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言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福柯话语理论关照下的德语话语语言学的源起与发展
2.德国德语语言学网络资源简介
3.对比语言学视角下的德语教学策略研究
4.重视语言学理论对德语测试的指导
5.以篇章语言学为视角分析德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及方法策略
6.巴赫金超语言学理论对于高级德语课程教学理念的启示
7.试论当代德语的特点及其社会语言学意义
8.2013年全国德语专业青年教师语言学教学研修班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
9.从女性语言学角度看现代德语和汉语
10.促进语言学课程知识体系由“单向型”向“复合型”转变
11.德语地区社会史研究的语言学转向:概念史研究刍议
12.德国的统一和统一的德语——对两德统一以来德语词语发展的社会语言学剖析
13.对比语言学在德语(第二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14.德语篇章语言学中的衔接和连贯
15.语音迁移对中国学生德语语音习得的影响
16.对比语言学视角下英德两种语言在教学中的比较
17.论科技德语的发展趋势
18.通过汉德语言对比探讨德语教学策略
19.德语时态运用的视角研究
20.从句法范畴分析德语口语的特殊语法现象
21.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英语语言学课程教改探索
22.《德国配价论和汉语配价研究》学术研讨会纪要
23.德英构词法在德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分析
24.基于语料的中国德语学习者口语非流利产出研究——特点、原因和对策
25.德语熟语学研究现状与特征分析
26.论商务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
27.中德叙述语篇中的因果关系结构
28.高校英语语言学教材的建设与思考
29.德语中的阳性泛指及其心理表征
30.项目学习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1.当代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及其发展趋势
32.德语名词书写方式的演进
33.管窥我国英语语言学教材的现状与英语语言学教学
34.浅谈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35.德英语谓语语序对比及德语教学策略
36.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
37.1984~2013年我国英语语言学教学研究述评
38.英语语言学的发展与研究初探
39.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及对策
40.论高校“英语语言学”与“高级英语”课程体系的有机契合
41.国外词典学论文目录(续完)
42.英语语言学发展概述
43.手语双语研究对聋人教育的启示
44.高师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的问题与改革设想
45.语料库数据驱动下的中国外语界英语语言学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46.“英语语言学”课程考评体系改革初探
47.2009、2010年日语语言研究综述
48.现代汉语格关系研究述评
49.“国培计划”视阈下高师汉语语言学课程设置新探索
50.英语外来词对德语的影响
51.浅谈大学德语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52.利用英语知识提高德语教学效果
53.德英构词法对比及在德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
54.浅谈在德语基础阶段教学中英语的借鉴作用
55.简述在德语学习中背诵的方法
56.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的宗旨设定与内容设计——以德语系国家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定与修订为借镜
57.科学语言和英语统治:德语作为科学语言地位的思考
58.浅议当代德语新词的构成方式与特点
59.社会需求导向德语专业课程设置分析与构想——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
60.德英语谓语语序对比及德语教学策略
61.世纪末的复兴——20世纪末的德语戏剧:1980—2000
62.关于上好德语强化教学阅读课的几点思考
63.英语与德语情态动词的比较
64.英语和德语词序对比研究——从第二语言习得看第三语言习得
65.德语拟声动词研究
66.借助音乐提高德语教学效果
67.德语世界的孔子形象
68.解读希腊罗马神话与德语语言文化的关系
69.德英对比分析在德语学习中的应用
70.对我校德语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71.德语中英语外来词的构成及影响
72.《德语语言大纲》(Profile Deutsch)述评
73.高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十年回顾总结与成绩分析
74.浅谈当代德语的基本特点
75.浅谈德语名词的“性”“数”“格”
76.论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77.德语语音同化现象初探
78.汉语迁移对大学生德语写作的主要影响
79.德语中的阳性泛指及其心理表征
80.母语在德语语音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
81.德语中名词性英语外来词词性的归类
82.德语通选课的教学方法研究——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德语通选课的分析
83.从语言结构视角分析德语中的名词化语体
84.浅谈大学非德语专业学生的德语教学
85.马丁·路德与现代德语
86.美国作为“文学化空间”——德语文学中的美国图景
87.德语中外来词的演变与规范
88.英语在德语广告语中的发展趋势——以德语杂志《明镜周刊》中100则广告为例
89.德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探索——项目课
90.功能交际法在高职德语教学中的运用
91.浅谈语言比较与翻译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
92.高校德语趣味教学之探索——诗歌教学在大学基础德语教学中的应用
93.情态动词“能”在交际过程中的义项呈现及其在德语中的相应情态表达
94.德语习得中的英德对比教学
95.德语会话中的简短反馈语研究
96.非目的语环境下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策略的对比研究——以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汉语、法语、德语教学为例
97.商贸德语的教学探索——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
98.德英对比记忆法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
99.上海方言与德语语音的对比分析
100.语言迁移理论对德语教学的启示
101.浅析德语强化教学的教学模式
102.德语中的同源词、外来词和复合词(德英对比)
103.试析德语写作的难点及对策
104.非德语专业德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05.因特网辅助德语教学初探
106.德语会话中的言语性反馈信号分析
107.利用迁移理论,学好二外德语
108.德语学习过程中情态小品词与汉语语气词的对比
109.从德语的星期农谚看德国文化
110.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德语听力水平
111.顺口溜在初学德语中的妙用
112.从德国报刊文章用词分析外国语对德语词汇发展的影响
113.德语学术界苗族研究文献史略
114.德语写作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115.对比分析法在德语词汇初学过程中的应用
116.德语谚语在德语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117.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
118.德语表达中的英语句法迁移
119.跨文化语境下的德语外来模因
120.德语正字法改革的历程及其历史经验——兼与《通用规范汉字表》比较
121.德语跨文化教学的具体可操作性和可测试性探析
122.英语对德语词汇习得的正负迁移影响研究
123.中德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德语教学探索
124.2001至2005年中国德语文学研究
125.西南联大时代的德语教育与德文教授
126.语言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同济大学“德语项目教学”概述
127.中国特色词汇的德语翻译策略探究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言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措施
加强大学英语语言学有效性教学的理论探索,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经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遗憾的是,当前大学英语语言学所采取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应当加快转变落后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现状
现阶段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普遍受制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理论灌输占据课堂主流,学生不堪忍受大量枯燥晦涩的语法知识灌输,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与此同时,教师没有关注学生课堂主人公地位的凸显,片面采用单一教学方式,课堂成为教师演戏的舞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不强。不少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就是单词记忆,花时间背单词、背句型就可以了。由于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容易出现一定消极心理,久而久之,更加不愿意配合英语语言学教学活动。
2应用型人才培养观下大学英语教学何去何从
2.1营造积极教学氛围
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处于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之内,学生会更加乐于参与课堂教学。为了全面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努力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动员学生积极参与英语语言学学习活动。例如利用图片、视频、音频导入新知,这一方面将抽象晦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另一方面极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Atestoftruelove》一课教学过程中,笔者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段《泰坦尼克号》主题曲《Myheartwillgoon》,学生沉浸于优美的音乐欣赏之中,课堂气氛相当轻松。在浓浓的音乐渲染氛围之下,我适时在课件上出示问题:“Areyouinloveornot?”伴随歌声,我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自由开展讨论,他们兴致都非常高,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2.2结合生活实际教学
与其它学科相比,英语语言学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更为明显。应用型人才培养观下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不仅要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教师还应当结合生活实际教学,让学生感受英语学习的现实意义。例如一定理论知识讲解结束之后,给学生留出相应时间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并展开相应实践训练。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Atestoftruelove》一课教学结束之后,为了让学生学会应用“某人或某物的与众不同”的这一句型,笔者请学生两两一组,联系生活实际,用句型编写对话,反映生活中某一个小片段。学生两人一组,一个负责提问,一个负责回答,配合得相当默契。节选对话如下:A:Youarereallyoneofakind.B:Uhhuh?A:Whileallpeopleisreading,youaretheonlyonetoplaythecomputergameselse.B:Iamsoashamed.
2.3改革传统教学内容
应用型人才培养观下大学英语教学应当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引入更为实用的教学内容。当前不同专业所选用的英语语言学教材版本略有不同,非英语专业普遍选用《新视野大学英语》,有的专业选用《语言学教程》,也有的专业选用《简明新编英语语言学教程》。虽然不同版本教材教学内容侧重点存在差异,但是总体而言,不论哪一本版教材,想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都应当从学生获得实用的英语技能这一角度出发。宏观意义上的英语语言教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词义、文字等内容,分别涉及听、说、读、写四个不同维度的技能。从语言自身角度而言,教学时间有限的现实情况下,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抓住其中的精髓要义展开分析。此外,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教学理念决定了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不仅仅是将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单独进行教育,教师还应当引入边缘学科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例如引入语言翻译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等。
结合以上内容进行教学,更加有助于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英语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加强应用型专业英语人才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的重要方向,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当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以上笔者简要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观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措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加强此方面教学研究,以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郭文琦 单位:宿迁学院
参考文献:
不同的地域产生不同的方言。山东省高密市位于胶东半岛和山东内陆结合部,高密方言属于现代汉语官话方言中的胶辽官话,在胶辽官话中属于青州片[4],高密方言的独特语言特点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均有所体现。本研究以《高方言志》[5]作为高密方言词汇选取标准。《高密方言志》按照志书的编排体例,列出了语音、词汇、句法规律,共计6673条词条,20余句式,以天文、地理、时令等类别进行排列。本研究使用穷尽法逐一检索词条,根据词汇和句式的分类及意义,将第一次检索的结果进行甄别,剔除与其他方言语义重叠的检索项,最后,将甄别结果在英译本中找出对应译文。词汇按照释义、词性、译文、频率等进行编排,句法按照“句型+例句”进行编辑。《红高粱家族》方言语料库包括词汇和句式两个部分,包括25个词汇和5个句子。词汇中包含名词12个,动词6个,副词4个,形容词3个。名词以普通名词为主,其次是时间名词、专有名词和处所名词。动词全部为行为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分别以状态形容词和情态副词为主。语料库共包含5个句式,分别是“形+补+宾”(例:痛煞了俺武大了),“形+‘着呢’”(例:那人蜿蜒着呢),可能补语“上来了”句式(高密方言可用“上来了”做补语,大致表示“觉得还可以”,例:也不知道他吃上来了不?),“‘伴’+形”(例:他不伴我高),“‘好一顿’+动词”(例:却招来了胶高大队的三支花机关枪好一顿扫射),“动词+不出(个)好+动词”(例:奶奶说好话也听不出个好听来)。
二、《红高粱家族》方言英译本语言学分析
语言学维度的分析包括语音、词汇和句法分析。在语音层面,《红高粱家族》方言中很多语音变化语素具有不可译性。“汉语本身是表意型的语言,所以社会变体并不表现在音形上,而主要在词汇上体现。”[6]《红高粱家族》中的语音变异如果使用英语中的方言变体来翻译将很难替代高密方言在语音方面的独特性。词汇翻译可从语义和词义外延着手,句子翻译从句法的规则和表达两方面展开研究。分析《红高粱家族》英译本时,应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不同表达形式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表达能力,都有彼此相通或相似的语言功能。“简而言之,翻译既然有文体的差异,就有各自标准的差异。文艺作品的翻译力求‘神似’以及‘化境’,着力于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品位。”
(一)词汇分析例1“蛤蟆嘴下那块浅黄色的皮肤不安地咕嘟着。”Itsbackcoveredwithuglybean-sizedwarts,theyellowishskinbeneathitsmouthpoppinginandout.“咕嘟”一词在《高密方言志》中的释义为:(1)撅嘴;(2)液体沸腾或涌出。根据上下文,“母亲”在危急情况下抱着高烧的弟弟等待求救,“母亲看到井底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小汪绿幽幽的脏水,那里很凹,比她坐着的地方更加黑暗。”对井底的描写为信息传递提供了情景,构建了“环境衬托人物”这一框架。对蛤蟆进行的细致描写为了渲染环境的尴尬,从声音感知和画面感两方面衬托母亲心中的恐惧。译文使用“itsmouthpopping”表达了“咕嘟”的含义,“inandout”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再现了原文中蛤蟆的生动形态。但是并未体现出环境的危急与人物的不安。对于这里的处理可以适当添加形容不安状态的副词,例如“anxiously”或者“upset”,将井底蛤蟆拟人化,能使“咕嘟”一词的外延体现得更加充分。
(二)句法分析高密方言的句法也别具特点,其短语和句式在结构、意义和用法上与普通话明显不同。例如:例2心中虽有千般滋味却说不出个甜酸苦辣,肚里纵有万种狐疑也弄不出个子丑寅卯。奶奶说好话也听不出个好听来。Eventhoughtheyhadabellyfulofmisgivings,intime,oneafteranother.Theycouldnotmakeanytroubles.Grandmasaysthattheycouldnotrecognizetheconnotationofwhatshesaid.这个句式归纳成表达式应为:“V不出好V来”(特定否定意义的固定结构)。重点在于同一个动词重复两遍来强调特殊的否定,译文“Grandmasaysthattheycouldnotrecognizetheconnotationofwhatshesaid.”句法结构并没把“听”的概念重复两遍,在句法结构上无法完全体现句式的否定意味。该句式语法意义:(1)用于表示因能力、水平等比较差,导致“V不好,不会V”的意思,暗含信不过或看不起的意味。强调动作主体的能力水平;(2)用于表示因行为、做法不妥,导致“V不出好结果”的意思,暗含批评或责备的意味;(3)用于表示因受水平、经验、条件等的限制,而“感觉不出好V”的意思。这时“V不出好V”是对“好V”感觉的否定,强调的是动作主题对事物本身性质的感知,不含贬义色彩。例2属于第三种语意,“奶奶”认为他们不懂别人话语中的善意,没有辨识她所说的是好话与否。这里,不如译为“couldnot”,不如译为“areunableto”更恰当,内涵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就算是好听的话你也听不懂/就算是好听的话你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对照英译原句,发现否定程度和内涵表达都“打了折扣”。译文在语法功能上是准确的,因为“theycouldnotrecognizetheconnotationofwhatshesaid.”一句中,“couldnotrecognizetheconnotationofwhatshesaid”是充当了谓语的成分。但是鉴于句式中前后两个“V”是同一个词语,所以在翻译的时候最好也能够使用同一个英语动词来表示,比如“hear”和“ear”。
三、方言特色词及句法翻译的文化缺失
葛浩文作为著名汉学家,虽然在译前准备充分,但难免出现词汇和句法的缺失,这一方面是因为理解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文化意象归化和异化中选择了归化补偿的策略,从而造成了高密文化在传递过程中的缺失。“源语文本的作用在于提供信息,形成构筑目的语文本信息的起点”[8]。没有源语文本就不会有翻译过程,反过来讲,译文的缺失,很大程度是因为脱离了原文基础。从词汇层面来看,例如,“那人蜿蜒着呢。”被译为“Heisunreasonable.”“蜿蜒”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为:曲折延伸。在高密方言中其语音和含义都发生了改变,读音变成了轻声,含义引申为形容人的性格曲折不直接、抬杠不讲理。此处译为“unreasonable”语气较轻且语义欠准确,除了描述人物不讲理之外,“蜿蜒”一词还体现了性格的阴暗和令人厌恶。从句法层面来看,“形容词+‘着呢’”是程度补语,表示强调“形容词”位置的词语。普通话句式中与之相类的句型是:“太+形容词+了”。但是英译本中并没有体现修饰形容词程度的副词,就会造成目的语读者对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理解不充分。再如,“左腿棒硬右腿软弱,蹦跶进场子。”译为“hisleftleghard,hisrightlegrubbery.”“棒硬”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坚硬。在高密方言中“棒”字的读音变成了一声,词义引申为:因为肿胀而变得僵硬。“棒硬”一词在这里表身体状况不佳,而不是“hard”表示“坚硬有力而非僵硬”的意思。从句法层面来看,“那人蜿蜒着呢。”一例中,“形容词+‘着呢’”是程度补语,表示强调“形容词”位置的词语。普通话句式中与之相类的句型是:“太+形容词+了”。但是英译本中并没有体现修饰形容词程度的副词,就会造成目的语读者对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理解不充分。再例如,“……也不知道他吃上来了不?”译为“…Iwonderhowhefeltthinkingofit.”该句子结构为“可能补语‘上来了’”,“吃上来了不”在高密方言中意即“吃着还可以吧?”同时也表达了关心询问的语气。但是译者仅仅译作我想要知道他觉得狗肉如何,并没有体现原文中所暗含的“我”很关心他是不是爱吃的感情,造成了方言句式在翻译时语义的缺失和主人公感情传达的不充分。
四、结语
在新课改的影响之下,高校的教学目标开始转向了素质教育。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来说,教学目标的转变也较为明显。传统的教学目标主要要求学生掌握词汇和语法等知识。随着当今社会对实践能力的重视度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开始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口语及实用英语的教学篇幅有所加大。在新时代,教师要注重从英语语言学角度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当中,英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高职英语目前的教学成果却并不乐观。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水平都较低,对英语学习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传统教学内容较为古板,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这些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导致学生不能够集中注意力,从而使知识在传递的过程中受到阻力。长此以往,学生能力就得不到良好的锻炼,造成了高职英语教学发展停滞不前的局面,同时也使得学生在英语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英语语言学下的教学是从最基本的词汇、词型、语音以及跨文化交际等多重角度实施教学,能够让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3英语语言学角度下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3.1词型学、词汇学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融合
在英语语言学中词型学对高职英语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词型学主要是分析单词的构型,构型学中的复合法、派生法、转化法等都有助于高职英语的教学。构词学中的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对高职英语学习中出现的大量单词进行构型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快速地记忆单词,对学生单词记忆能力的培训很有好处。
3.2音系、音位学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融合
音系、音位学是发音方面的研究理论,涉及到发音的方式、发音的部位、不同音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调等等。目前,中国的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大多数都在书面上。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口语和听力能力普遍较弱。这也是高职英语课堂上有待集中解决的一个问题。音系和音位的学习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纠正自己的发音和语调,使其口语更为正宗和准确,进而锻炼听的能力,使听读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3.3认知语言学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融合
认知语言学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是以人类认知一切事物的态度与方式作为出发点对语言学进行研究的一项理论。这种理论常常被应用于隐喻等修辞方式的教学当中。众所周知,在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很多学生在翻译上不能够准确地分析出语句正确意思。例如,“Today,itcanbesaidthatwheelsrunAmerica,ThefourrobbertriesoftheautomobilemovesAmericathroughworkandplay.”这句话可以翻译为“美国是靠四个轮子来支撑的,四个轮子的运转能够带动美国的工作和娱乐。”其中“wheelsrunAmerica”就隐喻汽车产业对美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类似这种例子在高职英语中还有很多,要想准确地翻译出语句的意思,就要让学生有效地将认知语言学与英语翻译结合起来学习。
3.4非言语交际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融合
非言语交际是指除了言语交际之外的所有交际方式的总和。非言语交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身体的动作、面部的表情、眼神的交流等等都属于非言语交际的范畴。在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当中,对非言语交际的应用是非常多的,有专家曾经专门作过一项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一堂课上教师的言语交际仅占20%,而其余的80%全部来自于非言语交际。这个实验直观地证明了在英语课堂上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老师利用非言语交际的手段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达教学信息,带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知识学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着显著的帮助。
3.5跨文化交际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融合
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具有农村户籍的外出打工的流动人口。他们与老一代(1980年前出生)农民工不同,一般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受农村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较少,向往现代城市文明生活方式,倾向于在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生活和工作。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劳动技能提高较快,企业容易接纳,职业层次比老一代农民工有明显提高。从农民工留城抑或回乡的意愿来说,一部分人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一部分人从小就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学习,因此,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不具备返乡务农的劳动技能,无法与父辈们一样,乐于接受返乡的现实;他们有着比父辈更为强烈的城市融入渴求,希望获得城市居民的身份地位,享受市民权利。从城市归属感来说,他们成年后即离开农村,没有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但在城市,由于户籍制度改革的迟缓,缺少一种可以长期生活下去的可靠保障,使他们徘徊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既融不了城,又返不了乡,成为城市的边缘人。我们调查也证明了这种人口特征。瑏瑥(见表1)另外,从在宁波居住时间看,1年及以下占17.75%,2-3年占36.12%,4-5年占24.73%,6-7年占13.20%,8-10年以上占4.86%。10年以上的占3.34%。从掌握农活的技能看,熟练的占8.04%,一般的占18.51%,基本不会的占69.20%,一点都不会的占4.25%。从身份认同看,认为城里人的占18.97%,认为乡村人的占34.60%,认为既不是城里人也不是乡村人的占27.92%,认为既是城里人又是乡村人的占18.51%,所以,从城市身份认同看,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已在城里生活工作,但从身份特征上还认为自己是一个农村人。
二、农民工城市语言生态环境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文化差异的最直接表现方式,语言已成为使用者的身份标签。瑏瑦新生代农民工的语言一端连着原农村居住地,一端又与迁入地城市密切关联,语言生态环境如何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城市融入。大多数农民工离开熟悉的乡村社会,进入陌生的城市,人际交往变得更为复杂,以往生活经历中积累起来的语言资源和语言使用习惯难以满足沟通的需要,迫使他们改变原属地的语言惯习,学习使用流入地的主流语言或方言。根据我们对以流入地居留时间长短为分类标准的考察中,发现农民工的语言同化大致会经历一个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自觉运用这样一个过程。农民工在适应城市语言生态环境的起始阶段,流入地的主流语言和方言使用是被动的和消极的,因为不如此就无法在城市立足和生存;在中期阶段,在环境的压力下,农民工原有的语言习惯慢慢放弃,新的语言习惯逐步掌握,并以流入地语言使用为主,兼带原有方言;在最后阶段,农民工熟练地掌握了当地的主流语言和方言并在平常交际中自觉使用,其原属地的语言意识和习惯已经基本淡化。从社会语言学意义上讲,语言具有身份特征。人们一般通过语言交流获得职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但在日常语境中,人们通常会十分在意语言使用者的身份,从而使交际话题、言语基调(包括语气、情态、称呼)受到影响。
不同语言的使用会泄露使用者的身份信息,使用外来方言意味着是外地人身份。因此,外来流动人口的地方方言主要在有地缘关系的人群内部使用,如对外交际使用,容易使本地居民产生歧义和误解。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外来方言的地方属性和身份表征,是社会排斥歧视现象产生的根源之一。使用普通话可以较好地掩盖乡音,避免母语方言中隐性信息泄露;同时,普通话容易使交流双方地位趋于平等,其身份被对方认同。瑏瑨语言的地域性特征对作为外来者的农民工语言生态环境是不利的,除非你能熟练地说普通话或当地方言。我们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农民工认为,在工作场所,能讲标准普通话当然最好(占8.50%),不会讲,也尽可能地使用掺有浓重地方方言的普通话或宁波方言(二者占80.88%),使用母语方言加手势的最差(占10.62%)。在消费场所,农民工一般很少使用单纯的母语方言进行交流和询问,尽可能使用标准或不标准的普通话(约占90%)。在有可能与当地居民结交朋友时,使用普通话和宁波方言的相对较高(约占85%)。在家庭内部成年成员交流时,绝大多数人使用母语方言,而使用普通话和宁波方言的较少;但父母与子女间交流时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用普通话(包括不大标准的普通话)的达64.95%,使用母语方言或宁波方言的仅为28.07%和6.98%。虽然农民工在与本地居民交流时尽可能使用普通话或宁波方言,但实际上能真正听懂宁波话的人不到40%,“听不懂”和“小部分听懂”宁波话的占大多数。由此表明农民工的语言同化之路还很长。宁波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语言环境现状和语言使用场景变化表明:第一,农民工语言使用呈现典型的以普通话为第一语言的多语码共存现象。他们根据不同的语言场景和交际对象进行语码转换,在以沟通为目的的外部语言交往中,普通话在语言地位发挥了强势作用,宁波方言的使用比重明显也高于母语方言。这主要是一方面为了便于交流和沟通,获得外部资源,另一方面是尽可能地掩饰自己原来的出生地,这是由普通话和当地方言的强势语言生态环境造成的。使用当地强势语言,便于寻找工作和获得职业,更主要地是为了维系工作沟通,长期语言障碍就可能被企业解雇,最终难以在城市生活下去。所以,外来人口的语言同化是一个必然发生的过程,只能适应,不能违背。第二,在家庭内部,新生代农民工面对隔代亲人使用语言也存在显著区别。随同父母来城市的子女一般在当地学校上学,学校都使用普通话进行教育,为了培养子女的城市语言能力,父母在与子女交流时,普通话便上升为主要语言,较少使用宁波方言和母语方言。这一情况表明,比老一辈更高文化水平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了使整个家庭更快地融入城市,并在当地定居下来,必须改变原有语言结构和语言使用习惯,这对下一代显得更为重要。也就是说,社会生活环境决定了人们的语言使用方式。第三,在城市语言态度方面,新生代农民工(N=659)对普通话表示喜欢的占76.18%,无所谓的占20.03%,不喜欢的占3.79%。对宁波方言,喜欢的占12.44%,无所谓的占57.21%,不喜欢的占30.35%。这表明原属地语言的改变虽然对外来流动人口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但这个转变与自己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可能获得比不转变要多得多的收益,因此,这种转变具有功利性特征。这种功利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普通话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语言,具有交流的便利性、易理解性,能更深刻地掌握对方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使交流变得更为默契。二是使用当地方言,能显示人群关系的亲密性,获得好感和同情,便于扩展社会关系网络。三是当外来人口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难题时,通过语言联络,能获得当地人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使面临的困难得到及时地和较好地解决。第四,在城市语言功能评价方面,新生代农民工(N=286)认为普通话和宁波方言有用处的占90%以上;认为母语方言有用处的约占70%,没有用处的约占30%。首先,农民工对普通话的选择行为与其对普通话功能的高度评价及情感态度的喜欢程度是相匹配的。其次,农民工在宁波方言和母语方言的情感态度及语言功能评价方面出现错位现象,一方面农民工情感上并不认同宁波方言,但却对宁波方言的功能给予较高评价,这与其主动学习宁波方言,并在外部沟通中逐步提高宁波方言使用比例保持一致性;另一方面农民工虽然情感上倾向认同母语方言,但同时又清醒地认识到母语方言在流入地处于弱势地位,使用的范围较小,不利于广泛的社会交际活动。再次,农民工的语言情感态度和现实功能之间的博弈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他们的尴尬处境和欲罢不能的城市融入困境。
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语言同化进程
一般来说,在语言交往圈中使用主流语言的人群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方面具有强势地位,使用非主流语言的外来者处于弱势地位。因而,新生代农民工要获得市民待遇,实现向上社会流动,必须改变原有的语言形式和结构,熟练地使用当地社会的主流语言,但农民工城市语言同化过程不是整齐有序、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曲折、复杂、反复的磨练过程。
1.农民工城市语言同化形式根据上述分析,当前城市语言生态环境下,农民工的语言使用形式概括地说有以下四种:①在内群体和家庭中使用方言,与外群体交往中尝试使用普通话或当地方言;②交替使用普通话、老家方言和当地方言;③逐渐放弃老家方言,采用普通话或当地方言;④完全使用普通话进行社会交往。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划分,实际的情况还要复杂许多。第一,语言转换与人的交往圈有关。大多数农民工初至宁波社会交往圈较小,主要与亲戚、朋友、老乡交往。根据我们对宁波外来农民工经常接触人群的调查表明,农民工的社会交往主要局限于血缘、地缘和业缘,对外交往的比较少。所以,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既起因于地缘、血缘,也与经常使用同一种语言密切关联,人的关系越亲近,语言的近似度越高。第二,农民工的语言使用形式转换是交替进行的。根据调查,目前能熟练和比较熟练地讲宁波方言的人占比达30.02%,偶尔讲几句的占36.46%,比刚来宁波时根本不熟悉、不会讲到逐步会讲一点有了明显提高,并且当前使用宁波方言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农民工在流入地城市环境中,语言使用形式发生了明显转移。但这一转换过程是反复的、曲折的、交替的,不是直线进行的。夏历(2007)和刘玉屏(2007)的社会调查也证明了这一事实。第三,不同类型的农民工语言转换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由于受教育年限的不同,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工语言转换较快,可能实现一次性转换,反之则转换较慢,需要多次的转换。我们的调查表明,宁波新生代农民工中高中以上文化的能讲宁波话的比例比初中及以下文化的比例高30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人又高出40个百分点。从对家乡的依恋感讲,乡情感强烈的人,转换速度相对慢一点;乡情相对淡薄的人转换速度快一点,说明恋乡情结也对语言同化有着直接的影响。第四,农民工语言转换还表现为“显性同化”和“隐性同化”两种形式。“显性同化”形式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强迫自己使用普通话和当地方言,虽然能说得比较流利,但在语言使用的心理情感上并没有完全认同;“隐性同化”形式是指不但嘴上说,在语言态度和心理情感认同方面都给予了接纳,并能自觉地使用,这是语言同化的高级阶段。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使用者在内心深处对流入地语言的心理、情感、态度方面的感受度不同。
2.农民工语言同化进程第一,农民工语言同化是一个积极的适应过程。在文化观念和心理情感上认同流入地城市,是外来移民言语使用结构发生变化的首要条件。黄亚平、刘晓宁(2008)的研究表明,语言的相似度越高,文化的认同度也就愈高,使用共同的语言可以将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联接在一起,城市新移民即使在异地他乡也能得到一种归属感和心理慰藉。瑏瑩农民工的语言同化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人对环境选择的结果。人们的职业获得、市民待遇、文化教育、政治地位等方面的权利平等,以及市民群体对城市外来流入者刻板印象消除和关系和谐,需要农民工主动积极地去争取。要实现这一目标,农民工必须使用当地市民群众听得懂、理解得了的语言形式,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增强言辞表达能力和意境理解能力,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包括较好的职业机会、工资收入、社会地位、关系网络等。第二,农民工语言同化与流入地文化适应过程密切相联。Berry,Phinney,&Sam(2006)认为,移民个体与主流社会的个体或集体的交互过程,也是各种文化的互动和适应过程。瑐瑠移民在流入地的社会生活中,一般会对源文化和主流文化进行态度调整和模式适应的选择。著名社会学家Berry(1993)将移民文化适应的模式区分为四种,即整合型、同化型、分离型和边缘型。瑐瑡语言同化作为文化融入的一部分,农民工一般经历从会听到会说并能完全领会当地语境的渐次演进过程,其模式也大致可以分为:被动接受型(语言环境压力下的被动使用)、主动倾向型(积极适应和使用当地强势语言)、内外分离型(家庭、朋友与外群体使用两种语言以上进行交流)、孤独抗拒型(仍然使用来源地方言)四种,并依据农民工的文化程度、社交网络变迁和文化适应状况,交互替代、逐渐转化。第三,农民工城市语言同化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演化的过程。一是农民工由原属地单一方言语码使用逐渐转为多语码共同使用(母语方言、普通话、迁入地方言)。二是农民工语言使用具有“二重性”,社交场合主要使用普通话或当地方言,家庭内部和同乡之间的交流则以母语方言为主,依据场合不同会自觉做出语码选择或转换,呈现内外分异与趋高避低的特点。三是母语方言逐渐弱化,甚至异化,普通话和流入地方言逐渐固化,“双重方言”人数明显增加。四是言语交际策略做出了一定调整,并向流入地言语习惯靠拢,呈现出与流入地城市语言同化的趋势,甚至原有语言被彻底遗忘,新的语言成为唯一使用语言。第四,农民工语言同化是一个漫长的再社会化过程。随着农民工居住年限的增加,新的语言库不断扩充、语码选择模式渐次变更,言语交际策略适时调整。瑐瑢一般来说,移民的语库扩充主要表现在言语使用者自觉趋同使用普通话和流入地方言,并以此作为人流的首要工具。我们对宁波新生代农民工语言同化的专项调查(N=286)发现,随着城市语言生态环境变化,农民工的语库不断扩充,语言种类日益丰富。来宁波前,农民工语库中一般只有母语方言和普通话两种语言资源(一种的占52.45.%,两种的占44.76%,三种的占2.79%)。来宁波后,语库中不仅有母语方言、普通话,而且增加了宁波方言、其他地区方言,甚至英语。说明语言同化过程增加了农民工的语言资源和运用能力。新生代农民工语言使用趋同与当地方言或普通话时,不仅与当地人实现了信息互换,而且有利于在语言感知上追寻“我是谁”,从而加快了他们的城市社会融入进程。
3.农民工语言同化的方法和路径语言同化的现实情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资源具有充分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可以促进身份认同和社会融合。农民工不但需要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与城市社会相适应,还需要改变原有的语言特征、交际方式和交流习惯,完成农民工语言的再社会化。语言同化的方法和路径是:第一,积极营造和谐的语言生态环境和加强农民工语言能力培训。一是对农民工的浓重方言口音应包容和接纳,流入地居民不能因他们说外地话对其嘲笑歧视。二是流入地政府在免费对农民工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时也提供必要的普通话讲说能力培训。如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在开展普通话培训时,开设写作培训课,提高农民工的文字表达能力,开展读书演讲、朗诵比赛等活动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第二,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深刻地领会语言意境。在生养的家乡,农民工能准确、灵敏、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在城市,处在陌生环境,在与当地人交流时往往会显得很紧张,甚至缺乏自信;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不能流利自如地运用普通话和当地方言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农民工一方面需要通过语言教育获得语言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在现实语言环境进行锻炼,并在实践中领会当地方言的真实语义。第三,在表达方式上,农民工应从主观上排斥当地语言,到心理情感上认同当地语言,从讨厌使用当地语言,到积极主动地使用当地语言,从而在语言生活上自觉融入城市社会。
四、简单结语
关键词: 英语学术论文;研究;学术词汇; 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6—0109—02
一、有关学术词汇研究
学术词汇是一种独特的词汇,这种词汇主要出现在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学术研究类文体中,在其他文体中出现的频率较低,这类词汇是学习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英语学术论文,只有有效掌握与之相关的学术词汇才能更好地阅读英语学术论文,研究英语学习论文,我们要分析哪些是经常出现的学术词汇,哪些是较少出现的学术词汇,在学习研究中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效进行学术词汇学习与研究。
比如,在英语的学术类文章中经常出现的学术词汇有attribute, capacity, differentiate, explicit等不同词汇,这些词汇在英语学术论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学习者只有对诸如此类的学术词汇准确把握,才能有效克服英语学术论文的阅读障碍。这种具有特殊作用的学术词汇并不是现在才在英语学术论文中出现,它们早在七十多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有研究者发现,在七十多年以前,在各个领域的学术论文和学术研究中就有一些学术词汇在文本中频繁出现,这些词汇对于不了解它们的学习者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成为阅读学术类文本的最大障碍,但它们在学术文本中普遍存在着。它们不能被称为高频词,研究中为了区分两者的不同性,把这些在学术文本中普遍存在的词汇称之为半技术性词汇(sub- technical vocabu-lary)、框架性词汇(framewords)、专业非技术性词汇(specializednon- technical vocabulary)或者学术性词汇(academic vocabulary),这是学术词汇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称谓。Nation根据词频( frequen-cy)研究的不同内容,根据词汇出现的频率与出现的不同场合,把英语词汇分成不同的类型,这些词汇有高频词汇(high- frequencywords)、学术词汇(academicwords)、专业词汇(techn-icalwords)和低频词汇(low- frequencywords)。
二、有关学术词汇表的研究
Coxhead对语料库进行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研究,在对语言库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整合编制成了学术词汇表(AcademicWordList) ,又简称AWL, 在语料库中,有3513330个词标, 这些词标是从四个学科产生的,这些学科包括人文、商业、法律、理科, 共分28个专业, 共有414个文本。词汇表是由词族组成, 这些词族是按照字母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这些单词后都有字表,表明单词的所处的位置,在这些词族中,每个词族又有基础词以及它的曲折形式和派生词组成,就像concep-tion, concepts, conceptua,l conceptualisation, conceptua-lise都收录在concept这个族里。RANGE软件详细记录了词族的情况,Coxhead的AWL一共有570个词族, 这些词族的数目相当庞大,按照词语在英语学术论文中出现的大小,这些词族又包括有十个字表,而子表1是指这些词汇是在Coxhead语料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族, 其他的字表就是在此基础上演化出来的,在一至九这九个子表中,每个字表都有六十个词族,而子表十则有三十个词组,这些词汇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在学术语料库中有百分之十的词标是在这十个子表中的。因此,可以说, Coexhead的AWL对于英语教学意义重大,同时也能促进AWL的快速发展。在学术词汇学习汇总我们要有效了解这些内容,使学术词汇学习更为便捷,有效阅读研究英语学术论文。
三、关于语料库的研究问题
语言证明是大多数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语言证明才能保证语言学研究的科学与准确。在语言证明中语料库则为之提供重要的保证。在语言学研究领域,语料库起着重要作用,它是语言学研究的实例证明,为语言学研究提供研究素材和研究依据,同时也为语言学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量化标准。即使语料库语言学只是一门新兴学科,但是,它的地位和重要价值,在语言学研究方面已经凸显出来。在语料库的帮助下,关于语言的本质,语言的构成以及语言的功能等问题的研究就能较为科学,语料库为这些研究提供真实的例子和量化的数据,这样关于这些内容的描述和研究就有了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单凭语言学家对于语言的直觉进行描述研究,最大限度地保证语言学研究的科学准确性。在这个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现代化工具,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语言学家可以借助各种语料库构建软件快速构建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语料库,也可以通过计算机中的语料库软件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并进行检索信息,提取信息服务,为语言学研究铺平道路。因此,建立语料库对语言学研究作用重大。
四、关于语料库的设计与学术词汇研究
1.语料库设计的丰富多样对学术研究的价值
在语料库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证语料库的丰富多样性,只有丰富的语料库才能在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充分发挥作用,语料库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分析不同学术领域学术词汇的使用情况,分析学术词汇的使用规律,以保证学术词汇能够更快更好地被人们掌握。同样,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语料库中丰富的学术词语的掌握能够对学术文章有效解读,对学术问题有效分析。学术词汇都有自己的使用规律,并不是无序混乱的,我们重点要掌握这些使用规律才能有效掌握学术词汇。语料库的设计要丰富多样,在语料库中要涉及不同的文本,多样性对文本解读是很重要的,语料库的设计原则就应保证其多样化,保证学术词汇的丰富性。
2.语料库的研究工具
语料库的研究要借助Range软件,这种软件可以对词汇的使用频率进行有效分析分类,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需要通过对词汇使用频率的分析来研究学术词汇的使用规律,对学术词汇进行有效研究。学术词汇的出现频率是指学术词汇在学术文本中出现的次数以及出现的规律,就英语学术词语而言,这种研究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方便,为英语单词表的制定提供数字基础,语料库以及其中的学术词汇研究对英语教学和英语学术研究作用重大。
3.学术词汇的词频研究
在实际工作中,研究者无论是在选择字典的词条还是在建立单词表时都要研究词汇出现的频率问题,也就是词频,学术词汇研究也要讲究词频。在学术词汇研究中,词频是一种有价值的客观存在,能够有效说明学术词语的使用情况,对学术词汇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学术词汇中一些高频词会引起学习者对它们的有效关注,而一些低频词学习者则不会对它们过度关注,这些低频词汇的使用情况直接决定着文本听、说、读、写的难易。因此,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学习者,学习掌握学术词汇进行有效的英语学术论文的阅读,都需要对这些低频词汇有所掌握,在阅读文本中,低频词的出现也会影响阅读者的阅读速度,从而影响信息的传达速度。我们在研究中要注意这个问题,对低频词汇加以总结。
总之,学术词汇学习是很重要的,它在课程设置,英语学术论文阅读,英语学术研究,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词汇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语料库中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要知道哪些词汇是应该掌握的,哪些词汇对英语学术论文的研究和学习是有利的。我们知道不同学术背景的学习者在学术词汇学习运用方面也是不同的,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学习不同的学术词汇。
[参考文献]
[1]刘旸.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学术词汇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12).
论文关键词:语言哲学;言语行为理论;意向性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学与哲学从理论上来说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彼此之间相距甚远。但是由于语言是思想的工具,哲学必须借助于语言来思考问题。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此之近。无论对于语言学家来说,还是对于哲学家来说,语言的本质问题实际上在深层次上涉及到的并不是一个纯语言学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语言的哲学问题。语言哲学的产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一个比较重大的事件。语言哲学在这一时期产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许多哲学家们把自己关注和研究的哲学中心问题纷纷由认识论转向了语言。因此,这种语言转向从一开始就与哲学认识论所解决不了的问题紧紧缠绕在一起,从而也就使哲学家们探讨的语言问题带上了哲学的色彩。
语言哲学是一门以哲学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语言分析,澄清语词和语句的意义,使我们能够以适当的、准确的方式使用哲学语言,从而有效地表达我们的哲学思想。语言哲学的研究既要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语言问题(研究哲学语言学),又要能够从语言或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哲学问题(研究语言学哲学),并从中寻找出共同问题。
一、植根于日常语言哲学中的语用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研究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语言转向。语言取代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哲学家们认识到不论研究存在还是研究认识,都必须首先弄清语言的意义。他们把哲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把语言看作是哲学的首要研究对象,语言问变成哲学研究的中心和出发点。尤其是从理想语言回归于自然语言的转向致使日常语言哲学产生。以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塞尔为代表的日常语言学派着眼于对日常语言一自然语言的分析,这一分析遵循一个从日常语言范畴分析一日常语言用法(使用规则)分析一言语行为分析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从批判的、治疗的语言分析向建设性的言语行为分析发展的过程,其中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用分析是一个转折点。日常语言哲学的发展对语言学尤其是语用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讲,当代语用学正是在日常语言哲学研究中孕育发展起来的。
(一)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思想
后期维特根斯坦放弃“语言是世界的逻辑图像”这一基本观点,提出他的“语言游戏说”。语言游戏说是贯穿于《哲学研究》的中心学说。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现实活动、一种游戏,并力图通过观察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使用来探究语言的意义问题。语言的意义由语言的具体使用来规定。使用语言必须遵守语言规则。不同的语言规则产生不同的语言游戏。各种言语游戏就像家族相似的不同成员,不存在一般或概括的可能性。具有家族相似性的各种语言游戏通过约定形成我们的生活方式,构成整个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有什么样的生活形式就会有与之对应的语言游戏。语言游戏的语法规则植根于生活形式中。“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方式。”语言游戏说从根本上排除从语言与实在的对应中寻求意义的观念,使对语言的分析从语形和语义的层面转向语用层面。
(二)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
言语行为理论是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哲学理论之一,是哲学家们研究的最有声有色的一个课题。该理论的发起人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日常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Austin(奥斯汀)。奥斯汀早期区分了叙事句和施为句。前者陈述事实,有真有假;后者通过说出一句话来完成某种行为,并不描述世界,没有真假,但有适当和不适当之分。后来奥斯汀进一步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的新言语行为理论,使该理论趋于系统化和精确化。他把言语行为区分为三类:(1)叙事行为或言内行为(1ocutionaryact),即“说某事的行为”,主要是陈述一个事实;(2)施事行为或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act),即“在说中实施的行为”,如:警告等,它们普遍具有语力(illocutionaryforce),传达言者的用意和意图;(3)成事行为或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act),即通过说出一个句子有意无意地对自己或别人产生某种效果。在这三层意义中,施事行为是他的意义理论的核心。同时,他还强凋意义对于现实语境的依赖,离开具体语境,单纯的意图、意向不可能构成言语行为。“我们必须注意现实语境的情况,注意我们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以及究竟为什么。”
奥斯汀的哲学研究新方法不仅为哲学研究注入了活力而且启发了语言学家,这使奥斯汀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语用学之父。他的言语行为理论成为现代语用学理论的基石,随着这种看待语言和世界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语用学逐渐在20世纪70年展成为一门显学,借助语言哲学家对哲学的洞察解决语言问题,成为一种风尚,导致了对行为中的言语和语言中行为的交流和社会研究的语用学转向。
(三)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由于奥斯汀对施事行为的分类缺乏明确的标准,招致了很多学者的批评,但他的~些看法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作为奥斯汀的学生,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继承并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提出了著名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当一个施事行为问接地通过另外一个言语行为表达时,间接言语行为就发生了。”
塞尔对言语行为的另一个突出的贡献就是对奥斯汀提出的以言行事分类作了修订调整,在奥斯汀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分类,即1、断言类(assertives):包括陈述、描绘、报道、断言、说明等;2、指令类(direc—tives):包括建议、要求、请求、命令、邀请等;3、承诺类(commissives):包括允诺、答应、打赌、发誓、保证等;4、表达类(expressives):包括感谢、祝贺、道歉、欢迎、哀悼等;5、宣告类(declatatives):包括任命、辞职、解雇、命名、宣布等。塞尔的这种分类旨在表明,在我们称作以言行事的动词中,有许多动词并不是以言行事目的的标志,而是以言行事行为的其它某些特征的标志,譬如完成以言行事行为的某种风格或方式,所以,我们必须把对以言行事的分类与对以言行事的动词的分类仔细区分开来。
言语行为经过维特根斯坦的启蒙,奥斯汀的系统研究以及塞尔的修改、丰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理论。最终成为一种在哲学界和语言学界自成一派且颇有影响力的语言哲学理论,尤其是直接导致了语用学的诞生。
二、言语行为理论中的意向性问题
为深入界定言语行为概念,塞尔引入意向性概念:言语行为不仅使用语言符号,而且表达说话人的意向。
(一)意向性和意义
意向性和意义的关系问题,是目前许多语言哲学家热烈争论的一个焦点。最早把意向性问题和意义问题联系起来考察的是塞尔。在他看来,“表达式”和“记号”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这一区别在于,尽管每个记号与它所表示之物具有某种关系,但并不像表达式那样具有“意义”。而表达式之所以具有意义,是由于它明确地提出某种思想的意向,换句话说,是意向赋予表达式以意义。他认为,意义问题和意向性问题是紧密相连的。
在当代,相当多的哲学家,特别是日常语言学派的哲学家以及他们的追随者,大多强调意向性在确定语词或语句的意义中的作用,主张从语言与其使用者的关系来考察意义问题,重视研究意义的语用方面。他们认为,语句的意义必定随语境而变化,不以语境为转移的所谓语句字面意义是不存在的。塞尔就是这种观点的积极支持者。他认为,不能把语句本身的字面意义与说话者在不同场合下使用语句表达的不同意义混为一谈,更不能根据说话者在不同场合下使用同一语句表达不同的意思这一点来否认语句本身具有它们的字面意义。他的意向性理论强调“意义是意向性的派生形式”,突出语言意向性意义的重要性。他试图用意向性说明语言和意义问题,即用心理学概念分析言语行为。他说“我相信语言哲学是心灵哲学的一个分支。根据这一观点,基本的语言概念,如指称、意义、陈述等等可以用更基本的心理学概念如信念、意向、愿望来分析”。塞尔既强调意向性又不忽略言语行为规则的重要性,从而比较全面地看到意义是内在意向和外在言语行为规则统一的产物。到了20世纪80年代,塞尔对于意向性和意义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系统的学说。
(二)言语行为与意向性问题
由于以言行事和以言取效都涉及到了说话者的说话意图、意向,所以塞尔又进一步深入研究了意向性(intentionality)问题。塞尔在研究和分析言语行为的过程中发现以言行事中的语旨力与意向有着密切关系。他说:“在以言行事行为的完成中,意向性有双重层次,一层是行为的完成中所表达的意向状态,一层是完成行为的意向。”就后一层意向性来说,正是由于说话者把表达某种意义的意向赋予了话语,话语才具有了各种言语行为功能;就前一层意向性来说,塞尔认为,话语有意向性就如愿望、担心、信念等精神状态有意向性一样。这一层意向性就是一个人的某些精神状态指向自身之外的外部世界的特征:如果我有一个愿望,那么它就表现为我精神状态上愿意做某事或希望某事发生;如果我有一个担心,那么它就表现为我精神状态上不愿意做某事或害怕某事发生;如果我有一个信念,那么它就表现为精神状态上我相信某种东西等等。
就言语行为和意向状态的关系来讲,任何以言行事行为都必然表达某种相应的意向状态。意向状态是言语行为的真诚条件。不过,以言行事行为表达出的意向状态与说话者内心实际的意向状态并不一定全都一致。例如,撒谎这种言语行为表达出的意向状态与说话者内心世纪的意向状态就不一致。这时,我们说,说话者完成的是一个非真诚的言语行为,所表达的意向状态也是一个非真实的意向状态。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把言语行为和意向状态等同起来。言语行为讲的是行为,而意向状态讲的是状态,前者与物理现象有关,而后者只是某种心理内部的意向。
言语行为理论从言语行为分析发展到探讨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行为意向,把意义归结到语言使用者支配其言语行为意识的能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心灵主义的传统。塞尔认为,正是在意向性这一点上,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会和起来了:人通过自己的意向把那些使意向状况得到满足的条件转移给了相应的对象,从而把自己的意向加给了本身并不存在意向的对象身上。言语行为只不过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心灵通过意向,从而通过言语行为使人类和外部世界联系在了一起。不难看出,作为当代语用学基本理论奠基人之一的塞尔是在哲学轨道上研究语言的,是在用语言解决哲学问题。
三、小结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我们的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综合性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并占据一席之地,它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得到学生的欢迎。
一、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各种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二作用
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新闻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比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口才就会有所提高。
三注意的问题
当然,语文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在语文活动课的试验和研究中,我们就感到必须切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二是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语文活动课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三是必须使语文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形式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因此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切实有效地指导形式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热闹有余,实效不足。活动课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都各有收获。
四、各单元活动计划
(一)“献给母亲的歌”
“母爱”的主题,在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中都有表现,如冰心的诗《纸船》,的散文《回忆我的母亲》。屠格涅夫的《麻雀》则描写了动物的母子之情。
第一项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使学生获得“母爱”情感的浸润,同时培养编辑、概括、交际等语文能力。在这种情感基础下,再通过与自己的母亲聊天、采访母亲等形式,进一步了解母爱,体会母爱。母爱的体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也许是日常生活中的寻常小事,我们每天沐浴在母亲的深爱当中却浑然不觉;也许是受到母亲严厉的批评,心存怨意却不知这其实是更伟大的爱。第三项活动的开展,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母亲严厉的批评,从而认识到,溺爱是有害的,爱,就是对成长负责,对未来负责。
在前面几项活动的情感准备下,可以“献给母亲的歌”为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这项活动形式多样,可以是配乐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看电影片段、图片展示等。可以从这多个项目中进行选择,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这项活动是对前面几项活动的升华和总结,既是对母亲感激之情的表达,又是对母亲热爱之情的深化,同时也要求把孝敬母亲的感情化为实际行动。
(二)、寻觅春天的踪迹
开展活动时正值春季,一定要让学生真正走到大自然中去,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来学习语文,加深对春天的体验和感悟,培养热爱春天的情感。
第一项活动开展的方式,可以将“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两种学习方法结合起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含义,搜集当地的有关谚语;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来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并对观察记录进行编辑整理。
第二项活动是对前一项活动的伸展和提升,可以采用艺术创作或者出一期墙报的方式来对春天进行深情歌颂。也可以采用“春天的赞歌——散文、诗歌朗诵会”等活动方式,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三项活动是用诗笔、画笔来表现春天。活动有两项:“为画题诗”和“为诗配画”,教师要对这一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可以提供一些范例,并进行解说。注意要求不能过高,以激励为主。
(三)、“科海泛舟”
本次活动是在“科海泛舟”,但在“泛舟”的同时不要忘记“捕捞”语言,在活动中应努力将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语言表达、母语意识、人文翔有机结合起来。
本次活动可按四倥早分为4----8个合作小组,在各自分头准备后,各小组先作交流,而后推选代表到班上进行汇报与展示。
第一项活动可以讲述自己迷上科学的事故,也可以谈自己是如何受挫的。第二项活动的科学小品和科学童话可以利用墙报、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来展示。第三项活动可由各小组的发言人介绍科技信息,或者发明人讲解、演示自己的成果,期间,同学们可以提问,发言人简要作答。第四项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在科学追求的进程中具有人文关怀的意识。教师要引导、激发学生加强讨论,甚至激烈辩论,在搜集准备及讨论、辩论的过程中加强对科学情感、态度的体验,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四)到民间采风
关心自己的家乡,搜集整理家乡的民风民俗,能够生动、有条理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培养热爱自己家乡的美好情感。
这次综合性学习,内容活泼,也有较为多样的方式可供选择,相信学生一定会。活动时要求学生围绕“民风民俗”这一主题,运用调查法、查找文献法搜集材料,整理、分析所搜集的材料,拿出成果:或做游戏,或编词条,或办展览,或撰写报告,或进行评论------
第一项活动“家乡素描”,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为主题范围较为广泛,活动也有一定难度。教师应指导学生缩小研究范围,确定一个较小的入手角度,还可以涉及当地物产、文物、传说等。只要与家乡有关即可。教师主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增进了知识。
【论文摘要】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语言习得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身势语有助于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非言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本文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运用身势语。
一、必要性
当今时代是信息交流时代,如何恰当地进行信息表达和选择,对人生的各方面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言语信息交流和非言语信息交流都以各自的优势在交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索绪尔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告诉了我们言语信息交流在交际过程中的位置。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伯德惠斯特尔统计,两个人在交谈时只有35%的信息是由语言传递的,其他65%的信息则由非语言交际方式传递的。从中不难看出身势语在信息交流的中的作用。语文教学属“科学世界”语文教育,是“学校语文”的教学现象,用“生活世界”语文教育的“习得”随意剪裁“科学世界”语文教育的“学得”。我想,身势语应该在语文课堂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以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可行性
纵观中国数千年语文教学史,以诵读经典为中心的古代语文教学模式,似乎不需要过多考虑身势语的存在,但先生摇头晃脑的范读,弟子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就是自发的身势语的典型。以讲授范文和语文知识为中心的近代教学模式由于以教师主持的班级授课为基本方式渐渐重视身势语的作用。这对教师的言语交际能力和非言语交际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于是,对身势语的研究应运而生。1952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伯德惠斯特尔创造了kinesics(身势语)这个词,对身势语陆续展开了系统的研究。1970年,朱利叶斯-法斯特发表了一部关于身体语言的著作以后,公众才意识到这种现象的存在。于是,语言课堂教学慢慢自觉重视身势语的作用,但这一时期的身势语仅仅是作为语文课堂范文讲解和分析的辅助工具而存在。直到以科学高效培养语文能力为直接教学目的、以言语技能训练为中心的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出现,身势语才获得了自己合理的名分。它与言语交际相辅相成来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不仅是语文课堂的教学工具,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直接目标。
三、概念、分类、特点
身势语又称体态语、形体语言,指人们利用姿态、动作(包括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的非言语行为。人们交际时的点头、招手、扬眉、耸肩等姿态动作构成身势语的单位。
很多身势语可能是人类所共有的、先天的,也是无意识或下意识的。如:人在最兴奋时,眼睛瞳仁会自动扩大,打招呼时眉毛会快速闪动,不满时会皱眉。有些身势语是后天习得的。由于人们生活于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身势语。这些身势语大都需要模仿才能习得,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同是跷二郎腿,英、美男子的姿势却截然不同,中国人对此均认为极不礼貌。同一身势语在同一文化中的不同场合下,往往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如:美国人擦鼻子时,可能表示不同意某人或拒绝某事,但也可能表示另外的含义。相同的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常具有不同的含义,从而代表不同的交际功能。如:吐舌头,英美人往往表示蔑视对方,而汉族人表示惊讶,藏族人则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不同的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可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意义,起到相似的社会交际效果。如:表示问候或欢迎时,美国人一般握握手,日本人则弯腰鞠躬,阿拉伯人、犹太人与南欧一些民族则相互抚摸或闻对方的气味。
四、身势语的选择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突出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往往会用加重语气、放慢语速、反复强调等有声语言形式来增强对学生听觉系统的刺激,以期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有经验的教师会运用身势语的模拟性和象征性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掌握重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善于选择和运用身势语这种特殊的语言。以科学高效培养语文能力为直接教学目的、以言语技能训练为中心的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对身势语运用和培养是有所选择的——并非所有的身势语都可以挪进课堂,必须有所选择。首先,要恰当运用面部表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察“颜”观“色”,一方面要注意学生的眼、眉、鼻、嘴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使自己的表情与教学的内容相吻合,以感染学生,增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如:讲解《藤野先生》一文第一段“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个关键句子时,就可以同时做以下动作:轻锁眉头,稍耸鼻子,缓缓摆动头部。这样,学生就能够较容易地理解作者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感情,即对东京的失望;对东京“清国留学生”行为的轻蔑、愤怒。其次,要注意手势的运用。人的整个手势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区,不同区域的手势可表达不同的含义。如:肩部以上为上部区,这个区的手势多表示理想、宏大、张扬的内容和情感;肩至腹部为中部区,这个区的手势可表示记叙事情和说明事理;腹部以下为下部区,这个区的手势多表示憎恶、鄙视的内容和情感。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对待。如:讲《最后一次讲演》时,对“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和“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象李先生那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里”等句子,就可辅以上部区的手势,用以表达昂扬的英雄气概。再如:讲《核舟记》一文“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这句时,就可以用中部区手势再现核舟小巧灵珑的形象。而且,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训练对身势语的利用也有所选择。第三,要用眼睛接触。在各种身势语中,眼睛接触是最重要的——这样最能传递微妙的感情差别。虽然眼球本身表示不了什么,但是目光的长短、眼睑的开阖、眼睛附近面部表皮的变化,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意思。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眼睛所传达的信息,同时要适当发挥眼睛在传情达意方面的魅力,以期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另外,听、说、读、写言语技能的单项目训练对身势语的要求各不相同。听说的训练对身势语要求较多,而读写的训练则相对要求较少。教师对身势语在课堂上的运用也要控制一定的度,因为教室不是舞台,师生不是演员,都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参考文献
1、杜诗春:《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2、杜诗春:《认知和语言》,1993
3、阿伦-皮斯:《身体语言》
4、余应源:《“科学世界”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论》、《论我国语文教育的基本模式》
5、雷良启:《论语文教育乃是言语交往教育》
6、佘蜀强:《语文教师“身势语”的作用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