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工作交流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民生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年以来,我局按照市、区统一部署和要求,全面组织实施省4项、市4项民生工程,并配合实施1项省民生工程,各项民生工程进展顺利。
1、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年以来,继续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全面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从年月日起,由134元/人.月提高到150元/人.月。坚持“应保尽保,应退则退”,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确定农村低保对象。截止5月底,享受低保对象人数为846人,月份共发放农村低保金51.65万元。
2、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
进一步提高五保供养标准,从年4月1日起,集中供养人均290元/月,分散供养267元/月。截止月底,全区在册五保供养对象72人,其中11人为长龙村五保人员。月份共发放五保供养资9.63万元。
3、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年,继续资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做好对城市低收入家庭(持有《市城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证》)重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并对符合《市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实施细则》规定的救助对象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取消13个救助病种的限制,按个人基本医疗自付费用超过一定金额的比例分别实施分档救助。月份,我区共救助城乡特困群众20人,其中城市19人、农村1人,发放医疗救助资金7.31万元。
4、实施敬老工程
完善居家养老制度,扩大辖区独居老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覆盖范围。年,对居家养老对象按无偿、低偿、有偿三种服务对象进行摸底,月日起,正式开展低偿对象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无偿服务对象的服务标准为每天一小时,每小时10元,低偿服务对象的服务标准为每两天一小时,每小时5元。截止月底,全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共38人,皆为无偿服务对象,月份共发生居家养老资金8.32万元。
5、完善城乡特困群众“阳光”救助制度
根据《市城市低收入家庭专项救助实施方案》,对全市城市低收入家庭,实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基本生活应急、司法、重大节日补助等专项救助,使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基本实现制度化和常态化。月份,共救助对象28户,发放救助资金3.15万元。截止月21日,我区认定低收入家庭1244户。
6、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
镇敬老院规划新建108张床位,开始筹建,月份主体两栋三层楼房土建工程建到第三层,月日封顶,主体完工,现正在实施房屋内外粉刷。
7、加强城市托老机构建设
年增加城市托老机构床位130张,养老院和光明康复养老中心通过租用场地改扩建兴办,月底完成内外部设计改造及内部配套设施建设方案的制定,目前,养老院和光明康复养老中心正在实施内外部改造及内部配套设施建设。
8、加强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社区活动场所建设)
到年底,我区的目标任务是通过新建、改扩建,完成2个社区工作服务和活动用房建设,分别是、社区,新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其中“一站式”公共服务大厅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并具备开展民政、社保、残联、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社区服务信息中心等公共服务功能。
月份,社区工作服务和活动用房改扩建项目,完成立项,月日开标,月日开工建设,月日工程封顶;社区工作服务和活动用房新建,月份完成立项、规划选址和设计方案,月日开标,月底开工建设;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月份制定完善公共服务功能设计方案,月底开始实施,目前其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已完成50%以上。
以上三个个场所建设年9月底前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二、其他各项民政工作:
1、社会救助工作:
认真年元旦、春节期间帮困送温暖工作;慰问年度低收入家庭1157户,173550元,慰问城市低保家庭3016人,535500元,慰问农村低保家庭848人,81622元;;做好救济对象元旦、春节期间一次性救助帮困工作;组织各镇街办低保工作人员参加城乡低保业务培训会。
2、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
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社区服务工作站,5月中旬提出了《关于建立社区服务工作站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组织街道负责人赴区考察社区建设工作;调整提高了全区退养居干生活待遇。
3、福利生产工作:
根据上级的要求,及时开展福利企业年检认证工作。
4、民间组织管理工作:
布置并做好区级社会团体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年检及日常管理工作。
5、双拥优抚安置工作:
完成义务兵及其家属优待金的上报、发放工作和重点优抚对象各类补助的发放工作;做好元旦、春节期间优抚对象的临时补助工作;组织开展元旦、春节期间拥军优属活动,落实区班子领导走访慰问驻区部队及走访部分优抚对象活动;圆满完成全区两年一次双拥合格单位申报工作。
6、认真抓好殡葬改革工作:
5月份召开会议,布置安排城市主干道出殡车辆综合整治工作,积极配合城市主干道环境综合整治,从源头上治理出殡车辆乱撒纸钱乱扔鞭炮的现象,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7、组织开展我区向西南旱灾和地震捐款活动。
动员全区在岗在职干部、员工、离退休人员及辖区单位积极参与此次活动,指派专人负责。此次捐款活动共收到向西南旱灾损款38490元、地震捐款94953.2元。
8、积极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答复工作:
民政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上半年共办理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人大代表建议8件,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政协委员提案2件,内容涉及社区建设和基层政权、老龄工作及社会救助工作等。
三、加强自身建设,切高履职能力。
以民政“提升年”和开展“学、讲奉献、提效能”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关注领导和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作风效能建设,开展能力建设、作风效能建设年活动。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1、做好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社区活动场所建设等民生工程工作,加强指导、监督,确保按时按质完成。
2、加强基层政权与“四优”和谐社区建设,积极开展全省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成立社区服务站,发挥社区职能作用。
3、加快推进“村改居”工作,完善东郊办事处“村改居”工作,全面实行社区化管理。着手启动村、新庙村、联合村和新建村“村改居”工作;
4、整合街道行政区域和社会工作资源,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街道办事处,将矶山街道和凤凰山街道进行合并;
5、继续开展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确保完成“三连冠”创建目标。对驻区部队及部分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慰问,为辖区内优抚对象解决生活困难,提高生活水平。
6、巩固完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高救助水平。
7、做好山公墓扩建、指导工作,积极支持相关重点工程的建设,主动配合区政府做好被征用土地中的坟墓迁移安葬等工作。
我自年担任急诊护士长,经历了我院急诊科从单一的急诊室到功能逐渐完善的急诊科的变革。急诊护理管理工作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回想在这些年的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体会多多,一言难尽。但我想无论科室的建置怎样变化,急诊科的护理管理最终都是在抓三条主线:即团队这条主线,质量这条主线和创新发展这条主线。经验谈不上,只能是一些心得体会,下面就将我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一些体会向大家做一个汇报,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团队这一主线,是一个科室管理的基础主线
其实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个科室的“凝集力”。一个科室的护士长点子再多,设想再好,没有人围着这些设想去努力,是没有用的。护士长作为一个团队的队长,如果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或不能调动绝大多数人的积极性,那么管理工作就非常被动了。科室只会处于一个散、慢、差的状态。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我对“团队“的理解和做法。
1.运用“心本管理”,培养一支积极向上的有战斗力的团队。
俗话说:“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我们这些做护士长的不能仅仅靠“权
力”对护士一味采取强制管理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要把“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从“人”出发的管理理念。不仅要尊重人的内心感受,而且要善于影响人的心灵,从而由心灵的外在感动转化为管理者与员工心灵内在的交流与自觉。举例:与年轻护士谈话。
我们的护理工作琐碎繁杂,加之受学历、分工的影响,护理工作得不到普遍尊重和认可,护理人员本身难以有价值感。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年轻护士,在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形稳定时,人生的盲目、价值的缺失、社会经验的欠缺等一些因素都会使她们丧失工作热情,对工作产生厌烦之心。针对这些阻碍护士发挥工作热情的诸多不良因素,如果管理不从心出发,那么再先进的管理制度也难以发挥出最佳效能。如:,不是还有荣获“奖”的男护士 。
护士工作量大,心理压力也大。他们中间有的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有的渴望得到社会的尊重与理解;有的渴望能外出进修学习等。这就要求我们护理管理者平易近人,缩短与护士之间的距离,深入了解护士思想动态,进行换位思考,找准她们的个人内心渴求,尽量满足护士合理、健康的需要。或者给她们展示自我的机会,体现自我价值;或是通过正式的、非正式的谈话,增进交流与沟通,缓解她们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同时积极寻求让他们能有充电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科室的中坚力量鼓励他们外出进修学习。
在我的QQ空间“学会欣赏”这篇帖子始终被我放在“置顶”的位子,我坚信:“不同的员工是我们团队发展的重要资源,我会试着去欣赏每一位员工,让工作变得更美丽。”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去培养一支积极向上的有战斗力的团队。:
2.权利下放,发挥团队中每一个人的潜能,并将大家的力量统一起来,形成工作的合力。
人们常说我们护士长是一个“管家婆”,科室“吃”、“喝”、“拉”、“撒”都要管,工作既琐碎又缺一不可,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我认为作为护士长,对每一项工作的计划和措施都制订好了,也不一定能保证目标的实现,因为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这两年来,我将科室每项管理工作按照职称高低分配到个人进行管理,既减轻了我的工作量,也激励了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工作目标而共同努力,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3.对抢救仪器的管理:
我将每台仪器分到个人,除了每班常规检查1次外,负责抢救仪器的护士必须每周检查1次,并建立检查登记本,内容包括机器的运转情况、检查时间、使用累计时间、送修时间等。而选择负责抢救仪器管理的这个护士,并不是随意指定的,而是根据职称高低和责任心来选择仪器管理的责任人。对于一些比较贵重和重要的抢救仪器如呼吸机、监护仪、气管插管用物等由高年资和责任心强的护士负责管理。对于低年资的护士适当地分配一些比较简单的抢救仪器管理,如吸引器、洗胃机、氧气筒等。
4.对科室环境的管理
将科室的每个房间包括医护办公室、观察室、治疗室、抢救室、缝合室、值班室等,均安排一名护士负责管理。管理每个房间的护士必须保证房间内的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定期检查维修。如急诊科抢救室和诊断室有很多的纸张,医生们从来只拿来用,不整理,我们就要求房间责任人每周至少要对抽屉的纸张进行彻底清理一次,很好的保持了抽屉内的整洁。
5.设立一名护师负责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督促和检查每月的空气培养,各种1次性物品浸泡、紫外线的消毒情况等,并建立登记本做好记录。
6.设立一名护士负责每月各种文字资料的归纳、整理,护理文件书写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7.设一名总务护士协助护士长负责全科物品的计划、请领、各种仪器的送修和报废。
8.带教方面由护师以上职称者负责轮转护士、实习护生的带教。
包括各仪器的使用、专科技能的培训考核。在带教老师的选择上除了资历的选择,尽可能的让性格温和、有耐心的人负责带教工作。我发现,通过将这些权利的下放,不仅使科室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而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才群体效能,真正做到科室是我家,人人有责,共同参与管理。发挥了团队中每一个人的潜能。作为护士长,只需每月每周定期督促检查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与负责人沟通,既减少了繁琐和零碎的工作,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质量这条主线,是管理的核心主线。
质量在任何一个单位或一个企业可以说是生命线,我们的医院没有质量一切就会随之而来,医疗纠纷会越来越多,病人会越来越少,经济会逐步滑坡。抓质量的方法很多,各有各的抓法。我认为必须树立几个观点:一是要有不断改进的观点,再好的质量也会随着时展的需求而落伍。二是质量只讲结果不讲过程。无论你下了多少功夫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一切努力只能是零,比如说,以前在我们科室,护士换吊瓶,规定是换一瓶签一个自己的名字,殊不知护士把病人的吊瓶换错了,竟然还没有发现。可我们总在强调科室是如何如何在管,管的多么严,其实想想就是我这个当护士长的没有管好。三是质量管理要有技巧,要动脑子,不能只是机械的执行护理部的质量管理方案,还应该根据自己科室的工作性质,人员特点,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科室的管理方案。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由于其具有紧急抢救性、同步协作性、多科综合性以及社会关注、舆论敏感等特点,在急诊科管理中我重点抓以下几方面工作。
1.不断改进工作流程,使抢救治疗护理标准化
由于我院急诊科属全院支援型科室,医生轮换频繁,近几年护士更换的也较频繁,使急诊抢救质量很不稳定。虽然每个科室都有疾病护理常规、工作流程,但随着医学的进步,新的医疗手段的引进,病人需求的不断改变,有的护理常规已经显得不够人性化,有的抢救流程已不再标准。如果我们不将已经不适用的旧的流程再造,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只凭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处理问题,那我们的水平只会停滞不前。为了提高抢救质量,使我科的抢救治疗护理标准化,在今年初,在医政部的指导下,我科编写了《急诊工作手册》,制定了适合我院院情的包括心搏骤停、急性中毒、休克、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等在内的20个病种的抢救工作流程,实行了急诊病种的标准化管理。
2.不断摸索抢救用品的管理,提高抢救成功率
我科医生有一本《急诊室的故事》一书,我借来此书通读了4、5遍,书中关于急诊科的管理理念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体会到:急诊科必须着眼于“急”字进行管理,为了适应这个特点,必须在时间上下功夫,争分夺秒,加快抢救速度,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有了这个理念后,我们按照每个病种的特点,对医护人员抢救的动作进行分析,力求简化抢救程序,在抢救中分工明确,整个抢救过程快而不乱,紧张而有秩序。遵循齐备、完好、无菌、组合、匹配、立即、无误、明置、最近、固定的十个抢救用品应急管理原则(我写的文章《抢救用品应急状态管理方法的探讨》一文中有过总结),重新布局仪器设备,力求安放合理,缩短取物品时间,使抢救时得心应手,大大提高了抢救效率。
3.具体抓环节质量,重视终末质量控制,保证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我们每个科室在护理部的统一要求下,都成立了科室护理质控小组,我对质控小组的管理方法是: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成立护理质控小组,年初即将每一项质控内容进行严格分工,要求质控小组成员每周对科室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护士长,护士长与发现问题的质控人员共同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法。为了避免质控员担忧有打小报告嫌疑,发现问题也不反馈,护士长只是在小黑板上或排班表上或晨会时指出科室近期存在的某个问题,指出改进方法。对多次出现的、屡次不能改正的缺陷即在护士例会中指出,责令改正,(一般情况下也不指名道姓的说出是某某人所犯错误)使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例如前一段时间,针对院内转送病人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立即对转送病人住院记录单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更加细化了与院内其他科室交接病人的程序。
4.加强护士的培训,不断提高抢救技术
近几年急诊科护士轮换比较频繁,并且相对年轻化,急诊工作经验欠缺,抢救技术不够熟练,为了不断提高抢救技术,保证急诊护理质量,对年青护士我们提出“安、紧、全、快、准、高”六个字的要求,即:安心急诊科工作;思想保持紧张状态,随时准备迎接急诊抢救;器械准备齐全;眼快手快,治疗给药快;准确掌握抢救常规用药;掌握几项难度高的抢救技术。
三、创新发展这条主线
护士长作为科室的管理者,思维要超前于被管理者的思维。如果我们自己的品质、业务能力、管理水平不去努力超前,你虽然带着这支队伍,队员们也会消极怠工,背后牢骚满腹,不能充分发挥大多数人的最大潜力。这样的团队永远也难成为一支优秀充满朝气的团队。因此我深知作为急诊科的护士长必须置身于事业的发展之中,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才能适应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急诊科是时间紧,病情重、意外情况多发的地方,现代医学要求急诊护士对危重病人能够做到快速评估,果断决策,用最短时间完成各种抢救治疗工作。而我院急诊科医生人员大多不固定,护士近几年也基本上换了血,年轻护士占多半,
缺乏经验丰富的急诊护士。因此,我认为要提高我科急诊抢救质量,不但要培养出一批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的急诊护士,还必须培养他们具备较强的急救意识和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根据病情能做出判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准备哪些急救药物及实施哪些急救措施?立即通知哪些相关科室?同时通过经常培训学习(年我计划开展新业务“情景模拟再现在急救训练中的应用”),使他们很熟炼地掌握各种危重症的抢救护理技术,强化他们具备较好的心理适应能力,保证在实际抢救工作的紧张环境中技术能力的发挥。
一、电子文件定义
及其特点综述
所谓电子文件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计算机盘片、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等。与纸质文件比较,电子文件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电子文件不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它需要借助现代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
2、电子文件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地处理和传递;
3、电子文件的利用是可共享的,也不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
4、电子文件的保存条件和环境要求与纸质档案不同,它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而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的要求很高。
二、电子文件与传统税务档案的区别
(一)电子文件的归档方式与传统档案不同
电子文件由于采用电子编码技术,可以编辑修改而不留痕迹,载体无法固定,某些鉴别文件原始凭证性的关键信息也可以更改,使电子文件的原始凭证性的关键信息也可以更改,使电子文件的原始凭证性辨别变得复杂而困难。因此,电子文件在形成过程中要随时进行数字签名、信息认证、身份验证和加密保护,保证文件在传输、处理过程中不会出现错误,以确保档案部门收到的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保证电子文件的法律凭证地位。
(二)电子文件在保管方式上和传统档案有差异
电子文件载体易老化变质及信息多媒体、新存贮介质的产生和发展,都会影响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性。税务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在接收到电子文件后打印出一份纸质档案以作备份,但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文件形成部门的配合,税务档案管理部门在接收到电子文件后对文件进行格式转换,以通用、统一的格式存储接收到的电子文件档案,以便将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后,仍能读取以前存储的档案,保证信息资源方便利用。
(三)电子文件的分类、编目等管理方式与传统档案不同
因为电子文件的特殊性,可以达到文件一级的管理,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在接收到文件同时,可以马上给每份文件编制一个唯一的文件号,并给出相应的分类号和档案号,根据上下行文之间的关系,再给出相关文件号,在归档的同时进行主题词标收、著录。技术条件允许时,可以编制多角度、全方位的检索工具,方便检索查询信息。用户只须给出文件分类号或主题词,即可以找出相应的文件和相关的上下级行文及附件,从而大大减轻档案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四)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方式和传统档案不同
只有符合一定条件,利用者才能注册、登记成为电子文件中心或电子档案室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远程登录等方式,经电子文件中心进行确认身份并确定查阅权限获得许可后,才可以查询有关的电子档案信息,并要进行借阅登记和缴纳查询费用。
三、电子文件对税务档案业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传统的档案工作以纸质文件材料为工作对象,而应用计算机后,电子文件取代了以往的文字材料,它是由拟稿者直接写在磁盘上,并在磁盘上进行修改,一经形成后,马上存贮到办公信息数据库中,由档案人员、技术人员所共享。这就使得文件与档案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经过长期实践,已总结出一套工作流程及方法、原则,如文件的阅卷归档制度。文件的归档阅卷工作是档案工作流程的起点,也是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结合点,文件形成后,由文书部门收集立卷后,交档案部门管理,一般一年归档一次。而电子文件随时产生,随时更改,存贮在计算机磁盘或光盘中。因此,它对计算机有很强的依赖性。如果归档,必须以磁盘或光盘的形成移交,归档范围也不能只是“办理完毕,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还应包括该文件的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
(二)由于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档案实体分类也可能将被概念分类整理所取代,因为实体分类的结果只能体现一种属性联系,这种单线排列的方式是手工操作管理档案的需要,但在当今电子文件的环境中,文件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均发生了变化,电子文件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迅速、有效、多角度的整序,不再需要对它进行象纸质文件那样的分类整理。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对电子文件进行自由组合分类。
(三)由于电子文件的保存价值同时取决于其自身价值和可读性,其鉴定的方法、内容、标准均将发生变化,原有的档案价值理论分析范围也将扩大,要分析电子文件的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根据传统的档案价值鉴定理论,文件应根据其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确定保管期限,而电子文件一方面由于制作方便,将产生比以往更多的文件,另一方面由于用户的需要,信息和数据不断地修改和补充,因此很难划定固定的保管期限,况且目前电子文件的凭证价值凭证价值尚无法律保证。因此,其鉴定、管理方法亦无定论。此外,由于电子文件信息载体的特殊
性,其保管方法、要求以及检索和对外利用等方面也与纸质文件有许多不同之处。
四、电子文件在税务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一)做好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
新型文件材料的归档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深入到现行文件工作领域,对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置及至存储工作进行指导,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信息,了解文件信息重新组合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说,通过采取技术处理,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即只能读不能写的不可更改的文件,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保证电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与纸质文件一样发挥社会效用。
(二)解决好电子文件的保存问
题
以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从理论上讲能够长期保存,因为它的信息读出是无接触式的,不存在磨损。电子文件记录在介质层上的信息被密封在塑料保护层内,不怕外界磁场的影响,不会直接受到空气中的灰尘、水份及有害气体的侵害。但是,由于电子文件形成的时间短,缺乏实际贮存的验证,所以,电子文件中原始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是有待档案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目前,对于长久保存的电子文件需要定期进行复制,以防止信息损失。
延伸文明单位管理,植根基层供电站所
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是一项将企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规划、一起考核、相互促进、同求成果的系统工程。××省电力公司历来重视此项系统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尤其是2000年开展对农电企业创建文明单位以来,对从1999年前后、刚刚完成体制改革的农电企业来说,更是一项系统的专业的管理、考核。××供电公司深谙此项工程的益处,党委和行政非常重视此项工作,教育各级管理者及全体员工,文明单位创建,这并不是只拿牌子的活动,而是一项工程定为“永不竣工的工程”,是促进企业管理的有力抓手。认为:树高千尺,必须是根系发达,根深才能叶茂。文明单位建设也是如此,不能只浮在地市级公司开展,也不仅限于县级公司,而要深入至最基层的供电站所。
一、雷厉风行开展文明单位创建
××供电公司按照省公司统一部署,于2000年就积极参与农电企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并根据《国家电力公司农电企业双文明单位建设考评实施细则》对所属浮梁县供电公司和昌江供电公司制订了具体的创建方案及考评细则。两个公司同时申报“××省电力公司首届农电企业文明单位”。
万事开头难,尤其[本文转载自是对刚刚完成体制改革、从地方收编归电力系统来的农电员工来讲,工作难度很大。用当时的话来说:是“游击队”加入“正规军”。难,正说明有差距,首先是观念上的差距,其次是队伍素质的差距,再其次是技术上的差距。难,也说明这项工程必须开展,才能从队伍上统一步调、技术上统一标准。
××供电公司主管双文明单位的领导带队,组织了地市公司种类专业技术人员前去帮助检查、指导。没有的规章制[本文转载自度,用地市公司的改编;不懂的专业技术,开办学习班培训;还多次请省内专家讲课、讲座。用当时农电企业管理者的话来说是:不能等,也不能靠,强行拉上快车道。地市公司多次对县公司双文明单位建设进行预习检查。县公司把检查组的意见列出详细的日程安排表,限期整改。并制订了迎接省公司检查验收的“倒计时表”。
规范的管理促进了效益的提高。浮梁县公司率先被省公司农电文明单位检查组验收合格,跻身于省公司首届七个农电企业文明单位之一,并以“穷也要达标”的典型精神被省公司作为范例向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介绍。昌江供电公司首届没有被评上,奋起直追,在第二年也被检查验收为省农电企业文明单位。
二、扎扎实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
拿到牌子不是目标,而仅仅只是文明单位创建的开始。这是在两个县公司获得省农电企业文明单位之后,公司领导班子对县公司的要求。
××公司将农电企业纳入公司文明单位创建整体工作之中,同规划、同研究、同考核。公司相继制订并完善相关制度,以景供党字下发了《××供电公司文明单位评选标准及办法》,后来又以景供双文明字下发了《文明单位创建系列考核办法》,每年考评出文明单位、文明部室、文明班站所、文明员工、文明家庭。为了进一步规范管理,还对乡镇供电所制订了《文明乡镇供电所申报表》,要求乡镇供电所把比较详细而主要的情况填写清楚,一式三份,一份自存、一份报县公司、一份报地市级公司。乡镇供电所,由县公司具体负责全面考核,地市公司负责抽查。版权所有
严格的文明单位考评制度,让乡镇供电所感到,自己不是分散各乡镇的“独立支队”,而是列为供电大企业中的一员,有着明确的责任和义务。形散而神不散,由“文明单位建设”这条“纲”串联起来的“目”。纲举目张,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可以畅通无阻。在大网精神的感召下,员工的技术水平、优质规范的服务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企业的形象也得到明显提升。
三、文明单位创建带来诸多硕果
如果还有人认为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是虚的,那么,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改变其观点。
2001年,昌江供电公司年售电量为1997万kwh、浮梁供电公司售电量为3838万kwh;而2005年11月昌江供电公司的售电量增长为4853万kwh,浮梁县供电公司为10422万kwh。线损率逐年下降。
无规矩不成方圆。县区公司也以党风行风(优质服务)、资产经营、安全生产对各供电所进行严格按月考核,分别制订了详细、具体考核制度,与经济和文明单位系列评比相互挂钩。
物质文明成果让农电企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而精神文明成果让农电企业以至供电大网企业也亮出了新的风采。版权所有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人事档案区别于一般文书档案及业务档案,它具有现实性、动态性、真实性、完整性[1],人事档案的内容包括从一个人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材料。而一个人的职业史材料是人事档案中极其重要的材料,占个人职业人事档案内容的绝大部分。一般疾控机构职工一个完整的人事档案应归档的材料主要应包括10个方面内容:履历类材料,录用、鉴定、考核、考察、聘用类材料,学历、学位、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工资类材料,奖励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及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等。作为公共卫生专业的疾控机构人事档案,目前在绩效考核、计量认证评审及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中体现着越来越来重要的作用。人事档案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人事制度的有关规定,事业单位实行人事制度,其中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交由当地人才交流中心代管。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改变了人事档案纯属单位的一些弊端。但是随着人事制度的进一步推行,人事档案在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
1人才交流中心人事档案的档案材料收集制度难以有效保障档案的完整性
由于人事档案是一个人成长经历的真实反映[2],随着单位职工的经历不断变化,其人事档案的内容也需要连续不断地补充与更新,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其人生经历。目前,因为职工人事档案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单位对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的职工人事档案内容缺乏了解,而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模式侧重于被动收接、保管、存放,对相关单位转来的归档材料基本不进行审核,平时也不会与用人单位进行主动沟通收集档案和提供档案利用。另外工资类材料,鉴定、考核、考察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等需要由相关部门转交到人才交流中心,这个过程要经过多道环节,也很难保证这些材料能完整归入职工的人事档案。如果人才交流中心的制度不完善、工作效率不高、信息反馈不及时,则用人单位对职工人事档案情况就会一无所知[3],就会导致许多归档范围内的材料流失,最终将造成职工人事档案内容不完整,在影响了档案信息质量的同时,也将可能会严重损害到职工个人切身利益。
2职工业务技术类等资料难以纳入人事档案
人事部门规定,人事机构受理的归档材料必须是正式、原件材料,复印件一般不可用[4]。这一规定造成职工业绩论文类资料,继续教育类资料,健康管理类材料,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奖励类材料等难很归入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人事档案中,因为这些材料原件一般由职工个人保管,复印件又由于违反规定,很难归入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职工人事档案中。而一个人的职业史、荣誉史是职工重要人事档案组织部分,另外这些材料恰恰在疾控机构的日常工作及职工的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中利用率最高的,如果这些材料不能纳入职工的人事档案,则会对职工人事档案完整性造成严重影响,也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日常工作有效开展。
3档案调阅利用不便,影响档案的开发利用
对于疾控机构来讲,由于日常工作及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需要,要经常调阅职工人事档案,而在人事制度下,人事档案的调阅要经过多道手续,利用起来极不方便[5],也增加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压力。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策当前,政府对疾控机构的绩效考核、疾控机构计量认证评审、职工个人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均需要及时调阅利用人事档案。因此,笔者认为在人事制度下,县级疾控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但不应该放松,反而应该加强。结合日常工作经验,认为县级疾控机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1.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教育。明确应归档的材料范围,使每个职工知道其人事档案应归档的材料,引导职工及时将相关资料移交单位档案室。
2.档案室为每位职工建立备份人事档案。将档案内容分为:履历类材料;录用、鉴定、考核、考察、聘用类材料;学历、学位、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工资类材料;奖励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等10个方面内容。本单位建立的人事档案内容侧重于职工的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奖励类材料。归档材料主要以复印件材料为主。
3.建立健全人事档案应归档材料的归档制度。建立包括外出学习登记制度、学分管理登记制度、论文版面费报销登记制度、奖励证书登记制度、职称证书登记制度、继续教育学历学费报销登记制度等,这些制度具体交由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执行,以确保这些应归档材料及时归档;另外办公室人事管理人员及时将工资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复印件或原件移交本科室档案管理人员纳入职工备份人事档案。
4.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日常服务。一是对职工及相关科室提交的人事归档材料,尽量做到随办随归,在办理归档时,要认真核实原件,确保归档复印件材料的真实性。二是及时为单位工作及职工个人提供人事档案,以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进而提高职工参与人事档案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独立学院 人事档案 托管
独立学院已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属于民办性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职工采用聘用制的用人机制。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2006]101号):“各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负责管理民办高校教师的人事档案。”独立学院教职工人事档案绝大多数托管在学院所在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独立学院人事档案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这里面既有独立学院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
为使人事档案更好地为独立学院规划、预测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准确的信息,为考察、任用人才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维护和保障教职工的个人权利提供法律凭据,笔者根据多年在人事部门工作的经历,提出一些看法和措施。
一、独立学院人事档案中存在的问题
1.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独立学院普遍办学历史短,工作重点是学科建设、学风建设等教学工作,教职工人事档案建设目前还是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没有引起学院足够的重视,没有把档案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人员、经费、管理还不十分到位,档案管理制度没有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独立学院人事部门没有完善的归档制度和章程,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部门又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制约机制,使得人事档案的收集、归档、保存等制度得不到落实,不能适应独立学院对人才队伍的考察选拔、规划预测、开发利用等工作的需要。
2.人事档案材料记载不连续、缺乏完整性
独立学院聘用的大多数是青年教职工,有些教职工毕业后到外企、私企等没有人事档案管理权的单位工作了几年,由于这些企业本身人事档案意识就非常的薄弱,存在“人档分离”的现象,没有对职工相关材料进行归档,造成了档案里没有对其毕业后工作的工龄、业绩、职务、职称等经历进行延续的记载,无法体现其工作业绩和技能水平,致使其到学院工作后工资福利待遇、职务聘任或职称评定等人事管理工作受到影响。
3.人事部门对人事档案收集、鉴定等日常管理不到位
独立学院人事部门一般不配备专职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人事档案的鉴别特别是档案价值的鉴别缺乏专业的档案知识,致使该归档的材料没有归档,不该归档的却归档,导致人事档案比较混乱,材料缺失或不够准确。
独立学院广大教职工对人事档案归档内容、管理范围更是缺乏了解,不会主动向人事部门提供个人材料,导致符合归档范围的人事档案材料收集不全,常造成教职工在校工作期间形成诸如年度考核、职务提拔材料、取得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材料、工资调整材料、后续教育取得的学历学位材料、入党材料、科研成果、著作、论文、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等体现个人经历和水平的重要人事信息档案材料缺失。由于收集、归档工作不扎实,反映教职工教学工作、科研成就和个人专业特点的原始材料不全或遗失,将导致教职工部分历史经历产生空白的严重后果。
4.独立学院(托管单位)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单位)之间的矛盾
独立学院(托管单位)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单位)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距离,空间上的距离使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
其一,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缺乏协调沟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是人事档案的管理机构,应对独立学院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但由于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距离,单位之间的联系非常少,缺乏协调沟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被动地等待独立学院上交档案,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档案材料移交制度。独立学院有许多应当及时归档的材料比如学历的变化等,往往不能及时归档,甚至不能保证一年归一次档,不利于人事档案的及时更新。
其二,档案管理与利用产生矛盾。由于空间的距离和档案管理技术的落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无法为独立学院提供及时、方便的档案利用。人事档案的最终目的在于利用,而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目前开展人事档案的服务只限于收集、整理、保管、转递、开具档案证明等,并且是原始的手工管理,对信息的查询依旧是人工查找档案实体,没有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管理,工作量大,效率低。独立学院需要利用教职工档案时,凭单位联系函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部门办理,远距离的、频繁的来回查询,对学院来说既低效又花太多的精力。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只是被动的存档管理,不能对委托的独立学院提供主动的、个性化的服务,在人才选拔、培养、开发及预测上无法为独立学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1.独立学院人事档案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独立学院领导要重视人事档案工作,人事档案是人才开发的重要资源,是个人经历、思想品德、工作能力、职务、职称等方面的真实再现,是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在独立学院发展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
独立学院要做好教职工人事档案工作,可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的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细则》、《关于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暂行规定》及《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出适应独立学院特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合理的、规范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这样人事档案的收集、鉴别、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就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既维护了档案工作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又让独立学院的人事档案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轨道。
2.加强人事档案宣传力度,提高教职工的档案意识
独立学院人事部门应在每年的工作计划中把加强档案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学院刊物、网站等多种媒体对教职工进行档案知识的宣传,提高教职工的档案意识,了解人事档案制度及条例,了解哪些材料应归档,使教职工自觉地配合人事部门及时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经过不断的宣传教育,使档案意识深入教职工心中,化为自觉的行为,为人事档案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使档案工作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3.加强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的联系与沟通
人事档案工作需要依靠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共同协作才能做好。笔者从事多年的独立学院人事档案工作,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从来没有联系过独立学院,没有就档案工作进行过交流、讨论,只是坐等独立学院上交档案。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每年应定期联系,召开工作会议,就人事档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互相交流经验,共同把档案工作做好。
4.加强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档案事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就显得十分重要。
由于独立学院的人事档案托管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所以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必须包括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独立学院二支队伍。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专业队伍建设,必须高起点、高要求。这支队伍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精通档案学知识,熟悉档案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树立全心全意为独立学院档案托管人员服务的思想。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使他们成为既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又懂得信息技术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专业人员。
另一支队伍建设是独立学院人事部门档案管理人员。首先,独立学院应充分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在人员配备上,最好配有专职的档案人员。即使是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也应保证他们有充足的精力放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其次,应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和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才能保证档案收集、整理的质量。
这两支队伍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人员应主动地深入到各独立学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去,做好业务指导工作,一方面使独立学院档案归档工作做到正确、完整、规范;另一方面,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人员在业务指导的过程中会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使他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第三方面,这给双方提供了一个思想沟通、工作协商、信息反馈的平台,通过双方的互动协作把档案工作做得更好。
5.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
独立学院在人事管理工作中随时需要查阅、利用教职工档案信息,以便对教职工作出及时、正确的评价。若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仍然使用传统的服务方式,需要独立学院派人前来查阅档案,则费力费时,很难满足独立学院人事管理的需要,这也使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受到限制。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与时俱进,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把传统纸质的人事档案,制作成数字化的人事档案信息库,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独立学院可以通过网络对人事档案信息库进行及时更新、查阅,实现远距离地对人事档案信息库进行动态管理和维护,省时省力,这样可极大提高人事档案利用价值。因此,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发人事档案管理软件,建立人事档案信息库,将是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杜玉兰.论人才流动给人事档案管理带来的新问题与对策[J].北京档案,2012(6):36-37
[2]马世仙.独立学院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完善[J].商品与质量,2012(s3):65
一、认真做好图书的管理工作。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使工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全心全意为全校师生服务。认真履行图书管理员职责,坚持按图书借阅制度进行借阅工作,努力做到全天开放,随时借阅,积极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阅读服务,对归还的图书及时归架,完善各种手续。为了确保图书排架有序,符合规范,每天要对书整理几次,既要在学生还书后将书检查、整理好按序上架,又要在学生借书后整理好书架。对于在流通中稍有破损、脱页的书及时修补。对不能按时归还的图书做到及时追还。及时做好新图书的登记、上架工作,让广大师生能尽快的读到新书。
二、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为了激发学生们爱书的情感,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充分发挥图书室阵地作用,在征得学校同意后,积极争取各班主任及语文教师的支持,开展读书活动。如就新书开展新书推荐活动,一方面由她撰写一部分新书推荐材料,另外先向部分语文教师推荐,由语文教师撰写一部分推荐材料,更好的发挥语文教师的优势,把学生吸引到读书上来。还有就某一类图书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一个班一类,或几个班同读一类,然后写出读书心得进行班内交流,班与班之间的交流,这些交流,既深化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是对这些书的一种推荐。另外,还邀请部分语文教师进行一些读书方法指导的讲座,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大量阅读图书室现有书籍,既充实自己,又能更好地向学生做好推荐活动;另一方面,积极进行图书情报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图书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管理水平,为今后的现代化管理做好准备。
一、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人才,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人才的重要信息源,充分反映出人员的德才绩效、工作履历、奖惩情况等重要经历,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事业单位无论是招聘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后勤人才,或是考核、任免、奖惩、晋升,都不能忽视人事档案的重要作用。目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的使用需求日趋复杂多样,对档案信息的准确、详实和全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与整个经济社会的互动更加频繁。同时,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位组织内部使用,与个人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人事档案,经常会被组织和个人查阅利用,也从中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是单位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长期以来,事业单位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往往存在误区,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就是收集档案、整理资料类的辅工作,不像职称、工资和社会保险等业务工作重要,只要保管的档案不丢失,能应付日常的查阅任务即可,对工作标准要求较低。因此,事业单位往往容易忽视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档案工作缺乏主动研究和安排,场所、经费、人员得不到保障。因此,单位领导轻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势必导致被动的工作状态。
二是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配套设施较差。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多使用兼职或借调人员,新员工较多,变动频繁。工作人员很少参加档案管理培训,档案材料的搜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熟练,管理手段较陈旧,配套设施较差,对档案管理工作精力投入十分有限。有些单位没有配备专门的档案室,而且存放档案的地方较为狭窄,配套设备不健全,从而引起档案材料损坏丢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事档案的整洁、完整和安全受到严重破坏。另外,人事档案整理基本采用手工模式,由于个人原始文件频繁调用,导致原始纸张变旧发黄、褪色变色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安全性和美观性。
三是人事档案整理工作力度不大,档案丢失情况严重。由于收集归档工作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导致收集归档的材料不全面,有些材料在内容和形式上雷同,不能准确反映本人真实情况,严重影响人事档案质量,降低了档案的利用效率。另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人员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员工在事业单位和社会之间双向流动,人员交流造成个人档案遗失现象越来越多,各种问题愈加严重。
四是信息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不足。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人事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主要由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来完成。现阶段,一些事业单位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尚未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档案资料检索中应用匮乏,调档查阅仍习惯采用手工操作模式,既不利于档案的保管,又影响工作效率。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技术变革改变了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通过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手段,可以将不属于个人隐私的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采用计算机网络提供管理和服务,促进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外界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交流。
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针对上述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健全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努力使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发挥实效。
1.提高认识,加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保障
有关负责同志要切实高度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健全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估和督导机制,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安排专项经费预算,特别是对档案制度建设、资料管理维护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二是通过配置计算机、空调、扫描仪、监控等设备,确保档案检索、查阅和整理便捷,确保档案管理安全,确保档案信息不丢失、不损坏、不失泄密,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水平;三是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的档案管理室,做好通风采光、防腐防潮和防盗防火等保护措施。
2.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干部职工的考核奖惩、履历学历、培训经历和聘任晋升等需要存档的资料逐年增多,这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集服务性与保密性于一体,政策性和业务性较强。一是要特别注重提升档案工作人员业务能力,选择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专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落实各种待遇,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有关主管部门要抓好人事档案业务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档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处理有关档案材料,做到信息完整,细致鉴别和手续完备。一方面要及时处理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另一方面,要及时退回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确保人事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3.完善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比较琐碎,健全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措施,是实现档案工作科学化管理的可靠保证。首先,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要对人事档案的信息收集、日常整理、借阅移交和开发利用等进行细化明确。其次,要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移入、调出档案材料要有记录,检索、查阅档案材料要进行登记,防止人事档案丢失、非法修改、档案泄密等现象发生,确保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4.进一步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
出版社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以书籍出版为工作中心、档案资料繁杂、档案使用频率高等特点。由于大多数出版社实行企业化管理,工作中心明确,其所有工作都是围绕图书的出版发行而展开的,所以出版社的档案涵盖范围非常广,包含了编务、书稿、样书、质量、发行、印务等多个方面。每一个工作阶段都有详尽的档案资料,它们充分反映了出版社的工作内容和流程。
二、出版社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档案管理人员
目前,许多出版社在人员配置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按照相关规定,出版社的各工作室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档案管理人员,但是一些出版社的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各部门间也缺乏合作交流。
2.出版社档案资料数量大幅增加
书稿是出版社中常见的一种资料档案,它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多样,仅这一项,就加大了管理工作的难度。但是,除了书稿之外,出版社的资料档案还包括人事档案、质量抽检材料、库房资料等材料。随着出版行业的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日益增多,而且增长速度极快,甚至有的出版社达到了每年新增四十多万卷的程度。
3.管理工作不到位
根据规定,出版社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其领导机关开展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各地新闻出版局是每个地区出版社的领导机关,理应对当地出版社的档案管理工作采取相应措施。然而,大多数新闻出版局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对出版社的档案管理工作关注度不足,监管不到位。
三、出版社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措施
1.健全档案管理人员队伍
首先,出版社应开展招聘工作,增加工作人员的数量,按照规定配给各部门相应的人员数量,保证每个部门都具备三名以上的档案管理人员;其次,出版社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在各个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中选出代表进行部门间的交接与合作。由于出版社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按照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管理、移交的顺序进行,所以需要依靠编辑室、主编室以及档案室共同合作完成。出版社只有重视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才能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运用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
出版社应尽可能地把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以便开展管理工作。此前,受信息化水平的限制,出版社通常采用纸质稿件和资料,来完成图书的出版工作,所以存有大量的纸质的档案。这些纸质档案不易保存,容易缺失,且查阅难度大。然而,电子档案比纸质资料更加便捷,不管是在保存方面,还是在查找方面。鉴于此,出版社可以建立相应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转变资料的保存和管理形式。
在建立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制度后,出版社要在各个环节上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如在存储时,出版社可以派专人负责档案的存储和整合,以避免资料存储的重复或缺失。
3.加强出版社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
首先,各地新闻出版局要注重落实国家的相关规定,积极并严格地履行工作职责,正确认识到出版社的档案管理事务并非只是出版社的内部事务,应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其次,各地新闻出版局要按照规定办事,监督、检查以及指导当地的出版社。出版社也可向上级反映情况,提高当地新闻出版局对出版社事务的重视程度。两者的相互督促有利于加快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