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量比的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R28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b)-097-01
莲必治注射液是从穿心莲叶中提取分离所得的穿心莲内酯与亚硫酸氢钠发生加成反应,制得的水溶性磺酸盐的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之功效,本品适用于临床对菌痢、腮腺炎、喉炎、扁桃体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疾患,具有良好的疗效[1]。
1抗菌消炎作用
胡敏涛[2]采用莲必治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38例,以环丙沙星作对照,结果表明,莲必治与环丙沙星连用,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优于单用环丙沙星组(75%),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陈仁杰等[3]选用以明显咽痛、发热、咽部及扁桃体黏膜充血、肿胀为主症的急性扁桃体炎患者1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莲必治治疗组100例,青霉素治疗组40例。结果表明:①莲必治注射液和青霉素均可作为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首选药物。②对急性渗出型扁桃体炎莲必治注射液的疗效优于青霉素;对急性化脓型扁桃体炎的疗效,青霉素优于莲必治注射液。
瞿秋兰等[4]用莲必治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肺炎80例。以喜炎平做对照,结果显示,莲必治在缓解喘息、退热、减轻咳嗽及音方面疗效优于喜炎平( P
刘新发等[5]用莲必治注射液与头孢噻肟钠合用治疗肺炎40 例, 并设对照组40 例,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2.5%; 对照组总有效率82. 5%,有显著性差异。
2 解热作用
张玉红等[6]采用莲必治注射液治疗以发热为主症的呼吸道感染110例,取得显著疗效,无论治愈率还是总有效率均优于头孢唑啉加病毒唑对照组,对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有良好的退热作用。毕美芬[7]对联合应用莲必治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进行临床观察。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常规治疗和联合应用莲必治治疗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各半,主要观察退热天数、扁桃体及咽喉充血消散时间及肾功能指标、尿常规等。结果表明,平均退热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3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徐立春等[8]对10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莲必治注射液临床治疗,并作系列免疫功能检测及生存质量的观察。结果表明:①莲必治注射液综合治疗肿瘤,能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综合生活质量指标评分,莲必治注射液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彭光勇等[9]采用生物活性法和ELISA法检测用有效成分为穿心莲内酯的莲必治注射液处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上清中的IFN-α,IFN-γ, TNF-α,IL- 8含量;用单核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来研究其促吞噬功能及用LDH 释放法检测其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莲必治注射液是一种具有调节机体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免疫刺激剂,通过对NK,Mф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4 不良反应
蔡卫平、杨怡莎等[10,11]报道莲必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0例, 其中10 例进行了肾穿刺活检,证实为急性间质性肾炎。根据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多数系与用药有关[12],虽有10 例用过氨基糖苷类药,但另10 例未用过明确的肾损药,而20 例均用过“莲必治”。故认为病人可能对莲必治有过敏,而并非莲必治有肾毒性。另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单独用莲必治致急性肾衰的病例,均为合用时发生,合用药包括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林可霉素、扑热息痛及氨苄青霉素等药物,分析氨基糖苷类合用可能加重肾伤害,而与上述其他药合用可能容易导致过敏。顾正平[13]报道了1 例穿心莲内酯注射液致急性肝肾功能损害。金小福等[14]报道了6 例莲必治与氨基苷类抗生素联用所致急性肾衰竭(ARF),观察单用莲必治注射液未发生ARF,单用氨基苷类抗生素仅发生1 例ARF (0.46%),而两药联用则发生6 例ARF(3.92%) ,两药联用ARF 发生率明显提高,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赵金文等[15]对9 例中药莲必治治疗相关的ARF 患者、7 例非莲必治药物过敏引起的ARF 患者和3 例氨基糖苷类致ARF 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中药莲必治注射液有一定肾毒性作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了莲必治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单独或联合使用莲必治注射液均有病例报告, 其中联合用药情况占多数。莲必治注射液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的特点为: 发病时间短,多在用药1 次后即出现;主要症状为腰酸、腰痛;部分患者尿量正常;均有肌酐、尿素氮的升高;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孟正木. 穿心莲内酯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的结构研究[J].药学学报,1981, 16(8):571-574.
[2]胡敏涛. 莲必治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3(12):2250-2251.
[3]陈仁杰,鲍红琴,卫爱民,等. 莲必治注射液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4):208.
[4]瞿秋兰,柳辉高. 莲必治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 (22):3067.
[5]刘新发,郭洁,郭立芳,等.莲必治配合头孢噻肟钠治疗肺炎40 例[J]. 陕西中医,2006,27(12):1461.
[6]张玉红,朱淑梅, 涂凡.莲必治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110例[J].中医研究,2001,14(3):47.
[7]毕美芬. 联合应用莲必治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150 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5):465-466.
[8]徐立春,陈志琳,孙振华,等. 莲必治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J].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0,4(4):277-279.
[9]彭光勇,周峰,丁如宁,等. 莲必治注射液(穿心莲内酯)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2002,27(2):147-150.
[10]蔡卫平, 周红霞,朱蕴秋,等. 莲必治致急性间质性肾炎10 例报告[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 ,23(3) :297.
[11]杨怡莎,朱蕴秋. 莲必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0 例的治疗[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 ,23(11) :1251.
[12]刘玉春,刘平,王海燕. 肾脏病学[M] .第2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86 -791.
[13]顾正平.穿心莲内酯注射液致急性肝肾功能损害1例[J]. 医药导报,2004,23(7) :495.
[14]金小福,阮吉. 莲必治与氨基苷类抗生素联用易致急性肾衰竭(附6 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 ,3 (12) :718.
关键词:连续箱梁、挂篮、悬臂施工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level enhancement, cantilever construction process from the 50 s since the invention, is widely used in large span, the hard in bridg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ide highway first T2 music label jade large bridge cantilever construction well used hanging basket of type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combining the working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continuous box girder bridge hanging basket cantilever construction of cast-in-situ produces in the process of deflection cast-in-situ factors, construction and testing, the assembled hanging basket and preloading.
Keywords: continuous box, hanging basket, cantilever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U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坪石至樟市段T2合同段玉井特大桥(50+3×90+50)米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箱梁断面采用单箱单室,根部梁高5.7m,跨中高2.6m,顶板厚28cm,底板厚从跨中至根部由32cm变化为60cm,腹板从跨中至根部分两段采用45cm、75cm两种厚度,箱梁高度和底板厚度均按2次抛物线变化。箱梁顶板横向宽度16.5m,梁底宽8.0m,翼缘悬臂长4.25m。箱梁0号节段长12m,每个悬浇“T”纵向对称划分为10个节段,梁段数及梁段长从根部至跨中分别为4×3.5m、6×4.0m,节段悬浇总长38m,悬浇最重节段为1#块,共计混凝土60.48m3,重约为1667KN。箱梁悬臂浇筑采用三角挂篮施工。
表1-1 箱梁截面尺寸及混凝土数量表
2、挂篮悬臂施工法的选择
本桥跨越京珠高速、地方坪乳公路及省道,根据桥址的工程地质情况、桥墩高度最高为78m,梁体本身变化情况、工程建设施工期的需求,本桥高墩施工上部构造选择挂篮悬臂施工工艺。
3、挂篮设计及施工
3.1、挂篮总体构造
挂篮主要由主桁承重系统、行走及后锚系统、底篮及悬吊系统、模板系统四大部分组成。挂篮总体构造如下图3-1-1所示,具体结构详见挂篮图纸。
图3-1-1 挂篮总体构造图
主桁承重系统:由两片主桁计前吊横梁组成,主桁架为三角形,前横梁为型钢组焊结构;
行走及后锚系统:分为主桁架行走系统、外模行走系统、内模行走系统及后锚系统,主桁架行走系统由行走轨道、前支腿、后支腿组成;外模行走系统由外模行走梁、外模行走吊耳等组成;内模行走系统由内模行走梁、内模行走吊耳等组成;后锚系统由后锚支座、后横梁、扁担梁及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等组成;
底篮及悬吊系统:挂篮底篮由前下横梁、后下横梁、纵梁和底模组成,底篮纵梁为型钢结构,底模采用大块钢模;悬吊系统由前吊系统、后吊系统组成,前吊系统通过4跟吊带锚固于前吊横梁上,后吊系统通过两根吊带及两根吊杆锚固于已浇筑梁段上;
模板系统:挂篮外模及底模采用大块钢模板,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模板总体布置如下图3-1-2所示。
图3-1-2 挂篮模板系统
3.2、挂篮拼装
3.2.1挂篮拼装注意事项
1)、挂篮拼装应按照上述顺序逐部操作,作业前应对吊装机械及机具进行安全检查,在操作过程中地上、空中应有专人进行指挥及指导。
2)、挂篮的拼装是高空作业,每道工序务必经过认真的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严禁在挂篮结构上任意进行焊接、切割。
4)、在挂篮结构上增加的吊耳等其它结构必须保证焊接及连接质量。
5)、吊杆及吊带严禁引弧、通电,应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
6)、定期检查起重钢丝绳是否有破损,吊物是否绑扎牢固。
7)、严禁超载、操作平台上作业人员不得超过4人,堆载不得超过100kg。
3.3挂篮试压 。
为了消除挂篮结构的塑性变形,挂篮在上桥前先在加工厂试拼,采用等代浇筑重量对其进行主桁架对称试压,分级加载最大重量为施工最大梁重的 1.3 倍;然后分级,在加载过程中用精密测量仪器观测竖向变形,再根据实测值推算各梁段挂篮的竖向变形,为施工预拱度设定及混凝土浇筑中挂篮的调整提供参考数据。过程控制中要求紧固挂篮,挂篮就位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对于前后横梁每根吊杆连接处随时检查螺栓有无松动,有松动的地方必须及时扭紧,做到每一节点都连接紧密、 牢固方可进行浇筑。
3.4、挂篮行走
挂篮行走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设置预埋件,浇筑混凝土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在未浇筑节段设计位置预留后吊短吊杆及内外模行走梁吊耳吊带孔,后锚点位置预埋精轧螺纹钢筋,并预埋行走反力座预埋件,具体预埋点位置及预埋件构造见详图。
2)、接长行走轨道 已浇筑梁段达到设计强度并张拉完纵向预应力束后,开始接长并锚固行走轨道梁。安装轨道前先将箱梁顶面清理干净,清除梁段顶面腹板部位竖向预应力筋上的杂物,然后测量放样,铺放滑道,调整轨道位置使其平滑顺直。调整好位置后将轨道用锚杆、连接器、锚具锚固在箱梁腹板外侧竖向预应力筋上,锚固过程中,要将锚杆与竖向预应力筋旋入连接器长度相同并不少于6倍螺距。
、挂篮行走
挂篮行走采用液压千斤顶及精轧螺纹钢筋进行,行走前标记牵引精轧螺纹钢筋,10cm做一个标记,保证挂篮左右侧行走同步。主桁架通过桁架前后支点落于行走轨道上滑动行走,行走前在主桁架前后支点滑板处涂油以减少行走时摩擦力,内外模板及底篮利用内外走行导梁行走,行走导梁前端通过吊带固定与前上横梁上,后端通过两个行走吊耳固定,行走吊耳上设置滚轮,前后两个吊耳交替转换行走,行走步骤如下:
①、放松前后吊耳吊带,使挂篮模板整体脱离箱梁混凝土面;
②、挂篮往前行走2m;
③、放松前吊耳,走行梁落于后吊耳上;
④、将前吊耳前移2m位置锚固,放松并拆除后吊耳吊带,走行梁落于前吊耳上;
⑤、将后吊耳前移2m并固定;
⑥、挂篮前移2m。
3.5、混凝土施工工艺
3.5.1、混凝土配合比
箱梁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50,属高标号混凝土,为保证混凝土质量,需采取以下措施严格控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1)、混凝土所用砂、石、水泥、水及添加剂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添加剂等需出具出厂合格证书;
2)、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14cm之间,并具有良好的泵送性、和易性。
3)、箱梁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应考虑水化热温度的控制,应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化热,用掺加粉煤灰(通过试验决定)、外加剂(如缓凝剂、减水剂)等方法,减少水泥用量,减小浇筑分层厚度,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3.5.2、混凝土浇筑
1)、浇筑前,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误后进行浇筑;
2)、浇筑混凝土时箱梁N#块及N'#块应对称进行,两端重量差不得超过5方,同时同一挂篮箱梁左右两侧需对称浇筑,保证挂篮横向稳定性,同时为防止箱梁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应由端部向根部浇筑;
3)、浇筑前应彻底清除模板垃圾并用水冲洗,特别是模板后端与已浇筑梁段梁底接触面初细小碎屑,同时对挂篮后吊施加预拉力,保证箱梁浇筑过程中模板后端不会脱离已浇梁段混凝土面,保证接缝质量;
4)、箱梁结构复杂,预埋件、钢筋、预应力孔道、锚具交错,混凝土振捣需采用Φ50及Φ30两种型号振动棒,钢筋密集处采用小振动棒,钢筋稀疏处使用大振动棒,锚具附近混凝土需特别振捣密实;
4、施工线型控制
4.1、挠度控制
在箱梁浇筑前要布设测量监控控制网,控制网的布设,应遵照变形观 测能反映结构的实际变形为原则 .我们考虑在每墩顶 0 号块的中心位置 安装 1 个工作基点,工作基点要与附近的导线点形成控制网,并且要定期 进行复核,以保证工作基点的误差在合格范围内,通过我们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施工程序 ,加大监控力度,使得张皮沟大 桥左幅的合拢误差都控制在合格范围内 。
结语
在桥梁悬臂施工中, 确保桥梁成桥的线形状态符合桥梁设计线形的要求, 是保证桥梁处于合理的受力状态、桥梁运营的安全以及桥梁外观线形优美的关键, 这也是难点所在。因此, 就是要对结构的各施工阶段的结构变形和受理状态进行合理的计算分析, 为施工预拱度的准确预报作理论依据。而且随着悬臂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完善,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加上电子计算机辅助进行桥梁结构内力分析计算及施工控制,使悬臂施工法成为现代大跨径桥梁建造的主要施工方法,这也推动了桥梁进一步向高强、轻型、大跨径方向发展 .
参考文献:
[1] 徐君兰. 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 [M ]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
[2] 汪剑, 方志.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研究[ J ] . 湖南大学学报, 2003 ,
【关键词】风险;度量方法;比较;应用
1.早期的风险度量方法
Halley(1693)为度量死亡风险而建立的“科学”生命表格,可能是最早的可追溯到的风险方法。按照Karlborch(1969)的文献记载,英国保险精算师Tetents(1789)第一个提出按照均值给风险进行排序的思想。1896年,伊文·费歇尔提出了著名的定量化期限结构理论,它在证券市场中被广泛用作利率相关证券的定价依据。Fisher(1906)最早阐述了更关心低于某个特定收益的下侧风险的思想,其对风险的定义为“收益率降到低于利率水平线的可能性”。这些早期论断在内容上不成体系,对风险的度量大都停留在定性的基础上,极具主观性,可以看作是风险度量理论的早期萌芽。
2.敏感度分析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度量方法
它可以迅速而有效地揭示投资组合价值是如何受到市场因素变化影响的。敏感度分析是指:如果市场风险因素之一(f)发生了细微变化,那么预期的投资组合的价值(V)的变化有多大。所谓市场风险因素是指存在于市场中的一些变数,所以金融工具的价值都可以从这些变数中推导出来。主要的市场风险因素包括利率、信贷信差、股票价格、汇率、隐含波动率、流通产品价格(如黄金和石油)等。除了这些因素的即期价格之外,还包括它们的远期价格。考虑敏感度有三种等价的可相互替代的方法:相关性变化、一阶导数以及最佳线性估计。
3.方差法
(1)Markowitz(1952)首次将统计学的期望和方差概念引入资产组合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用收益率的方差度量证券投资的风险,通过风险定量化促进数量化投资的发展。由于方差具有良好的统计特性(尤其是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因此用其度量风险简便易行、适应性强,在投资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使得以均值一方差分析为基础的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成为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但是用方差(或标准差)度量风险有如下缺陷:①方法的假设比较严格,如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但是Fama等人对美国证券市场投资收益率分布状况的研究以及布科斯特伯、克拉克对含期权的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分布的研究,基本上都否定了正态分布假设。在某些情况下方差甚至不存在。②方差是用来衡量收益率对期望收益率的偏离程度,并且将正负收益偏差都视为风险,这与投资者的真实心理感受不一致。通常期望收益率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没有实际意义,他们认为风险是未达到某个特定的收益率指标的程度,而不是期望收益率的偏离程度;同时他们更关心资产未来价值低于预期值的可能性,即强调丧失期待的收益或蒙受损失的一面。因此,方差度量风险有悖于投资者对风险的客观感受。
(2)罗伊(1952)提出了“安全第一法则”,建议利用投资价值低于某个预定的风险水平的概率水平去调整投资风险。罗伊提出的收益一方差比率和“安全第一法则”对投资绩效评估理论和下侧风险度量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下侧风险是指,给定一个收益率,只有小于的收益率才能被作为风险度量的计算引子。其主要计算方法有两种:①下半方差法和下偏矩法。Markowitz(1959)提出了两种思路来度量下半方差:利用期望收益率来计算下半方差;②利用目标收益率计算下半方差。他认为下半方差方法克服了方差方法的缺陷,反映了风险的特征,是理论上最完美的风险计量方法实际上,虽然它说明了证券收益偏离的方向,但不具备良好的统计特性,没有反映证券组合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随着风险理论研究的逐渐发展,以及人们对风险本质认识的日益深入,人们发现,用方差方法来度量金融市场风险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第一,方差方法将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定义为风险,并用方差或标准差来度量这种不确定性或波动性。这一定义已经偏离了风险的原始含义,这种方法也不能准确地度量真实风险的大小。这是因为,风险的原始含义是潜在损失,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虽然与风险有关,但这种不确定或波动却未必一定会造成投资损失,只有收益率的向下波动才有可能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收益率的向上波动只会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而方差方法却没有严格区分收益率波动方向的这种差异。相反,它以期望值作为判断收益率变动的标准,将收益率对其期望值的正负偏差都视为风险,把样本值相对于期望的所有波动,不管是向上的波动偏差还是向下的波动偏差,都计算为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风险的原始含义,无法反映风险的经济性质,有违于投资者对风险的真实心理感受,无法准确地度量真实风险的大小。用它来指导人们按照风险最小的原则进行投资决策,有可能使投资者在有效地规避风险的同时,也与超额收益擦肩而过,丧失获得更多收益的机会。
第二,方差方法假设比较严格,要求资产收益率及其联合分布是正态的,这与实际出入较大,往往难以满足。根据统计学原理,随机变量的特性由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决定,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由资产收益率的概率分布决定。在正态分布的假设条件下,只要期望收益率水平和方差确定了,资产收益率的概率分布便随之确定了。而资产收益率的概率分布一经确定,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状况也就随之确定。然而,在现实中,资产收益率正态分布的假设一般不成立,通常是偏斜的,具有明显的偏度与峰度。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收益率的期望值和方差都已固定,也可能有无数种收益率分布状态与之对应。显然,相对于这些不同的收益率分布,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大小是各不同的。可见,在资产收益率正态分布假设不成立的情况下,方差并不能决定资产收益率的概率分布,也不能决定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状况。
第三,方差方法的计算任务比较繁重。在资产组合内的资产种类很多的情况下,需要计算很大的方差和协方差矩阵,例如当资产组合内有n种资产时,需要计算n个方差、n个期望收益、n(n-1)/2个协方差系数,计算过于复杂,费时费力。这有可能使采用方差方法指导投资实践时失去时效性。另外,在方差计算过程中,由于平方的作用,使得小的偏差对方差值的影响变得微乎其微,只有较大的偏差才对方差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会极大地夸大偏差在风险计算中的作用,而缩小小偏差在风险计算中的作用,并会使投资者忽视小的亏损的累积对最终收益率的强大侵蚀作用。此外,在方差计算过程中,由于平方的作用,当收益率出现相同幅度的正负波动时,方差值的变动结果相同,然而这种变动对投资者来说,其风险显然是不同的。
4.风险价值(VaR)
指在市场正常的波动情形下,对金融工具可能损失的一种统计测度。更为确切的是指,在一定概率水平(置信度)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价值在未来特定时期内的最大可能损失。用公式表示为:
Prob(Ρ其中Prob表示:资产价值损失小于可能损失上限的概率。
Ρ表示:某一金融资产在一定持有期t的价值损失额。
VAR表示:给定置信水平α下的在险价值,即可能的损失上限。
α为:给定的置信水平。
VAR从统计的意义上讲,本身是个数字,是指面临“正常”的市场波动时“处于风险状态的价值”。即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和一定的持有期限内,预期的最大损失量(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相对值)。例如,某一投资公司持有的证券组合在未来24小时内,置信度为95%,在证券市场正常波动的情况下,VaR值为800万元。其含义是指,该公司的证券组合在一天内(24小时),由于市场价格变化而带来的最大损失超过800万元的概率为5%,平均20个交易日才可能出现一次这种情况。或者说有95%的把握判断该投资公司在下一个交易日内的损失在800万元以内。5%的机率反映了金融资产管理者的风险厌恶程度,可根据不同的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程度和承受能力来确定。
VaR模型计算方法:
历史模拟法(historical simulation method)
方差——协方差法
蒙特卡罗模拟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
VaR方法的优点是:第一,提供了不同于方差方法及下侧方法的新的风险度量方式。它根据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来刻画和度量风险,给出了在一定置信水平和特定时间内的最大损失,将潜在损失数量与损失发生的概率综合起来考虑,比较恰当地反映了风险的损失程度和可能性大小,刻画了风险的二维属性,因此比较确切,是具有良好统计特性的风险度量指标。第二,从VaR概念的内涵可以看出,它也是一种建立在下侧风险度量思想基础上的风险衡量方法。它侧重于对影响投资绩效的不利收益率的度量,因此与方差方法对比,更适合于对收益率服从一般分布情况下的风险的计量及管理,更接近于投资者对风险的真实心理感受。
第三,VaR方法可以把全部资产组合的风险概括为一个简单的数字,并以货币计量单位来表示风险管理的核心—潜在亏损的大小。运用这种方法,可测量由不同金融资产构成的复杂资产组合及不同业务部门的总体市场风险,为管理者比较不同资产组合及业务部门的风险大小,并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风险综合管理,提供了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所以它富有吸引力,并被迅速推广。
其缺点表现在:第一,VaR只是对市场处于正常变动情况下市场风险的度量,若发生极端情况,使用这种方法就不太合适;它只是指出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和一定置信水平下,金融资产价值发生的最大损失,而没有考虑和指出在指定概率水平内,当实际发生的损失超过VaR时,情况又会如何?虽然实际发生的损失超过VaR的概率较小,但这种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则会造成巨大损失,可能导致金融灾难。第二,VaR的计算有时非常复杂,需要采用分析法、历史法或蒙特卡罗模拟法等方法来推断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率的概率分布情况,而利用这些方法如利用资产组合收益率的历史波动信息来推断未来分布情形,则有可能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随着人们对有关风险问题研究的日益深入,风险度量理论得到了很大发展,风险度量方法取得了很大进展,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不断改进的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现有各种风险度量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不仅使它们在风险管理的实践中很难满足实际需要,而且使得建立在这些风险度量方法基础上的资产组合理论、资产定价理论以及期货期权定价理论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风险度量理论研究任重道远,继续推动风险度量方法向前发展,仍然是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苏经纬.现行金融市场风险度量方法评析[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06).
[2]王燕,杨文瀚.金融风险度量方法的研究进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08).
[3]彭寿康.风险度量的经济学理性与风险度量方法比较[J].经济学家,2009(07).
【关键词】桥梁工程;BIM技术;应用分析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智能工作方式,它能够创造、发掘和保存建筑设计、施工、运营全流程中的各项数据,从而大幅度提升决策效率和生产力,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预计未来两年内,中国BIM 应用率较高的施工企业数量将会有108%的增长,它将广泛应用与建筑设计和道桥建设领域。由于 BIM 技术所具有的强大优势,使其在建设领域中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应用越来越广泛,给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1. 桥梁工程中应用BIM技术的优势
1.1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BIM 技术所提供的协同设计、参数化设计功能,有助于优化桥梁结构设计,可以避免施工环节多次返工,既节省时间和成本,又能保证施工效率。新型生产方式的兴起,如构件的模块化、预制化程度大大提高,BIM 数据信息模型代替传统图纸移交给施工单位等。
1.2使方案评审更加直观,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基于BIM 的桥梁工程,可以让业主在方案选择评审阶段更加直观地看到工程完工后的效果及相关数据分析。基于BIM 模型的工料计算相比基于2D 图纸的预算更加准确、而且更多的工作由计算机完成,且节省了大量时间。
1.3有助于桥梁工程的创新性与先进性
作为当今建筑业最具前瞻性的技术之一,BIM 技术用可视的数字模型串联起设计、建造和运营全过程。BIM 所提供的信息共享交互平台能使早期参与方案设计的各个协作方进行互相经验探讨、信息协调,实现项目创新性与先进性。
1.4方便工程及相关设备管理与维护
BIM 竣工模型传递到工程运营管理单位,能为其日常的常规运营管理、安全管理、养护维修等工作带来便利。先进的工程进度管理与质量控制,业主可利用BIM 技术所输出的可视化效果、监视工程进度,校验工程完成的质量。
2. BIM技术在桥梁施工阶段的实际应用
2.1数字信息化施工
钢构桥梁所用的部分构件可以异地加工,然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运用数字信息化手段可以预制桥梁结构,然后通过工厂化的生产制造手段防控施工中的各种不利因素,以确保构件质量达标,同时进一步桥体施工周期,提高效益。
2.2施工模拟
基于BIM 技术的4D 桥梁施工模拟技术可以在项目建造过程中编制科学的施工组织计划,同时严格把控施工进度,合理布置场地并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以点带面,全面把控整座桥体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以期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施工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3进度管理
传统的进度控制方法是基于二维 CAD,存在着设计项目形象性差、网络计划抽象、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不合理、参与者沟通和衔接不畅等问题,往往导致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与进度计划出现很大偏差。BIM 3D 虚拟可视化技术对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仿真建模,建立4D 信息模型的施工冲突分析与管理系统,实时管控施工人员、材料、机械等各项资源的进场时间,避免出现返工、拖延进度现象。通过建筑模型,直观展现建设项目的进度计划并与实际完成情况对比分析,了解实际施工与进度计划的偏差,合理纠偏并调整进度计划。BIM 4D模型使管理者对变更方案带来的工程量及进度影响一目了然,是进度调整的有力工具。
2.4安全数据信息管理
基于BIM 技术的桥梁安全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搭载管理施工中的关键数据,并利用集成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使各单位全面掌握桥梁施工的安全信息,以便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组织方案,防止因安全信息数据管理滞后而埋下安全隐患,甚至引发施工安全事故。应用BIM 技术对施工现场布局和安全规划进行可视化模拟,可以有效地规避运动中的机具设备与人员的工作空间冲突。应用 BIM 技术还可以对施工过程自动安全检查,评估各施工区域坠落的风险,在开工前就可以制定安全施工计划,何时、何地、采取何种方式来防止建筑安全事故,还可以对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疏散进行模拟。当建筑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将BIM 与RFID、无限局域网络、UWB RTLS(超宽带实时定位系统)等技术结合构建室内紧急导航系统,为救援人员提供复杂建筑中最迅速的救援路线。
2.4 物料设备管理
在BIM 技术问世之前,施工单位往往借鉴物流行业比较成熟的管理经验及技术方案,例如使用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技术;可以将桥梁构件、工程设备以及相关物料贴上标签,以此跟踪管理施工进度。但RFID 技术只能识别一部分信息,无法掌握桥梁施工全过程的数据流,这点缺陷可以通过基于BIM 技术的桥梁信息模型来弥补。
2.5 协同作业
协同作业是设计之外的各种设计文件与办公文档管理、人员权限管理、设计校审流程、计划任务、项目状态查询统计等与设计相关的管理功能,以及设计方与业主、施工方、监理方、材料供应商、运营商等与项目相关各方,进行文件交互、沟通交流等的协同管理系统。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利用BIM 技术实现协同作业,能保证施工科学合理化。主要利用软件服务和云计算技术,构建基于云计算的BIM 模型,不仅可以提供可视化的BIM 3D 模型,也可通过WEB 直接操控模型。使模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解决不同站点、不同参与方之间通信障碍,以及信息的及时更新和等问题,这对于提高设计、运营领域的效率、节约成本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结语
桥梁作为重大的公益性建筑,理应体现高水准的工程质量和服务品质。而基于BIM 的欧特克软件可实现现场环境、方案设计、模型分析、施工模拟、安全管理等各方面的综合提升,大大提高了模型的重复利用率,降低了应用研究的综合成本。
参考文献
1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的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量和用法时,出现与避孕目的无关的反应
1.1类早孕反应
少数妇女在服药初期,有轻度的恶心、食欲不振、头晕、乏力、嗜睡、呕吐等类早孕反应,多数由雌激素引起。常在开始服药后1~2周期发生,继续服药以后即可自行改善。
1.1.1症状轻者,无需处理,随着服药时间延长,可自行缓解。
1.1.2症状较重者,可加服维生素B610,每日3次,共3~5日。
1.1.3经上述处理效果不明显者,可于每次服药时加服抗副反应片,每日1片,共3日。
1.2点滴或突破性出血
出血常见的原因为漏服、不定时服药、服药方法错误或药品质量受埙;个别妇女体内激素平衡受到避孕药的影响,不能维持子宫内膜的完整性而导致出血。
出血发生在月经周期的前半周期,提示雌激素剂量不足,加服炔雌醇1~2片,与避孕药同时服到该服药周期结束。
出血发生在月经周期的后半周期,表示孕激素剂量不够,加服孕激素或短效避孕药1片,直到该服药周期结束。
如果连续2个周期发生异常出血,出血时间较固定,可于每次出血前2日开始,每日加服炔雌醇1片,直到该服药周期结束,预防出血。出血时间不固定,每天加服炔雌醇1片连服22日。一般连续加服3个周期后停药,如恢复正常剂量又有出血者,则以后均需每天加服炔雌醇1片。
1.3月经量减少或停经
一般停服避孕药后能自行恢复正常。月经过少或闭经,是因子宫内膜受抑制所致。
月经量减少一般不处理。如月经量过少,可每天加服炔雌醇1片连服22日,与避孕药同时服到该服药周期结束。
停药后7日内月经未来潮为停经,应先排除早孕,然后在次日晚开始服下1周期避孕药。
如果连续2个周期发生停经,排除妊娠,停药观察,通常由于雌激素不足,内膜萎缩所致。大多数停药后内膜可以自然恢复,而且月经复潮。
闭经3个月以上,应停药排除妊娠,等月经恢复;如在停药后1个月仍未行经,可肌注黄体酮20,每日1次,连续3日,一般停药后1周内月经来潮。也可采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2~3个月。经上述方法治疗,月经还未复潮者,应进一步检查闭经原因。
1.4皮肤褐斑
5~8妇女服用避孕药后,面颊部出现蝶形斑或雀斑,与雌激素引起的色素沉着有关。停药后多能自行减弱,不影响健康。
1.5其他
体重增加、胀痛、皮肤瘙痒等。可停药观察,酌情处理。
2宫内节育器
目前我国常用的宫内节育器为带铜、带药、带药铜三大类。可出现一些副反应。
2.1月经异常
包括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我国妇女正常月经血量为47~59ml。经血量>80ml称为月经过多;经期>7日称为经期延长;月经期外的出血,量少者为点滴出血,量偏多者为不规则出血。放置带铜IUD后增加经血量,一般比放置前增加40左右。1年后逐渐减少。放置带药IUD使经血量明显减少,一般在放置后3月内常有不规则或点滴出血;6月后常出现闭经,但仅对子宫局部作用,对全身健康和内分泌无明显影响。
月经过多的治疗:抗纤溶药治疗,中药治疗等,若治疗效果差应取出节育环。
2.2疼痛
包括下腹部与腰骶部疼痛、痛。疼痛由于IUD刺激引起,一般1周左右自然消失;如疼痛持续10日以上不愈者,提示IUD与子宫大小形状不相匹配;如疼痛缓解后再出现,多数为病理性,应查找原因。疼痛明显者给予止痛治疗,无效,应取出IUD。
2.3 白带增多
IUD在宫腔内引起异物反应或尾丝刺激宫颈管引起分泌增加。一般不需治疗。
3皮下埋置避孕法
皮下埋置避孕剂是最有效、可逆的节育方法之一比大多数宫内节育器的闭孕效果好,在头三年的效果和节育术相同。方法简单,作用长效,又具有可逆。当埋植妇女希望终止使用或要求怀孕时,可去医院取出埋植剂,可立即恢复正常月经,并可受孕。主要副反应有以下几点:
3.1月经异常
月经异常主要表现为月经频发、流血期长、经间点滴出血,少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
3.1.1月经紊乱或闭经,有逐步好转的自然规律。原则上不必过多干预。
3.1.2对出血时间长者,可给予止血治疗。月经紊乱时间长者,可给予调经治疗。若仍紊乱者可取出皮下埋制剂。
3.2其他副反应
类早孕反应、胀痛和小叶增生、体重增加,治疗同口服避孕药。
4屏障避孕法
这类避孕措施是用物理方法不让到达子宫内,或用化学制剂在阴道内灭活,以此阻止精、卵相遇而达到避孕目的。不良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点:
4.1皮肤刺激和黏膜损伤
通常无需处理,但要保持局部清洁,可用温水洗涤,忌用各种清洁剂。
4.2局部过敏反应
通常也无需处理,保持局部清洁。必要时可用抗过敏软膏,局部搽抹,每日2~3次。
4.3局部感染
通常为非特异性阴道炎,可用甲硝唑阴道用药,每日1次,5~7日为1疗程。
4.4中毒性休克
极为罕见,宜在内科抢救,处理原则为抗休克、抗感染、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以及预防和纠正DIC等。
4.5严重过敏反应
极为罕见,宜在内科抢救。
【关键词】双仓密闭 计量罐 原油计量 液位控制
1 计量罐的结构原理
计量罐在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测试设备,常规的计量罐易发生液位高冒罐、烧损打油泵等事故,不仅造成设备损坏,而且使油品大量跑损,污染环境,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为避免计量罐出现冒罐等事故发生,设计了一种新型测试双仓密闭计量罐,在其上安装超高、超低液位报警器,当罐内液位达到报警高度时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垣平1井作为大庆油田公司一口重点井,引进2台在该井使用,该罐最大容积为16m3、7400mm(L)*2400mm(W)*2775mm(H)、计量罐至分离器之间的管线试压1000psi,该罐系常压工作容器:罐底部设有加热盘管,可把原油加热到40℃以上;装有排污阀门,可随时清洗罐底油渣。罐身装有浮子式色带液位器及透明观察窗,可随时计量原油产量。罐顶装有将易燃气体排到燃烧器的单向阀、高液位报警器和防爆呼吸口。
双仓密闭计量罐由密闭罐体部分和液位控制部分、罐底加温加热部分三部分组成。双仓密闭计量罐原理图,在每个腔室都设有一个3″的原油进口和一个3″原油出口,并分别配置球阀,以方便计量腔切换时操作。在每个腔室都安装有一套磁性液位计,以方便观察腔室内的液位。计量罐每个腔室分别安装电加热器,本体三面安装电伴热带并保温,计量罐管线部分安装于板房内,并安装电加热器,板房采取框架结构,并设置门、窗、照明及换气装置;罐体下部设有人孔,方便内部清理和维护检修。在每个腔上装有高、低液位开关,提醒操作人员注意液位的变化,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每个橇边的进出口均采用由壬的连接形式。
1.1 液位控制部分
浮球液位报警器是应用了阿基米德定律及磁力学原理。当被测液位升高或降低时,浮球1随之升降,浮球使其摆杆以轴为摆动中心而上下摆动,致使其端部的磁钢上、下移动,通过磁力作用,排斥安装在外壳内相同磁极的磁钢板上、下移动,另一端的动触点便在触头1-1及2-2间连通或断开。使外接的控制线路发出报警信号或驱动(停止)电动泵(执行器)等工作,从而达到液位控制目的。报警器的浮球由1Cr18Ni9Ti不锈钢制成,外壳及盖采用铜材或玻璃纤维填充的增强塑料制成,其余部分则由铜质等材料制成。报警器的动作部分与继电器的触点组是互为隔离的,因此避免一般液位报警器容易渗漏的缺陷。
1.2 电气部分
整个计量罐橇罐体采用三面电伴热,两个腔室内分别安装浸入式的电加热棒,以保证计量罐内的原油不被冷凝,在板房内安装照明灯并配备电加热器,整个计量橇设置一个电控柜,放置在板房内,所有用电设备均通过该控制柜实现集中供电和控制,
计量罐撬用电约为60kW,撬内所有电器设备按防爆区域进行设计。仅需提供一路电源到位于罐旁边板房内的电气控制柜,从控制柜到各用电设备的配电和控制均由控制柜完成。
1.3 罐体部分配置及说明
计量罐作为计量设备之一,在现场用于校准分离器的流量计,计量罐使用的是规则的单位体积。使用前要保证罐体的内外清洁,罐体本身要规则不能有凹陷、变形和渗漏,外部的阀门要开关自如,液位计清晰透明,计量罐要有校准证和计量表,计量罐属于常压容器,使用时要确保气出口的畅通。
2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2.1 罐体呼吸阀分析
罐内的游离气含有水蒸气,水蒸气通过呼吸阀呼出,遇冷液化为水,顺烟囱流下,滞留在呼吸阀的阀帽上,水凝固结冰后将阀帽冻结,导致阀帽无法开启,从而使得计量罐内部游离气过多憋压,造成了安全隐患。同时,由于烟囱的高度不高,导致呼吸出的游离气聚集在罐顶及计量罐周围,导致施工时施工人员容易中毒,危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改进后的呼吸阀出口,将烟囱更改为水平管线,管线延伸至计量罐底部,出口处接出50m以外。这样水蒸气液化为水会从管线流出,不会在阀帽处冻堵,保证了呼吸阀的零活好用,降低了安全风险,同时也使游离气不在罐顶及计量罐周围聚集,确保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改进后的密闭计量罐的呼吸系统,相比原设计中呼吸系统取得的社会效益如下:
(1)能够使呼吸出的游离气不聚集在罐顶和计量罐周围,不会导致施工人员中毒,确保了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2)水蒸气液化为水后,可以从管线流出,不会冻堵呼吸阀阀帽,保证了呼吸阀的灵活好用,防止了因呼吸阀冻堵而造成的计量罐内憋压,从而防止了计量罐因憋压而造成的损坏,保证了计量罐设备的完好;
(3)防止因为呼吸阀冻堵造成的施工被迫停止,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2.3 液位自动报警分析
计量罐的两个计量仓室均设置有超高液位和超低液位UQK-01-dⅡCT4型液位报警器,高低液位报警器与原油传输泵的操作控制柜上的高低液位指示灯相连,从而实现了计量罐高低液位报警指示和低液位连锁停泵。
2.3.1 超高液位报警
计量过程中当密闭仓内液位升至上切换位置时,UQK-01-dⅡCT4型浮球液位报警器便会发出报警讯号,提示人们将油打入另一个储油仓或者将计量罐进口阀门关闭。从而实现了高液位报警指示,避免了计量罐的冒罐及事故的发生。
2.3.2 超低液位报警
再将储油仓内液体打出的过程中,如果仓内液位达到下切换位置时,液位报警器的延时时间继电器开始延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液位持续下降,报警器触发出通断开关式信号来实现低液位报警指示以及低液位连锁停泵功能,以防止打油泵由于液位过低而烧损。
江苏省老年医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24
【摘 要】目的:为减少鼻饲管滑脱以及对皮肤的刺激性,探讨最佳的鼻饲管固定方法。方法:根据鼻饲管的滑脱程度,皮肤压红及破溃情况,随机将临床80 例鼻饲患者分为A、B、C 三组。A 组采用胶布固定法,B 组采用棉线固定法,C 组采用吸痰管固定法。结果:C 组固定法显著优于A、B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痰管用于鼻饲管的固定牢固,外观整洁,对皮肤刺激性小,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临床负担。
关键词 鼻饲管;吸痰管;固定
鼻饲营养在临床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对患者营养支持起着重要作用[1]。尤其在老年病房的应用更为重要。在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如胶布固定法、棉线固定法,都存在一定的缺点。为避免反复插管造成对病人鼻粘膜及身心的损伤以及减少护理人员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我们从2011 年对鼻饲管固定做了进一步的改良,将吸痰管应用于鼻饲管的固定。此法在临床使用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们在2011-2014 年间,共选取我科收治的老年鼻饲患者共80 例,其中男52 例,女28 例,年龄68-99 岁。均为神志清醒患者。随机分为A、B、C 三组。A 组26 例,其中男18 例,女8 例,平均年龄82.3±6.7 岁;B 组26 例,其中男16 例,女10 例,平均年龄84.8±4.2 岁;C 组28 例,其中男18 例,女10 例,平均年龄82.6±2.6 岁。三组间年龄及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材料与方法
(1)材料。鼻饲管统一选用纽迪希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尔凯鼻胃管14 号。吸痰管为扬州市普菲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吸痰管(去掉接头后的长度约44cm)。棉线直径约1mm,长度因人而宜,一般为60-65cm。
(2)方法。A 组采用胶布固定法:将鼻饲管在鼻翼两侧及面颊部用胶布交叉固定[2]。B 组采用棉线固定法:将鼻饲管用一根棉线环绕于紧贴鼻孔处后,再将棉线的两端固定于两侧耳廓后或后脑部[3]。C组采用吸痰管固定法:将吸痰管连接吸引器,利用负压将棉线穿过吸痰管后,剪去吸痰管接头部分,再将吸痰管对折,用剪刀在吸痰管中点处将管剪断,但应小心不能剪断棉线,将剪断的两段吸痰管向两侧拉出少许,留出棉线长度约2-4cm 即可。
1.3 操作步骤
(1)按常规操作插入鼻饲管。
(2)将剪开的两段吸痰管中间预留的2-4cm 棉线系在鼻腔口的鼻饲管上(打死结或双套结都可),记录打结处的鼻饲管上的刻度。
(3)将棉线沿耳廓在头枕后部打结,多余的线剪掉,一般来说,吸痰管的长度应该正好固定在耳廓后。
(4)用一小段胶布将脸颊处的鼻饲管与吸痰管包裹在一起即可。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间鼻饲管的滑脱程度,皮肤压红及破溃情况。观察时间为3 周。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采用spss 19.0 软件包进行,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检验采用X2 检验,以P<0.05 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1)滑脱率比较。采用棉线固定法和吸痰管固定法无一例滑脱,胶布固定法滑脱8 例,滑脱率30.77%。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皮肤完整性比较。采用胶布固定法皮肤压红21 例, 占观察人数的80.77%, 破溃6 例, 占压红人数的28.57%;棉线固定法皮肤压红17 例,占观察人数的65.38%,破溃3 例,占压红人数的17.65%;吸痰管固定法皮肤压红6 例,占观察人数的21.43%,无破溃。吸痰管固定法明显优于胶布固定法和棉线固定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在我们的实验中,胶布固定法的患者普遍出现皮肤发红的现象,少数患者由于对胶布严重过敏,甚至出现了皮肤破溃。由于皮肤汗腺的分泌、胶布与皮肤之间的缝隙、患者无法适应鼻饲管而引起的躁动等因素致使胶布固定不理想,个别患者出现鼻饲管滑脱。这不仅影响了治疗的正常进行,而且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费用[4],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棉线固定法的患者中无一例鼻饲管滑脱。但由于棉线直贴皮肤,易勒伤面部,尤其是耳廓部皮肤。夏天出汗时更刺激皮肤致溃烂。
将吸痰管应用于鼻饲管固定后则弥补了这两种方法的不足。此法在临床实验中,无一例滑脱现象。由于吸痰管材料软,受力面积较棉线大,对皮肤刺激性小,仅在夏天出汗多时出现了耳廓部的皮肤发红,但无一例破溃现象。此法固定牢固,可视性高,外观整洁,棉线不宜被污染,可防止棉线潮湿后对皮肤的损伤。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患者反复插管带来的痛苦,减少了护士临床工作中的负担。因此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费益君, 罗建勤, 方秀莲等. 家庭随访老年患者鼻饲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45-147.
[2] 黄凤荣. 介绍一种新式鼻饲管固定法[J]. 广州医药,2006,37(6):75.
【关键词】 航空摄影测量 正射影像图(DOM) 空三加密 大比例尺地形图
一、引言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大城市提出了构建“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空间框架的迫切要求,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数字地形图是“数字城市”空间框架的基础数据,传统的地形图测绘技术由于更新速度慢,已不能满足目前社会对数字地形图及数字产品的需求,随着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数字测图技术的不断完善,该技术在正射影像图制作与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获取的数字正射影像能够准确的反应地物地貌,具有地形图的成图周期短、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1]。
二、航空摄影测量的应用
目前,我国部分城市正在陆续开展应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测绘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生产,该技术已经在国土、规划、交通、公路、水利等行业得到应用[2]。
三、航空摄影测量的应用案例
1、测区概况。近年来,无棣县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出了构建统一的、权威的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迫切要求,该项目属于“数字无棣”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同时,为了加强无棣县的基础测绘业务建设,以及对目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补充与更新,无棣县国土资源局实施了对无棣县约1314.4KM2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无棣县城区及乡镇驻地约60 KM2地形图的测绘工作。2、航空摄影测量。根据测区的地形、地貌情况,制定合理的航摄路线和航摄计划。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于2013年11月采用先进的Y-5飞机,配合UCE数字航空摄影相机按航摄路线对测区进行航空摄影,获取测区的最佳影像资料。3、像控点测量。像控点布设采用了区域网和全野外相结合的布点方法,布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的规定和要求进行。选刺选择在影像清晰、目标小、摄影后无变化的明显地物折角顶点及交角良好的细小线状地物的交点处。像控点测量采用山东省CORS系统施测。外业进行2次观测,较差均在要求的限差之内,内业取其平均值。4、 空三加密。本项目空三加密使用的软件是inpho全自动空三软件,除半自动量测控制点之外,其它所有作业,包括内定向、选取加密点、转刺加密点、相对定向、模型连接和生成整个测区像点网等步骤均为自动完成。生成最终加密成果,以备航空摄影测量全数字采集使用,使其满足1∶500比例尺地形图航测空三加密的各项限差要求。5、数字正射影像(DOM)制作。空三加密完成后,对创建的立体模型进行匹配编辑,通过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以数字方式获取的航空像片,经数字微分纠正、数字镶嵌和拼接、DOM调色修补、图幅剪裁等手段生成数字正射影像。6、立体数据采集判绘。数据判绘采集采用VirtuoZo NT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入相对定向界面进行自动相对定向、检查控制点和绝对定向精度,精度符合规范要求进行数据采集,并转出南方CASS文件进行编辑成图。 7、外业调绘和补测。外业调绘:将内业采编的地形图进行初编后回放(打印),用回放图进行外业调绘。调绘内容主要包括:判读检查、房檐改正、地理名称调查注记、建筑物等各种性质说明注记等等,供内业编辑使用。地形地物补测:对因云影、树木遮盖或其他原因导致室内无法判测的地形地物,以及摄影后新增加的地物,用全站仪进行实地测绘。高程测量:对平坦地区采用全站仪或水准仪进行全野外高程注记点的测定。8、内业编辑。航测线划图经野外调绘补测,将新的数据和信息添加到航内数据判绘采集的原始文件中,这时文件中的几何数据只是数字化地形的原始数据。在数据保真的基础上进行了几何图形的处理,以实现数据的数学精度和几何精度的统一。通过对地形图进行注记、修改、接边处理、检查,形成最终成的数字线划图(DLG)。
四、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工程项目进行分析,总结得到以下几点:1、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成本低,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的新技术。2、与传统测绘方法相比,该技术手段大大减少了外业工作量,缩短了成图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3、数字正射影像(DOM)和数字线划图(DLG)作为一种基础地数据,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通过数据叠加,可以大大丰富地图的表现形式,增加数据的信息量,更好的服务于其它行业。
五、展望
本文以无棣县大比例尺测绘项目为例,介绍了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尺测绘中的应用及工作流程,通过实际应用,体现了该技术手段的先进性。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使用何种手段快速高效的获取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为测绘行业讨论的热点,随着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在硬件、软件及作业工艺上的不断完善,相信,该技术在测绘行业能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 像控点布设 最优方案 精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P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009-04
Abstract:POS supported aerial triangul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make the traditional photogrammetry from the dependent on large number of ground control points,thi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at the same time also brought great economic benefits.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make Accuracy analysis of POS supported aerial triangulation in 1∶1 000 large scale digital mapping,and discuss the optimal solution of the control point layout through experiments.All of those provide a reliabl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POS supported aerial triangulation application in 1∶1 000 large scale digital mapping.
Key Words: POS supported aerial triangulation; Control point layout; Optimal decision; Accuracy analysis
近几年,将POS系统应用到航空摄影测量领域成为研究热点。POS系统主要由GPS和IMU两个核心部件组成,GPS 用于获取影像的空间坐标,IMU 用于记录三个姿态角,将POS系统与航摄仪集成在一起,通过联合解算可以直接获取到每张像片的6个外方位元素。
POS 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方法主要包括:
(1)直接定向法(Direct Georeferencing,DG)[1],采用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得到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实现无需地面控制点的航空摄影测量方法。
(2)辅助定向法(Integrated Sensor Orientation,ISO)[2],即将POS系统获取的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作为带权观测值参与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进而得到每张像片的高精度外方位元素。
该文重点研究了POS辅助定向法满足1∶1 000成图精度的像控点布设方案,为项目的进一步执行提供技术参考。
1 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
1.1 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
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国际上也称为ISO(Integrated Sensor Orientation),是将基于GPS/IMU 组合系统直接获取的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作为带权观测值参与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获得更高精度的像片外方位元素成果。
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实际使用时,是将GPS/IMU获取的位置和姿态数据代入到空三运算中,利用像片匹配的连接点和地面控制点等辅助数据,可以获得更高精度的结果。国际上大量实验证明,即使仅用像片连接点,而不用地面控制点进行联合平差,也能大大提高GPS/IMU获得的外方位元素的精度,尤其是高程的精度和稳定性。如果再加入地面控制点,则整个模型非常稳健,计算结果的精度接近于常规空三结果。有研究结果表明,仅用1个地面控制点就达到很高的精度,使用2个地面控制点精度进一步提高,当加到3个、4个地面控制点时,精度虽有提高但已不明显,因此考虑到粗差的检测以及整体的稳定性,一般在测区4角加入地面控制点比较合理。
1.2 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应用前景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对大比例尺图件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传统的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而POS辅助空三加密技术可以弥补传统空三加密的缺陷,不仅改变了过去先进行航摄、接着对外业的像片控制点进行测量 ,最后进行内业的空三加密工序流程,而且提高了精度,减少作业的程序。提高了作业效率,为最终实现数字摄影测量的自动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将空三加密成果精度得到提高,使大比例尺成图精度达到国家规范要求有了更高的保障。所以,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技术更加完善,其应用即将更加广泛。
同时,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解决了西部困难重重的地形复杂地区,无法进行外业控制测量的难题,使得测绘小比例尺图件成为现实。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我国所有的疆域上不再有测绘者不能测量的地方,使航空摄影测量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实验研究
2.1 项目概况
新疆测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地形以山间平原盆地和河谷地为主。测区东北部多为山地,海拔较高;其他地区以山间平原盆地和低矮丘陵为主,地势比较平坦,地形起伏不大。地形类别以平地、丘陵地为主,包含部分山地。
该实验数据选用新疆项目所获取的航空影像,采用PO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所使用的相机为UCXp相机,相机焦距为100 mm,CCD面阵像元数为17 310×11 310,像元尺寸为6 um,设计影像地面分辨率为0.08 m,相对航高为1 330 m。该实验选取了5条航线,每条航线约27张影像,共计133张影像。空三加密采用常规空三, POS辅助空三四点法、五点法、六点法进行区域网平差计算。
空三加密处理采用航空数据处理空三加密软件PixelGrid,其平差模块是国际上公认的光束法区域网平差软件PATB。该实验主要结合项目探讨分析在1∶1 000大比例尺测图情况下POS辅助空三的加密精度以及像控点布设的最优方案。
2.2 常规空三加密实验
常规空三加密处理使用控制点布点方案如图1所示。
规范(GB/T 23236-2009)要求的加密精度[3]见表1所示,该实验得到的常规空三加密处理精度见表2所示。
2.3 POS辅助空三加密实验
将解算得到的每张影像的高精度外方位元素作为空中三角测量的附加观测值导入到PixelGrid空三加密软件中参与区域网平差,分别采用四点法、五点法、六点法作为定向点,其余作为检查点,进行平差。
四点法:将4个控制点布设在实验区的四角。如图2所示。
五点法:将其中4个控制点布设在实验区的四角,一个控制点布设约中间位置。如下图3所示。
六点法:在四点法的基础上,实验区中间航线的两端各加布一个像控点。如下图4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POS辅助空三加密对于该测区采用五点法即可满足我国规范对于1∶1 000比例尺丘陵地地形的精度要求,且加密精度与常规空三加密精度相差不大。从而可以得到在航线方向的跨度20条基线,旁向跨度5条航线时布点,采用五点法即可达到要求的精度。
此外,在实验区5条航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航线条数,采用POS辅助五点法进行空三加密实验,以得到满足精度要求情况下的最佳像控布设方案。
从表4可以看出增加航线数测区精度会有明显下降,在旁向8条航线、航向每隔约20条基线布点是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的,但增加到9条航线就无法满足精度要求了。
2.4 实验结果
该实验针对采用UCXP数码相机,丘陵地形,并满足1∶1 000比例尺的成图要求的测区进行论证。通过对整个试验过程的回顾,事实证明,区域网规模为5条航线,27条基线时,采用POS辅助空三加密,布设5个控制点就能够达到规范所要求的精度,所得到的加密成果完全可以满足实际应用。在航线增加到8条航线时,航向每隔20根基线布点也可满足规范精度要求,但是该项目在作业时为了保证精度没有大规模的采用这种布点方案,只是在丘陵地区进行了小区域实验分析,大规模区域布点以及复杂地形应用还需进一步进行应用实验研究。
3 结语
机载PO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对于我国测绘行业来说发展时间还不长, 相应的技术规范还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其在机载 POS 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的区域网划分和布设方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4]。通过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是一种实用、经济的摄影测量加密方法,为航空摄影测量开辟了新的前景。PO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满足平地、丘陵等地区精度要求的同时,也可减少空三加密的繁重野外控制工作,很好地解决山区、森林等困难地区的布点、刺点、测量困难大等问题,缩减成本,提高作业效率。该文是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使用POS辅助定向法取得了较理想的精度。该文只是结合公司实施的项目进行了一次应用实验工作,希望在以后的生产实践中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参考,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各种测绘项目之中。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7919-2011,IMU 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2] 王树根.摄影测量原理与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