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技校毕业总结范文

技校毕业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校毕业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技校毕业总结

第1篇:技校毕业总结范文

一、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二、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情况

为进一步转变我镇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增强创业就业能力,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镇于7月26日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毕业生有300多人,镇人才服务站站长陈树勋同志作了开班动员讲话,为广大毕业生分析了当前就业形势,介绍了市、镇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优惠政策,并要求毕业生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奋斗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争取早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培训班课程重点开设大学生成功求职技巧、演讲口才与职场必备商务礼仪课程,让学生端正就业心态,掌握演讲技巧及有效表达方法,懂得如何应对面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商务礼仪的技巧,促进我镇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就业能力,让其更深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掌握创业知识,提高求职技巧,利于更好地找到心仪的工作。

三、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镇战略,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我镇主要采取了“三个加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加强领导,执行到位。

为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我镇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面工作,完善领导小组职能分工,由镇人事办和人才服务站掌握并督导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各司其职,多管齐下,不断实现人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同时,村劳动服务站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事务,营造全社会各有关部门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氛围,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打好组织领导基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毕业生就业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工作方法和宣传服务措施,形成各个相关部门普遍重视,统筹协调新机制,及时有效贯彻落实市、镇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相关要求。

(二)加强宣传,多措并举。

能否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同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他们是否了解政府鼓励就业的政策密切相关。一方面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就业观。于7月26日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培训班,300多名本地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为高校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及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一步正视现实,摆正心态,客观定位,选好目标,力戒浮躁,扬长避短,合理调整就业期望,结合自身特点,立足现实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为企业和人才“牵线搭桥”。于7月26日在镇影剧院广场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设立了人才政策宣传咨询点,宣传我市人才政策和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免费为高校毕业生及待业人员提供求职服务、职业指导、培训登记等公共就业服务。我镇电子、五金、电器、印刷等30多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了1500多个就业岗位,涉及管理类、技术类、普通类等多方面,有效拓宽本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参加就业指导培训班后提供了一次实战机会,进一步提高本镇生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择业能力。

第2篇:技校毕业总结范文

当前的技工学校专业设置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体制的变革,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和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就日益凸显。专业设置表现为专业偏窄、科类单一、低水平的重复设计,这样浪费财力、能力,不适应工农业生产企业部门多方面、全方位的需求,技校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处在这样快节奏的经济市场大潮中,企业经营、生产部门为了快速发展,不得不面向社会招聘或短期突击培训急需的实用人才,以解决燃眉之急。造成不少技校毕业生改行,所学非所用,浪费人才,制约了市场经济发展,随着项目的更新与发展,每个层面需要不同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如果专业品位不高、毕业后难以胜任岗位,这就会使企业陷入困境,有些企业不得不通过媒体到社会上找专业人才。

我们的专业设置还表现在设计专业无连贯性、无代表性、更无渗透性。技工学校现有的专业设置,有的档次偏高,不受社会上大、中、小型企业的青睐,究其原因,基础理论课“超额”,实践操作吃不饱。实践证明,现有的对市场经济劳动力的需求,是要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要掌握过硬的操作基本技能,最好熟悉本行业管理和运行全过程的这样一大批人。而从现实来看,目前这些人都不能一一到位。这就造成分配到企业的毕业生流离于外,达不到需要的点子上,往往有机械专业的人才不对口、不对路,到外面跑营销,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去磨镜片、做皮鞋等。这样的专业不对口,直接影响技校毕业生的声誉和质量。

结合现行的教育专业设置状况,笔者通过大量的调查、观察、总结,提出解决专业设置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信息调查,把握市场需求。

技校走向市场后,必须考虑毕业生的分配问题,在办学上转变观念,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专业设置要强化市场调查,把握准确经济信息,与地方经济部门如劳动保障局、计经委等有关部门及招工企业多联系,打主动仗,摸清各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种类、时间、人数,超前地对市场进行评估预测,主动服务于市场、服务于社会,把信息收集、预测、整理、反馈等一系列工作放到主要议事日程中,准确捕捉信息,建立恰当的专业信息库,快速传递和架起市场经济和专业设置的信息和桥梁,有的放矢地培训市场经济急需人才。按照市场企业需求,设立市场经济人才开发办公室,配备专门人员,专抓信息调查,建立人才库,为迎接市场挑战,千方百计地做好专业预测工作。

二、优化从专业调整和课程设置抓起。

在2006年我校立项的镇江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优化技工教育的行动研究》中,明确提出了“优化技工教育”的理念,“优化”就是思考和实践技工教育如何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地方骨干企业、支挂产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适用型建设后备军,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大文章。其核心是专业设置的优化。目前,我们要对现有的教材大力改革,将准确的合理信息转化为技校专业的设置平台,对旧的无益于能力培训的教材大“砍”特“砍”,要有大胆的意识,要有经济发展“前哨”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坚持“必需”“够用”原则。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适应企业需求,兼顾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所谓共性,就是随着当前企业发展的深入,一些新技术必将得到推广应用,而英语、计算机能力应用将成为每个技术工人的必备素质。所谓个性,就是要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淘汰过时的教材。专业课和实习操作课要大幅度增加,以增强动手、动脑能力,保证培养符合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打造专业课和实习操作技术精品名牌,保证技校学生既懂一定的专业技能,又具有相当熟练的动手操作本领,保证技校所设置的每一专业都具有独立社会效益。

在专业调整方面,要设置复合专业,提倡在学好主专业的基础上,再自修1-2门专业知识。在时间安排上,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晚自习及寒、暑假时间,对于成绩合格的学生发第二甚至第三专业证书。

在培训教学方面,要走出校门,主动联系,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如我校举办的电气焊、电工培训班,采用了周末派教师到企业授课的方式,这既不影响企业生产,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专业设置要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求。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技工学校的专业设置更要面向农村、农业、农民,主动与县、乡一级的专业技术部门联合办学、办班,合理设置可行性技术专业,使这些专业伸延到调整农业产业化的路子上去,根据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设置专业。例如:建筑、畜牧、机械维修、液压附件加工、化工、财经等优势专业,大力培训、开发农技科学人才。除正规的招生外,可采取函授、讲座、短培、现场操作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手段,提高专业的灵活性、渗透性、可透性、实践性,充分发挥专业的良好效益。以切实的措施服务于农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飞速发展。

四、坚持新专业开发,打造专业品牌。

随着市场的变化,人才的不断流动,对人才去向必须进行跟踪调查、总结经验,以便设置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和课程。

第一,每年在招生前,在市场中调查信息、梳洗、总结、提炼最需要信息的内容,吸纳到专业教学中来,明确市场需求。

第二,对近几年来的专业设置进行跟踪调查,对多种情况加以综合、归类,找出有代表性的、超前性的、有生命力的专业,作为下一年度新设专业基础,触类旁通,开设新型专业。

第3篇:技校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技校 英语 学生 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36

大学毕业,笔者选择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毕业后分到技校,成为了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时光荏苒,转眼间,笔者担任技工学校英语教学工作已经5个年头了,深感技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影响技校学生学好英语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二是他们缺乏老师的正确引导。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引导技校学生学好英语这门课程,从而让他们爱上英语这门语言。

1 技校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总结出技校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起来有“三差”。

1.1 学习习惯差

技校的生源大多是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为了学一门手艺好就业才选择上技校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纪律散漫,不能自律,认真听讲的学生屈指可数。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差,因此英语课成了催眠曲,严重影响了听课质量。

1.2 英语基础差

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英语基础就没打好,以至于到技校以后基本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破罐子破摔,不再努力了。有的学生甚至连英语一共有多少个字母都不清楚。对音标更是一窍不通。单词能读下来的没有几个,更不要说语音语调。词汇量也贫乏,程度好点的也就认识一部分常见单词,稍微有点难度的就不认识了。对语法的理解更是知之甚少,绝大部分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语法为何物,更不要谈正确运用到句型当中了。总结起来,就是对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是一窍不通。

1.3 学习兴趣差

老师们平时在办公室常这样形容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哎,这些孩子是越不会越不学,越不学越不会,慢慢就对学习失去兴趣了,成了恶性循环了,就不好弥补了”。是啊!确实是这样。英语差的学生就是没有把英语基础知识学好,输在了起跑线上。不会的知识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时间长了,想问问题也不知该从何问起。前边的没学会,后边的就更不懂了。由于长期得不到学习成就感,就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破罐子破摔,这也是制约他们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因素。

2 如何引导技校学生学好英语

那么针对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来正确地引导他们学好英语这门课程呢?

2.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技校的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性格比较叛逆,因此对待他们要讲究方式方法。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和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步入学习正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下复习,不懂就问,及时总结易错题……慢慢地,他们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2 打好英语学习基础

学习如同盖楼,打好地基是关键。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一味地给他们灌输课本上的新知识只会事倍功半。因此,补课很重要。老师应把学生初中阶段落下的语音、词汇、语法在每堂课中穿插着补进来。打好基础,再讲专业英语就好接受了。这样慢慢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会了就有成就感,就会感兴趣,慢慢就会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学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2.3 培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可见,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就是学习兴趣。因此,英语教师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质呢?

首先,要创新意识,使学生明白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英语是敲门砖。即便走出校门,参加工作了也依旧离不开英语。职称、学位、函授哪样考试也离不开英语。尤其在外资企业,外语好的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列举这些现象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已经和他们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其次,要寓教于乐,让课堂“动”起来。传统的讲课方式对于技校学生来说难免枯燥,只有让课堂“动”起来,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课前一支歌”的教学方法,如美国乡村音乐“Country Road”和奥斯卡经典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等。让学生在歌声中学会英语。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采用情景对话的方式,让学生们参与进来,不仅巩固了课本内容,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枯燥的课本内容制作成生动有趣的幻灯片。词汇、语法以动画形式出现,配上可爱的幻灯片背景,学生们学起来是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就把本堂课学习重点掌握了。教师还可以利用自习课的时间给学生们放映奥斯卡经典英文原声电影,让学生们在试听课中锻炼听力和口语发音,同时也开阔了视野。经过努力,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浓厚了,他们也开始喜欢上了英语课。

总之,正确引导技校学生学好英语这门课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虽然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只要我们技校英语教育工作者本着创新观念、遵循创新教法的方向,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为提高技校学生英语学习水平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徐红.中职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王秀梅.浅谈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J].中国轻工教育,2003,(4).

[3]季淑红.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简论[J].职业教育研究,2006,(4).

第4篇:技校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 技校 美术教育 教学质量

学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学生完善人格具有独特的作用。在技校中美术教育更为重要。技校的美术教学要针对技校特点、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多做努力,要使培养的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具有立业、创业的能力,使技校美术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中要求创新、求实效、求特色,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恢复自尊,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总结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我认为技校美术教学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对提高技校美术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实效。

一、技校美术教学要把握技校学生特点,面向全体学生。

目前,技校学生进校时文化素质、审美素养都不是太高,因此美术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美术教学中要体现美术的人文性,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单纯的谋生技艺,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针对技校学生的特点,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变错误的观念――认为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要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来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素养。其实技校各个专业都可开设美术课、美术欣赏课、书法课,课时的多少根据专业确定。要让每个学生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都能提高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比如练就一手好字,其目的不是培养美术家、书法家,而是让技校的学生在艺术的教化中形成良好的个性,提高未来生活的质量,具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在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天地中增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体验成功。“是泥土,可以烧成砖瓦;是铁矿,可能百炼成钢;是金子,就应当放出光彩”。

二、技校美术教学要体现技校特色,教学内容要根据专业特点有所侧重,为学生走上社会就业、创业服务。

技校美术课不同于普通高中,技校美术教学要和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相结合,要一专多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帮助。

如机电专业可以侧重于石膏几何体素描的写生及各种透视画法的传授;计算机和服装专业,着重色彩基础知识和平面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侧重色彩搭配、构图布局等;宾旅专业着重美术欣赏,如何欣赏建筑艺术、如何欣赏雕塑、如何欣赏服饰等;商贸财会专业着重书法课,练习楷书、行书,毛笔、硬笔兼顾,掌握美术欣赏及美术常识性的知识、技能。

三、技校美术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发展,美术教学要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要让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进技校的美术课堂中来。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注重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排除“满堂灌”、“一言堂”的旧观念,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如美术字的教学,学生对美术字可能兴趣不大,教师如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可先让学生看一段录像,或者是图片,让学生感觉到美术字使用的广泛性,从学校里的环境布置、出黑板报、班级小报等,到报纸杂志、书籍、展览会、商品包装、广告宣传等方面的美化工作中,都发挥其积极作用,接着运用计算机中多种多样的字体和颜色配置,将学生引到丰富多彩的美术字世界中,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四、技校美术教学可延伸到各类活动中,在活动中体现实效。

第5篇:技校毕业总结范文

时满龙:还可以。

记 者:荣誉对你的生活有改变吗?

时满龙:觉得有压力,有些事要起带头作用。

记 者:以后的目标是什么?

时满龙:平平凡凡做好自己工作。

一切从技校开始

还不到正式开学的日子,辽宁丰田金杯技师学院的校园里有点冷清。学生们都还没返校,但教师们已经提前上班。时满龙站在楼梯口等我,高高的个子,军绿色的户外装上衣,笑起来很爽朗。他是这里汽车工程系副主任。

先聊起的是如今职校的招生。“早些年,宁可当工人,不当公务员。现在不一样了,实在考不上高中、大学的,才肯念职业教育,大部分孩子都千军万马的去挤独木桥。”时满龙想说的是,“你怎么知道念技校、当蓝领就一定不好呢?”

确实,蓝领早就不是低收入和没地位的代名词,蓝领行业也已经被细分为普蓝、深蓝和锐蓝。普蓝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指的从事劳务性事务的工人,深蓝、锐蓝都是具备熟练专业技能的技术人才,这部分人才的缺口也最大,是人才市场上最紧俏的商品。一个适合从事蓝领行业的人选择读职校,是他找到人生道路的开始。

时满龙自己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翻翻时满龙的简历,你似乎能看到和听到那一路的鲜花和掌声。他2006年就成为全国技能大赛的冠军,近十年来,他的人生几乎被各种荣誉填满了,每年都有所斩获。

2002年,他获得“辽宁省铣工状元”称号,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被省总工会授予“辽宁省五一奖章”。2003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06年,他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二次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2007年,他获得“沈阳市第二届百佳科技创新能手”和沈阳市中等职业技工学校“学科专业带头人”称号,同时获得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特殊贡献奖”。2009年,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他“辽宁省铣工技术能手”称号……

2012年,时满龙格外火,因为他被聘为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辽宁队(铣工)的技术指导。他指导的4名铣工选手,分获全国第一、二、四、五名及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他从状元变成当之无愧的状元之师。

一路走到今天,时满龙说自己很幸运,如果问他有什么成功经验,他会告诉你,一切都是从选择读技校开始的。

鱼找到了水

时满龙出生于1977年,典型的工人子弟。“初中时成绩中等偏上,毕业报志愿时,看这学校介绍不错,是和丰田合作办学。我只知道报了技校就不能报高中,但毕业就能上班挣钱,其余一概不懂,家长也不过问,我就自己报了技校。”

就这样,1993年,他考进了当时的中国汽车工业丰田金杯技工学校,也就是现在的丰田金杯技师学院。“当时还以为铣工是用油清洗零件的,后来进校老师解释,我才知道,原来铣工负责机械的基本加工。”

一个少年的懵懂选择,奠定了他一生的基调。不过,后来证实,他的选择没有错,他的幸运从此开始了。

“一上学发现,除了数学、语文,其他学的东西都和原来不太一样,不过挺有趣,能听懂,也不吃力。再到实习厂一实践,嘿,咱不差!”这种既动脑又动手的学习方式,让时满龙如鱼得水,他从初中时的中等生,一下子成了技校的优等生。

那时沈阳市劳动局规定,丰田金杯技工学校的毕业生为中级工,分为四级、五级和六级,六级最高。“进技校前,我从没在学习上这么自信过,当时我就想,这3年我好好学,未必不能搞个六级工毕业!”

打那以后,时满龙好像进入了一个他可以大展拳脚的空间,他有兴趣、有信心、有动力,经过3年努力,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直接成为六级工,然后正式开始了他的职业道路。

他被分配到当时的金杯公司车桥厂,但只在那里工作了半年,就接到学校通知,学校聘请他回来当教师。一个意外的转折,时满龙又回到技校,当了一名实习课教师,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

大赛敲开门

第一批学生是长春一汽送来的委培生,他们高中毕业读技校,刚好跟时满龙同岁,有的比他还要大一些。“都是同龄人,处得特别好。他们淘气,我怎么说都行,罚也认真听。课上学习,课下谈心,真当朋友。”最让他难忘的是那年的教师节,他上实习课,学生们列队站了两排,20个人那天站得格外整齐,时满龙一到,他们集体鼓掌,“祝老师节日快乐!”还送了他一只钢笔。“那种感动现在还能想起来,觉得当老师真好。”

从学生到老师,时满龙是下了大功夫的。“那时天天都琢磨怎么把课讲好,让学生领会得更透彻,生怕自己教不好。”时满龙努力的成果是双份的,若干年后,那批学生大多成了长春一汽的中坚力量,他自己更是因为不断在教学中成长,一举拿下1997年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铣工第一名,被授予“铣工技术状元”称号。

这次夺冠成为他后来参加各级大赛的敲门砖。2002年,金杯公司选送他参加沈阳市第六届职业技能竞赛,他获得铣工二等奖;同年,他又被沈阳市选送参加辽宁省首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获铣工第一名。顺理成章的,第二年的首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他代表辽宁参赛,得了铣工第三名。

从此,他开始在行业里崭露头角,在各种比赛中屡创佳绩。“我是比赛型选手,越到大赛越有状态,有一次考官在我身边站了3个小时,可我就像是入戏了一样,一点不紧张。”到了2006年,他在第二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铣工组一举夺魁,几乎成了一个不太令人意外的结果。大赛这个平台成了他的伯乐。

“工厂往往专注几道工序,学校的教学更强调各种加工要素和组合,更适合比赛。”时满龙认为这也是他的幸运之一。

如果说时满龙的成功是因为总遇到合适的境遇,不如说他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适合的境遇里,老话说,“男怕入错行”,他是这句话的反例。

打造蓝海

从有好技术到当好老师并非只有一线之隔,时满龙在教学钻研上花过不少心思。他的论文《谈高职教学创新》被市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二等优秀论文,被收录在中国科协“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专家论坛暨首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还参与编写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教材《金属切削加工基本技能实训教程》,是沈阳市职业教育培训系统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但指导大赛和普通教学并不完全一样。

“选手不是新手,他们有雄厚的底子,每个人都有很多自己的好方法,想做合格很容易,关键就是工艺和细节。”时满龙说。他两次赴日本学赛指导方法,获得了日方教师的高度评价,“日本的训练方法非常细致,对各种操作细节都有系统的规划,怎么摆放扳手,怎么站位,怎么摇手柄都是有固定要求的,目的都是效率最大化。”

时满龙结合日本丰田教学模式总结出近10项先进的操作技法,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把这些和他久经大赛洗礼练就的独特技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选手们。“我告诉他们,你们不要把自己手中的工件当做是钢、是铁,要把它当成是鸡蛋、豆腐。要知道,一刀下错,很可能全盘皆输,所以要格外小心,对每个尺寸的时间都要计算有数,是超时了还是提前了,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要放的离自己最近,时间要统筹安排,等等。他们拼的就是细节和心态。”

第6篇:技校毕业总结范文

但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技工院校,往往没有开设这一教学环节。虽然有技能鉴定环节,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操技能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核,但学生往往缺乏“系统”的观念,看到的只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科目),未能将这些科目串成一个“专业”。另外,技校生的写作能力很差,特别是对于专业论文,更是毫无概念。因此,笔者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试点,认为在高技及以上层次班级开展毕业设计是必要的、可行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毕业设计的意义

1.高技及以上层次班级可开展毕业设计

依据“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中技层次班级往往为三年制教育,并且最后一年为校外定岗实习。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往往不足以开展毕业设计。而高技及以上层次学生比中技层次学生在技能上、特别是专业知识技能上,更能适应毕业设计的要求。对初中起点高技班而言,学生临近毕业前期,已经历了三四年的理论学习、技能培养,能较深入地理解所学专业,掌握更坚实的技能水平。对于高中起点的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的意义就更加必要。据笔者了解,高中毕业起点学生,更愿意当自己是“大学生”,愿意被当做是“大学生”。而对工科生而言,毕业设计是必需的。

2.有利于综合应用所学内容

开展毕业设计能将所学的分散的课程整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他们树立起“系统”的观念。技校学生往往能很好地完成单一的任务,但若要将多个单一的任务整合成一个较为复杂的大任务(或“工程”),往往是他们的“软肋”。因此,透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是十分有意义的。同时,毕业设计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3.有利于培养信息检索能力

技校学生大多不懂得“检索”一词的含义,更不会自觉、主动地开展信息检索和信息处理。他们往往是被动地接收。笔者曾给学生某个主题,要求他们去搜索资料,最后合成一份报告。一开始,学生们不以为然,认为“百度一下”而已嘛。但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他们未能很好完成检索工作。因此,开设毕业设计,培养、引导学生学习有效的信息检索,并能对信息进行处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检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笔者认为无论对谁都是必需的、有意义的。

4.有利于学习论文写作

笔者在参加维修电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班的论文辅导时,深感基本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在笔者辅导的学员中,有不少技能很好,但一提笔就头疼,甚至连一个完整的句子都表达不出来。另外,在工作岗位上,特别是在专业技术岗位上,论文撰写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种合理的、准确的总结与表达,是一种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而言,指导他们认识什么是论文,并初步撰写简单的毕业论文,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毕业设计的开展

1.合理选题,全程指导

老师拟定若干课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定。考虑到学生尚无自主选题能力,课题的设计必须由老师完成。老师必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包括硬件、课程开设、专业特点等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综合性课题。这些课题,不能是凭空设想的,必须是实际工程项目的一部分(可以是适当简化的)。只有实打实的、贴近生活的课题,才符合技校特点,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实际场景。

笔者学校设计了如下几个课题:全自动化洗衣机系统设计;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设计;多路抢答器设计;多功能电子时钟设计;基于PWM的直接电机调速系统设计;5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每个课题都能结合学校实训设备进行实地实物制作与调试,作为毕业成果。

老师还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指导其合理选题,避免中途出现课题太难或太简单的情形,保证学生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相应要求。同时指导教师必须全程跟踪、指导学生,特别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检索资料、如何进行信息整合、如何寻求问题突破口。一句话,老师必须更加重视“过程”,而非“结果”。因为熟悉设计流程、学习信息检索就是毕业设计的一大目的。

2.制订计划,遵照执行

学生选题后,指导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进度计划的制订。这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计划对开展工作的必要性和好处,另外一方面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约束与鞭策。

老师必须重视指导学生开展计划的制订,合理分配时间段。计划制定后,必须由老师签名、学生本人签名确认,并定期开展验收工作。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也能很好地避免学生惰性发作。

3.逐个击破,树立信心

课题要求阶梯式,每个课题分若干步骤完成,比如首先是基础功能(要求),接着是相互独立的提高要求。学生犹如搭积木似的开展毕业设计,逐个击破,而不要求系统地一次性完成整个设计要求。这样的好处是明显的,学生完成基本要求后,对后续提高要求的破解就更有信心。

笔者一开始开展毕业设计,一次性就将设计要求给出,最后发现效果很差。这再次验证了技校学生缺乏系统意识,无法全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之后,笔者将所有课题设计成“积木式”,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最基本的“拼装”(基本要求),之后逐个完成提高要求。其实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编程思想——模块化。

4.撰写论文,学习表达

开展毕业设计的重要一环,就是撰写毕业论文,对课题完成情况进行合理、准确、规范的表达。其目的不在于论文本身,而在指导学生认识到什么是论文,让学生明白有效地开展信息检索是有好处的,这对以后的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这一过程中,指导老师必须介绍论文的意义、论文的结构框架、撰写要求、技巧等,还必须给出范文供学生参考。另外,诸如字体、排版等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往往不重视的部分,他们往往认为,这是小事。对此,指导老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重视细节,让他们明白细节决定成败。

指导老师还应充分认识到学生表达能力差、不善于开展信息检索等问题,并全程引导、帮助学生开展信息检索,比如如何设定检索关键词,以更快获取期望的信息。同时,还必须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对检索到的原始素材进行有效的取舍、组织、消化,最终形成对学生有意义的资料。总之,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往往比指导课题设计更难,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耐心,但对提高学生的能力而言是毋庸置疑的。

三、小结

结合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技及以上层次(特别是兼修大专或本科)的学生开展毕业设计对全面考核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设计能力、信息检索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具有十分有益的作用,可以为其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学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桂香.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指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13年修订)[Z].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广东省粤东高级技工学校)

第7篇:技校毕业总结范文

对于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以及学生的培养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教育教学的角度讲,评价模式应该做到多元化,使得评价的目标、主体、内容等都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发挥评价的作用。这种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标,使其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其专业技能,为其就业提供保障。此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教师及用人单位等都能参与到学生评价中,用更为客观的标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评价,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从而获得正确的信息和感知。最后,在评价时,要将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均予以考虑。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践表现以及道德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核。在评价时,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考虑到其个体差异,以更好地激发其潜能。从当前技工院校毕业生的评价模式看,因为机电行业管理等方面的不规范行为,使得学生在就业时遇到许多的问题。行业准入制度的不规范等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先上岗后培训的现象在机电专业学生就业中是较多常见的现象。此外,一些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学历等也有较高的要求,使得技校毕业生无法进入到相关的行业从事技术工作。技工院校的毕业上在社会上受到一定的歧视,被很多人认为综合素质较低的劳动者。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毕业上就业的信心,也使得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无法将其专业技能充分的应用,从而对其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技工院校毕业生评价模式的改革及市场研究

以机电专业为例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推动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中,我们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一些用工单位的人才需求等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调查的结果发现,机电专业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中仍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但是真正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才还是优先的。并且不同的起因类型对于机电专业学生的技能要求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而从业人员技能及其素质对起因的产品及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技校毕业生的评价也应是多元化的。在技工院校毕业生的评价模式,要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给予其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学生掌握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此外,对于机电专业学生的评价模式,应该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与学生的情况,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保证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技工学校应积极采纳行业标准作为学生评价的准则,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通过评价主体及其内容的多元化来增强学生的综合技能,为其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综合评价的模式来引导学生的发展。这种评价模式下,将对学生的分析及其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能够实现职业岗位为导向,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学和评价标准,使其能够满足职业化技术的要求。此外,注重技工院校教师的考核,推进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化、合理化,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以校企合作为契机,积极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给技校毕业生以客观的评价,给予其就业的信息,也为其以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在毕业生评价的过程中,还可以将企业引入到评价过程中,将机电专业学科、职业技能以及岗位需求等有机结合,实现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长远性,推动技工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这种评价模式的改革,使得学生能够对自我形成更为客观的认识,从而使其在就业中能够坚定自己的选择,并在工作的过程中提升技能和职业素养,更好的满足工作的需求。

三、总结

第8篇:技校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 技校教育管理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182-01

随着我国经济的空前跃进,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由于多种社会原因和家长们的期望值居高不下,致使技校生源质量仍未得到改善,学生素质仍偏低,不但学习能力不强,思想道德水平也达不到时代的要求,较前几年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所以强化技工学校的教育管理,虽是老生常谈,却是搞好技工教育的根本。尽管我国技校在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进步,但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创新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技校教育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技校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技校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 建立一支既有优秀品质又有市场经济头脑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技校教育管理的关键和灵魂,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教育管理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技校发展水平。因此,要想对技校进行创新教育管理,亟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支既有优秀品质又有市场经济头脑的教师队伍。首先,技校领导应该注重对老师思想教育以及市场教育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基本市场知识理论,并不断加深市场知识理论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老师将市场知识理论使用到教学中的能力。其次,学校应鼓励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把市场经济的新理念、规律、知识、运作方式的内核引入教育过程,使教育与市场不脱节、不被动,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成本下降。最后,学校应加强同企业的联系,在企业建立技校教学基地或引进企业,努力提高技校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提高老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能力。

二 学校的管理必须以教育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

技校不同于其他高校,它主要是以教授技能为主的学校,因此,无论市场经济如何发展,技校始终要做到以教育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这既是技校的教学宗旨,也是技校生存的关键。首先,技校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为目的,进入企业才是技工生存的前提,学生没有出路,技校也就没有出路。其次,技校应了解市场信息,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包括文化、技术、人品、类型以及工作时间、工作程度、企业管理等。再次,满足学生知识与技术需求,毕竟学生才是市场的直接消费者。因此,技校应做好基础知识教学与管理工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向学生提供关于市场信息以及就业知识,让学生不断地发展自身优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毕业时找到好的工作。

三 按市场需求创新技校管理

管理创新是技校不断发展的源泉,技校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是关键。这里的管理创新主要包括:(1)管理观念创新。技校领导及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做到以人为本、以德立校。重视对学生的技能开发。(2)管理方式创新。技校领导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对学生情商与智商的开发。(3)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对学生的管理制约与鼓励机制,协调师生之间甚至学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与约束。(4)管理文化创新。技校文化是技校在外的形象与标志,因此,技校应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技校文化,加强技校市场经济文化建设,推动市场经济文化在技校中的普及。

四 总结

21世纪,企业急需具有复合型管理知识、现代管理技艺和动手能力的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技校是培养这类实用性素质人才的基地,学生管理作为技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综合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加快,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必须不断地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探索与创新。我国技校在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创新实践过程中,很多问题仍存在。技校相关管理人员应深入研究我国技校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现状,创新技校教育管理策略,为我国技校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罗文芳.浅论技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职业圈,2009(9)

第9篇:技校毕业总结范文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技校毕业生就业轻而易举,但是面对着市场经济的普及和发展,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经济体制,再加上高等教育教学的普及,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使得技校学生的就业举步维艰,在人才市场上屡次遭到冷眼和拒绝后,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极重的打击,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的就业难度和压力,一些技校学生由此产生了悲观、落寞的心理,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会对其以后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形式下,就需要发挥学校教师的作用,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对其进行就业指导。

一、技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1)消极等待的就业心理。由于我们学校学生就业基本分配得很快,有时候有的单位要不到学生去实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让一些学生盲目自大,一味消极等待学校分配;还有一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认真努力,不积极进取,直到毕业来临时,他们才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面对就业手足无措,没有足够的信心投入到就业市场中去,而是坐以待毙,消极地等待着机会的来临。

(2) 缺乏自信,依赖他人心理严重。大多数技校学生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不自信的心理,特别是在面对高学历学生大军时,更是感觉到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在这种自卑心理的影响下,总是感觉自行找工作就好似大海捞针,他们不愿意自己去找工作,依赖学校的推荐。然而学校推荐工作时是以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为前提,因此导致了这部分学生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同时这种艰难更加加剧了学生的自卑心理。

(3)跟风无主见的就业心理。很多技校学生缺乏思想,不愿意用自己的眼光和洞察力来观察这个社会的发展趋势,对于就业没有一个自己的想法,盲目地跟从他人的选择去行动,却不知道适合他人的工作不一定适合自己,在自身的优势和才能无法得到施展的情况下,感到对所从事的职业无所适从。

(4)固执狭隘的就业心理。一些学生的思想由于受到父母或者长辈等老一代人的影响,固执地认为好的工作可以一蹴而就,不顾社会分工与专业分工的辩证关系,不找到好的工作就不工作的可怕的就业心理,这样陈旧的思想观念不仅会让自己选择就业的范围急剧减少,也会丧失很多成功的机会。

(5)盲目自信,过分要求的心理。有些同学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盲目自信,对工资待遇的要求高于自身的实际能力,对工资待遇的要求高于工作经验的积累,看钱上班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就业机会。

(6)职业生涯定位想当然心理。很多时候市场能够提供给自己的岗位与自己理想中的岗位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财会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出来工作并不都是可以做会计的,也有做收银员工作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出来也并不一定都在从事计算机行业。

(7)缺乏长久心理,没有恒心。很多同学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很轻易地就以工资低,没东西学,岗位工作辛苦,和同事相处不来等转工作,现在的毕业生大都是90年代的学生,还存在一定的自大、自我为中心等缺点,有时候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很难一下子进行角色转变,与同事人际关系不协调也是导致不能持之以恒的一个原因。

二、如何加强对技校学生的就业指导

在学生多种心理问题萌生的情况下,教师要做好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工作,根据这部分学生的心理与性格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1)积极发挥职业指导课的作用,协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就业观念。从多年的毕业生就业的现实情况来看,导致学生无法顺利就业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教师在就业指导课上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在就业心理方面的教育,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科学地进行自我评价,明确自身的位置,清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逐步掌握社会的需求,再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爱好放低眼光找寻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一旦学生转变了就业思想就会自觉地投身到就业环境中,不再消极等待。

(2)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的培养,不断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塑造他们良好的人格和心态,使他们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困难,笑着面对一切挫折,化压力为动力,辅导他们掌握基本的面试技巧,以及求职规律,提前做好求职的准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继续求学,在学业上求得进一步的发展,也不失为一条解决就业问题的策略,或者多为学生提供就业渠道,推荐学生走向工作岗位。

(3)校企联合,共同促进。学校要主动邀请一些著名企业或者用人单位走进学校为学生在就业方面做好指导,及时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让学生切实了解企业现今的真正需求,具体到每个专业的特点,专业的需求状况,以及不同专业的岗位对就业人员的能力与素质的具体要求等,学校教师也要对这些问题做出正确的了解,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学生的培训。最好是在学校内部形成一个系统的岗位技能培训,让学生从中有所收获,掌握基本的就业技能。学校要积极地做好与企业的沟通与联合工作,与企业建立定向的人才培养项目,使一些学生毕业就能够有地方就业。此外,教师还可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人才市场或者工作企业,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人才市场的场面,通过观看他人的择业来总结经验,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内部,针对自身的专业找寻对应的岗位,身临其境地感受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以及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掌握的技巧等,这在客观上都培养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为未来寻求工作做好准备。

(4)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深入社会的机会。学校和社会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生活场所,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的繁忙,几乎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社会,这就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在初次接触社会工作时倍感不适应。为了锻炼学生能够尽快适应环境,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训,了解社会的需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在某种程度上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5)建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除了要对学生专业知识水平进行培养之外,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科学的引导,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让他们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现实,不怕失败,孜孜不倦地进取,对于那些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教师和师长要学会给学生更多的关爱,让学生在一个积极的状态下面对生活的挑战。

总之,技校学生有其自身的性格和特点,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就业心理,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就业态度和扎实的就业技能,为他们在未来的就业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