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学基础范文

教育学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学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学基础

第1篇:教育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 转变观念 优化教学 创新体制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不断增多,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化,教学必须实行改革。基础教育学段是学生终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中站稳脚跟,办出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关键在于教育教学改革。因此,在办学观念、优化教学及创新管理体制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1.以人为本的服务观。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也应该是“用户利益至上”、“以顾客为中心”。显然学生成为顾客,强化服务观念是将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作为学校开展工作、谋求发展的重心与焦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为其全面发展提供有效途径。由过去的完全听命于老师向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方向转变。

2.正确的教育评价观。由行政主管部门评价为主变为家长、学生、社会评价为主,要求老师必须实现“五个转变”,即:一是由知识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二是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三是由以课程内容的应试为主向体现内容、注重能力培养转变;四是由教师主“教”向学生主“学”转变;五是评价体系由重结果、轻过程向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相统一转变。

3.文化是教育的根本。学校文化是学校价值创造的重要动力源泉,它贯穿于教育、教师和学生,成为学校竞争的核心。常言道,学校是树,文化是根,根深才能叶茂。崭新的基础教育文化理念应该强调这样四个层面:一是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二是以追求卓越为过程;三是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四是做一个品德高尚和有价值的人(做人与做事)。

二、搞活创新教学

1.案例探究研讨式。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案例探究研讨式,即借鉴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结合学生实际,通过选择合适的案例作为切入点,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与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质疑创新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供一定的素材或素材线索,让学生按照一定的目标和提示进行活动,最后形成相应的结论。如《地理与旅游》的教学中,教师提出“泰安地理与旅游资源的关系”这一问题后,可先让学生寻找阅读校图书馆及网络中“泰山及其文化”的相关信息,拓展思考形成小论文,先在小组范围研讨修改,然后在全班交流分享。

2.采用新型的评价方式。因为学生与学科的特点,与以往一考定终生的评价方式不同,现代新型的教学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呈现出主体多样化、方式多维度、结果多鼓励等特点。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基础教育学段教学评价的主体应和评价的情境有关,可以是任课教师、同学,也可以是班主任老师、相关教学参与人员,并重视自评和互评的作用。评价内容则应联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一起纳入评价视野,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并重,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采用包括口试、笔试、观察评价、问题研讨、社会调查、主持参加群体活动等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结果上以鼓励为主,旨在激发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高效的管理体制

1.突出实效性和主体化。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主体是教学检查制度化,实行质量与报酬挂钩。建立统一协调的质量督导检查机制,形成一个质量监控工作链,搞好教学工作的环节检查,包含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课堂纪律管理等等,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有关教师和职能部门,做到对教学质量问题的及时反应,及时处理。

2.建立责权明确的执行框架。按照“学校宏观调控,部系自主管理”的理念,从学校机构设置、用人制度、财务制度及教学管理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内部改革,逐步将教学、人事、财务等方面的一级管理转化为两级管理,尽可能地下放权利、职责,扩大部系的自主空间,使学校原有的“一把抓”改变为部系“自主经营”。

在教学管理上,实行教学处指导下的部系负责管理模式。所谓部系负责制,就是为适应简政放权、激发活力的需要,赋予部系一定的管理权限,使其成为一个责、权、利统一,管事、管人、管财一致的管理实体,直接受教学副校长调度。在学生管理上,微缩管理范围,改革学生管理体制,建立学工处指导下的部系负责制,在学生管理上营造内部竞争、激励的氛围。

参考文献

第2篇:教育学基础范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首要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目前,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学习与实践相分离,基础知识薄弱对学生创造力的提升影响颇大。教师怎样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呢?一是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美术学科的魅力,以学生的阶段性特征为基础,配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二是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贯彻启发性教学,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欲和创作欲。同时,注重学习的连贯性,兴趣的激发需要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只有始终保持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才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用心学习和创造作品。三是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师要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习惯和个性心理,使教学符合学生的爱好和习惯,跟上时代潮流。同时,教师要始终保持有耐心、认真的工作态度,让学生对美术保持长久的兴趣。

二、审美意识是美术学习的基础

审美意识是一个人对“美”的见解,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是美术作品鉴赏课的目的所在。美术鉴赏是人们对美术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过程。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是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在教师要大力开展美术鉴赏课程,通过美术鉴赏,一方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在建立审美意识的过程中,通过理解和感受,能够明辨是非,并且在鉴赏的过程中,能够以一种创造性的心态,以独特的视觉和思路去探索、体验和思考,从而形成独到的见地。通过开展美术鉴赏课程,学生经过大量的观察和思考之后,形成独到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和前提。

三、完善自身,拓展知识

第3篇:教育学基础范文

一、立足学生生活,不局限于教材

中小学英语教材,与学生生活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英语教学不应被教材所限制,而应立足于学生生活,“用生活来教育(education by life)”。

1.不局限于英语教材的选用

目前,基础英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有多个版本。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些教材已经历多次改版,从时代特征和生活特点考虑,教材的内容会继续改变,但不可能过于频繁地更换,某一时间内,对某一群体的学生来说,其内容必然会与学生生活存在一些差异。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学校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校本教材,很受学生欢迎。

有人认为基础英语教学,应采用英语语言国家的教材,以实现英语教育的文化目标。但正如张正东指出:在学习跨文化交际时,如果只注重英语民族、国家的习俗,就有可能损伤中国学生的审美观和自尊心,从而损伤中国英语教育中的人文内容。所以用英语国家教材有悖于中国学生的实际生活。其实世界上使用英语的人近80%来自于非英语国家,用所学语言的国家观念界定“文化”早已落伍。单一文化规范的理念不符合当今全球多元化的形势。

2.不局限于教材的内容

根据生活教育学说,无论用什么样的教材,都不应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而应关注学生生活,找准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契合点,综合而具体地“考虑到学生能够做、学生应该做、学生喜欢做的事情(即3个情态动词:can,should,will)”。要把学生实际生活的经历、身边的人和事、社会的关注点变成鲜活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强学习的场效应。

例如,在讲解The environment单元时,笔者呈现了CCTV-9新闻播报的华北等地区沙尘暴的画面和文字材料,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印象、深刻的感受与思考,使课文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内心世界距离拉近了,难度大大降低了。学生对环境话题产生了兴趣,学会了借用文中语句表达。有了现实生活基础,学生的表达具有了思想的真实性,在交流时言之有物,不是背诵交际套话,并能够由此延伸,在交流中拓展思想深度和视野。思考来自实际的问题,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人文意识都得到了提升。

二、紧贴学生生活,选择教学方法

机械的记忆、背诵、操练很枯燥,而且效率不高;最好的教学方法还是来源于生活,比如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或艺术表现形式,都可以借鉴。

1.让活动进入英语课堂

学生在符合他们生活的活动中会更活泼,感情更丰富,更乐于尝试,比较积极。分组对抗赛、个人挑战赛、演讲赛、辩论赛、讲故事比赛、英语歌曲比赛、海报制作、课本剧表演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学生在主动而愉快的参与过程中,理解、掌握并运用所学英语知识,避免了简单的灌输和移植,避免了英语课堂上师生间“我说你听、我写你抄、我问你答”的单调模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积极参与和亲身体验,学生学会了自主查找和阅读所需要的材料、合作完成集体任务、探究解决问题的各种可选策略,提升了综合素质。

以牛津高中英语为例,在教学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时,教师联系学校的主题辩论活动,把其中关于如何与人相处的话题延伸到英语课堂,让大家联系实际,选择一个与自己的关系有过起伏的朋友,谈谈彼此之间的相处,并鼓励其他同学提问或提出自己的见解。由于话题与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借用文中语句表达观点,自然地促进了英语交流水平的提高。

2.把艺术融入英语教学

吕型伟先生说:“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生活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可以融入英语教学,形成独特的英语教学艺术。

把幽默融入英语教学,能够让英语学习充满快乐。俞敏洪老师在这方面的做法很有特色。例如,在讲解“at stake(濒于险境)”这个词组的时候,他幽默地解释道:“stake是股份的意思,现在买股票经常被套牢,所以买了股票就等于‘处在危险中’。”这种幽默很吸引学生,教学效果很好。把演讲艺术融入英语教学,可以让英语学习充满激情。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 、奥巴马的Yes, we can等都是激情洋溢的演讲,很值得教师借鉴。把心理咨询师的谈话艺术融入英语教学,可以和风细雨地滋润学生的心田。例如,将“三明治”式的谈话艺术应用于学生作文的面批。首先肯定学生的作文,接着委婉地指出个别地方存在的不足,然后中肯地建议如何修改。青少年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方式。

三、联系学生生活,检测教学效果

生活教育学说主张“为生活而教育(education for life)”,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英语教学效果的检测,不应该只通过传统考试卷,而更应该看学生能够用英语“做”到什么。

比如,在学习了Growing pains之后,为检测教学效果,教师要求就同学之间因生活习惯不同而产生矛盾的事,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检测语言交流目标(communication goals)、认知思维目标(cognition & thinking goals)和社会人文目标(social-cultural goals)的达成情况。

第4篇:教育学基础范文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有序推进,政府把建设良好的公共教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不断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的同时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进行标准化建设,扶持办学能力弱的学校,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

基础教育学校;责任审计;绩效审计;剖析;防范

随着大量财政资金的投入,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中也随之出现许多问题。如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解决财政资金低效运行是基础教育有序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基础教育学校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全面的经济责任审计势在必行。如何对学校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进行剖析与防范,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

一、基础教育学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剖析

(一)基础教育学校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学校发展不均衡,从而造成财政资金使用不均衡、不匹配等因素转化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教育资源的投入具有整体性和密不可分性,要有校舍建筑和最基本的教学设备的投入,师资配备等人力资源的投入,但却很难合理配置和形成规模效益。学校办学条件存在县域校际之间的差异,有部分学校的运动场地、功能室等不齐备,造成教学设备、设施不能正常使用,在上级检查时才临时使用,特别是音乐室、美术室等由于没有专职教师而未正常开放使用。有的学校由于片面追求教学质量或升学率,学校的图书室、学生微机室也未正常开放,造成大量教学资源的闲置。而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学校的办学条件实际情况不了解,不深入,容易片面使用学校提供的纸质印证材料,从而影响对学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结论。(二)基础教育学校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学校经济责任审计部门独立性较差,责任界定不合理,没有完善的责任制体系,责任执行力度较小。学校财政资金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时有发生,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同时部分领导干部越权,而大部分学校经济责任审计部门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的财务科室兼任或临时从其他学校抽调财务人员,使得经济责任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较差;在责任界定方面,内部财务部门与领导干部,使得部分违规行为被隐瞒;在责任体系建设方面,很多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并且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在责任执行方面,部分内部审计部门的执行力度小,操作性不强。另一方面被审计学校不提供真实的完整的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就导致审计时就账论账,使一些重大的问题得不到查处,从而将属于管理者的责任和风险推卸或转移给审计人员,因此管理人员和单位领导的品行也是诱发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三)外部审计部门自身存在的问题,如工作人员审计知识薄弱,观念滞后等。随着学校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项目越来越多,并且学校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常集中在同一个时间段,这对审计部门的工作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且大部分审计人员对事业单位特别是基础学校的财政资金使用性质和效益要求的不熟悉,在工作中必然会受到一些专业知识的限制,使得部分审计工作无法合理进行。(四)基础教育学校审计部门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质量评价体系不科学。如今,由于基础教育学校的审计部门建设比较晚,在质量控制制度方面不太完善,缺少符合基础教育学校审计部门特点的质量控制制度,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各种问题频发,在审计之前,没有制定好相应的计划,在审计中,对一些事务复核,降低了审计效率,在审计后,出现审计底稿不完整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基础教育学校的审计部门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有序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大部分事务靠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导致内部审计的随意性较大,审计人员重账务,轻调查,重处罚,轻分析,导致经济责任审计不深不透,审计质量不高,综合分析不多,无法从体制上、机制上和制度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不能为政府的宏观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二、基础教育学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

(一)促进学校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办学条件均衡发展,能让学生就近入学、公平地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重点支持边远地区农村薄弱学校推进标准化建设,保障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地等基本教学条件,改善宿舍、床位、食堂等生活设施,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促进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交流任教。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多措并举破解择校难题,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要求。打破校际间管理界限,实行区域内课程、师资、设施设备等教育资源共享,实行联合办学。为教育教学提供和谐的教学环境,逐步实施教育公平。(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基础教育学校经济责任审计部门独立性,建设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1.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完善全口径预算编制。一是强化预算约束,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支出。二是盘活存量资金,对预算结余和部门结余资金以及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统筹,优先用于各项重点支出。三是探索编制中长期财政规划,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2.抓好财政监督管理。一是建立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督检查和事后绩效评价的全程跟踪问效管理机制。二是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实现全口径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以及“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公开,进一步提高财政收支等信息的公开透明度。3.加大教育系统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领导干部部门不允许干涉审计运行事务,要进行严格的责任界定,使得学校的经济责任审计能够独立并且合理的运行。4.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在领导干部任期的全过程中实行动态监督,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形成完整合理的全过程审计制度。大力推进审用结合,增强成果运用的充分性,提高审计的权威性。(三)加强对审计部门的建设,成立专门的经济责任审计机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转化审计观念。在教育系统和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联合成立内部审计机构并提供一定的工作经费,并与外部审计机构建立合作,相互沟通,以保证学校审计工作的正常合理运行。同时应该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建设,增强其专业知识修养,使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能够顺利进行审计事务,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为此,基础教育学校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应该定期进行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同时,转化审计观念,审计的重心由财务审计转为绩效审计。(四)完善质量控制制度,合理确定责任审计内容,提高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促进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提高。审计部门应该结合所在学校的审计特点,建设一套完善合理的质量控制制度,同时,审计人员不能单纯依靠经验办事,要提高质量评级体系的科学性,合理确定责任审计内容。在确定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时,把握好“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辩证关系,全面审计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尤其要关注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关注重大项目的实施过程,特别是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效益情况,关注“三公”经费开支情况,对于师生以及群众反应的重大问题要高度重视。同时根据审计的不同要求确定审计内容的重点,提高审计针对性。在进行审计的同时,做好计划,避免复核,评价科学合理,真正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三、结束语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理应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使得学校的领导干部能够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以身作则,在学校起到带头模范作用,这就需要基础教育学校的经济责任审计部门加强监管,收集真实可靠的审计资料,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增强基础教育学校经济责任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使得学校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该正常合理运行。

参考文献:

[1]高明烨.浅谈开展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着力点[J].商场现代化,2011(13).

[2]卢众.关于政府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1(09).

[3]巩福栋.浅议审计风险[J].会计师,2011(07).

[4]翟君民.审计风险的概念、特征与规避[J].科技信息,2011(16).

第5篇:教育学基础范文

《基础会计》是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对于开放教育来说同样是财经专业学生所学的“第一门课”,是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过渡,可以称之为工具课。但是对于刚刚接触财经专业的学生来说,看到《基础会计》中那些抽象的语言、空洞的会计处理、难于理解的会计报表时,多数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是死记硬背,要么是望而却步失去了对会计学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开放教育学生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爱学、学好、用好这门工具课展开了探索。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作为为教师备课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般情况下我们多数都是备教材、备教学方法,但是最主要的我们还要备学生,特别是作为开放教育,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年龄、工作、知识背景各不相同。所以在每学期的第一次上课前我都要了解一下所在班级学生的年龄、从事的职业,曾经毕业的学校和所学的专业,以及他们选择所学专业的目的,而且还会询问他们对于我们要学的《基础会计》的认识,以及学完后所希望达到的程度等等。通过对我们施教对象的全面了解,我们才可以有的放矢地来安排教学内容,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次教学,使不同需求的同学达到各自的目的。比如对于我所教的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专科学生来说,他们中20%在小型企业中从事基础财务工作,80%未从事财会或管理工作,而他们学习的目的也各不相同,多数从事财务工作的学生想通过这门课来为将来参加会计专业职称考试巩固基础,而其余的学生则有的是希望通过学习财会知识使自己将来从事这项工作,或者是为将来自主创业积累知识。通过对他们的了解,我在教学中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对想参加职称考试的学生渗透了相关的财务会计与税法等方面知识,为他们在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对于想创业的同学则在其中融入了部分财务管理方面的简单内容,从而提高他们对其他专业课的兴趣。

二、理论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渴求

1.把握全局,消除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恐惧。《基础会计》的第一章往往是绪论,但是我认为如果上来就直接讲会计的目标、方法及职能作用,学生很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所以我总是先从目录讲起,让学生对于教材有一个全局的认识。会计要素与等式、账户、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及账户分类,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基础会计的基础,是将来要用到的工具,接下来是介绍会计工作的具体过程,从取得原始凭证,据以填制记账凭证,再登记账簿,直到最后编制会计报表,这样让学生对整本教材有了全面的了解,知道了我们所学每一部分的目的,而且通过老师简单通俗的介绍,学生会消除对那些陌生又抽象的名词的恐惧。

2.总结规律,深入浅出,便于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理解那些抽象的名词术语外,还有许多需要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要遵循的步骤与流程,而这些往往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比如,在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取得的原始凭证进行账务处理是今后记账与编著报表的起点与基础,但对于借贷记账法中如何记忆账户的结构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讲解这一部分时,我会在学生掌握了会计先等式的基础上,带领同学先将会计动态等式予以变形为: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然后再将五类账户的结构的讲解融入到公式中,

这样从图中学生就很容易看出资产与费用类账户的结构是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及收入类账户是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3.强调情境教学加强理解。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加入情境教学我觉得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学生更能够设身处地地将自己置身于企业之中,确立好会计主体,从而为业务处理打好基础,以避免思路混乱。比如在讲解企业账务处理这一部分时,要让学生先理解企业在一个循环中经历哪些经济业务,首先从取得资金开始要经历之后的供、产、销三个环节,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学生往往将供与销的业务处理写反,而且在这一部分中往往会将应收与应付款项弄错,对于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支付方式的会计处理更是容易出错,所以在进行这一部分的练习时,我将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假设为销售企业的财务人员,另一部分假设为采购企业的销售人员,然后让他们依据业务题来做各自的会计处理,然后再让他们转换购与销的角度再进行练习。这样通过对每个题的讲解,学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实训技能讲解中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进行《基础会计》实训技能练习过程中,我觉得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进度、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采用多种形式来指导教学,在这里更要强调重视的是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重视学生实际,主要是指要了解学生学习背景,与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将这些与基础会计的技能训练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所从事的工作等,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最先布置给每组的练习应该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再逐步扩展到全部需要练习的内容。这样就从学生的趣味感出发,使学生尽快产生成就感,再由成就感引导到更高一级的兴趣感。这样也可以做到分层次教学,使那些已经从事了会计工作,或对这些工作有了基本了解的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做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此外我认为在进行《基础会计》实训讲解时要适当地引入案例教学,案例结合任务的教学方法对开放教育学生是比较有效的,可以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使学习不再是一种枯燥的任务。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我往往是以知名企业为案例背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在案例中加入需要练习的内容,并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当然对于开放教育的学生来说时间间断,学生也无法保证每堂课均能出席,所以在布置任务时会考虑每一个任务由几次课来完成,这样会使学生不会因缺课而放弃任何一次任务。并且对于每次任务结束后都要对学生进行精心讲解,从而解决学生在实训中会经常遇到的会计科目的运用张冠李戴,填制会计凭证不规范,成本计算思路不清晰,费用归结不合理,计提折旧算不来等等问题。将案例与任务结合起来才会有较理想的教学效果,面对开放教育学生,我们要利用多种手段来对他们的学习结果进行测评,比如形成性考核与期末测评中加入部分案例。

四、提高兴习兴趣共同上好复习课

由于开放教育的同学不一定每堂课都能够出席,而且单凭课上的时间对所学内容来进行消化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期末复习课尤为重要。因此在进行期末复习前几次课,我就向学生布置作业――每个人选一章来自己总结每一章的难点重点,并且据此来设置题型。这样不但可以强迫同学进行课后复习,而且可以了解他们的不足之处。对于他们提出的重点难点老师再进行有针对性地点评,并对此进行系统性的练习。这样学生们通过自身的参与课堂,不只是被动的听,也进行了主动的讲,而且对于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会更有兴趣地听老师的讲解,这样会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

总之,我认为在《基础会计》教学中,不但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好导课、授课与总结,更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在这些方面我会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努力。

参考文献:

[1]古华.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

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2005.

第6篇:教育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兴趣 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149

1 目前聋哑孩子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现状分析

1.1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计算机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对于这部分学生,学习计算机就显得很困难;部分学生来自城市,他们的理解是认为自己游戏玩得不错就是计算机学得好;当然有极少数的学生已熟练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他们学计算机就更容易入门。对于这群特殊的孩子来说,他们观察问题,往往只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而不大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加上他们计算机的水平参差不齐,给计算机教师教学的实施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2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很少有学生会在课后复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加上学生使用计算机的也时间不多,导致学生不能主动探索知识;还有的学生,上课时,当老师用教学广播软件控制其电脑后,他却悄悄结束教学广播软件程序,自己在下面玩游戏。这说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急需提高,学习态度急需端正。正常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想象力就比较弱,更何况是生理上有缺陷的学生,他们往往都是照着葫芦画瓢,老师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很少有学生会举一反三,设计自己的作品。

1.3 教学模式分析

目前,大多数教师都还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多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重视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和对学生学习的控制,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由于每个学生接受、理解、分析、运用能力的不同,接受知识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就会出现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了”的情况,这就难以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2 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有效途径

2.1 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通常在安排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顺序是这样的: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 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 幻灯片、网络基础知识等,对于一个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正常学生可能是比较合理的顺序,可是当你面对的是一个有听力残疾、语言障碍、基础很差、理解能力又不强的学生,这样的教学顺序是很难入门的。如果还是按顺序按部就班地教学,一开始就是理论、概念,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感,引起他们对所学课程的反感。所以,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重新安排教学课程,整合教材,从打字入手,由于聋哑学生听觉及语言能力的丧失,导致了他们的拼音很差,所以在教授打字的时候,最好教授五笔打字法,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打字方法后,再进行Word 入门,因为操作简单、易懂,只要学生会打字,就很容易入门。教师也可以教学过程中将word操作中遇到的软硬件相关知识提出来让学生了解下,由于学生在学习word时,需要存储自己的文件,那他们很自然地就学会了创建文件、文件夹等方法。有了对Word学习的兴趣,学生再返回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Windows操作系统时,就容易多了。同时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适当开展如:计算机基础知识抢答大赛、打字比赛、电子报比赛、演示文稿制作等比赛,通过比赛,不仅可以将学习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

2.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取于学生的是否参与,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硬件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一台主机展示在学生们面前,提问:“你们知道主机里面都有些什么吗?”部分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便急切地想把自己对主机里面所了解的情况告诉给其他的同学,然后教师可以打开主机,让学生们观察,让他们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最后教师再逐个地进行介绍,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对各个部件进行详细解释,这样学生的学习激情也被调动起来了,同时对计算机硬件的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2.3 采用分层教学模式

针对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模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解决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吃不饱”和“吃不了”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从而区别对待,这样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组教学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对于这些聋哑孩子,因为他们的生理缺陷,同时又受到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接受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差别很大,导致知识结构与所学的知识形成必然的分歧。对于WindowXP来说,一部分学生进入学校之前,就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还有一些动手操作能力,而还有一部分学生之前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观察了解,以便有的放矢,以及对计算机新知识的了解,对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都清楚了解。此外,根据学生对基本问题的理解能力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目的是为了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具体指导。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在采用分层教学的同时,要多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上机实践操作的机会。

总之,在特殊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怀着三心去教导这些孩子,即关心、爱心和耐心。我们不能与正常学校的学生比聪明比反应,但我们应该看到这群特殊孩子的认真与努力。我们不能与正常学校去比升学率,但我们应该看到他们进步的程度。

参考文献:

[1]孙建国.课堂差异分层教学策略[N].中国教育报,2002-9-20(4).

第7篇:教育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电大开放教育;经济数学基础;教学

一、电大开放教育“经济数学基础”的教学现状

1.难度问题

电大开放教育学生绝大多数是在职人员,来自于社会各个行业,具有年龄跨度大、数学基础差及接受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的特点,他们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当初就是因为初中基础薄弱而选择到职业学校、中专、技校学习,大部分学生起点低、数学基础薄弱。而“经济数学基础”课程中的许多内容又与中学数学知识有关联,学生的数学基础与“经济数学基础”课程的学习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学生对数学普遍有抵触心理,缺乏学习积极性,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学习上,抄袭作业现象严重,经常旷课。

2.工学矛盾

电大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时间不充裕,大多数学生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学习时间无法得到保证,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既要完成工作任务,又要承担家庭责任,很难抽出时间学习和参加面授辅导课,工学矛盾相当突出;加之数学又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不能参加集中面授课和小组学习等教学活动,由此造成的学习困难是可想而知。

3.课程特性

数学课程的抽象性、严谨性和精确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济数学基础”虽然有边际、弹性等经济学内容,但其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较少,学生很难将数学知识与本专业的其他课程内容联系起来,许多学生感受不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而且,数学也不像其他应用型学科一样,学会了就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直接应用,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使很多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学习数学缺乏积极性。

二、应对电大开放教育“经济数学基础”教学现状的策略

1.明确“经济数学基础”教学目标的定位

电大开放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所以教学目标要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经济数学基础”作为经济类的公共基础课,其目的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素质,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因此,应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减少枯燥的理论推导,降低理论难度,注重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注意介绍数学概念的形成背景。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要保证专业课的需要,需要什么讲什么,需要多少讲多少,坚决去掉那些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到的内容。

2.认识“经济数学基础”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经济数学基础”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学习专业课的重要工具。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经济数学基础”的重要性。因为电大开放教育济类学生大部分数学基础差,对学习数学有一种恐惧感,学习过程中缺乏信心,因此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经济数学基础”的信心,教学过程应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减少理论证明,注重实际应用,穿插数学史,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1)淡化理论概念。数学中的概念和定理非常多,很多学生对这些内容非常反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淡化这些内容,用通俗的语言去讲解,没有必要按专业的数学语言去描述。(2)优化组合各个章节。把相同的内容或者解决方法相同的模块放在一块讲解,这样可以节省课时,又能避免内容的重复。比如可以把不定积分和定积分放在一起讲,因为两者的积分方法都是一样的。又如解矩阵方程、解n元线性方程组、求逆矩阵以及求矩阵的秩,它们都是矩阵等知识点的应用。(3)注重应用。要注重数学在经济方面的应用,这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面,所以需要详细讲解。比如在讲导数时,让学生把导数与经济中的边际和弹性概念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改进教学方法

(1)引入设疑讨论式教学。针对电大开放教育数学枯燥乏味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讨论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知识难点和学生理解存在的问题,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定向思维,确保讨论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使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中得到锻炼。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知识的热情,加深其对概念的理解,理清容易混淆的章节,同时还能够增加克服数学学习困难的信心与勇气。(2)引入内容向导式教学。电大开放教育“经济数学基础”教学应充分注意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对所学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在讲授新内容前以提纲的形式向学生指出要点,并在讲授课时对此进行课堂提问,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为其更好地学习教学内容打下扎实的基础。(3)引入模拟实习式教学。在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把课堂上的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际中,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教师不能仅限于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应该适当安排时间让学生尝试模拟实习,在学习中寻找与实际工作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比如求最大利润、最大收入、最小成本等经济数学分析方面应用的专题练习。这样做一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可以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三是在学与用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理解。(4)引入情境教学。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成为愉快和充满挑战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创造性地运用提问技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运用讨论法、研究法等方法,鼓励学生相互探讨、交流思维方法,相互启迪,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而集中、由集中而发散地螺旋式上升。在师生平等参与的合作之中,学生可以确立并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审视教学的视角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形成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

4.精心组织集中面授课,有的放矢地做好面授辅导

电大开放教育的生源结构复杂,学生入学时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数学基础知识较薄弱,缺乏系统性。如何使学生的知识体系系统化,使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不再成为学习的障碍,是“经济数学基础”集中面授课教学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补缺。补缺是指教师在对已有的多种教学媒体资源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哪些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哪部分还有欠缺,在面授辅导课加以补充。例如,讲授“基本初等函数”一节时,教师应当先为学生温习中学数学的指数、对数知识。又如在“极限的概念”一节,极限的概念比较抽象,自学难度较大,教师需要在面授辅导课上对此进行简要补充,使学生加深对极限概念的理解。(2)解难。教师要加强信息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根据教学经验寻找共性问题,在课上重点讲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难点问题。对于课程内容中的某些疑难问题,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如有些口头不易直接表达清楚的概念,教师可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展示,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3)归纳。归纳是指在集中面授课上,教师对本单元课程内容的主要概念、重点内容、主要题目类型和解题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或引导学生自行完成。归纳总结可以使学生将课程知识点联系起来,系统地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另外,教师还可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价,使其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4)指导。指导是对学生学习本单元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单元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课程作业和学习进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进行具体指导,以保证他们的学习按计划有序进行,提高其学习效率。(5)答疑。学生因自身基础以及工作和学习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很多问题无法靠集中面授辅导得以解决。因此,教师应当为每一位学生创设畅通的解难答疑渠道,建立师生交流渠道,做好辅导答疑工作,如网上在线交流、班级QQ 群互动、E-mail回复、电话答疑、信函辅导等方式。(6)监控。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从学生的学习计划、学习笔记、学习进度、考核作业、师生交流、学习媒体的使用、学习小组活动、网上学习讨论、阶段考核等h节入手,严格检查和指导,以保证课程学习质量。教师要督促学生按进度及时认真完成考核作业,认真、及时批改、并给出真实的评价。对于个别错误较多的学生,教师要耐心进行个别指导帮助,采取多种鼓励措施,使其增强信心,努力赶上。

5.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手段

在“经济数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改变了单一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巧妙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由于多媒体教学生动、清晰、表现力强,便于展示和插播影视资料,教师可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抽象的概念和定理,消除学生“经济数学基础”学习的抵触心理。

参考文献:

第8篇:教育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英语

对于初中英语教师而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而开展教学活动尤为重要,不仅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而且有助于推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发展进程。初中生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有明显差异,对英语教学知识内容的理解有不同,如若教师采用同一教学方式而施教,则可能由于知识过深或过浅而降低教学成效,降低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基于此,初中英语教师有必要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而开展教学活动。

一、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师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策略,致使教学效果不明显,不利于学生深入掌握教学知识内容。所以,初中英语教师有必要运用有效教学方式而施教。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效率。首先,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层,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而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任务,并进行分层的评价,能够促进各层次学生的进步。其次,分层教学法实施下,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可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增强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分层教学法应用中,可以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和推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进程[1]。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

(一)学生分层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发挥其主体地位和作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得不到激发,则降低教学质量和效率,不能满足教育部门对英语教学的要求,而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注重从初中生的学习兴趣着手。

在分层教学模式的作用下,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分层。一方面,学生的英语基础有不同,或者基础良好,或者基础薄弱,为英语教学增加难度;另一方面,学生对新课中教学知识内容的内化能力有不同。对此,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三个层次的划分,即优秀学生层、良好学生层、基础薄弱层。听说读写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学生对各教学环节的基础能力有不同,因而教师可以针对具体教学环节而对学生进行以上三个层次的划分,形成“次分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增强英语教学的有效性[2]。

(二)教学任务分层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教学任务进行有效的分层,将教学问题按照难易程度进行三个层次的划分,即较难的教学问题、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简单且基础性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较为积极和较为消极两种极端的现象,前者能够积极踊跃的参与课堂教学互动,对英语学习有着较高的热情;后者认为英语学习较为枯燥,或者学生认为英语学习难度较大,直接产生消极情绪。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教师设置教学任务时,是按照同一水平学生而开展的,未能尊重学生学习差异性。

在分层教学下,初中英语教师能够对教学任务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而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使英语学习基础薄弱、良好、优秀学生都能参与教学互动。例如:在《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将教学任务进行分层。首先,针对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要求其掌握该课程中的常见词组及其表示频率的副词,如look after/how often;always/never/usually等。其次,针对英语基础较为良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how often do you do things”等句型。最后,针对英语基础十分扎实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创设情境而进行英语对话练习。而在优秀学生示范后,教师鼓励基础良好层次学生和薄弱层次学生尝试对话练习。基于此,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对增强初中英语教学成效是有利的[3]。

(三)考核分层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尤为重要,既能加深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了解,又能为教师更好调整教学计划提供有力依据。在分层教学法的作用下,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分层的考核,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提高英语学习水平。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考核停留在试卷考核上,针对学生平均水平而设置题目,可能影响教学成效。所以,在初中英语考核中,教师有必要针对各层次学生而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考核题目。首先,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试卷内容以强化学生基础知识为主;其次,针对基础良好的学生,应设置与语言点和简单应用为主的教学内容;最后,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应用类型的考核。基于此,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4]。

结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具有必要性,不仅能够从学生实际而出发,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分层教学法作用下,教师可以对学生、教学任务、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分层,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对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水平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学生能够在分层教学中寻找乐趣,引导初中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张云龙.论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16:179.

[2]刘湘萍.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分层教学的有益尝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4:202-203.

第9篇:教育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医学英语 基础英语 衔接

一、引言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1],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

与EGP相比,专门用途英语有四个典型特征:(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3)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运用上;(4)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2]。由此可见,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性高。它可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使其达到在某一学科或行业内使用英语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各项工作。因此,国内外外语界对ESP教学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关注。

二、医学院校开展专业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教育界已经普遍达成了一个共识: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应由基础英语教育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向转变。我国英语专家章振邦教授明确提出:“需要对我国外语教育作战略性的调整,要点是把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全部下放到中学阶段去完成,以便学生进入高校时便可专注于专业英语的学习。”[3]程雨民教授也强调指出:“我国面临外语教学转型期,即基础外语教学的重点将由高校转到中学,中学培养基本外语能力,高校结合专业进行提高。[4]”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钱三强亦指出:“学习了基础英语之后,便要立即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专长,转到专业英语的学习和阅读上来[5]。”

(二)英语学习的现实要求。英语学习必须学以致用。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英语教学应具备更多的专业性。基础英语教学只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语言到使用语言的转换,培养外语和专业两者皆通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随着医学教育、医护行业日趋国际化,医学院校越来越注重提高医学生获取最新医学资讯和与外界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因而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提高迫在眉睫。

(三)院校和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求。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求已呈多元化、专业化趋势。作为培养医护人才的院校,在全球化进程中,医护人员对外交流、对专业领域先进知识的学习与借鉴,没有专业英语知识的支撑是无法实现的。比如,能够查阅英文文献,听懂英语学术报告,在临床上能书写英文病历,撰写英文医学论文等,这就需要医学院校的学生除了具有基础英语知识外,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英语知识。

三、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状况

虽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正式提出了“专业英语”的名称,并规定为必修课,但是专业英语教学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着问题。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从课程的设置、课时的分配及考试内容的比例等,我们不难发现基础英语教育贯穿始终,医学专业英语教育只是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即使学生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其英语教学仍按部就班地采用基础英语教学模式,加之医学专业课程任务重,进而导致医学生出现厌学情况,专业英语教学难以保质保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众多英语基础扎实但缺乏实际专业英语运用能力的学生。他们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能够查阅一般英文资料,但查阅英文医学专业文献和用英语撰写医学论文及文摘的能力较差,在临床上无法书写英文病历,无法用英语进行主业讨论交流。

四、医学专业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

医学专门英语的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扩展,其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培养通过英语获取并交流专业知识与信息的实际能力[6]。但专业英语和基础英语又存在显著区别。医学专业英语有自己的词汇特点、句法结构、篇章框架,有自己的表达方式、特有的概念和理论。以词汇而论,医学专业都有自己大量的专门用语和专门词汇,即使是所借的共核词汇也有自己严格的定义和确切的内涵意义。在医学院校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使之有效衔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在课时结构的处理上,必须把医学专业英语教育作为完整的大学专业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合理安排课时,杜绝随意现象。通常情况下医学英语仅以选修课形式在高年级开设,课时大多为36学时或54学时,绝大多数采取大班上课。开课时间较晚,课时不足,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因此有必要在基础英语阶段,即大学一、二年级,适量引入专门用途医学英语教学,让学生更早接触专业英语。

(二)在课程设置上要难易结合、突出专业。对于基础还不扎实的学生,主要还是学习基础英语;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应当尽快让他们进入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扩大专业英语课堂教学,突出“学以致用”。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对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应该运用学英语、学专业知识、训练专门用途英语表达能力“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体现并加强其实用性。医学专业英语课程应当主要包括英文病历书写,英文医学论文摘要和英语医学应用文写作,药品说明书的翻译,医患、医护对话等。

(三)专业英语教材的选用要得当。选编适当的医学英语教材是学生掌握专业英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著名语言教育理论家克拉申(Krashen,1985)认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大于学生目前语言能力(i+1)的信息输入量,同时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心理障碍最小的状态下自然习得语言。适当的语言输入和适度的情感过滤可以激活学习者的二语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促进其语言习得,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7]。基于克拉申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在选编教材之前,一定要作需求分析,确定学生目前语言能力和对专业英语的需求。选材上,其内容专业性不宜太强,但语言上要有代表性,尤其要有医学专业方面的常用词汇和一般医学科技文章的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等。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应该密切合作。专业教师负责选取合适的原版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给英语教师一定的专业指导和帮助。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简化文章,使其符合或略高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医学英语学习可以分为:①医学词汇语学习(医学词汇的词根、词缀、构词法),②医学英语听说技能训练(包括问诊、医生与病人的对话、病历讨论、医学报告等),③医学英语阅读,④医学英语书写训练。例如,开展英语查房、英语汇报病史、英语病历讨论等模拟情景操作练习;引用原文版的病例分析、医学应用写作等文章作为临摹本,分析医学英语文章特定的术语和语法特点并组织学生进行临摹写作[8]。

课后练习的编写不仅仅有专业知识的问答题,更重要的是突出英汉翻译和摘要写作等语言练习题。

(四)要健全和规范专业英语的考核手段。作为英语教学中独立的一个分支,专业英语的考核应单独设置试卷,其考核的内容必须以考查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注重英语语言技能的应用性和情境性;注重运用英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注重运用英语解决与所学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和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

考核与评价形式应该多元化,采用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加强医学专业英语的学习。平时通过课堂表现,如实际操作、情景表演等和课后作业对学生学习作出动态的评价,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期末采用综合考试对学生的专业水平与英语应用能力作出终结性的评价[9]。

五、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大学进校新生的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专业英语教学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在当前过渡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只有实现了英语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教学的完美衔接,才能使学生在高年级进一步加深和增强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飞跃,达到语言学习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and Water,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冯志杰.汉英科技翻译指要[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6-26.

[3]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2003,(4):1-6.

[4]程雨民.入世形势下的外语教改[J].外国语,2002,(6):10-12.

[5]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6]白浞,熊荣敏,李玉连.医学英语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3):48-49.

[7]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 Implications[M].New York:Longman,1985:440-446.

[8]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