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长对孩子说的话范文

家长对孩子说的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长对孩子说的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长对孩子说的话

第1篇:家长对孩子说的话范文

六一儿童节对说孩子的话【热门篇】1) 花蕾是你的年华,包在丛丛的绿叶之间;春天是你的节日,歌声装满了你的书卷;繁华是你的等待,五彩斑烂的梦想随你实现。六一儿童节,愿快乐为你呈现!

2) 百花开放笑声甜,拂面浓馥六月天。对对白鸭游碧水,双双木桨荡画船。嫦娥羡慕儿童节,织女思凡懒做仙。敢问瑶台谁是主?新蕾初绽正童年。六一欢开颜!

3) 人人都是儿童。儿童属于你,儿童属于我,儿童属于他,儿童属于我们大家。六一儿童节来啦,祝福你,祝福我,祝福他,祝福我们大家!六一儿童节祝福语

4) 唉哟,我的妈也,今天差点闹笑话了,你不知道嗷,不晓得咋的,裤裆破了,路上一大妈指着说,这么大人了,怎么不注意,我赶紧说嗷,谁叫今天是六一呢~

5) 儿童节了,祝你像儿童一样活泼可爱,像儿童一样诚实善良,像儿童一样纯真好奇,像儿童一样天天向上。但是不能淘气,更不准夜里尿炕!六一节快乐!

6) 六一是告诉人生六个一:一副好身体,一个好家庭,一份好事业,一世好心情,一圈好朋友,一生好运气!愿你一生拥有六个一!祝“六一”快乐!

7) 今天发短信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锻炼指法,二是联络感情。现在我很负责的告诉你:六一到了,一定要开心!另外送句有技术含量的话:天天向上!

8) 心愿是风,快乐是帆,祝福是船。心愿的风,吹着快乐的帆,载着对小朋友祝福的船,漂向快乐的你,轻轻地问候:六一节快乐!

9) 你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财富。--祝儿童节快乐!

10) 祝小朋友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11) 儿童节快乐!愿你永远拥有一颗童心,天天笑哈哈.

12) 祝“六一”儿童节快乐!小朋友天天快乐!!!

13) 宏伟理想鼓斗志,幼小心灵开红花!

14) 祖国花朵,满园向阳花;未来主人,一代接班人!

15) 儿童节快乐!愿你永远拥有一颗童心,天天笑哈哈.

六一儿童节对说孩子的话【精选篇】1)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哦! 别忘了也让自己过一个快乐的节日!

2) 好好学习,立凌云志,当一代新人;天天向上,做栋梁材,创千秋大业。

3) 祝小朋友节日快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个儿象个模特。

4) 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5) 祝小朋友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6) 一儿童节到了,祝你成绩飞快提高,期末考考全校第一!

7) 儿童节快乐!祝你在今年的儿童节里快快乐乐,健健康康。更增一岁!

8) 未来的花朵,祝你节日快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快快长大,个儿象个模特。

9) 儿童节快乐,永远童真的你!愿你永远保持一颗童心。

10) 童心是最纯洁的,而六一儿童节则是最纯洁的节日,愿你在这最纯洁的节日中,过着最纯洁的一天!六一Happe!

11) 春天是你的童年;鲜花是你的笑脸。你把老师的教诲象红领巾戴在胸前,你把妈妈的唠叨藏在书包里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写着祝愿,祝你儿童节快乐平安!

12) 生生不息,永不停息,年年不息,岁岁不息,儿童是最珍贵的天然资源,儿童是最丰富的物资财产,儿童是希望,儿童是梦想,儿童节快乐。

13) 童年是最美妙的,充满自信;童年是最开心的,无忧无虑。童年是花朵,童年是种子,充满生机,富有活力,追忆童年,回味童年,快乐儿童节!

14) 日子把风霜刻在脸上,岁月把回忆印在心头。但童心是一种心态,即使岁月蹉跎,时光荏苒,珍惜它,爱惜它,你将年轻永驻,六一儿童节,记得保持童心!

15) 人人都是儿童。儿童属于你,儿童属于我,儿童属于他,儿童属于我们大家。六一儿童节来啦,祝福你,祝福我,祝福他,祝福我们大家!

六一儿童节对说孩子的话【经典篇】1) 童年,可能是傻傻的,但是很开心;可能是呆呆的,但是很快乐;可能是淘气的,很活泼,可能是安静的,但是很自由。儿童节到了,祝你快乐开心哦!

2) 通知:明天是儿童节了,预祝你节日快乐!凭此条短信可去幼儿园领取棒棒糖一个,擦鼻涕巾一块,开档裤一条,尿不湿一包,转发者可得小红花一朵哦!

3) 通知:明天是儿童节,儿童乐园为童心未泯的朋友们免费开放一天,里面有平安海盗船,快乐淘气堡,幸福碰碰车,凭此短信即可入园,预祝大家儿童节快乐!儿童节恋爱短信

4) 通知:六一儿童节,所有像你这样的可爱小孩,都可以获得棒棒糖一颗,鼻涕手帕一枚,尿不湿一张。希望你们互相转告,如不听话,让你PP开花!

5) 听着,我要抢劫你!我要盗窃你!我要让你生气!我要抢走你的恼气,盗走你的丧气,我要让你生出喜气,生出财气,生出运气,生出好福气!儿童节快乐!

6) 听说你很萌很天真,儿童节该过还得过,在此预祝你:快乐像雪球越滚越大,烦恼像雪糕越吃越少,收入像风筝越飞越高,生活像糖果越嚼越有味!

7) 天真浪漫的童年,两小无猜的场面,无忧无虑生活,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我们得到很多:梦想的实现,愿望的成真,思想在成熟。儿童节,祝你童心永驻!

8) 天真烂漫是你的标志,率真可爱是你的天性,聪明伶俐是你的特征,童言无忌令你畅所欲言,古灵精怪使你惹人喜爱,六一儿童节,祝你节日快乐,百事可乐!

9) 天天工作学习,心灵甚是疲惫,要想开心过到老,保持童心很重要,六一节是全世界的,是每个追求和珍惜快乐的人的。祝你儿童节快乐,天天开心!

10) 天上最美是明月,人间最美是童年。童年是首歌,绕梁三日;童年是朵花,娇艳灿烂;童年是个梦,回味无穷;童年是块玉,熠熠生辉。祝儿童节快乐!

11) 青春是人生的希望,但年岁才能增长智慧。

12) 人人都是儿童。儿童属于你,儿童属于我,儿童属于他,儿童属于我们大家。六一儿童节来啦,祝福你,祝福我,祝福他,祝福我们大家。

13) 日子把风霜刻在脸上,岁月把回忆印在心头。但童心是一种心态,即使岁月蹉跎,时光荏苒,珍惜它,爱惜它,你将年轻永驻,六一儿童节,记得保持童心。

14) 室里的花草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不要在你父兄的帐篷里沉睡,时代在前进。紧跟它向前吧!

15) 树叶因风而动,雏苗因土而长,瀑布因流而成,天空因鸟儿而生动,海洋因珊瑚而神秘,沙漠因绿洲而有生气,生活因年轻而美丽!祝儿童节快乐!天天开心!

16) 童年是最美妙的,充满自信;童年是最开心的,无忧无虑。童年是花朵,童年是种子,充满生机,富有活力,追忆童年,回味童年,快乐儿童节! 我感谢上帝让我拥有你,我的孩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祝福你。

17) 小大人们祝你们节日愉快,智慧与年龄一同增长。

18) 小朋友们最高兴的日子就是今天,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学习进步。

第2篇:家长对孩子说的话范文

为什么书上给出的方法多如牛毛,我们还是经常无计可施?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孩子,是鲜活的生命体。生命有两个特征:独一无二,发展变化。正因为独一无二,所以别人的教育方法是无法照搬的,只能借鉴。所以说,我们并不缺乏教育的方法,我们缺乏的是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我经常看到诸如《怎样与孩子说话100句》之类的书,通常翻过之后一句都记不住,因为那是作者对自己孩子说的话,体现着他的价值观、教育观和生活智慧。我们每天要对孩子说的话不知有多少,即使学了100句,遇到其它的问题说的还是自己的话。而且每个家庭都有自己延续的教育套路,突然学了别人的招数,用起来也未必能得心应手。

这并不是说家庭教育书籍有什么问题,书上的道理没错,但真正实施起来却不容易。比如,一本书上这么教家长:如果你今天在单位工作不太顺心,下班回到家又有一大堆家务等着你,你看到15岁的女儿在玩手机,应该这么说:“妈妈今天上班有些不开心,很累,我到房间里休息一会,你先帮妈妈洗一下菜。”书上的方法肯定是正确的,但我们做得到吗?我们可能会发一大通牢骚:你知道我上班多辛苦吗?养你这么大也不会帮我做一点事,整天就知道玩手机,也不好好学习……这就是问题所在。很多教育书籍比较适合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家长衣食无忧,心理健康,夫妻关系好,足够重视教育,并有时间和耐心陪孩子。而现实中大部分家长要面临生存的压力,带着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和烙印,很难照搬那些正确的书上教的方法去面对孩子的问题。所以看书看什么?要看书里的教育理论,然后与实际结合,力争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个性化解决之道。

在看书学习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家长要先审视自己的心态。在实际的家庭教育研究中我发现,很多家长提出的孩子的问题并非来自于孩子本身,而恰恰是来自家长的心态。从家长心态的角度来看,孩子的问题可以分为下面三类:

属于成长中的正常过程。比如小学低年级孩子的学习问题很多,是因为孩子的心智发展还没跟上,长大了会自然消失。青春期的某些问题也是暂时的,那些成长的烦恼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消失。

实质上体现了家长的焦虑。家长的焦虑来自几个方面:社会不公带来的不安全感(觉得读书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与别人孩子比较造成的压力(自己孩子不如别人就觉得是问题)、生存的压力和原生家庭带来的性格问题导致的心理紧张(把孩子正常的事都当成问题)。

孩子的确有些“与众不同”。其中还分两个情况:有些只是个性的问题,比如孩子内向,内向是个性而不算问题;有些确实是问题,这就要分析相对于孩子目前的年龄,这个问题可以改变吗?比如一个19岁女孩的家长跟我说孩子生活中很马虎。我说:你应该也做过很多努力去改变她了吧?她承认,并说没有效果。我说:19年养成的习惯是比较难改变的,除非她自愿地改变,你就留待今后的生活去改变她吧。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长的许多困惑就来自于努力改变无法改变的问题,导致自己和孩子都很焦虑。我认为解决问题不外乎两点:接受难以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而对于那些可以改变的问题,找到方法不会太困难。

第3篇:家长对孩子说的话范文

极小的事,却让女儿的心泛起了波澜。我知道,这年头,孩子对家长不恭的现象并不鲜见。不过,面对女儿不解的表情,我还是装作很惊讶的样子看着她,问道:“不会吧,那么严重?”“真的,因为她妈妈告诉她,现在没工夫听她说话,有什么事回来再说。她还说,她妈妈经常这样跟她说话,所以她很伤心。”

女儿困惑的眼神、急急的话语,让我突然想起,平日里我们常说的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是不是从家长不愿意倾听孩子心声的那一天就开始了?

我常常看到,一些家长在孩子主动跟他们说话时,只顾盯着报纸或电视随便地应付几句;也常常看到,一些家长总在孩子面前说自己很忙,没闲工夫跟孩子交流。我常常听到,一些孩子抱怨自己的父母,说他们“什么事也不给我讲明白,光说自己想说的话,我想说的话,他们都不听”;也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无奈地叹息,说孩子“有什么话也不跟我们说,我们说什么他也不入耳”。如此,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否静心想过,这种种无奈,在我们第一次拒绝倾听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其实,学会倾听,是父母了解孩子最有效的途径。作为家长,真的很有必要“浪费”一点时间来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因为,孩子对你的信任感越深,就越会乐意向你袒露内心世界,让你感受到他对事物、对世界的看法和感觉。

学会倾听是一门艺术。父母的倾听,不光是听孩子讲话,更是一种“交心”。在倾听中,一定要让孩子感到,你正在听他说话。当孩子开口向你讲话时,无论多忙,都要记得提醒自己,停下手中的事,转向孩子,与孩子保持目光接触,并仔细地听他说话。同时,还可以通过点头或不时的询问,来显示你在听他说话。家长如果在某一重要原则上表示不同意孩子的看法,应在倾听结束后告诉他并说出理由。

与孩子谈话,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导孩子的机会;放下手中的事倾听孩子的心声,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自己所有的事都告诉我们,因为他能感受到自己对于父母是多么重要,自然也就更愿意把心里话告诉父母。

第4篇:家长对孩子说的话范文

孩子是不是总有说脏话的语言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得看家长做了什么。要想杜绝孩子说脏话,家长要做到:

告诉孩子哪些词是不可以说的

选一些孩子日常可能接触的脏话,让他认识到这些话说出来不好听,会让听他说话的人产生厌恶情绪,是不能随便说出口的。这一点需要所有家庭成员了解并遵守,包括你自己,如果你偶尔会说,那么就别指望孩子不说。

扩大影响

号召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成为合格的长辈,不说脏话,告诉他们孩子说脏话的坏习惯,请他们帮忙在与孩子交流时帮他指出他说脏话了,并教孩子怎么说才合适,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他们。如果你有多个孩子,可以号召老大去引导弟弟妹妹,你会发现老大很乐意,因为他和你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2~4岁的孩子说脏话,别反应过度

小孩子总是喜欢尝试和探索,不断试探底线,也许有时他会不停地重复某句脏话,其实他是想看看你有什么反应,你最好不要有什么反应,假装没听见,孩子自觉没趣,便不会再继续说了。

如果孩子说脏话让你很生气,暴跳如雷,那么你越不让孩子说孩子越会说,你越生气孩子越会认为他说的话威力很大;如果你笑,孩子会认为他说得对,还会继续说下去。保持平静,严肃而清晰地告诉孩子脏话是不可以说的,这样才有可能让孩子停止。

5~6岁的孩子说脏话要具体分析

大点儿的孩子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说脏话,或许是想看看你有什么反应,或者真的是在表达强烈的感情。如果是前者,平静清楚地告诉孩子不可以,如果孩子还要说,那么走到他身边,可以这么跟他说:“我不想和说脏话的人在一起。”然后就离开,别再管他。如果是后者,先安抚下他激动的情绪,稍后等孩子平静下来,再帮助他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你可以这么说:“我刚才说的真的让你很生气,所以你说了脏话,如果你可以礼貌地跟我说,我完全可以和你讨论并作出改进,但是我不希望再听到任何脏话了。”

帮孩子找些合适的词语替代脏话

语言是可以变通的,如果孩子真的有比较强烈的情绪要表达,可以帮助孩子找一些词语句子代替说脏话,既能表达出强烈的情绪,又不失文明,孩子一定会乐意学习的。

评论听到的脏话

第5篇:家长对孩子说的话范文

与孩子说话是艺术,也是技术,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说法,会导致全然不同的结果。比如,同样是劝孩子少玩游戏这件事,妈妈说法不同,孩子听进去的程度也不同。

事例一:

妈妈带着嫌弃的表情和语气对儿子说:“你就知道玩游戏,不知道学习,真是不懂事!去,学习去。”

儿子不满妈妈颐指气使的说教和命令,心里很不快,依然端坐不动。

妈妈见儿子不听话,火了:“我说你听见没有?别玩了,学习去!”

儿子负气离开电脑坐到了写字台前,40分钟过去了,依然不见进入学习状态……

事例二:

妈妈温和地对儿子说:“游戏好玩吧?”

“嗯!”儿子点点头。

“妈妈也喜欢玩游戏。不过玩得时间长了就不好了,视力下降了多麻烦呀!”

儿子笑了。

“而且,玩游戏时间多了,学习时间就少了。老师夸你很聪明,但如果不花时间去学习,聪明就浪费了。”

妈妈说到这里,儿子懂事地说:“妈妈,我知道了。我再玩10分钟就不玩了。”

还不到10分钟,儿子就离开了电脑,去写作业了。

同样是劝孩子别长时间玩游戏而要认真学习的一件事,不同的做法导致了不同的效果。第一位妈妈对孩子进行命令和说教,这种情绪传递了不愉快、紧张、严厉,这与儿子玩游戏时开心放松的感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孩子心目中,妈妈在剥夺自己的快乐,因此,逆反情绪瞬间产生,与妈妈进入了对抗状态。最后,虽然妈妈强行阻止了孩子玩游戏,但是,被负面情绪淹没的孩子,根本没有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妈妈没有达到让孩子好好学习的目的。

而第二位妈妈首先表达了共情,说自己也喜欢玩游戏,这让儿子觉得妈妈和自己一样,妈妈理解自己。接下来,妈妈温和的建议,也让孩子觉得妈妈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的,自然就容易听得进去。妈妈还趁机鼓励了孩子的学习潜能,激发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孩子很主动地离开了网络,进入了学习状态。

父母应避免的说话误区

误区一:用“嘴”提要求。

“不要看电视了,快点睡觉”“见了人要打招呼,做个懂礼貌的孩子,听到没有”“要讲卫生,东西不要乱放”……很多家长总喜欢通过提要求来让孩子不断地建立好习惯,改掉坏习惯,但实际上,对于12岁以下的孩子来讲,父母有什么样的行为,会成为孩子最直接的学习榜样,孩子通过模仿习得父母相应的行为。如果家长不能做出榜样,要求是很难奏效的。

家长希望孩子建立一个习惯时,应该自己先孩子一步开始这个行为。比如说,希望孩子少看电视,家长先要做到少看电视。然后,再把少看电视的好处分享给孩子,孩子就很容易听进去了。

误区二:唠叨地说。

生活中有些父母,特别是妈妈,喜欢唠叨。在妈妈看来,她持续不断地说,是表达对孩子的关心,是对孩子的爱。但是,孩子却感受不到。相反,对孩子的语言刺激过多,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听不进妈妈说的话,从而降低教育效果。

家长抛弃一厢情愿的做法,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对自己的感受,并去调整自己的行为。家长可以问孩子:“妈妈提醒你一遍,你能记住吗?”得到孩子肯定的答复后,家长就要时刻提醒自己避免重复。而对于很多安全、卫生类话题的唠叨,实际上是家长焦虑情绪的体现,并不能真正起到作用。不妨把安全的知识编成童话、歌谣等形式来教给孩子,既让孩子得到了提醒,又避免了孩子因为“烦”而听不进去。

误区三:撒气地说。

有时候,孩子做了错事,家长很生气,于是,便会无所顾忌地批评孩子,有些家长甚至说:“爸爸妈妈为了你这么辛苦,你却总是不懂事,早知道不生你了!”殊不知,这种状态下,家长已经不仅仅是批评孩子,而是在宣泄情绪。这对孩子的心灵是很大的伤害。

有负面情绪时,父母可暂时离开孩子,去做些其他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借此管住自己的嘴巴。等情绪平静后,再教导孩子。

误区四:压制孩子说话的机会。

“错了就是错了,哪来那么多借口?还狡辩!”很多时候,家长急于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允许孩子说话。也有一些家长,给孩子讲起道理来滔滔不绝,却很少给孩子说话的机会。然而,就算孩子犯了错,他也希望表达自己委屈惭愧的情绪。家长强行将孩子的话压制下去,时间久了,孩子不但不愿意听父母说话,也不愿意将真实的想法告诉父母了。

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耐心倾听孩子的理由,在表示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此一来,父母的建议孩子才愿意接受,心里话才愿意告诉爸爸妈妈。

这样说,

话才能进到孩子的心窝

1.小声批评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父母高声责备会让他们觉得没面子,如果有外人在场,孩子就更难堪了。如果家长能够压低声音对孩子进行批评,反倒更容易引起孩子重视。有一个妈妈带着女儿去出席宴会,开始时女儿吃饭很不规矩,常常伸手去夹远处的菜。这位妈妈只在女儿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女儿就很规矩了,整个餐间,她都只吃妈妈夹到碟子里的菜。

压低声音批评孩子的另一好处就是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而一个自尊心受到尊重和保护的孩子,也更容易进一步建立自尊心。

2.自我袒露

―抚平孩子受伤的心。

对于闯下的“祸”,即使没有遭到父母的批评,孩子心中也会害怕、自责、难过,有些孩子会用摔东西、哭闹来释放内心的感受。如果父母此时不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还生硬地责怪孩子的话,很容易给他们的内心造成伤害,甚至埋下心理伤痕,影响孩子日后的行为。比如说一个小男孩打碎了妈妈心爱的花瓶,单是妈妈那惊愕惋惜的表情,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刺激了。这个时候,父母最好的做法是告诉孩子,自己曾经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同时告诉孩子,自己是如何避免再次犯错的。孩子一旦觉得父母也曾有过这样的错误时,内心的负疚、恐慌等感觉就会大大降低,也容易从错误中总结经验了。

3.大声赞扬

―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被当众表扬,总会让人觉得很有面子,让人更自信、更有成就感和价值感,对于成人如此,对于孩子更是如此。父母在别人面前大声赞扬孩子,还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以自己为荣的,从而信心倍增。

另外,赞扬也要及时,否则,孩子相应的积极行为就很可能会逐渐消退,甚至再也没有热情去做这件事。

4.“不信你试试看”

―说服孩子的心。

5岁的彤彤在妈妈收拾衣服的时候,看到了裙子非要穿,当时已经是冬天,妈妈不同意彤彤穿,彤彤却偏要穿,母女俩争执起来。爸爸见状,对妈妈使了个眼色,让彤彤穿上裙子,领着彤彤到外面楼道里站了两分钟,彤彤马上就喊冷了,回到家乖乖地把裙子脱下来交给了妈妈。

很多时候,如果父母只是强制孩子去做或不去做某事,孩子并不能领会父母的心思。相反,在可控的安全范围内,给孩子尝试的自由,孩子就会进一步知道父母是为自己好,父母再提出的建议孩子也就更容易接受了。

5.感兴趣的话题

―打开孩子的心。

有些孩子在父母看来是“闷葫芦”,很少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这样的孩子一般与人交流会有障碍,或者是表达能力欠佳。

第6篇:家长对孩子说的话范文

正常儿童的语言发展必然是先有理解,后有语言。理解的程度也有讲究,正常儿童从基本上能理解成人所说的话,过渡到自己开口说话,一般需要3~4个月的时间,有的则会更长些。如果儿童仅仅是部分理解成人说的话,那么,他距离自己开口说话还要有相当一段时间。

那么,为什么孩子的理解会先于说话呢?这与大脑的功能有关。当儿童在听父母说"眼睛"一词而作出的反应时,这意味着儿童是在父母的提醒下(说出"眼睛"),回忆起声音和眼睛的条件联系,但一开始口腔运动、发声器官还不具备说出这两个字的能力。当儿童在日复一日的强化中牢牢地建立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并且发声器官已具备说话的生理基础时,孩子终会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说出"眼睛"这个词语。

对于这些孩子的语言干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孩子建立词汇与实物或词汇与动作之间的联系。选择的词汇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偏向名词一类的,如称呼、人体五官、食品、衣物等等。

2.教孩子交流的基本形式。语言是交流的手段。交流能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传递各种信息。只懂不说的孩子难以向外界精确地传达自己的需求、愿望及感受,也难以让外界知道他是否完全理解了较抽象语言信息的全部含义。因此,父母要教孩子学会交流,最初可在游戏中用轮流的方法,如轮流扔球、吹泡泡、推小汽车等,在一动一静的玩和等待中,使孩子懂得交流的互动性,并且体会到其中的欢快,这一点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此基础上,逐渐延伸到用语言和外界沟通。

3."轰炸"所教的词汇。在教孩子说某一个词汇如"车车"时,要突出"车车"这个叠词,尽量在句子中多次重复这两个字,如"车车开了","车车是绿色的","宝宝去公园乘车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轰炸",以此达到强化的目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把"车车"保存在长时记忆的仓库里经久不忘,再看到车时,无需大人提示,孩子的小嘴就能自发地用这两个字表达,这就是"轰炸"的效果和意义所在。

有的家长也一直在教孩子说话,但是,由于方法不对头,比如说,教孩子时用的句子较长,而且句子与句子之间又没有特定的重复词汇,结果是劳而无功,于事无补。

4.要符合孩子的发育水平。儿童语言发育有一定的规律,先是说一个字,然后是重复这个字的叠词,接着是两个不同字的词语,当词语累积达到50个以上的数量时,就出现了短句。以后,句子的长度不断增加,儿童会用句子讲故事、叙述事物,与他人交流。

如果家长在教孩子时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水平,可能造成孩子紧张,父母失望。当发现你的孩子迟迟不肯开口时,你可以考虑请专业人员评价孩子的语言发育水平,有的放矢地教孩子,这样才容易收到成效。

第7篇:家长对孩子说的话范文

关键词: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纠正

现今,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作为家庭唯一的孩子,难免会得到家长的宠溺和纵容,而这往往也正是孩子形成不良行为习惯的温床。这些不良行为习惯若没有及时纠正,将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日趋严重,极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找准原因:

任何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都有其形成的原因,要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就要找准原因。首先应当从幼儿的行为细节发现不良习惯形成的根源。例如,许多幼儿都存在任性的习惯,具体表现为以自己为中心,不听教师的话,稍有不顺就大发脾气等。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些孩子都是在家被父母和长辈宠坏了,他们对孩子的需求有求必应,时间一长,也就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当然,也有些是孩子心理上的问题,例如,有的幼儿患有自闭症,与其他的小朋友都玩不起来,这与孩子平时与人缺少沟通有关。以说谎为例,有的孩子说谎之后并不会感到紧张、内疚或恐惧,这是由于孩子的认知能力低,将幻想与现实混淆而造成的无意说谎。因此,教师有必要分清孩子说谎的真正原因,以免错怪了孩子,对他们的内心造成伤害。

对症下药:

找到了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就能对症下药,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首先,教师应在课堂中妥善处理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例如,有的孩子在玩游戏时表现出明显的攻击性,教师应当及时制止,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对其进行疏导。其次,教师还要配合家长共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要让家长明白孩子身上存在哪些不良习惯以及形成原因,当家长了解到这些行为习惯的危害之后,一定会乐于配合教师共同帮孩子纠正。例如,孩子说谎有可能是在大人的影响下学会的,也有可能是害怕自己说了真话之后被父母批评打骂而说的,如果家长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那教师做出的努力多半要白费。

幼儿就像早上五六点钟的太阳,他们还有着美好的未来,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课堂下,与家长共同携手,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丁燕.对纠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具体教学方法的探讨[J].文理导航,2011(12).

第8篇:家长对孩子说的话范文

以前的家长会都是向家长通报学生的学习情况,纪律情况,如果班里出现了大的纪律问题,还要向家长通报。因而,学生都不想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在校表现,不想让家长来参加家长会,有的家长来了,在家长会上,老师苦口婆心地说了一大通,但效果往往不显著。我经过长期的观察与思考,以及与同事们的共同研讨下,我发现家长会效果不显著的一个原因就是家长会没有学生的参与。为了提高家长会的效果,我设计了由学生来主持,学生参与的“真诚沟通,从心开始”的家长会。我的目的是想通过这次家长会给家长和学生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让学生把平时想说又没有机会说的话,说给爸爸妈妈听。同时,也让学生听一听父母的心声,从而,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目的。准备:

每位学生写一封给爸爸妈妈的信,主题是“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由于时间有限,事先让班委会成员筛选出5~6封信,这些准备工作先不要让家长知道。让每一位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也想好一句最想和孩子说的话。班级为每一位家长准备一个纸杯,在家长会进行过程中,让学生给家长沏茶、献茶。我选择了《一封家书》作为这次家长会的主题曲。在家长会的中间,学生共唱《让爱住我家》。在家长会的结束时,播放孙悦的《感谢》。让班里的板报组成员在前面黑板上写上主题“真诚沟通,从心开始”,在后面黑板上写上“欢迎爸爸妈妈”。

过程:

开家长会时,学生和家长坐在一起。主持人宣布家长会开始,录音机放音乐,学生沏一杯茶水放在父母面前的桌子上。接下来班主任向全体家长汇报班里的情况,各任科教师介绍各科的教学情况。这一切结束后,主持人演唱《一封家书》,紧接着开始家长会的重头戏——学生朗诵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中间穿插同学们共同演唱的《让爱住我家》,然后,每位家长说说自己最想给孩子说的话,家长自由发言。开始,家长还有些拘谨,后来,被家长会[:请记住我站域名/]真诚的气氛所感染,逐渐融入了这个临时组成的集体之中,畅所欲言,真情感人,最后在《感谢》的歌声中,我们结束了这次愉快而有意义的家长会。

效果:

会后,许多家长向我反映,这次家长会对自己的触动很大。通过孩子向自己说的心里话,更加了解孩子心里的真实想法,也体会到了孩子也有自己的烦恼,从而检讨自己在教育方面的失误。学生们也体会到了家长的良苦用心,由此,拉近了学生与家长的心理距离。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不再仅仅是停留在学习上,而是深入到学生们的内心世界。家长理解体谅自己的孩子;同时,孩子也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真正做到了心心相连。通过这次家长会,使学生彻底醒悟了如何来回报自己的父母——那就是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

感受:

在整个家长会的过程中,看着学生与家长的真诚沟通与交流,我万分感动。这次家长会开的很成功!家长们用最真诚、最纯朴话语表达了他们对孩子的爱,表达了他们对孩子的关心,从他们的言语中,孩子们读懂了父母头上那几根稀少的白发,读懂了父母那饱经风霜的面孔,深深的体会到了什么叫爱,什么叫付出。通过这次家长会,拆掉了阻隔他们心灵之间已久的一堵无形墙,使他们之间彼此心心相连。是的,父母与孩子之间需要心与心的交流沟通,学生、家长、老师之间又何尝不是呢?当《感谢》在教室响起的时候,我的眼圈红了。我感谢这些纯真的学生,感谢这些善良纯朴的家长,感谢他们带给我的这份感动!

真诚沟通,从心开始,愿我们在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爱的天空下,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去奋斗!

附学生感言:

回想起我们用心编排的家长会的全过程,我感触很深.。当听着同学们的心声,听着同学们一口气把心里话说出来,听着父母亲发自内心的声音,我思索着、沉思着``````

多年来的奋斗与拼搏,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的劳作;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节俭,为的只是儿女们的吃饱穿暖,为的只是儿女们未来的幸福,这是多么感人至深的举动,多么震撼人心的创举,谁又有什么理由不黯然泪下呢?

家长会以前在我心中是一个可怕的名词,可经过这一次后终于明白了一些事情。

以前开家长会总是怕成绩差,使父母伤心生气,可事实并非如此,在这次家长会中,母亲看到了我的成绩,她脸上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笑容,可我知道母亲心中的苦闷、失望和对我的绝望。但是,母亲并没我想象的那样做,而只是说:“一次的失败,谈不上什么失败。在同一个地方拌倒两次才是真正的失败,希望你能再努力起来。”听到这些话,我很欣慰,很震撼。当时心中感到一股暖流滚滚而来,大脑中闪现出一个念头:一年后的高考,我一定要捧着鲜红的录取通知书来报答您。

听到这么多父母的讲话,我终于明白了父母心中的想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个家长的期望,他们这了这个目标而督促我们好好学习。而我们呢?是否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了呢?当面对父母的善意的批评,我们是否又理解了呢?当面对父母的关怀和爱护,我们是否又重新振作,向着新目标奋斗了呢?想到这些,我揪心自问:“你做到了吗?”答案是肯定的——没有。想到这儿,我不敢再想了,泪水已打湿了双眼。

爸爸妈妈及老师借此我想对您说:“请你们再给我一次机会,再相信我一次,我会尽全力去学习,去拼搏,不会再让你们失望,再让你们伤心;最后再向您道一声您辛苦了。”

我以后会为目标冲刺,并打算在下面的日子里如何去学习:别人吃饭慢,我以最快的速度吃完;别人睡觉早,我会抓住熄灯前的每一秒;以前考试抄过,在以后每次考试中绝不抄袭,考出真实的成绩,考出优异的成绩。请父母相信我吧!

04级数控(3)班李凤翔

家长感言:

12月23日,高二全体对口班召开了家长会,家长会前学校发了 邀请函,并且女儿反复叮嘱我:“您一定要去开家长会”,所以,我已经感到这次家长会的重要。

回想起那次家长会,对我的触动还是颇深的。

开会那天,“真诚沟通,从心开始”几个大字赫然写在黑板上,后面黑板上写着“欢迎爸爸妈妈”,顿时有一种温暖的家的感觉。大部分学生家长已经坐在了自己孩子的座位上,孩子坐在旁边。女儿见我进来,笑眯眯的扶我坐下,那天天气很冷,我端起杯子想让坐在身边的女儿喝口水,暖暖手。她笑着摇摇头:“是给您喝的!”,我的心里甜甜的,知道这是老师精心安排的。会议进入“真诚沟通,从心开始”的主题,首先,主持人请大家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烦恼和希望,以及对父母的理解。乍一听,想笑——每个孩子都是大人似的,说话挺有意思。后来笑不出来了,有的孩子说:“希望爸爸妈妈忙里偷闲抽出时间陪陪我”;有的孩子说:“考试成绩不好,请爸爸妈妈不要责怪我”;有的孩子说:“爸爸妈妈多注意身体,女儿理解您挣钱的辛苦。”听着孩子的心里话,我开始反省自己。过后,主持人请家长针对孩子们的心里真心地讲句话。起初,家长们有些拘谨,可孩子们的纯真热情感染了家长,家长才开始热烈发言,当时的场面太感人了。

说来惭愧,我虽然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但由于平时太忙,在孩子教育上有时缺乏足够的耐心,没有与孩子更多的交流与沟通。“真诚沟通,从心开始”家长会触动了我,我不由得站了起来,面对全班家长由衷地说了句话:“咱也是种地人,都知道为了孩子,辛辛苦苦一辈子也不容易。孩子现在长大了,懂事了,知道体谅父母了,我感到十分的欣慰。我作为一位父亲也倍感惭愧,给了孩子不少生活上的压力。今后,我会加以改正,希望在座的家长都能改变一下自己对孩子的态度,我们应该理解他们,和他们心对心的去交流。其实孩子们心里有是非标准,只是有时自觉性有点差,把握不住自己罢了,需要我们耐心对待。”

第9篇:家长对孩子说的话范文

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初春,在阳光明媚的小区游戏场上,聚集了几个四五岁的孩子在跳绳,而孩子们的家长则在不远处晒着太阳,聊着家常。

这时,4岁的芸芸跑过来找妈妈,她带着告状的口气说:“妈妈,小丽不让我玩跳绳。”芸芸的妈妈听后,慈爱地说:“孩子,没关系的,你去和小丽好好商量一下好吗?”芸芸听了妈妈的话,转身一边跑一边高声喊道:“小丽,我妈妈说让我玩一会儿!”很明显,芸芸没有按照妈妈的意思去做。不一会儿,她就红着眼睛、噘着小嘴又来找妈妈了,委屈地说:“小丽还是不让我玩跳绳。”说着,芸芸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妈妈一边帮芸芸擦眼泪,一边耐心地说:“孩子,刚才你是用商量的口气和小丽说的吗?我看不是。如果我是小丽,听了你的话我心里也会不愉快,怎么可能同意和你玩儿呢?你说对吗?”芸芸点点头。妈妈又继续说道:“芸芸,你这次试着用商量的口气再和小丽去说说好吗?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和小丽协商好的,对吗?”这次,芸芸来到小丽身旁,一声不吭地看着她们玩儿。不一会儿,当小丽停下来休息时,芸芸用很平和、很友好的口气对小丽说:“我能玩儿一下吗?就一下,好吗?”小丽看了看芸芸,递过跳绳,说:“你可以玩儿一分钟。”芸芸高兴地接过跳绳说:“我玩儿一分钟,然后就给你玩儿。”小丽点点头,说:“可以,我们轮着玩儿。”这样,两个孩子在友好的气氛中一同快乐地玩耍起来。

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和锻炼孩子,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融入社会?上面这个故事就是生存教育的很好实例。

要有意识去

锻炼孩子融入社会的能力

目前,儿童约占我国人口的1/4,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尤其是城市中的儿童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出生到进入幼儿园之前,几乎都局限在与家人之间的横向交往。但当孩子们进入幼儿园之后,他们就会面临新的挑战,除了与家人之间的横向交往外,还要开始与社会上其他同龄人之间的纵向交往。人是具有社会性的,每一个正常人最终都要融入社会。在孩子还没有正式走入社会之前,家长要有意识地去锻炼、培养孩子们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生存技能,而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融入社会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家长遇到类似芸芸的事情后,往往采取的不是芸芸妈妈的做法。孩子家长一般有4种反应:一是家长拉着孩子的手,带着孩子去交涉,以达成两个孩子在一起好好玩儿的结果;二是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宝宝,算了,我们找个玩具妈妈和你玩儿吧”;三是家长漫不经心地对孩子说:“去,自己解决,小孩之间的事别来烦大人”;四是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批评别人的孩子,“命令”别人的孩子“好好”地跟自己的孩子玩儿。

专家建议

针对家长的不同行为,我们谈几点看法。

1.家长替代型。在家长拉着自己的孩子去与其他孩子“交涉”时,无意中剥夺了孩子锻炼交往能力的机会。这会使得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依赖心理,严重的会让孩子因缺少人际交往的锻炼而成为难于融入社会的人。

2.注意力转移型。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相处受委屈,但自己又不愿意去“招惹”孩子之间的“是非”,于是就用其他的玩具或游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种方式要比“家长替代型”好一些,因为这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启发孩子,让他们知道,矛盾是可以避免的。但最终的结果,仍是使孩子错过了锻炼机会,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不敢直面挑战,一味逃避矛盾的懦弱性格。

3.忽略型。这类家长以为,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不过是“小孩子的游戏”,应该任其自生自灭,家长根本不必去过问。比起前两种家长而言,“忽略型”似乎更有利于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正常发展。但在有些时候,家长还是有必要给孩子一些适当的引导和鼓励,这会使孩子更好地养成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有利于孩子将来以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去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