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居环境科学范文

人居环境科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居环境科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居环境科学

第1篇:人居环境科学范文

关键词:人居环境时空特性时代性地域性 弹性空间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关于时・空特性的思考

众所周知,建筑的地域性和时代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仅是在建筑领域,其他如:形式、符号、文化等很多领域中都存在时间和空间上演进性和差异性。 空间和环境类科学在这方面就体现的更加明晰。这是由研究对象‘空间’ 本身的时空特性所决定的。

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来看:由于时间演进和地域差异的特性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发展都在其自身的发展框架上展现出一定的时空差异性。这种时空差异性,以时间演进性差异为主流。地域性差异为次枝和延续,且不断影响和推进着时间性差异的的演进。

同样,人居环境科学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环境’这一课题的前沿,同样具有鲜明的时・空特性。即:人居环境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吴良镛先生曾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中对道萨比亚斯的道氏学说进行了这样的评价:“必须指出,道氏的理论主 据西方国家的现象与经验,其对战后第三时间人口稠密、资源进展、发展迅速、经济贫穷的国家,如亚洲发展中国家等,涉及不多。因此,我们在借鉴道氏理论的同时,应该积极从中国实际的问题,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具体道路。此外,道氏理论由于体系庞大,往往难以抓住问题的核心,并留有一些机械的线性思维的痕迹,这种认识上的时代局限可能与道氏的早逝有关。”

吴良镛先生提到的这种学术上和实践上的时代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是空间环境类科学发展(建筑、城市规划、人居环境)必然存在的特性。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不可能是与时・空演进完全同步的,也不可能是永远滞后或者超前的。所以在空间环境类科学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上,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或者创作是永久性先进和绝对完美的。只能说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有限空间内是正确和科学的。

一个科学的学科研究,一定要有时间上(时代性)的继承、发展,也要有空间上(地域性)的继承与发展。才可以更好、更准确的解决问题。而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一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现在我们的人居环境并不是很尽如人意,因为我们的一些片面、不合理的、盲目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如何才能做到,尽可能合理、正确的解决现今的人居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时・空特性对于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人居环境理论理论概况

第一位系统的提出人类聚居概念的是希腊学者道萨比亚斯,吴良镛先生对道氏理论特点有精炼的总结:

对时代及其所面临的任务的认识。道萨比亚斯所在的那一时・空背景下所面临的时代任务就是指:逐渐加速的城市化革命。

考虑问题的整体观和系统观。道萨比亚斯认为:城市发展问题的错综复杂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人们总是试图把某些部分孤立起来单独考虑,而从未想到从整体入手考虑我的生活系统。”因此,注意到病状,却不研究产生病状的原因。他认为,应该吧人类聚居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将它作为完整的对象来考虑,否则,就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理解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能理解失误的复杂性,从而片面、简单的理解和处理问题,结果则事与愿违。

3.在建筑与城市科学总,较早的有意识的运用交叉学科的观点,入多学科理论方法,从事城市研究。拓宽了城市规划研究范畴。道萨比亚斯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文化、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系统的、综合的加以研究。

4.初步建筑里其理论框架。 这一点十分重要,也对学科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理论系统框架的建立,就如同种下了一颗充满活力的种子。是学科发展和延续的种子,当然这颗种子可能结出‘大小’、‘颜色’不相同的新果实,但对整个学科体系和理念的而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后继学者能更清晰和明确学科的研究思维和核心理念,从而能够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通过对人居环境理论形成过程来看,人类的探索研究并不是总是和时空的演变同步的,这几位先驱的很多观点不仅在当时的规划领域和人居环境的研究和探索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就是在时・空演进到的今天也给与我们很多启发和研究价值。所有先进的理论思想,是来源于人类智慧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客观因素全面、准确的分析的综合结果。是对时代特征和发展动向敏锐把握。

但人居环境理论的发展是多元的,在同一大时代背景下,理论和实践在时・空的维度上也不是完全同步的的。理论指导实践,但理论的产生,由于研究条件和范围的限制,以及研究者自身的局限性,造成理论的发展在具有先进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时空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对优秀学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时要综合考虑时・空演进的差异性。

3.研究环境‘时空特性’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以及关于‘弹性空间’理论的提出

时间的演进性是客观存在,不可逆转的。但空间的差异性虽然是客观存在,但却因为有时间和人类活动的演进性,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现在空间维度上的多样性和调节性已经因为我们的一些不恰当的发展和改造遭到了破坏,有些破坏是连锁性的,且短时间内无法修复和改变。所以保护空间的差异性是研究和建设人居环境所必须遵从的前提。然而空间的多样性(差异性)是要在空间的演进过程中进行保护和发展的。而空间的演进性的动力主要是是源于时间演进中的人类活动。所以传承和发展时代价值,保护和优化地域特色。 就成了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

而地域特色本身就是已经成为历史的时代特征在特定的空间地域范围内的消化与沉淀。是每个时代中最优价值、最符合当地人居环境发展的精华的积淀。继承是肯定的,发展也是肯定的。而且在注重地域特色的同时,人居环境的发展在空间维度上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那就是关于弹性空间和资源可持续问题的考虑。

也就是说,在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在人居环境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

尽量不犯不易于修复的错误,给子孙后代留有充足的空间资源和生存资源。这就是弹性空间设置和资源可持续工作的必要性。

弹性空间是指在人居环境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要预留具有可塑性强,可更新再生的,易于生态恢复的空间领域。对这一领域要有意识的保护和‘留空’。以适应人居环境发展的需要,以及空间和生态的再生。

资源可持续这一论题,我们已经早有觉醒,但迄今为止,我们还没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是需要我们在人居环境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综合的,系统考虑和分析资源紧张与可持续的问题。

当今人居环境已经发展成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有机系统。其存在的问题是综合性的;,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综合性的和复杂性的;其问题形成的过程也具有时・空演进性,存在是时间上和地域上的差异性。所以,面对综合、复杂、具有时・空特性的问题,我们就要用历史和发展的的眼光去探求人居环境发展演进的时代脉搏和发展动向。用综合,有机,系统,弹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才能够避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付出巨大的实践代价,甚至难以挽回的自然和资源的代价。

时代性和地域性对人居环境发展和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注重人居环境发展的时・空特性,才可以更准确、更优化的处理人居环境现存的问题,以及更加合理和有机的引导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人居环境科学范文

关键词:人居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理论体系;作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10-0058-02

1.引言

《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指出:“在人类迈向21世纪的时候,人类更加注重人居环境的持续性发展,人居建设的目标是:使每个人都有个安全的家,能过上体面、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体面生活”。人居环境的建设方向在此被明确,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s ofHuman Settlements)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区域及国家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科技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人居环境的研究核心是人,倡导“以人为本”,以研究探讨“和谐人居”建设为目标。

2.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性思想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强调从整体出发思考人居环境,追求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利益,其思想内涵是建立在将人居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的。

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以下简称道氏)认为人类聚居是“人类生活其间的聚居”。根据这个宽泛而模糊的解释,任何人类居住的地方都可以称为人类聚居地,不论其定位、结构、形态、尺度如何,也不论其设施配套、各层级物质配建如何。总而言之,人居环境就是人类居住的地方,这是一个整体概念。

道氏理论的特点就是考虑问题的整体观、系统观。“人们总是试图把某些部分孤立起来单独考虑,而从未想到从整体人手来考虑我们的生活系统”,因此,只注意病状,而不研究产生病状的原因,只把我们生活中的某些要求分开来考虑,就事论事,穷于应付。我们应该把人类聚居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将它“作为完整的对象考虑”。

提出整体观的研究思想的同时,道氏理论同样认为,在建筑与城市科学中,应有意识地运用交叉学科的观点,引入多学科理论方法去从事城市研究。

通过对目前人居科学环境科学所涉及的学科我们可以发现,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为核心的多学科群组,其学科涉及地理、环境、生态、哲学、艺术、民俗、历史、土木、心理、社会、经济、交通等领域,内容包含人类社会各个方面。

因此,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不同于传统的多学科协作,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跨学科或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更不可能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融会贯通与人居环境有关的学科内容而形成的一种科学理论。虽然其方法论体系仍在探索阶段,但主要方法论概念已经确立,即“融贯、综合、集成”。

3.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既有规划编制方面的问题,也有规划管理方面的问题,其核心是规划体制问题。城市规划体制存在着规划决策与规划实施合一,规划实施随意性大;规划职能被肢解,综合调控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工作思维定式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基本上遵循的是“调查先于规划,诊断先于治疗”的工作模式,这种调查――分析――规划的工作程序一直被广泛的采用。这种思维方式是从某一特定角度出发将事物先分解再逐一解析,用于学术的分析和认识问题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应用层面却并非如此。

人类在某一阶段对某些事物的认识能力始终是有限的,这种调查――分析――规划的工作程序人为地将事物割裂开来,使人们不能够全面的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缺乏将事物内在联系整体思考的能力。而且,所需认识的事物越复杂,该类割裂程度就越深,形成了不断割裂,不断分解的恶性循环。

现代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综合巨系统,在城市规划中仍然沿用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对城市各子系统有机联系的认识就会愈加困难,就无法真正理解城市的客观规律和城市问题,也就无法采取正确的行动。

3.2研究方式的过度细化

受工作思维模式的影响,人们对城市的了解越多,产生的学科及学科分支就会越多。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国对城市进行研究的学科细至十余类,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更新,研究的学科越分越细,造成了学科间的各种交叉或断层。对所研究对象的整体研究目标不统一,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有不同,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其综合协调效果大打折扣,使城市规划陷入了仅有针对性没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工作状态。

3.3规划过程的简单化

目前的城市规划编制,是由规划主管部门委托规划设计单位一手包办,中间进行一些象征性的征求意见,规划提出的目标和内容并没有真正形成共识,真正成为全社会尤其政府各部门共同奋斗的目标,规划的权威性不高。个别城市领导,在编制问题上不讲科学,最好是他今天刚提出要求,明天就能按他的意图做好规划,从而导致规划质量的低劣。

3.4规划内容的技术化

城市规划应当既是城市未来行动结果的预期,也是对这些行动本身的预先安排,并且在行动过程中不断地趋近目标。因此,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一张蓝图,还必须包括实现蓝图采取的政策步骤。而目前的城市规划编制在对象上仅限于物质要素的层面,在手段上仅限于技术领域。

4.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现代城市规划需要整体观和战略观的指导,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特点符合这种要求。虽然人居环境科学在城市规划研究及建设实践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但还未真正融入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实践发展。

4.1理论构建

城市规划理论体系中各学科已经独立发展了较长时间,各学科自成体系,内容丰富,需要运用人居环境科学思想观从整体角度出发,将各学科进行组织串联,形成整体性强的城市规划理论体系。

这其中可以将“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学”合为一体,以构建城市规划中的核心理论体系,在近代西方理性思维的影响下,建筑、地景、城市规划被划分为三个独立的学科,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它们之间缺乏固有的内在联系,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将三大学科合为一体就是糅合其主干课程,形成统一的城市规划中心理论体系的核心,作为各学科、各专业拓展的基点。

同时将综合型城市规划理论定为目标,在以空间形体规划为主的城市设计和以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规划为主的综合型规划中,确立综合型规划理论体系的首要性,以现代城市系统的发展整体利益为主线,确立综合性规划的主导地位。最后根据城市规划中心理论体

系的要求,加强各学科见的同步协作,形成广泛的城市规划基础理论体系。

4.2规划实践

在规划实践的过程中,从人居环境科学提出的“融贯、综合、集成”的角度入手,提高解决城市实际问题时的整体思考、综合协调和动态应变的能力,使城市可持续地发展。

4.2.1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整体性的思考能力,对城市进行规划前必须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基础调查,调查内容必须包括城市系统组成的各个要素,考虑城市规划过程中将会影响的各个城市领域,并运用最新的技术方法对城市规划区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考证和检验,甚至对该区域的历史形成进行研究,以求现状调查成果的科学性,真实性,有效性。

4.2.2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应对分析方法进行确定,选择一定数量的已有方法,以涉及面广,典型适用为基本原则,对所选择的方法进行选择和修正,争取在整合分析方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研究方法。

4.2.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从分析结果中找寻恰当的切入点,从解决路径中突出多学科、多专业的协同合作,在规划行为中实现城市系统组成要素的优化,最终完成一整套城市规划项目的实践行为。

4.2.4加强城市管理实施力度。从保证城市整体利益为前提,确立适度超越政府的规划决策机构,明确规划审批机制,改变目前规划决策与实施管理合二为一的体制,增加规划调整的难度和透明度。同时加快推进规划成果的法制化。改变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随意现象。

4.3方法和途径

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即以人为本,讲求从人的角度去认识世界,生活和城市,根据城市居民和整个城市社会的心理、生理需求,以加强公众参与和树立评价体系为基本途径,提出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3.1公众和社会参与是体现居民和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以及公共决策模式的转变,公众参与科技决策势在必行。有序的公众参与是实现科技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础和保障。但我国传统的体制和政治文化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的缺失、公众参与能力的缺乏等诸多现实障碍阻碍了公众参与科技决策。因此,我国应该采取转变决策理念、建构公众参与制度保障体系、提高公众参与能力等措施,努力推进公众参与科技决策。

4.3.2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施评价可以全面评估规划项目的实施,有效的监测、监督既定规划项目的实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关信息的反馈,从而作为政策设计和规划运作制度的架构提出修正调整的建议,使城市规划的运作过程进入良性循环。

对于城市规划领域而言,揭示和剖析自身实施运作的过程和结果,提高实践检验理论的真伪,将促进其不断的进行自身的调整完善,从而有助于规划项目实施的至真至美,确立、巩固和提高城市规划的社会地位。准确的衡量城市规划项目本身的实施效果,客观公正的评说城市规划项目的成功与失败,对城市规划项目的整体实施运作过程加以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将有助于规划的决策和实施管理者评判自身工作的得失,找寻既定规划存在的缺陷与漏洞,并以此作为提高城市规划实施质量的途径。

第3篇:人居环境科学范文

关键词:人居环境;宜居度;昆明市

中图分类号:K9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022-03

1引言

人居环境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居住、支撑5大系统和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5大层次[1]。城市人居环境是人们赖以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和场所,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一个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该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而且还影响该城市人才与资本、旅游、商贸等的发展,从而,对提升该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具有重要作用。拙文尝试用宜居度来测度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高低。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3]。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研究编制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的则表明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已初步建立[4]。

从国内研究来看,多已对人居环境的内涵、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对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以及对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人居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评价,把人居环境的自然因素和其他因素分开进行讨论,本文尝试把自然因素作为一个子系统进行分析。

自然环境作为城市人居环境的前提,由大尺度的地理因素决定,由人工环境进行小尺度局部化的改善,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前提,是城市人居环境的基础。经济环境是城市人居环境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一个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的命脉,为城市人居环境提供支撑和保障。人文环境为人居环境中最为核心的“人”提供至高无上的人文关怀,是提高人居环境的目的,是城市人居环境的宗旨的实现目标。

本文在对宜居城市理解的基础上,构建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昆明市为例,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三个层面;经济环境系统与人居环境系统、人文环境系统与人居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度进行分析,探讨三个层面、两大系统之间的联系,从纵向上反映一个城市近十年来人居环境适宜度的变化。

2研究区概况

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东经 102°10′~103°40′,北纬 24°23′~26°33′。南北长 237.5km,东西宽152km,总面积约 21011km2,是云南省的省会,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昆明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中东、南欧、非洲的前沿和门户,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

3研究方法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评价结果精度,减小误差,本文综合运用熵值法、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构建城市人居环境的定量化评价框架。

3.1建立宜居度评价指标体系

3.1.1指标的筛选

本文在参考国内关于城市人居环境测度,结合宜居城市指标体系研究,从人居环境宜居度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人居环境的自然、经济、人文三大系统[5],构建昆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的二级分级指标体系(表1)。该体系包括自然环境宜居度、经济环境宜居度、人文环境宜居度3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进行测度。

3.1.2步骤

(1)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对原始数据采用极差无量纲化处理,当指标数值越大越利于系统发展时用式(1),当指标数值越小越利于系统发展时用式(2)。

3.2建立评价模型

3.2.1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土地利用效率综

协调度分析,公式如下

3.3计算结果及分析

昆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权重和宜居度逐年比较见表2和表3。为进一步探讨人居环境与经济、人居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拙文尝试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度(表4)。

4结论与讨论

4.1宜居度总体分析

自2001~2010年昆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02年最低(0.2766),2011年最高(0.7321)。在众多指标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最高(0.0509),说明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的人文环境关联紧密,一个城市的市容市貌对该城市的形象具有较大的竞争力。

4.2自然宜居度分析

昆明地处北纬东经,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四季不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气候温和。近年来,由于加大了城市绿化覆盖率的建设,绿色城市的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4.3经济宜居度分析

经济环境是人居环境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也一个城市的命脉,良好的经济环境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居环境水平的客观条件,为人文环境提供资金支持,为人居环境提供前提和保障。经济宜居度自2001年的0.0084提高到2010年的0.2606,十年的时间增长超过300%,是最活跃、增长最快的因素。

4.4人文宜居度分析

人文环境是人居环境的“软环境”,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为人们提供尽可能完善的人性化服务,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便利,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境界,是人居环境中最为核心的因素,也是人居环境贡献最大的因素,近十年的时间增长了30%。昆明市积极加快市政建设,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优化城市“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

探讨人居环境与经济、人居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分析得出:人居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人居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趋于平和,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李雪铭,李婉娜.1990年代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J].经济地理,2005,25(3):383~390.

[3]李丽萍,郭宝华.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J].社会问题,2006,2(5):76~80.

第4篇:人居环境科学范文

【关键词】人居环境;满意度;文献综述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平均增速是9.91%。虽然经济在快速发展,但环境状况却每况日下,特别是城市居住环境已经影响到了百姓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学术界开始产生对人居环境的研究热情。国外工业化早于我国,因此国外学者们也较早地关注了这方面的问题。如道萨蒂亚斯最早提出了“人类聚居学(Ekistics)”的概念,开始从理论上关心我们居住生活的环境。我国清华大学的教授吴良镛和周干峙、林志群针对当时建筑业的形势和问题,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人居环境科学”。

“人居环境”一词最早出现在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1968年所著的《Ekis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一书。“settlement”一词一般译为“聚居地”或“村落”,吴良镛先生将其译为“聚居”。按照日本学者浅见泰司的观点,“人居环境是指围绕居住和生活空间的生活环境的总和,从狭义上说它是指我们居住的实体环境,从广义上说它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环境” [1]。而满意度最早是一个经济名词,更多出现在一些市场营销相关的文献之中。原指顾客接受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感受与期望值相比较的实际程度。满意度指数是从顾客和社会的角度,采用多等式计量经济学模型来评价经济运行质量的一种新型的经济指标。满意度指标是目前许多国家积极研究和推广的一套新的质量指标体系,并且被认为是继质量检验管理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之后质量管理发展过程的一个新的趋势和思路[2]。

营造人类自己美好的外部生活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在新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成为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等在21世纪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加强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为此国内外学者专家做了大量的努力。从公众满意度视角对人居环境进行评价研究,将很大程度上丰富现阶段人居环境研究理论,对正确指导居住环境建设有很强的理论意义。

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口号,追赶如伦敦、纽约等世界城市的步伐。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居住环境将作为一项很重要的衡量指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刘欣葵、武永春两位教授所做的《十二五时期首都环境建设规划前期研究》一文中明确提出“城市建设,环境先行”理念。可见环境建设对城市,对老百姓生活的重要程度。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研究将从公众视角考察城市人居环境的水平,并能充分激发居民的环保意识,发挥群众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监督作用。通过满意度评价考核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更好地督促政府、企业在环境保护各个环节上的工作实效。

二、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现状

对于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研究近年来比较火热,但却各自有不同之处。以前学者对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研究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指标体系的确立、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问卷样本量和最终研究分析方法上,这里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比较分析。

1.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于采用什么样的指标衡量城市人居环境的好和坏,国内学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一般是各自采取他们认为合理的指标体系。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长金勇进教授在2000年就开始了对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研究,他站在“环境消费者”的角度上,较早的把国际上采用的满意度评估系统实验性的引入到环境领域。他认为政府应该被当做“环境产品”的提供商,而客户应该是居住在北京的市民。“那么,空气质量,噪声状况,城市绿化,市容市貌就是政府所提供的产品,而总体环境状况可以看做是一组环境产品的组合”[3]。他把评价人居环境的指标分为两类五个指标,环境总体单独作为一类;空气质量,噪声状况,城市绿化,市容市貌作为一类,这为以后的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样本,金教授的指标体系,对于人居环境满意度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本体系还需进一步对其理论进行全面的完善。

刘旺、刘长岐、张文仲三位学者以北京为例,通过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建立北京市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北京市人居环境的区位差异和总体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北京市人居环境优化方向,他们将人居环境满意度指标分为大环境、社区环境、居住环境三类,大环境又分为位置、交通条件、治安状况小区外部环境四个二级指标;社区环境包括社区规模、配套服务设施、物业管理水平三个二级指标;居住环境包括建筑质量、户型设计、居住面积、建筑类型四个二级指标。他们的指标体系明显更加具体,人居环境大、中、小的分类更加科学。

陈浮从安全、舒适、和谐、方便等原则出发选择建筑质量等5个准则,房型设计等56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对南京市人居环境进行了评价,较为系统的涵盖了城市环境的各个方面。

赵骞、肖万祥等通过建立空气质量、城市绿化、垃圾处理、食品质量、饮水质量的指标框架,对北京市亚运村社区居民的环境满意度做了调查研究。郑敬刚等以住房条件、环境安全、景观规划、公共服务、社区文化环境5个指标为一级评价准则,房型设计、空气质量、建筑密度、商业网点、邻里和谐等42个因子为二级单项指标,构建了许昌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文冬、舒文娟结合衡阳城市人居环境实际情况,对指标分两步进行遴选。第一,理论预选:从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的内容和内涵出发,参考专家的建议和有关权威理论,列出了80多个指标。第二,居民筛选:使用居民咨询评定的方法对预选指标集进行经验选择。综合了100名居民的意见,我们得到了各指标的隶属度并以各指标的隶属度作为重要依据。根据衡阳市的特点,最终选择了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22 个主要指标进入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综合评价指[4]。

2.权重确定方法

关于权重确定的方法,研究人居环境的学者们也没有统一的方法,最基本的是根据主观的判断来确定,如王思彤、章涛对江苏环境满意度进行研究时采用的就是主观构权法,每项指标的重要程度一样;刘旺等在北京市城市内部人居环境评价及对居住建设的启示一文中,应用公众评判和专家决策的方法,例如,问卷中设有“影响你购房选择的因素有哪些?请列出最重要的五个一项”。之后,根据每个因素出现的频率高低来确定相对重要性,最后,由专家进行量化。但这种方法缺乏科学根据,在学术上还不够严谨。

较为科学的方法是采用AHP法和DELPHI法确定指标权重,AHP法(层次分析法)的一般做法是指通过发放问卷形式邀请多为专家进行赋权,每位专家对各个层次的两两因素按照一定量值进行判断给分,利用收集上来的数据构造判断矩阵,每个矩阵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即为权数,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数据能够进入下一轮计算,依此类推此类推,求出各层次的指标权重。丛艳国等在《城市尺度人居环境的主客观综合评价――以广州市为例》一文中,采用AHP法得出了“满意度与建设情况呈现趋同和趋异两种情况”的结论。同时,也有学者利用DELPHI法确定指标权重,例如,陈浮在《城市人居环境与满意度评价研究》中就是利用DELPHI法确定单项指标权重的。

3.人居环境满意度调查

问卷设计的重要性对于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不言而喻,一套合理的问卷能很好的反应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真实情况,但是如果设计不当,便不能对研究有什么帮助。多年来学者们对于问卷的结构、问题的设计、抽样调查方式做的比较好,一般的问卷都会包括调查目的、背景调查和实质内容;问题在设计时也尽量做到了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同时,大都在城市各个区县分层抽样;但是很少有学者真正在乎问卷样本量对于研究结果的影响,往往是随意的确定样本量大小。例如,陈浮对南京的调查发放问卷1500份;刘旺等对北京市的调查研究发放问卷600份;杨婵玉等对广州人居环境的研究发放问卷440份;在样本量大小上还没有形成某种统一的原则。虽然如此,但有些学者样本量的确定还是比较科学的,如王思彤,章涛在《江苏环保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在考虑精度水平的情况下利用统计公式,计算了合理的样本量。所以在这里,有必要规范一下样本容量大小的确定原则。

其中,学者sudman(1976)提出的看法可供研究者参考:

初学者进行与前人类似的研究时,可参考别人的样本数;如果是地区性研究,平均样本数应在500到1000人之间;如果是全国性研究,在1500到2500人之间较为合适。

学者gay对于样本数的多少提出了一下看法:

描述性研究,样本最少占总数10%,如果总体较少,则占20%;相关研究在与探究变量间的关系,受访者要大于30人;因果比较研究与许多实验研究要大于15人。

学者bore和gall二者认为样本多少受到多种变量影响,在下列情况下要采用较大样本:

编制的测量工具信度较低时;研究中有较多变量无法控制时;木群体的同构型很低时;统计分析时受试者需在细分为较小的个群组来比较时;设计实验时,预期会有很多受试者退出时。

综合以上学者对于样本容量大小的看法,以及考虑到实施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我们认为在做人居环境满意度调查是的样本量应该综合考虑地理因素、研究课题的性质及影响样本的外部因素等。以北京为例,属于描述性的地区研究,影响样本的外部因素较为稳定,样本量定位2000份左右比较合适。

4.人居环境满意度定量分析

现代统计学在其他学科的应用为研究提供了科学方便的工具,在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spss。同时,Surfer的强的功能使其在各个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在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中,Surfer常被应用于空间分异的分析中。

李嘉菲、李雪铭在《城市宜居性居民满意度评价--以大连市为例》一文中,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周鑫在《基于问卷调查的新农村居住环境满意度评价-以房山区试点区为例》一文中,“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归纳出影响村民满意度评价的主要因子,为北京市远郊区新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以及为全国其他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提供借鉴”[5]。冀保程在《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研究-以大连市为例》中采用Surfer绘制了等值线图,更加直观的展现了满意度在大连市各区的分布情况。

三、人居环境满意度发展的讨论

从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研究历史可以看出,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研究从概念、分类等定性描述逐渐向定量分析转变。虽然,关于指标体系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各学者都注意到指标体系的选取应注重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都能从不同的侧重角度反映城市人居环境的满意度状况。各学者采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各有利弊,AHP法可操作性更强,因子分析法科学性更高,无论哪种方法都比较客观,所以学者要视不同的情况和研究需要选择权重确定方法。未来空间分析技术将更多地应用到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中,使研究结果更加形象直观。

总之,人居环境满意度分析密切关系百姓生活,近年来全球正在兴起一股人居环境学研究热潮,旨在以地球村为家建造一舒适、方便、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我国人居环境的研究也迎来了人居环境质量作为国民生活水准的主要标志,逐渐成为政府间行为。人类如何营造自己的栖息、生存环境,谋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加强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世界各国在新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成为地理学在21世纪面临的一个新课题[6]。

参考文献:

[1][日]浅见泰司.高晓路,等.译.居住环境评价方法与理论[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市民满意度调查表或城市报告卡[R].人类居住,2000(4):41-42.

[3]金勇进,胡浩.北京市环境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建立及应用[A].北京市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1.

[4]文冬,舒文娟.衡阳市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及优化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S4):208-209.

[5]周鑫.基于问卷调查的新农村居住环境满意度评价:以房山区试点村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74-77.

[6]李雪铭.大连市人居环境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37-166.

第5篇:人居环境科学范文

关键词人居环境质量;熵值法;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X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7)03-0155-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7.03.019

人居环境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1],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2-3]。然而,随着大量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住所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不够、集群效率不高等“城市病”日益突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2-7]。目前,人居环境研究多关注于人居环境质量[8]、宜居性[9]、满意度[10]及其与其他指标的关系[11]等方面的多指标定量研究,其研究方法多种多样[8-16],研究空间和尺度正逐步走向成熟阶段[12]。城市群是国家推动城市建设的主体形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肯定了城市群作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宜居人居环境重点地区的地位。因此,探讨城市群内部的人居环境协调发展程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研究区概况

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包括淄博、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8个城市,总面积达7.4×104 km2,常住人口4 495.82万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经济板块和北方主要的城市密集区之一,是黄河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区与日韩等发达国家经济交流的桥头堡之一,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区。近年来城市群内部人居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有6个城市曾获联合国或中国人居环境奖,是中国首个“人居奖”城市群。但仍存在空间发展不平衡、人居环境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问题,深入系统评价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人居环境质量综合状况及其优化调控模式,对于促进其人居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对全国乃至世界同类国家和地区城市群人居环境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2.1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研究依据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居环境现状,结合已有的指标体系[15-19],参照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中国人居环境奖的指标[20-21],并咨询相关专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可操作性等因素,从人文、经济、社会和生态四大主要方面系y构建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董锁成等: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3期2.2数据来源

各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2015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山东统计年鉴》,以及各城市的统计年鉴,并以2000―2014年的统计公报作为数据的补充。

3研究方法

3.1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

3.2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3.3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计算模型

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建立评价函数,将指标权重wj与各指标无量纲化后的值x′ij进行合成运算[9],得出

3.4人居环境系统协调度模型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核心不仅在于综合评价值的高低,还在于单个评价指标间协调状况的好坏。协调度Ai的计算公式为:Ai=1-Si/Mi,式中,Mi为第i城市评价值的平均值,Si为第i城市评价值的标准差。Ai介于 0―1之间,其值越大,系统间的协调程度越高[16](见表2)。

4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居环境质量综合分析

4.1人居环境质量影响因子分析

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居环境各系统层权重由大到小为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见表1),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居环境质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环境层面,该层面与其人居环境发展水平的关联性最大,协调发展城市社会环境建设是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首要任务。

领域层中经济实力的权重最大,其次是基础设施,城市绿化的权重最小,指标层中的燃气普及率权重最大,且是唯一权重大于0.03的指标,相应地增加了基础设施的权重,这表明经济实力、基础设施,以及对其产生较大影响的燃气发展水平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人居环境影响颇深,这些方面时空发展不均衡、地域差异大,是制约人居环境发展的突出问题。

4.2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居环境质量分析

4.2.1人居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

从整体态势来看,2000―2014年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居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且增速较稳,增幅较小(见图1),由2000年的4.33上升到2014年的5.73,年均增长率为2.03%。但是,2006年和2011年出现了相对下降趋势,主要与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下降,城市污染尤其是部分工业污染源超标排污有关。

4.2.2人居环境系统层评价值除人文环境外均呈波动式上升态势

从系统层来看(见图1),2000―2014年除人文环境的评价指数呈下降趋势外,其他系统层的评价值均呈不同程度的波动式上升态势,且社会、生态环境总是高于人文、经济环境的评价值。 ①人文环境指数在2000―2003年呈缓慢上升趋势,并在2003年达到最大值1.078;2003―2008年,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2008年接收四川灾区孩子到山东免费就读,增加了学生人数,成为这一时期人文环境指数达到最低值0.916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后人文环境不断改善,评价值呈波动上升趋势。②与人文环境指数大致呈反向发展趋势的经济环境指数在2000―2014年呈稳定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0.904上升到2014年的1.398,并在2005年超过人文环境指数,摆脱了排名最后的位置,这一趋势的形成主要是由经济因素的滚动发展特点即其发展变化具有累计效应所决定的。③社会环境指数的变化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5年呈缓慢上升趋势,由1.204增加到1.316,年均增长率为1.7%,增速不

明显;2006―2010年呈快速上升趋势,并在2009年超过生态环境指数,位居第一;2011―2014年呈平稳上升趋势,年均增速为2.8%,明显高于2000―2005年。④生态环境指数是系统层中变化波动频率最高的,大致呈波浪式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1.18上升到2014年的1.6,增长了35.4%。2003―2007年的变化趋势与社会环境相似,二者明显呈正相关。

4.2.3人居环境领域层指标评价值差异明显

在领域层中(见图2),经济实力、生态压力和基础设施2010―2014年的评价值较高,均超过了0.615,其人居环境间持续差距也最为明显,均大于0.23。其中:①经济实力的评价值最高,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增幅较大;②生态压力的评价值虽也在不断上升,但2005年之后变化幅度较小,这与政府采取的生态管治措施有关;③基础设施的评价值在2000―2010年是逐年增加的,且增幅较为均衡,但2014年出现了回落趋势,主要是由于新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邮电服务业带来了冲击。

人口环境、城市污染、经济效率、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文化环境和城市绿化这七个领域层的评价值较低,其中:①人口环境和城市污染领域的变化程度微弱,变化幅度小于0.1,变化趋势不稳定;②经济效率、社会保障和城市绿化领域评价值呈逐年递增趋势,社会保障受政府就业保险政策的影响增长幅度明显大于其他二者,经济效率和城市绿化的变化特点分别与经济因素所具有的累计效应和城区园林绿化扩面增绿有关。

4.2.4人居环境各要素发展协调

2000―2014年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居环境各要素间的协调度在0.757―0.881之间,均达到中级协调等级(见表2),但是达到高级协调等级的年份较少,只有2000年、2001年和2006年,且这几年的综合评价值明显低于其他几个年份,说明是处于低质量水平的高协调等级,因此,在促进各要素指标协调发展的同时,还需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整体水平。

4.3山东半岛市域尺度人居环境质量综合分析

通过计算得出山东半岛各城市的评价值(图3、图4)和指标间的协调度(图5),并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4年四个时间断面的矢量数据与ArcGIS相结合,依据评价值的最值、均值及城市群内部人居环境质量值的特征,划分出较好(8.5―9)、一般(8―8.5)、^差(7.5―8)、差(7―7.5)四个等级,生成各等级城市空间分布图。

4.3.1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排名相对稳定

由图3和图4 可知,2000―2014年各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值大致呈上升趋势,平均每个城市增加了0.97个指数,年均增长率为0.87%,仅个别年份有所下降,表明山东半岛各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质量在逐步提高,与城市群整体发展趋势一致。

山东半岛各城市中,青岛、东营、威海的人居环境质量较高,大致在前三名徘徊,个别年份略有差异;淄博、潍坊、日照的人居环境质量始终位列后三名,虽在不同年份有所变动,但基本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济南和烟台的排名较为居中,一般位居第四、五名,个别年份会上升到第

三名。总体来看,不论是排名靠前还是靠后,各城市排名没有出现大范围的变动,相对较稳定。

4.3.2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特征明显

从图3可以看出,人居环境质量在空间上呈现东西高、中间低的格局。①2000年东部的青岛、烟台、威海,西部的济南及北部的东营都处于较差级别,而中部的淄博、潍坊、日照处于差级,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值均低于7.5,与前者的差距最大达0.73。②2005年东部的青岛、威海和北部的东营人居环境质量上升为中等水平;中部的淄博、潍坊和日照人居环境质量等级虽有提高,但仍落后于东部

城市,处于较差级别;济南、烟台保持原等级,变化不大。③2010年各城市人居环境发展较为均衡,除日照仍处于较差等级外,其他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指数均大于8,处于中等水平,这种空间格局的形成主要与日照的人文、经济和社会环境较落后有关。④2014年东部的青岛、威海,西部的济南及北部的东营都处于较好级别,中部的淄博、潍坊、日照和东部的烟台人居环境水平尤其是经济环境水平略差于前者,处于中等水平,与2000年的空间格局相似,不能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充足的保障。

总体来看,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差距显著,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且没有城市进入更高级别的发展水平,各城市在推动人居环境协调发展的同时要注重整体水平的提高。

4.3.3各城市人居h境要素间的协调度等级差异较小

2000―2014年山东半岛各城市人居环境指标间的协调度在0.737―0.89之间,都达到了中级协调等级,等级差异较小,但起伏波动较大(图5)。潍坊市在2006年达到最大协调值0.89,东营仅次于潍坊,都达到了高级协调水平。总体看来,城市内部协调性建设良好,但是处于高级协调等级的城市较少。在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强项指标的继续建设和弱项指标的强化建设,以提高城市指标间建设的协调性,最终建成一个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本研究综合运用熵值法、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计算模型和系统协调度模型,定量测算了2000―2014年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居环境综合评价值及各指标间的系统协调度,并将山东半岛各城市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4年的人居环境矢量数据与ArcGIS相结合,生成各等级地市空间分布图,对人居环境质量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居环境质量与社会环境的关联性最大,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水平时空发展不均衡,是制约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居环境发展的突出问题;②人居环境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要素间的协调性均达到了中级协调等级,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人文环境方面;③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水平逐步提高,且排名相对稳定,协调度等级差异较小,但时空分异特征明显,内部级别差异显著,呈现东西高、中间低的格局,需针对各城市的发展弱项提出适宜的发展对策。

5.2建议

(1)提高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环境水平是促进人居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到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日照、潍坊、淄博和烟台的人居环境质量明显低于其他城市,相应的经济环境水平也处于较低水平,不能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充足的保障。因此,要顺应十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的要求,经济新常态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激发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潜力,提高城市群的整体经济实力,为改善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2)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短板建设,推动人居环境协调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人文环境始终落后于其他指标,是其整体发展的短板,亟需加强城市人文环境建设。一方面,要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减小人口密度,扩大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改善人口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高等教育建设,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文化环境。

(3)山东半岛各城市人居环境协调发展要因地因时制宜,创造整体最优人居环境。①着重改善青岛、济南、威海和东营在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方面与其他指标的差异,促进指标的协调发展,并查看其他方面是否还有进步空间;②加大措施力度着力解决潍坊在经济环境方面的问题,不仅要与其他指标协调发展,还要追赶其他城市的经济水平;③淄博的生态环境是其整体发展的弱项,要注意减少城市污染,加强城市绿化建设;④烟台的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要继续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强化人居环境质量的整体提高;⑤日照的提升空间最大,要加强加大人居环境建设力度,全面改善日照在人文、经济和社会环境方面的不足,提高人居环境整体质量。

(4)人居环境建设要符合新常态下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要求。根据新常态下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要求,基于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居环境竞争力综合评价,今后应着力关注以下方面:①要加快城市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这是实现人居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环节和保证。要重视互(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绿色环保科技优势,推进城际间、城乡间的分工与协作,提高城市运行效率;②要科学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城市产业要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产业转型升级;③要加强城市规划研究与实施力度,探索“多规合一”模式,适应新常态新要求。以科学的规划为依据,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保障,实现多领域最佳组合,保证人文、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8-39. [WU Liangyong. Introduction to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6:38-39.]

[2]UPADHYAYA J K, BISWAS N, TAM E. A review of infrastructure challenges: assessing storm water system sustainability[J]. Canadi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4,41(6): 483-492.

[3]BENSASSI S, RAMOS L M, ZARZOSO I M,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and trade: evidence from Spanish regional export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 2015,72: 47-61.

[4]THERRIEN M, TANGUAY G A, GUERIN I. Fundamental determinants of urban resilience: a search for indicators applied to public health crisis[J].Resilience, 2015,3(1):18-39.

[5]EVANS G W. Environmental stres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286-324.

[6]CAMARDA D, ROTONDO F, SELICATO F. Strategies for dealing with urban shrinkage: issues and scenarios in Taranto[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15,23(1):126-146.

[7]李雪,杨俊,李静,等.地理学视角的人居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LI Xueming, YANG Jun, LI Jing, et al. Geographic perspective of living environment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0.]

[8]李雪铭,晋培育.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特征与时空差异分析[J]. 地理科学,2012,32(5):521-529. [LI Xueming, JIN Peiyu.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ces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in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32(5):521-529.]

[9]王坤鹏. 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评价――来自我国四大直辖市的对比与分析[J]. 经济地理,2010,30(12):1992-1997. [WANG Kunpeng. Evaluation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livability: a case of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China’s four municipalities[J]. Economic geography, 2010,30(12):1992-1997.]

[10]丛艳国,夏斌,魏立华. 广州社区人居环境满意度人群及空间差异特征[J]. 人文地理, 2013, 28(4): 53-57.[CONG Yanguo, XIA Bin, WEI Lihua. Research of polarization and human settlements satisfactory of communities in Guangzhou[J]. Human geography 2013, 28(4):53-57.]

[11]XIONG Ying. Uncertainty evaluatio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Changsha City[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1, 21(6):1123-1137.

[12]李雪铭,田深圳. 中国人居环境的地理尺度研究[J]. 地理科学,2015,35(12):1495-1501.[LI Xueming, TIAN Shenzhen. The geographic scale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12): 1495-1501.]

[13]李宇,董锁成.西北农村地区小城镇人口集聚与人居生态环境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5):597-603. [LI Yu, DONG Suocheng. The study on effect between population gathering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human settlements of small towns in northwest China rural regions[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2,17(5):597-603.]

[14]李雪铭,张春花,张馨,等.城市化与城市人居环境关系的定量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91-96. [LI Xueming,ZHANG Chunhua, ZHANG Xin, et al.Quantitatine research on urb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for human settlements:take Dalian as an example[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14(1):91-96.]

[15]张文忠. 城市内部居住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J]. 地理科学,2007,27(1):17-23. [ZHANG Wenzhong. Index system and method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in inner cities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7,27(1):17-23.]

[16]李帅, 魏虹,倪细炉,等.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宁夏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25(9):2700-2708. [LI Shuai, WEI Hong, NI Xilu, et al. Evaluation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 quality in Ningxia based on AHP and the entropy method[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14,25(9):2700-2708.]

[17]欧向军,甄峰,秦永东,等.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8,27(5):993-1002. [OU Xiangjun, ZHEN Feng, QIN Yongdong, et al. Study on compression level and ideal impetus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the case of Jiangsu Provinc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27(5):993-1002.]

[18]李丽萍.宜居城市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25-31. [LI Liping.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livable city[M]. Beijing: Economic Daily Press, 2007:25-31.]

[19]李雪铭,姜斌,杨波.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6):129-131. [LI Xueming, JIANG Bin, YANG Bo.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ettlement: in the case of Dalian[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2,12(6):129-131.]

[20]杨士弘. 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52-256. [YANG Shihong.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sciences[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3:252-256.]

[21]张云峰. 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修订的背景、原则与重点[J]. 城乡建设, 2010(10): 7-10. [ZHANG Yunfe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iving environment award for revision of the background, principles and key point[J].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2010(10): 7-10.]

[22]李伯华,陈容,刘沛林,等. 湖南省人居环境与经济耦合发展的时空演变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9(1):125-131. [LI Bohua, CHEN Rong, LIU Peilin, et al. 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u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5,49(1):125-131.]

[23]乔家君. 改进的熵值法在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中的应用[J]. 资源科学,2004,26(1):113-119. [QIAO Jiajun. Application of improved entropy method in Hen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J]. Resources science, 2004,26(1):113-119.]

收稿日期:2016-11-09

作者介:董锁成,博士,研究员,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经济与区域生态经济研究。Email: 。

第6篇:人居环境科学范文

    人口分布是区域地形、温湿度、水环境和生物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此,基于NTPI、NTHI、WHI和NLCI,构建反映影响区域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协调性的人居环境指数模型,其计算公式为:HEI=α×NTPI+β×NTHI+γ×WHI+δ×NLCI(6)式中,HEI为人居环境指数,取值在0-1之间;NTPI为标准化的地形起伏度指数;NTHI为标准化的温湿指数;WHI为标准化的水文指数;NLCI为标准化的地被指数;α、β、γ和δ为权重,参照中国科学院新疆人口功能分区的权重取值[8],强调气候、地形和水文条件对于人口分布及其环境的影响,取值分别为0.27、0.29、0.20和0.24。基于HEI的新疆绿洲人居环境的综合评价标准参照中国科学院封志明等2008年对全国人居环境指数适应性的划分[2],结合新疆人居环境指数的空间分布、人口分布、绿洲分布、水土资源利用的空间分布和水土资源承载力等综合分析[4。

    基于HEI的新疆区域人居环境可分为基本不适宜区、较难适宜区、勉强适宜区、基本适宜区和较适宜区5类,具体的划分依据如下:1.人居环境的不适宜区,HEI≤0.08。区域主要为高寒山区、岩漠、冰川雪峰、沙漠和戈壁等,自然环境极为恶劣,而且区域人口分布不仅受地形、气候、水文和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的严格限制,也受到水土资源承载力的严格限制。人居环境不适宜区是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区。2.人居环境较难适宜区,HEI在0.08-0.14之间。区域主要为中低山区的草地荒山、盆地内绿洲边缘的荒漠带,包括荒漠草地和少量水土开发的人工新绿洲及撂荒耕地等,绿洲内一般处于源流和干流的中下游,主要是下游。人居环境较难适宜区很难形成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基本不协调区。3.人居环境勉强适宜区,HEI在0.14-0.20之间。区域主要处于中低山区与盆地内源流和干流的上中游、下游的上中部,水资源条件相对比较好。人居环境的勉强适宜区属于新疆区域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的勉强协调区。4.人居环境基本适宜区,HEI在0.2-0.25之间。区域主要处于绿洲内部老人工绿洲,一般位于绿洲源流和干流的上游,以耕地和人口居民点为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区域自然环境中等,适宜人口长年生活和居住。人居环境的基本适宜区是新疆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基本协调区,适宜于人口的集中分布。5.人居环境较适宜区,HEI≥0.25。区域自然环境和水土资源环境条件基本相近于人居环境基本适宜区,仅是区域水资源条件较好,相对更适宜人口长年生活和居住,是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较协调区。

    新疆人居环境的总体评价分析新疆人居环境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等中高海拔山区和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的沙漠或盐漠区等区域,面积约为112.85万km2,占总面积的67.78%。人居环境较难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三大山系的中低山区、绿洲与荒漠的过渡地带,盆地内呈现沿河流分布的特征,且主要处于中下游;人居环境的主要限制环境因子为地形不平、气候寒冷、植被覆盖度低或有轻中度沙化和盐化与水土资源禀赋较低及承载力较弱等,面积约为41.49万km2,占24.92%。勉强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人工绿洲区,区域较温暖、降水少、干旱,面积约为10.08万km2,占6.05%。人居环境基本适宜区为伊犁河谷、塔城盆地、天北带与南疆塔北带的焉耆盆地、阿克苏河流域和塔南带叶尔羌河流域及喀什噶尔河流域等人工绿洲区,气候温暖或温凉、降水相对较多、植被覆盖较高或者水土资源较丰富等,面积约为1.64万km2,占0.98%。人居环境较适宜区主要位于伊犁地区和天北带等部分地区,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植被繁茂、气候较湿润等,面积约为0.43万km2,占0.26%。新疆人居环境总体非常恶劣,92%以上的区域不适宜人口居住,是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不协调发展的区域,这成为新疆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大背景。区域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相对较协调的面积不足8%,其中,只有0.94%的面积是基本协调的区域,且较协调区域面积低于0.3%;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协调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人工绿洲和自然环境较好的人工绿洲上[5],伊犁地区已经形成人工绿洲复合经济系统,成为新疆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之一。

    北疆地区人居环境不适宜区面积比重较小,约占北疆地区面积的44.23%;东疆和南疆地区占的比重很大,分别为东疆地区面积的84.39%和南疆地区面积的73.19%,东疆和南疆地区主要以人居环境不适应区占主导。人居环境较难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南疆地区,约为25.47万km2;其次是北疆地区,约为12.96万km2;东疆地区最低,约为3.07万km2。但是,北疆地区占比最高,约为北疆地区面积的33.07%,其次是南疆地区,约为南疆地区面积的23.95%,东疆地区最低,约为东疆地区面积的14.62%。东疆和南疆地区由于人居环境不适宜区占的比重较大,所以较难适宜区小于北疆地区。总体上,东疆、北疆和南疆地区不适宜人居环境的面积比重都很大,约为77.3%-97.14%。北疆地区人居环境的勉强、基本和较适宜区域面积都高于南疆和东疆地区,分别为7.54万km2、0.95万km2和0.40万km2;南疆地区又高于东疆地区,分别为2.38万km2、0.64万km2和0.02万km2;东疆地区最低,分别为0.16万km2、0.05万km2和0.006万km2。而且,北疆地区人居环境的勉强、基本和较适宜区面积比重也都高于南疆和东疆地区,东疆地区最低。总体上,北疆、南疆和东疆地区人居环境适宜区面积比重都较小,约为0.99%-22.7%,尤其是基本适宜和较适宜区域非常小,约为0.25%-3.46%。

第7篇:人居环境科学范文

1.二十一世纪的环境科学——应对复杂环境系统的挑战

2.地理加权回归及其在土壤和环境科学上的应用前景

3.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趋势论

4.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5.全球及中国周边地区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库构建

6.学术期刊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初步探索与实践——以“地球与环境科学信息网(EES)”为例

7.环境科学研究合作网络分析

8.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的历史文化名村整治规划研究——以湖南省张谷英村为例

9.稳定同位素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0.“人居二”与人居环境科学

11.不同国家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环境基准比较研究与启示

12.关于环境科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若干思考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科学资助状况分析

1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5.镉同位素技术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6.GIS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7.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环境科学领域应用进展

18.中国环境科学研究热点及其演化——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量化分析

19.镉同位素体系及其在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20.地质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21.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

22.论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协同演进

23.贝叶斯最大熵地统计学方法及其在土壤和环境科学上的应用

24.环境科学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25.基于重庆本地碳成分谱的PM2.5碳组分来源分析

26.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特点与规律——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分析

27.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发展态势文献计量分析

28.国际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发展战略分析

29.我国环境科学学科半衰期分析

30.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探讨

31.环境损害评估:国际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

32.土壤环境基准/标准研究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33.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在海洋科学及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4.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35.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引论

36.广州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37.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富集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38.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方式的探索

39.基于SOA的环境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设计与实践

40.中学化学教师环境科学素质调查研究

41.上海市秋季大气VOCs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贡献及来源研究

42.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43.论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44.丹江口水库迁建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及污染评价

45.EOS-MODIS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46.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

47.地方理论——迈向“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体系建构研究的广义思考

48.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建设及课程体系设置

49.我国挥发性有机物定义和控制指标的探讨

50.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开发与应用 

5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52.浑河上游(清原段)水环境中重金属时空分布及污染评价

53.长三角地区秸秆燃烧排放因子与颗粒物成分谱研究

54.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 创建天津市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5.人居环境科学视域下的川西林盘聚落保护与发展研究

56.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57.滇池表层沉积物氮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矿化能力

58.环境问题的由来、过程机制、我国现状和环境科学发展趋势

59.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及发展模式探讨

60.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化学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与实践

61.太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分析及污染特征

62.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

63.2006~2009年我国超大城市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64.环境科学专业核心知识单元与核心课程设置实践

65.环境科学领域学术论文中常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正确使用问题

66.论环境科学专业的特色建设

67.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村庄整治规划初探

68.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69.绿色校园建筑节能设计——以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新建环境科学楼为例

70.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71.“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

72.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的建立——环境科学在中国体制化的案例研究

73.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析

74.太原市采暖季PM2.5中元素特征及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75.普通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英语教学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76.多重分形理论在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77.空间信息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78.乡村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79.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及其方法论

80.资源环境科学多维信息平台研究

81.论图书剔旧的标准——以环境科学类图书为例

82.机动车尾气排放VOCs源成分谱及其大气反应活性

83.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

8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 以人为本的普世哲学

85.红外光谱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86.环境科学类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

87.2013年夏季典型光化学污染过程中长三角典型城市O_3来源识别

88.分子印迹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89.关于环境科学研究主体、任务及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的思考

90.环境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91.基于国际视野构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创新课程群——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

92.基于本体元模型的环境科学知识库研究与构建

93.2011年春季沙尘天气影响下上海大气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征

94.大气细颗粒物(PM2.5)在环境科学中的研究简述

95.分子环境科学与亚稳平衡吸附理论研究进展

96.环境科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97.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98.环境科学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与方法研究

第8篇:人居环境科学范文

 

1 引言

 

处于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应从人居环境的科学发展战略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营造一个适于人居的环境,使城市发展步入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

 

2 科学依据的分析

 

2.1“五大统筹”与人居环境科学框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些都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针,也是指导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的最高指导原则,对此我们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以“五大原则”(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五大要素”(自然、人、社会、居住、支撑网络)、“五大层次”(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为基础,构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框架。

 

2.2 人居环境科学的哲学思考

 

我们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我们的建设任务就是建立宜人的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的科学框架建立在对环境的基本认识上:我们的居住环境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各个相关部分组成,要求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综合起来,这“整体环境”与“普遍联系”是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它是开放的、动态的和变化的。

 

3 以科学为依据分析人居环境

 

3.1创新观念,充分认识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

 

人居环境,就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人类进行居住、工作、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活动的过程中创造的环境;它不仅包括住宅质量、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交通状况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空气质量、绿化美化、卫生条件等硬件设施构成的硬环境,而且包括家庭氛围、邻里质量、居住区和谐、安全归属感、社会制度和秩序、人居环境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

 

人们从追求生活水平到追求生活质量,方便、舒适、和谐、优美的居住空间,不仅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有益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的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是新时期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

 

3.2正确把握改善人居环境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改善人居环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坚持改善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树立品质特色、精品意识。

 

3.2.1 以“人”为本

 

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一个追求居住环境,讲究居住生活品质,提高建设质量水平的人居环境时代。在环境时代,人居环境问题的核心是人、资源和环境协调问题,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人、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以人为本”原则就是要对环境合理性、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有一个周到的考虑。

 

3.2.1.1居住环境应以人为本

 

新加坡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建的住宅,因设计缺乏舒适性,且无绿地率,不得不将90%的住宅楼拆除重建!人们往往在创造了一个新品种后,由于其无法与生态环境一致,又将其毁灭。我国以前在住宅规划中很少考虑到环境的设计,而现在,环境已成为住宅规划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人们在购买住宅时所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

 

但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的建设,也出现了一些误区。比如在住宅环境设计中,片面追求视觉效果和奢华,对人的需要及对人性的关注却不够。有相当一部分住宅小区的室外环境从表面上看,注重对环境的营造,如大面积的绿地及各式各样的水景和建筑小品,可仔细研究,这些只不过是在景观上追求宏大和公园化的视觉效果,其结果却是将温馨的家园变成了城市公园,忽视了对居民活动场地等功能性空间和设施的考虑。

 

其实,居住环境的优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细致分析起来,包含五个方面的因素:①交通环境;②商业购物环境;③交往教育环境;④绿化生态环境;⑤治安服务环境[1]。

 

在居住环境的需求中,最大的需求是人们互助互爱的邻里关系, 社会交往和回归自然等的需要,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社会所必不可少的活动[2]。

 

一般来讲,住宅区应设置数量较多的且舒适的可供人们交往,进行各种户外活动的空间场所,如林荫、草坪、凉亭、桌椅、水面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散步、锻炼身体、休息、玩耍、交往、读书等,而不同的户外活动行为需要不同功能的场所,居民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一种场所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或治疗大城市中的冷漠病。

 

所以,居住区的环境,如绿地等设计要方便人们使用,重视空间绿地规划,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并且,按照不同年龄的人行为的需要和规律,配备设施,安排场地,布置道路和种植,创造出方便、舒适、充满人情味的居家环境[3]。

 

4科技开发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以人为本”是当代居住环境的共同要求。从环境的生存需求、私密性、舒适性、归属感等方面阐述现代居住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内容及原则。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居住环境才是“人性化”的环境。

 

人类的居住活动被称为“城市的第一活动”。住宅与居住环境的优劣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居住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已成为人类居住活动的共同取向。

 

4.1 满足居住活动的物质需求

 

功能是居住环境人性化设计的第一要素,人们的生存空间是由一个个完整的单元体组成。居住环境的设计是围绕单元体组成的居住建筑的主体,并对建筑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居住环境设计并非居住条件的决定因素,但在空间利用上给人带来的方便与影响却不容忽视。现代居住环境对居住空间中供人们使用、观赏、休闲、娱乐的一些设施的设计和对自然景观、环境景观的完善,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和美感。交通道路的设计便捷而不迂回,曲折而有趣,户外休息和健身设施按照人体工程学尺度的要求进行设计。合理布置植物与水体改善环境生态、调节小气候,适应人们的情感及审美情趣。

 

4.2 满足居住活动的精神需求

 

关注与强调精神文化是居住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现代居住环境设计不仅要关注环境的使用功能,更强调人类的精神文化。希望加强场所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建筑与景观尺度宜人、形态亲和,回归人们对“家”的感知。从心理学的需求出发,在环境设计中,根据不同空间环境的特点,如游乐场与纪念性广场的区别,使空间的体验性与环境的实用功能性相吻合,满足私密性、舒适性、归属感的基本要求。不同形态的空间引起人们情绪及心理上的不同体验。封闭的空间私密性较强,而开放的空间缺乏私密性。舒适感的产生有赖于环境的可识别性、标志性。

 

4.3科学设计居住环境

 

有特征的环境设计,能体现居住区的精神及个性特点,很容易让人有丰富的想象。居住设施的完善,人际交往空间的形成,可使居民对本社区地域与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社区中的文化性设施,对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环境的魅力,并从中体验到极强的归属感,易于形成融洽、稳定的社会关系。4.3.1居住环境的品质特色

 

改善人居环境要从建设最佳人居环境的指标出发,制定出属于自己独有品质和特色的社区。要有细节意识,让社区具有独特的人居品质和健康特色,要将环保、健康的概念真正落到实处。

 

4.3.2居住环境的设计

 

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渴望与自然对话,渴望重新融于自然,融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居住区在选址上要给人们提供较好的外界环境—“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日照、空气和通风条件,远离噪声源的地段。选择较好的外围环境是小区居住环境人性化好设计的前提,是小区居住环境设计优化的根本。

 

4.3.2.1尊重自然、生态优化

 

居住区的公共绿化要考虑应有的覆盖率。要从总体考虑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中进行房屋的有序排列、房屋与自然的有机融合,恢复建筑所占用的植被面积,对原有环境进一步优化。这是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观”与创造自然优化生态的“生态美学观”的有机结合。在建筑设计中选用适宜的形式、高度、位置、材料进行防噪、阻噪。充分利用屋顶、平台等恢复植被面积,建立私人的“景观花园”等,这些做法都是“以人为本”的生态环境,值得借鉴。

 

4.3.2.2空间环境

 

居住区空间环境对改善小区生活条件,丰富城市景观面貌,提高居住区居民生活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空间发展到今天是被赋予历史文脉、现代意识、地域文化、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精神的广义人性空间。

 

在“生态优化”,“整体优化”的前提下,如何在小区环境规划设计中满足空间开阔、布局紧凑,使住户在小区公共空间环境中有轻快、愉悦、友好的氛围,对组团环境有认同感、归属感,小区中空间秩序及组团合理布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小区“广场”应是广义的、可意象的,是开放的、有序的。

 

4.3.2.3智能环境

 

在人们迈向知识时代的今天,居住环境的智能化设计,是居住区人性需求的必须条件。人们对高科技信息在智能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对环保材料、生物材料、高科技复合材料的充分利用,对资源可循环利用设备的开发利用,对节能设备的利用,对自然资源设备的利用等。真正的人性化居住环境,将是一个绿色的、空间氛围积极的、智能环境先进的栖息之地。是人们融于自然环境,创造自然,秉承传统文脉,赋予现代意识的高质量的栖身之社区、城市最积极的构架组成。[4]

 

5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保证自然和人居环境的和谐

 

5.1以可持续发展为本就是坚持自然生态环境原则和绿色建筑技术原则

 

自然生态环境原则就是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并将其纳入整个城市的生态园林规划,使整个城市形成一个良性生态系统。绿色建筑技术原则就是提倡在城市住区建设中广泛采用新技术,根除低劣的材料和产品,努力开发出适合资源节约型住宅建筑体系[5]。

 

5.2怎样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意义在于,将具体的发展活动与全球环境和人类未来的大时空结合起来。现在,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从量的需求转向质的需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6]。提高住宅建筑的灵活性[7],在初始设计时进行超前考虑和留有充分的余地,能延长住宅的生命期限[8] ,并减少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6 居住环境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改善居住环境,既要着眼城市长远发展,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又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和市民的承受能力,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产业,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发展,以最少的社会经济资本保护环境。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7居住环境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建设一个有利于人的一切活动,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和享受的城市人居环境,应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标。要制定好建设规划,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要从满意程度和客观环境建设水平两方面进行,要根据《中国人居环境申报和评选办法》,对照《中国人居环境奖参考指标体系》和《中国人居环境奖评选主题及内容》各项标准和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源于国标,高于国标”的要求,建立符合国家规定和我市实际的指标评价体系。

 

8居住环境的保障措施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的政绩观做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营造环境,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这是最大的民心工程,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本身就是最大的政绩。

 

9结 论

 

制定政策,合理开发,客观务实。坚持以科学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合理的现代化的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住区是人类发展的一种理想,为提高人类的自我价值,爱护自然,保证整体环境的和谐与稳定,保护探索可持续发展技术,营造可持续发展绿色居住区,为不断提高人类的居住质量和水平做出贡献。

第9篇:人居环境科学范文

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人居环境科学“概念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展了对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定量分析和评价工作,并形成了一些指标体系。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也对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开展了大量研究,也建立了一些评价指标体系。

吴良镛认为人居环境是人类居住生活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环境的总称,包括居住条件、自然地理状况、生态环境、生活便利程度、教育和文化基础、社会风尚、生活品质等方面,这些要素共同构成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建设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已成为城市居民和政府普遍追求的目标。

一、丽水市地理概况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东经118°41'~120°26'、北纬27°25'~28°27'),面积1.173.0万km?,其中城区面积14.6km?。东北与台州毗邻,东南与温州接壤,西南与福建省南平、宁德相连,北部与金华相接,西北与衢州两市接壤。丽水市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山脉属武夷山系,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丽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丽水市森林覆盖率80.40%,被称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

二、调查目的及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其重要特征是人口的大量聚集。人口聚集带动了城市发展,但也向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相匹配的交通、商业、生活服务、生态环境等配套设施。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城市发展的形态和结构,无论是老城改造或新城建设都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宜居的人居环境建设。近年来,丽水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进入了快车道。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角度来看,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建设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仍有许多值得思考和完善的地方。作者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居民对丽水市区人居环境的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人居环境的总体印象、绿化程度、街道状况等。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来源于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系统。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丽水市区人居环境整体满意度令人担忧,认为很满意的仅为9.09%,50.09%的被调查者认为城市人居环境一般或不太满意;还有11.36%的被调查者对丽水市区人居环境很不满意。这说明丽水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居民良好人居环境的需求关注度不高,建设水平与居民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绿化建设情况令人担忧。根据《丽水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要求,到2012年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0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00%,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m2。而联合国生物圈生态与环境保护组织规定,城市居民人均绿地面积为60m2,住宅区绿地需保持人居28平方米的占有量。不难看出丽水市区的绿化目标与联合国的标准相差甚远,城区环境尤其是植被绿地建设与生态示范区内中心城市的要求和目标并不符合,此外城区绿地环境出现了脏、乱、差现象,且使用率不高。

从市区居民小区建设情况看,新、旧小区的人居环境具有明显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绿化方面,还表现在配套设施及人文环境方面。例如,广场的美观效果,停车场的设置,健身器械的设置以及老人与儿童休闲空间等。从调查结果来看,人们对这方面是不满意的,比例约占被调查人数的50.00%以上。

总体来看,丽水市区道路形式比较单一,除人民街、江滨路等几条主要干道具有较美观的形式外,其他道路均仅为满通的功能,而且时常出现车辆拥堵的现象。此外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摆摊的商贩,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的美观,给人脏、乱、差的印象,也不利于城市的卫生。市区道路周边供人休息的场所较少,不能满足居民日常游憩的需要。在调查中,仅有22.73%的被调查者会选择在街边绿地停留休息,大多数人选择公园、广场等作为平时的休憩场所。

人民街是市民比较满意的道路,中间有绿化带作为车道的隔离带,路旁同时设置了街边绿地,其中杨树林是市民较常使用的休闲场地,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夏天在杨树林下乘凉、聊天、做些运动是非常惬意的事情。但是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城区内停车难的问题非常突出,从而造成了乱停车的现象非常突出,人民街、花园路、解放街等城市主要道路均存在这个问题。

除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外,山间的自然风光同样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在调查中,27.27%的被调查者选择爬山作为户外休闲项目,从城市布局来看,丽水主城区四面环山,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白云山、万象山、南明山等均坐落于市区内,这为喜爱登山等户外运动的人们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但从个人空间角度来看,有些区块所提供的个人空间明显不足,不能满足人们对空间私密性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居民选择具有一定私密性的户外空间场所,50.00%被调查者对公共私密空间并不满意。缺少户外私密空间,不利于人们放松心情,同时对人的情绪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使他们感到私人空间受到侵犯,从而产生焦虑心理。从城市发展来看,这也不利于城市居民间的交流、交往,阻滞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城市生活中,人们对城市环境体验以追求丰富、复杂为总体特征,城市须为居民提供多种设施和服务,提供多样化的植物和景观特色。人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源于人具有社会性,这种社会性是人类向群性的有力凭证之一,表现为人们倾向于聚集在一起相互交往。景色美丽、空间宽广的公园、广场是满足人们这种需求的主要场所。例如处州公园、江滨公园等都是大型的休闲场所,每天都有很多市民聚集在此休憩和运动。

除了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人也有对私密空间的需求,在公共空间中需设置数量相当的私密空间或半私密空间。例如在广场中设立半封闭的空间,满足人们对空间私密性要求。人们在选择居住环境时,大多会选择绿化面积比例大,植物绿期长,景观效果好的居住小区。同时也会考虑小区内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丽水市区内近些年开发的小区大都配套有大量相关设施。

四、提高丽水人居环境满意度的建议

人居环境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丽水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提高和完善的方面,所以必须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把握方向,突出重点,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问题。

(一)优化结构,提升功能

丽水市浙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通过对其中心区区位重组推进丽水城市结构的优化,以山水文化城市、生态宜居新城建设为重点促进城市结构的优化与功能的提升。

(二)合理集中、多渠道拓展城市空间

强化山区人口,特别是生态敏感区的人口向城市集中,加快产业合理有序的集中,同时多效并举拓展通道,形成开放式、充分接轨区域经济中心的城市空间。

(三)建立生态共保与资源共享体系

加大力度建设城市环境保护设施与资源集约利用设施,提高利用率。划定区域性生态控制线范围,建设城市发展的区域性共同保护与资源共享网络。

(四)发展城市森林,推行循环经济

以国际视野统筹规划,以低碳生态城市为目标,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从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能源结构、生态环境、城市基础设施、绿色市政工程、低碳综合交通体系、节能公共建筑和健康住宅等方面综合协调,科学规划。发展城市森林,提高绿化水平,降低热岛效应,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依据,在中心城区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开放式的绿化结构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人居硬环境和软环境质量

按照均衡布局、分级配置、平等共享的原则,分级配置各类公共资源,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用合理的交通方式引导城市高效节能运行,使城市硬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加强政府行政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建设,提高决策管理水平,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充足的就业岗位,全面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社会各群体的和谐、融洽。

五、结论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