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效学习汉字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中语文;汉字教学;汉字水平;有效策略
小学阶段被认为是学生识字的最佳时期,学生一生中所识字的很大一部分均来自小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全部。鉴于此,在初中阶段,学生识字能力需要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不断强化语文汉字教学,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汉字水平。
一、重视汉字教学一般原则,以原则促教学
初中汉字教学与小学不同,小学的汉字教学针对性、系统性较强,教师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专门的教学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汉字、记忆汉字和运用汉字。但初中阶段,汉字教学明显退居幕后,这需要教师忙里偷闲、循序渐进地渗透,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更多汉字。具体来说,初中语文汉字教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随文学习”的原则。初中阶段,语文汉字教学已然不必要刻意追求汉字知识的系统与完整性,而更强调“随文性”。当然,这里所说的“随文”不仅仅是指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各题材的文章,还包括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所遇到的其他文章。例如,书籍、报刊文章、网络文章等。从另一个角度讲,教师如果让学生刻意去记忆大量、系统的汉字,学生不仅不会提高效率,反而会日渐松懈与厌烦,不利于整体汉字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规律性原则。即在汉字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进行随文学习,还要引导其进行规律性学习与记忆汉字。这里所说的“规律”,主要是指借助汉字理论、构词方法等展开的汉字学习。自古以来,汉字构成便有一套丰富的体系,汉字的“六书”备受人们推崇,教会学生基于此进行汉字学习更有效率。
二、妙用汉字教学灵巧方法,丰富教学内涵
近年来,初中语文汉字教学愈加备受重视,与此同时,一些灵巧、科学、高效的语文汉字教学法应运而生,极大丰富了汉字教学内涵,提升了汉字教学效率。简单来说,这些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从汉字结构特点突破识字。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除了本身的表意功能之外,其Y构特点也值得钻研。每一个表意文字均有其独特的汉字结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找到汉字音、形、意之间的某种潜在联系。第二,挖掘汉字所蕴含的文化或者寓意特征。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道之行也》中有一句是这样的:“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句文言文中的“鳏”相对于学生来说是较为陌生的词汇,“鳏”的结构是左右结构,属于形声字,鱼为形,o为声,鳏本来是一种大鱼,这种鱼的特点是喜欢孤独,于是,“鳏”本身也有孤独之意,后来人们就将“无妻或者丧妻的人”叫做“鳏”。可见,根据汉字本身的文化、寓意是可以很好记忆汉字的。第三,巧用先进的汉字理论。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等是重要的构词法,在教学中巧用这些构词法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强化搜集、总结与积累,提高识字能力
强化搜集、总结与积累,同样是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具体来说,初中语文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指引学生收集试卷,并总结出试卷中自己常见的错别字。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大大小小的考试不计其数,但无论是哪次考试,总有学生出错的字词。因此,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好好搜集并归纳出每一套卷子中常见的错字,增加知识积累。必要时,学生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用以总结积累。第二,对单元过后、学期过后进行系统总结。每一单元后,教师均有必要提醒学生进行汉字总结,将课文出现的生字、生词等进行归纳积累,以不断提升识字与用字水平。当然,必要时教师也可以开展听写字词、辨析字词大赛,激励学生提高汉字识记效率。第三,推荐给学生丰富多元的课外书籍,通过阅读积累汉字。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在课外书籍中见到的生僻字词进行系统归纳,并记录在专门的练习本上。为了督促学生完成阅读生词积累,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对学生所积累字词进行抽查,并对任务完成情况好的学生予以精神或者物质嘉奖,这样,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便大大增强。久而久之,语文汉字水平必然能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学生较高的汉字水平不仅意味着高水平的沟通与交流,学生能更深刻、全面、系统而顺利地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因此,提高初中语文汉字教学水平十分重要。汉字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教学任务,教师应充分发挥其课堂组织和引导作用,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实现高效的汉字教学。笔者认为,把握汉字教学原则、巧用汉字教学方法、重视积累总结等途径能促进汉字教学高效课堂构建,最终使学生掌握更多汉字,并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汉字教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
一、专家讲座,升华认知
想要让全体师生足够地重视写字教学,就必须深化其对汉字文化的认知,认识汉字文化的重要价值,从而真正地引起重视,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
为了升华全体师生对于汉字文化的认知,我邀请了汉字文化专家来我们学校进行讲座。专家在讲座中讲述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在讲述中还引用了有趣的历史故事,包括“八卦说”“结绳说”“仓颉造字”等,充分地引起了师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大家饶有兴趣地听着讲座。接下来专家讲解了小学生学习识字、写字的重要性,使学生对汉字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此外专家还讲述了汉字的特点与结构等,并且亲身示范如何将汉字写得美观漂亮,手把手对现场的学生进行教学。
二、组织观摩,优化师资
教师作为学生意义构建的帮助者,应当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他们汲取与吸收知识。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有效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活动,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使学生获益。
待到合适的时机,我会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优化师资。组织教师去知名的重点小学学习与吸取教学经验,与其他学校的教师就写字教学展开交流,讨论如何提高写字教学的有效性,借鉴对方的优秀教学方法与模式。在学校成立一个以校长为组长、以全体语文教师为组员的写字教学指导小组,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写字外,在课余也能接受指导,提高自身的水平。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给学生授课的全过程,吸取其中的教学技巧。在语文课上对生字的识字与写字学习,分析要学习的汉字的字形,对结构进行分解,演示给学生如何写字整齐漂亮,从而使他们获得循序渐进的提高。
在上述活动中,我通过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汲取借鉴一些有效的教学措施与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促进我校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获得更加高效的学习,使全体师生共同进步。
三、定期竞赛,形成习惯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体验学习写字的快乐,获得自信感,从而激发学习动力,将练习写字形成一种习惯,获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学校定期组织活动,开展竞赛、书法展览、制作黑板报等活动,使校园充满学习的氛围,建设文化文明。
学校会定期组织写字竞赛,学生需要在现场对指定的汉字在规定时间内写完,由教师对参赛的作品进行评分,并选出前十名进行表扬与奖励。学生在比赛之前,一定会进行反复的练习,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进步。我们还会将获奖的成果在学校内进行公开展示,通过这种措施,使获奖学生收获荣誉感与自信感,促进他们保持对于写字的喜爱与热情,不断进步。与此同时,通过展示优秀学生作品来激励没有获奖的加大努力,争取在下次竞赛中进步,取得不错的成绩。由于小学生普遍具有希望得到表扬、关注的心理,这种竞赛的措施能够有效的达到激励作用。
通过定期组织竞赛,长此以往,会形成练习写字的习惯,收获不断进步的喜悦,使写字水平获得阶段性的提升,提高自身的书写素质。
四、课题研究,完善体系
关键词:多媒体 识字 识字兴趣 识字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158-01
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小学学生年龄小,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而新课程标准要求识字量大,任务重,提高识字效率,加强记忆显得尤为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语言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学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把抽象的汉字制成图、文、声、像巧妙组合的课件,配以动漫,创设儿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活化课堂教学;丰富学生识字的形式,运用“猜字谜”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学习识字,加深记忆,有效地提高了识字效率。
1 运用多媒体技术使画面可变,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教学。在整个识字教学过程中,字形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识字教学中,字形的教学单靠几张卡片,一支粉笔和教师带领下单调、机械、抽象地反复识记,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配以悦耳的声音、色彩美丽鲜艳的图片、生动活泼优美的动画和可变可动的图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识字的兴趣,诱发他们的好奇心,达成快乐学习,高效记忆的目标。
例如,教学象形字,教师把这些象形字制成课件,逐一展示到屏幕上,让学生观察、比较、记忆,在师生和谐愉快的对话中达成目标。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图片,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生:想。
师:这是什么?
生:太阳。
师:太阳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
生:日。
师:同学们,太阳与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人为了记录太阳,把太阳用这样一个符号来代替,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就把曲线写成直的笔画了。同学们,现在的汉字有很多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如月、水、火……
认识字形的目的无非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规范地书写和运用汉字。书写过程中的难点是规范笔画和汉字笔画的记忆。传统的教学是靠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的范写传授给学生的。限于空间和时间,教师书写水平的高低,这种传授过程效率低,规范性和美观性受到局限。而多媒体可以辅助汉字教学,实现笔画笔顺教学的动态规范书写,在书写时读出该笔画的名称,点击该笔画使其闪烁,书写完毕后,读出汉字的读音。
这样,运用多媒体使枯燥无味的字形教学变成书写教学生动化、趣味化的活动。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定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对字形的结构心领神会,高效、轻松、快乐地记忆。
2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游戏识字,加深学生记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稳定,学得快,忘得快这一特点。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识字,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参与识字的积极性。例如,猜字谜我根据一些汉字的特点编成谜语制成课件,让学生猜出谜底。如“十八子嬉戏”(李):“一点一横,八字支撑”(六)等;编儿歌;如“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两棵树,长在石头上”(磨)等。在猜谜语的过程中巩固了汉语拼音,记忆了字形。这种识记发自学生内心,是一种渴望的识记,印象深刻。
3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整合,提高识字效率
中国汉字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它不仅拥有自身的应用价值,而且拥有极具欣赏的艺术价值。然而要把这些方块字学会并正确的运用,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有着极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汉字构形规律,化解记忆难度这一突破点是关键。多媒体手段,可以活化课堂教学情境,变抽象为直观形象,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识字教学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灵活地运用多媒体,将这些字音、字形、字义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汉字构成一幅幅有意、有情、有趣的生动画面。让枯燥的识字变成有趣的课堂活动。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有效地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和识字质量。例如,教学“雨”字时,在屏幕上出示“一片云正在下雨的图片”.让学生看到“云”变成了“一”,与下面的雨滴合起来就是“雨”字。这样学生便牢固地记住了“雨”的字形。很多类似的字都可以这样教授。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地记住了字形,自然地了解了字义,并且从中悟出了中国汉字的一些构字方法,高效地记忆汉字的音形义。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突破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丰富学生识字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观察发现,高效记忆,拓展思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有利于把认识事物与认识汉字结合起来,增加识字乐趣;有利于把汉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把图、文、声、像巧妙地融合到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悦,提高识字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平度市明村镇前楼小学,山东 平度 266700)
参考文献:
[1]陈树民.汉字特殊功能与教学创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5.
[关键词]识字教学;创设意境;培养习惯;高效识字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促进其他各学科学习的质量。长期以来,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一直存在着学生难认、难记、难写,学生遗忘较快,老师费力、收效较小等高耗低效的现象。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在短短两年时间内顺利达到这个目标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去主动识字,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识字的目的。
识字教学中有一个认字与写字关系的问题,“只认不写,先认后写。多认少写,识写分流”的教学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识字教学的内涵。然而,构建科学高效的识字教学体系,探究适合学生“多识字,快识字,识好字”的识字教学模式却是首要任务。
一、形音义紧密结合是打开高效识字教学的通途
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及规律,使学生具备分析字形、自主识字的能力。仔细研究低年级教材中的识字部分不难发现,教材本身更尊重学生的识字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为引导学生“多识字,快识字,识好字”、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提供了广阔的教学空间。有效的识字教学策略应当建立在对汉字本身规律的深刻理解和运用上,识字教学要从字的音、形、义出发,从儿童的认知规律着手。例如,教学形声字时,以形声的方法来分析字形;教学形近字时,以类比、迁移和内化的方法进行分析。此外,教材还为识字教学预留了充分的再创造空间。例如,在教学形近字“烧”“浇”“晓”“绕”“饶”“尧”用火“烧”,用水“浇”,东方日出是指“晓”;左边绞丝弯弯“绕”,换上提手是阻“挠”;丰衣足食才富“饶”;“尧”字一共是六笔,多加一点是错字。这样的识字教学方法教一字,识一串,使学生牢牢地建立起自己的“字库”,强化了识字教学的容量性、整体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丰富了识字教学的内涵,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果。
二、创设语境,在发现中识字是识字教学高效的动力
识字教学离不开具体的语言学习情境,有效的识字教学关键在于语言情境的创设。字形的分析离不开一定的语境,讲解字义离不开一定的字理情境。识字教学“要准确把握两种识字要求,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本课里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不默写、不考。要求学会的字,由以往强调‘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现在调整为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如果一味地强调识记生字,非但记不好字形,字音也容易忘记,字义就更难理解深刻了。把生字放到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义”的识字教学,有利于学生联系上下文认清字形、理解字义,熟悉对汉字的运用。例如,在教学形近字“渴—喝”时,涉及一个教学层次的问题:第一,利用课文提供的语境识字;第二,引导学生再造识字语境;第三,改换“渴—喝”出现的语境来测评学生的识字情况。在具体的语境中,只有引导和发动学生找出两个字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识字教学并不只是让学生能认识出现在固定课文中的字,而必须使学生做到当这个字出现在其他语境时也能正确认读,理解字义并能独立运用,并在此过程中得到强化、巩固和升华。
三、习惯与兴趣为识字教学插上高效的翅膀
一个人识字量的多少、识字速度的快慢、识字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为了使学龄儿童尽早地进入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小学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的要求,该学段认字量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50%左右。有些低年级的教师感慨:识字量那么大,课堂上朗读和表达的训练时间就会减少,大量识字与听说训练似乎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针对这种现象,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关注生活”、“依据生活”和“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找准识字的“根”
刚入学的小学生,即使一个字也不会写,一句话也不会读,他们也是“认识”很多汉字的。因为汉字是汉语的书面表现形式,它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比如“妈妈”这两个汉字,刚入学的孩子绝不会不知道它的读音和含义,只不过没有把读音、意义与字形联系起来罢了。从字音和字义的层面上来说,“妈妈”这两个汉字,学生口语中是知道含义的而且是能正确使用的。由此我们联想到“爸爸、小草、蓝天、白云、树木、河流”等汉字,他们也都是知道的。因为这些汉字,均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他们吃饭、游戏、看电视、逛公园,每天都在不断“知道”新的汉字。可以说,孩子不断长大的过程,就是孩子不断积累母语的载体――汉字的过程。只不过他们知道的这些汉字,只是口头上,“音义”上的汉字,而不是他们的“形”,即汉字的书面表达形式罢了。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对于常用汉字的读音、意义掌握的不错,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这些汉字的口头使用也逐渐熟练与准确。所以,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识字,在学生生活语言的情境中识字,应该是低段识字教学的根源与出发点。
二、架起识字的“桥”
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解决“音形对应”的任务,即帮助学生架起一座生活语言中所“知”汉字与这些汉字书面表现形式(字形)之间的有效衔接的桥梁。
(一)提供形象识字的媒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一学段识字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小学低年级儿童,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处于优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知识大多从兴趣出发。因而在识字教学的实践中,根据汉字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特点,我们可以运用挂图、投影、实物、卡片、多媒体等灵活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创设识字情境,形象直观地开展识字教学,让学生乐于识字。我们还可以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他们喜欢的情境游戏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巩固识字成果。
(二)创设生活识字的环境
汉字同汉语一样,以其独特的方式,存在于孩子周围的一切环境中。可以说,有中国人存在的地方,周围的环境中就充满了一个个有生命力的汉字。巧妙的运用汉字,让“汉字”适时地与孩子进行对话互动,能使孩子的识字能力、语言理解和交往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教室里,教师可以有意识贴上的一些物品的名称和常用汉字;校园里,品种繁多的花木身上可以挂上“户口本”,校风校训,名言警句;社区中,路牌、广告、宣传标语上,处处皆是汉字。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良好的识字环境,鼓励孩子们主动去认一认,读一读、向身边的伙伴亲人介绍介绍。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源源不断地为他们提供了“识字卡”,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认识了许多汉字,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开始了人生的阅读。
(三)习得高效识字的方法
识字本身不是目的,如果识字教学单纯的成为“记符号”,那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要引导学生去比较、去发现,使他们逐渐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和恰当的方法去识字。
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有很多易学易记的高效快捷的识字方法,比如加一加,减一减(人、大、太、天);比一比(马、乌、鸟);猜一猜(碧:王老师、白老师坐在石头上讲故事)编一编(一人门里躲,“闪”);想一想(电:电灯、电话、电视机……)等等。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汉字的结构规律,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识字,学生不但要熟练地掌握汉字,还要习得识字的方法,并且鼓励孩子,博采众长,创造性地运用识字方法,快速高效地识字。
三、构建识字的“场”
陶先生曾说过:“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当识字教学以生活为后盾时,学习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我们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调动与生活相关的东西,把周围的环境、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让识字教学生活化、活动化、开放化。儿童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只要我们给孩子识字、阅读提供像学说话那样的环境和条件,每个孩子都能像学认物、走路、听音乐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很多汉字。
(一)进入丰富多彩的“阅读场”
汉字的特点决定了汉字的学习必需遵循“在语境中学习”的原则,正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识字不仅仅是识字,识字的目的是阅读,识字的过程也是阅读。在孩子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后,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最好是出声朗读,做到识字与阅读的有机结合。图书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图文并茂的图书。除教材外,可以看小人书、背古诗、诵童谣、读名著(儿童读物),通过大量识读经典的书面语言,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巩固汉字,在阅读中认识新的汉字,使他们认识到文字的乐趣,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营造自主学习的阅读“场”。
(二)开启学以致用的“习作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孩子在阅读和背诵中,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同时,思维能力也相应的得到了发展。此时教师可以适时地要求学生在运用中掌握所学的字词。例如,可以造一造句子,也可以用一个阶段所学的新字词,通顺连贯地写一段话,更提倡将自己看过的电视、经历的趣事、参加的活动写成一段话,尽量多用学过的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历。
对于学生的这些“作品”,教师要充分给予肯定。可以通过范文朗读、作品展览、班级小刊物发表,给家长发喜报等方式,鼓励他们大胆“习作”,提高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汉字的能力,使汉字真正成为学生与人交流、表达思想的工具。
(三)走向广阔生活的“体验场”
识字教学应该从生活中来,将孩子的生活经验带进课堂;识字教学更应该走向生活,将识字的课堂向生活无限延伸。因为孩子的生活世界是“汉字”组成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孩子们更为广阔的识字“场”。
教师可以让学生收看精彩的少儿节目,然后有条理地说说里面的情节;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然后让孩子兴致勃勃地描绘见到的景物;跟孩子一起参加充满童趣的游戏,然后让孩子畅谈活动的欢乐感想……孩子们遨游在充满情趣的生活识字“场”中,积累了汉字,丰富了语言,也收获了成长。广阔的生活识字“场”,提醒我们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主动识字,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日常游戏、与人交往、生活点滴中去认识和使用汉字,积累“生活识字本”。
主题词: 小学识字教学 识字期待 多元识记 活动平台
学习汉语之难,莫过于学习汉字。尤其是对低年级来说,第一学段的识字量便是小学总识字量的五分之三,平均一节课都要学10来个生字,任务之繁重,加上汉字笔画结构的繁杂常令老师犯难,也让学生望而生畏,从而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为此,新课标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那么,如何落实课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愉悦地走近汉字,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呢?
一、营造愉悦氛围,诱发识字期待
这里的“识字期待”是指教师创设某种轻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亲切感、关注度,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知欲望。一旦学生的注意力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就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亲切的对话,热情的称呼。
这是一种语言氛围上的享受。比如,教师让学生读句子:“哪位小朋友愿意大声地读一读呢?”“真好听!有一个字你读得特别准,老师可满意了!”顿时全体学生都竖起耳朵――哪个字呢?老师出示生字:“来,请你带领大家读一遍。”这种出示生字的方法,自然无痕却又有效地唤醒了学生对字的关注,也激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又如,对生字的称呼,根据所学课文的特点,称为“生字宝宝”、“动物宝贝”、“小小客人”、“雨娃娃”等――“把今天的生字宝宝请出来吧!”多么热情的称呼。瞬间,学生与汉字的关系贴近了,学生学字的过程成了交朋友、招呼客人的游戏,自然,学习热情应运而生。
2.精致的卡片,生动的画面。
这是一种感官上的享受。如教学《荷叶圆圆》、《胖乎乎的小手》、《雨点儿》这类课文时,展现的识字卡是美丽的荷叶形、可爱的小手形、别致的雨点形;教学《美丽的小路》、《比尾巴》时,识字卡是各种形象逼真的小动物,旁边醒目地写上相关生字……丰富多彩的卡片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让他们对生字充满猎奇心理,若将它们作为礼品,奖品送给学生,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那么,卡片所起的作用将由兴趣提升到自主创作。当然,多媒体的使用更会让一节课充满生趣,只是要注意适度,切不可喧宾夺主,淡化识字这一主要目标。
二、引导多元识记,享受识字之趣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识字方法是在平时的点滴渗透中习得的,教师应有意识地挖掘教材资源,针对学生实情,科学而灵活地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在享受自能识字之乐中提高效率。
1.析字理。
所谓字理,就是后人总结出的前人造字原理。在初学汉字时,独体字居多,而这些独体字往往是古人用描画实物形象而造的“象形字”,如日、月、目、山、水等。随着识字内容与范围的扩展,用其他方式造的字的种类也多了起来。因此,在教学前应当精心研究,明晰其造字原理,以便引导学生发现字理,快速记忆。不过,在用“析字理”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图画的负迁移,如――日,――目,不要将横画写成原始符号。形声字不能完全依赖“声”旁功能,视“旁”而读。因此,学时要加强正音。当然“字理教学”也不能绝对化,即字字有理,有“理”必要讲,应当根据汉字和学生的实际适时而用。恰当的“字理教学”,不仅能提高识字速度,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汉字文化的乐趣与魅力。
2.巧联想。
①利用学过的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掌握生字。如女+马=( ),炮-火=( ),山-( )+页=( )……语文课上也能用加减法来学习,而且很多字都是认识的,学生自然觉得新鲜有趣,信心十足。②联想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例如学“飘”字,联想到“飘柔洗发水”,写“高”字联想到班上同学“高小丽”,学“喜”字,联系到电视上的广告“喜多多”等。这种方法富有生活情趣,最能激发学生主动找字、识字、组字的兴趣。如果巧妙点拔,由字词句段,将识字与表达相结合,则课堂自然生机盎然。
3.编歌诀。
小学生喜欢歌谣、口诀,这是因为这些歌诀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往往伴随着他们的活动,边歌边行,愉悦身心。根据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汉字结构与内涵特点,以歌诀的形式,让学生诵读记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识“燕”字,编成口诀:两个老“王”今天来弹“琴”。又如教关于“青”的形声字时,教师可以引导:“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并让学生展开联想继续创编。这样教学既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创造能力。
4.猜字谜。
我国的灯谜,历史悠久,它充分挖掘了汉字的内涵,以独特的另类语言组装而成,融汉字文化与益智逗趣为一体。在教学中,我们不妨用这种“灯谜效应”来学记字。如“思”字,编成谜面“十张口,一颗心”;“弟”字编成“头戴小兔帽,身穿‘弓’字衣,一只脚立正,一只脚稍息”这样的字谜,不仅仅限于能概括字的结构,概括字的各部件的形体特征,对于记字写字也能起到正确指导的作用。而这种神秘式的汉字不仅会给他们的精神世界带来娱乐,而且会影响他们的课余生活,甚至会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5.编故事。
从某个角度看,汉字是抽象单调枯燥的。但是对于语文,我们要千方百计地以科学而艺术的眼光去挖掘汉字的内涵,赋予汉字生命与情感。记得一个特级教师在教二年级《春天》一课“随”字时,是这样根据教材内容来引导学生理解记忆的:她亲切地说:“春风问柳树,你愿意听我的话吗?”(生答:愿意)“是呀,柳树是有耳朵的。”(老师随手写上左耳旁,又写上“有”字)。“那好,(指着板书)你有耳朵,听见了,那你就跟我走”(老师又加上“走”字旁,并指着“随”字让学生读)“跟我走,就是随我走,我走东,你也随东去。”(老师边说边用手做出柳枝摆动的姿态)。多么美妙的童话情境,既写字又学文,将春天形象化、生命化了。这种情境化教学的识字教学,融字义于文中,使字、文相得益彰,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三、搭建活动平台,丰富识字乐园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以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始终保持着自身表意文字的特点,担负着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使命。对于低年级的中小学生来说,识字教学是极其重要的。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高效的记住数量众多的汉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我们需要运用符合汉字自身发展规律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使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需充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识字教学教和学的都是汉字,因此识字教学要符合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在识字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低年级的学生,因此要充分考虑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1.1按照符合汉字自身的特点的方式进行教学。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根据造字法的不同,可以分成:象形、会意、指事、形声、专注、假借等六种,这是古汉语的造字法。现代汉字是从古汉字发展演化而来的,有一些规律可循,充分利用汉字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象形识字法。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比较欠缺,象形字比较直观、易学,先学象形字是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规律。比如“日,月,”等字,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就能联想到这些实物,看到太阳就想起了“日”字,想起月亮就记起了“月”字,这样容易识记。
指事、会意识字法。指事字、会意字是古汉语中常用的造字法,现代汉字中这种字比较少,虽不具有通用性,但这也是一种识字的方式,对于学生以后遇到不认识的字进行字形分析,学习古汉语都有帮助。比如“刃”字,就是在刀上加一个点,表示刀刃之所在;通过老师的讲解,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比如“休,从,明,森”等字,一个人靠在树上就是休息的意思,即为“休”;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走,就是跟从,即为“从”;很多树木放在一起就组成了森林,即为“森”。
形声识字法。形声字不论在古代汉字还是现行汉字中都是数量最多的一种,现行汉字中80%以上是形声字。掌握了形声字的构字方法,对于识字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掌握形旁。比如“氵”作形旁的字,一般同水有关,如“江,河,湖,淋,汤”等字。掌握这些字对于理解字的意思有所帮助。
掌握声旁。声旁表示字的大致读音,掌握形声字的声旁对于学习汉字大有用处。比如“冈”字做声旁,知道了它读Gāng,那么由他组成的一组字“刚,钢,钢”等字的读音就明确了。这种方式虽不具有通用性,但是对于扩大词汇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所谓的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同偏旁归类法等都是在充分掌握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清,情,晴”这几个字,如果充分掌握了形声字的偏旁,那么就很容易区分掌握这些字:“清”和水有关,“情”和人的心情有关,“晴”和天气有关。形声字的在帮助我们学习汉字方面的功能是强大的。
1.2按照符合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生长发展阶段,好奇心较强,形象思维占优势,针对其年龄特点,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有助于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编顺口溜识字法。这是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快速帮学生识字的一种方式,生动、形象,易于识记。比如:识记“丛”字,老师可以教学生编成“双人走钢丝”。这种识字方式幽默、诙谐,寓教于乐,既能使学生轻松愉快的识记汉字,又能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猜谜语识字法。老师鼓励学生将简单的字,拆成谜底和谜面两个部分,鼓励大家动脑筋思考思考。比如:教“全”字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猜字谜“一人胆子大,敢把王子踩在脚下”来学习这个字,形象生动,易于掌握。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巩固已有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锻炼学生思维。
二、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拓宽识字渠道
从课程标准来看,识字的重点在中低年级两个学段。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识字。识字是通过日积月累逐渐提高的。因此学生要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拓展词汇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应引导学生喜欢学习汉字,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生要通过多种渠道,有意无意的积累字词知识。
2.1充分利用校内文化资源学习汉字。学校是一个广阔的文化圈,学校中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文化的气息。教室内的学习园地,黑板报,学校里的广告栏,草地的旗号标语等等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资源。学校的图书馆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如果能够充分合理运用的话,将会获益终身。
2.2在家庭、社会中学习识字。通过爸爸妈妈有意识的教、讲故事来认识汉字能起到“随风潜入夜”的效果。“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拒细流,故能就其深。”社会也为学生的识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亭子上的刻字、石碑等,纪念馆、博物馆等地方都有文字记载的东西……这些都是我们识字的资源。只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发现我们生活处处都有值得学习的东西,在不经意间词汇量就扩大了。
三、结语
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需要我们发扬光大,而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需要认真学好汉字,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字,因此识字教学的任务刻不容缓。综合运用多种科学方法识字,将会发现原本枯燥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
一、字理识字有助于掌握汉字的构形规律
汉字的形体不是随便画成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也就是说,汉字的构形有一定的理据。如果我们在识字教学中把汉字的构形理据分析出来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某个形体的构形原理及其演变过程,让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形规律,这样的识字教学,它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可想而知。汉字是一个互有联系的符号系统,它们的组合有理据、有序列、有层次、有类别,只要我们掌握其中的规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从而以简驭繁,成批识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昭”字,从“日”“召”声,“召”又从“口”“刀”声,共得三个基础字,然后按构字原理循序渐进地联系相关字形进行教学,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互有联系的字形。如“召”组成“昭、招、沼、诏、苕、韶、绍、邵、劭、p、笤、龆、髫、迢、”“昭”又组成“照”……诸如此类,先识字成为后识字的基础,相关联系的字互为背景,互有联系又互有区别,这样从字理出发按构形规律,系统地教学汉字,比起忽略字际关系的死教硬记来,效果无疑会好得多。
二、字理识字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字理识字就是通过对汉字形体的析解,从中感悟汉字本身的深刻内涵,让学生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如我们在教“大”和“男”时也可以这样讲,“人”跨腿伸臂表示“大”(这样站立的人所占的空间和面积当然大了),古代在“田”间出“力”劳作的是“男”人(男字不但明确地定位了男人的社会分工,也反映了远古社会男耕女织的社会现状),那么,当“大”“男”等字再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就不会是抽象的笔画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一则则美丽的故事,一个个神奇的传说,甚至还会浮现出动态性的内心视像,较之抽象的符号识记,这样讲“理”的识字,其“质”是根本不同的。识字要以感知为先导,并有分析、综合以至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参与,而最主要的过程是记忆。机械记忆容易遗忘,意义识记则印象深刻。讲析字理的识字方法是抓住了汉字的构字原理,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记忆和联系的线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三、字理识字有助于正确理解汉字的形义
由于汉字形体的局限和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复杂,汉字在据义构形的时候就难免出现一些形近字,加上长期的发展演变,现代汉字中形近字更多。其实,汉字构形是有依据的,汉字的演变也是有规律的,如果我们能从字源上讲清楚形近字各自的构造原理,又能从演变过程中说明某些因变化而形成的形近字的现实依据,然后结合辞例用法,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那么学生的印象肯定很深,读错用错的机会就可能大大减少。例如:“盲”和“肓”,“盲”指的是眼睛看不见,所以从目;“肓”是指人肉体的一个部位:心和隔膜之间,故从肉,而“肉”跟“月”同形。这样学生就容易区别了。通过这些字学生就可以做到因形知义,准确地区别字形,正确地理解字义,从而牢固地掌握汉字、达到正确应用汉字。
四、字理识字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
对学生而言,学习文言文,除了承传语言文字的意义外,对提高青少年的传统民族文化素养也意义深远;对于社会而言,文言文教育能产生一种民族凝聚力,将古今的社会精英与广大的民众联系起来,学好文言文意义重大。但是,文言文的学习相对于语文其他知识来说是比较难的,尤其是对小升初孩子来说,更是头疼。如何让学生克服学习文言文的为难情绪,我感觉如果我们从小学开始就用字理识字的方法来学习汉字,让学生从汉字的古文字、字源义来学习、识记汉字,我相信到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效果会是截然不同的,如左耳旁,与山或高台有关,“毕力平险”的“险”――险峻的高山;和“无陇断焉”的“陇”――高山;“其队可止”中的“队”――通“坠”,从高处落下;“阡陌交通”中的“阡”――有高垄的田地。学生懂了左耳的意思,即使背不下来书下注释,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临场发挥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字如其人”这四个字,似乎更是把中国汉字提升到了一个高度,把人与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字成了人的第二形象。一手漂亮的汉字,无论从学习来说,还是学生的综合素养来说,都是加分的一大法宝。
新课标明确指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因此,为了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认真按笔画顺序写字,写漂亮的、规正的汉字,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好好利用课堂有限的40分时间,把书法艺术教育渗透到小学写字课堂上,关注学生练习写字的过程,认真落实新课标教学的要求,提高书法课的指导作用,从析字读贴、激发兴趣、示范指导、描摹仿临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一笔一画写好每一个汉字的同时,觉得练习书法原来还可以修养身心,并能从不同程度上锻炼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如何让小学书法艺术教育渗透到小学课堂,构建高效的书法课,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深思的。
一、汉字书写面临的尴尬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脑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离不开的生活工具,它像手机一样侵吞着人们的时间,且无论是大人、孩子都似乎茫然不知,一副心甘情愿的架势。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功课的普遍加重,加之他们和大人一样依赖于手机、电脑的不良习惯,使得他们的写字能力逐年下降,更别说字写得是否整齐、规范了。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书法兴趣班,但这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更不能系统地解决面对汉字书写难的尴尬。作为小学教师,我们也要真正重视起小学书法课的教学质量,把书法艺术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防止学生书写能力下滑的趋势,满足社会和家长的期待,让学生从小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懂得传统书法艺术的欣赏,并以能写好一手漂亮的方块汉字而骄傲。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避免在新时代的发展洪流中做一个会说不会写的文盲,而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为会终身学习,提升自己的人。
二、实现高效书法课堂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根本不懂写字本就是一种艺术,一手漂亮的字不但有助于我们学习,而且也帮助我们的事业。然而,小学生把写字当成一种任务,有时候为了尽快完成作业,根本顾不上书写的整齐与否。加之信息化社会给小学生的汉字书写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他们似乎为了迎接无纸时代的到来,键盘敲得越来越快,书写却越来越不尽人意。
还有,小学生写字潦草跟只追求成绩,忽视学习过程也有关。书写水平的下降应试教育更是罪魁祸首,因为在应式教育的模式下,写字教学忽视了与其他代课老师的沟通、配合、衔接。忽视了学生写字过程的姿势、习惯、兴趣的培养。所以,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构建高效书法课堂,就要把传统书法艺术教育渗透到写字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增加他们的鉴赏能力。
(一)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调动学生对写字的积极性。一个好的老师他必须对自己所教学的专业有相当深厚的理论水平,才能对理论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引经据典地给学生传授,也才能把专业知识与其他知识相衔接,使每一堂课上得有声有色。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众所周知,教学是学生与老师互动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教是引导者,学是主体,教与学相互作用,教以学而存在,学以教为主导,才能让整堂课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下去。“打铁还得自身硬”,教师如果想让学生学好字,写好字,就必须自己有高深的理论知识,勤于练习,有一手漂亮得让人学生都叹服的字。如此,老师不但无形中提高了自身的素养,而且教师的字也会对学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久而久之,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达到教与学双赢的课堂效果。
(二)精练的讲解和练习减少学生对写字课的厌烦。对于小学生来说,任何繁重的学习任务都会让他们厌烦,而且我们知道题海战和加倍的学习任务,都不能起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只能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要想让学生对写字课不厌烦,不抵触,教师就要抓住精讲精练的教学原则,不能一味地讲理论,也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写呀、练呀。练习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而要让学生在少而精的原则下,持之以恒,逐步形成他们正确的书写技能,从而提高他们对写的兴趣,正确认识练好字对于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意义。
(三)结合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习字的主体作用。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写字课也不例外,让学生成为所有的习字教学活动的主体,体现学生的写字水平。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书法课的练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枯燥的、单一的,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再比较呆板、老套,那写字课将成为小学生难熬的时间了。所以,在书法教育中,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1.举行书法展览活动。对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定期举行展览,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培养他们勤于习字的风气,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同时,作为书法教师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参加各种书法比赛,使学生从广度与深度上提高写字水平,激发书写的热情。2.引用书法家的故事,激励学生。小学生都有崇拜榜样的心理,所以,为了激发和保护小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教师就不能一直在课堂上讲有关书写的理论知识,而是要灵活地穿插一些古人勤学苦练书法的故事,或者一些书法家的轶闻趣事来激励学生。如此,不但能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而还使学生们树立起自己心中的榜样,从中受到启发,加以学习练习,提高写字水平。
三、结束语
总之,为了改变小学生写字教学质量不高的现状,避免学生会说不会写的状况出现,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重视写字课的教学质量,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勤于练习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写能力,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