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职语文教育范文

中职语文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职语文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职语文教育

第1篇:中职语文教育范文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育;人格教育

作为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责任,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技能,同时还要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在这种背景下,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要求的语文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语文教育中必须贯穿人格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进行中职语文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人格教育并不简单等同于传统的道德教育要求学生注重社会道德规范,人格教育要求教师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理论和知识,遵循一定的原则,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因此,现阶段中职语文人格教育有十分的必要性。

1、促进语文教育现代化

无论是普通高中还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都是不可或缺的主干课程。实施中职语文人格教育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以后的全面发展和接受终身教育奠定基础。目前我国中职语文教育存在着重学术轻人格的缺陷,将语文教学总结为传授知识和技能,这种片面的做法完全忽视语文的人文性,对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丝毫没有益处。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实现语文现代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中职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必须在语文教学阶段,在学生学习知识的阶段进行人格教育,注重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2、促进中职生的健康成长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中职生的人格都存在着偏差。因此作为心灵汤药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对这部分学生耐心引导,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人格教育。多数中职生在生理上还处于青春期,容易受到诱惑,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也不强,因此如何对他们适时地进行道德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让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期能受到正确的指引,形成自己的健全人格,这就成为中职语文人格教育的最大目的。

3、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人格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因此,我们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不仅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人格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过程中强调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意识。这些意识的树立和培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

二、实施中职人格教育的策略

1、充分利用课本材料

语文课本在编写过程中就已经充分考虑了其引导作用,我国的中职语文课文都在尽力向学生传达真善美的要求,蕴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人格教育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材料。例如,教材中有很多历史上的仁人志士,教师可以教学这些文章的时候有意识的加入人格培养的内容。例如《屈原列传》中的屈原的爱国的意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忧患意识,同样还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都可以成为人格教育的素材,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诸如李白、鲁迅、陆游……这些人物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的明珠,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教师只要在教学时对学生加以适当的启发,引导他们积极学习就可以让他们的思想得到一次升华,健全他们的人格。

2、结合语文教学过程

人格教育是较为抽象的,如果将其单独拿出来进行培养,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语文课堂时间,而且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达不到一个好的效果。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提倡人格教育是要把人格教育充分贯穿到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人格教育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并非难事,只要有意识的进行穿插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以写作训练为例,传统语文教师把写作课的重点放在了写作技能的训练上,旨在教会学生更好地点缀自己的文章,而忽视了作文课上的情感教育功能。如果把人格教育贯穿其中,语文教师就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作文态度、情感表达上。教师要多加引导,让学生通过作文表达更多积极的情感。通过写作的形式,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人格。

3、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

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教师都是他们的行为模范。因此,教师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积极向上的道德意识,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就是教材,因此教师要力求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热情坦率、宽容体贴来影响学生。只有教师具备优秀的人格品质在教学过程中不自觉的流露,学生才有可能更好更迅速的提高自己的人格品质。

三、结束语

语文教育,本身就是弘扬我国文化,学习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塑造自身价值本是应当之事,也是教育的根本,所以笔者相信,只要真正秉持“以人为本”的态度,充分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态度,就能实现语文教学的大迈步,就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峰,徐健.高校语文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培养[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4)

第2篇:中职语文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教育改革 建议

中职语文教育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学生学好其他课程、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就业岗位的需求都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的中职语文教育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比较严重,还是以知识教授为主的教育模式,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就必须进行改革。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原因

根据调查很多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没有看过语文教学大纲,没有对中职语文的培养目标进行明确,甚至有的教师直接忽视了中职语文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忽视了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对未来职业的发展需要,还是采取传统的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的意义,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学生也没有对语文应用能力得到重视,因而其语文应用能力普遍较低。

造成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职学生大都是高考落榜的学生,他们的语文基础本身就比较差,语文素养也不高,听、说、读、写能力也达不到语文学习的目标,进入中职学校以后,又受到重专轻文教学模式的影响,他们的语文能力很难得到提高。(2)中职学校往往重视对专业课的教授,对文化课不重视,这就使学生对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认识产生偏差,导致他们的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3)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照本宣科,没有激情与动力,还是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使学生忽略了对自身语文能力的培养。

中职语文教育改革策略

教师要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中来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与课程建设是分开的,教师只负责按照教科书、教学资料去教学。教学内容和进度都由教学大纲和计划作出了规定,教科书以及教学参考资料又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教师只是各项规定的执行者,照本宣科。教学与课程分离的现象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与能力,这就要求课程要与教学相结合,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积极参与到课程建设与开发过程中来,不能只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为了能让教师更好的投入到课程改革中来,学校可以自主开发研究校本课程,这样可以提高课程建设与参与意识,能更好的掌握教学过程,并且能够更好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

结合学生专业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及时对知识与技术进行创新。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也应从单一的学科型转变为综合型,要特别强调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以及操作能力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专业将语文知识与其专业结合起来,尽量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体现其专业特点,比如,在会计班教《论励节》时应积极引导学生,这篇课文用会计学知识怎么体现出来,在对课文进行分析时,就对他们进行教育,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应坚持自己的职业道德,面对诱惑不能动摇,决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去干一些违法的事,还可以给他们讲一些正面和反面的例子,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语文课程的学习枯燥无味,提高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

师生之间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知识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关系也形成了一种单边活动,师生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学生知识的学习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这种教学方式,遏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力。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要分享彼此的经验、知识,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只是因势利导,不能越俎代庖。

根据中职学生爱玩的特点,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比如,表演、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不断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对语文的运用能力,比如,在讲到《雷雨》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表演,学生为了能够演好角色就要对课文进行深入了解,让自己进入到角色中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作品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欣赏者。比如学生一直头疼的应用文阅读与写作,在对这类文章的教学可以通过设置情景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到应聘信时。可以搜集一些成功人士应聘时的佳作,然后情景重现,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招聘。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语文课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表现,对教师而言,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教学相长。

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照本宣科,没有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这种教学方式只注重了对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对创造了的培养。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如果不改变教学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要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还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更直观的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古文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通过动漫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感性材料,比如,在讲到《荷花淀》这篇课文时,可以用课件的形式给学生讲嫦娥奔月的传说,演示荷花淀的由来,用实景照片向学生展示荷花淀的美丽景色,在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人物对话的方式,给他们播放示范朗读,不仅让他们获得了视觉上的享受,也给他们的朗读提供了范本,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起来,积极性也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

结语:

素质教育实施下,对中职语文的教育改革是一种必然,应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创新教学过程中不完善体制与模式,不断培养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中职语文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并且要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利.中职语文教法探究[J].考试周刊

第3篇:中职语文教育范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语文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汉语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基于我国中职学生的实际,他们在学习能力等方面较之同龄人有区别,而最大的差距也是阻碍其快速提升综合素质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丰厚人文的外显自然就会呈现出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的一线工作中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职业教育具有的特殊属性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市场导向性。这种市场导向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直接有用的人,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选择。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但缺少必要的人文涵养,更不用说提高全面素质了。新时期的中职语文教育必须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新的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此,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二、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作家梁晓声在法国跟两个作家一同坐车到郊区。那天刮着风下着雨,前面旅行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停地从后窗看他们的车。前车车轮碾起的尘土扑向他们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 他们的车想超过,但路很窄。他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 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下,下来一位先生对司机说了点什么,然后让自己的车靠边。 梁晓声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司机转述了那位先生的话:“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这不公平!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感觉这是理所当然的。”梁晓声说,这句话让他羞愧了好几天。 这让人想起澳大利亚的一位中国留学生经历的另一个故事: 周末,这位留学生随着在澳大利亚土生土长的华人去雪梨周边海域捕捞鱼虾。每撒下一网,总有收获,可是每次网拉上来后,那华人总要挑拣一番,将其中的大部分虾蟹扔回大海。 留学生不解:“好不容易打上来,为啥扔回去?”那华人平静答道:“在澳大利亚,每个出海捕捞鱼虾的公民都知道,只有符合国家规定尺寸的鱼虾才可以捕捞。”留学生道:“远在公海,谁也管不着你呀?”那华人淡淡一笑:“呆久了你就会知道,在澳大利亚,不是什么都要别人来提醒、督促的!”

    两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人文”。“人文”就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它关乎公平、正义,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就在人和人的关系中。

    三、人文教育的素材运用

    (一)整体把握中职语文的特点和教法

    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有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

    1. 基础模块是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基本要求,160—180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限选内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安排,32—36学时。

    3. 拓展模块是任选内容,学时不作规定。教师在了解语文课程特点的前提下研究出教学规律,不断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改进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结合教学实践,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效率。

    (二)举例窥见人文素材对中职生的涵养

    文学作品能陶冶人的性情,培养美好的情操。像教材中一些古典诗歌,积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感。语文教学就应该抓住这些最能调动学生审美情感的名篇佳作,来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人文关怀。以写“月亮”的诗文为例简析:

    月亮意象无处不在地渗入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铸为作品的血脉和灵魂。《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寂静的群山,冰凉的潮水,荒废的空城,诗人描摹的是“故国、寂寞”的现实,返视的却是南朝近三百年的历史,刘禹锡请出月亮见证了这一段悲凉的历史。《赤壁赋》“以江风山月作骨”,反复出现“月亮”意象,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清风明月,主客共适,高贵卑贱,莫能变其规律,贩夫走卒,共享人生之趣,正是在“一霎那间留下了永恒”。人从自然而生,复归自然而灭,自然生生不息,人即生死同一。苏子涉月诗文表现的留恋人生热爱生命的生活态度。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不仅比较容易接受,更能从中汲取人文精髓而受益终生;比那些空洞的说教论文强之万倍。

    三、 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根据校园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

    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让人文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熠熠闪光。

第4篇:中职语文教育范文

一、中职语文教育现状

1、学生语文基础薄弱首先,中职生大多数是中考淘汰下来的学生,有的甚至没参加过中考,整体素质较差。其次,中职生中农村学生居多,极其有限的师资和教学条件使这些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严重欠缺。再次,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差,表现在听记速度慢,听辨抓不住中心;当众讲话面红耳赤、手足无措、吞吞吐吐、不知所云,很少看课外书,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最后,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师创新拓展不足许多教师对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有很清醒的认识,但在教学中仍然将主要精力放在传授教材内容上,没有把教材吃透,开发出新的内涵,也没有拓展教材,把内容适当向课外延伸,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在教学中组织趣味性的活动,课外实践活动较少。2.3教材编排针对性不强现行教材在编排上,力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趣味性、人文性,能力培养方面相对较弱。且学生认为中职语文对今后就业没有帮助。许多语文教师反映“: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也痛苦。”

二、中职语文教育与专业知识融合的有效途径

笔者以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正视现状,力求使语文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贴近,人文思想和专业能力互融,教学方式与学生兴趣互激。可从以下3方面入手。

1、融合专业知识,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85%取决于他的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能让人在当今社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反之则会因此影响人际沟通,难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制约今后的个人发展。在面试、就职演说时,口语表达能力强的人往往能赢得更多机会,口语表达能力弱的人也许会因不善言辞而与良机擦肩而过。因此,中职语文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充分重视学生口才的培养。要使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真正鲜活、实用起来,关键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而施教,把握好职业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与语文能力的契合点,补充大量适用、实用的专业知识,以语文技能训练为枢纽,辐射至专业知识技能,既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又让学生把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相得益彰。例如,在上普通话课时,可设计一系列渗透专业知识的情景对话。在护理班教学时设计患者与护士的情景对话,包括入院、出院等不同场景,主管护师和护士间就当天的护理工作进行小结,或针对某一病例提出恰当的护理措施;在中医美容班则设计顾客与美容师的对话,要求美容师善于揣摩顾客心理,了解顾客需求(如有的顾客要美白,有的要去斑,有的要去皱,用什么样的护肤产品能达到什么样的护肤效果),并针对不同的顾客需求就产品做不同的介绍说明,或就某一中医疗法(拔火罐、针灸、推拿等)向顾客说明其中医原理及疗效。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技能,又能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与自己专业相关、与自己将来实际相联系的对话场景特别感兴趣,参与热情高涨。又如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针对“解说”这一内容,可设计一个医护技能展示的情境,让学生对技能展示的各个环节进行解说(无菌操作、铺床、静脉注射、穿隔离衣、雕牙、美甲等)。其中涉及许多医学术语,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同时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叙述交代、诠释解疑、议论评价、描绘、抒怀等,增强表达效果。同样的一个护理操作流程,解说时交叉运用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使得解说在准确之余更生动,更吸引听众,体现出雄厚的语文基础对于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作用。

2、融合专业知识,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应用文在工作、管理、交往、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计划、总结、请假条、通知、启事、自我介绍、求职信等常用的应用文能为中职生走向社会后,解决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服务。笔者在教学中结合不同专业,在应用文写作练习时加强与专业知识的密切联系,并进行适当的延伸拓展。例如,在学习写作计划、总结时,要求一年级护理专业学生有针对性地完成内科护理,中医推拿专业的学生完成针灸推拿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计划、总结;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完成交班记录、临床护理案例分析、护理查房记录等。课后还组织专业课教师与学生进行座谈,并做专业点评,涉及病程记录、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专业护理知识。在学习写应聘书、自荐信时,要求学生突出本人特点和专业优势,力求独具匠心,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应聘书中脱颖而出,获得面试机会。联系近期出现的H7N9禽流感,让学生设计一份预防H7N9禽流感的手抄报,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3、融合专业知识,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中职语文实践活动更多地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日常生活场景进行训练。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的语文教学,为语文实践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在中职教育中,我们要强化专业场景下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模拟仿真教学、现场实践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给学生提供一个“准上岗”的实践培训和就业前的综合演练大舞台。如在学生完成应聘书后,可及时组织开展模拟应聘,由学生扮演医院护士长、美容店店长及护士、美容师等,并相互交换角色,台下师生进行点评,最后评出最佳微笑奖、最佳礼仪奖、最佳应聘奖等,体现良好的课堂互动。学生以各种身份参与,既能感受到语文学习新途径的魅力,又能切身体会到语文学习与专业能力形成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了解了应聘单位的用人要求,从而调整自己的状态、目标,为毕业后进入职场做积极的心理准备和专业准备。

三、总结与反思

只有将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融合,把职业意识清晰、能力结构全面的中职毕业生推到用人单位面前的中职语文教育,才能为学生接受,让家长放心。对笔者来说,走语文教育与专业知识融合之路,还需在实践中加强以下几方面:

1、继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融入职业元素和职业内涵。有“语文与社会生活外延相等”的概念,力求让教学与专业,教学与社会结合得更紧密,使语文教学真正与学生未来的职业联系起来,为学生的职业化服务,把学生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职业能力,从而增强学生融入社会,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能力。

2、开展中职语文教师与专业教师的有效交流。语文教师和专业教师之间应多沟通、交流,语文教师要更多地通过自学、和专业教师“结对”或其他途径,积极主动地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与磋商,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共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第5篇:中职语文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712

近年来,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现代企业更加看重人才的内在素养和潜力,这无疑给中职学生就业增添了新的压力。语文教育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的竞争劣势,引导学生更加侧重于读、写、听、说和思维等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基础、强化能力,提高内在素养。但是目前中职语文教育及学生的学习现状却发人深省。

一、 现状分析

1、中职学生现状分析

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大都较为薄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尤其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行为散漫,在语文等基础课上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基础薄弱。大多学生表示读中学时即存在语文偏科现象,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二、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学生认为,他们到学校来是学技能的,语文可有可无,从而忽视学习语文。三、缺乏正确认识。学生厌学语文,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缺乏对语文的正确认识,没有正确的学习导向。

2、中职语文教材现状分析

中职第二册语文教材主要分为现代阅读、文言文阅读、文学作品欣赏、写作训练和口语交际五个序列设计和编排教学内容。教材以促进人得全面发展为宗旨,突出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特点,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发展。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几点不足。首先是教材编排上。本教材将现代文、文言文分别编排在不同的单元,这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例如说第四文言文单元,包括《鸿门宴》、《屈原列传》、《兰亭集序》、《诗四首》等课文,学生的基础薄弱,对文言文知之甚少,让他们在两三个星期内一直学艰涩的文言文,就很容易对语文这门课程产生厌烦情绪。另外,教材在必学课文、必选课文和自选课文的选择、安排上也欠妥当。以第五单元为例,必学课文有《林黛玉进贾府》、《荷花淀》。《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水平,学生应该也必须了解一下这部经典著作,《红楼梦》是部巨著,笔者认为像这样的课文完全可以放在必选课文中去,教师可以加以提示,让学生自己课后去查阅资料,这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名著的了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方法的分析

我们的年轻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驾驭课堂能力还有待培养。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方法、形式单一,不能很好的将语文教学与相应的专业培训相结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相应的解决办法,即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育的实用性

1、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转变学生对语文的看法

(1)提升语文知识的思想价值。中职学生大多是经过升学考试筛选过的,他们往往内心自卑,缺乏上进心,思想素质较差。因此,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教书授业的同时,必需要强调传道育人。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可从教师本人以及作家作品两方面实现。这对于思想淡薄的学生来讲无疑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比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诗人屈原,多数学生只闻其名,却不了解他终生报国、投江殉情的可泣事迹。因此我在教《屈原列传》一文时,向学生大致介绍了他的生平故事,尤其是他的两次遭流放的惨痛经历。即使被流放,他仍然心系楚国,不计个人得失,最后怀石投江而死。只有循循善诱,才能于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是一种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因此,一个人对生活中的这些真善美如果都无法感知,那将失去多少乐趣。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创设情景和读写体味。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情动情,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情感迁移,这也是一种语文审美情趣的培养。通过朗读一些美文佳作,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多方面的感知教材,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语言美,同时也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使文章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从而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够多方位地感受审美对象的美。在阅读教学中,要认真指导学生朗读,特别是抓住课文中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让学生体会语言美的同时,还感悟到其他的诸如人格美、自然美、生活美等等。

2、教材的改进

为了适应中职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培养方向、就业方向,我们应该采取一套适用于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就是一套与专业结合比较密切的教材。具体课文内容的选择以及编排可以试具体情况而定。例如,要顾及中职阶段时间短、课程多、实践活动占用教与学双方大量精力的实际,合理设置语文学科课文总量,精简必学篇目,以现代文、实用文为主,适当配以自读内容,较长的文学作品和较深奥的文言著作可安排在这一部分。这样,既能减轻语文教学负担,为培养职业技能让路,又保护了部分学生钻研文学艺术、提高人文素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朝不同方向发展。

3、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及针对性

(1)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这种直观的教学可以节约教师的板书时间,使多种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成为可能,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理应大力推广。

(2)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综合运用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式、自主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上语文,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掌握学习的方法。

第6篇:中职语文教育范文

语文教学的作用除了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之外,还体现在提升学生自身文化素养,提升我国国民素质方面。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过度强调数理化等技术学科的教育、英语的教育,而忽视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汉语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各教育阶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母语作为提升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如何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融入情感

当前,我国国民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要明显高于对母语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母语的学习热潮似乎比不上英语,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为学习而学习”浮躁心态的反映。针对这种情况,积极的摸索和完善语文教育教学方式,成为提高我国中职语文教育质量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一)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师作为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启蒙者和引路人,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中职学生之所以不愿意进行语文学习,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语文教学课堂氛围过于压抑、沉闷所致,部分的中职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本文由收集整理教师传授为主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几乎没有实质性的交流和沟通,自然就无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的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关心和重视,让学生们也感受到教师的激情,才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根本途径。

(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课程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两者之间缺少了任何一方都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之间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把握好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每一环节、每一知识点的施教力度;同时教师不仅仅需要帮助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应该加大与学生在语文课堂之外的交流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真正从心里接受和认可语文教学,从而改善了师生关系,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一般而言,中职院校的生源质量稍逊于普通学校,来中职上学的学生在学习成绩,社会经历、心理建设方面与普通学校的学生都有着一定的区别。针对这种情况,中职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育时就更需要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精心的设计,选材和教学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营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空间,理解和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想法和意见,让学生能够抛开束缚,使语文教学课程不再压抑、枯燥、沉闷。

二、如何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融入幽默

(一)语言幽默

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成为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都会遇到的问题,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用一句带有幽默性的语言便能重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程教学上去。例如,王老师是我校资历较深的一名语文教师,为人风趣幽默,很受学生的欢迎和爱戴,在一次公开课上,王老师发现有两名女同学没有认真听讲,在说悄悄话,就唱起了“对面的女生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我们的课程很精彩,你不能不理不睬。”不仅一下子就将这两名女同学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他身上,还给课程教学增添了一丝幽默感。

(二)体态幽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幽默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况较多,体态幽默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除了语言幽默之外的补充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形体表达为学生们展示教学的内容,以及摊手、耸肩、眨眼等动作和学生进行沟通,避免了通过语言纠正学生问题,造成的尴尬和困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第7篇:中职语文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专业特点;专业教学;实施策略

语文教育是中职教育的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目前中职语文教学课堂普遍存在无效教学的现象,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究其主要原因,我们发现,中职语文在同一年级,不管什么专业,都采用统一的语文教材,教师就算变换教学方法,也都是采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显然与“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教学方针是相冲突的。事实上,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应该为学生的专业需求服务,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本,做好专业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工作。

一、中职语文教育的专业特点

1.专业色彩较强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人们可以利用它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抒感,同时语文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语言的交流来接受、处理信息。在学习中,学生可以利用从语文学习中获取的阅读能力和判断能力来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加深对专业课程的理解,便于专业技能的获取和掌握。由此可见,中职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语言交流的工具,同时它还具有较强的专业应用色彩,具有一定的就业前终端学习的性质。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树立全面培养学生从事专业工作的语言应用技能,让语文学习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2.具有较高的教学目标

中职语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初中毕业生,教学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具有专业技术人才所必需的语言应用能力。由于中职生的学习能力较差,通常是文化课基础较差的学生选择了中职教育,旨在通过职业技能的培养来顺利就业。鉴于此,中职语文教育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应低于普通高中,而在专业的语言应用能力上则高于普通高中。中职生通过中职语文的学习,在专业技术的工作中应做到清晰、流畅地表达观念,独立清晰地思考专业问题以及灵活掌握检索、阅读,甚至撰写专业技术文章的能力,为今后的顺利就业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打下基础。

3.教学时间较短

随着招生制度的不断改革,许多中职学校的学制也发生了变化,部分专业执行三年制,但是在三年的中职教育中,根本无法保证学生两个学年以上的语文课教学。目前,在中职学校中,对于语文课的设置,通常只有一学年。再加上中职学校实践课程的增多,极大地缩减了普通课和理论课的教学时间。

二、中职语文教育实施专业教学的策略

1.以实用为原则,贴近专业开展教学

语文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程,我们应从职业教育的角度,以实用为原则,结合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以及学生情感的需求,实现教学内容和专业特点的有机融合,进而实现教学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的目的。例如在旅游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就应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课本中选出与旅游专业相关的篇目进行重点教学,同时增加一些与旅游专业相关的篇目,引导学生阅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外,教师还应让学生认清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学习文化课是为了专业课的更好学习,这样学生就能有效地将专业学习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找到两者的切入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讲,在毕业后大都从事导游或者酒店管理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比如,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紧紧扣住旅游专业口头表达训练要求,结合旅游专业课本“中国民族婚俗”这节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中国少数民族婚俗的材料,轮流到讲台上演讲,时间5~8分钟,分组进行。同学们的兴趣特别高,都积极参与,讲述了关于壮族、侗族、摩梭族等少数民族的青年恋爱、婚宴的习俗,生动有趣,语言流畅,谈吐大方,表达准确,活脱脱一位小导游在向游客娓娓而谈。

2.贴近生活,实现教学的专业化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只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而未实现生活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致使学生普遍存在专业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新课程改革要求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结合,还要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中职语文教材只是一个范本,一个例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逐步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唯本”观念,适度地引入计算机、社交礼仪、营销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学习语文的能力。例如《拿来主义》一文,旨在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入了一些关于“鸦片”“姨太太”等词汇的历史说明,通过故事说明鸦片对人体的毒害以及鸦片曾经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伤害,同时从医学的角度向学生说明,鸦片中含有一种叫吗啡的成分,这种成分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因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待事物,趋利避害,正确对待。而“姨太太”则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生活腐化的象征,必须彻底地铲除。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内涵。

3.与专业相结合,全面拓展学生能力

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始终坚持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形式,还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的渗透不能仅仅从执教者的角度出发,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和现有的语言水平进行有效结合。以装潢专业的学生为例,该专业的学生大都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且对绘画较有兴趣。因此,在《游褒禅山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绘画的形式展现“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共游华山洞的情景,然后再配上文字,来描述画中人游玩时的心情和感悟。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通过生动的绘画形式展现出来,那么作者游山时的心情和感悟,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

4.丰富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职语文课本选用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外,还应善于利用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时,作者没有着力描写西山的虫鸣、潭柘寺的钟声,而是独具匠心地选择了白描这一写实的艺术手法,从生活中的细微处着手,向我们展示了“秋槐落蕊、秋院秋色”的景色,将我们带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故都秋天的那份凄凉的美好。通过祖国壮丽河山美景的熏陶,学生会对美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总之,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深入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探索符合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等,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第8篇:中职语文教育范文

一、中职语文教学应承担起人文教育的责任

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新时期21世纪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应当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语文教学应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一切思维和技术“设置平台”,使人类及其思维和技术在语文设置的“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当前,素质教育深切地呼唤着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语文教育要提高质量,与时代同行,与社会同步,必须弘扬人文精神。因为语文具备弘扬人文的特有条件,如语文本身的情感性、人文性、生命感,它所富有的灵魂与思想、精神与气度等等。语文教育是最富有人性的领域,是人性生成的天地,塑造人性、弘扬人文是语文教育的天职。因此,语文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弘扬人文精神,树立文化语文观念。通过树立文化语文观念,全面渗透文化教育,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弘扬人文精神,树立文化语文观念,必须不断转变传统的语文观念,要从语文教育的本质及目的、语文教材建设、教学评价与考核等方面重新构建基本价值体系,同时,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培养教师实施文化教育、陶冶人文精神的能力。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方法

1.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围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围,倾注教师的人文关怀,点燃学生强烈的语文情感,从而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让学生获得生动、和谐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从神圣的三尺讲台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朋友,营造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在宽容、包涵、和谐的氛围下,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进行适时的鼓励和引导。只有在这种“零距离”的亲密接触中,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敢做,才会给教师展示一个完全属于学生自己的童真。有利于教师抓住学生求知的疑窦。

其次,教师要从过去无视学生人格,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甄别”评价中走出来,开辟人文评价的新路子。人文性评价,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不要用所谓完美无缺的标准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而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肯定其中正确的因素,指出错误的部分并帮助改正。要根据具体问题,采用激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鼓动作用。评价过程中,要体现对学生“成果”的肯定,对学生的关怀,从而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评价,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人文评价的导引作用。

2.把文学作品作为语文教学人文化的重要手段,以文学教育促进人文教育的深化

好的文学作品能陶冶人的性情,潜移默化,培养美好的情操。比如像教材中一些古典诗歌,积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感,具有丰富的感觉美,意象美,情感美和难以超越的语言美。语文教学就应该抓住这些最能调动学生审美情感的名篇佳作,来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人文关怀。因此,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就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文学教育。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个体获得人生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个体的情感获得,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形成,思维模式、人格的形成,精神的成长,都与文学教育密切相关。这里所讲的文学教育,不是只以文学为手段的教育,而是有情感、有意味、有生命的,能丰富学生情趣、增强学生文化内涵、提升学生人生境界的真正的文学教育,是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而“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以人文教育为主体、人文教育与科学训练有机统一的文学审美活动,是受教育者感悟体验与科学认知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切实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积极发挥文学作品的人文教育作用,使文学作品成为人文精神熏陶的主阵地。

教学中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接受汉语言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二要充分把握文学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养成对语言艺术的强烈的兴趣和爱好,进而扩展到对所有艺术形式的终生不渝的爱好,塑造爱美的灵魂。三要挖掘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在文学阅读中,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辛弃疾等爱国志士不期而遇,沟通交流,思考人生和生命意义,了解人道主义和人性,思索道德、社会、历史、文化问题,关心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人的关系,使文学真正成为生命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3.培育教师宽广的人文情怀,以教师的人文情怀引导垂范培育学生

语文教师要拥有宽广的人文情怀,必须先拥有丰厚的文化素养和完善的个性品格。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文化素养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教师要高度敬业,恪尽职守,热爱生活,接受专业的文学训练,坚持“厚基础、强能力、扬个性和重素质”的教学指导思想,积累丰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同时教师要关注人性,树立人本的观念,注意自己的个性品格修养及其完善。培养高尚的情意志趣,完善对人生、人性的态度,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用崇高的信念、深厚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染和影响学生,使教师个体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质,成为一个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传道者。

4.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独立人格

语文教育人文价值目标最终实现取决于语文教育实践的正确走向。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综合写作、与语文外延相等的生活实践,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形式和途径。教师要进一步拓宽语文课程视野,打破以书本为载体、以工具性训练为核心、以课堂为主渠道的旧的语文教育观,构建具有开放、鲜活的人文气息的富于生命力的语文课程理念。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多元复杂的生活;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走进学生心灵,利用基础知识训练、阅读、写作、演讲、文艺活动等综合语文教学活动和一切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突出对学生的人文主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陶冶情操、启迪悟性的同时,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汲取现代文化精髓,奠定丰富的文化底蕴。通过潜化养成和实践躬行,使学生最终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关爱人类、追求真理以及诚实、正直的人。

参考文献:

[1]王金滩.试析探寻中职语文教育目标的终极追求:人文教育.公会论坛,2010(4).

[2]苏世海.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学教育,2010(5).

第9篇:中职语文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18-01

职业素质作为一种衡量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是我国中职语文教育的一大课题,在充分考虑学生需求,未来职业需求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一、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1、中职院校的性质决定中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院校作为为社会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的机构,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时有效地调整自身的办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让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具备绝对的竞争优势。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要更加接近社会需要,了解社会发展需求,而不是一味的教条主义,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再努力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合理安排课程。

2、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标准决定中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的过程中,对录用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员工不仅需要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随便接受企业安排的岗位,并能很快适应,而且还对员工的职业素质有非常高的要求。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要求的高低其实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文化形象,一个企业如果发展成熟,就会对自身的企业形象要求严格,员工是企业形象的外在表现,因此职业素质自然就要求严格。其实在面试的过程中,面试官就可以根据应聘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看出一个人的职业素质。

3、学生自身的素质决定了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进入中职院校读书的很多学生,大多都是初中刚刚毕业,他们普遍的表现就是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阅读分析能力差、综合概括能力偏低、学习态度不积极等。如果中职教育不能改变他们的现状,学生进入社会就会失去竞争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如何加强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

1、围绕语文课本知识,逐步灌输职业素质

在我国中职教学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人文社会知识、技能知识、思想政治、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其他包含价值观的知识,这些内容包含了语文的人文性质,所以中职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住实际的职业技能,还要注意学生职业素质的重点培养。在语文教材中深入挖掘关于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用教材的真实事迹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让学生能够从内心认可职业素质,这样才能才根本上培养并形成他们自身的正确的价值观、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2、重视中职学生的内心教育

由于中职生本身语文学习的基础就不够扎实,加上中考落榜的失败阴影,很容易很让他们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一:上课不认真听讲,扰乱课堂纪律,组织纪律较差;二:经常无故旷课,迟到早退,有的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思进取;三:性格比较冲动,容易动怒,缺少法律常识的灌输,经常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总总不良表现,都可以说明,中职在读生大部分都缺少对职业素质的认识,在当代社会人才劳动力的要求下,很多中职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中职语文教学中,要从根本上帮助学生从内心认识并认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学生加强对法律的认识,为学生树立远大的事业抱负,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变化,规范其行为,引导其个体素质的养成,这样中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技能与素质兼备的综合型人才。

3、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学生专业的不同决定了其对于职业素质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像工科类的学生如果学的是计算机或者是会计,对于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就是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认真细心的工作表现;而对于英语专业、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对于他们的职业素质要求就会不一样了,他们就更应该强调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专业的不同需求改变教学的目标,培养专业对口的职业素质。

4、开展实践教学

任何一种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的目的都是用于实际的应用,学生只有将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知识才会成为真正的技能。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理论课的一部分时间用于学生的实践锻炼,学生们可以自由讨论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还可以安排一些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其次,学校还可以定期地举行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去社会中真正面对并学习,这样让学生在充分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培养出高质量的职业素质。

三、结语

在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固有的优势,让学生得到职业素质教育的熏陶,逐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为走向社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刘伟华.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问题探究[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2(05) :128 - 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