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流感预防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医院门、急诊特点
基层医院由于条件所限,诊室少,医务人员少,很难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而且门诊、急诊是医院人员流动最多的区域,是健康人群与不同疾病患者之间接触最多、最集中的场所,大量的工作量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 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预防
2.1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妊娠期孕妇、伴有慢性疾病、老人和儿童患有甲型H1N1流感症状者极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2.2 预 防
控制传染源:开展人间和猪类流感疫情监测。一旦发现猪类或其他动物感染猪流感病毒,应按照《动物检疫法》有关规定,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对患者及疑似患者进行隔离,积极治疗,并及时将疫情上报上级防疫机构。
切断传播途经:对发现有病猪的养殖场、曾销售病猪肉的摊档、患者所在单位、家庭等进行消毒,对病死猪等废弃物应立即就地销毁或深埋;收治患者的门诊和病房按禽流感、SARS标准做好隔离消毒;标本按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求进行运送和处理。
保护健康人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患者;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1]。
加强院感控制措施:对于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进行隔离并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手卫生,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应佩戴外科口罩,必要时佩戴护目镜或防护口罩;对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应当加强室内通风[2]。
3防控工作进展
强化监测工作。密切关注流感样病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变化趋势以及病毒耐药性和变异等情况,继续跟踪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展,及时组织专家开展疫情形势分析研判[3]。
继续推进疫苗生产和接种工作。截至2010年3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累计受理甲型H1N1流感疫苗签批发近1.6亿人份;全国累计签收疫苗近1.2亿人份;累计完成接种9570万人[4]。
【中图分类号】R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69-01
人禽流行性感冒(humanavianinfluenza)简称人禽流感,是指禽流感病毒由于种种原因突破种属屏障而感染人,表现一定临床症状,称为人禽流感[1]。高致病性禽流感危害严重,它不仅能引起家禽的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常常引起人发病。目前针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至今尚未有特效药物,临床上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本文主要对人禽流感的社区预防、个人防护的问题进行探究。
1禽流感的病毒特点及流行病学特点:
1.1 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1.2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
1.3传染源人禽流感传染源为病禽或表面健康携带流感病毒的禽。[1]
1.4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2]。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2 人禽流感的社区预防措施:
2.1有效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使社区居民尤其是经常接触禽类的高危人员了解并掌握预防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的核心信息,提高认识和技能,降低病毒传播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风险.发放预防禽流感的宣传材料,如:折页、小册子、宣传画等。形成一致的行动倡议,所学知识传播给家人、邻居、朋友,动员妇女做宣传栏、广播、黑板报、墙体标语等。
2.2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的禽鸟,立即向当地兽医或卫生部门报告。
这是对大众进行预防控制禽流感教育的首要内容。动物感染禽流感后出现明显症状,群众易于辨认。及时报告动物疫情可以使政府及时采取扑杀、消毒等措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避免人类(及其它哺乳动物)感染禽流感病毒。
2.3不宰杀、不买卖病死禽;死禽要深埋.
2.4禽类养殖和售卖人员要经常清洗衣物、清洁禽舍及运输设备。
禽流感病毒怕光、怕热,普通消毒剂很易将其杀灭。保持衣物、禽舍及运输设备的清洁可以有效阻止禽流感病毒在动物间及动物与人间传播。
3 个人防护:
3.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尤其在接触禽类后及饭前要用肥皂和清洁水洗手
3.2接触病,死禽后出现发烧及咳嗽,要立即就医。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短,发病急剧,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及时就医,可以使其尽早得到有效救治。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及早发现可疑病例,采取措施,也维护了周围其他人的安全,还可减少因病毒变异导致
3.3不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内。
3.4春为四时之首,万物更新之始。应当遵循“早睡早起,天人相应”规律,以适应自然界的生发之气。要保暖防寒,避免受寒吹风。
3.5户外运动锻炼,调畅情志:适度增加户外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正气,多晒太阳,多听音乐,保持乐观愉快心情。
3.6外出踏青时,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
3.7合理饮食 勿食寒凉之物,清淡为易:“消春火”,可吃一些降火食物 春季少食酸性食物,既防阳气生发太过,又能养肝,提高抗病能力。禽肉、禽蛋煮熟煮透后再食.
3.8年老体弱者、特别是患有基础病的居民,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应尽量减少去空气不流通和人群拥挤的场所。到医院就诊时应戴口罩.
3.9中药香囊佩戴法组成:藿香、佩兰、艾叶、苍术等各等量。功效:芳香辟秽解毒。
3.10中药茶饮方法。用桑叶9克、6克、生甘草3克,沸水适量冲泡,代茶饮。
3.11中成药:板蓝根冲剂、玉屏风散颗粒等。中药煎服法组成:金银花、连翘、黄芪、防风、白术、板蓝根等。
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病情大多比较严重,容易出现病毒性肺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心衰及肾衰等多器官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预后较差,发病后死亡率可高达60%.禽流感的人用疫苗还处于实验和临床阶段,所以社区预防和个人防护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留置导尿;尿路感染;预防措施
1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
1.1导尿操作是尿路感染的直接因素:正常情况下尿道是一个无菌环境,插管导尿是侵入性操作,常可导致尿道粘膜损伤;若无菌观念不强,尿管污染,可使细菌通过尿管直接种植在膀胱内,为细菌侵入及增殖创造了条件,造成尿道及膀胱逆行感染。
1.2尿管留置时间是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导尿管对人体是异物,当插入尿管并长期留置尿道膀胱内,刺激尿道及膀胱粘膜,破坏正常的生理环境,削弱了尿道及膀胱对细菌的防御作用。岳素琴[1]在留置尿管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调查了233例尿路感染病历,留置导尿占医院内尿路感染的66.5%。当天插尿管发生尿路感染占3.43%。留置导尿1天、2天、大于或等于14天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是6%、9%及91%。徐敏[2]调查30例留置导尿病人,3天菌尿发生率为26.7%,7天发生率为66.7%。10天发生率为93.3%。以上数据说明医院泌尿系感染与尿管保留时间有直接关系,且尿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
1.3护理因素:在导尿操作前,不注意手卫生,消毒不严格,操作不戴无菌手套或手套、无菌尿管被污染不更换均可将尿道口细菌带入膀胱,造成菌尿。操作过程中动作粗暴,造成尿道黏膜损伤为细菌增殖创造了条件。另外操作后宣教不到位,患者知识缺乏,自己强行拔管或随意分离尿管与集尿袋接口等,也为尿路感染提供了机会。
1.4患者因素 在留置尿管的过程中,患者自己也是导致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插管过程中患者躁动不安,导尿管触及尿道壁,或者未经医护人员允许自己强行拔管,导致尿道黏膜破溃,削弱了尿道黏膜对细菌的抵抗作用。如果尿管未完全脱出时,患者或家属自行将尿管插入尿道,或引流管衔接处脱离时又擅自接回。这些都是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
1.5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真菌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真菌性尿路感染增多。陈文良等[3]27例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超过14天,真菌性泌尿系感染率为53.57%。而且各种细菌对各类抗生素敏感率仅为40%。说明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虽然能有效地预防尿路感染,但可引起二重感染。
2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
2.1严格掌握导尿指征,缩短留置尿管时间:树立插入尿管就会引起感染的观念,不能用留置导尿解决尿失禁和记录出入量问题。对尿失禁女性患者可采用尿不湿,男性则采用中号保鲜袋接尿,更换时及时清洗会。对已留置导尿的患者,注意训练自主排尿功能,定时夹闭尿管,锻炼膀胱收缩功能力,缩短留置尿管时间。
2.2导尿管的选择:插管前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尿路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插入动作要轻柔?目前广泛采用气囊硅胶尿管,对黏膜刺激小,气囊的内固定也避免了胶布外固定易污染及固定不牢的缺点。一般情况下每月更换1次。气囊导尿管的头部到气囊的距离为4~6cm,要将气囊完全送人膀胱,必须见尿后将尿管插入6cm以上,再慢慢往回拉,这样气囊才不会因插入过浅而损伤尿道。在确定气囊完全进入膀胱时,根据患者情况,一般男性注入5~10ml生理盐水,女性注入10~15ml生理盐水,方能防止尿管脱出和尿漏。
2.3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进行尿管护理时操作要认真,特别是固定尿管的左手必须保持无菌,同时要保证见尿后再插入尿道的尿管应绝对无菌。留置期间若尿管脱出,应更换尿管重新留置。
2.4安全防护:操作前要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解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对躁动不安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可采取保护性约束。减少因知识缺乏而强行拔管造成尿道损伤。
2.5 减少或避免膀胱冲冼:对留置导尿的患者,在许可情况下鼓励多饮水,已达到多排尿,而进行生理性膀胱冲冼的目的,每日饮水不少于1 500~2 000 ml,平均每小时尿量50 ml左右。
2.6保持尿道口清洁:留置尿管后每天用0.05%碘伏消毒外阴及尿道口周围2次,每次大便后应先清洁会,再及时消毒会阴及擦洗尿道口,保持尿管清洁无菌。
2.7 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尽量避免分离尿管与集尿袋接头,从而减少感染机会。研究表明:普通集尿袋3天更换一次,抗反流尿袋每周更换一次较合理。
2.8 保持引流尿液通畅:随时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尿量,注意避免尿管/引流袋弯曲受压,保持其通畅,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反流,一旦发生尿道口污染,应进行早期局部治疗,防止细菌逆行感染。
综上所述,导尿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预防尿路感染的最好方法是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掌握导尿指征;尽量不插管;留置尿管后要严格进行尿管护理;尽量缩短留置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岳素秦.医院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5):358
这几天,大家辛苦了!突然发生的疫情使大家的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几倍。经过大家的努力,县甲型流感指挥部制定的病人治疗、居家隔离、媒体应对、社会稳定等各项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终于使我县甲型流感患者迅速增加的势头得到遏制,防治流感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在这几天的防治工作中,教育、卫生等部门的同志们奋战在抗击流感的第一线,舍小家,为大家,不怕艰苦,勇挑重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县二院在黄和平同志带领下,顾全大局,不讲条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全部病房腾空,用于收治发热病人;县中医院不等不靠,迅速行动,为收治发热病人腾出了大量的病房;县人民医院发挥优势,日夜奋战,在第一时间收治了大量的确诊病例。尤其是以城管应急医院院长卢多哲同志为首的一帮同志,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良好作风,仅用了33个小时,就将水电不通、垃圾遍地的的原精神病院改造成了设施齐全、具备收治条件的应急医院。铁门镇的牛志伟书记、郭建伟镇长和民政局的同志一道,配合防治工作需要,及时将铁门敬老院入住人员转出,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对该院的该造,使我县又多了一家应急医院。
县建设局、房管局、计生委、公安局、广电局、市政局、旅游局、组织部等单位积极配合防治工作,克服种种困难,协助县二院和中医院在最快时间内完成了普通病人的转诊工作,认真落实了承担的居家隔离人员分包任务;王军同志带领卫生局和疾控中心的同志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击流感的第一线。以高琳同志为首的县防治工作指挥部各个工作组,夜以继日,忘我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工作制度,使全县的防治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城关镇郭华同志带领镇、村机关干部,克服辖区内三高学生多、隔离压力大等重重困难,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保证了各项隔离措施的圆满落实;石寺、正村、南李村等乡镇,及时追查密切接触者,严格落实防治措施,为实现疫情不扩散、不蔓延的目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分包乡镇的县四大班子领导深入乡镇,全力以赴组织指导救治工作,在全县形成了全党动员、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这几天,住院病人的陆续出院,出院的人多了,入院的人少了,一些连续作战的同志放松了警惕,开始出现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个别乡镇不能严格落实居家隔离的包户措施,仍有隔离对象外出活动的现象发生;一些乡镇和部门不能按时上报防治信息,存在信息报送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一些医务工作人员、参与防治的县、乡、村干部缺乏防护意识,不能严格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务必在下步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针对防治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昨天晚上,县四大班子召开会议,分析形势,查摆问题,决定召开今天的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认识,确保思想认识不放松、工作劲头不减退、工作人员不撤离,发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连续作战,务实苦干,坚决把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夺取防治甲型流感战役的全面胜利。下面,我先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严防死守,确保学校防治万无一失
(一)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已经开学的四所高中的防治工作。教育局对四个学校要派专人负责,严格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并及时把学校每日两次的体温测试结果登记造册,上报县指挥部。
1、要以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为重点,增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特别要教育学生尽量避免外出,学生、教师一律住校。
2、学校每天必须按照要求,开展晨检和午检,每天每次记录到人,并将检测情况详细记录,登记造册,上报县教育局。一旦发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或教职工,要立即按甲型流感防治规程处理。
3、要指定专人每日负责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及时了解缺勤原因,如与甲型h1n1流感有关,应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卫生部门
报告。
4、学生和教职工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在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到医疗机构就诊。学校应提供必要条件,对该学生和其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二)要切实做好其他学校、托幼机构的疫情监测和防治工作。
1、要把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作为开学教育的第一堂课,增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要严格按照花名册做好开学一周前学生和教职工每日体温的统计造册工作,并及时调查开学前一周内学生有无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有无与流感样病人接触史以及外出旅行史等相关情况,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3、及时通知并指导学生,做好返校途中的个人卫生防护。
4、避免举办大型集会活动,尤其是室内大型聚集性活动。
(三)要科学制定三高复课计划。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促使三高具备复课开学条件。
(四)加强对教职工的防治工作。各学校、托幼机构都应积极开展对教职工,尤其是校医的甲型流感防治能力培训,增强其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发现、报告和临时处置等能力。
(五)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环境卫生管理。尤其应加强并指定专人负责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学习生活场所防治措施的落实工作。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卫生死角,防范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等传染病在校园内的传播与蔓延。
二、科学救治,全力医治每位病人
1、要加强技术培训,严格规范操作。要强化对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规范操作程序,严格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要求,开展救治工作。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医务人员防护、医疗废物处置等方面规定,努力避免二次感染、交叉感染。
2、要实行分类管理,及时组织治疗。对普通发热病人,在预检分诊点初筛后,符合传染性疾病特征的患者,引导其到发热门诊就诊。对符合甲型流感症状者安排到县级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凡是三高返乡居家隔离观察的学生,一发现有甲型流感症状的,一律由县派救护车接诊,防止疫情通过其它交通工具和人群传播。
3、要强化隔离措施,加强动态管理。对所有的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四家病人收治医院和居家隔离人员要严格执行隔离标准,实行封闭管理,做到与外界彻底隔离。
4、要关注重症病人,及时开展救治。在救治工作中,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病情的监控,特别是连续发烧39度以上病人、6岁以下的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人,要予以重点关注,出现情况及时向专家组报告,必要时立即转送至市级传染病专科医院治疗。
三、死看硬守,确保疫情不蔓延
1、排查好,彻底澄清底数。会议之后,各乡镇、各医疗机构、各学校要立即组织一次拉网是式排查,对每个与三高学生有密切解除的人员,查明基本情况,迅速上报指挥部综合组,坚决做到不漏掉一户,不错过一人。同时,要进一步排查各乡镇的外出人员和近期返乡人员,随时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坚决杜绝出现新的传染源。
2、分包好,责任真正到位。严格按照《甲型流感密切接触者居家观察规范》,进一步落实好三级联包监控责任制,扎扎实实做好防治工作,确保居家隔离有人包、当天体温定时测、生活用品有人送、异常情况有人管。要高度重视被隔离人的生产生活,给被隔离人员人性化关怀。
3、隔离好,强化医疗措施。根据事态发展,凡是疑似病人所接触的人及其家属均被确定为隔离观察对象,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阻断病原传播。隔离工作要做到严之又严,细之又细,认真扎实,落实到位。
4、各包户责任人要每日按时登记隔离人员体温测试结果,及时上报乡镇政府,乡镇应在每天上午8点、晚上8点两次向县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农村组报告。各乡镇对隔离人员的情况一定要掌握到户,掌握到人,掌握到天。
5、不得让密切接触者外出活动,居住最好一人一个房间,活动区域相对固定。近距离接触其他家庭成员,应戴口罩。对密切接触者接触和使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6、居家隔离观察期间,如果密切接触者出现急性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所在乡镇政府应立即向县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防治组报告。
7、隔离期限从最后一次接触之日起顺延至第7天结束。隔离期满,如无异常情况应及时解除隔离。解除隔离应由分包责任人在其体温登记册上签名,经乡镇卫生院审核,最后经乡镇政府批准。如果擅自解除隔离,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要管控好痊愈的出院人员
加强对出院人员的管理。凡符合出院标准的甲型流感患者可按规定程序出院,所在医院应提前半天报指挥部防治组,由指挥部农村组通知患者居住地乡镇做好相应准备。
病人出院后,指挥部农村组要通知病人所在地乡镇政府对其继续实施7天居家隔离观察,仍由一名乡村医生、一名乡镇干部和一名党员负责监督,每日做好体温检测和观察登记。隔离期满后,如无发热或出现呼吸道症状,可按规定程序解除隔离。
患者出院后,所在地乡镇应于每天下午8时前,向县防治应急指挥部农村组报告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情况,对这些人的体温登记和观察情况应另行造册。
五、多策并举,确保人员密集场所防治到位
1、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防治措施。重点是饭店、市场、商铺、学校、机关、车站、网吧、幼儿园、个体诊所、乡(镇)卫生院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要确保这些场所及时通风换气,落实消毒措施,学校及幼儿园按规定延迟开学,卫生院及个体诊所按规定处置发热病人,各种营业场所按规定落实防治措施。要加大防治措施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防控检查,确保各项防治措施按规定落实到位。
2、强化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措施。县内媒体要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综合运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彩页、板报专栏、告家长书等方式,大力倡导爱国卫生运动,宣传甲型流感防治知识,加强正面引导,消除恐慌心理,增强群众信心,提高群众防护意识。
3、强化重点场所的消毒措施。疫点消毒由县疾控机构安排专人实施。医疗机构应加强对甲型流感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和留院观察病例及其污染的场所与物品、运送病人的救护车的消毒,消毒应由经过培训的专职人员实施。根据疫情防治形势,各部门、各单位应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对交通工具、宾馆饭店、公共娱
乐场所、人群聚集场所等公共场所实行预防性消毒。
4、强化对重点场所的督查措施。指挥部的两个督查组,要进一步加强对防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县直督查组负责县城新、老城区的督查工作,农村督查组负责11个乡镇及两个园区的督查工作。对督查组发现的隐患问题,各责任单位要立即整改。对工作不力的乡镇和部门,县防治应急指挥部将予以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严密监控,规范统计信息报送
1、要高度重视。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防治信息上报工作,落实专人具体负责,对本单位辖区内确诊病例的最新情况、新增发热病例的就医情况、隔离对象的分布及变化情况、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包村包户责任人的工作开展情况,人、财、物的投入情况、密切接触者的进一步排查情况以及指挥部要求统计的其他信息,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报送。
2、要规范报送。各单位信息上报的时间为每日上午8:00和每晚8:00前。上报的信息应及时、全面、准确,不得出现遗漏、瞒报、迟报等现象。对因工作不力造成负面影响的,指挥部将立即启动责任追究机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遇有紧急信息时,可通过电话或口头在第一时间直接报告,但书面信息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及时补报。各种信息和统计资料均应报送至指挥部办公室统计组。
3、要及时分析。对监测到的疫情变化情况,要加强统计分析,实行动态监控,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抓紧处理。每天上午10时前,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负责,将头天全县防治及治疗情况汇总整理,分别报市委、市政府值班室。
七、注重档案,为客观评估提供依据
各乡镇、各单位、指挥部的各个工作小组都应该高度重视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要实事求是地建立工作台帐,工作日志,保留好各种文件、会议记录、统计报表等反映救治工作的各种资料,切实做到有案可稽,有资料可查,千万不可马马虎虎,应付了事。每个阶段防治工作结束后,各单位都要写出书面总结。防治工作结束后,县委、县政府也将对这次防治工作进行认真总结。上级部门随时经可能进行检查、调查,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八、营造舆论,主动应对新闻媒体
要进一步发挥新闻舆论的宣传引导作用,积极主动地和新闻媒体交流、沟通,增加信任和理解。积极做好上级媒体接待、联络、后勤保障工作,适时召开新闻会,向新闻记者提供事件处置最新情况,积极争取省、市主流媒体的大力支持。加强网络舆情监控,时刻关注互联网舆情动向,及时向指挥部宣传组汇报情况。
九、确保稳定,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关键词:导尿;留置导尿管;无菌操作;密闭导尿系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尿路感染;预防措施
留置导尿管是临床有效解决排尿困难的技术手段,但是导尿引起的医源性尿路感染一直困扰着临床医护人员[1]。为了解决留置尿管患者的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便积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我科对2011年3月~2016年3月对留置尿管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
1.1无菌技术操作不严等引起的尿路感染 导尿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插管过程中易损伤尿管粘膜,引起尿道感染[2],如留置尿管时尿道口不清洁消毒或者消毒不严格,病原菌主要通过导管腔外和腔内两条途径上行引起尿路感染,腔外感染时病原菌主要通过导尿管外壁与尿管粘膜之间的细菌性生物膜而上行,种植于膀胱导致尿路感染[2]。另外由于操作时未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而导致尿路感染,具体表现在:无菌导尿用物未达到无菌要求;操作时未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使细菌侵入尿道和膀胱;上尿管时未充分暴露尿道口,手触碰到尿管;插尿管时误入阴道,拔除重插未更换无菌导尿管;留置尿管期间未进行会的清洗。
1.2造成尿道粘膜损伤引起泌尿系感染 导致尿道粘膜损伤引起尿路感染因素有很多,操作中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均可导致。比如导尿时患者情绪高度紧张,插管时出现尿道括约肌痉挛;操作者插导尿管动作粗鲁,或者因为技术不熟练反复插管;导尿管型号不合适或质地僵硬,插管前未充分尿管;男性患者尿道长,有两弯三个狭窄的解剖特点;有些男性患者伴有前列腺肥大增生,前列腺部尿道狭窄等诸多因素均可引起尿道粘膜损伤;尿管及气囊未进入膀胱内,使充盈的气囊嵌顿在尿道膜部,压迫粘膜引起坏死;尿管质量不合格,不能回抽气囊内的液体;尿管气囊漏液,致尿管自行滑出再次损伤尿道粘膜;患者长期卧床尿管留置时间过长,没有及时更换,尿垢积聚在尿管及气囊周围极易形成结石,拔管时损伤尿道粘膜;翻身时尿管牵拉过紧导致气囊变形进入尿道,压迫尿道粘膜造成损伤。
1.3留置尿管时间过长引起泌尿系感染 据有关报道,留置导尿的时间越长,则所致尿路感染发生率越高[3],调查显示留置导尿管
1.4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泌尿系感染 由于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机体内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多,使真菌性尿路感染增高。陈文良[4]等27例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超过14 d,真菌性泌尿等感染为53.5%,而且各种细菌对各类抗生素敏感率仅为40%。说明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虽然能有效地预防尿路感染但可引起二重感染。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和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1.5密闭引流系统引起泌尿系感染 导尿管伴随尿路感染c多种因素有关,其侵入尿路的方式为逆行感染,导管腔内逆行感染较多。此外,频繁更换集尿袋破坏了引流的密闭性,引起导尿管末端与集尿袋连接处污染,也可以导致尿路感染。
1.6导尿患者中高危人群的泌尿系感染 导尿患者自身因素造成尿路感染的情况有很多种。年老体质较弱的患者、长期卧床不起的女性患者、肾功能不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等因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较重,病房内病原体较多,很难保证外的清洁均容易出现尿路感染的风险。
2 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
2.1严格执行无菌导尿操作技术 留置尿管的患者导尿时应安排技术全面经营丰富的护理人员,要求导尿用物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行导尿。严格保持会清洁,在操作过程中还要依照男女不同的生理构造对患者会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防止操作过程的污染[5]。清洗会时应按顺序擦洗消毒,、大、小及尿道口到,由外到内,由上到下擦洗,每个棉球只使用一次。上导尿管时充分暴露尿道口,手尽量不要触碰尿管。误入阴道应拔除导尿管更换后尿管后插入尿道。留置导尿管期间应每天清洗消毒外阴和尿道口,保持会清洁。导尿管腔外逆行感染是细菌侵入尿路的主要方式,使尿道口周围保持一个无菌的环境及加强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是减少感染的有效措施。
2.2避免尿道粘膜损伤的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在导尿前应对患者进行耐心解释,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必要时插管前肌肉注射地西泮和阿托品,使患者安静后再插管。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导尿术的操作技能和相关解剖生理知识,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导尿管。插管时动作应轻柔,切忌强行插管,对于前列腺肥大的患者遇插管有阻力时应从导尿管末端快速注入灭菌石蜡油5~10 ml,借助于作用将导尿管迅速插入避免尿道损伤。上尿管前应回抽气囊,如漏气不可使用。确认尿管进入膀胱内才可固定尿管,对留置尿管时间过长的患者,应及时更换尿管,翻身时切勿牵拉尿管等预防尿道粘膜损伤而导致的尿路感染。
2.3根据病情缩短导尿时间 严格掌握导尿指征,注意训练自主排尿功能,提高患者及家属自我护理技能,说明导尿配合的方法,鼓励患者主动参与护理。在拔管前采用定时夹闭尿管使膀胱充盈,促进自主排尿,缩短留置时间。膀胱充盈时拔管是最佳时机,可提高患者自行排尿的成功率,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6],见表1。
2.4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预防措施 合理使用抗生素,应根据患者的病种、严重程度、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抗生素种类及适应症等合理选择,以避免造成菌群失调,细菌产生耐药性。
2.5保持导尿系统的密闭性 采用密闭式导尿回路,导尿管与一次性尿袋预先密封连接为无菌系统后再插入尿管。避免轻易分离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头[7],尽量保持导尿系统的密闭性,减少集尿袋频繁更换,集尿袋更换1次/w。我科现使用的抗反流的集尿袋避免尿液反流,使尿液直接流入尿袋内,减少感染的机会。
以往认为在留置尿管期间,通过膀胱冲洗不但不能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反而可能引起尿路感染。因此,现不主张进行膀胱冲洗,更不主张用抗菌药物冲洗膀胱,避免产生耐药感染。
2.6高危人群采取不同措施减少尿路感染 因自身因素造成尿路感染的高危人群采取的措施有:年老体质较弱的患者应鼓励多进食,加强营养摄入;肾功能不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提高自身免疫力,治疗基础疾病,促进疾病转归;对长期卧床的女性患者应保持会的清洁干燥。尿道口周围有肠道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尤其是女性有2/3的患者含发生菌尿[8],做好基础护理,定时清洁会,尿道外口和近尿道口段导尿管有用0.5%碘伏棉球擦拭消毒2次/d,以去除分泌物,杀灭局部细菌,防止发生尿路感染。
3 讨论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见的基础护理技术,属有创操作项目,而尿路感染则是留置导尿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留置导尿时间越长,感染的机会越多,预防尿路感染最好的办法是严格掌握导尿指征,尽量不插尿管。留置尿管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多饮水,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导尿期间尽量保持导尿系统的密闭性,不必每日进行膀胱冲洗,了解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的原因,对发生尿路感染的高危人群实施有效的o理干预,才能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降低至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金梅.留置尿管导尿的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9,24(14):91-94.
[2]汤莉伟,吴佳敏.留置导尿获得性尿路感染的相关途径及护理现状[J].全科护理,2015,13(8):691-693.
[3]喻平.留置导尿尿管病人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3):569-570.
[4]陈文良.二重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药杂志,2001(12):62.
[5]廖秀英.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防控[J].当代医学,2015,21(3):118-119.
[6]朱恒美,许丽丽.留置导尿术中拔管技术的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12,29(12):40-42.
关键词:春季;传染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15-02
在我国,春季是常见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这与气候以及病菌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由于我国处于北半球,当春季来临时,气候温度仍然较低,也使得人们集中于室内活动,彼此接触较多?再加上门窗长期处于关闭状态,室内与外界的空气不流通,较高的室内温度给病菌的繁殖带来有利条件?春季传染病种类多危害大,因此,需要认真分析传染病类型,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类型
春季发生的传染病种类较多,而且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这些传染病不仅对成人健康不利,也会损害到儿童,特别是由于儿童的抵抗力较弱,患病的概率更大?在春季,常见传染病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因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传播途径:这种疾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染,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感染的物品来传播?病毒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
临床症状:主要是头疼?咳嗽?发热?全身酸痛?畏寒等?
易感人群:一般人群都易感染流感,被感染后,都有一定的免疫力,但是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因而会出现反复感染发病?
2.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在冬春季节最易发生?如果没有经过麻疹疫苗接种人群在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麻疹患者年龄多分布在1-5岁?
传播途径:唯一的传染源是病人,病人通过的眼?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痰?鼻涕等来进行传播,患者尿和血液中也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人被麻疹病毒传染后,经过10-11天的潜伏期,开始出现打喷嚏?流泪?眼红?怕光?打喷嚏?咳嗽等症状?第4天开始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在全身出现,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一般人群普遍容易感染麻疹病毒,但更多见于婴幼儿,但随着广泛接种麻疹疫苗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或者呼吸道飞沫来进行传播,如果直接接触病人皮肤或者粘膜疱疹液也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主要症状:首先出现发烧症状后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明显有疼痛感?部分患者也出现咳嗽?流鼻涕,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等?
易感人群:一般婴幼儿和儿童为易感人群,患者年龄段多分布在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容易成为感染孩子的感染源?
4.高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损害为主的感染性疾病?
传播途径:禽流感病毒主要靠空气传播,通过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衣物?种蛋等来进行传播?
主要症状: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经过1-7天的潜伏期,出现头痛?发热?流涕?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状,有些病人病情严重腹痛?腹泻?结膜炎?高温39度等症状?
易感人群:一般人群都容易感染情流感,12岁以下为发病率较高的年龄段?
二、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春季常见传染病已经都可治疗,只要做好个人卫生,认真学习了解相关传染病的预防办法,就能够很好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1.常见传染病针对性预防办法
(1)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
当前,流行性感冒是春季最常见的传染疾病,而且流感病毒变异较快,类型众多,对流行性感冒最有效的预防办法是接种流感疫苗,这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有效预防措施?同时,要注意增强自身体质,不要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长时间逗留,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传染?
(2)麻疹的预防措施
预防麻疹比较好的方法是接种麻疹疫苗,对儿童来说,在5?6个月大小时接种一次,在7岁时再接种一次麻疹疫苗,能够很好预防麻疹病的发生?另外,要尽量减少与患麻疹病的人群接触,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3)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且注意房间内的通风,多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另外,要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若出现病情后应当及时就医?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预防措施
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由禽类传播,因此,要尽量少接触禽类,在食用禽类肉制品时,应当彻底煮熟,对蛋类也要进行加工,不宜生吃蛋类?对存放的禽类食物要熟制品与生鲜分开,不能放在一起,避免病菌污染?
2.其他预防措施
针对春季常见传染病,还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一是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澡?洗手以及及时更换衣物等,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不随地扔垃圾,要经常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当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应当及时洗手,或在接触过程中佩戴口罩? 二是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春季比较干燥,要注重补充水分,同时要多吃一些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如蛋类?鱼?奶等?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抵抗力?三是加强群众对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春季传染病多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相关知识的缺乏,不能很好的采取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因此,医疗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要注重对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能认识到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春季发生的传染病种类较多,而且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春季常见传染病已经都可治疗?医疗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要注重对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重增强自身身体素质,认真学习了解相关传染病的预防办法,就能够很好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持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 邢敏.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护理[J].《药物与人:相约健康》2014年第01S期.
[2] 王宏臣.春季常见传染病预警[J].《家庭教育:幼儿版》2012年第4期
[3] 一帆.有效防范春季传染病[J].《父母世界》2010年第3期.
一、总体目标及要求
根据“强化预防措施,严控社区传播,加强重症救治,减少疫情危害”的防控策略和“高度重视,积极应对;预防为主,分级管理;联防联控,科学处置;及时上报,责任到人”的原则,全面做好甲型h1n1流感预防工作,及时有效采取各项预防措施,开展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和家长了解甲型h1n1流感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强化防范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不必要的恐慌情绪,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组织机构
1、成立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后勤:*
疫情报告人:*
2、建立校园防控网络
由校长——疫情报告人——班主任——家长、卫生员,共同建立四级防控网络。
三、工作职责
1、学校防控领导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宣传甲型h1n1流感防控相关知识,组织实施晨检、午检等防控工作,交流相关疫情信息,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制定相关工作制度,督促检查校内防控工作,校长(组长)为本校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
2、副组长负责相关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保存工作,协助组长做好管理工作。
3、后勤人员负责储备防控物资,及时把物资发放到相关人员手中,保障防控工作顺利进行。甲型h1n1流感包括温度计、口罩、消毒液、消毒器械、防毒手套等。
4、疫情报告员做好校内疫情信息收集和上报工作,实施日报告、零报告、随时报告制度。
5、班主任负责每日晨检、午检工作,跟踪随访并登记因病请假、住院以及居家观察的学生情况,组织指导做好班级教室以及清洁区环境卫生工作,做好对学生及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班级卫生员协助班主任做好防控具体工作。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做好班级消毒工作。
7、学生家长应配合学校密切注意学生个人卫生及健康状况,和学校保持密切联系,每天为学生测量体温,向学校提交提问记录表,积极做好患病学生的治疗、居家观察工作,教育学生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
8、要求每个学生积极配合学校和家长做好体温测量和晨检、午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积极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在发现本场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之后我院立即行动,启动甲型H1N1流感防控预案,做好防控工作.
二.提高认识健全组织.
根据农场党委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会议精神我院领导迅速召开全员及基层医务人员工作会议.成立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及村卫生室疫情联络员.采取以加强疫情监测、重症病例发现和转诊、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在场散发病例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布置启动甲型H1N1流感防控预案的相关工作.
三.设立发热门诊,强化预检分诊制度。
认真贯彻《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设立发热门诊,做好门(急)诊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样病例的症状监测。预检分诊工作实行首诊负责制,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经过传染病知识培训的医师担任预检分诊工作。医生在接诊病人过程中,除询问病史、症状和进行相关检查外,还特别注意询问与疾病有关的流行病学资料,防止甲型H1N1流感流感病例的漏诊、误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同时按要求做好
个人防护及必要的消毒隔离。
四.加强人员培训
进行全员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培训,使临床一线人员掌握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标准及救治原则,及时治疗,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医生传染病商情报告意识,杜绝迟报瞒报、漏报现象。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诊断治疗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切实增强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防控意识。
五.加强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积极宣传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知识,在卫生院设立咨询台接受群众咨询,在农场、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粘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通过宣传增强了群众自我防护意识,消除广大人民群众对甲型H1N1流感的恐惧感,维护了社会稳定。
五.抓好落实、控制疫情
1.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农场医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按照卫生部下发的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要求,发现流感样病例后,立即向场卫生院或防保科报告。场卫生院或防保科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医生会诊,不能排除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立即向场政府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对于流感样重症病例,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病例,以及治疗期间发现的病情加重病例立即向场政府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病例救治:对于高危的病人,采取紧急的救护措施。做好重症病例早期发现和及时转诊的准备工作。
3.密切接触者管理: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居家医学观察,我院、防保科和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做好医学随访和体温测量。自10月20日**小学的**被确定为临床病例后,我院抽调专人到**小学,中学早晚两次进行体温监测,对出现的疑似症状坚持先隔离再确认的原则及时上报县疾控中心,由专家组进行诊断治疗。
4.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我院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以及负责卫生防疫工作的人员积极参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技术的培训。
5.我院、防保科指导本场内中小学、托幼机构等单位加强疫情监测和晨午检工作,对其他集体单位加强疫情监测工作。
6.我院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当地群众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六.积极发挥本院的专业能力,协助相关部门搞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工作。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做好医疗救治应急工作所需设施、药品器械、防护用具等物资的储备工作。在第一时间将药品送到发病的单位。共发放连花清瘟胶囊517盒,消毒液20箱、隔离衣11套、体温计100支,为疫情防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以上药品的使用进行了有效的追踪和指导。
七.控制医院感染,加强保护措施
严格执行传染病管理的规定,做好传染病报告和发热病人的监测,作到早发现、早报告、消毒、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根据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加强门诊病人管理,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甲型H1N1流感至少已造成全球5,000多人死亡,确诊病例数已接近40万例。随着北半球冬季的来临,甲流第二波爆发亦开始出现。在北美洲,美国出现流感样症状的病例数远高于基准水平,其中近30%的病例是甲型流感患者。加拿大的流感样症状发病率连续4周增长。在东欧和亚洲一些国家,呼吸道疾病病例数也有所上升,但还没有达到往年流感季节的水平。
中国卫生部通报,2009年10月26日15时至10月28日15时,我国内地新增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6,345例,其中3例为境外输入性病例,6,342例为境内感染病例。截至10月28日,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报告42,009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30,854例。重症病例累计66例,已治愈22例,死亡4例。
“目前中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速度加快,疫情波及范围越来越广,发病数出现快速增长趋势,因此可以说H1N1流感疫情第二波已经开始”。这是今年曾经接受本刊专访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10月18日做出的最新判断。
曾光认为:随着季节变化,甲型H1N1流感南半球流行高峰趋于平缓,北半球的疫情开始迅速升高。中国与北半球趋势一致,近来一天发生的病例数相当于一月前的十天,特别是九月以来,不同地区的多所学校同期出现暴发流行,预示进入了快速传播期,即“第二波”传播开始。
当前疫情发展凶猛,向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快速传播之势已成,且不同于过去境外输入的渐进模式,而是由数量庞大的国内流动人口,通过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广泛传播,往往发生严重的社区暴发流行后才被发现,而且各城际间没有任何防线。由于这些地区缺乏防控经验,可能导致病例迅速增加,出现成批危重病例,是防范薄弱地区,很可能成为与之决战的主战场。
为此,曾教授提出,过去“外堵输入”成功经验已不适合,应及时调整防治策略。他建议,组织中央和地方的专家认真论证对策并及时发现、总结和宣传地方的经验。
“甲流”四起,风声鹤唳
北京――2009年10月29日的每周疫情显示,截至上周,北京市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6196例,其中男性3,727例、女性2,469例。10月27日,北京市报告了首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
天津――截至10月20日,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47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学校报告的流感样病例中,既有甲型H1N1流感,也有季节性甲3型流感,呈两类流感同时流行态势。
湖北――截至10月26日15时,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844例,已治愈737例,目前在院治疗15例,居家治疗92例,无重症或死亡病例。
河南――截至10月25日,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1,145例,已治愈1,009例,仍在接受住院治疗的40例,另有96例轻症居家治疗。全省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无医院内感染病例。
河北――截至9月15日15时,共报告184例确诊病例,治愈52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2起为学校聚集性疫情,秦皇岛市抚宁镇第一小学发现7例确诊病例,邯郸市涉县第四中学发现3例。
山东――10月19日至10月26日,山东省新增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10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危重病例1例。截至10月26日。山东省已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702例。
江苏――截至10月16日15时,累计报告甲流确诊病例1,782例,其中南京439例,发现首例危重病例,无死亡病例。首例危重病例为17岁女性患者,安徽泗县人,此前,其一直在南京打工。
内蒙古一截至10月26日15时,全区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82例,治愈313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
新疆――10月25日,新疆首次出现1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目前全区仍有153例确诊病例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1,417例,截至25日,累计治愈503例。
陕西――截至26日15时,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428例。其中西安市1,157例,目前已治愈1,184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
山西――10月26日8时至28日15时,全省新增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3例,山西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64例,累计治愈161例,现住院和居家隔离治疗103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无死亡病例。
传播元凶是飞沫
由曾光主持的一项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流感暴发传播的元凶是飞沫。在美国疾控中心最新一期《新发传染性疾病》发表的调查报告称:患者讲话或咳嗽时,通过飞沫将病毒传播给他人是“甲流”暴发的主要传播途径,而未发现经空气传播病毒的证据。
曾光说,这增强了对抗“甲流”的信心,人们不必戴防护级别较高的口罩,也不必对空气进行消毒,可通过改变行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来保护自己。
个人防“甲流”有措施
预防措施一:人与人之间谈话不要直面,尽量保持在2m外的防飞沫的“安全距离”;
预防措施二: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
预防措施三: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预防措施四: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避免前往人多拥挤的场所。
预防措施五:出现流感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并应尽量避免外出,防止传染他人。
重点机构、人群防“甲流”全攻略
学校、托幼机构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
1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学校在校园内应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或肥皂供师生使用。
2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常通风。加强教室、实验室、午休室、办公室和宿舍等室内活动场所等的通风换气。
3 加强健康教育。利用墙报、校内广播、讲座、健康教育课和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甲流”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预防知识,提高防病意识。
4 落实晨检制度。学校和托幼机构每天早上应逐一检查每位学生的健康状况,对发热学生,及时告诉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5 学校和托幼机构卫生老师要了解各班学生、教职员工缺勤情况及原因,作好记录和统计。
6 搞好校园环境卫生。及时清运校内垃圾和废弃物,保持室内外卫生整洁。
7 学校出现聚集性疫情后,要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停止举办校内各种大型师生集会和会议等聚集性活动,并请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对疫情风险进行评估,如需采取停课、放假等疫情防控措施,学校可向当地政府、甲型流感联防联控机构申请后执行。
乘客如何防控甲型H1N1流感?
旅行前:如果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请暂停出发,及时到医院就诊。外出和就医时戴口罩,避免与他^近距离接触。
旅行中:当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鼻子和嘴,使用后将纸巾扔进垃圾桶;勤洗手,使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没有肥皂和水时,可使用含酒精的一次性手巾或免洗洗手液;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乘坐同一交通工具的人如有发热或流感样症状,您应:尽快告知服务人员,服从统一安排;尽量与病人保持距离(至少2m);给服务人员留下联系方式,以备追踪。
旅行归来后:保留好车票或登机牌;从甲型H1N1流感流行地区旅行返回的人员,要密切观察自身健康状况7天,每日检测体温2次,尽量减少外出;如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到医院的发热门诊就医;如得知曾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乘坐过同一交通工具,请尽量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
一线医务人员怎样才能实现零感染?
人们不会忘记,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我国医护人员的患者人数约占非典患者总数的20%,死亡人数占非典死亡总人数的1/3。可见,医护人员与传染病病人零距离接触,被传染的几率很高,伤亡也很严重。为此,一线医务人员要做到:
1 对于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人进行隔离并佩戴口罩;
2 医务人员要根据感染控制指引,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手部消毒;
3 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接触病人时应穿着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保护袍及外科口罩;
4 对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应当加强室内通风;
5 及时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
6 加强对各级医护人员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心理训练和自我保护措施训练。
七类人群禁止接种“甲流”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