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男同性恋小说范文

男同性恋小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男同性恋小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男同性恋小说

第1篇:男同性恋小说范文

关键词:尤瑟纳尔;男性形象;同性恋

中图分类号:I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069-02

在法国当代女作家中,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以气质独特的作品享誉世界,一方面由于其三百多年来第一位法兰西女院士的身份,另一面由于其卓越的写作才华。她的作品中鲜有女性主人公,而是创造了一系列男性主人公的鲜活形象,从《哈德良回忆录》中的古罗马皇帝哈德良,到《苦炼》中文艺复兴时期的炼金术士泽农,再到《一弹解千愁》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埃里克,以及《阿历克西》中的音乐家阿历克西,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有同性恋的倾向。

尤瑟纳尔笔下的同性恋形象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外在环境和自身选择的结果导致的同性恋,即素质性同性恋,如哈德良和泽农;另一种是由于先天本能自我无法选择的结果导致的同性恋,即境域性同性恋,如阿历克西。他们的同性恋倾向主要体现在以男性为对象,对女性则是疏离与漠视。他们也与女往或结婚,但是完全占据了主动权和选择权,而女性处于被动的角色,她们只是男同性恋者情爱生活中的象征和附属品。

哈德良皇帝是著名的同性恋帝王,他的同性恋取向不但在当时备受非议,甚至引来刺客的暗杀。在后世的史家眼里,也成了他执政期间不光彩的一面而大受诟病。《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爱德华・吉本曾统计过,“早期罗马帝国的十五位君主,在方面唯有克劳迪乌斯具有完全正确的趣味。”这说明了罗马帝国时期盛行男风,也表明哈德良的“爱好”是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历史环境造成的。

哈德良第一个重要的男宠是吕西乌斯,吕西乌斯出身贵族,颇有政治才能,哈德良出于把他收为养子以继承皇位。但是吕西乌斯生活奢侈糜烂,哈德良因选人不当而受到元老院的攻击,幸好吕西乌斯的早逝帮助哈德良度过了一场政治上的信任危机。

哈德良在40多岁到东方巡游,偶然遇见了他的第二个重要男宠、希腊的美少男安蒂诺乌斯,当时他只有十二、三岁,“没有多少文化,几乎对什么都一无所知,即审慎又轻信”①,哈德良喜欢他的单纯、温柔和忠诚。安蒂诺乌斯为哈德良献上了自己最爱的鹰隼作为祭品,哈德良也把这个有点亚洲血统的希腊男孩当成他的儿子和精神上的支柱。但是安蒂诺乌斯意识到仅仅献上最心爱的鹰隼是不够的,祭品需要一个哈德良最亲近的一个人。当时政治上的流言蜚语对安蒂诺乌斯是一种痛苦的压力,他也明白自己已经过了娈童的最佳时期,所以选择了最聪明的结束方式――自杀。

哈德良皇帝是古罗马最具希腊精神的皇帝之一,他十分仰慕希腊的文化,通晓希腊语,晚年的时候还蓄上了希腊式的胡须,成为第一个蓄须的罗马皇帝。按照古罗马式的传统,娈童对象只是一个隶或是男妓,而哈德良却依据古希腊同性恋的传统,把娈童当做一个自由公民,他们的同性恋关系是和谐的。安蒂诺乌斯死后,哈德良痛苦不已,为他建立神庙受人瞻仰,刻在钱币上供人使用,修建纪念碑和教堂以寄托哀思,甚至把他的尸体做成了木乃伊葬在古埃及法老用作墓井的山洞里,使他永垂不朽。

哈德良和女性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皇太后普罗提娜在哈德良登上王位的关键时刻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哈德良说他与皇太后是伟大的友谊,皇太后是他精神上最高贵的朋友,而不是传说的关系。她是他的母亲(养母),同时也是惟一的女友。哈德良对待妻子的态度是冷漠的尊重,他和妻子只是政治上的联姻,虽然不爱她,但是考虑到一个女人的名声而不忍心与她离婚。

泽农与哈德良相似,他的同性恋选择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像存在主义提倡的那样是泽农自由选择的结果。早期的泽农贪图的是肉体享乐,所以成了一名者。他觉得这个嗜好是无所谓的,就像是选择一个“苹果或是香蕉”,对象是无关紧要的,只要能获得最隐秘最危险的肉体享乐。在泽农看来,对男人或是女人的关系,有时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不是本能的欲望驱使。“和欲望理性或非理性想象的相比,性别属性更算不到什么了。”②女人可以成为泽农的伙伴,男人也可以给泽农“姑娘般的温柔”。泽农还和一个教士发生过“完美的爱”,他照顾了生病的泽农,也对泽农产生了圣徒般的忠诚。泽农还对另一个教士西普里安想入非非。所以泽农并未阻止修道院的年轻修士们的“天使聚会”,反而有些沉醉其中。

泽农对待女性的态度更为冷漠,在年轻时本堂神甫的女儿爱上了他,泽农拒绝了爱情,毅然选择漂泊的生涯,为理想而远足。当泽农在晚年回忆时,几乎没有一个女人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他眼里女人只不过是,“是命运在人生的旅途中扔给他的”。相比之下,泽农更喜欢,因为乐趣的危险性小的多。

阿历克西的同性恋选择是由于生理因素导致的,无法改变和选择。阿历克西一生都在于同性恋在搏斗,正如副标题指出的那样,这是一场徒劳的战斗,因为这是阿历克西的本能,他几乎无法逃避这样的命运。他的挣扎只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他最初是靠自己的毅力控制“恶习”,后来他以为婚姻和孩子可以拯救自己,但最后还是离家出走选择了所谓自由的生活。

阿历克西对待女人的态度是生理上的厌恶,出自本能的反感,他认为她们都是肮脏的,相反自己则纯洁无暇。他非常看重肉体的纯洁,只有在男同学的包围下,他才觉得温暖。他年轻的时候被一群女人围绕着,但这并不能使他幸福和快乐。婚姻使得阿历克西感到窒息,他并未从妻子身上获得爱情的,他对待妻子只是一种信任和安宁的舒适感,觉得他们更像兄妹。儿子对他来说也不是感情纽带而是一个不速之客。

哈德良、泽农或是阿历克西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是暧昧的,对于女性之爱是疏离和冷漠的。尤瑟纳尔笔下的女性形象几乎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牺牲者或是陪衬品,男人们都沉浸在探索真理,追求自我以及永恒的伟大事业当中,女人几乎成了调剂品,即便在爱情的生活中也几乎看不到她们的影子,因为在男人的情爱中没有女人的一席之地。她们都是男性同性恋的牺牲者,得不到真正的爱情或幸福。

尤瑟纳尔立志要通过写作成为一个对人类有用的人,而这个世界基本上是由男性权威构成的,男性的视角更利于她观察和反映这个世界。她通过男性的形象介入社会,介入历史,进而思考人类的文化。她曾借阿历克西之口说出“小时候,我渴望荣耀”,尤瑟纳尔的野心显然不是和女性作家一争高下,而是和整个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们竞争。尤瑟纳尔的写作常常涉及重大的历史题材,所以她笔下的主人公基本都是男性就不难理解了。而这些男性形象基本上都有同性恋的倾向,这就和她自身的同性恋取向不无关系了。她由于自身的男性气质和渊博的学识及滔滔不绝的口才,对女性的诱惑力很大,众所周知,她和女友格雷斯同居了近四十年之久。作家必然会把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爱情经历融入到文学创作之中,但是尤瑟纳尔为人高傲,不愿别人在她的作品中看到她的影子,所以她选择男性同性恋的题材,以避免批评家和读者产生对她的联想。

20世纪法国的著名作家普鲁斯特、纪德等人都是同性恋者,在他们的作品中同性恋题材俯拾即是。吴岳添先生提到过这种现象,他说“同性恋当然不是一种创作手段,但是小说家和普通人不同,他们无论承认与否,都必然会在作品中流露出同性恋情节,这就是为什么同性恋小说家显得特别多的原因。他们对同性恋的态度因人而异,有的公然赞扬,有的痛苦挣扎,因小说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但无论如何,同性恋都必然是他们小说里的一个中心主题。”正因为如此,尤瑟纳尔作品中才会反复出现同性恋的题材。

注释:

第2篇:男同性恋小说范文

关键词:《波士顿人》 女性解放运动 女同性恋倾向 “酷儿”理论

《波士顿人》(The Bostonians 2007)是亨利·詹姆斯(1843-1926)的中期作品,自1886年问世以来一直反响低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所蕴含的价值慢慢浮现出来,并被学者们广为研究。佩蒂(Leslie Petty)通过描述奥立芙·钱塞勒(Olive Chancellor)和维蕊娜·塔兰特(Verena Tarrant)之间关系的变化,分析了小说中女权运动失败的原因,认为人们有缺陷但也有能力去改变世界,在改变世界之前应先改变自己(2005)。戴维斯(Sara De Saussure Davis)分析了该作品的时代背景,认为对女权主义这类社会问题的探究也为詹姆斯的后两部小说《卡西玛西玛公主》和《悲惨的缪斯》提供了主题(2003)。20世纪中期的批评家特里林(Lionel Trilling)声称这部小说是对传统的父权制社会观点的赞同(1950:89)。海博格(Alfred Habegger)在《亨利·詹姆斯和妇女事件》中称《波士顿人》是最能体现詹姆斯反对变革的一本书(1989:78)。古德(Jean Gooder)称《波士顿人》结尾处留给读者明显的对旧思想的反对,显示出詹姆斯令人困惑的模糊主题,体现出作品的现代性(2003:114)。然而,对文中女主人公奥立芙的女同性恋倾向的研究却是少之又少,本文对亨利·詹姆斯《波士顿人》中隐晦的女同性恋倾向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奥立芙同性恋倾向背后的社会因素。

90年代在西方兴起了一种新的理论思潮叫“酷儿”理论,旨在为在主流文化夹缝中生存的边缘群体命名。这些边缘群体被称为“酷儿”,他们独立于主流文化之外,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试图用有悖于主流文化的存在形式表达对主流文化的反抗和颠覆。“酷儿”理论包括“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和双性恋的立场以及所有其他潜在的、不可归类的非常态立场”(罗宾,2000:20),《波士顿人》中女主人公奥立芙正是通过女同性恋的形式来表达对当时父权制文化的反抗。

《波士顿人》中的故事发生地波士顿在美国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法国的启蒙运动,使自由平等成为人际关系的理想准则,这些都为美国的妇女运动提供了基础。同时,法国大革命中妇女争取权利的斗争,使美国的妇女深受鼓舞。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伴随着废奴运动的兴起,美国妇女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妇女解放运动就此兴起。作品中的奥立芙和维蕊娜都致力于这场妇女解放运动,激进的奥立芙慢慢倾心于温顺的维蕊娜,表现出奥立芙有一定的同性恋倾向。

奥立芙作为北方女性的代表,一心致力于女性解放运动。一次聚会上,她意外结识了集美貌与演说才能于一身的维蕊娜。由于自己惧于在公众面前演讲又有献身妇女解放运动的满腔热忱,奥立芙为维蕊娜独特的演讲天赋所深深吸引。奥立芙诚邀维蕊娜到她家做客,基于奥立芙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毫无主见的维蕊娜听从了世故父母的鼓动,对奥立芙进行了第一次拜访,从此,奥立芙对维蕊娜的感情一发不可收拾。

在维蕊娜面前,奥立芙毫不掩饰自己对她深深的喜爱,对她的到访表示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她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一切都告诉维蕊娜,包括自己的身世和理想,进一步拉近了自己和维蕊娜的感情,两人立志要为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一番成就来。

出于对维蕊娜的关心和顾虑,更确切地说是将她占为己有,奥立芙回访了维蕊娜的家,忍受了维蕊娜父母的粗鲁。为了把维蕊娜从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解救出来,她不惜用重金贿赂维蕊娜的父母,让他们放弃自己的女儿。她在贿赂维蕊娜的父亲时说道:“让我们单独在一起……完全地单独在一起——等一年吧,然后给你开另一个(支票)(詹姆斯,2007:143)。”为了让维蕊娜改头换面,达到自己理想的“完美情人”标准,奥立芙陪同维蕊娜去纽约深造,通过阅读大量经典作品来提升维蕊娜的品味。此时的奥立芙已经将维蕊娜视为私有财产,不想和别人分享,哪怕是维蕊娜的父母。这种不正常的占有欲表明了奥立芙具有同性恋倾向。

奥立芙以献身女性解放运动为由,不断要求维蕊娜许诺永不嫁人,实际上是为了维持与维蕊娜的同性恋关系。当维蕊娜身边接连出现追求者的时候,奥立芙告诉她男人只是想用虚情假意来阻止她们追求女性的权力和自由。奥立芙仇视整个男性阶层,注定不可能获得正常的男女关系。她不惜任何代价地要与维蕊娜发展同性恋关系,不断对维蕊娜施加压力,压得维蕊娜喘不过气来。此时奥立芙的同性恋倾向已昭然若揭。

文中的男主人公巴西尔,作为一位有着绅士风度的南方没落贵族,无疑给奥立芙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当奥立芙觉察到巴西尔对维蕊娜的爱意时,她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与维蕊娜交谈时,她明显感觉到维蕊娜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巴西尔的影响,甚至对他萌生了爱意。这时的她与巴西尔俨然成了一对情敌,关系越来越紧张,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奥立芙对维蕊娜付出了太多,她不允许维蕊娜有一丁点的背叛。她整天活在恐惧之中,担心维蕊娜会被哪个男人抢走。

这个女孩(维蕊娜)也许会和一个直率的男孩子出去幽会,超过一个夜晚。一句话,她(奥立芙)非常担心,维蕊娜会结婚。这是她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于是她以怀疑的眼神看着所有的男士。(詹姆斯,2007:101)

当奥立芙得知维蕊娜与巴西尔偷偷约会时,她几近到了崩溃的边缘,维蕊娜的哀求和道歉都无法抚平她心灵的创伤,她把维蕊娜藏了起来,决意不给巴西尔抢走维蕊娜的机会。

小说中的维蕊娜是否与奥立芙一样也有着同样的女同性恋倾向,这一点值得深究。实际上,维蕊娜在文中扮演着双性恋的角色,一方面,她对维蕊娜惟命是从,尽力迎合她的一切要求,和她保持着一种隐晦的同性恋关系。另一方面,她又被巴西尔深深吸引,渐渐和他发展成异性恋关系。由于奥立芙不断施加压力,维蕊娜慢慢疏远了同她的关系,最终选择了巴西尔。

长期受男权文化压制的奥立芙精神上已经扭曲,她仇视整个男性社会,整日活在恐惧之中,她惧怕在公众面前演讲,害怕维蕊娜会离她而去。西蒙·波伏娃(1998)在《第二性》的第十五章“女性同性恋”中提出女同性恋可以是女性“逃避自己处境的一种方式,也可以是接受这种处境的一种方式”。为了摆脱社会主流文化和生存环境对她在身体和精神上的束缚,奥立芙试图通过同性恋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权社会的不满,以求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可是她受迫害太深,无法像维蕊娜一样获得解脱,只能成为父权制社会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Davis,S.D.S.Feminist sources in The Bostonians[J]. American Literature,2003:570—587.

[2]Gooder,J.Henry James’s Bostonians: The voice of democracy[J]. Cambridge Quarterly,2001,(30):97—115.

[3]Habegger,A.Henry James and the Woman Business. Cambridge Studie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76-112.

[4]James,H.The Bostonians[M]. Charleston:BiblioBazaar,2007.

[5]Petty,L.The political is personal:The feminist lesson of Henry James’s The Bostonians[J].Women’s studies,2005,(34):377-403.

[6]Thrilling,L.The Liberal Imagination[M].New York: Viking,1950:78-125.

[7]陈平.语言、现实和欲望——詹姆斯小说《波士顿人》与扭曲的现实[J].外国文学研究,2005,(6):57—62.

[8]罗宾著,李银河译.酷儿理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9]王一川.西方文论史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第3篇:男同性恋小说范文

中国式暗战

作为李安在台湾时期的代表作,《喜宴》的最大特色是以中国人特有的家庭伦理观点和中庸观念来处理同性恋问题,使这个几乎令所有家庭困扰的社会问题在影片中得以用一种喜剧的方式解决。这种处理方式和看待同性恋的理念,是东方式的,甚至可以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找到类似的观点。但《喜宴》的故事却又在最繁华最现代的都市――纽约发生,古典和现代在这里交汇,新旧观念在这里冲突,而后又相互包容。李安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把一个传统中国家庭面对现代社会现代观念的困惑、无奈以及宽容传递出来。

作为一个喜欢探讨伦理问题的导演,李安在这部影片中延续了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伦理道德冲突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复杂人际情感纠葛的关注。前半部分的铺排也许会让人觉得它埋藏的火药引子足够去炸毁一座囚禁个体几千年的伦理建制,其间叫人咀嚼玩味的问号俯拾皆是:九十年代的男同性恋者为何仍自甘藏身衣柜?同性恋者不敢站出来曝光,除因社会压力、家庭伦常的束缚是否也要承担责任?为了自欺欺人而把谎言越滚越大,反叛者及家长究竟孰得孰失?异性恋一夫一妻制的核心家庭是否是唯一的理想家庭模式?以孝道之名而行的“传宗接代”应否继续被视为必然而合理的繁殖理由?异类情侣(尤其同性恋)在所属文化与传统的差异之前,该如何对话?

李安通过一场皆大欢喜的宴席传达出的种种疑问,无疑是对当代人食欲命题的扩散和延伸。传统伦理道德在影响中国几千年后的今天,已然潜移默化为社会的共有价值观,而当这一价值观打上集体无意识的标签时,便成为了主流群体的共同欲望。可怕的是,在儒家思想浸已深的国度,这样的共同欲望甚至变成了社会的潜在准则,当欲望与准则之间被划上了若隐若现的等号时,我们不禁发现,《喜宴》中的同性恋主角其实是在迎接一场没有硝烟的暗战:个人原始欲望与社会集体准则之间看似温和实则激烈的交锋。

西方式反叛

这样的交锋并非仅仅发生在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中国,事实上,对此命题的思考同样在西方国家进行着。即便在仅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著名小说《洛丽塔》同样引起了轩然大波。书中讲述了一个成年男子对一个少女控制不住的情感,小说将可怕的欲望与主人公充满自我谴责的情感困惑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这部小说也“与20世纪美国文化的主题息息相关”,因为它明显违反了公共道德的基本准则。

在美国,由于《洛丽塔》引起的文学论战甚至被看作“美国文学由现代派向后现代派(或从传统精英文化向当代大众文化)过渡的代表性作品”。因为这部小说“让欧美批评界百思不得其解,百解难以奏效”。温和的中国人并没有因为《喜宴》的反伦理题材而将其视为异物,反而是更加开放的西方主流社会对《洛丽塔》抱有极深的成见和惶恐。

中国人又是怎样看待这部西方著作的呢?王朔在阅读《洛丽塔》之后曾这样评价:“《洛丽塔》里面没有社会的震动,全是个人的东西,写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或许是因为站在文化社会的隔岸,王朔显然将《洛丽塔》看得更加纯粹,这话不无道理,却也失于偏颇。乍一看,《洛丽塔》的社会性不那么明显,但正如美国学者指出的那样:“纳博科夫利用亨伯特这个人物对某种美国式的欲进行了讽刺。”另一方面,“洛丽塔身上既有一股充满诱惑力的天真劲儿又有一种粗俗放肆的庸俗感,这两者混合在一起正代表着新文化所产生的一种典型的暧昧观念。这种观念很快就会变成反正统文化。”

《洛丽塔》的反美国正统文化,显然与《喜宴》之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若回溯历史,我们发现,在西方文化中,对于个人欲望与社会集体准则的思考从古希腊开始便没有停止过。

对抗的起点

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在《美狄亚》中刻画了一个被复仇的火焰激烈灼烧的女主人公美狄亚。她是科奇斯岛会施法术的公主,也是太阳神赫利俄斯的后裔。美狄亚与来到岛上寻找金羊毛的伊阿宋王子一见钟情。为了帮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美狄亚用自己的法术帮助伊阿宋完成了自己父亲定下的不可能任务,条件是伊阿宋要和她结婚。取得金羊毛后,美狄亚和伊阿宋一起踏上返回希腊的旅程。途中,她杀掉了前来追杀自己的弟弟,并残忍地将弟弟分尸,抛在山上各处,以拖延追杀他们的一行差役。

伊阿宋回国后,美狄亚用计杀死了篡夺王位的伊阿宋的叔叔,伊阿宋取回王位但也开始忌惮美狄亚的法术和残酷。后来伊阿宋移情别恋,美狄亚由爱生恨,将自己亲生的两名稚子杀害,同时也用下了毒的衣服杀死了伊阿宋的新欢,伊阿宋也抑郁而亡。

今天的研究者对欧里庇得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甚至认为《美狄亚》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发现女人的作品。而这部被后来人定义为女性悲剧的著作,欧里庇得斯本人也因为第一次反映了古希腊时代个体欲望与集体准则的碰撞,而被封为悲剧作家之翘楚。不过,在作家所处的时代,《美狄亚》所遭遇的批评甚至咒骂远远超过了几千年后的《洛丽塔》。

第4篇:男同性恋小说范文

从《神探夏洛克》里的卷福和华生、《伪装者》里的明楼和阿城、《琅琊榜》里的梅长苏和靖王,再到《太阳的后裔》中的柳时镇和徐大英、《鬼怪》中的鬼怪和地狱使者……近些年来,男男CP开始进入主流文化并受到广泛欢迎。而促成这一切的庞大力量,正是腐女。 韩剧《鬼怪》的男一男二是该剧最受欢迎的CP。

谁是腐女

那么,谁是腐女?

“腐女”这个词来自于日本。“腐”在日文有无可救药的意思,而“腐女子”是专门指称对于男男爱情―BL系(英文boy’s love的缩写,动漫名词,指男生与男生之间的恋爱,下同)作品情有独钟的女性。腐女们的对象并不限于漫画、小说、影视等虚构作品中的人物,也包括现实生活中的男性偶像明星、魅力帅哥等。很显然,腐女文化的核心之一就是男男CP、男男基情,用《卫报》的一个词形容,就是:bromance(兄弟罗曼史),“bro (兄弟)轻轻地加到 romance (浪漫)”。

有bro,还要有romance,这就是腐女文化的另一核心,“耽美”。

耽美一词同样来源于日文,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为反对自然主义文学而呈现的另一种耽美向的文学写作风格。耽美派的最初本意是“反对暴露人性的丑恶面为主的自然主义,并想找出官能美、陶醉其中追求文学的意义”。这一文学流派对之后的日本少女漫画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最早的 BL 系漫画产生于上世纪 70 年代,这种漫画类型当时被称为“少年爱”,它追求的是美,那种唯美的、浪漫的、无瑕的美。

也就是说,腐女们所热衷的男男CP必须是唯美的。这种唯美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则,CP双方必须是美的,就是必须要长得好看长得帅,并且具有相当的人格魅力。就好比《鬼怪》中,单单是孔刘和李栋旭两大帅哥站在那,就是网友说的“一幅海报”,何况他们还都具有超能力,更显魅力非凡。但如果你把小沈阳和王宝强配成CP,腐女是提不起兴趣的;

二则,男男CP的感情是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是那种非你不可的纯情、纯粹、纯真,并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因为腐女们压根就不想关注那一地鸡毛的纠葛或者沉重的身份认同―如果有的话,那也是为了体现深情的“虐”;

三,男男CP之间的情感应能给人带来丰富而细腻的联想空间。比如有些腐女热衷的是直男之间那种隐晦而朦胧的暧昧,“可以纠缠一生但不是 gay,可以有肌肤之亲却不会上床”,凭着一次眼神交流她们就能心领神会脑补出十万字同人文。因此,腐女并不意味着支持同性恋,她们爱的只是男性之间若即若离、似有似无的情愫。就像《鬼怪》中男一男二可以相爱相杀,但男一总归属于女一,男二属于女二。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会明白,腐女们热衷的男男CP,与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同性恋并不一致。用腐女们专业的话形容,她们是“盗亦有道”,腐女们默默遵循着某些不成文的规则:(1)喜欢美型的男男之爱;(2)不强迫性向正常的男子成为同性恋;(3)原则上拒绝对真人进行幻想,实在忍不住的情况下,以不打扰当事人为底线;(4)对男同性恋者持“不探究、不围观、不骚扰”的基本原则,如被求助则予以帮助。

一言以蔽之,在腐女的视域中,一个男性喜欢另一个男性,不是因为他们是同性恋,仅仅因为对方是“美”的。他们只是纯粹爱上了对方的美,他们的欲望来自于对这种纯粹的美的追逐,因此这种欲望本身也带有某种唯美和古希腊里说的“崇高”色彩。

女性的崛起

腐女的名字里直接带有“女”,可见这个群体绝大部分都是女性。这个“绝大部分”究竟有多大?有文献称80%,也有文I称高达90%。事实上,耽美文化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便经由日本动漫文化进入中国大陆地区,腐女族群也在那时产生了,但直到2010年之后,腐女和耽美才广泛进入公众视野,并日益向现实生活渗透。那么,以女性为主体的腐女族群和耽美文化的崛起,是否也意味着女性某种意识的崛起呢?

评论界有观点以为,腐女的崛起,首先意味着女性意识的自觉。有学者认为:“作为一种女性实践,女性通过创作和欣赏耽美作品,表达了自身对纯爱、自主、平等的诉求。”

的确,腐女们之所以沉溺于男男爱情的想象,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对现实生活中男女关系的失望,比如男女恋爱关系中的不平等、因物质考量而导致的情感不纯粹、指向婚姻的功利性等。相较之下,男男之间的爱情因不存在等级与性别上的差异,也不受“男主内、女主外”二元空间结构、婚姻、传宗接代等外在因素影响,显得更加平等、自由。经由对男男爱情的想象,腐女们摆脱了传统男尊女卑的性别权力关系的束缚,并找到了探讨爱与性的另外一种新的可能,那就是基于爱与美之上的纯粹的、平等的、唯美的、深挚的爱情关系。

笔者的一位腐女朋友曾这样说,在地铁上,如果一个女性在看男女向的大尺度漫画,很可能会被遭到另眼看待,但如果她看的是男男向的耽美漫画,就理直气壮多了。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态差异呢?英国学者艾华在《中国的女性与性相》一书中指出:对女性的话语性控制,一直是保持中国社会和道德秩序的关键,对女性的描述成为维护一夫一妻异性恋婚姻合法性的界限。一个女孩如果不愿处于社会道德共同体的对立面,则必须同时背负几千年封建伦理残留的禁忌与当代性话语对其的控制。“唯一可以引起注意的例外是对同性恋的讨论,描述的几乎全部是男性现象。”

换言之,男男CP的设定,还为腐女们提供了一个“自己的房间”,在这个房间里腐女得以借助一个男性的眼光,肆无忌惮地观察、试探、抚摸另一个男性,并且攻受之间的角色设定,也方便女性进行角色代入。如此一来,她们从以往的欲望客体变成了欲望的主体,在传统男权社会下被压抑的女性性自由与性幻想得到某种程度的解放。 old先的耽美漫画《19天》。

其实,还不仅于此,男男CP的设定,一定程度上也挑战着传统男权的话语方式。比如攻受之间的角色设定,受的一方往往偏向娇小、文弱、可爱,并且是女性无话不谈的知心闺蜜,这并不符合传统的男性角色设定和特征;再如,在传统的身体消费版图中,女性始终扮演着“被看”的角色,然而在耽美文化中,男性的身体成为被观赏被讨论被的对象,男色消费大行其道……传统社会里威严的、高高在上的、故作神秘的男权形象,被拉下神坛。

厌女情结

《鬼怪》播出伊始,某条新闻底下最热门的评论是:如果此剧要是没有女一或者其他女性角色那该多好啊!

这其实说出了许多腐女的心声。因为《鬼怪》等电视剧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耽美作品,因此不可能存在只有男性角色的情况。但在许多耽美剧中,女性角色真的是没有一点点存在感。比如时下微博一个非常热门的耽美漫画连载,“@old先”的《19天》,在该漫画中,学校里的男孩好像都在忙着恋爱了,女性角色只会在以下几个场景出现:对着男性花痴;给男性送情书;刚好撞见男性之间在“调情”,做惊讶状。总之,女性形象被严重简化、扁平化了,看不见她们的独立人格或真实想法。

在某些耽美作品中,女性角色也会罕见地被浓墨重彩刻画,但无一例外是以“丑陋”―尤其是心灵丑陋的形象出现的。该女性角色往往是男一的女朋友,但因男一男二相爱了,她出局了。在传统设想中,这些被抛弃的女性是受害者,理应得到同情,但在耽美作品中,她们是作为“障碍物”存在的,她们从受害者变成了加害人。比如之前大热的耽美剧《上瘾》,金璐璐是男一号顾海的女朋友,她本是顾海与白洛因感情中的受害者,毕竟白洛因才是“第三者”。但为了为顾海和白洛因的感情寻找“合理性”,她的性格被塑造成霸道、凶悍、无理取闹、嫉妒心强、没有同理心,她被抛弃反倒成了顾海敢于寻求真爱的体现,她成了他人感情上的破坏者。

这其实是腐女们不自觉的厌女症。何为厌女症?即歪曲、贬低女性,对女性化、女性倾向及与女性相关事物的厌恶。厌女症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在男尊女卑、女性作为男性附庸的时代里,女性是没有独立性和自的,她们只是“”,因此形象始终被贬低。即便在高呼男女平等的今天,厌女症仍根深蒂固于许多人心中,虽然程度可能轻很多。就像在耽美作品中,女性虽不是“”,但要么是没有任何价值的道具,要么就是“障碍物”。

因此,前文虽然提到,腐女的崛起是女性意识的崛起,但实事求是地说,腐女文化中所寄寓的对男权的挑战,是非常有限的,仅仅局限于男性形象的部分变更、男色消费和女望的释放,对于男性各斯中心并没有根本性的动摇。

第5篇:男同性恋小说范文

[关键词] 华裔男性;身份;“”

长期以来在后殖民语境下,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华裔男性形象是白人种族主义强加给亚裔和华裔美国人并带着种族偏见和歧视的刻板印象――缺乏男子气概,女性化,软弱无能,没有胆识,缺少创造力和自信心。在美国主流社会中,对于华裔男性形象的扭曲和丑化源自于各方面的因素,这些原因相互交织。本文主要从历史,文化,政治方面来分析丑化和扭曲华裔男性形象。

一、历史原因

在19世纪中叶,大量未受良好教育的中国青年在淘金热的驱使下远赴重洋涌进美国加州,然而这些中国移民却被禁止开采金矿。为了生存,早期的华工成为了修建太平洋铁路的主要劳动力, 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修建铁路期间,华工承担最为繁重艰辛的工作,甚至付出生命,却遭受着难以忍受的偏见。而华工所做出的这一巨大贡献以及这一段民族史在正规的美国社会历史上却是隐晦不清的,只有当华裔文学开始逐渐“发声”时,才能看到关于华裔早期历史的追忆。在赵健秀的小说《唐老亚》中,反复萦绕在小主人翁唐纳德梦中的曾祖父和祖父象征着早期华人劳工群体,作者用梦境方式进行历史复现展现了曾祖父辈作为早期华工所遭受的共同命运和共同境遇。作为筑路队伍的主力军,中国的祖父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在铁路正式贯通的时候,却丝毫没有中国人的影子。祖父们曾为美国建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被简单地从历史记载上删除,而他们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几近丧命的事件,也没有能留下任何印记,美国主流社会以其自认为合适,实则片面甚至歪曲的方式记录了历史。在美国社会,尤其是白人社会看来,华人是一群怪人,他们没有信仰,对痛苦似乎毫无感知能力,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简直令人惊讶,几乎缺少人类感情没有神经,他们是不能被西方文明所能理解和教化的一群“中国佬”。于是,尽管早期华工们承担了艰苦的建设工作,但实际上,并不被认可为美国的建造者。

此外,尽管华裔男性在美国可以谋得生计,而他们的妻子,小孩,家人却被认为会威胁和阻碍其工作效率而被排除在美国大门之外。因此,这一现象造成了华人群体中女性的缺失。当太平洋铁路修建完工后,大部分华工陷入了失业的困境,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只能选择一些女性化没有竞争力的工作,如洗衣、做饭,这使得美国人给华裔男性贴上了娘娘腔的标签。随着华人移民大量涌进美国以及不断扩张的华人社区, 白人工人阶级以及政客们对中国移民的迅速增加感到非常反感和焦虑。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禁止中国劳工进入美国长达十年之久。除《排华法案》外,美国国会还颁布了《禁止异族通婚法案》,禁止白人女性与华人移民通婚,这一系列的法案使得华人移民成为了单身汉社区。近百年的华人“单身汉”社会对整个华裔男性族群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使得美国主流社会给华裔还贴上了同性恋的标签。美国影片中典型的中国人形象“傅满洲”就是个指甲纤细、举止女性化的男人,对白人男性常有抚摸动作。从中不难发现潜意识中白人认为男性华人有着男同性恋倾向。

二、文化原因

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是导致华裔男性身份被的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是由儒家、道家、佛教思想所共同构成。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道家、佛教思想彼此冲撞、渗透、排斥、融合而形成了极具底蕴的中国文化。其中儒家思想对华裔影响极为深远。儒家所强调的‘三纲’:既君为臣纲(臣属要忠于君主),父为子纲(儿子要孝顺父母),父为妻纲(妻子要贞节,而丈夫不受此约束)。这三种关系折射出中国儒家思想所包含的等级观念, 以及儒家思想所塑造的中华民族顺从的性格特点。在美国社会中, 加之华裔外来者的身份,华裔就如沉默的羔羊一般――温顺、顺从、从属。 华裔不像非裔,黑人其他少数族裔能为自己发声,为自己的权力而战。在政治文化中,华裔身份的缺失也折射出华裔男性身份的。美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强势的,竞争的文化。美国文化源自于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与儒家思想完全背道而驰。由于美国文化的这种侵略性,美国人利用他们的优势地位传播他们的价值观,进行文化渗透和精神控制,最终使得华裔从属于他们。

文学是文化的一种折射,它也体现了华裔男性身份的。在文化生活中,华裔女性作家远远多于华裔男性作家,他们没有足够的机会和舞台为自己在美国文坛上发声。更糟糕的是,在华裔女作家出版的书中,对华裔男性身份进行了解构,去势,丑化和贬低了华裔男性身份。创造力在美国社会被视为一种表现男子气概的方式,而文学创造力的短缺使得华裔男性失去了他们的本应该拥有的领域从而在文化生活中被“”。

三、政治原因

根据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W.Said)所阐释的东方主义,东西方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权利,支配的关系。西方人是统治者,而东方人是被统治者;在社会生活中,西方人占主导地位,而东方人属从属地位;西方人是强大的,强壮的,进步的,先进的而东方人是无力的,虚弱的,保守的,落后的。东方主义成为了西方全球扩张合理化的知识论证明, 它背后包含着的正是西方的文化理想和权力运作。在西方,男性被认为是文明的,理性的和激进的。然而,华裔男性胆小,沉默,没有任何暴力行为。这些性格特点恰好受到白人的欢迎,并被冠以“模范少数民族”的称号,而这一称号成为了白人合理的借口来控制和支配华裔。只有在政治上使华裔男性从属于白人,他们才不会威胁到白人的统治和优势地位。当然,当华裔男性在争取有限的生存空间和寻求与白人平等的地位时,他们就会被视为是邪恶的、不听话的、危险的,需要加以控制和约束。

社会学家康奈尔曾提出男子气概与经济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男性劳动力的体力就是他们的财富,也是他们在劳动力市场可以交换的东西。华裔男性没有机会和市场去谋得生计,就更别提经济和政治地位了。华裔男性所从事的那些没有竞争力的工作实际上也就象征着男性身份的“”。

此外,同性恋男子男子气概在性别秩序中是处于最底层的。他们遭受政治和文化的排斥, 成为主流文化攻击的主要目标。基梅尔曾在书中说过美国男性否定其他种族男性的男子气概是出于害怕被认为不具备男子气概而做出的先发制人,从而来证实自己的男子气概。美国主流媒体将华裔男性烙上同性恋的标签实则是别有用心,其最主要就是出于政治目的。他们将华裔男性列为他们的攻击目标,诽谤对象,因此边缘化华裔男性。由此,白人男性创造了充分的公众舆论来确立他们的男子气概,并为维护他们的统治主导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出于政治目的,本就处于失语的华裔男性在美国主流社会中又再次遭受了身份的“”。

历史,文化,政治这三方面的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丑化,扭曲了华裔男性形象,使其本拥有的男子气概遭到了“”。同时这些因素也影响了其他美国人看待华裔男性,以及华裔男性看待自己的方式, 使得华裔男性在主流社会中被边缘化,被去势。在双重文化背景下,作为少数族裔的华人男性要扭转这一被“”的身份,就必须立足于中美两国的文化来进行分析,探究其根源才能真正的重新建构自己的男子气概。

参考文献:

[1]张子清.美国华人移民的历史见证[J].《外国文学动态》,2003,(2).

[2]程爱民主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詹俊峰,洪文慧,刘岩编著.男性身份研究读本[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Connell, R.W Masculinity: Knowledge,Power and Social Change [M]. Cambridge:Polity,1995

第6篇:男同性恋小说范文

“什么是‘小攻’和‘小受’?”她的老板对这个词的概念很好奇,而这只是这群90后实习生们嘴里蹦出的她从未听过的新词中的一个。

卓虹希放松下来,随即用两根指头分别指代两位帅哥员工的形象,把原本分开的手指并拢在一起,如此向老板委婉解释了“攻”和“受”在男同性恋中的暧昧状态。她至今还记得她在GE实习时,90后们向年长近10岁的同事们解释潮语潮物时的“欢乐”场景。

卓虹希生于1990年,是中国农业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生。中学时代热衷于读青春疼痛系列小说,现在会看穿越小说、专业书籍以及经管类书籍;每天刷微博,每周有要追的美剧。她的母校四川自贡富顺二中是郭敬明的母校,而郭敬明在回学校宣讲掀起热潮那会儿,她更喜欢韩寒。

如今,已拿到雀巢深圳销售管理培训生Offer的她正在享受大学最后的时光。她希望自己的生活能更充实一些,“很长时间没有新鲜的东西,感觉就像死掉了一样。”

在农大东校区里有一面攀岩墙,卓虹希曾尝试过攀岩。她也在话剧社玩儿过票,演过“路人甲”。无聊时,她甚至去学了十字绣、打毛线。最近又想去学轮滑,因为“这很酷”。

两年前,她的生活和工作却是另一种状态。在相继结束新东方英语助教和英语家教的工作后,卓虹希感慨教师或者教导性职业根本不适合自己,愈发觉得“这样下去是在误人子弟”,尽管她很享受和陌生人打交道的乐趣。

这或许是她大学中最困惑的时刻,有两条路摆在她面前:曾担任院学生会副主席的她有机会保研,这种选择将使她花更多精力在略显枯燥的学术上;但对于就业,她心中适合自己的职业一栏是空白。

带着迷茫,学校并非顶尖、实习经历不突出的卓虹希在大二暑假海投简历。经历诸多面试,大三开学时,她成为了零点咨询集团的实习生,负责数据收集等工作,而她的工位“地理位置很优越”,就在董事长袁岳办公室的斜对面。

入职没多久,她收到了一份来自同事的“礼物”。袁岳的秘书得知她是刚进入职场的90后,便向她推荐了袁岳写的《黑苹果》这本青年社交指南。这本书将更热衷于参与社会事务、更社会化的青年群体定义为“黑苹果”,并且按社交程度划分了等级,她觉得日后可以朝此方向发展。

但两个多月后卓虹希发现“越踏进咨询业就越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她已没时间关照《六人行》里自己最喜欢的角色Phoebe,无法每天去运动,更重要的是,每天深夜返校清晨挤公交、同时需要完成课业的状态令她身心疲惫。

她决定从咨询业撤退,考研、保研的想法再次在她脑海里盘旋。向众多学长、学姐咨询后,她将这段不太满意的实习经历的原因归咎于咨询业的行业性质。当翻开《黑苹果》,她当时还涌现出另一种想法,“或许我做不到高级黑苹果,但我起码要做中级黑苹果。”

为熟悉应届生招聘的流程,她在2011年夏天进入到联想人力资源部实习。这成为她摸索自我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一段时间后,她的上司Henry问她,“你一直想做人力资源吗?”她自己的答案是否定的。Henry建议她做销售类的工作,因为“如果能做销售,以后就可以胜任很多工作”。一个月后,她由于个人原因离开联想。重新寻找实习时,她把这个建议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没过多久,西门子集团成为她实习的下一站,不过因为缺乏销售经验,她没有获得销售的岗位。她记得刚迈进位于北京市望京地区的西门子大厦的那一刻,她被舒适而大气的办公环境所震惊。公司内着装精致的员工与她擦肩而过,这似乎就是她憧憬的忙碌而富有挑战性的白领生活。

但现实并不如意。入职后,由于老板准备调职,她面临无事可做的窘境。于是她向其他部门的员工发了邮件委婉地表达能够“帮”别人完成一些工作的期望,但没人回复。

还有一件小事令她惊讶。在中午吃饭时,为防止财务损失,公司要求把电脑等私人物品锁在个人的储物箱内,而且还会派专人抽查。“这不是我想要的公司环境。”她更期望的是那种家庭式的氛围,她决定离职。

卓虹希有个习惯,每离开一个公司都会和直接上司聊天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让她印象深刻的是西门子和联想的HR对90后的评价:“你们很有活力,都是习惯于说‘我们要什么,我们希望得到你们的培训、期待更好的工作环境’等等,但是却很少有人说,你们能为我们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卓虹希觉得这些评价一语中的,这也给了她更多思考。

在经历这两次实习后,理想中的工作渐渐从卓虹希心底浮现,“我一定要找北欧、美国企业,一定不会找德国、日本、韩国企业。”她解释这并非出于公司地域性歧视,而是从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去考量得出的现实结论。

离开西门子,一边找工作,卓虹希一边开始她下一站GE集团的实习经历。在进入Energy部门3个月后,每天8点到9点,她得到了和正式员工一起参与培训GE全球招聘软件平台的机会,她负责把培训的内容“传授”给她的老板,这让她觉得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不过,让卓虹希真正感兴趣的还是GE的销售部门的职位,但她的专业背景难以满足销售培训生职位在理工科方面的要求。她的老板还在努力帮她寻找留下来的机会。Health Care部门有担任高级秘书助理的职位,尽管这与她的初衷有差距,但没有其他更合适Offer的卓虹希还是继续实习。

在GE实习的这段时间里,她认识了一群90后实习生。在GE开放的氛围里,有个对星相学研究甚深的90后甚至把星盘拿到单位给其他实习生占卜。这种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氛围完全符合卓虹希的要求,但“即使他们要我,我还是会面临发展的瓶颈。”

第7篇:男同性恋小说范文

关键词:日本动漫;萌;腹黑;耽美;暴力

中图分类号:I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245-03

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动漫异军突起,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赢得全球青年人的喜爱,由此对青年人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就日本动漫之研究而言,以往之研究大都侧重其发展历程或经典作品的介绍等,而在其内部结构或形成原因等的深入挖掘方面,尚存在较大的空缺。有鉴于此,本文作为日本动漫对中国“80后”青年之影响课题研究的一部分,试以萌、腹黑、耽美和暴力四个元素为例,探析日本动漫中所包含的新型元素。

一、萌

“萌”在动漫中代表着一种伴有保护欲和庇护欲的疑似爱情的感情。“萌え”一词曾入选2005年日本流行语大赛的前十名,可见其影响力之大。萌元素最初主要出现在形容虚构的二次元美少女的动漫作品中,或者是被御宅族①用于形容极端喜爱的人物,在眼镜娘、三股辫、天然呆、猫耳朵、水手服、超短裙、卡通背包等细节中有充分的表现。随着萌元素的受热捧,萌系动漫大量涌现。萌系动漫作品多以萌系人物为主,形象可爱,一般人物眼睛硕大,有向Q版人物② 靠拢的倾向,身份多为少女、妖精、老师、巫女等,外表特征包括猫耳、水手制服、眼镜娘、机械女等,性格特征时而傲娇,时而火爆,时而天然呆等。另外,也根据语言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无口(不爱说话)、关西腔、御宅口吻、口癖、毒舌等。这些萌元素不仅可单独使用,同时也可以相互搭配。如《蔷薇少女》中翠星石的“毒舌”与“傲娇”搭配,《樱大战》中的李红兰则是“关西腔”与“口癖”搭配。萝莉和老师搭配,女仆和暴力搭配,御姐和天然呆搭配,通过这样大胆的搭配,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也是日本动漫深受青睐一个重要原因。最近几年大受欢迎的作品――《妹妹公主》、《To Love》、《我家有个狐仙大人》、《凉宫春日的忧郁》、《守护甜心》无一不是这些搭配的成功典范。

另外,在日本萌动漫中不可不提的便是女仆这一重要象征。日本动漫中出现女仆的作品举不胜举,而由动漫中女仆衍生出来的女仆咖啡店,女仆着装,女仆用语正逐渐成为萌文化的热点,收到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日本曾做过一份关于“最萌职业”的调查,女仆这一职业是以绝对优势胜出。在日本,女仆咖啡店最初主要集中于宅男聚集的秋叶原,③ 那里被称为“宅男的圣地”。而现如今在日本全国各地都广泛分布着女仆咖啡店。在中国,也有一股这样的风潮。在大型城市,例如上海、杭州、重庆等地,女仆咖啡店也惹起了许多爱尝新鲜事物的年轻人的好奇心。

除了女仆咖啡店的盛行,另一产物“萌少女”也开始受到热宠,这些“萌少女”基本以动漫中的人物形象为原型打扮自己,成为“萌少女的专门cosplayer”。她们尤其喜欢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可爱风格装扮。也经常会打扮成动漫人物的装扮,与兴趣相投的朋友们聚会、聊天、逛街等。

二、耽美

“耽美”这个词汇在日文中原本的意思是沉迷于美好事物而享受其快乐,或者说只以美为最高境界,只追求美的事物。它最早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为反对自然主义文学而呈现的另一种文学写作风格――耽美派。其最初本意是“反对暴露人性丑恶面为主的自然主义,试图找出官能美,陶醉其中追求文学的意义”。后来这个词被日本的漫画界广泛用于BL(boy’s love)漫画上,逐渐发展成为一切美形的男性,以及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恋爱感情,最后则发展为男同性恋漫画的代称之一。

尽管BL的确是耽美的一个主要流派,但在很多时候两者是可以换用的。除此之外,耽美中也包含着武侠题材、玄幻题材、悬疑推理,甚至近代历史题材。也就是说,一切可以给读者一种纯粹美享受的东西都可成为耽美的题材。

将耽美元素引入漫画的应该是竹宫惠子的《风与木之诗》,她由此被誉为日本耽美界的鼻祖。耽美风潮于1991年、1992年开始进入中国大陆。此期间的耽美作品大部分都是一些内容比较含蓄的,其代表作品是CLAMP的命运三部曲――《圣传》、《东京巴比伦》和《X战记》。CLAMP作品中的BL情节始终是非常含蓄的,作品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亲热画面,而总是在不经意间让人发现一段感情的存在。这三部作品以华丽的画风和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而风靡一时。1994年之后,市面上开始出现纯粹的耽美漫画。在此必须提及的是耽美的经典之作――《绝爱》(尾崎南)。称《绝爱》为耽美的经典之作实不为过,故事中的两位主角――南条晃司和泉拓人也毫无疑义地被认为是最为经典的耽美组合之一。其中南条晃司对泉拓人的那种不顾一切甚至可以毁灭一切的狂热爱情完全不同于《东京巴比伦》中星史郎和昴流的含蓄之爱,这是它的重要特点,同时也是一大卖点。

在《绝爱》出现的同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温馨的耽美漫画,比较著名的有“美男子的亲密爱人”(叶芝真已),“微热纯爱少年样”(阿部美幸)“微忧青春日记”(阿部美幸)等作品。这一类的耽美漫画情节温馨感人,主角大都是高中生或白领阶层。温馨类的耽美漫画一直在大陆耽美漫画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后来大陆耽美原创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一部分温馨类的小说,这不能不说是受到日本耽美漫画的影响。

三、腹黑

“腹黑”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当时李宗吾先生撰写了轰动一时的《厚黑学》。“厚黑”一词后被日本漫画界转用为“腹黑”。一般指表面温和、友善,内心却充满狡诈之人物,在动漫界则被当做萌的一个属性广泛使用。腹黑,日语读做「はらぐろい,但从字面上来看,就是“肚子里都是黑的”的意思。通常来说,被冠以腹黑形象的人物往往对自己的“黑暗面”进行伪装掩盖,使外人看来总是笑容满面,温柔和善,亲切备至,但在内心中却时刻盘算着某项针对对手的计划。换句话说,是一种外表善良、温柔,内心险恶、狡黠、诡计多端,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折磨死人誓不罢休的人物形象。①

早期动漫中的腹黑形象大多以最终boss的角色出现,而且大多为反面人物,形象可怕狰狞,所以并没有受到热捧。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多的原创者开始对腹黑元素进行深度加工,于是一群新腹黑角色开始登场。他们常常拥有美好的外形,犀利的口才,天真的笑脸,时不时帮助弱小者的善举,掩盖了黑暗的一面。然而,随着作品情节的步步深入,其腹黑品质才在被一点点显露。如今,这种腹黑角色深受大众欢迎,就连男女后宫片里也穿插入腹黑的角色,在冷酷男、才华男、温柔男、可爱男、元气男中,如果说有新MEMBER加入的话,那就是腹黑男。

在日本漫画里主流腹黑形象。通常像我们口中所说的“笑面虎”,平时脸上总挂着温暖,毫无杀伤力的笑容,来隐藏他们的搞神秘莫测以及可爱的坏心眼,然而一旦认真起来,却杀伤力无敌,在眼镜的忽然一闪光下,腹黑男推了推眼镜,然后说出一句“一鸣惊人”的话。或者是一种美人腹黑形象,走妖媚路线,随便抛个媚眼就煞倒一群人。还有外观楚楚可怜,温柔,但是却很坚强的惹人怜爱的角色,但等你发现他的真面目的时候,事情已经发展到另一层次了。

如今,动漫中的黑腹角色不在单纯的只是腹黑,很多作者甚至把他们摆到主人公的位置上,比如《反叛的鲁路修》中所刻画的主人公鲁路修,鲁路修是11区域私平凡的高中生,学生会副会长。头脑聪慧,精通国际象棋。单原本是帝国的十一皇子,母后被刺杀后与妹妹被父王送至11区成为人质。17岁时从迷样少女c.c.处得到“GEASS(德文译为契约)”之力,便在布里塔尼亚国进行革命。得到GEASS力量之后,鲁路修就变成一个性格贪婪,总是散播死亡信息,以杀死自己父亲为目标的王子。而他做这一切的目的,只是为了给残疾的妹妹娜娜莉一片生存的天空。在R2中不难发现,鲁路修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起一年前说着“感情是碍事的东西”,他正在学会爱与被爱。在他轼父登基后,便将自己的死亡展示给世界,从而终结了世界的仇恨。①

如今,日本动漫中的腹黑都有几个共同特点:有理想、有疼爱的人、有血海深仇,或执著于某个事件。腹黑的角色在日本是大受欢迎的。从漫画形象来看,腹黑并不是贬义词。近些年网络上对“腹黑”一词的使用又有了新的理解。大多用来形容表面严肃却喜欢恶作剧或是经常调笑别人的友好型的人。可以说它逐渐转化成一个对性格或脾性进行描述的中性词,同时,它又不同于日本漫画中双面性格的描述。类似于古灵精怪,但一般用来描述年龄较大的青年人。

四、暴力

对于文学及影视作品中的暴力的研究,从来到这世界上第一天就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电视进入家家户户之后,电视暴力又成为了讨论的核心。动漫作为一种可以在电视上播放的动画片,不可避免地加入到这场研究暴力的讨论中。从本质上来说,动画片是通过人工的静止画面连续显现而形成动作,从而传播其内容的艺术形式。正是它这个特征,使得它与其他电视节目不同。大多数动画片有漫画的原稿,相对于电视剧、脱口秀等真人节目,动画片在制作上限制更少,只要是能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内容,即能纳到动画片情节中。在日本,很多的动画都以漫画为基础,在漫画连载一段时期,聚集了一定人气之后,才决定要将这部作品动画化。动画化之后的作品不仅包含了文学作品中惯用的暴力,也因为动画制作、配音技术以及电视传媒等原因,使得作品本身的暴力元素越发得到彰显。以下我们将从暴力描写与内容安排上分析日本动漫中的暴力元素。

首先,暴力元素作为一种推动情节发展的需要,被广泛利用到动漫作品中。例如《圣斗士星矢》、《龙珠》、《火影忍者》、《北斗神拳》这类动画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战胜对方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这一类动画往往表现出主人公坚忍不拔、毅力顽强的性格特征,面对敌人不屈服的意志。动画暴力描写倾向于以华丽的手法表现情节,特技使用较多。如《圣斗士星矢》中各类拳法的名称,《火影忍者》中夸张忍术的进攻手段等。另外,还有像《X战记》、《无法逃离的背叛》等作品,描写非现实生活的故事,就如同武侠片一样,这些作品编制了自己的社会环境,有着自己的一套社会规则。因此,一些暴力场景如家常便饭一般频繁出现。

其次,利用以暴治暴,反衬主人公。在这类作品中,暴力使用的更为频繁。如《美少女战士》、《极道鲜师》等,通常先描写非正义的破坏行为,在正义一方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反抗或阻止破坏行动,最后赢得道义上的支持。像这种以暴力维护道义的形式,在日本动画中是司空见惯的,甚至就连一些描写校园生活或者纯爱题材的漫画中也会有穿插着这种暴力元素。如《流星花园》中,牧野被同学欺负,道明寺则挥拳为之出气等。在《好想告诉你》里,黑沼爽子虽然受到同学的诬陷和欺负,但是好朋友意气相挺,使主角鼓起勇气向大家解释误会。

再次,动漫中的暴力不得不提的一点就是它那无与伦比的夸张性。日本动画中常常可以见到被踢飞、被炸干、触电冒烟、烤焦一类的画面。比如《乱马1/2》中,在学校人气很高的小茜在选择男友的方面,一定要比自己武功高强的男人。小茜每天到学校都会遇到一大群追求者拿着各种武器来求爱,小茜每天的必修课程就是把他们全踢飞。各种Q版人物形象以及夸张特技层出不穷的《灌篮高手》中,樱木花道的Q版形象使得整部动画更加生动,被赤木打得满头包的样子十分惹人喜爱。这种夸张并带有搞笑元素的情节不但表现了作品的幽默风趣,还大大冲淡了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后,还有描写真实社会,反思社会的暴力场景。日本动漫中有很多题材,通过描写暴力战斗等惨烈的场景,讽刺战争以及当代社会问题。比如《城市猎人》、《推理之绊》、《银河英雄传》等,这些作品颇具浪漫风格的打斗场景以及细腻的战斗内心描写,给受众带来了观赏上的视觉冲击,不得不说这是十分符合观众观赏性的要求。这也与日本动画制作精致的唯美主义倾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结论

以上以萌、腹黑、耽美、暴力为例探析了日本动漫作品中出现的新型元素,其总体特征可概括如下:

萌元素定义最广,最初总战斗系女生开始启蒙,深受日本宅男的欢迎,现在已经引申到有特定可爱特征的人事物上,并逐显示其巨大的商业潜能;耽美原是日本文学流派的名称,其对美的追求被日本动漫界应用,如今更多的指代BL动漫。它的传播对中国大陆耽美原创文学作品中有极大的影响;腹黑元素在早期动漫作品中以反叛角色为特征,如今这种善于计算,善于伪装的个性得到发掘与伸展,在观众中大受欢迎。在日本动漫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暴力的描写趋近细致、频繁、夸张。虽然很多动漫暴力元素并没有像人们认定得那么血腥,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作品的魅力。不过,它究竟会带给观众怎样的影响或心理暗示,学术界如今依然存在着争论,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参考文献:

[1]陈奇佳,宋晖.日本动漫影响力调查报告: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消费偏好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佐々木美.テレビ暴力にする的研究の概[N].国基督教大学学.I-A,教育研究 28,1986,(3):127-156.

[3]藤健太郎.中国“80后”世代にとっての日本アニメ[C].大阪大学集,2008-10,10(1):43-62.

[4]相田美.萌える空―メイドカフェにする社会学的考察―[C].修大集.人文 47(1),2006-09-30:193-219.

[5]土田昌司.アニメションとその近接メディアの印象定[C].京立正短期大学要36,2008:134-141.

[6]村ひろみ.日本の商アニメにおける女性像のと「萌え文化:新しいジェンダを求めて[J].Gender and sexuality:journal of Center for Gender Studies,ICU (01),2005:77-92.

[7]耽美词条[EB/OL].baike.省略/view/754.htm .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