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本土化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人本理念 高校图书馆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尊重、互信和支持,是对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弘扬,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性体现。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统一性,人的自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贯穿于社会发展的理论之中。“以人为本”所倡导的人文意蕴,即通过发挥人的理性自觉、积极张扬人的主体意识,以最大限度地消解人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协调一致―这同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1]。
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人本理念体现了对读者的关注和对馆员的关爱,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图书馆文化建设应确立人本理念,坚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平等、合作与沟通,创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与和谐的人际环境,丰富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内涵,提升图书馆文化建设的
层次。
1 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紧密相连的,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柱,它既是图书情报中心,也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同时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图书馆文化是高校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以大学文化为背景,以图书文化为基础,在图书管理和提供、利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心理态势、知识体系及外在形象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总和[2]。高校图书馆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构成。
图书馆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基础;图书馆制度文化主导图书馆物质文化的实践,并影响图书馆精神文化;图书馆精神文化规定着图书馆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方向,对二者具有灵魂和生命力的作用。正是它们互相影响、相互作用,才融合成了图书馆文化的有机整体。
2 人本理念与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2.1 在物质文化建设中体现人本理念
高校图书馆的物质文化既是高校图书馆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高校图书馆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图书馆物质文化是一种外在器物文化,是图书馆建设的物质成果,是图书馆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总和,包括图书馆建筑、图书馆藏书、图书馆设备、图书馆环境等要素,它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硬件部分和物化表现形式[3]。在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建设中应体现人本理念,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高校图书馆的建筑是高校图书馆文化的载体,通过建筑风格来体现图书馆的文化,给人以博大的文化内涵和美的享受。图书馆建筑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利用材料、光线、空气、湿度、温度、色彩、室内外绿化及各种设施,给读者在视觉、听觉、触觉和心理上良好的感觉。为适应收藏、检索、借阅、咨询和研修的需要,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应考虑空间结合的灵活性和使用功能的多样性,同时防止各种干扰和污染,通风性能和采光性能良好。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的每个环节都要围绕读者的需求开展,加强与广大师生读者的沟通,全面真实地收集读者的需求信息,把握学校学科发展的趋势,为学校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同时兼顾学科专业文献资源之外有助于培养读者人文和科学素养方面的资源建设,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逐渐感受和领悟到来自文化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尽情享受文化知识的熏陶,培养美好的情操和优秀的道德品质。高校图书馆的环境建设要重视色彩的搭配,绿色植物的摆放,名人字画的张贴、宣传橱窗的设置,营造一种浓浓的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氛围。
2.2 在制度文化建设中体现人本理念
高校图书馆制度文化是指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规章制度进行补充和说明的各种规定、实施意见、管理办法以及通过制度的执行过程而形成的一种文化集合。它是图书馆在实践活动中,对图书馆的本质、行为、功能、意义等规则的制定、实施、完善的确认过程中,实现的规则合理、和谐和统一所形成的人文现象[4]。高校图书馆的制度文化建设应从人性角度出发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充分尊重读者和馆员的人格。良好的制度文化有助于增进管理层和被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发挥被管理层面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制度设计上应摒弃惩戒性和警示性的制度,要体现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同时,在制度上对馆员个人利益予以充分保障,尊重馆员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努力使图书馆利益与馆员利益相一致,促使馆员能够主动自觉地提升自身素质,提高为读者服务的质量。
2.3 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体现人本理念
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具有统领和指导作用,集中地反映着一个图书馆的本质和个性特色。图书馆精神文化是指高校图书馆在实践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最能集中体现图书馆精神文化的载体是馆员的素养。作为高校图书馆,读者的文化层次较高,馆员不仅要有得体的衣着、文明的语言、更要具备全面的知识,专业的技能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人本理念,使馆员在工作中形成勤奋、求实、文明、敬业的工作作风,促进馆员之间的协作,提高馆员的集体凝聚力,进而升华为积极向上、独具特色的图书馆精神。总之,图书馆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贯彻人本理念,坚持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有机统一,给读者提供一个舒适、愉悦而又充满文化气息的精神家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立强.人的全面发展:经典阐释与现实历程[J].河北大学学报,2009(3):104―108.
[2] 王黎,秦虹.高校图书馆文化论[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学校文化 研究 历程 回顾 展望
自80年代中期我国高校掀起“校园文化”热以来,在整个社会“文化热”的背景下,在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对学校文化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学校文化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对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素质教育,推动学校教育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学校文化的理论研究虽取得不少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仍存在争论,学校文化理论体系尚在建设之中。回顾三十多年来我国学校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对于学校文化的实践及其理论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建立学校文化理论体系,从而推动我国学校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文化研究的历程
(1)学校文化研究的兴起阶段(1986~1989)。这个阶段学校文化活动及其研究,主要是学校内的学生文化,以学生的闲暇生活为背景,以学生组织的社团活动为主要内容。
(2)学校文化研究的发展阶段(1990年~1999年)。这个阶段,特别是1990~1996年期限间,大量的有关学校文化(校园文化)的论文见诸于各类报刊,形成学校文化研究的。
(3)学校文化理论开始建构阶段(2000年~)。在前一阶段对学校文化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有一些学者开始考虑建构“学校文化学”的理论体系,试图把学校文化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尽管目前对“学校文化学”的理论体系仍有不少争论,真正的“学校文化学”尚未建立,但这些研究充分显示出对学校文化的理论研究已经步入科学性、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的新阶段。
二、学校文化研究的内容
三十多年来,对学校文化的研究及学术界争论的内容,主要有学校文化的概念、特征、结构、功能以及学校文化学的建构等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的研究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1)关于学校文化的界定。“校园文化”的概念众多不一,但综合论之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指学校内的学生文化,主要以学生的闲暇生活为背景,其主要内容是学生组织的社团活动(80年代在大学校园中的校园文化主要是这种意义上的校园文化)。二是把校园文化看作组织文化的一种,即与企业文化等亚文化形态并列的一种组织文化。为了区别两种意义的校园文化,现在大多数人都主张把第二种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称为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只是作为学校文化中的子文化系统。
(2)学校文化的特征。由于对学校文化的界定不同,因此对学校文化的特征也就有不同的表述。尽管对学校文化的特征有多种表述,但有一点认识是共同的,即一方面社会总体文化包括社会的文化传统、价值体系、政治经济制度、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生活方式,它们以各种途径方式融合、渗透、制约学校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学校文化又将社会文化中对人才的要求、社会观念、政治原则与价值规范体现在自己的文化结构中,通过课堂传授、制度约束、校风、教风、学风的熏陶和潜移默化,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从而有别于城市文化的纷繁、乡村文化的单纯和企业文化的功利,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和特征。
(3)学校文化的结构。对学校文化的构成,基于对学校文化的不同认识,有不同的分类。对学校文化结构的不同认识,直接决定着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对于学校文化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对学校文化结构的研究主要从两个不同角度进行划分:①依据构成学校的各组成部分所承载的文化类型进行划分;②依据文化自身的表现形式所进行的分类。
(4)学校文化的功能。学校文化具有的功能主要有:①示范功能,即学校优秀人物对其他人的示范作用;②导向与凝聚功能,即学校文化氛围影响师生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良好的学校精神能够形成一种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精神风貌;③扬弃与创造功能,即它既从社会文化中汲取营养,也排斥和抵制社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的影响,并能通过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和内容;④约束与熏陶功能,即它能够使学校每个成员受到必要的约束,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又能通过文化环境氛围对其成员的行为规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⑤平衡与协调功能,即使具有不同个性的人们和具有不同要求的群体组合起来,并求得不断发展的功能。
三、学校文化研究展望
回顾十多年来学校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以下几方面问题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进一步地探索和努力。
(1)学校文化理论体系尚不完善,仍需继续努力研究和探索。对文化的定义,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不同研究者从自己所属的学科和研究对象出发,对文化的定义提出各自的界说。由此看来,对学校文化定义的不同界说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没有概念,就没有科学研究,就无法确定学校文化学的研究范围,并依此建立起其它一系列概念。
(2)重视学校文化实践。尽管理论研究方面对学校文化的功能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但从实践层面来看,远未引起大多数学校管理者的充分重视。“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因此不仅要注重学校文化理论的研究,更应重视学校文化的实践,尤其是教育的国际化环境下我国教育面临的形势及其对学校管理提出的新挑战。没有鲜明个性的学校文化,就很难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就很难面对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
(3)学校文化的研究和实践要重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组织文化理论是由西方传入的,但文化本身具有民族性、继承性等特征。因此我们对学校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必须与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有关教育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国古代许多教育家和思想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教育实践和精辟的教育见解。当今我们强调我们的教育也要与国际接轨,但这种接轨应当是建立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因为只有本土化的东西才是最具有特色的东西,没有本土化作为支撑点,没有特殊的优势,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不可能真正走向世界。只有在本土化基础上对外开放,走向世界,在国际交往中学习、借鉴其它国家、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才能真正地实现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张德祥:《试论学校文化的内涵、类型及其功能》,载《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1期。
[2]刘学国:《浅论学校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年第3期。
[3]周焱:《学校文化初探》载《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3期。
[4]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40页。
[5]王邦虎著:《校园文化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7页。
〔6〕王冀生著:《现代大学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传媒业的产业属性近年来频频被研究者关照,与此相关的传媒业多元化战略、一体化战略、产业扩张、产业链搭建等话题得到较充分的探讨。本文试图从产业空间角度出发,厘清传媒业的创意属性和产业拓展机会,探讨传媒业在更大范围内与社会资源互动的战略图景,也即与创意产业各部门相互渗透的空间重构模式。
从产业链到产业丛:传媒业的空间机会
产业链侧重上下游的通力合作与产品价值的线性传递。在建立产业链的过程中,“分工协作”和“价值扩散”成为两个相互对应的导向。而产业丛的英文单词“Cluster”则可以解释成为丛集、簇群、组合等,它更像是一簇生机勃勃的野生丛林,掺杂着鲜花、药草、刺槐和昆虫,迸发出野性的活力。对于文化产业和传媒业而言,这意味着产业创新的动力在于各种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和物资的交叉,必须形成以地缘为基础的信息、知识和创意要素的密集区,构筑能把相关的大众传媒、各种企业、研发机构、工作室、艺术家俱乐部、政府服务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等组合在一起的空间,形成许多新的生产力组合。在许多城市方兴未艾的“创意产业园区”就是一个个文化创意生产力的孵化器。
如英国雪菲尔德市的文化产业区,以产业集聚的“族群效果”为主,{1}它包括了31栋文化类和创意类的建筑,如BBC电台、千禧年博物馆、大学科学区、图书馆、艺术家村、油画陈列馆、创业投资机构、版权中介公司、电影院和娱乐中心等,组合在一起,形成相互聚合、渗透激活的“引爆效果”。从注重价值线形流动的产业链到注重价值立体扩散的产业丛的演变,显示了媒体产业与其他文化产业部类互动的创新空间所在,媒体的发展要求冲破传统的产业模式,在不断探索中找到最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产业形态。
基于创意的传媒业与其它行业相互扩散
要想实现从产业链到产业丛的转变,在更大范围内联动资源,必须推动传媒业与其它行业的互动融合。在理念层面上,有学者从战略资源整合的角度提出了传媒利用自身的品牌和渠道优势向“它行业”进入和延伸,行业广告资源开发与自身媒介品牌推广互为助力,一箭双雕。
本文提出,基于传媒业工作性质、传媒人职业特征的模式,也即基于创意而进行产业整合是当前比较现实的选择。传媒产业是创意产业,媒体工作的各级内容都充满了对创意的要求,大到发展战略、媒体定位,小到版面设计、报道策划、写作角度,媒体从业者是地地道道的创意阶层。创意阶层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区域或经济发展学教授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在2002年写的一本畅销书《创意阶层的兴起》中提出的。他认为,创意阶层是指所有需要创意的职业,包括科学家、诗人、艺术家、媒体工作者、设计师、卫生及法律从业者、高科技和知识密集行业的从业者。他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定义这个概念,而且脱离了传统上对创意的理解。
要使得生产要素能够在传媒业与它行业自由的健康的流动,必须注意到它们产业特性的共通之处。从更宽泛的“大媒介”观念来看,容纳了信息流动和提供特定资讯产品与服务的电影、广告、出版、IT等部门都具备“媒介”的性质,而这些产业部门在整体创意产业的内部体系中起到核心枢纽作用,负载了复杂多向的勾联和关系。中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体系都把新、老传媒产业列入其中。除图书、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的传媒产业之外,三大分类都包括了新的电子媒体(如音像业、电子出版业)以及数字技术产业(如互联网服务、移动通讯、网络游戏业等)。媒体一方面是文化内容的主要传播载体,另一方面他自身形式的多样性也是丰富民众文化与休闲生活的主要源泉,传媒业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分类范畴这一点在世界上基本上是一致的。
把握传媒业的创意属性意味着产业经营向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靠拢。产业集群最重要的阐述来自迈克尔・波特(2002):在很多产业中,一个企业有优势是因为它的关联企业(供应商、服务商、互补产品制造商、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等等)有优势,这就是产业集群现象。经营产业集群在思维方式上的重要转变,是要意识到媒体的许多竞争优势不是由传媒业内部决定的,而是来源于传媒业之外。引导、开发和实施这种互动的标准就是:要进入的某个产业集群区域是否是信息集散地,是否能够提供资源整合、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是否具有相对低的链接门槛与相对高的升值和回报空间。
传媒业创意导向式发展的实施理念
发掘传媒业中的创意因素并优化其配置,是实现传媒业与其他创意产业部类互动的前提,我们可以从生产、流通、消费、劳动的方面分别来定位传媒业发展创意的举措,进而将其具体化为管理程序和细节,实现传媒业的创意导向式发展。
面向消费:媒体创意产品的行销
媒体在日常的采集资讯行为中,受到版面大小、栏目时长的限制,也受媒体定位的约束,有相当部分的信息和娱乐产品未能与大众见面,进入传播流通环节。这些产品都倾注了传媒从业者的智慧,由于编辑的把关,这些产品中往往存有更具个性、娱乐或休闲尺度更大的文字报道和影音资料,在创意发展导向下,媒体应当寻找非常规的媒介样式和传播渠道,积极行销这部分知识产品,使得凝结创意的产品能迈入被消费的“最后一公里”。
在青年女性阅读市场占据优势的《瑞丽》杂志在创意产品的管理上已经有所作为。在刚创建的时候,《瑞丽》基本上100%内容来自于日本的内容,到现在为止,已经有70%的内容是由杂志社自己本土化创作的。因为时尚杂志的特点,除了常规采编人员的工作,更主要还有很多模特、摄影师、化妆师等各种资源的整合,在内容多次利用当中,杂志社特别建设了资源管理流程,通过版权实现创意资源的价值。到目前为止,《瑞丽》已经形成了各类资源的数据库,内容资源数据库已经有十万张原创的图片,百万文字,同时有了杂志自己的模特、摄影师、化妆师、搭配师以及各类服装品牌代言。利用这些原创性的资源,《瑞丽》开发和支撑了一个同心圆的系列媒介产品:《瑞丽风尚》杂志、《瑞丽时尚先锋》杂志、《瑞丽家居设计》杂志、“瑞丽女性网”、《瑞丽》彩信、《瑞丽》短信、《瑞丽》无线俱乐部等。
面向劳动:传媒创意阶层的价值实现
美国学者Florida将创意工作人界定为创意阶层。创意阶层是以创意增加经济价值的一群人,他们是以经济功能所界定出来的群体,涵盖为数众多的知识工作者、象征分析者、专业与科技工作者。媒体工作者属于核心创意层,他们的劳动基于知识和创意。由于现代传媒生产有日益标准化的趋势,编辑部的管理也引入工商企业的考核及督导方式,传媒工作者的创意与工作要求的流水线作业形成了一定的张力,缓解这一张力的可能性在于为他们设计更具弹性的职业通道,让创意阶层有多元的选择空间。
以北京青年报为例,这张报纸的内涵被归纳为创新和敢为天下先。{2}北京青年报在成长期释放出的活力来源之一就是任用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并且,这种任用不限于岗位和职责的要求,而是充分提供发挥他们创意的平台。自从90年代初期北京青年报走向市场,《青年周末》、《新闻周刊》率先提出“五秒钟效应”,强调报纸的“报相”,这在报社内激发、形成了一种重视美术、重视艺术形式的风气,在版面上重视图片和美术作品,敢于使用大照片、大标题,创造了所谓的“浓眉大眼”的北青风格。而北青的美术编辑王友身、朱加、杨信等人也一贯在从事各种前卫的、民间的艺术形式,保持着在艺术界的专业敏感,艺术创作和美编工作的通汇使得他们同时博得了艺术界和普通读者的好评。在多年的办报历程中,报社发掘了很多在文学写作、导演、美术、设计等方面有潜质的创意人才。擅长文艺报道的记者杭程现在已经转到北青报业集团的儿童艺术剧院做专职导演。在2003年的人事改革中,报社考虑到部分员工的创造性特质,还成立了“创作中心”,与报社其它职能部门一样是定编定岗的正式机构。{3}
面向流通:构建创意产品和人才的汇聚中心
媒体及其它创意部门的产业集群构建了创意产品和人才的流通空间,在其中可以觉察到个人、创意和企业联系的脉络。创意中心的构建不仅是给媒体带来象征创造性、多元化、宽容的隐形社会资本,媒体也可以在与创意人才的接触中发现商机。媒体可以建立“点子工厂(idea factory)”或者是“创意区(creative quarter)”这样的互动网络和交流空间,作为生产新文化产品的厂商与创作者之间共同的中介,当这种架构在创意产业中常规化、规范化时,“创意中心”的创建就有了潜在经济效益。
媒体所在的地段通常都是文化活动兴盛的场所聚集,周围环境人文气息和现代感比较浓厚,因而是吸引创意人群的主要地点之一。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是生活和工作结合、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结合、有多样化的宽松的环境、有独特的本地特征,而且与世界各地有密切的联系。
纽约的麦迪逊大街就以其对广告创意的宽容和欢迎而成为创意、策划、、媒介投放等各种广告业务汇聚的中心,文化企业、非营利机构和个体艺术家集聚和互动,形成独特的集群发展环境。在麦迪逊大道两旁的写字楼里,驻有美国最大的CNN广播电视网、50家电台和《时代》等美国主要期刊的编辑部、销售中心和办事处及近千份国际性报纸的广告点,和数以万计的传播公司、广告公司及下游制作、、服务公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传播产业财富链。作为智威汤逊、达彼思、奥美、李奥贝纳、DDB等著名广告公司的发迹地,纽约麦迪逊大道已经成为美国广告业的代名词。
面向生产:营造创意生活圈
创意本身可能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但创意诞生的环境却逃不出现实的人群和空间。创意的来源不会脱离普通生活经历,创意产品和创意人才都需要成长的环境,这种环境首要的特征就是和谐与舒适。香港的经验告诉我们:多彩多姿的文化、艺术及创作生活,文化活动频繁,使创意人才不断接受新意识形态冲击,思想活跃,创意蓬勃,活力充沛,容易找到新题材及新灵感。这样的观念与发明能够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的场所以及处于其中的崇尚开放心态的企业家、知识分子、社会运动者、艺术家、管理者或学生等关键大众(critical mass)构成了“创意生活圈”,彼此面对面的互动创造出新的观念、事物、产品、服务与制度,进而带动经济的成长。{4}
媒体的日常新闻报道能够推动社群和社区的凝结,提出社会发展问题、提示他们新涌现的社会时尚潮流,并且可以用较为平和、方便的方式营造人们沟通和达成意见的平台。营造创意生活圈是传媒出于产业融合考虑而进行的战略投资,同时作为文化机构,这也是传媒力量优化生活的社会职责所在。
(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6级传媒经济学方向博士研究生)
注释
{1}荣荣等,创意产业:引爆地产新势力,《时尚家居置业》,2005年8月号。
{2}从北青报、中青报等看传媒人才的培养,媒中媒,省略/,2005-1-27。
{3}资料来自2005年11月对报社员工的访谈。
{4}见何志平,香港创意经济的发展战略,载于江蓝生主编《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参考文献:
1)Florida, Richard. (2002).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New York: Basic Books.
2)Landry, Charles. (2000). 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ion. London: Comedia.
3)刁陆沙(2005),创意:从产业链到产业丛,世界营销传播网,cmo.省略,2005-12-13。
4)郭惠英(2005),中外文化产业行业界定比较研究,载于叶取源等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5)花建(2006),创意产业之花、上海新型业态,载于叶辛、蒯大申主编,《创意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迈克尔・波特(2002),《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
7)王缉慈(2004),创意产业集群的价值思考,北京:2004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论坛论文。
8)喻国明(2006),中国报业的现状与契机,《传媒》,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