区(CAZ)更像是是中央商务区(CBD)模式的扩展和延伸。

自21世纪以来,包括张庭伟、何艳、谢小攀在内的国内大量建筑师与学者都对这一理念进行过自己的理解与定义。国外建筑师与学者则更加侧重对于CAZ模式实践的研究,即用 “CAZ概念”替代传统的“CBD模式”,实现“CBD模式”的现代化转型。国外对此理论的研究集中在土地多元化使用和功能多样性配置这两方面,同时尽量解决多功能不同属性单体在一定物质空间内集聚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对于中央活力区的定义、空间组织、形态、规模大小等基础理论在学术上一直没有统一的看法。但可以将其特点进行概括:

1)同一物质空间内配置多种功能设施;

2)多种主要功能设施集中布置,形成中央活力区;

3)空间布局围绕中央活动区,并配置多级公共服务体系;

4)结构上有序开发、合理扩展。

“类CAZ概念”为首次提出,其保留传统CAZ模式对多功能配置,重点功能集中的模式。区别在于:1)类CAZ从使用范围上不局限于大都市,可广泛运用于包括中小型城镇,甚至县城在内的各级行政区划;2)强化主导功能配置密度,形成聚集活力效应,周边配置强调有效、灵活;3)更注重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的打造。

文博创意置业园的定义:

理解 创意置业,就要首先明白创意产业,创意产业的概念源于英语Creative Industries或者Creative Economy,在英国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的定义为:“创意产业是指从个人创造力、技能或者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而创造价值并产生就业机会的活动。”置业则是指购置、租赁房产或土地进行居住、开发或者生产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综合以上两个概念我们可以对创意置业进行明确的定义:利用购置、租赁的房产或土地进行创造或知识产权开发而创造价值与就业机会的活动。创意置业园是给这些活动提供场地及综合的场所。

文博创意置业园将在此进行的活动限定于与文化、艺术、博览、鉴定相关的范围内。文博创意置业园主要针对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文化、艺术、博览与鉴定爱好者,或在文博、艺术界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士。给他们提供一个可以进行自由创作,相互交流的空间与平台。

类CAZ理念下的文博创意置业园规划要素:

1)功能分区与配置:将与文博产业相关的功能设施成聚落式布置,并以此为活力点配置相关产业与功能设施;

2)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公共服务设施成体系建立,具备有效、灵活的特点;

3)建筑设计策略:保证功能与空间合理性的同时,根据地域及文博产业特点,体现地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气息;

4)景观要素:保证绿地景观合理配比,景观要素尽量多元化,整体协调统一,通过景观进一步体现中央区核心地位;

5)道路系统:道路系统安排有序、主次分明,通过交通网络的合理布置加强功能联系。

案例选取原则:

地域界定原则:该项目研究对象处于河南省中牟县以北22.1公里,距开封市区36.1公里,距郑州市区60.5公里,属郑汴一体化重要组成部分地区发展潜力巨大,该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已具备相当规模,可与规划项目形成联动,促进其良性运转。开封为“七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文博及旅游产业基础雄厚。而郑州为河南省省会政治、经济实力明显。

时间界定原则:该规划设计完成于2013年,距今时间短,更加符合现今发展政策,借鉴意义大。

基地及周边现状:

宏观现状:该项目地处中牟县以北22.1公里,距郑州市区60.5公里,而郑州是全国唯一普通铁路与高速铁路“双十字”中心,又是河南省的省会,政治经济文化优势明显。距开封市区36.1公里,开封作为历史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文博、艺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其自身特点使其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文博爱好者与游客。该项目正处于这两座重要城市之间,且根据规划,“郑汴一体”将于2020年完成,届时此处的交通与周边配套将更加完善与便利。

中观现状:基地南侧紧邻雁鸣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资源丰富,在提升周边整体环境质量的同时,每年吸引众多游客至此休闲,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可有效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基地东侧与雁鸣大道隔路相望的是在建中牟国家农业公园,该公园已被列入省重点项目,占地7073亩,主要规划与农业相关的创意园与高科技示范园,也是该地一处重要的生态与经济增长点。西侧有一已建成高尔夫球俱乐部,该俱乐部拥有良好的原生态风貌,保留地区丘陵、林地与湖泊等自然资源。基地周边现状特点:1)自然景观良好,水资源丰富;2)已有多种景区、示范区、度假区吸引大量人流,有效促进周边配套设施的加快建设;3)紧邻该地主干道与连霍高速出入通便利。

微观现状:1)用地范围内平均标高比周边已形成道路标高低约两米;2)基地内部规划前为鱼塘聚集地区,水资源丰富,且雁鸣湖可持续提供水源,有利于项目规划水景;3)基地由环湖路(城市次级道路)等分为南北两部分,有利于分区规划。

功能分区与配置:

以环湖路为界,整个园区被等分为南北两区:1)北区为博物馆苑区(红线内用地面积224亩),主要规划“十五馆”、“九坊街”、商业街、配套设施及景观带(表一)。2)南区为创意置业区(红线内用地面积232亩),规划建设创意工作区、创意置业去、创意商务街(表二)。

表一:

博物馆苑区功能配置表

№ “十五馆” “九坊街” 主要配套设施

1 古代陶瓷博物馆 乐坊 媒体互动综合馆

2 雕刻石像博物馆 食坊 综合服务楼

3 古代家具博物馆 茶坊 接待中心

4 历史文献博物馆 酒坊 研究交流中心

5 书画博物馆 艺坊

6 民俗博物馆 绣坊

7 农耕文化博物馆 画坊

8 玉器博物馆 工坊

9 铜镜博物馆 书坊

10 青铜器博物馆

11 紫砂壶博物馆

12 古代建筑博物馆

13 汉画像石博物馆

14 墓志铭博物馆

15 佛教博物馆

表二:

创意置业区功能配置表

№ 功能分区名称 备注

1 文博艺术创意置业区 供有创新能力的文化、艺术、博览与鉴定爱好者在此置业

2 名人名家创意工作区 供文博、艺术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士在此置业

3 自助式度假客栈区 提供给游客临时租用

4 创意商务街

5 配套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系统

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可分为:一般设施、交通设施、营业性设施。其中:1)一般设施包括:公共厕所、邮政服务处、安保系统、垃圾收集点、饮水台、标识引导牌、公用电话、残疾人设施、咨询处、可回收系统;2)交通设施包括:公交车站、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放点;3)营业性设施:餐饮、商店等。

公共服务型设施的分布原则为:1)覆盖整个博物馆苑与置业园区,保证每个设施服务半径合理;2)多点设置,每组设施得以有效利用;3)标识清晰。

建筑设计策略:

结构策略:传统宋式结构运用于现代建筑形态的的设计手法,将其定义为“宋式新构”。作为宋式建筑原型的主要建筑结构包括叉手结构和柱梧结构,中原博物馆苑北区的博物馆建筑大多将这些形式运用于现代建筑形体上,所以他们也是典型的宋式新构建筑。

建筑布局策略:北区的博物馆苑规划的基本原则为“先进、合理、适用”,并兼顾长期发展需要进行用地预留。该规划方案无论北区还是南区从空间组织方面都以组团模式进行布局。

内部空间策略:注重光环境营造,空间光环境的营造直接影响观览心理,能有效体现博物馆品质与特色。

外部形态策略:依据具有传统意境的总体景观形构,以屋面形态要素手段形成四种相关的建筑形态类型:1)宋氏新构形态;2)民居变形形态;3)山地建筑形态; 4)斜屋面形态。

防护策略:“十防”― 防火、防震、防盗、防潮、防雷、防光、防干、防污染、防虫菌、防尘。

集合式创意办公单位:创置业区建筑形式主要采用“Studio(工作室)”建筑形式作为创意置业区的主要建筑形式,即创意工作与生活相融合,是现代创意空间的主要类型之一。该区域内共有四种类型的办公单位:1)四合院类型;2)双联单位类型;3)联排单位类型;4)叠联单位类型。

景观要素:

水体景观要素:分为池面水系、溪流水系、支渠水系三种类型,体现苑内水系分布的多样性,增加游园趣味,北区以莲池为中心,溪流萦绕东西,用山体相容,相映成趣;南区水网纵横交错,构成滨水,河滩建筑形式营造一种犹如江南水乡的美丽画面。

绿化景观要素:分为山体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三个体系,使绿化率最大化,选用千株稀有树种,提升园区绿化观赏品质。在绿化层次方面强调艺术配置,提供各种绿色活动场所,营造亲切、宜人的环境氛围。

建筑构件景观要素:设置亭、廊、桥、阙柱、t望塔等具有传统意向的景观设施,成为塑造特定情境的景观要素。

景观视线:整个中原博物馆苑区内视线设两种视角:广角与窄角。广角空间开阔,视野范围较广;窄角空间呈线性,容易形成聚焦点,各个视角相互联系,共同构成景区内多角度视线。

景观情境:城市不断发展使环境变得日益拥挤和喧嚣,世俗环境的压力,不断破坏人们内心追求美好家园的梦想,追求都市时尚的心情和渴望诗意居住的矛盾不断深化,本苑以此为着眼点,通过别有禅意的山水景观意境的营造,形成一种不失城市活力而又远离喧嚣的“城市疏离情境”。

景观策略:自然景观绿色设计,适地适树,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已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树种。乔木结合灌木、藤本、水生职务、花卉和地被,营造多种空间形式及季相的植物景象。

人工景观设施设计:环卫设施造型新颖,简洁大方,截取整体风貌特征加以装饰;景观小品凸显地域文化特色,识别性和认知感强;照明灯具造型丰富,光色多样,与环境和谐相生,能够达到绿色照明要求。

景观家具:色彩以深棕色、红砖、朱红色、青灰色为主;风格以古典式风格为主,配以西式风格,与建筑和景观融为一体;造型简洁大方,实用美观,还原生活场景,独具地方特色,富有趣味。

夜间照明:利用灯光将场地照明对象的景观加以重塑,使其有机结合为一个和谐协调、优美壮观并富有特色的夜景图画,以此表现该地块的夜间形象。商业街景观照明照度适中、层次分明,营造若干高亮点,烘托商业街的气氛,展现城市生机与活力;采用尺度合适、造型美观的步道灯与庭院灯进行商业街区的整体照明,在提供良好的功能性照明的同时,有效兼顾商业街的景观效果;加强店铺橱窗内透光照明,建议采用橱窗顶部投光形式,采用暖色光。道路名称标牌给予一定照度,加强道路可识别性,采用灯箱照明方式;较小面积区域可将草坪灯与庭院灯结合,给人为活动创造舒适的照明环境;较大面积区域采用高杆灯,提供整体的照明环境,再辅以庭院灯等照明形式给予局部照明。

道路系统:

规划方案采用人车分流,在景观游览区尽量减少车行流线,同时人行流线又分为1)人车共存流线,2)院落步行流线,3)景观步行流线,4)街巷步行流线四类。

类CAZ理念功能模式的构建:

本项目引入“类CAZ”模式是支撑博物馆产业优化的关键。力图形成雁鸣湖景区类CAZ的活力区,发展若干与文博密切相关的经营活动(如:收藏交流、文物鉴宝、博物院参观等),使个体、机构创意置业活动相对聚集,强化创意活动的密度,以形成集中的活力效应。同时为度假、休闲、旅游等商业活动提供有效、灵活的支持,在考虑景观特质、土地综合开发以及新区成长的基础上,使博物馆产业市场运作的最大化。博物馆产业与创意置业产业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该地区对整个雁鸣湖周边乃至中牟地区的活力,形成有效的类CAZ效应。

结语:

通过对中原博物馆苑概念性规划要素的解读,对类CAZ理念下的文博创意置业园规划特点总结如下:1)功能分区与配置:以与文博产业相关的功能设施形成聚落,以此为活力点配置相关产业与功能设施;2)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公共服务设施成体系建立,具备有效、灵活的特点;3)建筑设计策略:保证功能与空间合理性的同时,根据地域及文博产业特点,体现地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气息;4)景观要素:保证绿地景观合理比例,景观要素多元化,整体协调统一,通过景观配置进一步体现中央区核心地位;5)道路系统的合理布局。结合该案例分析“类CAZ理念”与“CAZ模式”的差异:1)类CAZ从使用范围上不局限于大都市,可广泛运用于包括中小型县城在内的各级行政区划;2)强化主导功能配置密度,形成聚集活力效应,周边配置强调有效、灵活;3)整体更注重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的打造。 参考文献

[1] 张庭伟,王兰.《从 CBD 到 CAZ:城市多元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与规划》[J].中华建设,2011,No.7912:71

[2] 杨琳.创意产业中的工业类建筑遗存更新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大

学,2007,5

[3] 王红.高新科技产业园公共绿地景观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

学,2010,5

[4] 刘明.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整合设计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0,6.

第4篇:生态博物馆概念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3-0084-06

1、前言

1989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向大众开放、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1]。博物馆是搜集、保管、研究、陈列、展览有关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科学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文物和标本的场所,是城市标志性的文化设施,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地,反映着城市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它们不仅是国民历史文化教育机构,还是旅游者了解当地文化最合适的场所,是一种类型多样、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斯蒂芬・塔夫茨(Steven Tufts)和西蒙・米尔恩(Simon Milne)认为,博物馆应包括遗址类博物馆、展览中心和美术馆、科学和自然类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多种类型[2]。

博物馆旅游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它使得旅游活动由一般的游览观光上升到高文化含量的游憩活动。据统计①,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巴黎卢浮宫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人前来参观,2002年共接待570万名参观者,其中,外国人占66%;历史上参观人数最多的2000年游客量达到了610万。随着社会及旅游业的发展,博物馆同旅游业将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本文试图通过对1995年以来国外有关博物馆旅游的相关文献的检索和分析,发现其中关注的研究内容。

2、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

2.1博物馆功能演变与再定位――从“访问”到“游览”

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博物馆,最初创办时都是以收藏保存某种藏品,进而适当地展示部分藏品,以供人瞻仰或观赏,发展至后来,才逐步有了收藏、研究、教育等多项职能。随着社会发展,博物馆的功能仍在不断地拓展。斯蒂芬(Awoniyi Stephen。2001)[3]指出,现代社会的博物馆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比传统博物馆更加丰富多彩,现代社会博物馆象征意义和实用功能相统一,能让更广大公众从中受益。博物馆是一个公众教育(非正式教育)的实施机构,同公众更加宽广的交互环境,促进了博物馆休闲娱乐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博物馆应在保持原有职能的基础上,在休闲环境的框架下,有效地研究、分析自身,以便在现代社会中提高自身价值。

传统意义上,人们“访问”博物馆,通常处于一种受教育的被动地位,同博物馆及其展品之间有不可跨越的距离。“访问”是指有目的地参观,通常侧重知识获取,而“游览”则指从自身的需求出发,从容行走并观看,侧重休闲需求。从心理角度看,工作是出于压力状况下的行为,而休闲是出于无压力状况下的行为。游客参观博物馆,利用的是他们的闲暇时间,而闲暇时间最根本的特质就在于无压力的环境。一般说来,环境压力会让人感到不安,博物馆营造的学习环境使人感到压抑,通常使人感到无知[4]。人们“访问”当代博物馆,大部分是在休闲时间内进行的,利用的是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并且期望获得愉悦休闲的体验。因此,博物馆要从专业性的“访问”时代走向面向参与主体更加广泛的“游览”时代,成为普通大众的一种休闲需求。

菲勒(Filler,1991)提出“商业化趋势已经将艺术作品推到一个次要的位置,人们对博物馆艺术作品的精神实质的关注逐渐呈现下降的趋势。”[3]“在蓬皮度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很多人乘坐巨型透明观光电梯来到建筑的顶部,只为了饱览从高空俯瞰整个城市的风景,却不曾走进美术馆一步。”[3]另外,在很多当代的博物馆,艺术展品往往只占据了博物馆总体的一小部分区域,其余的大部分区域包括管理和员工区域、礼堂、演讲室、休息室、餐厅、纪念品商店和书店等等。除此之外,通常还有为其他社会场合开辟的大片空间,如宴会、节日以及公众演出等等。然而实际上,这并不代表着博物馆原有功能的丧失和退化,只是说明博物馆文化同大众文化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只要不危及博物馆原有的功能和目的,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一个大型商业集合体,一个多功能的殿堂,一个盛大华丽的宫殿,进而成为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场所”[3]。

对于目前的博物馆旅游来说,除了营造一个可供欣赏艺术作品的地方外,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提供学习、交流、研究和社会交往的地方。“博物馆是一个多种要素的结合物,中心是环境,环境将空间、藏品、参观者以及博物馆在大众文化中的地位结合起来。”[3]“博物馆必须提供影院、剧场、宜人的餐厅、休息区、书店、宴会厅和园林……博物馆必须能够同时向人类的精神和肉体敞开大门[3]。

2.2博物馆与旅游的融合

近年来,博物馆与旅游的关系一直是博物馆学界和旅游界研究的课题。布鲁纳(Bruner,1993a)认为,博物馆和旅游有着类似之处[5]。李・乔立夫和罗尼・史密斯(Lee Jolliffe & Ronnie Smith,2001)[6]通过北大西洋两个岛屿的案例研究,具体探究了旅游与博物馆的关系,分析了各自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表1)。从本质上说,博物馆和旅游都是文化的反映和表现方式。博物馆依赖旅游活动将特定文化展示给旅游者。而由于博物馆的非营利性和文化遗产的集中性,又需要其采取不同于旅游的管理理念和机制,因此在开发内容和开发范畴上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博物馆旅游通常不是独立的,而是同遗产旅游或文化旅游、城市旅游等结合在一起,纳入更为广泛的城市旅游和文化旅游体系中,纳入整个地区服务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博物馆意识成为一种公众意识。一些中心城市的综合性博物馆通常同社区文化紧密结合,成为社区的中心。

西布伯格(Silberberg,1995)[7]研究了城市背景下博物馆和遗产地文化旅游及商机问题,认为文化旅游给博物馆和遗产地带来重要的经济利益,但博物馆和遗产地文化旅游需要有关政策和实践保障, 如吸引游客、社区合作和市场营销等,同时需要对经营者进行遗产保护和相关教育,提出文化旅游产品的8个评估要素:产品的感知质量、知晓(知名度)、顾客服务态度、可持续性、产品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便利、社区支持和参与、管理责任和能力。文章认为,成功的文化一旅游合作包括同类文化产品之间的组合、不同文化产品之间的组合以及文化产品同其他类型产品的组合。一方面,可将同类文化产品如剧院和剧院、博物馆和博物馆进行组合。常见的例子是,博物馆或历史遗址之间通用的包价通行证。另一方面,应将博物馆同其他类似的文化产品联系起来,增强文化整体吸引力。此外,文章将文化旅游市场概括为5大圈层(表2),提出博物馆等文化产品增加市场份额的策略是将文化的吸引力从仅占市场份额小部分的完全动机型旅游者,扩展到更大份额的部分动机型旅游者,附属动机型旅游者以及偶然动机型旅游者。

可见,博物馆和旅游的融合为双方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一方面,日益发展壮大的旅游业将数量更多、范围更广的文化旅游者引进博物馆,有助于培养公众的“博物馆意识”,并促使一个新的文化――博物馆旅游文化诞生并发展;另一方面,博物馆也为文化资源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景观,使得旅游业文化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2.3博物馆旅游者行为研究

博物馆旅游者行为的研究,是博物馆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旅游者需求和决策研究、旅游者期望和动机研究以及旅游者体验、满意度和真实性研究。

2.3.1旅游者需求和决策研究

安德里亚・戴维斯和理查德・普兰提斯(AndreaDavies &_Richard Prentice,1995)[8]提出了遗产吸引地潜在旅游者的概念和类型。在旅游业的吸引物基础上,指出了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博物馆和其他遗产地旅游者的潜在需求。认为,现有顾客决策行为研究成果,尤其是潜在需求决策行为研究成果,应用到博物馆和其他遗产吸引物旅游研究时,仍然有所欠缺,有待完善。遗产地非访问者行为缺乏系统性的、综合的以及概念性的研究体系。安德里亚・截维斯(Andrea Davies)和理查德・普兰提斯(RichardPrentice)针对遗产地的非访问者,构建了适合博物馆和其他遗产吸引地的、重点放在潜在需求上的消费者决策制定模型――非访问者休闲行为的概念模型。这一概念模型,在细分潜在需求方面有着潜在的作用,被描述为“产品”开发和促销的基础。文章针对细分的博物馆旅游市场,在胡德(Hood)[9]以访问频率对旅游者进行区分的基础上,将经常性旅游者、偶然性旅游者以及无游览行为的旅游者这三类博物馆观众细分群体中的无游览行为旅游者(非访问者)做了更进一步细分和扩展。一类是从不游览并且没有考虑过游览的人群,一类是从未游览过但考虑游览的人群,还有一类是曾经游览过但随后就再也没有游览过的人群以及极少游览的人群。

博物馆旅游的总体需求包括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但对博物馆的研究通常忽视了潜在需求。“必须了解旅游者对某个吸引物不感兴趣背后的真正寓意,既可能是真的缺乏兴趣,也可能是掩盖某种游览限制因素的借口,后一种情况能够揭示旅游者潜在的动机及其行为的限制因素。这一类的旅游者被看作是某地的潜在旅游者,他们的总和就是潜在需求。”[8]“非访问者为博物馆提出的建议很可能会刺激游览行为”[8]。

2.3.2旅游者期望和动机研究

关于旅游者对博物馆的期望,朱莉娅・哈里森(Julia Harrison,1997)[10]以夏威夷一博物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获得了一组有关博物馆旅游者的定性和定量的数据,研究发现,人们期望博物馆能植根于当地的经济和文化之中,反映出地方独特的文化,体现“当地性”以及当地居民参与博物馆规划发展的积极意义。

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简森・沃贝克和凡・瑞克(Myriam Jansen-Verbeke & Johan Van Rekom1996)[11]研究了城市博物馆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结果显示旅游者访问鹿特丹美术馆(Rotterdam FineArts Museum)的比例高达54%;并采用了梯级洞察方法(Laddering technique)分析收集的数据,证实了博物馆作为城市旅游产品的关键要素所起到的作用,并从旅游者的动机角度提出了博物馆旅游的营销战略。

2.3.3旅游者体验满意度和真实性研究

弗兰斯・斯考腾(Frans Sehouten,1995)[4]认为,人们从不游览博物馆的原因,无非是因为觉得博物馆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没有联系,或者是不喜欢博物馆藏品的陈列方式。而大多数博物馆却不愿意改变自身,去迎合普通大众的游览需求。因此,即使人们有学习和获取知识的需求,也诉诸一些较新的媒体媒介,而不是诉诸藏品陈列和文化表现手法上显得陈旧的博物馆。博物馆必须进行变革,提高其展品展览的可欣赏性、增强感染力。通过分析不利于游客体验的8个方面因素,如专业性过强、偏离观众兴趣、陈列展览方式乏味陈旧、缺乏参与性、过于说教、忽视人的正常休闲娱乐需求、缺少社会交往机会、服务质量低下等,认为博物馆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提高游客游览质量:了解非专业的普通大众旅游者的游览需求;增强博物馆旅游的参与性、体验性,在陈列展览手法上使用更多的动态形象;提供更高质量的旅游配套设施;为社会交往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文章认为,博物馆及遗产管理中关于提高游客满意度政策的要素之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愉悦”的供给,并将其包含的内容归纳为“独特”体验(Unique experience),“独特”体验代表:不寻常(Uncommon)、新奇(novelty)、有益增长见识(informative)、高质量(quality)、理解力(understanding)和情感(emotions)。如果参观行为并不是这样一个独特的经历,那么通常会遇到博物馆参观中常见的现象――博物馆疲劳症。文章提到麦尔登(Melton,1933)在最初对博物馆研究调查中发现,并且第一次描述了这种感觉――“头脑晕乎乎的,腿像灌了铅,脚也疼痛”。博物馆疲劳症导致了博物馆参观者的种种具体行为:他们在博物馆内待的时间越长,就更加促进他们寻找出口;参观者在美术馆中停留的时间越多,实际上他们关注展览的时间越少。

在旅游体验中,除有形产品以外,无形的情感体验对旅游者来说更为重要,理查德・普兰提斯(Richard Prentice,2001)[12]从旅游体验的真实性出发,提出新的博物馆营销概念“同心圆模型”(从内到 外依次为旅游者体验、无形构建、有形构建),阐述了博物馆在无形产品的开发中如何体现真实性。文章指出游客所期望的“真实性”包括4方面:更多的直接接触当地文化的机会、较少的旅游者、较强的旅游独立程度以及对某地景观、气候、文化体验和原有感知一致性,并将体验文化旅游看作是一种寻求“真实性”的文化消费,不仅仅包括以物品为中心的有形消费,也包括其他类型的无形消费。因此,这里所讨论的“真实性”,并不是关于博物馆本身所提供的旅游体验真实性,而是针对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地,在面临许许多多其他类型的文化旅游产品竞争时,怎样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甚至主导产品。“大众文化旅游的本质在于体验性的文化旅游,更注重经验的积累而非学问的堆砌,它寻求的是一种游览中的领会,而非类似正式教育一般的理解”。

2.4博物馆解说系统研究

博物馆解说系统研究者有着各自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理解。托尼・沃特(Tony Walter,1996)[13]对罗马巴斯博物馆的电子导游和解说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使用电子导游系统的游客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游客沉浸于电子导游系统中,与同伴以及博物馆物品的信息交互却下降了。电子导游系统投入使用后,参观人数也较之前的人工导游有所减少。文章认为,虽然电子导游系统在为游客提供更多信息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但是旅游者体验却因此而变得更加私人化,社会性弱化,同时也忽视了儿童。

然而,对此也有不同的观点,如罗马巴斯博物馆馆长斯蒂芬・克鲁斯(Stephen Clews,1996)[14]对托尼・沃特(Tony Walter)的某些观点提出了异议,认为好的解说能够加强对旅游者的信息传递。文章利用观察法,通过对游客身体语言的观察,发现博物馆内的信息解说能够激发人们构筑自己“脑中的想象”,认为游客与博物馆内物品进行信息交流很重要的一点――“信息交互”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既可以通过大脑理智的思索,也可以通过身体的外在感受。文章论证了在声音系统的导引之下,发生变化的只是游客观赏博物馆物品的方式,他们的观赏更为专心,更有兴趣,观赏的物品更多,在每件物品前的停留时间更长,而并非观赏水平下降。

2.5博物馆对旅游的影响研究

博物馆对旅游的影响是博物馆旅游研究关注的重要内容,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毕阿特定兹(Beatriz Plaza,2000)[15]的研究比较深入,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他计算了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 Bilbao,GMB)对旅游造成的影响,通过旅游者数量和过夜旅游者停留天数来观测旅游对GMB的影响(见表3)。

数据显示,GMB开放以来,巴斯克地区的旅游者数量出现增长,平均每月增长28989人到访人次(arrivals),其中,9883人为外国人(占34%),平均客房入住率由37.8%上升到45.4%。然而,这些积极影响不完全是由GMB所带来的,也可能归结为其他一些因素,如旅游业的全球性增长、良好的经济周期、毕尔巴鄂国际交易中心的推动,以及圣塞巴斯蒂安(先前巴斯克地区主要的休闲目的地)不断增加的吸引力等等。为了更直接地反映GMB对旅游业的影响,文章依据时间趋势(time trend)、季节以及GMB旅游者总数对引入旅游者数量(incoming tourists)进行回归分析,其中,时间趋势是一个替代变量(proxyvariable),其内容包含商业周期、旅游者增长(趋势)等其他变量。文章运用Durbin-Watson统计值和Ljung-Box Q-tests方法检验系列自我相关性(serialautocorrelation),得出旅游影响公式:(1)IT:43574+502t+0.172GMB,(2)ONS=85335+862t+0.272GMB,其中,IT=旅游者数量;t=时间趋势;GMB=到GMB旅游者数量;ONS=过夜人数。公式表明:(1)巴斯克地区到访旅游者人数(IT)和GMB的关系为GMB每增加一个单位旅游者,导致到访旅游者人数产生0.172的增量。GMB开放以来,平均每月有97953博物馆旅游人次,引发整个地区平均每月旅游流产生16848人次(97953×0.172)的增量。表明调查期间(1997年10月到1999年7月)巴斯克地区58%(16848/28989)的旅游者增量是由GMB博物馆引起的。(2)巴斯克地区过夜旅游者停留天数(ONS)和GMB的关系为GMB每增加一个单位旅游者,导致过夜旅游者停留天数产生0.272的增量。这同样说明了过夜天数月平均增量(48900)中,26643(97953×0.272)是由GMB博物馆引起的,占54%。结论显示,GMB在吸引旅游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可以通过市场细分方法来评估不同动机的影响,包括参观建筑物本身的需求、特殊展览的需求等等。

3、启示与展望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文化的诉求。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辉煌的古代文明,遗留下各类历史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文化及科学价值,对现代社会的人们不仅有着独特的吸引力,而且具有极大教育意义。文物资源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旅游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博物馆旅游则提供了一种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合理方式。它在保护各类历史文物的同时,提供给旅游者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体验,极大地发挥了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潜能,寓教于旅,面临极大的发展机遇。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无论从经营理念、经营活动,还是营销策划、具体服务措施等方面都明显落后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因此,创新博物馆管理理念和机制,积极寻找其与旅游的契合点,满足社会公众对文化多角度、多方位的需要,是当前发展博物馆旅游的主要任务。

通过综合分析看出,国内外有关博物馆旅游的研究较少,国外大多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对旅游者的心理及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和考察。研究方法大多以描述为主,也有模型构造方法,在研究博物馆旅游的经济影响时还使用了数理统计方法。国内近年来出现了有关博物馆游客行为的研究[16]。史萍[17]针对上海博物馆客源市场进行了研究;陈朝隆等[18]对城市博物馆旅游开发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刘俊、马风华“[19]以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为例,在游客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发展规律和动因,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性博物馆旅游开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博物馆2300多座,其中80%是近20年先后建成的,许多博物馆 的收藏内容和展示形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些博物馆的软件、硬件建设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博物馆业的发展为博物馆旅游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相应的博物馆旅游研究也应受到应有的关注。目前的研究可以围绕博物馆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运营机制,目标市场的定位及营销机制,博物馆旅游者行为模式,合理评估博物馆资源及旅游发展状况,资源开发中如何兼顾保护和利用,城市博物馆网络构建、博物馆与城市发展一体化、博物馆旅游的社区效应等问题而展开。

同时,博物馆的概念逐渐泛化,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址遗迹、生态环境等整体包括在内。乔雨[20]提出了“将八达岭景区建设成为一个集游览观光、文化展示、学术研究、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博物馆式风景名胜区”的新思路。林美珍、肖洪根[21]也指出博物馆化(museumization)是旅游景观吸引系统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一种趋势,对旅游景观吸引系统博物馆化的表现、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同时对景观博物馆化可能出现的过度“神圣化”进行了初步说明。可见,博物馆旅游是一个不断在拓展的领域,为此,要以发展的观点来处理国内博物馆旅游的发展,加强不同区位、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如城市的博物馆与会展旅游的结合,各类革命、名人纪念馆与红色旅游的结合[22]等等。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开展中国特色博物馆旅游的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035)资助

[收稿日期]2006-09-20

[作者简介]戴昕(1983-),女,安徽滁州人,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陆林(1962-),男,安徽芜湖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旅游管理;杨兴柱(1977-),男,安徽六安人,旅游地理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王娟(1982-),女,安徽淮南人,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第5篇:生态博物馆概念范文

摘要: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大型公共建筑的绿色设计应该是将建筑与技术有机融合的过程。在即将建造的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设计过程中,绿色节能技术的选择及应用一直是重点考虑的内容。本文对其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对新馆中所运用的建筑技术进行了详实的论述,以期对我国所开展的相当多的生态建筑的绿色设计提供指导。

关键词: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10大生态节能技术体系技术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een design of large public buildings is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In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upcoming construction of the Shanghai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the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technology has been a key consideration content.This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a brief description, and the new Museum of the use of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for the detailed exposition of China carried out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eco-building green design to provide guidance.

Keywords: Shanghai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Museum, the concept of integrated design, 10 large eco-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ystem technology

一、引言

上海市自然博物馆诞生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和定位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的建筑功能,努力将其设计成为可持续性发展的现代化博物馆。

它犹如一只城市的绿螺,师法自然而生,回馈自然而存。艺术与技术、索求与回馈经由绿色体系的合理构筑,达致平衡与和谐的统一,体现了21世纪公共博览类建筑新的发展几向。

二、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工程概况

2.1 总体介绍

自然博物馆坐落于上海市静安区56, 57, 58街坊,静安雕塑公园中,具有极佳的外部环境条件。公园四周被山海关路、石门二路、北京西路、成都北路围合,博物馆从公园中盘旋而升。其建设规模、展品存量和展示手段都位居国内三大自然博物馆之列,建成后,将成为上海市中心唯一的处于公园之中的市级博物馆,预计每年参观者将超过120万人。

2.2 建筑规模及功能组成

建筑基地面积12029㎡,地下用地范围16294㎡,总建筑面积约44800㎡,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789 ㎡,地下建筑面积33011 ㎡。建筑总高度18m,地上三层,地下二层。包括以下几大功能分区:展示区域及公共服务配套、行政管理办公区域、周转库房、设备用房及其他配套用房、地下停车库等。

2.3设计定位

除在建筑造型上与自然协调外,新馆从设计伊始就树立了“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的绿色目标,即力争使其从形式到内质都体现出“生于自然,融于自然,还于自然”的绿色精神。具体设计目标定位如下: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三星级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LEED”金奖

·国家新能源利用示范工程

三、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10大生态节能技术体系

自然博物馆的主题为“分析自然的奥秘、展现自然与人的和谐与矛盾、激发人类对自然的好奇心与责任感”,这一建筑项目将不仅仅通过展品和其他科普活动发挥教育作用,更致力于在自身场馆建设上集成与博物馆建筑特点相适应的生态节能技术,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成为绿色、生态、节能、智能建筑的典范。

项目将通过十二大生态节能技术体系实现上述目标:

3.1 绿化隔热外墙及绿化屋面一体化技术

依据各类墙面、屋面绿化的特征及上海自然博物馆项目的要求,东立面设置整片绿化外墙,同时在屋顶运用拓展型绿化方式。该屋顶绿化是一个包括植被层、基质层、隔离过滤层、排水蓄水层、隔根层、分离滑动层和防水层的立体构造,可作为建筑室内空间的热量缓冲,减少取暖和空调的费用。外墙与屋顶绿化为低养护、免灌溉型,养护便利。每平方米的绿化每年可去除约0.2 kg的空气悬浮颗粒,能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水土流失率。

3.2 建筑节能幕墙技术

护体系采用节能玻璃幕墙及石材幕墙,入口处的索网玻璃幕墙与宽大的挑檐匹配,强化入口标志性的同时,起到了很好的遮阳效果;南面“U”形玻璃幕墙——“细胞墙”构件则是装饰与遮阳的完美结合。并充分结合各种形式的外遮阳体系,从而将能耗最大的建筑表皮转换成能量生产的表面和内部空间的能量调节装置。

3.3 空调热回收技术

热回收空调是把制冷循环中制冷工质冷凝放热过程放出的热量利用起来制备热水。热回收技术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废热利用,获得免费热水,其二是提高原机组工作效率、延长机组寿命。

本工程的热回收主要用于两个部分,即地源热泵主机的热回收以及预热生活热水和空调排风的热回收。

3.4 地源热泵技术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浅层的地热能资源进行供热、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的系统。博物馆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无污染、无排烟、无废弃物的可再生能源——地热作为主要冷热源,新馆大面积采用地源热泵作为整个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专业机构的详细研究及针对该技术所做的模拟计算基础之上的。以《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为对比基准,本项目的地源热泵每年可节省17.7 t标准煤,年减排CO₂约195.5 t,年运行费用可节省22.3万元,动态回收期11.98年。由此可见,采用该系统在经济上是合理的,符合目前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建成后系统冬季制热可满足总负荷需求,夏季制冷可满足总负荷60%的需求[[1] 方慧亭,李莉.地源热泵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中的应用[J] .建设科技, 2006, (1):79-81][1]。

3.5 自然通风技术

自然通风是一种借由风压、热压从而利用自然能的通风技术。自然通风可为室内提供良好的空气品质,在合理运用的情况下,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自然博物馆高度仅18 m,故主要考虑以风压作为通风驱动力。项目利用CFD软件,根据典型气象年过渡季节的外界风速及风向条件,分别对春、秋季的建筑外场进行通风数值模拟,进而指导设计,利用室外气候、室内热源。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在室外条件允许自然通风的情况下,机械通风系统关闭;当室外环境温度升高或降低至某一限度时,自然通风系统关闭而机械通风系统开启。CFD软件还将这些通风策略输入到建筑智能化系统,借助一系列的感应器,来监视室内外的环境状况,控制立面窗户、天窗和机械通风系统的运行。这一系统比传统通风系统节能25%;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及制冷剂的使用,缓解全球的污染问题;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热舒适条件。

3.6 自然导光技术

传统的自然博物馆是一个黑暗的王国,观众从一个黑暗的展厅漫步到另外一个黑暗的展斤,寻找恐龙标本以及它们的复原像。然而在新的上海自然博物馆里,自然光照亮了大部分的空间。南侧下沉的庭院将自然光引入到建筑地下部分,利用太阳光光纤导入照明系统为地下展厅活体生物展示提供自然光。地上展示空间及办公空间则采用反光板、散光板、集光导光设备来改善室内采光。

3.7 雨水回收技术

城市雨水的利用包括以下五方面: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减少水污染、雨洪调节以及减少城市洪涝灾害。水资源优化技术措施围绕4个方面展开:雨水回收、雨水下渗、节水景观、节水设备,其中重点是雨水回收系统的设计。 博物馆屋面面积约4 000㎡,中央水池面积约2 000㎡,年收集的可用雨水量约2 600m³。屋顶雨水通过绿色屋顶和雨水过滤器进行预处理,由屋顶上的小型蓄水箱收集,用于博物馆绿色屋顶和西面绿化墙的灌溉。屋顶多余的雨水由集水沟收集后,输送到雨水过滤器进行处理,然后储存在地下的蓄水罐中。其中大部分雨水会被泵输送到椭圆形水池中,补充蒸发所损失的水。多余的水则被用于广场的灌溉以及博物馆道路的清洗。理论上这套雨水系统可提供100%的景观和浇灌用水。

3.8 绿色照明技术

本工程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采用节能灯具降低人工照明区域的能耗,同时结合控制系统,综合设计人工照明和自然照明,以取得能耗和舒适度之间的合理平衡。

3.9 太阳能利用技术体系

项目结合建筑天窗采光,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自然博物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方案将特别关注以下两方面:一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高效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技术的选用以及其与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结构、管线和智能化体系设计的有效结合。二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展示,结合自然博物馆展馆布展,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部分内容向公众展示。

3.10 全寿命周期综合评价体系

通过对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全生命环境影响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⑴通过合理选择建筑材料,上海自然博物馆有效地降低了材料在其寿命周期内对环境的污染。

⑵通过节能设计,建成后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在50年寿命使用周期内,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2050t,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800t,减少含氮废气1400t。

⑶通过节水设计,建成后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将在全寿命周期内做到零排放。

⑷通过垃圾管理,建成后的上海自然博物馆生活垃圾无害化将达到100%。

根据对上海自然博物馆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分析(全寿命周期成本收益=直接收益+间接收益-初始增量成本-运营增量成本),在自然博物馆50年的设计寿命内,设计采用的生态节能方案的收益是2 733万元人民币,证明这些技术在经济上是切实可行的[[2] 李岩松.可持续发展,建筑先行——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建设探索[J] .中外建筑, 2010, (5):115-116][2]。

四、结语

上海自然博物馆从总体布局、建筑形态到内部空间,无一不渗透着源自自然的灵感。建筑从公园中生长而出,其形态涵盖岩石、植物、细胞生态等自然意象,其空间孕育着光、风以及人工智能等体验,很好地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建成后将成为一座国内领先同时具有世界水平的现代化综合性自然博物馆,并以其对可持续设计概念的坚持而成为绿色建筑的典范。

参考文献

第6篇:生态博物馆概念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 博物馆 节能减排 若干问题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064-02

一、序言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低碳经济包括了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较低的能量流支撑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经济,是以低能耗、低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其核心就是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利影响,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目前低碳领域已经扩展到低碳社会、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生活方式等等。

2009年9月,我国政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这个承诺,充分反映出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国际责任,作为能源消耗和生产大国,这一承诺无疑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敲定了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但同时也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呼声日盛。我国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大国责任,重要的体现在减排与发展低碳产业方面。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博物馆带头做好节能减排的示范,并且开展低碳宣传教育,对低碳经济有很好的推广指导作用。

二、低碳博物馆的重要意义

1.博物馆率先发展低碳经济,对低碳经济发展有宣传和示范作用。博物馆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特点,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产业,因此博物馆业要责无旁贷地承担率先发展低碳经济的历史重任。发展低碳博物馆,不仅顺应世界经济转型的大方向,也为目前处于探索阶段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借鉴。另外,博物馆业是窗口行业,通过参观旅游,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低碳行动,树立一个履行承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同时,通过低碳展览参观,使旅游者可以亲身体验低碳生活,理解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全社会推广低碳教育、传播低碳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2.发展低碳博物馆有助于推进我国降碳目标的实现。尽管博物馆是低耗能、低污染产业,是“无烟工厂”,但这并不表示博物馆业是“零碳排放”产业,相反,博物馆业本身也存在着一定量的碳排放。因此,博物馆也是降碳的重要领域,如果能够有效减少博物馆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于降碳目标的实现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发展低碳博物馆业是抢占先机的重要契机。在环境恶化、天气阴霾的影响下,博物馆业也面临着重大的考验。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低碳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人们对博物馆业的传统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谁能抢先实现低碳化发展,谁就在未来发展中占领先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博物馆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低碳发展的雏形,培育发展低碳博物馆业将成为中国博物馆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4.发展低碳博物馆业,有助于社会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发展低碳博物馆业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学习低碳经济理念,并充分认识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有助于旅游者低碳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的形成。

三、博物馆低碳经济的若干问题

博物馆的低碳经济,首先博物馆领导和设计师要倡导低碳建设,将博物馆建设与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绿化环境保护相结合起来,既要彰显低碳概念,也要提高能源的利用。在筹建博物馆的时候,应该认真考查选址,从博物馆的节能、减排、低碳建筑和低碳宣传教育等方面去考虑低碳博物馆的建设,带头做好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的先行者。

1.节能方面。博物馆虽然不是高能耗的,但也有很多的节能空间。博物馆在陈列布展中,使用灯具照明比较多,对于灯具应多使用节能灯具,有条件的应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LED照明技术,从而减少电能的消耗。要减少室外大面积玻璃幕墙、钢筋的使用,多采用本地生态建筑用材,减少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碳的排放。博物馆的中央大厅就是采用采自然光的方法,太阳光透过隔热玻璃直接照射大厅等等,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博物馆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要考虑一系列的系统,如照明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的低碳设计,要在确保陈展物品的小环境基础上考虑观众的舒适度。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多采用自然光,尤其是地处郊外的博物馆,地方空旷可采用太阳能和风能作为补充能源,减少对电力的依赖。在建筑通风中多采用自然风,在设计时要考虑保温效果,控制展厅面积,减少冷热交替等,减少对空调系统依赖的使用。

博物馆在电力系统方面,还流行使用变频来进行节能。每一个的博物馆的耗电是巨大的,一个大型的场馆每天至少要消耗上万度的电量,比如照明、空调,还有扶手电梯等都是耗电大户。为了节省用电,安装变频器是必须的,变频器可以在一定的作用上减少电能的浪费。有些博物馆有很多的手扶电梯,这些电梯都可以用感应控制来省电,有人乘坐的时候自动会启动,如没有人时候会停止或者低功耗的运行。

博物馆在陈展方面,可以用感应开关,控制陈展的照明灯光,没有人观看就会自动关闭灯光,减少能源输出。

总之,博物馆应围绕低碳建设为主题,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水、节气、节能、节电等为重点,积极探索低碳博物馆建设。

2.减排方面。博物馆应积极植树造林,提高森林的碳汇功能。在博物馆的周围植树造林很重要,通过博物馆周围的植树造林,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物质,防止污染及降碳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在美化绿化环境方面也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减少博物馆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便是增加博物馆绿化面积,增加碳汇功能。1公顷落叶阔叶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4吨、释放氧气10吨,针叶林较之高些,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2吨、释放氧气16吨,而常绿落叶林则更高,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9吨,释放氧气22吨。除了在博物馆绿化带中种植树木之外,还提倡建筑物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提高绿化面积,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温室气体,而且也有利于改善博物馆的景观。

博物馆应建立垃圾分类系统。因为博物馆是旅游场所,每天来来往往的人比较多,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垃圾量较大,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和收集工作对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都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先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对于玻璃、塑料、办公用纸、报纸、硬纸板、有机废物等分类回收,在博物馆内规划设立用于玻璃、塑料等回收物品的收集箱。对这些垃圾进行隔渗处理、设置废液收集沟网,采用填埋法、生物转化技术进行垃圾的最终分解处理。

3.低碳建筑设计方面。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低碳环保就成为一大亮点,各个国家馆、主题馆及场馆内展台、展架、展陈和展出的各种最新低碳技术、环保技术、新材料,让参观者体会到了低碳技术、低碳设计为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如今,各种展览馆和展会的低碳应用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设计、布局还是环境中,都要做到低碳环保。

博物馆的建造和展陈中要用低碳设计。博物馆在建设时,就要考虑低碳设计。如首都博物馆在建设时,就设计安装了太阳能电池,供白天馆内照明;还设计安装了高达12米的玻璃幕墙,给馆内带来了巨量的自然光。博物馆的低碳设计,奠定了节能减排的良好基础。

博物馆还应该尽量减少对空调的依赖,当停电的时候,博物馆如果过多依赖空调系统的话将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在设计博物馆时,就应该考虑尽量减少安装空调系统,建立低碳的、小范围内的气候条件,如把展厅的面积相对缩小,这样的话只要控制相对小范围的空间就可以保证展览的条件。同时,也可以在博物馆里加强内外之间的保温效果,这样的话就可以保证内外之间的冷热交换,从而减少能源的使用。博物馆里的照明在一定时间表中自动调到比较低的水平,这样就能减少耗电量。等等低碳设计,在博物馆未建造时,就应该充分考虑,以保证低碳环保的实现。

4.低碳宣传教育方面。博物馆是游客参观活动的场所,人来人往比较多的地方。在这样一个活动场所中,开展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活动是很好的场所。低碳经济、低碳理念是全社会一起努力的事情,只有全社会一起共同努力,才能搞好低碳经济建设。对于全社会加强低碳理念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社会是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对于全社会成员接受低碳教育,形成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很有必要。如何让低碳引领我们的生活,很多博物馆早就行动起来。例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低碳生活,能减排”主题科普展;青岛市“我的低碳生活”启动仪式在奥帆博物馆举行;浙江自然博物馆举办了“让地球更健康——低碳行动从我做起”活动等等。将低碳理念灌输到每个游客中,逐渐形成一致的、有效的符合低碳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博物馆还可以与中小学校联系,对青少年进行低碳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低碳环保生活从我做起”的活动来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倡议学生及家长们选择集体乘坐学校大巴出游,不选自驾车;选择自带水壶,不选瓶装水或饮料;选择带手帕,不选一次性纸巾;选择布制餐布,不选一次性餐布等等。此外,博物馆还可以与周边的社区、机关、企事业联合起来,使低碳环保意识得到加强,传递绿色环保理念,进一步推进低碳经济向前发展。

四、结语

博物馆虽然不是“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但它带头做好节能减排、建造低碳博物馆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对于推广“低碳经济”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全世界兴起低碳的热潮,低碳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未来的博物馆是低碳经济宣传的窗口,博物馆要因地制宜来推广低碳经济。要持之以恒的去推广宣传低碳环保节能理念,它将在推进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博物馆里推广和提倡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节约能源、节约成本之外,更重要的是影响着每一个到博物馆来参观的游客,将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理念灌输其中,为低碳经济的实现作出了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周宏春.低碳经济学:低碳经济理论与发展路径[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5)

[2] 石培华等.旅游业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政策技术体系与实践工作指南[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7)

[3] 郭向楠.建设低碳大学校园的若干方向[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8)

[4] 洪恩.浅析低碳与博物馆结合可行性.经营管理者,2011(8)

第7篇:生态博物馆概念范文

关键字:规划布局景观设计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甘霖镇小黄山文化公园商贸综合体概念性规划设计规划总面积约84公顷,其中河道12公顷。规划博物馆及其周边景观用地约3公顷,入口广场景观9公顷,滨河景观绿化6公顷,住宅及商业用地50公顷,其他用地4公顷。博物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二、规划理念——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个性追求的尊重、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对自然生态的尊重是这个时代人们所普遍认同的价值观。那么作为时代文明指针的文化类项目,毫无疑问,成了这个时代精神的缔造者和倡导者。因此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历史、传承文脉、富有个性”是当今城市的内涵所在。其外延是由一系列建筑语汇的组合所表达的富有感染力的城市环境空间。由此我们提出本案的规划理念——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

现代骨:规划体现现代社会、现代城市的精神面貌,体现城市经济科技的先进思想。

传统魂:设计体现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体现小黄山遗址的历史与文化。

自然衣:设计体现空间与环境的有机关系,体现建筑与自然的有机关系。

三、规划设计原则及出发点

1、生态共享原则:充分考虑城市气候,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项目和区域的和谐共生。2、弹性布局原则:有一个弹性的规划布局,能适应综合的发展,灵活应对项目的发展变化,便于逐步实施。3、历史文化原则:尊重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小黄山历史文化,规划一个有精神气质的大文化公园场所。3、以人为本原则:应探讨高科技从业人员的思维特质,创造适宜工作,生活的环境。4、符合规范原则:既要最大限度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又符合规划要点和消防等规范要求,各项设计指标符合国家强制性规范要求。5、造型设计:充分考虑沿湖景观,注重项目形象的展示。

四、规划布局及景观、建筑设计要点

方案设计力求贯彻规划理念及建筑的个性色彩,遵循“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设计思想,将本公园项目打造成一个“人本”思想浓郁的、舒适健康的、生态而绿意盎然的、良好归属感的、品质优良的城市空间呼吸环境,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展现城市形象,进一步扩大社会知名度。将本地块作为一个由同质人群、绿色环境和建筑组成的生存共同体,既有机结合、共生共荣,具有协调和同质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以此来规划构筑本地块的空间结构和建筑布局。突出外部空间及环境的整体设计及安排空间及景观序列,使其丰富生动、错落有致。规划立足于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及城市法规的相关规定,充分体现新世纪现代城市居住与生活休闲的高品味形象。在解决实用问题的同时,发挥设计师的创造才能,面向未来,实现具有健全的生态系统和良好的环境质量,创造具有优美环境、舒适、功能良好的厂区,具体原则如下:通过该地块的开发,将其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集生活居住、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的现代化文化商业综合体。加强住宅区的城市设计,力求塑造一个兼有标准高、功能多、环境美三个特点。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现应付对市场变化的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功能分类、建筑与景观的空间关系,对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等进行统筹设计。

本案设计中,把博物馆用地规划在用地中湖的西南角,与入口景观广场相连,与湖泊取得和谐共生的关系,而通过人流的引导,到博物馆用地也达到了空间的,并且此区域可以作为本项目的画龙点睛之笔成为城市的亮点,代表了城市名片。住宅区域规划高低错落,形成富有变化的天际轮廓线和城市空间景观层次。沿河设计4层住宅,中部以6层为主,后排设计高层,从实现角度可以达到湖泊的最大利用率。中间区域也穿插些许高层,使得建筑具有跳跃性,形成城市良好的氛围。道路交通组织上,只在住宅区内设计机动车道,沿河设置隐形的机动车道,满足消防的同时并不破坏景观。

地块力求塑造一个理念新颖、布局科学、交通合理、环境优美的文化商业景区,项目主题明确,突出历史与文化特性,形成整体的空间环境形象。设计应力求继承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并体现生态科技新城的风貌。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变化、丰富、便民为主体。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城市文化的延续。其设计特点有: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城市市民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优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木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公园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公园之中道路力求变化多端、曲径通幽。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厂区的绿地形成组团绿地体系。绿化景观设计围绕文化内涵,营造出品位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弧线的大面积使用,使得景观的个性尤其鲜明,而这曲线的意向和水、莲融为一体,这种柔美和博物馆体现出来的刚劲有利的刚美,相互对比,使得博物馆的印象更加突出,在整个项目当中呼之欲出。石、莲的气质正代表了勤劳的城市市民厚重深沉的男性性格和柔情内敛的女性性格特征。

第8篇:生态博物馆概念范文

把相邻与相关的大大小小的村落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有助于村落人文的相互支持以及历史记忆的传承与传统生命力的保持。相反,一刀切地将所有村落孤立地“保护”起来,难免会走向标本化和景点化。

露天博物馆,是把散落乡野的零散又珍贵的民居收集起来,集中保护与展示,它的意义是将最难保存的人类遗产――历史民居及生活细节保存下来。

必须强调的是,历史建筑只有原址保护,才最有价值。当然,如果无法在原地保存,我们不能让它们“坐以待毙”。在此背景下,采用露天博物馆方式集中保护并加以利用,确实是最佳的选择之一。

目前,我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是采用名录制,即“名录保护”,就是将传统形态完整、遗存丰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一个个甄选和认定下来,列入名录,加以保护。这种方式对传统村落保护来说,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然而,这种方式是否可以“包打天下”?还有没有“名录保护”涉及不到的领域,需要其他方式来辅助?

随着整个社会文化自觉意识的不断提升,对传统村落价值认识的日益提高,人们努力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寻找更全面、更有效的解决良策,一些新的保护方式已经悄然出现。值得关注的有两个方式,一是“古村落保护区”,一是“露天博物馆”。

推行古村落保护区 避免标本化和景点化

古村落保护区是指将一个区域内形态相同、人文相关的一些村落(古村落群)整体地保护起来。这些村落有的已经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有的没有列入,但它们是一个家园化的历史群落,通常称为“古村落群”。非群落的传统村落适宜于单体保护;“古村落群”则可采取保护区方式。

虽然,每个村落看上去都是个体,但实际上,村落之间的历史生命彼此相关。在一些地域内,往往相邻的村落在创建及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共同的历史命运、自然变迁、族群演化中或分或合;在相同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民族背景和生活方式中,共享着一致的民俗文化。对这种“古村落群”,如果采用单一的个体化保护便会割断它们的历史脉络,使其人文变得孤立而单薄。相反,如果把这些相邻又相关的大大小小的村落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则有助于村落人文的相互支持以及历史记忆的传承与传统生命力的保持。我国非遗保护就确定了一些“文化生态保护区”,效果很好,避免了单一的“名录保护”把非遗与其文化土壤割裂开来的问题。我们可以想象,一刀切地将所有村落全都关上门孤立地“保护”起来,日久天长,就难免会走向标本化和景点化。

当然,绝不是所有的传统村落都要设保护区,这是有条件的。保护区所指的“古村落群”,必须包含两大元素:首先必须有列入国家名录的传统村落,无论一个还是多个,这是重点。其次,周围尚有一些村落,虽然未列入名录,但与列入保护名录的传统村落在历史人文上相互依存,文化生态保持较好。这样的“古村落群”才适宜于建立保护区。

这些年,有些地方虽然没有使用保护区的概念,但对这种“古村落群”已采取整体或连片的保护方式,比如江西的婺源地区、浙江的松阳地区和黔东南的一些苗寨、侗寨等等。这些地区通过对一个个“古村落群”集体的人文力量进行自我的凝聚、互补与强化,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是古村落保护的成功典范。

近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召开的全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会议上,沙河地区政府起草的一份“沙河古村落保护区”的计划书引起了我的兴趣。沙河地处太行西麓,依山建村,叠石为屋,民风质朴,人文醇厚,上世纪中期又是著名的抗战红色革命根据地。沙河已有5个古村列入国家保护名录,还有一些村落虽未列入名录,却是这个农耕群落的重要成员,村落之间的环境、历史文化互相映衬,命运攸关,所以连片和整体保护非常必要。河北省保存较好的“古村落群”不止于沙河,还有涉县、井陉、蔚县等地,也同样适合采用“保护区”的方式。当然,这样的“古村落群”在我国其他省份与地区也有一些,而且有些地方政府已经主动提出要建立古村落保护区了。

可以说,古村落保护区是地方政府的一种主动创造,是文化自觉的表现,也是符合传统村落自身特点的科学的保护方式,应得到各界的支持。

加快建立露天博物馆 以利集中保护与展示

露天博物馆是一种收藏和展示历史民居建筑及其生活方式的博物馆。

它最早出现在欧洲工业革命纵深发展的时代。那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急剧变化,城市与乡村不断翻新,历史建筑被抛弃,民居更是首当其冲。有历史文化眼光的人们开始搜集这些“行将灭亡”的老屋,作为先人的人文见证与历史财富,辟地重建,集中保护,称之为“露天博物馆”。

最早的露天博物馆建于1891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吉尔卡登岛。近百座由各地迁移来的古代民居,被错落有致地陈放在一片草木丰盛的坡地上。在今天看来,很像一个古老的村镇,房舍、教堂、粮仓、杂货店、作坊、磨房、畜舍、马厩,应有尽有,室内还有着昔日特有的生活物品,充盈着那时的生活细节。经过了一个多世纪,这里所有的树木都成了古木,深郁的光影里也已有了历史的气息。一些建筑里还安排了古代手艺的活态演示,如陶艺、织布、木刻、食品制作等等,以展示他们祖先的生活情态。

这种露天博物馆的出现,立即唤起了人们保护传统民居的文化自觉。数年之后,丹麦人在其北部的奥胡斯、荷兰人在阿纳姆的郊区相继建成了展示自己先人生活方式与场景的露天博物馆。如今,世界上这种露天博物馆愈来愈多。从欧美到日韩,从俄罗斯苏兹达里的老木屋博物馆到泰国的老屋博物馆,这种露天博物馆的意义是将最难保存的人类遗产――历史民居及生活细节保存下来。

这种保护方式对于我国来说,就更加迫切和必需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国自2012年启动的传统村落名录认定,对各地农耕家园的保护具有决定性意义。但这项工作只是对历史遗存整体保存较好的村落而言的,对于整体保存不好的村落,名录不收,也就不在保护之列。如果一个村落大部分民居都已翻新,却还残留着一座祠堂,一座戏台,两三座民居,很经典,又很有历史文化价值,怎么办?在一个已经“改天换地”的环境里,孤零零的一两个老民居很难保存,最适合的方式正是露天博物馆,也就是把这些散落乡野的零散又珍贵的民居收集起来,加以集中地保护与展示。

本世纪以来,这种尝试已经开始。比如晋中的王家大院和常家庄园,就是利用已经残缺的古代庄园为骨架,将周边地区零散的历史民居移入,集中而整体地加以保护。再比如私人出资建造的西安关中民居博物馆和安徽蚌埠的民居博览园等,都是将散落四方、无人理睬甚至危在旦夕的民居收集起来,易地重建,精心修缮,达到了很好的保存效果,同时又能供人欣赏传统和认识历史。当然,易地重建的原则有如文物的“落架重修”,必须坚持历史的原真性。虽然露天博物馆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但不能只为旅游效益而妄加“改造”,其最终目的还是要以保护文物为主。

还必须强调的是,历史建筑只有在它的原址上才最有价值,不能为搜集它而搬走它。可是,如果无法在原地保存,我们当然不能让它“坐以待毙”。采用露天博物馆的方式来集中保护,并加以利用,确实是最佳的选择之一。

第9篇:生态博物馆概念范文

由于建筑表现形式过于复杂,使得当今建筑师往往无法根据传统的设计模式来反映设计思想和表达设计成果。此时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尖端科技领域,将参数化几何控制技术引入建筑设计领域。依赖于计算机迅速而精准的运算能力,数字虚拟技术不断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使得“非线性”的建筑成为现实: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平台的多系统集成协同工作,更高效地控制了设计流程以及形式生成结果,同时也为建筑的数字化建造提供了更准确的信息。在设计程序里面,设计师可以通过输入设定的参数进行计算并产生虚拟的建筑三维模型,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虚拟现实的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Design)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设计的工具,同时它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建筑师在虚拟环境中生成概念,在模型推敲中进行创作与再创作,直至奇思妙想真正得以实现。弗兰克•盖里(FrankGehry)是建筑领域较早引入参数化设计的新表现主义大师,他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图1)以形态表现突出、美学特征前卫而闻名于世。该博物馆的设计建立在150万个电脑模型基础上,被视为是数字时代建筑的里程碑。在设计过程中,盖里先制作出设计对象的手工模型,再用三维扫描仪对手工模型进行扫描,转换成计算机中的三维建筑表皮信息,然后在计算机上设计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最后将完成的三维计算机模型数据输送到数控机床中加工成各种构件,运到现场组装成建筑物。整个过程完全颠覆了建筑的传统流程,从设计到建造全过程都可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2]

非线性的建筑美学

多元化的“非线性”特征摆脱了几何形体的束缚,建筑师终于在方盒子之外找到了一片自由驰骋的天空。这直接导致了当今新表现主义建筑在形式美学上的千差万别,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方向:塑性形体、有机造型和动态构成。塑性形体在表现主义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迪、门德尔松的塑性语言曾经是表现主义的标志。他们的自由线条来自于直觉的表达,来自于内心不可压制的激情。在今天,这种诗化的塑性语言又成为先锋建筑师艺术表现的利器,数字化技术则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在当代著名建筑师中,扎哈•哈迪德(ZahaHadid)可以算得上是最有艺术气质的女建筑师。她的建筑设计放任不羁,从不循规蹈矩,经常创造出令人以想不到的视觉景象。广州歌剧院“圆润双砾”(图2)的构思较好地体现了扎哈的建筑哲学:复杂而动态的流动线性。[3]设计概念来源于自然景观和建筑的美妙互动:前景是河谷地表景观延续的摺线,背景是珠江新城的摩天大楼,主题是“珠江江畔,流水冲刷着一黑一白两块漂亮的石头”,营造出了一种安静、适合于沉思的气氛。我们在赞叹其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也许不该忽略隐藏在光鲜外表之下的事实:正是Rhino、Maya等处于成熟阶段的三维造型软件准确地塑造了砾石柔软、可塑、可延展的空间形态。在全球趋同的大背景下,中国建筑师也和西方建筑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创作出令人瞩目的新表现主义作品。UFO(邵韦平、刘宇光、李干)设计的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图3)是“后奥运时代”北京新的地标建筑。建筑的整体设计逻辑是用一个具有生态功能的外壳——“莫比乌斯环”将实用空间包裹在里面,形成楼中楼的概念,两者之间形成许多有趣的共享与公共空间,用来满足公众的参与和体验。[4]“莫比乌斯环”(Möbiusstrip)本身是一个经典数学模型,其正反相接,上下互承、内外相连的形态,恰好体现了阴阳相生、中西相融设计理念。从高迪开始,表现主义的建筑师就开始关注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有机形体。在现代主义僵死的几何美学的统治下,是柯布西耶第一个完成了富有生命的有机建筑——朗香教堂。进入21世纪,回归自然成为潮流,建筑师从生物体的有机形态中获得启发,依托数字技术,创造出一种类似于亨利•摩尔(HenryMoore)圆雕的高度塑形的有机造型。意大利事务所IaN设计的爱沙尼亚国家博物馆(图4)给人的感觉就像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博物馆与基地内的原生态地貌融合在一起,建筑体量像树枝一般在基地内自然地伸展蔓延,连接着湖泊和丘陵——这正是建筑师的立意所在。[5]博物馆顶部似火山口般的外观形成一种独特的景观,大大小小的火山口有趣地缔结起来,几乎像在月球上一样,这是一种来源于自然的真实。马岩松(MAD)设计的鄂尔多斯博物馆(图5)宁静地栖息在荒芜的戈壁滩上。建筑师的动机是在枯燥的城市内部植入一个自然形态的建筑体。远远望去,鄂尔多斯博物馆酷似一块顽石。外壳上的几个开口像骨头被切掉突起而露出的孔洞,成为几个巨大的采光井。博物馆周围的石板地面像丘陵般微微起伏,高处是犹如内凹洞穴般的建筑入口。“整个建筑完全是不规则的自由流体空间,曲面的形体和穹窿的开口更多地逼近了自然景观,让人感受到仿佛置身山顶洞天的空灵”。[6]建筑师并不一定刻意追求形式的标新立异,但由于他们对自然的偏爱,不经意的把有机形赋予建筑。这其中也包含着对自然和生命的歌颂,因而其形式也具有新表现主义的性质。“动态构成”这个词似乎更适合用来形容扎哈•哈迪德的建筑。她在1983年香港山峰俱乐部的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而成名。这个方案以不稳定的动态构图从多个方案中脱颖而出。维特拉工厂消防站则是哈迪德第一个实施的建筑作品,尖尖的锐角和倾斜的墙体,充斥着不稳定的动态。银河SOHO(图6)是扎哈•哈迪德在北京的一个激动人心的项目,这组融动的优美建筑群不但营造了流动和有机的空间,同时也在与此毗邻的东二环上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地标性建筑景观。设计灵感来自于项目的动态因素—城市的流动。设计通过可塑的、圆润的体量的相互聚结、溶合、分离以及通过拉伸的天桥再连接,创造了一个连续而共同进化的形体以及内部流线的连续运动。这里是动态建筑的“大峡谷”,空间平滑而流动,360度全方位逐层展开,由流动的线条和运动的曲面激活,构成了一个流体运动的世界。纯粹建筑(Pure)的施国平在英国利物浦莫西河观光塔(图7)设计竞赛中,运用数字技术模拟莫西河的潮汐规律,设计出一个以观光塔为主体,多条路径和自然风景板块相互交织的地景公园。[7]任意角度交织的运动的波浪线条从地面一直向上延伸到观光塔,而观光塔的形态好像一个冲起来的的大波浪,拍打着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