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质拓展项目范文

素质拓展项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拓展项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素质拓展项目

第1篇:素质拓展项目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项目体系;构建内容;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09)12-0087-02

一、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项目体系的研究背景及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高校的素质教育实践工作各具特色,没有真正形成一个标准化、普适性的模式体系。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召开后,素质教育正式上升为政府行为,此后全国各高校就素质教育方法都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002年3月,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下发文,在部分高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工作,并于同年3月在云南大学召开了推进会,力图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框架下,探索出一种适用性广、实效性强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新模式。本文所述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项目体系”正是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5年多的探索与实践中总结构建出的一种较为科学、规范、系统的素质教育新模式,2009年该项目体系荣获陕西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项目体系是强化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为广大学生创造更加自由的个性发展空间,提供更为优质的素质拓展服务的具体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它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了各种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活动和工作项目,是把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德育智育与体育美育教育有机结合,并融入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有益尝试。它是对原有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评价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是实践“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构建并实施素质拓展课程项目体系,有利于推动高校素质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有利于形成大学生自觉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意识和能力提高,有利于运用各种社会资源服务素质教育,最终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项目体系的构建内容

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项目体系的基本内容是按照、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素质拓展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总体要求,根据当代大学生基本特点和当前社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第二课堂教育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系统的内容模式。具体可归纳为:搞好“一项规划”、开设 “六个课目”、获取“两本证书”。

1、“搞好一项规划”。就是帮助大学生搞好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组织大学生根据的自我个性、专业特长、价值追求和社会需求,设计自己的职业道路和事业方向,从而科学合理的安排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方式和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以满足自己未来职业能力的基本需求。它是素质拓展课程的第一步,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

2、开设 “六个课目”。就是以团中央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基础,把比较零散的“第二课堂”活动概括为“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和“技能培训及其它”等六个方面,根据这六个方面相应的素质拓展内容和目标,针对性的开设六个课程科目,并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分别明确每门课程科目的教学对象、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要求、时间分配、计划实施、组织保障等内容。对课程考核实行学分管理,要求学生毕业前必须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两个科目分别获得2个以上学分,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它”等4个科目分别获得1个以上学分,总共8个以上学分。

3、获取“ 两本证书”。就是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修够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中六个课程科目的要求学分,同时获得代表学力水平的毕业证书和代表综合能力水平的素质拓展证书。

三、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项目体系的管理控制

为使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项目体系有效运转,应科学实施对该项目体系的系统管控。具体可概括为:建立“四级”机构、把握“五个环节”、提供各项保障等。

1、建立“四级”管控机构。

就是要按照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配置要求,组建学校素质拓展课程项目领导小组、学校素质拓展中心、分院素质拓展部、班级素质拓展小组“四级”项目管控机构团队(图1),并分别明确各级管控机构的人员和职责。

学校素质拓展课程项目领导小组应由主管校长任组长,由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处、学生处、基础部、就业指导中心、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分院系负责人组成,负责研究学校素质拓展课程的指导方针,并适时提出指导意见;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由校团委书记任主任,成员由团委老师、校学生会主席、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理事长、分院素质拓展部部长组成,负责全校素质拓展课程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分院大学生素质拓展部由分院团委书记担任部长,成员由分院团委副书记、年级组长、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学生社团负责人,班级学生代表等组成,负责本单位素质拓展课程项目的具体组织与实施;班级素质拓展小组组长由辅导员担任,成员由团支书、班长以及其他团学干部和学生代表组成,具体负责组织本班级学生积极参加素质拓展活动项目。

2、把握“五个环节”。

就是在参照经济和建设领域中项目管理模式基本程序的基础上,将课程六个科目的组织实施过程划分为素质拓展活动项目申报、项目审定与公布、项目实施与督导、项目修正和学分认定与素质拓展证书颁发五个环节(图2),并对每个环节实行合理的控制,保证课程项目体系的规范运转。

(1)素质拓展活动项目申报。每学期初,学校素质拓展中心将本学期学校素质拓展计划的重点通知分院学生素质拓展部。分院学生素质拓展部结合本单位工作重点和专业培养需要,按照《素质拓展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调研论证,提出本单位的学期学生素质拓展课程6个科目的活动项目规划,并将项目规划上报学校素质拓展中心。

(2)项目审定与公布。学校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对各分院申报的项目规划进行审核汇总,制定出全校学期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库,并报经学校指导小组审批。审批后的活动项目库向全校学生公布。

(3)项目实施与督导。各单位按照学期学生素质拓展6个科目的活动项目规划组织开展活动,学生可根据自身素质拓展的实际需要选择参加。为切实保证“项目”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实施,学校素质拓展中心组织人员对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对没有按照要求实施或活动质量不达标的项目进行处理,并将所有项目的跟踪调查结果作为课程质量评价的参考依据。

(4)项目修正。已列入学期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库确定实施的项目,由于主客观原因发生变更时,须及时上报学院学生素质拓展中心,经学院素质拓展工作指导委员会审查后,予以更改或取消。

(5)学分认定与素质拓展证书颁发。学生参加素质拓展课程6各科目活动,分别累计达到规定的学分要求后,经过个人申请――班级素质拓展小组审核――分院大学生素质拓展部认证――学院素质拓展中心认证、审批的程序确定其应获学分,并由学校素质拓展中心在毕业前颁发素质拓展证书。

3、建立制度保障。

为使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项目体系落实实施做到有规范、可持续,就必须建立与课程项目体系配套的完整制度体系。制度一般可根据课程项目的内容和操作环节的需要制定。如制定《素质拓展课程项目实施方案》、《素质拓展课程教学大纲》等以保证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制定《学分认定管理办法》以科学的引入学分制管理;制定《项目申报与认证办法》以保证操作环节的规范性;制定《项目实施奖励办法》以激发师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

4、提供资源保障。

素质拓展课程项目的实施需要人力、网络、场地、物质及经费保障等,因此高校应合理的进行资源整合,给予有力的保障,确保课程项目体系的有效推动和实施。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加大项目研究经费的投入,以促进项目的科学性发展。

总之,“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项目体系”是在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门关于加强素质教育要求的背景下,根据高校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探索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较为科学、系统的学生素质教育运作体系。因此,该课程体系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EB/OL] 省略,2002,3-25.

[2] 宋传银.纪红.实施素质拓展学分制度,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高等函授学报(社科版),2008, (7):38-40.

[3] 李唯.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几点思考[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9):91-92.

[4] 贾梅.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几点思考[J].河南农业(教育版),2008,(6):42-44.

第2篇:素质拓展项目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拓展计划;主题训练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他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1]。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自2002年3月在全国63所院校试点以来,各地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其中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474所高职高专院校实施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其实施比例占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40.6%[2],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对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全面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工作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通过调查不难发现,有关这一新型教育活动的研究依然比较匮乏,现有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研究对象也主要集中在对普通高校,而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主题训练的研究较为罕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抓好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和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的工作,而素质拓展训练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关键环节。本文围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素质拓展主题训练内容,结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素质拓展训练体系的构建原则、训练项目与内容、实施保障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主题训练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一、高职人才培养的特征

分析现有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不难发现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在目标、内容以及实践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

1.目标特征。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技术技能。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求与市场需要实现“无缝连接”,因此,“以市场为导向”成为其重要的目标特征。

2.内容特征。通过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管理服务等全方位的努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都得到全面提高,让学生在为就业、创业做好准备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3.实践特征。高职教育特别强调重视实践操作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途径和手段应与实践体验密切结合,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设计和安排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二、素质拓展训练体系的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必须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符合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要求,符合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尤其要突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主体性原则。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个性化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接受拓展训练教育的主体也是学生,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根本导向,主体性原则要着眼于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社会人才的评价准则,既要体现学生自主策划素质拓展训练的方式和内容,又能保证将学生主体的个性和社会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使个体在参与过程中得到个性的尊重和张扬,充分体现出人性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趋向。

3.系统性原则。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要围绕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他等六个主题内容,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特征与要求进行设计和实施,逐渐构建和形成一个具有“素质教育特征、高职学生特点、高职院校特色”的完善的素质拓展主题训练项目体系,并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实践体验开展素质拓展主题训练活动。

4.技能性原则。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加强技能性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深入,“世界制造工厂”地位的进一步确立,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和企业的普遍需求。因此,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中,应围绕学校专业实践教学,重点设计技能性训练项目,把技能性训练放在显著位置并贯穿始终。

5.创新性原则。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既要继承长期以来开展大学校园科技、文化、体育、艺术等第二课堂活动所形成的基本经验和优良传统,更要根据新形势对人才素质和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新要求,适应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变化,不断创新活动内容、活动载体和活动形式,形成校园文化新的生长点。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训练项目的策划中去,力求活动丰富多彩,最大限度地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刷新拓展训练的内容,凸现学生主体,拓展训练空间,为丰富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土壤”。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体拓展训练项目走出“老生常谈”思维,朝着“常搞常新,层出不穷”的方向发展,不断检验和提高整个拓展训练体系的先进性。

三、素质拓展训练的项目与内容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因此,对其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独特的要求。具体表现为: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需要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尤其是要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成为合格的企业“工程师”。可见,以“培养职业素养、提高专业技能、塑造健全人格、铸炼团队精神”为宗旨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主题训练,无疑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学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从理论上讲,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包罗万象,注重校内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而高职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内容除了要针对普通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六大主题模块的传统项目外,还应该着重符合高职院校特点与高职学生特质的自身特有的特色项目(见附表),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方面要注重职业素养,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方面要体现技术应用,在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方面要引导科技创新,在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方面要塑造健全人格,在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方面要铸炼团队精神,在技能培训及其他方面要强化职业资格。

四、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保障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作为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和有形载体,在普通高校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基本上属于新生事物,仍处在探索阶段,需要高职院校各级党政部门、共青团组织、社会企业各界统一思想、协调工作,共同做好高职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推进工作。

1.提高认识,强化制度建设。要充分认识实施素质拓展主题训练的重要意义,通过素质拓展主题训练使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从课堂延伸到课堂外,力争覆盖全体同学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使素质教育更加扎实、有效,落到实处,对高职生提高素质、成才就业提供有益的帮助,也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要完善素质拓展主题训练项目的规划、申报、实施、认证的相关制度,以规划促发展、以申报促落实、以实施促建设、以认证促改革,加强对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内容与重要举措抓紧、抓实、抓好。

2.加强组织,完善阵地建设。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于2002年3月25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也明确要求,在校领导的牵头下,学校团委、学工部(处)、教务处等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高职院校党政领导要从全面贯彻国家的职业教育要求以及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出发,主动关心,积极支持,加强指导,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把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方案之中,为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同时,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点,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发挥企业、行业作用,强化社会认同,与有关单位和部门通力协作,做好素质拓展训练阵地建设,把各项工作落实好,切实发挥阵地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

3.扎实推进,树立高职品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全国统一品牌、统一规范的一项工程,只有坚持规范、统一的原则,才能保证此项工作的影响力。但全国高校的情况千差万别,高职院校更是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强调统一并不是不鼓励与实际结合的创新,只有我们充分发挥了地方优势,体现高职特色,才能探索出更多的经验,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因此,各高职院校要根据各自实际,大胆探索,努力创新,不断拓展主题训练项目的特色与品牌,不断增强素质拓展主题训练的生命力。学生是素质拓展训练的主体,既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因此,要以高职学生愿意不愿意参与,在参与中能不能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是否有利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以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作为检验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主题训练是否成功的标准,切实做到学生欢迎、家长满意、企业赞赏、社会认可,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高职院校中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青联发[2002]14号).

[2]蒿鹏,梅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8,(3).

[3]学校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第3篇:素质拓展项目范文

论文摘 要:高中体育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加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素质拓展训练与高中体育教学的结合。 

 

高中体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素质拓展的内容是对于体育课程的大胆尝试,同时也是对传统体育课程的改革。这种改革对于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素质拓展主要形式 

1.信任支撑下的心理挑战 

信任背摔是拓展训练中一个经典的项目,其操作要求是团队中的一名学生站在高度为1.6米的台子上,背对下面向后倒,其余的学生两人一组用特定的方式去接从台子上倒下的学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样的高度后倒下去,内心多少有一种恐惧感。这个项目的内涵所在就是使学生充分感受信任的重要性,对比实际操作与观察的区别使学生体会到操作的作用和操作的真正意义。感受突破心理障碍瞬间的感受和挑战自我的意义,不断使自我在心理层面上得到突破和发展,进而推动自身心理素质水平的提升。 

2.团队压力下个人心理极限突破 

拓展训练中最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应该是断桥和空中抓杠,完全属于个人心理挑战项目,许多学生在跳跃前或跳跃后都有极度恐惧的表现。有的学生由于害怕,想放弃,但拓展训练的基本要求是全员参与,不允许任何人退出,在团队的鼓舞下,每个学生都会振作起来,充满勇气,勇于超越。 

3.互助双赢与多赢下的高峰体验 

拓展训练的主体理念是“挑战自我,熔炼团队”,其主要内容是以团队为单位去完成一项项具体任务,每个项目都需要团队的充分团结协作,其中逃生墙、钢丝桥、建绳房等几个项目尤其强调合作,否则根本无法完成,将面临“生命危险”,在这种“危急”的时刻要求个体必须充分信任自己的队友,获得队友对自己的支撑,体会主动付出才会得到回报,感悟“人”这个字的深刻内涵——撇和捺之间的相互依靠支撑,感受人的社会性。 

4.突发紧急情境下的心志考验与突破 

在拓展训练的项目中,有几个项目是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时间紧而且情况危急,如果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任务,所有学生将面临“生命危险”,这种情景模拟设置会使得学生在很大的压力下共同完成这项任务,在焦急的情况下进行讨论、寻找方法、争论甚至争吵。 

二、高中体育课程中融入素质拓展内容的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性 

高中生处于人生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热衷于追求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往往会突发奇想地去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加入素质拓展的内容首先要考虑的是体育课程开展的安全性,也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实施素质拓展。 

2.注意素质拓展内容的选择 

由于高中生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因此选择适合他们的素质拓展内容,才能保证这些课程内容顺利地融入高中体育课程当中,并发挥应有的作用。素质拓展训练往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挑战性。而高中生在心理和生理发育上还不完全具备参加所有素质拓展课程的条件,因此选择合适的拓展项目至关重要。 

3.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 

建立有效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评估机制,对于加入高中体育课程的拓展项目本着合理有序的原则加以评估,保证拓展项目的适合性和有用性。 

 

三、结语 

基于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体育教学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潜能,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加入素质拓展的内容有利于高中体育课程的素质化教学,也是对其进行素质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步骤,对于我国高中生整体心理和生理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第4篇:素质拓展项目范文

1.1计划理解不透彻

目前,高职院校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时普遍存在理解不到位问题。在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时,各班往往采取划分素质拓展小组的方式进行训练。而很多学生对素质拓展训练的认识和理解不当,无法准确掌握其内涵和特点,并形成统一的思想和规划,直接影响了其最终的训练结果,不利于其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1.2活动组织盲目性

由于学生缺乏系统完整的素质拓展训练计划,其活动组织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训练重点不突出,素质拓展训练的目标难以实现。在组织活动时,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一味增加班级活动数量,而不重视其举办质量,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没有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升产生实质效果。素质拓展计划沦为学生获取学分的一种手段,违背了其计划制定的初衷。

1.3申报项目简单化

在进行素质拓展项目申报时,各类单位、社团、班级等必须要填写项目申报时,确定其项目类型和提升目标。但目前各申报主体的申报项目过于简单化,项目类型填写错误率高。同时,整个项目实施计划过于简单,缺乏统一思想,没有突出项目设计重点。究其原因,主要是活动策划者的策划水平不足、活动组织不到位。

1.4参与活动被动性

对学生而言,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学分,而不是培养和提升其综合素质。在活动参与上,学生对学校、院部、班级等组织的精品活动了解不足,只是从自身特长和喜好出发,随意参加各类素质拓展活动,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规划方案。另外,由于素质拓展培训效果的保持时间较短,无法马上产生绩效。因此,很多师生在活动结束后没有看到预期效果,对这类活动失去了信心。

2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拓展训练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2.1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选择

素质拓展训练也称户外拓展训练,是一种集人格、体能、心理、管理等众多训练类型于一体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提升训练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目前,素质拓展训练已被广泛地应用至心理素质、领导力、决策力、沟通技巧等的培训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高职院校要想进一步提升其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2.2是构建高职院校特色课程的需要

当前,各高职院校均有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为突出其办学特色和教学优势,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不断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并制定相应的素质拓展训练计划,以保证其人才培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2.3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拓展运动作为一种新型培训和教育手段进入我国,并呈现出高速发展状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推崇和认可。目前,国家机关、外企以及其他一些现代化企业纷纷将素质拓展训练纳入其人才培训体系,并制定了明确的训练目标和计划。而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必须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提升其就业能力。对高职院校而言,将专业与素质拓展这二者相结合,对培养社会以及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具有实际意义。

2.4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自身素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

效能感和勇于战胜困难的品质为深入开展高校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和联合推出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提升其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拓展训练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启发其想象力,对于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科学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拓展训练计划的有效途径

3.1搞好宣讲培训,重在计划指导

素质教育与拓展是什么与有什么作用应当在学生的思想里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学分或者其他。学生对素质教育与拓展的理解不够透彻也是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一个发展障碍,老师或者学院应当对学生进行一个素质拓展的介绍和阐释,以保证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3.2大力打造品牌,营造良好环境

学生会、共青团、各类学生社团应该立足当前高职学生的共性特点,积极开展符合本校学生的特征的高质量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培养和锻炼其综合能力,激发其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搭建平台。

3.3拓展课程多项化,项目创新化

一方面,学校可以围绕职业素质培训这一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素质拓展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素质培训方式和手段,提高其培训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各院部可以通过选拔的方式成立专门的大学生艺术团,培养一支高质量的文艺骨干队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文艺表演和素质拓展训练当中,并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实践社会,丰富生活体验。此外,学校还与有关企业开展多领域合作,联合举办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为目标,提升学生干部工作水平和管理能力。在专业技能素质培养方面,可举办或参加国家或省级的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苦练专业技能的动力。

3.4抓好素质拓展证书这个载体

第5篇:素质拓展项目范文

素质拓展认证工作的流程一般包括:素质训练项目凭证积累——学期末团支部发出认证通知——个人进行认证申请——自主选择填写内容(根据素质拓展认证的模块,每个模块4-5条)——基层团支部认证会进行认证(认证方式可以同学相互认证和原始凭证认匠相结合)——填写认证内容,进行公示——公示结束进行填写——院系认证中心——学校认证中心——形成网络版,建立电子档案。

但是这里班级团支部参与第一层级把关值得讨论,支持者认为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剧增,院系团总支书记可能不是很熟悉学生情况,如果认证时间是以一个月为一个阶段,要对全院系四个年级几百甚至上千学生进行认证,工作量非常大。反对者对班级团支部参与第一层级把关的权威性、效果、公正性、学生干部的工作时间如何保证提出质疑。

认证时间安排要科学化。班级认证、院系认证、校级认证的具体日期和时段要合理安排,不同层级的认证时间段和具体日期肯定不同,既要照顾到教学正常秩序的保证,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干部和团总支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还要照顾到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规律以及就业应聘的日期安排。

公示制度是一次性安排还是多级安排?一次性安排可能会存在着学生的自我保护或班级保护,因为这种认证是一个激励性认证,但又不一定是排它性的,可能最后导致平均主义的产生。因此,在构建多级公示和公示惩罚制度的同时.还应该建立申诉制度,允许学生对认证中心的认证活动进行监督和申诉鉴定。

二、认证机构的设置

目前,某些高校现行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组织机构为二级体系设置,即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校级组织)和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院级组织)。这两级组织之间呈领导与被领导、指导与被指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然而,二级机构的设置忽略了最基层的强大力量——团支部,因而无法深入到基层中去,无法让广大同学都真正了解素质拓展的意义,认识素质拓展的重要性,未能有效地开展素质拓展的认证工作。笔者曾在某高校新生入学后组织了一次抽样调查,发放问卷460份,实收436份,回收率94.78%。结果显示,知道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的同学有12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7.5%,不知道的同学有316人,占总人数的72.5%。此数据说明该校大学生对于素质拓展认证中心的知晓程度还是相当低的。组织机构的不健全势必影响到素质拓展计划的有效实施。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组织结构应该按照三级组织体系设置,即学校素质拓展中心、院系素质拓展中心和团支部素质拓展小组。上级组织逐级考核下一级组织的工作绩效;下一级组织可以对上级组织的工作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并可参与具体的决策与实施工作。

其中,学校素质拓展中心(校级组织)负责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总体规划,制定实施办法,并指导各级素质拓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确定素质拓展项目的运行机制并提供组织实施的政策保障。院系素质拓展中心(分院或系级组织)负责素质拓展填写,核实并保证素质拓展证书的内容。团支部素质拓展小组(班级组织)负责对大学生各类素质拓展项目的参与和总结评定。

三、认证形式的统一

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的最终结果,将以书面认证和网络认证两种形式来体现。认证中心在申报简便、公示有效、认证科学、证书统一的原则下,要确保网络和书面版证书的统一。

1.书面认证

《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由

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统一格式、统一印刷要求。为便于管理,每本证书设定一个全国唯一的编码。编码格式为“**一*****——********”。其中,第—组数字为省区代码,第二组数字为大学代码,第三组数字为学生学号。(省代码和学校代码采用教育部统一招生代码),证书记录的内容要求简洁。以陈述性语言说明在何时、何地以何种身份参加什么素质训练项目,取得怎么样的结果。

2.网络认证

网络认证必须要建立素质拓展的专题网站,而网站内容的主体是一个数据库,它与学校的学籍管理数据库相联系,按照班级、专业、学号和姓名等要素详细记录各个同学的基本情况。该系统为每个大学生建立了一个《大学生素质拓展网络证书》,主要是供大学生查找和检测自己网络证书内容使用。

学生可以随时自主登陆网站,点击素质拓展栏目,输入自己的学号,确认后就可以看到自己所参与的各种活动和相关资料。如发现有错误或遗漏的项目就可及时与相关的认证部门联系更正。

网络认证的过程通常包括填写、认证、公示和监督四个阶段。

填写阶段。每个学期进行认证时,由学校发出通知。在填写证书期间,每个同学可以登陆素质拓展网站,输入自己的学号,查看自己的网络素质拓展证书。接着,在素质训练数据库的每个模块中选择自己曾经参加、并认为最为重要的素质拓展项目(4—5项)并确认。也可以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身份和其它作用进行补充和完善,系统将对输入的信息随时储存。

认证阶段。通常采取“谁组织、谁认证”的方式与班团支部认证相结合。组织单位将对每位同学提交的项目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认证,同时被认证的同学也可以提供相关的证明人、原始凭证进行证明。确认后,同学的提交项目将在网上公示栏进行公开认证。认证后的内容,个人不能够改动,只有上一级别的认证中心才有权进行修改。

公示阶段。每个同学的素质拓展证书中提交的项目经过上述组织单位和团支部认证后,将在网上公式栏中进行公示。在公示期间,所有的素质拓展证书中有关项目将对所有的同学开放,可以进入浏览(不可以修改),所有的素质项目详细记录也都可视。同时,同学们可以在意见窗口中提出个人公示意见。这些意见由班级认证中心进行查证、修改。公式期间结束,班级认证也就结束,信息上传上级认证中心。

监督阶段。院系对上传的信息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查,按照对应的素质训练项目进行查找和验证,并通过电话等方式查询素质训练项目负责人。以上所有认证环节结束后,本学期的网络证书也就完成,一方面可以网络版储存在数据库;同时也可以打印出来。

通过素质拓展书面及网络认证,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可以得到一份类似《毕业证》一样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前者证明了学生大学期间课程学习是否合格;后者则记录了学生在大学里素质拓展的基本情况。随着素质拓展社会认同的不断提高,这本证书的重要意义也将日渐突显。

四、结束语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为依托,通过职业导航设计、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和强化社会认同四个基本环节,使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工作有形化、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也日益成为广大毕业生求职的必备证明。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素质拓展认证工作的重要性,使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与课堂教学互为补充、并驾齐驱,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2002)14号文件[Z].

[2]郗杰英,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3]甘霖.论大学生素质拓展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4]夏种家.“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复旦[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5]杨咏梅.以素质拓展统揽高校共青团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2003,(4).

[6]韩建新,刘晓娜.关于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探索[J].上海青年,2003.

第6篇:素质拓展项目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 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作者简介:魏晓宁(1973-),男,汉族,副教授,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体育部教师,主要从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1 拓展训练概述

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其英文为Outward Development,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在具体实施中,拓展训练经常会选择一些户外场地,或精心创设一些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情境,让参加训练的个体或团队接受挑战、考验,以培养接受者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理,以及与人合作的态度,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拓展训练具有趣味性、开放性、挑战性、组织性等一系列特征。

2比较拓展训练与体育课的同与不同

(1)指导思想不同。素质拓展训练是根据不同人群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需求等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学校体育教学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教学大纲规划安排的。

(2)教学重点不同。素质拓展训练重在心理方面的教育,主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学校体育教学重在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兼顾身体健康、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等能力的培养。

(3)学习性质不同。素质拓展训练是在身体活动和心理锻炼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和个人参与挑战性的项目,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健康的心理、团队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教学是在身体活动和技术训练的基础上,以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学生的参与和身体健康为主体,并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4)师生角色不同。素质拓展训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进行必要的准备、说明、辅助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主导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需要学生紧跟教师的节奏。

3 拓展训练在五个体育领域目标的表现。

新课标明确规定了体育教学的五个领域目标,具体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方面。现浅述素质拓展训练在五个体育领域目标的作用。

(1)运动参与。在体育教学中引入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都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等合理选择制定的,并且有一定的趣味性、开放性、刺激性和挑战性,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

(2)运动技能。大部分素质拓展训练只有一些简单的身体活动,没有系统的体育知识技能的训练。另外,对体育技能的掌握离不开反复多次的练习,而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即时性的挑战项目。

(3)身体健康。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只要没有特殊的病患,只要有勇气敢于大胆的参与就行了,很少有对特殊运动技能的要求,也不进行重复练习,对学生身体健康的训练非常有限。

(4)心理健康。素质拓展训练计划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发展需求制定的,心理活动贯穿拓展训练的始终。在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上,要比传统的体育教学拥有很多优势。

(5)社会适应。素质拓展训练经常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认识团体的优势及合作的重要性,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 学校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训练的局限性。

现从五个体育领域目标,对学校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训练的局限性进行简要分析。

(1)运动参与方面。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相比传统体育项目,素质拓展训练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发展需求制定安排相应的活动。并且,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往往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等,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了参与度。

(2)运动技能方面。素质拓展训练采用的活动项目在运动技能方面比较缺乏,活动的实施不需要专门的运动技术。例如信任背摔、攀岩、无敌风火轮等训练项目,不需要专门的运动技能,更多的是心理以及团队意识方面的考验。另外,素质拓展训练采用的往往是即时性的挑战,不具有重复性,而反复练习是掌握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方面的教学帮助不大。

(3)身体健康方面。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对学生的身体活动没有严格的要求,有些项目甚至很少需要身体方面的运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显然有限。

(4)心理健康方面。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发展需求计划安排,以学生的心理体验与挑战为主线实施开展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这也是人们看重素质拓展训练的一个重要原因。

(5)社会适应方面。拓展训练项目很多是集体性的活动,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诚信意识以及合作精神,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拓展训练既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进行合理安排,与传统体育教学相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田新明,蔡英梅. 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研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10)

第7篇:素质拓展项目范文

1.1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根据企业需求的角度提出来的,是员工能够胜任企业岗位的基本素质要求。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产学研”一体化,学校和企业之间要无缝衔接,而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水平就是无缝连接的接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汉城召开世界技术职业教育大会,大会主题工作文件指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构成主要有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心理、职业精神等”。

1.2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是培训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培训载体(项目),对受训者进行体验式的一种培训。这个培训的过程可以说是相当复杂,过程中受训者会遇到设定的种种困难和挫折,会感觉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不适,因此会暴露出隐藏在受训者身上的一些问题(如胆小恐惧、团队协作意识差、缺乏责任心等等),然后受训者会在培训师或者教练的引导、控制以及队友的帮助和鼓励下顺利完成挑战,克服困难和挫折。最后培训师通过对活动的评价和总结让受训者有深刻的体会和难忘的经历。

1.3高职院校拓展课程的设置

1.3.1拓展训练课程项目的选定拓展课程项目的选择方面主要根据场地器材条件和培训师实际情况而定。设定过程中应当要以团队合作项目为主,个人挑战项目为辅。可以在高校开展的团队合作项目有很多,包括:“破冰”、“求生墙”、“盲人方阵”、“生死电网”、“七巧板”、“雷区取水”、“突破雷阵”、“无轨电车”、“风火轮”、“极速60秒”、“挑战五分钟”、“卓越圈”、“交通堵塞”、“过河”、“激情传递”等等;个人挑战项目包括:“信任背摔”、“攀岩”“、空中抓杠”等高空项目。以上团队协作项目中大多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操作也比较方便,可实施性强。

1.3.2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实践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拓展训练课程设置为例,上课年级为大一新生,上课周期为一学期9次课,每次课2课时,共18课时。

1.3.3学生对拓展训练课程的体验和认知通过对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14个上完拓展模块的行政班级进行问卷调查,一共602名学生,其中男生260人,女生342人,对团队协作、沟通、责任感、创造力、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实践操作、集体感、感恩、积极进取十个维度的能力素质进行授课后的提升认可度的统计分析。每个维度最高得分为5分,最低为1分。发放问卷602份,回收问卷589份,回收率97.8%,其中有效问卷517份,有效率87.8%。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14个班级学生在上完9次课的拓展模块课程后,对自身团队协作等十个能力素质方面提升的认可度最高值为集体感4.9,最低值为创造力3.9,平均值为4.46,均大于3,说明认可度高。

1.4拓展训练师资培训

1.4.1拓展训练师资培训重点拓展训练师资培训的重点有三个环节:项目操作—过程控制—结果评价。在以往的培训中,受训者往往只重视项目是怎么操作的,因为他们认为应付上课这就足够了,至于过程的控制只要讲好规则就可以,而结果的评价大多都不会。其实拓展训练的这三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如果项目操作过程中,培训师不能控制住全场,对团队或者个人的一些情绪波动,甚至是一些突发的意外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整,可能整个项目将无法顺利完成。而结果评价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白和懂得这个项目的意义所在,引导学生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将所感受到的,所学体会到的真正领悟进去。

1.4.2拓展训练师资培训途径拓展训练师资的培训应该采用集体培训和个人培训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及内部互相学习提升的模式。现在拓展培训师的培训有很多,机构也有很多,学校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地方和项目进行培训,同时也可以将外面的资深培训师请进学校进行培训,这样更具有针对性。

2结论与建议

第8篇:素质拓展项目范文

“素质拓展训练”是“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熔炼团队”一项大型的户外拓展活动。以前,在大学本科的时候,虽然亲眼目睹过,但是并未亲身参与其中,所以也不知道所谓的“拓展”究竟是何内容。11月5日是个难忘的日子——平生第一次参加素质拓展训练。很感谢校研究生部给予我们参加研究生学生干部素质拓展训练的机会,虽然拓展训练已结束了,虽然我们只有一天的相处,可在这短暂的一天里,我们一起流汗,一起欢呼,一起讨论,一起感悟……一天的融洽,使我们亲如兄弟姐妹!

在这次拓展中,按照游戏规则,此次活动以部为单位进行五项竞技类比赛:无敌风火轮、超级链接、袋鼠跳、五彩连环炮和五人六足。其中,既有个人项目又有团队项目,团队项目不是靠一个人的智力、体力和能力就能很好完成的项目。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群策群力,一个人的成功不能代表整个团队的成功,只有团队中的每个个体相互团结,相互帮助,才能共同完成团队的目标。

对于各个项目,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五人六足”项目。没一起绑上腿的时候,真的没觉得这个项目有多难,可所有人绑上腿的那一刻我真有点惶恐,感觉走路不是用自己腿在走,不但得自己保持平衡走下去,还得兼顾旁边的同学步伐一致,做到5人一同向前大步跨越。这个看似5人一起走的事很困难,但我们彼此信任,配合默契,用双手传递信心,用语言交织智慧。在这个项目中,让我明白不管又多大的困难,只要彼此配合,认准了一个目标就朝那个方向去努力,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一天的素质拓展结束了,那些别开生面而又有深刻内涵的训练项目,如经典电影深入脑海,犹在眼前,而但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我将忘不了那一个个艰辛任务的完成;忘不了那一次次汗泪与智慧的交织;更忘不了那一幕幕团结互助的情景。户外素质拓展项目有效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培养了大家相互间的信任地和协作精神,提升了团队凝聚力,激发了队员的潜能,使队员们感受到了克服困难的愉悦,培养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出色的团队精神。

第9篇:素质拓展项目范文

一、何谓拓展训练

1.拓展训练的起源

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 造成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于是, 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以实战演习的方式训练年轻海员的体力和意志,提高他们的海上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自救技巧。二战结束后,这种训练方式被保留并逐渐推广开来,训练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人格、管理训练等方面, 培训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工人、学生等多类群体。当前的拓展训练,简单地讲就是把学员置身于大自然之中,通过专门设计的课程,利用种种典型场景和活动方式,使团队和个人经受一系列的挑战和考验,磨炼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队精神。

2.拓展训练项目的分类

拓展训练项目大致分为四类:一是高空项目,包括攀岩、巨人梯、山顶速降、滑翔、航模、求生墙、小泰山、绳网、空中飞人、飞虎队、雪山飞狐以及其他各种场地小型项目;二是平地项目,多是以自我认知、创新思维、人际合作、情感陶冶、熔炼团队、提高学习或管理水平等为目的具有很强的研讨性的训练项目,包括蜘蛛网、电网、核弹头、创新呼啦圈、有氧健身操、团队舞等;三是水上项目,主要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漂流等;四是野外项目,包括天然攀岩、速降、拉练、野外生存、露营、城区活动、自行车拉力赛、汽车越野等。对于这些项目,各个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以及相关的联合培训单位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来选择,同时也应该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以及大多数人的特点来选择,以达到素质拓展的最终目的。

3.拓展训练的特点

全身心活动。拓展训练的所有项目都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整个训练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挑战极限。拓展训练的各种项目活动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个难度主要不是表现在体能要求上,而是表现在心理素质上。有些项目表面看来似乎高不可攀甚至难以逾越。因此,需要大学生向自己的能力限度挑战,跨越“极限”。通过努力,最终克服心理障碍,战胜自我,完成活动,达到训练目。

成功体验。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课程要求以后,大学生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成功体验。在受训过程中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瞬间变成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产生出生命的彻悟和震撼。

自我教育。在拓展训练中,培训师在训练前只是把训练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大学生讲清楚,在训练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在训练结束后的总结中,培训师也不做滔滔不绝的发言,只是点到为止,主要让大学生自己总结,发表感慨。这样,对活动的操作、体验和总结,都由大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育作用是自我教育的结果。

二、拓展训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1.拓展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成员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实现团体目标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西方人讲团队精神,中国人讲集体主义,其精神实质要求人们在个体利益与集体(团队)利益之间,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之间,要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和全局利益。拓展训练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把这一深刻的教育内涵融入到许多有声有色的训练之中,使广大参训者在不知不觉中经受了团队精神的洗礼。如过电网、扎筏、海上求生等都是强调培养人的团队精神的典型游戏。这些游戏虽小,蕴含的人生哲理却非常深刻,参训者在游戏中深刻认识到不筹划无以致胜,不协作无以成功。

2.拓展训练能够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拓展训练所设置的项目和采取的形式,对人的心理、智慧和体力形成了一定的甚至是严峻的考验。每一名受训者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信念驱使下,自身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创造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特别是对当代青年学生来说,生活学习都比较顺利,缺乏困难的考验,意志相对比较薄弱,一旦经受挫折,往往意志消沉,甚至一蹶不振。如果开展类似攀岩、空中单杠等拓展项目,就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认识到在竞争的社会中不进取就无以生存,从而迸发出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强大力量。

3.拓展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坚强意志

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可以通过拓展训练中的竞争与合作项目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逐渐明白人生中最重要的是战胜自我。具体来讲,可以通过拓展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制定体育活动竞争的策略和自我锻炼的计划,并能以顽强的毅力去执行计划,实现预定目标。拓展训练中磨炼出的意志行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这可能会影响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行为表现。

4.拓展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没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难以胜任挑战性极强的工作,而且自身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也会因心理原因而无法充分施展。拓展训练在培养人的健康心理素质方面显示出特有的价值,比如“断桥”这个项目就是旨在培训学员心理抗干扰的能力。如果学员有一颗平常心,把身处高空这个干扰因素排除在脑海之外,就会轻而易举地完成这个项目。因此,拓展训练注重对心理素质的训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

5.开展拓展训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拓展训练不仅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可以向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智力;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因此,拓展训练不仅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还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拓展训练在学校中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手段成为可能。现代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张扬个性的教育。社会的多样与丰富性是由个体多样性组成的,没有个人的个性魅力,社会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拓展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充分培养与展示大学生的个性,来培养富有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所以将拓展训练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发展大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它旨在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进行自我评判,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设计,对自己的人格进行准确定位。学生可以在拓展训练中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或想要培养的性格特征自主地选择适合自身的拓展训练项目。

三、拓展训练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可行性探讨

首先,安全是保障。拓展训练把安全保障作为培训第一项重要责任,并时刻保持警觉,以专业的手段保证每一个细节的绝对安全可靠。在培训期间,安全保障是首要工作。所有户外活动均经过精心的设计与实验。各项户外活动的保护装备均使用一流的专业器材,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员严格地依照安全程序指导监控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将拓展训练引入课堂时,有关安全问题要在训练之前有周密安排。只要组织合理,按要求操作,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杜绝不安全行为,一定能使项目顺利开展,并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

其次,理解内容是基础。将拓展训练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其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中心思想,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运动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培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社会工作与社团活动等六个方面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培养,这六个方面基本反映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水平,是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依据。

再次,把握中心是关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并实施拓展训练,必须以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中心。同时带动其他素质的全面发展经过拓展训练的学生,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知识底蕴,具有对新技术、新观念的跟踪及鉴别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思维习惯,具有从容处理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及良好社交心态,具有在社会工作中组织管理及协调应变的能力,具有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本领和能力。从上述拓展运动的特点和功能可以看出,将拓展训练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它将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革和创新,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尝试。它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且对大学生增强体能、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顽强的意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翼.拓展训练――重塑自我的新起点[J].中国培训,2001,(10):15-17.

[2]陆熊.漫话拓展训练[J].上海保险,2000,(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