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教师教学范文

高校教师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教师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教师教学

第1篇:高校教师教学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近十年来,某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下降的现象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从教师教学道德研究入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现状,进而提出完善教师教学道德的对策与建议,即重视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加强对教师道德责任感的要求并鼓励践行、注重教师科学和人丈素养的提升。

师德素养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师德呈现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不仅要以良好的知识结构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而且要将合乎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很好地渗透其中。为此,重视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的建设,应成为研究高校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教师教学道德研究人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现状,进而提出完善教师教学道德的对策与建议。

一、教师教学道德

教学道德属于教学伦理范畴的内容。早在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就根据当时教学片面追求科学化、教学中人性的一面被抽去的现象,提出尊重儿童的思想,奏响了教学伦理研究的序曲。20世纪上半叶,美国哲学家杜威明确提出了教学伦理道德问题。1966年英国教育哲学家彼得斯提出教育的两大标准,即传授有价值的东西和以合乎道德的方式进行,并且具体分析了教育过程的伦理基础:民主、平等、自由、尊重、兴趣等,这些就是教学道德的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学道德的概念被正式提了出来。西方一些研究者详细分析了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道德问题,提出教师从事教学必须具备的品质,如对学生的关爱之心、强烈的责任感、善于自我批评的精神、成熟的思想以及探索世界奥妙的热情等等。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涉足教师教学道德的研究,主要观点体现为:第一,教学道德表现为对人的尊重。要在尊重教育对象的基础上施与教育,并且要规范教师的言行。在教学中,要使自己的语言更合乎道德要求,并且要使教学更富有文化内容和教育意义。第二,教学的内容要体现教育价值,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教师要把科学的、有价值的内容讲出来,就必须认真、科学、严肃地对待教学。第三,教学方式要体现民主性,课堂教学要呈现出宽松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要以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相处。第四,教学体现教育者善的品质,教师要关爱学生,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不仅要承担起育人的责任,还要使教学为受教育者服务,以受教育者获得真正的发展为目的。可见,教师的教学道德涉及教学活动的道德问题、教师教学的行为品质问题,以及师德规范要求等问题。

综上所述,教学道德应该是人的道德品性在教学活动中的投射。教学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因而教学道德的价值基础应为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促进了学生发展的教学就是道德的,反之,阻碍了学生发展的教学就是不道德或道德程度不高的。因此,我们必须把学生的发展视为评判教师教学道德的基础。

二、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现状

1.部分教师学养不足,专业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自1999年国务院颁布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高等学校招生数量的激增使得高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一批拥有高学历的毕业生进人高校担任教师。随着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和学院升为大学的进程,学历、职称、科研水平以及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逐渐成为衡量高校师资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在这一评价标准的导向下,高校教师面临着科研工作、学历提升、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发展型压力,使其精力不能集中在本职教学上,学校对教师教学绩效的考核也往往被淡化。部分教师学养不足,不认真研究教学内容,不讲究教学方法,上课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课堂教学缺少文化氛围,更缺乏育人意识,对教学工作不负责任,过于随意。这些情况严重制约了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降低了高校教学质量,损害了高校教师的形象和尊严。因此教师缺乏师德的表现,会给高等学校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部分教师教学道德意识淡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教学领域也悄然改变,教师教学道德问题受到关注。目前,部分高校存在诸多教学道德意识淡漠的现象。如:为应付教学检查和考核评估而大做表面文章,不惜弄虚作假;投人大量财力引进人才、重学历轻能力的用人思想,使得一批没有教学实践能力的高学历人士进人教学领域;教学管理松懈,教师私自调课,甚至随意更改教学计划,只以完成教学工作为己任,而没有真正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要求出发组织教学,缺乏应有的责任感。这些现象都对教学工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学校并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这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个人的成长及学校的正常运转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完善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的对策与建议

1.重视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学道德的价值中枢。教学道德通过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力。作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是衡量其是否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但教学能力不仅包括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更重要的还应包括传授专业知识的本领与技能,需要借助教育技术、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予以实现。

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首先来自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学风和严谨治学的精神。其次还要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人研究、体悟以及充分表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要善于思考,突破知识障碍,并有效分清教学的重难点,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具成效性。教学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知识的罗列,而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思考,形成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和创新性的知识体系,经过传授,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体悟就是从教学体验中获得经验,深人专业学习,吸收优秀成果,学会借鉴、吸收和发展自我。在此基础上体悟学科的创新,使自己拥有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当然,教师的创新体悟最终还是要经过有效的教学磨炼来实现,因此要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品质。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体现的是教师良好的文化修养和人格魅力,给学生以文化熏陶,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2加强对教师道德责任感的要求并鼓励践行

道德责任感是教师教学道德的真实体现。具有.道德责任感的教师会尊重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己任、科学而负责地对待教学工作。教师的责任意识同样是通过教学渠道发挥作用的,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影响作用往往体现在教师所持的教学观念方面。教师执著的精神、严谨的学风、生动的教学、热情的态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的教学观念就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不管持有何种教学观念,都应对学生高度负责。

高校要加强对教师道德责任感的要求,并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践行道德规范。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也要采取有利的措施加强管理,引领高校教师将发展重点转向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3.注重教师科学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第2篇:高校教师教学范文

[关键词]终身教育高校教师教学能力

终身教育是一个持续的教育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是“人们所受到的各种教育培养的总和”,涵盖“教育的一切方面”。我国20世纪末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面建成我国终身教育发展体系。这不仅为高校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广大高校教师要顺应学习化社会建设的潮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点,坚持终身接受教育,做终身学习的典范,以此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将最先进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文章从终身教育视野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谈起,结合自身经验对影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从多方面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以期对广大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所助益。

一、终身教育视野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终身教育理念是由保罗•朗格让于1965年提出的,他认为教育并非是存在于人类某个成长阶段的特定学习行为,而是贯穿人一生的、经常性的知识与技能获取活动。高校教师作为整个社会教育的中坚力量,理应成为终身教育理念的典范,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第一,在终身教育背景下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求。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高校陆续扩大招生规模,高等院校毛入学率从最初的不足10%迅速提升到将近40%,基本完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高等院校的生源属性、招生规模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路已经不能适应大众化教育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更多精力,不断满足大众知识与技能的多样化需求,更好地应对学生多层次化带来的挑战。可以说,在终身教育背景下,开展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实践,是有效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第二,在终身教育背景下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信息化发展的需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课堂、网络公开课、网络资源共享、手机学习终端等教学新手段层出不穷,高科技已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高等院校作为教育系统的最高层级,应尽一切可能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适应当今社会网络技术和教学理念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具创新精神、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这对作为高校教学中坚力量的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不断参与到各种形式的终身教育培训中去,与时俱进地掌握新技术、新科技,以此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科技获取知识、改善学习方式、解决学习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引导其他层次教育实现现代化改革目标。第三,在终身教育背景下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国际化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将我国高等教育推向了国际市场,这既为高等院校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就目前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容、手段均未实现国际化,这使得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这一情况下,提升国际化人才培2016年3月上养质量的重任就落到了高校教师身上。高校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持续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知识,并将自身能力的提升转化为教学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加速高等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的国际化进程,提高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

二、终身教育视野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因素

1.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厚积薄发。

终身教育思想为高校教育带了新的变革,教师已然成为高校教育的主力军。但是,教师个人知识储备量却未能跟上终身教育发展的步伐,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使得教师难以厚积薄发,直接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所掌握的知识越全面、越充分,在教学时就越能加速学生的智力开发,其教学能力也越会得到快速提升;而知识储备缺乏,则会使得教学过程捉襟见肘,不仅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教师传授知识的效率与效果也会受到影响。由此可见,在终身教育视野下,高校教师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不仅要精,还要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这样才能满足终身教育理念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

2.专业发展停滞不前,能力提升遭遇“瓶颈期”。

终身教育理念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保持稳步提升,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发展需求。大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工作初期发展较快,几年之后教学能力提升容易遭遇“瓶颈期”,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甚至产生“滑坡”。进入“瓶颈期”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很难再得到提升,容易阻碍高校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学校因素

1.学校重外部引进,轻内部培养。

为弥补教师队伍断层以及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高校开始有计划地从校外引进优秀教师。这种做法固然可取,但在执行中存在严重的“重外部引进,轻内部培养”的倾向。高校热衷于引进校外高学历、高职称的毕业生或在职人员,对于外部引进人员“一掷千金”。与此同时,却忽略了对现有在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在精力上还是财力上都明显投入不足。这样始终无法打造出一支真正适合本校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教学能力也无法满足终身教育的要求。

2.考核制度欠合理,评价方式不完善。

终身教育理念强调教师要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地发展,这样才能全面提升教学能力,才能紧跟终身教育以及时展的要求。目前,许多高校教师在科研理论以及实际教学经验上存有很大的不平衡,严重阻碍了自身的全面发展。这主要是因为高校内部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以及评价方式,在进行职称评定以及绩效考核的时候往往“重科研、轻教学”,主要依据教师上课量以及的多少来进行评定,而忽视了实际的教学效果。这种片面化的考核制度使得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却不重视自身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更违背了终身教育理念的初衷。

3.欠缺能力助长机制,能力提升没保障。

教师教学理念的培养与提升既依赖于内在需求,又深受外部环境影响。其中,教师教学能力助长机制是最为关键的外部影响因素。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能力助长机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得不到切实保障,具体表现在高校教师入职前的岗前培训只是一场毫无意义的“过场秀”,高校内部的师资培训沦为职称评定的“加油站”,本应用作开展科研以及实践教学的教研室“徒有虚名”,而各种教学优秀奖、示范课、先进奖等的评比颁发也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在这些影响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自然会遭遇种种障碍。

三、终身教育视野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自主发展: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

1.终身学习:

能力提升的基础。终身教育视野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首要途径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保罗•朗格让曾经提出,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的最大特征之一。作为施教主体的教师更应该将终身学习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始终,凭借不断拓宽、加深的知识来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引导学生的终身学习。对于高校教师而言,终身学习内容既包括不同学科知识以及教育理论的学习,也包括创新的实践教学方法的学习。首先,高校教师要将教学能力的提升与终身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习的动力和自主学习精神,不仅要熟知本专业的最新知识以及发展动态,还要尽可能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更加符合人民教师这一身份的同时,为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是高校知识的拥有者和创作者,终身学习是高校教师的一种内在需要,在终身教育视野下,高校教师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专业未来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法,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学习效率,从而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

2.反思经验:

能力提升的关键。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之所以遭遇“瓶颈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校教师没有进行经常性的反思。尤其是终身教育视野下,高校教师更需要将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主要思考对象,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终身性的自省、自责、自励,以一种自我考察的途径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高校教师经验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反思、教学实践的反思、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调节反思,这三方面的内容缺一不可。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来实现:一是教学反思日记,及时对教学能力培养进度以及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二是观摩教学,在观察中反思自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三是讨论教学,展开头脑风暴,在反思中创新思维理念;四是开展行动研究,用实际行动验证反思结果。高校教师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反思方式,并且终身地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使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二)立足学校: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良好平台

1.成立“教学发展中心”,培养常规教学能力。

终身教育理念指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高校要高度重视在校教师的终身学习以及教学能力培养。为此,我国高校可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培养制度,在学校内部建立“教学发展中心”,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培养分为不同的部分,从不同的方面给予指导,以更加有效地提升高校教师的常规教学能力。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第一,组织教师开展经常性的集体教研以及备课活动,共同探讨教学策略、经验,以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促进高校教师研究意识的提升。第二,鼓励高校教师进行“磨课”,即通过长时间的教学活动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以形成最适合自己的、最具智慧的教学风格。在“磨课”的过程中,教师还可认知到教学理念与学生知识获得之间的差异,从而不断探究并改进新的教学方案。第三,给予教师自由思想的空间。学校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平台,多倾听教师的想法,给予教师自由思想以及创新的空间,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

2.构建绩效考核制度,加大教学比重。

针对目前高校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高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以引导高校教师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这与终身教育倡导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具体来说,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大力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比重,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将教学与科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操作能力。二是考核内容要全面,包括具体的教学时间、教学时长、教学质量、理论教学、实践指导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要综合校方、院方、学生、同事多方面的意见给予考核评定,避免采用主观的定量评价体系,尽可能采用质性研讨方式进行教学评定。三是将绩效考核制度同教师聘用、晋升、职位以及待遇等联系起来,奖励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师,以形成一定的竞争机制,燃起高校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激情和斗志。

3.拓宽培训渠道,完善师资培训环节。

终身教育理念指出要采用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以及组织进修的方式来提高培训质量,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针对不同层次教学水平的高校教师和实际情况,高校可设置各种短期、长期的师资培训班,既要有全日制的,也要有非全日制的,在主抓校内培训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校外进修,还要将脱产学习与业余时间培训、系统学习与专项研究等结合起来,以拓宽培训的各种渠道,并且进一步完善师资培训环节。例如,设置“高校教师发展培训联合会”,在学校内部形成一个完整而又先进开放的教师培训网络;提供一定的科研奖金以及学术休假,从物质上鼓励教师走出自我、创新自我、完善自我。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与推进之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国际化、专业化、信息化的阶段,并为社会发展培育了大量优秀人才。而要想进一步培养出我国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必须从个人以及学校双角度出发,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准、高标准的高校教师队伍,从而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法)保罗•朗格让.终身教育导论[M].滕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高志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余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高校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2(7).

[4]谈传生,丁丹.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成人教育模式转型发展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5]朱敏,高志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全球发展回溯与未来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4(2).

[6]时伟.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析——基于大学教学学术性的视角[J].教育研究,2008(7).

第3篇:高校教师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学研讨合作文化;问题;培育策略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教学研究型组织,教师作为学校组织的主体,其思维和行为方式、教育教学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深受学校文化的影响,有人认为:“教育改革对教师以及教师文化的忽视是造成各种改革项目表面化和低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文化是最深层次的东西,具有很强的导向、凝聚和教育功能。以个体劳动为特征的工作模式和分化主义倾向的教师文化已难以满足和适应高校学科发展和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形成将有助于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研讨是教师个体在自我发展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集体研究、集体讨论形式,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间题,揭示教学规律,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的活动。而教师的教学研讨合作文化是在教师进行教学研讨的过程中,逐渐积淀或凝结的稳定的价值观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它的形成与发展将会对教师持续成长产生决定性影响,也从深层次制约学校的长远发展。然而,近些年来高校在扩招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学工作的地位日益被边缘化,致使教研合作文化的形成、发展缺乏有利的环境和相应的激励机制。

一、当前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存在的问题

(一)趋于功利

目前高校管理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制度与政策导向,以及职称评聘与相应利益机制的影响与制约,教学常常被视为非学术活动和教师职称评审的点缀。因为教学不具有科研成果的高功利价值,部分高校教师则较为明显地反映出对科研尤其是科研成果数量的过分注重,而作为教学者的责任意识则逐渐淡化。即使有为数不多的教学研讨活动存在,也多为追求功利目的。例如各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各种重点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等,往往更多地是为了获取和科研成果相媲美的金钱与名利,而大多并不是纯粹基于对教育教学研究本真价值的追寻。实质上,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它反映的应是教师日常的工作状态,体现的是教师的强烈教学责任感和对待教学的热情。

(二)流于形式

从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上看,一般都有关于教师教学研讨的相关规定与具体形式,但教研活动的真正开展一般需要依靠学校或院系制度规定强制式地推动。同时,由于教学研讨制度的确立和活动的开展缺乏对教师主体需要的了解、唤醒和满足,也很少建立起教研合作文化与教师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而作为教学合作研讨本可依托的基层组织—高校教研室,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组织涣散、功能弱化及缺乏凝聚力等问题,使高校教师之间的合作研讨失却了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环境。教研活动的形式主义和行政意味的浓烈很难吸引教师的充分关注和投入,也失去了通过教学改革与研究推动学科建设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再加上教师自身对教学合作研讨的价值缺乏深人理解,使高校教师的教学合作研讨常常流于形式。

(三)迫于任务

目前高校教师的教学合作研讨活动一般是围绕学校或院系的特定任务和要求展开的,例如修订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编写教材、申报重点课程或课题、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的参赛选拔、为了完成院系规定的教师之间听课及学生实习之前的听评课等。类似的教研活动一般都规定了显性的短期可达成的具体目标,一旦完成教研活动也随之终止。教师的教学合作研讨并没有成为教师日常的职业生存方式和重要的专业发展途径。这种“任务”取向在无形中窄化了教学合作研讨的内涵,造成合作研讨价值的萎缩,难以形成丰富而完整的教研合作文化。

二、阻抑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合作文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评价使高校教师的合作研讨文化的发展空间萎缩

国家对高校的办学水平评估存在重量轻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它诱导一些高校去追逐物质化、可量化的科研目标,偏离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学为主要任务的轨道,弱化了评估对高校教学改革应有的导向功能,也难以产生促进高校教师教学研究与创新的动力。其片面导向也影响了高校对教师评价的激励功能的发挥。一些高校为了达到规定的评估指标要求,赚取更多办学经费与相应权利,在教师评价制度中不断强化对科研的硬性要求及奖励,如数量及获奖情况、课题立项、刊物级别等,而与教师教学相关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与教学水平等软性指标,却几乎未被纳人评价体系,评价内容难以体现对教学和学术研究长期性、迟效性和创新性的支持与鼓励。评价的功利价值取向驱使高校教师根据利益多少及相关度来决定工作付出和投人程度,导致行为方式上对名利的极度追逐和心理上的严重失衡;也使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与研究的激情逐渐消退,作为教学者角色的职责意识弱化,高校教学研究的地位也日益边缘化,这也是教研合作文化难以生成与培育的重要制度根源。

(二)高校教师对教学学术内涵和合作研讨价值理性认识的匾乏阻抑了教研合作文化的发展

在美国学者博耶的倡导下,国内外学者对学术概念进行了新的诊释,认为教学属于学术的一种类型,赋予了教学学术性的内涵。“教学学术”提倡以新的学术视角看待教学活动,给予它和高校科研活动同样的地位,目的在于实施有效教学,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但现实中一方面高校教师对教学的学术性缺乏充分认识和理解,仅认为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是在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基础上的自觉迁移运用过程,无需保持对教学敏感的问题意识和对教学本身深人细致的研究,教学研究的功用与价值常常被漠视。实际上高校教学工作是一项环节复杂和效果迟显的工作,对教学的研究既需要多学科综合的学术基础,还需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且研究难度较大都钳制了其学术性的凸显。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制度环境的支持,缺乏对教师作为教研合作主体意愿和需要的充分把握,合作文化并没能够真正成为高校教师的主流文化,合作研讨的价值未被教师充分理解和悦纳。由于评价制度的片面导向、学科之间本身存在的疏离及高校教师不坐班工作制等因素的影响,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在高校教师间更为盛行。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虽然具有不可否认的优势,但它却易于使教师形成封闭的心态,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与思想交流严重匾乏,不利于教师的主体性成长和获取外界积极的情感支持而加剧了高校教师的职业孤独感。

(三)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不利于合作研讨文化的生成与发展

教学研讨合作文化实质是一种自觉的人为合作文化,而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不利于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首先是高校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和相应管理模式约束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校内横向的组织结构是一种以分割和阻隔为特征的蜂窝状结构,教师们被分隔在一个一个独立的教室或教研室中;学校纵向结构是具有等级明显、分工明确特征的科层制,教师仅限定于狭窄的工作岗位上。这种相对封闭与隔离的特征限制了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目前高校实施的是强调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职责分工、严厉的奖惩措施的管理模式,驱使教师之间围绕名利展开激烈角逐,要在竞争中获胜,必然不愿坦陈自己的教学感悟与经验以及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势必淡化通过合作研讨改善教学的热情,也日渐丧失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进一步加剧了高校教师之间孤立、封闭的现象,使高校教师之间缺乏合作共事的习惯与相应文化氛围;其次,高校教学工作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并且高校教学工作的迟效性相对于中小学教学更明显。因为中小学教学成效还可以用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去衡量,而高等教育教学成效却难以用眼前现实功利的标准去评判,因此高校教师很难体验到教学的即时成效所带来的成功感与愉悦感,却常被一些消极情绪所困扰,为了维持专业自尊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一般不情愿向同事公开自己的教学并乐意接受同行评价,当然也限制了教师通过同行合作吸纳新鲜思想和交流有益的教学经验。再次,教学工作也缺乏诸如医生律师等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一样的公有文化的支持,使教师们很难相互分享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经验和知识体系,很难运用一些“公共技术术语”来进行相互之间的批判反思。劳蒂对此曾断言:“教学公有文化的缺失,造成了教师之间的孤立,这就是代价之一。……由于教学工作私人化和‘成败靠自己’的社会化准则,个人主义、教师文化被强化了。

三、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培育策略

(一)高校应逐步建立激励教学研讨合作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评价机制

教师的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定的外部动力机制,以保证教师参与合作研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久性。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只有用激励因素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提高生产效率。真正的激励因素就是工作本身以及职工对完成工作的感觉。”因此,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及教师的主体需求,摈弃影响教师长远的潜在发展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评价机制,积极构建激励教师教学改革与合作研究,能促进教师持续成长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将学校评价重点放在引导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与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上,增加教学合作研究与教学创新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充分体现学校对教学工作这一高校中心职能的足够重视。只有教学研究在职称评定、专项奖励、年终考核等教师评价体系中举足轻重,其价值能被充分认可,才能激发教师教改探索的自由或自主的激情,也才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教学实践精神的培育;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时,应充分考虑被评价教师的理解和接纳程度,应赋予基层教学研究组织和教师教学改革的相应权利。只有逐渐建构起具有正确导向的评价机制才能有助于教研合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二)高校教师应深化对教学学术内涵的理解和追求教学合作研讨价值的实现

学术视野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研究,将对教学问题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体现教学的学术性,即教学的研究性、成果的创新性与可交流性以及实践的有效性。大学教学除了知识的传授以外,还须通过与学生间的交流对话,扩展完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品质,促进教师新知识的发现与创造。高校教师教学的学术性表现在对不同学生的清晰了解和研究,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需要及个性的深人分析与认识基础上的尊重、理解与关注;在熟练掌握运用已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更能结合教师个人特点、条件以及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及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最后高校教师还需要加强课堂管理研究,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课堂管理技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进课堂效能。教学学术的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教师之间的合作研讨既是一种有助于教学学术发展的形式,也是强调“合作与同事关系有助于教师成长”的思想观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教师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形成对教学学术价值的理性认识,明确合作研讨有助于促进教师之间思想的碰撞与信息的交流、给予教师缄默知识适当表达的机会和场合和促进教师专业研究的深度;通过合作研讨也能不断激发与增强教师主体发展的意愿与能力,提高教师反思能力以及促进学校组织优良文化的形成发展,从根本上确立教学的学术地位,形成重视教学合作研讨的文化氛围。在教师同行的相互关怀与信任、支持的合作文化背景下,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坦诉教育教学中经历的失败与不足,通过合作分享交流彼此的教学理念与经验,实现资源共享,改善同事间的人际关系,通过教师之间的观摩教学、课题合作研讨、教学学术沙龙及网络共享协作空间等形式,为教师之间合作提供交流的多元化平台,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4篇:高校教师教学范文

高校就是以教学、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为职能的综合性高等教育机构。作为高校的一名教师也须同时担任着教学和科研两大重任,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有突出表现和在学术研究方面有较高科研能力的教师,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若按照年龄把高校教师划分为三个阶段,以35岁以前的教师为是青年教师,35~48岁之间的为中年教师,而48岁以上的为老年教师。以该研究学校为例,具体教学和科研情况可看图1和图2,从表中不难看出,青年教师的教学存在严重不足,而老年教师在教学上虽然远远胜于青年教师,但在科研方面却落后于青年教师。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该文叙述了产生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而最关键的是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和老年教师的科研,在该文中也做了简单的阐述。

1 青老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1.1 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的优势

如今的高校都在扩招每年都要进一大批年轻教师加入高校教师的队伍中来,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具有的共性就是:高学历,更有甚者为海外归来学者等;掌握着现代化的科技前沿知识和专业研究方向;具有敏捷的思维和大胆的创新性和突破性等优势;他们的合作意识强,也最易接受事物新观念等。这些优势在他们刚进入大学时在科研方面有着极大的好处,他们会以饱满的热情和全身的精力积极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纵使在科研方面有所提高,有所突破。

1.2 青老年教师在教学上的欠缺

虽然青年高校教师在科研上有所突破,但比起老年教师在教学上缺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由于青年教师刚进入高校不久,只是从一个校门跨入另一个校门,从学生时代进入教师时代的转变。在这个角色转变的过程中,由于青年教师的教龄不够长,他们往往存在着教学业务不熟,教学经验的不足,教学实践能力的欠缺,教学水平的偏低,教学方法的不得当等问题。对于老年教师,由于年龄的限制,体力的不足,精力有限、知识内容的陈旧和退化等问题,使得他们在现代化前沿科学知识和科学信息技术的掌握方面有所不足,导致他们在科研方面略逊于青年教师。

2 如何提升高校青年的教学和老年教师的科研

2.1 正确引导青年教师的教学过程

学校应建立相关体制,着力体制的规范和落实,进一步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学校应重视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细节,要能够体现出科学化、全面性、多层次、规范化的教学过程。加强对青年教师备课、上课及课后作业批改等力度的监督,采取领导听课评教、教师教学评学、观摩教学等措施[1],并逐步完善青年教师教学监督和教学反思,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中、学生反映等方面进行客观的自我反思;同时也要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质量评估等事项,实现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动态化为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拓展老教师科研知识面

针对老年教师在现代化前沿科技知识和科学信息技术的掌握方面有所不足的现象,高校要重视对老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拓宽他们的科研知识面[3]。一般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途径来加强对老教师科研知识的拓展。如科研让老教师去发达城市了解和领会科技前沿,扩宽他们的视野;也可以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本校座谈讲学,使老教师们对科研精神和科研动态有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老教师的继续学习、继续科研的继续教育工作[4]。通过科学纪录片、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播放有关最新科技前沿方面的知识,培养老教师的科研兴趣,激发他们的科研欲望,培养他们多动手脑的良好习惯。

2.3 发扬青老年教师的合作与协作精神

第5篇:高校教师教学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对高校分类发展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关键还在于教师的素质,尤其与教师教学能力密切相关。为此,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就如何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养提升等方面展开研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陶秋燕通过对教师胜任特征及其培育途径的研究,指出胜任特征由个人特质、教学能力、研发能力和合作开拓能力四个维度构成,进而提出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注重应用型大学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三个方面的培养措施。[1]蔡敬民等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明确办学定位的立足点、加强教师职后培训和增强教学实践性等措施。[2]孙裕金通过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人才引进、完善培养和使用的机制、构建教师激励机制等培养途径。[3]在教师素养提升方面,杨艳梅在对美国新任教师素养提升的研究中,提出培训内容注重实践训练环节、评价体系兼顾教学能力、环境营造重视教育氛围等举措。[4]陈琳等通过对教师完成工作所必备的条件及其组合方式的分析,提出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精湛的专业能力等素养。[5]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主要侧重于对存在的问题和培养路径的探讨,较少以定量化方法从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角度展开研究。为此,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选取该校管理类教师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整理数据后,通过因子分析法确定该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而对其展开分析,以期为提升此类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方法选取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及因子分析法。首先查阅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然后通过调查问卷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教学研究四个方面获取调查对象的样本信息;最后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实证分析

1.调查问卷的设计、信度效度检验及数据汇总(1)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主要由问卷指导语、教师基本信息及问卷内容三部分组成,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及教学研究四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计分。(2)信度效度检验在信度方面,本文以重测法对随机抽取的20个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收回问卷各相关系数的信度系数为0.9132,表明本次调查问卷具有较高信度。在效度方面,本文以逻辑分析检验方法,通过5位专家对问卷逻辑有效性进行审核。结果显示,“可行”占比65.7%、“基本可行”占比34.3%,表明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设置与调查对象的特征具有一致性。(3)数据汇总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管理类教师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75份,实际收回68份,回收率为90.7%。其中有效问卷66份,有效率为88%。2.因子分析为准确掌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本文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四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但由于收集变量较多,不仅增加了分析工作的复杂性,而且因变量间的相关性会导致信息重叠现象的发生。因子分析法通过对原始变量的重新组构,很好地实现了以较少相互独立因子变量代替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达到具有较强可解释性的目的。为此,本文将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四个方面展开定量分析,确定公共因子并对其分析,最终确定各公共因子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影响程度的排序。(1)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的因子分析在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见表1。教学意愿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41,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7.460,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2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意愿因子”,用F1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7.527%。教学准备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20,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3.021,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2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准备因子”,用F2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5.311%。教学知识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13,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1.020,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1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知识因子”,用F3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6.816%。教学研究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11,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2.004,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1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研究因子”,用F4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8.071%。(2)公共因子分析基于上述结果,采用如下评价模型(对公因子计算并得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具体排名见表2):Fi=ΣwiFj(i=1,2,3,4;j=1,2,…,7)其中,Fj为j指标的综合得分,Fi为i主因子的得分,wi为i主因子的权重。wi计算方法为: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值可计算出每个观测值的各主因子的分数,然后对四个主因子的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获得各主因子权重wi。

(三)结果及评价

根据表2可知,教学意愿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教师能否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以及对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教学研究对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影响次之,其中能否有效定期开展教学反思及经常开展教学研讨应予以重视;教学准备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定期参加岗位培训;教学知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及其客观评价仍要给予重视。

三、对策建议

(一)培养敬业精神,鼓励管理类教师争做重品行重实践的人

敬业精神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其本质是奉献。作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践行者,管理类教师是否具有敬业精神,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教育事业能否长远发展。为此,一是要引导管理类教师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职业情感,筑牢职业理想和信念。同时激发自我主体性,提高自我成就感。二是要完善教育机制,以“双师型教师”为导向,提升管理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三是要健全奖罚和激励机制,从正反两面提升教师的敬业精神,增强管理类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完善考评体系,引导管理类教师重视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评体系不仅是对教职工工作实绩的考核,而且也是组织进行管理不可缺少的机制。完善考评体系已成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为此,一要结合目标一致性原则,在对管理类教师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及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的同时,对其专业技能、实践教学能力及其效果也要进行考核。二要注重考核工作信息反馈,通过跟踪考核过程、反馈考核效果,完善考核方案。三要坚持“三公开”原则,成立专门考评机构,以“双师型教师”为导向,细化目标开展考核工作。

(三)开展教学反思,通过效果分析完善自身教学行为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课堂情境和教学活动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及其过程进行有意识的、批判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它是一种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6]为此,校内学科教研组首先要定期组织学习和探讨本学科优秀期刊论文、教育名著以及资深教师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其次要定期组织管理类教师开设实践课来反思自身及他人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及时学结;再次要引导管理类教师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再现教学过程的方法,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来明确教学改进方向和措施,提升教学能力。

(四)健全培训机制,提升培训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教师是高等教育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改变教师才能改变高等教育的本质。教师培训作为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措施,其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关系教师教学能力能否得以提高。为此,一要转变培训观念,淡化行政色彩,确立以提升管理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观念;二要结合学校定位和管理类教师的岗位特点制订科学、系统的培训方案;三要健全职前职后培训体系,紧扣管理类教师教学过程,实现管理类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五)构建教学督导和评价体系,通过过程跟踪和效果评价

实现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督导及其评价是分析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采用这一方法,不仅能通过教学过程评价教师教学水平,而且能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一要构建“五位一体”的教学督导制度,即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评估、信息反馈与处理,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实现管理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二要强化教学督导和评价工作的执行,严格按照督导制度和评价标准开展工作,确保落实到位;三要完善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教学能力、教学质量、教研项目及其成果设定硬性规定,使应用性在管理类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凸显。

作者:江燕玲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陶秋燕,张芸.应用型大学教师的胜任特征及培育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8(12):94-96.

[2]蔡敬民,余国江.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32-34.

[3]孙裕金,束仁龙.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11(6):112-113.

[4]杨艳梅.美国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尝试———康涅狄格州“TEAM计划”评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19):28-30.

第6篇:高校教师教学范文

高深学问的探究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会遭遇多方面的阻扰与责难,因为新发现的知识可能会与人们现有的知识产生冲突,甚至动摇人们根深蒂固的信念,如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人口论等。在强权政治面前,有的学者被剥夺了知识探究的权利,有的学者被剥夺了生命。什么才能为探究真理之路保驾护航,使学术活动免受政治和外界控制的干扰呢?唯有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指专业上合格的人士在所胜任的学科中自由地调查,讨论、发表或教授他们所认为的真理,而不接受宗教或政治的控制和权威许可,除非这种控制是职业道德的标准或这种权威许可是有关学科中用来证明真理和结论的合理的方法。①学术自由与探究高深学问相伴相生。阿什比(EricAshby)认为,“学术自由是一种工作的条件。大学教师之所以享有学术自由乃基于一种信念,即这种自由是学者从事传授与探索他所见到的真理之工作所必须的;也因为学术自由的气氛是研究最有效的环境。”②学术自由并非是高校教师的特权,也并非是当权者的恩典,而是探究高深知识者应有的本性使然。独立人格、精神自由者才能在探究高深知识的道路上耐得住寂寞,抵挡住纷争,挑战人类知识极限。学术自由不仅符合大学的逻辑,更符合国家的最高利益。蒙罗说“学术自由之存在,不是为了大学教师的利益,而是为了他服务的社会的福祉,最终则是为了人类的福祉”。③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托马斯•多尼伦(ThomasE.Donilon)2014年7月3日在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发表《我们是头号大国,今后也不会变》,认为美国将长期保持经济优势的三大理由是创新、能源和高等教育。在他看来,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保持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全球排名前20所研究型大学中,有17所设在美国。事实也证明在全球竞争中,国家实力与本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一书中阐述了一个国家的高级要素,如知识资源与国家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他发现一个国家的高、精、尖产业的发展一定得益于高校强势学科的支撑,如瑞典的机械工程、美国的航天、医药等领域的领先优势都源于这些国家的高校在该学科领域的贡献。④保护学术自由是国家的应尽之职。德国《高等教育总法》(1976)明确地将研究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作为三大学术自由进行保护。日本《教育基本法》重申要尊重学术自由。美国为了切实保障学术自由,于1915年成立了“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发表了旨在保护学术自由的“原则宣言”。其核心主张是长期聘任制度与教授会裁判制度,这实质上是把学术自由视作高校教师的基本权利。法律法规是守护学术自由的外在力量,而高校以学术为业的价值取向是守护学术自由的内在力量。如果高校教师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懈怠学术追求,心向神往升官发财之道,追逐名利,趋炎附势,那么学术自由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二、承担教育教学之责

高深知识既要靠一代代人发现,也要靠一代代人传承。高校既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更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把学生培育好是高校教师的天职。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①教师的教育教学之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心灵成长。高校对学生而言,不是知识的加油站,也不是为职业竞争补充能量。“他们希望和有思想的长者们——那些能够帮助他们发展个性的教师——进行有意义的接触。”②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在学生心里播撒正直、善良、求真、好学、自由、独立的种子,历经生活磨炼后在人生之旅中开出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第二,展现学术之美,培育学术志向。北京大学教学名师张祥龙认为教学的要点在于“以教学内容和材料的原真性、内在丰富性来形成难度、高度、突破学生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表面上的可接受程度,把它们还原,同时以这样高难度中展现的学术魅力来吸引学生;还要以多种手段来帮助他们涉水渡滩,激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来克服困难,入深山探宝藏,得到终身难忘的学习和思想经历;此外还要通过多重的考核来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逼他们去跳‘龙门’,让他们在大学学习的一开头就明确学术的优劣之别,将深刻的听课体验和思考体验落实为有形的能力,并且让有些学生形成攀登学术高峰的志向。”③目前不少学生对阅读经典不感兴趣、对实验和研究也不感兴趣,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准备各种各样的证书考试,争取毕业后靠这些证书增添就业竞争力。作为教师有责任通过精湛的教学艺术,展现知识之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术志向。因为知识要靠年轻人传承,知识也要靠年轻人去发现。第三,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教育存在于师生关系中,尊重、信任、平等是师生关系的基础。著名的对话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Buber)在他的代表作《我与你》中富有开创性地构建了对话哲学思想,其核心就是“我—你”关系。在“我—你”关系中,师生双方都作为整体的、独特的个人而相遇与交往,在相互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双方都不是把对方看作对象,而是与对方互相承认、共同参与、密切合作,享受着理解、沟通、和谐的对话人生。①然而,现实生活中,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背地里称导师为老板,这反映了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揭示了导师为了自己个人利益剥削学生的现象。第四,对学生负责。当教师在科研与教学方面存在时间竞争时,需要教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毫不吝啬地把时间、精力、心血花费在学生身上,随时回应学生课业或非课业方面的咨询和疑问,精心设计每项作业,批阅作业,并给出令学生信服的评语,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以及继续努力的方向。同时,还需要时常反思教学行为,把学生作业、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作为自身改的重要依据。“对学生负责是大学的主要使命,也是教师的主要学术职责。”②

三、高校教师质量要素

关于教师质量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从国内外研究文献看,学界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学者反而认为教师质量的概念界定是不确定和难以捉摸的,③教师质量是一个多维和难以具体化的概念。④笔者认为,既然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那么高校教师质量就是教师在满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知识、能力和个人特征的总和。从高校教师承担的最重要的教育教学职责角度而言,教师质量指教师能促进自我学习,并改善他人学习的特性总和。这些特性具体表现在教师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情感、个人的学养和教学行为四个方面。

1.教育理念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①教育理念的外在表现,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育教学行为的本质是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促进学生的思想、行为、情感产生积极的变化。高校教师的使命不仅是传承知识,授业解惑,更是传承人格,明道正志,教师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修养、治学方法、言行举止等方面对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高校教师应树立以高尚的品德、宽广的胸怀、严谨的治学作风、谦虚好学的态度、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开启学生智慧、滋润学生心灵、传承社会文明、帮助学生成才的理念,只有高尚的理念,才能外化为高尚的行为,塑造高尚的心灵。

2.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存在于师生关系中,好的教学一定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产生思想和行为的变化。现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交流、互动的关系。教师只有常怀有爱学生之心,才能尽到教师的责任。教学不只是讲授,它还包括启发和友爱(philetic)的方面。②当教师把自己的心交给了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就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产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而且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好教师会主动地与学生分享求学经历、人生理想,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和挑战,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对师生关系有过这样的描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今走在大学校园里,学生认识老师,但大部分任课老师并不认识学生,教师与学生成了陌生人。教师在课题申报、奖项申报、职称晋升方面忙得分秒必争,而对学生的课业询问却搁置不理。教师为何变得如此冷漠?因为高校中教师承担科研课题、发表文章的期刊级别与数量决定了教师的学术地位、经济收入以及职称晋升中的竞争优势。“科研是投资,教学是负担”已成为高校中不言自明的现实。

3.个人学养学术研究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所有的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都应该始终把自己当作学习者。正如美国教育学家波伊尔所说,高校教师必须继续学习,并认真地、不断地为拓展知识而工作。③只有自己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才能改善他人学习。所以,潜心学术研究,广泛涉猎其他学科领域,强烈关注学科发展中的前沿问题,发表研究成果等既是高校教师的学术志趣,也是高校教师培养人才的必备条件。只有亲身从事科研实践才有可能将学科前沿成果引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从多学科和跨学科视角分析问题的复杂性,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鼓励学生质疑,开拓知识边界,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欲。“教师只有通过研究才能使其教学更有内容,更有创造性之发挥;同时,也只有通过教学才能使其研究更有生命,更有心灵上之冲击。”①布鲁贝克认为,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只能兼顾一方的两难说是虚设的。这两种活动相互促进:一方面,因与知识前沿的难题搏斗兴致勃勃来到课堂的教师,能够为学生带来第二手资料决不可能给与的某种东西;另一方面,对一个探索真理的人来说,迫使他用可以理解的术语向一个聪慧的外行阐述他的发现,这是一种有益的训练。②所以,研究促进教学,教学促进研究。具有深厚学养的教师善于将深刻的理论从实验或自然现象中演绎出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发掘和传授渗透在课程内容中科学的思维方法,用问题的提出和探索,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承担着知识传授者与开发者的双重角色,不仅传递现有知识,同时还需要传递自己通过科学研究而发现的知识,并建立知识与当前现实问题的联系。因此,教师的学术能力直接决定了所教授课程的质量,决定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程度。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张楚廷曾说“学识水平(或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是教师业务能力的两翼,须两方面同时提高自己。我们的教学艺术是靠这两翼齐飞而翱翔的。教学艺术的花朵是在教师广阔而丰富的学识土壤上生长、开放的。”③

4.教育教学行为教学并不是靠盲目的一股脑热情就能做好的事情。只有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规律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模块或教学单元,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分配教学时数,理论联系实际,课内外有机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才能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讲课是师生间的对话。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反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研究式、案例式等多样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不仅知道教的方法,还要知道学生学的方法,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把教法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将教法与学法进行统一设计和安排,使学生获得与教法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

四、高校教师质量内涵及启示

第7篇:高校教师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师;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当今时代高等教育的最强音。它不仅是高等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历史选择和必然要求。为此,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针对当前影响和制约质量提高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具体措施。《若干意见》颁布后,各级各类高校立即掀起了贯彻落实,围绕提高质量这一主题,结合各自的办学定位、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纷纷制定实施意见和办法,有力地推动了高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确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和根本保障。有鉴于此,根据教师队伍的现实状况,我们认为加强和加快以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高校目前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本文结合我们近年来的工作思考和实践,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力图对提升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1. 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内涵

专业素养是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整体要求,作为专业人员的高校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必须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这种专业素养主要是指建立在专业理念与师德基础上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而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往往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

(1)专业知识。是教师为了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从高校教师的职业活动看,大致可分为:第一,学科知识。这是指教师应该掌握的特定专业和学科知识。有四个要求:一是对本学科的知识掌握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二是既知晓本学科的历史又掌握该学科的新进展;三是具有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四是能够把本学科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学术造诣,并能清楚地表达出来。教师的学科知识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第二,教育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旨在使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学者未必是良师”,高校教师只有不断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知识,才能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才能深刻把握和理解教育工作的本质、责任、特点。因此,这是教育教学能力所要求的不可或缺的知识。第三,学科教学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应该掌握的如何把学科和学生联系起来的知识,以及如何把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在此强调了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采取何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必须具备的相关知识。第四,通识知识。指的是高校教师应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关的科技知识和艺术素养,在此突出的是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2)专业能力。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其中教育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首要能力,是专业能力的核心。为此我们试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三个维度,着重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做一阐释。

从教学过程看,教育教学能力可分解为三种能力:一是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在教学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是教育教学诸能力中最高级的能力;二是教学认知能力,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生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掌握教学大纲的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对学生学习准备和个性特点的了解、判断能力。在教育教学能力结构中,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能力;三是教学操作能力,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从教学内容看,教育教学能力又分为呈现教材能力,如恰当编排呈现内容、次序,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等;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如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教学活动形式的组织等;教学评价能力,如及时获得反馈信息的能力、编制评价工具的能力。

从教学手段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包括言语表达能力,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条件性和连贯性;非言语表达能力,如语言感染力、表情、手势等;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如运用教具的恰当性等。需要指出的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也已成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以及开展网络课程教学的能力。

2. 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高校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性的潮流,与此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正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从而备受许多国家的关注。然而,由于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和专业发展起步较晚,尤其是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教师的整体素质与上述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要求相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难以满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求。据调查,近29%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缺乏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面对不同的教学人群、不同的环境条件,教学方式方法却不能随之改变;58%的教师教学科研意识淡漠,忽视了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艺术和方法的研究;56%的教师缺乏新教育信息的交流渠道,跟不上教育教学的迅速发展;43%的教师对课堂教学诸环节的调控能力低下;66%的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新思想、新理念的了解与认识,不善于应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21%的教师不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我们在多年推进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中,也切实体会到上述现象在教师队伍中的客观存在。由此看来,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现状,确实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普遍问题。

3. 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资源性要素,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恰恰是目前高校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已经成为制约质量提高以及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只关注“教什么”而不重视“如何教”,难以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以教育教学能力发展为核心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和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务必要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除鼓励和引导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外,还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对策建议

1. 借鉴和吸取发达国家教师发展的先进经验

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如美、英、德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在高校教师发展模式、制度、组织建设、机构建设与运行、资源开发、经费支持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美国75%的大学根据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普遍建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在实践中,通过广泛的服务项目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他们的教学任务;通过设计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英国为应对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诸如政府建立教学品质提升基金,资助高校实施教学提升策略,资助大学设立的“教学卓越中心”和教学优秀个人等;颁布高等教育教学专业标准框架(UKPSF);成立全国范围的学与教协会(ILT,Institute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等。这些措施极大地鼓励了高校教师的教学投入,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我国台湾地区应对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教学质量受到社会各界质疑和“重科研,轻教学”等挑战时,采取了“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开展了高等教育评价、教师教学评价以及成立专门的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等措施。这些成功经验可为我国高校开展教师发展工作,推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2. 建立专门的教师发展机构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传统的师资培训主要是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学科专业能力为目标,而且主要是攻读学位和作访问学者,进修形式单一。罕见有针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培训与进修。近年来,政府和一些高校也开展了入职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和针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等的在职教师培训工作,但对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作用不大。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教师的持续性的职后培训工作。借鉴国外的经验,按照《若干意见》的要求,在高校内部普遍建立起专司教师发展的工作机构。如教师发展中心、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等常设机构。为此,各高校应集中管理职能,整合培训资源,对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作出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工作,搭起组织化、系统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重要平台。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培训活动和日常咨询服务,使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持续提高。

3. 建立激励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机制

为扭转高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淡漠,自我教育教学能力发展愿望不是很强的局面,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引导教师以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必须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一是要改变以学术发展为主导的评价和以数量(工作量)为主导的教学评价,既要有科研业绩评价,更要有教学业绩评价,既要反映教师的工作量与付出,更要突出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投入与育人效果;二是要将参与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情况纳入教师工作考核之中,激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这种考核也要体现分类要求的原则, 即针对不同职称(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别对于处于专业成长期的青年教师,要明确要求,严格考核,引导他们制定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不断改善教学效果;三是规范奖励制度,设立与科研业绩奖励并行的教学工作奖项,奖励那些在教学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特别要重奖那些在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通过科学的评价,严格的考核,有效的激励,全面促使广大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4. 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

教师虽按学院或系划分,但其最基层的教学组织应该是按课程或三级学科设置的教研室。教研室是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有效实施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一线阵地,是真正的“教师之家”。可见 教研室的工作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可是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忽视了教研室建设,有的组织不健全,有的功能弱化,形同虚设。对此,要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措施,加强教研室建设。通过政策支持、完善组织、明确职能、规范管理、严格考评等,强化教研室主任的责任意识,组织教师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使教研室切实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乐园。与此同时,为了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作用,还要建立导师制度和助教制度。这项工作首先应做好导师的遴选,明确其职责和待遇。其次要对培养对象提出接受指导的任务和目标要求。再次还要严格指导情况与培养效果的考核,确保“传帮带”的实效性。

5. 依托“本科教学工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在实施“十二五”本科教学工程中,国家、省(区、市)和高校的三级建设项目都应和全面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如精品课程建设及评审,应更加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成果与推广;优秀教学团队的评审,应更加关注其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情况;教学名师的遴选,应更加突出其教育教学造诣与指导青年教师的业绩。工程的有关项目不但要严格评审,还要加强评后管理,巩固成绩,不断提高水平,特别要加大宣传与交流力度,有效发挥其对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 侯怀银主编. 高等教育学[M].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10)123~124.

[2] 袁新苗.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高教与经济,2011,24(1)33.

第8篇:高校教师教学范文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5-0013-03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模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然途径与首要环节。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发现(截至2011年),主题“课堂教学”并含“有效”的文章有26 249篇。其中,主题含“高校”的有

1 089篇,约占总数的4.1%,其余的多是关于中小学教育的。可见,目前对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较多,而对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尚很缺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教学状况与教学质量问题日渐突出的今天,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高校本科教学新一轮“质量工程”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1 影响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原因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1987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莱文(R.E.Slavin)提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QAIT教学模式,该模式从教学的质量(Quality of instruction)、教学的适当性(Appropriate levels of instruction)、诱因(Incentive)和时间(Time)等4个因素来诠释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师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所谓有效教学是指遵循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活动。根据调查分析,影响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教育观念落后

当前,在高校教学中,有些教师的教学价值结构观念淡漠,不仅缺乏基本价值之间的结构观念,而且更缺乏基本价值内部的结构观念。一项调查结果表明[1]:绝大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学生群体、对高等教育、对教育规律等的了解和认知,仅停留在自我感知和经验的水平上,这就难免存在认知上的片面、模糊和不系统的倾向,这严重影响了教学价值的实现和教学的有效性。

1.2 教学方法实施不当

教师能否选择并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当前在大学当中,很多采用讲授式教学方式并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课程,却仍在以教师“一言堂”的讲授式在进行。信息技术已普遍运用于我国高校各科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运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关于多媒体教学的调查表明[2],高达54.1%的学生认为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速度加快,造成学生忽略教师的讲解,成了呆板麻木的“书记员”;15%的被调查者认为课件中文本素材较多,记笔记有一定困难。

1.3 重教书轻育人

自我国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近10年高校在学学生人数增加了5倍多,而高校教师只增加了1倍多,导致生师比不断扩大,少数院校甚至达到50:1以上。由此带来学生的个体素质和个性差异明显,而住房、医疗、教育体制等的改革使得不少高校专业教师仅把岗位当做谋生的手段,一些高校专业教师对学生重教轻育、教而不育、甚至不教不育[3]。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现在很多教师已经偏离了。

2 促进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大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促进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促进大学生学习态度、价值观和创造性的发展?笔者从现代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给出以下对策建议。

2.1 现代教育理念的融合

教育理念是人们通过对教育本质、特点和规律的凝练和概括而形成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先导,对教育行为活动具有直接的引领和决定作用。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基本上是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的,虽然之后在八九十年代进行了若干改革,但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侧重应试教育,强调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彻底清除。因而,对教育理念的发展和创新既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实现其人才培养价值的理性诉求。

就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和内在价值来看,大学教育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他们步入社会所需的创新素质和能力。1)树立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应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探索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和谐统一,以及在承认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强调合作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学生思维,丰富想象力,激发创造力,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2)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要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教师要在思维规律与思维方法上给学生以启发。3)树立整体化知识的教育观念。教学要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目前,从教育界探索教育理念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看,个性化、启发式、执行力、互动性和创新性教育理念不同程度地渗透于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并日益表现为协同和整合的趋势。

2.2 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科间交叉渗透融合趋势为教学内容的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学科建设是推进高校持续发展的一项整体性、战略性和根本性工作。现代科技的发展历史揭示了这样的规律: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相互融合是科学发展的趋势,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这是因为科学创新涉及广泛的新知识、新观点和新技术,促使跨学科间的合作迅速增多,于是,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和相互融合已成为当今各门学科发展的共同趋势。

教学内容的整合是指教师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和学校办学目标为主旨,以“思想性、科学性和学术性”为基本要求,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调整、重组,形成有机融合、科学精要的授课内容,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高等教育逐步趋向学科的多元化和综合化,传统的静态、线性的课程已经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要按照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的总体需求,打破学科特别是课程间的壁垒,对现行课堂教学内容实施结构性优化重组。

具体说来,教学内容的整合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1)要精选教材内容,反映学科精髓,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学内容的整合不应采取简单的加减法,而是要着眼于学生今后岗位需要,调整、充实、优化相关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2)要求教学内容有深度,能反映本学科的核心与全貌。要注意课程内容之间逻辑和结构上的衔接和联系,避免不同课程当中的重复现象。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有透辟的分析和深入的论述,充分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辩证思维。3)要求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具有科技的前沿性。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注重课前的教学内容预设,充分规划与教学环节联系紧密的各相关因素,又要为教学内容的生成“留白”,使其在特定的空间氛围当中凸显其内容鲜活多维动态的一面。

2.3 课堂教学方法的适合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指向性,其选用得恰当、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达成,也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

现代教学方法作为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有效方法和手段,经历了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阶段,并逐步影响教学观念、教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应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灵活有效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要做到课堂教学方法的适合。教学方法的“适合”包括适用性与合目的性两个方面。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是指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过程及其规律的契合与适宜程度。譬如多媒体教学问题,虽然人们对多媒体教学效果与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但课堂教学方法的发展却不是一个新法必然优于旧法,甚至可以完全取代旧法的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有法可依是指有规律可循,那就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贯穿启发性原则;教无定法是指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应依据教学的目的、内容和不同年级的教学对象,以及教师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教学方法的合目的性是指教学方法服从于目的,以目的为转移,服务于目的。高等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阵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无论何种教学方法的使用,都不仅要有利于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程度就成为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与标准。

2.4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准则、诊断、动力、监督和信息的作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既可以全面评价教师的思想作风、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客观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合理选聘教师和教师年度考核提供依据,又可以使教师获取全面的教学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总结教学工作经验和教训,及时改进教学工作,明确努力方向,增强责任心和事业心,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发展过程经历了持续的改进:评价媒介及其技术支持的不断完善和加强;评价指标体系的不断修订;评价活动的实施方式的持续改进。但基本的评价模式并未改变:仍然是以预设的指标体系为标准的教学有效性评价;关注更多的依然是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评估指标,而不涉及教师教学行为、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情感。并且,即便再作改进,在评价对不同专业教学特点差异的区分度上,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仍然不能满足目前教师课堂质量评价的现实需求。这既反映出实际工作者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理解上的误区,也反映出理论研究中存在一定的不足[4]。在高等教育质量越来越被关注的社会背景下,完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促进教师发展、教学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功能,是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终极目标。对此,只有正确理解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概念,把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本义,变对“人”的评价为对“教学活动”的评价,变“侧重对教师的考核”为“侧重教师职业发展”,才能有效实现评价作用,切实发挥评价的应有功能,在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结语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而课堂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高校教师应致力于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变革,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以切实提高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叶琳.关于内蒙古地区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观念的调研报告[J].前沿,2009(12):139-141.

[2]程现昆,潘志达,李连宏.高等医学院校多媒体教学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1-2.

第9篇:高校教师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师;能力;培养

目前,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员综合素质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在全军院校深入开展。高校教师是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教育的主导力量,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院校教学改革。为适应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需要,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提高以下三种能力:

一、重构课程的能力

课程重构是指高校教师和学员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理解,对法定的课程计划、内容进行再加工的活动。其中,高校教师对课程的重构起着重要作用,是避免照本宣科、增大课堂信息量的有效途径。学员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基本上取决于高校教师重构课程的内容。高校教师通过课程重构,把蕴涵于法定课程中的符合军事人才培养要求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定课程的内容,再把它们传授给学员,经过学员的消化与理解,最终内化为学员的素质,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高校教师重构课程要注意把握三个贴近:一是贴近学科发展的前沿,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二是贴近新军事革命、部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三是贴近学员成人、成才的实际,确保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要把握好三个贴近,首先,高校教师要根据自己和学员所掌握的高科技知识,把最新的武器装备发展动态和对作战的影响穿插到教学实践中,摆脱原有课程的单调性,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锻炼学员对课程的重构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教师必须把法定的课程变成自己可以操作、学员易于理解的教学内容,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将书面表达转化为便于学员接受的口语表述,将书面的抽象文字符号逻辑变成易于讲授和利于学员理解的逻辑。

再次,高校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深入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还要学习人文管理、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社科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拓宽学员的知识面。高校教师还要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注重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进而提高重构课程的能力。

二、进行创意式教学的能力

创意式教学是根据现代教学论的一般发展原理构建的旨在通过创造性教学活动,形成学员创新能力和有效促进学员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创意式教学主张回归学员主体,改变以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全由高校教师决定,学员很少参与的现状,让学员参与教学过程,给学员独立判断问题的机会和压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勤于思考,广泛调研,加大创意式教学能力的培养,根据学员的要求和课程的特点,创设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高校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学员掌握知识的情况,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难度较大、学员不易掌握的内容,可以采取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方法;较容易掌握的内容,可以提前告诉学员学习的难点和重点,让他们先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然后由学员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再由其他学员补充,共同讨论,最后,高校教师进行讲评。由于在课堂上讲解的学员是随机抽取的,这就给学员以无形的压力,促使每名学员都要在课下做精心准备。

同时,为学员提供登台讲课的机会,可以利用学员的表现欲心理,刺激其学习兴趣,促使其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深入理解所学内容。这种创意式教学方法要在实践中取得成功,高校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不仅要掌握大量的相关知识,还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既要在课前对学员的准备工作进行指导,又要组织好学员的课堂讲授,同时还要掌握学员的心理,适时地给他们以鼓励和启迪。

此外,高校教师还可以将单一的教学班授课制课堂变为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实习、讨论、考察、调查研究等活动结合起来,采用多种形式和策略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上,高校教师要重点讲授对学员来说有新意的知识,启迪学员思考,使他们学后有所知、有所感、有所获,真正理解所学内容。要将科研引入教学,让学员参与一部分科研项目,教给学员发现问题的技巧与方法,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在进行创意式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要把理论思维、直观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运用到教学当中,要求学员在听课过程中认真体验和学习,并运用这些思维方法进行创新实践。创意式教学注重理性和非理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紧密结合,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员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把教书与育人融为一体,以教学的完整性去培养学员完整的人格。

三、反思教学行为的能力

反思型教学强调高校教师在选择、确定、审视和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必须进行理性的思维,实现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不仅要把教材、学员这些客体作为研究和认识的对象,还要把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过程也作为研究和认识的对象,把教学行为和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受到理性思维的审视。