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

中药材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药材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药材培训总结

第1篇: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中药材GAP)认证工作,保证中药材GAP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局经过认真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并在开展试点认证摸底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复讨论研究,制定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及《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中药材是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的基础原料。实施中药材GAP,对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保障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有利于中药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促进中药材种植(养殖)的规模化、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对全面深入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及有关规定,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及要求,进一步加强药品的监督管理,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予高度重视,并严格按照《中药材GAP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二、自2003年11月1日起,我局将正式受理中药材GAP的认证申请,并组织认证试点工作。《中药GAP认证申请表》(见附件3)由我局统一印制,各地可根据需要数量向我局领取,也可从我局网站下载使用。

三、中药材GAP认证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政策性、技术性和社会性都很强。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加强对中药材GAP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坚持依法行政、积极稳妥、质量第一的原则,做好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注意总结经验,认真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办法,保证中药材GAP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地在执行中有何问题及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局药品安全监管司。

附件:

1、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

2、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

3、中药材GAP认证申请表

第2篇: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

Abstract: This is under the investigation and large information anddepends on the increased varieties of the disease in Chinese herbs andthe features of the desease occured. It raises to adapt the skills of quarantine, enhancing the green ideas, training the planting skills, planting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choosing the varieties which can resist deseases and so on to improve the qualities.

关键词:中药材;病害;发生特点;生态防治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deseases;features occurred;ecology prevention and cure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122-02

0引言

我国从南到北药用植物分布广泛,自20世纪80年代许多中药材人工栽培获得成功以来,中药材栽培技术日趋成熟,多数野生药材得以驯化成功,从而引发了中药材种植热。近几年来,栽培的中药材约有250多种,种植面积约有386860hm2,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56种野生中药材已人工栽培成功,如半夏、天花粉、穿心莲、天麻、黄芪等[1],一些病害日趋严重,如板蓝根霜霉病、黄芪枯萎病等,在野生品种的驯化中、品种的引进、大量化学农药的使用等,引起中药材生长势下降,抗病性减弱,中药材农药残留量增加,药材品质下降,严重影响了中药材市场的发展。因此,作者根据近几年来病害的发生情况,总结了病害发生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生态防治措施。

1发生特点

1.1 药材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为害中药材的病害多发生在苗期和成株期,造成缺苗断垄、根部腐朽、植株萎蔫、畸形等症状,根据其病原生物分为①真菌性病害,如板蓝根霜霉病,黄芪白粉病、枯萎病,党参锈病等[2],造成植株倒伏、死苗、斑点、黑果、萎蔫等病状,一般在高温多湿时易发病,在病部常有明显的霉层,如霉状物、锈状物等,引起植株光合作用下降,药材有效含量降低。该类病菌多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越冬。②细菌性病害,如百合腐烂病、颠茄青枯病、佛手溃疡病等。表现为萎蔫、腐烂、穿孔等,发病后期遇潮湿天气,在病部溢出细菌粘液,常常引起植株提前死亡,严重影响中药材产量。③病毒类病害,该类病害主要表现为花叶、黄化、卷叶、畸形、簇生、矮化、坏死、斑点等,多与蚜虫、飞虱、叶蝉等害虫混合发生,一般害虫发生严重,病毒病害严重。④线虫病类,主要表现为植株营养不良,生长衰弱,矮缩。甚至死亡。为害的部位多为地下药用部分,形成根结。如当归马口病、川乌根结线虫病等。⑤生理性病,多由于栽培管理不当,水分供应失调,不适环境等因素,造成植株普遍黄化、矮小,抗病力低,易滋生一些腐生菌及害虫,造成生长势明显下降,中药材质量明显下降。

1.2 野生种变农家种,病害为害加重近年来由于中药材需求骤增,野生资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多数药材被人工栽培。可人工栽培后,打破了原有生物的生态平衡,栽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减少,目标生物易受非目标生物的抑制,特别是野生品种病害种类增加,为害严重。如大黄根腐病、轮纹病、炭疽病等[3]人工栽培后发生猖獗。

1.3 引种不当,病害趋于严重中药材种植热引发了中药材品种的南北广泛交流,从而引发病害的南北传播,除中药材品质难以保证外,中药材病害日趋严重。如板蓝根霜霉病从东北、华北向西北扩展,当归马口病、根腐病随北种南调而向华南等地传播。

1.4 连作加剧病害发生中药材连作引起土壤中习居菌的遂年增加,引起各类药材的根腐病。据资料报道,丹参受根结线虫病的为害,连作1年减产明显,连作2年大幅度减产,连作3~4年基本无收。红花因菌核病的为害,连作2年,病株率达80%,死株率达25%。

1.5 药用部位成为病害的为害重点特别是根茎类药材地下部分病害为害严重,根茎类药材占中药材的1/4以上,这些地下部分极易受土壤中的病原菌为害,尤其是以根茎作繁殖材料的中药材,根茎是携带病原菌的初侵染来源和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如丹参、白术、栝楼、牛膝等的根结线虫病,白术、地黄、沙参等的白绢病等为害均重。根茎类的病毒病更是传统方法难以防治的病害。

1.6 农药使用方法不规范,滥用、误用问题严重,病害控制效果甚微中药材病害的防治目前以使用化学农药为主,由于缺乏技术指导,盲目使用化学农药,使得农药与目标生物之间无选择性,相反,对非目标生物有选择性,破坏了有益的生态平衡,使病害的防治难度增加。另外,高毒农药在中药材上使用普遍,且用量大,使用次数多,少数种植者在一些品种上一个生长季节喷药高达20~30次,造成药材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成为不合格产品,同时污染了产区环境,对药材生产造成持续性危害。

2生态防治对策

2.1 加强检疫随着中药材市场的繁荣,各地应当对中药材种子、苗木、药材成品的引进和调出,实行严格的检疫制度,防止地区之间为害性较大的病害和检疫对象相互传播,是防治病害最为有效的措施。

2.2 提高绿色意识中国加入WTO后,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因此,中药材品质优劣,直接关系到国际竞争力的强弱。通过开展长期的培训和示范工作,树立药材种植者、经营者、管理者的绿色中药材意识、环保意识、中药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提高种植者的植保技术水平。

2.3 加强栽培技术培训中药材栽培技术要求较高,传统的栽培技术难以适应中药材栽培,因此,聘请有关中药材栽培方面的专家或技术人员,通过大田示范、种植讲座等形式,使种植者、经营者、管理者掌握中药材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规程等,提高中药材的抗病力,以便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3生态防治技术

3.1 根据各地的具体条件,发展不同的中药材生产[4]人工栽培中药材,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如高寒山区可考虑种植当归、木香、黄莲等抗寒性强的品种。低洼湿地发展泽泻、款冬、芡实等耐湿性的品种。北部丘陵可种植甘草、黄芪、大黄等耐旱性强的品种。或者采用粮药、药药间作等形式,从而提高中药材的生长势,是增强抗病性的前提条件。

3.2 采用不同的繁殖方法增强生长势[4]一般发芽率高,出土力强的中药材宜采用种子繁殖,如板蓝根、决明子等。由南向北所引品种,则应在苗床育苗,然后移栽,如穿心莲。地黄、百合等采用鳞茎、球茎或根茎分离法。连翘、枸杞等采用1~2年生枝条压条法。芦荟、玫瑰等采用枝叶根扦插法。增强生长力,提高抗病力,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3.3 根据中药材不同用途特点选育抗病品种[4]抗病良种是防治病害最有效的途径,但对不同用途的药材,应选用不同的品种。作为提取有交物质含量的药材,应选择高含量和高产量的品种,如洋地黄、蛔蒿等。用作药的应以稳产为主选择品系,如大黄、麻黄等。多年生药材应选择高产早熟的品种,如黄莲、人参、枸杞等。一年生药材就选择药用部位集中,便于采收,抗逆性强的品种,如金银花、紫苏等。

3.4 根据中药材的生物学特性,采取适宜技术措施[4]一般木本药材的生长年限一般需要多年培育,才能收获,如杜仲、木瓜、山茱萸等需要8年以上的精心培育,药用价值才能提高。草本药材有深根和浅根性,因此,栽培前应充分了解生物学特性,深根药材应加深翻耕,增施底肥,如牛膝、山药、木香等。对浅根性药材应秋季晒垡,早春浅翻,如薄荷、川芎、细辛等。一些宿根药材采用烟熏、覆盖、包扎、培土浇冻水等措施。注意保温、防寒,增强抗病性。北方降雨量稀少,应发展防风、需水量低的药材,如麻黄、黄苓等。某些原产于山野丛林中的野生药材,应采用人工搭设棚架,创造荫蔽环境,如五味子、人参、三七、黄莲等。

3.5 根据药材及土壤肥料特点,合理施肥[4]不同药药材的生育期,对肥水要求不同,一般药材发芽到第一片绿叶长成时,只需水,不需肥。因些在播种或移栽前多施完全腐熟的有机肥料。在苗期应追施速效肥料,在返青、分蘖、开花、结果期N、P、K配合施用,这样才能获得高产,增强抗病性。

参考文献:

[1]林锦仪,李勇.药用植物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5.

[2]杭州药物试验场,上海市药材公司,南京药学药用植物园.药用植物栽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77.50,235.

第3篇: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中药企业 GMP 问题 对策

Chinese enterprises in the GMP implementation proces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ompliance with Chinese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their own development needs GMP model to promote and improve enterprise management, methods of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GMP implementation of surveys and studies, further summarized GMP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proposed improvements. Chinese companies must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results of GMP philosophy, and increase efforts to update the hardware facilities, to enhance its maneuverability, enhanced awareness of staff t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

Keywords: Chinese enterprises GMP;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前言

GMP是药品生产过程中保证质量的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我国对制药企业实行GMP认证制度以来,企业管理水平有了长足进步,药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整体水平还很低,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尤其是中药企业GMP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笔者就中药生产实施GMP过程中所遇到的热点问题作一归纳分析,以寻求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

1 GMP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人员GMP培训不足

人员是中药生产企业实施GMP的关键,只有提高全体人员GMP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GMP管理水平。 GMP细则中对各级人员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人员GMP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如果培训不到位,人员整体素质将适应不了GMP的发展需要。但一些企业在GMP认证时高度重视,把认证证书当成获准药品生产的准入凭证,一些企业没有对员工进行基本法律、法规的培训;没有按要求配备生产和质保方面的专业人员,不重视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注重对员工进行GMP基本知识、岗位专业技术及岗位操作规程的培训.一些企业的培训只是流于形式,造假培训记录以应付GMP检查;一些企业的培训虽计划制订的井井有条,但真正实施的培训却很少,只是为应付检查,没有真正用于日常的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

1.2中药生产的原料、辅料不符合标准

目前我国中药企业很少有自己的种植基地,中药材大部分是从药材经销商或药市购买的,因种植区域和采收季节不同,药材的质量有很大的差异。而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实施GMP时间短,饮片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同时中药饮片的生产缺乏相对统一的工艺标准及质量评价标准,大部分中药材及饮片仍采用外观性状和简单的物理化学鉴别。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仅靠中药生产企业进货时进行质量的检验、控制,使中药生产企业在质量控制中变得非常困难。GMP要求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但在实际采购辅料过程中,根本找不到按国家制定的药用标准生产的厂家,甚至被《中国药典》收载的甜味剂阿斯巴甜和用量较大的蔗糖也很难找到有批准文号的生产厂家。

1.3 质量管理部门监管不严

中药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是生产过程监管,应根据每个品种的生产工艺,制定质量监控点。有些企业对原料、辅料及成品等不按SOP进行全项检验,主要原料、不稳定的中间产物、成品的质量稳定性评价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无法为贮存期、有效期提供科学数据,没有做好原因分析和妥善处理,放松对不合格品的管理。

2 中药企业实施GMP应采取的举措

2.1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到提高员工素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员工培训计划,使员工在日常生产工作中,自觉形成以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养成良好的执行GMP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企业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重视对中药原辅料的质量控制

中药企业实施GMP管理的同时,与其相关的原辅料行业也应同步进行规范管理,只有这样药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应从源头采取措施,控制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加强对经销商资质信用管理,明确所供药材的种属、产地、加工方法、采集时间以及质量等级等信息,同时提供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检测报告。对使用量较大的中药材,建立标准化的种植基地,以保障中药材质量稳定以及资源的持续性。用现代的检测手段鉴定中药主要成分含量,并开展中药材质量稳定性试验,制订有效期。对药用辅料的管理出台相应的法规来规范,减少生产企业质量控制的难度。

2.3 加强自检,提高管理水平

中药企业应定期对实施GMP的情况进行自检,建立以GMP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如厂房、设备的养护是否按规定实施;计量器具、仪器是否按期进行检验;操作人员是否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质检人员是否按规定进行验证以检验质量管理系统的重现性及延续性;员工的素质是否与其所在岗位相适应并得到相应的培训。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详实记录,及时通报,落实责任,提出整改措施,跟踪检查整改情况,避免类似问题重现,名符其实地达到GMP要求的水平[5]。

3 讨论

中药生产企业进行GMP认证,是为了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使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中医药行业赶上高速发展的时代步伐。GMP实施十多年来,中药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产品质量突飞猛进。但是,通过认证只是GMP的开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中药企业应分析查找自身原因,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 吴蓬主编.药事管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2] 刘新社主编.药事管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3] 梁毅主编.GMP教程[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

[4] 李钧主编.药品GMP实施与认证[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0

第4篇: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我州农牧业工作实际,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近期对我州中药材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我州具有优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污染少。从上世纪50年代初,我州中药材生产有着辉煌的历史,1952年-1990年,我州当归收购量达8657吨,年均收购量达227.8吨,1978年我州当归种植面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超过1万亩,当年产量870吨,××州维西县在当归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1974年受商务部表彰并命名为全国十四个当归基地县之一。秦艽和当归因产量高、质量好,曾经是我州中药材的拳头产品。但是,农村体制改革后,原有的药材购销体系被打破,只有少量的个体工商户经营药材,加上药材市场大起大落,全州药材种植面积大大减少,从业人员有减无增,全州中药材只有零星种植,由于规模少、种植分散、产量低、利润薄、风险大,严重挫伤了药农的积极性,作为××州特色和优势的中药材产业逐步没落。

在“十五”期间和“十一五”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逐年加大了对药材基地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以维西县的秦艽和当归为主的药材品种、面积和效益都有所增加。据统计,20*年低,全州共有药材种植面积4.5万亩,以下为各县具体情况:

维西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9万多亩,分布在多个乡镇,其中永春乡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品种为木香、秦艽、当归、丹参、桔梗、板兰根、茯岑、虫蒌等;德钦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390亩,主要品种有木香、秦艽、当归、丹参、桔梗、茯岑、虫蒌、川芎、秦归等;香格里拉县:中药材种植面积2655亩,主要品种有白术、木香、桔梗、川芎、秦归等。我州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近几年发展较快,出现了一些新的产区。我州有良好的中药材种植传统和基础,中药材生产主要分布在具有传统种植的乡镇,这些地方中药材生产自然条件优越,有一定的种植经验。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市场需求加快,近几年新增面积3万多亩,出现了一些新的基地。

二是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乡镇或基地。我州产区较多,相对分散,但随着中医药市场的拉动,逐步形成了永春等在千亩以上的乡镇,具有了一定规模和影响,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

三是立足当地实际,形成了多种生产运营模式。我州中药材生产传统上主要以农民个体生产为主,随着政府的支持,单位或公司的参与,各地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形成了“基地建设,定单生产”等生产运营模式。

四是品种多样,并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品种。我州中药材自然资源丰富,适应种植品种较多,主要种植品种有40种以上,同时也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品种。如汶南的徐长卿有1000多亩,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为徐长卿传统主产区;其他如桔梗、丹参、黄芩、黄芪、白术、灵芝、玫瑰也具有了一定规模,在国内省内具有一定影响。

五是中药材种植效益高,发展势头良好。中药材种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一般每亩年产值在2000--4000元之间,个别效益在万元以上。因此,农民种植积极性很高,一些乡镇政府因势利导,制定激励政策,加快发展。

六是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目前,我州中药材生产有了一定规模,但产业化水平不高,而从技术、认识、效益、政策、规模等方面和趋势来看,正处于一个规模发展的初级阶段,基本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二、我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我州的中药材产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又逐渐衰退的过程。虽然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农业部门的大力扶持下,生产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基地建设具有了一定规模。但是,由于还存在着各方面的原因,使得中药材的生产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主要原因有:

一是技术水平不高,规范化生产严重不足。虽然种植基地农民有一定种植经验,但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盲目施用农药、化肥问题严重。在一些新种植区,生产管理和技术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州有三个品种(秦艽、木香和当归)具有了相当的规模种植,基地建设力度不断在加大,但距中药材规范化生产还有一定差距,包括这三个品种在内的中药材还没有一项申请规范化生产认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是国家对中药材生产制定的法规性文件,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与否将影响一个地区药材的声誉形象、市场地位、生产发展等,同时也会影响市场准入)。

二是中药材生产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虽然我州中药材发展趋势良好,但是中药材生产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如品种资源潜力、地理环境潜力、种植技术潜力等,如何把这些潜力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效益是重要问题。比如,品种资源潜力方面,××州虽然不是当归的原产地,但五十年代以来引进县内种植,已经有五、六十年的种植历史,产品质量好,深受药商和中药医的欢迎,维西当归的特点是归头大,归尾小,功能善补,油脂含量高,质量好;秦艽在当地有野生资源分布,种植数量多,药材地道,深受欢迎。但与其他地区相比,种植面积不大,多数为零星种植。中药材生产的潜力优势几乎没有发挥出来。

三是政府引导力度不够,加工企业带动力不强。政府部门近年来对中药材基地建设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在产业发展上未能发挥出较强的引导作用,在生产指导、技术服务、行业监管等方面力度不够,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投入不足,从而造成了农民生产上的盲目性以及销售上的无序性。同时,由于缺乏加工企业的介入,在品种收购、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缺陷,没有形成严格的中药材种植品种指导、产中监督、规范收购等机制,而且生产加工能力滞后,科研开发能力有限,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因此由于受市场的波动影响,造成了农民信息不灵,种植品种不对路,种植技术差,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上得不到有效保障,种植规模小、品种少、效益差、抗风险能力弱,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三、推动我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

根据我州土地资源丰富,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区、高寒山区占全州土地面积的75%,自然环境优越、污染少,种植青稞、马铃薯等其他作物收成低,当地药材质量好,种植历史悠久,有传统的种植技术等特点,建议积极推动我州的中药材产业发展。

1、提高认识,明确中药材生产在我州的地位和意义。随着国际化发展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天然药物发展潜力巨大。从国际国内市场及国家的配套政策来看,中药产业正处在良好的发展时期,作为源头的中药材生产也遇到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州中药材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现代的社会资源优势,中药材发展理应为我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提高农民收入、为生态立州建设做出贡献。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州中药材生产确实为农民增收、地方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农民发展中药材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我州中药材产业完全能够发展壮大起来,逐步成为我州的重要产业。

2、加强领导,积极营造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政府在推动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根据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国家中药材发展目标,国家、省、市相继制定了有关促进中药材现代化发展的政策,为中药材的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具体中药材生产中,政府应进一步加强领导,在制定政策、提供支持、提供服务等方面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切实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高度,把中药材生产开发摆上重要位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明确责任、理顺关系、协调管理,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市场之间的联系,努力提升生产技术水平。通过促进各种形式的合作,建立一批中药和天然药物研发机构、行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等,促进和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具有较强的人才、技术、信息优势;中医药企业具备资本、人才、技术、加工、市场等多种优势,同时具有产业化生产的能力;大的中药材市场则对中药材种植能够起到很强的拉动作用。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市场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探索和发展多种符合市场要求的经济合作形式,能够快速的提升我州中医药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加快中医药产业的形成。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组织科研院校、公司、基地和农户,加强中药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把市场前景好的我州地道药材列入重点研究计划,研究制定道地药材种植规范,争取列入国家或省研究计划,力争通过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为我州的中药材现代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4、多管齐下,多方筹措资金,为生产开发中药材提供充足的财力保证。我州中药材生产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也正处于向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注入。政府在财政支出上予以一定的支持和引导是迫切必要的,政府资金重点投入三个方面:一是扶持示范乡镇搞好中药材生产开发,带动全州中药材的产业化发展;二是支持科技,为研究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提供资金,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益;三是公共利益投入,如原产地保护、“正品”的保护等。除此之外,解决中药材生产开发资金紧缺还需要多管齐下,多方筹措资金。一是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国家相关部门每年都安排一块资金用于扶持中药产业的发展,要尽快组织力量,通过定项目、建基地、上规模,努力争取上级的专项资金补助。二是努力争取金融贷款,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对农业生产扶持的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对外宣传,大胆走出去引进来,吸引外来资金注入,加快产业发展。

5、努力发展道地药材,打造优势药材品种。我州中药材资源丰富,应选准市场前景好的道地药材,重点研究和开发,发展规模形成产量优势,提高水平形成品质优势,加强宣传形成品牌优势。如何使本地产药材的优势转化成市场优势,当地政府和有关机构应出台政策和办法。

第5篇: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

(一)主要目标任务

1.做好中藏药材产业后续管护和发展,首先是对2014年组织实施的2580亩大黄人工种植基地,进行后续田间管护工作;2.计划建立30亩铁棒锤种苗人工种植基地示范;3.计划野生抚育撒播秦艽500亩。

2.认真开展科技宣传活动,继续落实“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进一步扩大我县的科技普及面,提升我县群众科学素质和发展意识,拉动中药材种植产业规模化发展,我局计划于2015年度,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0人。

3.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目标,继续抓好各项科普宣传活动;加强中药材种植工作,强力推进我县中药材产业化、多元化发展,结合科技下乡活动,进一步做好中药材种植后续管理与服务工作,提高我县农牧民的科学化种植水平,切实为我县农牧民的增产增收做好科技咨询与指导。

4.进一步保证我县春耕、春播的科技含量,利用三月、四月春耕时节,加强科技指导,发挥种植能手作用,带动和引导群众做好春耕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科技产业化质量,促进全县农业“增产、增收”。

5.进一步抓好“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2015年要继续发挥公司作用,更深层次的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增强我县产业后劲,保证农业化发展取得成效。

6.做好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工作,加强专利集中执法检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以食品、医药等重点领域的执法行动,增强广大消费者、权利人、研发人等的知识产权保护信心,同时做好知识产权申请与保护的宣传工作。

7.大力向上争取项目,推动我县中药材种植工作更上一个台阶,让更多种植户获益,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我县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8.继续保质保量的完成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

(二)主要保障措施

1.认真总结以往工作,提取成功的、可行的工作经验和模式,并结合下一年工作实际加以融合运用。

2.总结、宣传并推广一套适合我县人工种植道地中藏药材的方法。一是加强管理与服务,督促农牧民群众搞好锄草、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二是继续加大我县中藏药产业成功的种植经验及成效的宣传力度。

3.继续联合教育、卫生、农牧等部门,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

第6篇: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

聪明过人而不失憨厚朴实的黄菊林,出身于千年古药都的农民家庭,一个“穷”字断送了他到大学深造跳农门的锦绣前程。他从吸取知识的教室走到挥洒汗水的田间,然而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并没有改变家庭贫穷的面貌。

于是,他到处寻找信息,外出参观学习,走遍全国各大药材市场,最终决定利用药都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黄栀子立体种植方面开辟致富路。

药都樟树的黄栀子产量占全国50%以上,樟树也是全国黄栀子最大的产地和加工出口聚散地。由于黄栀子种植有千年历史,品种有严重的退化现象。黄菊林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黄栀子品种10余个进行示范种植,通过不断的总结种植经验,了解不同品种的生长规律。采用优良的黄栀子株系与古药都黄栀子进行杂交,再经无性繁殖、提纯、复壮,先后培育黄栀子新品种“金满地一号”和“药都选一号”。使传统黄栀子产量从每667平方米(1亩)100公斤左右提高到1000公斤左右,每667平方米产值可超万元,高产种植可达2万元。

目前黄菊林将黄栀子育苗基地扩展到20个,长年免费举办黄栀子高产立体种植培训班,至今,共有近万人参加,广大药农通过听课、实地考察黄栀子基地及到药市了解行情,认识到黄栀子大有“钱”途,种植积极性非常高。黄菊林先后在云南思茅、贵州凯里、重庆酉阳、湖北赤壁等全国各地发展黄栀子3000公顷。实行“公司+农民+合作社+基地”的订单生产模式,与种植户签约,对上规模的基地免费提供黄栀子种苗,种植户自种、自收、自加工。公司按市场行情最优价收购。

从2000年起,每年都有1000万株黄栀子苗上市,万吨黄栀子鲜品投入市场,远销世界各地,成为名副其实的黄栀子大王。

从2008年开始,鑫隆中药材合作社成功地在黄栀子林下套种天花粉400公顷,白芨、广东紫珠各13.33公顷;水栀子林下套种千斤拔200公顷,黄精260.07公顷;在九龙垦殖场引进奇异名贵中药材品种重楼,林下套种试验成功。现已发展林下套种多芽重楼100公顷和种苗基地3.33公顷。多芽重楼属紧缺中药材,有解毒、抗癌、防癌等多方面的作用。合作社年产中药材2800多吨,投产4年后可实现年净收入4000万元以上,创造社会效益数亿元。

经过25年的摸爬滚打,黄菊林由一个农民变成了黄栀子种植能手,他将自己探索出来的技术免费传授给全国农民。种苗低价提供给特色种植爱好者,并开通了日夜咨询电话:0795-7376177。随时解答黄栀子种植过程中的难题,25年他先后引进良种500多个,拥有示范户40000多家,繁育示范基地1.33万公顷。被江西省团委授予“有情义的良种王”和“情系灾区无私奉献典范”的荣誉称号。成为江西首期青年兴业领头人。我们祝愿他的中药材种养事业兴旺发达,前程似锦!

(药业商报记者 唐云梯)

通讯地址:江西省樟树市中药城A2栋14号(金土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总经理:黄菊林

邮编:331200

手机:13970505668

(咨询热线、短信索取《药都特色种养报》)

手机:13907050578

电话:0795-7376177

第7篇: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

近年来,彭阳县着眼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了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的建设,加强了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引进、消化、吸收、推广和应用,实现了集成创新;对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着力解决科技创新和实际应用脱节问题,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1 打造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坚持开发种薯产业、提升淀粉加工、扩大鲜薯外销三业并举的发展方向,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力推广脱毒种薯和优质专用品种、大垄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增产、增效技术,增加马铃薯产业的科技含量,主攻产业提质增效。以北部干旱带为核心,辐射带动全县12个乡镇整体推进马铃薯产业。北部以王洼镇、草庙为核心,发展淀粉加工型马铃薯;两河流域发展鲜食外销品种;西南部土石质山区古城、新集建立脱毒薯繁育基地。

2 扩建冷凉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以科技为先导,大力开展冷凉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行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发展和品牌化经营,提高蔬菜产业科技含量,实现蔬菜生产布局专业化、发展特色化与经营产业化;巩固和提升白河国家级拱棚蔬菜标准园、宽坪设施蔬菜、长城塬闽宁现代食用菌产业科技等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建成古城、红河、新集3个666.7hm2的设施蔬菜基地,带动全县累计发展设施农业5733.62hm2,其中塑料大棚3600.18hm2、日光温室2133.44hm2。

3 建设高标准养殖业科技示范园区

按照“突出发展肉牛,大力发展朝那鸡,稳步发展猪羊”的发展思路,走“种养结合,养贩结合,以贩促养”的产业化经营之路,建设科技养殖示范园区28个,巩固提升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村40个,示范推广标准化暖棚圈舍和“三贮一化”池;以品种改良和补栏扩量为重点,新建黄牛冷配改良点,引进良种基础母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配合饲料应用技术,实现饲草加工机械化和饲草调制处理科学化;以县朝那鸡繁育中心为依托,以农户型孵化点为核心,扎实做好朝那鸡的提纯复壮和生产,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使科技培训入户率达到100%。

4 巩固集中连片玉米种植示范基地

鼓励和引导群众发展旱作农业,扩大优质地膜玉米播种面积,建立集中连片的种植示范基地,为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丰厚的饲草(料)资源,加快草畜转化;紧紧围绕区域资源优势,加大农业科技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力推广早春(秋)地膜覆盖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播种和收获技术、间套复种技术等;实行严格的留膜、留茬、越冬等抗旱保墒管理制度,推行标准化栽培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种植效益;加快优质高产玉米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优化玉米品种的品质结构,重点推广承706、屯玉53、中单5485、登海1号高淀粉和饲草兼用型中原单32号高蛋白品种,提高单产和品质,适时青贮玉米秸秆;引导玉米淀粉科学化生产模式,延伸产业链,加快玉米产业化发展进程。

5 打造小杂粮良种种植示范基地

加快良种基地建设,繁育推广一批小杂粮高产优质品种,主要有定莜系列莜麦,定豌1号、2号、三角豆等豆类,北海道、92-1、美国甜荞荞麦,宁糜8号等品种,这些品种适宜当地种植,品质好且产量高,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选育出了适合我县不同类型区种植的小杂粮品种各2~3个;建立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基地实行统一技术方案、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标准,积极推广规范化、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认定绿色产地和产品标准,打造小杂粮绿色产品品牌;积极培育小杂粮运销企业和专业户,拓宽市场流通渠道,建设北部王洼镇、草庙、何岘等边贸市场信息网点,提高信息服务。

6 新建药材和烟叶生产基地

充分利用我县退耕还林面积大的优势,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优质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林药间作和粮药套种,积极研究野生中药材驯化栽培技术,全面掌握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筛选培育出高产、优质、道地的栽培品种,形成了符合GAP要求的优良品种选育和繁育技术体系,建立了种苗繁育基地和道地药材生产基地266.68hm2,辐射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2000.1hm2,推广种植烟叶666.7hm2;加大市场营销队伍的培养,引导和支持中药材加工、营销企业,通过转包、租赁耕地或退耕林地等措施发展以企业或中介组织为主体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在药材种植面积大、产品交易集中的乡镇农贸市场建立产地药材交易区,规范市场管理,完善服务功能,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为种药农户与客商提供交易场所,实现产品公平交易;培育药材、烟叶销售企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外引内加快中药材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7 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形成科技创新合力

科技创新合力以提高服务农民能力为目标,深化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深入开展科技进村入户行动;鼓励和引导科技特派员带领农民创办、领办、协办科技型企业、科技服务实体和合作组织,为科技联系户提供科技服务;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下乡、进村、到场、入户,以“专家包乡包片、农技人员包村包户”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指导和技术培训,指导和帮助村两委班子制定发展规划,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实现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

第8篇: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药 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是安全有效地使病人得以治疗康复的前提。中药成分复杂,中西配伍应用也日趋密切,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更应该注意,尤其其中中药注射剂不应轻易与其它药物伍用,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往往容易忽视中药的副作用,长期以来有人认为中药无副作用,比西药安全,但是不尽然。

1 近年来中药用药安全的现状[1] [2]

从2000年6月的广防己与泌尿系统癌症的事件牵涉出马兜铃酸的事件[3];2003年2月的关于含有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事件;2004年的含有千里光属(植物)的内服药物在英国禁止销售、供应或进口;2006年的我国关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2006年8月国内又提出了关于中药中汞、砷含量的限量问题如牛黄解毒丸(片)等中成药的安全问题。这些事情无一不在提醒我们对中药用药的安全存在问题。

据相关资料调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 (UMC)从1968年到2002年6月期间,收到怀疑因植物药(中药)引起的ADR (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就达1500份,占全部ADR监测报告的53%。我国药监局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在近十年收到的与中药有关的病例数和死亡数就约占总报告数的5% ;自1990年至1997年中,全国123种医学、药学期刊及高等医学院校的学报统计中,有关中药的ADR就约有2546例之多。中药用药安全性问题已不容忽视。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去年第三、第四季度药品质量公告。经抽查,我省第三季度发现不合格药品433个品种1700批。其中中药材(饮片)专项抽检发现不合格率最高时,竟达到79.9%;其中中药材(饮片)专项抽检1113批,不合格284批,不合格率为25.5%。在日常监督抽检中,中成药品抽检452个品种 911批,95个品种191批抽检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1.0%;中药材(饮片)抽检108个品种 259批,82个品种207批抽检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竟高达79.9%;但对中药材(饮片)专项抽检了1205批,不合格100批,不合格率为8.3%。药监部门表示必须对中药材重点监管。

对中药注射液引发的不良反应调查表明:1960~1993年有关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道为184 例,占中成药的24.4% ,死亡10 例,占5.4%。在1995、1996、1997三年中有关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道分别为103 例、184 例和163 例,分别占中药(不包括汤剂) 的25.5%、19.5 %和21.3% ,报道比例较高的有双黄连、清开灵、复方丹参、茵栀黄、脉络宁、蝮蛇抗栓酶等。[4]

西药的不良反应为人们所共识,但中药的副作小或无副作用,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的这种错误理念导致下中药的不合理应用或滥用,屡屡出现许多的不良反应。因此,了解中药的用药,总结造成中药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合理使用中药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势在必行。

2 造成中药不合理用药的原因[5][6][7]

中药一般包括三部分: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合理用药的标准有五条(5R):正确的患者、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正确的时间。WHO/MSH(美国卫生管理科学中心)1997年提出合理用药生物医学标准包括:药物正确无误、用药指征适宜;疗效、安全性、作用途径、价格对患者适宜;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证;调剂无误(包括信息提供),剂量、用法、疗程妥当:病人依从性好。

2 1中药材 [8]

(1)药材品种混乱及混用现象:中药中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都与其含量成分密不可分。由于我国中草药种类繁多及其历史渊源,许多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现象多有发生,使得中药许多品种运用混乱,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副作用。例如由于使用关木通引发的肾毒性。

(2)药材自身的毒性及用量不当: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药材也一样,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材使用恰当、剂量准确、按照医嘱服药,能起到治疗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毒副作用。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把药材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下品多为毒性药物不宜久服。列如川乌、附子、地龙等,都是大毒,但是却有疗效。中药的用量很讲究,需要拿捏准确,按照医嘱服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3)药材不按炮制要求用药:大多中药需要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中药炮制能降低毒性、提高疗效、改变药性,如生半夏大毒,炮制后毒性降低。但是炮制不当也会产生许多毒副作用,要按照药典进行对照,如朱砂一半采用飞水法进行炮制得到红色细分,如果变黑就是产生了游离汞等毒性成分。

(4)药材的选择配伍不当:应注意中药配伍禁忌中的“十八反、十九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现在中西医结合飞速发展,也要注意中药与西药的配伍的禁忌,如清开灵注射液与青霉素不能同时使用。

2.2中药饮片 [9]

(1)饮片的来源、原料方面: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许多野生药材已不能满足需求。许多药材进行人工栽植,但是由于种植人员的知识的匮乏;种植与采收期的不合理;品种混杂等因素使得许多药材的有效成分遭到破坏或降低,疗效降低,造成许多不合格产品。

(2)药材的加工炮制与中药材大体相同,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的炮制加工品。

(3)饮片的形式及中药房的储存:饮片需要进行煎煮,但是不同的形式可能导致有效成分煎出率低;大量的饮片易串味影响质量及疗效,每种药品都有其贮存要求,如要求避光、冷处、凉暗处、阴凉处贮存等,需要分柜存贮;超过有效期的应及时处理,以免影响其他药物疗效,造成药物使用的不当。[10]

(4)中药饮片的生产企业:是饮片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现在生产企业多,规模小,整体水平不高,其中饮片质量难以保证;同时企业在药材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很少注意药物残留、重金属含量等因素也会造成许多的不合格产品对人体造成危害。[11]

(5)中药饮片的包装:包装是在流动与存贮过程中保护商品,现在中药饮片包装简陋,药品容易污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关于加强中药饮片包装监督管理的通知》以此来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

2.3中成药

中成药中成药的主要质量问题是水分、装量差异、含量及微生物限度检查不符合规定。

2.4人为因素

(1)医生方面:大量的新药生产上市,许多医生追求效益滥用新药,对这些药物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及药物相互作用等了解不够,造成患者大量的重复用药引发不良反应。医生选药时还应考虑患者的生理因素,选择适合的药物,还有的医生迁就患者,遵照患者要求开具处方药,造成不良影响。[12]

(2)患者自身:没有按照医生原来所开的处方在医院取药,却私自到药店去抓药或擅自更改剂量,结果造成不良后果。还有些人用的排毒养颜药品中也含有大黄、芒硝等成分,也是有毒副作用的,不可长期服用。还有大批的患者盲目相信广告,不去相应的医院和科室进行诊治,而是对照自己和广告上的病情,轻信虚假承诺盲目用药,造成严重后果。

3 对中药用药安全应采取的措施[13][14]

3.1完善医院医疗制度:彻底取消以药养医,实行医药分别管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医院内部还要定期加强新药的学习,是相关医务人员能及时了解药物发展动态。

3.2加强中药企业管理及中药市场流通的监督:为保证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需加强生产销售监管,实施GMP、GSP、GLP制度。[15]

3.3对中药用药安全进行知识教育:对医务人员及大众同时进行知识普及,提高警觉性通过国家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的教育,树立对基本药物的正确认识。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3.4逐步建立健全临床药师制度:卫生部公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细化了临床药师的职责,能更好的协助临床医师对处方的检查力度,为用药安全提供了保障。

用药安全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人们应该有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不能盲目。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努力提高中药品质控制,加强临床用药经验、教育及的交流,会令医生及药剂人员对中药有深一步的了解认识,让老百姓真正做到安全、适度、经济、有效地用药。

参 考 文 献

[1]薄艳.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分析.当代医学2009年1O月第l5卷第30期总第185期

[2]梅全喜,对中药安全性问题的探讨.中国药房2007年第18卷第12期

[3]梁爱华,丁晓霜,刘保延.含马兜铃酸中药的肾脏毒性研究概况.中国中药杂志,Z004.29(1):104.

[4]张丽颖,中成药不良反应403例分析.中国药房,1999 ,5(3) :28~29.

[5]张海燕,影响中药用药安全性的因素.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年VOL.4(17) NO.18.

[6]王关芹,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合理使用中药 齐鲁药事2009 vol.28,No 8.

[7]聂明华,加强药品质量监管保障用药安全有效.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l1月第4卷第31期.

[8]毛晚英,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年第23卷第4期

[9]王美芹,田明静.规范管理中药饮片齐鲁药事.Qilu Pharmaceutical Affairs 2009 Vol 28,No 9.

[10]李莉,现阶段药品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海峡药学2009年第21卷第9期.

[11]任玉珍,加强饮片管理,依法进行监督.促进中药饮片现代化.中国医药技术与市场,2004,4(3):20~25.

[12]赵志敏,张虹.医院不合理用药的成因及对策 药物临床包头医学2006年第30卷第3期.

[13]李玉珍,合理用药的形象因素及相关政策.中国药师Aug.2009,Vo1.6 No.

第9篇: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

2003年以来淳安县已建成12个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7个都市农业科技示范村、3个科技示范场(站),其农业产业包含了茶叶、水果、蚕桑、中药材、蔬菜、水产、畜牧等七大类,园区核心区面积达20866.7hm2,示范辐射面积达21866.7hm2,生猪养殖规模达65000头。都市科技示范园区涉及的农户数达10058户,涉及农村人口为33340人,带动园区外的农户达21342户,都市科技示范园区示范辐射农业总人口达10.65万人。2004年度园区农业总产值达1.5亿元,其中核心园区的农业总产值为0.79亿元。淳安县的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场建设成效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中优势产业比较突出,园区建设紧扣本地的农业产业化建设,体现淳安县的实际,12个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中蚕桑3个,渔业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个,茶叶、高山蔬菜、中药材、生猪、水果、水果套种中药材、茶叶套种吊爪等各一个。7个科技示范村中茶叶示范村3个,占42.8%;生猪、中药材、蔬菜、蚕桑等各一个;科技示范场三个,建设内容是水果、中药材、茶叶等。二是产业化水平高,园区建设始终坚持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为核心,注重产销一体化和品牌建设,提高园区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农业效益在12个示范园区中的农产品,有品牌的农产品有12个,为100%;属无公害产地的有7个,占食品类园区的78%。三是园区内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水平较高,园区基本上是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统一)服务,从良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应用、产品的收购和销售等由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负责,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解决广大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解决不了的事情。四是科技示范村的主业突出,7个科技示范村的主业收入占该村的农业总产值的89.44%。五是培育了一批农业种养大户,园区内种养大户达1718户,即每百户农户中就有17户种养大户。六是科技示范作用明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核心园区的单位产值为34742.6元/hm2,和2004年度全县平均产值25239.45元/hm2相比,增长37.7%,示范带头作用十分显著。

2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三新”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通过座谈调查表明,淳安县的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科技到位率很高,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呈现出“三高一新”的局面,即科技含量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综合经济效益高、经营管理机制新。淳安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调整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特别注重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区在农业“三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的作用。

2.1园区成为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更新的基地

建成的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的新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农业科技的应用率达100%。成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的基地,如水果精品示范园区,先后引进枇杷、柑桔、杨梅、桃等新品种40余个,从中筛选出适合淳安发展的优良品种12个,如今已成为淳安县水果品种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品种。通过试验筛选出了大生M-45、速扑杀、施宝克等16只新农药及柑桔专用肥和生物有机肥等新肥药品种。

2.2与农业科技开发紧密结合,成为推进科技创新、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基地

淳安县以园区建设为契机,对园区建设经营机制进行大胆探索,总结出股份合作、技术参股、科技承包、土地流转等运行机制,探索了农业项目的法人投资、企业化经营的新型运作模式,为农业向市场化过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调查来看,改过去政府投资、基层干部实施、农民旁观的建设现象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投资、农民积极参与建设的新气象。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农民是园区建设的投资主体,将投资风险、生产风险、市场风险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实行良性循环机制,做到“谁投入、谁得益”。

2.3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开展产业化经营的基地

根据淳安的农业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把科技园区建设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如枫树岭中药材示范园区、茶叶示范园区、蚕桑示范园区等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淳安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园区建设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平坛和试验区,由于园区单位农业产值显著,为全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示范。

2.4园区建设成为招商引资、增加投入的基地

园区良好的经营机制和基地设施,吸引了一大批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和个人投资农业科技开发,如枫树岭中药材示范园区与杭州制药企业共同组建了“千岛湖天然物产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中药材生产加工,建立了200hm2的杭州市都市农业木本药材栀子示范园区,同时注册了“千岛时珍”品牌,制定了市级无公害药材栀子农业地方标准,建有333.3hm2国家级的无公害农产品药材基地。

2.5园区农业科技推广的组织

从淳安县园区农业科技推广的情况来分析,目前有以下几种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类型:一是国家农技推广组织(县、乡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如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场、茶叶示范园区、水果示范园区、网箱养殖示范园区等,共16个,占总数的72.7%。二是农业科研部门,这类园区有二个,占总数的9.1%,如枫树岭中药材示范园区,依托省中药研究所,引进中药材新品种,开发新的中药材品种,中药材涵盖草、木、菌三个系列20余个品种,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三是农业龙头企业,这类园区有4个,占总数的18.2%,如蚕桑科技示范园区、有机鱼示范园区等,这类园区其科技应用由企业负责推广,更注重效益。尤其是蚕桑园区,为了更多地获得优质蚕茧,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根据市场动态,进行新品种、新技术、以及技术规范等推广应用,以获得最高的产出。

2.6园区的农民培训工作

培训农民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主要措施,淳安县在园区建设中淳安县十分注重农民的培训工作,目前已培训农民13906人次,占园区农业人口的41.7%,其中绿色证书持有者达2336人,占园区总人口的7%。

2.7示范园区成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基地

淳安县的有机鱼示范园区和浙江水产学院等科研院校紧密结合,千岛湖成为学校教学的实践基地,学校也为园区提供科技成果;又如蚕桑科技示范园区和浙江大学合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双方合作取得双赢,不仅赢得了市场,也尝到了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甜头。

2.8园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淳安县的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其运作模式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和“农民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二种,前者占58.3%,后者占41.7%。示范园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很高,均实行统一服务组织建设、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供应农资、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建设、统一产后销售的“六统一”服务。园区和科技示范村共拥有农业科技人员182名,其中示范村平均每村有3名技术人员,每个园区平均拥有13名,大大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为搞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园区农技推广速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存在的问题

3.1财政对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投入偏少

从2003~2004年的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情况调查,公共财政对科技示范园区的投入普遍偏少,如浪川乡蚕桑科技示范园区,核心示范面积为55hm2,财政投入资金仅10万元,每667m2投入121元,这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来说是杯水车薪。

3.2重设施建设轻科技投入

从座谈调查的情况分析,园区建设的主体一般都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但对科技的投入往往偏少,园区建设资金的绝大部分都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而用于科技方面的投入很少。

3.3园区农产品的深加工比例较低

淳安县22个农业科技示范区(场、村),除茶叶产业形成初加工外,其余农产品一般多是以原品出售或经包装后就入市场出售,且加工的附加值也不高。

4进一步做好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因地制宜、形成特色的要求,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益和园区建设的高效益,推动淳安县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转变。现就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4.1科学规划、择优选项

围绕区域优势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势农产品的优质高效,制定示范园区和科技示范村的发展规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优质化、专业化、规模化培育区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同时,在立项方面要引入竟争机制,由项目建设的主体积极申报,县级主管部门根据农业产业规划、投入力度、园区运行模式、科技依托模式、项目效益等方面进行择优立项,以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4.2转变经营理念引入市场经济管理机制

按照“法人投资、企业经营、产业化开发”的模式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推行“企业(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推广园区立体“多种经营形式”,大力发展工业化、企业化农业。通过园区的企业化运行,培植大型农业企业,形成园区自主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4.3强化政策与财政资金的扶持

各级政府将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列入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计划,使其享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和农林水产业的各类优惠政策,研究出台园区建设中涉及的用地与土地流转问题、农产品加工增值税征收问题、用电用水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有关政策,增强园区吸纳科技和投资的能力。同时,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扶持力度,增加财政资金在园区建设总投资中的比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财政资金投入应达到500元/667m2。其次要加大园区科技推广的财政扶持力度,如农民培训、农民文凭教育、“三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等,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真正发挥科技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4.4强化部门合作与项目集成

有关涉农部门要依据行业发展要求,在开发单项成果、专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同时加强部门合作,通过项目集成、人才集成、资金集成向科技园区倾斜,使之形成园区建设的合力,提高科技园区建设的品位与档次。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