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尊师重教的名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正如一代伟人恩格斯所说的“尊师重教是一个民族强大的表现。”如果没有老师对文明的继承和传播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就不可能培育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由此可见,民族的复兴与教育事业息息相关,而教育事业中教师是功不可没的。在教师岗位上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一生平凡,一世艰辛,但他们却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在他们手里握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而我们就是那颗希望的种子,在老师的手心里正在茁壮地成长着……为了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培养广大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组织这次“老师,托起太阳的人”主题活动。活动安排:1、采访老师,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写好采访稿。
2、做一天小老师,体验老师工作的辛苦,记好工作日记。
3、查找资料,了解名人成长经历中老师的引导和帮助,记录和摘抄,并且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4、查找名人尊师的故事、尊师敬师名言警句等,摘抄。
5、了解“教师节”的由来。
6、出“老师,托起太阳的人”的主题墙报。
7、组织主题画、手抄报展示活动。
8、给老师写一封表露自己感激之情的亲笔信。
9、早上见到老师时送上一声亲切的问候。
10、一份自己决心改正缺点追求上进的日程表。
11、“教师节”时给老师一份问候,推荐几种方式:
1)给老师发一封庆祝教师节的电子邮件;
2)自己制作一个贺卡,送给老师;或到商店买一张贺卡,悄悄放在老师的办公桌上;
3)给老师画一幅铅笔画,再加上一行深情的问候或写首抒情诗;
4)当老师走进教室时,能看到黑板上写的祝教师节快乐的话;
5)以全班同学的名义,在老师的讲台上放一束鲜花;
6)帮老师把自行车的气打足或给老师买一包润喉糖,让老师保护好嗓子。
12、以“我的老师”为题举行征文活动,队员们把对老师的理解、尊敬、赞颂,用文字表达出来。
13、“教师节”召开主题班队会,庆祝老师的节日。
附:
老师,托起太阳的人
——×年×班庆祝“教师节”联欢会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2、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
3、祝贺老师的节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选报节目,编排联欢会程序,编写主持人串词;
!2、选择主持人,主持人背诵串词;
3、排练节目,准备道具;
4、磁带、录音机、多媒体等;
5、布置会场,邀请任课老师参加联欢会。
活动过程:
(班会在晚上召开,熄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响起,整个教室忽然亮起来,同学每人手中一支点燃的红烛。几位主持人一起手持点燃的红烛走到前面。)
甲:老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老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
乙:噢老师,您是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已经泛起了霜花。
丙:噢老师,您是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脸颊印着这么多牵挂。
丁:噢妈妈,老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合:老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眼睛为何充满了泪花?妈妈呀,儿女已长大,牵着您的衣襟走过了一个个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们,儿女自有儿女的报答。
×年×班庆祝“教师节”《老师,托起太阳的人》联欢会现在开始。
(手捧鲜艳的康乃馨的同学们跑到老师们面前给老师敬礼、献花。其他同学一起唱《老师礼赞》。)
甲: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你在漫漫的长夜里有伏案的身影,青丝之间增添华发,三尺讲台荡漾着笑声,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你是阳光融化着冷漠的冰雪,你是向导引领我们走出科学的迷宫。
音乐起:小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乙: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每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丙:还记得您课堂上的谆谆教导,也记得您课余和我们一起游戏的轻盈,更记得您带们泛舟南湖时的笑语嫣然。
歌伴舞《让我们荡起双桨》,班主任和同学们一起表演。(同学们坐在小船上的半蹲姿势,边唱边做摇桨的动作,老师站在旁边,也是边唱边做摇桨动作。)
丁:小船儿推开波浪,轻轻飘荡在水中,老师您就是那划船的桨,带着小船驶出港口,向着正确的方向。
配乐诗朗诵《引路人》
甲:是您用一根教鞭导出一条小溪,引领我们找到来时的路。
小品《送礼》(一学生表演小品《送礼》。大意如下:一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却错误认为,给老师送礼就是尊重老师。)
乙:是啊,好好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我们送给您最好的礼物。老师,您是最值得我们尊重的人。
丙:美国作家米切纳拒绝了总统请他去白宫参加高级宴会,为的是去见自己老师,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老师比总统更重要!
(生(1)讲《华罗庚尊师的故事》,生(2)讲《尊师的故事》。)
丁: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也许都记得《程门立雪》的故事吧?古今中外的名人都是这样尊重自己的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甲:是啊,老师,您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今天我要说:“亲爱的老师,您辛苦了!”
乙:您的眼睛在烛光中辉映出一群稚嫩的脸庞,您挥舞的双手,画出一个美丽的世界。站在讲台上,化做一棵树,您就是我们眼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配乐诗朗诵《风景——献给尊敬的人民教师》,伴舞蹈《好大一棵树》。
丙: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老师,我们真诚地祝愿您,亲爱的老师!祝您平安、幸福!
合唱《祝你平安》。
丁:祝您平安,噢,祝您平安,您天天都快乐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相声《老师,我知道你的心》。
甲:我们也知道您的心,您虽是一簇微火,却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三句半《红烛赞》。
乙:老师这么辛苦,老师这样操劳,×××同学要教您一套健脑操,您批作业累了的时候就做一做,您改作文倦了的时候就健健脑,您的健康最重要。
(一同学教《健脑操》)
丙:小时候,我就有个愿望。
丁:是什么愿望啊?
丙:长大了当一名老师。
丁:老师说:“长大后,你就成了我。”
丙:是啊,老师,长大后,我就成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落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女声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生1:我真想,真想送一杯热茶,给您带去温暖。
生2:我真想,真想化作一缕清风,为您吹走疲劳。
生3:对您最好的尊敬,应该是尊重您的劳动,好好学习,听从您的教导。
生4:因为您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
生5:在作业本上批改的每一个标点,
合: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希望啊,老师!
生6: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要说,老师既是我们的导师,又是我们的知心朋友。
生7:亲爱的同学们,你把老师比作什么?
生8:我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生9:我把老师比作小草,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生10:我把老师比作黑夜里的明灯,给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
生11:我把老师比作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滋润着干裂的心田。
生12:找把老师比作一叶小舟,它载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生13:我把老师比作太阳,它让每一颗种子萌发自己的生命。
生14:我把老师比作大地,让每一个希望变成丰硕的果实。
……
甲:老师的工作是神圣的。
乙:老师的工作是伟大的。
合: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教育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才。
校长,首先必须坚持读书学习,用智慧的力量启迪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作为校长除了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作风外,还应当是一个教育专家,因此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还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始终在时代前列,这样才能领导学校不被激烈的竞争淘汰。
假如我是校长,我上任的头一件事就是要把学生的校服改一改。我要重新为学生们量身订做一款更能体现出学生们青春朝气、精神面貌的校服,我相信只要我的学生们穿上我为他们订做的校服后,一定个个都充满活力与智慧,我想我的学生们也一定会喜欢的,穿上了他们认为漂亮的衣服后,他们才会对自己有信心,认为自己是最棒的,才会有努力学习的动力,成功离不开自信,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是十分重要的。
假如我是校长,我会很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他的成绩是好是坏。
假如我是校长,我要把考试规则改一改,当然不是不考试。只是在题目里加一些更贴近大自然,更贴近学生们生活的题目。
假如我是校长,我要让老师们少布置一点作业,多让学生们去阅读课外书,从中吸取许多知识,这是两全其美的办法。我决不会让我的学生整天闷在书堆里,我会带他们去一些地方参观、游览,这样,可以解除学生们对学习的烦恼。
假如我是校长,我会以积极的心态,超前的思考,务实的作风,带着自信去面对工作,带着信任与老师、同学们愉快的相处,带着尊师重教的理念去谱写我人生的新乐章。
校长这个职务既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作为校长就应该对一所学校负责,对老师、学生负责,只靠校长这个权利去管理好学校是不可能的,更多的是要理解老师和学生,关心他们,体贴他们,以人为本,才能管好学校。
一、感恩歌曲,无声熏陶
音乐是充满情感色彩的艺术,能够以其美好的意境、优美的旋律来打动人心,而思想品德课是从学生的情感出发来育人的,因此我们可以将音乐和思想品德课有机结合起来,在思想品德课上播放感恩的歌曲,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潜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合适的教学氛围里,接受无声的感恩教育。如教学八年级上册“天下父母心”的内容时,可以打破常规教学,开一个以“父母情深”为主题的歌曲演唱会。开课伊始,先让学生从收集的感谢父母的歌曲中挑选能够表达父母爱子女的,像《烛光里的妈妈》《心甘情愿》《妈妈的便当菜》等歌曲。在浓浓的歌曲声中,学生感受到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体会到父母的爱是无私而伟大的。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有选择地给学生播放歌曲或MV,像《妈,谢谢你》《妈妈我爱你》《妈妈请你也保重》等,通过无言的熏陶,使学生在享受父母的关爱时,心存感激,进而上升为行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学体验唯有触及了学生内在的精神需要,方可发挥其高度的有效性。实践证明,利用学生对歌曲的浓厚兴趣,能够把感恩教育的教学目标一点点地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学生在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意境,领悟音乐美的同时,能够陶冶情操,增长智慧,启发心智。
二、名言诗句,以理服人
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是人们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以其精炼优美、蕴涵智慧、发人省思等优势,既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又使得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再加上都是名人名言,很有权威性,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因此在感恩教育教学中,可以恰当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心忧天下向往和平》这一课时,开课初我就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有关的名言警句,像“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等。学生面对这些精辟的名句,或齐读,或自读,不知不觉就被名人伟大的胸襟、高尚的情操深深触动,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有时也可以利用名言警句来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例如讲到中学生能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些什么时,可以列举“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等名言。让学生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该胸怀天下,情系祖国,努力学习为祖国做贡献。事实上,在思想品德课上进行感恩教育时,利用确实可以感染学生的情怀,震撼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思想,既可以激励、警示学生,又增加了教师的个人魅力。
三、故事好听,榜样引领
感恩是一种情感,是一种态度,但是它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慢慢引导。在教学中利用初中生喜欢模仿、善于模仿的特点,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这样可以树立感恩的榜样,慢慢渗透学生的心灵。如教学《尊敬我们的老师》这一课时,可以引用、、、等老一辈革命家尊敬教师的故事,也可以播放回母校看望教师,鲁迅探望寿镜吾先生,华罗庚成名不忘恩师等影视短片。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可“教师教我知识、教我做人的道理、教我向上的理想,我应该感激教师,尊敬教师”的观点。名人大家尚且知道感恩回报,尊师重教,作为学生能享受教师的关爱,接受教师传播的知识甘露,就更应该常怀尊师之心,对教师有礼貌,服从教育,努力学习,懂得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懂得感激教师的教育之恩。在具体讲故事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为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名人的往事,把感恩内容所蕴含的感彩熏染得浓重一些,达到以情激情的效果。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教师讲也可以学生讲,还可以组织主题故事会、演讲比赛等。不管什么形式,尽量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情景表演,身临其境
新课程背景下,很多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情景表演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具体到感恩教育,尤其是感激大自然方面,教师更是要用心地设计,把握好情景表演的尺度,使情景表演能够拉近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让学生知道每天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要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和感激之情。如教学《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一课时,编排一个“地球求医记”情境教育活动。让一名学生扮演地球,当他穿着巨大的球状服饰,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学生哄堂大笑。但是,当“地球”向医生哭诉,曾经自己也是英姿勃发的,是人们的各种不良行为使得自己遍体鳞伤时,全体学生寂然无语了。尤其是看到“地球”仰望苍天大声呼救“人类,救救我!也救救你们自己”时,学生被深深震撼了。通过情景表演,学生意识到要学会善待地球,保护环境,感谢大自然无私的赐予,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情景表演以其独特的魅力活化了生活,创设了一定的情绪色彩,使得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引起他们的情感体验,也深深地刺激他们积极思考,触动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同时也让沉闷的思想品德课堂散发出活力,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培养品质的成长乐园。
五、生活实践,知行统一
李淑英
(太原市幼儿师范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4)
摘 要:高一学生在学习《劝学》之后,已经基本形成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框架和思路。《师说》的学习,教师旨在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文笔者分析了教学的过程。
关键词:师说;教学设计;阅读
一、导入设计
(由名人和老师的故事引入(程门立雪),先让学生讲,老师补充,故事略)
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教师受到尊重意味着人们重视教育,人们接受教育就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懂得更多的道理就会重视学习,尊敬老师。那么,是不是历朝历代的学子都尊师重教,求学于师门呢?今天,我们来看看一千多年前的韩愈在他的名篇《师说》中说了些什么。
二、检查预习
指名回答,老师作简单小结。抓住如下中心词:
韩愈 、古文运动 、“说”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为唐宋家之首。
(二)古文运动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三)解题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三、朗读正音,初步感知
1、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其余同学帮助正音。
句读dòu 无长zhǎng无少 或不fǒu焉 近谀yú
郯tán子 苌cháng 弘 老聃dān 蟠pán
经传zhuàn 贻yí之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句读。
3、师生一起朗读品味,总结文言文的基本学法:读通(搬字音、查字音),读懂(搬词义、问老师),耐心(要勇于研究注释),决心(树立学好文言文的决心)。
4、要求学生找出在学习本文之前似乎听说过的出自本文的名言。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四、分析第一自然段
(学习本段可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讲解,主要以学生质疑为主)。
(一)学生齐声朗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三)明确重点文言知识
1、学生提出自习中遇到的疑惑
2、小组之间讨论解疑
3、指名回答,老师适当点拨、补充(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需落实的字词:
学者 师 所以 受业 孰 固 从而 庸 是故
重点强调:
(1)、所以
“所以”是常见的凝固结构,主要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式、手段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等。
……的原因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用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师 名词,老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从而师之”
名词作动词,学习 “吾师道也”
(3)、从而 从,跟从;而,而且,并且
(4)、孰 谁 “孰能无惑”
仔细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重点拓展:判断句、意动用法
(1)、常见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也/……者,……/……者也/……,……)
(2)、用副词“乃” “即” “非”等帮助表示判断。
梁父即项燕。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3)、文言中也有“是”“为”作判断动词的,但较为少见。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 《送杜少府之广陵》)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4)、意动用法:(回忆式引出)
是指用做谓语的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四)把握结构
让学生针对第一段的七句话自编简答题领会文章内容。
要求:(1)要使所问答案与我们划定的课文语句一致;(2)问题要有启示性;(3)题目的文字要简练。
(五)关于能者为师的讨论
作者在本段中总结出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你怎么看待作者提出的观点的?学生自由讨论,结合实例各抒己见。
拓展:1、能者为师(师举例,称学生为“老师”)
2、在现实生活中要养成虚心求教的好习惯(德育教育)
(六)集体背诵第一段。
五、默写段落,加深理解
六、布置作业
反复诵读文章,疏通内容层次
七、板书设计
主板书:
师 说
韩 愈
老师的作用 传道受业解惑
从师的必要 孰能无惑
择师的标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副板书:
知识清单
1、韩愈与古文运动
2、“说”: “解说……的道理”
3、文言知识:
所以 师 从而 孰
意动用法:“以……为……”,“认为……”
判断句 : “乃”、“即”、“非”、“是”、“为”
关键词 教师德性 价值 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Values and Growth of Teachers Virtue
TANG Chao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1517)
Abstract Education is the business related to people, teachers are the main bearers of this undertaking, the teachers and the profound moral realm direct impact on a person, a future of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and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value of virtue, with pace tight times, a multi-pronged build and sublimation teacher of virtue.
Key words teacher virtue; value; growth
从范跑跑到虐童、寻找最美乡村女教师,教师道德不断经受考验与拷问,师德滑坡也成为社会、教育研究者、教师群体所担忧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道德的内隐性与主体性特点限制了外部规制这一常见途径的有效性,那么从“内部”出发就成为提升师德的突破口。德性作为师德的自律层面,正是教师个体对职业道德和有关社会道德的认同、积极内化与自觉践行。因此自律自为的德性可以保障和敦促教师用自身的表现诠释“行为世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德智共长。
1 教师德性的价值
教师德性的价值不但指向教师自身,同时具有正外部性。教师德性指向内部的价值主要是指对教师个体而言所具有的意义,指向外部的价值具体针对学生、学校、社会三方所展示的价值。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1.1 推动教师发展
教师不但是关乎知识的职业,更是关乎道德的职业。教师德性水平首先决定了他们能否顺利进行进入教师队伍,成为教师后德性对他们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首先,高境界的德性推动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保障专业上获得一定的发展;其次,德性较高的教师自律性与自制力必然较强,不但可以减低做出不道德行为的几率,同时能够督促教师进一步修身,使得自己在品行修为上获得提高。专业与品行均获得成长才算是真正的发展,而且良好的品行比高深的专业知识更有价值,能带来更大、更长久地满足和发展。
1.2 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德育
从“性相近,习相远”、“孟母三迁”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和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人的个性差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外部环境影响、后天养成的行为习惯造成的。德育的目的就是使得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行动,并表现出稳定的高尚习性和倾向。教师是德育关键,既直接进行道德教育,又通过自身的言行间接进行德育。墨子认为人性好比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好老师才可能教出好学生。一方面教师通过说教的方式直接传授道德知识、指正学生行为,实现长善救失;另一方面教师是学生的“标杆”,教师以自己的道德行动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从自己身上看到诸如诚实、合作、宽容和共享等品质,学生通过接触、模仿德性高的教师,间接地学会了如何做人。因为高德性的教师更能够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学生同时收获知识和品德。
1.3 有利于提升学校管理效能
有德性的教师会自觉遵守学校教学和其他管理要求,能够主动反思和改进自身的言行,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这样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发出命令与进行监控的反复性少、有的甚至不需要去监督就做得很好,时间成本低,保障了管理效率;同时,有德性的教师不会对学校管理中不合理的地方置之不理,他们会指出不足点并尽可能提出改进建议,这不但避免了对不合理之处后知后觉带来的更大损失,又节省了学校管理搜索、诊断、评估管理问题的经济成本和人力成本,高效率低投入的管理过程势必益于学校管理效能提升。
2 影响教师德性的因素
2.1 外部因素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师职业也源于社会分工,因此教师必然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影响教师德性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教师的人际关系、教师所接受的德育的情况、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与社会期望。
(1)人际关系水平。这里的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因为与教师德性有关的事物集中在工作场所,所以同事的言行表现、与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水平会对教师的德性产生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在教师队伍里也是时有发生的。紧绷的皮筋会松弛,教师长期紧绷的神经也会有松懈的时候,加上不满情绪最易蔓延,这都会对教师德性形成挑战,稍不谨慎就可能拉低教师的德性境界甚至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2)教师德育情况。教师德育情况是指教师在入职前和入职后所接受过的道德教育的情况,这是现阶段教师教育的薄弱环节,师范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其他道德教育不到位、供职的学校也对教师德育这一块的工作重视不足。教师所受的道德教育是教师养成德性的基础,这一环节的薄弱也是导致目前频发的教师不道德行为和现象的重要原因。
(3)社会地位与期望。社会尊师重教的程度以及民众对教师的期望高低也是影响教师德性的一大因素。一是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会增强教师的自尊感和自信心,激发教师自尊自爱、敬业乐业的动机与需要;二是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民众期望会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压力,进而带来做好、做得更好的动力,这样教师会努力提升自身的德性以更好的行动和成绩回应民众的期待与赞许。相反,较低的社会地位、民众对教师模棱两可甚至冷漠的态度会挫伤教师敬业乐教的信心与热情,非但不利于教师德性的成长,还有可能降低现有的德性水准。
2.2 自身因素
(1)教师的自我认识与追求。教师通过对自身的感觉、反思的来进行自我认识,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明确自我追求,即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并不断进行自我调控以接近或实现“理想我” 。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提出了“人啊,认识你自己”的命题,认识自我虽然不易,但是对于教师却格外重要。教师只有清楚地认识自我才能更好地确定自我所追求的目标,一是较高的自我追求与期望作为内部动力持久地推动着教师完善自己,完善自己就必然涉及自己德性方面的内容,而是在自我认识与追求的过程中,教师才会发现本我与超我二者间的差距,为了缩小差距教师会改进自己的言行,这个改进的过程也就是德性成长的过程。(2)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教师怎么理解教师角色,教师入职初衷以及职中认识都会使教师发生变化,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教师德性。如若教师出于兴趣或者志愿入职,把教师职业当成事业、理解为一种“良心活”,那么他会时刻监督自己承担起肩上的使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样教师德性的层次及其提升就不用担心。相反,一个把教师职业仅视为谋生手段,消极地开展工作,那他的德性水平就十分令人担忧。
3 教师德性的成长
既然教师德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职业品质,那么我们通过采取合理的举措,就可能建构接近理想层面的教师德性,提高现有的师德水平。
3.1 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从制度层面考虑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条件和培训体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和管理措施。从实际操作层面考虑主要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两个维度的定义都对教师职业(专业)道德提出了要求。专业化的教师不但应该基本功扎实,专业技能水平高,更应该拥有高境界的思想道德素养,具有专业情操和专业理想,充满教育的激情和使命感。
(1)校长专业化。校长是整个学校的核心,是学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校长的言行会对学校发展和全体师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校长专业化要求校长们既要具有教育专业知识,又要精通管理尤其是学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化的校长可以制定更符合本校特色和教师德性实际的教师职业道德细则,以保证教师基本职业德性的培养。专业化的校长能够巧妙地利用由自身高层次的德性和个人魅力所形成的软压力来驱动教师保持、提高自身德性。专业化的校长可以建立教师道德评价制度,用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2)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构建德性时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源和依据,师德规范的模糊和缺失是造成教师实际道德水平不高、德性不佳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不断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分类、分层出台细化且有针对性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3.2 心理诱导
人是处于一定环境和社会关系之中的,教师也是如此。教师德性的养成和提高,是其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榜样、自我期望都对教师心理产生影响,激发教师道德意识和情感,诱发其道德实践,进而在精神和实践的双重体验下养成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德性境界。教师作为知识型高级人才,拥有更强的自我意识,更注重精神需要的满足和自我实现,因而更可能自己主动追求和构建高德性。教师通过不断的自我剖析、自我反思、自我更新来制定和调整德性构建内容和目标,自律层面的师德随之越铸越高。
3.3 依靠教育实践
(1)教师德育。德性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识别、选择、实践而不断获得的,那就有可能也有必要对教师进行德育。而且对教师进行德育是帮助其又好又快建构德行的有效途径。因为教师德育的内容、形式都是提前设计好的,是学生、教师队伍、学校和社会最希望教师具有的德性,所以对教师进行德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教学活动中激发和践行德性。教师最主要的活动就是教学,为此教师的教学实践成为其构建德性的基本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更直接和大量地接触道德行为,让其更好地感知自己德行的优劣,激发其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进而可能会激发起构建高层次德性的愿望,使其做出超越自己的高德,使得德性自然建构和升华。
育人是教师的职业使命,育好人是教师为伟大的中国梦做的最大努力和贡献。正是由于教师的德性境界直接且深远地影响着一个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所以我们要更加了解它的价值,紧跟时代步伐、多管齐下地构建和升华教师德性。综观现状、放眼未来,推动教师德性成长这一任务迫切且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傅维利.师德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弟子规;小学教育;德育教育
弟子规是宣传学生为人处事,尊师重教,孝敬父母、规范礼仪的一项优秀读物,不仅在小学课堂上是必读的书目之一,而且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华优秀的传统读物中,弟子规仅次于三字经,成为宣扬与倡导优秀礼仪文化与道德品质的重要教材。在现代小学生教育中,积极地开展弟子规的课堂实践,可以使学生们懂得更多的礼仪规则,启蒙养正,成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最佳指引者。在校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弟子规的引导作用,应时刻地督促学生,以弟子规为导向,将弟子规内向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从内部提升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为使学生们成为更具品德,更知礼上进的未来社会接班人而做足准备。弟子规在小学教育中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小学德育文化建设,在构建正常的世界观、价值观方面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一、构建学生良好的礼仪规范
弟子规所倡导的“见师长,把礼行,家来客,莫生冷;进他宅,先敲门;交谈中,注眼神……”等这些的注意事项,是质朴的儒家文化的体现,也是我中华泱泱大国礼仪之邦所倡导的礼仪典范。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和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社会风尚以及道德水准的衡量尺。从古代儒家大师孔子的“人无礼,则无立”近代的“国尚礼则国昌”,乃至今日的“讲文明,树新风”,我们国家对于文明礼仪的追求从未止步。礼仪教育贯穿在中国基础教育的始终,也是小学课程所必修的项目之一。无论是形象礼仪,社交礼仪,还是教育礼仪,都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生产中具备一定的行为规范与标准。无视这个标准与规范的人将会受到世人的鞭笞,而鼓励与倡导这些礼仪风尚的人不仅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尊敬,而且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的认可,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独立的人格
弟子规为小学的品德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教师可与学生之间根据弟子规所概述的内容进行课堂活动,编排经典故事,进行情景再现,设计与组织一些小游戏来涵盖这些必修的教学内容。实际的操作与情景再现,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印象深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弟子规当中对于许多品格的描述仍然深深值得现代学子们颂扬,对于“泛爱众、谨严慎行,信、仁”等的描述无时不刻不在塑造一个品德高尚,人格独立的“君子”形象,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观,使一个人形成独立、自主、自信、恭谦的人格。
三、使学生浸良好的传统文化
有国界的,但传统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其耀眼夺目的精华成为世人所称颂的焦点,也是国人所引以为傲的所在。因此我们要利用好弟子规中所宣传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下一代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洁净、良好的传统文化场所。良好的文化对一个人的广告举止具有一定的塑造作用,因此,弟子规中的许多章节与诗句都值得广大师生们细细揣摩。古典诗词本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诵读古诗词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弟子规类似一把打开的门,将学生带入到我国古典文学的殿堂,其中所蕴含的典故、寓言,以及名言警句,均对个人产生良好的警示与劝慰作用。常读弟子规,可使人激发起对于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整体学生的文化水平。
四、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个人修养
“入则孝,出则弟”,意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则要与人和睦相处,亲如姐弟,待人如兄长般尊敬。这些点滴的教义构成我们出门在外,无处不在的行为准则,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了我们良好的行为品德,也在无形中提升了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对数百十所小学的弟子规教育调查发现,接受弟子规教育的学生在生活与个人习惯上有了明显的改变:家长们普遍反应学生变得更加礼貌了,同辈之间也懂得谦让有礼,互相帮助,吃饭与平时的消费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改观,他们更加节俭有度,珍惜所得。德育教育要从小做起,因此从小学开始实施《弟子规》教育可以使学生们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接受良好的道德与品德教育,从而对小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小学起实施和开展德育教育,弟子规教育教学必不可缺,势在必行。
五、总结
弟子规是我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积累与沉淀,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品德、为人处事、诚信仁爱等品德的宝气,对个人的修养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将弟子规合理地规划到当前教学计划中,充分地认识到弟子规在构建德育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弟子规里的的珍贵品质放大给当代学子,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与崇高的品德。在这个快速而多变的时代,任何的理论观点与文化观念都在进行着激烈的碰撞,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汇,使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必须承认与认可俺家文化的精髓,以开放、平和的姿态迎接外来文化,立足自身,融汇交流,建立起民族文化的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多变的国际形势时,也能够保证我国的国民拥有自主的理念、人格的独立,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弟子规教育在小学的实施与开展,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立与自信,我们必须承认与肯定弟子规在当下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它的正面引导作用,使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与品德得到传承与发扬。
作者:白淑华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文化小学
参考文献:
[1]潘丽萍,让《弟子规》为学生的成长引路导航,2012
一、教师要尊重学生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两大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不能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身子,放低姿态,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选择,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从道德层面上讲,教师尊重学生,体现的是教师的品质;从技术层面讲,教师尊重学生,又是一种伟大的教育智慧,一种能够撼动另一颗心灵的教育艺术。
我们来设想一个情景:看到一个学生把校园内开得最好最大的一朵玫瑰花掐掉拿走,请问你该怎样处理:是严厉批评,然后告诉班主任,还是责成班主任把学生带回班里严肃批评教育?……让我们看看教育家是怎样对待“犯了过错”的学生的――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事情发生在前苏联某学校。一天,老校长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一个女孩儿把校园里开得最大的一朵玫瑰花摘掉带走,感到很好奇,就走过去和蔼地问道:“孩子,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摘这朵花吗?”女孩儿回答:“奶奶病得很重,我想让她开心,说校园里有一朵开得很大很大的玫瑰花。奶奶不信,所以我要把这朵花拿给奶奶看!”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伸手又摘了两朵花,亲切地说:“你是好孩子。这朵花奖给你,因为你诚实;这另一朵花给你奶奶,因为她教育出一个有孝心的好孩子!”
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过错,这种宽容比惩罚引起的心灵震撼还要深刻、强烈!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老师尊重学生,学生就会感到老师的亲和力,觉得老师可亲可敬,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和管理。这不是能力的问题。许多优秀教师受到学生爱戴、尊重,更多是因为老师的人格魅力。同样的道理,学生尊重老师,使老师觉得学生可爱,无形中会激发老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心,老师就会更加勤奋敬业,恪守师德,尽职尽责地去教书育人。这种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师生关系,才是和谐的良性的师生关系。
二、教师和家长之间要相互尊重
学校、家庭是社会当中的两个不同的主体,但有一个共同的中心――孩子。教师、家长,尽管有着职业、观念、文化等诸多差别,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培养孩子成才。正是因为这共同的中心,共同的目标,家长和教师才要互相尊重对方。
教师尊重家长,要理解“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一个孩子在学校、在班级,只是千分之一、百分之一,而对于一个家庭,则是百分之百的分量,是家长心目中的唯一。所以在教育学生时,要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多和家长沟通,指点教育方法,当家长的好朋友、好参谋。不要因为孩子违反纪律,学习成绩差,就归咎于家长,动辄“喊家长”,板着面孔指责家长!这种态度和做法不仅有损教师自身形象,有伤双方感情,更重要的是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符合教育规律,应为教师执教之大忌。
家长要尊重老师,这是为人父母的必备素质。因为,能力再高的家长也不可能把孩子从幼儿园一直教到大学,都得要让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一不可。家长尊重老师,也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
如前所述,一个孩子在家里是百分之百,但放在学校、放在班里只是千之一、百分之一。在教育管理上,学校老师要为千百个孩子服务,不可能像家长一样围着一个孩子转。所以,如果出现教育管理方面的矛盾,家长也应站在校长、老师的角度,做个换位思考,冷静客观地对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差异,尊重老师的人格尊严,尊重老师的教育管理权。这不仅是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也是社会倡导的公民道德。毕竟,尊师重教已成为社会风尚,践踏斯文、蔑视教师的时代已成为过去。教师同家长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就能做到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三,教师之间要相互尊重
在旧时代的知识分子阶层,向来存在一种陋习,就是“文人相轻”:你蔑视我,我瞧不起你,彼此排斥,相互拆台。
现代教育早已不是旧时代那种封闭式的“私塾”教育,而是一个上下承接、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之间密切合作,包括各年级之间的协作,不同学科之间的协作,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等等。如果一环脱节,整个教育链条的运转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不论是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或是风华正茂的新秀,相互尊重应成为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和必备的人格修养。要坚决摒弃那种“文人相轻”的陋习,彼此尊重,密切合作,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教师之间相互尊重,教育才能形成合力,教书育人这项系统工程才能实现“无缝衔接”,提高教育质量。在我们学校有一个学科的教研组,不仅教学、教研上密切合作,教学研究风气浓厚,而且在生活上也极富人情味儿。一个老师家里有重大事情,全组的同事都会感同身受,无私的施以援手。诸如组里哪个教师因病请假,大家会热情探望,踊跃代课;家里有红白喜事,全组都会在第一时间到场帮忙……有一组数字可以见证这个教研组的工作绩效:一个学年,全校共承担46节校、镇、县、市各级公开课和观摩课,该组18名教师就上了22节;学科竞赛,全县共获得市级以上奖励14人,改组就收入囊中8名;中招考试,该组6个毕业班187名学生被A类高中录取,这个数字将近占全县计划招生总数的1/5。
事实证明,大到一所学校,小至一个教研组,教师能互相尊重,关系就融洽,工作绩效就高,可见情感也是一种工作动力。
教师之间相互尊重,彰显的也是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从儒家文化的核心“仁者爱人”这个意义上来看,心中肯容纳他人,包括对自己有过伤害的人,都能以诚相待,予以尊重,这种“善因”必然会结下“善果”,尊重他人,自己也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尊重。这种人格魅力,令教师广结善缘,在同事间、学生中极具亲和力,在教学工作中如鱼得水,这是一个教师能够进行成功教育的情感基础。
哈佛调查报告说,许多人平均一辈子只有7次决定人生走向的机会,两次机会间相隔约7年,大概25岁以后开始出现机会,75岁以后就不会有什么机会了。这50年的7次机会,第一次不容易抓到,因为太年轻,最后一次也不容易抓到,因为太老,这样只剩5次了,这5次里又有2次不小心错过,所以实际上只有3次机会。
凡是有理想的人都是有毅力的人,都是善于管理自己的人。伟大是管理自己,不是责备别人。凡是伟大的人都有包容心,善于教化,指导引领未来。一个伟大的创业者一定是心怀理想、努力奋斗的人。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生活准则:不说泄气话,不发牢骚,不找借口;早睡早起,每天跑10公里,坚持每天写10页,要像个傻瓜似的。
文化造就了赵小兰。她是美国首位华裔内阁(劳工部)部长。她的父亲赵锡成,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与母亲朱木兰素以中国传统礼仪、美德懿行严格教育子女,要求他们尊师重教,踏踏实实地学习、做事,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刻苦耐劳,乐善好施,胜不骄、败不馁,做一个甘愿奉献、勇于担当的人。赵家6个女儿,4个成了哈佛研究生,一个成了玛丽学院的硕士,一个成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学博士,她们毕业后又富有成效地从事着各自的职业。乔治·布什总统对他的夫人芭芭拉说:“应该向赵家父母学习怎样教育孩子。”总理在2008年8月奥运会期间,挥毫给赵锡成博士一家题词:“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正是中西文化精华部分的交融、汇合,培育、熏陶出了视野开阔、不断进取、勇迎挑战、敢闯善干的新一代。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她主编的《黑人之书》,记述了美国黑人300年的历史,被称作“黑人史的百科全书”。她11岁就开始打工,受到委屈时,她父亲对她说:“孩子你听着,虽然每天你要在那里打几个小时的工,但你并不在那儿生活。你生活在这儿、在家里、在我们身边。不要跟别人去计较,也别在乎你工作的环境,只管去干活就行了,然后拿着钱回家来。”成名之后的莫里森回忆,父亲的话让她领悟到这样的人生经验:第一,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做好,不是为了你的老板,而是为了你自己;第二,把握你自己的工作,而不让工作把握你;你与你所做的工作是两回事,不要因为和你共事的人迷失了自己。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我做事是有目标的,不达到目标我不走神,正所谓“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忍是一种胸怀,忍是一种智慧,忍是一种自律。“忍”,心头上一把刀,人生有许多话、许多气、许多事、许多人、许多痛、许多苦、许多情、许多欲……都需要忍,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能忍,则难成大事。
魏明伦的成功秘诀。人称“巴蜀鬼才”的他,已写出9部大戏、多卷杂文、两打碑赋,成为颇具国际影响力的编剧、导演、作家。他的“诀”是:“喜新厌旧”、“得寸进尺”(不断进取、不固步自封)、“见利忘义”(指有利于群众)、“无法无天”(胆识过人、敢为天下先)。
真正聪明的人,是观察别人为什么做不好,然后提醒自己尽量不要犯同样的错误。那么只爱发出嘘声的人,是打算一直在台下当观众。而那些提醒自己的人,总有一天会站在人生的舞台上。
只要能运用好“败点”,同样能引来满堂喝彩声。
中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善养“浩然正气”。那就是:报效祖国、献身科学的志气,勇闯、不断创新的锐气,实事求是、百折不回的韧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正气,悬壶济世、心系苍生的“精诚之气”,疏远名利、潜心研究的“淡泊之气”。
台湾中央大学教授洪兰认为:过去文凭是通往理想工作的护照,现在顶多是签证,使你进入市场而已。有能力才会有出头之日。
往下扎根,向上结果。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岂能贪图捷径?岂能满心浮躁?岂能看重表面浮华?想成功就要承受向下扎根时的平淡、寂寞与煎熬。倘若我们把人生中的每一个困难都当成是“往下扎根”时的挑战和机遇,那又有什么风暴不能挺过去呢?
春秋政治家范蠡的聚散之道:他每到一处都如鱼得水,功成名就。他的智慧的左边是“聚”,是进取,是获得;右边是“散”,是舍弃,是求全。
真正的成功,不是赚了多少钱或做了多高的官,而是有一天你除去这一切身份的时候,还有人愿意在你身边对你微笑。
人生面对无数的选择、无数的诱惑,但成功不会藏在那些繁华的泡沫里,也不会躲在灯红酒绿的喧嚣中,与其像小猫钓鱼那样一会儿追蜻蜓,一会儿捉蝴蝶,还不如一生只挖一口井,一生只聚焦一个点,瞄准目标不动摇,哪怕十年磨一剑,哪怕一辈子只做好了一件事。
成功没有统一的法则、没有统一的模式,一切都要靠自己因地制宜地去分析决策,靠自己因势利导地去超越突破。成功的法则就是没有法则。
眼睛能够看到的地方叫视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叫眼光。视力只能说明眼前,眼光却决定未来。
李嘉诚说,我首先是一个人,再而是一个商人。今天商业社会的进步,不仅要靠个人勇气、勤奋和坚持,更重要的是建立社群所需要的诚实、慷慨,从而创造一个更公平、更公正的社会。
“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摔倒。”这是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的名言,被业界称为蓝斯登原则。君子爬高,攀登有道。你踏着别人的肩膀上去,损人利己是不洁的。
“笨拙”的思维方式,成就了他的浑厚、开阔、无所不包。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使他的思想保持着流动、敏锐、积极的状态。在广大神秘的世界面前是谦卑的、老实的,不预设什么,也不禁止什么,更不妄断什么,只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他善于从庸常琐碎的现实生活中吸取和提炼智慧,善于从他所接触的一切精神资源中探寻有用的东西。因此,他有大眼光、大力量,成就大事业。
【关键词】行业企业;一线教师;培养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化与专业的扩张,高职在校学生人数极大的增加,原有的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大部分教师工作任务相当繁重,特别是重点教学岗位的教师担任课程负担更重,教师整天忙于教学,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创新,参与科研项目也较少,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在加大招生规模的同时,每年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一些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学一线队伍中,以便缓解高职教师紧缺的问题。在众多的人才引进渠道中,从行业企业引进一线骨干人员充实到教学岗位是各高职院校的常规做法。
1 高职引进行行业企业一线教师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新引进的教师大部分是按照高学历、高技能的专业要求来引进,有来自高校的优秀毕业生,也有来自工矿企业、设计一线的技术人员,还有高职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及校外兼职教师等。多渠道的师资来源丰富了高职的师资队伍,增强了其活力,有利于职教质量的提高。目前从高校引进优秀毕业生是高职教师来源的主流,挑选的毕业生学历越来越高,大部分都是硕士或博士毕业,这些毕业生经历了从学校到学校的历程,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但一般没有在行业企业的一线工作过,没有积累一定工作经验,缺乏职业过程的相关知识,不了解行业企业的工作流程,动手能力不强,专业实践经验相对比较薄弱。
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发展需求,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都希望找到一进去就能带来利润、快速上手的高技能人才。针对社会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教育模式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开始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变,人才的培养开始重视职业实践技能的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一定的文化素养,而且还要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缺乏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很容易理论脱离实际,毫无实践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的老师不可能教出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生。学生学习的知识和工作实践脱节,在实际工作中很难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因此目前高职院校从社会行业企业引进一些高学历、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学一线,丰富了高职教师的层次结构,也增大了双师教师的比例。
2 来自行业企业一线教师的特点
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教师大多是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在行业企业工作了三至五年,或是自己独立经营运作公司或设计工作室;都具有多年的一线实践经验;已具备相当雄厚的职业功底和较高的业务水平;了解行业企业的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对人才能力需求的把握非常准确;他们非常了解社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教出能很快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毕业生。
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教师常年在一线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使他们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体系与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但当角色转换后,由于行业企业的工作模式与学校教学的差异,加上他们一般未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使他们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艺术与教学方法,没有足够的教学能力,在从事执教生涯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势必会影响专业教学的效果。
3 高职学校对来自行业企业一线教师的培养
对来自行业企业一线教师的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要按照有计划、有步骤和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
3.1 师德培养
中国有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尊师重教的历史在我国渊远流长,教师具有高尚的情操,做到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可以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3.2 责任感的培养
教师职业是神圣的,教师责任感的培养非常重要。俗话说:“教师是一个良心活儿”,有责任感的老师虽然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讲授同一门课程,但他们每次授课都会不断创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重新审视课程内容,而不是简单地重复,每次都认真备课,不会出现一套教案用到底的情况。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教师在讲授几轮课程后往往会认为授课仅仅是简单的重复,重复的授课感觉毫无新意,从此不再认真对待授课,造成责任感的下降。针对容易出现的这种现象,应该从他们入校门之日起就进行责任感教育,培养敬业精神。
3.3 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的高低是上好一门课的关键,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教师理论与实践体系完善,但有时在授课的表达过程中思路、条理不够清晰,不能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授课内容,即使引用的是最新的教学案例,也不一定让学生快速的听懂和领会,而且如果对学生的专业基础估计不足和授课耐心不够的话,反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应着重对这些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进行培养。
3.4 科研素质的培养
教师的科研能力也不容忽视,对于在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的教师来讲,平常繁忙的工作节奏使他们无暇顾及对专业的深度研究,在科研方面投入的精力很少,或者几乎没有,而教师本人要想在专业上获得更宽广的知识,学校想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就必须培养教师的科研精神。通过科研的历练,来提高一线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文化素养,使教师尽快地完成从“技师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过渡。
4 来自行业企业一线教师的自我提高
行业企业注重生产成果,而学校更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规律。因此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教师应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将实践知识与教育理论相结合,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全面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
4.1 加强教学方法的学习
作为在行业企业一线工作过的教师,行业企业的工作流程、职业规则、管理制度等都很熟悉,也具有极高的专业实践技能,但是不一定会讲课。作为一名新教师,应多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请教,多听老教师的课,学习把握课堂秩序与节奏的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尽快适应教学的需要。
4.2 继续丰富企业锻炼
学生对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教师,在专业方面都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其丰富的企业经历和专业能力让学生信服。因此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中,应继续参与行业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站在行业的最前沿,这样才能更加得到学生的尊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4.3 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意。这就要求教师本人具备创新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并利用自身在企业工作的优势,将最前沿、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总之,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作为高职教育核心的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建设会进一步强化。加大行业企业一线教师的力度,吸引更多富有实战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这种途径与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也能迅速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但在引进的同时一定要同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