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第1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

为了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了

《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应“加强师范院校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等专业建设,培养、培训适应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需要的中小学教师”,同时指出应普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

技术等相关公共课,其目的无疑是为了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

由此可见,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师范生已成为时展和推动中小学信息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然而,当前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

如,只注重技术层面,没有与教育理论和学科课程整合起来,师范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没有起到示范作用,造成师范生不善于从全局的高度把握教育教学过程等等。这些都使得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流于形式,不能切实地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

作为未来的中小学教师,需要更进一步知道,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学校必须重视的问题。而教育技术能力是我们师范专业学生体现信息素养的主要方面,因此我们要对此问题给予热切关注。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依据

随着现代教育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这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优化了教学过程,还增加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方法,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教育技术已经成为除教师、学生、教材等传统教学过程基本要素之外的第四要素。目前,教育技术已经从一种视听教学方法的改革运动发展成为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实践领域的专业和学科,它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并对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三、研究的主要目标

1.我校师范生对现代教育技术思想认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客观地定位我校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掌握程度;了解与其他发达地区师范生之间水平上存在的差距;了解师范生在现代教育技术的需求状况、学习态度以及动机。

3.提高我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资源的使用率,探索高效率培训的方法、模式。

4.提高我校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教学效果,优化课堂环境,探索我校对师范专业学生在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明确师范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全面提高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收集、整理符合我校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模式、方法;归纳我校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等,以更合理地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及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法、统计法和比较法进行研究。

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问卷调查的同时,采取座谈和个别采访,进行个案研究,让调查真实、生动、丰富,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强调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有

机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

动,理论问题在互动中发展完善,实践问题在互动中得到解决。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时间为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组建课题组,撰写课题实施方案。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我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方面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第二阶段(实验实施阶段):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按照课题实施方案进行研究。通过与和各师范专业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各师范专业学生在教学中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中存在的

各种问题,并且与他们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第三阶段(总结评估阶段):时间为2013年7月至2013年9月。收集整理课题资料,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第2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

一、课题的提出与理论假设

随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科层面的有效实施和落实,有关化学实验及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领悟和感受到科学给人类创造文明的同时,也伴随着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这就要求化学教师严肃认真地对每一个实验,既要科学地、直观地展示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又要以改进和创新实验为突破口,进行绿色实验的设计、废液的回收再利用等,以点滴事例的实践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所谓绿色化学实验,是指实验所用试剂、实验进行的条件、实验产物对环境没有或影响很小。探究绿色化学实验,既减少化学实验污染,又降低实验事故的发生概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绿色化学实验的研究,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操作更简便,充分体现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各项基础功能。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包括实验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思维能力、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本身就具有解决环境污染这一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提升“绿色化学”这一新的理念。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中学绿色化学实验探究》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我们课题组成员分工协作,锐意改革,共同努力完成该课题的研究。

1.绿色化学实验设计的指导思想

(1)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创新意识

绿色化学实验无论是在内容的选择上、实验方案的设计上,还是在实验教学的要求和评价上,不仅要注重学科训练,更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诱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改变过去的在实验中“照方抓药”“因陋就简”的习惯做法,更不能把化学实验当作完成教学任务,敷衍了事。

(2)拓展实验功能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探究活动上,在积极、主动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化学实验技能,使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置于实验探究活动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只有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对什么是科学实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感受到绿色化学实验的魅力。

(3)实验绿色化设计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身边的化学及化学实验,学生有更直接的感性认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将一些司空见惯的、枯燥无味的实验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去理解、认识,并进行绿色化学实验设计,让学生将其上升到正确的理性认识,通过绿色化学实验设计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使之成为“有用的化学”。

2.绿色化学实验设计的原则

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以“绿色化学”为依据,具体原则是:(1)采用无毒无害的实验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反应条件(如催化剂、溶剂)下进行反应;(3)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反应中原子利用率达到100%,实现“零排放”;(4)会造成污染的废弃物集中收集并处理后转化为非污染物;(5)在实验现象明显的前提下,实验药品的用量能少不多,既不浪费药品,又将污染减小到最低。

3.绿色化学实验设计的内容

(1)化学试剂的绿色化

化学试剂的选择尽量采用那些无毒无害试剂或有潜在环保属性的试剂。如白磷自燃实验,白磷有毒,燃烧产物P2O5对环境污染也较为严重。采用镁粉和石英粉为原料,首先制备Mg2Si,然后将其投入水中,Mg2Si水解产生的SiH4在水面上遇空气立即自燃,整个实验安全、无毒、无污染,符合绿色实验的要求。

(2)催化剂的绿色化

化学实验中催化剂的选择尽量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作催化剂,如重金属离子、强酸强碱;使用固体酸碱、酶无毒无害的物质作催化剂。

(3)化学反应的绿色化

化学反应中应尽量提高试剂的利用率,即使化学反应具有较高的转化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而且可以避免产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如CO还原CuO的实验,为了防止未反应的CO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可以节约加热CuO所需的能量,可设计将尾气中CO燃烧的装置。

(4)反应产物的绿色化

化学反应后的产物应尽量是无毒无害的物质,或以一种环境友好的物质状态存在(如固态产物),这就是一种环境友好产品。如SO2的漂白性实验,在试管中先加品红溶液,再加少量稀HCl,然后放入一块带孔塑料板,将固体Na2SO3小心放置在塑料板上,在试管口套上一个气球,倾斜或振动试管,使固体Na2SO3渗入混合溶液中,可观察到溶液红色褪色。加热,再冷却,可使二氧化硫漂白性实验不断呈现,并达到绿色实验的要求。

4.绿色化学实验设计的实施步骤

(1)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

中学化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内容,如二氧化硫的产生及酸雨的形成和防治、氮的氧化物及光化学烟雾、原电池的形成及电池中重金属的污染、有机化学反应中有害物质的处理等,这些内容都可使学生对环境污染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绿色实验的设计。

(2)改进实验,提倡绿色化学实验

①增加尾气处理系统。中学化学教材中许多实验是属于粗放型的,只注重实验结论,没有考虑到对空气的污染,如果教师能本着绿色化学的宗旨,改进现行实验,不仅能减少污染,还可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这里举一例说明:高二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反应一旦开始,就不好控制,并会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而一氧化氮在试管中立即与氧气结合变成二氧化氮,其自身的颜色却很难观察到。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实验时,进行少许改进,既要控制反应,又要注意尾气的处理,更要使现象明显。为此,铜与稀硝酸的实验可这样改进:在一个洁净的针管中加入少许铜片,排除空气;另在一小烧杯中注入稀硝酸并微热,用注射器吸取少量稀硝酸迅速用小胶帽(眼药水瓶盖)盖住注射器吸口。当观察到蓝色溶液、无色气体时(活塞会随着气体的产生缓慢外移),打开瓶帽,拉动活塞,吸入空气,会看到气体由无色变成红棕色,此时迅速将气体注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这样的实验既简单易行,效果明显,又达到绿色实验的要求。

②用密封的成品化仪器代替有毒实验,避免了有害物质的产生。用密封的成品化仪器来完成有毒的化学实验,这种仪器和药品可循环使用,不存在污染毒害。如碘的升华实验,可用碘锤来完成(碘锤的两头向内凹陷,内封有碘晶体),具体方法是:一头滴冷水,另一头在酒精灯上加热,因冷水起到冷凝作用,碘升华后聚在碘锤上方内壁,反之也可。另外,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实验,可采用密封有二氧化氮的U胖肚管来进行。

③把有害物质合理替换,也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将某些易产生有害物质的实验换成无害物质的实验。在“比较电解质导电能力”的实验中,教材用的酸、碱、盐分别是盐酸、醋酸、氢氧化钠、氯水、氯化钠,其中盐酸、氯化钠在通电时会发生电解,产生有毒物质(氯气)。如果用稀硫酸代替盐酸,用硫酸钠代替氯化钠,既能达到比较电解质导电能力强弱的目的,又能避免氯气的污染,一举两得。

另外,多媒体课件也是实验很好的替代品。如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会产生氯气,同时学生对离子的移动缺乏理解,如果用电脑三动画从微观的角度诠释微粒的运动,并显示两极的变化,效果比实验好。

(3)在分组实验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①学生实验微型化,有利于减少污染,增加安全系数。搞微型化,从用量上加以控制。可将试管中的某些实验改在点滴板上进行,这样节省药品、污染少、操作安全、速度快。

②“三废”分类集中,引导学生回收利用。告诉学生大量废弃物长期倒入下水管道后可能产生的隐患:制氢气的锌粒和废酸可能在下水道富集引起爆炸、重金属盐类对水质的污染、眼镜反应的废液放久后变成氮化银而引起爆炸,苯、苯胶、硝基苯等有毒致癌物这些废弃物的任意排放,会损害自然环境。在高年级中大力提倡“三废”的回收利用。如废酸、废碱的中和处理和循环使用,重金属离子的沉淀转化法,银镜反应的废液和洗涤试管中提炼硝酸银以备“卤素”实验之用。

(4)开放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自主探求绿色化学实验设计的新方式

在课题选择上,教师应侧重在不同年级,结合课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如在高一设置这样一些课题:有关加碘盐的调查报告、本地区降雨酸度的调查、夏季各类水的用量及化验结果。在高二设置:白酒中甲醇含量的调查、电池的种类及回收的意义、白色污染的危害、水发食品中的甲醛含量的调查。

第3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国的学校体育通过十五年来的改革,已经走出了传统的教学体制,正走向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教学体制,我们拓展了学校体育的目标,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改进了学校体育的方法,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开辟了新的天地,使我国学校体育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改革,传统的教育体制已经向开放的新体制过渡,新的过渡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正在实施之中。然而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出现的学生爱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的问题却依然存在。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要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在其中设立了三个层次的递进目标:一是课程目标,其中第二点指出:"要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二是领域目标,其中运动参与目标的第一点指出:"要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这也就是要求学生对体育要有一定的爱好和兴趣;三是水平目标,它指出"学生要对体育与健康课表现出学习兴趣"。可见本次体育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但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还没有实际的、可供大家操作的东西。为此,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就非常值得研究了。

二、课题的界定

1、体育兴趣

体育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

2、小学生体育兴趣

小学生天真活泼,具有好动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的兴趣。他们把体育看成"玩",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心欢喜,表现兴趣盎然,不知疲倦。但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体育兴趣也有一些变化。研究表明,一至三年级为充分活动阶段,他们多选择游戏、跑步等技术简单、富有趣味的活动;四年级为变化剧烈阶段,喜欢球类者急剧增多,占53.1%,不喜欢球类的占14.4%,体育兴趣有明显分化;五至六年级为喜欢学习运动技术阶段,有更多的学生喜欢跳高、跳远、武术、球类等有一定技术、技巧的动作项目。但整个小学阶段兴趣不够稳定,对呆板单调的活动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学会体育运动的手段、方法,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这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体育乐趣,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需要。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课题研究的理论性目标

体育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产生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是学习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宋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要想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就必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把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把学生潜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他们的认识活动中的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智力因素密切相连,也和支持学生体育学习的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直接相关,它贯穿于体育学习中的知识习得、技能掌握和身心发展之始终。因此,体育教师要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对于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要加以分析、研究,探索解决的方法。这对今后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推动新课程的实施,提高教学质量十分必要。

2、课题研究的实践性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全面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体育、爱学体育、学好体育。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调查研究

2、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实践研究

3、提高小学生体育兴趣能力的操作实践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重点

1、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通过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喜欢从而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的动力

五、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研究此课题的很多,如: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提出的三大定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很有价值。在日本,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从组织教法和安排上,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美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体育课以学生为主,尽情发挥学生好动的天性激发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些国家的体育课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

现在国内对小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和体育兴趣的培养相关的研究很多,如:教育专家谢月芳在《关于小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中分析了小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她认为小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有自身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而关于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比较多比较杂。

六、选题依据

兴趣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力求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当前体育课提倡的成功教育、快乐教育,从某一方面来说就是对体育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引导人们实现远大理想的第一步。美国教育学家杜葳曾经说过:"教师应以儿童的兴趣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建设、引导和帮助,创造儿童喜爱的环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兴趣这一心理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受教学条件所限和某些教学理论的偏差,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在低水平上反复、重复的现象,使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偏项的现象,很多学生逐渐的对体育课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很多学生上课懒散、练习质量不高、怕苦怕累,这种现象在小学高年级中尤其突出。是什么原因使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呢?是什么原因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越来越差呢?再全面推广《全民健身计划》的今天,如何提高每个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体育教学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加强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资料文献法:广泛收集国内外关于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时间成果,结合本校的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

2、调查法:通过座谈、问卷等方式,了解小学生对体育兴趣爱好的现状,看看哪些体育项目是学生比较喜欢的

3、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采取新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逐步形成完善、有效的实施办法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注重的第一手资料,不断进行概括和归纳,最终提炼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成果

八、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9--2013.12)

(1)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

(2)收集相关的各类资料,做好资料调查的表格

(3)制定研究方案

2、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4.3--2014.12)

(1)将课题方案具体细化,有专人负责执行,开展全面实施

(2)开展进一步的深化研究,为结题收集充分的研究资料和阶段性成果

3、总结阶段(2014.12--2015.7)

(1)课题进入总结阶段

(2)完成整理研究资料及档案

(3)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

(4)召开结题汇报会,请专家、领导鉴定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方略的实践研究》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

第4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

工程硕士 培养方案 建筑材料

一、前言

我国正式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始于1997年,当时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等部门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以在职人员不脱产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为主。至2009年,我国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单位已达241个,累计招生超过了24万人,约占我国各类专业学位总招生数的1/4。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突出问题就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不够,规模较小,比例偏低,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据悉,目前我国每年招收的40多万研究生中,专业学位研究生仅占10%。

教育部2009年9月发出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积极稳妥地推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为此,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范围。2010年教育部决定将增加的研究生招生名额全部用于扩大招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目前,我校正在进行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改革和实践,要求全日制工程硕士一年在企业进行联合培养。与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是提高应用性硕士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二、建筑材料学科分析

1.建筑材料学科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土木工程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可以促使建筑形式的变化以及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革新。建筑材料质量、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建筑材料的发展和革新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家学科划分改革前建筑材料属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改革后划入材料学一级学科。在一级学科下自行设置二级学科的权利归属各高校后,部分高校又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置建筑材料二级学科。而本质上建筑材料学科属于土木工程和材料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或者“交叉学科”,因此设在土木工程类院系下的材料学学科具有其相对独立性。

我校的建筑材料学科设于材料学一级学科下,行政上隶属土木工程学院。

2.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现状

在研究生教育中,课程设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大学本科教育后进行的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种学历教育,属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因此,研究生课程具有高深性、研究性、专业性、精致性和动态性等特征。研究生课程体系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

目前,国内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标准,关于建材硕士点课程类别的划分,并无统一的名称标准。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不同培养层次、培养规格的研究生应当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但这种差异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常常难以得到充分的反映,不少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不同程度地存在混乱现象。我国有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不同研究生培养模式。前者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际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两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存在很大的不同。学术性培养方案相对成熟,应用性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相对薄弱。

因此,建筑材料学科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土木工程和材料学学科特点,通过建筑材料硕士点的重点高校的调查研究和自身建设,结合我校特色,构建和优化设置方案。

3.学生能力现状

如何培养出高水平的工程应用性创新型人才成为各高校的重点任务之一。研究生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强课程设置的优化不仅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要求,更是对我国教育现状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实不足的弥补,也是国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部分基础课和专业课偏重知识灌输,忽视能力培养,研究生课程的研究性和自主性特点不明显。在新的形式下,现有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体系还不完善,不利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总体上缺乏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客观上需要对现有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进行思考、优化甚至革新。

4.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是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基础

建筑材料研究所与辽宁省、大连市建筑材料相关骨干企业有紧密联系,项目合作基础良好,如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大连砼鑫混凝土有限公司、大连庆华建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细杨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等,为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培养方案

本学科专业培养能够从事相关专业的材料学领域的教学、科研、设计、管理或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的复合型研究性和管理型人才。学习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方面坚实的建筑材料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在建筑材料基本理论、新型建筑材料研究和计算材料学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和创新开发能力的培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和管理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熟练阅读外文资料、能用外语撰写科技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

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6学分,选修课不低于6学分,实践环节6学分。

四、实施及问题

上述培养方案实施以来,总体情况良好,保证了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质量,但在实施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以下工作:

1.实践教育

全日制工程硕士生主要来自于应届本科生,其就业主要是面向企业、工程第一线。目前,工程硕士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实践问题。国家工程教育实践中心的建设政策及实施细则滞后,给工程硕士的实践问题带来困难。在无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的前提下,企业承担一定数量研究生的实践教育工作积极性不高。目前仅有“国家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建设的相关文件,但批准数量肯定有限,将来也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除了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外,应出台地方企业工程教育实践中心的支持政策和实施细则。在校企结合上,最重要的是要找那些热心于教育的企业,要有一批热心育人的企业家和技术、管理骨干,学校要关心企业的发展,企业要热心于育人工作。实行“双导师”制,选择聘请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学术造诣的企业导师,确保工程硕十的培养质量。

2.德育教育

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培养中,德育工作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极为重要。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素质培养更需要让他们树立坚定正确的信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更要加强社会公德、劳动观点和团队精神的教育,鼓励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良好的实践应变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学生在学校期间,德育教育保障机制健全,学校、导师可以随时与学生思想沟通加强德育教育。进入企业以后,避免德育教育出现真空,应加强与企业导师的沟通,让企业导师进行业务和思想双重指导。

3.过程监管

进入企业以后,监管体系要进一步延伸和加强。建立和完善企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实习评审制度,由实习企业根据学生实习表现和成果给出量化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实习阶段的考核指标之一。

五、结论

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应结合专业实际情况,优化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育、重视德育教育、完善培养质量监督体系,以保障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光玉.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刍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19-22.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2009,9.

[3]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建材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10.

第5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考核方案分层考核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通识课程教学中,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考核方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技能课程,也是一些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通过《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学习, 正确地引导学生重视技能学习,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将来成为高技能的人才。但就是这样一门看似简单好学的技能课程,却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 思维缺乏灵活, 以往在中学时代已形成的死记硬背的习惯, 往往会使他们陷入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学生学过之后,设计的作品达不到应有的视觉效果。学生抄袭别人作品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

因此有必要对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我们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尤其对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大胆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考核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般情况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考试方法是统一实行"作品"考核方式,让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综合性的设计项目,即根据《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或技术点,采用教师给出作品设计要求及主题的方式,让每位学生单独进行设计制作,教师按照评分标准评阅每位学生的作品,并给出分数。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这种对学生一致的评价体系导致基础差的学生学习兴趣缺失,能力好的学生得不到很好的激励,而且不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所以,我采用"大作品"分层设计,分层考核的方式。先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按自愿的原则自由组合,根据机房的位置和班级人数,以4~6人为一个小组,每个组设定一个组长,由组员推荐产生,组内分工明确,职责清楚。

分层设计作业:将作业分成A、B、C三个等级,分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不同等级的作业,中途可以变更。学生选好等级之后报给组长,最后由组长统一上报给老师存档。

分层考核评价:C级基础分65分,B级基础分80分,A级基础分90分。每个学生自评项目作品, 给出自评分(占20%);按照学生选择的等级给学生打出基础分(占50%);学生之间互评项目作品, 给出每个组员的组内附加分(占30%);三个分数按比例相加就是每个学生的最后得分。

三、对分层考核方式的效果评价

1."大作品"分层考核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在选择项目、查找素材、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们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项目小组的同学反复讨论,甚至进行激烈的争论,反复找教师答疑咨询,反复修改项目作品。学生涉及的知识已经远远超出上课讲授的内容, 知识面得到了有效地扩展,而且在反复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使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打破了"千人一卷"的考核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大作品"分层考核方式,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前提,通过学生自由组合、自由选题、查找素材、设计作品等一系列环节,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受到多种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的熏陶,并通过作品形式提高和升华自己的设计成果,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点。教师通过课堂讲授、给出项目要求、课间和课下指导及作品修改等手段,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思考、设计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设计"、"学会创造"。

3.增进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激发了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热情,提高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兴趣。"大作品"分层考核方式的改革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互相沟通、教学相长的过程。事实证明,学生的作品质量是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投入成正比的。交流越多,投入也越多,作品的质量就越高。

4.采用分层考核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养成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共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原则。

四、结论

"大作品"分层考核方式只是初次的尝试和试验,对于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结合,考试改革和课堂讲授如何配套,作品评价体系等问题都尚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尽管如此,"大作品"分层考核方式还是获得了教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同及高度评价,并在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改革效应。我会结合专业特点继续摸索,不断改进完善,充分发挥考核考核方案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使《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的课程教学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波.关于提高地方高校通识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1(09).

[2] 张颖淳.计算机课程教学考核方式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7(37):147-151.

[3] 王寿斌.高职课程项目化考核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2(363):47-49.

[4] 程丽芳,杨红,张学农,钱培刚,陈韶华.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综合性高校通识课程多样化改革的必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32).

第6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

责任意识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核心,是人类基础道德最本质的东西。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就要从道德中最本质、最核心的要素点切入。而抓责任教育就是这个切入点。所以,学校决定以“小学生责任教育研究”作为科研课题,以培养学生“责任心”为突破口,全面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走入了误区,不少的教师和父母心目中“好学生”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只注重了智育,而忽视了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教育。许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了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塑造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独生子女教育畸形发展,导致在部分中小学生中存在着种种不良的表现:自我意识强,自私自利,很少考虑到他人和集体;对父母长辈没有礼貌、对同学没有热情、对班集体漠不关心。没有理想或目标,易满足,不求上进,只求得过且过;攻击性强,抗挫折差,一味追求享受,却不肯付出,做事缺乏恒心和毅力……这种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当今,无论谁,要想在他将来的本职工作和学习中作出成绩,他都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我们很难想象,这样自私、没有责任感、没有爱心的下一代,将来如何担负起民族振兴的大业。

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小学生责任教育研究,积累资料,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揭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为开展责任教育活动,组织责任教育研究提供经验借鉴和理性思考。

研究对象: 一至六年级在校学生

课题研究人员:沈风云、吴丽丽、姜明芳、姜桂英

研究实施方案:

准备阶段:

1、成立学校中心课题组;

2、查阅资料、收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进行课题论证;

3、制定《小学生责任教育研究》实施方案;

4、召开开题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5、教师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出子课题实施方案;

6、进行“小学生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的现状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

实施阶段:

1、深入落实课题实施方案:

①确立各年级段责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开发系列责任教育校本教材;

②建立小学生责任教育系列制度;

③完善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重在学习行为);

④构建小学生责任教育评价体系。

2、办好家长学校,进行学生家庭责任教育的指导,并进行经验交流;

3、开展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

4、每学年对课题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一次,及时调整课题实施方案;

5、每学年召开阶段成果汇报、经验交流会。

总结阶段:

1、实践、总结—由经验上升为理论,推而广之;

2、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

3、完成预期的课题成果。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若干篇;

2、小学生责任教育研究报告;

3、小学生(分年段)责任教育校本教材一套;

4、小学生责任教育研究案例集;

第7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开展教育创新,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要求,结合我校教育科研发展的实际,以科研为导向,以课题工作为主线,以校本培训为特色,以团队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学校科研工作,着力提高学校教育科研水平。

二、工作重点:

1、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做好课题过程管理工作,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教研与科研结合,使课题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

2.做好规划课题研究工作,课题准备结题。

3、做好教师的科研培训工作和骨干教师学习工作。

4、做好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优化课题实验的制度化、科学化、常规化管理。

5、使教科研工作成为课堂教学的引领、支撑,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将教研、科研、教师教育三个方面整合起来,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教研活动为基础,以提高教师教育水平。每月二次科研学习,二次科研骨干学习,每学期至少一次科研相关内容的讲座。

2、以过程为主,立足于学以致用,向规范靠拢。通过全校教师参与的课题研究活动,让教育科研的意识在行动中得到体现。同时指导全校教师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严格落实规范性管理,使教师的研究行为逐步与规范性、科学性的要求接轨。

3、召开课题成员研究会,学习结题报告的撰写要求,组织课题研究人员进行科研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类工作,根据上级结题要求及时撰写结题报告。

4、本学期每位教师上一节体现科研成果的科研观摩课。设立评委小组,并组织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评议,互相交流、探讨,总结相关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5、认真学习《特殊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方案》,了解特殊教育新课程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发展。使新课程实施方案的理念深入到教育教学中。

第8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

选题背景、意义以及研究价值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通过五年多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发达地区硬件设施建设与“校校通”工程方面的成果比较显著,但是,在实际应用层面却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重硬轻软(重硬件建设,轻实际应用);表面轰轰烈烈,实际效果(效益)不知如何;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优质资源缺乏的同时却没有得到共享,而且低水平重复开发严重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引发了“区域推进”的动因。“区域推进”的目标聚焦在信息技术在教学全过程的广泛应用,并在应用上有所创新,善于发现和培育一批有效应用的典型,充分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通过“以点带面,以面促点”,最终达到整个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和均衡发展。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创新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如何结合地方实际,加快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是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当前,国内一些学者和机构已经开始关注并进行了本领域的初步研究。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与我国首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出的“教育技术应用实验区”行动计划中,以“区域推进”为核心内容,对实验区进行区域推进的计划与实施操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 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以点带面、区域推进的策略,通过课题研究实验区,全面推动了整个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但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策略的全面系统研究,从区域发展模式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探索研究,目前在国内外还十分欠缺。由此可见,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选题意义,其主要表现在: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内驱力来源于一个地区对经济社会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前瞻与追求,是对教育挑战的回应,它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的互动过程。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既是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是教育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只有根据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之路,才能促进国家整体教育信息化健康、协调地发展。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是实现区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增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转化为决策的可操作性,推动我国宏观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促进与教育政策、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相关的学科建设和研究队伍建设,大大丰富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主要表现在:

从关注技术教育应用的表面转向关注各学科的渗透,使不同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得以实际提高,从而克服信息技术应用的表面现象,通过以点带面,实现真正的应用普及与提高。

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与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共享。

从关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关注实际应用的效益和效能,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特别是规模效益。

从关注短期行为转向关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从而避免教育信息化的短期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关注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向关注成片的联动,产生区域的规模和质量效益。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1)剖析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实质与内涵。

(2)分析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影响。

(3)建立适合国情的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实施方案。

(4)构建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模式。

(5)建立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成本效益模型。

(6)健全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保障机制。

2.研究内容

(1)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实质与内涵研究。

(2)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影响研究。

(3)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实施方案研究。

(4)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模式构建研究。

(5)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质量和效益研究。

(6)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保障机制研究。

3.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是: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以实际广泛应用作为区域推进的前提,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基石,以规模效益为抓手,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全面研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实施方案,构建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模式,建设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成本效益和保障机制研究。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区域科学和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第一线教师为主体,以智能数字化平台为研究工具,以专家指导为纽带,强化过程研究,注重阶段成果;借鉴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的成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本课题遵循的研究路线是:理论先行,科研领路,注重实践,即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区域实验――模式构建――总结实践,使研究逐级深入,螺旋上升。

2.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将综合运用战略规划、区域经济学、社会学、未来学、比较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实行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及区域实验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文献调研、统计数据分析、模式研究法、专题研讨、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和专家咨询等多种研究方法,选择不同地区进行实验研究,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努力有所创新。

(1)有关理论依据的研讨及国内外相关经验的研讨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2)外出调研及研讨等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3)模式建立主要采用模式研究法。

(4)方案等的制定和完善及是否和实际相吻合,主要用案例分析法、调查法。

3.技术路线

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应用为依据,紧密跟踪国内外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创新性研究,发展新的理论与技术,持续不断地将新成果及时地融入到对于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策略研究中来,使该研究不断丰富、完善。技术路线的具体实施方案为:

(1)制定科学完善的课题实施方案。

(2)综合集成我国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已有的研究成果。

(3)课题组成员定期召开研讨会,汇集阶段性研究成果,确定下一步研究重点。

第9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

of Value Engineering

Lei Min

(Guangxi Textile Industrial School,Nanning 530007,China)

摘要: 在中职校本教研立项工作当中运用价值工程理论,通过开展价值分析辅助完成课题论证,有助于提高中职校本教研课题立项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优化中职校本教研立项工作、提高教研项目应用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Abstract: Using value engineering theory in the school-based research projec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nd conducting the value analysis to assistant complete topic demonstration, which helps to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pplicability and maneuverability of secondary school-based research project approval, realize to optimize secondary school-based research project approval, and improve the research project application level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关键词: 价值工程 优化 中职校本教研

Key words: value engineering;optimization;secondary school-based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148-01

0引言

中职校本教研是指中职学校从本校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本校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研究活动,也有人将其形象地形容为“草根化”校本教研。由于中职校本教研工作的主体是中职一线教师,与专业研究机构专家或高校教师相比,“草根化”的中职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科学的研究方法、丰富的教研工作经验和深厚的科研能力功底等问题,对如何开展好校本教研立项工作、提高课题立项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困惑。价值工程虽然是一门工程技术理论,但由于该门学科以最少的费用换取所需要的功能为基本思想,以促进老产品的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为核心内容,因此与强调推陈出新、注重应用价值的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具有一脉相通之处,许多有益的理论和经验值得中职校本教研立项工作参考和借鉴。

本文提出将价值工程理论运用到中职校本教研立项工作当中,通过开展价值分析辅助完成课题论证,实现优化中职校本教研立项工作、提高教研项目应用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开展价值分析对中职校本教研立项工作所产生的良性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中职校本教研工作者在选题立项阶段进一步明确教研课题命题的价值取向,提升立项工作的针对性

价值工程把“价值”定义为:“对象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之比。”而运用到中职校本教研立项工作当中,不妨把“价值”理解为开展该教改项目所有可能得到的回报和效益,即完成立项课题的价值论证。中职教研工作者在开展选题立项工作之时,对所确定的研究方向以及初步拟定的教研命题可自我询问并依次回答“这是什么”、“这是干什么用的”、“它的成本多少”和“它的价值多少”等问题,同时运用信息收集的理论,对该教研项目进行反复论证:本项研究成果在本校本专业教育教学范围内有什么价值,在学校总体工作范围内有什么价值,在本地区职业教育教学领域范围内有什么价值,与该教育教学领域学术前沿同类研究项目相比较有什么价值……通过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平台逐次对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评估观照,开展成本和价值的核算,进行功能分析,从中不断挖掘该教研课题的创新点和应用性,在此基础上调整教研方向和教研命题,在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确定教改研究的对象、功能和主要内容,有助于教研团队明确教研立项的价值取向,提升立项工作的针对性,减少教研立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效避免重复建设或低水平建设。

2有利于优化教研课题的替代方案,提升立项工作的品质和可操作性

中职教研工作者对初步拟定的项目实施方案(初稿)可继续自我询问并依次回答下列问题:“有其他方法能实现这个功能吗?”、“新的方案成本多少?功能如何?”、“新的方案能满足要求吗?”。在进一步明确对象功能、理清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提出项目研究的改进方案,对改进方案与项目实施方案(初稿)进行优缺点比较、分析和评价,依照节省成本的潜力及功能的改善做评估排序,在此基础上形成替代方案。替代方案一般选择排序最前即节省成本潜力最大、功能改善最完善的改进方案,或是在整合改进方案与项目实施方案(初稿)的基础上完成。经过优化后的项目实施方案(定稿)与项目实施方案(初稿)相比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强、性价比高、资源共享最大化的特点,能够更有力地推动中职校本教研工作顺利开展。

3有利于中职校本教研工作者进一步把握教研课题的生命周期,推动该项目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一般工程的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营运、维修和汰旧换新等阶段,教研课题也不例外,项目研究成果同样存在着规划、设计(或开发)、实施、维护和汰旧换新等阶段。中职校本教研活动与其它教研活动相比,最突出的特征为校本性,即课题源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问题。研究的结果直接作用于改进本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正因为校本性是中职校本教研工作的最大特征,所以中职校本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和生命周期也因此受到了一定局限:相对于中职教育事业整体而言,每个校本教研课题所取得的成果都是阶段性、区域范围内的成果,指望通过一项校本教研成果的成功研发从而根本解决困扰一所中职学校乃至我国中职教育事业长期存在的教育问题,这是一种理想化、功利化但脱离现实的想法,中职校本教研成果无法也不应承载过多的社会功能。中职校本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即一届全日制普通中职生的培养周期,否则就有可能因为教育政策、学校办学条件等教育环境的变化失去校本教研项目特有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因此在中职教研立项阶段应该建立起统筹观、全局观、系统观,注重项目研究的延伸性、层递性和前瞻性。既要抛弃“教研是教育专家的事情”、“教研会分散工作精力”的畏难思想,又要抛弃“教研是副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年纪大了,职称够了,教研没用了”的保守思想,而要建立起与时俱进的思维,善于从正在开展或已经结题的教研活动当中发掘新问题,开展延伸性、拓展性研究;或是根据形势、环境、条件的变化对教研成果产生的影响,开展完善性研究。

现阶段,在中职教改领域运用价值工程理论指导教改活动的开展尚未形成完全成熟的经验和固有模式。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特定的功能价值,同时都有它的成本与耗费,因而可以进行价值分析。这就需要我们中职教育者对“工程”的内涵进行扩展,运用价值分析的思维对教研教改项目的价值特性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总结出适用于中职教改工作的方式方法,从而进一步扩展价值工程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