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面对困境范文

面对困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面对困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面对困境范文

1、要勇于面对困境,做到不退缩,方法总比困难多,一定会找到解决的方法,只是我们没有去尝试,被困难吓倒了而已。

2、面对困境,我们要依靠身边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我们可以借鉴。

3、面对困境,我们要平静的面对,要以理智的心态积极进行处理,不要自暴自弃。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面对困境范文

摘要:中学阶段是人的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中学生的情绪、交往、性格等等都会发生微妙的或是急剧的变化。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分析、仔细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由于社会环境和自身的不断变化,中学生的情绪特点、交往活动、耐挫心理都存在一定的动态性,只有掌握其特点,才能正确把握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一、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1.情绪的丰富性。从自我意识的发展来看,中学生出现较多的自我体验,自我尊重的需要强烈,易产生自卑、自负等情绪体验;从社交方面来看,中学生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与同学、朋友、师长之间的交往更细腻、更复杂,对“友谊”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有的中学生还开始体验一种更突出的感情活动——恋爱,而恋爱活动往往又伴随着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特殊的体验对中学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社会实践活动来看,中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社会,学习社会道德规范,对自己的身份、角色、志向、价值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部分确立了道德感、正义感,同时理智感、美感、集体荣誉感等高级情感也有所发展。

2.情绪的强烈性。心理学家霍尔认为青年期处于“蒙昧时代”向“文明时代”演化的过渡期,其特点是动摇的、起伏的,出现了相互对立的冲突,他把这一时期称为“狂风暴雨”时期。青年时期的情绪体验特别强烈,富于激情,而他们意志能力的发展又不够完善,理智驾驭不了情感。情绪一旦爆发就难以控制。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

3.情绪的不稳定性。由于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认知能力还待提高,他们的情绪活动往往强烈而不能持久。情绪活动随着其认知标准的改变而改变,情绪易出现不稳定状态。今天情绪高涨、精神振奋,明天可能情绪低落、萎靡不振;今天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明天可能恨之入骨,容易从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中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

1.自卑。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在心理学上又称为“自我否定”。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由于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变,部分中学生很可能由某一时期学习的“佼佼者”变成某一时期学习的“普通一员”.这种“地位”的改变是造成部分学生自卑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差或自身某些不足而自卑。有自卑感的学生由于自我评价过低。导致行为畏缩、瞻前顾后、多愁善感,自卑心极强,过于敏感,严重影响了各方面的正常发展。

2.焦虑。焦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消极情绪现象,是人们对即将发生的某种事件或情境感到担忧和不安,又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过分的焦虑使人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总是担心将要发生的事情,坐立不安,注意力分散,办事效率低下。引起中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有:入学适应困难、学习问题等,如:考试焦虑、人际交往、社会恐怖引起的焦虑、高考升学等。

3.抑郁。抑郁也是极为复杂的情绪障碍,是正常人以温和方式体验到的、已经作为日常生活一部分、持久的一种情绪状态。当个体感到无法应付外界压力时常常会产生这种消极情绪。一部分中学生由于不喜欢所学某一科目,产生偏科现象,严重影响了考试成绩,感到前途渺茫,或是由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导致情绪抑郁,他们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兴趣丧失,体验不到生活、学习快乐,并伴有食欲减退、失眠等。

4.易怒。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情绪反应都是由大脑皮层决定的。但是美国纽约大学的莱克杜斯通过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情绪的发生都要经过大脑皮层的整合与评估,他认为“情感通道之外,另有一小络神经元直接自丘脑连接到杏仁核,通过这些狭小通道,杏仁核可直接在大脑皮层尚未作出评估之前抢先作出反应,导致有机体的一时冲动”。处于青年期的中学生内分泌系统处于空前活跃时期,易怒是中学生常见的一种消极激情,有的中学生因一件小事或一句话就激动得暴跳如雷,或出口伤人,或粗暴相向。

三、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特点人际交往是社会关系的动态形式,它是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条件,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中学生不愿意再依赖家长、教师.希望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社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结交朋友有时难免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1.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是双方的,在交往过程中双方都获得一定的满足,才有可能继续维持和发展交往,如果只想自己从交往中获得好处,而不顾及对方的意愿和利益,这种交往必定要失败。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主要表现为:强调评价标准和自我性,注重自己目的的实现。

2.心理不相容。心理不相容是在人际交往中,当他人不能与自己观点一致或自己不能引起他人的认同时,而产生苦恼焦虑,导致与社会和他人相隔离,自我封闭。在心理上有不相容障碍的人,总是将自我束缚在一个狭小的交往范围之内,对他人的一些个性特点往往“看不惯”,因而懒得交往;还有的是由于性格内向,平时不善社会交往,上了中学接触的人多了起来,为了摆脱与人交往的尴尬,自动与他人和社会隔离。现在许多中学生痴迷网络,就是为了生活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远离社会人群,所以,心理不相容是中学生交往中一种极为有害的心理障碍。

3.羞怯。中学生普遍具有一种强烈的交往意识,但在实际交往过程中,有的中学生无勇气。原因有二,一是害羞,一是胆怯。羞怯心理主要表现为:(1)自卑性羞怯。这种人对自己的现状悲观,觉得自己不如意,因而害怕与人交往,尤其害怕与有所成就的人进行交往;(2)敏感性羞怯。有的学生一到人群中就党得不自在,总感到别人在挑剔自己,轻视或敌视自己.以致无法安下心来做事;(3)挫折性羞怯。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反射性羞怯,如在大庭广众前受到冷遇,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就有羞怯感;另一种是演化性羞怯,如和陌生人交往中碰到过尴尬情况,而后与所有陌生人打交道时就会出现紧张。

4.角色困惑。有些中学生在交往中没有正确认识自我角色,不能根据所处环境和场合不断调节、变换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身份以及没有根据不同的角色去学习相应的与人交往的行为方式,因此在与人交往中常常碰壁,以致失败。

四、中学生面对挫折的心理特点

1.个体的生理因素也是产生挫折的原因

产生挫折的生理因素是指个体与生俱来的身体、容貌、健康状况、生理缺陷等先天素质所带来的限制。例如,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难以成为优秀运动员;人际交往等社会活动中可能因其貌不扬而处于劣势,往往无法在社会场合中潇洒自如、谈笑风生、展示自己的才能,甚至使自己陷入孤寂境界等等,都可能给中学生带来挫折感。

2.自我估计不恰当易引起挫折

中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往往容易过高估计自己,好高骛远,因达不到目标而引起挫折。一位中学生刚入学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名列前茅,争当三好学生。主观盲目地给自己制定了过高的目标,其结果当然是实现不了。而这对这位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不大不小的挫折。当然一个人自我估计过低,畏缩不前,就会错过成功在望的目标,也会造成挫折。

第3篇:面对困境范文

摘要:介绍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分析了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困境,并针对政策困境提出对策,以期为国家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治理;政策困境;对策

AbstractTh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was introduced,and the policy difficulties of controlling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ere analyzed.The controlling policy was put forwar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controlling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 pollution.

Key words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status;controling;policy predicament;countermeasure

农业面源污染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对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发达国家进行了很多尝试。如美国提出过BMPS方法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日本提出的“环境保全性农业”概念,但其效果尚未得到全球公认,加之国情不同,不能在中国套用。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着手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做了不少工作。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应该要摆到突出的位置,以有效地保护农业环境。

1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面源污染,即非点源污染,是相对点源污染而言的。点源污染主要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与部分城市生活中产生的污染物,这种污染形式具有排污点位集中、排污途径明确等特征[1]。农业面源污染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以及灌溉水、工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对农田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大面积污染[2]。

1.1破坏农村生态环境

当前,中国的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于不恰当地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这3类物质引起的。中国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4,为了保证粮食的最大量增产,广大农村地区普遍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在使用这3类物质增产粮食的过程中,化肥、农药使用过量,致使残余的化肥和农药渗透进土壤和地下径流中,污染土壤和水源。农户在使用农膜时,由于环保意识薄弱,未及时或者疏于处理使用完的农膜,致使残余的农膜给当地的生态环境系统造成破坏。

1.2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农业面源污染一个最突出的危害性在于其严重危害着水资源。目前,公认农业引起的面源污染是水体污染中最大的问题之一[3]。滇池、太湖和巢湖由于水体中氮、磷的含量过高而产生了富营养化的现象。由于农业中不恰当的使用化肥和农药,致使多余的氮、磷随着水体流入到这些湖泊中,并最终导致这些湖区的富营养化。

1.3监测困难

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不确定性和不易监测性。分散性表现在农业面源污染不是集中污染,而是大面积的非集中污染。隐蔽性表现在农业面源污染由于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和排放的分散性致使其不易识别。不确定性表现在农业面源污染由于其分散性而不易确定空间位置和范围。不易监测性表现在农业面源污染由于其隐蔽性而使监测变的很难执行。

2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困境

中国真正开始着手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政府在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发展问题时,农业的重要性稍次于工业。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时,政府在执行上缺乏具体的法律法规,存在着诸多的政策困境。

2.1针对性法律不完善

中国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到目前,中国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化肥安全使用环境管理办法》和《农药安全使用环境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在这些已经成文的法律中,大都涉及到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内容。这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农业发展的环境保护和削弱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扩大化趋势。但是这些法律缺乏具体的规定性和针对性。中国目前成文的法律中只有针对秸秆环境管理的规章制度,缺乏针对农药、化肥和农膜的具体管理制度。这对于执法部门的执法监督和有效的环境管理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2.2现有法律执行力不足

政府在制定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时,往往只是停留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上,缺乏具体的针对性和切实可行的执行力,即政府没有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采取足够的重视。使得虽然执法人员发现有人违法,却不能采取恰当的处罚措施。例如《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第19条、《水污染防治法》第39条等都涉及到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内容,但都没有规定相关的法律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进行处罚,但由哪个主管部门进行处罚规定不明确[4]。

2.3法律体系不完整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机制影响着政府偏重工业发展的环境保护而忽视农业发展的环境保护。已经成文的法律条文中,多数提出的措施都是按照处理点源污染的模式提出来的[5]。这种照搬治理点源模式的方法并不适宜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难题。中国现行的环境法律体系重点在于治理工业和城市的点源污染,农业污染和农村环境保护还缺乏系统的法律体系和框架。

第4篇:面对困境范文

关键词: 教育功能 困境 对策

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当今社会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系统,表现为多元文化性。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因素会阻碍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对教育提出挑战。该如何破解它们,让教育发挥其应然的正向功能,消除其实然状态存在的负向功能呢?对这些问题的认真研究回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此,本文进行尝试性探析,提出可能的应对措施。

一、教育功能的内涵及类型

(一)教育功能的内涵

“功能”一词来源于社会学领域,随后被运用于教育领域中。功能指的是一个事物系统具有的对其他事物发生作用的能力或根本属性。它是事物固有的,要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1]。教育功能在《教育大辞典》中被定义为:“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传授给新一代,促进其身心发展,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保证和推动社会发展。”[2]胡德海认为它是指教育究竟自身具有何种作用的问题[3]。杨育智把教育功能定义为:作为社会组织部分的教育在社会运行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切作用或影响[4]。在许多学者看来,教育功能回答的是“教育是干什么“的问题;同时不少论者认为教育功能不是仅限于其正向功能,而且包括负向功能在内。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教育功能是教育系统自身具有的对其他事物产生的一切作用或影响的属性。它是教育的属性,在与其他事物联系中表现出来,具有多维性。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教育功能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我们认为既然教育功能为教育本身的属性,那么对教育功能进行分类就理应站在教育立场和视角,而不是用其他标准强加到教育上。叶澜认为,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关于“影响”包含“正”和“反”两种可能存在的影响[5]。不是所有教育活动都能产生与教育目的相适应的积极影响,教育功能就有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同时教育是以人为直接对象的,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因此,教育功能又可分为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是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社会活动中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对教育总会有一定的理想期望;然而现实教育与理想教育不会总是一致的,因此,教育功能表现为应然功能与实然功能。教育正向功能是教育的应然功能,是教育理想目标的实现,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育正向功能发挥面临的困境

在价值多元、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也是多元的,教育处于困境中。以下进行具体分析。

(一)不同文化圈之间的抗拒

社会中的人群是划分为不同文化圈的,而不同文化圈的价值观念也不一样,各种不同文化圈往往具有绝缘性,从而形成一个个封闭的观念王国。在一个文化圈看来有价值的东西,在另一个文化圈看来则可能不屑一顾。社会越落后,文化圈较小,视野越狭隘,教育价值观就越难取的支配地位[6]。地理位置上看,世界上有亚洲文化、欧洲文化、非洲文化、美洲文化等;不同国家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原因,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语言服饰特点表现为不同的族群性文化;关于族群性文化,尽管强调追求共同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与集体记忆,会成为一种“排异”的过程,不可否认历史文化等族群性因素作为一种已经存在的力量正深刻影响个体的自我认同包括国家认同。族群性文化并不能轻易抹杀,而是要更加妥当地处理。就是同一个学校在不同班级,同一个班级不同时间段,同一个班不同小组之间也会形成文化差异性。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它们都确实存在并且影响文化圈内的每个人的思想行动。这些文化圈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绝缘”甚至抵制现象。这对于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会产生不利影响,是推进新时期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不良社会因素的干扰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这样的命题,说明教育确实与生活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社会生活与教育生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能量交换,社会中的一切因素都可能输入教育领域,对教育产生一定影响。胡德海先生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与子宫一样,教育系统不仅从其母体系统即社会获得全部新陈代谢所需的呼吸、营养、排泄条件,而且母体系统释放在血液中的‘激素’,如教育方针的调节控制”[7]。可见社会不仅提供教育所需的条件,而且对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当今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领域,更渗透在文化、价值、观念中,各种主体,集团、阶层都有各自的需要利益。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观念都程度不同地侵入教育领域,对正常教育发展产生了干扰,影响了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如教育产业化倾向问题、上学无用论、学术抄袭现象。

(三)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失调

根据的观点,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部分对整体有重大影响,当部分以合理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那么,可以知道部分组织是否优化合理平衡对整体功能的发挥有重要影响。教育三大类基本要素在活动中的不同具体构成和不同关系,形成了人类社会中各种不同性质和不同层次的具体教育活动,而不同层次具体教育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构成了教育系统[8]。构成教育结构的各部分、各要素都具有各自的功能,教育结构的整体功能并不等于这些部分、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有机组合的整体效应。整体效应的大小取决于结构组合是否合理,是否优化[9]。

多元文化社会的主体多元、价值多元特性,使得文化冲突时有发生并表现为一定形式反映在教育领域。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有亲密关系,同时教育有自己的独特性;所以社会上的文化冲突表现在教育领域又是另一种情形,带有教育自身特性。当我们走出书斋,走进学校,深入现实课堂的时候,眼前的景象会使你大吃一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否真如我们认为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呢?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这两种文化类型静悄悄地相互对抗,其实质就是化与儿童文化的冲突。还有教育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取向的争论,教育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问题,都是不同文化取向碰撞冲突的表征。具体层面上,又有了课程内容的编排问题,教育媒介工具设施的使用问题,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适应问题。

三、促进教育发挥正向功能的对策

面对困境与挑战,为发挥教育的正向功能,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努力,以期实现教育正向功能。

(一)创造条件增进不同文化圈的交流

不同文化圈处于不同时空节点上,相互之间缺乏一定的接触、影响的机会和条件,加剧相互之间的不信任甚至“排斥”现象。正是由于缺乏交流、接触才使他们产生相互排斥、抗拒,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让他们相互了解,学习交流,增强信任感。不同区域文化圈之间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跨区域文化交流会,人员相互流动的形式加强交流;而不同国家则可以互派留学生访学,合作办学,在国外举办文化年;对于不同民族的文化,我们要在尊重多样性的前提下,加强交流;同样在班级中经常会出现小群体,这些小群体的存在对班集体建设不利,我们应该主动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同时用集体的教育力量感染他们,多进行集体性团队活动让他们逐渐融入班级。我们创造条件增加交流不是为了进行文化的集中划一,而是增进彼此了解,达到文化认同,避免不同文化圈之间的文化冲突目的。

(二)为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无时无刻不受社会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正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不良社会环境不但影响家庭教育的正常进行,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胡德海先生的子宫与母体的形象比喻说明社会各个方面都通过一定途径输入到教育领域对教育产生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影响。多元文化时代,社会又处于转型期,各种价值观涌现,通过不同渠道流向教育领域,对教育功能的发挥产生一定影响。要想让教育功能得到良好发挥,不得不考虑外部环境的因素;教育功能的发挥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国家、社会、媒体、公民、团体组织对教育功能的发挥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应该举各界之力共同创造教育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我们要净化教育生存的社会环境,防止不良因素侵蚀教育,为教育正向功能发挥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支持。

(三)合理优化调节教育内部结构

部分(要素)的合理优化组织对整体(系统)功能的发挥具有重大作用;结构的组织不合理甚至混乱,对教育整体来说则是致命打击。教育功能要想得到最大化发挥,必须对教育结构进行合理优化组合,以合理组织构成的教育系统其功能将大于教育各部分功能之和。面对多元文化对教育内部的冲击,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时刻注意协调好教育要素间的关系,对教育结构和关系的处理要秉持统筹全局、平衡优化和整体着眼的理念,不能偏执一端或者顾此失彼。如教育主体间关系,教育内容选择组织,教育物资的配备、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关系、教育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等。

总之,在多元文化的今天,教育功能的发挥不仅是自身的机制性问题,而且需要教育外部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支持。只有综合多方面努力,才能为教育正向功能发挥提供全方位保障。

参考文献:

[1][4]杨育智.论教育功能[J].当代教育论坛,2011,(6):21-23.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7.

[3]胡德海.论教育的功能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4-10.

第5篇:面对困境范文

(一)租金上涨过快,水利设施缺失,管理难度加大

让种粮大户吃不消的是不断上涨的土地承包租金。过去每亩上百元的土地租金,如今已涨至600元左右。因此,土地承包租金的快速上涨让河南信阳新县种粮大户柳学友不得不把手中流转到手的1.5万亩土地当中的大部分再度流转出去。

很多时候,种粮大户们都要面对“要雨没雨、想浇没水,要井没井、缺水无电”的局面。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旱情,种粮大户与其他农户一样束手无策。而涝灾也是一个要命的问题,农村水利建设多年的欠账导致农田水利设施严重失修,已成为种粮大户无力解决的实际困难。

柳学友承包的土地分布在不同的乡镇,需要经常在不同的地块间来回奔波,面临着分散经营的窘境。由于承包的土地面积大,又分布在不同地块,为统一布局、集中管理、病虫害防治、机械作业、排水灌溉带来了不少困难,管理的难度及成本都有所增加。

(二)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假冒伪劣农资更具威胁

近年来,随着通胀的加剧,农资价格一直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种粮大户的收益。虽然近年来中央一直在对种粮农民进行农资综合直补,但仍不能全部抵消农资价格上涨导致的种粮收益的减少。

相比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最令种粮大户难以接受的是假冒伪劣农资尤其是假种子的威胁。由于近年来气候异常,对种子质量的要求明显增大。这几年,柳学友不仅遇到过假麦种,也遭遇过假稻种。而遭遇假种子之后维权的艰难,则更让他感到沮丧。事实上,柳学友承包的面积过大也引起了当地政府部门一位人士的担忧。尤其是在柳学友遭遇过假种子之后。

(三)种植业风险增加,农业保险难“保险”

当地农业部门人士对天气异常导致的种植业风险的增加有着更为敏感的直觉。显然,一个种粮大户对于风险的抗打击能力是很微弱的。而近年来自然灾害的加剧则使种植业风险陡增。

这一点,让当地的一些人士对柳学友这类种粮大户充满了质疑和同情。当种植业成为高风险行业之后,种粮大户的经营风险显然是必须予以特别关注了。但是,农业保险的缺位以及保险赔付过低而且不及时,则会使种粮大户失去对农业保险的信任并最终失去保险屏障。

前几年还有不少地区在进行农业保险试点,但是目前这项工作仍然没有全面推行开来。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更让人十分不解。按照农业保险补贴的相关政策,各级政府承担了绝大部分保费,仅余下小部分保费由农民自负。但正是这一小部分保费,由于收缴困难,导致许多地方的农业保险工作难以进行。

开展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由于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进而“能少赔就少赔,能不赔则不赔”,这一点让很多农民感到农业保险同样靠不住。尽管柳学友对农业保险还抱有一定的肯定,但是赔付标准过低仍然让种粮大户们闹心。当赔偿不足以弥补损失时,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显然就受到不同程度打击。

柳学友认为,农业保险显然不完美。即便赔付及时,但是赔付的钱也完全不足以抵消因灾害所遭受的损失。因此在运行多年之后,农业保险却越来越不受农民重视。

(四)补贴难享受,贷款更难

由于现行的农业补贴是直接发给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而非种粮大户,因此许多种粮大户实际上并未享受到相关的惠农政策。在农资价格上涨、土地承包费用上涨、人工工资上涨的情况下,很多种粮大户的收益均被这些上涨因素吞没。柳学友之所以还有收益,是因为他流转的土地中有大部分又分包给了别人。总之,他的收益并未随着承包面积的扩大而扩大。

贷款难也是一直困扰柳学友的大问题。针对贷款难,他曾经找到当地县委书记求助,最终贷到了一笔资金。这笔资金使用了不长一段时间后就还上了。此后柳学友还是要经常为贷款发愁。而农村信用联社因为本身资金实力小,加上资金流向了房地产开发等能够带来高收益的项目,因此想从信用社解决农业生产资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如此,由于承包的土地、土地上的青苗不能抵押而又没有其他抵押物,种粮大户们想贷款几乎是幻想。

不再片面追求扩大承包面积,转而寻求降低规模,成为柳学友当下的选择。多年的遭遇,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土地流转必须量力而行。在种粮收益日益下滑之际,柳学友选择了减少承包土地的面积以求自保。

除此之外,柳学友还试图通过改变种植结构增加收入。近日,柳学友正在谋划减少一些玉米种植面积而改种高粱。通过去年的试种,柳学友感到种植高粱的技术已经掌握,而且与某酒厂签下了收购订单。

柳学友遇到的现实问题是承包土地农民共同遭遇的。这些问题给正在兴起的土地流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只有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推动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解决种粮大户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建议

第一,加快解决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严重缺失的问题,在资金使用和项目安排上重点向种粮大户承包的地区倾斜;同时,可以按照定向补贴的方式对种粮大户在水利设施上的投入给予补助。

第二,对农资价格的上涨进行适度干预,提高农资综合补贴的数额。同时务必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杜绝假冒伪劣农资的销售。政府牵头并督促农业和工商部门加大农资市场的整治力度,防止种粮大户因假致贫的现象发生。

第三,建立起包括农业保险、农业生产贷款在内的金融服务政策,为种粮大户从事农业生产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对现行金融服务进行全面评价和清理后,尽快出台金融支持政策,以从根本上解决种粮大户缺少国家金融服务为导向,致力于为种粮大户量身定做一整套金融服务体系。

第四,向种粮大户提供全面风险提示预警,对农业生产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进行预警;同时,对种粮大户的土地承包面积要提出适度经营的指导意见;要根据种粮大户的实际情况,提示可能存在的风险。在做好天气预报服务及病虫害疫情通报服务的情况下,指导种粮大户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第6篇:面对困境范文

1.1 经济环境带来的经营压力

高平市是一个资源型城市, 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矿较多, 但随着资源整合关井压产, 煤炭行业的不景气使整个高平的经济步入困境, 失业人员增多, 大大影响了广电网络公司的发展, 原来煤矿企业担负了一些行政村的收视费, 自从煤矿停产关闭后收视费由用户缴纳, 这使得收缴率下降了 10%, 公司收入大大下降。

1.2 当前新媒体的发展对广电的冲击较大

2010 年 1 月 “三网融合” 国家战略实施以来, IPTV 等数字化新媒体业务发展迅猛, IPTV 集宽带、 有线电视网、 互联网、多媒体、 通信等多种技术为一体,向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项服务,比数字电视 (单向) 具有许多服务优势, 尤其2016 年国家要求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这一举措使广电行业受到了巨大冲击。传统的广电网络提供的是有线电视单向传输, 仅能给用户传输有线电视节目, 而电信、 网通等运营商采用手机、 宽带、 网络电视等捆绑式营销, 例如交话费送手机、 宽带、 网络机顶盒, 资费一站式服务吸引了许多用户, 一些用户放弃了对单一数字有线电视的使用, 选择了 IPTV 为一体的电信、 移动、 网通网络。仅 2016-2017 年线电视用户减少了 3 万户 , 较之前减少了 35%。 2017 年一季度统计数字显示, 我市在网电视用户中, 已经有四分之一用户停止缴费, 放弃对广电网的使用。

1.3 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员工工作激情不高

好的企业需要团结上进的领导班子,积极向上的员工队伍, 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 经理层必须能及时作出正确抉择,不及时就会影响事业发展。然而广电网络公司自 2000 年成立以来,一直由原来广播电视台分离出来的一部分同志担任管理层,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些旧的意识观念及管理机制已经不能紧跟时展, 加上一些部门经理已逐渐到退休年龄, 工作激情减退, 上班不守时, 责任意识不强, 对公司的发展不能够出谋划策, 在各项工作中不能监管到位, 对员工的管理执行不严, 奖惩不明, 导致经营核算环节有许多漏洞。随着营业利润减少员工增多, 奖金逐年减少, 公司又缺乏激励机制, 员工丧失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工作激情普遍不高。公司对新员工没有招聘考核机制, 管理人才缺乏, 员工素质偏低, 知识和技术跟不上发展要求, 影响了公司的发展竞争。

1.4 市场营销模式单一, 缺乏创新意识

市场营销无疑是广电的劣势, 广电网络企业营销制度、 营销队伍、 营销能力等与电信移动等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网点基础建设相对薄弱, 营业面积、 台席数量、 服务人数和自助化程度都落后于电信和移动企业网点,在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方面明显滞后, 例如, 电信企业普遍采用的网上营业厅、 电话营销等,广电网络公司在这些方面不具备条件, 仅市区设有三个收费厅, 乡镇农村用户靠收费员定时下乡收取, 如错过缴费时间就需要到市里营业厅缴费, 给用户带来了许多不便, 致使用户不能随时随地缴费。 另外宣传力度不大, 还固守着垄断企业的模式, 坐等用户上门, 广电网络的品牌形象远未像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那样深入人心。 目前广电网络企业就是收视费价格管理过死,收视费套餐单一,每月 23 元收视费收看 120套节目, 无法实现分频道、 分时段、 分时长收费,付费频道订购价格同样不够灵活,像一些体育、 钓鱼、 CHC 高清电影等专业性强又受人喜欢的频道, 就是缺乏灵活的销售方式, 使得用户无从选择, 用户选择服务时,除了考虑收视内容、 服务质量外,最终焦点要落实到价格,对于在三网融合趋势下需要迅速扩张并稳定市场的广电企业来说,灵活的价格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缺乏灵活的价格机制无法参与市场竞争。

2 促进广电网络公司发展的措施与对策

2.1 积极应对三网融合, 发展增值业务, 扩大市场经营

面对三网融合广电必须做出巨大改变, 由小网转大网, 模拟转数字, 单向转双向, 全面完成全市电视网络双向改造, 开展双向互动业务, 满足不同的用户宽带业务接入需求, 全面提升有线电视网络的服务品质和终端用户体验。 虽然 IPTV 已经抢占了部分市场,但 2012 年我们高平广电实施数字整转, 实施政府补贴交收视费送机顶盒政策,市区用户做到了 90%的整转, 在普及面上广电的用户具有较大优势, 而且我们有高平电视台自办的节目资源, 电视节目高清流畅, 收看操作方便,这是其他行业无法做到的。所以我们要做好老用户增值业务的提升整改, 守住老用户, 同时对新的楼盘新的小区, 提前铺网接线, 加大宣传力度, 抢占市场, 发展新用户, 在全市城乡推广集电视、 宽带为一体的高清快速的广电新媒体业务。

2.2 建立新的企业制度, 实行目标责任制, 考核激励制

公司必须建立新的企业制度, 转变事业体制、 独营主义思想, 增强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 迸弃单一的管理模式, 落后的管理手段, 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形式和现代化管理体制。 首先进行机制的创新, 实行企业化运作下的岗位责任制, 打破用人终身制, 实行人随岗变、 薪随岗定、 竞聘上岗、 公开聘用, 将不作为不务实的员工实行考核淘汰制, 精简人员为企业减负。 其次对一线部门 (客户部、 数字部、 工程部、 技术部) 实行年初目标制, 年底考核制, 将收费、 发展新用户的硬指标落实到各部门,将任务分解到各小组, 并对各部门费用支出列入考核, 做到增收节支, 工资和绩效同任务挂钩, 真正做到人人有责任, 事事有落实, 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激发公司员工的积极性, 为广电网络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价值。

2.3 积极探索广电业务的市场营销模式

广电网络公司必须改变坐等用户上门的老观念,制定新的营销方案, 在拓展市场上下大功夫。移动、 电信等在市场营销上取得成绩令人注目, 市场营销的能力十分高超, 我们要认真研讨方案、 虚心学习经验, 将营销纳入成本预算。首先要搞好营业厅宣传,印发宣传单让用户能详细了解广电的各项业务, 各种资费标准, 各类精彩的收费节目, 积极推广宽带新业务。 其次, 增加营销渠道和资费套餐, 借用电视台、 电台、 微信平台等自有的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到新的小区设点宣传, 多搞一些节日促销, 费率优惠, 根据市场制定一些灵活的价格机制, 比如交收视费送宽带, 使资费套餐多样化, 让用户在价格上多些选择, 提高用户入网缴费的积极性。另外可以搞一个宣传流动车,每月固定到各乡镇农村宣传业务,现场办公, 可为用户提供缴费、 故障报修, 新装入网等综合性一站式服务, 体现广电网络的优越性, 加大对用户的吸引力。

2.4 加强人才培训和人才引进, 增强员工素质, 提高服务水平

广电网络公司员工年龄偏大, 知识结构老化, 难以领会和主动学习新的服务理念和业务技术知识,人才需要补充新生力量, 公司要招聘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改变现在的人才缺乏状况。在吸引人才的同时还要加大员工培训考核力度, 规范员工行为, 通过培训统一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 提高员工思想道德素质和服务水平, 从收费窗口到呼叫中心, 到一线维修人员, 要加强服务上的监管和奖惩, 每月评比, 及时通报, 大会提倡点名表扬,小会私下批评,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团队, 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位用户。

3 结语

我国的广电网络建设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面对三网融合, 公司必须从一个业务单一的广播电视网向一个多业务数字多媒体网发展,只有发现不足找准目标, 不断完善各种制度, 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自己的立足点。

【参考文献】

第7篇:面对困境范文

【关键词】个人投资创业;面临的困境;发展对策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55-02

一、个人创业投资历史演变

翻开中国个人创业投资的历史,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

最初的个人创业投资者产生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时他们被称为“个体户”。他们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和各地商品价格的差异,通过长途贩运、低买高卖,赚取丰厚的利润。在行业选择上,受当时政策和自身资金的限制,主要集中在零售业、手工业、修配业、服务业等行业。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了对个人创业的管理与支持,加上众多“个体户”先富起来的示范效应,使“下海经商”成为了个人投资创业的热门词汇。在行业的选择上,也不再局限于规模较小的零售业务、服务业,而开始向制造业、房地产等进入门槛较高的行业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中国出现了一波互联网投资创业的热潮。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在世纪相交的时期相继成立,并迅速发展壮大,带动了国内互联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同时,阿里巴巴、淘宝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出现,也进一步降低了个人投资创业的门槛。

从2009年到目前,加盟创业成为了个人投资创业的主流。依托于厂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种创业模式有着较低的投资门槛(加盟品牌,可以省下初期的行销费用,带来客源),丰富的培训指导(加盟企业一般会提供相应的教育训练),有力的总部支持(透过总部完善的后勤支援,可以节省下不少的研发营运成本),更大的成本优势(加盟店比自行创业拥有较低廉之进货成本),从而保证了较高的创业成功率(加盟第一年的成功率有八成,自行创业只有两成)。

二、当前个人投资创业者面临的困境

(一)线上:互联网创业,只是看上去很美

1、同质化竞争日趋白热化

以淘宝为代表的C2C电商平台的诞生,点燃了无数人小本创业的激情。零成本开店、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交流、通过快递和支付宝帮助实现产品交付和资金回收。传统零售业的众多中间环节被直接跨越,节省了大量渠道成本,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价格让盈利似乎就在眼前。但是短短几年时间,淘宝卖家数量一路突飞猛进的增长,目前已达600万家。淘宝卖家小本经营,依靠外部供货的特点注定了无法实现差异化经营,从而导致平台上充斥了大量同质化产品。在让消费者逐渐厌倦的同时,也培养了消费者程式化的购买习惯和态度,搜索商品,点击价格排序,从上往下,谁便宜选谁。这种情况下,卖家的利润被极度的压缩,连维持基本的日常运营都非常困难,就更别提打造品牌和发展壮大了。

2、运营成本迅速上升

虽然相对于传统商业模式,电商平台的渠道成本确实有所降低,但是由于平台内部商户间竞争的加剧,店铺的人工成本、推广成本、竞争成本都迅速攀升。有人曾计算过,以在天猫开店经营的创业者为例,20元出厂价的产品,以3倍的价格60元卖出去,结果也只能是亏本。

3、平台利益导向不利于个人投资创业者的成长

“双11”活动,天猫的大商家们通过向平台商缴费,垄断了几乎所有成交流量,消费者集体从零散的淘宝市场集体迁移成为品牌和大卖家的“初次购买”用户,原本属于“小散户”的利益就这样被彻底瓜分。

(二)线下:传统渠道商困境

1、大量渠道商被企业抛弃

线上创业艰难,我们再来看看线下。投资加盟连锁,成为知名品牌的商、经销商、加盟商,曾经是很多人投资创业的重要途径。众多投资者通过自身的努力拼搏,在帮助企业成长壮大的同时,也与企业一同分享了成长带来的红利。但是,随着在线上销售渠道的迅速崛起,作为渠道商的投资者们突然发现,自己一夜之间从帮助企业实现规模扩张的有功之臣变成了“巨大的渠道成本”和待消除的“中间环节”。

2、线上渠道对实体渠道造成严重冲击

近几年,受网络销售的冲击,不少实体店零售商发现生意越来越难做。要么冷冷清清,实体店快变成了“尸体店”;要么人头攒动,但很大一部分顾客却只看不买,试好了感觉不错就偷偷把牌子、型号记下来到网上去买,光有人流,却没客流,实体店沦为了试衣间。

3、企业与渠道争利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外部竞争,不少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也纷纷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建立了网上旗舰店。但企业在网上销售的同时,却忽略了渠道商的利益。同样的东西,网上卖的甚至比线下渠道商的进货价还要便宜,导致渠道商货品大量积压滞销,经销商到品牌总部抗议网上销售侵害其利益的新闻也被屡屡曝光。

三、造成个人投资创业者困境的原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目前个人投资者所处的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呢?

(一)信息鸿沟的消失使竞争范围扩大了

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政策信息、商业信息还是产品信息、价格信息成了普通大众唾手可得的资源。消费者的信息获取成本被极大的降低了,之前因为地域性而造成的信息天然鸿沟消失了,原来渠道商条块分割,各自开垦各自一亩三分地的情况不复存在了。消费者不再仅仅因为地域靠近你,就在你这里买东西,在网上可以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里进行商品选购。一瞬间,渠道商所要面对竞争对手从一个极小的范围扩展到了全国甚至全球。

第8篇:面对困境范文

[关键词] 中小商业企业 困境 核心竞争力

一、我国中小商业企业已处于在夹缝中求生存做市场追随者的地步,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中小商企业内部资源缺乏、文化底蕴差,财务状况差、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1)安于现状,缺乏创新观念。主要原因是中小商业企业员工文化和专业综合素质偏低,相当部分员工小农意识严重,仅满足于只要有工资拿能过日子就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企业的发展生存与己无关。另外,面对大型商业企业的“压制”以及跨国商业企业的逐渐进入,部分员工默认了他们的命运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做市场追随者。

(2)人才缺乏。主要原因是许多中小商业企业内部整体环境差,待遇偏低、加上缺乏激励机制。别说引进高级管理人才,甚至连一些有点管理理念的普通大学毕业生也很难留住。因为他们的管理才能得不到发挥,创新得不到领导和一般员工的理解支持,还会受到别人讽刺,加上待遇不好,自然会生起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思想。原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又不断地跳槽,这种现象影响和制约了中小商业企业的健康发展。

(3)财务状况差融资困难。中小商业企业由于自身规模不大,缺乏科学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法,营销技术能力不好。导致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都比较差。因此,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对中小商业企业不愿注入资金。银行信贷资金数量有限,手续又繁杂,不能及时满足需求。缺乏资金加上融资渠道不畅也制约了中小商业企业健康发展。

(4)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由于中小商业企业没有一流水平的经营管理体系,资源缺乏优势,文化底蕴差。对企业内部的资源、人员、各种要素没有能力进行有机结合来产生良好的综合作用,因此更难与外部资源、市场、文化有机结合,难以在资源组合方面产生规模效应,因此,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

2.国内大型商业企业垄断着某些地区的市场,国外跨国商业巨头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外部竞争压力在逐步加大。

(1)国内的压力。在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中小商业企业缺乏资金、缺乏规模。国内的一些大型商业企业凭借他们规模大、资金雄厚,在这些地区已呈现出多头垄断,高中档产品利润大多被他们赚取。给众多的当地中小商业企业只留下较小的利润空间。而且跨国企业相对而言在这些地区还比较少。因此,国内大型商业企业成功地垄断着某些地区的市场。

(2)国外的压力。国外跨国商业巨头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在全球市场早已获得成功经验。尽管他们大多跨区域经营,但他们多元化经营,又有众多品牌,不同门店,有着一流现代化的管理水平,能适应当地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和定位,因此它们在市场上已构成了一个稳定的流通系统,彼此负担相应的风险,而获得相应的利润。中小商业企业更加无法与此抗衡。

二、解决中小商业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对策

首先,中小商业企业应该主动提高营销技术、人才聚集、塑造品牌等方面的能力。正确定位战略目标、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只有对内部的资源、人员、各种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并产生良好的综合作用,才能与外部市场、资源、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备抗御力。同时政府应为中小商业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1.制定人才激励机制,完善自身建设。企业生存和发展是建立在不断提高营销能力上的。中小商业企业应制定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只有产生了一定的人才聚集能力,团队精神增强了,整体文化提升了。才能在运用价格促销、陈列促销、广告促销、服务促销、敏锐捕捉市场要求等营销技术方面产生足够的竞争力。才能使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用信息技术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形成良好独特的企业文化氛围,才不会落伍于时代。

2.塑造品牌。商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越来越多地和产品品牌联系在一起。中小商业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住脚跟,首先要有塑造品牌的战略思想,要信守诚诺在客户中建立良好诚信度,因为品牌就等于客户,拥有客户才意味着拥有品牌,主动让客户获得足够信息来充分了解品牌,和客户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来赢得客户信任,由信任而生起对品牌的忠诚。满足客户需要和维系客户良好的关系,是中小商业企业成功塑造品牌的关键。

3.加强互相合作,走战略联盟道路。中小商业企业就单个而言势力单薄,难以形成具有规模的抗御市场风险能力,相互兼并又无优势。最好的途经是选择构建战略联盟方式,在自愿联合的基础上组建经营联合体,走自由连锁经营的道路。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在商品采购上实行联购分销,经营上采取互利合作,统筹安排布局,尽量避免某一区域不合理的商业格局,减少相互间不正当竞争给双方所带来的不必要损失,只有形成共同求发展的良性竞争理念,才能使自由连锁群体的各店铺仍保持着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这样就可以凭借其分布广泛的连锁网络优势,形成对商业巨头的抗衡能力。

4.政府加强对中小商业企业的保护与扶持。政府要大力向中小商业企业提供技术培训、以此提高中小商业企业的员工素质。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做好上下协调工作,合理解决中小商业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缺乏、融资困难等问题。中小商业企业也要主动积极的与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沟通联系获得支持,及时获取有利信息。同时政府对于国有中小商业企业在政治思想、管理水平方面落后的法人代表要采取淘汰制,选拨聘用整体能力强,并善于经营管理的人胜任,这也是中小商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否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第9篇:面对困境范文

1.中学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

1.1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模式死板。

中学田径教学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学思想相对落后,教师往往会混淆田径与跑步的概念,体育老师往往就是让学生跑跑圈,对于田径这方面的教学并不重视。与此同时,现在中学往往注重的是学生的文化教学,很多学校并没有按照课标要求进行充分的体育教学,而是把体育课的部分时间划分给一些重要的文化课,而在剩余的教学时间内,体育老师也会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在田径教学中敷衍了事,且体育田径教学的模式过于死板,严重挫伤了学生对于田径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和老师的这种做法无疑会让学生对田径学习越来越厌恶,产生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不仅不利于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1.2教学规划不科学,教学器材不完善。

中学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增强身体素质的黄金时期,这个时间段如果得到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那么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会产生巨大作用。但是我们必须认清,我国中学的体育田径教学普遍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体育老师在进行田径教学时,往往会出现教学规划不合理的现象;还有就是现在中学的发展条件和资金比较有限,学校在采购配置体育教学器材上也会相对局限,这些困境往往会造成体育老师教学的方法和模式的局限性。中学老师在进行田径教学时,往往会采取投、跑、跳等运动方法,而且在时间的分配上更加注重跑步的锻炼,而对于其他的田径技能锻炼则相对较少甚至没有。这种单一、乏味的教学方法可能会使学生失去对田径学习的热情,十分不利于学生对田径的学习。

1.3学生课业考核评价缺乏合理性。

学生个人的体育素质有一定差距,而体育老师在田径教学时过分追求与成绩的高低,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有所欠缺,单单以最终的考试成绩判断学生在田径学习上的成就是不科学的。每个人擅长的体育项目都有所差异,而且中学生面对最终考试的心情和情绪也不尽相同,有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在最终考试的时候也许会发挥失常,这些不可确定因素都会影响学生成绩,而最终成绩往往会让学生对今后的田径学习产生不一样的态度和情绪。统一的体育田径考核标准容易给体育素质较差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慢慢失去对田径学习的兴趣,将田径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这种考核方法既不利于学生的田径学习,又与新课标要求的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概念发生冲突。

2.解决中学田径教学困境的策略

2.1鼓励老师深造,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

一个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对于体育田径的教育有重要影响,因此,老师要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学校领导要鼓励学生体育老师多去先进的学校考察和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资助老师进行深造,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修养,努力实现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改造,最终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新思想的优秀体育教师队伍。学校要大力支持将先进的教学思想融入田径教学中,在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下,确立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田径学习理念,进而加强田径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不屈不挠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田径运动,得到全面发展。

2.2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分配教学时间。

优秀的体育老师在进行田径教学时,要适当创新教学方法,将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灵活化,摆脱死板,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达到培养学生田径素质,整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体育老师可以在进行田径学习前,先与学生做一个简单游戏,比如“贴人”游戏:全班学生围成前后两层的一个圈,然后随机挑选出一组学生,一个作为捕手,一个作为逃跑者,当捕手抓到逃跑者则二人调换角色,如果逃跑者贴到一个人前面,则那组学生中后面的学生接替原来的逃跑者继续游戏,以此类推。这种课前游戏的方法,既可以为接下来的田径运动做热身准备,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到接下来的田径锻炼中。

2.3加强体育教学器材的配置,科学规划教学内容。

在中学生的田径教学中,学校应该利用一部分建设资金加强对体育教学器材的配置,提升学校体育教学的水平,同时要合理规划学生的田径教学内容,重视对中学生的体育锻炼,避免其他学科的占课现象,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充足地进行体育锻炼。学校加强体育器材的配置,能够让体育老师的教学发挥更大作用,因为有些体育知识并不是只依靠口头教学就能让学生理解贯通的,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这种体育技能,进而得到体育素质的提升。科学地规划教学内容,将游戏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劳逸相辅相成,让学生在锻炼中得到快乐与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和提高身体素质。

2.4完善学生课业评估体系,注重实践学习。

每个学生的体育素质和掌握的体育技能都会有所偏差,这种差别在平时的锻炼中就可以发现,每个人都有其擅长和不擅长的田径技能,所以在最终的田径考核中就会有很明显表现。因此,学校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就要对学校的体育田径考核制度作出改革,在进行最终评价时,要将学生平时的表现也算进成绩中,不能以最后一次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体育成绩的唯一标准,此外,针对不同体育水平的学生,要适当降低考核标准,因为体育田径考核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通过加强田径锻炼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培养其坚忍的意志品质,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