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再别康桥读后感范文

再别康桥读后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再别康桥读后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再别康桥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情感渗透

一.情感渗透于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作用

1.为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提供保障

对于情感渗透而言,其本质是情感教育,实施于中职语文教育中便属于一类教学方法。中职学生的主要特点是自尊心强、情绪波动大、不够成熟、学习目标有待教师指引等。既有利的一面,又有弊的一面。将情感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则能够使学生健康情感得到有效培养,进一步使学生维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此为学习目标的明确提供良机。

2.使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能力加强

从小学到中职,学生学过很多诗词歌赋。众所周知,诗词歌赋是讲究情感流露的。倘若我们在阅读、赏析诗词歌赋过程中,能够流露真实的个人情感,便更容易感受作者的情感,进一步便能够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主要信息加以获取。基于整体层面分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使学生情感得以流露的基础上,快速进行课堂学习,从而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及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情感渗透于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结合上述分析,认识到将情感渗透于中职语文教学中价值作用显著,为了使情感渗透的价值作用有效表现出来,还需要借助各种积极手段。本人认为,需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才能够使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得以有效发挥。

1.创设教学情境,为情感渗透提供渠道

教师便需要在课前搜集与教学内容及主题有关资料,同时结合多媒体手段,创设利于情感渗透的教学情境,如通过多媒体播放《再别康桥》、《六月荔枝丹》等文学作品,以视频、朗诵作品等方式,使学生视觉、听觉产生触动,从而为情感的自然流露打下基础。如此一来,能够起到两大方面的作用:其一,使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其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使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2.教师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激发个人情感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需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这样才能够为学生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提供良机。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引导者,需起到示范作用,在挖掘语文教材实用性高的内容上,借助生动、情感激昂、热血澎湃的语言进行语文阅读。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例,在朗读语句中,语气便需激昂、生动,能打动学生,这样才能够带动学生进入教学课堂,在学生个人情感得到有效激发的基础上,便能够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机。

3.拓展课外阅读,使情感得到全方面渗透

可在班级内设立图书角,教师以正规、可行的渠道搜集文学名著,放置图书角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课外阅读计划,比如:自主选择图书,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比如将时间设置为一个星期、半个月或者一个月,读完后让学生写读后感。又如:组织开展朗诵比赛,学生可以自选课外阅读经典段落作为朗诵的材料。显然,无论是读后感还是名著朗诵活动,都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有利手段。基于整体层面分析,拓展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全方面渗透,从而为学习到更多、更有深意的语文知识奠定良机。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传统模式下中职语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端,要想使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融入有效的教学方法显得极为重要。而在中职语文语文教学过程中,采取情感渗透手段,则具备许多优势。但是,这属于一项系统化的教学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如创设教学情境,为情感渗透提供渠道、教师起示范作用,带动学生激发个人情感以及拓展课外阅读,使情感得到全方面渗透等。除此之外,本人认为,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在情感渗透教学中,注重师生双方之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使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园园.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100.

[2]苏枫.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J].黑河学刊,2013,05:132-133.

第2篇:再别康桥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中学语文;教学

哲学原理说:“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属于外因,学生的自身努力属于内因,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就得内外因共同作用。中学学生身体、智商和情商都处于发育阶段,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并沉浸其中,各种媒体对中学生患上网瘾的报道也是屡见不鲜,同时,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经在校园内外普及,课堂教学已经无法逆转科技发展的潮流。

一、对多媒体和网络的认识

多媒体包括幻灯片、图片、视频、录音等,有效利用多媒体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制作多媒体的素材大部分来源于网络,学生同样需要网路查询学习资料或交流学习心得等。但很多家长、教师把网络划入坚决禁止的行列,电视或报纸上的“网游”、“网瘾”新闻也让他们谈“网”色变。因此,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网络,扬长避短,合理利用的网络优势资源,创新课题教学方式。

二、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开展课堂教学

1、提升教师备课质量

通过网络可以搜索到大量的课堂资料,针对课文的知识点和难点,获得图片、动画及视频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科学组织多媒体课件。如:怎样用图片才能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怎样利用动画准确的说明问题,怎样用视频演示重要的知识点,怎样引起学生深厚的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互相交流备课经验,吸取百家之长。对比以前单靠教师自己一个人的备课方式,网络无疑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备课效率。

2、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语文作为语言学习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培养人的听、说、读、写能力。中学生生活在汉语言的环境当中,被动的“听”能力触手可及,这里主要探讨说、读和写的能力培养。

首先是培养“说”的能力,也就是表达能力。很多中学生存在不愿意说话的现象,在学校里即使有问题也不向老师说,在家里不愿和父母长辈说话,但在聊QQ时却是神采飞扬,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原因就是对话双方的主体地位不平等,网络交流的双方处于平等位置,谈一些生活和学习上的事心理上没有压力。为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老师和家长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日常多鼓励、多表扬;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创建聊天群,鼓励学生加入,可以用文字、语音、表情等多种聊天方式,学生们也会大胆开口,逐渐引导学生在公众场合讲话或与其他同学辩论。

其次是培养“读”的能力,也就是阅读能力。学生每天接触的就是课本上的课文,反反复复就是那么几篇,时间长了容易心生厌烦,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应该经过大量的实践来培养,也就是多读。网络提供了一条新的阅读方法,它具有强大的搜索引擎,可以剔除无用的信息,它有便捷的摘录、标记方法,省却纸笔的烦恼。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只要教交给学生信息搜索、甄别、保存的方法,学生就可以有大量自己喜闻乐见的课外读物,自己可以制作多媒体收藏,学习的兴趣得到大大激发,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再是问题。最后是培养“写”的能力,也就是作文能力。作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师生都倍感头疼。很多中学生感觉作文“无话可说”,写作文的时候都是硬着头皮去写,一边写一边数字数,直到凑够字数才大松一口气,这样的作文质量可想而知。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作文题目学生不感兴趣,没有生活体验和感性的认识,在写作文的时候感觉很难受,很被动。而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感觉“有话说不出”,不知道该怎么写,一口气憋在心里。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不强。归根到底,都是写作欲望不强造成的。多媒体和网络能够改变这种局面。通过网上的图片、视频等,可以让学生对作文题目有感性的认识,这样在写的时候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同时,鼓励学生经常更新QQ签名、微博、博客、日志等展示自我,让学生学会在有限的字数范围内表达自己的心情或者对事物、对生活的看法,哪怕不是在电脑上而只是在作业本上一种形式的体现,都能让学生乐于每天记录和表达自已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积累和沉淀下来,不仅是各种作文命题的最佳素材,还是有真情实感的、需要表达的写作欲望,实现学生从“被动写”到 “主动写”的良好转变。比如:学生读了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等诗歌,会被诗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吸引,产生创作欲望,可以更新微博、QQ签名等表达自己读后的心情,甚至可以写日记、读后感等,养成写作习惯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结束语

多媒体和网络所带来的阅读方式、写作方式和交流方式的革命正在引起语文教学的变革。语文教师应该顺应这一趋势,并应积极地迎接这一挑战,以推动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永亮.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2,(43).

第3篇:再别康桥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学习有效性 反思性学习 动机 问题情景 习惯

一、反思性学习的理论依据与现状

反思性教学是最近几年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个热门话题。所论大多是要求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或专业成长上多下功夫,较少涉及到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反思型学习。靳玉乐教授在《反思教学》一书中说:“‘教学’本身就包含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因此‘反思性教学’就应该同时关注教师和学生两个教学活动主体,不仅要关注教师的反思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如何发挥,还要关注学生的反思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如何发挥出来;不仅关注教师和学生在反思性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或特定情景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要关注他们相互作用以达到反思性教学的目的的策略、途径等。”

余文森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因此,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有没有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有效性的唯一指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参与和反思。

笔者常引用苏格拉底的话与学生共勉:“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使他们能够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应对挑战。而在学习中学会反思、善于反思是自主学习的必备条件。

心理学家认为,个人的认知策略和反省认知是构成智力的最重要成分。”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反思是一个可贵的、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是对个体观念行为的再加工过程。”反思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自觉的主体意识,产生自主性学习的要求。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缺乏反思能力,特别是在语文这一特别强调“悟”的学习,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在心理上漠视语文,认为语文花了时间也难以在考试中见成效,不花时间也不见得考不好。如此以来学习语文至多是为了应付老师,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也就不可能进行积极的思考,对学过的知识也就不可能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不可能主动寻找名著等课外书籍来开阔眼界、扩大阅读面,进行自主学习。

二、对反思性学习者的素质要求

高中生随着身体和精神的不断成长,由初中生的感情用事为主上升到理性思考为主,学会具体分析问题、着眼未来、承担责任,而不仅仅停留在凭着兴趣和爱好来学习。高中生的意志力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溺爱而导致依赖心理较强,由于外界的诱惑大而难于抵制等因素,部分学生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表现为意志薄弱,目光短浅,不够吃苦等。意志力的培养是让学生知道“学问是苦根上结出的甜果”,不可能仅凭一时的兴趣和老师的精彩讲解而学习,学习需要成年累月的努力,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反思性学习者应该具有良好的意志力,特别是学习的自制力、自觉性和持久性。

良好的意志力是可以培养的:

1.要有明确具体的目标,比如花一个小时背诵完屈原的《渔父》;每晚睡觉前花十五分钟用“放电影的方法”来回顾整理一天所学;花十周时间看完《红楼梦》。目标明确,才能集中精力,坚持到底,显出成效。

2.要有切实的学习计划。目标一旦确定就要拟定行动的步骤、方法,达成目标的手段等。如,确定一小时背诵时间,尝试背诵、分科回顾,确保语文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3.目标和行动计划一旦确定,就不可以放弃,但可以通过行动的经验反馈而适度修正。比如:发现不需要一个小时就能背诵《渔父》,那么下一次背诵就可以少花点时间,如果时间不够就可以适度延长。

4.善始善终,持之以恒。坡曾云:“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强的意志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5.适时地自我奖励,当完成既定目标之后,应该为自己的付出而获得回报而奖励自己,以便为完成下一个目标增强精神上的动力。作为老师要抓住学生身上的进步点,进行表扬和鼓励。作为语文教师,我曾经将自己的个人诗集奖励给语文学习积极、进步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在年终总结时,我曾经用一部分班费和自掏腰包购买管斌全老师编著的《名可名,非常名——中学生走向成名之路的15堂必修课》一书奖励班级学习优秀的学生。

6.通过历史典故,通过成功人士事迹的介绍,特别是通过努力取得了进步的学生的事例介绍,通过语文教材中的范例让学生懂得成功者的背后无一不是意志力超群的结果,来持续不断地激励学生。

三、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引导与培养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对语文的兴趣

马文驹在《当代心理学手册》中指出: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动机不仅决定着人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还决定着人的学习方向和学习进程,影响着人的学习效果。

王克先在《学习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一个人的学业成绩受着两种因素来决定:一是智力,一是动机。学习本是自动的吸收和积极的反应,不是被动的行为。教师不能给学生智力,更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教师最大的任务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Motivation),给予内在的驱策和激励。动机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

叶圣陶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就会有良好的学习态度,饱满而持久的学习热情。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独特意义和价值,培养正确持久的语文学习动机。为什么要学习语文?不是三两句话可以讲得清的。在每一学年的第一节语文课,我所要和同学们讨论分享的主题就是为什么要学好语文。我曾说道:“眼界决定境界,为什么读书,其实是一个关于眼界的问题,一个关于目标的问题,它将决定你读书时候的心态和境界。被逼的人将读书视为畏途,为生存的人将无暇顾及书籍中散发出来的滋润灵魂的芳香,为心灵自由的人会带着感恩的情怀来聆听先人的抚慰和教诲,为创造奉献的人将有舍我其谁的气概,满怀豪情其乐无穷地从书籍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滋养,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勇敢自信坚强的人并为社会为他人播散出自己的智慧。”

2.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求知欲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求知欲也就不可能产生反思性学习策略。亚里斯多德说过:“创造性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爱因斯坦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也广为引用,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反映了学生对事物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反映了学生在思维活跃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方面的能力。

科学探究始于问题的形成,有了问题才能进行探究。孔子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宋代学者陆九渊也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都阐明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中,应该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学习过程的主线,以问题来促进反思,通过反思来生成更多的新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不断提出问题、不断反思和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反思是借助问题的形式而呈现的,有了对问题的疑惑,才会思考如何解决问题。高中语文反思性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更是为了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方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与思的结合,学习的有效离不开积极主动的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反思,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建构成自己的知识,以便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3.不断变换教学方式,扩充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反思的参照

教学方式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选择,灵活运用并不断变换教学方式,避免教学方式的单调与乏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机,克服学生学习语文的厌倦、消极情绪。如《再别康桥》的教学,在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抓住关键意象领悟中心大意,然后美读——赏读——情读,读得趣味盎然。教《琵琶行》,在学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诗文中的艺术手法或艺术形象,分析描写音乐的方法,然后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要求运用所学方法之一二,写一段描绘所听音乐的文字,写得异彩纷呈;教学《邶风·静女》,重在启发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诗的意境,改写成现代诗歌、散文或小说……想得天花乱坠。语文即生活,扩充教学内容,引进源头活水。笔者为同学们订阅《读者》《课堂内外》《小小说》《作文与考试》等课外读物。推行“一本书主义”,每位同学一个学期精读一部名著,弄透其中的一个人文学典型形象,写一部读后感,让其成为自己的精神后花园和写作资源。学生的知识面宽广了,积累深厚了,学生的联想才能更加丰富,反思才会有借鉴的材料,提升反思的深度和广度。

4.开展反思活动,促进学生形成反思的良好习惯

印度有句古谚: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一个智力上的成就往往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良好的习惯是构成健康人格的基础,而不良的习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发展。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习惯是一个人的道德资本,存放在你的神经系统里。你有了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你有了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养成了反思习惯,就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分析和思考,更进一步地理解问题,优化思维过程;通过反思学习方法、过程和结果,可以培养学生自我调整、自我更新的能力;通过反思可以让学生理解知识产生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萧恩(Donald Schon)在他的著作《反思性实践者》一书中指出:反思可发生在行动前与行动后——“对行动的反思”;反思也可以发生在行动过程中,即实践者从事活动时,他们与情景展开对话,想要当场提出和解决问题——“行动中的反思”。根据这一理论,笔者将学习的过程划分为学前预习,学习中切磋琢磨,学后反思,总结归纳的习惯。

学前要认真预习学习材料,查找工具书,在不理解处提出疑问。学习中与同学切磋琢磨,也可及时向老师请教。《学记》上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之后,特别是一个问题回答之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1)怎样做出来的,反思解题方法;(2)为什么这样做,反思解题原理;(3)有无更好的方法,反思求异思维;(4)能否改变条件变成另外一个问题,反思发散思维。如果题目没有解决,则应该反思:没有解决的原因是什么?以后解决同类问题应该注意什么要点?怎样克服下次不再犯类似错误?一个知识点学完之后,要及时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才能知识迁移畅通,思维活跃,得心应手!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科琴根提出一个ALACT五步反思模式。如图(来自《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王建军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所谓ALACT,就是一个由五部分组成的连环图,这五个部分分别是:1.行动(Action):即学习的实践活动,如一堂课的学习。2.回顾与对比(Looking back on the action):即在行动结束后,对行动进行回顾和分析,尤其找出令人困惑或出乎意料的部分。如没有预习,注意力不集中,知识点没有落实等。3.澄清与丰富概念理解(Awareness of essential aspects):即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回顾和分析,找出影响实践效果的最为主要的问题。4.修改行动方案(Creating alternative methods of action):在上一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其他的行动方案。5.尝试(Trial):重新尝试,这实际上又是一次新的行动。如此周而复始,就构成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连环套,形成良好的学习过程,不断地经由“反思”而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学习效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只讲学习进度,不讲学习效率;只重视知识的学习,忽视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以学生反思的时间,就匆忙开始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刚刚有个模糊的萌芽就被教师接下来的新知识给填压了,很多学生的学习效果始终处于模糊状态,对高消耗、低效率的学习已经习以为常。这是为了成绩而学习的悲哀,这是教师抢占教学时间的悲哀,这是教学内容过多,难度过大,竞争过激烈只以成绩选拔人才的教育方式的无奈。

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留给学生反思的空间和时间,开展反思活动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行为进行反思。在高一高二的时候,我曾经要求学生写反思周记,内容可以使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状况的记录,学习方法的对比和改进、学习过程的反思、学习和生活得失的心理体验、情绪变化,学习生活中的感悟收获等等。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反思内容进行适当的点拨与交流,指导学生依据学习目标进行检查,对学习任务及完成情况、学习方法的运用进行分析,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激励自己,实现自我发展与丰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