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五下数学单元总结范文

五下数学单元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五下数学单元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五下数学单元总结

第1篇:五下数学单元总结范文

(黄诗敏)

在五年(4)班里,有一些同学在成绩方面为我们班争了光,如:吴丽钧、黄俊航、黄韵营等等。而又有一些同学虽然学习不是很好,但是他们在劳动方面为班做了贡献,比如:覃湘灵、陆曦宁、黄伟锋等等。

我在班里面的贡献也不少哦!这个学期的语文成绩为班贡献了6.5分,数学为班贡献了12.7分,英语成绩为班贡献了13分,所以我一共为伴贡献了31.2分。在统计了我语、数、英这个学期为班贡献的分数后,我觉得我在班里的贡献也挺大的,我在班里也挺重要的。

第2篇:五下数学单元总结范文

作者: 詹啸萍

据很多同学反映,在初中数学成绩还不错,但一进入高中就一落千丈,即是很努力了却还是成绩平平、不得要领。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因此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特别是高一年级,进校后,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再加上立体几何,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来,这就使一些初中数学学得还不错的同学不能很快地适应而感到困难,为了让同学们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下就怎样学好高中数学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改变观念

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中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既使是这样,对有些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例如在初中问|x|=2时,x等于什么,在中考中错的人极少,然而进入高中后,老师问,如果|x|=2,且x

二、提高听课的效率

学生学习期间,在课堂的时间占了一大部分。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的科学。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使得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打牌、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喘嘘嘘,或不能平静下来。其次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数学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

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老师讲课中常常对一些重点难点会作出某些语言、语气、甚至是某种动作的提示。最后一点就是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三、做好复习和及时总结

1.做好及时的复习。课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单元复习。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3.做好单元小结。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四、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第3篇:五下数学单元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材;教法;学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3-078-1

一、首先是教材的变化

1.表现在概念上。

进入高中后,同学们觉得数学的概念不易理解。初中教材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结论容易记忆。而高中数学概念抽象,逻辑性强,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明显提高。这一变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部分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进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2.表现在语言上。

从集合与函数这章开始,一些数学符号,将繁冗的语言表示得即简单又精确。

例如,空集可以表示方程无解;再如,设方程组2x-y=5

5x+y=16 的解集是F,方程2x-y=5与5x+y=16的解集分别是M与N。若我们要表示出F、M、N之间的关系,用集合语言很容易,即F=MN。

3.表现在内容上。

高中数学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需要我们综合运用。

二、其次是教法的变化

初中数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来弥补不足。但是进入高中后,数学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不断提高,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侧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三、再次是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部分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独立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较差,满足于知识的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到了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针对上面的几个变化,下面从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几个常规步骤方面谈一谈,提出几点建议:

1.透彻领悟所学知识。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这就需要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上下大功夫,不仅要弄清数学概念的实质,还要弄清概念的背景及其与其它概念的联系。

2.科学地对待预习。对于一部分数学基础不太理想的同学,笔者主张课前预习。正确的方法是先不打开书,设想这节课的内容、结构,然后打开书;看到要对某个概念进行定义,马上盖上书,自己试着定义一下;看到一个定理的第一句叙述,再盖上书自己猜想它的结论;看到一个公式时,也是这样。看到例题时,先不要看解法,自己先在纸上把它做一遍,再与书上的解法进行比较、思考……这样的预习,无论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对思维的训练,都是有益的。

3.提高听课效率。高中学习期间,学生在课堂的时间占了一大部分。因此听课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效果。笔者认为,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吁吁,不能平静下来。

其次就是听课。听课,重要的不是“听”,而是“想”。听是前提,随之是积极地思考。要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教材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四、重视复习和总结

1.及时做好复习,听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

2.做好单元复习,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

3.做好单元小结,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第4篇:五下数学单元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2单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8-0020-03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由卢江、杨刚任主编,王永春、陶雪鹤任副主编,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的同志们,在大量调研、实验和广泛征求全国城乡第一线的教师、教研员、教育工作者的意见下,在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基础上,编写了《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经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正式发行。现将《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做一介绍。

一、教学内容介绍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的变动

这册教材的内容安排,以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扩展知识的范围,体现鲜明的时代感。与现行实验教科书相比,其主要变化有:

(一)加强了准备性,为进一步学习做了很好的准备

1.把实验教材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一个单元为“准备课”。学生入学前已接受了学前教育,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老师要心中有数,因此安排了“准备课”。

“准备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数一数”,保留了“开学图”和“数一数”、“认数”、“读数”的内容,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读数的情况。第二部分“比多少”,保留了“同样多”“多”“少”,充实了内容,增加了练习一。

2.将一年级下册的“位置”提到一年级上册,做为第二单元。讲了“上下”“前后”“左右”。

(二)降低了有关知识的难度,更适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1.在第二单元“位置”中,原实验教科书中‘左’‘右’的相对性和位置删掉不讲。

2.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只讲立体图形,原实验教科书中认识平面图形删掉不讲。

3.第七单元“认识钟表”,只认识整时,原实验教科书中认识半时删掉不讲。

4.删去了“求未知数”的教学内容,只是在练习中渗透了这样的练习题目。

三、新教材的编排特点

这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了现行实验教科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写。力求使新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和环境。

新教材在编排上更加体现:

(一)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如数和计算的知识,认数是计算的前提,计算又有助于加深对数的认识。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采取逐步扩大数的范围,同时结合数的认识学习一些基本的计算。仍然按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的原则编排,把“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为: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又把“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为两段进行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三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五单元)。在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分为6、7的认识和加减法、解决问题,8、9的认识和加减法、解决问题,以及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三段教学。

如几何图形,先认识“上” “下”“前”“后”“左”“右”(第二单元),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和练习经常用到这些知识。再直观认识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本册只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第四单元)。

(二)加强了知识的整理

整理是对学过的知识重新回顾,它更多的是加深理解、扩大联系,进一步提高掌握水平。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查缺补漏,更好地全面落实知识、技能掌握的教学目标。

整理知识的过程,就是形成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教材给出了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后边知识的整理,又是前边知识的完善。

大单元都安排了整理和复习,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增加了整理和复习。如P32页3题,P69页第5题的整理和复习。2题是10以内加法整理,3题是10以内减法的整理。再如P101页第8单元的整理和复习,1题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

(三)增设了教学的背景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教材安排了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的数学背景知识。

如:P60页以“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算筹。P72页以“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了象形数字及计算。P85页以“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

(四)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第5篇:五下数学单元总结范文

我们都知道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

一、指导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的科学.

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使得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喘嘘嘘,或不能平静下来.

其次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等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数学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

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特别注意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

老师讲课中常常对一些重点难点会作出某些语言、语气、甚至是某种动作的提示.

最后一点就是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二、指导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做好及时的复习.

课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

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单元复习.

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3.做好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

(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三、指导做一定量的练习题

第6篇:五下数学单元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 Excel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运用Excel软件学习数学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使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有可观性,也可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复杂的数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使同学们树立正确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工具解决问题的理念,培养同学们的数学实践能力和探究新知识的意识,同时也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数学学习中实践了Excel的多种用法,了解到它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广泛用途,比如作各种函数的图象、解决高次或者不熟悉的方程、数据回归分析,实验模型构建等,Excel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技巧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简要介绍我在Excel应用时总结的一些小的经验,希望可以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参考。

1 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

数据统计时,由于数据较多,方差、频数、误差等的计算非常麻烦,而利用Excel软件解决可比较容易,其步骤可以简化为:

(1)搜集并记录样本数据。

(2)在所记录的大量数据里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再求出极差。

(3)确定数据中的组距和组数,将组数控制在5~12组。

(4)然后算出每组的频数,得出频率分布表,这个步骤比较麻烦容易出错,需要注意一下。

(5)最后建立直角坐标系,画出最后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这就是我总结出的用Excel软件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其他统计问题类推。

2 借助Excel软件解决函数问题

高中数学学习中常常有画各种函数图像的问题,手工作图需要列表,描点,连线。此种传统手法比较烦琐并且不够严谨,有些误差就会丧失图像的准确性,这样用坐标纸一点点描绘的手工作图方法经常导致计算的疏忽,画不出平滑的函数曲线。而Excel软件可以制作我们需要使用的各种数学函数。比如说三角函数,就完全可以在Excel的功能栏中找到Excel函数和Excel图表功能来描绘出函数图像。 下面以制作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图像为例简要说明函数图像在Excel中的描绘方法。

步骤一: 打开Excel工作簿,出现sheet1工作表,在工作表的单元格里输入相关数据。

步骤二:在第A2与A3单元格里分别输入SIN函数和COS函数(因为SIN函数和COS函数在Excel中是以弧度值来定义的,所以如果是角度值,需要转为弧度值)。然后分别将两个单元格的公式复制到N2和N3就可以得出函数公式。

步骤三:选中制作函数图像所需要的表中的数据,单击Excel功能栏上的插入图表,点击图表类型,选择XY散点图选项,然后再点击右方的子图表类型,选择无数据点平滑线散点图选项,点击下一步就会出现一个图表数据源的窗口,然后不需要任何的操作,直接单击下一步,这就是选择图像类型。

步骤四:关于图表选项的操作,图表选项的操作是制作函数图象的至关重要的步骤,步骤三之后首先为图表命名一个标题,例如取名为“正弦函数图像和余弦函数图像”;建立坐标轴就可以了,不需要在进行任何操作;然后可以做出网格,同样也可以取消网格线;作图例,图例可以根据题目的情况来选择位置和大小随意;最后可以标出数据标志。前面操作结束之后单击完成,一幅图像就已经插入到Excel的工作区了。最后可以编辑图像的大小、字体和位置等。以上就是三角函数图象用Excel软件的制作方法。利用上面这种方法还可以制作反比例函数、二次曲线函数等多种复杂计算题型和函数图像的制作问题,借助Excel软件除了可以很容易实现一些复杂的计算外,还可以自动生成频率分步直方图、频率分步曲线、模拟数学实验、建立函数模型等,合理地利用好Excel软件,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更有信心学好数学。如果老师使用好Excel软件可以大量的节省课堂宝贵的时间,而且可以使学生迅速地获得图象并且加深了学生对函数图象及函数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3 借助Excel软件解决方程问题

如何借助Excel软件解决方程问题,应用技巧如下:首先打开Excel工作簿,出现sheet1工作表,在工作表A1单元格里随便写个数字,然后在B1单元格里面输入题中的公式,比如o出的公式为=5x^12+15x^8+x^6+2016*x^4+706*x^2+666*x(看起来似乎很难解);然后选中B1单元格,点开菜单栏里的“数据”一项,选择“模拟分析功能”里的“单变量求解”;这里目标单元格 为B1,可变单元格为A1,单击确定按钮;这时会弹出一个求解窗口,关闭求解窗口,此时在单元格A1里的数字就是求得的x的值。试着做一下吧。

4 借助Excel软件解决线性回归的问题

线性回归,也是统计分析中的一类问题,在高中数学中也占有很大比重。线性回归方程,是根据样本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方式得到一个变量或一组变量的回归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利用Excel软件收集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很容易得出线性回归方程的解。运用Excel软件可以将误差减到最小,寻找出数据的最佳匹配函数。 具有强大的快速计算的功能,让我们解题更便捷,为高中生节省出更多宝贵的学习时间。

5 Excel在几何学习中的运用

事实上我在学习几何知识时运用Excel也是相对较多的,在Excel中几何充分展现,条件可以展示出来,我们可以加深对几何图形和几何问题的理解,使学习和解题过程更便捷。借助Excel模拟数学实验。数学实验一般是采用专业的软件来进行操作的,但是这些专业的软件往往操作上相对比较复杂,而且多数需要购买使用,不能普及到所有老师和学生。那么我们可以采用Excel软件,利用它所涵盖的函数,和作图等功能,就能快速简单地来进行模拟数学实验,让同学们能比较直观的感受到数学模拟实验过程,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同学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假设例题为小明同时抛五个硬币,然后观察正面朝上时计做1分,反面朝上计做2分,计算五个分数的和,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中,每种情况的可能性各是多少?解题过程:首先还是要打开一个空白的Excel工作簿,在出现的sheet1工作表中的单元格A1、B1、C1、D1、E1里分别输入“硬币1”“硬币2”“硬币3”“硬币4”“硬币5”,在A2、B2、C2、D2、E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FIXED(RAND()*(2-1)+1,0)”,然后将A2、B2、C2、D2、E2单元格里的公式填充到A3至B2001单元格,此时相当于抛了2 000次硬币。然后在C1单元格里,输入“点数和”字样,在单元格C2中,输入公式“=A2+B2”,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5枚硬币朝上一面的分数的和和5枚硬币朝上一面的分数的和。

6 结语

Excel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很多,以上我们讨论了借助Excel模拟数学实验、借助Excel软件解决方程问题、借助Excel软件解决函数问题、借助Excel做函数图像等问题。同学们自己在学习中自主使用Excel更加能够充分的理解复杂的高中数学知识,让我们最为苦恼的高中数学变得具有趣味性,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力平.Excel软件在回归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5.

[2]吴正芳,王敏.Excel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5.

[3]史文红.EXCEL数据处理中的几种可行性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09).

[4]钟琪,何文孝.Excel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技巧[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35).

第7篇:五下数学单元总结范文

一、首先要改变观念

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中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既使是这样,对有些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例如在初中问|a|=2时,a等于什么,在中考中错的人极少,然而进入高中后,老师问,如果|a|=2,且a<0,那么a等于什么,既使是重点学校的学生也会有一些同学毫不思索地回答:a=2。就是以说明了这个问题。

又如,前几年高一年级的一个同学在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以后,曾向老师提出“抗议”说:“你们平时的作业也不多,测验也很少,我不会学”,这也正说明了改变观念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

二、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学生学习期间,在课堂的时间占了一大部分。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的科学。

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使得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打牌、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喘嘘嘘,或不能平静下来。

其次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数学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

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 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

老师讲课中常常对一些重点难点会作出某些语言、语气、甚至是某种动作的提示。

最后一点就是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三、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做好及时的复习。

课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

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单元复习。

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3、做好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 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

(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 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四、关于做练习题量的问题

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我认为,“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而对于中档题,尢其要讲究做题的效益,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你今后的学习。当然没有一定量(老师布置的作业量)的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也是不行的。

第8篇:五下数学单元总结范文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课内、课外和课后三方面入手:

一、课内方面

除了要重视老师的教学方式.也要尊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步骤,其中某一特定步骤称为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包括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指导自主学习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且富有个性地学习,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还要鼓励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经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三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独主、互不相容,也可以相互运用.具体措施有:

1.开始阶段

关健的一环就是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并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反省认知”和不断改进的能力,从而达到不完全依赖老师也能把功课学好的目标,这一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归纳为培养五种能力即:能分析关键字句和符号标记;能读懂字意,句意,式意,例题意;能分析写出标题;能找出教材中的主要句段;能用不同颜色笔画出重点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到“三读”.第一遍粗读:即扫清文字、符号障碍,了解本节大概内容.第二遍细读:即读句,逐句解释,把课本中某些省略了推理依据或中间运算补写出来并对课本中重难点加圈加点作记号,第三遍精读:即在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知识,完成练习后,再重点分析关健词,重点句子,归纳总结和写学习体会,教师常采用提问,抽查等方式进行检查,并注意与家长逐步配合逐步培养.上课时大至步骤如下:

①开始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自学提纲进行讨论小测,约二十分钟,练习做完自检或他检相结合.

②教师用十分钟左右答疑精讲.

③用十分钟左右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④用五分钟左右由学生或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总结经验,调节学习行为.

2.经过一般时间后

①先按照好中差组成的学习小组讨论解决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约十分钟,课前预习中的内容包括课程内容及课后练习和自己学做教具.

②由小组长或教师解答小组不能解答的问题,因势利导讲解重难点内容约十五至二十分钟,如果问题小组能够解决,由小组长或其他同学上讲台讲解例题,能够用教具讲解的尽量由学生用自己做的教具讲解.

③用十分钟左右做教师或学生出的自测题,自测题的内容不宜过多,难度适中,做完后由学生交换批改订正,教师抽查部分自测题,了解存在的问题.    ④小结由教师或学生进行总结约五分钟,最后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学生作业要求学习小组长超前一课时把学习小组好中差(3人)的作业批改好,填好反馈 卡,教师抽部分作业了解存在的问题.每学一单元之前与之后均开设导学课与归纳总结课.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自学,讨论,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自己写章节单元小结,整理知识结构.上课一些较容易例题及黑板上练习答案,可由学生上讲台自己讲解、订正,尽量做到一题多解,开拓思路.

为此,教师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启发”艺术和技巧,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始教师可出自学提纲到后面渐渐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出.

二是课堂上严格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出现错误或易混淆之处要讲;学生新旧知识断线之处要讲;学生解答不完整、知识抓不到要领、思路阻塞之处要讲.三不讲是:已学懂的内容不讲;似懂非懂的内容不讲,通过组织讨论解决;没有熟练的技能技巧不讲,组织他们练习.

三是特别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有意识地观察他们看书和做练习,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逐步改变他们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

四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布置少量或不易出错的作业,形成良性循环,尽量发挥他们的闪光点.每单元考试后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作评价.如是否有进步,主要在哪些方面出错了,有错之处要求“错一做三”,对于不及格的同学可以进行补考.

二、课外方面

1.学生课外预习的练习可分层布置:差生及中等生布置做A组作业,优生做A组及B组选做题.书本上较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直接解答在书本上,需书写过程的习题做在练习本上若遇到不会做的抄在练习本上,留出相应的写作.

2.鼓励学生课后预习时提出问题记在笔记本上,好的提问可由小组长把原题记在数学科代表的本子上,可适当加入学期平均成绩.

三、课后方面

课后自主学习教师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询数学资料、史料拓宽视野,节假日鼓励较近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中等生一起到优生家中合作学习、互补学习,及时解答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教室黑板可设立一块数学园地,每天小组长轮流更新一道习题,习题允许出自于课本但不得重复.

第9篇:五下数学单元总结范文

1.改变观念

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中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既使是这样,对有些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例如在初中问|a|=2时,a等于什么,在中考中错的人极少,然而进入高中后,老师问,如果|a|=2,且a

又如,前几年北京四中高一年级的一个同学在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以后,曾向老师提出"抗议"说:"你们平时的作业也不多,测验也很少,我不会学",这也正说明了改变观念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

2.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学生学习期间,在课堂的时间占了一大部分。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2 听课过程中的科学

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使得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打牌、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喘嘘嘘,或不能平静下来。

2.3 听课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数学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

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4 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

老师讲课中常常对一些重点难点会作出某些语言、语气、甚至是某种动作的提示。

最后一点就是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3.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3.1 做好及时的复习

课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

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3.2 做好单元复习

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3.3 做好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

(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