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药大学论文范文

中医药大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药大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药大学论文

第1篇:中医药大学论文范文

笔者采用影响因子求和法,对我国23所中医院校2001-2006年在国内国际期刊上公开的影响因子总和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这些中医院校的学术研究竞争力。

1 文献回顾

对各中医院校竞争力的评价以往一直是靠主观印象,没有客观指标,显得表浅和笼统模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各种综合评价方法,但对中医院校评价指标不全,深入研究不够。在学校竞争力方面,有些学者也写过类似的文章,主要有:①“五所中医院校科研竞争力分析”[1],作者利用多种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等5所中医药院校的科技量、科技成果完成量、专利发明申报量。采用趋势分析和计量学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5所中医药院校的科研竞争力。②“《中草药》1990-1997年度引文统计分析”[2],该文采用文献计量引文分析法及《sci》、《cscd》评价期刊质量的有关指标,对《中草药》20世纪90年代以来刊出的论文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评价该刊的质量,了解一些中药学研究的特点与现状,发现一些中药学特殊的规律,为文献服务工作的改进、期刊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③“我国高等中医院校1997-2005年论文统计分析”[3],作者以CBMdisc为数据源,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7-2005年全国23所高等中医院校在国内期刊上公开的总数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揭示我国高等中医院校科技论文产出现状和分布规律,进而了解全国同类院校的科研水平和地位,为领导决策,也为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学术交流、拓宽思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④“1997-2001四所中医院校〈学报〉论文引文分析比较”[4],作者根据这4所学校的学报刊载论文为统计源,对其引文进行比较分析,具有客观性及实用性。⑤“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医药院校排序分析”[5],客观评价了大学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等。⑥“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估模型的建立与实现”[6],作者依据高校科研管理实际,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模型,并利用综合评价方法使科研竞争力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量化,从而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高校的整体科研实力。笔者在借鉴以上学者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抓住中医药院校发展中最关键的要素——论文学术能力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运用影响因子计量和的方法来评价各中医院校论文学术竞争力。

2 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①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出全国23所高等中医院校2001-2006年各个专业(中医、中药、针灸、人文社科)公开发表在一般期刊、核心期刊、权威期刊以及SCI收录的期刊上的文章数目。②利用pubmed数据库检索出在被SCI收录的外国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情况。检索方法:选择数据库“pubmed”,再for一栏里输入“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点击“go”即可查询。因考虑到学校的英文名已改为“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则每个学校查询的时候必须查询两次。在这个过程中,会查到一些在非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如“yaoxuexuebao”等,则必须把这些文章的数目去除。

2.2 评价方法

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是对文献或文献集合获得客观响应,反映其重要性的宏观度量。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7]。具体算法为:影响因子=(该刊前两年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总数)。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表征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它实际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笔者在统计时采用的方法是:将每年每个学校在某一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乘以某一年某一期刊的影响因子,最后把所有的影响因子相加,然后作出比较。根据高校发展趋势,专科类高校都在向多科类高校发展。笔者统计分类时按4个类别来区分,即将论文分别归为中医、中药、针灸、人文社科4个类别进行统计,最后加总计算。

转贴于

2.3 结果分析

在一般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总和情况:中医类、中药类、针灸类、人文社科类4项比较,中医类最多,其次是中药类,社科类最少。中医类:广州中医药大学遥遥领先,影响因子总和高达761.55,其次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类:广州中医药大学仍然最多,为391.8。针灸类:天津中医学院位居第一,达到78.45,广州中医药大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分别位居第二、第三。人文社科类:南京中医药大学以8.1排名第一。从总数来看,广州中医药大学位居榜首(见表1)。在核心期刊上影响因子总和情况:中医最多,中药其次,针灸较少,人文社科类最少。中医类:广州中医药大学以绝对优势稳持第一。中药类:广州中医药大学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总和为516.6,比最少的山西中医学院高出54倍多。针灸类:和前面的情况相似。人文社科类:山东中医药大学排名第一,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以11.55分并列第二。从总体来看,广州中医药大学仍然是排名第一,山东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名(见表2)。在权威期刊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情况差不多,但在人文社科类,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总和更少,很多学校几乎都为0(见表3)。被SCI收录文章的影响因子总和普遍都很少,尤其是人文社科类,各个中医院校的影响因子都为0。总和排名前三位的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见表4)。从总体排名来看,广州中医药大学以2 698.615分位居榜首,南京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其影响影子总和分别为1 643.756、1 640.677(见表5)。表1 中医院校2001-2006年在一般期刊上的影响因子总和情况(略)注:各地院校均为中医药大学或中医学院(下同)表2 中医院校2001-2006年在核心期刊上的影响因子总和情况(略)表3 中医院校2001-2006年在权威期刊上的影响因子总和情况(略) 表4 中医院校2001-2006年在SCI上的影响因子总和情况(略)表5 中医院校2001-2006年在各种期刊上的影响因子总和情况(略)

3 结论

笔者采用影响因子求和的方法,利用CBM和pubmed数据库进行查询,统计分析了2001-2006年全国23所高等中医院校的论文学术竞争力。评价方法是先分别对各个中医院校在各种期刊(一般期刊、核心期刊、权威期刊、SCI)上发表的各个专业(中医、中药、针灸、人文社科)文章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在各种期刊上的影响因子采取求和的方法最终得出: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位居前三名。各个专业论文量比较:中医类最多,中药类其次,针灸类较少,人文社科类最少。总体上看,各个中医院校在权威期刊,尤其是SCI上发表的文章尚少,但整体学术力呈不断提升的态势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 香.五所中医院校科研竞争力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223-226.

[2] 霍 红,李 政.《中草药》1990-1997年度引文统计分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1998,(3):77-81.

[3] 黄瑞敏,赵文竹,林晓华.我国高等中医院校1997-2005年论文统计分析[J].中国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6):74-76.

[4] 李宝英.1997-2001年四所中医院校《学报》论文引文分析比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3):92-94.

[5] 程 勇.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医药院校排序分析[J].中医教育ECM,2002,(1):9-12.

[6] 张冬丽,师伟力,矫文成.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估模型的建立与实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4):43.

第2篇:中医药大学论文范文

德国国际中医学会副主席、德文版《中医学报》主编英悟德博士于2012年9月访问成都中医药大学时,曾专程到《养生杂志》编辑部拜访本刊主编马烈光教授。2013年9月,英悟德博士偕同德国气功养生医学协会主席田丽思博士再度访问成都,与马教授商谈中德双方在中医养生及刊物编辑出版方面的交流合作事项。两位德国专家还欣然同意受聘为《养生杂志》专家顾问团成员,并接受了本刊专访。

曾担任过德国前总统和现任总理默克尔女士翻译的南京大学王民教授这次陪同英悟德博士和田丽斯博士来访,并协助翻译,谨此致谢。

马烈光:今天非常欢迎英悟德博士莅临养生杂志社,就我们共同关注的中医养生文化进行交流,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医养生未来定能在德国结出硕果。

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曾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与德国中医学专家进行过座谈,就中医养生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那时的中医还不为世界所熟知,但在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德国专家对中医已经有较深的研究,着实令人吃惊。后来,我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坐诊时,多次带教德国留学生,他们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中医理论和实践能力都较强,对中医养生也有相当的了解。这些都说明,中医养生很早就已经在德国传播,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国际中医学会想必在这方面也作了很多工作。下面请英悟德博士谈谈,国际中医学会如何在德国传播中医养生以及取得的成就。

英悟德:国际中医学会(Interna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ciety-Societas Medicinae Sinensis, SMS)成立于1978年,是欧洲最早成立的第一个国际性中医药学术研究组织。创始人是德国著名的汉学家和中医理论专家满晰博教授(Prof.Dr.Manfred Porkert)。SMS不像欧洲一些研究中医的组织那样只从事针灸研究和治疗,而是全面研究传播传统中国医学,包括中医药理论、针灸、气功、推拿、太极、食疗、中药应用等。SMS每年都开设和举办各种有关中医药讲座、培训班和研讨会,并举办相关展览,还经常组织德国医生到成都中医药大学来学习、进修,包括在中医附院的临床实习教学。

SMS编辑出版德文版《中医学报》(季刊),翻译介绍中国重要的中医药研究论文以及国外专家有关学习和应用中医药的文章。这是欧洲最早出版并坚持至今的一份中医学术性期刊,读者覆盖欧洲以及北美一些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

马烈光:据我所知,英悟德博士在中医养生方面颇有研究,并出版过有关道教养生、太极、气功和食疗专著。请问您对中医养生文化进行了哪些深入的研究?

英悟德:我是1984年参加SMS的,1986年担任德国《中医学报》主编,1996年被选为学会副主席。在此以前,我在读大学时就学习了中文,开始对中国太极拳进行研究。我在慕尼黑大学的硕士论文就是专门研究太极拳的,并在慕尼黑有名的“Gesundheitspark”健康预防中心教授太极拳。这在当时是德国最早的一本专门研究太极拳的专著,在此以前只有法国巴黎大学戴思博(Prof.Catherine Despeux)在法国出版过有关太极方面的书。

我读博士后,也继续深入研究中医太极、气功。1986~1988年得到德国科学院的资助,派我到中国来进修学习,在北京受到中国中医学会的接待,并安排我在中国学习中医养生和气功,收获很大。

我在学习研究中医养生的同时,也对道教养生进行探讨,读了一些有关道教养生方面的经典著作。对唐代司马承祯所著《服气精义论》很感兴趣。我认为这是一本很有特色和价值的书,它不仅广征博引了许多道教经典论述,并与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相结合,发展了陶弘景服气疗病的思想,使道教气功疗病法进一步完善。这对我启发很大,我决定把它翻译成德文,并以此作为我的博士论文。我的论文受到学术界重视,德国有名的基金会(The studienstiftung des Deutschen)主动给予赞助,已正式出版。这篇论文在德国受到关注,因为当时在德国没有这方面的著作,对中医养生经典理论还没有人作系统介绍,直到现在,这本书在德国也还很有价值。

马烈光:中医药膳食疗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同时药膳食疗充分体现出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看到您在德国和韩鹏教授合著了一本《中国食疗》,书中详细介绍了食物的药用价值、烹制方法以及中医脏腑常见病的食疗方法和应用。这本书的出版在德国受到各方关注,影响颇大。请您就此做详细介绍好吗?

英悟德:好的。我在研究中医养生的时候,也读了一些有关中医食疗的书,深知“药食同源”的重要性和食疗在养生方面的作用。欧洲人对中国饮食文化很感兴趣,推广中医食疗一定会受到西方人的欢迎。所以,我花了几年的时间申报了专门研究课题,对中医食疗进行研究,对有关中医经典食疗文献资料和一些现代资料以及中国饮食文化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得到成都中医药大学刘继林教授和范家永教授的大力支持,最后与SMS前主席、德国著名中医临床和教育专家韩鹏(Prof.Dr.Carl-Hermann Hempen)合作,编写《Chinesische Diaetetik》(中国食疗)正式出版。在这本书中,介绍了157种西方常用的药用食物的具体应用和滋补作用,也介绍了中医食疗理论和食疗养生学说,受到读者广泛欢迎。在SMS办班、讲座中,我们也将中医食疗列入计划,并曾举办有关食疗专题展览,起到广泛宣传作用。现在在德国,一些中医研究组织也开始了对中医食疗养生的研究和宣传。

马烈光:中国的养生文化绵延几千年,不仅福泽中国人,也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东南亚。现在中医养生走出国门,将给五大洲的朋友带来健康和长寿。那么,中医养生在德国的发展前景如何?

第3篇:中医药大学论文范文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2406

国内刊号:23-1194/R

邮发代号:14-13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4篇:中医药大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具有前沿知识、创新能力以及掌握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重任,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纵观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发展,其重点逐步经历了由教育制度完善到提高研究生质量的转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六大发展改革任务,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稳步发展博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指标是博士学位申请者在获得博士学位时的质量。目前对博士生培养质量及其评价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学术界与舆论关注的热点。

1研究背景

博士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质量,博士学位论文作为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体现,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博士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是改进和完善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及管理方式的有效途径和检验指标,对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研究方法

2.1资料来源及方法

通过调研国内具有中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等中医药院校,选取其中已有中医学博士毕业生的14所中医药院校的“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以下简称“评阅意见书”),对其评价指标进行归纳整理分析。

2.2评价指标名称统一化

对各中医药院校“评阅意见书”中评价指标名称描述的统一性问题,参照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对同义的名称信息进行统一。“论文选题、选题价值、选题”统一名称“论文选题”;“论文的创新点、论文的创新性、论文成果的创新性、创新性”统一名称“论文的创新点”;“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论文写作能力与总结提炼、写作表达能力、写作水平、写作能力”统一名称“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科研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科研作风”统一名称“科学研究的能力”;“理论基础、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统一名称“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论文综述、文献综述、综述”统一名称“论文综述”;“论文价值、实用价值”统一名称“论文价值”;“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研究方法和技术水平”统一名称“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

3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比较和分析

将14所中医药院校“评阅意见书”中的评价指标进行统一处理后,归纳整理分析比较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指标权重满分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论文选题”(92.86%)、“论文的创新点”(85.71%)、“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85.71%)、“科学研究的能力”(71.43%)、“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71.43%)、“论文综述”(64.29%)、“论文价值”(14.29%)、“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14.29%)、“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7.14%)、“工作难度和工作量”(7.14%)及“论文规范性”(7.14%)。

指标重要性赋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论文的创新点”(28.75€?3.6)、“科学研究的能力”(26.2€?.69)、“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21.37€?.23)、“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20€?.92)、“论文价值”(18.4€?.43)、“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18.4€?.34)、“论文综述”(17.967€?.467)、“论文选题”(17.438€?.166)、“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12.725€?.41)、“工作难度和工作量”(10€?.71)及“论文规范性”(10€?.70)。

权重满分比大于50%的指标有6个,包括“论文选题”、“论文的创新点”、“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及“论文综述”。根据评价指标权重满分比值可以看出,50%以上的中医药院校对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评价时都选用“论文选题”、“论文的创新点”、“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及“论文综述”等常用指标,这些常用指标中“论文的创新点”、“科学研究的能力”、“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赋值均比较高,是影响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

权重满分比小于50%的指標有5个,包括“论文价值”、“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及“论文规范性”。说明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各院校也有一些特异性的差异,根据评价指标权重满分比值可以看出,部分院校尤其看重博士学位论文的“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和“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两个指标。

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4.1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4.1.1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本研究收集的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来自于国内具有中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且国内普遍认为培养质量较高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基本涵盖目前国内中医药类高校对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各个标准。具(下转第69页)(上接第67页)有较高的权威性,协调程度较高,充分显示了评价的可信性和可靠性。

4.1.2指标体系侧重中医学学术学位型博士培养特点

相比中医专业学位型博士,学术学位型侧重于中医学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以培养中医学科学研究人员为目标,其学位论文应更注重研究创新性,对中医学领域在知识和认识上能作出独特而有意义的贡献。指标“论文的创新点”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在该各评价体系中给予了较高的权重,这也充分显示了学术学位型博士培养特点。

4.2问题与建议

4.2.1采取多元模式,分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把握住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也成为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各高校须以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的目的为出发点,针对不同学位类型博士研究生,分类构建学术学位型和专业学位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适应对不同学位类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

4.2.2進一步探索描述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针对现有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缺陷,突出量化评分作用,有利于更清晰、更精确有效地评价博士学位论文水平,这也是评价制度更加成熟、更加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就评价博士学位论文整体质量和创新性而言,描述性评价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其评审意见的指向性和主导性仍是显著的、有价值的,对培养单位改进博士生培养工作,提高培养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们认为以描述性评价为主,发挥量化评价的有益作用,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4.2.3鼓励专家及导师参与,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第5篇:中医药大学论文范文

1.1研究对象

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300名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查阅有关的书籍、期刊论文,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1.2.2问卷调查法

依据本文研究内容,遵循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中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调查表》。共发放问卷300份(男、女各150份),回收296份,回收率为97%,有效问卷为286份,有效率为97%。

1.2.3统计分析法

依据本文研究需要,对定量资料进行常规统计处理;对定性的资料做逻辑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

从研究结果分析,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均有明确的认识,希望通过参加锻炼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但是能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人数却不多;体育锻炼的运动量不足和运动方式单一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原因和学校体育设施及器材不充足而出现想做而无法实现的现状。在调查中还发现男、女同学在选择运动项目、时间、强度、频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2.1.1对课余体育锻炼的认识由表1可以看出,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有正确的认识,认为课余体育锻炼很重要的占47.6%,认为重要的占33.6%,认为一般的占16.1%,还有2.7%的学生认为课余体育锻炼不重要。说明学校应加强体育锻炼重要意义方面的引导。2.1.2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表2中可以看出,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选择在早上锻炼的占40.1%,下午锻炼的占28.7%,晚上占总人数的16.8%,不确定时间和双休日锻炼的分别占8.7%和5.7%,说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较集中。从表3可以看出,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锻炼时间的选择多在30-60分钟,占总人数的54.5%,其次是30分钟以下占43.4%,60分钟以上的只有2.2%。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锻炼时间上是符合休闲运动健身的要求。2.1.3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从表4中可以看出,每周锻炼一次的为49.7%,每周两次的33.6%,还有12.2%的人每周锻炼三次以上,有4.5%的人不参与锻炼,这说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锻炼频度上还存在着不合理的认识,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2.1.4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方式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更喜欢结伴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占总人数的51.7%,独自一人锻炼的有37.1%,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锻炼的有7.7%,其他的有3.5%,(表5)。说明在这方面应多做工作,使每位同学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余体育锻炼,以达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2.1.5对场地、设施的满意程度从表6可以看出,学生对场地、器材表示满意的占44.1%,不满意和一般满意的分别占37.8%和18.1%,说明学生对场地、器材的满意程度不太高,学生有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愿望,但由于场地、设施缺乏而不能参加锻炼人比较多。2.1.6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主要有跑步、散步、健美操、武术、球类、舞蹈、网球等,所占比例分别为28.0%、8.4%、12.2%、6.3%、28.3%、3.5%、7.0%、6.3%。此数据表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大多选择场地和技术要求较低的跑步、球类等运动项目,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体育设施、场地不充足。2.1.7不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因从表8中可以看出,学生不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自身意志力薄弱,占总人数的39.2%,学习压力大占22.7%,无人指导占15%,无锻炼场所、器材及无闲暇时间分别占11.2%、7.0%、4.9%。制约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很多,学校如果能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特别是开展课余体育锻炼,不但能够达到健身的效果,而且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2.2影响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分析

2.2.1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从表9中可以看出,非体育专业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消费很低,主要用于网络、服装上,体育列最后,体育消费意识淡薄。2.2.2大学生课余生活方式情况由表10可以看出,非体育专业学生选择体育作为课余生活的人数最少,大多数学生把时间用于作业、聊天和网络,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方面的引导。2.2.3大学生的健身环境体育场地及设施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基础,也是构成大学校园体育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江西中医药大学的体育场馆设施勉强能够满足学生上课需要,能够提供学生从事课余体育锻炼的较少。从表11得出:49%的学生对当前的健身环境不满意,30%的学生比较满意,仅有21%的学生能够对健身环境满意。健身环境的满意度不高,影响了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兴趣,也影响了体育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同程度地能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其中男生参加程度比女生高,约有12%的学生每周锻炼三次以上,相比较而言,女生的运动量明显不足。3.1.2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场地主要集中于校内田径场、篮球场及空地;锻炼方式更倾向于结伴锻炼;球类运动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其次是跑步、散步及健美操。3.1.3课余体育锻炼是课余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活动方式,但是由于学校场地、设施的缺乏以及学习压力大等因素制约着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热情。

3.2建议

第6篇:中医药大学论文范文

以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为立论依据,期望通过研究,进而提出中医关于多器官纤维化的理论与异病同证同治的物质基础,寻求中医药防治器官纤维化的共同性(异病同证同治)与特异性规律(异病异证异治),以阐明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涵,揭示肝、肾,肺、心,卵巢等器官纤维化、硬化的实质,为中医药防治重大、难治性疾病开拓新途径;为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现代化,规范化研究提供新方法;为攻克难治疾病,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奠定科学实验基础。

提起中医,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这样一幅景象:一位长须、长袍的老先生,拿出一个小枕头,轻轻地垫在病人的手腕下,然后,伸出三根手指,搭在病人的脉搏上,仙风道骨,处变不惊。2007年9月24日,带着这样的刻板印象,怀着一丝忐忑,我们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

走进牛建昭教授的办公室,年过六旬的她一袭浅红衣衫,满脸笑容,亲切地和我们打招呼,忙前忙后地安排团队成员接受采访,浑身散发着旺盛的活力。在牛建昭的引领下,我们见到了几位她的团队成员――一群热情、阳光、开朗的中医研究者。

中医界惟一的教育部创新团队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全国惟一一所教育部直属中医高等院校,也是国际知名的一流中医药大学,该校的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是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是牛建昭。

牛建昭率领的“中医药干预多器官纤维化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科学内涵的研究”创新团队以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医内科实验室和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为支撑平台,以中医“异病同治”理论为立论依据,期望通过研究,进而提出中医关于多器官纤维化的理论与异病同证同治的物质基础,寻求中医药防治器官纤维化的共同性(异病同证同治)与特异性规律(异病异证异治)。

“我们这个队伍人很多,主要骨干有15人,各带一个小组。”牛建昭告诉记者。

牛建昭,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加抗纤维化研究中心主任。曾于1988年和1993年先后两次获日本川医学奖学金资助,分别以访问学者和特别研究员的身分赴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部和日本长崎大学医学部从事医学研究。从事中医药科研工作30多年,研究领域为中西医结合基础组织细胞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器官纤维化。曾先后主持“复方鳖甲软肝方防治多脏器纤维化作用机理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非典型肺炎防治中药复方开发”(教育部科技重点攻关项目)、“报告基因系统高通量筛选植物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肝肾宝抗肾功能衰竭的分子机制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研究基金项目)等16项课题。已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

郭顺根,北京中医药大学人体形态系(解剖、组胚、病理)系主任,目前正在从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有关中药分子对细胞信号传导的干预作用”研究。曾获包括国际人体科学联盟大会(美国)二等奖在内的国内外奖项6项。

赵宗江,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组胚教研室副教授,从事中医药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肾纤维化的研究工作。目前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白首乌引经作用与抗肝肾纤维化机制研究”与“异病同治”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复方鳖甲软肝方防治多器官纤维化的作用机理研究”,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王继峰,1987年起在德国图宾根和康斯坦茨大学生化药理系从事肝炎机理研究,1992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医学部获博士学位,1992年9月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生理系开展博士后研究,从事酒精对肝脏及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1998年回国,曾主持8项国家及部委级基金课题,主要从事中药抗肺纤维化研究,曾获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已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

刘铜华,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代谢性疾病研究和新药开发及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实用战略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14项,部局级课题1项,省市级课题2项。2001年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4年其主编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术著作奖)三等奖。

王硕仁,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气血研究实验室主任、国际心脏研究会会员。参加国家“七五”、“八五”攻关研究、国家“973”项目和“863”项目,并作为设计和负责者承担了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研究三等奖。

陈家旭,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系教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病证规范化及证候的病理生理基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科研课题5项。

李澎涛,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主管科研副院长,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学术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生物效应与毒理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脑病重点学科基础研究学术带头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国家“973”项目“祛邪扶正方剂的研究”:国家“863”项目“清开灵注射液二次开发研究”、“抗SARS病ARDS有效中成药筛选研究”;国家“十五”攻关“通络救脑注射液临床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解毒通络法对中风后脑神经元机能可塑性变化的作用机制”研究等。

王伟,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部中医内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后参加和主持国家科技部“973”项目“血瘀证的蛋白质组学与家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土茯苓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作用机制研究”和“运用Bayes网络及相关图模型研究中药复方的”多靶点效应整合“机理”,教育部重点课题“降脂灵调节胆固醇代谢的‘多靶点效应整合’机理研究”。

石任兵,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药学”的学术带头人,留德博士,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中药制药工程”的负责人。研究方向为中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研究与药物创新。近几年主持部(局)级以上课题6项、企业资助合作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作为第一发明

人对中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成果已申请专利8项。

李峰,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中医证候学研究,包括病证相关性的规律研究和中医证候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目前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和卫生部科研课题等,采用生物芯片等现代高新技术,对中医临床病证和方剂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除了上述11位研究骨干外,团队中还有4位年轻的成员,分别是薛晓鸥、李健、李和李亚东。团队成员平均年龄42岁,最小的李亚东只有30岁;93%具有博士学位,73%曾赴国外留学、进修或讲学,熟悉国际合作运作过程及实验室管理。

基于设想而形成的团队

综观这些团队成员的经历和研究方向,除了大的研究领域都是医学学科之外,很难看出有什么共同之处,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来的呢?

牛建昭为我们解答了疑虑。她说:“我们的团队是基于中医的‘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理论走到一起的,研究主线是中药抗多器官纤维化,包括肝、肾、肺、心、卵巢、脑。”

牛建昭率领的“中医药干预多器官纤维化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科学内涵的研究”创新团队,其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牛建昭的导师贲长恩教授创建的肝脏组织化学实验室,初期研究以中药抗肝炎为主,70年代开始进行中药抗肝纤维化研究,1980年,牛建昭考上贲长恩教授的研究生,从事中医防治肝损伤研究,1983年毕业留校,与郭顺根等接过老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深入研究中药抗肝纤维化。

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牛建昭发现,肝硬化和肾硬化都是由于器官产生了一种纤维,把器官变硬了。于是她就设想,能不能把研制出的抗肝纤维化药物用于治疗其他器官的纤维化呢?有了这个设想,牛建昭开始着手招收专攻其他器官研究的博士和博士后。

牛建昭首先想到了肾。于是,1999年,一直从事肾病研究工作的赵宗江,来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博士后流动站。

研究表明,对肝纤维化有效的方药对肾纤维化也同样有效,牛建昭的设想得到了证实,她进一步将自己的设想推而广之,扩展到脑纤维化和心肌纤维化的研究,于是,脑病专家李澎涛、心脏研究专家王硕仁来到了团队;

2000年,薛晓鸥考入牛建昭门下,开始做卵巢纤维化研究。

2003年,做肾病研究的李或从加拿大回来了。

这样,牛建昭的中药抗肝纤维化实验室就发展成了中药抗多器官纤维化实验室,人也越来越多,2001年团队成员共同申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实验室又演化成中药抗纤维化研究中心。

牛建昭的设想并未就此打住,她招贤纳士的步子也从未停歇过。从自己培养的博士、博士后,到学校其他专业,其他实验室的老师,再到海外学成归来的“精英”,牛建昭的团队把中药抗器官纤维化的研究扩展到了包括肝、肾、心、脑、肺、卵巢、等多个器官。2004年,牛建昭的团队成功入选首批教育部创新团队,这也是我国中医界的第一个高层次创新团队。

带着这么一群年龄、性别、专业,性格、经历各不相同的医学研究者,为了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研究条件和生活条件,年近花甲的牛建昭奔走于学校的各个部门之间,为她的成员们“要”位子,“要”房子,“要”经费,“要”职称,“要”荣誉……丝毫不知疲倦。

团队成员李澎涛这样评价牛建昭:“心胸开阔,有大丈夫气概!”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们如是评价牛建昭:“学术上严谨厚重,科研上身先士卒,管理上事必躬亲,待人接物细致周到,令人感动,让人敬佩!”

立足传统医学 坚持创新之路

“在许多人眼里,中医就意味着保守,所以觉得我们这个中医界的团队搞创新简直是异想天开。我们就是要打破人们的这种固有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中医理论的正确性,将传统医学理论和现代科学实验结合起来,攻克疑难疾病,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同时使中医更加规范化、国际化。”牛建昭说。

在这样的理念下,牛建昭率领的创新团队立足传统医学,坚持创新之路,确定了团队的主要研究工作 中医药防治多器官纤维化作用机理的研究,发展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的科学内涵,揭示肝、肾、肺、心等器官纤维化的实质,为中医药防治重大、难治性疾病开拓新途径:为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现代化、规范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团队里成员多,专业也多,几个实验室分属不同的院系,位于不同的楼里,基于这样的“基础”,牛建昭团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合作机制:有分有合,统分结合,以活治队。

“有分有合”的“分”,就是每个骨干各带一个研究小组,拥有独立的实验室。比如赵宗江和刘铜华虽然都是研究肾的专家,但二人研究侧重点不同,分别带领不同的小组和实验室。

“有分有合”的“合”,则是由团队带头人牛建昭不定时召集会议,将大家聚在一起,互相了解情况,汇报各组研究进展,解决统一的问题。

所谓“统分结合”,是说平时无论谁在研究中遇到困难,需要团队其他成员帮忙的,直接找上门就可以了,需要整个团队力量支持的情况,则由牛建昭统一协调,另一方面,团队骨干无论谁带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要做毕业论文了,最初开题和最后答辩时都是团队聚会的“好时机”。

说起“以活治队”,牛建昭笑了,她说:“为了避免思想僵化,也为了推动创新,我在学校里发了招募新成员的公告,只要符合条件,研究能接轨,都可以申请加入团队。这下可热闹了,我的老队员们都来找我了,说我要‘推陈出新’”。

十几年来,团队的合作有了成果:率先在国际上建立大鼠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将炎实验动物模型成模率由77%提高到100%,国内首创猪血清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首次引进腺病毒介导TGFβ1气管内注射制备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将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电镜、体外培养、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应用到传统中医药研究中,同时,王继峰教授等团队成员在细胞、生化及分子事件与纤维化发生机制上取得研究成果;2003年“非典”期间,团队又展开了针对“非典”性肺纤维化的“异病同治”探索。探索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探索的结果。在大家的努力下,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复方鳖甲软肝片”作为治疗“非典”性肺纤维化的中药首次获批进入临床研究。

2007年11月,由团队成员为主力,合作撰写的百万字专著――《器官纤维化基础及中医药防治》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牛建昭说:“创新团队不能搞成一潭死水,要治理成活水。诀窍在于团队是铁打的营盘,成员是流水的兵。”

拥有15位骨干成员,80多个研究人员,牛建昭依然不满足,她的眼睛盯着年轻人,盯着跨学科的人,盯着在国外学习的人,甚至把“揽才之手”伸向了外国人。

2003年,通过在加拿大的加籍学者,牛建昭得知国际著名肺纤维化研究专家、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杰克・高尔德易(Jack Gauldie)教授的基因治疗肺纤维化研究正面临瓶颈,准备寻求其他解决途径,她果断邀请杰克教授来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研究中药抗肺纤维化。

尽管当时正值“非典”,尽管经费不足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只能给他提供经济舱的机票,坐惯了头等舱的杰克教授还是来了,因为牛建昭的热情,更因为她对医学科学的执著。

来是来了,杰克教授对中药、对中医研究者还是不太放心,他从加拿大带了几张组织切片,让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做几种特殊染色,借此来考察牛建昭团队的基础研究功底。

牛建昭团队以精湛的技艺和雄厚的中西医功底打消了他的顾虑,于是他将带有TGF-β表达基因的腺病毒赠送给牛建昭他们,用于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于是,“中加(拿大)抗纤维化中心”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挂牌了。

牛建昭抓住机会,与杰克教授的实验室建立了交流机制,几年来,已先后派遣2名团队成员赴该实验室学习、交流。

第7篇:中医药大学论文范文

当年上大学选报志愿的时候,在农村务农一辈子的父亲希望儿子能跳出农门,并且希望儿子能学医,而且是中医,带着父母的期望,田金洲一直读到了中医的博士。如今,当年的小田已经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少年时模糊的治病救人的概念已经成为坚定的现实。

早上7∶30,田金洲走进了病房楼,这栋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建筑并不宽敞,过道里来来往往的是患者、患者家属,还有医务人员。楼道里的光线有些暗淡,空气中有医院不能避免的药水的味道。病房楼二层B超室对门是他的办公室。田金洲的办公室不大,很简单,办公桌上放着很多资料。从窗子看出去,外面不大的院落里是来来往往的人,几乎很少看见绿色。

8∶00,田金洲和其他的大夫交接班,值班医生汇报了前一夜住院患者的情况,田金洲作点评,也和学生们一起分析病情。之后,他带着学生进入病房,查视病人。走路的时候,他一米八几的大个子迈着大步,跟随他的人有时候甚至要一路小跑才能跟上他。

寒来暑往,田金洲的工作日程基本就是以这样的程序开始,随之而来还有无数的会诊、教学、会议等等。

多年的行医经历,田金洲最大的感悟就是一定要把所学转化为服务力。从1993年起,田金洲便开始接触阿尔茨海默病(AD),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及其相关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随后在英国留学期间他继续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学习。这种脑部疾病,会造成脑部神经细胞逐渐丧失功能。由于脑部神经细胞负责思考、记忆及行动,造成病人渐次低下心智功能,最后有可能影响到日常的生活活动。临床症状有几个特征,例如记忆力丧失、失语及失用症、缺乏方向感、易走失、思考能力及判断能力丧失,进而与人沟通有问题,无法处理日常生活,有的会有攻击、躁动不安、多话、多吃等。随着时间进行,阿兹海默症病人最终甚至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都会丧失,如刷牙、穿衣及洗澡等。

无数次的诊治,田金洲深切体会到患者以及家属的痛苦,曾经,一位拿过世界比赛金牌的著名运动员因为经常失眠,朋友介绍他来找田金洲治疗。有一天,在办公室,田金洲接到了他打来的电话,并约好了第二天的看病时间。几分钟后,电话铃响了,还是那位运动员打来的,他又和田金洲商定明天来看病的时间。让田金洲无论无何没有想到的是,一天之内,他接了8次那位运动员打来的电话,而且内容几乎一致。第八次接电话的时候,田金洲说:“您身边有其他人么?如果没有,请您拿一张纸,一支笔。”那位运动员有些不解,为什么拿纸笔呢?田金洲说:“请您在纸上写这样一句话:我已经约好明天找田大夫看病的时间……”田金洲说,等他给那位运动员做完相关检查之后,发现这位昔日运动场上的健将已经患了老年痴呆症,庆幸的是,因为发现的早,所以得到了及时治疗。

田金洲说:面对患者,他常常感到很惋惜,为什么不早来?作为医生,他还有一大缺憾,就是为什么很多患者跑了很多医院都没诊断出来!一些患者常常被当成中风,或是糖尿病等其他病治疗,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

仍在求解的世界难题

在社会上,阿尔茨海默病的知晓率很低,很多人对此缺乏相应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而且一旦有家人患了这种病,很多人还不能正确对待,甚至回避。美国前总统里根在离世前与阿尔茨海默病抗争了10多年,美国老年痴呆症协会副主席凯恩说:“里根为战胜老年痴呆作出了两大贡献,一是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这种病的认识,二是使人们勇于公开谈论这种疾病,里根的勇气鼓舞了成千上万的患者。”

2010年,中国香港科学家高琨和2名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Willard S. 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E. Smith)因为“在光学通信领域中光的传输的开创性成就”而获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这一迟到的殊荣对于高琨来说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早在2004年,反应有些迟钝的高锟到医院检查,发现自己与父亲一样患上了老人痴呆症。2010年,当闻讯而来的记者采访他时,高锟一脸茫然,只是重复妻子在一旁不断提示的话“光纤……光纤之父。”他已忘了自己心爱的尖端科学。妻子黄美芸说,照顾高锟压力不小,“因为你知道这个人以前是怎样,这个病将他改变,以前那个人已经走了,不再在这里。”

据预测,未来30年中国将是世界上老年痴呆人数最多且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我国老年人痴呆患病率7.8%,到2040年,老年痴呆人数将以336%的比例增长,总数将等于发达国家老年痴呆人数的总和。

AD已取代糖尿病成为65岁以上美国人的第5位死因,据有关机构估计,全球每7秒钟新增1个老年痴呆病例。全球每年在AD和其他痴呆的总花费高达315亿美元,其中72%花费在高收入国家,只有28%花费在中低收入国家。目前,中国每年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费用估计要在100亿元人民币以上,加上各种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因阿尔茨海默病支出接近200亿元人民币,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正是这样的态势凸显出阿尔茨海默病研治的重要性。田金洲擅长运用辨证论治中药和靶向治疗西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额颞叶痴呆、轻度认知损害、帕金森病、正常脑压脑积水、多发性硬化、老年性舞蹈症、脑梗塞、脑供血不足,以及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健忘、失眠、焦虑或抑郁等症。

在田金洲看来,治疗老年痴呆的难点在于:神经递质疗法(如多奈哌齐和美金刚)只能短期改善AD症状(大约1年),不能延缓疾病发展;对因疗法(如PS1抑制剂)的单组分单靶点治疗AD的疗效等同于安慰剂;中草药疗法治疗AD报道由于疗程短、终点指标不合理等,缺乏令人信服的疗效证据。另外,AD药物尤其是中医药临床试验有诸多科学问题未解决,如基于循证医学的AD中医药诊疗指南、AD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AD临床研究标准化操作规程、AD临床研究中心随机系统、AD临床研究伦理学规则以及中药治疗AD的临床试验终点指标等,都需要研发。

留学让他重新认识中医

近10年来,田金洲主持研究项目27项,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育部重大项目、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联合攻关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他曾获多项部市级科技进步奖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lzheimer’s Association)颁发的奖项,其中研发的健脑宁颗粒已批准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国家级新药,获国家发明专利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金思维提取物被国际老年痴呆预防大会推荐为“给老年痴呆带来希望”的5种创新疗法之一,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提出的《血管性痴呆诊断、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轻度认知损害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已被国家药品审评中心认定为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标准而得到广泛认同;提出证候表征模型概念并发明了血瘀证表征动物模型,成为证候模型研究50年的重大突破……

田金洲坦言是中西医结合的形式让自己在一些方面取得了进展,其中,留学英国的经历功不可没。

1986年,硕士毕业的田金洲师从中国工程院董建华院士和王永炎院士,1989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医学博士学位。名师的悉心辅导以及自己的努力,使他在学习期间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博士毕业论文获得了科技奖,并在随后的1年内获得2项重要奖项。36岁时,他被破格聘为教授,这在当时,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梦想。但随后的一段时间,他却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田金洲想改变自己的状况,也想进一步深造,他考取了霍英东奖学金,获得1.3万美元的资助,经过一段时间的出国培训后,1996年,田金洲出国留学,师从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戴维・曼(David Mann)教授。

刚到英国,田金洲的外语是一大障碍,当时他的英语雅思成绩很低,学习很吃力,但一贯的韧性让田金洲坚持下来了,他成为同批留学的同学们中第一个用英语,并且最后也是成果最多的学生。几年苦读后,田金洲获曼彻斯特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理学博士学位,这使他成为中国中医药大学唯一获得中西医2个博士学位的医学专家。随后,他师从戈登・威考克(Gordon Wilcock)教授,在布里斯托尔大学完成神经心理学博士后研究。

回首往事,田金洲说:“我在国内的导师董建华院士、王永炎院士是中医药领域非常著名的专家,还有2位教授是我的辅导老师。通过跟这4位老师学习,我深感中医太深奥了,一辈子也学不完,后来我把自己的学习集中瞄准一个方向。再后来又觉得自己学得还不够,为什么?中国医学发展到现今已经受到挑战,我们除了信息学的发展、西方语言和文化浸润以外,最大的挑战就是西医的挑战。现在提倡中西医并重,在国家认定的医学体制下,你作为中医专业的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很多现代医学的知识、技能,在你的工作中要接触一些诊断问题、治疗问题、病情观察问题、科学研究问题、教育问题等等,我就感到自己掌握的知识很不够。1996年我选择到英国留学,一去就是9年,获得了神经科学的博士学位,完成了神经心理学的博士后研究,又在英国莱斯特大学总医院学习工作了半年,做老年精神病的访问学者。现在还觉得不够,但是相对个人而言,比过去好一些了。”

对于完成了中医药学博士学位学习的田金洲来说,到国外学习西医的经历与中医药研究并不矛盾,他认为西医的学习可以让他为中医找到被国际认可的基础,并且让中医的研究有更科学、更规范的执行标准。

2005年3月,田金洲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回国。回国后,在中医药大学领导的强力挽留下,田金洲又回到了中医药大学,并到东直门医院工作。2005年,田金洲组建了神经病学中心,随后刘建平教授、时晶、孙建宁、王蓬文、唐民科等留学人员为主体成为团队重要骨干,团队获得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资助,并成为阿尔茨海默病领域唯一的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2005年,老年痴呆国际预防会议在华盛顿召开,大会从全世界范围内提交的3700篇论文中,由科学委员会推出5种给阿尔茨海默病带来创新的疗法,其中包括田金洲的成果――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的成果。随后很多国外媒体采访了田金洲,他说:“通过我的实践,我觉得在坚持传统、把握中医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适当地吸取和接受现代科学主要是现代医学的知识、技能为医疗服务,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这是件好事。”

田金洲说:“刚出国的时候感觉我们国家在老年痴呆的临床方面要比国外差不多晚5年,在基础领域的研究至少要晚15年。当我们在国外做了很多西方很熟悉的课题时,国内还没开始研究。近10年,国内的进展随着留学人员回国增多,交流也增多了。我们国家也在不断进步,在老年痴呆领域,我们除了流行病学有协和医科大学专家在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方面的论文,比较有权威性以外,其他像临床领域和临床诊断治疗领域这一类的成果,说起在国际上有影响的论文要算中医的。因为我们把中医的复方研发出来,在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脑损里面做了一系列研究,在国外比较好的杂志上发表了系列论文。”

回国后,田金洲的另一种成就感来自于教学,他可以把自己的所学最直接地运用于临床,并且充分体会到把知识和经验传承给学生的成就感。每次他授课时,教室里常常挤满了人,有的学生没有座位宁愿站着也要坚持听完课。

田金洲说:“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这一代中年人,在继承、应用、发展中医中,我们出现了角色的转换,如今我们在指导我们的学生方面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过去我们学习的时候,中医很纯,上大学或读研究生都要背经典,背方剂,上临床也是由老师带我们,这样不断地温故知新来应用,那个时候思的、想的、学的、干的都是中医。这种环境现在发生了变化,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喜的一方面是,我们学生的知识面扩展了,学习了很多西医的知识,包括对其他科学的应用,比如说计算机的应用、语言的应用。这就提高了我们临床中西医双重诊断的水平和准确度,疾病诊断、症候诊断我们的水平都提高了,同时也使我们对病人的诊断治疗的思考更完善、更全面,这是好事,提高了我们服务的水平和服务的完整度。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尽管也学习西医的东西,但是我们不会放弃根本,自己的专业还是中医。

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讲,我们中医讲辨证施治,中医要求“理、法、方、药”一致的观念,西药是靶向治疗,中医的靶向是一个整体,是疾病现阶段的症候,这是2000多年形成的治病原则,但是不少人如今做不到,这也是“忧”的一面。另外就是学生现在诱惑太多,作为老师,我还是希望学生能静下心来。”

斯蒂芬・霍金曾经形象地比喻:“我觉得,人类的大脑就像一台计算机,当其零部件停止工作时它也就完成了使命,对于这台停止运转的计算机而言,根本没有天堂和来世,天堂只是为害怕黑暗的人所编造的童话。”

霍金说:“我不怕死亡,但我不想这么快就与世长辞,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21岁就被诊断出患有运动神经元病的霍金,如今依然在自己钟爱的科学领域里耕耘,在他看来,每个人在有生之年都应当充分地投入生活。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教授、麻省综合医院遗传暨老化研究部主任鲁道夫・谭兹专攻阿尔兹海默症的基因研究,不久前他与美国科学记者安妮・帕尔森合著的《失窃的灵魂:中老年痴呆症的致病基因解码》在中国出版,引起不少人的关注,田金洲说或许翻译成《失窃的记忆》会更合适一些。常年工作在治疗患者、挽救生命第一线的田金洲希望能通过大家的努力为患者找回失窃的记忆。他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为患者带来希望和福音是他最真诚的愿望……(封面、题图摄影/鲍效农)

田金洲,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高等学校(神经变性病)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

1956年出生,1986年硕士毕业后师从中国工程院董建华院士和王永炎院士,1989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医学博士学位。1996年出国留学,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完成神经心理学博士后研究。

第8篇:中医药大学论文范文

1.1转化医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转化医学提倡以患者个体为中心,强调多学科交叉合作。转化医学作为一个新的领域,从发展走向成熟,需要多专业的交流与协作。在国外转化医学起步较早。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了发展生物医学的长期计划,主要是培养具有不同专业背景、能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间互相协作研究的团队。在NIH的推动下,2011年美国已有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在内的38个大学和医学院建立了进行转化研究的医学中心;2005年苏格兰政府与惠氏制药公司合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转化医学合作研究中心;2007年,欧盟实施的第7个框架研究计划,将预算中的60亿欧元用于转化医学研究方面。同时世界著名医学类核心期刊都为转化医学开辟了专栏,相继组建了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JournalofTranslationalMedicine和TranslationalResearch等国际性专业杂志。相比较而言,中国在转化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势头日趋高涨。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专门从事转化医学研究的“Med-X研究院”;2008年上海复旦大学依托其附属医院,率先成立了“出生缺陷研究中心”;2009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组建了“湘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研究恶性肿瘤;2011年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神经科学转化医学中心”等。

2010年陈竺等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直接药物作用靶点为PML-RARa。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推动该类型白血病的分子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砷剂成功治疗APL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转化医学研究的典范之一。

1.2转化医学的研究内容

转化医学是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生物医学发展的时代产物,其中心思想是以解决临床和健康问题为目标的实验室基础研究。转化研究是转化医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包括:①分子靶向治疗;②寻找适当生物分子标志物,提高临床辅助技术对临床工作的辅助效力;③药物二期临床实验。此外,还有基因诊断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基因组药理学与个体化医学。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生物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1.2.1基于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大多数慢性病是多病因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疾病异质性很大,因此,对这些疾病不能采用单一方法来进行诊治。着眼于患者的遗传、分子生物学特征和疾病基本特征进行分子分型,以此为基础实施个体化治疗是现代医学的目标。实施个体化的治疗,可以对治疗方法、药物、剂量进行优化,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2.2生物分子标志物的鉴定与运用基于各种组学方法筛选出早期诊断疾病、预测疾病、判断药物治疗效果和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分子标志物及药物靶标,如DNA、miRNA、蛋白质及多肽、炎性因子及其通路等,有利于针对性地探索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提高药物筛选的成功率,缩短药物研究从实验走向临床应用阶段的时间。这些分子标志物的开发应用,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指导作用。

1.2.3药物临床实验及研发美国曾有报告称,研制一种新药,从选题到临床应用,平均要用14年的时间。近40年来,美国在恶性肿瘤的研究方面投入2000多亿美元,收获了156万篇研究论文,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却没有得到显著改变。转化医学通过收集和分析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海量数据,筛选出分子标志物和药物靶标,有效地降低在临床二期实验中药物靶点验证性研究的失败率,提高了基础研究的转化率和速度,为新药的临床应用和个体化治疗研究开辟出一条革命性的道路。

2转化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基本理念一致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中医学先进的理念与落后的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限制了中医理论的广泛传播及其诊疗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然而转化医学的出现为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转化医学的基本理念与中医药学从临床到基础理论再到临床的发展历程和“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思想不谋而合。

2.1转化医学与中医学的运行模式相同临床实践一直是中医学产生、发展、繁荣的根本原因,从临床积累的经验中抽提理论,再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过程是中医药发展的经典模式。基于基础科学与临床应用出现严重脱节而产生的转化医学,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同时临床上出现的新问题可以指导基础研究方向。虽然传统中医学不进行实验室研究,但其“临床-理论-临床”这个螺旋上升的模式与转化医学的运行模式是一致的。

2.2转化医学与中医学的理念统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存在着方法论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临床医学以系统论为导向,基础医学则以简化论为基础。转化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的健康除与人体结构与功能相关外,还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的作用,这决定了转化医学必然是一种复杂性研究系统。以转化医学为基础的系统生物学应用系统工程的概念、定量分析生物系统若干组成部分的动态相互作用,通过反复计算和/或数学建模及试验来研究复杂的生物系统。中医学是借助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和临床实践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科学,其蕴含的“整体观”、“天人合一”等思想,与系统生物学的理念相统一。

2.3转化医学与中医学所倡导的治疗方式相同现代疾病谱逐渐向慢性病方向转变,其发病原因有多种且机制复杂,以往的单一治疗方法难以奏效。转化医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患者遗传、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中医学治病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其本质就是个体化医学,体现了现代个体化医学的特征。

3中医药转化医学的特点

3.1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原则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精髓,如果中医药的研究忽视中医学的特色,一味地追求细胞乃至分子层面的机制,或盲目地模仿化学药物研发模式,必然导致临床与科研的脱节,最后中医临床只能依据古代经典,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因此,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3.2以患者个体为中心中医学的整体观既强调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密切相关,并建立“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体系,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医学研究模式。

3.3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相互促进的连续过程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基础与临床的整合,具有“实验室-临床-实验室-临床”不断循环的运作特色。中医学也是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发展壮大。只有通过基础与临床之间不断地循环转化,才能促进中医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4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实施

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如何开展,如何顺应世界医学发展潮流,是当前中医药界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中医药语言现代化和中医临床、中药创新药物研究的现代化是中医药转化医学实施的关键。

4.1建立中医学转化研究机构有条件的研究型或教研型中医药大学、研究型医院或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可采用加盟或联合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建立以临床和基础及药物研发为主体,结合中医古籍研究的跨学科中医药转化研究中心,并吸引相关企业共同参与,以平台管理方式进行统一部署和联合攻关,构建起一条高效率的转化链。此外,也可以通过内部选拔或对外招聘的方式组建一个交叉学科研究室。此外,生物医学信息学为解决转化医学相关问题提供了一系列方法学,其研究者应该成为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

4.2加强转化医学推广教育和转化型人才培养长久以来,基础研究领域人才的提拔和奖励主要依据研究者的论文,而不是其带来了多大的临床效果。而临床医生则缺少时间去阅读相关文献,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基础研究与临床之间的交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当前中医药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比较薄弱,整体科研水平较低,知识结构也较单一,学科渗透和交叉能力相对欠缺,对世界医学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信息了解滞后,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需要加强对既懂中医又具有现代西医科学实验技能,并有转化医学理念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国内中医药大学与开设的中医学国家理科基地专业是一个很好的探索。

4.3加大扶持力度与政策引导长期以来,高昂的经费支出是造成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十分缓慢的核心问题,原因在于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转化过程成本高,前期的巨大投入使许多企业和医疗机构失去投资的动力。其次,中医药转化研究的过程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利益协调,很容易在关键环节产生脱节现象。因此,政府除了要在政策上加以倾斜和扶持,引导大型企业赞助中医药转化研究外,还应制定有效的体制、规定,将各学科、各部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团结高效的研究团队。

4.4紧密结合中医特色和优势,展开中医药转化研究中医药转化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需求,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和加快中医药向更深层次水平迈进。中医药转化研究的开展应紧密结合中医特色和优势。主要包括:①重视中医经典的指导作用:2006年颁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中医药发展的“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项基本任务,强调在“继承”基础上加以丰富发展、充实完善,才会有中医的创新。②推动经典复方的方剂组学研究:方剂组学以中医方剂作为研究内容,以提取物的质量控制为前提,以临床疗效为基础,然后应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明确其作用靶点、研究其调控机制。③协作进行病证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陈可冀院士认为,西医诊断与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充分体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是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模式。④注重结合中医临床:进行中医药转化研究时,必须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特色,针对证候的分类、治则治法、方药选用、证候转变、疗效评价等关键环节,应用各种组学技术,筛选出不同层面的与证候发生发展、辨证分类、治法方药和疗效评价相关联的敏感性生物标志物群,并给予其在脏腑及四诊信息中的定位。

5结语

第9篇:中医药大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建设;规范化管理

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中,山东中医药大学作为5所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之一,同其他高校为解决目前山东省高等教育面临的办学模式单一、同质化倾向明显、学科专业结构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在名校建设过程中做出了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定义为“高校与企业之间为了更好的发挥两者之间的优势而进行的互动过程”[1]。校企合作本科院校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2]。校企合作的本质是“育人”,而主要不在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产品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3]。因此探讨毕业生实习过程中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是本校药学院名校工程重点专业建设中重要内容之一。

第一,校企合作建立后如何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体制上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或其他专门的机构,研究双方合作事宜,如专题设置、实习培训、师资建设等,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建立这样一个机构或体制,双方的合作才能期存在[2]。我院的几个重点:(1)校企双方签订详细的合同,并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展工作,比如在药学院登山采药见习活动中,与相关企业签订见习合同,保障见习顺利而有成效的开展;(2)实习前的动员大会也很重要,让学生明白实习的主要任务及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做好心理准备。比如市场营销学生,在安徽亳州实习、见习中主要目的是了解市场行情,把握市场动向;而中药学学生则是登山采药,识药、认药,增加对中草药的感性认识。(3)校企交流的常态化,根据体制要求,定期进行校企交流,改进完善,融合感情,在锻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能够为企业输出优秀人才。

第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已由相对封闭的学校教育环境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环境,而且在真实情境下,学生作为最重要的活跃因素,其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度加大,学生管理主体多元化导致的管理缺位[4]。我院的尝试及努力:(1)以手机号、QQ号、邮箱等通讯措施为平台,加强学生管理。实行分组集中管理,在相同或相近实习点,或者在同一城市为单位,设立组长,进行消息传达和问题的反馈,特别是心理方面的问题,更加重视。另外,学生家长务与辅导员互存联系方式,以便及时沟通;(2)重点问题学生实行强化关注管理方式,第一时间发现并开展解决问题,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使这些学生管理问题能够较为及时的妥善解决。(3)学院主动与实习接受单位联系,比如教学科、医务科、人力资源科等,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实习任务;(4)在实习期间,各学院应派专人到各实习点进行巡视,及时掌握实习情况,引导实习学生遵守企业实习制度,了解企业文化,锻炼实践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工学结合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社会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增强社会阅历的作用。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注重转变学生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社会现象,为毕业后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深化校企合作、丰富合作形式与内容,改进课程设置。目前校企合作在内容方面缺乏深度,在合作形式上大多限于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高校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任务安排实训,使产学研的结构合理性丢失,并导致学生成为简单的劳动力,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地点基本上在学校而非企业等,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3]。目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方面与企业的要求不符,高校的教学模式太多采用传统化和学科化的方式,这些方式影响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追求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培养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使校企合作的推广产生了一定的困难。高校在校企合作的效果评价、学生参加校企合作学分的认定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也是影响校企合作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再者,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制度尚未建立[5]。所以如何提高毕业生实习的质量是实习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药学院学生一小部分学生进行专题实习,即以实验为主,大部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1)培养模式改进,以培养企业员工位为目标进行实习学生的培养,融合企业文化,以主人翁意识进行实习;(2)培养内容的完善及课程设置的修订,增强开课课程针对性和目的性,以创新和实践课时为主,摒弃系统化、纯理论化课时;(3)毕业论文的要求有所提高,要求论文在实习单位完成,让学生自己提出在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4)初步建立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及聘用企业骨干作为学校教师,我们学院已经聘用北京同仁堂的部分优秀人才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并且在学生活动中担任专家评委等,进一步加强了合作交流。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在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注重制度保障,加强了学生管理,促进了校企教师队伍的交流,互相学习管理模式和培养理念,改进了培养模式,实习内容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在制定规范化校企合作标准的过程中,同时加深了校企感情,提供了更加优秀的毕业生,为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作出了贡献。诚然,校企合作模式任重道远,需要在政府宏观调控及政策支持下,在学校、企业的通力合作下,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宋述鹏.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11-12.

[2]陈萦.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调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6):42-48.

[3]李广琼.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9):8386-8387.

[4]杜梅.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和实践[J].华章,2013(30):124.

[5]龚云飞.校企合作模式下特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文教资料,2013(14):115-117.

基金项目: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苑培才”教学改革与建设专项研究课题(yxy20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