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材简析:注重与学生已学的条形统计图的联系,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特点及作用的对比,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事例中,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体会扇形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以旧引新
师:老师统计了第五单元的检测成绩,我们六(3)班60人,优有30人,良有18人,中有9人,还有3位同学待及格。(师边叙述边把数据现场输入电脑)课件出示六(3)班第五单元质检情况统计表,让学生了解基本信息。
六(3)班第五单元质检情况统计表
师:为了能更直观、形象地看出各个等级人数的多少,我们把它制成统计图。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统计图?从这幅统计图中可以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如果我们想知道每个等级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能直接从条形统计图中看出来吗?
师:有一种统计图能解决这个问题,想知道吗?
师: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扇形统计图。
师:每个等级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学生反馈后,教师板书:
优:30÷60×100%=50% 良:18÷60×100%=30%
中:9÷60×100%=15% 待及格:3÷60×100%=5%
六(3)班第五单元质检各等级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设计意图: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元素,从学生学习生活中选取素材,为引出统计数据提供现实背景,并直观呈现六(3)班第五单元检测各等级人数,说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每个等级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数不能从条形统计图中看出来,怎么办?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获得新知
1.由数及形,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生成过程。
师:如果现在用这个圆的面积表示全班学生人数,把它看作单位“1”(即100%),再用蓝、绿、黄、粉4种不同的颜色把这个圆分成四个小扇形。(课件出示)
师:根据上表中的百分数信息,猜猜看,这四个不同颜色的扇形分别表示哪个部分?
学生反馈,教师概括。
师:获优的人数最多,占全班人数的50%,就用圆中最大的蓝色扇形表示。
师:那么最小的粉色扇形就表示待及格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绿扇形表示良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黄扇形表示中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5%。
师:我们看到了这个扇形统计图的主体部分,现在加上标题和制图日期,一个完整的扇形统计图便呈现于我们面前。(课件出示完整的扇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在给出扇形统计图时,先出示一个圆,说明这个圆表示的含义,再把这个圆分成四个不同颜色的扇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认识各个扇形的具体含义,由数及形,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生成过程。]
2.由形及数,对扇形统计图做出简单分析。
师:仔细观察“六(3)班第五单元质检情况统计图”,你一眼就能看出的数学信息有哪些?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你对我们班同学在学习上有哪些好的建议?
3.数形结合,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整个圆表示什么?(板书:全班人数,单位“1”的量)各个扇形表示什么?(板书:各等级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数。)
(2)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分析,你觉得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百分数关系。
4.对比分析,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比较。
5.回顾小结,归纳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初步应用,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1)已知全班人数,求各等级人数?
(2)求一个等级人数比另一个等级人数多(少)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3)求一个等级人数比另一个等级人数多(少)百分之几?
(4)已知各等级人数及相应的百分数,求全班人数。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地设计数形结合、对比分析、回顾小结、初步应用等多个层面的学生探究活动,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一重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新知、学以致用,体会扇形统计图的实用价值。]
7.展示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
师:我们认识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扇形统计图的身影:(1)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扇形统计图?(2)老师课前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举例、教师展示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贴近学生的认知基础,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三、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1.做一做。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牛奶所含的营养成分吗?这是一个有关牛奶所含营养成分的扇形统计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师:谁来说一说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各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
2.比一比。
哪所学校的女生多?
3.算一算。
下图是六(2)班第五单元数学考试成绩统计图。已知待及格的有3人。请你算出各种成绩的人数填入统计表内。
[设计意图:设计层次性、多样性、生活化的巩固练习题,充分让学生进行思辨,引导学生对扇形统计图中数学信息进行观察、分析、计算、推理、描述,既要关注学生解题的结果,更应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知情共融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2.最后,把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与同学们共勉。
[设计意图:变师“讲”为生“谈”,让学生自主反思学习活动,不仅引导学生反思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重视对数学学习方法、数学学习情感的反省。]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体验式教学 有效学习
体验式教学,即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与反思结合起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此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枯燥机械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局面,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获得数学思维、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的和谐发展。下面,笔者就对体验式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剖析。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体验
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并实现有效学习的第一步。教学过程中,不可再把学生当做机械接受教材空洞知识的死板机器,而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掌握知识要点,解决疑难问题,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体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
例如,学习《位置与方向》这一节时,一上课,我给学生出示了一张电视台播报台风警报的主题图,并提出下列问题:从图中你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谁是参照点?东偏南30°怎么确定的?如果想知道台风中心的具置,那么需要哪些条件?在引导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置之后,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对确定台风中心位置的具体方法进行探索。如此摒弃以往向学生机械、死板灌输数学知识点的填鸭式方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学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向,增强学生学习主体体验,实现学生对位置与方向相关数学知识点的有效学习。
二、积极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模型
创设教学情境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同身受,更好地理解与吸收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数学知识更好地贴近于学生生活,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和参与性,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模型,从而实现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有效与深入学习。
例如,学习《百分数》这一部分内容时,课前我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并将其记录在本子上,课堂上让学生四人为一组,在组内交流收集百分数表示的意思,然后,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这样,通过组织学生以“信息会”的形式对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进行交流,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构建百分数的认知框架,体验到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建构。
三、开展数学实践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总是将学生拘泥在封闭式的室内场所――教室中,在让学生感觉数学学习十分沉闷、压抑、枯燥、无趣的同时,学到的只是停留在应试教育层面空洞的理论知识,缺乏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能力。鉴于此,我们在完成数学基本教学任务后,应积极开展数学实践体验活动,即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数学视角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例如,学习《扇形统计图》这一节时,在学生初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后,用扇形统计图进行简单计算之后,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两项实践体验活动:1.记录自己一周的活动时间,并用这些数据尝试做一个个人一周活动时间的扇形统计图。然后加以分析,分析自己的时间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请老师和同学帮助自己分析和调整。2.到学校附近商场中采访消费群体,了解他们一个月的消费项目和金额,并用调查到的数据做一个扇形统计图,然后加以分析,分析消费者的消费是否合理。这样通过开展数学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统计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统计的实用价值,同时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对扇向统计图知识点的有效学习。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能使原本枯燥机械的灌输式教学局面得到改观,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学习能力及学习情感和谐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探索各种切之可行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一、创设教学情境
能否设计一个好情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首要问题。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往往只具有一般性,还要求教师能够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来精心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受到浓厚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和符号的堆积,而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例如,《数学》八年级扇形统计图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就已有了对扇形统计图有初步的了解,除了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报刊杂志中的扇形统计图之外,还请学生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请他们对班级中来自不同村庄的学生数量情况进行调查登记,通过课前预习,自己先试着绘制一张扇形统计图,并分别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由于课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每个学生对上课的内容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此研究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去探索发现,通过收集数据,分析处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独立思考,归纳总结,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发表见解、各抒己见、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能充分地融入课堂学习,提高数学能力和学习效率。有的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还提出了扇形统计图反映数据情况的优缺点,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更上了一层楼。这种在充满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让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让他们感受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习积极性,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达到开发潜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重视学生自己的“讲、演、练”
一般每节数学课都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教师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这些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通过自身动口、动手、动脑才能实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地让学生“讲”(口头回答问题)、“演”(书面或板书回答问题)、“练”(思考问题与动手练习),使学生在认识和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真正转变为自己的东西,并形成技能技巧,以达到消化吸收的目的。这样,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参与,捕捉反馈信息,可及时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如何,以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进一步协调师生活动,消除无用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校正在学习实验的河北威县人才学校“ 3331”教学模式,正好给学生提供了“讲、演、练”的学舞台,教学效果良好。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一)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思考问题。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期期末考试均分69.3分,及格率77.27,优秀率31.82。其中学习比较突出的有5人,处于中间水平的有25人,中下水平的有14人。这14名学生主要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三、教材变化:
分数乘法: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增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
位置与方向: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到五年级上册,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移到本册。
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至本单元。把“比”的内容单设一单元。增加两类新的问题解决:和倍、差倍问题;可用单位“1”解决的问题。
比: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原来在分数除法单元,本册作为第四单元单独学习。教学内容基本无变化。
圆: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通过用圆规画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继而研究圆的性质。减少圆的对称性的篇幅。增加“利用圆设计图案”的内容。增加求圆外切正方形、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面积的“问题解决”。“扇形”由选学内容变为正式教学内容。
百分数(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百分数的应用”分成两段,本册只教学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而特殊应用如利率、折扣、成数,移至六年级下册。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与求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结合起来,注重在应用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和分数、小数进行互化。增加用单位“1”解决的实际问题。
扇形统计图: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增加根据选择合适统计图的内容。
数学广角——数与形: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问题移至四年级下册,新编“数形结合”的内容。
四、教材分析和建议
本册教材的结构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它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改进分数乘、除法、比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和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加强分数乘、除法的沟通与联系,促进知识正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学习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了涂色、折纸、画线段图等活动,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加以突破。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80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少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故在新学期里,我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统计”。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专题性的活动,即“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旨在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教材还安排了“看图找关系”的专题,旨在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捷地刻画关系。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力求体现整套教材的基本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的发展;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和死套题型地进行操练。具体表现如下:
1.在数与代数中,重视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比的过程及对比的意义的理解。
2.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在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探索中,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统计的学习中,注重结合现实素材认识复式统计图,并从图中尽可能多次获取信息。
4.学生在从事专题性的活动时,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拟采用以下教学措施:
1、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口算做到算得对算得快,笔算做到计算仔细,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2、把教学应用题做为本册的一个教学重点来抓,特别是圆柱、圆锥和比、比例方面的应用题,着重教学生理解题意,通过题目会自己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3、重视学生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画图,发展学生动手能力。
5、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力。
6、通过单元检测掌握学生巩固知识的情况,若发现缺漏现象及时补救,课外作业做到精心设计,批改及时认真,并督促学生改正。
7、通过以优带潜、以优促潜、以优帮潜的活动,使优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潜能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去追优、赶优,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三)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差距明显。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板快:
(一)、数与运算。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统计”。
(四)、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
(五)、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按照单元顺序)
第一单元“圆”: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五单元“统计”:
1.学生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1.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综合应用:
即“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教材还安排了“看图找关系”的专题,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捷地刻画关系。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四、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分析教材,调研学生的知识基础
调研学生的知识基础,要从分析教材开始。了解教材编排体系,把握所学知识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找准新旧内容的联系,可通过问卷或访谈查找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为了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笔者对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中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版本的教材都精心地选取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而且都突出了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再来纵观人教版小学阶段的统计领域,在学习折线统计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由此可见,折线统计图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条形统计图的发展又是后面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到六年级,学生还将学习扇形统计图,这时小学阶段统计图的学习将进一步完善。无论认识哪种统计图都需要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据的“领悟”,提升对统计独特的思维方法和应用价值的认识。
二、走近学生,调研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学习新内容前的生活经验是什么?生活概念与数学科学概念有什么联系?
走近学生,我们就会感受学生的“丰富”与“精彩”。为了更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储备,课前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前测。
前测人数:42人
前测题目及分析:
1.请你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前测题目及分析:
1.请你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学生作答情况:100%的学生能够绘制出条形统计图。
2.你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 )
学生作答情况:回答见过的有30人,占学生总数的71.4%;回答没见过的有12人,占学生总数的28.6%。
如果见过,请写出在哪里见过。
学生作答情况:学生见过折线统计图的途径是电脑、报纸、数学书……
你知道这样的统计图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作答情况:线段图、点线图……折线统计图,回答是折线统计图的有5人,占学生总数的11.9%。
3.访谈。
对能够说出折线统计图名字的部分同学进行了访谈,访谈分两步完成。第一步请学生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能了解到哪些信息。笔者发现,学生的认知还停留在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上,只能用条形统计图的特征来解读折线统计图,而意识不到变化趋势问题。访谈的第二步是请学生谈谈有什么疑问。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为什么还要学习折线统计图呢?”“关于折线统计图我们都要学习什么呢?”
通过分析调查数据,笔者了解到学生对折线统计图这部分知识并不是一无所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要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为核心,设计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并将着力点确定为以下两点:
(1)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亲历数据分析过程,感受数据魅力。
(2)借助生活实例,初步培养学生从统计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提升数学情感。
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统计活动应该由问题引发。从大的方面说,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小的方面说,学生只有产生进一步了解情境内容的愿望,才会积极、主动地开展统计活动,学习统计知识。
课一开始出示了六年级同学2006年到2010年视力低于5.0的数据,提出问题,使学生由零散的数据想到用学过的统计表进行整理会更加清晰地展现数据,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更加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多少,接着由条形统计图的变化导出折线统计图。此环节以问题为驱动,运用已学过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旧知识,进行数据整理,体会数据整理的必要性,同时在变化中引出新知识。
1.课件出示。
2.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觉?
生: 太乱了,不好观察。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小明把这些数据整理一下吗?
生:用统计表表示。
生:画条形统计图表示。
3.课件出示统计表。
4.统计表与刚才的数据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
生:统计表能将数据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
5.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六年级同学视力低于5.0情况统计图
看到条形统计图,你能了解哪些信息?
生:2006年近视人数最少。
生:2010年近视人数最多……
条形统计图与统计表比较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条形统计图能够更直观形象地反映数据的多少。
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反映出六年级同学的视力变化情况,我们还可以这样绘图(课件展示由条形统计图转化为折线统计图的过程) 。
7. 生活当中,你们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在哪儿见过?
生(举例):股票、心电图等。
8. 课件出示:股票、体温监测图、心跳情况图等。
师:你们知道这种统计图叫什么名字吗?
生: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起名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你们想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什么知识呢?
生:特点、画法、怎么用、与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
儿童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世界、认识世界为以后创造世界做准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着好奇、好问、求知的天性。这种天性引导得好,就能有效地开发儿童的智力;如果没有得到保护和开发,就可能会被压抑或枯死,儿童的智能就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儿童数学教育就是要让数学学习与儿童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活动从学生熟悉的“检查视力”入手,提出探索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利用统计的知识解决问题,感受统计图的必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在复习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统计图反映统计数据的方法更加直观。根据统计需要引出新知折线统计图。同时,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四、亲历过程,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
为什么要开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活动?怎样去开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活动?获得数据后又该做些什么?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思考的三个基本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也就是如何带领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让学生在统计活动过程中获得相关的基本经验,初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第一学段统计教学的过程,一般可以按以下六个环节来设计,即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决问题―回顾反思。提出问题是开展统计活动的源头,有了需要通过统计来解决的问题才会生发一系列的统计活动。解决问题是开展统计活动的结果,学生基于数据回答问题、作出结论,就能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是蕴含信息的。
亲历过程感悟特征环节是教学的重点环节之一。学生在认识折线统计图这一层级时经历了以下四步。第一步:(在图中找到了数据对应的点)数据对应点;第二步:(连接点与点间的线观察局部变化)连线观变化;第三步:(将线连起来观察辨别整体变化趋势)整体辨趋势;第四步:(在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中明确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比较认特征。即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更加形象地反映出事物的变化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渐渐产生了对折线统计图的喜爱,同时加深了对数据的体会。
(一)由点知数据
1.观察折线统计图,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能够看出每年的近视人数。
2.这些数据是通过什么反映出来的?
生:通过图中的点看出来的。
师:在折线统计图中通过每个点我们可以知道相应的数据。
(二)连线观变化
1.在图中,是什么把点与点连在一起呢?
生:线段。
2.哪年到哪年人数增长得快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线陡说明什么?
生:2009~2010年,线长而陡上升得快,说明数据上升得快,变化大。(板书)
3.哪年到哪年人数增长得慢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2006~2007年,线缓变化小。(板书)
4. 2008~2009年的线怎么是水平的呢?
生:人数没有变化。(师板书:线平 没变化)
师:通过线的陡与缓我们能够分析出数据的变化。
(三)整体辨趋势
1.谁能说一说六年级同学的视力是怎样变化的呢?
生:从2006年到2008年视力低于5.0的人数一直上升,2008到2009年没有变化,从2009年到2010年人数又上升了。
2.整体上看,六年级同学的视力情况是怎样的呢?(借助手势帮助学生理解)
生:学生边手势表示边描述。
3.预测:根据这几年的人数情况,请你们试想一下,今年再查视力,情况会怎样?线段会是什么样呢?
生:学生进行预测,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干预的建议,从而想象在注意保护眼睛的情况下,人数可能会下降,线可能呈下降趋势。
(四)比较认特征
1.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2.比较两幅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能表示出某年的人数。
不同点:比较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楚地反映出人数的变化情况。
3.小组交流汇报 ,重点讨论:条形图通过什么表示数量?折线图通过什么表示数量?
生:条形是直条所对的数据;折线是通过点反映出数据。
4.总结特征: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两个环节之间,学生要对解决问题有用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要引导学生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思考需要统计哪些数据,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完整过程。学生在经历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至少要积累四个方面的经验,包括收集数据的经验、整理数据的经验、呈现数据的经验、分析数据的经验。每一次的统计活动,都要注意这四方面经验的积累,而第一学段尤其要关注前面两方面经验的获得和积累。
五、体验方法,培养学生灵活选择
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往往不是唯一的,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的背景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一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和记录数据。二要相机介绍一些基本的、常用的方法。
在选择折线统计图这一层级的学习中设计了两个同样是气温的情境,根据所解决问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表1的问题适合用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解决表2的问题适合用折线统计图呈现数据,因为它更能反映气温的变化趋势,便于预测。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Ji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Ji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关键词:中年级;数学;策略方法
一、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
1.处于形成个性的阶段
中年级学生的年龄一般是10岁左右,这时,学生开始进入发育期,个性开始占重要地位,自制力弱、活泼好动、易受影响,注意力分散。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力是一种基本能力,它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必要前提,是获得其他能力的基础。中年级学生,不再像低年级学生那样,老师说什么他们做什么,老师教什么他们学什么,有一部分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时甚至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学习的自主性不够。
2.处于直观向半抽象过渡的阶段
中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积累,数学学习倾向于理性层面的比感性层面的多一些。
3.处于分化阶段(略)
二、教学实施的策略
(一)课前:解读学生
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学生不再是一张白纸,在数学学习的同时已经有了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所以每节课前教师要充分解读学生,进行学前分析和学情分析。例如,在《认识分数》的教学前,我们进行了这样的分析。
1.学生已经具备了什么
通过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来表示。学生已经会读、会写每一个分数。
2.学习困难在哪里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的情况,所以本节课学习的困难就在于把多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一个整体的概念的建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3.还要提升些什么
通过学习,不断建构一个整体,应根据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写分数,通过对比从而知道一个整体与过去一个物体(一个图形)的区别,通过分类聚类归纳从而知道分数的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二)课堂: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不断建构新知
1.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借助直观形象理解知识,并通过反复练习记忆知识。对待三四年级学生不能依然停滞于这样的水平。课堂上要帮学生逐渐学会“数学”地思维,而不能替代学生分析、替代学生思考、替代学生说想法。
例如,三年级的“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乘一位数,所以迁移学习整百数乘一位数就比较简单。但是,作为老师,不管知识的难易程度,都要学会去打开学生的思路。以下就是我的教学过程。
师:300×2怎么算呢?你会算一算并记录你的思考过程吗?
学生尝试计算。
并联呈现资源:
(1)300×2=600 (2)30×2=60 (3)300×2=600
300+300=600 300×2=600 3个百乘2得6个百
过程中打开学生思路:你看懂了哪一种算法?能介绍一下吗?
生1:我看懂了第一种,用300+300=600来计算;
师:哦,你们是根据乘法的意义,做乘法想加法来计算的;
生2:我看懂了第2种,30×2=60,所以300×2=600。
师:你很会学习,是根据整十数的乘法来学习计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
生3:300表示3个百,3个百乘2得6个百,所以等于600。
师:你是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的。
归纳小结:同学们,你们的算法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根据以前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的。
采用这样的教学过程,不断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分析和学习。
2.引导学生积淀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
日常教学中,我们没有很好地解读学生已有的知识,没有很好地进行顺应,每个知识的教学总是有点“见好就收”的感觉,而拓展提升关注的也不够。教师要关注知识的前移后续和前延后伸。
例如,教学“统计”时,就要回顾小学阶段的统计的知识结构:
一年级上册:比较、分类,用分一分、排一排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一年级下册:分类整理数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二年级上册:认识方块图;
二年级下册:用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相关数据;
三年级上册:条形示意图(一格表示一个);
三年级下册: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四年级上册:分段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
五年级上册: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
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
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众数,中位数。
统计知识的学习,可以按如下的方法结构进行教学或学习:收集数据―分类整理(分段整理)―制表制图―分析数据。
3.引导学生积淀数学学科的素养结构
(1)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如,倾听、合作、思考、记录、表达等习惯。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培养和螺旋上升的过程。
基础性常规(课前准备、倾听、作业):课前调整好状态,有序备好必备学习用品,安静等待老师上课;课堂上倾听专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书写端正整洁格式规范,能独立静心地完成练习。
发展性常规(表达、记录、合作):
三年级:能有意识地提取信息并用简单清晰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初步学会用简单的策略解决问题,合作中有分工,能倾听别人的意见,也能表达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四年级:能简要地提取相关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合理组合和表达,能有序完整地记录解题思路并能自我解释,对他人意见能进行适当补充,初步养成自主复习与整理的意识,合作学习有序。
学生的能级目标养成有:
倾听:倾听中能对比想法,找出异同。
阅读:能按一定顺序和关系整理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或者根据问题选择相匹配的关联信息解决问题。
记录:除了个人喜爱的记录方式,还要善于吸纳别人的记录方式,逐渐形成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记录方式,养成记录的习惯。
表达:能将核心的意见表达清楚,解答过程的书写布局清楚。
操作:明确操作要求,能独立完成一次操作的全过程:思考―操作―记录―交流,形成一次操作前后的动作与思维的连贯性。
互动:不重复别人意见,对别人的意见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适当扩大互动范围,如四人小组。
预习:能根据预习的问题从不同的途径找寻合适的材料,做出前期的思考。
策略:集中学习画图、举例、列举等策略之后,能在解决问题中经常有意识地强化。
整理:尝试自己整理,通过合作交流补充或修正整理。
评价:能客观评价他人,先肯定优点再提出意见。
反思:今天课上我的学习动作连贯吗?与同学的合作愉快有效吗?自己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2)形成较强的运算能力。重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落实运算教学的目标:正确、快速、简捷、灵活。
(3)夯实较强的知识基础。
如,计算类:加强理解与类型训练。
如,记忆类:公式、概念、性质、运算律、单位进率、计算规律等。
(4)练就较强的分析能力(读题、圈关键字、分析和列式解答)。
抓基本的数量关系求和模式部总关系相差关系求积模式份总关系倍数关系
下面我就自己上过的一节公开课――北师大版九年级(上)6.1.1 频率与概率进行教学反思,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设置问题,关注学生,以及注重课堂内容的生成。
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接触概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发展和应用,又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相关知识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让学生经历试验、统计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试验等活动,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并可据此估计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这节课我采用的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操作中,将全班60名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组6人,每名学生都有不同的职责,分工明确(组长,抽取卡片,记录等)。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每个小组都有两组相同的卡片,卡片上的数字分别是1和2。
具体教学过程由以下四步组成。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生活中的现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确定现象,一种是不确定现象。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现象的世界里。许多看似偶然的现象之中,有着必然的规律。
复习导入:复习“频率与概率”的定义,由学生思考两者的区别,引入新课,研究频率与概率的关系问题。
二、分组试验,进一步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
问题的设计既注意了问题的新颖性,又注意了试验的可操作性和其理论概率计算的简单性。
1.活动。
活动课题:通过摸卡片活动,探索出“试验次数很大时,试验的频率渐趋稳定”这一规律。
活动方式:分组试验,全班合作交流。
活动步骤(在具体试验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力图体现各个步骤的渐次递进。采用问题串的形式,逐步深入,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
准备两组相同的卡片,每组两张。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分别是1和2。从每组卡片中各摸出一张,称为一次试验。
(1)估计一次实试验中,两张卡片的卡片面数字和可能有哪些值?
(2)以同桌为单位,每人做30次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填写下面的表格。
学生根据自己的试验结果如实填写试验数据,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
(3)根据上表,制作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制作时间,并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既为了复习巩固八年级下册有关频数、频率的知识,同时又便于学生更为直观地获得(4)的结论。
(4)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估计哪种情况的频率最大。
这里一定要保证试验的次数,如果试验次数太少,结论可能会有较大出入。(如出现此种情况,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解释)
(5)计算两张卡片的卡片面数字和等于3的频率是多少?
(5)有了(4)中的结论,自然过渡到研究其频率的大小。当然,两张卡片的卡片面数字和等于3的频率因各组试验结果而异。正是有了学生结论的差异性,才顺理成章地展开问题(6)。
(6)六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汇总试验数据,再与其他组汇总,相应得到试验60次,120次,180次,240次,300次,360次,420次,480次,540次,600次时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和等于3的频率,将试验数据填入下表,并绘制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目的在于通过逐步汇总学生的试验数据,并绘制相应的折线统计图,从而动态地研究频率随着试验次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学生之前的试验结果可能与结论有出入,这是学生有疑惑的地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生成点。通过试验及观察历史上数学家关于掷硬币的试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结论: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关注学生在重难点内容生成时的表现。同时,提出质疑:生活中许多概率利用已有的知识不好求,如何解决?学生自然会想到用多次试验频率估计概率。这正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生成点及精华所在。
3.活动探究:试一试(通过具体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1)做重复实验:抛掷同一枚啤酒瓶盖1000次,经过统计得“凸面向上”的频率约为0.44,则可以由此估计抛掷这枚啤酒瓶盖出现“凹面向上”的概率约为( )
A.0.22 B.0.44 C.0.50 D.0.56
(2)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红色、黑色、白色的玻璃球共有40个,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小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色球、黑色球的频率稳定在15%和45%,则口袋中白色球的个数可能是( )
A.24 B.18 C.16 D.6
(3)某商场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并规定:顾客购物10元以上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哪一区域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下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
(1)计算并完成表格:
(2)请估计,当n很大时,频率将会接近 ;
(3)假如你去转动该转盘一次,你获得铅笔的概率约是 ;
(4)在该转盘中,表示“铅笔”区域的扇形的圆心角约是 (精确到1°)。
三、课时小结:学生谈感悟,教师总结。
本节课通过试验、统计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当试验次数很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这一重要的概率思想。
四、课后作业:写一份小报告(对概率的认识)。
给学生的思维以充分的发展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存在问题:
(1)个别关注可能不足,在练习时巡堂采取个别辅导。
(2)时间弹性过大,因此在活动时一定要加以时间限制,有效组织合作学习,掌握合作交流中的“度”(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九年级上册.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结构化教学;整合;思维;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6-0035-03
【作者简介】徐微,江苏省镇江市中山路小学(江苏镇江,212000),一级教师,镇江市京口区数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先进个人。
如今,在学校日常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这样两个问题:一是教师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认识,过分依赖教材的单元和课时划分,局限于单课时教学,割裂了知识结构,削弱甚至偏离了数学学科的课程目标;二是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设计,满足于当前情境或活动的设计,策划的视野短期化,忽略甚至局限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的长期培养。作为教师应该树立系统教学理念,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及其育人价值通过整体架构、有机渗透,融合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整体提升。基于此,笔者进行了如下的实践与思考。
一、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1.整合知识板块。
结构的关联能使知识的教学和能力的发展呈现一条清晰的脉络,但这样的结构设计不是唯一,不应成为教学的桎梏,同样这样的结构也不应该固化,使教学陷入枯燥的模式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单元知识之间的并联关系、递进关系灵活设计教学流程。
(1)整合课时知识。受40分钟教学时间的限制,有些内容被划分成两个或三个独立课时,比如:在苏教版六上《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的教学中,“长方体和正方体完全表面积计算”和“长方体和正方体不完全表面积计算”这两个课时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对这两种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研究了它们的展开图的基础上进行的,两课的内容联系紧密,探究方法、教学过程基本一致。于是,笔者尝试对这两课进行如下调整:
通过实际教学,证明尝试是成功的,学生不仅能很好地达成学习目标,还能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探究过程形成清晰认识,对实际遇到的各类完全表面积或不完全表面积均能正确灵活的计算。这样深入知识内部去整体把握、科学设计,摆脱了原有课时的桎梏,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使用教材,从而达到让教材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目的。
(2)整合单元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年段单元知识前后的联系非常密切,不仅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保持知识的整体性,还有利于学生感受知识的整体性。例如苏教版五上第三、四、五单元,先后进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法和减法》《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对小数的学习通过认识和运算去整体把握,块面完整。而苏教版教材中分数知识的块面划分就有了区别,三、五、六年级均涉及,其中六上第二、三单元学习《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后,第四单元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然后第五单元再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从教师角度看,不利于教学的整体结构;从学生的角度看,不利于学生头脑中对知识的整体建构。基于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三单元整体教学,脉络清晰,一气呵成。
2.帮助思维结构化。
结构化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其价值不仅限于知识的形成,更多地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把握和把握结构后自主建构学习的积极状态。
(1)整体感悟。思维整体的结构化在复习课中体现最明显,复习不是对单元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依据复习内容采用新的复习策略,以此帮助学生保持较高的复习兴趣。如复习苏教版六上《分数乘法》单元时,笔者要求学生课前自我复习,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知识结构图以展示整个单元的知识体系,课上分组交流汇报。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能够整体地把握内容之间的关系,并能积极地进行讨论,继而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主动建构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
(2)学会迁移。在由教到学逐步放手的过程中,迁移知识形成的过程性结构尤为重要,教师带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前人发现和发展某一领域知识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结构化,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个发现探索的过程性结构,然后自觉迁移到教材以外的探索中。如从探索加法、乘法运算律引导学生去验证减法和除法中是否存在类似的运算律,从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拓展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教师只有学会利用迁移,才能激发起学生更多的运用和创造热情。
(3)培养能力。基于结构的教学,要让学生意识到结构的存在,并自觉地运用结构展开学习。因此,每一单元、每一学期或每一学段学习结束后,指导学生进行复习与整理,会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系统化和条理化。从系统梳理到整体结构化地把握知识,从寻找知识间的差异到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个性化整理到创造性呈现,学生对整个过程的经历与体验有利于学生形成综合的学习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3.倡导教学结构化。
教师要在深入解读课程标准、正确把握教材、明晰学生学习起点的基础上,科学制定目标。在纵向上,依据学生年段特点,从学习心态、知识积累、能力、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横向上,紧扣知识间联系,预设学生发展的可能,以及学生面对具体的数学知识时的心理状态,分析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对新知学习的影响。同时,科学评估学生的潜能,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思维空间和心理空间。关注不同基础学生在新知学习过程中的不同表达方式,关注差异性。例如:感悟统计思想方法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从把相同的放在一起数到画勾、画正字、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再比如:学习比较的思想,从最初比较两类事物的个数,到数形结合给出条件比较,成了实际问题的雏形;从直观实物的比较,到抽象出线段图,这一过程把数学思想方法的长期感悟、持久熏陶,特别是结构的整体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价值认识
从列维的结构主义到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思想,以及奥苏伯尔提出“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这些观点,无一不与“结构”相关。整体结构教学就是要通过回顾、提炼和反思逐步将知识结构内化为学生学习的方法结构,成为新的学习工具。它包括三个层面的结构:
一是展开结构,在前后关联的知识之间有着相似的呈现方式。如在整数中按照“数的意义”、“数的运算”以及“运算的规律”展开,同样方式在小数、分数教学中也遵循,这就是知识展开方式的相似性。同样,在“认数”教学中,不同年级数概念教学都有着相同的展开逻辑:数的意义数的组成数位读写数的大小比较。随着对数认识的逐步拓展,这些“知识结构”将会潜移默化地被学生个体“吸收”而内化为“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在整体上对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把握,改变碎片化处理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现象,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是过程结构,同一类知识有着类似的教学过程。例如教学“运算律”时,一般都按“猜想验证概括拓展”进行;“量的计量”教学按照“材料感知操作感悟形成概念运用巩固”这一过程推进,这些就是相关知识教学的过程结构。认识到这种过程性结构的存在,教师就可以从起始内容开始,努力引导学生了解和把握,使得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能主动迁移,开展学习研究活动。结构化地展开教学过程,学生获得了独立学习的有效路径,便能投入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成为知识、能力和方法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