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激励文章范文

激励文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激励文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激励文章

第1篇:激励文章范文

一、对内生增长理论的回顾与反思

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内生增长埋论,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理论发展的角度分析,内生增长理论主要的贡献在于将“知识”或“技术”在模型中内生化。正如琼斯(Jones,1999)所言,内生增长模型对于洞察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有许多深刻的见解,其理论精髓——内生增长特征是很“迷人”的。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既是经济增长之源,又是“知识”内生积累的结果。这样,经济增长就取决于经济系统本身,而不是像新古典增长理论那样是外生的。正因如此,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方法,仍然被近期理论分析所采用。从实践意义和影响看,内生增长理论主要是为政府的政策运用找到了新的空间和领域,并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对他人、社会有溢出效应,生产知识的个人又不能内化这种效应,因而知识产出不足,这就为政府干预从短期需求向长期供给的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持。而在此之前,在理论上,政府的作用仅仅被局限在调节总需求方面,而对供给方面如技术进步等,则无能为力。

但是,内生增长理论的结论中,却出现了正的规模效应。所谓规模效应,即长期经济增长率与经济规模(一般用人口规模或人力资本数量代表)成正比。这一结论不符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琼斯(Jones,1995)通过对经济合作发展组织(0ECD)国家经济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将其国内从事R&D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目作为“经济规模”的测量标准,结果发现,尽管“规模”在过去几十年中增长了好几十倍,但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却是不变或下降的,正的规模效应并不存在。那么,在内生增长理论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规模效应呢?

从产生规模效应的内生增长模型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罗默(Romer,1986,1987,1990,1991)为代表的模型,一类是以格罗斯曼和赫普曼(GrossmanandHelpman,1991)、阿格汗和哈威特(AghionandHowitt,1992;1997)等新熊彼特主义为代表的模型。罗默的模型以Dixit-Stiglitz(1977)函数形式(简称D-S形式)为假定前提,这种函数形式具有加性可分特征,其实质是各种产品之间不具有任何替代性,换言之,任何个人的产品创新活动不会对他人造成负的影响;在此条件下,罗默给出了一个关键的假定:知识或技术存量对其自身增长具有不变规模收益。正是这一极特殊的假定条件,导致了正的规模效应产生。与罗默模型不同,新熊彼特主义者考虑了一种能够抵消规模效应的因素——“偷生意效应”。它是熊彼特“创造性毁灭”过程中取走原有产品垄断利益的效应,或者说,对原来的知识创造者是一种负效应。但是,在格罗斯曼和赫普曼、阿格汗和哈威特的模型中,由于一方面排除了多个公司生产同一类产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假定这种“偷生意效应”不够强,因此,模型分析的结论中仍然存在正的规模效应。

因此,正的规模效应之所以存在,关键在于忽视或低估了个人的产品创新活动对他人的负影响。如果将这种影响加以重视,很可能会消除规模效应,甚至改变原来的结论。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及其评价

近期经济增长理论正是顺着既要能消除规模效应又能保留内生增长理论“精髓”的方向发展的。大致来看,有两条思路。

一条思路是琼斯(Jones,1995;1999)、艾钦和托洛夫斯基(EicherandTurnovsky,1999)的思路,主要是对模型进行一般化处理。他们的分析保留了内生增长理论中最终产出部门和“知识”生产部门的两部门模型框架,从而保留了“知识跨时扩散”的本质特征,但放弃了内生可积累要素具有不变规模收益的强假定条件,从而得出了无规模效应结论。

在琼斯的两部门模型中,知识存量的产出弹性不再像罗默的模型那样设定为1,而是假定为一个比1小的数。这一假定本身强烈地暗示了,人口或知识存量对其自身积累的贡献远不如R&D内生增长模型所设想的那样大。假定条件的修改,使琼斯的一般化模型成功地消除了经济增长中的规模效应,在那里,均衡经济增长率取决于知识生产部门内生要素的产出弹性而不是人口或人力资本规模。

艾钦和托洛夫斯基则更进一步认为,琼斯的无规模效应模型仍然是一种特殊情形。他们构筑了一个更为一般的两部门无规模效应模型,并将琼斯、罗默等模型全部涵括其中。他们的结论是,假定全部内生要素在知识生产部门和最终产出部门的总产出弹性不同,那么,经济长期增长率将遵循“短边”原则,由总产出弹性最小的那个部门来决定,而与经济规模无关。

琼斯、艾钦和托洛夫斯基的模型虽然从形式上消除了规模效应,但是,他们却并不能说明为什么不会存在规模效应。琼斯不能说明知识存量对自身积累的产出弹性为什么小于1;艾钦和托洛夫斯基也不能说明,究竟哪一种情况下,一个部门的总产出弹性会大于或小于另一个部门。而且,在他们的模型结论中,政府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率并不具有相关性。因此,他们的模型分析只具有纯理论上的意义。

另一条思路则主要是由一批新熊彼特主义经济学家开辟的,他们从特定的研究视角来分析规模效应问题。阿尔文.扬(Young,1998)、阿格汗和哈威特(AghionandHowitt,1998)、贝里特(Peretto,1998)等为代表的增长模型,集中于对“偷生意效应”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消除规模效应的新方法。

以阿尔文.扬的模型为例。在他的模型中,他人可以从两个方向——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创新活动而“偷去”创新者的创新利润流,即不仅通过产品的质量创新而且通过产品模仿来分割创新的垄断利益,这样,“偷生意效应”就大大加强。扬的分析得出了一个与以往内生增长理论相反的结论:经济规模愈大,参与分割创新收益的人就愈多,“偷生意效应”就越强;而且,如果“偷生意效应”主要通过生产模仿产品来分割原有垄断利益时,将出现负的规模效应。由于扬的模型中经济规模对长期增长可能具有正、负或无规模效应,而且他的模型是从特定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因此,其理论结论具有明确的政策含义。按照扬的分析,如果政府的政策只是简单地对所有研究部门实行“遍地开花”式的资助,那么,很可能只是激励产品的模仿,从而只影响收入水平,而不能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率;相反,如果政策立足于激励产品的质量创新,并根据R&D的研究深度实行重点资助或配额资助,那么,就可以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因此,阿尔文.扬的政策含义是:政策资助应该向创新难度大的人员或项目倾斜。

约法诺维克(Jovanovic,1997)则通过加入一个“学习成本”的假定条件来减弱或消除规模效应。约法诺维克认为,在罗默的两部门模型中,实际上暗含了“知识”可以无成本地进入最终产出函数的强假定,然而实际上,工人必须学习怎样使用“知识”,也就是说,需要支付“学习成本”或“知识消化成本”。如果将这一条件考虑进罗默模型,最终产出部门的成本将增加,规模收益也将有一个绝对的上界,从而使得规模效应减弱甚至消除。按照约法诺维克的观点,假定工人在生产中需要“学习成本”,那么,公司可能更愿意采用次先进技术而不是最先进技术,从而更倾向于生产模仿产品而不是创新产品,这就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阿尔文.扬的“偷生意效应”假定。

从实质上看,在阿尔文.扬和约法诺维克的模型中,存在一个共同的暗含假定,这就是:模仿产品或次先进产品虽然成本低于创新产品,但一定存在市场需求约束:正是这种产品约束导致了对生产人口或人力资本的需求约束。因此,内生增长理论的规模效应将因这种约束大大减弱、消除甚至为负。

到目前为止,近期增长理论并没有完全解决经济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一方面,近期增长理论中的长期经济增长率虽不依赖于经济规模,但仍严重地依赖于外生人口增长率;另一方面,所有的模型均还没有得到有利的经验支持。尽管如此,近期增长理论在理论上还是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第一,发现了无规模效应的均衡增长路径并论证了其存在性。在这些模型中,长期经济增长率要么取决于生产函数的产出弹性,要么取决于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实质上二者均取决于生产函数的结构参数。第二,经济增长模型被进一步一般化。以往的内生增长模型之所以产生规模效应,实际上暗含了人口或人力资本稀缺而物质资本不稀缺的假定,这种假定充其量只能符合发达国家的情形,不具有普遍性。近期增长理论实际上则放弃了这种强假定,代之以个更一般的情形,这样,就出现了规模效应为正、为零或为负的多种结果。第二,与以往的内生增长理论相比,近期增长理论的政策含义更具有针对性。在以往的内生增长模型中,由于简单地假定技术或“知识”的外部效应不能被个人内化,因而任何用于技术或“知识”部门的政策都将影响长期经济增长;而近期增长理论则表明,只有范围更窄的重点资助政策才对长期经济增长有正的影响。

三、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对于中国来说是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的。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究竟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中国经济究竟又面临着怎样的矛盾?我们认为,集中到一点,就是: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需求约束”经济时代。或者说,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期效应时代已经基本结束,今后的经济增长,将越来越依赖于长期因素。

中国经济的需求约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产品需求;一是劳动力或人力资本的市场需求。

第一,工业产品的需求约束已变得越来越严重。集中表现为:工业品供过于求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工业企业生产能力闲置过剩,产品大规模积压。根据2000年国内贸易局商业中心对国内市场上609种主要商品的调查,供过于求的比例高达79.6%,比1998年增长了47.8个百分点;根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900多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中,生产能力闲置20~33%的,占27.2%,闲置50%以上的,占18.9%;在产品积压方面,根据统计显示,近年我国工业产品每增产10%,就有1%的产品积压(王万山,2002)。

第二,劳动力或人力资本的市场需求面临严重约束。1997年全国失业工业数为1200万左右,200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2173万。即使是本来稀缺的人力资本,也同样面临市场需求约束。2000年全国本专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仅为80%,其中,专科毕业生的市场需求量不到30%(胡永远、李少斌,2001)。特别是2003年夏季以后,随着高校扩招后首届毕业生走上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的市场需求更加不容乐观。

进一步分析发现,受到严重需求约束的,主要是低档次工业产品和低档次人才。与之相反,高档次产品和人才却面临短缺。例如,我国已连续三年居世界产钢量第一,但一些高质量、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品种,供给能力不足,石油用管的市场占有率只有60%,冷轧硅钢片、镀锌板仅占30%,不锈钢板仅占20%;精密机床、远洋船舶等产品的50%还依赖进口。在人才需求方面,许多大城市如上海、深圳,对硕士以上人才敞开大门“欢迎”;一流大学毕业生还是供不应求。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低档次产品和人才过剩,而高档次产品和人才短缺?主要还得从供给行为找原因。从产品生产者来说,生产低档次产品有几个明显的好处:模仿成本远远低于技术创新成本;市场经营、开发的风险小;能很快填补市场需求空白,等等。从而,即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也只是“小改造”,在花样上做“文章”。其后果,只是利用模仿,抢夺了原来创新者的市场利润,并不能对经济的长期增长做出贡献。例如,改革开放后中国加大了引进外资与技术力度,但企业引进技术的目的只是为了生产使用,而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的企业仅占18.75%,而且,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投入也远远不够。以1994年为例,国有大中型企业用于技术引进的支出为275亿元,而同期用于这些技术消化吸收的支出只有9亿元(李以学,1999)。同样地,如果个人投资教育的目的,只是获得一张高等教育文凭,那么,个人就会走文凭捷径,热衷于职业教育或技能教育,因为这类教育的收益是立竿见影的。以非全日制的本科自考为例,1998年参加本科自考的实考人数为102万,是1983年的1000倍(胡永远,2001),其中虽有因普通教育招生计划的约束问题,但至少可以从非普通教育的持续“火爆”看出个人投资技能教育的热情。因此,从中国的经济实际看,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由于产品或知识创新的相对成本太高,企业、个人更愿意模仿,而不愿创新。

而且,在中国过去的二十几年中,宏观环境尤其是政府的行为,对这种局面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产权不明导致企业行为短期化,不愿进行有利于长期增长的技术创新;财税分权改革助长了地方政府支持本地的重复建设,导致全国市场产品过剩;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创新的收益被大量的模仿产品所“肢解”,从而大大削弱了企业创新的激励。尤其是政府长期充当着技术创新、教育投资的主体,有限的财力却“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项目都难以到位(李启明,1999)。

总之,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已经告别了产品的“短缺经济”时代,同时又承受着巨大的过剩人口压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可以利用世界市场需求缓解一部分需求约束,但中国是一个大国,低档次产品的过度出口将恶化中国的国际贸易条件,不是长久之计。中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缺乏的是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和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因此,按照近期增长理论的政策含义,政府的政策要求更有针对性,更有重点。换言之,政府的政策应该放弃对一般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国内“模仿产品”项目的支持,而应对新知识、新产品的创造与国外引进,加大支持力度。正可谓“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具体来说,政府的政策应该集中解决普遍存在的“短视症”问题。“短视症”的根源在于落后。落后怕“挨打”,所以总想“多快好省”,快出产品,快出“知识”,快出人才。这种良好的愿望有利于奋进,但也极易导致浮夸和行为短视。政府如果热衷于“赶超战略”,就会形成一个导向。整个社会都会跟随。一个政府,一个企业,如果过分关注自己任期内的“短期业绩”,就会损害长期的增长与发展。因为,重大的科技创新或技术创新,都难以在短期内显出明效。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中国改革开放20余年,生产大大发展了,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了,人才数量大大上升了,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但根据世界权威机构——瑞士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网站的《世界竞争力年鉴》,1998年中国的世界竞争力排名为第24位,1999年下降到第29位,2002年排名在31位;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排名,1999年中国竞争力排在32位,比1998年下降4位。个中原因就在于,中国在重大科技创新与产品创新方面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落后了,按照新增长理论的说法,就是:产品、劳动力数量对整个经济来说,只有“水平效应”,没有长期增长效应。因此,今后的政策措施,应该重点围绕纠正“短视症”而展开。

第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目前,国有企业政企仍然没有完全分开,国有企业经营者和政府官员的目标函数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任期内目标最大化。因此,国有企业的行为短期化有着深厚的制度背景。只有让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制,才有可能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第二,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这实际上涉及到创新者利益的保护问题。过度保护创新者的垄断利益,不利于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共享;但反过来,如果不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创新者的创新收益就会被大量的模仿者和剽窃者所大肆分割,严重损害创新激励。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时期,我们正好凭借加入WTO这一契机,以严格遵守WTO关于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这一有利背景为前提,有效保护企业、个人的科技创新成果,通过鼓励重大科研创新,提升整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

第三,政府的定位要更加准确。政府支持知识、技术创新,无庸质疑,这也是内生增长理论包含的政策含义。但进一步分析发现,问题有两个:一是这一主张以个人、企业完全缺乏知识、技术创新动力为前提,显然这一假定条件并不符合经济事实;二是这一主张以政府不面临财政约束为前提,这一假定也不现实。在有限的财力约束下,在个人、企业具有强烈“模仿”动力的前提下,政府的最优选择,就是有效缩小自已的“势力范围”,集中财力,支持重大创新项目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着眼于长期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Aghion,PhilippeandHowitt,Peter,1992.AModelofGrowthThroughCreativeDestruetion.Eeanometriea,March,60(2),325-351.

2.Aghian,Philippe,andHowitt,Peter,1997.AShumpeterianPerspectiveonGrowthandCompetition.InAdvancesinEconomiesandEeonometries:TheoryandApplications,SeventhWorldCongress,VolumeH,FAitedbyM.Kreps.CanbridgeUniversityPress.

3.Aghiom,PhilippeandHowitt,Peter,1998.EndogenousGrowthTheory.Carobridge,MA:MITPress.

4.Eicher,T.S.andTuroovsky,S.J.,1999.Non-sealeModelsofEcanomicGrowth.TheFeonomicJournal,109(July),394-415.

5.Grossman,GeneM.AndHelpman,1991.InnovationmadGrowthintheGlohalEconomy.Cambridge,TheMITpress,23-139.

6.Jnnes,Charlesl.,1995.TimeSeriesTestsofEndogenousGrowthModels.QuarterlyJoumalofEconomies,May,110(2),495-525.

7.Jones,Charles1.,1999.Growth:WithorWithoutScaleEffects?AmericanEconomicReview,89(May),139-144.

8.Jovanovic,Boyan,1997.LearningandGrowth.InAdvancesinEconomicsandEconometrics:TheorymadApplieatians,SeventhWorldCongTess,VolumeI1,EditedbyM.Krep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9.Peretto,Pietro,1998.TechnologicalChangeandPopulationGrowth.JournalofEconomieGrowth,Dec.,3(4),pp.283~311.

10.Rivera-Batiz,LuisA.andRomer,P.,1991.EconomieIntegrationmadEndogenousGrowth.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es,106(2),May.

11.Romer,PaulM.,1986.InereasingReturnsandl,ong-RunGrowth.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94,1002-1037.

12.Romer,PaulM.,1987.GrowthBasedonlnereasingReturnsDuetoSpecialization.AmericanEeonomieReview,77,2(may),pp.56-62.

13.Romer,PaulM.,1990.EndogenousTechnologicalChange.JournalofPolitiealEeonomy,98,5(October),PartH,pp.71~102.

14.Young,Alwyn,1998.GrowthWithoutSt:aleEffects.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February,106(1),pp.41~63.

15.胡永远、李少斌:《“逆向选择”下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载《人口与经济》,2001(6)。

16.李启明等:《过剩经济对我国投资领域的影响分析》,载《管理世界》,1999(2)。

第2篇:激励文章范文

历年的高、中考作文不乏优秀之作,其中精彩描写更是异彩纷呈。在考生的笔下创造出很多生动的艺术形象,达到了优美的艺术境界,而这些技巧又是如何起到关键而微妙的作用呢?这些正是我们要学习和借鉴的,因为我们几乎是同龄人,我们的思想、追求、文化层次几乎又处在一个水平线上,最有共同语言,最适合交流,也最能学到自己所需要的技巧。

写作技巧一般包括卒章显志、烘云托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细节、伏笔、铺垫、渲染、象征等方式。

一、以小见大法

“以小见大”。这里的“大”是指话题、主题,“小”是指写作的材料、题材。特别是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十分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作“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洞,文意散漫。所以写好作文就要善于在一个大的、宽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个方面”,“大”中取“小”,以“小”见“大”,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将一个或几个体现文章主旨的小题材、小事件、小片断、小细节等作为文章构思的核心材料,从而构成全文的灵魂和骨架。例如2009年广东省考生写的《我和妈妈一起学拼音》一文就是采用“以小见大”的技巧来表现的。文章写了“我”拼音学得不好,考试不理想,妈妈为了让我学好拼音,竟然决定和“我”一起学拼音,并和“我”比赛的故事。考生用看似琐碎的材料表现人物的不凡品质,展现了母亲对儿女的崇高的爱。

二、故设悬念法

所谓“故设悬念”是指作者在作品的开头故意摆出矛盾,设置疑端,以引起读者对作品中人物命运或矛盾冲突的关注,产生急切期待,欲知后事如何的心理。还可以使作品的情节波澜起伏,回环多变,扣人心弦。“故设悬念”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采用倒叙设悬念。倒叙法所以能引起悬念,就是因为时间的改变。把后发生的事先说了,把问题的结果先提出来了,自然就会引起人们推本溯源的兴趣和欲望。2009年河北省考生写的《墙的故事》的开头就是采用倒叙来设悬念的。请看开头:我在梦里常常梦到那堵墙,这个关于墙的梦常常把我惊醒,因为我对那堵墙有着特殊的记忆。二是采用“提问题”设悬念。提问题本身就能造成悬念。问题就是矛盾。问题提出来,自然要引人深思,产生求得解决的欲望。用提问法设悬念,提出问题就是设疑,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释悬。三是采用“铺垫”设悬念。铺垫法就是用层层垫高的办法,拖延释悬的时间,使悬疑递增,就如“盘马弯弓箭不发”一般,使读者始终处于提心吊胆之中,直到最后才得以解脱。

三、烘云托月法

“烘云托月”,原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意思是画家画月亮时,不直接用线条勾出月亮的轮廊,而是用点染云彩的方法把月亮衬托出来。把这种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构思中来,就是从侧面用描绘某事、某景、某人的方法,去表现刻画另一个人和事,亦称“衬托法”、“宾主法”。“烘云托月”是用相近相类似的人、事、景来衬托,属“正衬”。这种方法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很早就得到运用。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描写罗敷的美丽,即用此法。

烘云托月常见的有三种形式:1.用某些次要人物来烘托主要人物。(陌上桑)即用“行者”、“少年”、“耕者”、“锄者”来烘托罗敷惊人的美貌。如2009年浙江省宁波市考生写的《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就采用了这种技法,文章用父亲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来衬托严老师的激励教育,一方面提升了严老师的形象,另一方面又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与教育方式相关的深刻话题。2.用景物、环境气氛来烘托人物的心理或事件的意义。用美好的、充满绚丽色彩的景物来衬托欢乐喜悦的心情;以萧瑟凄迷的景物来衬托悲哀忧愁的思想感情,造成情景交融,渲染某种情调和气氛。正所谓“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如鲁迅《故乡》的开头。

四、出人意料法

这种技法不是按照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处理人物的结局,而是用意想不到的结局来安排人物的最终命运,而且在这时候戛然而止,让人在目瞪口呆之余,不禁感叹作者的奇思妙想、生活的荒谬诡谲。如大家熟知的《麦琪的礼物》的结尾就非常出人意料,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被成为欧・亨利式结尾。

2009年北京市考生写的《考试并没有结束》一文的结尾就很出人意料,就属于“欧・亨利式结尾”。考生写的是一家幼儿园招聘院长的故事,当我们都以为漂亮、口才出众的小颖以一分的优势完美胜出的时候,哪里还料到“考试还没有结束”最后一题竟然检查一个人是否有爱心。请看文章的结尾段:“什么?考试并没有结束?”小颖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然后,她掏出了一方小巧的纸巾――她擦的是自己的眼泪。

五、欲扬先抑法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巨大的反差,既可造成文势的波澜起伏,更能使艺术形象光彩照人。

第3篇:激励文章范文

hi,大家好!我是蟑螂小强。我身穿褐色的衣服,扁平的样子让我无孔不入,坚硬的外壳让我充满力量、神圣感。我、臭虫、老鼠、蚊子被人们称为四害。我们和人类是水火不相容,因为我们千方百计的破坏人类美好的生活。

一天,父亲出去觅食,不小心被主人发现了。主人立刻来了个“泰山压顶”“啊--”父亲被主人啪的伤痕累累。回到家中,妈妈发现父亲身上处处是伤,心如刀绞一样,不出几天妈妈就患了心病。

望着遍体粼伤的爸爸,看着昏迷不醒的妈妈,盯着妹妹弟弟那渴望的眼神,我心中不禁一酸,我下定决心,为了亲人,一定要咬紧牙关支撑起这个家。为了克制心中的恐惧,我不停的鼓励自己;加油!加油!

第二天,我便向主人的厨房发起了进攻。我小心翼翼地溜进了厨房。左瞧瞧右看看,没发现什么一样,这才长舒了一口气。突然,一股菜香沁入我的心脾。“啊,好香啊!”我闻着菜香绕过了N条桌脚,翻过了N大山。终于如愿以偿了--来到了餐桌上,我不禁惊呆了一大堆美味佳肴映入我的眼帘;糖醋排骨、宫保鸡丁、大闸蟹......此时此刻我馋的口水直流三千尺。“哈哈!今天我可以大饱口福了”“那是什么,耶!是我最爱的美味--奶酪啊!我奋不顾身、纵身一跃,躺进了香甜可口的奶酪的怀抱中,真幸福!我终于再次重温儿时吃奶酪的情景。“噢,真好吃!”我、我、我......我激动的眼泪哗哗。不行,被只顾自己,亲人还在家中等我呢!我拿出袋子,一个劲的往里头塞东西。背着满载而归的东西回到了家中!妹妹见我带了这么多东西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差点把屋子顶了个大洞。但是回到家中的我还是善罢甘休,决定好好整整主人,谁叫他差点把我家害的家破人亡。

嘱咐好妹妹后,我准备出发了。“嘿嘿,你今天死定了,非整死你不可......”我来到了主人的卧室,大闹天宫,处处是我的大小便。这是,主任进来了,他见我如此放肆,决定来个泰山压顶。“啪、啪、啪”我闪闪闪。主人见自己怎么也啪不到我,起的牙齿“吱吱”作响。我跑到床底,主人也钻了进去。我爬的墙上,主人立刻拿起拖鞋向我发起了进攻,可我每次都闪过了。我不停地向主人做鬼脸:“想K我,没门!”这时我从门缝里钻了出去。主人一下子刹不了车,也撞了上去。此时的主人头上出现了满天繁星。我成功之后,心中洋溢着一种说不出的味道。忽然,一个黑绒绒的身影向我扑来。“啊--”从今以后我只能在老鼠的肚子里生活了。

第4篇:激励文章范文

【摘要】本文探讨了网络管理的内涵、网络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网络管理员易犯的几个错误,并分析了网络管理中常遇到的物理故障和逻辑故障以及排查方法。

【关键词】网络技术网络管理障碍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网络上各种网络设备的运行程序统一管理不太可能,系统需要一个管理者的角色和被管理对象。网络管理员需要有宽阔的技术背景知识,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系统和设备的配置和操作,需要阅读和熟记网络系统中各种系统和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以便在系统或网络一旦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判断出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使网络迅速恢复正常服务。

二、网络管理相关问题

1.网络管理的内涵

网络管理就是指监督、组织和控制网络通信服务以及信息处理所必需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其目标是确保计算机网络的持续正常运行,并在计算机网络运行出现异常时能及时响应和排除故障。

2.网络管理员的主要任务

(1)管理网络设备。管理网络设备是管理员工作重点,对路由器、交换机、硬件防火墙及线路的管理,对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进行书面和电子文档的归档存储。

(2)网络服务器的管理。配置和管理服务器属性,安装和设置TCP/IP协议和远程访问服务协议,安装和管理DNS服务器,安装和配置网际命名服务器WINS。安装许可证服务器,为终端服务客户颁发许可证,管理本地和远程式终端。对服务器上的信息不断地进行充实与更新,更新WWW页面信息,向数据库服务器注入新的数据,管理邮件服务器的用户信箱等。

(3)网络文件和目录的管理。设置目录和文件的共享权限和安全性权限,导出需共享的目录,建立逻辑驱动器与共享目录的连接,检查文件系统的安全。

(4)网络用户的管理。网络管理员在保证网络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条件下,根据单位人员的工作职权和人员变动情况,为每个用户设置账户、密码和分配不同的网络访问权限,设置对Web内容的访问权限等。

(5)解决排除各种软硬件故障,做好记录,定期制作系统运行报告;

3.网络管理员易犯的几个错误

(1)密码“共享”危机

企业的网管们常常对多个服务器使用相同的密码,密码十分泛滥。也许就密码本身而言,安全性很高,但是一个秘密,如果人人都知道那么它也就不算是个秘密了。

(2)服务器保护措施不足,恶意软件泛滥

服务器恶意软件大约占到了所有安全漏洞的38%。大多数恶意软件是由黑客远程安装的用来窃取用户的数据。大多数恶意软件是定制的,所以它们不易被杀毒软件发现。网络管理员查找服务器恶意软件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在自己的每台服务器上运行一个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软件,而不仅仅是核心服务器。

(3)没有定期做好备份工作

并不是说做备份有多么困难。问题是很多时候你会因为忙乱而忘记了他们。

(4)忽视安装重要的更新

粗心大意的忽视更新安装会导致许多网络的。某些更新和补丁有时会打断重要的应用软件,导致连接故障,或者干脆瘫痪操作系统。因此你应该在部署之前彻底的测试这些升级程序,以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5)忽视管理口令的精心设置

虽然多元认证等在网络管理中日益流行,绝大多数企业依旧在依靠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网络系统。不良的口令策略以及粗枝大叶的口令管理会成为安全系统最薄弱的一环,让恶意攻击者无需多少技术即可侵入你的系统。

三、网络管理常见故障

1.物理故障

物理故障,一般是指线路或设备出现物理类问题或说成硬件类问题。

(1)线路故障

在日常网络维护中,线路故障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约占发生故障的70%。线路故障通常包括线路损坏及线路受到严重电磁干扰。

排查方法:如果是短距离的范围内,判断网线好坏简单的方法是将该网络线一端插入一台确定能够正常连入局域网的主机的RJ45插座内,另一端插入确定正常的HUB端口,然后从主机的一端Ping线路另一端的主机或路由器,根据通断来判断即可。如果线路稍长,或者网线不方便调动,就用网线测试器测量网线的好坏。如果线路很长,比如由邮电部门等供应商提供的,就需通知线路提供商检查线路,看是否线路中间被切断。

(2)端口故障

端口故障通常包括插头松动和端口本身的物理故障。

(3)集线器或路由器故障

集线器或路由器故障在此是指物理损坏,无法工作,导致网络不通。

(4)主机物理故障

网卡故障,笔者把其也归为主机物理故障,因为网卡多装在主机内,靠主机完成配置和通信,即可以看作网络终端。此类故障通常包括网卡松动,网卡物理故障,主机的网卡插槽故障和主机本身故障。

2.逻辑故障

逻辑故障中的最常见情况是配置错误,也就是指因为网络设备的配置错误而导致的网络异常或故障。

(1)路由器逻辑故障

路由器逻辑故障通常包括路由器端口参数设定有误,路由器路由配置错误、路由器CPU利用率过高和路由器内存余量太小等。

排查方法:路由器端口参数设定有误,会导致找不到远端地址。路由器路由配置错误,会使路由循环或找不到远端地址。路由器CPU利用率过高和路由器内存余量太小,导致网络服务的质量变差。

(2)一些重要进程或端口关闭

一些有关网络连接数据参数的重要进程或端口受系统或病毒影响而导致意外关闭。比如,路由器的SNMP进程意外关闭,这时网络管理系统将不能从路由器中采集到任何数据,因此网络管理系统失去了对该路由器的控制,或者线路中断,没有流量。

排查方法:用Ping线路近端的端口看是否能Ping通,Ping不通时检查该端口是否处于down的状态,若是说明该端口已经给关闭了,因而导致故障。这时只需重新启动该端口,就可以恢复线路的连通。

参考文献:

[1]RiehardDeal著,邢京武,何涛译.CCNA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第5篇:激励文章范文

每逢国庆,我都会随着帮爷爷奶奶采摘茶叶的爸妈回老家。那年我七岁,好玩的我回到老家,如同脱缰野马般东奔西跑,除了吃饭睡觉,我一刻也不肯消停。我一会儿跑到庭院里看爸爸晒茶青,一会儿跳到屋里给正包装茶叶的伯母“帮倒忙”。

“咦,爷爷在干吗呢?”听到二楼有声音传来,我这女汉子一下子蹦Q到了二楼。哦,原来爷爷在和买茶的客户通电话呢。打完电话以后,爷拿了瓶牛奶塞到我手里,转身就去了茶房。

“发水,这些茶叶怎么回事?不是让你烘焙十分钟就好吗?”还未喝完牛奶的我听到茶房里传来爷爷的责问声。咋啦?我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茶房,只见爷爷手捧着茶叶,正对着伯伯斥责道:“你说,我怎么跟客户交代,我刚答应明天交货的!”“不就多了五分钟嘛,口感还是有的呀!”伯伯低着头嘟囔着。“怎么可以?多了五分钟,香味大打折扣。你这样不是让我糊弄客户吗?这不是让我失信于客户吗?这坚决不行!”说完,爷爷拿出手机立马开始打起了电话……

“爷爷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呢?”百思不得其解的我问爸爸。爸爸摸着我的头,说:“做人要讲诚信,否则拿什么立于天地间?”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第6篇:激励文章范文

[关键词]电视 发射机 网纹

[中图分类号]TN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24-02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陪伴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一家人在闲暇时间,围坐观看电视已经成为人们最为主要的娱乐休闲方式。而电视的故障,特别是电视网纹故障严重干扰了观众的收视效果和观影心情。电视网纹是电视观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电视故障的多发性问题。电视信号产生网纹的原因多种多样,分析网纹产生的原因,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网纹的产生。快速辨别网纹产生的原因,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和准确的对故障进行排除。

一、网纹干扰是由互调引起的

对于电视机受到干扰产生的网纹故障,在排除故障之前,首先要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对于电视机网纹干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类,其中一类是来自于系统之外的干扰,另一种是来自于系统内的自身问题。对于二者的排查主要的方法是通过关闭电视系统内的信号源,同时输入标准信号,这时我们可以根据电视的反应判断和区别干扰的种类,是来自于系统内部还是外界。当关闭信号源后,电视的网纹现象仍然没有改善,那么,可以确定故障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产生的网纹故障。而当关闭信号源后,电视的网纹现象得到改善,那么可以确定故障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受到系统内故障而产生的网纹故障。

二、高频网纹是晶振自激形成的

在网纹的实际故障排除过程中,有着这样一种情况。当电视机刚刚打开时电视会产生网纹,但是随着电视观看时间的推移,网纹会逐渐减轻和消失。在排查中,这种情况无论是在信号源是否关闭的情况下都难以改善。产生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晶振故障造成的,晶振在工作时由于自振产生了陌生的信号源频率,而当这种频率对于电视的信号产生影响,就形成了网纹故障。对于这种网纹故障的排除只要更换出现故障的晶振即能彻底和及时地解决。

三、网纹干扰是本振放大器自激造成的

放大管自激也能产生网纹,放大器的本振具有振荡相对规则的特点。同时放大器的本振大多数属于高频振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实际操作中线路布置和链接不符合要求或者是由于安装不当,从而产生了信号干扰形成了网纹。对于这种故障的排除可以进行重新的安装,特别是对于布线是否合理要仔细认真地检查。解决方法一般采用通过改变电压,改变晶体的负载电容,从而改变输出频率称为“压振法”排除自激。用一只20Pf的电容,接到3DA18B的b、c两端,使其形成一个负反馈,振荡消失,整机播出的图像会立即正常。

四、网纹干扰是电路寄生振荡造成的

控制电路正常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不是预期的非正常震荡,使正常的控制过程受到影响,甚至被破坏,之所以称之为“寄生”,是因为只要控制电路工作,非正常震荡就会出现;控制电路停止工作,非正常震荡也会停止,它总是寄生于控制电路之上。

对于网纹产生的原因的判断是排除网纹故障最为重要的途径。在判断网纹产生原因中寄生振荡是较为复杂的现象。所谓的寄生振荡是指这种干扰并不是产生于电视发射系统之内,而是产生于电视系统内部的其他环节。寄生振荡的判断主要有电源电路产生的寄生振荡、伴音产生的寄生振荡和图像通道产生的寄生振荡。这时可以运用筛查的方式进行排查,首先根据网纹的情况,观察网纹的粗细变化等判断是否是由于电源电路系统产生的寄生振荡。通过关闭和打开伴音系统,来观察网纹是否变化,来判断是否由于伴音系统产生的寄生振荡。

五、24V电源、±12V电源中的晶体管自激振荡引起的网纹

发射机中所用的24V、±12V直流稳压电源的纹波系数很小,一般要求在-80ab以下,送给激励器各小盒馈电时入各小盒后又要进行退耦滤波,严格防止影响图像和伴音的质量指标。但是这些电源中的晶体三级管往往工作在临界振荡状态之下,外电稍有变化将导致该晶体管振荡。振荡后,该振荡频率随着直流电被送到激励器各小盒。通过各级的放大将在图像画面上出现网纹。消除方法比较简单,用转接盒把电源盒接出来。松开螺钉把控制板放平,用一只0.022uf的电容两端分别云触各三级管的b、c两端。当接到某个三级管监视器上的网纹立即消失。

六、频道因有网纹

三频道图像载频fI为65.75MHZ,伴音载频fA为72.25 MHZ,接收fO为102.75MHZ,这些频点通过各晶体管、电子管,将产生众多的频谱分量。其中有一个分量是:

fV+fA-fO=65.75+72.25-102.75=35.25MHZ

该频谱正好落在中频30MHZ-40MHZ之间,与37MHZ差出一个1.75MHZ。该频谱调制在图像载频上,比起三音互调失真[(fA-fV)-fS]=[(72.25-65.75)-4.43]=2.07MHZ距fV还要近,因而危害还要大。它可以引起固有的互调失真网纹。

快速检测和判断网纹产生的原因,迅速排除故障,保障电视的观看和收视效果是电视维护和维修的重要任务。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排除各种原因产生的网纹与杂波的这一类软故障,更好地为人民优质播出。

【参考文献】

[1]吕明.电视发射机图像网纹的产生与排除[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06):19.

[2]陈凤华.电视发射机图象网纹的产生与排除[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00(04):28-30.

[3]何恒经.电视发射机差转机图像网纹的产生与排除[J]. 西部广播电视,2000(10):49-51.

[4]何恒经.电视发射机差转机图像网纹的产生与排除[J]. 电视技术,2001(02):62-63.

[5]陈伟,秦巍.浅析电视发射机网纹干扰[J].网络与信息,2011(06):37.

[6]孟庆君.发射台网纹干扰分析及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76.

[7]李海茂,杨玉年.50W差转机发射频道带外信号造成的网纹干扰分析[A].2006全国广播电视发射技术论文集(1)[C].2006:2.

[8]杨玉年,李海茂.小功率电视发射机低频网纹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法[A].2006全国广播电视发射技术论文集(1)[C].2006:1.

[9]卢优胜.CSD-1-Ⅰ-1型电视发射机故障的判断与排除[A].2006全国广播电视发射技术论文集(1)[C].2006:3.

[10]王军.CS-1-1型1kW米波电视发射机故障检修一例[J].广播与电视技术,1989(05):6.

第7篇:激励文章范文

建立并激活发展农村文化的投入保障机制,必须找到特别是找准农村文化资金短缺的症结所在。联系当下农村的实际状况,农村文化发展资金短缺的原因主要应该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政府财政的越位与缺位。农村文化产品的开发与文化服务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既具有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性质,又具有满足个人需要的性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其资金既可由政府来提供,也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由民间资本来提供。但由于农村文化事业更多地体现为公益性,决定了政府应在农村文化产品的资金供给中唱主角,发挥主导作用。但实际上,在以往的农村文化资金投入上,却出现了政府财政的缺位与越位现象。政府财政的越位是指过去政府没有放弃传统的垄断做法,对资本来源的控制较为严格,农村文化事业对社会资本的开放程度还不够。在社会资本无法进入文化事业竞争渠道的情况下,政府资金就应该到位,然而事实上却表现为政府财政投入的缺位,尤其是中央财政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远低于对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比如,从1994年到2001年,中央对文化事业的支出为26.77亿元,仅相当于教育事业费支出的2.99%和科技事业支出的4.07%。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方针后,虽然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有所加大,但与其他社会事业的投入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二是农村文化的市场化筹资欠缺动力。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不仅需要政府财政的保障,也需要通过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筹资机制来筹集资金。在政府财政紧张的条件下,市场化筹资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目前农村文化的市场化筹资行为却没有活力。(1)农村文化筹资的市场化程度低。在农村文化事业的资金来源中,利用市场化手段筹资所占的份额不多,如文化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可转换债券等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2)农村文化企业管理体制不顺。农村各种所有制的文化企业,事实上处于二元结构的分离状态,难以通过相互参股控股、收购兼并等市场化的投融资方式融为一体,进而发展为有活力有后劲的混合型文化经济形态。(3)农村文化事业的产业化程度不高。由于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总的来说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总量规模偏小,市场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低,还没有形成发展――效益――再发展――更大效益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是社会资金支持的不到位。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向社会和个人集资,是对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资金进行补偿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建立开放灵活的社会融资机制,进而造成了农村文化事业社会投资上的不到位。(1)非政府组织在农村文化事业筹资中缺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还不够高,相关的法律政策、制度和文化心理也还没有完全形成,因而非政府组织对社会事业的投资还不够。(2)企业捐赠在农村文化事业筹资中缺位。我国企业捐赠公益事业的资金较少,用于捐赠农村文化事业的更是少得可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还没有形成“爱心奉献,回馈社会”的公益精神,尤其是对精神文化事业的经济社会价值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制约农村文化发展投入的症结找到了,接下来应该探讨的是怎样建立发展农村文化的有效投入机制。要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就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拓展思路,建立起筹资主体多样化、筹资方式多样化、筹资机制市场化的具有我国农村特色的多渠道筹资模式。

第一,政府财政应承担起农村文化事业投资主体的责任。农村文化事业主要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政府财政自然应该承担起投资主体的责任。国家应确定财政投入的重点。对于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非营利性、公益性文化事业,对于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事业及产业,国家财政应保证经费投入,并逐年加大投资扶持力度。对于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营利性农村文化产业,政府可在给予资金支持的同时,根据市场化原则,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保护,引导、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于农村文化事业,在社会资本能够满足文化事业的需要之后,政府可逐步减少对于这些领域的投入或渐次退出。

第二,市场化筹资应成为农村文化事业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市场化筹资可考虑从三个方面入手。(1)利用资本市场筹资。农村文化事业及产业应大胆向民营资本开放,积极吸引各种民间资本参与艺术品经营、音像经销、娱乐项目经营以及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改造与经营,同时还要积极探索与外资合作办文化产业、合作经营文化企业。要发挥民营资本的积极性,引导、吸引民营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进入农村文化产业。在利用资本市场筹资中,特别要注意政策的引导与保护,要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信贷、税收、上市融资等方面享受与国有经济投资的同等待遇。(2)探索金融市场筹资的路子。金融筹资主要有三种形式,即把农村文化事业纳入信贷范围;对农村文化部门的贷款实行低息、无息、贴息等资的优惠政策;银行、农村信用社对效益、信用皆好,有偿还能力的农村文化经营者开办资产抵押业务。(3)采取优惠的税收政策。对农村文化部门的多种经营实行减免税政策,鼓励农村文化部门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对农村的文化公益事业性的文化团体及非营利或微利性的单位实行免税政策。对县及县以下的文化经营者免征营业税。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文化经营活动,实行免征各项税收的政策。

第三,利用社会资本是解决农村文化资金来源的必要措施。要尽快出台能够调动和激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资助农村文化发展积极性的政策,把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吸引到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善举中来。在这方面有的地方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企业赞助文化事业的款项,实行税前列支,进入成本,以鼓励企业对文化事业的支持;纳税人通过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对有关文化事业的捐助,在年度应纳税额中予以扣除;受赞助单位不得乱用赞助费,更不得私分,好钢用在刀刃上,把宝贵的社会资金真正用到发展文化事业上。除了上述政策上的引导外,还应借鉴国外的做法,鼓励和倡导设立专项基金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可尝试建立农村文化发展专项基金、保护农村文化遗产基金、挖掘和抢救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振兴民间戏曲基金、农村文化出版专项基金等。建立这些基金,既可以吸纳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社会资金,又能够提高人们对发展农村文化意义的认识。

第8篇:激励文章范文

关键词:膨胀土地基处理灌注桩砂石垫层砂包基础

1概述

膨胀土系指粘粒成分主要由强亲水性矿物组成,具有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特性的粘性土。由于膨胀性土会因为土中含水量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膨胀或收缩变形,特别是在场地膨胀性土层厚度不一,均匀性不一、不同部位处含水量的变化以及建筑物基底压力不等等原因时,就会导致地基土不均匀的隆起或下陷,使得建筑物产生墙体开裂、地面隆起或下陷等破坏。因此,必须对膨胀性土场地进行处理,以满足自由膨胀率δef均小于0.4的要求。

2软弱膨胀土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

膨胀土地基的处理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基的胀缩等级、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和建筑物结构类型等。结合建筑经验和施工条件,因地制宜采取治理措施。如果能够采用换填非膨胀土或采取化学等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地基土的性质,则是根治的最好方法。如果用桩基或深埋的办法,使基础落到含水量较稳定的土层,就能大大减少建筑物的危害;对于上部荷重较轻的小型建(构)筑物,亦可浅埋基础但必须避免扰动下部膨胀土。

由此可知,软弱膨胀土地基的处理应根据场地土胀缩性能、水文地质条件,考虑具体建筑物适应变形的能力,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加强结构的整体变形能力,切断基底下外界渗水条件,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3工程实例

3.1工程概况

云南个旧电解铝厂位于云南省个旧市大屯镇,地面绝对标高为1293.6~1297.57m,地形平坦。在地貌上场地属于盆地边缘平坦地貌。据地质勘察资料,本场地为膨胀性填土场地。各地层由上而下为:

①1层填土(Qm1):褐红色,稍湿,稍密~中密,主要由灰岩碎石、角砾及粘土等组成,层厚0.5~1米。

①2层耕植土(Qm1):褐红色,稍湿~湿,松散,含植物根系。层厚0.4~0.5米。

②1层粘土(Qa1+p1):褐红色,可塑状态,局部硬塑或软塑,局部含砂岩圆砾,局部夹薄层圆砾、砾砂,成分主要为砂岩。层厚0.5~2.10米。

②2层卵石(Qa1+p1):褐红色、褐灰色,稍湿~湿,稍密,砂及粘土充填。层厚1.20~1.30米。

③1层粘土(Qp1+1):黑灰色、灰色、灰黄色,可塑状态,局部软塑状态,局部含砂、砾石,次棱角状,顶部偶见动物残骸,夹细砂、中砂。层厚3.2~8.4米。

③2层中砂(Qp1+1):灰色、浅灰色、灰黄色,很湿,松散~稍密,分选性较差,含卵石、圆砾,次棱角状,含量5~10%,含粘粒。

④1层粘土(Qa1+p1):黄绿色、浅黄色,可塑~硬塑状态,局部含少量碎石、角砾。层厚0.6~4.80米。

④2层中砂(Qa1+p1):浅灰色、灰色、黄绿色,湿,稍密~中密,分选性一般,含圆砾、卵石,含量3~10%,含粘粒。层厚0.6~2.9米。

④层粘土(Qa1+p1):浅黄色、褐黄色、黄绿色,硬塑状态,局部可塑或硬塑状态,含碎石、圆砾,含量约5%左右,局部夹粉质粘土。钻孔未揭穿,层顶埋深6.00~13.40米。

本场地地下水稳定埋深0~1.3米。

上述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各土层的容许承载力见表2。

表1各主要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

土层

编号

土层

名称

天然含水量

(%)

重力密度

r

KN/m3

含水比

aW

孔隙比

e

液性指数

IL

压缩系数

a1-2

MPa-1

压缩模量

Es1-2

MPa

粘聚力

Ck

kPa

内磨擦角

Φk

②1

粘土

34

19

0.76

0.96

0.4

0.4

4.9

45

9.5

③1

粘土

33

18.8

0.66

0.91

0.3

0.45

4.7

35

9.2

③2

中砂

20.8

④1

粘土

25

20.5

0.49

0.67

0.05

0.2

9.0

80

14

④2

细砂

粘土

23

20.4

0.55

0.66

0.06

0.2

9.0

75

13.5

表2各层土的承载力标准值

土层编号

土层名称

土的状态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

①1

填土

稍密

70

①2

耕植土

松散

②1

粘土

可塑

135

②2

卵石

稍密

180

③1

粘土

可塑

140

③2

中砂

松散~稍密

150

③3

砾石

中密~密实

250

④1

粘土

可塑~硬塑

240

④2

细砂

稍密~中密

135

粘土

硬塑

240

3.2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

因全厂新建建筑物较多,结构型式多样,对不均匀胀缩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用要求均不同。因此慎重研究比较,合理选择运用地基处理方案,对于保证建筑物安全可靠,节省投资,加快工程进度都具有十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3.2.1电解车间

3.2.1.1概况

电解车间全长313.0米,柱距6.2米,跨度24.0米,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屋架下弦标高16.0米,轨顶标高9.15米,车间内设有标高为2.4米钢筋混凝土操作平台,操作荷载50KN/m2,两台电解铝多功能起重机及一台20t普通天车,多功能起重机最大轮压Pmax为410KN。

3.2.1.2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框架内力分析结果,各柱脚内力为N=3940kN,M=2200KN.m,V=141KN。基础方案选择如下:

方案一:砂石垫层法。能够充分利用天然地基强度,减少基底附加应力和调整基础变形沉降,较深层处理经济,且施工机具简单,材料来源广,通常是一种优先考虑的地基处理方案。由于本场地地下水位高,且与电解区域内净化系统除尘烟道较近,烟道开挖较深,如采用本处理方法使得基槽开挖较宽较深,不利于机械碾压,如果采用人工分层夯实,质量不易保证,往往压实系数达不到设计要求,施工工期较长,由于该地区雨量丰富,工期拖延会给工程地基处理及基础的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且砂石用量较大。

方案二:沉管灌注桩。该桩单价低,施工快。但根据地质勘探报告,沉管灌注桩端阻力小,所需桩数多,因而对上部土层的破坏较为严重,且该桩的成桩质量人为因素很大,容易产生质量缺陷桩。

方案三:人工挖孔护壁灌注桩。该处理方案施工简单,机具设备少,进度快,成本低,也能有效地克服膨胀土对建筑物的危害。根据地质勘探报告,人工挖孔护壁灌注桩桩端阻力大,通过扩底等技术处理,可节约桩数量,根据当地人力情况,可大面积开挖施工,以加快施工进度。

经过技术及经济分析比较,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护壁灌注桩。由于桩的长度主要取决于地层的结构和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加上机械器具的因素,本工程采用Φ800人工挖孔护壁灌注桩,扩底直径为1.7m。

3.2.1.3试桩及分析

为了验证人工挖孔扩底桩在本工程的适宜程度,在本场地做了两组挖孔桩的试桩。

分析以上两组P—S曲线可得出单桩极限承载力可取为3200kN,满足设计要求。由此可见,采用人工挖孔扩底桩对本工程是适宜的。

3.2.250米砖烟囱

3.2.2.1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

根据当地处理膨胀土的经验,工程采用桩基较为稳妥。但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该烟囱位于电解区域内,周边建(构)筑物已基本完工,如采用桩基,施工周期要加长,且工程造价也要提高。如果将基础深埋,即把基础直接座在第④层土上。这种方法虽然施工简单,但基础高度需加高3米,不仅增加了基础的造价,且对周边建(构)筑物也有一定影响,同时,对下部膨胀土层扰动过大。经过分析比较,决定采用换填级配良好的砂石垫层。

3.2.2.2砂石垫层的设计参数

3.2.2.2.1配合比设计

根据当地以往砂石垫层级配的配比经验,决定选用表3所示的重量比砂石级配,并进行了室内压缩试验。试验表明,该级配的砂石,室内压实下取得了较好的密实度。

表3

颗粒组成(%)

干重度γd

(kN/m3)

压缩系数a1-2

(kPa-1)

压缩模量Es(1-2)

(kPa)

粒径(mm)

50~20

20~5

松散状态

45.0

30.0

25.0

19

压缩状态

42.1

32.0

25.9

26.3

4×10-5

33.4×104

3.2.2.2.2垫层厚度的确定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及《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的规定,经计算本工程垫层厚度取1.2m,宽度宽出基础边缘1.0米。

3.2.2.3砂石垫层的施工

在砂石垫层施工前,作为持力层的膨胀土层应避免人为扰动。级配填料在掺加总重4.5%的水后,以搅拌机搅拌均匀,并以0.3~0.5米的厚度分层铺垫。然后采用120kN的振动碾压机振碾,碾压时采取分条叠合搭接,每次重叠1/2的碾轮,纵横交错,重叠振压各四遍。

垫层碾压结束后,对垫层进行了现场检验,经测定,砂石垫层的压实系数λc>0.95.满足规范要求,可以做为本构筑物的地基。

3.2.3单层附属建筑

对于场地内单层附属建筑,由于其上部结构荷载较小,设计采用了砂包基础的处理形式。由于砂包基础能释放地裂应力,在膨胀土发育地区,中等胀缩性土地基,采用砂包基础、地基梁、梁下油毡滑动层以及加宽散水坡四者相结合的处理措施,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砂采用中砂或当地自然级配土加石,基础下处理厚度不小于300mm,每边宽出基础宽度不小于250mm。通过对已建成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平均沉降量为50~70mm,相对倾斜仅为0.01%~0.32%,完全满足功能使用要求。

4结论

第9篇:激励文章范文

关键词:膨胀土;边坡;失稳;加固

中图分类号:U416.1+67文献标识码: A

引语

膨胀土边坡一般具有“湿时塑性很强,干燥时裂隙发育,裂面比较光滑,边坡易坍塌”的特性。土地的整体性被膨胀土体的裂隙性所破坏,进而为水浸入土中和土中水分蒸发打开了方便之门,土中含水量的波动和涨缩现象交替反复,进一步导致裂隙扩展并且呈现出向土层深部发育的特点,使得膨胀土边坡土体强度大幅下降。膨胀土边坡极易受气候影响,因其土体湿胀干缩效应较为明显,黏聚力和相应的抗剪强度变化大,因此,失稳是膨胀土边坡斜坡变形的一种常见现象。目前对于膨胀土边坡稳定的计算分析还没有成熟有效的方法,所以需要在对膨胀土边坡失稳特点和规律认识把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治设计以及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一、膨胀土危害成因

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吸水后出现显著膨胀,而失水后显著收缩,这样的高液限粘土被称为膨胀土。膨胀土性质极不稳定,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和反复涨缩变形、浸水承载力衰减、干缩裂隙发育等特性。蒙脱石是膨胀土的矿物主要成分,承载力较高,具有高度可塑性。膨胀土的种种特性使得建筑物容易出现竖向或水平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导致建筑物群出现位移、开裂、倾斜乃至破坏,造成的破坏性极大。

膨胀土一直是岩土工程界避不开的重大工程问题困扰。 膨胀土对工业民用建筑、水利、铁道、公路等工程建设和运用的强大的破坏力来自于其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变性特质以及膨胀土边坡进水强度衰减特征,虽然近年来我国岩土工程学界对于膨胀土微观结构特征和工程性质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由于膨胀土自身的干缩湿胀、多裂隙、崩解、易风化等特征,其破坏作用仍不可低估。而且由于膨胀土边坡带来的破坏往往是不容易修复的,为了保证工程安全,必须设法解决膨胀土边坡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分析膨胀土边坡失稳规律基础上,科学分析,采取加固措施,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二、膨胀土边坡失稳的主要特点及其规律

不用于其他土质的滑坡,膨胀土边坡的失稳形式有着明显的特点和特殊的规律。分析国内矿山、公路和其他建筑的膨胀土边坡的失稳滑动现象,通过开挖后的科学数据,得出其基本特征和共同规律。

2.1 浅层性

同裂隙发育深度及周围气候影响范围基本保持一致,膨胀土边坡的发育深度一般在3~6m以内。

2.2 逐级牵引性

膨胀土边破失稳一般从坡脚局部开始破坏,进而向上牵引而逐步发展,最终形成多层次的滑动面或拉裂面。

2.3 季节性

膨胀土边坡失稳的主要外部诱发因素是将于,由于降雨使得非饱和土体饱和,膨胀土边坡的抗剪强度指标值出现大幅下降,因此变坡失稳现象绝大部分出现在雨季,季节性特征显著。

2.4 缓坡滑动

相比一般土质的边坡,膨胀土边坡的稳定坡脚较缓,但是在未进行任何加固措施的膨胀土边坡中,即使坡比在1:6的条件下仍然大面积发生滑坡。

2.5 缓慢性与间歇性

滑体滑坡速度非常缓慢,蠕动并不是一直产生,而是失稳后,移动主要在降雨期间或是降雨一段时间后产生。

2.6 膨胀力较大

膨胀性由矿物成分所决定,而膨胀性本身决定了膨胀力。众多案例中,失稳的膨胀土边坡虽然采取了加固措施,但是膨胀力在几十至一百多千帕,仍然出现抗滑桩被推断、倾倒或挡墙整体被外推等现象。

2.7 开挖后稳定时间较长

膨胀土边坡一般在稳定一年或数年数年后才会失稳。

综上,膨胀土边坡设计方法不能简单模仿采用一般土质边坡的设计方法,适合膨胀土边坡的特点的设计方法仍然处于探索中,膨胀土边坡整治失效的例子俯拾皆是,而由于膨胀土边坡失稳滑坡带来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所以,总结膨胀土边坡失稳特点和规律,深刻认识其特性,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膨胀土边坡整治方法,减少过度加固带来的人力物力浪费,最大限度降低加固不足带来的损失。

三、膨胀土边坡失稳滑坡阶段

3.1 物理化学风化弱变形阶段

由于应力状态的改变,受风化的作用影响,开挖初期,膨胀土内在的多烈性和胀缩性被诱发,产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效应,出现剥落和冲蚀类型的初期变化。

3.2 局部蠕变张裂变形阶段

土体结构的松弛往往使水分更容易渗入,这时结构面的强度大幅衰减,导致膨胀土边坡局部的剪应力超过土体抗剪强度,产生膨胀、溜塌的局部蠕变性破坏,拉张裂缝平行于膨胀土边坡出现。

3.3 整体滑动强变形阶段

局部变形和张拉裂缝的出现使得膨胀土边坡的整体滑动成为可能,从而滑坡开始出现以入编为主,后缘拉裂。

四、膨胀土边坡滑坡破坏机理

连续破坏滑动面的形成和土体抗剪强度的衰减是膨胀土边坡滑坡的主要过程。连续破坏滑动面的形成过程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抗滑力矩小于下滑力矩或是抗滑阻力小于边坡土体下滑力;其二,边坡土体具备了滑移空间;其三,滑体必须是沿一定方向的路径滑移。而土体抗剪强度的衰减过程同样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其一,边坡侧向内应力能够造成集中应力,形成滑动面之前,局部剪应力超过峰值强度,且随着土体强度的衰减,破坏区也随着剪应力与强度比值的增加而逐渐扩展。其二,土体沿着滑动方向含有足够的可复应变能量,使破坏区内的土体发生变形。其三,随着变形的增加衰减明显的土体强度,其残余强度远低于峰值强度。

五、膨胀土边坡失稳后加固

5.1 加固治理基本原则

(1)防治膨胀土边坡当中本着“制坡先制水,防滑先防水”,在治理方法中采用“宜档不宜清、宜排不宜堵”的原则。

(2)膨胀土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就是水,必须重视防渗和排水有疏导相结合的支撑渗沟、渗水井等的设计与施工。

(3)边坡的工程防护有表水防护、坡面防护和支挡防护。在实际工程中土边坡一般为三者结合使用。

(4)通过改良靠近边坡外侧部位的土质,减少坡面的膨胀变形,可以起到对边坡的防护作用。

5.2 膨胀土边坡加固具体措施

(1)削坡放缓

将坡体放缓至1:2.5,在坡脚处设置矮短墙,防止边沟雨水下渗,雨水软化坡脚导致膨胀土滑坡,及时在坡面上进行植生防护,减少坡体由于雨水的渗透、软化,台阶为浆砌片石砂浆抹面,台阶内侧设置小排水沟。

(2)抗滑桩加固

在第一级坡的中部设置1.2m*1.2m的方形或是圆形抗滑桩,设置4m的桩距,在桩顶设置联系梁,是各桩共同受力,桩长为8m,将6m埋入路基下。整个抗滑桩埋入坡面下,便于种植草灌。

(3)锚杆加固

在坡面设置锚杆,锚杆间排距各为2.5m,设置锚杆长度为3.5—6.0m,布置为梅花形,用钢筋混凝土骨架将锚杆连接成整体,使其对坡面进行整体加固。在台阶上用浆砌片石砂浆抹面,设置小排水沟在台阶内侧,坡面采用喷混植生进行坡面防护。

(4)抗滑挡土墙加固

在坡脚设置抗滑挡墙,对挡土墙的截面尺寸,需考虑膨胀土的膨胀力及边坡下滑力对土墙的综合作用力。

挡土墙在考虑自然条件下对膨胀土的影响深度的条件下确定埋深,根据调查和类比资料,对膨胀土的影响深度一般为1-3m。施工挡土墙时为避免雨水对挡墙基底浸泡,在地步设置砂浆封底层,挡土墙背后用黏土封堵避免雨水下渗软化挡墙基底,坡表面为1:2—1:2.25的坡比到坡顶,采用喷混植草灌护坡。

结束语

本文研究并结合工程现场长期观察膨胀土边坡失稳规律和特点,进一步认识了膨胀土边坡的工程危害性、整治重要性及重要部位治理的针对性,避免由于认识不足而产生加固失效或过于保守造成重大边坡滑塌。

参考文献:

[1] 袁从华,周建,杨明亮等. 高速公路膨胀土边坡整治[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7(26): 3073-3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