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T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0-0171-01
今年6月,农业部对三款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发放安全证书,美国塔夫茨大学2008年在我国进行“黄金大米”试验等消息的披露,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焦点。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广泛争论中,人们一时很难分辨哪些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哪些说法是武断、谣言、投机炒作甚至是利益驱使,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已近20年,目前全球转基因食品的品种、产量急剧增加。转基因食品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争论毫无结果。
转基因技术分为两类,一是把异源生物的基因转移到某种生物中,二是对某种生物的基因本身加以修饰改造,它本身是一项造福人类的技术。由于转基因技术本身研究水平的限制,由于科研人员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的了解还比较肤浅,虽然被转移的基因的功能是已知的,但有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由于基因插入时其插入部位是随机的,转基因生物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科研人员没有预计到的后果,比如转基因农作物中已有个别品种出现了引起人体过敏的蛋白。这引发了人们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辩论。人们担心转基因食品现在没有凸显问题,但有滞后效应:比如,转基因植物的DNA经过重组后,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转基因农作物的某些蛋白质,可能渐渐地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对人类健康造成隐性伤害,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在若干年甚至一两代之后,问题才表现出来。
转基因安全问题本质上是一个自然科学技术问题,但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就不是一般的自然技术问题了。科学界对转基因食品的危害也存在争论。转基因是一门现代生物科技术,但对人类是否有利,主要看怎么应用这项技术及应用的目的,是否被某些人利用谋取私利?从研发到投产再到消费者手里,过程是不是透明?监管能否到位?消费者的权益是否能够受到较好的保护。某些专家说经过安全论证过的转基因食品就是安全的,但是到了生产阶段,还存在着监管是否到位的问题。以有机食品为例,有不少厂家花钱买认证,那么就无法证明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厂家没有按国家要求在转基因食品的包装上标明,人们很难分辨是不是转基因食品。这样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如果知情权被剥夺意味着失去吃什么的选择权。
现在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当然,没有证据表明有害不代表肯定无害,但是,更不能因为没有证据表明有害就认为它肯定有害,由于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心存疑虑、认同度差,市场销售的食品,一旦需要标识,大部分食品生产厂家都采用非转基因原料,一些厂家为了增加消费者的信任,承诺不使用转基因原料。这样的舆论环境,不仅使得转基因食品有害论占了上风,而且还耽误了基因技术发展的大好时机,阻碍了转基因技术的进步。
科技人员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许多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转基因得到的生物有很多优点:可增加作物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的能力、提高农产品耐贮性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首先,任何一种转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都进行过大量的科学试验,相关国家和政府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其次,食品对人体是否安全,主要看人体对这种食品的代谢能力,重组的基因经过筛选,经研究证明不会在人体内积聚,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例如,通过向玉米中转入一种来自于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基因培育出一种抗虫玉米,转入的这种基因能导致鳞翅目等昆虫死亡,但对人体无害,因为只有鳞翅目等昆虫有这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特异受体,而人类及其他的动物、昆虫均没有这样的受体。
对待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应持科学的态度,理性公正客观分析。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一项造福人类的技术,不能全盘否定。转基因是一种新的生物技术,它还不成熟,它的技术还处于发展之中,科学家对基因的认识和掌控还不够,基因重组有随机性,转基因生物也会出现人们不希望的结果,加上一些转基因技术不当应用,导致个别转基因食品的确存在安全性问题,如少数转基因食品含致人体过敏的蛋白,因此,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科学家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在技术层面可以防范,加上政府严格监管,完全可以防止此类食品的商业化应用,不会对人类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在转基因食品研究上科技人员需要研究很多新问题。比如新的基因组合生物会不会对生物链中的其他物种产生不良影响,对生态系统的有什么影响,该物种自身的稳定性如何;再比如转基因生物成分的改变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转基因作物中的毒素是否会引起人类急、慢性中毒或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等。转基因食物出现到现在仅20余年,还没有经过长期的安全性考验,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应该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基因认知水平,从技术层面防止不当转基因动植物的出现;加大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宣传力度,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对转基因食品研究成果尽可能多地公开信息,有利的不利的都公开;普及转基因技术常识,让公众更多地了解转基因食品的真面目;完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政策、法规建设,立法限制不当研究和应用;加强考核,慎重推广,把个别可能出现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转基因物种销毁在商业化之前,适当提高转基因作物种植和转基因食品生产企业门槛,保证市场销售转基因食品的可靠性;加强各个科学家的合作交流,比照核能和平利用,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对转基因食品作出明确标识。这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及其安全性[J].科技传播,2011(15).
[2]转基因:让科学回归科学[J].环球科学,2013,7(91).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 转基因检测技术 安全性评价及监管
中图分类号:Q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0-0038-02
1 引言
基因是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而每个基因则由众多碱基对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而成,从而表现出每一种生物个体独特的特征或面貌。而转基因技术与自然突变、人工诱变、杂交育种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它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的遗传物质中去,使其有效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在产量、抗性、营养品质等方面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研究的深入,转基因生物已经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也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人都认为转基因技术是纯人工技术,在自然界中不存在转基因,转基因的生物品种违背了自然规律。事实上,自然界中存在各式各样的转基因现象,自然界中的转基因是推动生物进化不可或缺的基本机制之一。转基因技术不同于传统的育种技术,它可以不受生物物种生殖隔离限制,可以在不同物种间进行转移基因,而且转基因技术只转移一个或少数明确功能的基因,后代表现容易预期和把握。可见,转基因技术是传统育种技术的发展和延伸。
中国用大约7%的世界耕地,喂养超过20%的世界人口。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缺乏。传统技术的使用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和人口发展的需要,发展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必然顺应潮流的选择。发展转基因技术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保证我国粮食安全,还可以显著减少农药用量,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明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潜力是非常大的。
2 科学认识转基因食品
目前在转基因食品使用和消费上存在一些分歧,其实既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新闻媒体上也经常会报道一些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事件的新闻。正是因为众说纷纭,我们更应该采取理性的态度来对待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要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有科学的认识。
食品中的基因在被人食用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
我们的身体对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的消化过程是一样的。食品中存在着上万种基因,转基因食品只是比原有食品增加了一两中外源基因而已。广义上说基因就是核酸,所有的核酸在化学成分上都是完全相同的,与其来源无任何关系。核酸被人体摄取后,大多数被降解为小片段,为人体利用,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只有极少数情况下,这些小片段才会进入其他器官,但科学实验证明这些进入其他器官的核酸绝对不是完整的,根本不具有任何的生物学功能。欧洲食品安全局对食物中的基因被人体摄入后的结果曾经发表声明:“基因被人体消化后,在人的胃肠道中可以观察到其被迅速降解成较小的核酸片段,大量的科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来源于转基因植物的核酸片段不能在任何组织中被检测到。”
以Bt蛋白对人体是否有危害为例,使人们对Bt蛋白有个科学的认识。Bt蛋白是一种由土生细菌B.thuringiensis产生的天然杀虫剂。在细菌体内形成的完整结构的结晶Bt蛋白是没有任何毒性的,当被昆虫吃掉后,Bt蛋白在昆虫肠道碱性环境下才能加工成毒性蛋白,该毒性蛋白还要和昆虫肠道细胞表面上特定的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而人的肠胃环境是强酸性的,无法对其进行毒性加工修饰,并且人的消化细胞表面上也根本没有这种受体。最近,大量关于Bt蛋白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Bt蛋白并不具有毒素蛋白的典型特征,Bt蛋白与目前已知蛋白数据库中的毒素蛋白没有任何的同源性。为了验证Bt蛋白对哺乳动物是否具有毒性,科学家利用体外纯化的Bt蛋白喂饲10只雄性和雌性的老鼠,剂量大约是人体消费转Bt基因玉米水平的200~1000倍,研究结果并未发现喂饲高纯度的Bt蛋白与老鼠的体重、存活率、总的病理水平等有关。实际上,Bt蛋白进入哺乳动物肠胃后,在胃液作用下几秒钟之内即全部降解。由此可见,转基因作物用来抗虫的Bt蛋白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3 转基因是可以检测出来的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的检测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改进。转基因生物与相应的非转基因生物相比具有特有的DNA、RNA、蛋白质和代谢产物等成分,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是否含有这些转基因成分的分析。而且每一个转基因作物品系都有自己唯一的特征,根据对这些特征的检测,可以准确地进行身份鉴定。通过转基因的检测,我们不仅可以知道是不是转基因,而且还能准确地判定是哪家公司研发的哪个转基因作物品种。
对转基因产品的检测可以从DNA水平、RNA水平、蛋白质水平和代谢产物水平等方面进行。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也是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一个是基于DNA水平的检测,一个是基于蛋白质水平的检测。
3.1基于DNA水平检测的方法
3.1.1 定性PCR技术
PCR技术是根据各种目的基因序列设计不同的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循环反应,获得大量扩增产物,然后将产物通过凝胶电泳进行分离,通过特异性条带的有无来判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这是一种定性判断的方法。
3.1.2 定量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对食品中转基因成分含有量的确定是进行标识的基础,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定量的局限性,能够每一轮循环都检测一次荧光信号强度的能力,并记录在电脑中,通过对每一个样品ct值(即每个反应管中荧光信号到达设定的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进行分析,再根据标准曲线获得定量的结果,实现对样品的定量检测[1]。
3.2 基于蛋白质水平检测的方法
3.2.1 Western印迹法
Western印迹法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蛋白质检测方法,不管样品中靶蛋白大于或小于设定的阈值,它都能提供定性的结果,适合样品定性检测。
3.2.2 ELISA检测方法
ELISA方法是以免疫学反应为基础的,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与酶对底物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结合起来的方法。现在很多公司通过制备特异性抗体开发出了许多检测针对不同转基因蛋白的试剂盒和快速检测的试纸条。
3.3 其他转基因检测方法
3.3.1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
LAMP法的特征是针对目标DNA链上的六个区段设计四个不同的引物然后再利用链置换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反应只需要把基因模板、引物、链置换型DNA合成酶、基质等共同置于一定温度下(60~65℃)、经一个步骤即可完成。扩增效率极高,可在15分~1小时内实现109~1010倍的扩增。而且由于有着高度的特异性,只需根据扩增反应产物的有无即可对靶基因序列的存在与否作出判断。
3.3.2 基因芯片法的检测
应用于转基因食品检测的基因芯片技术,实质是高度集成化的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探针分子固定在载体上,待测基因经过PCR、末端标记等操作,成为标记有荧光染料或同位素的核酸分子,然后与固定探针杂交[2]。其最大的特点是高通量,能同时检测到成百上千个基因。通过广泛收集用于转基因技术的启动子、终止子、抗性基因、标记基因的特异序列制成的基因芯片,可实现同时检测出目前已经商品化的转基因产品的外源转基因成分[1]。
4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及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
事实上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尤其是长期性安全问题,早就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在我们的生活中能看到的转基因食品都是经过了严格的科学实验和安全评价,包括一系列的食品安全评价等,最后才会推向市场。国际上普遍采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标准开展食用安全评价,这套评价体系相对于传统食品而言更加严谨。
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便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传统食品,也不能说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都绝对安全。比如:水喝太多了会导致电解质失衡,盐吃多了会诱发高血压,糖吃多了会容易骨折,还会诱发一些诸如肥胖症和糖尿病之类的慢性疾病。
“绝对安全”在科学层面上并不成立。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而言,同样不能用“绝对安全”作为标准,用现行“常规食品”作为安全评估参照标准是更为合理的。每一个转基因食品的诞生,都必须进行生物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等一系列的检验检测。只要通过了一系列的“安检”,产品才被允许进入生产和销售。也就是说,转基因食品从实验室到大田、牧场或者工厂,到市场售卖,再端上我们的餐桌,是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检测关口,只有在实验室安全、生产检测、市场准入、食品标签等都获得认可,最终才会到达消费者面前。
当我们在生活对转基因食品安全争论不休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要再继续争论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存在的合法性,而是要加强在转基因研发过程中的监管、检查与评价,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5 展望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新的尖端生物技术,在提高产量、减少农药使用、生产含有更多营养成分的健康食物方面存在巨大潜力。公众存在担忧情绪,主要是怕它被错误地利用。对于转基因技术的争论,归根结底是个科学问题,我们必须科学、理性的对待它。与任何食品一样,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需要慎重对待和严格管理,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也需要更多的跟踪研究。面对转基因食品,我们需要的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制度以及更好更快的转基因检测技术,从而为转基因食品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思考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127-01
自1983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创造出转基因烟草、马铃薯以来,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进展。二十一世纪被称为“生物技术世纪”。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将产生巨大影响,成为关系国家前途的关键技术。然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却一次次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各国不断完善相关立法,以预防和规制这一新兴的食品类型所引发的安全问题。文章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入手,论述一下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法律完善。
一、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概述
(一)转基因食品安全潜在性危害的主要表现
其一可能产生对抗生素的抗药性。生物之间复杂、和谐的相互关系可能会被转基因食品的基因突变而破坏,长时间的使用有可能打破人体抗体和药物治疗的平衡,导致抗药性对药物的严重影响。其二可能会导致不良的过敏反应。转基因技术可能对生物伦理和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可能会出现使用转基因食品而导致过敏现象的发生;其三可能含有未被发现的致毒物质。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认识不同国家观点相异,学界、技术界和政府也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
(二)转基因食品安全和一般食品安全相比所具有的自身特性
第一,危害潜伏周期很长。通常食品安全所产生的危害问题都比较直观,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威胁是潜在的,危害周期很长。第二,生态环境破坏性。一般食品安全问题仅仅是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但转基因食品可能导致生物伦理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对生物安全带来很大的破坏,并且危害结果很难恢复。第三,安全检测风险性。依照目前的科技发展,科学手段尚且没有发达到能够像对普通食品那样,准确检测出到底在何种标准度下才是安全的。第四,法律规制方式的综合性。由于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巨大危害,要通过民法、刑法、行政法和经济法等各种性质的法律责任来保障人们的安全。所以既要针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特征,又要更加注重风险预防,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控机制,确立严格合理的法律制度,提供系统全面的法律保障。
二、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法律完善
(一)尽快制定与《食品安全法》配套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条例
针对目前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效力层次低,立法体例混乱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经验,采取转基因食品安全专门立法与其他相关法律专门条款相结合的立法体例,作为规范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指引性法律。在当今转基因食品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将转基因食品的法律规定依附在农业转基因生物相关法律法规中,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应当在我国《食品安全法》的大框架和背景下,制定一部《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条例》,统一规定与转基因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问题。
(二)明确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主体
首先,细化《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监管主体,可以在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设立转基因食品安全委员会,并下设三个常设机构,由秘书处负责国际合作交流和日常事务处理,由评估中心对检测内容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由转基因食品安全小组指导协调各部门对转基因食品的综合监管。其次,建立公众参与制度,鼓励社会中间层和消费者的监督。对公众参与的预案参与、全过程参与及行为参与等机制进行立法,使得这些非政府性的监督能够合法有效地进行,最终形成中央监管与地方监管相结合,政府、社会中间层与消费者三位一体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三)完善转基因食品安全配套制度
首先,完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制度,明确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和安全评价标准。其次,完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扩大标识范围、明确标识标准和内容。最后,完善转基因食品召回制度,规定转基因食品召回分级和程序。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公选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4634(2015)04-0091-03
0 引言
自1995年1月第一例转基因食品在美国被批转商业化种植以来,转基因食品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截至2012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转基因品种已有87例,涉及大豆、棉花、玉米、小麦、油菜、哈密瓜、番茄、马铃薯等共17种植物[1,2]。世界范围内共有28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已达到1.7亿公顷,1996年~2011年转基因作物产值达到923亿美元,共计节约了4.73亿公斤化学杀虫剂的使用,约有1730万人口从事转基因作物的种植[3]。可以说,转基因作物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品种上都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我国也在不断加大对转基因研究领域的投入,2008年7月,我国正式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抓紧培育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4],截至目前,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但是,近年来由于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议不断升温,从而引发社会性的争议。笔者在2013年底进行的社会调查问卷表明,合肥市高校院所较为集中的蜀山区,不仅普通民众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存在误解,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高达75%,就连在校大学生甚至食品专业本科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也存在很大的误区。因而,从科普层面上加大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宣传,满足群众的知情权,保障民众的选择权,显得迫在眉睫,而从高校层面提高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认识,继而推动社会层面的科学认知,促进普通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知识的了解,以消除民众的疑虑甚至“妖魔化”的偏见,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有效方式。
笔者所在的食品学院并未开设专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本科课程,只在《食品生物技术》课程中介绍了转基因技术,在《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等选修课程中介绍了转基因食品检测的部分内容,因而并未系统和完善的形成一个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本专业同学尽管学习了相关课程,对于转基因食品还是缺乏系统的认识,缺乏对某些网络流言的辨别力,因此,尽快开设转基因食品安全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差异,有利于学生关注新技术、新问题、了解行业前沿,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公共事务与公众决策的意识,也有利于为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培养食品安全与生物技术、管理政策、文化和贸易等方面的人才。
1 公选课程面临的难点与突破
公选课作为无专业限制的公共选修课,与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共同构成专业的课程体系。开设公选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5]。
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转基因食品安全与检测技术方面的公选课,感兴趣的学生很多,对教师来说却面临很大的挑战。首先,公选课的学生专业背景相差太大,而本门课程需要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背景知识,又涉及基因组测序、蛋白组质谱、营养与毒理学检测等较为先进的检测技术,专业跨度大,涉及面广,部分概念较抽象,使得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生理解的反馈上面临较大的困难;其次,公选课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也无法安排实验课程,这样就难以采用实验等较为直接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增强理解;最后面临的问题是考核方式的选择,公选课的考试不是为了检测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是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实力,考虑到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接受和感知程度的不同、兴趣与关注点的差异,必须选择不同的考核方式才能较为准确的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6]。
本课程开设之初就针对以上困难进行了预测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主要从精心选择教学模块、积极改变教学方式以及采用不同的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该课程教学模式的革新,从而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2.1 教学模块的确定
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确保课程内容能够充分讲授完成并取得一定教学效果,在课程开设之初就对教材进行了精心选择,最后选定科学出版社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一书作为教材,同时确定了“转基因技术的诞生与发展”、“转基因食品营养与毒理学评价”、“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技术”四个模块作为课程主体,针对每个模块确定一个课题讨论的主题,如“三头六臂的转基因”、“有毒?还是无毒?这是一个问题”、“美洲的蝴蝶被毒死会在亚洲刮起一场风暴?”、“如何用高大上的技术来找茬?”。每次讲述一个新模块时先根据主题引入课堂谈论,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诱导他们各抒己见,但此时老师并不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在本模块课程学习结束后,再对主题进行重新归纳与总结。
2.2 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为了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采用了“翻转课堂”与“科普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是一种把技术用于课堂教学从而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教学模式。通常是通过在课外观看教师制作的视频来进行的[7]。在课程讲授初期,为了有意识地促使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推荐他们观看“孟山都眼中的世界”和“崔永元美国转基因调查报告”,然后在课堂上引出讨论主题,不论学生是“挺转”还是“反转”,都列出自己的观点和证据,随着课堂内容的深入,利用Flas+自录视频等多种形式演示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动态过程、PCR操作流程、Bt毒蛋白晶体对靶标害虫的毒杀机理、不同转基因植物花粉的传播方式等内容,让学生在课外轻松熟悉课程内容,较好的解决了公选课受众背景知识不均带来的认知困难。
同时,在公选课的授课过程中必须时时注意课程内容的科普化倾向,比如讲到转基因作物的毒理化评价流程或者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转基因作物进行筛查时,就要考虑到学生理解和接受程度的差异从而适当减少教材中的原理讲述,转而采用科普式表达方式,注意使用生活化的科学语言、简明的技术流程图与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同学的理解与记忆。在授课过程中,收集和参考了日本、美国等国家转基因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手册中的内容,以比较轻松的方式展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流程[8,9],达到消除疑惑、促进理解、加强认知、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
2.3 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的考核机制关系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调控,好的考核方法既可以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可以充分、真实、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认真程度及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和认知程度[10]。大多数国家的公选课程考核主要强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而非单纯的考核记忆[11]。对于本门课程而言,开设目的主要希望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科学性和安全性的正确认识,从社会认知层面加强学生对于转基因涉及的食品安全管理、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辨识,从科学技术层面加强学生对于生物技术新发展的认识,对新兴的分析、测试技术产生兴趣。因而,本课程针对文理科学生采用了不同的考核方式,对于文、法、经管类的学生以考核社会认知与思辨能力为主,课程论文占70%比重,在以下范围内自选:“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争议与我见”、“国内外转基因食品的应用现状与前景”、“我心中的理想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等;平时考察占30%,包括课堂出勤、课程提问与讨论的参与度。而对于理、工、农科的学生以考核科学性和创新性为主,课程论文为“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新型转基因食品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前景”等自选,占60%比重;平时考察占40%,包括课堂出勤和学生汇报,其中的学生汇报部分为学生自制类似“谣言粉碎机”的内容,至少列举一个与转基因食品相关的谣言,说明其在科学性上的硬伤,并假想自己会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新型转基因食品,这部分内容平时完成,老师上课时会挑选一部分出来和学生一起讨论,既可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认知程度,又可调节课程气氛,受到学生的良好评价。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转基因技术带来了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也将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一门学科[12],目前除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有专门针对本科生开设转基因食品安全及检测技术课程外,其他大专院校较少有针对本科生开设该类课程,这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专门技术人员的培养、相关方向的深入研究与发展都是不利的。甚至该类课程的教材选择、教学和实施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经验,需要不断进行教育与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摸索,这是从事该方面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机遇与挑战,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课程的教学与知识的推广普及,尚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杨长青,王凌健,毛颖波,陈晓亚.植物转基因技术的诞生和发展[J].生命科学,2011,23(2):140-150.
[2]黄昆仑,许文涛.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JamesC.GlobalStatusofCommercializedBiotech/GMcrops:2012[G].ISAAABrief,No.44,2012,ISAAA:Ithaca,NY.
[4]巩鹏涛,黄东杰,黄昭奋.中国转基因作物机遇与挑战[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28(2):209-215.
[5]刘勇兵,袁桅.高校公选课建设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4,(10):24-26.
[6]王颖,卢素改,周新健.高校公选课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8,22(2):132-135.
[7]耿冬艳.美国翻转教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学园,2014,(7):21-22.
[8]连丽霞,王永佳.美国与欧盟各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5):51-56.
[9]孙静.美欧日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对我国的重要启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6):658-661.
[10]杨少辉,王洁华,宋英今.多元化考核体系在高校公选课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10):141-143.
论文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预防
论文摘要 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了讨论,阐述了其对人类的直接影响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对转基因风险的预防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但是,转基因食品领域的安全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4位,排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之后,虽然我国已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进口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但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经常有法律法规较为先进而执行不力的现象,更何况在这方面的制度还做得远远不够。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有其特殊性,因为它较少引起急性中毒而带来轰动效应,而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局限于知识、财力、时间,不可能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只能依靠现行漏洞百出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捉襟见肘地应对出现的情况与问题。前些年关于转基因水稻的那场讨论,已暴露出某些学者和官员已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因此,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研究和控制,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人类的直接影响
转基因食物对人类本身将带来一系列直接或潜在的安全影响。
1.1没有经过长期的安全性研究
转基因食物从1993年出现到现在仅10多年,改变了人类食品的自然属性,未经过长期的安全性试验,没有人知道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我们知道许多认为安全的药物可能数年后才显示出隐患,食物的效应应更为长期。
1.2减少食物的营养价值或降低食物中重要成分
转基因食物的主要动机是满足某种商品价值,如更高的产量、更好看的外表,而食物的某种成分的改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如美国有报道,在具有抗除草剂基因的大豆中,异黄酮类激素等防癌成分减少了。
1.3引起人类过敏反应
转基因技术会在生物中产生不能预见的变态反应源。如把巴西胡桃的基因移植到黄豆上去,结果却使一些对胡桃过敏的人在吃黄豆时产生过敏反应。
1.4产生对人类不利的毒素副产品
转基因作物产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使原来的毒素水平提高,产生新的毒素或副产品。1999年Losey等试验发现,在一种植物马利筋叶片上撒有转基因Bt玉米花粉后,普罗克西普斑蝶食用叶片减少,长得慢,4d的幼虫的死亡率变为44%,而对照组(饲喂不撒Bt玉米花粉的叶片)死亡率为0%。转基因作物产生的杀虫剂毒素可由根部渗入周围,但尚不清楚会产生何种影响。
1.5产生抗菌素耐药性细菌
基因技术采用耐抗菌素(如抗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这就意味着农作物带有耐抗菌素的基因。英国的研究显示,转基因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进入到生物有机体,突变的基因如跨越种群和转移至细菌,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如出现无法治疗并广泛传播的、对生物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其后果不堪设想。
1.6 直接引起人类急性中毒
有些基因在治病同时可能引起某些人急性中毒效应。如《南方周末》2006年10月19日报道,美国一名病人在接受生物药品临床试验的过程中死亡,导致当时正在进行的12个基因治疗项目全面遭禁。后来其他的一些病人也因为新增的基因而患上癌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下令中止此类试验。
2对生态系统(包括环境)的影响
生态系统是各种动物、植物与环境的一种动态平衡系统,而转基因食品是人为对特定物种进行干预,改变其性状,因而也改变了该物种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引起一系列不可预料和复杂的变化。
2.1转基因技术本身的不足
虽然基因技术发展可以将DNA进行切割,将一异源基因引入另一生物,但不能完全准确地预见作用后产生的新的蛋白质的性状是否完全吻合我们的要求。
2.2物种多样性的破坏
基因技术加上商业营销将使某类作物如超级水稻为某一公司垄断供应种子,使原来多个品种减少为同一基因的单一品种,当真菌、病毒、虫害侵袭这种植物时,会发生严重的产量减产,也引起生态平衡的变化。
2.3基因的污染
转基因技术可能使某些基因流入自然界,引起难以预料的影响;基因化的生物、细菌、病毒等进入环境,保存或恢复是不可能的,其较化学或核污染严重,危害是不可逆转的。
2.4引进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种
转基因技术可能使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种出现,如超级杂草、超级昆虫等,可能对地壤、野生近缘种、普通作物、相邻的植物及环境造成破坏。
2.5环保的影响
有资料证明,基因化的农作物对除草剂具有抵抗力,实际耐用药量高于正常的3倍,农民知道其对除草剂有抵抗力,会直接或不直接地提高除草剂等化学药物的使用量。
2.6生态系统的破坏
转基因技术使某种物种的性状改变,如A昆虫以B植物为食物,我们认为改变B植物为转基因抗虫植物,提高了B植物产量,但A昆虫因缺乏食物使虫的密度大幅下降,引起以A昆虫为食物的天敌C生物的生存危机,进而引起整个生态平衡的破坏,将来可能暴发某种虫害大面积流行等。
3对转基因风险的预防
3.1严格控制境外转基因食品进入
对国外转基因食品进入我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审批,可以在WTO框架下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进行限制,这方面检验检疫系统应有较大作为空间。
3.2加强国内市场控制
虽然我国农业部已一系列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措施,但是我国国内市场的管理是较为混乱,如转基因水稻还未批准上市,但有众多报道转基因水稻已流入市场。因此,必须完善这方面的法规,严格执法,重罚甚至采用刑法严惩不法商人,当然这也依赖于整体执法环境的改善。
3.3加强转基因生物的检测技术研究
目前国内有众多机构对转基因生物的检测技术进行研究,但食物加工从原料到成品经过多个加工环节,要严格区分转基因成分存在较大困难,可采用以下检测方法:①检测转基因成分所独有的DNA序列。采用人工检测或仪器检测对碱基对进行测定,可精确确定转基因成分。②采用PCR技术进行检测。《国门时报》曾报道,检验检疫科学院采用“亲合吸附-PCE Hyb-ELISA”检测方法,能特异的检测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核酸系列,这2种核酸系列存在目前已知的绝大部分转基因成分中。③基因ID法进行检测。由John B. Fugan于2000年提出的新方法,或采用异酸胍盐抽提法以避免DNA的降解和污染。④农作物身份识别系统。美国ADM公司称他们建立了一套农作物身份识别系统,可以保证向国外供应农产品时,不含转基因作物。
3.4加强对转基因作物投入商业应用的安全性评价
为保障师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根据市局《转发关于迅速开展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我县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工作会议,作了周密部署,制定了2012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现将我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制定方案。我县把加强学校食堂春季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2012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从整治目标、整治时间、整治部位和内容、职责分工等方面进行了周密安排。
二、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对食堂持餐饮服务许可证情况、从业人员持健康证情况、食品采购索证及贮存情况、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食品加工食品安全设施设备及布局情况和餐饮用具清洗消毒及餐厨废弃物处置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同时,结合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病害猪肉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学校食堂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监督检查的同时,着重查处在餐饮加工过程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此次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13人次,车辆22辆次,检查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209家,下达《监督意见书》209份,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学校食堂责令整改,对使用过期食品的学校2家食堂进行了处罚。
三、严格食品安全监管,增强法律意识
一是严把餐饮服务许可准入关。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严把餐饮服务许可审查关,对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全面实施从严管理,对学校(托幼机构)食堂的食品安管理制度、卫生设施、加工环境、设施布局、工艺流程、人员健康、废弃物处理等进行全面的审查。严格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要求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体检合格证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二是加大日常监管力度,提高管理水平。以学校食堂作为监督重点,严厉查处违法行为,通过严格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增强学校食堂经营负责人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卫生安全意识,促使他们遵纪守法、规范经营,进一步规范了学校(托幼机构)食堂的食品安全秩序,保障了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
四、存在问题
对于学校(托幼机构)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我们始终作为监督工作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学校(托幼机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工作,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还有一些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托幼机构食堂设施简陋。食堂厨房面积小,缺乏必要的“三防”、消毒、保洁、冷藏设施等,主要负责人对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尚不够重视,舍不得在食堂投入必需的卫生设备,极易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二是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在检查中发现,部分学校食堂冷藏设备内生熟食品混放,加工用具生熟混用,食品加工不规范,个人卫生不良等,这些都是从业人员素质低的表现;三是大部分食堂未设置专门的留样冰箱(特别是乡镇托幼机构),食品未按要求留样(留样数量不够、未生熟留样);四是食品原料进购索证台帐建立不规范,未按要求索证登记。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餐监所已下达监督意见书要求学校(托幼机构)进行整改,县教育局针对此次检查和自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督促整改,落实整改责任领导、责任人和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对暂时难以整改到位的,加强管理,并制定整改计划,限期整改。同时,要求各学校(托幼机构)加大食堂卫生设施投入,加强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大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的卫生知识宣传。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通过努力,我县学校托(幼机构)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体形势良好,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为此,下一步工作中,我县将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积极探索托幼机构的监管模式,加大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力度,加大对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开展学生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同时,需要县食品安全委员会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协助配合,只有加强部门协调,同心协力,才能真正做好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才能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自1953年由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纪元。经过重组后的DNA,就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导入整合到新的宿主细胞的细胞核中,以达到改变目标生物遗传性状的目的,而整个导入新目标DNA从而创造新生物类型的科学技术,这就是转基因技术。
作为转基因技术的现代产物,转基因作物就是将现代生物技术运用在作物生产上,把优良目的基因导入作物细胞和组织,使新的基因在作物中进行表达以获得新食物的性状。将外源基因转入动物中,就得到转基因动物。而我们常说的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这些转基因农作物和转基因动物为原料,再经过食品或工业化的加工,这样生产出来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按照类别的不同,转基因食品可以被划分为: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通过对生物基因的改造,改变生物的某些形状,从而获得满足人类要求的食品,世界上第一种基因食品是1993年投入美国市场的转基因晚熟西红柿,目前,世界上的转基因食品有动物来源的肉、蛋、奶,有植物来源的面粉、米、油、饮料、各种蔬菜和水果,等等,还有许多微生物来源的食品,并且微生物来源的转基因食品发展非常迅速,不论是直接食用转基因食品还是食用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都是对转基因食品的食用”。
二、转基因食品的特性
随着近年来转基因作物的飞速发展,其共同的特性也日益呈现。其一,种类的持续增多,现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基因转移的植物已有两百多种,其中粮食作物类的有水稻、小麦、甘薯、马铃薯、玉米、高粱等,经济作物类的有棉花、油菜、大豆、亚麻、向日葵等,蔬菜类的有番茄、黄瓜、芥蓝、甘蓝、花椰菜、胡萝卜、前子、生菜、芹菜等;瓜果类的有苹果、核桃、番木瓜、甜瓜、草莓、香蕉等。其二,转基因作物逐渐走入商业化市场,自1994年到2003年这近十年间,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步伐明显加快,截止到2003年已有120多个品种实现商业化,而美国在1987年到1999年间批准了 4779项转基因农作物进行大田实验,我国在1987年到1999年间也审批了 26项转基因产品,在研究中的转基因产品共有五十余种,其中包括近百种目标基因。其三,转基因作物拥有的能增加收益的新性状逐渐增加,比较主要的新特性有:抗病毒性、抗虫性、抗除草剂性、抗旱与抗盐碱性,同时还有较为先进的生产药物、食品及可食性疫苗功能。其四,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上各项的研究实验中是更多地以理性的探究为核心精神,以科学审慎的态度研发与检测转基因作物产业。其五,转基因作物的新性状已能够在日常种植生产中得到高效的、稳定的表达,科学家逐步革新嵌合基因构建技术来改造转化载体以稳定基因整合,这样的改进可以更好的连理体外调控转基因表达技术体系。
三、转基因食品安全伦理的影响
转基因食品安全伦理问题的逐渐显现,引发了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疑虑和争论。大部分来自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的论方,认为社会大众不能对转基因食品掉以轻心。而赞成者则认为转基因食品可以放心使用。
反对方认为转基因食品改变了天然品种的结构,因此传统的检验与测试很难对转基因食品做出准确的评价;新的基因引入可能带入新的潜在毒性,出现长期的、累积的潜在效应,现今阶段很难被人们发现;转基因食品的全新性状在进入体内后,可能会改变人的免疫系统,造成隐形损伤;而将动物蛋白质基因转入农作物中,是否会侵犯素食者和者的权益。赞成者则认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隐患可以得到克服,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中加入外援基因及产物的安全性,接受外源基因植物意外性状评价就可以实现其有效的安全评价;在潜在毒性和营养物质改变方面,转基因食品从研发到上市要经过层层检验与跟踪监测,分阶段颁发批准证书,保障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而在滞后效应和长期效应的研究方面,并没有一起事例能证明转基因食品的潜在毒性。生物安全方面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转基因食品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不利影响。转基因食品在生态环境中构成的风险与威胁主要表现在其外源基因的生存竞争能力,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可能使本地区本来就纤弱的物种迅速消失,而转基因生物则成为“入侵生物”;外源基因的横向发展,可能会重组出新的菌株或病毒,这些新病毒通过土壤及水源进入整个生态大环境中;转基因作物中的抗虫及抗病性状也可能是虫害及病毒更难防止,提高其浓度或加速其更新换代,直至出现超级病毒。赞成者方面则认为转基因生物难以构成生物安全问题,因为转基因生物生命力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强大,几位著名英国科学家经过长达10年的反复试验后发现,一些抗除草剂或抗虫害的转基因植物在野生状态下并不比普通农作物生命力强,在实验中它们不但没有向周围地区扩张、蔓延,而且连在原范围内继续生存都有困难;而转基因作物的花粉传播能力有限,与不同原产地植物的杂交也难以发生,因此生物间的相互感染发生几率很小。转基因生物的新基因打破了自然界物种的界限、打破了自然界中的生存竞争关系,是自然环境体系朝着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甚至彻底失控;而大量“人造生物”的出现,会对脆弱的农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种植区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重组DNA通过土壤与水源进入环境生态系统后将会存活多年,在流入人体后会否引起其他危害,这些都是公众争论的焦点。但持不同意见的人则认为,加入一两个新基因不能等同于创造一个新物种;基因重组是所使用的DN段和酶都来自自然界,因此其创造的转基因产物也不能被看做是非自然的;在农作物中加入抗病抗虫基因可以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伦理问题只是公众在缺少科学证据下的疑虑,不能因此陷入无休止的争论。而事实上,全世界转基因食品的生产与销售一直在迅速上升,即使是曾抵制转基因农作物的印度和巴西也开始种植转基因农作物,而持怀疑态度的欧盟国家也开始扩大生产,渐渐接纳了转基因食品。
参考文献:
也有食品安全专家建议:特殊人群应少食慎食转基因食品。据新华社、央广等报道。
日前,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结果,农业部批准发放了巴斯夫农化有限公司申请的抗除草剂大豆CV127、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申请的抗虫大豆MON87701和抗虫耐除草剂大豆MON87701×MON89788三个可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据了解,抗除草剂大豆CV127已在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墨西哥、哥伦比亚、俄罗斯、南非、巴西、阿根廷等国家批准用于商业化种植或食用。抗虫大豆MON87701已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墨西哥等国家及欧盟批准用于商业化种植或食用。抗虫耐除草剂大豆MON87701×MON89788已在韩国、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等国家及欧盟批准用于商业化种植或食用。
农业部:大可不必谈“转”色变
针对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农业部曾于2011年12月底的《转基因明白纸》,称“通过安全评价并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目前,经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已先后批准了转基因棉花、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4种作物的进口安全证书。除批准了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用途仅限于加工原料。我国法律规定,进口用做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不得改变用途,即不得在国内种植。我国至今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种植。
在日常生活中,部分消费者会对使用转基因原料(如大豆等)制成的食用油存有疑虑,其实大可不必谈“转”色变。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转基因主要是存在于蛋白质中,各类油料无论是通过压榨还是浸出工艺制油,蛋白最后是分离到油料饼粕中,食用油脂通过精炼处理后基本不含有蛋白,油脂中是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的。”
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特殊人群要少食慎食转基因食品
著名环境化学专家、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目前中国视同转基因食品是无害的,“因为在现有的试验科学条件下,没有结论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一定有危害,但也不能证明一定无害,所以视同无害。”
董金狮指出,中国对转基因食品必须要求食品标签上明确标注,如果不标注就会构成违规。他表示,目前转基因食品在洋快餐中广泛使用,如番茄酱、玉米棒、薯条等。他建议,对转基因食品要慎重食用,比如,未成年儿童,育龄期的男女,孕妇等,尽量减少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风险。
世界各国对转基因食品态度不一
最新全球转基因作物年度报告表明,到目前为止,全球有59个国家或地区批准了两千余项转基因作物申请,这其中食品项目几乎占了一半,远超饲料等其他用途。
美国国内销售的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已超过5000种,许多品牌的面包、薯片、蛋糕、番茄酱、鲜食木瓜、酸奶、奶酪等或多或少都含有转基因成分。在美国,转基因食品必须经过食品药物管理局和美国农业部的批准。很多国家会对转基因食品贴上标签,标明这是转基因食物,不过在美国,这方面没有做强制的要求,他们认为默认经过批准的就是安全的,对贴标签是以自愿为主的指导方针。
关键词:监测技术食品安全
1.食品安全离不开检测技术
检测监测技术是减少食源性疾病的有力保证,食品安全技术的运用首先体现在检测技术上,检测正是保障食品安全最为有效的手段。在食品的不安源无法检验出来的情况下,安全是无法保证的。如果没有检测技术,首先是无法得知食品是否有不安全因素;其次是无法得知这种不安因素是什么程度,这就可能导致人们长期食用确对危害一无所知。因此,要想解决食品的安全问题,也就是要减少食源性疾病的问题,而我们要知道疾病是和食物中的哪种因素有关,少了检测技术是不可想象的。由上述论述可以看出,衡量食品是否安全必须依赖于检测技术和科学技术等手段,可以说食品安全是不能离开检测技术而空谈的。
2. 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作为食品安全监测技术支撑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已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一些新的检测技术和改进后的检测技术已不断被推出,以便适应新的国际形势下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药残留检测的相关技术
主要检测试剂,对农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的关键试剂-乙酰胆碱酯酶主要来自国外进口,价值昂贵。山东京蓬生物药业公司研制开发的乙酰胆碱酯酶是以从家蝇头部中分离出来的高敏感度的分子型作为酶源,经过生物提取纯化而成。在此基础上开发研制的快速检测试纸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快速而准确,检测敏感度达0.01mg/kg~ 5mg/kg,准确率达90%,比国内外采用动物血清作酶源的检测专一性和灵敏度明显提高。此试纸常温保存时间从数小时延长到15d:可以在10min~15min内快速检测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是否超标:可以使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中农药检测时间缩短30%~50%。目前,市场上进口的农药残留检测试剂主要是ELISA检测试剂盒,像美国恩活劳格公司生产的检测试剂。
2.2 氯霉素的检测方法
测定氯霉素可以用生化方法,但这些方法的灵敏度偏低0.5ug/g~ 1ug/g,在多数情况下主要采用GC和HPLC及色质联用的方法,也有薄层色谱法的报道,但过程繁琐,显色复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最近通报了美方现行的氯霉素检测方法:用CHARM-II方法筛选,用LC-MS方法进行确认,检测限量由原来的5ug/kg降为现在1ug/kg,再降为0.3ug/kg,且FDA正在研究应用更敏感的方法,可使检测限达到0.1ug/kg。据悉,美国近期已从中国进口的数批水产品虾中检出氯霉素,有关生产加工单位已被FDA列入自动扣留名单,并将增加对中国进口虾的抽样比例。国内正在加紧对氯霉素快速检测的研究开发。如湖南长沙的福科特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已经在出售氯霉素免疫检测试剂盒。
2.3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
转基因原料和食品的检测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检验,第一步是对受检产品进行鉴定,以区别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筛选出在遗传分化过程中已失去转基因特性的产品;第二步是对受检产品中导入的基因重组体构成的变异情况进行检测,以确定其表达的忠实性及外源基因对受体生物原基因组表达的影响。当前,国际社会对转基因食品检测采用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两条。
(1)检测外源DNA。主要是以核酸为基础的PCR检测方法,通过PCR技术和核酸探针的杂交检测技术,来准确快速地检测外源基因。由于PCR具有敏感性高的特点,且食品加工过程中核酸变性程度不及蛋白质,因此,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定量检测仍基于PCR。主要包括半定量PCR法、定量竞争PCR法、实时定量PCR法、以及PCR-ELISA法等。半定量PCR和定量竞争PCR法都是终点检测方法,前者是由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来判定待测样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含量。欧洲12家实验室验证了Huber等建立的定量竞争PCR法,表明可检测0.5%的RRS(Rundup Ready Soybean,抗草甘膦大豆),另有实验表明以200ng DNA为模板时,定量竞争PCR可检出仅含0.1%转基因成分的样品。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由美国AppliedBiosystems公司于1995年研究出来,该技术目前成为转基因食品定量检测中的主要检测技术。Hagen等的研究表明,荧光定量PCR法可检测除脂肪、油类、调味品外,包括豆腐等在内的豆制品中转基因成份的含量。复式及多重PCR是常规PCR方法的改进,是针对多个靶位点进行同时检测,所以其检测效果较之普通PCR更为可靠,同时也能降低检测成本,采用该方法仍可以对含量仅为0.15%转基因大豆进行可靠的鉴定。PCR-ELISA法是一种将PCR的高效性、高灵敏度与ELISA的高准确度相结合的方法,它是以地高辛标记的特异性探针诱捕PCR产物在合适条件下杂交,再用碱性磷酸酯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进行ELISA反应,既适合于快速的定性筛选又可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结果通过酶标仪直接输出,无人为误差,可靠性强动化程度高,易于操作。方法灵敏度高达0.1%,足以达到欧盟的要求(转基因检测阈值为1%),利用PCR-ELISA对转基因大豆的检测灵敏度比欧盟推荐PCR方法提高5~ 10倍。
(2)检测外源蛋白质。此方法灵敏度高,易于处理操作,但只适用于原料性食品,难于应用于加工品,因为外源基因表达的蛋白会因加工而失活、分解或消失,增加了检测的不确定性和较差的重复性,同时也提高了假阴性率。目前,美国FDA已研究出用双夹心ELISA法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玉米成分。
蛋白质印迹法普遍用于分离、检测特异的目的蛋白质,灵敏度为1ng~5ng。VanDuijn等人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RS中的CP4合成酶,检测限在0.5%~1%,经验证这种方法可应用于转基因大豆原材料和大豆蛋白质产品的检测。
试纸条法的原理与ELISA法相似,操作相对简单,且不需要特殊实验设备,适用于现场检验或初筛。快速检测试剂盒法也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但在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方面因较少的称取样量,可能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