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生活新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低碳生活宣传海报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4个节: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
“低碳生活”虽然是新概念,但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开始关心,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呢?
其实,低碳生活很简单。
1、晚上睡觉时,不要让空调等电器处于待机状态;
2、出门时,尽量不要开私家车;
3、淘米的水可以用来浇花;
4、洗衣服的水用来淘拖把;
5、少用纸巾,保护森林;
6、每张纸都双面打印,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
7、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8、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又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
9、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10、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11、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惨剧;
12、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关键词:室内设计;低碳;生活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072-01
如今,低碳成为各个行业的风向,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作为高能耗的室内设计行业,室内空间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远远高于其他领域,面对这种变化,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刻不容缓。运用低碳理念改变当前室内环境设计的状况,以低碳的角度重新审视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与前景,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室内设计低碳理念也是实现低碳生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城市是建筑的聚集,室内是建筑的灵魂。作为低碳的核心内容“低碳生活”和我们的居住环境密切相关。那么先了解下低碳建筑的定义:“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那么将“建筑”这个词替换为“室内设计”就成为了室内设计低碳的概念。让室内设计低碳理念渗透到每个空间,是每个设计者需要关注和研究的新课题。
低碳设计理念是以设计为起点,推广低碳设计的设计原理、理念、方法、手段。在产品制造、储运、流通、消费乃至回收等各个环节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把低碳概念融入设计,影响人们的生活,使之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国内,“低碳生活”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正引导着一股新的健康风尚。当低碳观念开始平民化,室内设计更加走向低碳化,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环保、生态、节能等关键词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在一切以人为本、无节制的追求室内设计美观的前提下,室内设计的三要素(实用、经济、美观)已经悄然位移,甚至开始异化并深深影响着人们生存的物质空间与生态环境。在能源与自然环境危机的双重压力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城市”、“低碳社区”、“绿色室内设计”潮流正在兴起并处于实际探索阶段,室内设计更应该走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在关注人的生理和视觉审美需求的同时,更关注人类生活空间的低碳设计。
生态节能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与我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就是我们的室内居住环境,当低碳当道,室内设计首当其冲要做改变。改走简约设计风,在设计中倡导室内装饰尽量少装修、多装饰,这本身就是一种低碳的表现。在整个建筑的能量损失中,约50%是在门窗幕墙上的能量损失。通常,室内设计都是有预算限制的,转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其二是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还有就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
现在各种各样的低碳设计也是数不胜数,如呼吸式幕墙,可以大限度减少“光污染”,换气层中的空气在阳光的照耀下温度提升,形成一个温室,冬季减少采暖费用,夏季则减少制冷费用。另外,用节能灯,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随手拔下电器插头……这些不经意的小事,其实都是在为“低碳”做贡献。下面归纳出几方面的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树立低碳理念,合理布局房屋空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逐渐摒弃那种奢华的装修风格,逐渐走向清新典雅的装修风格。除了风格上的简约之外,对于空间的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低碳理念的室内设计的空间布局方面要更加趋向人性化,给居住其中的人带来便利。对于空间的布局一定要合理,防止出现后期施工时造成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合理的自然通风和采光;自然通风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室内能够做到自然通风,这是室内设计合理性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3、采用绿色植物,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经济、实用是室内绿化装饰必须符合功能的要求和原则,所以,要根据绿化布置场所的性质和功能要求,从实际出发,做到绿化装饰美学效果与实用效果的高度统一。
4、绿色设计是根据人的需求进行的设计,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舒适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保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生活”虽然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足迹”,即产生、使用和消费一些东西共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低碳生活就是简约的生活方式,从衣、食、住、用、行都可体现低碳生活。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环境的美是需要不断优化和提高的。如果设计师都能用低碳理念来设计,生活是可以建设得美好和安逸的。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室内设计低碳理念将成为现代室内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追求是全方位的、高水准的。这就要求设计师要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生态观来诠释现代意义上既安静舒适又自然生态的人居空间,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室内环境。
“低碳”的内涵已经延伸到了各个层面:低碳旅游、低碳社会、低碳文化、低碳经济、低碳人生、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环保在生活中有很多形式,例如将喝茶剩下的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这种枕头既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等等。在室内家居设计中,这种新概念的低碳环保设计方式同样适用,人类大力地倡导这种珍惜自然,合理、可持续地利用自然,以人类博爱精神和开放态度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空环境。于是在设计界当仁不让地刮起了“低碳风”。“低碳”设计其实就是以设计为起点,推广低碳设计的原理、方法、理念、手段,在产品制造、储运、流通、消费乃至回收等各个环节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2008年年底的广州国际设计周就掀起了人们对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热潮。各地举办的“低碳设计”系列活动,以及中央美术学院开展的“零碳家居节”都是以低碳、减碳为主题,倡导把低碳概念融入设计,影响人们的生活,使之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做到“低碳”其实不难。世界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Lessismore)”的设计名言也是符合了当下的低碳设计理念“,少即是低碳”。
少用科技,发现日常材料的不俗之美。低碳的生活并非一定要靠高科技产品来支撑,如果能利用节能产品,有时候也是生活方式的低碳表现。人们可以利用身边最常见的材料,去发现它已开发的特性,或者去开发其未开发的特性。少些复制,多些经典,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全球瞩目的哥本哈根会议经历数天博弈后落下帷幕,虽经几多坎坷、成果不够理想,但使“低碳减排”成为全球的共识。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恶劣影响已为人们所警觉,人们开始关注“低碳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和“人类的未来”。再观察具体的个人,一直以来就不断有人加入到“低碳生活”和各类环保行动中,甚至众多明星也纷纷投身环保事业,如姚明喊出了“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的环保宣言,莫文蔚拍摄了呼吁停止猎杀海豹的宣传短片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多个室内装潢方面做到“低碳减排”,真正地承担起环保的责任,不需要太多的付出,反而对自己和家人有很大的好处,那就是低碳装修。
笔者相信这一点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做到以下三点,就基本上做到了“低碳装修”,就意味着自己已经付出了“低碳小行动”,对“改善气候”尽了一份微薄的力量。
一、家居室内设计坚持“简约不简单”的设计风格
近几年流行的一种“简约不简单”的风格,它其实是一种家居设计方面的潮流,并不仅仅是个人的生活态度,更值得人们重视的是“简约”已关系到生态环境。首先是我们应该主推小户型的空间,巧妙的设计能让小户型空间提供大户型的空间感觉,这样可以尽量减少电能、热能的耗费,为“低碳”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室内家居设计中,我们可以将会客区设立在落地窗一侧,从而利用玻璃反射来增加室内光线的亮度,不用特别设计区域照明,减少用电量;把会客区设计在临窗户一侧的位置,更是可以足够地享受自然的拥抱;利用玻璃门与宽窗设计可以吸收到足够的外界自然光线,比起一些人工灯源更加柔和,而且更加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同时又能营造出美好的自然环境,为节能低碳减排做出贡献。其次是简单的家居设计意味着尽量避免繁冗复杂的装饰,少用材料,让自然的光线、绿色植物等成为最好的装潢材料,这样不仅节省了一些不必要的装修材料,而且还能减少装修带来的甲醛等污染源。这样做的关键更在于,大家不用为了“低碳”而购买更多的节能设施,那样反而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二、低碳环保的装饰选材
室内装饰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装饰工程的质量,采用优质的材料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并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装潢公司需提供符合国际环保标准或通过国际质量认证的优质装修建材和软装陈设品供消费者选择,同时建议消费者适当地采用新科技产品,例如雨水收集系统、新风换气系统、水循环系统、热水节能系统等等。同时,防水涂料、水电材料、板材家具都需要注意环保,节省选材。
关键词:低碳城市 理论 综述
全球气候变化涉及的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等科学问题已越来越关注人类活动的影响,而碳排放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增温的主要因数。国内外研究发现碳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交织,低碳城市遂成为遏制全球增温的首要选择。与此同时,在经历了300年的高速工业文明发展阶段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城市发展模式面临着转型的抉择。在此背景下,各国相继提出了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新概念。国内外学者对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试图就研究低碳城市的发展理论,为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贡献力量。
一、国外低碳城市发展理论相关研究
(一)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英国政府认为,针对低碳城市建设,不同城市空间需有相应的规划应对和侧重,并分别从城镇中心,边缘中心、内城区、工业区、郊区县市、大型的新城市伸展区和聚集区、农村地区等7个方面做了详细阐述。
2004年日本政府与学者开始对低碳社会模式与途径进行研究,2007年2月颁布的《日本低碳社会模式及其可行性研究》,以日本2050年C02排放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70%为目标,提出了可供选择的低碳社会模式,并在2008年5月进一步提出《低碳社会规划行动方案》。日本低碳社会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减少碳排放;提倡节俭精神:与大自然和谐生存。
(二)低碳城市规划与实践研究
英国是低碳城市规划和实践的先行者,政府通过成立碳信托基金会,并依托碳信托基金会与能源节约基金会联合推动了英国的低碳城市项目。首批3个示范城市(布里斯托、利兹、曼彻斯特)在其提供的专家和技术支持下制定了全市范围的低碳城市规划。Glaeser and Kahn(2008)对碳排放量与城市规模、土地开发密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与碳排放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新增人口的人均碳排放量要高于存量人口:而土地开发密度与碳排放量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限制和约束越严格,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水平越低。Jenny Crawford和Will French(2008)探讨了英国空间规划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关系。其认为英国的规划系统对新技术的适应度和准备度是实现低碳未来的关键。抓住这个的关键才能形成将国家层面的自上而下的领导性优势和地方层面强调权利分散的灵活性优势结合起来的规划系统。
二、国内低碳城市发展理论相关研究
(一)内涵研究
付允、汪云林、李丁等认为,低碳城市就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夏堡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胡鞍钢认为,在中国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低碳城市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低碳能源、提高燃气普及率、提高城市绿化率、提高废弃物处理率等方面的工作。
(二)特征和支撑体系研究
2009年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皮书中将低碳城市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经济性、安全性、系统性、动态性、区域性。同时《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皮书提出了低碳城市的基本支撑体系:1 低碳城市的产业结构体系。实现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变和重化工业化向高加工度化的转变,利于我国减少能源消费,发展低碳经济。2 低碳城市的基础设施体系。需预先做好城市基础设施的总体规划,保证城市基础设施设计的低碳化。3 低碳城市的消费支撑体系。为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人们要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4 低碳城市的政策制度体系。制定合理、正确的制度和政策,依托和整合现有政策体系及手段,确定低碳城市发展的长期目标,向社会大众表明政府联合全社会一起实现低排或零排放的决心。
(三)思想基础研究
李克欣认为,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指出“环境和学”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
(四)发展模式研究
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哗等认为,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应当包括以下内涵:1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 碳排放量增加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脱钩的目标:3 对全球碳减排做出贡献;4 低碳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五)实现途径研究
付允、汪云林、李丁等认为,应从基底低碳(能源发展低碳化)、结构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化)、方式低碳社会发展低碳化)和支撑低碳(技术发展的低碳化)来发展低碳城市。周国模认为,作为城市当中重要的设施、元素,建设城市森林与它大量的吸收城市二氧化碳是同步的,建设城市森林和建设低碳城市才能实现两全其美。仇保兴认为,我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具备大规模建设生态城市的“后发优势”。如何建设低碳城市,从城市规划建设角度,至少可将低碳城市定义为低碳机动化城市交通模式、绿色建筑、低冲击开发模式与规划建设生态城市的四重奏。顾朝林、谭纵波、刘宛认为,低碳城市规划将成为碳减排的关键技术。
(六)评估标准体系研究
2010年3月19日,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这是中国迄今首个最为完善的标准。该标准具体分为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等4大类共12个相对指标,
关键词:住宅设计 转变 思考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住宅设计日趋完善,但也有一些方面考虑不周,下文主要谈谈由住宅设计带给我们的几点思考,并详细建筑设计中住宅设计的新理念,从住宅的使用功能、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三个方面探讨住宅设计。
1 住宅设计的新理念
1.1 以人为本
住宅新概念的提出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 我们不能脱离人来探讨未来住宅的发展。在研究人居生活需求的同时,需要营造高标准、个性化、多层次、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现代新住宅,满足人们需不断提高住宅质量的要求。所以,在新概念住宅中,静谧、清新、体现十足的个性特征的多层甚至小高层住宅花园化渐渐成为一种新的设计主流, 大面积退台设计、 入口大堂花园式设计比比皆是,诸多独栋、联排或叠拼住宅的设计手法被更多地运用到多层住宅的设计中来, 同时“情景花园住宅”也进入人们的眼界,渐渐成为当代住宅的新宠。景观环境的设计理念也日渐深化, 使居住体验更能体现人文本质。 依山就势、与当地地脉等人脉相融通和谐的设计,极大的尊重了景观的均好性。同时出色的规划和景观设计使住宅透出弥足珍贵的文化底蕴, 集观赏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绿化,进入式草皮和层次分明、高低错落有致的各类植物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通过园路铺设、布置桌椅、点缀小品等措施适当吸纳人流入绿地,在保护绿色的同时将人的行为融入绿色,让住宅用户乐于长时间在户外活动,享受温馨阳光的呵护,感受鲜花绿叶的芬芳与清香的快乐。
1.2 绿色生态住宅
真正的绿色生态住宅的内涵是全面的, 它即适应当地的生态而不破坏当地的生态,具有绿色、生态、节能、低碳、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它综合运用了当代建筑学、生态学以及科学技术的成果,把住宅建设成为一个小小的舒适完美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了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浓厚,舒适健康经济的居住环境。随着我国住宅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住宅要求的提高,绿色生态住宅作为新的设计概念被广泛提起并且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成为当代住宅设计代表性新概念。绿色生态住宅是以与自然相和谐为宗旨, 在进行住宅的设计时候要大量采用更适合人类生存。同时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低碳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 所以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要考虑节约能源并讲究回归自然。所以绿色生态住宅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
绿色生态住宅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应用高科技进行细节处理,提高人们住宅生活的舒适度。 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建造高技术集成型住宅来塑造高品质的生活。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1.3 亲情住宅
住宅在满足以人为本和绿色生态需求后,更应体现亲情这一元素。亲情住宅这种新概念住宅的提出直面现在社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同时邻里关系不断疏远。通过这种新概念住宅的功能设计,同时营造一种亲情社区氛围,加强了住宅社区的亲情沟通和相互的邻里交流,这无疑是一种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新型概念住宅形态。
亲情住宅的“亲情”主要体现在住宅的规划设计上:在住宅家庭内部,住宅户型设计上,让一家三代人可以同居一处。使家庭内部三代人有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还同时使子女可以更好的照顾老人。比如每个别墅底楼配有主卧并带书房、卫生间。这样,有老人的家庭,老人就可以在这一层独立居住、也十分方便老人的出行。这种情况下既可让老人有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减少了两代人之间观念上差异的冲突,又方便子女照顾老人和老人和子女之间的交流,增进两代人之间的感情,促进了家庭的和睦发展。
邻里之间,在“现代邻里,都市街坊”的规划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将中国的传统居住文化和现代建筑设计手法相结合,并且给“街坊”这一古老词语赋予了新的含义,让传统的四合院落感重新回到现代居住小区。在邻里的相处中,也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培养邻里的亲情,比如将整个园区都种上果树,一户一棵,四季瓜果飘香。
2 住宅设计的发展
2.1 对住宅使用功能上的设计
我国城市住宅的使用功能相对比较简单, 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起居的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住宅中的家用设施也日益的先进和完善,人们对于住宅使用专门化的要求日渐明显。对家具的摆放和设施规划也要求尽善尽美,但是对厨房、卫生间的设计不够细致的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住宅关键部位的厨房和卫生间的设计,应该按照最佳操作流程布置平面形式,以i型为基准,合理的铺设管道网。在厨房操
作台的上部应该设置吊柜,卫生间要贴近卧室,并且把洗漱、洗衣和沐浴、便溺等空间分隔开, 满足人的行为习惯, 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决定厨房和卫生间的大小,并且尽可能多的设置空间。
2.2 对室外环境构造的设计
城市住宅建筑的环境主要包含居住空间的室内环境和居住空间的室外环境,住宅建筑室外环境是室内环境的延伸和补充,室外环境不是单一的部分,它和建筑小区、城市的整体环境是一体的。室外环境主要有住宅建筑的区域位置、建筑整体平面布局、城市道路交通组织建设以及各种方便人们生活的服务设施等, 良好的室外环境可以让人心情愉快,产生认同感和满足感,进而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更加满意。因此在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对室外环境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设计
师可以设计一些绿化小景,富有艺术品味的雕塑,各种形式的桌凳,健身器材、秋千、篮球场、足球场等为住户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
2.3 对室内环境的设计
室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居住者个人情感和对住宅的满意度,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生存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人们更多追求精神的放松和享受,人们渴望自己的“家” ,充满温馨、生机,在家里能够得到精神的愉悦和生活的享受。因此,在对室内的设计创造应该使室内功能组织合理、动静分区明确、 互不干扰,空间秩序易于识别,空间意象清晰。例如:在室内做一些绿化点缀、 家具的陈设色彩尽量和室内的装修色彩和风格标尺一致,以此改善室内的小环境,满足住户的审美需求。在室内的设计中,关于阳台的设计,可以设计成平铺的大落地窗,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也可以设计成“凸出去”的形式,在阳台上设置秋千或者桌椅,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属价值,而且还为人们的休闲生活增添了一份惬意。
3 结语
创新住宅建筑设计,是我们设计保持活力的源泉。每一个新的设计都可能成为时代的潮流,。我们只有深入研究住宅的内在本质与发展方向,才能设计出满足置业者的要求住宅,才能设计出出使人们感觉舒适的住宅。
4 参考文献
[1]佟明.住宅的设计与应用[J].林业科技情报,2011
对低碳建筑内涵的诠释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努力践行低碳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全球气候和环境的不断恶化,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低碳发展,而低碳建筑也必然成为了今后建筑业发展的主题。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低碳建筑不光是一种理念的创新和发展,它更是一种管理方式的变革,需要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从各个方面实现低碳发展。
②低碳建筑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推行。建筑企业要结合企业项目的实际情况、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人才队伍情况和项目所在地的城市发展规划、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等,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实施,切忌不考虑各种实际因素而盲目推进。
③低碳建筑的推行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低碳建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直坚持下去,所以,低碳建筑的实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要逐渐将其引向深入,切忌存在一步到位和“一口吃个胖子”的焦急心态。
2山西建筑业的发展现状
从实际发展情况看,山西省建筑业的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存在挑战。在机遇方面,主要是我国提出了“加快推进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相关政策,这势必会给建筑行业带来新发展。同时,山西省也早就提出了“转型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口号,为山西建筑业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都为山西省的建筑行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其做强做大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但是,山西建筑业发展的困境与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与其他省份相比,山西省的建筑业不光规模比较小、竞争实力不强,在产值上也远远落后于发达省份。如果单从发展速度上看,山西省的建筑业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差无几,但要从产值的绝对数和增加数来看,山西省建筑业的发展在中部六省中排名倒数,与江苏、浙江等省的总产值相差数倍。究其原因,主要是山西省在政策环境、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发达省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与此同时,其发展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产业集中度不高,导致产业发展集聚力不强;
②建筑市场不规范,企业运作欠科学;
③建筑项目拖欠工程款现象严重,资金矛盾不容忽视;
④建筑企业的机制僵化,缺乏灵活性。山西建筑业的发展任重道远,要想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过渡,需要加倍努力,尤其是在低碳理念盛行的时代,建筑业的发展就显得更为艰难。
3山西建筑业低碳发展的主要障碍
低碳建筑的发展势不可挡,这是每个建筑企业都必须思考的大问题。鉴于目前山西省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其发展任务还很艰巨,为了更好地深入发展低碳建筑,需要归纳和总结山西省发展低碳建筑的主要障碍。
3.1低碳建筑理念有待更新
虽然低碳经济这一新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大众所熟知,但是,离真正践行低碳经济还相差甚远,低碳建筑也不例外。对建筑企业来说,普遍存在对低碳建筑认识不足的情况,特别是企业领导还停留在业绩观上,对低碳的理解还不深刻,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低碳的重视度不够。建筑企业的员工们更是如此,在工作上更多时候还是按照旧模式和老方法执行,并不过多地考虑低碳这一问题。“思想决定高度”,如果不及时改变思想观念,低碳建筑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3.2低碳建筑政策体系有待创新
随着低碳经济的出现,低碳建筑也应运而生了。由于我国低碳经济的政策体系还未确立,所以,低碳建筑的政策体系也就更不成熟,山西省的低碳建筑政策体系也就更不完善。虽然并没有明确出台有关低碳建筑的政策,但是,建筑节能政策已经颁布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低碳建筑政策体系不完善和不健全严重制约了低碳建筑的发展,不利于低碳建筑的长远发展,所以,低碳建筑的政策体系还亟待进一步完善。
3.3低碳建筑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技术对低碳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是特别关键的一环。但是,我国目前的低碳建筑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因为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发达国家,整体技术研发和创新水平不足,再加上西方国家不愿意转让低碳技术,导致我国的技术水平落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制约了发展。
3.4低碳建筑资金有待充实
低碳建筑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环节、各个层面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和配合。从目前情况来看,低碳建筑在资金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即资金来源不足和企业融资难。虽然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刺激投融资主体,投资主体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其投资额并不高,投资资金仍显不足。资金的匮乏或不能持续投入会阻滞低碳建筑的发展,所以,资金问题不容忽视。
4山西建筑业低碳发展的主要对策
山西省施行低碳建筑发展是势在必行的,但是,鉴于建筑业的行业性质和山西省的实际发展情况,应该认真思索低碳建筑在山西的发展路径,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低碳建筑发展之路。
4.1大力倡导并普及低碳建筑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低碳建筑的发展速度和高度。全省要加大对低碳建筑思想的教育力度,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广播等,对广大群众,特别是企事业领导和员工普及相关概念,提高他们对低碳建筑的认识深度,为更好地推行低碳建筑奠定思想基础。
4.2着力健全低碳建筑政策体系
低碳建筑的发展需要政府出善的政策体系予以支持,建立支持低碳建筑发展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制订具有激励效果的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和土地政策,并在资金和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实施低碳建筑的企业采取税收减免或给予一定政策优惠的方式,对不予推行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惩罚,以此实现有效的激励。同时,政府需要在法律方面制订一些强制措施,加强对建筑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4.3强力提升低碳建筑技术水平
山西省政府应该为低碳建筑技术水平的研发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出台技术研发、应用、推广和普及的激励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建筑技术研发和创新机制;鼓励建筑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建筑节能技术,倡导实施市场化运作。同时,要积极开展低碳建筑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企业合作,共同研发低碳技术,加速低碳建筑的发展。
4.4努力打造低碳建筑人才梯
队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人才,低碳建筑的发展也不例外。政府和企业要先树立明确的低碳建筑人才发展理念,努力营造低碳建筑人才的发展环境,创新低碳建筑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具体包括以下两点:
①利用高等院校培养一批高精尖的低碳建筑人才,建立起一支对本土建筑比较熟悉的人才队伍;
关键词:消费需求;低碳设计;设计附加值
人类社会的进步总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演变。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对人类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在可持续发展模式上的新探索。低碳设计代表新设计趋势,其背后蕴涵高附加价值。其创造的高附加值是市场主体所追求最大价值,同时又呈现出附加值多样化的特点。
一、设计附加值
(1)附加价值概述
附加价值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新概念。商品附加价值是指在原有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过程中有效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即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上的新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需要的物,这些需要的性质如何,是由胃产生还是由幻想产生,与问题无关。由此观之,马克思所说的“物的有用性”包含了物对于人物质上的有用性和精神上的有用性两个方面。
(2)附加值的实现
附加价值以满足消费者精神上的有用性为前提。商品附加价值中包含着无法用数量计算的“美感”“优越感”“舒服感”以及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商品附加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商品,具体物质形态体现是商品的商标、包装、声誉以及追加功能等,这些是用知识与智慧创造的价值。
商品的附加价值也是文化因素对于商品的渗透与融合而形成,它以技术进步为先决条件,体现着一个国家和地区人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审美水平以及传统习俗等。所以,附加价值被人们称之为“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等。只有当商品的附加价值和商品都加入市场运行,并得到社会的承认,商品初始的使用价值和新增的附加价值才会实现。
二、低碳设计如何创造高附加值
“产品附加值”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单一的元素。高附加值的商品反映了消费者的主观爱好,符合时代消费风潮。设计不仅是艺术之物、生活之物,是时代人文精神的产物。产品背后的文化心理与文化精神,诞生新的价值观。价值的存在与否对于受众做出的反应以及行为方向,有着重要的作用。低碳设计的产生背后孕育着人类的新价值观。其无论是何种设计形态,都同当前消费形态紧密相联。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消费时代,设计呈现出消费层次上的多元化。低碳设计呈现的正是消费者价值观念的转变。低碳设计所谓的循环再利用与国人节约俭朴观念不谋而合。如今消费者对产品基本功能性以外的诉求,代表了新的消费趋势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环境的关怀,因此低碳设计能孕育高的附加价值。
三、消费文化的社会下,低碳设计创造的高附加价值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企业与设计师们必须领会低碳的概念,集中注意力评估产品。设计师在行使有限的权利,
同时也传递一些信息去改变大众。低碳设计是可持续观念的衍生。它所孕育的附加值得有多种类型,如情感附加值、历史附加值、社会附加值等。低碳设计所孕育的多元化附加值是消费者消费诉求的多样化的体现。
附加值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低碳设计超越实用层面,富含高社会历史附加值。
大众意义上的低碳生活,是通过研究和发现最常见的材料的新特性和新用法,合理的设计是实现低碳生活的关键。实现低碳设计的手段之一是师法自然。Wasara设计公司环保餐具设计就是低碳理念产品。从制作的原材料上来说,每一款产品都是用芦苇纸浆、竹子和甘蔗渣为原料制成,完全符合环保的标准,用完之后,可以被完全将解。就如wasara.的理念:“earth toearth”。取之于大自然,最后也回归大自然。这种低碳设计的背后是对人类社会历史感的重新审视,随着人类的发展,地球的自然资源逐渐面临枯竭的威胁,利用回收材料制作成的餐具是对人类下一代的子孙的未来的生计考虑,是人类社会历史责任感通过低碳设计这一人类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是对环境压力做出的当代人的努力,低碳设计所以背负着高的社会历史价值。
(2)低碳设计的实现要有先进科技作为支撑,富含高科技附加值。
科技的发展,给设计领域提供了各种新的艺术表现手段,使设计观念产生巨大变革。如何实现低碳设计,是在提出低碳设计概念以后更现实的问题。
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建筑行业欣欣向荣,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对建筑实现低碳产生巨大影响。据统计,城市里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维持功能本身上,而交通汽车只占到30%。如果无有效的节能导向建筑发展必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难以承受之重。实现对建筑的低碳化趋势,势必将采用新的工艺和材料,这些新技术的运用对低碳设计起到推动作用。在挪威有环保办公楼Skagen OKOntor,在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沿海地区自然材资源,降低了整个建筑总的二氧化碳释放量。交叉层叠木板(CLT)墙壁和地板结构具有高效的碳吸收能力。CLT在减少二氧化碳上有显著的效果。建筑外立面和具有隔离效果的百叶窗表面都覆盖有黑檀木,它具有可持续性,低保养的特点,适合在海边气候条件下使用。这是低碳设计在新工艺、新材料上的深刻体现。可见低碳设计的实现需要科技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因此低碳设计是蕴涵高科技附加值的人类活动。
(3)低碳设计是对人类生产方式的反思,孕育社会伦理附加值。
生活方式既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也是历史变革和转型的产物。当前全球所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导致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必然转变,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设计转变,是同人类的理想相一致的价值观和集体行为。
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低碳生活的理念就是提倡一种简约的生活方式,实质上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生活方式的影响,随之运应而生新的经济模式。低碳设计涉及了生活的多方面。如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一般消费者过去都没想到,而设计就是从生活的细节入手。生活方式的转变所引发的不仅是人类对低碳设计的需求,其背后更是生产方式的转变。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涉及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这些根本性转变都将导致相应低碳设计的发展,影响低碳经济和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因此低碳设计是对人类伦理观念和生活方式转变的实践。
四、结语
产品附加值是设计活动中最高层次的内容,是在造物活动中表现他能体验到的最符合他的符号本性的价值。这种对最高价值的追求使产品的设计与使用不断发展为新的方式。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产品使用功能和主观情感的诉求,同时满足人们对于产品个性化和艺术性的需求,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和美好。低碳设计是对一种符合全人类的价值观的设计潮流,是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源问题的根本,也是低碳设计能创造高附加值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设计》杂志,2009年12月号
关键词:低碳理念;人本思想发展;低碳建筑;低碳交通;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fortable, energy-saving, efficient, natural living environment has become the planner’s goal.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ated concepts of low carbo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process, the application of low carbon concept in the " humanism "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area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society, in order to meet the ecolog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growing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with a view to the future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Key words: low carbon development concept; humanism; low carbon building; low carbon transport;
中图分类号:TS95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居住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居住的要求不再停留于居住功能以及面积大小的层面,由简单的“生存性居住”向“生态性居住”转变。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居住以外的东西――居住环境,把接近、回归自然、绿色环保当作主流观念。这在珠三角许多城市的居住区规划建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1 居住区规划中低碳理念的探索与研究
1.1低碳理念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的问题。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城市,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国际大都市以建设发展低碳城市为荣,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CO2 的排放量,简单理解,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态度。
1.2居住区规划中的低碳理念低碳社会大背景下的居住区应按照“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方式、绿色碳汇”的新概念进行规划建设。居住生活方面提倡居民采取低碳生活方式; 工程建设方面采用生态和智能的节能环保住宅,注重太阳能等清洁型能源的普及与利用,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绿地规划方面采用园林式格局,注重植物环保特性的应用,注重植物的碳汇强度应用,合理配植等。使居住区具备智能化和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以及广大居民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
2 居住区规划中低碳理念的实现
2.1居住区规划中“人本思想”的发展纵观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从建国初期的无自主创意的照搬时期,到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雷同粗放型时期,再到如今21 世纪的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期,都将人的生存性作为居住区设计的主要元素,“以人为本”的思想俨然已经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第一要素。然而随着低碳理念的产生与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应与时俱进,居住区规划设计在为居民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的同时,更应该主动地为可持续发展承担一份责任。因此,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倡导低碳理念,规划者的设计思想应该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向“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原则转变。通过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使居民真正地理解“低碳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态度”,提高低碳意识,完成思想转变,积极实践低碳生活,提倡低碳的生活方式,切实的将居民居住的生存性转化成为生态性,为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2.2居住区规划中主要元素的发展
2.2.1 居住区规划中的低碳建筑。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CO2 排放量。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评估,全球建筑行业产生的CO2 排量大约占全球CO2 排放总量的33%。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相对较高(每建成1.0 m2 的房屋,约释放出0.8 t碳,而且在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方面的碳排放量也很大),在CO2 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40.0%~50.0%,而其中住宅建设又占到了建筑业总排放量的70.0%。因此,面对我国住宅建设的能耗现状,规划者应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居住区的住宅设计中,完善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居住模式。
居住区中的住宅建设应该从3个方面实现低碳。首先,住宅布局应“因地制宜”,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① 建筑群之间不应采用周边式布局,要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建筑间距应加大,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时能获得满窗日照2h;尽量减少建筑间的刚性地面,推广青石板、汀步石、透水砖等柔性地面,绿化率不低于35%等。② 建筑个体尽量采用南北朝向,东西朝向不利于节能; 尽可能加大住宅进深,缩小面宽,选择合适的建筑层数,有利于节约用地。
其次,住宅本身从建造到使用期间,应顺应低碳建筑的要求。① 绿色设计、环保型材料应成为规划者在住宅设计与建造中的首选,顺应低碳社会的节能要求。规划者应该从住宅外墙保温、门窗、屋顶保温这3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设计中,注意门窗的气密性、断热性和水密性等要素;屋顶和外墙不应采用单一材料构造,最适合采用厚实材料加轻质材料的复合构造做法,实现外墙和屋顶的低能耗结构设计。在建造时应积极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如生态水泥、纸面石膏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板、无石棉硅钙板、塑料型材、断热彩钢及断热铝合金型材等,结合墙体的复合技术、门窗隔热减耗技术、屋顶保温技术等,实现住宅设计建造中的低能耗目标,使建成住宅符合节能建筑的标准,能够很好配合新能源的使用,发挥显著的节能效果,顺应低碳的要求。② 清洁能源、节能技术与住宅使用功能的结合与利用应该成为低碳住宅的主要形式。广泛应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采用主动式太阳能与被动式太阳能系统相结合的作法,再辅以地(水)源热泵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地面辐射采暖等新技术手段,以维持采暖、制冷、通风、照明等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能耗供给,减轻乃至最终替代住宅建设与使用中对化石能源的长久依赖,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最终达到人、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再次,住宅内部空间的装修也应崇尚低碳风。人们追求奢侈豪华装修的思想应该顺应低碳社会的发展而得到改变,倡导简约的装修理念更适合今天的低碳生活。从室内装修设计到材料选用再到完成施工等各个环节都应该注重低碳。应该做到:① 设计中避免繁冗复杂的装饰,而是让自然的光线、绿色植物成为主要元素,配以必需的墙面和地面装饰,打造简约设计风格。② 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室内装饰和装修材料,减少辐射污染、有害气体污染等。③ 在施工结束后,注意对材料的回收与装修垃圾的处理等。
2.2.2居住区规划中的低碳交通。低碳交通就是在日常出行中选择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交通方式,这是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的大势所趋。
随着珠三角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与道路交通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不断加剧,在珠三角城市中由交通产生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汽车尤其是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不仅是CO2 排放量迅速增长的诱因,还是低空臭氧污染、酸雨以及致癌微粒等的罪魁祸首。在建设低碳社会的大背景下,低碳型交通的发展刻不容缓。因此,在居住区的道路规划中,规划者应将低碳诉求体现在道路建设、引导居民选择出行方式以及道路照明等多方面。
首先,居住区路网采用开放式布局,在“顺而不穿,通而不畅”的基础上规划四级道路,设置独立的自行车通道,完成车行道与自行车道、人行道的分离。严格控制外来私人机动车进入小区。严格控制本居住区私人机动车的可达性,近期 (5年内) 禁止本居住区私人机动车在宅前小路上行驶; 远期 (10年内) 禁止本居住区私人机动车在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和宅前小路三级道路上行驶,同时完成原有机动车道的改造,采用透水砖、汀步石、青石板、植草砖等环保型路面材料取代原有刚性路面材料,使道路更适合满足人们的步行需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其次,随着低碳时代的来临,规划师有责任引导居民选择低碳的出行方式,即公交、自行车以及步行等方式。具体措施有:① 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在居住区级道路上设置公交车停靠点,使居民从家中出行6 min 内就能到达公交站点,方便居民的公交出行; 发行居住区公交卡使居民公交出行更便宜,调动居民乘坐公交车的积极性,减少居民对小汽车的依赖。② 鼓励骑自行车出行。设置多条独立的自行车出行通道,使自行车出行更顺畅; 在各级道路沿路区域上设置免费的自行车租赁点,使居民步行3 min 就能找到一辆自行车,方便居民出行取用。③ 鼓励步行出行。设置小尺度的巷道、通径、林阴路等专用步行通道,方便居民步行出行。④ 限制居住区内私人机动车的使用,除在远期大范围禁止私人机动车的可达性外,居住区内大部分采用地下停车设施,并且把主要入口设在居住区; 对需要长期在居住区内停车与行驶的私人机动车征收碳排放税,增加驾车居民对碳排放的责任感,最终达到净化居住环境的作用。
再次,道路照明关系着道路的夜间使用,也是居住区实现低碳交通的一个重要环节。过去的道路照明中经常采用白炽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等旧光源,因其能耗高、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已不能满足现代居住区的使用要求,取而代之的是LED节能灯具、陶瓷金卤灯、T5 管灯、微波硫灯等节能长寿光源,它们既可减少环境污染,又能提高节能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完全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的照明需要。
3 总结
居住区规划中的低碳理念,来源于低碳社会大背景下人们追求高质量人居环境的新趋向,同时也是居住区为满足人们“生态型居住”要求的新探索。从“人本主义”思想向“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思想转变,再到对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与低碳的绿地规划的探索都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居住区规划中的低碳理念的具体应用,有利于居民低碳理念的形成,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实现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珠三角居住区中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打造高品质居住环境的要求,增加居住区的整体水平; 有利于整个社会的低碳建设进程,也为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奉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文娟,葛幼松,周权平.低碳城市在社区规划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68-5970,5972.
关键词:绿色建筑;理念;原则
Abstract: the green building design more and more highlights its importance, green,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other architectural design idea runs through design alway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and the concept of green building green building design principles. Green building design method to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Keywords: green architecture; Ideas; 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
1.1 与时俱进的的设计理念
任何建筑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物化表现,无不存在时代的烙印并反映时代特征,而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的综合作用又影响着建筑设计思想。从原始社会的巢居到现代的高层单元式住宅,从历代帝王的宫殿到现代的摩天大楼,从远古的“空间”建筑到现代的“智能建筑”,其设计理念都经历了无数次的变迁,也涌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建筑思潮,同时反映着时展过程,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建筑历史史书。在走过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人类已经步入以知识经济为主的信息社会,面对社会快速发展的诸多因素,建筑设计理念及建筑特征也表现出不同的内容。
1.2 可持续发展理念
绿色建筑,即可持续的生态建筑理念,最早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概念是指建筑在其全部的寿命周期内,不但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使用空间,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各种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这样的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我们便称之为绿色建筑[1]。绿色建筑真正地实现了人与建筑、自然三者和谐共处的统一,既满足了人们对舒适生活空间的追求,又很好的保护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2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2.1 注重环保原则
保护建筑周边自然环境及水资源,防止大规模“人工化”,合理利用植物绿化系统的调节作用,增强人与自然的沟通;利用一切自然、人文环境和当地材料,体现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地域性,注重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联络;通过“可靠度”分析方法和优化设计实现“集约型”建筑使用过程[2]。
2.2 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随后的建造、运行、改造及至最终拆除,形成了一个全寿命周期。若考虑到建筑的构成材料,这一周期还应前溯至原材料的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向后追溯到建筑废弃、拆毁后的垃圾处理等全过程。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就意味着,不仅要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还要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且在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的空间,并将拆除过程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
2.3 注重节能原则
对自然材料的使用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宜,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和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按“环境承载容量”的原则建立建筑过程的“共同体”;实用、耐久、抗老化,将近期建设与长久使用有机结合;运用传统的“低”技术手段是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运用现代科技技术手段实现建筑人工空间环境和使用条件的改善是现代建筑设计不可缺少的方法[3]。
2.4 注重低碳原则
当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全球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严峻挑战和后果时,低碳理念如潮而至。“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低碳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新概念都意味着,降低碳排放是国际关注的大事,国家发展的大事,经济增长模式的大事,产业兴衰的大事。在全球应对气候危机的形式下,中国让全世界瞩目。温室效应、气候异常、能源危机、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影响着我们的地球和生活时,绿色建筑设计行业也应该为全球的低碳经济做出贡献。从建筑节能,到绿色建筑,再到低碳建筑,我们可以看到对建筑“可持续”的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
3 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3.1 采用“外闭内敞”的总体布局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指出:“因为气候在根本上影响着我们的建筑物和城市,首先是直接影响建筑物外表的阳光照射角度,遮阳设施,能量节约方式等问题,其次是间接影响:通过文化影响,由于气候对任何社会的礼节、礼仪及生活方式起决定性作用。在干热气候区,我们把热空气堵住并使之湿润,在整个过程中降低它的温度”。“外闭”即对外部气候环境的考虑,体现了设计中的“气候意识”;“内敞”体现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这种标准单元即成为一个“模”,以独立的方式通过“组合”形成建筑群落的有机整体。
3.2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
埃及建筑师哈桑法塞认为:“只有根植于当地地理、文化环境中的本土建筑,才是一个社会建筑的真实表达。”运用人文主义思想探求地域特有的经验和技术,并科学的利用气候学原理,是建筑方式的本质所在。太阳能恰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4]。
3.3 改善建筑结构
从生态建筑学的角度来看,作为人“第三层皮”的建筑自产生之初就是为了庇护各种气候条件下人们的生活环境,但这种关系却往往受到人们思想观念和滥用技术的影响而被忽视,“顺天应人”的良性循环受到破坏。所以形态的构成必须符合整体与城区环境,“外包式”绿色屏障即在建筑采取保温与隔热措施,形成建筑外部气候的屏障。这种构成方式对改善建筑室内环境有明显作用,对高寒与炎热地区更是难能可贵。
3.4 复合式的空间布局方式
如今,人们对居住建筑环境的关注可归结为三个方面:①尽可能地获得自然采光;②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③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通风。这三者之间互为影响,必须通过高效的人工技术达到积极要素之间的平衡。复合式空间组合方式也是人们对自然气候的反应,使人们根据不同季节进行垂直式生活转移,达到“自然舒适度”和节能的目的。
3.5 以科技手段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介于自然界和人类之间的微观环境,它的存在本身既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也作用于人类,并将持续地影响周围的环境和使用者的生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产生危害的发展”这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的原则。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曾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可幸的是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在极力改善。我们所称的“绿色建筑”就是把建筑定位于可持续发展区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大力开发“绿色”资源,发展“清洁”生产,不断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达到环境保护、科技发展、时代进步三个方面的统一,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绿色建筑与时俱进,必将成为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它不仅能给我们带来更舒适的生活空间和居住空间,并且在当今社会许多资源的不可再生利用的情况下,更能减少资源浪费,因此,要大力提倡并把绿色建筑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黄业华. 浅谈绿色节能建筑设计[J].四川建材,2007(9).
[2]杨国景. 绿色节能技术在住宅小区中的研究和运用[J]. 建筑科技,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